教育政策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38:23

教育政策建议篇1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过程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大量的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加快发展、振兴河南的一个关键点。近年来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有了很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同时河南省提出了振兴中原经济,实现中原经济崛起的战略,此战略的提出对河南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河南省开始设立第一批的高职院校,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高职院校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为此后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1998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河南省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了58所,河南省的高职教育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河南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的提高。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社会普遍没有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它作为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来看待,因此职业院校在大家的心中形象很差、地位很低。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在高考录取中是最后一个批次,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差生才会上职业院校,是不得已的选择。

2现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

目前,河南省有职业院校58所,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在专业设置上,一听说就业热点就盲目开设,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结果造成你有的专业我也有,你没有的专业我也没有,省内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比如轨道交通专业,郑州的地铁项目得到国家的批复,郑州开始建设地铁。于是省内的各大职业院校都想借地铁项目分一杯羹,匆匆上马轨道交通专业。有些学校连任课教师都没有,只能开设一些和轨道交通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结果造成学生不满意,影响学校后续招生工作。另外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没法快速融入工作岗位,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不满。以上种种均是由河南省各职业院校忽视了职业教育区域性的特点,在开设专业时没有做好定位,没有根据河南省的省情和学院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专业。

3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根据河南省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我们不难看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是很低的。因此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改革。为此各高职院校引进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只是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没有后续的实质工作开展。一方面,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组织,在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只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只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通常把教授学生技能的工作推给企业,在学校教育时,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要专门派出教师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院教师普遍都不愿意去一线,教师一般不会支持校企合作的真正开展。因此校企合作更大的只停留在合同阶段。

4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种是学校正式教师,另一种是企业聘请教师。河南省各职业院校正式教师多为研究性教师,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近几年学校开始尝试向校外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教课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学校能够给企业能手的报酬很少,希望企业能手能无偿的培训学生,这样企业能手来校讲课的热情自然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能手在学校只能兼职上课,无法正式成为学院教师。企业的工作本就很辛苦忙碌,因此企业能手就更无法抽出时间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了。

5重视技能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在一些高职院校,高校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相应的专业技能就行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就可以忽视。高校甚至在课程设置上砍掉大量素质教育的课程,认为这些是没有用处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对社会对家庭的认识偏颇造成的。技能教育教会了学生基本的求生技能,素质教育教会的是学生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过程。单纯的技能教育使得学生功利性很强,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一旦个人利益受损就会无法适从,做出一些不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事情。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促进河南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变群众观念

发展职业教育,转变群众观念很重要。在改变群众观念中,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明确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都是令人敬佩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是德国。政府可以通过公众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德国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德国职业人才的社会平均工资、福利水平,吸引大家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上来。其次应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水平。河南省也可以借鉴上海、深圳的做法,通过向高技能人才提供当地户口和住房的优惠,吸引高技能人才。进而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鼓励大家关注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最后,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设置和办学质量上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敦促高职院校务实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自觉选择职业教育。

2立足全省整合资源,推行“校校联合”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未来也将在粮食上大做文章,对粮食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需求缺口也较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到河南省的省情,培养的人才大多向东南沿海流失,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在专业申报时,政府应引导高职院校向粮食方向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为河南省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河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专业数量很多,一些专业没有优势,根本就招不来学生,或者只招到很少的学生,专业无法真正开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政府应整合全省资源,推行“校校联合”。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都是河南省较好的职业院校,两所院校均开设有数控和旅游管理专业。从办学条件到办学历史我们都不难看到,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专业上具有比较优势,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具备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自开设没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对社会来说是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两个院校可以采用“校校联合”的方法,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县域发展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加大院校与企业的地域联系,改善校企合作模式

产业聚集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不二选择,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政府在规划产业聚集区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的因素,将产业聚集区设置在高校附近,这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此外也可以在产业聚集区设置教学培训点,通过教学培训点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为了解决企业在对学生培训时“留一手”的情况,可以通过订单教育的方式解决。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和学校的情况,共同设置专业课程,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的对口就业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4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人才进入高校

教育政策建议篇2

关键词:“两免一补”政策 困境 建议

2001年,国家明确提出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两免一补”是“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简称。该政策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负责落实,即中央政府负责免费提供熬科书,地方政府负责免除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两免一补”的对象是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同时还有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家庭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还包括人均年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家庭的学生、父母患重大疾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的学生、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贫困的学生等等。“两免一补”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它使农村落后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了进一步的保障。

一、“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的困境

尽管“两免一补”政策是党和国家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再三论证后做出的正确决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在地方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配合下,“两免一补”政策在不少贫困地区已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这一政策在落实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使“两免一补”政策在执行中陷入困境。其主要表现如下:

1.基层财力匮乏,配套资金难以到位

根据“两免一补”政策的规定。地方政府要分担免除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责任。然而,在我国西部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贫困家庭比例较大,贫困学生的比例较高,这就意味这些地区的地方财政要承担相对比较多的财政补助。但是,作为国家划定了的贫困县,这些地方大多是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非常有限。财政状况经常是入不敷出,政府再精打细算,也很难保证免除的杂费和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专项资金的供给。这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一方面,学校希望政府给予更多的资助额度;另一方面,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减轻自己的负担。在经费无法保障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学校只得缩减开支或者向学生收取额外费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寄宿生生活补助经费,目前的制度虽然规定由地方政府来负担,但并没有具体规定由哪一级政府来承担以及承担的比例。

2.受助学生的资格认定工作复杂,贫困生的甄别难度大

目前,我国各贫困县受助学生人数是有限的,远不能满足所有申请人的要求。因此,就要对申请人进行严格的审查。而一般的做法是首先由省级政府将受助学生人数指标下达到市,由市再分配到县,最后由县教育部门按比例将其分配到各乡(镇)学校。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学校,往往家庭贫困学生比较多。这样一来,势必就有一部分贫困家庭的学生享受不到“两免一补”政策的资助,这就增加了学校对贫困家庭认定工作的压力。

另一方面,虽然有相关政策规定学生家庭收入在某种程度以下可以享受资助。但在家庭收入基本没有任何有效记录的农村地区,对收入的确定就是一件棘手的事情。在同Jr村里,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大部分家庭处于贫困状态,家庭之间收入差别并不明显,这对受助学生的确定难度更大。由于名额有限,对于家庭困难程度相差不大的学生,往往有的得到资助,有的却没有得到资助。这往往引起部分没有享受到资助的学生及其家长的不满,使学校和教师承受较大的压力。

3.资助覆盖面偏小,资助额度偏低,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大部分在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享受到资助。虽然没有相关制度明确规定只有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才可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但大部分都没有资助民办学校学生。尽管早在2005年,国务院的《通知》就规定,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与所在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同等政策。但从有关调查的情况看。从农村地区跟随打工父母进入城市读书的流动儿童,大多数没有享受到资助。另一方面,目前贫困家庭的寄宿生生活补助费由县级政府财政承担的制度使得资金来源失去保障。这直接导致了贫困家庭的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面偏小,资助标准严重偏低。对贫困家庭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根本不能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

4.资助方式不当,给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得到免费教科书和生活费补助的贫困学生,都要将其名单公布于众,还要在免费教科书扉页上加印“本书由国家免费提供”字样。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受助学生的自尊心。有些学生由于自尊心比较强,虽然自身家庭比较困难,却不愿提出申请,而放弃资助。另一方面由于资助对象的界定难以公平,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引起学生不满。在同等条件下,部分得不到资助的学生心存怨气,有的会感觉到委屈和不公平,对他们身心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二、促进“两免一补”政策实施的建议

促进义务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政府应履行的义务。各级政府应该在促进“两免一补”政策的落实上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努力地促进“两免一补”政策的顺利实施。

1.增加财政投入,提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

由于财政投入不足,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导致资助资金无法按国家的统一规定落实。另一方面,资金缺乏也直接导致了资助面小。资助标准严重偏低。在财政资助资金的投入方面,省级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份额。省级政府可以根据其所属各县(市)的具体情况拨付一定比例的资助金。如果资助金主要或大部分由县级政府负责,那么多数贫困县将由于财政短缺而无法保障资助金的拨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应该明确规定由省级政府来负担,以确保学生基本的生活费用。在资金的调配上,应该严格按照地区贫困家庭寄宿生的实际人数进行资助,而不是按照地区总人数的多少或区域的大小来分配。

2.加强立法,给予“两免一补”政策法律上的保障

教育是一种典型的非垄断性准公共物品,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它的经费应由政府和其他非营利性组织来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则应该且必须由政府来提供,政府要为保障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创造条件。放眼世界各国,我们可以看到,实行义务教育全免费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潮流。实践也证明,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是促进义务教育发展的明智之举,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我们就要逐步对义务教育实行全免费。

目前我们所执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可以说是走向义务教育全免费的一个过渡性政策。一个好的政策要发展,就要有法律做后盾,使其稳固下来。国家应该尽快修订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应占的比重,并详细规定在所有的义务教育经费中用于支持“两免一补”政策的数额以及将来增长的幅度。我们只有把“两免一补”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它成为义务教育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才会显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3.加强家庭贫困学生资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虽然中央和省级财政不断加大对西部落后地区义务教育的资助额度,但毕竟中央和省级财力也都是有限的。所提供的资金远不能满足全部资助的需要。因此,多渠道筹措资金则是资金来源的重要保障。为了增加税收,中央政府可开征教育税,所得收人专门用于贫困学生资助。同时,地方各级政府可以广泛宣传,充分发动各种社会力量来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地区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在资金管理上,首先要保证“两免一补”资金全额及时地发放到被资助的学生手中。政府要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截留、挪用“两免一补”资金。

4.合理制订“两免一朴”政策的实施方案

教育政策建议篇3

   一、信贷风险的主要因素

   1、行业趋同风险。随着丝绸、煤炭等“老五大”行业信贷政策收缩以后,作为商业化运作的金融机构需要寻找新的、安全的、收益率高的行业,在地方经济缺少支柱产业、信贷资金缺乏有效载体的情况下,短期趋利行为及从众心理使银行不约而同地把贷款投向了教育这块“朝阳产业”,对某些学校或某些项目过度授信,形成新一轮的信贷趋同,这样势必引起信贷市场的供求失衡和不当竞争,导致新的信贷风险。

   2、政策风险。一是严格控制收费。教育产业化已不是教

   育改革的发展方向,2003年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力度,通过“一费制”和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的“三限管理”措施,对教育收费实施严格管理和控制。国家政策的调整,制约了学校的发展空间,给学校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学校不能全面地实现预期收入,必将削弱贷款偿还能力,从而增大信贷风险。二是改革办学形式。国家打破教育垄断,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这将在生源、收费、师资等方面形成竞争,必将增大学校的成本和经营风险,从而转化为信贷风险。

   3、投资风险。在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引导下,一些学校特别是公立学校为提高知名度,吸收优质师资和生源,不顾自身实际,大额举债,抱着“学校贷款,政府还钱”的老观念,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且在投资过程中,一是贪大求洋,擅自超计划投资;二是自筹资金未按计划全额到位,特别是财政承诺的项目资本金到位率不高,相应增加了学校债务,增大了信贷风险

   4、法律风险。目前学校贷款的保证方式主要有抵押和质押两种,由于《担保法》规定,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为保证人,其设施不得抵押。造成学校可以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仅限于用作商用性质的附属资产,抵押范围狭小且数量有限。同时,一旦出现贷款风险,因其作为学校资产同样难以处置和变现。学校类贷款保证方式采用较多的是收费权质押,但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收费权质押仍然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一是学校收费权质押缺乏法律依据。《贷款通则》第三十九条规定:“贷款人在以权利质押方式发放担保贷款时,用于质押的权利应当是依法已明确为可以质押的权利”。而《担保法》第七十五条列定的权利质押的范围中,尚未对学校收费权质押作出明确规定,质押操作和实现的实践存在差异,致使学校收费权质押贷款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二是学校收费权质押没有现实意义。学校向学生收费是政府赋予的权利,并由物价部门审批其收费标准和范围,它是以公益为目的的,这种收费权既不能委托,也不能转让。收费权质押给银行,并有学校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签定的协议,形式上看是质押了,但这种质押权并没有移交给质押权人占有,银行既不能到学校去收学生的钱,也不能控制和处置收费权,无法行使质押权人的权利。

   5、财务风险。一是财政保障不足。一些地方财政实力较弱,对学校的拨付款项往往不能按时、足额到位,甚至长期拖欠,加重了学校的财务压力。二是学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资产负债比例高,现金流量小,学校偿债压力大、能力弱。三是学校的债务数额大、期限长,贷款利息多,且收入有限,财务负担沉重。四是一些学校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内部审计不力、票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对贷款产生极大的潜在风险。近年的各级审计表明,学校已经成为做假帐、乱用钱和滋生腐败的高发行业。

   6、竞争风险。一是银行间的竞争。由于信贷投放渠道狭窄,新的信贷增长点不多,因而各行都将学校列为贷款营销的重点,竞相争夺,竞争较为激烈。由于金融同业竞争,对有的客户放松了授信条件,增大了贷款风险隐患,同时,也对形成诚实、信用的银企合作观念带来冲击。二是学校间的竞争。主要是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前者在经营管理上的独立性和财务决策上的自主性决定了比后者更具竞争优势,可以吸收更多的优秀教师、管理人才和拔尖的生源,打破了原来公立学校垄断经营的利益格局,影响了公立学校的收益预期,民办学校同样也增大了办学成本,从而直接影响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同时根据人口自然增长规律预测,2008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将转为逐年负增长,可以推断,不久的将来,学校的买方市场将逐步形成,行业内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各类学校可能出现优胜劣汰的两极分化格局,从而引发金融机构部分弱势客户的财务危机,进而影响金融机构贷款安全。

   7、管理风险。一是资金监管难。由于财政体制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公立学校的资金收支在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资金收付由财政监管,金融机构无法对学校的资金实行监督、控制。二是部分客户信用观念恶化,对金融机构的贷后监管工作存在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的问题,加大了贷后管理难度。三是部分金融机构因存在存款业务对学校的依赖,不坚持贷后管理制度,加上部分管户客户经理个人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致使管理不到位,风险发现不及时,风险处置不力,也增大了学校贷款风险。

   二、政策建议

   学校贷款的稳健、有效运营,不仅可以维护国家信贷资金安全,提高金融机构赢利水平,还对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首先,各级学校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地方实情出发,从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出发,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事业发展需要和实际经济承受能力的关系,提倡厉行节约,坚持量力而行,不搞短期行为,反对一切追求奢华、超标准的浪费行为。其次,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不能单靠银行来解决,既要强化政府对教育投入的责任,保证教育财政拨款的持续增长,又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同时还要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帮助和支持。

   (二)、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学校贷款的领导和管理工作。要从构建“诚信政府”的高度,对学校贷款从申请立项到结息还贷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一是要按照教育发展的规律,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对学校的建设规模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控制。二是切实贯彻执行好国家教委、财政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文件精神,坚持“谁贷款,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学校的还贷义务和学校领导的还贷责任,对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中,应将学校对银行贷款资金的管理情况作为重要考核指标。三是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科学测算贷款周期,帮助学校落实还款资金来源,确保按时还本付息。

教育政策建议篇4

>>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政府采购相关问题的探讨探讨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健康教育服务项目的开展政府购买社区社会化服务的几点建议健康教育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应用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的管理与使用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社区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区服务机制的建立当前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问题及其对策航空客舱服务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移动通信工程服务项目中挣值管理方法的应用表面工程技术服务项目中的专家咨询模块分析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的探讨与建议新型黄金服务项目:社区快捷洗车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工作的发展路径“政府购买服务”的探索与实践慈善助推社区公益服务项目落地生根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研究海外工程服务项目外籍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中国残联的假肢服务项目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任珊.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将成趋势[n].京华时报.http://epaper.

/html/2015-01/19/content_162988.htm.

[3]赵璐.政府购买助残服务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01).

[4]毛颖.地方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路径选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4).

教育政策建议篇5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教育

2014年6月23日、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就此次会议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批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构成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理会前接见了与会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三点要求:第一,要把职业教育放在实现中国经济升级、促进充分就业大局中更加重要的位置;第二,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第三,要用改革的办法把职业教育办好做强。会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此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对调结构、惠民生起到的积极作用,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1月,吉林省印发了《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吉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的发展目标。

一、吉林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截至2014年末,吉林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29所,在校生15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7.69万人,招生人数4.35万人;有专任教师1.75万名;学校产权建筑面积291万平方米,拥有图书674万册,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8.4亿元。其中,民办学校75所,在校生1.4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为7625人,招生数为3953人;专任教师1367名。

2.主要经验做法。2010年起,吉林省对全日制中职学校中的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覆盖了90%的中职学校在校生,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负担。建成21所部级示范(骨干)校、43所部级中职特色校、117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了县级职教中心全省覆盖。2012年吉林省率先建设了全国唯一的职业教育博物馆。中职学校建成104个省级示范专业、167门省级精品课程。毕业生就业率不断提高,2014年中职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6%左右。通过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涌现出集安市职教中心等一批典型学校。同时,实施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建设,推进县域农科教结合和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三教统筹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积极推进以部级基地为引领、省级基地为骨干、校本培训为基础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2012年至2014年每年面向中职和高职高专开展部级、省级师资培训总量达3000多人次。建立了省、市、校三级“双师型”教师培养考评和认定机制,通过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高校进修、国外学习以及向能工巧匠拜师学艺等途径,促使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型,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2013年的48%。

二、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吉林省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春、吉林、四平等中部地区,东部和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发展滞后。以2014年为例,长春、吉林、四平三个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为10.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15万人)的73%;专任教师1万人,占专任教师总数(1.75万人)的57%;学校产权占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占学校产权总占地面积(715万平方米)的58%;拥有图书363万册,占图书总量(674万册)的54%;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资产价值4.6亿元,占教学及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价值(8.4亿元)的55%。

2.办学资金短缺。第一,由于吉林省地方财力有限,加之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大都小而散,自生能力不强,导致学校普遍存在基本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的问题,特别是县级学校,办学能力不强。经测算,2014年吉林省中职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为13.51平方米,生均仪器设备值为2769元,与国家规定的生均20平方米和3000元的标准比较,相差明显。第二,近年来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所需设施设备不断更新换代、采购价格持续攀升,造成学校办学成本日益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日常办学经费短缺问题比较突出,缺少足够资金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第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要求免除的相关费用,需要各级财政按比例拨付资金,给予学校补偿,但县级财政承担的资金落实起来比较困难,资金难以及时足额拨付到位,致使学校承受较大的办学压力。

教育政策建议篇6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通过典型抽样方法,选取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的大一至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在5所高职院校中,通过随机抽样方法从每个学校抽取2~6个专业,并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每个专业中抽取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委托各校辅导员及相关人员完成。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口头、座谈调查等形式。此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73份,回收率为96.6%。其中,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为96%。样本基本情况如下(参见表1)所示。

二、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现状与特征

近年来,随着web2.0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个性化、快捷化功能的突显,网络已成为学生了解社会资讯、满足心理诉求、传播价值理念、扩大社会交往的重要媒介。网络深刻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

1.网络依赖过度化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电子平台。网络应用功能的日益丰富,网络游戏、社交网站、即时通讯等全新的互动模式使高职学生对网络乐此不疲。抽样调查显示,有29.8%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以下,36.4%的学生每天上网3~4小时,17.5%的学生每天上网5~6小时,16.3%的学生每天上网7小时以上;大二学生的上网时间明显多于大一和大三学生。上网占据了高职学生的主要业余生活,“不是在上网就是在去上网的路上”已成为少数学生日常课余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也使他们的大学生活更显单调,使不少学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陷于“电子狂欢”的萎靡之中。调查显示,高达84.5%的高职学生对网络“相当需要”,网络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给其带来了方便和乐趣,只有15.5%的学生认为网络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有19.1%的学生表示对网络有很大的依赖性,离开网络就有一种无所事事的感觉。从学生上网时间来看,68.3%的学生上网不定时,闲暇时间想上网就上网。但从笔者所观察到的现象来看,学生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有77.5%的学生上网地点主要在寝室,66.3%的学生经常使用手机上网,34.6%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用手机上网、发短信或听音乐,只有13.7%的学生选择从不在课堂上玩手机。网络的便捷性特别是移动3G技术的推广,使手机上网在高职学生中已经非常普遍,增强了高职学生对网络的依赖。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网络来填充自己的闲暇生活和“无聊”时间。学生们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课堂或其他任何场所登录手机QQ、SnS网站或聊天软件、游戏软件,接收与信息。在访谈中,有近1/4的学生表示,不上网时有一种空虚、无聊的感觉。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部分学生网络自控能力较弱,呈现一定的网络成瘾倾向。

2.上网目的娱乐化调查数据显示,多数高职学生的上网目的是娱乐。学生网上活动集中在交友聊天、查找资料、浏览新闻、娱乐消遣和就业求职等方面。其中,查找学习资料为12.2%,浏览新闻为8.1%,就业求职为3.3%,娱乐消遣为76.4%。在娱乐消遣的活动中,36.5%的学生以玩网络游戏为主,剩余的学生则把交友聊天、看电影听歌作为主要的娱乐方式。25.3%的学生玩网络游戏每周达15小时以上,46.6%的学生在每周5小时以上,15.8%的学生在每周5小时以下,只有12.3%的学生不玩网络游戏。高职学生最喜欢浏览的网站依次为搜索网站(搜索引擎)(27.7%)、社交网站(网络社区)(24.2%)、游戏网站(18.8%)、购物网站(15.7%)、门户网站(13.6%)。有68.7%的学生从没使用过万方数据、清华同方等专业数据库。由此可见,高职学生存在利用网络媒介娱乐功能过度的倾向,网络娱乐远远超过了网络学习活动。其中部分学生视网络为不可缺少的“玩具”,并沉溺其中。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娱乐世界除了自身的人格特质问题外,主要与学习目标缺失、动力缺乏有关。[2]

3.社会交往网络化大学时期是人际交往较为强烈的时期,当代90后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孤独寂寞伴随其成长。他们参与社会的欲望较强,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在web2.0技术下,网络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将各种以“趣缘”为基础的人群在虚拟世界中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变得空前强大,为大学生强化原有人际交往、拓展交往圈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交流平台。调查显示,当前高职学生最喜欢的交流沟通方式是电话、短信,以及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社交网站。有97.8%的学生使用QQ、mSn等即时聊天工具,83.4%的学生使用人人网、开心网等社交网站。88.6%的学生会关注和评论他人微博和网络社区主页,只有2.2%的学生还沿用信件交往。就高职学生人际交往方式而言,传统的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已经不再是主要渠道。在网络交往过程中,62%以上的交往对象是现实中熟悉的同学、朋友、亲戚或家人,只有不到15%的学生的主要交往对象是网络中的陌生朋友。由此可见,高职学生的虚拟社交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其现实生活人际关系的移植,交往对象大多限于同学、朋友等同辈群体,与成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相对较少,通过网络与陌生人拓展新社交的程度还较有限。网络的虚拟性也易导致高职学生某些方面的社会疏离和整体社交状况的浅层化,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在日常生活或社会交往中不善交流的学生,往往选择消极方式,回避现实的不如意,脱离校园群体生活,依赖网络媒介的虚拟性来获得心理慰藉,进而加剧了他们的自我封闭,使现实人际交往能力进一步弱化。

4.网络素养低层化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高职学生出于猎奇或冲动的心理,容易对不良信息产生兴趣。调查显示,48.4%的学生曾通过网络看色情、暴力等信息、视频,31.7%的学生收到过各类黄色、暴力、骚扰等不良短信;有72.1%的学生转帖或发帖比较慎重,但仍有27.9%的学生在网上信息比较随意,想发帖就发贴;43.7%的学生对自己在网上的内容不会进行权限设置,任何人都可浏览。在网络交往中,有25.8%的学生“网上的我不是真实的我”。在新媒体空间里大多数人都以匿名方式进行交流,真假难辨,高职学生也有意无意地成了不良信息的传播者。有17.2%的学生经常使用翻墙软件浏览各种国内禁止网站,有22.1%的学生偶尔使用翻墙软件,有37.4%的学生对黑客的行为表示理解。这表明,部分高职学生网络自控能力较差,对于网络内容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网络法律意识较为淡薄。5.校园站点“下游化”随着web2.0模式的新兴网络平台、三网融合和以手机为代表的多元终端载体的出现,尤其像以大学生用户为基础信息节点的“开心网”、“人人网”等SnS网站及微博的的兴起,由于界面友好、功能完善、操作便捷、气氛自由,这些新的网络平台吸引了大批高职学生的加盟,使得原有的校园网络站点被边缘化、下游化。调查显示,只有14.7%的高职学生经常关注学校BBS,45.3%的学生很少关注,12.8%的学生有事情才关注,还有27.2%的学生没有登录过学校BBS。根据笔者对湖州职业技术学院BBS的观察,随着SnS网站的普及,校园BBS的注册新用户明显减少,主题帖数和回帖总数逐步下降,平均在线人数也在减少。这都说明,学生对BBS的关注度呈下降趋势,校园网络站点已经不再是高职学生的网络首选,甚至可能已成为学生可有可无的“非主流”网络站点。学生“放弃”校园站点的主要原因在于:40.1%的学生认为校园网信息面太窄、内容吸引力不够,25.3%的学生认为信息更新太慢,34.6%的学生认为校园网功能单一。笔者也随机点击了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站,发现多数高职院校的网站以正面宣传学校形象为主,网站上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学校新闻、会议文件、学校基本情况介绍,内容陈旧枯燥,页面呆板。而且,大多数学校网站功能单一、链接不多、缺乏互动,真正和高职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等密切相关的内容匮乏,不能触动大学生的心灵,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三、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思考

1.抢占阵地,优化校园网络平台在web2.0技术下,网络信息传播由“编辑部”模式进入到“个性化传播”模式,网络社群也呈现出以个人为中心的私有人际网络发展趋势。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平台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与商业网站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校园网站在开放性、快捷性、海量性、互动性、服务性方面与高职学生的群体偏好、接受心理和习惯尚有较大差距,在吸引学生兴趣和登陆率方面仍显乏力。因此,当前高职院校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上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加大在人、财、物上的有效投入,实现校园网络技术和网络产品的升级换代。高职院校校园网建设应借鉴web2.0和SnS新技术,紧贴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大胆融合即时通讯、群组讨论、在线学习、博客、微博、社交网络(SnS)、个人空间、社区搜索、视频等功能,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生活和娱乐服务。应鼓励班主任、辅导员和优秀学生干部,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立网络课程、班级主页、微博、博客等,以促进师生互动,延伸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工作空间。在制作校园网络媒体素材时,应注重海量、便捷、互动、亲和,进一步凸显校园网络平台的个性色彩,以丰富的网络资源、活泼的版面形式和高效的网络服务激发广大师生参与网络的热情,实现校内网络资源师生共建、共享、共管、共创,使校园网成为全校师生的共享网和独享网。

2.加强教育,提升高职学生网络素养当前高职学生时刻面临着网络传媒的诱惑、冲击与挑战,学校围墙已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同时,高职学生又普遍缺乏对网络的理性认识和网络技术、网络素养的专门培训。因此,提高高职学生的网络素养,增强其自身“免疫能力”,引导其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则显得更为重要。网络素养的内容包括敏锐的网络识辨意识、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熟练的网络运用能力和较强的网络创新能力等。总的来说,当前大学生具有的网络素养尚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网络素养层次水平低。[3]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媒体素养》、《网络道德伦理》等课程,举办网络学术讲座、网络知识大赛、个人主页大赛、网上冲浪、手机短信征集等活动,激发高职学生学习网络技术的兴趣,培养参与网络文化建设,提高自身网络生活的能力。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充分认识网络世界虚拟性与现实生活世界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网络的资讯、学习、社交、娱乐工具的价值,培养他们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鉴别能力,使其避免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面前迷失方向。学校还应该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以及对负面信息的免疫力和自身的抗干扰能力,制定《高职学生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学生网上文明公约》、《上网信息审查制度》等规章,构建起符合网络社会环境的道德伦理体系,以制度的形式约束高职学生的网络行为,使网络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工具。

教育政策建议篇7

  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将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把我国社会推向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变迁,必然会要求政治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也就必然要求转型和变迁体育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方式上,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样能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方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战略上,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能推进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国际奥委会已将体育、文化和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要依托奥运会环保理念协调人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环保、交通、通讯、场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技术知识,因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会使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日益相互渗透,以“奥运”为“接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不仅预示体育科学个体学科的突增发展和学科群落的拓展优化趋向,而且也预示高等教育体系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文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我国的体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动力(推动点)和机制科学选择的问题。面对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要提升体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在世界体育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面功能,就应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和引擎,这是我国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中应当进行的关键选择。

1 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构想

1.1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转轨。加速建立体育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和运动技术训练体系密切联系的组织体系,优化智力资源布局,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

——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强体育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技术体系。

——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体育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学科的创生,建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体制,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

——建立体育科研评议、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等的评审评议环节,并通过奖励等杠杆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健全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体育决策、投资等咨询策划渠道,使体育决策、投资等实现“科学效益”。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辐射体育科技的内容,并努力加速科技知识向体育系统的流动,促进体育知识体系容量的扩增。

——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体育科技创新的组织建制,构建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体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体育科技文化,并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2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科技进步为动力,促使体育科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学工作必须面向运动技术实践”,保证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以体育“科技、教育、技术训练”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努力创建体育创新体系。

——坚持“多学科联合、多层次结合、多途径合作”的体育科研组织方针,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对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建设的动力作用。

——坚持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和吸纳引进并举的方针,努力培养造就国内外有影响的、知识功底宽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

1.3 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独立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小、学科单一、体制封闭、研究方向不明、成果贡献率低等状况,积极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的转轨,实现多数独立体育科研机构与教育体系和运动训练体系的有机结合,集聚体育智力等资源规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体育创新系统,形成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积极吸纳相关智力人才组建具有体育中介组织性质的体育科研教育咨询服务策划中心,并与各地相同相关组织建立网络联系,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和咨询策划体制;并将体育科研社团组织建制在体育咨询策划体制内,将体育咨询策划中心建成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对体育项目投资决策、规划策划、学术交流等的沟通组织,扩展体育系统与社会各系统的连接层面。

——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体育新学科的创生,形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建成体育科研咨询服务组织机构,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尽快启动“体育科学技术信息网工程”,以国家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加快体育科技教育网络建设的进程,使全国体育院系、体育院系与其他大学之间建立科技教育等信息网络,实现体育智力、实验设备等资源共享。

——加速进行体育科学技术体系建设。高等体育院校要紧紧抓住“学科”这个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载体,加强体育科学体系建设。要认识把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状况、特点、趋势和规律,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揭示人体运动能力的本质,应用传感遥测等信息技术监控运动中身体技能,应用新材料、新能源,试制开发新器械、新设备等,带动体育新学科、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加强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尽快启动“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加速建设一批能创新体育科学技术,培养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的学科基地。

——进一步明确体育科学研究在创新发展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体育创新人才、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科学研究面向“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两个体育主战场的体育科学研究总体目标和方向,积极落实推进与“两个计划”相配套的科技工程,并依此确立“体育科技教育创新工程,鼓励跨国、跨市、跨校、跨系和跨学科以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联合研究与学术交流,提高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水平与影响。积极开展为体育科研、教育管理决策服务的软科学研究。以创新、发展体育知识、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为先导和基础,以体育科学与运动技术交接点的攻关服务研究为重点和难点,积极促进体育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体育运动技术实践,实现体育知识技术的经济价值,以带动推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并加快启动“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形成体育本体产业和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体育产业发展格局,促使体育本体知识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建立体育科研评议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立项鉴定等评审评议环节,使科研管理实现“政事分开”、“科学规范”端正对体育软科学研究的地位、作用的认识,通过加大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在体育科技进步奖励中的份额等多种手段,鼓励从事产生创新思想、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引导和影响体育事业发展方向和进程的体育软科学研究,通过奖励“杠杆”激励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积极以各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努力扩展、加大投入力度。对体育科研的投入渠道,将以发售体育、出售电视转播权、接受社会捐赠等渠道,筹集的“中华体育基金”的相当份额作为对体育科技教育的投入,设立“体育科技发展基金”,用于“全民健身、奥运争光科技工程”、“体育重点学科基地建设工程”、“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体育产业创新发展工程”等多项工程的经费投入;并将“体育科技发展基金”投入使用前由“中华体育基金会”统一管理,各项工程的评审评议及管理工作由具有评审评议职能的体育中介组织机构负责。

——加强对体育专利、版权、商标、注册设计等体育智力资产的管理和保护。积极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坚忍不拔、实事求是等科学精神,努力营造利于体育科技进步的道德环境,促进体育科学技术更快进步。

——加紧建立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选拔与考核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配合,流动与稳定相统一的体育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机制。设立“优秀体育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启动“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工程”,制定“拔尖体育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计划”,努力建立利于拔尖体育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迅速脱颖而出的内部机制,形成培养造就优秀体育人才“成长库”。在人才市场中设立体育人才市场,积极建立利于优秀体育人才交流的社会机制,形成交流吸纳优秀体育人才的“流动场”。

2 体育教育改革的战略构想

2.1 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调整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并突出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统筹管理权责,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规模效益。建立健全体育教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决策督导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引导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布局、结构合理,多模式培养各级各种类体育人才的体育教育体系。突出体育高等教育在体育教育体系中的龙头位置和战略地位。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对创新、发展、传播、应用体育科学技术文化,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战略功能。

——高等体育院校要集聚区域体育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等建成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络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努力形成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创建新专业,努力调整办学目标和模式,深化内部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改革,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和科研实践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传承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21世纪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2.2 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教育政策建议篇8

新世纪的前十年,我国将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向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转型变迁的关键时期,这是把我国社会推向全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变迁,必然会要求政治结构、科技结构、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社会结构的转型和变迁,也就必然要求转型和变迁体育结构与之相适应。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方式上,我国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这样能符合我国国情和特色的方式;在社会结构转型和变迁的战略上,选择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能推进我国实现跨越发展的战略。

当代体育科技教育体系是科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的体育科学技术学科是科学技术母体学科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渗透而形成的,由此构成了体育科学技术体系的重要内容。回顾过去的一百年,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滞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然而21世纪现代奥林匹克的进一步发展,将更加需要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国际奥委会已将体育、文化和环境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三大支柱,要依托奥运会环保理念协调人与健康、人与环境的关系,涉及环保、交通、通讯、场馆、医疗、服务等多领域技术知识,因而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不仅会促进我国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且将会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就会使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日益相互渗透,以“奥运”为“接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更加统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因此,在我国举办奥运这一新历史环境下,不仅预示体育科学个体学科的突增发展和学科群落的拓展优化趋向,而且也预示高等教育体系超前创建体育新专业契合社会文化、健康服务需求的态势。

我国的体育改革一直面临着动力(推动点)和机制科学选择的问题。面对2008年我国举办奥运会这一历史契机,要提升体育事业在我国各项事业、在世界体育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要充分发挥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全面功能,就应使“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成为我国体育改革的发展动力和引擎,这是我国在向知识社会迈进中应当进行的关键选择。

1体育科技改革的战略构想

1.1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与任务

——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指导思想。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转轨。加速建立体育科研体系与教育体系和运动技术训练体系密切联系的组织体系,优化智力资源布局,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形成“产学研”有机结合,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相融通的体育创新体制。

——积极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高新技术向体育科技领域的扩散和渗透。加强体育运动技术学科经验知识的理论化、系统化建设。促进体育生物学科、人文社会学科与运动技术学科的交互渗透和融合,发挥体育生物学科的基础和优势效应,优化、发展和完善体育科学技术体系。

——建立体育科研虚拟研究组织,共享国内外体育智力资源,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学科的创生,建成开放性的体育科研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推进体育科研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建设,健全体育科研咨询服务体制,促进体育科学技术进步。

——建立体育科研评议、咨询策划等中介组织机构,完善体育科技奖励、项目等的评审评议环节,并通过奖励等杠杆调控体育科技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健全体育系统内外部之间体育决策、投资等咨询策划渠道,使体育决策、投资等实现“科学效益”。通过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辐射体育科技的内容,并努力加速科技知识向体育系统的流动,促进体育知识体系容量的扩增。

——高等体育院校要建立体育科技创新的组织建制,构建体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体育科技创新的主体,要建立起“开放、流动、竞争、协作”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分层次、多形式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发展体育科技文化,并在体育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科研、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1.2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科技进步为动力,促使体育科技在体育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育科技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方针,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体育科学工作必须面向运动技术实践”,保证体育科技发展与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统一。

——坚持“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科技体制改革方针,以体育“科技、教育、技术训练”结合的协同发展模式,深化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合理配置体育智力资源,努力创建体育创新体系。

——坚持“多学科联合、多层次结合、多途径合作”的体育科研组织方针,发挥体育科学研究对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建设的动力作用。

——坚持优秀体育科技人才培养造就和吸纳引进并举的方针,努力培养造就国内外有影响的、知识功底宽厚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体育科技人才队伍。

1.3体育科技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独立体育科研机构数量较多、规模孝学科单一、体制封闭、研究方向不明、成果贡献率低等状况,积极推进独立体育科研机构的转轨,实现多数独立体育科研p;——高等体育院校要集聚区域体育教育、科技等资源优势,依托综合性体育俱乐部等建成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络化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努力形成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虚拟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

——高等体育院校要适时创建新专业,努力调整办学目标和模式,深化内部体制改革。通过推进课程体系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方式、考试方法和教材等改革,通过加强学生社会和科研实践以及文化素质教育等途径,传承体育科学技术文化,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为21世纪体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

2.2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方针

——坚持改革与发展协调统一的基本方针,以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为关键,以体育人才培养为重点,实现体育科技进步,促进体育教育在改革发展中担当起“科技兴体”的重责。

——坚持“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教育体制改革方针,优化体育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促使体育教育科类结构、地区结构、层次结构、形成结构与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协调统一。

——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统一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通过办学模式目标、内部管理体制、课程体系内容、教学考试方法等改革,将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

——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才培养思想,保证体育高等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体育专门人才,发展体育科学技术文化,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坚持依照“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教育重要阶段”的指导思想,确定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模式,建立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产业化的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

2.3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对策

——根据国家经济、政治、教育体制改革形势,按照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要求,积极推进体育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统筹、调控,院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体育策划咨询、评估评价、督导决策等中介组织机构,通过社会机制调控体育各教育组织机构活动,并形成体育各教育组织内部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

——依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对体育院校的管理权责,变条块分割管理为条块结合管理,优化体育教育资源配置。根据体育事业发展需要,国家与地方重点共建北京体育大学。将国家体育总局直属部分体育科研机构、全部运动训练机构转入北京体育大学,努力将北京体育大学建成集“科研、教学、训练”为一体的研究型高等体育院校,为国家和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多数体育院校转由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机构管理,成为集教学、训练和科研为一体的高等体育院校,建成区域体育发展服务中心。鼓励高等体育院校继续保持和增强与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办学,多形式、多渠道实现教育、科研、人才等资源的共享。

——依照“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的高等教育发展方针,规划布局和设置调整高等体育院校。根据高等体育教育科类、地区、层次和形式结构状况,设置调整专业类别、数量、规模、层次和口径,使体育人才的培养种类、数量、水平与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相契合。根据目前高等教育专业类别、数量情况,应扩大体育教育专业本、专科专业的规模,适度减少专业点数。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适时创建新专业,拓展新职业。调整研究生专业设置,可以按照不同人群、不同类型体育特点、规律等设置专业,改变目前研究生专业主要依学科而设置的状况,使专业设置更符合体育科学技术实践需要。应适当扩大研究生教育培养规模,培养高层次体育创新人才。应减少中等体育学校数量,尽可能并入体育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链。

——依靠社会力量投资或体育等吸纳的体育基金投入等,鼓励依托高等体育智力资源,面向社区兴建多模式、多功能的体育俱乐部(包括运动技术培养训练、运动竞赛组织管理、运动技术等级认定、技术裁判等级确定、健身知识技能咨询培训、身体机能素质诊断检测、运动营养心理诊断处方等多项服务),积极扩展体育教育组织的辐射范围,充分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区域体育发展中心功能,促进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口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的不断增强。

——高等体育院校要通过体育俱乐部、体育咨询策划中心等“载体”形式,建立与社会相联系的“接点”。通过多种融资手段与社区共建体育俱乐部,完善社区健康、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打破体育院校土地等资源限制,建成面向社区服务的实践教学基地,形成开放性、网络式的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以发挥区域体育发展中心的功能,积极为区域体育发展服务。将单项体育协会纳入体育院校的单项体育俱乐部,形成稳定的、实体化、民主化的组织设置,开展普及与提高系统训练链上多层次的训练、教学和科研。大力提高体育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通过网络式的“虚拟大学”等“载体”形式,建立面向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性、网络式远程体育教育体系,使高等体育教育体系为促进体育科学技术社会化和产业化,为提高人口素质和生命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在传承辐射体育科学技术,培养造就高级体育专门人才中的源动作用和战略地位。明确体育教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专门人才,为“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的体育教育总体目标和方向。要根据服务面向的需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加速调整确立办学目标、模式和专业,研究建立能培养多样化体育人才的多元办学目标体系。探索形成面向社会,开放性、网点式的体育

教育教学、科研和训练(“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依靠与体育交叉学科优势创新体育新学科专业,以扩大体育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体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等体育院校和其它大学所属体育院系,还要根据办学目标和模式,研究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并相应地进行课程体系内容、授课方式、教学方法、考试方式、教材等的调整创新,并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方法现代化。积极调整招生面向,改革招生体制、内容、方法和标准,优化生源数质量。要加强人文文化和实践课程在课程体系的比重,努力提高高等体育专门人才的素质和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主要按教学需要进行组织机构设计的模式,以教学和科研两种组织形式为重心,探索构建利于教学与科研、训练相结合的组织机构,并找准面向社会发挥区域体育中心功能的接点,努力形成有利于体育教育科技创新的体育创新体系。

——要调整各级各类普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课程目标,明确体育教育不仅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途径,而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美育等全面素质教育重要的操作性手段,还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实践手段。改革体育教育的形式、内容和方法,促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合理健身的原理,掌握喜爱的健身技能,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矗

参考文献

[1]刘国光,李京文,等主编.2002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汝信,陆学艺,等主编.200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组编.科技奥运[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奥运科技(2008)行动计划,Http://most.gov.cn

[5]李安平.中国科技百年[J].新华文摘,2001,(3).

[6]肖峰.中国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动力分析[J].新华文摘,2001,(7).

[7]刘大椿,黄顺基,等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8]柳卸林,主编.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亨利埃兹科维茨[美].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10]王方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教育政策建议篇9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师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2-0159-02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高校教师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生力军,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体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工作生活状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和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准确把握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现状,理性判断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发展方向,客观总结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成绩与经验,深入研究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发展规律与特点,建立和完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对于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教师的群体特点及思想状况

高校教师是我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思想上进,思维活跃,而且学历层次普遍较高,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全面,勇于开拓,富于创新。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有公共知识分子独立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关注社会热点和政治发展等敏感问题。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热情,拥护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党和国家近年来大政方针和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

高校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努力进取,力求实现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人与集体的统一、奉献与索取的统一,具有符合时代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理想信仰和奋斗目标。他们在肯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问题与不足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见解。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阶层固化、社会分层、腐败滋生、分配不公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关注,期望国家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政策、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充分就业、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收入分配公正、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和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等。

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绝大多数青年教师成长的时代恰逢我国社会变革、转型与各种思潮的活跃期。加之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变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党风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凸显,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屡禁不止。在利益多元化和经济行为自由化、开放化等市场经济因素作用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少数高校教师出现了价值主体自我化、价值取向功利化、价值目标短期化的行为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少数青年教师存在理想信念模糊、诚信缺失、理想目标功利化、价值理念实惠化和道德观念自我化的不良倾向;二是不少青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申报课题困难、科研能力薄弱和教学任务繁重的困难。青年教师由于经济收入偏低、购房压力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状态与敬业精神;三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与健全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比较而言,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略显薄弱,没有形成科学的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影响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加强与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实施高校教师理论武装工程,保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教师是关键。从一定程度上讲,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做好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重要、更有意义,影响也更久远。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就是要对高校教师实施理论武装工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帮助和教育高校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的理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不断巩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政治基础。理性地观察与分析国际上各种意识形态与思想流派,提高他们求是辨伪、去伪存真的能力,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通过对高校教师实施“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加深他们对世情、国情、民情的了解,全面深入地了解现阶段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理解并支持国家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重要举措与部署。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性

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各级政府和高校的不懈努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规范和健全的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体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得以建立健全。但与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相比较,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尚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学生、轻教师”的局面,影响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重学生、轻教师”的状况,将两者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加以重视。要研究和制定符合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体系,使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保证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

(三)强化高校教师师德建设,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精深专业知识与良好道德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制定教职工职业道德规范标准,建立师德考评制度,把师德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出进修和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引导全体教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强化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和宣传手段,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通过表彰在师德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激励高校教师更加爱岗敬业、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引导教师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教书育人的极大乐趣,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实现教师人格的升华;要强化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通过对高校教师实施职业道德教育,促使他们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的本领。养成实事求是、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发扬优良学风,做到学术水平与品格修养同步提升。

(四)解决高校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教师是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中坚力量,具有良好的学术水平与道德素养。随着国家尊师重教氛围的日渐浓厚,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现实生活中,高校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与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部分教师存在子女上学与就业、收入待遇低与生活压力大、教学科研任务偏重与进修深造机会偏少等不同困难与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教师的工作状态和思想情绪。特别是高物价时代带来的高房价已成为青年教师不堪承受的沉重负担。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把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给予帮助和解决,使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伟大实践中去。

(五)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

当前,世界范围内围绕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竞争日益凸显,各种思想文化交锋日趋频繁,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形式更加多样,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高校师生身处意识形态领域的最前沿,已成为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进行渗透的重点对象。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在高校内有所蔓延,抢占意识形态阵地,对做好高校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高校要加大对哲学社会科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投入,组建研究团队,开展联合攻关。争取在高校教师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尤其要加强对当前困扰广大民众的各种社会思潮的研究,帮助教师解疑释惑,解决理论上的疑惑和问题。使他们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中,遵循“学术研究无,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原则,做到理论研究上百家争鸣,教书育人中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张荣华.时代的中坚——我国现阶段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杨泉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陈雁.新形势下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容忽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4).

[4]彭焕彬.政治立场?人文关怀?制度建设——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探索,2010,(1).

教育政策建议篇10

关键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思政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02-02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和走访,结合目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对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从而对今后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实效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由于当前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无论处于何种时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必要的。

(1)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外,其职业道德修养则成为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品质,通过本次调查也可以体现出上述观点(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基本道德修养还是有的,且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是图表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满意。众所周知,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学生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各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契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只有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强调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力质量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中间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因而,在职业教育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笔者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94.55%,样本具有代表性。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银川市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评价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1)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自我发展和物质报酬。

一方面,注重自我的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追求社会价值观念不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注重自己能力的锻炼和发挥,但在对社会价值贡献方面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工作追求稳定、安全。对收入和福利考虑的也较多,这说明他们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比较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

(2)职业理想方面:存在思想困惑或错误认识。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思想混乱,尤其对理想和金钱的关系认识不清,把理想建立在钱与利的基础上,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3)职业态度方面: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严重缺失。

在职业态度方面,学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影响很大,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不肯吃苦耐劳,动辄就不辞而别等不良现象(见表1)。

此次调查所显示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不尽人意,需要做更详细的计划和调整。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解决措施。

(1)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观念滞后。

在我区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这样的现象: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教育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范和标准,就到达了教学目的,这种落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学生需要,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发生了较大改观,教学效果显著,但在一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说: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够,现行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材多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体现岗位特色。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德育课的重任落在思政课教学中,而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且思政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育过程中,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停留在道听途说层面。另外,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当前职业院校大都会外聘兼职教师,其素质良莠不齐,育人观念不强。

(4)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

当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试卷考试或撰写论文为主,即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科目的成绩。在考核上采用考分制,这种简单而粗陋的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3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又具体落实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也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为毕业生在今后能否解决所遇见的道德问题打下一定基础(见图2)。

因此,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实效性,就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次调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

目前,困扰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首先是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够重视,这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行。只有职业院校真正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其提供条件,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按时监督检查。

(2)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在今后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实效性。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如下几方面(见表2)。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内容,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育内容要具有现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务实的、针对性强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最后,教育内容要具有岗位针对性。在教学中,要把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德育作用。

(4)教育方式要灵活,拓宽教育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职业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的作用,再辅以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见表3)。

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重视实习、实训环节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测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5)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具有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培养出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6)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职业教育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教育机制及考评机制,由党、政、工、团等各方面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综合施教;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采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个体的考评和整体的评估,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全面了解和衡量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状况和思政课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是同人们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积极探索职业院校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对提高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值得我们每一个思政课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