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环境整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0:08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1

关键词:城市化水环境综合整治

1引言

在城市的发展中,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的交通系统、发达的贸易和增加的工业生产,刺激着人口的集中,改变了城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街道,整治河道以及兴建和完善排水管网等,造成天然田野、森林、河流的消失,并出现大量污染。人们必须维护和恢复城市生态系统,建立新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体系,以保证其平衡。城市化的发展和程度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城市地区的水环境,由此带来城市雨洪控制和水质污染控制的问题。建设和完善水环境治理的基础设施并进行科学的管理,将是创造现代化城市良好的生存环境,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需要对城市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2城市化对雨洪径流的影响

2.1城市降水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的降水条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其上的辐射平衡发生了变化,空气动力糙率的改变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制冷以及机动车量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把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够引起机械湍流,城市作为热源也导致热湍流。因此城市建筑对空气运动能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强风在市区减弱而微风可得到加强,城市与其郊区相比很少有无风的时候。而城市上空形成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1]。

1984-1988年,上海市水文总站在上海老市区(不含宝山、闵行区)149km2内设置的13个雨量点和原有分布在郊县的55个雨量站进行平行观测,研究城市化对上海市区降雨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其研究结论包括[2]:(1)市区降雨量大于近郊雨量,平均增雨为6%;(2)市区和其下风向的降水强度要比郊区大;(3)降水时空分布趋势明显,降水以市区为中心向外依次减小;(4)城市化对不同量级降水雨日发生频次具有影响:城市化后会使暴雨雨日增多,由于大暴雨、特大暴雨时,城市化影响相对较弱,当雨量达暴雨级后,市区雨日不再增加。

2.2城市建设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树木、农作物、草地等面积逐步减小,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面积不断增加。城市化过程也使相当部分的流域(例如小的河道、湖泊和湿地)为不透水地表所替代,减少了蓄水空间。由于不透水地表的入渗量几乎为零,使径流总量增大,使得雨水汇流速度大大提高,从而使洪峰出现时间提前。地区的入渗量减小,地下水补给量相应减小,枯水期河流基流量也将相应减小。

排水系统的完善,如设置道路边沟、密布雨水管网和排洪沟等,增加了汇流的水力效率。城市中的天然河道被裁弯取直、疏浚和整治,使河槽流速增大,导致径流量和洪峰流量加大。

例如,四川省成都市峨眉山保宁小区的峨嵋径流试验站的小流域雨洪观测点,汇水面积1.43km2。1964年起,城市化进程对这里的暴雨径流产生影响,现在不透水面积已达全流域面积的25%以上。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时间提前是城市化对暴雨径流的影响特征。

此外,大多数城市形成于平原地区或山区沿江(河)两岸。沿江(河)的城市,当市区地面标高低于江(河)的洪水位时,将受到河洪的威胁;而沿江山地城市,除受河洪威胁外,还将受到山洪的威胁;位于山坡或山脚下的工厂和城镇主要受到山洪的威胁。

雨洪径流增加后,可能会使已有排水明沟、阴沟、桥涵、河道等的过水能力感到不足,以致引起城市下游洪水泛滥,造成交通中断、地下通道淹没、房屋和财产受破坏和损失。

转贴于3城市水环境中污染物的来源和种类

城市径流中污染物组分及浓度随城市化程度、土地利用类型、交通量、人口密度和空气污染程度而变化。一般雨洪径流中的污染物来自三个方面:降水、土地表面和下水道系统。其中污染物大概分为:悬浮固体(SS),重金属,富营养化物质(如氮,磷),细菌和病毒,油脂类物质,酸类物质,有毒有机物(除草剂等)和腐殖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当在数量上超过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时,就会导致水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性质发生变化(溶解氧降低、富营养化和毒性作用),使水体固有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受到破坏,限制潜在的水资源利用(如供水、娱乐、渔业等)[4]。

降水,即降雨和降雪,对径流污染物的贡献包括降水淋洗空气污染物的部分。研究表明:在屋顶产生的径流里,10~25%的氮、25%的硫和不到5%的磷来自降雨,而在停车场、商业区和交通繁忙街道产生的径流中,几乎所有氮、16%~40%的硫和13%的磷来自降雨。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在某些地区和城市出现酸雨,严重时,pH值达到3.1,因而降雨初期的雨水是酸性的。酸雨主要是工业和交通工具产生的硫氧化物(Sox)和氮氧化物(nox)释放到大气中,并溶于云雾而形成硫酸(H2So4)和硝酸(Hno3),然后随气流输送,最终成为酸雨降落至地面。

地表污染物以各种形式积蓄在街道、阴沟和其它与排水系统直接相连接的不透水表面上。如行人抛弃的废物,从庭院和其它开阔地上冲刷到街道上的碎屑和污染物,建造和拆除房屋的废土、垃圾、粪便或随风抛洒的碎屑,汽车漏油与排放的尾气,轮胎磨损,从空中干沉降的污染物等。这些地表污染物在雨洪期间可能会进入水体。

排水系统也对雨洪径流水质有影响,主要有雨水口中的沉积物和合流制排水系统漫溢出的污水。在合流制排水系统里,废水和雨洪掺混在一起输送到受纳水体或污水处理厂。当雨洪径流流速较大时,排水管网中无雨期沉积下来的污染物被冲起并带走。同时一般城市中仍旧存在人为有意或无意造成的雨污水管道混接、工业废水管道和生活污水管道直接排放水体的现象。由于排水管道缺乏维护、出现不均匀沉降等原因,也会造成管道雨(污)水渗漏的增加。根据2002年的估计数据,目前全国80%左右的城镇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近50%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5]。

有潮汐的河流,河流的涨潮落潮将降低水体的流动和置换,使污染负荷不能释放,天长日久,污水在河道中回荡,污染物在河道中累积叠加。

城市水体受到污染的原因还包括周边水源水质的影响、航运污染源的影响等。

4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长期以来,对水环境多采用消极的单项治理方式,水体污染未能达到很好的控制,并有日益加重之势。实践证明,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并纳入水污染防治体系,才是解决水环境的重要途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从上世纪初开始整治城市水环境,研究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在上世纪,水环境的治理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1)六十年代以前的被动治理阶段,主要是对付严重的污染现状;2)七十年代的综合治理阶段,进入污染控制阶段,有被动的单项治理转向主动的综合治理;3)八十年代以后的综合防治阶段,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环境管理,进行区域综合防治,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环境视为资源,一切开发活动都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禁止任何过度开发行为,从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实行城市综合规划,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并强化政府干预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首先,要恢复清澈的河水和生态平衡系统,必须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进入水体,因此需要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维护城市防洪设施等。例如,美国平均每年投资约50亿美元用于污水处理,日本平均每年投资20亿美元,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建成平均每一万人就有一个二级处理的污水厂,基本杜绝了点污染源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用地规划和地面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既能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调节气候,从而减少所需雨水管系容量,降低雨水管系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减轻城区水涝灾害和水体污染。雨水渗透控制措施包括渗水路面、渗水渠道、人工湿地以及植树种草等[6]。

城市雨(污)水经妥善处理后可作低质用水,如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杂用水(厕所冲洗水、洗车水、洒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等)。城市雨(污)水资源化,在解决水污染的同时,也解决某些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污水在回用以前一般采用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质污染程度不高的雨水可在雨水水质调蓄池中存储并进行适当处理。

为了帮助更好的认识水环境运动规律,减少水环境研究和管理的费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科技在水环境的研究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应不断应用、发展和完善水信息学技术和方法。一般意义上,水信息学是研究与水环境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图像显示等的学科,它综合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传统水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来解释大量复杂的水环境科技奥秘,解决水环境科技难题[7]。

在采用降雨径流控制措施的同时,也应不断完善雨水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其措施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资源规划(例如控制不渗透地表面积、积极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水面蓄水等)、自然水体的保护和利用(如严禁填埋河道)、排水设施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排水许可的完善(如达标排放、排污收费等)、化学品使用的控制(如沿道路绿化带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地表卫生条件的维护(如严禁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废物)等。

5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概况

目前国内外已经意识到城市会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例如英国伦敦对泰晤士河流域、北京护城河的整治等。在上海,目前进行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也是上海市城市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河在治理之前,其干、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华漕以下形成了长达26km的常年黑带。造成苏州河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上海市区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苏州河成为纳污河道,其污染负荷大大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2)上海市区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及管网中的滞留污水因合流污水溢入苏州河。3)苏州河底泥中常年累积下来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在一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底泥通过解析释放使河水受到二次污染。4)苏州河上游来水量较小,且水质较差(V类或劣于V类水),致使下游河道允许纳污量有限。5)苏州河狭窄多弯,水流不畅,加剧了泥沙淤积,造成河床变浅,排水能力降低;同时由于苏州河属感潮河流,污水不能及时下泄,河段内污水回荡。6)苏州河每天来往的运输船只达2000余艘,船上的废弃物、燃油泄漏、航行时底泥的扰动等,影响了苏州河水质和景观。5)两岸历史遗留下来的危棚简屋、低标准设施与不良习惯人群的生活污染。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2

关键词:河道整治环境景观

近二十年来,由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亲水的需求,景观和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希望居住在一个良好的亲水环境中。城市水系整治在注重防洪和水质等问题的前提下,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生态、景观建设,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当前我国不少城市水系环境问题令人堪忧,生态系统亟待改善,安阳市政府针对当前安阳市区水系环境存在的问题决定对城市水系综合整治,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工作空间,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塑造成豫北区域性中心城市。

1水系现状

安阳市区属海河流域,市区水系丰富,分布较均匀,计有“两河、一渠、十沟、七湖”。两河为穿过市区的洹河及洪水河;一渠为万金渠;十沟为环城河、铁西排洪沟、安丰沟、御路沟、漳涧沟、聂村沟、婴儿沟、邱家沟、瓦亭沟、茶店坡沟及胡官屯沟;七湖为马莲坑、平府南坑、后仓坑、褡裢坑、小嘴坑、纱帽坑及三角湖。洹河是海河流域卫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林州市姚村镇西北清泉寺,自西向东穿安阳市区北部而过,在内黄县范阳口入卫河,全长164km,流域面积1920km2,距安阳市区西南35km的洹河上游建有小南海水库和彰武水库,上游小南海水库以滞、蓄洪水为主,下游彰武水库以调节径流、兴利为主,多年平均径流量2.45亿m3,多年平均可供安阳市工农业用水量1.9亿m3,两水库互相配合,联合运用,对控制洹河洪水和保障安阳市工农业用水起到了很大作用;洪水河是汤河流域?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龙安区马投涧乡的郭家村,到安阳县高庄乡的汪流屯入?河,全长32km,流域面积232km2,市区上游建有5座小Ⅱ类水库,主要用于防洪;万金渠是唐代形成的灌溉渠,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自洹河上游彰武水库引水,在市区老城西门北侧与环城河汇合,全长19.845km,经环城河分为北万金干渠和南万金干渠,北万金干渠长11.7km,南万金干渠长6.35km;环城河修建在安阳老城周围,古时主要承担防御和老城排水作用;其它沟均为自然形成,承担排水任务;七个坑湖分布在老城四周,均与环城河连接,担负着老城排水、调蓄洪水作用。

由于人口的激增、工业的发展、人为的破坏和城市基础设施的日趋陈旧,致使曾经孕育过灿烂殷商文化的水系,目前大多已不堪重负。堤防溃毁,河床堙塞,渐趋枯竭,大量污水排入,使原本清澈的水体大都蜕变为臭水沟,水体周边环境日益恶劣,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

2规划设计理念

2.1规划目标

本次水系综合整治规划的主要目标为:以水系治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全面提高市区防洪、除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善水系水质,营造城市水系景观,最终形成市区“两河、一渠、十沟、七湖”为构架的水系网络,实现“城水相依、水系相连、天人和谐、水清园绿”的美好城市家园。

2.2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1、合理布局,体现点、线、面与水、景、绿的结合,使安阳市城市水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效发挥服务市民及美化城市的功能。

2、体现自然及地域悠久文化,重视历史古都面貌的塑造,强调局部景观与总体规划的协调统一,努力塑造生态而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生态空间。

3、体现“以人为本、天人和一”理念,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文化与生活需求,着力创造高品质视觉景观及休闲、开放性的亲水空间。

4、重视绿化植物配植和建筑景点的协调处理,巧于利用现有的树木绿地和河流的自然景观,努力创造怡人的生态与文化氛围。

2.3规划设计理念

城市水系规划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这是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也是稳定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之一,同时也构成了水系自然景观。一切生物的生长与繁育都离不开土地和水泽,只有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因此,城市水系景观环境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水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中弱化了的自然水资源系统进行补偿,并努力构建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

城市水系规划要注重水系形胜景观及自然地形的利用与改造。在满足疏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塑造自然式地形,尽量减少水工构筑物煞风景的负面效应。地形地貌给人以自然氛围的感染力是极为直接的,是滨河景观最基本和本质的要素。在蓝线和绿线的规划上,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蓝线应与绿线相衔接,河道顺其自然,逶迤生姿,切忌过于平滞和呆板的人工造作。在滨河带的竖向设计上,或籍壁延岗,或高下拉坡,或脊或谷,虚实相生。并在滨河两侧天际线轮廓设计上多加创作,在水一方的土丘自然回环、曲折起伏,可产生花草树木的俯仰效果和具有节奏感的绿色天际线的变化。滨水造丘也为增加城市绿量事半功倍的手段,尤其在河道地段,可局部扩大断面,挖湖造丘,以沉床地形处理,扩大水面,增设绿地,岸线为土丘且密植树林围合,虽土山和树木未必太高,但在用地内侧凸现四周自然山林和水生环境,甚至在视觉上由林木全部遮挡城市的高楼大厦,人在其中而淡忘身居闹市,以一方静土而悠然自得。

3总体布局

保护和拓宽现有水面,恢复原有坑塘,利用防洪排涝沟渠兴建城市绿色廊道,将洹河、洪水河作为安阳城市艺术构图的主轴,建设生态型带状绿地与桥头广场绿地相结合的城市景观带及滨水空间;利用现有湖泊或人工湖造园造景,兴建生态主题公园;重新筛选出新的安阳八景加以命名,并在景点适当位置,按园林小品的方式,置石题刻景名及相关的古今文人的咏景诗词及富于生活情趣的城市雕塑,营造深含意境之美的园林氛围及城市历史文化氛围,营造诗意的城市风韵。

4规划设计

4.1工程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水系,全面提高市区防洪、除涝能力,实施雨污分流,改善水系水质,水系两岸规划控制蓝线,要因地制宜,一般5~50m。

4.2环境规划

4.2.1拦水工程

结合地形条件修建闸、坝,蓄水形成水面。

4.2.2自然景观塑造

滨河绿化带宽一般5~50米,沿岸河堤斜坡面上种植垂柳以及各种花卉和灌木,采用自然疏林景观种植方式,沿岸设休息坐椅。以自然式疏林草地为主要基调,以高大落叶乔木为主要树种。自然流畅曲折游览路线为交通联系。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间的自然生态景观风貌。

4.2.3历史文化景观塑造

沿河节点景观设计要有鲜明的文化主题,以小型历史文化纪念广场为点缀展示。塑造历史与自然相结全、具有鲜明安阳特色的城区滨河历史文化景观带。

4.2.4绿化设计

以松树、银杏、国槐、合欢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腊梅、紫荆、迎春、黄腊梅、芍药、牡丹、月季等灌木和花草为主要植被,形成层次多样的鲜体生态群落。春季花开。夏季绿荫,秋季叶茂,冬季落叶,呈现四季景观多变的季相。绿化植被应是自然的形态,饱满茁壮。

4.2.5道路设计

沿河临水设游步行道,绿地景区内插自然弯曲步道,宽度限在0.8~2m之间。路面采用自然块石、青石、鹅卵石等自然形态。

规划使游人能够观赏水面,适当地段设滨河游点道斜坡台阶,台阶采用块石等自然型材,忌用水泥堆砌。

4.2.6园林景观和环境空间设计

规划后的河滨应该是生态型园林景观。因此,规划应注重整体环境面貌,力求通过游步道、园林小品、乔木、花灌木的群体组合,以及点缀在其中的景点建筑,形成连续的空间系列场地,最终构成城市河滨整体景观的环境特色。

规划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造景相结合构成绿化景观空间。规则式是沿道路两侧整齐的行道植树,而河坡绿化则采用自然疏密聚散式。

采用个别的建筑点缀加强绿化景观的文化内涵,使游憩线路与欣赏空间连成序列景观空间。建筑以中国传统风格为基调,尺度不宜过大,色形自然素雅。

4.2.7城市滨河道路绿化

为增添街景的美观效果,考虑生态效应和环境氛围,规划在人行道上每间隔5米,修筑0.6×0.6平方米的种植地,树种选择应为“落叶大乔木”,种植选择七叶树、五角枫、马褂木、枫杨、刺槐、银杏等。春季生机盎然,夏季繁茂的树冠可为游人遮荫,秋季叶色变红,是缤纷的园林景色;冬季叶落归根,树干苍劲,为人们提供温暖的阳光。

规划将滨河路沿路防洪堤与滨河绿带进行总体设计,道路护坡亦采用不规则叠石、观赏性灌木与小乔木等地被植物相结合,采用生态绿化的手法和传统中国园林造园技巧,配合多变的景观小品与滨河绿带入口设计。在尺度上以空间的大尺度为主,以满足过往车辆的视觉要求,塑造富于空间变化的景观流线,形成连接城市建筑与滨河绿带的自然景观过渡带,凸显城市立体绿化效果。

5问题探讨

5.1堤岸景观的性状与景观

堤岸兼有防洪、围贮、道路和观景的多重功能。岸边的形状、砌筑方法水陆交接的岸线走形等都与景观效果有直接关系。曲岸有流曲之美,直岸比较规整,凹岸构成港湾,凸岸形成半岛。驱逐的形势有自然式和几何式,池岸的造型,其自然形式有采用飘积原理构成的流曲、弯月、葫芦形,以及其他拓朴变形;几何形式则常用圆、方、三角、莲花形、多边形等闭合形状。

岸线性状的选择,对江河来说,一般顺其河流自然走向,稍加人工整治处理,首先应选择护岸的形式和组织沿岸的风景线;而有限的闭合水体,其岸线的形状应与环境相结合。岸线是城市风景线和步游道,以设置历史性景观和风景带以满足人的活动需要,最好创造停驻观赏的条件以便游客滞留,如条件允许,在主要的堤岸设置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园更符合市民的需要。

5.2河道衬砌

由于城区河道担负着城市防洪排水的重任,而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硬地区面积不断增加,使城区雨洪量和峰值都加大许多,且汇流时间缩短。要解决新增雨洪安全排放,势必要扩大河道过流面积或采取加速加大过流措施,而中心区河道受相邻道路和建筑物限制,扩大河道宽度已经难以实施,为使雨洪畅通,保证城市防洪标准,唯一可采取的办法就是在河道断面设计上作文章,将河道设计成过流最好的又较美观的复式断面,并将水流通过的河底,河坡用混凝土衬砌起来,减小糙率使断面能通过最大流量。在河道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混凝土衬砌护坡护底受到了一些关心生态人士的质疑,认为这样做破坏了生态环境,隔断了水与土壤的生态交换过程,水草将难以生存,水的自净能力会降低。

岸边的构造形式,随环境观念的加强,人向自然复归的趋向已成为全社会之共识,所以护岸的形式也由原来封闭隔离向融合型发展,护岸的形式也由单纯的构筑,转向以绿化为主,如采用预制构件内种植草皮,采用阶梯状花池作为美化,采用土工塑料网垫上植草的新材料、新工艺,改变了以往用护坡砖的老模式。过去带孔洞的水泥护坡砖,虽然能起到保护土坡和在孔洞植草的功能,但水泥护坡砖不仅造价贵,而且由于水泥砖阳光下对所植草烘烤作用对植草生长很不利,改用土工塑料网垫不仅能固土,还能固草,而且对植草生长没有不利影响,网垫本身的绿色也美化了环境。可采用了分段衬砌的方式,来保证河道与周边环境的交流。同时,还将部分河段设计成葫芦型,以增加河边湿地、沙滩面积,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5.3河道生态环境恢复对策

长期以来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时,只注重生产和生活用水,忽略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使水资源逐渐丧失了其生态环境功能,导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目前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用水长期配置失当有重要关系。如何协调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障生态环境用水,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内容。

河道生态环境用水即水域生态环境用水量,研究范围包括河道及连通的湖泊、湿地、洪泛区范围内的陆地。具体包括:(1)维持水生生物栖息地生态平衡所需的水量;(2)维持合理的地下水位,以保护河流湿地、沼泽生态平衡,保持和地表水转换所必需的入渗补给水量和蒸发消耗量;(3)维持河口淡、咸水平衡和生态平衡所需保持的水量;(4)维持河流系统水沙平衡和水盐平衡的入海水量;(5)使河流系统保持稀释和自净能力的最小环境流量;(6)防止河道断流、湖泊萎缩所需维持的最小径流量。

要恢复河流生态环境,保证河道生态用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河道最小环境用水通常采用非现场类型的tennant法和7Q10法计算;也可根据实测的受人类活动较小、基本代表河流原有自然景观偏枯年份非汛期各河平均最小流量,作为维持河流不干涸所需最小流量的依据。根据tennant法,现状年河流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量为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

要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首先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以往用水安排是优先解决城镇及重要工业用水,再安排农业用水,不考虑环境用水。今后应将恢复生态系统用水提到与城镇生活及重要工业用水相等的位置;其次,加强河道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除水利工程措施外,还必须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第三,充分利用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是解决河道环境用水的另一个重要途径。第四,对于湖泊、水库、河道的水闸门前蓄水区等水体而言,一般为封闭性和非流动性的死水特征。水质更容易腐败发臭,而且水藻在静止的水体中也更容易疯长。要净化水体首先需要在水中造流,使死水变为活水,以强化水体的自净作用。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3

一、广州市概况

广州市是华南地区的一座中心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缘,总面积743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718.8平方公里。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的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20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0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383.07亿元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万元,按当年汇率计算,达到4175美元;全市人口994.30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702.66万人,外来流动人口291.64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430.7平方公里。广州市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目前正朝着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大步迈进。

二、申报“人居奖”类别

城市环境建设与管理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增强城市服务功能。

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整治城市脏乱现象,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改善城市环境面貌。

大气污染治理治理废气污染,推广使用清洁汽车,发展绿色交通。

水源污染治理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率,整治工业污染源。

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建设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构建现代化生态城市新格局。

三、广州市人居环境改变的过程

未实施改善环境之前的情况。前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州市的城市区域迅速扩展,周边农村大幅纳入市区范围;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迅速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负荷不断增大;机动车辆迅速增长,城市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流动集中,城市管理面日趋复杂,广州市面临的环境脏乱和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交通阻塞状况严重;商业网点和室内市场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违法建设现象大量涌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跟不上用水量的大幅增长,珠江和流溪河等水源水体污染比较严重;废气和扬尘污染指标急剧升高,城市大气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绿化跟不上城区扩展的步伐,市区“温室效应”不断增大,城市居住环境呈现恶化的态势。

目标和决策的形成。1996年8月林树森就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市长之后,针对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致力于城市环境的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他先后提出“拉开城市结构,有序地配套建设,重点向东、向南发展”;“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网络系统,从根本上改善生活居住环境”;“建设最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等城市发展策略和目标,按照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共广州市委关于广州市的城市面貌要“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2010年一大变”的要求,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广州市的城市面貌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

资金和资源配置。近几年来,广州市持续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进行了高强度投入,1998年投入140.18亿元,1999年投入175.3亿元,两年的投入相当于之前18年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投入的总和,2000年投入147.01亿元,2001年计划投入142.62亿元。这样的投资强度前所未有。林树森市长力主将大部分城市建设税费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益和从市场上筹措的发展资金,用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上。

广州市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过程。

(1)完善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以架构城市道路主骨架,完善道路交通路网为重点,对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行高强度投入。先后建成内环路及其联络道、环城高速公路、华南快速干线广园路等一批城市快速路,建成3座跨江大桥,建成一批立体交通系统,建成一批城市主干道,拓宽改造了一批城市主干道。到2000年底,广州市的城市道路长度达到2887公里,总面积达到3923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76平方米。与此同时,加快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成了全长18.48公里、总投资127亿元人民币的地铁一号线,目前正推进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并积极筹备建设三、四号线和市区至新白云国际机场轻轨,全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市交通。

(2)整治城市脏乱现象。对市区道路两侧、农贸市场周边、市区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珠江两岸和城市进出口等部位的脏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按照岭南建筑风格对市内陈旧楼宇的立面屋顶进行整饰改造,“穿衣戴帽”,美化市容景观。全面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强化城市规划管理,近三年来年,共清拆违法建设和临时建筑870万平方米。整治户外广告,规范户外广告的管理,1999年全部清拆了户外烟草广告,使广州市迈入了无户外烟草广告城市的行列。对环境卫生进行规范化管理,城市道路实行16小时保洁制度,城市垃圾和粪便全部实行无害化处理,营造良好的环境秩序。

(3)治理大气污染。实施“空气净化工程”,治理机动车的排气污染,对机动车辆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广泛推广使用燃油添加剂和无铅汽油;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中广泛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汽车,不予生产、进口、销售、上牌。在饮食服务业中全面推广使用液化石油气或者电能等清洁能源。先后将80多家废气污染型工厂企业迁出中心城区;对76家废气污染型小水泥厂,限期治理48家、关闭28家。

(4)治理水源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计划到2010年建成11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已有3座建成投入运行,全市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到63万吨,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31.49%。有4座正在建设之中,到2010年,广州市的工业废水处理率将达到95%,生活污水处理率将达到70%。从1998年起,投入11亿多元,对市内河涌进行清疏截污整治。并对工业污染源进行整治,调整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整治工厂排污口,对127家洗漂企业限期治理81家、关闭21家、停产搬迁25家,使全市2941个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5)加快推进园林绿化建设。着眼于建设山水型生态城市,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充分利用广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常青,背靠白云山,面临南海,怀抱珠江的自然环境优势,在加强水源保护的同时,全力推进城市绿化建设,构建山水城市的新格局。新建和改造了大批城市公园。到2000年底,全市城市公园总数达到125个,总面积3075公顷。新建了大批城市绿化广场;完善了市内交通道路绿化配套工程。到2000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98%和30.2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到10.36平方米。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公园和森林公园,全市林业用地达到3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1.5%。

(6)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着眼于对广州市历史名城的保护,广州市在综合整治城市环境过程中加强了对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成功地保护了西汉南越宫署御花园、南越王墓遗址、镇海楼、锦纶会馆、近代民居等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文化古迹,修复了西关大屋、商业街骑楼、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和黄大仙庙等大批具有岭南特色的人文景观,使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为了改善广州市的人居环境,林树森作为市长,对广州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倾注心血,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他亲自邀请国内外的着名专家进行广州的城市建设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对广州市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总体布局、空间形态、交通路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策略等等重要问题深入研究探讨,制订出《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科学地确立了广州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亲自组织制订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的重要文件和政策法规。他主政四年多,先后主持制订5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政策文件;颁布实施110多项城市建设管理和环境整治法规规章。他亲自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筹措建设资金,指导主管部门开拓资金渠道,协调有关商业银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项目贷款融资,确保了工程项目的资金需求。他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重要工作的实施“拍板”决策;坚持对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指导,逐项抓落实;对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质量严格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创造工程项目精品;沟通协调中央、省直、部队驻穗单位支持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

四、广州市城市人居环境改善成果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市实现了广东省提出的城市环境面貌“一年一小变,三年一中变”目标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明显增强。城市交通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了由高速路网、快速路网和城市主干道路网三大路网系统构成的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交通网络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城市交通阻塞的问题。城市脏乱现象得到了全面整治,市容景观进一步美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市环境脏乱的状况。遏制了大气和水源污染,从根本上保护了城市环境,使环境功能区的水源和空气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珠江水变清,鱼虾大量回游繁殖。城市绿化水平大幅提高,逐步实现了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怀抱珠江,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林树森市长为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州市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将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推上了更高的平台,为广州市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城市交通路网和市政设施的完善,为经济腾飞和市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减少了由于交通阻塞导致汽车废气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城市环境面貌的改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作为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的地位,增强了广州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大气、水源污染的有效治理和园林绿化系统的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广州的生态环境质量。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各地一些大企业纷纷把总部迁往广州。近几年来,国外到广州投资的大企业明显增多。国、内外大批高素质人才自愿到广州定居就业,甚至一些久违的候鸟也纷纷重来广州过冬。城市面貌的改善,提高了广州的文化品位,丰富了旅游资源,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游客表示,今天的珠江完全可以与赛纳河媲美。

六、广州市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经验和影响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4

关键词: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评价探讨

中图分类号:p343.9文献标识码:a

城市内河环境是一个城市的基础环境,也是城市形象的代表之一。在城市经济建设进程不断加速的同时,作为基础建设内容,环境建设的速度稍显滞后,这就导致了严重的经济与环境的脱节。后工业化时期的城市、河流的关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牺牲环境带来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代城市的基本规划,而城市内河环境的综合整治带来的不仅仅是环境效益,还潜藏着巨大的经济和文化效益、社会效益。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是一个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规划性强的工程,整治的过程不仅要针对内河环境的重建,还要考虑与相关工程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协调性,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原则为城市提供优秀的公共基础环境。

本文主要考虑的是城市内河环境改造与整治、运营期间,对环境产生的多方位的影响。

1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及到的主要项目

内河作为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其主要责任和功能在于:蓄积雨洪、分流下渗、调节行洪、增补地下水资源、提高水蒸发量、缓解热岛效应。

城市内河受生活生产废水的污染导致环境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整治。环境整治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人与环境、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局面,但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因素,城市内河的改造不仅要对问题进行整治,也需要进行开发与更新,在生态治河的基础上营造出功能合理、协调的空间环境。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基础性的防洪蓄水、截污等,还涉及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与景观建设。因此,内河整治项目会涉及的子工程建设包括:景观工程、雨水、污水管道工程、河道治理工程等。

河道整治工程是内河环境治理的基础工程,要对河道的整体环境进行考察和分析,结合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分段整治、分段改造。考虑工厂与生活排污的轻快,可以在河道的断面形式和断面材料上下功夫,在做好基础的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建设景观面。雨水和污水管道工程是城市水利建设的一部分,管道网络的合理分布与建设是基础。

景观工程的规划与建设是城市内河环境整治的高阶段的工程,是在河道治理与污水、雨水管道工程合理建设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求在城市现有自然条件和建筑景观的基础上做好景观的建设,还要求体现当地的文化精神、做好人文建设。这也体现了景观建设从自然情趣到文化精神再到时代特征的不同层次需求。景观建设不是简单的景观罗列,而要强调自然、人文、建筑的协调性,体现城市的风格和品位,需要创造层次丰富的景观环境。考虑到城市内河的规模,开发进度不宜过快,在景观营造的同时注重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展现城市空间的多面性,要不让自然河流被强制整改为人工渠。

2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与开发利用方式

区域用地一体化布局,从整体角度研究城市内河的功能地位是内河环境整治的基本原则。土地、河流的多样性利用,历史建筑的发觉和以公共空间的特色改造是基础设计理念。

一般来说,城市内河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3种,分别是保护性开发利用、重建性开发利用以及保护重建并行的开发利用。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模式注重对有价值的资源的保护,通过自身的维护保养与改善,恢复自身吸引力与价值;重建性开发利用是完全改变现有形态,塑造新空间;保护与重建并行的方式则是根据不同的资源需求选择不同的方式,保留地方特色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不同方式各有优缺点,原则上完全的重建是不尽合理的,对城市的规划也有负面影响,所以开发利用的时候大多以保护性利用和保护重建并行的方式进行。

3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

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从整治期间和运行期间2方面进行研究,相对而言,考虑施工期的废水、臭气、噪音、扬尘等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整治期间的负面影响较大;而运营期,河道污染物减少、内河水质改善的正面影响居多。

讨论城市内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的环境影响,主要从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水土流失、内河底泥的疏浚与处置、河流渠道化与河流非连续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扬尘、噪声等方面进行研究。

施工期的废弃物处置主要目标是工程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要考虑自然条件的影响,比如遇到降雨天气,这些垃圾处置不当或者不能及时运走就会被冲入河道,不仅增加河水浊度,还会提高工作量,影响正常工序的进行。施工期受机械振动影响,河岸土壤将变得疏松,可蚀性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泥土等撒落到河中,造成河水悬浮物浓度大幅增加。因此,施工期要做到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并对河岸、围堰等加强防护。

内河底泥的淤积是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沿岸生活和工业垃圾、建筑和市政垃圾的混入造成的。底泥中的有机物组成是废水中未分解的有机成分,无机物为泥沙和无机盐。底泥成分复杂,疏浚挖掘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尤其是底泥风干形成的粉尘或者挖掘中的恶臭及底泥中所含的有害物质,可能会对土壤、地下水、周围环境等产生二次污染。底泥湿度高,运输不方便,可以根据相关的行业标准考虑卫生填埋或在表面喷洒固体废弃物覆盖剂等方法。

河流渠道化与河流非连续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河整治中不考虑当地的自身情况,套用其他地方的整治模式,造成在河道、河岸的处理中简单地截弯取直,筑坝蓄水,使原来的自然河流渠道化、非连续化,对原有的城市排水系统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议在整改时进行合理的设计,尽量保持河道的自然状态,使河流自然弯曲,采用生态护坡减少生态危害。

扬尘、噪声是施工中无法避免的情况,只能通过基本的防尘措施、降噪措施尽量降低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生态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整治城乡环境“脏、乱、差”为重点,以创建卫生城市、卫生乡镇、卫生村、文明卫生单位为载体,坚持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全民参与、综合整治的原则,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解决城乡环境卫生的突出问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城乡文明卫生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整治城乡的“脏、乱、差”现象,开创城市卫生管理和农村环境清洁、卫生、有序、和谐新局面。到2012年底,力争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一)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

(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

(三)城乡集贸市场卫生管理全部达标;

(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分别提高10%;

(五)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合格率提高15%;

(六)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20%。

三、行动内容

按照城乡统筹、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总要求,以加强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城乡脏、乱、差为突破口,开展六大集中整治行动,全面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

(一)集中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脏、乱、差”。以“村容整洁”为目标,以卫生镇(村)创建为载体,发动群众平整村路,疏通街边沟渠,清除房前屋后、道路两侧、沟渠河塘、公共场所等地的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和白色污染,严格治理乱倒生活垃圾等现象,逐步实施统一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的垃圾管理模式。加大垃圾清运设施建设投入,力争实现户有垃圾桶、村有垃圾池、镇有垃圾站;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无乱堆乱放的“三有”、“三无”目标。

(二)集中整洁城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着力整治城区背街小巷、河、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城区主街道实行16小时保洁,其他背街小巷实行12小时保洁。彻底整治集贸市场、星河广场、公共厕所、汽(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增加城市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市环境污染监管治理,完善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功能。

(三)集中整治旅游景区、景点环境卫生的“脏、乱、差”。全市各旅游景区、景点要彻底清理景区、景点周边的积存垃圾和卫生死角。加强辖区公厕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和污水处理管网。加强旅游景区、景点及周边宾馆、饭店、饮水摊点的卫生监管,确保游客饮食安全。治理景区、景点乱停车辆、乱摆摊点、拉客兜售等不良现象,形成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景区环境。

(四)集中整治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环境卫生的“脏、乱、差”。重点解决餐饮业就餐环境不卫生、餐饮具消毒不严格、操作间卫生不达标,以及使用腐烂变质和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原料制作加工食品的问题,防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的综合整治,配备必须的食品卫生设施。

(五)集中整治交通要道及沿线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重点做好铁路、高速公路、客运专线、国道线、线、线、线、线等境内交通要道的路面、绿化带、收费站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到路面、绿化带、收费站保洁及时,无垃圾、无渣土、无扬尘,道路标识标牌完好,确保交通有序、畅通。

(六)集中整治建设工地环境卫生的“脏、乱、差”。城乡所有在建施工场地要做到卫生设施齐全,施工管理符合国家《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要求,施工场地有符合要求的隔离护栏和车辆冲洗设施,做到物料堆放整齐、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全面实施密闭运输,无乱倒现象,职工食堂、宿舍、厕所、浴室间符合卫生要求。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可根据实际,制定更为具体的实施细则。

四、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年12月20日—年3月20日)。

1、根据全国爱卫会《—年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方案》和省爱卫会《—年省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市—年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实施方案》。

2、召开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动员会,在全市启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3、组织新闻媒体加大对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实施全市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必要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

4、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召开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动员会。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3月21日—年9月30日)。

1、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组织群众,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2、各部门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和管辖范围,落实重点整治内容。

3、市、乡、村层层开展督查活动,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典型。

(三)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0月1日—12月31日)。

根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开展的经验,制定继续推动工作的政策和实施长效管理的措施。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分别召开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建立长效机制,加快文明卫生创建步伐,促进生态宜居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加强爱卫组织机构建设,要高度重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将整洁行动列入本工作议事日程,在政策、资金上予以保障,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负责、属地管理的工作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确保工作落实。

(二)落实责任。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任务繁重,工作艰巨。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财政部门要安排好整洁行动的专项工作经费;城建部门要重点抓好城市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及建设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工商和商务部门要重点抓好城乡农贸市场管理;环境保护和农业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推进农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水利部门要重点抓好农村生活饮用水工程建设;旅游部门要落实好旅游景区、景点的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交通、公路部门要集中整治好交通要道及沿线环境卫生脏乱差;卫生、药监部门要做好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环境卫生整治;教育部门要搞好校园卫生与健康知识的教育传播;市爱卫办要抓好农村卫生厕所建设,搞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协调。各级各部门要确定每年工作重点,定期组织工作检查、督导,建立规范的信息统计、数据汇总、资料收集工作机制。

(三)强化宣传。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积极性。新闻部门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社会监督作用,要跟踪报道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中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要在行动中善于发现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的全面推进。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为标准,以城乡环境卫生和秩序为重点,全面提升城乡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和城乡环境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卫生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提升发展环境质量,以着力打造川西枢纽和融入成渝经济区(成都都市圈)为纲,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共享和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培养提高人民群众文明、卫生意识,接受群众检验,切实让群众满意,确保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统筹安排,标本兼治。坚持城乡一体,统一规划,以抓好城乡集贸市场、垃圾处置、公共秩序监管系统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综合治理城市、乡村和灾区人居环境的容貌秩序,把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当前工作与长远目标、改善环境与提升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走向规范法、制度化、常态化。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从各县(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实际出发,划分不同区域,区别城市、乡村、村庄等层面,确定不同标准,各具特色地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全民性任务,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我市城乡环境治理和维护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突出重点,先易后难。以中心城区(县城)、国省干道沿线、旅游景区和城郊结合部为环境治理重点,先从环境卫生抓起,在首先实现城乡环境清洁化的同时,逐步解决城乡容貌和秩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环境优美化和秩序化,并最终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环境管理制度化。

二、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使城乡环境面貌清洁、优美、整齐,城乡环境质量和容貌秩序明显改善,城乡区域间的环境质量差距逐步缩小,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卫生素质以及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二)阶段性目标。

1、年下半年的工作目标:

年底前中心城区(县城)及其城郊结合部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彻底消除背街小巷、城中村、居民大院和城郊结合部的卫生死角,全面实现坐商归店、行商归段(路段、时间段)、人行归道、车停归位、喇叭禁鸣、楼院整洁、街灯明亮。撤除各类违章建筑,彻底清除各类“牛皮癣”小广告,各类户外广告、店招基本规范;集镇实现街道卫生整洁,垃圾清运及时,摊点设置合理,工地堆放有序,河堰通畅卫生;村庄道路平整,院落干净整齐,圈舍清洁卫生,清理规范各类违章建筑,撤除严重违章建筑,新批建房及风貌符合省建设厅农村灾后重建房屋建筑规范;国省道路路面整洁,路沟通畅,各类广告规格、风格符合规范;全面实现道路两侧绿化,各类标识标线准确清晰;主要景区路面街面干净整齐,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周到热情,管理井然有序。

2、年工作目标:

巩固集中治理成果,以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力争在年9月底基本建成能够承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基础设施,在年底前,常住人口在1万以上的县城,均应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集中开展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和村庄庭院美化等专项治理工作,持续推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社、进景区、进家庭”活动(以下简称“七进”活动),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意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城乡保洁队伍、管理执法队伍、专业队伍基本形成,中心城区和国省干道的沿线的建筑风貌整治基本完成,国省干道两侧全面绿化,努力营造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气象。

3、年工作目标:

结合治理工作实践,重点抓好完善设施、提高治理水平、健全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等工作。力争在年底,所有县级以上城市、80%的乡镇、60%的村庄达到“四化”标准,全市城市机械化清扫率达到60%。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等主要环境指标力争达到省平均水平,全市人居环境和容貌秩序明显改观,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相应的环境、市政等基础设施体系更加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基本健全,环境管理有序、城镇品位提升、发展环境优化、居民素质提高,全面实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目标。

三、工作要求

(一)城区环境整治。

1、环境卫生问题。

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城乡垃圾收运、集中处理体系,推进城乡垃圾处理向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城乡日常保洁系统,加强城乡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提高日常保洁能力和管理水平。抓好建筑废墟清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垃圾处理向资源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整治城区主次干道、支路、小巷、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和公路进出口地段的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国省干道沿线、县(区)建成区内的江河水面及沿岸卫生要纳入当地城乡环境卫生和城乡容貌秩序的日常管理和综合整治范围,纳入打造文化窗口、工业交通窗口、居民社区窗口、风景旅游窗口的重要工作内容,树立良好的城镇卫生形象。要加强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造城镇生活垃圾中转站,更新垃圾桶、垃圾清运车辆、洒水车辆,并添置道路保洁车辆。

2、城市秩序问题。

要通过综合整治,彻底解决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乱摆摊设点和交通秩序混乱等城市秩序问题。要制定限制乱摆乱卖、占道经营、门槛经营的管理办法,在市区一级道路取消出店经营,在市区二级以下道路和县城的主干道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根据群众实际需要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城市空地及道路的临时利用方案,确定合理利用的地点、项目及规模,规范管理。经批准同意利用城市空地和道路经营的项目要做到配套设施完善,禁止灰渣、污水、油污污染路面。优化城市交通组织管理,规范和完善各种交通标识,及时更新刷洗交通标志和设施,完善交通技术设施建设,按车类划定停车位置和停车标线。逐步减少或限制人力、机动三轮车交通营运,逐步扩大以公交车、出租车为主体的交通营运方式。同时,做好主次干道、商业区、住宅区、广场夜市、集贸市场、车站码头的车辆分类停放管理工作,加大执法力度,整顿现有停车场,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现有停车场利用率;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制定停车场建设优惠政策,鼓励社会投资停车场建设,形成地下、地面、立体等多层次、多方位的机动车停放格局。

3、噪声问题。

要通过严格整治中心城区机动车违章鸣号等综合治理,基本解决城市禁鸣区的汽车喇叭以及商家促销音响、娱乐场所等噪声扰民问题,加大餐饮业油烟污染治理力度,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休息环境。要加强施工环境整治,杜绝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扰民现象。

4、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问题。

要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建设,有效整治沿江、沿河倾倒垃圾和排放污水的现象。要坚持“厂网并重,管网先行”原则,突出抓好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并建设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大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尤其要加强在建项目的建设管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的投入力度,确保到年底,机械化清扫率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力争城市的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确保三年内每个县均有污水处理厂,提高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切实加强流域环境污染整治,改善青衣江水环境质量,确保全市饮用水安全。

5、私搭乱建等市容市貌问题。

要通过大力整治,使设置不合理、不规范的广告、店牌店招问题,小广告“牛皮癣”问题,城市规划区内私搭乱建、违法违章建筑问题等得到彻底解决,使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各县(区)要以“四注重、四提升”原则指导城市风貌塑造工作。要注重风貌塑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要注重个性特色,提升单体建筑设计水平;要注重色彩协调,提升建筑立面美感;要注重历史传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二)乡镇环境整治。

乡镇政府所在的场镇要重点解决好垃圾清扫清运、污水随地排放等场镇环境卫生问题,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的秩序问题,市场分区缺少规划以及场镇建设规划滞后,建筑风貌缺乏特色等问题。要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把握好“村庄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切实抓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要打破“夹皮沟”,提高村庄的布局水平;要打破“军营式”,不断提高村落的规划水平;要融合各地域和民族文化、传统民居特色,按“外部突出特色,内部优化功能”组织实施农村民居设计,打破“火柴盒”,提高民居设计水平;要通过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逐步建立垃圾清扫清运机制和建设垃圾填埋场或焚烧炉,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要因地制宜建设场镇污水净化处理设施,杜绝污水直排江河现象;要合理规划市场和按功能分区布局,强化市场管理,杜绝“马路市场”现象;要结合当地风土人文,加强规划指导,建设特色场镇。

(三)村庄环境整治。

畜禽养殖粪便污染是村庄环境整治的重点。各县(区)和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村庄粪便污染整治的引导,从宣传教育和政策资金等方面引导村民树立环境卫生意识,提高整治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积极性,改变传统的粪便处理习惯,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设化粪池、沼气池,探索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途径,逐步消除农村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各地的农村风貌塑造工作,应结合地震灾后农房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彝族地区“三房”改造和农村新居建设有序推进。

四、推进措施

按照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原则,各部门依职共同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审定治理活动宣传方案,组织开展治理主题宣传活动。负责以各种创建活动为载体,努力营造氛围,提升城市形象。组织各级宣传部门和市内媒体,广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工作,挖掘、提炼各县(区)和各部门好的做法和经验,引导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对影响城乡环境形象的典型事例进行曝光,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力量,督促相关单位及其责任人整改。

市文明办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中华民族文明素质的重要内容,纳入创建文明县城、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活动规划。坚持开展“文明细胞”创建活动,并将活动深入到乡镇和各试点村庄。

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充分履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职责,坚决整治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等行为,加大对占道经营、坐商出店、出市场交易、沿街叫卖、随地吐痰等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处罚力度。加大对违规小广告、店招、“牛皮癣”查处力度,全面清理城区大型广告,及时清除更换陈旧破烂广告、已到期的广告和维护不善的店招广告。配合公安交警部门清理不规范、不合理占道临时停车点,整治和打击非法电动三轮车和人力三轮车非法上路行驶行为。加强对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的管理。加大违法建筑整治力度,对城区违法建筑制定拆除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配合雨城区拆除城区周边乡镇违法建筑。加大对绿化设施的管护力度。与市规划和建设局共同牵头开展好“园林绿化和风貌整治专项治理”活动。

市规划和建设局牵头组织开展“园林绿化和风貌整治专项治理”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标准化工地活动,采取限时施工、应用散装水泥、运输建设材料与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密闭等措施,认真治理施工现场噪音扰民和扬尘污染等“工地乱象”问题。负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规划的编制,以“四注重、四提升”原则指导城市风貌塑造工作,把城市风貌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貌,建设宜居、生态、现代城市,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按照“三打破、三提高”要求,把握好“村庄布局、村落规划、民居设计”三个环节,抓好农村风貌塑造工作。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大力改造背街小巷,加强对城区已有道路的维护维修力度,督促各县(区)启动建设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指导重要场镇和新农村建设,争取省上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试点项目的资金。同时,采取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屋顶增绿等有效措施,提高城镇建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牵头组织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治理”专项活动,巩固治理成果,健全城乡交通秩序管理长效机制。负责规范城区街道车辆停放,整治无序占道停车、阻碍交通问题,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交通管理设施,加快停车场的建设。加强巡逻监控及行车秩序管理,加大对机动车乱停乱放及违规行驶的处罚力度。加强对城区客货三轮的管理和处罚力度,加强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章行为的教育、纠正和处罚力度,禁止中心城区腰鼓队上街宣传促销行为。对有禁鸣标志的地方要杜绝机动车违章鸣号。加强源头监管力度,加强辖区客运单位、多车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其车辆、驾驶员的源头管理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预防各类交通事故发生,确保交通管理效果。同时,充分发挥公路巡警中队职能,在日常勤务管理中要做好各类治安、刑事案件、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先期处置,确保道路交通治安秩序良好。加强城区犬只管理,坚决整治公共场所遛狗行为。

市环保局负责工业企业和水污染整治工作。加大对工业废水、医疗废水的整治和监管力度,加大对工业噪声的监管,加强对餐饮业油烟污染的治理,减轻噪声污染,指导并加大优美乡镇、生态村等生态细胞工程的创建工作。

市民政局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社区”活动。负责清理非标准的街牌、巷牌、门牌,达到国家标准,完善现有城区街道的路牌,恢复因城市建设拆除的路牌,修复清洗破旧、损坏的路牌、巷牌、门牌等设施。加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与城管、公安密切配合,加强对城市主要街道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清理,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及时救助,不符合救助条件的要劝其返乡。加强社区综合管理工作,通过示范街道、示范单位、示范小区的创建工作,促进城市环境改善。

市工商局牵头组织开展“市场环境治理”专项行动,巩固治理成果,建立市场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负责监管好城区农贸市场,并落实市场管理规范,明确市场业主和经营户职责。做到市场内坐商归店、摊点归区、停车归线、广告归栏。监管好城区商品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所辖市场(包括超市)上市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实行“四制两查”,把好商品“三关”,及时受理并解决消费者投诉。规范城区、乡镇及重点旅游地的户外广告、霓虹灯、店牌店招,纠正店招、广告上的错字、别字,清理残缺、过期广告。指导和督促市场业主,完成市场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加大对无证无照经营的整治和打击力度。

市文广局负责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加大对音像制品、网吧、歌舞厅和出版物市场的管理,配合公安机关加大对经营性游戏机的收缴力度,将文化执法深入到乡镇村庄。

市卫生局(爱卫办)负责卫生监督,加大对餐饮业卫生的管理处罚力度,加大对餐饮业卫生管理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和整治无证无照的餐饮摊点,加强乡镇村庄及移民、灾民安置点的卫生指导并加强监管,做好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控制工作。做好城乡爱国卫生的相关协调和指导工作。

市水务局牵头组织开展“水环境”治理专项活动,巩固治理成果,建立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负责对城区青衣江、陇西河、周公河、濆江河水面及两侧河滩地的卫生整治和环境管理。加大对乡镇、村庄水利设施的投入,整治乡村水利设施,积极争取资金,对农村因灾受损的灌溉、饮水及防洪设施及时予以修复。

市旅游局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景区”活动。负责制定旅游重点区域的环境管理措施,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指导力度,切实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保证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服务质量和正常环境秩序。

市农业局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负责试点推进村庄“两建”(建庭院经济、建沼气池),“四改”(改水、改厕、改厨、改圈)工作,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提高环境卫生意识,爱护和科学利用公共设施,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俗和文明的行为方式。

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对景区、乡村农民非法占地和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依法查处,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规划,加大城区土地储备和乡村拆迁工作力度,保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用地需要。

市房管局负责有序改造城区危房、旧房,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城市面貌。对有物管的小区、居民院落加大对各物业企业的管理力度,督促落实小区环境整治措施,规范物业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对没有物管的小区、居民院落,帮助和指导其成立业主委员会,推行物业管理。

市直机关工委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负责对市直机关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检查和考评。在市直机关单位中广泛开展“我为创建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作贡献”主题活动,进一步组织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带头参与机关环境治理,改善机关面貌,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内、外部形象。

市总工会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企业”活动。进一步组织动员职工主动参与企业节能减排,作好工业污水、有害气体、粉尘废渣等工业垃圾的整治工作,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广泛开展节能减排劳动竞赛活动。重点围绕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实施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交流等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努力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降低生产能源损耗。

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学校”活动。督促学校认真开展校园及其周边环境治理,创建整洁优美校园、节约环保校园、文明和谐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主题活动,通过教育学生,带动家长及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引导、教育、鼓励学生自觉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自觉承担劝导、督促家长和亲友讲卫生、讲文明、爱环境的有益工作,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市妇联牵头组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家庭”活动。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妇女集中开展家庭环境卫生大扫除、大清理专项突击行动,彻底打扫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杂物,清除卫生死角;彻底清理楼道、走廊、院落的垃圾粪便、边沟污泥;积极开展“绿色家庭”创建活动,发动妇女在庭内院外、房前屋后种养花草树木,在村庄周围植树造林,努力营造“房在树中、人在绿中、村在林中”的田园风光城市;在农村,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组织妇女学习新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卫生习惯,彻底改变陋习。结合当地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创造性地开展贴近家庭、贴近妇女,有特色、见实效的整治活动;开展家庭观摩、家庭比美活动;组织督导检查,对照标准,开展家庭卫生评比,推动庭院净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选树活动典型,总结活动经验。

五、组织机构

为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市上调整充实了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机构(市委办〔〕95号)。

组长:

成员:市交警支队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由谭向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近期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综合协调各县(区)整治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审定重大项目实施方案,分解下达整治目标,检查督促整治进展和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代表市委、市政府就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目标对县(区)和相关部门进行考核。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省委、省政府既定的重要目标,是市委、市政府当前和今后三年内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认清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行领导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专人抓,层层落实责任,为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有效组织,全民参与。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政府是主导,群众是主体。各县(区)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把环境治理的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社区、村(居)委会的力量和工作积极性,明确治理责任,发动广大群众成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主体和维护管理主体。

(三)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市委、市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任务纳入对县(区)和各有关部门的全年工作目标考核。中心城区环境整治工作由雨城区政府和市级各部门以及驻雅各单位共同负责,中心城区之外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区)具体负责。

1、市直机关工委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关于市直机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机关”活动考核办法》,对市直机关办公区域和“门前三包”责任区环境治理工作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年终目标考核挂钩。

2、社区组织力量,按照《市中心城区社区环境综合治理考核考评办法》,对市级各部门、驻雅各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居民住户进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单位部门年终目标考核,个体工商户、居民住户纳入“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评比。

3、市整治办和雨城区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考核考评办法,对社区进行综合考核考评,并实行以奖代补。

4、市直机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由市整治办汇总社区和市直机关工委考核分值综合评定,并按照市委办公室《关于下达年度市级部门保证目标的通知》(市委办〔〕58号)和《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评考核补充办法(试行)》进行考核。

(四)加大投入,保证经费。

各县(区)要根据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实际需要,落实资金,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行政、事业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调整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切实改善城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五)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措施,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各级新闻媒体要同频发声,设专题、辟专栏,多版面、多时段、多频道宣传城乡环境治理工作意义、目标和内容及先进典型事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广泛发动群众。利用宣传标牌、版报橱窗、手机短信以及车站、收费站、公交站亭、旅游景点、商场、广场、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的固定宣传设施,开展对治理工作的社会宣传。要把宣传工作深入到社区、村组、家庭,通过组织讨论会、宣讲会、知识问答、文艺演出等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宣传,激发全民支持参与城乡环境治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维护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六)加强监督,务求实效。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7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解读吴亚梅

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中央、北京市政府关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的最新要求,适应“十三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提高首都城乡环境建设管理水平,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在认真总结“十二五”首都城乡环境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规划(2016年-2020年)》。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编制部门多次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北京市总体规划以及相关市级专项规划进行对接,强调多规合一;广泛征求各领域专家、相关委办局、各区政府的意见不断对规划内容进行修改完善。

规划主要分以下五个部分:

一、“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回顾

“十二五”时期,成立了由中央有关单位、驻京部队、市属相关部门以及各区政府组成的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加强对环境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开展美化市容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完善设施环境和规范秩序环境的四个环境建设工作,重点搞好四大区域,即市民生活区域、进京第一印象区域、重点区域和薄弱区域环境。圆满完成了apeC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等重大活动的环境保障任务,城市管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全面完成,城乡环境建设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二、“十三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形势

“十三五”时期,首都环境建设进入了京津冀区域环境协同发展、城乡环境统筹发展、“四大环境”协调发展、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全面提升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新阶段。“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的城乡环境建设虽然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与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境的新期待还有距离,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还不完全适应。

主要问题表现在:

一是“大城市病”加重环境负荷。“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在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同时,也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人口过快增长,城市功能过度聚集,城市“摊大饼”式发展,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用水短缺等。特别是空气污染,成为影响宜居的重要因素。这些问题相互作用,造成城市环境负荷加重、环境自我修复能力退化、城市管理难度加大,加剧了环境资源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

二是影响城乡环境水平提高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全市有数百片环境薄弱地区,有些地区环境趋向恶化。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一些地区人口比例倒挂现象严重,环境问题长期积累,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展,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也随之蔓延。城乡存量违法建设依然存在,整治难度加大。一些影响城市环境秩序的顽症没有得到根治,损害群众利益和首都声誉。

三是城市管理仍然是城市运行中的短板。在城市管理方面,建管并重的体制尚未完全确立,管理仍然是城市运行中的短板,精细化管理在一些区域没有得到落实。环境建设及管理的职能相对分散,统筹协调作用有待加强。在社会层面,公众的环境建设意识比较薄弱,参与维护城市环境的主体意识不足,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局面尚未完全形成。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对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实现首都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大局;坚持协调发展;坚持绿色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治市。

(三)规划目标

“十三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全面提升首都城乡环境水平,向“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迈进,满足人民群众对城乡环境的新期待、新需求。

四、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四个环境建设

今年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委员会”更名为“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机构设置和工作机制进行调整完善。赋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新的职能:研究审议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管理的规划、计划、总体方案和重大政策措施;统筹协调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统筹衔接相关规划、建设、管理、执法流程;统筹协调本市与中央单位、驻京部队的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的监督、考核制度体系和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协调协同机制;督促、检查、考核首都城市环境建设、城市管理工作落实情况,协调解决遇到的重大问题。

依据《“十二五”时期首都城乡环境建设规划纲要》确定的环境建设维度和市委市政府赋予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新的职责,我们将在“十三五”时期充分发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的统筹协调平台作用,强化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的合力,结合首都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生态特点,继续大力推进“四个环境”建设,即市容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设施环境建设、秩序环境建设。

一是营造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包括景观环境、环境卫生、户外广告、照明体系、城市架空线、地下通道、过街天桥、铁路涵洞等;

二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系环境、绿地系统、城市公园等;

三是构建适应城市发展要求的设施环境,包括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排水设施、交通设施、无障碍设施、应急避难设施等;

四是有效管控城市秩序环境。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发挥市、区两级联动执法协调组织的作用,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结合,有效管控城市环境秩序,逐步解决违法经营、“黑车”、乱停车、非法一日游等环境秩序难点问题。

(二)重点开展“三个区域”、“三项工程”、“五条线带”环境建设

配合“十三五”时期国家和北京市重大活动、事件与项目,环境建设重点项目围绕“三个区域”、“三项工程”、“五条线带”开展。

1.“三个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环境建设薄弱区域

首都功能核心区

环境建设围绕强化首都、文化交流和国际交往等核心职能,提供有力保障。积极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强城市管理,为中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进旧城整体保护,传承古都风貌,延续历史文脉。推进平房院落修缮改造和环境整治,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

城市副中心

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北京城市副中心,围绕行政办公区、运河商务区、文化旅游区组团式发展,依托河流水系和绿化廊道,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多组团集约紧凑发展的生态城市布局。加强与大兴、亦庄、顺义及廊坊市北三县地区在环境建设方面的统筹、分工和联动,协同推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带动周边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发展,着力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环境建设薄弱地区

城乡结合部: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改造建设,以城带乡,探索城市集中建设区与周边城乡结合部建设统筹联动机制,拆除违法建设,改造出租大院,疏解外来人口,将腾退土地用于扩大绿色空间,改善生态环境。

郊区农村:加快示范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功能性特色小城,完善农村地区市政基础设施,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农村环境卫生专业化管理水平。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乡村自然景观,留住青山绿水。

2.“三项工程”:环境建设民生工程、重大活动及重点项目环境建设工程、重要会议及重大节日环境保障工程

环境建设民生工程

继续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提升,每年每区至少划定两片区域或板块,通过整体设计和统筹建设,带动市民生活区域环境建设、环境管理和社会建设的整体提升。

对老旧小区、居民社区、背街小巷、校园周边等实施环境惠民工程,切实提升市民身边的环境品质。

重大活动及重点项目环境建设工程

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园区内建设为核心,尊重自然山水、体现园艺特色,加强园区内外景观环境的协调、统一。结合办会需求,对连接园区的城市道路与交通设施进行统一景观设计与建设。

北京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重点提升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国家速滑馆等冬奥会比赛场馆周边环境建设,加强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及奥运村周边的环境整治工作。做好与张家口市奥运工作的对接,做好京张高速铁路两侧100米范围的环境整治工作,提高兴延、G6、张承等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水平。

北京新机场:与新机场建设同步,开展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和景观环境建设,完成新机场交通廊道沿线环境整治与建设,改善新机场周边整体环境。

2016世界月季洲际大会、2020世界休闲大会、环球影城等:结合主题园区、会议会展中心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进行周边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对大会拓展区、主要辐射区道路和主要景观节点进行整体环境氛围营造。

重要会议及重大节日环境保障工程

为首都重要活动及重大节日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做好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人民建军9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时期的环境保障。

对主要活动场所、辐射区及沿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提升,主要活动场所及周边进行环境景观布置,营造活动和节日氛围。同时,有效调配执法力量,开展环境秩序管控。

3.“五条线带”:长安街及中轴路沿线、城市环路及重点大街沿线、高快速路及国道沿线、铁路及轨道交通沿线、河湖水域沿线

长安街及中轴路沿线

结合长安街及延长线上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与景观提升,充分展现神州第一街形象。

开展传统中轴线的风貌整治,加强钟鼓楼、玉河、景山、天桥等重点地区环境整治,做好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发展,为中轴线申遗做好准备。

城市环路及重点大街沿线

开展二、三、四、五环路两侧50米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实现道路干净整洁,交通顺畅,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景观照明和谐美观。

在重点大街实施架空线入地,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规范道路照明,加强街面环境秩序管控。

高速路、快速路及国道沿线

重点推进京沪高速路沿线两侧30米范围内的环境整治,提高京津高速、京台高速、京港澳高速、京昆高速、京哈高速、京秦高速沿线两侧的环境水平。保持路面清洁、交通护栏护网完好、规范交通标识、拆除违法户外广告、加强道路两侧绿化美化、修整破损建筑、清洗粉刷沿线建筑物外立面。

铁路及轨道交通沿线

开展市域范围内铁路沿线两侧环境整治,重点整治京哈、京津城际、京沪高铁、京广等铁路沿线两侧的环境,整修破损建筑、粉饰建筑物外立面、拆除违法建设、清理废弃物、绿化美化、建设绿色景观带和景观节点。

开展轨道交通3、6、7、8、14、15、16、S1线和机场线等新建轨道交通线各站点、出入口周边、沿线两侧的环境整治。已建成轨道交通沿线环境建设纳入长效管理。

河湖水域沿线

控制与引导滨水空间的环境建设,加强水系及周边的环境综合治理,控制和减少排污量。在完善河道防汛体系的基础上,建设宜人滨水绿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首都城市环境建设管理委在环境建设管理中的统筹作用,围绕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改善人居环境,确定环境建设工作重点,安排环境建设重点项目,整合各方力量,稳步推进工作。围绕规划目标制定年度计划。坚持考评制度,强化考核机制,确保工作落实。

(二)完善政策法规

加大城市管理领域立法力度,建立健全覆盖城市重点领域的管理和服务标准。根据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需要,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使环境建o有法可依。要把破解城市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作为制定政策法规的优先考虑,逐步解决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顽症,补齐城市运行中的短板,构建依法管理、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城市运行环境。

(三)创新管理模式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大部制改革,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实现综合治理,力量下沉,推进综合执法,下移执法重心。落实精细化管理,消除管理中的“盲区”。

(四)保障资金投入

完善首都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机制,整合资源,落实首都环境建设管理的资金保障,将城乡环境设施建设与维护等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形成财政投入不断增加,社会资金积极介入的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五)强化科技支撑

按照建设智慧城市要求,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方式,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和智能化的处理,快速、完整、便捷地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覆盖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监督管理、运行维护的全过程,构建高效、便捷、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环境建设管理平台。按照“三网对接”要求,发挥网格化城市管理系统的优势,整合各方信息资源,为社会部门和公众提供更加完善、公开、精准的信息数据服务,提升城市运行管理水平。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8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势不可挡。我国进入经济转型时期以来,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三产服务业逐渐集聚城市中心区,过快过量的城市改造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整治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加以研究。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一直贯穿城市建设发展的整个历程。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城市公共空间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高潮的过程。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变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许多西方国家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开始进行探索。从维也纳拆除城墙形成环绕城市中心的林阴大道,到英国将皇家公园向社会开放,兴建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城市公园;从美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和城市公园系统的建成,到巴黎改建采取一系列环境更新措施:建设林阴道,规划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改善道路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英国在19世纪末还曾在城市规划中提出amenity的概念,将其作为促进环境更新的政策措施之一,其中包括卫生的改善、环境的美观舒适、对历史环境的保护,以及为满足人类精神上的需要,提供享受丰富多彩生活的机会等内容。并在amenity的思想指导下,实行城市综合改善地区方法,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律保障环境的舒适性。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经济高速发展,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新城建设和郊区化,城市中心区的居住人口和产业逐步转移到郊区,导致了旧城中心区的衰败。为了复兴中心区,振兴经济,各国通过城市历史保护、创造以步行街为代表的人性公共空间,发展三产旅游和社区环境更新这些整治措施,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的高潮。

二战后西方国家在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由高速发展到速度趋缓的变化,都经历了由大规模城市改造转向注重历史文化传统、小规模的城市中心区复兴,采取逐步的环境整治措施,适应了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经验,这些对我国当前的城市改造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部分国家环境整治实践

1英国经济发展与内城整治实践。由于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的城市规划偏重于新城建设,造成英国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旧城的逐渐衰落。随着70年代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英国对运行机制进行了较大调节,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旧城中心区发展办公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在城市建设上从强调数量与速度的新城扩张建设,转向注重内涵、强调环境质量的整修维护,规划的主要内容由新城建设转向内城改造。

2美国的经济政策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兴起。美国从战后到70年代期间经济高速发展,普遍进行城市更新,1949年制定了《国家住宅法》,扶植贫穷地区,重建道路和市政设施,由于改造的规模较大,造成原有居住社区荒废,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落。从7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政府在提高环境质量中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城市开发重点由郊区转向城市中心区,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设计被明确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城市提出环境质量和特色问题,通过公共空间系统建设、滨水区开发、城市历史保护和步行区化等一些公共项目建设,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结合历史性建筑保护和利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

3联邦德国的小规模环境整治政策与实践。德国的城市建设经过50年代的重建,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主导地位,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发展的技术化,集约的土地规划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和美化视觉环境为导向。7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比例加大,城市规划政策从大面积推平头式的旧区改造转为针对具体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小步骤、谨慎的环境整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到70年代中期,维护和整修历史性街区、古旧建筑物受到重视,建设重点转向内城的复兴和居住区的改善,通过环境整治完善城市空间环境,保留自然形成的城市结构,强化“土地混合使用区”的概念,使市中心重新充满活力。

4法国的内城修复计划。法国在二战后也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运动和新城政策,从1958年起实施城区中老旧住房的更新和城镇结构的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城区形态相异的高层建筑群小区,造成与历史形态的不协调、住宅功能衰退和房价暴涨等问题。60年代末至70年代,随着经济和就业人口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和制造业人口减少,历史保护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受到重视,法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实施,与以往彻底更新市区的改造计划不同,在修复建筑物与改善它们周围环境的同时,使现存的城市结构保持不变。

5日本的城市创造运动和小规模整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70年代受席卷世界的石油危机影响,政府修改了《城市规划法》,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制止城市盲目地向农村延伸。通过城市中心区规划、绿化、水、城市历史保护区、步行空间等途径寻找契机,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70年代以来,以横滨为首的许多城市制定了关于景观形成与历史环境保护政策,进行城市公共散步道、城市广场、步行商业街等环境整治,如横滨的《地区建设协定》和《市区环境设计制度》,成为推动环境整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城市中心区环境整治方法与措施

一些欧美国家围绕60~70年代出现的城市中心区衰败现象采取环境整治方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内城建设中,提出复兴城市中心区的目标并逐步付诸实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法和措施。

1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大部分城市中心都存在大量有吸引力的优秀古建筑,历史保护作为复兴中心区的策略,在许多城市得以采用。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采取城市保护性更新活动,确定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维修历史文物建筑。同时有节制地进行城市骨架和街道网络的改造,使大多数新建筑在尺度和形式上寻求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性。结合步行区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原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旧建筑传统风格外貌,进行内部更新,满足现代使用要求。这种做法既维修、保护了历史建筑,又增加了中心地区的吸引力。

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许多国家采取鼓励措施支持改造、利用老建筑,将银行改成饭馆,小学校作为技术办公室,老别墅改成文化中心,弃置的监狱变成酒吧,甚至赋予无用的煤气站以新的内容,将其变成高质量的旅店。例如假日购物广场在70年代开始兴起并迅速普及,大多是通过改造中心区火车站、货仓或工业建筑等已被废弃的历史性建筑物而形成,起到了复兴中心区的作用。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中心区的复兴是建立在对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国外尤其是欧洲许多古城的新区开发建设,为了减少对旧城的破坏,普遍采取与旧城脱离的发展政策。在旧城建设上除了注重对旧建筑的单体保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历史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和城市结构肌理的保护,划定历史保护区,对城市历史进行整体环境保护。从70年代起,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历史保护区的政策性法规。

2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

复兴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

设置步行街区。二次大战后,由于城市中心区逐渐转变为金融业、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商业区,私人小汽车大大增加,因而那些缺少足够路网的中心区变得异常拥挤。规划者逐渐认识到需要创造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步行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质量和舒适性,步行街区的建设成为70年代初期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例如德国哥廷根市和慕尼黑市通过环境整治将旧街道改造成步行区,禁止汽车通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电车由地铁代替。曾经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的欧洲老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的“客厅”重新得到恢复,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心脏。70年代日本横滨、神户等城市,在城市中心区沿河流建设了一系列公共散步道,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美国大城市的环境整治主要以中心区的步行街区的改造和再建为主,其中200多个城市都已经把中心区的主要街道改造成步行街,大部分都建于60~70年代。步行街普遍提高了中心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增强了其舒适性。

提供公共活动空间。规划者重新认识到公共空间的作用和吸引力,在环境整治中为人们提供步行街、露天广场、有顶街道、中庭等一系列公共空间,希望重新振兴城市公共空间,聚集人流,增强城市活力。他们重视建筑与人的相互联系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转变沿街建筑底层的功能,对社会和街道开放,营造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为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借助公共空间吸引足够的客流,获得商业效益。

整治绿色开放空间。通过整治绿化和水等开放空间,设置多样的休息、绿化和美化设施,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的城市美化运动对其城市环境与景观建设一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开辟林阴大道和建设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的“肺”,一直作为良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以致后来的城市结合中心区开辟了许多小公园、小广场,根据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休息、交往的宜人空间。例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把改善环境同吸引外资结合起来,将城市的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作为振兴经济、吸引外资的重点战略性综合规划,成为全美生活环境最美的城市之一。从70年代初日本城市规划开始制定加强改善地区环境的战略,通过形成绿色的开放空间等途径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公共空间的美化,注重景观塑造。

创造城市滨水景观。许多城市选择滨水区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建设滨水散步道等公共空间;改造海军、造船业废弃的码头,开发假日购物广场等商业娱乐设施;或者结合饭店、公寓、疗养院和历史资源,创造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利用水滨的舒适性吸引更多的人光顾。许多美国城市都已经发展了中心区水滨公园,通过加强城市水体与附近建筑的联系,在水滨设计有吸引力的公共场地,将水滨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创造宜人的休闲、娱乐、消费空间。日本进行的“河川和绿色自然环境”调查,通过“水和绿色的城市建设”的整治政策,对城市资源中的水环境加以保护和利用。

基础设施改建。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交通的改善是城市中心区复兴的契机和关键,是改善空间环境的基础保障。西方国家在整治中利用城市地下铁道和市郊快速列车的建设,缓解道路紧张状况和停车场的压力,同时结合城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组成覆盖全城的高效快速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中心区的可接近度,大大缓和了城市中心的交通矛盾,为老城中心区的步行商业街改造建设创造了条件。

3商业与旅游开发

复兴零售商业。许多欧洲城市从60~70年代起,结合具有良好环境设计和设施完善的购物中心建设,对旧有街道型商业街进行步行化的环境整治,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办公于一体的中心商业区,通过提供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复兴城市中心区。商业建筑与公共空间结合使用,形成城市空间中最有活力的地方,环境整治使中心区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促进了环境更新和旅游发展。具体的整治措施中常常通过增加沿街的商业用房,创造街道的生活气氛,积极引导旧建筑的改建,将不适用的办公楼改造为旅馆、商业和娱乐等三产服务业设施或住宅,改变了旧城缺乏城市活力的景象。

调整功能、发展三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西方城市出现“后工业化”趋势,大量工业制造业外迁至城市边缘和郊区,以金融、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据城市经济主导地位和城市中心区。整治中将已经废弃的工业运输码头、工厂拆除或者重新开发成新的用途,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商业综合体等,被赋予新的功能加以再利用。例如在芝加哥,曾是货运中心的海军码头战后随着功能衰退进入闲置状态,70年代末开始进行再开发,引入贸易展示等功能,以后逐步整治为由水晶宫、节日大厅、公园和家庭馆组成的多功能公共设施,聚集了娱乐、购物、休闲、餐饮、展示等功能,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发展旅游业。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通过塑造城市景观和特色环境,发掘旅游资源,保护历史性建筑和充分利用旧建筑,建立区域性休闲旅游中心,通过发展旅游复兴中心区的活力。许多城市将市中心的著名建筑划定为历史建筑加以保护,把旧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娱乐中心和商场等,发挥其实用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

举办博览会。利用城市中心区的集会中心、竞技场和体育场等大型活动设施,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和游客,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通过举办博览会实施城市整治,更新基础设施,扩大城市旅游。80年代初期日本掀起地方博览会热潮,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城市环境整治。柏林也曾经通过1911年、1931年、1957年、1985年和1987年五次建筑博览会,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利用博览会机会成功地进行旧城整治。美国也通过增加集会、会议和商业展销会,促进城市中心区的复兴与经济繁荣,据统计,全美国用于建造主要集会展览中心的用地已从1970年的62.25万m2增到1990年的167.23万m2。在中心区建设大型活动设施能达到三个目的:第一,集会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参加者在附近的饭店、餐馆和旅游场所消费,使晚上与周末的中心区街道变得更有生气;第二,特别活动设施往往会促进新建筑的频繁建设;第三,特别活动设施建设在一个衰落的地区,往往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4居住区与社区改善

城市中心区失去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心区居民的减少。战后随着郊区化的出现,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造成内城衰败。为了增强城市活力,许多城市采取积极的整治措施进行城市中心区的社区改善。西德战后采取新的保护性整治政策,住宅发展转向加强对中心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城市规划设计重新转向19世纪城市规划中注重空间构图,实现城市景观目标。美国在社区改善中,通常由政府出资改建低层、多层单元式住宅,使居民归属感增强,有助于促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改善社区环境和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

三环境整治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理论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对环境整治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城市中心区复兴与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工业革命给城市生活和环境空间带来巨大变化,造成许多城市问题的产生,使城市环境缺乏传统的宜人空间和人情味,城市中心区环境的恶化引起人们对城市建设普遍的质疑和反思。从70年代起,人们改变了以柯布西耶和《雅典》为代表所倡导的城市集中主义理论与功能分区思想,重新认识到传统的街道生活与街道美学的价值,倡导城市中心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强调传统的城市空间的有机秩序和街道步行体验,重视人的精神和心理感受;努力改变城市中心区消极、非人性空间环境,复兴中心区活力。许多理论家回归历史城市空间的理论探讨,从视觉途径和知觉途径、心理体验、城市意象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失落的城市积极空间,对城市环境整治设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注重对历史城市空间的研究与借鉴,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通过探究欧洲历史城镇形态与空间的有机性规律,注重从传统的城市空间中吸取精华,倡导在环境整治中注重历史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沿街丰富的城市空间要素和历史传统符号,采取灵活自由的设计重新塑造城市街道和广场等城市空间。

2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思潮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空间,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批判现代主义刻板的功能分区和大尺度非人性的空间创造。

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以“人”为中心,注重历史与文化的城市设计思想和借鉴传统城市空间创造的规律,其重要的人文意义和多方位的设计方法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为环境整治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论,极大地影响了70年代后欧美城市的复兴和环境整治实践。这些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成为环境整治实践的理论基础,指导了环境整治的具体实践。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9

1美国的经济政策与城市环境设计的兴起。美国从战后到70年代期间经济高速发展,普遍进行城市更新,1949年制定了《国家住宅法》,扶植贫穷地区,重建道路和市政设施,由于改造的规模较大,造成原有居住社区荒废,城市中心区开始衰落。从7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政府在提高环境质量中的作用变得重要起来,城市开发重点由郊区转向城市中心区,城市环境设计和城市设计被明确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城市提出环境质量和特色问题,通过公共空间系统建设、滨水区开发、城市历史保护和步行区化等一些公共项目建设,提高了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结合历史性建筑保护和利用开发旅游资源,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

2英国经济发展与内城整治实践。由于战后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的城市规划偏重于新城建设,造成英国20世纪50~60年代许多旧城的逐渐衰落。随着70年代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英国对运行机制进行了较大调节,采取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旧城中心区发展办公和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增长。在城市建设上从强调数量与速度的新城扩张建设,转向注重内涵、强调环境质量的整修维护,规划的主要内容由新城建设转向内城改造。

3联邦德国的小规模环境整治政策与实践。德国的城市建设经过50年代的重建,6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占主导地位,城市规划注重城市发展的技术化,集约的土地规划以提高建筑容积率、完善城市道路系统和美化视觉环境为导向。70年代由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三产业比例加大,城市规划政策从大面积推平头式的旧区改造转为针对具体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小步骤、谨慎的环境整治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到70年代中期,维护和整修历史性街区、古旧建筑物受到重视,建设重点转向内城的复兴和居住区的改善,通过环境整治完善城市空间环境,保留自然形成的城市结构,强化“土地混合使用区”的概念,使市中心重新充满活力。

4法国的内城修复计划。法国在二战后也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再开发运动和新城政策,从1958年起实施城区中老旧住房的更新和城镇结构的现代化,建设与传统城区形态相异的高层建筑群小区,造成与历史形态的不协调、住宅功能衰退和房价暴涨等问题。60年代末至70年代,随着经济和就业人口的变化,第三产业比重增加和制造业人口减少,历史保护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受到重视,法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实施,与以往彻底更新市区的改造计划不同,在修复建筑物与改善它们周围环境的同时,使现存的城市结构保持不变。

5日本的城市创造运动和小规模整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造成了许多城市问题。70年代受席卷世界的石油危机影响,政府修改了《城市规划法》,控制城市开发规模,制止城市盲目地向农村延伸。通过城市中心区规划、绿化、水、城市历史保护区、步行空间等途径寻找契机,实现城市公共空间环境整治。70年代以来,以横滨为首的许多城市制定了关于景观形成与历史环境保护政策,进行城市公共散步道、城市广场、步行商业街等环境整治,如横滨的《地区建设协定》和《市区环境设计制度》,成为推动环境整治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国外城市中心区环境整治方法与措施

一些欧美国家围绕60~70年代出现的城市中心区衰败现象采取环境整治方法,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内城建设中,提出复兴城市中心区的目标并逐步付诸实施,采取了一系列环境整治方法和措施。

1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

历史文物建筑保护。大部分城市中心都存在大量有吸引力的优秀古建筑,历史保护作为复兴中心区的策略,在许多城市得以采用。人们重新认识到历史建筑的价值,采取城市保护性更新活动,确定文物建筑保护等级,维修历史文物建筑。同时有节制地进行城市骨架和街道网络的改造,使大多数新建筑在尺度和形式上寻求与原有建筑的协调,达到视觉上的连续性。结合步行区建设保护历史建筑,维护原有的商业服务设施和旧建筑传统风格外貌,进行内部更新,满足现代使用要求。这种做法既维修、保护了历史建筑,又增加了中心地区的吸引力。

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许多国家采取鼓励措施支持改造、利用老建筑,将银行改成饭馆,小学校作为技术办公室,老别墅改成文化中心,弃置的监狱变成酒吧,甚至赋予无用的煤气站以新的内容,将其变成高质量的旅店。例如假日购物广场在70年代开始兴起并迅速普及,大多是通过改造中心区火车站、货仓或工业建筑等已被废弃的历史性建筑物而形成,起到了复兴中心区的作用。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中心区的复兴是建立在对历史城市的整体保护的基础之上的,国外尤其是欧洲许多古城的新区开发建设,为了减少对旧城的破坏,普遍采取与旧城脱离的发展政策。在旧城建设上除了注重对旧建筑的单体保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历史街道、广场等城市空间和城市结构肌理的保护,划定历史保护区,对城市历史进行整体环境保护。从70年代起,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历史保护区的政策性法规。

2对人的活动空间的重视

复兴城市中心区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积极营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和空间,以人性化的街道景观增加城市中心区公共空间的魅力,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吸引力和活力。

设置步行街区。二次大战后,由于城市中心区逐渐转变为金融业、零售业和其他服务业的商业区,私人小汽车大大增加,因而那些缺少足够路网的中心区变得异常拥挤。规划者逐渐认识到需要创造以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步行空间,提高步行街的质量和舒适性,步行街区的建设成为70年代初期环境整治的主要内容。例如德国哥廷根市和慕尼黑市通过环境整治将旧街道改造成步行区,禁止汽车通行,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电车由地铁代替。曾经一度为汽车交通所破坏的欧洲老城传统的城市生活空间——城市的“客厅”重新得到恢复,真正成为亲切宜人、充满活力的城市心脏。70年代日本横滨、神户等城市,在城市中心区沿河流建设了一系列公共散步道,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美国大城市的环境整治主要以中心区的步行街区的改造和再建为主,其中200多个城市都已经把中心区的主要街道改造成步行街,大部分都建于60~70年代。步行街普遍提高了中心区开放空间的环境质量,增强了其舒适性。

提供公共活动空间。规划者重新认识到公共空间的作用和吸引力,在环境整治中为人们提供步行街、露天广场、有顶街道、中庭等一系列公共空间,希望重新振兴城市公共空间,聚集人流,增强城市活力。他们重视建筑与人的相互联系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转变沿街建筑底层的功能,对社会和街道开放,营造环境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为社会交往和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同时借助公共空间吸引足够的客流,获得商业效益。

整治绿色开放空间。通过整治绿化和水等开放空间,设置多样的休息、绿化和美化设施,创造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美国开始于20世纪初的城市美化运动对其城市环境与景观建设一直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开辟林阴大道和建设城市公园,形成城市的“肺”,一直作为良好的传统继承下来,以致后来的城市结合中心区开辟了许多小公园、小广场,根据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创造休息、交往的宜人空间。例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把改善环境同吸引外资结合起来,将城市的公园绿地的规划建设作为振兴经济、吸引外资的重点战略性综合规划,成为全美生活环境最美的城市之一。从70年代初日本城市规划开始制定加强改善地区环境的战略,通过形成绿色的开放空间等途径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公共空间的美化,注重景观塑造。

创造城市滨水景观。许多城市选择滨水区作为环境整治的重点,建设滨水散步道等公共空间;改造海军、造船业废弃的码头,开发假日购物广场等商业娱乐设施;或者结合饭店、公寓、疗养院和历史资源,创造娱乐、休闲的公共空间,利用水滨的舒适性吸引更多的人光顾。许多美国城市都已经发展了中心区水滨公园,通过加强城市水体与附近建筑的联系,在水滨设计有吸引力的公共场地,将水滨作为公共开放空间,创造宜人的休闲、娱乐、消费空间。日本进行的“河川和绿色自然环境”调查,通过“水和绿色的城市建设”的整治政策,对城市资源中的水环境加以保护和利用。

基础设施改建。城市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交通的改善是城市中心区复兴的契机和关键,是改善空间环境的基础保障。西方国家在整治中利用城市地下铁道和市郊快速列车的建设,缓解道路紧张状况和停车场的压力,同时结合城市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组成覆盖全城的高效快速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中心区的可接近度,大大缓和了城市中心的交通矛盾,为老城中心区的步行商业街改造建设创造了条件。

3商业与旅游开发

复兴零售商业。许多欧洲城市从60~70年代起,结合具有良好环境设计和设施完善的购物中心建设,对旧有街道型商业街进行步行化的环境整治,形成集购物、休闲、娱乐、办公于一体的中心商业区,通过提供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复兴城市中心区。商业建筑与公共空间结合使用,形成城市空间中最有活力的地方,环境整治使中心区的商业得到很大发展,促进了环境更新和旅游发展。具体的整治措施中常常通过增加沿街的商业用房,创造街道的生活气氛,积极引导旧建筑的改建,将不适用的办公楼改造为旅馆、商业和娱乐等三产服务业设施或住宅,改变了旧城缺乏城市活力的景象。

调整功能、发展三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西方城市出现“后工业化”趋势,大量工业制造业外迁至城市边缘和郊区,以金融、商业、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占据城市经济主导地位和城市中心区。整治中将已经废弃的工业运输码头、工厂拆除或者重新开发成新的用途,改造成博物馆、展览馆、商业综合体等,被赋予新的功能加以再利用。例如在芝加哥,曾是货运中心的海军码头战后随着功能衰退进入闲置状态,70年代末开始进行再开发,引入贸易展示等功能,以后逐步整治为由水晶宫、节日大厅、公园和家庭馆组成的多功能公共设施,聚集了娱乐、购物、休闲、餐饮、展示等功能,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发展旅游业。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措施是通过塑造城市景观和特色环境,发掘旅游资源,保护历史性建筑和充分利用旧建筑,建立区域性休闲旅游中心,通过发展旅游复兴中心区的活力。许多城市将市中心的著名建筑划定为历史建筑加以保护,把旧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娱乐中心和商场等,发挥其实用价值和历史艺术价值。

举办博览会。利用城市中心区的集会中心、竞技场和体育场等大型活动设施,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和游客,创造更多的利润,同时通过举办博览会实施城市整治,更新基础设施,扩大城市旅游。80年代初期日本掀起地方博览会热潮,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城市环境整治。柏林也曾经通过1911年、1931年、1957年、1985年和1987年五次建筑博览会,实施城市更新计划,利用博览会机会成功地进行旧城整治。美国也通过增加集会、会议和商业展销会,促进城市中心区的复兴与经济繁荣,据统计,全美国用于建造主要集会展览中心的用地已从1970年的62.25万m2增到1990年的167.23万m2。在中心区建设大型活动设施能达到三个目的:第一,集会和体育活动可以促进参加者在附近的饭店、餐馆和旅游场所消费,使晚上与周末的中心区街道变得更有生气;第二,特别活动设施往往会促进新建筑的频繁建设;第三,特别活动设施建设在一个衰落的地区,往往能够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4居住区与社区改善

城市中心区失去活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心区居民的减少。战后随着郊区化的出现,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造成内城衰败。为了增强城市活力,许多城市采取积极的整治措施进行城市中心区的社区改善。西德战后采取新的保护性整治政策,住宅发展转向加强对中心区旧建筑的改造利用,城市规划设计重新转向19世纪城市规划中注重空间构图,实现城市景观目标。美国在社区改善中,通常由政府出资改建低层、多层单元式住宅,使居民归属感增强,有助于促成良好的邻里关系、改善社区环境和恢复城市中心区活力。

三环境整治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理论的兴起与迅速发展对环境整治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城市中心区复兴与旧城改造的指导思想。工业革命给城市生活和环境空间带来巨大变化,造成许多城市问题的产生,使城市环境缺乏传统的宜人空间和人情味,城市中心区环境的恶化引起人们对城市建设普遍的质疑和反思。从70年代起,人们改变了以柯布西耶和《雅典》为代表所倡导的城市集中主义理论与功能分区思想,重新认识到传统的街道生活与街道美学的价值,倡导城市中心功能与空间的多样性;强调传统的城市空间的有机秩序和街道步行体验,重视人的精神和心理感受;努力改变城市中心区消极、非人性空间环境,复兴中心区活力。许多理论家回归历史城市空间的理论探讨,从视觉途径和知觉途径、心理体验、城市意象等方面进行探讨,寻找失落的城市积极空间,对城市环境整治设计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1注重对历史城市空间的研究与借鉴,强调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通过探究欧洲历史城镇形态与空间的有机性规律,注重从传统的城市空间中吸取精华,倡导在环境整治中注重历史文化上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沿街丰富的城市空间要素和历史传统符号,采取灵活自由的设计重新塑造城市街道和广场等城市空间。

2强调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回归和对人性空间的重视。人文主义的城市设计思潮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空间,强调邻里生活和城市生活的融合,批判现代主义刻板的功能分区和大尺度非人性的空间创造。

人文主义思想倡导以“人”为中心,注重历史与文化的城市设计思想和借鉴传统城市空间创造的规律,其重要的人文意义和多方位的设计方法受到充分的认识和研究,为环境整治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理论,极大地影响了70年代后欧美城市的复兴和环境整治实践。这些城市设计理论的研究成为环境整治实践的理论基础,指导了环境整治的具体实践。

此外,公众参与对环境整治意义重大,随着环境问题逐渐得到公众的重视,市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了环境整治的广泛实践。环境整治从目标提出、具体实施一直到使用管理都和公众参与密切相关,国外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面对国外环境整治的成功经验和我国整治理论与实践的缺乏,我国许多学者和建筑规划专家总结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循序渐进的环境整治思路,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城市改造策略。我们希望从国外环境整治理论与实践经验中获得有益启示,促进我国的城市建设。

摘要:简要阐述了国外公共空间环境整治理论、实践以及具体的方法与措施,及其对我国城市改造借鉴意义。

城市水环境整治篇10

今天召开的这次迎接首届黄金节环境整治工作会议,同时也是城市建设管理半年调度会议和迎接市半年观摩会环境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简要回顾总结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动员会议以来的工作情况,查找问题,落实措施,安排部署首届黄金节环境整治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立即行动起来,加快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步伐,奋战一个月,实现城乡面貌大改观,为黄金节的成功举办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确保顺利通过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验收。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动员会议以来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

4月12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暨园林城市创建活动动员会议后,各镇(街道、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扎实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使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整治工作得到了广大市民和上级有关领导的欢迎和认可。6月14日,在市政府组织召开的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调度会议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受到了刘树琪副市长的充分肯定。6月25日,省建设厅张俊乾副厅长一行来我市检查村镇规划和村庄整治情况,对我市村镇规划整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一)城市及镇村规划进一步完善。今年上半年,市规划部门在完成了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对辛庄滨海新区、罗山旅游区、温泉休闲度假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规划;配合老城区改造,完成了埠后、街柳、单家等旧村改造和城北小区、玲珑基地农贸市场建设等各类详细规划50余项,规划面积达320公顷;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全面展开了新一轮小城镇规划和村庄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村庄布点规划以及300多个村庄的规划编制。

(二)城市形象再上新台阶。根据城市建设年度计划,市规划建设、财政、三办一区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主动,狠抓落实,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展。一是城市道路状况进一步改善。对路、魁星路、老罗峰路、天府路等10条道路进行了硬化改造,新增和改造道路面积7万多平方米,铺设人行道板1.8万平方米,修补破损路面1800多平方米。二是城市亮化工程初见成效。对玲珑路、泉山路东段、金晖路南段等14条道路的路灯进行了改造安装,目前管线、敷施、基座安装工作已结束,安装路灯419套,铺设电缆1900米;对城市主要建筑、景观节点、大型雕塑全部进行了亮化施工,安装大型射灯19处,增强了城市亮化效果。三是金泉河滨河景观已经形成。玲珑园改造工程,完成了苗圃和花房的拆迁工作,移植大树40棵,活动土方4800立方米;魁星楼、民俗文化长廊、八景浮雕墙及公厕外观仿古改造已设计完毕,近期即将展开施工;人工湖改造及公厕内部装饰正在进行中。沿河两侧绿化工程,更换栽植土8500立方,安装喷灌管道1450米,新增绿化面积5万多平方米,完成甬路铺装4200平方米;完成了玲珑桥至6号坝河道东侧的拆迁工作,平整场地7500多平方米。四是城中村改造工作已经启动。按照“先行试点、全面展开”的原则,“三办一区”各选择1-2个村或区域进行试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目前试点工程已陆续开工。五是完善市政和公用设施建设。在街心公园、梦芝广场、文化广场等5处市民休闲娱乐场所新安装健身器33套;在市区街道新布设安装果皮箱83个,复新生活垃圾箱168个;对城区9座公厕和4座中转站进行了维修改造,完成了6座新公厕、2座新中转站的规划选址工作,其中一座公厕已进入施工阶段。六是城市主次干道两侧建筑物复新工作进展顺利。对城区温泉路、泉山路、罗峰路等10条主次干道两侧的160多个项目进行了复新,占任务总数的70%。七是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城管、规划、工商、交警、三办一区等部门和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特别是城管、工商部门在做好日常管理的基础上,实行了错时管理,重点加大了对路边摊点、道路撒漏和乱停乱放等现象的管理,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镇村面貌实现新发展。各镇(街道、区)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增住宅、公建生产面积1.38万平方米,硬化道路面积1.6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200盏,完成“村村通”道路绿化8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使镇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集中对镇村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进行了整治,新建垃圾池536个,清理各类垃圾14万吨,影响镇村环境卫生的“三大堆”问题开始得到整治。截止目前,全市已有5个镇达到省村镇建设新型镇标准,35个村达到了省级明星村标准。

(四)生态市建设再上新水平。一是积极引导企业推广清洁生产,实现了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的转变。目前,全市共有18家企业通过了iSo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9家企业正在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轮胎厂、热电厂、针织厂等热电企业正在按照上级要求进行烟尘脱硫改造建设。二是新生活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场建设步伐全面加快。新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完成了一期防渗工程、污水处理站回填土方工程、粘土坝及污水调节池、中水池的建设,目前正在进行防渗、环场道路的施工建设,预计7月底竣工。污水处理场工程,计划于11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届时日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5万吨,城市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0%,中水再生利用率达到30%以上。三是加大了对墙材专项基金和建设主体的管理力度,全市新建建筑全部按照节能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新型墙材使用率达到了100%。

(五)城市绿化实现新突破。一是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展顺利。对文化广场、西山风景区、路、文三线、玲珑路以及206国道等道路部分路段进行了绿化改造,新增绿化面积38公顷;在魁星路、路、招金路、温沟路等路段栽植行道树8000多棵,对城区3万株行道树进行了涂白;对绿地内雕塑、园艺小品等全部进行了复新。二是城市周边绿化和防护林建设成效明显。重点对城市周边地区和高速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已毁山体按规划进行了修复,通过覆土栽植、栅格固定栽植等方法治理山体80多亩;完成沿河、沿海荒滩治理800亩,实施荒山造林1000余亩,栽植各类苗木31万株。三是绿化管理和养护工作力度加大。在全市范围严格实行了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使园林绿化逐步走向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六)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一是加强了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深入开展了“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改善护栏等道路附属设施1.6万米,对市区标线全部进行了重新施划,新增设了监控杆、测速杆等高科技设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二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制订了《城区公交车站亭、站牌更新实施方案》,对城市公交线路、站点进行了重新规划,配套设置了公交车专用道、港湾式停车点,增设了出租车临时招呼点,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到了4.55标台。三是加大了交通管制力度。建成区主干道违法自动监控率达到了道路总长度的98%,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11.1%,死亡事故下降了13.1%。

二、关于当前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中存在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距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评标准和黄金节举办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个别单位对整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中存在拖、等、靠的现象,对城乡环境督导办公室的督促检查置若罔闻,影响了整治工作的进度和效果。如:网通公司沿街通信设施复新、招金集团旧建筑物复新等问题,虽经再三催促,但仍未行动。二是环境整治标准不高,仍然存在不少卫生死角。有的单位在整治工作自行降低了标准和要求,应付差事,自我感觉良好,导致工作中一些“老大难”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1、统管住宅小区内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现象仍未得到有效解决;2、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部分地段垃圾堆积严重,如大曹家新村南、罗峰路北端广告牌附近堆集了大量的垃圾;3、城区停车场管理不规范,车辆乱停乱放,卫生保洁较差;4、市区洗车、摩托维修、轮胎翻新等行业管理不规范,存在店外经营、污水横流、油污路面现象;5、健康区、针织厂等地段市场管理混乱,占道经营现象严重,卫生状况较差;6、村镇环境整治的力度不够,仍然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典型示范村的带动作用未能发挥出来。三是城乡环境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现象,整治成果得到不到有效巩固和提高,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三、关于对下步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几点要求

7月12日左右,市半年工作观摩会要看市现场,观摩会不仅看的是项目建设,也是看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城市环境的好坏将直接给参会人员留下对的总体印象。为此,有关部门及镇村要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对现场观摩沿线环境的整治工作力度,确保不留任何死角。举办首届黄金节,是全面展现我市城市形象、扩大对外影响力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目前,距离黄金节举办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按照“奋战一个月,实现大改观”的总体要求,立即行动,落实措施,集中精力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一次城乡环境整治突击月活动,力争使我市的城乡环境在短时间内实现较大改观,为黄金节举办提供一个整洁、文明、安全、和谐的环境保障。

(一)全面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对重点工程,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速度,确保按期完工。玲珑园改造主体工程争取在8月底前完工,整个金泉河综合治理争取在10月底前全部完成;道路硬化10月中旬完成,人行道板铺设10月底前完成;公厕建设8月底前完成。

(二)集中力量加强城市环境整治。一是各街道(区)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辖区内城乡结合部、河道、村庄和责任区内的卫生死角进行突击清理,确保环境卫生整洁。二是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对罗峰路、温泉路、路和路等主要街道两侧平房、旧建筑物的复新工作,做好城区空地围挡工作,确保在7月底完成复新、围挡任务。三是三办一区旧村改造方案要尽快按程序报批,加快推进落实,力争在8月全部启动,短期内实现突破;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要力争在8月中旬前完成整治任务。四是工商、城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城区市场及乱摆乱设摊点的清理整治,确保环境卫生整洁。五是规划、城管部门要督促有关单位于8月底前完成对城区所有门头广告及商业牌匾的规范和更新工作。六是招金集团、中矿金业、玲珑橡胶等企业集团要积极做好辖区内旧建筑物复新和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起到带头模范作用。七是城管、卫生、工商等部门要联合执法,加大对露天烧烤、大排档烧烤的经营证照、食品卫生和场地卫生管理,同时要尽快研究出台《露天烧烤管理办法》,使这一问题从根本上得到有效规范。八是园林部门要切实加强绿化管理和养护,搞好绿化抗旱工作。同时,财办、卫生、环保、文化、水务、供电等部门和单位都要围绕各自职责,从细节着手,切实抓好饮食服务业、娱乐业、排污、供水、供电等各方面的管理,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的正常运行。

(三)进一步改善镇村环境。各乡镇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集中整治对镇村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特别是抓好镇驻地和文三线、黄水路、龙青路等道路沿线的综合整治,确保视野内环境良好,不能有乱草堆、石堆、垃圾堆和残墙断壁。中心镇要进一步提高建管水平,成为全市小城镇建设的典范;村庄整治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硬化一条路,整治一条街,建立一支保洁队伍,不断改善广大农村的人居环境。市规划建设管理局要尽快研究制定《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实施方案》,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统一管理,改变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城区附近村镇垃圾无序管理的状况。要加强对镇村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特别是主要道路两侧建设项目的审批,坚决不能上石材厂等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市交通、公路部门要全力做好道路两侧职责范围内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保证良好的路容路貌。

(四)切实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一是公安交警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创建活动,改善道路交通设施,加大对城市交通隐患的排查力度,严格查处各类交通违章行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畅通。二是交通部门要加强对城市公共交通的管理,尽快完成对城区公交站点广告及相关设施的更新、维护,提高公共交通运行能力。三是交警、工商、城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联合执法,集中清理取缔城区道路两侧的违规摆设摊点、占道经营和店外店现象,确保道路通行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