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0:33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

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是人口老龄化,而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此问题更为严重和迫切。有关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并以每年平均3.12%的速度递增。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机构养老发育不足及其养老服务供给的不适应性,使得老年人养老服务供给已经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当前的养老机构更是难以满足农村养老的需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居家养老模式进行探索,并借鉴已有养老模式的经验,对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合理构想。

一、什么是居家养老

所谓居家养老(服务),它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在养老院养老亲情淡薄的问题,又解决了传统养老服务不足的难题,是养老模式的“第三种选择”,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是一种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模式。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因此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应该从国情出发,独具特色:将我国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相结合,符合我国农村现阶段国情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

二、对我国实行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经济呈现二元化形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对更高层次生活的追求,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涌入大城市,这样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就难以为继。同时受我国长期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的家庭结构相比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大家庭被小家庭取代,子女个数减少。个别子女所面临的巨大的生活负担使得他们外出谋生,破坏了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

(二)政府对养老的大力支持

国家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其中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充实了家庭经济,提高了老年人的购买能力。在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给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增强了老年人的消费信心,从而使他们愿意为改善自己的晚年生活而投入更多的资金。

(三)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给我们提供了借鉴

西方的养老模式经历了由“家庭走向社会”的变迁,后又呈现从“院落回归家庭”的趋势,走向了成熟和完善。这给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西方的机构养老模式相比而言,我国的居家养老避免了因居住在养老院等养老机构所带来的高额费用,使老年人居住在家里安度晚年。这样既符合传统孝道,又有利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三、居家养老的社会意义

(一)符合我国“未富先老”的社会特点。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还不够发达、物质条件尚不充裕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养老福利事业是不现实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相比,具有成本较低、覆盖面广、服务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它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

(二)适应我国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受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影响,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社区,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养老。居家养老服务采取让老年人在自己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的服务形式,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满足了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他们安度晚年。

总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符合我国目前农村养老的实际情况,对养老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

四、对我国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

我们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然居家养老为核心,以社区居家养老为辅助,以社会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新型养老体系,使农村老年人真正健康愉快地安享晚年。

(一)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出家庭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为居家养老提供精神土壤。

(二)把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和社区服务结合起来

目前,要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社会化,服务内容的多样化,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就要充分利用辖区丰富的农村社区服务资源。我们可以以农村社区服务为载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点,从而把农村社区服务引入家庭养老,促进农村社区服务和居家养老的紧密结合,共同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三)大力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

努力建设一支由党员、干部、学生、居民群众和志愿者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服务于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同时还可以聘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参加社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工作,利用老年人同老年人容易沟通的优势,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服务自己。

(四)逐步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为了使农村居家养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群体需求,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人性化,我们可以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参与服务和管理,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的社会化、产业化。

五、结论

构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用创新性思维,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祁峰.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与展望[J].经济问题探索,2010,(11).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2

【关键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对策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巢老人的现象逐渐普遍,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十分迫切。目前,在我国家庭养老能力下降、机构养老总体供不应求的背景下,居家养老的优势更为突出,很有发展前景。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相关概述

农村空巢老人的定义。空巢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pC.默克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他指出一个家庭需要经过形成、扩展、稳定、稳定、收缩、空巢和解体这6个阶段。

不同的学者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都有各自的定义。谭琳(2002)认为空巢是家庭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阶段,最小的子女离家后,在家庭中留下的父母成为空巢老人;梁艳(2007)指出子女长大离开家庭独自居住谋生之后,留下的老年夫妇成为空巢老人①;李铭顺(2009)指出空巢老人是指那些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其分类按照居住形式可以分为夫妇偶居的空巢老人和孤老独居的空巢老人;卢倩(2014)认为,空巢老人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子女外出打工或者居住在较远地方,自己独自生活的老人②。

文章所研究的农村空巢老人是指子女常年在外打工,仅仅留下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独守家中;或者是农村地区,子女虽然在身边,但是没有共同生活,得不到子女生活照顾的6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的理论基础。一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感情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低级别的需求。生理需求包括阳光、水、空气等,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基本的需要满足以后,才会继续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层级的需要,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个人追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更多需要的是老年的基本生活保障,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其次是感情和归属的需要。

二是服务型政府理论。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实现服务职能并承担服务责任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追求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要真正关注老百姓的利益和需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把钱真正用到惠及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包括公共医疗、养老保障、社会福利、义务教育等方面,使人民真正过上幸福的生活。老年人养老问题是一个普遍关注的公共问题,政府应该履行社会社会服务职能,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三是福利主义多元理论。为应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兴起的福利多元主义是对传统福利模式的反思,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它认为,政府不再是社会福利的唯一提供者,社会福利可以由公共部门、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家庭和社区共同负担,政府角色转变为福利服务的规范者、福利服务的购买者、物品管理的仲裁者以及促进其它部门从事服务供给的角色。主张超越政府与市场二分的传统思维,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寻找第三种力量,提倡福利主体与来源的多元化,倡导社会共同责任本位。它使我们重新思考政府的职能定位,积极发挥社会、企业、家庭和社区的作用,为我国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第一,符合农村传统养老观念。中国文化中历来就有尊老养老、孝敬父母的优良传统,居家养老符合农村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奉养父母的孝道文化。中国老年人一般都偏向于在家养老。居家养老让农村空巢老人能够在家或者社区周围就享受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服务,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开展活动,同时亲人和朋友也可以关心和照顾他们,加强交流和沟通,利于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所以相对来说,农村空巢老人更愿意接受这种居家养老服务。

第二,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来加强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养老、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一直在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养老功能,我国政府于2000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这个文件要求以社区为依托来发展养老事业,提供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来建立老年公寓、托老所、养老院等等。2006年,为进一步发展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文件要求不断建立和完善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服务为依托,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服务体系。2008年,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目的是为了全面推进居家养老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任务、保障措施以及重要意义。文件要求,在城市社区里要努力把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起来,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和形式,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服务人员队伍,从而努力使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与此同时,农村地区也要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大多数乡镇地区能够建立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使三分之一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尽可能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求。正是由于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居家养老才能够建立和发展起来。

第三,具有养老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居家养老使老年人在家就能够享受生活照顾和精神文化服务,是居住在自己的家庭。而机构养老则是自己或者子女出钱集中地居住在养老机构,费用较高,一般农村老人支付不起,而且供不应求。此外,机构养老需要修建大量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聘请专业人士、开展各项活动,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来维持整个机构各项工作的运转,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居家养老不需要政府花费太多的钱来建立养老机构,成本较低,空巢老人能够生活在熟悉的家庭环境中,享受来自政府的政策保障、社会的生活照顾和专业服务、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适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空巢老人在生活的环境中即能享受包括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照顾和精神文化慰藉,养老的效果比较好。

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分析。首先是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到目前为止,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关注和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我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跟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数不断增加,增长速度加快,空巢现象逐渐明显,此外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老年人口的加快增加,使得对生活照顾、精神文化、心理咨询等需求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大大提高了农村老龄化程度。所以说,探索和建立一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其次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的现实要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政策的有效支持,我国农村老人养老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会养老模式。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子女外出打工,老人独守家中,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条件一般都比较差,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精神文化需要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缺乏专业的护理知识,工作人员素质较低,不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十分浓厚,不太愿意住进养老院,根据有关调研,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只有约10%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③

最后是提高养老水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养老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始终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做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农村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有利于提供较完善的服务,养老得到一定的保障,有利于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增进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减轻子女的担忧,使子女能够认真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从而建立一种和睦的家庭关系,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最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完善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加强国家居家养老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要把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进而制定法规政策来积极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普遍展开,同时出台优惠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贴办法。目前,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只有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才有相较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和设施,大部分农村地区居家养老服务根本不存在。政府可以采取各项优惠政策,比如说酌情减免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各项税费,鼓励和支持社会办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其可享受与公办老年服务机构同等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等等。④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持力度,从宏观环境上为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必须有一定的财政资金作为保障,但是目前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但是公共财政也是有限度的,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是不够的,现阶段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和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资金。单靠政府的力量来发展农村居家养老是不现实的,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家庭、村集体多方等力量的共同参与。政府可以在财政支出上设立专项的农村居家养老保障资金支出,用于食堂、托老中心、村级居家养老服务站等设施的建立,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来确定不同级别的费用;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资本优势,向社会捐助,支援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帮助农村空巢老人改善养老环境。同时,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个人也应进行捐赠。此外,农村居家养老中心还可以设立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募捐活动,接受企业、个人及其他组织的捐赠,建立、管理和使用用于支持和发展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事业的各项基金。总而言之,积极动员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组织参与,为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构建社区服务网络。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开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就是在社区建立一个支持家庭养老的社会化服务网络体系,即老人分散在家居住,社区服务机构提供基本养老服务,来实现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居家养老一方面利用家庭资源,另一方面节省机构养老的成本,实现了居住在家的社区养老。社区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资源和社会资源。空巢老人长期生活在熟悉的农村村镇环境中,形成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同时,社区内含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硬件设施资源,可以加以整合和利用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例如,政府可以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屋或者旧学校来建一家设施良好、功能齐全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村委会和村卫生室的设施来提供医疗服务,让本地大龄下岗女职工作为服务者,等等。因此,社区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来构建社区服务网络,通过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不仅能够为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生活服务,还可以提供心理咨询和精神文化活动来满足和丰富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构建专业化的服务队伍。随着农村空巢老人对居家养老需求的日益增长,社会对于提供老年专业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在增长,服务人员自身知识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空巢老人养老质量。所以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负责任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他们应该受过专业的培训,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提供服务中游刃有余。居家养老机构应该在社会上招募一批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并且必须通过养老、医疗、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笔试,然后进行岗前培训,最后上岗。同时,可以建立服务人员质量考核机制,居家养老机构可以定期电话回访接受服务的空巢老人,并请他们做出服务评价,有利于提高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此外,居家养老机构可以加大宣传力量,呼吁更多的志愿者包括大学生来到基层,亲身参与其中,提供长期或短期的居家养老服务,这部分群体知识文化素质高、有爱心、责任感强,他们的积极参与能够有利于解决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做出了榜样,传达了正能量,使更多的人关注到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这方面。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多层次主要体现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上和形式上。应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既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照顾,又要包括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可以在村里创立空巢老人托管中心,实行全托制,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于子女长期不在家、行动不便,居住比较远和分散的空巢老人,在这个大环境中,有齐全的设施和专业的护理人员,能够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对于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的空巢老人来说,可以自己白天走出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享受生活服务和文化娱乐活动,晚上回家。对于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来说,可以享受服务人员的上门服务,此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可以每月免费向农村空巢农村老人发放服务券,服务人员上门服务即领取服务券,每月可去镇、村居家养老服务站兑换成现金,空巢老人有未使用的服务券可抵用理发和洗澡费用,等等,这些都是多样化的服务,有利于根据农村空巢老人的实际情况来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进一步提高养老水平。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南岸区委党校)

【注释】

①梁艳:“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探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②卢倩:“新形势下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探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

③李琼,陈博伦,成红巧:“土地流转进程中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嬗变及构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3

关键词:农村;居家养老;责任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1―0139-01

1 居家养老及其可行性

1、1 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最早是英国政府为使老人留在社区和家庭,鼓励家庭照顾有需要人士而采取的一种政策措施(石彤,1998)。有研究发现老人经常会从家庭那里获得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的帮助(Stoller,e.&pugliesi,K,1988)。从经济逻辑的角度分析,居家养老是一种最经济的公共消费和善用社会有限资源的办法。为解决家庭核心化与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矛盾,学界主张大力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从而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1、2 农村居家养老的可能性

(1)农村居家养老更适合农村老年人的养老观念。

中国传统的家庭式养老模式在中国实施了几千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基。文化传统,相对较为落后、传统思想更为深厚的农村,家庭养老是天经地义的养老方式,其他的养老方式较难被接受;从经济角度讲,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不具备养老院式养老方式的经济条件。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不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不离开亲人在情感上为老年人接受。

(2)居家养老的费用相对较低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养老方式的社会化就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从经济水平角度找一种适合农村的社会化养老方式。居家养老方式解决了老年人的居住问题,与养老院养老方式相比不产生由于居住产生的费用,降低了养老的费用,居住在家庭当中。家人还可以承担相应的照料责任,也减少一部分养老支出。有限的养老资金都集中用到老年人急需的必要项目上,更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3)最大程度上利用农民老年人自身条件。

农村的老年人一生从事劳动,居家养老方式使得老年人在养老之余可以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助子女照看下一代,做简单的家务,这些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是有益的。

(4)居家养老方式可以解决农民工大量流出地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农村的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形成农民工大军,农村独居的所谓的“空巢老人”增多,这成为一个社会化问题。而居家养老,可以通过社区(在农村,社区可以是村委会,也可以是成立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力量来对这些老年人养老进行保障。

2 农村居家养老的现实条件

2、1 土地的保障功能

土地的保障功能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下降不代表没有,土地在农村是农民最根本的保障,不论何时土地都归农民使用,也就是说农民不论有没有劳动能力都能从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得到一些收入或是粮食。

2、2 农村老人对养老的待遇预较低,容易得到满足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农村的老年人对养老的经济要求也相对低。居家养老对农村老年人的保障主要可以集中到医疗护理以及不能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居家养老方式在农村建立实施,不管水平的高低本身就是对农村养老方式的提升。

2、3 利用现有的农村医疗服务体系

农村现有的医疗服务体系落后,但是负责农村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是有能力的。对现存的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服务机构以及农村中存在的大量的私营的医疗诊所,进行培训指导支持来提升农村居家养老水平的保障,也使得农村居家养老方式有医疗保障。

3 居家养老各方负担的责任

3、1 政府责任

把养老转变成社会化养老,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势必要承担相应的主导责任,这些责任应该包括:

(1)资金支持。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低,没有政府的大量投资支持,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和养老方式的建立都无从谈起。

(2)制度保障。

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村的养老保障制度和配套的养老方式,以制度的形式加以保障。

(3)对农村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行为的扶持。

居家养老方式需要专业的保健护理服务人员和机构。作为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这样的机构应该是公益性或是微利的,国家应实施有利于这些机构成长的政策,例如对其进行资金支持,专业培训等。

3、2 家庭责任

(1)部分养老资金的提供。

不论以怎样的方式养老,家庭或是个人都要自己支付一部分养老资金。这是个人的责任。

(2)基本生活照料的提供。

居家养老使生活在家里的老年人很容易得到家庭的基本生活的照料,使得专业服务提供机构能够集中力量照顾更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有利于优化服务质量。

3、3 集体的责任

(1)部分养老资金的提供。

参照城市职工养老制度,集体相当于城市职工的企业,也应该为集体制度下的农民提供部分养老资金,由于部分地区集体事实上不存在。因此这部分责任是缺失的。但有条件的地区,就应该为农民提供养老资金。

(2)监督、保证居家养老的实施。

处在基层的集体上接决策层,下贴政策惠及层,只有集体做好居家养老的监督、保障,居家养老才能够顺利实施,惠及广大农村老年人。

3、4 专业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责任

提供专业的养老医疗、日常生活照料的责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安心舒适的养老照顾。

4 居家养老的优势

(1)可以较容易为老年人所接受,由有血缘关系的人代替自己的子女照顾自己,在感情上适宜于接受的。

(2)对农村进行专业护理人员的培养,可以解决部分就业问题,拓宽农村就业市场。

(3)这样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水平,提高农村老年人的老年生活质量。

(4)由于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与扶持,可以要求他们同时照顾及解决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

(5)老人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对老人的身心是极大的安慰。

参考文献

[1]刘飞燕,“居家养老”新型养老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7,(12)

[2]唐永,居家养老的国内外研究回顾口],社会工砟,2007,(12)

[3]刘林,智东,“老年互助”式居家养老口],社区,2009,(3)

[4]袁霞,以社区为依托创建新型的养老模式[刀,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0)

[5]李少明,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J],中国民政,2009,(2)

[6]赵慧珠,略论发展农村养老保障事业[J],岭南学刊。2008,(5)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4

摘要:当前传统的单一家庭养老模式已弊端凸显,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优势于一身的社区居家养老开始崭露头角。作为浙江省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县(市、区),诸暨在试点推行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上做了许多探索,以诸暨实践作为研究样本,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村;社区居家养老;诸暨

随着社会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巨大冲击。当前人们在改进农村养老模式的必要性上已没有太大争议,但对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优点的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还比较陌生。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诸暨市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实践探索

诸暨市现有老年人口21万余人,占总人口比重20%左右,其中16万多老年人生活在农村社区,占老年人口的近75%。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种种问题,诸暨市以“银龄互助、邻里守望、助老劳务储蓄”等为手段,探索构建“以家庭照护为主体、社会(社区)服务为依托、志愿服务为补充”的“互助共济”型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1.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

⑴全面实施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建设。诸暨市建有市、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分工明确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网络。从2009年开始,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依托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市场化运作,建设了生活护理、休闲娱乐、老年爱心食堂、阅览室等大量设施,89008800家庭(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为居家老人安装“一键通”等现代养老方式。在此基础上,2013年起,依托全覆盖农村社区的“星光老年之家”,鼓励符合条件的升级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目前已建成80家功能特别完善、覆盖面广的照料中心并投入使用,以照料中心为依托,整合老年协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等活动。

⑵将养老机构纳入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把全市27家镇乡(街道)敬老院转型升级为社会福利中心,整合医疗、体育、文化等资源,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一方面直接承载供养、寄养、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一方面发挥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的职能,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并为辖区内家庭养老护理员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供支撑,提升其照料、护理能力。2013年已建成8个示范点,三年内实现全面转型。

2.创新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式

⑴市场运作模式。2009年底,诸暨市筛选确定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承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公司运作管理、连锁经营服务”的模式,把居家养老服务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不久前,市暨阳美好社区服务中心被枫桥镇引进,成为试水居家养老服务的又一家民非企业,承担居家老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保健、紧急求助、心理咨询、精神慰问等服务项目,令居家养老服务走上专业化、规范化发展之路。

⑵数字化养老模式。近3年来,诸暨市为社区1368名居家老人安装“一键通”,确保为老人提供24小时贴身保姆式服务。依托这一平台,释放老年人消费需求,只要拨通热线,就能得到相对低廉优质的自费购买服务,既解决老年人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又使得企业在社会化运作中取得合理回报。

⑶低偿服务模式。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探索低偿服务模式。如陈宅镇陈宅村有一支由23位村民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他们为全村失能老人上门护理、理发、洗衣、洗被,收取低廉费用,激发潜在的养老服务需求,也保障了志愿服务的长效性。各社区建成的老年食堂也开始尝试低偿服务,为老人提供午餐。老人可以在照料中心活动一整天,这为许多白天外出工作的子女解除了后顾之忧。

⑷银龄互助模式。诸暨所有农村社区都建有老年协会,依托协会实施银龄互助项目,鼓励健康、年龄相对较低的老年人帮扶空巢、高龄、病残、失能老年人,开展互帮互助、以老助老的志愿服务。比如在王家井镇,可以由老人就近选择已登记的邻居、亲戚进行结对,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服务模式,结合养老服务评估和补贴制度,不仅解决了老人的日常照护问题,也为大龄农民再就业开辟了道路。

3.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⑴引导社会慈善聚焦养老。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有识之士、爱心人士率先把关爱的眼光投向老年群体。累计已有3000万元捐款投向城乡社区,帮助改善养老服务设施,资助老年人文体社团等,丰富老年人生活。如璜山镇姚王村由太子龙集团出资设立“敬老日”,每年正月初六为全村老年人拜寿、发放红包。再如同山镇西源村一位企业家每年为该村老人每人发放600元慰问金,两年共投入48万元。

⑵壮大志愿帮扶队伍。在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功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志愿为老服务。积极与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学校和企事业合作,建立为老社会支持系统,探索建立“助老劳务储蓄”保障机制。每个城乡社区都组建了“银龄互助”志愿者帮扶小组,党员干部志愿者帮扶小组,青年、妇女志愿者帮扶小组,“十小”行业志愿者帮扶小组,对需要照料的老人,建立联系卡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结对上门”、邻里守望服务。目前已建成志愿者服务队伍562支共74407人,受益老人5万余人。

⑶实施老年优待政策。诸暨市从2006年开始实施老年人优待政策。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免费乘坐城市公共汽车、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旅游景点及各类展馆,其他老年人享受半价优惠并为老年人购买出行保险。老年法制建设不断加强,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成立了市法律援助中心老年人工作站;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老年电大教育点已覆盖全市502个村(居),市老年活动中心开始规划建设,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二、诸暨市农村社区居家养老

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1.经济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物质基础

中国农民的养老品质差异与当地经济差异水平紧密相连。诸暨是工业强市,强大的财政实力保证了各项养老补贴和老人优待政策的实施。2013年诸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及补贴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2000万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100元,80周岁、90周岁以上老年人再分别享受高龄补贴每月30元、50元,在此基础上,向百岁老人发放300元每月的保健补助费;落实资助困难人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困难老人的个人缴费部分由市镇两级财政各承担50%;对于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给予3~5万元的建设经费补助,每年拨付1~3万元作为运行经费补助。

2.社会参与: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不竭源泉

养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诸暨市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一是多方筹措社会资金。诸暨的农村大多拥有驻村企业,企业主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当地村民或其后代,普遍具有建设“生活共同体”的意愿。诸暨市鼓励和引导驻村企业共建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吸引了3亿多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普通百姓也参与到敬老、爱老的大军中,许多村里的“敬老食堂”都是在村民“几桶油”“几斤米”“几百元钱”的资助下慢慢建设起来的。二是社会组织积极有为。尽管村里有各级财政补贴和社会慈善捐款,但“坐吃山空”不能成为长久之计,为使这笔钱能“生钱”,村老年协会将本金交给村里有实力的企业家使用,每年获得至少10%的收益作为日常使用资金;老年协会还通过举办“贺金婚”“千叟宴”、联欢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

3.结合地方优势: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特色之路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应充分依赖本地资源,突出自己的特色,这不仅有利于集约资源、加强农民居民的向心力,更有利于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在全国范围内脱颖而出。诸暨是书法之乡、体育之乡,在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牢牢抓住已有资源,以农村社区文体建设为亮点,走出一条较有特色的养老之路,近些年农村老年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持续较快发展。一是利用原有的文体设施。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室内都建有图书馆、室,有些室内还建有书画室、排练厅、健身房等,室外都普遍有健身路径、篮球场、休闲凉亭等,同时还在原自然村设立服务中心分场所,方便老年人就近参加文体娱乐。二是老年体协、老年书画协会等团体活跃在城乡,镇村体育文化队伍空前繁荣。诸暨市老年人体育协会是全国老年体育先进集体,近年来已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和行政村建立了老年体协组织。老年体协总共有13种文体活动,每年都会安排8~10次全市性比赛活动,每四年举行一次大型老年人运动会,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4.文化传承与兼容: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精神动力

农村社区居家养老体现了传统养老文化的亲缘关系和现代养老文化的服务关系,在维系中国优秀传统孝文化的同时,积极引入个人积极参与、养老助老社会风尚等现代文化元素,有利于农村养老文化创新。而文化的传承与兼容反过来又成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的精神内核,助推农村养老的进步。诸暨市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以“新民讲堂”“道德讲坛”等形式延续乡村文脉,创设受农村群众特别是老人欢迎的道德风尚建设载体。

2013年全市建成27家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礼堂,至2017年底,全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覆盖率将达30%以上。比如安华镇三合村的文化礼堂,它的创建得到了村里老人的大力支持,老人们全程参与“五廊二堂”(五廊指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才艺廊,二堂指礼堂和讲堂)的资料收集、设计和组织施工,建成后他们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文化礼堂不仅成为村里的培训室、红白喜事堂,更是老人的休闲集散地。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村史、感受文化、感受文明。

参考文献

[1]孟庆哲.关于我国养老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09,9(4):75-77.

[2]张春艳.居家养老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3.

[3]王萍,李树茁.农村家庭养老的变迁和老年人的健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0-250.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5

关键词尊老价值观;养老保障模式;农村

所谓尊老价值观,是指人们关于尊老的基本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社会关于尊老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人们心目中用以评量尊老养老行为的“天平”和“尺子”[1]。

1尊老价值观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关系

1.1尊老、养老的逻辑关系

尊老和养老是老年伦理学中一对常见的概念,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尊老是指对父母及老年人的尊重和敬爱,集中体现在“意识”层面,是养老的前提和基础;养老是指对父母和老年人提供物质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是尊老的体现和延伸。尊老和养老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统一于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物质的条件精神需求,从而使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2]。

1.2尊老价值观对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的影响

1.2.1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群体迫切要求选择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养老保障是老年人生活的“安全网”和“保护伞”。然而我国目前城乡二元结构下,许多农村老年人却被隔离在这张“网”之外,享受不到养老保障带来的种种好处。尤其是当前农村还面临着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以及农村老龄人口负担系数不断提高等问题,这都对我国农村传统的养老保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要求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www.133229.Com

1.2.2尊老价值观的淡化是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道德支持系统的必然选择。尊老、养老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由于家庭权利结构的变革及代际之间的“观念沟”,在农村出现了很多厌老、弃老和不养老的现象,这不能完全归因于经济原因,更应从思想道德和尊老敬老的价值观角度进行思考,尽快选择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营造一个尊老、敬老的氛围,使农民在年老的时候除了在经济上得到保障,还能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1.2.3老年人独立自主意识的增强需要改变传统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物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老年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转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愿再单纯依附子女赡养,独立自主意识明显增强,这对传统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提出了挑战。

1.2.4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尊老价值观的冲击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配套措施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观念错综复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农村,融入城镇,过多的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和照顾。此外,目前情况下,由于就业形势困难,很多年轻人在家待业成为“啃老族”,这也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养老需求。因此,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套工作,例如有步骤地实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

2基于尊老价值观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选择

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一方面要考虑是否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是否与个人和家庭的意识观念和经济状况相适应,争取做到与生产力相适应,坚持自愿与强制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切身利益。针对当前尊老价值观的变化,要选择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即“1+1+5”模式。所谓的“1+1+5”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指以国家普惠式养老为基础,家庭养老为保障,个人储蓄养老、商业保险养老、社区养老、社会救济养老、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为补充,各地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也称之为“1+1+x”模式。

2.1国家普惠式养老为基础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广大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决定2009年在全国选择10%的县(市、区、旗)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全国普遍实施,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这说明国家普惠式养老将成为广大农民今后主要的养老保障方式,是广大农民养老的必然选择[3]。

2.2家庭养老为保障

在城镇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农村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压力与日俱增,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即使有了国家普惠式养老,许多农民还是希望年老以后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由子女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享受子孙绕膝的欢乐。因此,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更要从我国社会的传统实际出发,在国家普惠式养老的基础上以家庭养老为保障,从物质和精神上保障农民安度晚年。

2.3其他养老为补充

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较之以前,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有了很大改善,随着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生存需要,而对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因此,应在国家普惠式养老的基础上,以家庭养老为保障,个人储蓄养老、商业保险养老、社区养老、社会救济养老、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为补充,全方位,多层次地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使农民不再有后顾之忧[4]。

2.4健全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相关配套措施

养老保障模式问题不仅仅是老年人的养老问题,还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社会问题。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还要有一套完备的配套措施,例如有步骤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建立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实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现代化;建立农民工、流动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政策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构建既合理又全面,做到以农民为本。

2.5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正常运行的支持系统

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重中之重。寻求一个完善的养老保障模式是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必须面对的最深刻的尝试,也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定养老保障模式基本路径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养老保障工作正常运行的支持系统,即在经济、法律、政策、道德、管理等几方面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应的工作。

3参考文献

[1]李振纲,吕红平.中国的尊老敬老文化与养老[j].人口学刊,2009(5):27-31.

[2]李岩.近二十年来中国古代尊老养老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5):8-14.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6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养老;养老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C9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11-0084-03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青壮年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发展不足,农村养老面临较大压力。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积极作用,化解新型城镇化伴生的农村养老不利因素,加快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农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社会福利和获得感,成为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难题。本文以我国第一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为例,分析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试图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初步探索。

一、新型城镇化下河南省农村养老的发展状况

我国农村养老发展变化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人口格局紧密相关。从河南省的情况看,改革开放初期,该省处于农村人口在城乡人口结构中占绝对主体、青壮年人口在人口年龄结构中占绝对主体的传统型社会,农村居民以家庭养老为主体形态,以属于社会保障范畴的集体“五保”供养等作为补充。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不断加速,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青壮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人口老龄化特征凸显。1990年至2014年,河南省城镇化率由15.3%提高到45.2%,提高了29.9个百分点,而人口老龄化率由8.8%提高到14.9%,提高了6.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人口老龄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近年来,河南省常住人口总体缓慢增长,农村人口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2010年至2014年,全省年均增加7.8万人,农村人口则年均减少153万人。①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119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2.7%;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802万人,占农村常住人口的13.9%;②根据抽样调查数据推算,2014年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0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9%;其中,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858万人,占到农村常住人口的16.6%,比全省老年人口比重高出1.7个百分点。③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的养老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应对快速老龄化挑战,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河南省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不断扩大传统集体公益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等新型服务设施、服务组织规模,初步实现了以家庭养老为主、集体“五保”供养等为补充的传统农村养老模式向现代社会化养老模式的初步转型。目前,河南省有农村敬老院、福利院、光荣院等公办养老服务机构3315个、床位26.17万张,“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39%,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有7706个,覆盖率达16.8%。④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养老服务处于初创阶段等因素的影响,河南省农村养老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现代型居家养老模式尚未建立。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农村家庭传统养老功能日渐弱化,现代型居家养老却由于体制机制、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不完善。以农村幸福院为主体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虽已初步建立,但经费来源严重不足,服务对象覆盖面窄,服务内容过于简单。三是公立养老机构作用发挥有限。公立养老机构在硬件上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管理模式落后,服务内容单一,人员队伍不专业,大多只提供“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服务。四是民营养老机构发育程度低。近年来,河南省农村出现了一些民办养老机构,但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专业护理人员,服务内容只是简单的生活照料,在发展中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五是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低。目前河南省已经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并实现了城乡统筹,但资金来源有限、保障水平较低,每人月均养老保险金仅有78元⑤,远低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水平,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

二、新型城镇化对农村养老的多重影响

1.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老龄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使农村养老问题更加凸显。一是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早、发展快。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青壮年大量流入城市,减缓了城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从河南省的情况看,1998年,河南省农村与全省同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河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率年均提高0.4个百分点,比城市高0.1个百分点。⑥随着农村加快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减少、收入相对减少,农村居民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农民生活负担明显加重。二是农村居民“未富先老”。城镇化带来的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外流和计划生育“少子化”的双重影响,使农村越过发达国家或地区“先经济发达、后人口老化”的历程,在人均收入较低、公共服务不发达的基础上,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出现了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阶段不匹配的现象,呈现出明显的“未富先老”特征。三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家庭社会影响更加明显。农村大量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多数已落户城镇并成为城镇常住人口,造成农村留守老人问题突出,村庄“空心化”、家庭“空巢化”现象普遍,严重削弱了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也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造血”功能。

2.新型城镇化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养老模式

新型城镇化改变了传统农村的人口结构、家庭经济结构和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对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一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家庭人口和经济结构变化,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随着农村居民在城乡、地区间的流动加快,农村家庭生育率不断下降,“少子化”“空巢化”、小规模成为农村家庭人口结构的新特征,家庭成为经济单元,人口生产功能被逐步剥离,出现了农村老年人口经济上的养老供给和实际赡养中的生活照顾的分离,严重弱化了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二是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生产要素外流,弱化了农村基层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新型城镇化加速了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和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的单向流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农村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基层自治组织经济实力和对经济资源的掌控能力不断下降,弱化了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提供能力,弱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传统农村养老中的作用。三是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农村养老保障压力。与城镇化快速发展有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仍然固化着业已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造成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矛盾,大量农村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镇社会,在“碎片化”的养老保障制度背景下,返乡养老人口退出劳动大军后缺少养老保险的保障,额外增加了农村养老压力。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传统养老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建立新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3.新型城镇化有利于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的制度安排

新型城镇化可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形成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制度安排。一是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养老难题。新型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将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缩小城乡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差距,化解城市内部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二元结构矛盾,现代文明成果将由全体人民共享,从根本上解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农村养老难题。二是能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反哺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养老水平。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推动了我国在21世纪初期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城市反哺农村的实力,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增强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养老社会化水平。三是有利于逐步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提升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建立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并逐步过渡到城乡居民养老制度,实现了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和转移接续,在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大规模流动中,农村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养老得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最终保障。四是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推动农村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型城镇化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实现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全覆盖,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些均为农村发展养老服务业奠定了必要的公共服务基础。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解决农村养老

问题的对策选择

1.着力推进城镇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减轻农村养老压力的制度安排

积极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使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同步,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到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同时,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从根本上解决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保证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住得下、能融入、不返乡,从根本上减轻农村养老压力。

2.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双重作用,促进农村养老由剩余型福利模式向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根本转变

适应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改革以家庭为主、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保障和救助的农村养老制度,根据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和我国财政实力,建立基于混合型福利模式的新型农村养老制度,重新确定政府、市场、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农村养老中的合理分工,由政府承担特殊困难群体养老救助和全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运转,由市场承担营利性的商业养老服务,由家庭、社区和公益性组织相互结合、共同承担非商业性农村居民养老服务,形成合理分工、有机合作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3.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积极作用,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政策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后,政府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公共财政对农村的全覆盖,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为养老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积极规划、扶持引导,逐步建立完善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医养结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还应积极构建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与农村“五保”、优抚孤老供养、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老人生活补贴相配套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

4.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机构养老的重要作用,完善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适应小型化、专业化、社区化、连锁化养老机构发展趋势,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与农民居家养老相结合,形成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的主力军。加快发展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服务。以农村幸福院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养老,不断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开展公办养老服务机构改制试点,重点发展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医养结合型等养老服务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民营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

5.充分发挥家庭、居民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营造养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高度重视农村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改造传统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建立健全县(市、区)、乡镇、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养老设施,大力发展农村居家养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积极引导农民形成自我养老的观念和意识,发挥农民个人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劳动年龄农民通过积蓄、理财、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等方式,自我储备进入老年后的养老资金。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市场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继续弘扬我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为发展养老事业、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释

①2014年以前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14)》,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年;2014年数据由河南省统计局提供。

②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1年5月的《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③数据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局2015年7月的报告《全国及河南人口现状及发展趋势》。

④⑥数据来源于河南省民政厅2015年7月《关于报送河南省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有关材料的报告》。

⑤数据来源于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年7月的报告《河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情况》。

参考文献

[1]高辰辰.互助养老模式的经济社会条件及效果分析――以河北肥乡为例[J].河北学刊,2015,(3).

[2]梁誉.我国养老服务的现状、理念与发展路径[J].老龄科学研究,2014,(5).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7

吕梁地区由于受到其独特地理环境的影响,其养老模式也相对的比较落后,主要的养老模式还是“家庭养老+社会救助供养”,这种模式基本反映了吕梁地区当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当前吕梁地区农村最普遍的养老方式,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经济补偿、生活照料、情感交流等方面的支持。其形式包括两种:一是儿孙同堂。老人与子女不分家,子女承担家庭的生产生活,而老人则负责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时帮助照看小孩。有的儿孙同堂是老人与一个子女全家同堂,有的儿孙同堂是老人的几个子女轮流供养。二是分居赡养。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选择这种养老模式,年轻人结婚后相继和老人分开居住,另立门户。只是由子女对老人承担一些生活照料,在生活和感情上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父母中有一方丧偶或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时,有的会随子女共同生活。

(二)社会救助供养模式

社会养老模式是对农村养老模式的补充。现在吕梁地区农村实施的政策是五保供养和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是一种传统的民政救助工作。对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吕梁地区现有的农村都提供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在衣、食、住、医、葬五个方面给予一定的照顾和物质帮助,现在农村大部分享受五保供养的都是老年人。而农村低保是针对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政府给予基本生活物质帮助,提供最低生活保障,从而维护农村贫困居民的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二、吕梁地区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吕梁山区的贫困农村,年轻人出去打工,而将老年人和小孩留在村,这使得养老问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局面。老年人口比重在不断地上升,加剧了农村养老问题给当地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他们的生活缺乏基本的保障。而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是一大难题,这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权益,关系到农村的繁荣和稳定。

(一)孝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弱化

现在许多家庭中出现严重的“重幼轻老”现象,有很多的家庭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问题,而忽视了对老年人的关心,尤其是在吕梁山区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大部分养老重担落在儿子身上,女儿只是偶尔的照看和物质提供。甚至有的一些老人有子女但是轮落到无人照看的地步,这些都突出说明了现在年轻人中孝文化产生的作用在不断地减弱。

(二)农村老人经济来源单一

吕梁山区农村居家养老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土地来实现,而土地养老功能正逐步弱化,加上老年人一辈子都在土地上劳作,大部分只能自给自足,并没有积蓄,养老保障不足,只能依靠子女来救济,这就很大程度上给年轻人带来了经济压力,直接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

(三)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不完善

国家出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新政策,鼓励个人积极资助,国家、集体给予政策支持,但国家的财力有限,只能依靠个人和集体,而对于农村老年人来说没有退休金和积蓄,根本无法支付高额的养老保险费用,这项政策在农村很难实行。同时,农村的医疗保障设施落后,农村医疗卫生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急需与之相适应的医疗保障设施,而且现在的医疗费用在不断地上涨,出现了看病难的现象,造成农村养老更加严重的问题。

(四)老年人的精神抚慰和精神文化的缺失

吕梁山区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为主,其中分居模式更是盛行于整个地区,大部分老年人都是独居,不愿意与子女住一起,有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外地打拼事业,使得老年人在精神上失去了依靠和寄托,缺乏安全感。这就需要有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充实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但是在吕梁山区大部分农村的养老设施单一,大多数的空巢老人都是单独一人或二三人聚集、聊天,范围较小,缺乏一定的组织性,使得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更加枯燥,精神世界更加空虚。

三、针对吕梁地区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思路及对策

相对于山西的其他地方,吕梁地区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对当地的农村居民养老有一定的局限,由于是高原的原因,大部分农民选择种地,没有稳定的收入,对于养老保险等制度的实施也有阻碍作用。因此,对于吕梁地的养老,需要提出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符的优化建议。

(一)强化孝文化在农村养老中的作用

首先,加强对孝道的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加大对子女的教育,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将孝敬父母的好习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父母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能有一个幸福安乐的晚年。其次,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通过新闻媒体,杂志等中介手段来表扬那些孝敬父母的人或事,动员更多的人尽最大的努力来帮助老人。另外,对那些虐待父母的人进行惩罚,遏制这种不好现象的发生,使更多的年轻人注重孝文化在养老中的作用。

(二)完善农村社区与村之间的互助机制

建立医疗互助机构,加大对医疗资金的投入,来引进新的机器设备,提高待遇水平来吸引更多的优秀医生来就诊,为更多的老人提供医疗服务,享受医疗服务带来的有利待遇。同时,可以成立社团,如太极拳、广场舞等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建立一个属于他们的娱乐场所,方便老年人的交流。最后,建立志愿者服务,为老年人带去活力。

(三)充分发挥政府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

政府在养老保障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政府应增加农村养老保障资金的投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和推行符合吕梁地区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让更多的老年人可以领取老年金,特别是让农村“三无”老人和因病、因残等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老人领取养老金,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可以使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养老政策给他们带来的优越生活以及更加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8

关键词:农转居社区;社区综合养老;福利多元主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居家养老;养老资源;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F840.612;F063.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4)06-0033-10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中,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使“农村”“农业”“农民”处于相对落后和边缘化的境地,但是,人类的繁衍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更不能抛弃“农村”和“农民”。对于农民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参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等问题,依赖于传统的“四驾马车”已不再现实。“十”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促进社会和谐”,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做到这些,必须针对农村社区居民设计出能保证全覆盖和公平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保障农村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进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背景下,应借助新的发展契机,统筹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发挥社区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同时需要整合政府、社会、市场等多元主体的力量,从保障单位、保障资源和保障水平等多个方面来构建农村社区综合保障体系。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中国农村的空巢家庭越来越多,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的养老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与此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开始探索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却一直未有大的突破。因此,在农村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针对农村社区,尤其是被征地农民重新安置的农转居社区,新型养老模式的积极探索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B村的实地调查,以该村的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和利用模式、村改居情况、农村社区建设情况等为背景来观察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现状和变化,并结合行政、家庭和市场等逻辑,从保障单位、保障资源与保障水平等方面分析B村农民新居在养老中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的积极意义及其实现途径。

二、我国农村养老制度演进与社区综合养老现状

1.我国农村养老制度建设与政策演变在中国传统农村社会,养老主要是在传统道德伦理思想约束下,以家庭为主要载体,辅以族产、庙产、邻里互助等共同支持来实现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养老逐渐进入国家制度体系,养老形式也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家庭养老、“五保”供养制度养老、社会保障养老和自我养老等多种养老模式。其中,“五保”供养制度是针对缺乏劳动力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的农村特殊人群的一项社会救济制度,它是国家将农村居民逐步纳入社会救济范围的第一步;此后又有面向农村贫困人口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面向全体农村人口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逐步满足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

相对城市,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较缓慢,水平也较低。1987年,根据“七五”计划中关于“抓紧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的要求,民政部印发《关于探索建立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制度的报告》的通知(民办发〔1987〕11号),提出“以‘社区’为单位,以自我保障为主,充分重视家庭的保障作用”的农村社会保障雏形,并开始由民政部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村进行探索和试点。其中,农村养老保险是最早开展试点的一项。1991年,民政部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改革的试点;1992年1月,民政部印发《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民办发〔1992〕2号),在全国有条件的地方逐步推开;同年12月,全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提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框架;1994年12月,民政部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中心;1995年10月,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截止当时“已有30个省区市的14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试点工作,26个省区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养老保险地方性法规,全国参保农村人口近5000万,积累保险基金32亿元。”在此阶段,农村养老保险存在保障水平太低、主要由农民自己缴费、基金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很长一段时间未有突破性发展。

张文博: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决定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试点,以“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为基本原则,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并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以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与“老农保”相比,“新农保”在筹资结构和支付结构方面都有所突破;但与2011年开始实施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城居保”)相比,在缴费档次和保障水平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2014年2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月2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4〕8号),强调“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推进和不断完善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计划“十二五”末,在全国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2020年前,全面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至此,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打破了公共服务城乡二元体制,迈出了实现社会公平、去除不合理制度差距、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步。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养老的现实问题与农村社区综合养老目前,我国的农村养老主要有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保养老三种基本模式,此外,集体养老、个人储蓄养老和社区养老在一些农村群体中是补充养老模式。但是,就三种基本养老模式而言,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以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农村所长期依赖的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等传统模式正变得越来越脆弱,作为保障单位的家庭和作为保障资源的土地对农民养老的保障功能正在不断弱化;而“新农保”虽然在覆盖面上有突破,但其“低水平起步”缺乏政策吸引力,筹资方式缺乏硬性保障,城乡补贴差异也加剧了社会不平等。有研究者将上述现象归纳为家庭养老方式的虚空性、土地养老方式的波动性以及社保养老方式的错位性(黄佳豪,2012)。因此,三种基本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城镇化不但对农村居民养老需求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使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迅疾的复杂变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口流动的加剧、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加速以及实际使用情况的复杂化,农村类型和社会经济结构趋于复杂,农村发展也日益呈现多样性。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大背景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当其时,而农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更是硕果累累。自“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之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十”报告更是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为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

作为现代人居的一个重要基本社会单元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与居住在其区域范围内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综合性基层组织,它起着一种信息媒介和服务桥梁的作用。在城乡社会的现代治理和城乡服务体系的建设中,社区承担着日益重要的基础型作用;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回良玉,2009)。社区是实现服务、改善民生的重要依托,社区建设的本质和主题便是社区服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则是社区建设的首要原则(李学举,2002、2003)。健全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能通过多个层面,有效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而这些服务往往是单个家庭或居民个人所难以提供的。作为一个综合平台,社区服务既包含服务范围广泛的社区公共服务,如抚恤救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环境保护等;也能吸纳可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多元主体购买服务。

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对社区养老服务的作用高度重视:200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强社区建设,依托社区发展老年服务业,进一步完善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功能”;2011年,国务院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在社区面向老龄人口直接提供养老服务,有着天然的优势,既符合中国的传统养老文化,也适应我国养老保障发展水平(江燕娟,2014)。因此,在农村社区建设和发展中,充分发挥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模式,是对我国农村居民养老体系的积极补充和完善。

3.我国农村社区养老的现状与农转居社区的特殊性虽然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下,中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社区也日益发展。但是,农村社区养老方面的服务资源、服务水平和支持政策明显欠缺,条件相对有限;同时,农村社区自身建设在制度体系、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亦仍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农村社区养老的发展。

一方面,农村社区基础建设不足,在基础设施,尤其是养老设施建设上非常滞后,社区养老服务落后。虽然“十七大”报告已提出“城乡社区建设”的要求,“十”报告更是强调“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但是从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看,自20世纪90年代初政府部门正式提出“社区建设”概念(崔乃夫,1991)以来,其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建设则迟滞多年,基本上要推到进入21世纪以后,2009年以来才进入全面推进时期(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2011)。另一方面,农村老龄化和空巢化步伐明显快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农村老年人口越老越多,老龄化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城乡人口流动开放、土地大量被征,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剩下了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这就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现象日益严重,家庭结构日益碎片化,家庭传统的养老支持功能日趋减弱,农村老人独居的情况日渐增多,其养老问题也日益凸显。此外,农村社区养老制度建设也严重滞后。在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的情况下,养老保险成了很多农村老人的一大经济来源。然而,“广覆盖”的“新农保”保障水平较低,农村老人想要以农保维持基本生活是比较困难的,对那些独居且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就更为困难,更不用说过上“稳定的、体面的”老年生活。虽然近期中央决定对“新农保”和“城居保”进行合并,但并轨的落地、执行仍需要一个过程,而且还涉及与其他各项制度有效衔接的问题。

上述情况无疑是农村社区养老所普遍面临的制约因素,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特别注意农转居社区面临的一些特殊问题。相对于在“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多村一社”等基础上设立的农村社区目前,我国农村多在自然村或行政村基础上,主要以“一村一社”“一村多社”“多村一社”“集中建社”等建设模式,成立社会公共服务中心,在服务群众、管理社会事务、改善基础设施、治理村容村貌、维护稳定和谐局面等方面推出制度性创举,逐渐走向社区化管理。,农转居社区具有一些特殊之处:一是农转居社区一般是在原有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情况下新建而成的,因此,其居民一般多为被征地农民,他们失去了土地这一非常重要的传统养老资源。二是农转居社区建设过程中带来了原有农村家庭居住结构的变化,这给农村养老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给代际分居带来可能,几代共居的家庭结构被打破,老人独居的情况明显增多,空巢比例陡升,这对家庭养老功能造成较大冲击;二是由于新居房屋分配的不同规则,一些独居老人不可避免地“被上楼”,这给他们的生活起居带来不便,特别是对那些身有残障的老人,日常生活和护理照料的难度被人为加大;三是新居的居住格局也影响到原有的邻里关系,老人邻里间的互相照应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农转居社区的养老制度出现内部差异化。由于各地参加社保的准入规定有所不同,农转居社区的被征地农民同样面临市民化和“被上楼”,但他们的实际参保情况却可能受指标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分化一些获得指标的人可以参加“城居保”,但其他没有指标的人就只能参加“新农保”。参保档次和保障水平在同一社区的同一群体中出现分化,这种内部不合理差距是农转居社区面临的新问题,它一方面会带来群体内部的不公平感,另一方面也实在地影响到农转居居民的实际社保水平。必须尽快找到制度衔接的有效方式,这一点非常重要。。四是征地必然产生大量的农业转移人口,因此,农转居社区一方面积聚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转移就业压力。五是农转居社区面积相对较小,居住相对集中,而且一般都建设有“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为集中提供养老服务(包括日常照料和医疗保健)创造了更为便捷的条件;在社区层面,这也为社区联结和社区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

从以上情况来看,农转居社区在养老方面既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农村社区的压力,如“土地养老”的丧失、“家庭养老”的削弱、养老需求的增多和照料难度的加大、保障水平的内部差异化等;又有比其他社区更为便捷的条件,如小规模集中居住、转移劳动力充裕、集中提供医疗等资源和养老服务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等,这为我们从社区层面发展农村综合养老及积极探索其实现途径提供了可能。

三、农转居社区养老实践:以B村农民新居为例B村是重庆市沙坪坝区曾家镇的一个农业村,位于曾家镇西北,距离沙坪坝区约27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8个合作社、17个生产队,共有735户2253人;村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生产,部分依靠外出务工;2012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为5900元。由于距区中心较近,交通便利,且紧邻重庆大学城,近年来,B村土地流转较快。2006年至今,全村共流转土地面积2540亩,分别租给G公司和R公司。G公司租地2300亩(含未利用地893.6亩),其中宅基地面积为259亩;R公司租地240亩(均为耕地)。G公司租用土地中有宅基地,给需拆迁村民建设新居,共修建288套农民安置房,截至2012年底已入驻151户383人。新居的150多户村民已经完全没有了土地,年轻人有一些在区里、镇上或大学城务工、做小生意,其余转居村民则处于待业状态,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社保。原来老村散居的村民家里还有土地,村民经济一部分靠土地收入,一部分靠就近外出务工收入;地里平时多由家中妇女和老人管护,农忙时壮劳力回家帮忙。我们的调研主要集中在属于安置区的农民新居,同时也走访了未涉及征地也未搬迁的老村散居家户。

1.B村社区发展与养老资源概况

近年来,曾家镇不断推进征地拆迁工作,新农村建设获得飞速发展。B村在服务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稳定和谐局面等各方面的挑战下,各项工作逐渐走上农村社区化管理的道路。2006年B村被确定为“重庆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沙坪坝区文明村”,2008年创建了“重庆市文明村”“沙坪坝区民主法治村”,2009年创建了“重庆市生态卫生示范村”“重庆市生态村”“重庆市民主法治村”“重庆市普法示范村”,2010年创建了“重庆市安全保障‘十百千’示范村”。2010年,B村依照“一村一社”的建设模式,以现有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了农村社区,同时建立了B村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1)土地资源。B村全村共有耕地3836.55亩,其中田地3069.24亩,土地767.31亩;林地面积3886亩,退耕还林地1194.21亩。全村产业以农业生产为主,属于“曾家镇万亩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的一部分,依托G和R两大农业龙头公司发展现代都市旅游观光农业;主要以蔬菜、水果种植为主,形成了一批以柑橘、翠冠梨以及琵琶等水果种植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经济林面积达245亩。在访谈中,我们大致了解到当地水果种植的收入情况,其对农村家庭而言非常可观参见访谈资料:“我是镇上社保所派驻到村里的,在镇上领工资。我老公就是本村人,那边没有统征。家里承包了45亩果园,有香桃、枇杷、李子和翠冠梨,翠冠梨还注册了有机食品商标,也逐步形成了品牌效应,一年还能给周边村民提供10来个就业机会。现在果园有一些还是小树没挂果,这两年一年收入能上十来万吧”。受访人:L大姐;访谈人:张文博;访谈时间:2012年12月26日。。此外,涉及土地流转的农民每人得到4.36万元的土地补偿。

(2)社保资源。B村居民参保的分化情况相对严重。由于G公司在租用B村土地之初,承诺会像大学城项目的被征地农户一样,将B村征地中涉及的相关农户转为非农户口并办理社保;同时由G公司负责建安置房(最初承诺有房产证,但至2012年底仍未下发)。但是,后来因为指标原因,只有三个合作社的农户办理了农转非,其余的转户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同时,仅给少数原来在集体企业或是私营企业有过工作经历并能开具相关证明的农民办理了社保,其他大部分农转非人员并没有社保的指标。因此,B村未被征地的农民参保情况相对简单,他们只能参加“新农保”;但被征地农民的参保情况就复杂了:土地流转后农转非并且获得社保办理资格的人员,在缴纳相应费用后办理了社保,符合领取条件的每月可以领取500~900元不等;土地流转后农转非但未获得社保办理资格,或者是有资格但不愿意缴纳社保费用的人员,则没有社保;而土地流转后却未能农转非的(占农民新居人口的277%),只能办理“新农保”,即每月领取80元养老金(70岁以上领取90元/月・人)。可见,B村在被征地和未被征地村民之间、转居和未转居村民之间,甚至是农转居村民内部都出现了参保情况和保障水平的分化。

(3)公共服务资源。曾家镇利用新农村建设的配套资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在集中居住的农民新居铺建了天然气管网但在未搬迁的散居农家,如距离农民新居1公里远近的欧家石堡社,天然气管道就只铺设到高速路边,却没有接进村里,对于这一点,散居农户比较苦恼。,并已安装自来水,相比以前散居之时,生活方便多了。在B村公共服务中心一层有一所卫生室,它是由曾家镇卫生院施行一体化管理、面向辖区内农村常住居民提供公益性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所有两名乡村医生,他们针对B村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管理,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保持更新;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因为两名村医都是本村人,每天又有人轮流值守,他们也能提供上门看诊;在有需要和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按照家庭式医生服务要求对签约家庭开展家庭式医生服务。此外,公共服务中心还建有康复室和活动室,但据介绍和观察,村民较少使用,即使是那些有实际需求的老人也很少使用。B村公共服务中心设有社会保障服务站,由曾家镇的社保所派工作人员提供社保相关的办理服务。

2.B村农民新居居民养老情况

从保障主体上来看,B村农民新居的老人在养老上有家庭养老、政府养老(养老保险)和市场养老等几种渠道;从主要养老方式来看,家庭养老依然是B村农民新居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我们同时看到:B村农民新居老龄化高于全村平均水平B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全村人口的23%,但农民新居60岁以上老年人口则升至30%。,由于居住结构和居住方式的变化,共居情况明显减少,老人独居的比例非常高60岁以上老年人口独居的比例约占新居老年人口的50%;70岁以上老年人口独居比例约为58%;80岁以上高龄人口独居比例约为55.6%。根据B村新居居民登记表(357位)中居民与户主关系大致推算得出:60~69岁老人共58位,其中29位与子女共居(50%),7位单独成户独居(12.1%),22位与配偶独居(37.9%);70~79岁老人共31位,其中13位与子女共居(41.9%),10位单独成户独居(32.3%),8位与配偶独居(25.8%);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18位,其中8位与子女共居(44.4%),6位单独成户独居(33.3%),4位与配偶独居(22.2%)。登记表等相关资料由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田奇恒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周绍宾副教授等人惠供。。可见,独居已成为该新居老人居住的主要情况。因此,B村农民新居的老人的主要居住情况有老人独居无子女看护、老人独居有子女就近看护、老人独居请人看护以及老人和子女共居四种类型,相应的,各种居住情况下的家庭养老功能和表现也出现了较大的分化。以下将就我们进行深度访谈的一些老人的案例,分别对这种四类情况进行介绍。

(1)独居老人无子女看护。案例1中的老人是一位有眼疾的老奶奶,她和老伴两人住在40平方米的安置房中,两人每月各有90元的养老金,家里活儿主要是老伴李大爷在做。李大爷身体还不错,平时在安置房后的闲散地块种一些菜,养老金就买些米、面、油,也还够用,但老两口平日的吃食非常粗糙简单;家里的环境和卫生条件比较差,家里的摆设也非常简单,大家电就是一台15寸的台式电视机和一台没插电的电冰箱,这两样电器分别是他们搬新房时大女儿和三女婿买来给他们的。眼疾奶奶和李大爷的生活质量比较低,李大爷因为身体好,所以平时还能外出走动走动,和院里的邻居聊聊天;但老奶奶却因为看不见、走不远,每天只能摸到院里静静地坐着。

(2)独居老人有子女就近照抚。案例2中的清瘦爷爷是案例1中眼疾奶奶的老朋友,他和老伴住在邻栋楼的一层,他们的女儿和孙女就住在他们楼上。清瘦爷爷身体还比较好,因为老伴瘫痪在床,所以家里的活计还是他在做。不过,他的儿媳和孙女会经常下楼帮他料理一下家务,诸如日常的卫生、衣物清洁,还有为瘫痪在床的老人擦洗等,老人主要就是给自己和老伴儿做饭。因为有儿媳、孙女等家人的就近照料,清瘦爷爷家里比较干净整洁,而且各式电器和家具也比较齐备,家里也比较有人气,不像眼疾奶奶家中那样寒酸、清冷。

(3)独居老人请人照顾。案例3中的老人是一位有腿疾的丧偶奶奶,一人独居。她一个人住在眼疾奶奶的楼上,因为参加了社保,每个月有800多元的养老金,所以就在同村人中请了一个中年妇女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包括一日三餐和每天早、中、晚扶她上下楼或小范围活动等;不过因为耳背,即使在楼下,她一天也不怎么说话,只是看着其他人说话或是玩乐。她的女儿住得很近,但并没有负责老人的生活起居,只是每天会过来陪老人坐一会。

(4)共居老人。案例4中的老人和子孙住在一起,家里有儿子、儿媳、孙儿、孙媳和重孙。当初分安置房的时候,按他们家的人口可以争取两套房子,当时老奶奶的老伴还在世,两位老人坚持说一家人不能分开,所以就置换了一套大三居。刚住进来时,儿子、儿媳都在区里或镇上打工,孙儿刚毕业,家务活主要是老奶奶、儿媳、孙媳三人一起做。不久老爷爷过世,老奶奶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很大影响。她跟家人住在一起,所以生活质量还可以,而且精神上也能得到慰藉,这一点在老伴过世后非常明显,特别是有了小重孙,老人自觉心情宽慰不少,感到生活还有新的希望。此外,孩子们在外面上班时常带回来各种消息,孙子也会告诉奶奶一些网上的资讯,老人自己感觉与外部世界和社会还不太脱节。

3.农转居社区养老存在的主要问题

透过B村的案例可以看到,目前中国农村社区,尤其是农转居社区养老主要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独居(空巢)老人自立养老的高风险性。城镇化带来土地流转的加速,被征地农民越来越多地脱离农业生产,农村青壮年越来越多地离开农村外出务工,农村社区空巢化现象不断加剧。这一点在农转居社区中体现尤为明显,特别是一些农村在农转居的过程中,由于拆迁安置、补偿等原因,人为造成家庭的再次小型化,老人独居情况越来越多。B村农民新居的独居老人大多在该农民新居有子女,但仅有一小部分与子女住在一栋楼中。这一方面与当时的拆迁安置政策有关系,只区分了户型面积,未区分户型配套功能,致使一些家庭在选择安置房时老、中(青)两(三)代人分居;另一方面也与这些家庭两(三)代人之间的具体关系等有关。独居的增多,给就近照护带来不便,老人自己养老的风险加大,尤其是病残或失能(半失能)老人。

(2)农村养老保险多层次掺杂带来的不公平性。农转居社区还有一个明显问题就是被征地农民转非的问题,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农转非参保上。以B村农民新居的老人情况来看,入住新居的家庭都是被征地家庭,一部分获得农转非指标,而另一部分却因为指标限制而未能农转非。他们同为一个村庄的农户,也同样都是在G公司租用土地过程中出现的脱地农户,但因农转非指标问题而出现了户口状况上的分化,进而影响到其参加或办理社会保障的类型,而农业户口享受的农保水平和非农户口享受的社保水平差距高达十数倍。在农转居社区内部出现了机会的不公和参保水平的不合理差距,不仅扩大了农村基层民众的不公平感,影响到他们的老年生活水平,而且是极易造成基层社会不和谐的因素。

(3)社区养老福利设施和服务辐射率低。虽然有“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但农村社区建设总体上相对滞后,各项服务设施配置并不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的配置率均比较低(陈伟东等,2011),尤其从设施和服务的辐射率指标来看,可及性和利用率较差。这也是农村社区老年人需求无法得到有效释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理论与政策思考

1.多元福利主义视角下的社区综合养老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welfarepluralism),也称混合福利经济(themixedeconomyofwelfare),在西方社会政策领域中主要指福利的规则、筹资和提供由不同的部门共同负责、共同完成;它是继古典自由主义、凯恩斯―贝弗里奇范式之后,为解决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研究范式;它主张社会福利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也不能完全依赖国家,而是全社会的产物。

通过对B村农民新居老人的整体了解和4类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注意到,农村养老存在三个逻辑面向及其对应的三种养老模式。

一是社会的逻辑:家庭养老。我们常说“养老送终”,这个词在案例1的老人身上似乎只能体现为“独自终老”或者是“独自等待终老”,不太能感受到“老有所养”,更遑论“尽享天年”“天伦之乐”了。而在案例2和案例4中老人身上,我们则特别感受到家庭的重要性。可见,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最基本单位,在农村仍然承担了主要的养老功能和能力。

二是行政的逻辑:政府养老。行政逻辑下,政府养老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上。B村农民新居都是被征地农民,从参保情况来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其中,养老保险又分两种参保形式和水平,已经农转居的个人或家庭加入社保,未转居农民或农户加入“新农保”。养老保险为农村老人提供了部分收入来源,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三是市场的逻辑:购买服务养老。市场的逻辑可以区分养老需求的层次性,在B村农民新居,体现市场逻辑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社区老人的就业问题,一方面是社区老人的失能(半失能)照护问题。就业能部分地体现老人的经济能力和收入来源,G公司通过市场的方式购买服务,向有条件的老人提供服务费用,构成这部分老人养老的经济来源之一在B村农民新居,G公司按照租地之初的承诺和企业的发展情况,可以为社区有劳动力的老人提供部分岗位,如社区卫生保洁工作和G公司苗木经营中的种植、养护工作等。。在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上,针对需求和支付能力的差异性,市场的逻辑体现出了较大的分化和调节。如案例3中的老人,即使其子女就住在附近,但她选择(无论出于情愿或是被迫)的是每月支付800元,请人来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另外,据服务中心卫生室的一位医生介绍,他们也提供上门看病服务和付费家庭医生的服务。因此,老人的照护可以视需求和支付能力选择不同的服务类型,而这一差异性的满足则可以由市场的逻辑来实现并调节。

基于福利多元主义,我们可以引入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家庭在社会逻辑下践行抚养、赡养义务,同时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购买服务所需资金;政府在行政逻辑下注入政策性和公益性的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如社区组织办公用房、警务室、社区保障室、卫生室、老人护理照料室(含日间照料、护理、康复等)、老年活动室、室内外健身活动场所、图书室、社会援助设施等;个人或组织则在市场逻辑下提供针对多层次需求的具体服务内容和服务人员(包括专业和非专业),以实现从不同的逻辑面向对不同层次养老需求的交叉满足。

社区综合养老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第一个是社区层面的综合,要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服务平台和粘合剂的作用,将居家自立养老和社区提供辅助养老服务进行有机结合,调动家庭和社区两重资源。第二个则是多元福利主体的综合,即从社会、行政和市场这三个逻辑面向出发,共同提供养老资源和服务。本文所提出的社区综合养老即在于发挥社区的综合,实现在社区层面多元主体的服务整合:一方面体现在社区沟通信息、整合资源、提供服务平台的统筹功能上,另一方面体现在保障主体、筹资机制的多元化上。

社区不仅提供公共服务,亦可满足多层次需求的多元主体在社区层面购买多样化服务。这一点在土地养老、子女养老和家庭养老明显式微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城镇化趋势下,要求农村社区积极发挥家人、子女、邻里、社区、政府和企业等多个主体的力量,尽快形成综合型的社会养老。而透过B村农民新居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一方面,虽然家庭养老功能已经弱化,但家庭依然是该新居老人养老的一个重要支持,这说明了家庭在国人观念中的重要性,也反映出家庭之外的养老功能匮乏(比如社区)。另一方面,该新居已经出现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如生活照料、护理复健需求等;且该社区也具备提供相应资源的条件,如医疗室、保健室、老年人活动室以及充裕的劳动力资源等,但是,该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项目、内容、方式都相对简单,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而这些则是社区综合养老今后的发展空间。

2.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的优势与意义

通过对B村农民新居养老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家庭在农村社区依然是一个重要社会单位,依然承担着主要的养老功能和能力;(2)独居(空巢)老人,特别是其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极为突出;(3)农村已出现了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但服务供给仍相对单一、水平较低;(4)农转居社区的社区公共服务存有潜在资源整合能力以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但社区养老服务的设施、项目、内容、方式都相对简单,资源整合能力发挥不足;(5)农转居社区的多种养老保险掺杂,且有较大差距,有失公平。社区是一个基本的社会单元,是人居、交往的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性基础机构和服务平台。面对农转居社区存在的这些养老难题,抓住“社区”这一关键性因素可以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

从B村农民新居的情况来看,在养老意愿上,空巢(独居)甚至是两代老人家庭的老人,依然倾向于居家养老;但在现实养老中,他们的生活照料存在很大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这时,社区所能提供的支持居家养老的社区照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作用就尤为突出。而农村社区相比城市社区,有其特殊性:社区多以村为基础(包括基层管理单位――村委会以及村集体经济),基本上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即使是新建的农转居社区也保留有原村的关系和情感纽带。在农村社区发展社区综合养老,建设支持居家养老的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有着传统文化的先天优势,也有熟人社会的现实优势。因此,发展农村社区综合养老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且对于农村社区建设、民生事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应重点完善家庭支持福利政策和社区统筹支持福利政策,从整合多重资源、发挥多元力量的角度积极发展农转居社区综合养老。

3.建设农转居社区综合服务体系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把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作为重点项目,先后建成一大批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机构、社区图书室、警卫室等,为提供社会服务活动创造了必要条件。B村2010年在建制村基础上设置农村社区,同时建立了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设有社会保障服务站、社区卫生室、康复室、活动室、图书室、社工基地等。但是,从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细类及其主要建设指标、现实服务效果来看,农村社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尚未成熟,在社区层面提供综合的能力还远未得到有效激发和释放。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生活服务设施、社会管理设施及社会福利设施等三类。而B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设施主要集中在社会管理设施和福利设施上,恰恰缺乏与老人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服务设施上。对于空巢、独居或失能、半失能老人而言,生活照料是其老年生活中最大的问题,但农村社区目前尚未关注老年人的这一最为基本的需求。城市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中,已普遍覆盖了老年餐桌(包括送餐上门)、日间照料中心、活动中心、托老所、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但农村社区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尚远不能及,且各类养老服务设施之间的衔接、利用也存在问题。如B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康复室是每天免费开放的,但需要复健的老人往往因无人协助,无法前去使用复健仪器,康复室形同虚设,造成资源浪费。

当然,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农转居社区建设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和条件是有的。首先,农村社区多为熟人社会,有着长期邻里关系和互助义务的传统基础;其次,农村社区特别是农转居社区有着充足的闲散未充分就业的女性,完全可以满足社区养老服务所需人力资源;最后,农村社区老人的生活服务是一个低成本、高收效、“小站点灵活解决大问题”的服务类别以助餐为例,社区综合服务站可以根据需要助餐老人的情况,灵活采取发放助餐券进行补贴、设立老年餐桌集中用餐、送餐上门、“一对一”或“一对多”购买助餐服务等多种形式,实际解决社区老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农村社区综合养老应首先强化社区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生活服务、福利服务设施的配建并逐步提档升级,增强社区综合养老服务的功能。

4.完善农转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在建设和完善社区综合服务体系的同时,也需要同时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在服务提供中不仅起着媒介的作用,还有着粘合剂的作用,它在国家和市场的逻辑外发挥了社会的力量,联结了社区和家庭两个载体和两重资源。从B村农民新居的养老意愿和养老实践来看,家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养老功能单位,但家庭对养老需求的满足情况和现实效果却已经非常有限,特别是对于农改居社区大量的独居老人而言,家庭养老实质上变成了自立养老,他们的生活状态大多停留在生存维系层面的较低保障上。从现实养老需求来看,老人有着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管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辅具配建、无障碍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精神慰藉等多元化和多层次的居家服务需求,但这些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而从综合养老服务的供给来看,农村社区具备发展社会综合公共服务的基础和条件,存在整合资源的潜力。因此,农村社区的养老问题可以以社区为依托,通过社区整合资源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来寻求解决,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发展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以社区为依托、支持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居家养老,既符合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实际养老需求,也符合中国未来的养老方向,同时是对既有资源的较好配置与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意在调动家庭和社区两重资源,结合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双方的优点。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建立了以社区居家养老为核心的养老服务体系;农村社区有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良好基础,也有现实需要,但囿于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服务水平,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尚不完善,还不能满足社区成员的多元需要,服务设施的辐射率、可及性、利用率偏低。也正是因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能力不足,致使老人只能采取较低水平的家庭或自立养老,无法获得社区的养老资源和服务,也不能更充分地释放养老需求。虽然农村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家庭支持、邻里互助在农村养老中实际上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家庭乃至整个社区对老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精神健康都至关重要。这一点也正是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家庭养老的积极意义之所在。同时,随着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老人家庭自立养老将能在社区内便捷地获得更多的居家养老社区辅助服务,家庭自立养老也将实现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过渡。

5.建立以生存、生活公平为底线的一体化的社保体系在景天魁(2009)等学者提出的“底线公平”中,养老问题虽然不是硬性要素,但养老问题中有涉及“底线公平”的基础部分。影响老人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有经济能力、子女照护、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等众多因素,其中经济能力对一个老人家庭尤其是独居老人家庭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在B村的众多老人中,有的人一个月只能领取80~90元的养老金,有的人却可以领到800~900元的养老金,这种不合理的内部差异主要是由于制度因素导致同样的农户身份却有不同的市民化状态和结果,这就是在养老问题上的“底线不公”。因此,政府应尽快推进并落实对分散的养老制度的并轨统筹,有效衔接各项制度,在农民市民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切实保证制度的全覆盖和公平性。

参考文献:

陈伟东,张大维.2011.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其配置:城乡比较[m]//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中国农村社区发展报告・2009.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江燕娟.2014.论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J].社会福利(理论版)(3):21-25.

景天魁.2009.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概念解析[C/oL]//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9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规模与速度不断增加以及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快,使得农村传统的以家庭保障为主体的养老模式不能为继,农村社会养老愈显迫切。2009年,国家开始进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但这种模式从保障水平上来说相对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出发,结合农村养老保险对象的人群特点,将农村养老保险对象分为三个人群,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农村养老保险的双梯模型。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人群分类及其变动分析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人群分类

1.老龄人群。这类人群是指年龄达到或者超过60周岁的农村人口。按照我国相关法律和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这类人群达到了享受养老保障的年龄条件。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类人群在农村人口中约占14.49%。其中,以劳动收人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51.35%;以离退休金、养老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4.13%;以最低生活保障金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2.28%;以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40.46%;以其他方式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占1.78%。

2.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笔者认为,这类人群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下并以农业生产经营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包括在农村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和经营的人员。这类人群的收入大多是跨季度的,无法按月均固定收人计算,且由于生产资料和技术的限制,人均年收人多在3000一6000元之间。这类人群在年龄结构上多为中壮年。

3.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笔者认为,这类人群主要是年龄在60周岁以下、处在一定劳资关系的雇员地位并且有固定月均收人的人群。这里主要指农民工群体。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农民工总数为22542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31.25%。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的群间变动趋势分析

1.老龄人口所占比例持续增加,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快。从老龄人口占相应总人口比例角度看:2001年我国农村人口中60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例为11.76%,已经超过了10%的老龄化标准。到2008年,农村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14.49%,同期城镇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分别为10.74%和12.21%。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快于城镇老龄化。从老龄人口绝对数的增长角度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1年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口样本占总样本数771616人中的90755人,2008年农村60周岁以上的人口样本则占总样本数638824人中的92581人。

2.以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比例逐渐减少。随着农业生产资料的有限性愈加明显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对于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及农业单位产值能力的升值空间十分有限。在现行的土地利用政策下,农民不可能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性收人的增加大幅度提高总体收人水平。因此,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呈现下降趋势。因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得以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比例逐渐减少。

3.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比例持续增加。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长以及其他产业劳动回报率高于农业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及二、三产业转移。其中农民工增长的速度十分显著,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6年年底农民工总量约为1.32亿人,到2008年底农民工总量达到2.2542亿人,两年间增长了近一倍。这使得农村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群体增长显著。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群与模式的双梯模型分析

本文在前面已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象进行了人群分类,总结了各类人群各自的特征以及群间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出人群与养老模式的双梯模型,以期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用模式做出探索。如图,本文将农村养老保险按人群类别设计为三个模式,即农村养老保险对象与模式的双梯模型。在本模型中,根据农村各人群的人口规模和变化趋势确定了群体分类梯形,即在农村人口中,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群最多,并且以后还会不断发展壮大;以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的人群次之,并且规模会不断减少;以老龄人群最少,但其规模发展最快。根据预计国家财政在各人群中的补贴规模的大小设计养老模式梯形。下文将就各模式的形成机理以及各模式的最终统一进行分析。

(一)国家保障是农村老龄人群养老保险的实质需求与有效模式

1.农村老龄化趋势加剧要求农村老龄人口的保障形式由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向国家保障转变。在农村现有的养老模式中,农村老龄人口依靠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占91.81%,也即自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尚没有承担起使农村居民老有所养的责任。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特别是青壮年人口向城市流动和转移的速度加快,我国农村留驻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快于农村户籍人口的老龄化速度,农村实际老龄化增速加快,这使得农村老龄人口养老保险的家庭保障功能日渐弱化。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使得农村老龄人口的劳动量不断加大,从而更加依赖于自我养老。但是老龄人口的劳动能力有限,并不能通过劳动充分保障自己。因而农村老龄人口应该由国家保障替代自我保障和家庭保障。

转贴于2.国家保障是农村公共物品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公共物品领域逐渐市场化。农民虽然温饱的成本降低了,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78年的67.7%下降到2009年的43.7%,下降了24个百分点。但是,农民的医疗和教育等公共物品的成本却大为提高。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公共物品进行了一定的政策调整,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农民看不起病。虽然实行义务教育免费,但是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依然严重,一旦家庭中有下一辈上大学,农村家庭就根本无力再承担老龄人口的养老保障问题。

3.国家保障农村老龄人口的实质操作层面分析。

(1)国家的保障水平是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随着农村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家保障模式的标准只能是解决农村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实现农村老龄人口老有所养。

(2)国家保障模式与社会保障模式的衔接应有一个过渡年龄段。随着城乡老龄化趋势的加快,国家保障模式将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因而国家保障模式不可能持久地持续下去,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国家保障模式过渡到社会保障模式。考虑到农村居民缴费能力和缴费时间等相关限制,笔者认为以55一60周岁为国家保障向社会保障模式过渡的年龄段较为合适。也即现阶段处于55—60周岁的农村居民在达到60周岁时都可享受国家保障,55周岁以下农村居民根据其收入来源的形式按年或者按月缴纳保险费。但是,由于我国的缴费年限一般都是巧年,所以在45一55周岁年龄段的居民应该可以享受国家或者集体的额外补贴,以弥补缴费年限不足的问题。

(二)双方责任主体是保障以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要收人来源人群的现实途径

社会保障与国家保障的实质区别表现在责任主体的不同,国家保障模式中政府是惟一的责任主体,社会保障模式中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是责任主体。对于以家庭经营性收人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居民,本文认为以个人和政府同为责任主体的养老保险模式较为适合。

1.双方责任主体是农村生产特性的现实要求。农村的经济生产方式不同于城市,城市经济多以资金和技术密集的企业为支撑,企业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主体,在员工老龄保障方面具有一定责任。农村经济多是分散的农户自我经营为主,农村很少存在经济实力很强的第三方责任主体。而一般农村集体的经济力量更为薄弱,多数农村集体并不能给农民提供实质性的补贴,这便是农村养老保险个人和政府双方责任主体的现实依据。加之农村生产具有不确定性,受气候和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农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国家共同作为责任主体提供老年保障。

2.双方责任主体养老保险模式的实质操作层面分析。

(1)政府和个人对等共担该人群的养老保险责任。政府和个人对养老保险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费的缴费责任上。应本着“责任对等共担”的原则,由政府和个人各缴50%的保险费,缴费标准可以有不同的档次。本文认为,个人最低年均缴费标准应为200元,根据2009年《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养老金发放标准,可以知道月均养老保险金的计算公式为(不考虑币值和物价问题):

月均养老金二(个人年缴费量+政府年补助量)x缴费年数÷139+基础养老金

在《意见》中规定国家补贴的基础养老金为55元,个人缴费标准有100一500元不等的五个档次。地方政府补贴标准最低为30元,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全额补贴,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贴。按最低缴费标准100元和最低缴费年限15年计算,农民个人在缴费15年后所获得的月均养老金约为84元,这很难保障生活需要。如果个人最低缴费标准为200元,中央政府补助200元,地方政府补助30元,那么农民在缴费15年后的月均养老金为101元。加上农村生活来源具有一定多样性,基本能够保证生活需要。

(2)养老保险金的管理和运营机构应独立于责任主体而存在。在明确养老金缴纳的责任主体的同时,应就养老保险金的保值和增值办法做出安排。笔者认为,养老保险金的管理和运营机构应独立于责任主体而存在,这样能确保资金能够专项专用。当然,应组成责权三方的监督机制,以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保值增值。

(三)三方责任主体是以工资性收人为主要收入来源人群的养老保险的有效形式

1.农民在劳资关系中的弱势地位要求三方责任主体共同保障。农民如果要获得工资力以外的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使得农民在取得工资性收人时处于劳资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农民没有劳动力的定价和议价权,也就无法切实保障老年生活。这就需要通过国家法律层面确定该人群的养老保险应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为责任主体,三方共同承担该人群养老保险的缴费义务。

2.三方责任主体养老保险模式的实质操作层面分析。

农村居家养老模式篇10

    【论文摘要】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迫切要求建立和健全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文章在时我国农村现行两种主要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和社会化养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居家养老概念,并分析了为使农村养老在法制、经济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政府应发挥的职能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称这个国家或地区进人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止2000年底,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这表明,人口老龄化“银色浪潮”在席卷发达国家之后。已降临中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有其自己独特的特点:首先,人口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左右,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在加快,从1980年到2000年,在20年的时间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就基本完成了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而英国完成这一过程大约用了80年,瑞典用了40年。再次,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估计,目前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3亿,是世界老年人门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城乡生活水平不同、生育水平和人口的年龄结构不同,全国各地人口老龄化状况差别较大,在任一时点上人口老龄化程度都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差异,首先表现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差异上。从老年人口分布的绝对数量上看,根据1990年第四次普查数据,全国共有60岁级以上老年人口9725万人,其中居住在市里的为1837.7万人,居住在镇里的为602.4万人,居住在县乡里的有7284.9,分别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8.9% ,6.2%a ,74.9%可见,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3/4,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4,数量相差悬殊。另外,中国老龄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老得快,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使农村的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因此农村养老的挑战就更为严峻,但农村却恰恰没有养老保障,这就为农村养老途径的探讨提供了有利的现实基础。

    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具体生活问题,也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探索农村养老途径,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后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如何做到使广大的农村老年人在辛勤一生为杜会做出贡献之后能安度晚年,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已成为巫待解决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国农村养老的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主要还依赖家庭养老,家庭养老目前是中国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占92%,社会化养老的实行很有限。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这种养老保障格局将受到严峻挑战。

    (一)家庭养老

    所谓家庭养老,即以家庭为单位,由家庭成员主要是年轻子女或孙子女赡养年老家庭成员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终身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家庭养老有以下特点:一是绝大多数老年人依托家庭养老;二是老年人绝大部分与子女居住一起,且三代同掌家庭居多;三是“分而不离”家庭多。

    就现阶段中国农村养老的实践结果来看,家庭养老已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它既能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满足老年人安享夭伦之乐的宿愿,又能缓解并不富裕的中国社会所要承担的养老社会压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农村人口流动幅度加大,子女不在老人身边的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家庭养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农村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家庭的规模趋向小型化、核心化,这使家庭养老的负担加重,再加上农民收人水平较低,致使部分年轻人口可能无力承担或不愿承担养老重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呈现日渐削弱的趋势,这就要求社会化养老的加强和普及。

    (二)社会化养老

    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有两种具体形式;五保户供养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

    1.五保户供养制度。该制度开始于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是指机体(起初是合作社,后来是人民公社的生产队)对本社本队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农村老人、残疾人和孤儿进行集体供养的一种社会福利制度。“五保”包括保吃(供应口粮、食油及零用钱等)、保穿(供给衣服、被褥等必需品)、保住、保医和保葬。“五保”的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一般群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供养形式可分为集体供养、分散供养、亲友供养和义务供养等。五保户供养制度的具体表现是由政府出面创建敬老院。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是工业化迅速发展情况下,政府为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与雇主和企业生产者订立的防范劳动者老年风险的保障契约。这种制度一开始并不覆盖国家公务人员、企业雇主、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以及农业劳动者。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一些国家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渐涵盖了除企业生产者之外的其他社会劳动成员,其中也包括了农业劳动者。

    从理论上讲,社会化养老将养老责任分摊于全社会,大大降低家庭养老因负担不起而不养老人的风险,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但由于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收人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农民缴纳保费的能力有限,制约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有效运行。就全国来讲,目前社会化养老保险在农村仍不具普及意义,保障程度和覆盖面较低。

    目前首要的任务是探寻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又能顺利完成现阶段农村养老由传统的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的道路,在弘扬传统文化、肯定家庭养老价值的同时,积极推进社会化养老的发展。

    三、中国农村养老新模式—居家养老

    如何在农村发展介于社会化养老和家庭养老的过渡性养老机制,学术界有很多不同的观点,大多数学者趋同于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本人认为在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两种方式结合起来的同时,找出两者的最佳结合点。

    第一,农村养老模式的有效探索: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让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外,还需要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和国家基础之上的,它是以居家养老为形式,以满足社区老年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福利金的资助为手段,以国家制度政策法律管理为保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体系。建立和完善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为农村居家养老提供支持和载体。

    从微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减轻家庭养老的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居家养老使得老年人继续在家庭中生活,由于家人更了解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和生活习惯,与公共机构养老相比,在保障资金相同的情况下,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一些。另外,居家养老对保持代际交换和代际互助,以及保持家庭稳定和谐与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从宏观效果来看,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把农村养老完全推向社会后给政府造成的压力,同时,又有社会方面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养老保障程度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第二,在农村构建养老保障体系,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居家养老,使其在法制、经济和保障水平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支持。建议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首先,法制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由伦理走向法制。可以考虑将农村养老问题纳人人口管理范畴,并列人基本国策,最大限度的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另外,政府在相关政策上也要出台一些得力措施,促进农村养老保障不断完善。譬如,在选择居家养老的模式下,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的重要性和典型性,养老金来源的社会化部分就要相应额外给予一定的补助,免除她们因少子女而有的后顾之忧,吸引农民自觉自愿加人少生快富行列中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计划生育。

    其次,经济支持。首先,政府可以根据地方的资源比较优势,以市场导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并为以后在农村开征社会保障税的税源充分提供保证。其次,政府要从改善农民收人水平着手,提高农民养老的经济负担能力。一方面要加快落实各种农村政策,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传统种植结构,增加农业科技投人,通过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人。另一方面应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为建立理想的农村养老保障机制提供财力支持。另外,还可以由政府出面开拓其他一些筹资渠道,比如由政府出面组织发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福利,用其所得来帮助贫困地区保障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