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1:42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1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创建财政改革与管理综合示范县活动的实施意见》和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制订2010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行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力求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为我市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检查范围

1、各乡镇政府财政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2、根据*省财政厅布署和*市政府安排的市直相关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执行情况。

3、上级财政部门授权检查的驻我市外埠机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

三、检查时限

以20*年财政收支业务为重点,个别检查事项可追溯到以前年度或延伸至相关单位和个人。

四、检查依据

实施监督检查将依据《会计法》、《预算法》和《财政违法处罚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度性规定进行,对监督检查结果予以客观、真实的反映,出具监督检查报告,做出基本评价,针对查出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改进工作建议。

五、检查内容

(一)执行财政、财务、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情况;

(二)预、决算的编审及预算调整情况;

(三)预(决)算的审核、批复及预算追加、追减情况;

(四)国库资金和财政专户资金收缴、退付、拨付等情况;

(五)财政集中支付执行情况;

(六)专项资金和国家债务资金的分配、使用、监督情况;

(七)非税收入资金管理情况;

(八)对国有资本和财务管理情况;

(九)银行账户的管理及资金收付情况;

(十)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

(十一)对审计部门和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所提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二)其它需要监督检查的事项。

六、检查方式、方法

根据业务繁简或检查效果需要,可采用就地检查与调账检查两种方式,对单一被查单位(或事项)也可两种方式一并采用。必要时可与监察局、反贪局等相关执法部门联合进行。被检查单位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不得瞒情不报,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检查。要按检查组要求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年初预算、预算调整、有关文件、拨款、签报、报表、账簿、凭证及其他资料。被检查单位对其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由被检查单位负责人对其负责。承诺书包括内容:

(一)提供监督检查资料种类、所属时限、数量;

(二)对提供资料真实性、完整性承诺要求;

(三)被检查单位领导及经办人签字。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2

一、建章立制,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财政监督管理制度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基础。近些年来,我们始终重视财政监督的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功能。

1、围绕强化财政管理、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开展制度建设。1*9年,我厅制订了《*省财政厅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的办法》。该办法涵盖厅内各项财政工作,明确规定了一系列规范财政管理、加强财政监督的措施,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行为。此外,还先后制订了《关于加强我省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省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规定》、《*省国有企业财务监管办法》、《*省国有企业财务总监管理办法》、《*省建账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与财政监督相关的规章制度,为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提供制度依据。特别是从20*年下半年开始,我们针对近年来财政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修订和完善各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堵塞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漏洞。目前,已出台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2项,还有20多项正在抓紧制订。

2、围绕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监督行为开展制度建设。20*年,我们制订了《*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并由省政府颁布施行。该办法对监督检查的职责与权限、监督检查方式与程序、被监督检查单位的权利与义务,特别是对预算收入的监督检查作了明确的规定,为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提供了依据。为了进一步提高《*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的立法层次,20*年,省人大常委会已将《*省财政监督检查办法》列入立法计划,经审议通过后,准备以人大立法形式颁布施行,将“办法”升格为“条例”,进一步提升财政监督工作的地位和权威。

二、转变工作思路,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在实施财政监督过程中,我们不断拓宽思路,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积极创新财政监督工作机制。

1、以监督预算编制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机制。为改变过去财政监督只注重事后检查的弊端,建立起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的监督机制,我们将监督关口前移,以监督预算编制为切入点,对预算编制过程进行监督,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每年,监督检查处(含财政监察特派员办公室,下同)都积极介入省本级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工作。监督检查人员充分发挥对基层情况较熟悉,对预算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较有发言权的优势,对行政政法处、教科文处、经建处、社保处、农业处等5个主要业务处所编制的部门项目预算草案进行集中审核,并提出独立的审核意见。审核的重点:一是程序性审核。主要审核预算申报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较大的投资项目是否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配套资金来源是否落实,申报的资金是否与实际需要一致等。二是实质性审核。主要审核单位申报项目是否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有无变相套取资金的现象。三是效益性审核。主要审核项目资金安排,能否最大限度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否存在损失浪费现象。四是实地核查。对于有疑问和有争议的项目,到项目申报单位进行实地核查,为预算审核提供依据和素材。

2、坚持“三个统筹”,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近年来,我省树立“大监督”理念,按照“三个统筹”思路,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来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统筹财政监督计划,克服监督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年初,各业务处室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提出监督检查项目、要求,提供财政资金项目、资金流向等情况,监督检查处根据各业务处室提出的检查项目及要求进行汇总,统筹安排,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初稿),经厅务会议审定通过后,严格按计划的内容和要求实施。二是统筹财政监督力量,充分发挥业务处室的监督作用。监督检查工作由监督检查处负总责,各业务处室派人参加本业务口项目和资金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处统一调配各处室、市县财政局的检查力量,将检查人员分为若干小组,组长由监督检查处的有关同志担任,检查小组按地域、部门进行分工,将所负责的每个市县、部门的财政资金检查项目打捆检查,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工作效率。三是统筹使用财政监督成果,改进和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检查结束后,各检查小组按要求写出本组的检查报告,由监督检查处汇总成总报告,反映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情况,并提出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对在检查中发现的情况和问题,监督检查处及时地将各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情况和整改意见向有关业务处室、主管部门和有关市县财政局反馈,并将检查情况作为下一年度预算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以达到真正利用好监督检查成果,切实解决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问题的目的。

3、重视和加强专项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堵塞财政资金管理漏洞。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通过加强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一是对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从*年开始,我厅对各市县财政专项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及项目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不仅监督市县专项资金的使用、分配、核算过程,而且还对其拨付程序的合规性等进行监督。检查结果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引起了各市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二是尝试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检查。2003年,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数额较大的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委办公厅等部门及其下属单位20*—20*年省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跟踪问效。既纠正和查处了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行为,也为科学编制20*年度预算提供了事实依据,更从中找出了进一步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提高财政监督的时效性。各专项资金一拨付,立即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财政资金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今年我省遭遇多年罕见的旱情,省委、省政府和中央财政拿出3760万元资金支持全省抗旱。为了确保这些资金发挥出应有效益,我厅发文规定各市县必须实行资金专户管理,要求各市县财政部门督促主管部门加快人畜饮水和抗旱救灾项目施工进度,按照报账制的要求加快项目资金拨付进度,并于每月底将这些项目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上报省财政厅。为准确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我厅还与有关主管部门一起,组成检查组到各市县进行抽查和暗访,监督各市县按规定规范有效地使用抗旱资金。总之,对各项重大专项资金,我们基本做到资金拨付到哪里,专项监督检查、跟踪问效就到哪里,确保财政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建立财政监督为财政改革、财政管理服务的机制,促进财政改革顺利进行,进一步规范财政管理。我省财政监督工作紧紧围绕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来进行。一是为财政改革扫除路障。如1*9年开展的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检查,共撤销违规设立的账户和收入过渡户2333个,不仅从源头上整顿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秩序,而且为会计委派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非税收入征缴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20*年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后,我们再次清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撤并不符合规定的账户,进一步巩固了会计委派制度改革成果。二是积极参与财政改革方案和财政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各项财政改革方案和财政管理政策出台之前,我们都充分征求和吸收财政监督机构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完善好方案和政策。三是财政监督与调查研究相结合,为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出谋献策。在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时,不仅注重检查了多少单位,收缴了多少财政收入,纠正了多少违纪问题,而且还注重发现了哪些财政管理漏洞,提出了哪些推进财政改革、规范财政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充分发挥出推动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的参谋助手作用。

5、建立内外并重的财政监督工作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提高财政管理水平。近年来,我省既开展对外的专项检查,也注意加强财政自身内部监督检查。20*、20*、2003年连续3年开展了《会计法》执行情况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建筑施工、房地产、医药和卫生等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的行业。对检查中查出的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按《会计法》规定进行处罚,从而整肃了会计工作秩序,规范了有关行业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年,根据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的要求,对会计师行业进行了认真清理。20*年,检查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整顿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秩序,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同时,我们还按照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门内部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强化自我约束,进一步规范财政自身的管理行为。从1*9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对本厅的财务收支和财产物资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审计,及时纠正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关审计结果在全厅职工大会上公布,提高了厅机关的财务收支和资产管理透明度。*年以后,我们除对省本级财政资金账目进行了内部审计以外,还把部门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情况作为检查的重点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检查效果。

三、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几点体会:

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我们主要有下面几点体会:

1、必须站在财政工作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化和财政工作的不断规范,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财政监督是财政不可分离的基本内容,是财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监督工作者必须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善于站在财政工作全局上,谋划和开展财政监督工作,不断提高财政监督工作水平,发挥财政监督在严肃财经纪律、整顿财经秩序等方面的作用,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促进公共财政的建立,作出应有的贡献。

2、必须树立“大监督”的理念,将财政监督工作贯穿于财政管理始终。在新形势下开展财政监督工作,必须克服过去“重分配、轻监督”的思想,树立起“大财政、大监督”的思想观念。1*8年,我们就明确提出从自身做起,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加强财政监督工作,努力克服“重分配、轻监督、弱管理”问题。近年来,我们所推行的各项财政改革,尤其是支出制度改革都包含着财政监督的理念,寓财政监督于财政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之中。逐步树立起了“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财政监督工作改变了过去只由监督检查处一个处室孤军奋战的局面。每年按照“三个统筹”来制定统一的年度财政监督计划,监督检查处与各业务处室按照各自的监督职责和职权,分工负责,实现了财政内部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必须紧紧围绕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来组织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是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财政监督工作直接接触的都是财政运行中的具体案例和第一手材料,也最容易发现财政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因此,财政监督工作要克服为检查而检查的思想,充分发挥掌握情况较多的优势,注意加强对检查情况的分析和综合,为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提出更多更好的意见和建议。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3

关键词:财政监督;派出机构;监督检查

中图分类号:D6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1)06―0012―04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008年财政部下发《关于加强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长远发展角度,推进构建完善健全的财政监督机制,逐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紧密衔接、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财政监督管理运行体制,实现对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科学、规范、有效监督和管理”。这为加强地方财政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如何加强省级财政部门专职监督机构建设、强化省级财政监督职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河南的主要做法

根据十七大部署和财政部要求,河南省研究制定了全面加强财政监督机构建设、强化省级财政监督职能的改革方案:一是将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处更名为财政监督检查局,核定行政编制20人,其中:局长1名(副厅级),副局长3名(正处级),下设3个处室。二是向省辖市派出6个财政监督检查办事处,核定事业编制60名,经费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其中:正处级领导职数6名,副处级领导职数12名。三是调整完善财政监督职能,理顺内部业务机构与监督检查机构的关系,调动各方面开展财政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其机构设置与管理具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科学理念,设计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一是设计构建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相互制衡的工作格局。按照“三定方案”,除综合管理类处室以外,财政厅设立收支管理类处室16个,配备人员169名,负责预算编制和执行;设立监督检查类机构9个,核定编制80名,负责预算监督。无论机构设置还是人员编制,监督检查机构和人员大体占据三分之一。二是设计构建了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按照“三定方案”,内部业务机构负责对所联系部门(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和监督管理,侧重于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监督检查机构负责监督检查财税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侧重于事中和事后监督。三是设计构建了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格局。按照“三定方案”,内部业务机构负责财政资金的审核、调查、跟踪管理等,属于日常监督;监督检查机构负责财政资金的重点检查,属于专项监督。四是设计构建了检查、审理、处理“三权分离”的工作格局。按照“三定方案”,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作为财政厅的派出机构,负责财政重点监督检查的外勤检查工作,依法履行监督检查权;监督检查局作为财政厅的内设机构,负责前期计划和后期审理工作,依法履行复核审理权;财政厅作为行政执法主体,依法履行处理处罚权,并承担有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责任。

(二)实行划片管理,按行政区域设置派出机构。按照“三定方案”,省财政厅向省辖市派出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每个监督检查办事处承担三个省辖市区域内的省级财政监督检查任务。各监督检查办事处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各省辖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执行国家财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情况;监督检查各省辖市涉及省级财政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监督应缴省级财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及时缴入国库;负责对各省辖市和有关单位申报和管理、使用省级各项财政专项资金情况进行监督和跟踪问效;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对省直驻各省辖市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办理省财政厅交办的其他监督检查事项。

(三)立足河南省情,实行“派出不派驻”管理模式。按照《河南省财政厅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有关规定,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由财政厅直接管理,直接对厅党组负责,按照厅机关内部处室对待,分别称财政监督检查一处、二处、三处、四处、五处、六处;日常业务工作由监督检查局统一协调、指导和管理;工作人员的录用、考核、任免、奖惩、工资福利等人事管理工作,由厅人事处负责;办事处的财务、行政后勤等工作,由厅办公室统一管理。办事处办公地点设在厅机关,到各市县检查工作,按出差核报相关费用。监督检查办事处实行“派出不派驻”管理模式,主要原因在于:河南地处中原,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铁路建设全面加快,通信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信息技术应用和宽带网络的发展,特别是“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建设,为财政监督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由财政厅直接管理,办公地点设在厅机关,克服了外省派驻管理模式自身固有且难以克服的缺陷,增强了省级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四)选拔优秀人才,高起点建设财政监督专职队伍。人才是干事创业的基础。机构改革中,厅党组着力为财政监督事业的创新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把懂业务、会管理、善监督、敢监督的同志充实到财政专职监督检查队伍。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主任,通过竞争上岗调任。为适应财政监督工作业务性强、涉及面广、综合素质要求高的实际需要,向社会公开招录了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包括财政、法律、会计审计、工民建等专业24名工作人员,建立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业务精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财政监督干部队伍,为有效履行财政监督职能提供组织保障。

二、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派出机构成立一年来,在提高财政监督检查执法能力、建立财政监督工作长效机制、履行财政监督职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影响,目前河南省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财政“大监督”理念尚未深入人心。一是计划经济条件下财税大检查工作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监督检查局还有点儿像当年的“大检办”,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也有点儿像当年的“临时检查组”。二是在财政系统内部还存在着财政监督就是专职机构的任务的狭隘监督观念,尚未完全跳出财政监督就是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的“小监督”圈子。三是在财政系统内部还存在着“重分配、轻监督,重支出、轻绩效,重本级、轻基层,重制度、轻落实,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的传统思维,尚未完全跳出“边查边犯、屡查屡犯”的“怪圈子”。四是财政监督仍以事后监督为主,还在充当“救火队”的角色,财政监督未能寓于财政管理之中。五是财政监督成本效益观念淡薄,重视直接效益,轻视间接效益,片面追求数字和金额,忽视对问题成因、危害的剖析,更疏于总结管理经验、提出政策建议。六是财政监督成果利用不充分,调查研究深度不够,信息宣传力度不够,财政监督的影响力和威慑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二)编制人员不到位,省级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尚未全面推开。一是机构改革方案申报的是行政编制,目前批准的是事业编制,与财政监督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职能不匹配,与财政部专员办、外省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均为行政编制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编制相比有差距。二是机构改革方案设计的还向省直派出三个监督检查处,目前是只向省辖市派出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与加强省直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的任务要求不适应,与山西、河北等省已设置省直监督检查处或向省直委派财政监督组的做法相比有差距。三是机构改革方案批准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事业编制60名,目前实际到位36名,尚缺24名。上述三个因素,客观上制约着省级财政监督职能不能全面、充分、有效地发挥。

(三)身份角色不定位,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行政执法活动处境尴尬。一是法律地位不清晰。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出台一部系统地规定财政监督的单行法律法规,财政监督缺乏直接法律依据。我国现行的单行财政监督规定,大多为财政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或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效力层次过低,权威性不足。二是机构定性不准确。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作为财政全供事业单位,尚未参照公务员管理,新招录人员办理《行政执法证》遭遇障碍,从而导致其进驻被查单位时无证上岗、借证执法的尴尬现象。三是“办事处”名称不恰当。“办事处”的名称不符合河南省财政监督派出机构“派出不派驻”的实际情况。四是行政执法不顺畅。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作为对厅党组负责的有职能、有编制、有人员的成建制派出机构,尚没有自己的文号。机构成立开展工作一年来,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只能以“临时检查组”的名分代拟处理处罚告知书、整改意见通知书等检查文书,连同所有的工作底稿及原始附件、检查报告及征求意见函等检查档案资料,全部移交监督检查局;不能以“主办业务处”的名分起草检查文书、报送监督检查局审理、呈报厅领导审签,以省财政厅的名义编号、印发、归档。长此以往,必将挫伤其依法开展行政执法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职能授权不到位,省直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三定方案”规定了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负责对省直驻各省辖市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省财政厅也下发了《关于明确财政监督检查办事处对省直基层预算单位财务会计监管职责的通知》,但是,由于职能授权不到位,缺乏配套的具体操作办法,六个监督检查办事处目前只是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并没有实质性进展,与财政部及山西、山东等省均通过特别授权明确审核审批业务事项,确立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对驻地基层预算单位的综合监管主体地位相比,差距较大。

(五)谋划运作不到位,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质量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一是抽调聘用人员力量薄弱。抽调的市县财政骨干力量不多,尤其缺乏“主攻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力度和检查深度;聘用的注册会计师素质参差不齐,尤其缺乏“领军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抵消了注册会计师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捆绑检查任务过重,外勤检查时间过长,容易导致疲劳作战,不可避免地给检查人员的身心健康和检查工作的质量效率带来消极影响。三是财政专项资金检查项目内容多、乱、散,主题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查的质量和效果。四是政策业务指导缺乏预见性、针对性、及时性,检查人员遇到一些政策疑难问题,急需加强政策咨询指导。

(六)经验能力不到位,财政监督检查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一是组织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不足。二是执行《财政检查工作规则》不够严格,部分检查事项认定事实不够清楚、证据获取不够充分、检查程序不够规范。三是部分检查人员对一些问题的定性没有站到法律、政策的高度去认识,对财政法律法规的熟悉掌握、灵活运用、融会贯通不够。四是对产生违规违纪问题的原因剖析不够深入,提出的政策建议缺乏针对性。

(七)技术武装不到位,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一是横向信息不畅通,财政监督机构与收入征管部门、支出预算单位未实现联网,无法对财政资金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二是财政系统内部尚未建立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监督检查机构未能对业务管理机构安排的资金和项目进行实时动态监控。三是为财政管理、决策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监督决策系统和监督信息支持系统尚未建立完善。四是尚未研究开发监督检查业务应用软件,财政监督手段仍主要停留在手工查账,检查质量效率不高。

三、加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财政监督是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是财政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直接抓手,是确保国家财政经济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而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积极推进财政监督工作。

(一)努力把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成为开展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检查的主力军。保证财税政策的执行,是财政监督工作的灵魂。财政监督的首要职责就是要密切关注重大财税政策执行,开展专项检查、专项调查、专项治理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落实到位。在开展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工作中,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应当而且必须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应当紧紧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开展跟踪检查,确保财政政策资金发挥最大效应,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在实施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时,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落实到位情况,通过监督检查促进政策落实,重点从政策、体制、机制、制度上发挥财政监督的建设性作用;一手抓重大违规违纪和损失浪费事件的揭露和查处,这是财政监督的传统强项,也是财政监督威慑力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讲,开展重大财税政策执行情况跟踪检查是财政监督的主战场,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在这个广阔天地可以大有作为。

(二)努力把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成为加强“两基”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面军。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加强“两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财政改革、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强化财政监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加强“两基”建设、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中,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应当而且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支重要方面军。一是开展本辖区县乡财政基础管理工作监督检查。全面掌握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投资评审等财政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研究提出深化改革的建议。二是承担本辖区市县财政收支专项核查任务。根据财政厅特别授权,紧紧围绕政府重点工作,承担本辖区市县公务员津贴补贴调节基金核查、产业集聚区税收核查、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考核验收等财政收支专项核查任务。三是开展本辖区省属企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要严肃查处偷逃税款、套取挪用财政资金和私设“小金库”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构建长效机制,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制度层面提出改进管理、完善政策的对策建议,达到“发现一类问题,完善一项制度;检查一户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效果。四是推进本辖区省直基层预算单位综合财政监管工作。通过特别授权,赋予派出机构对省直基层预算单位部门预算审查、国库支付审核、政府采购管理、银行账户审批、非税收入监缴、预算执行监督等工作职责,确立派出机构对省直基层预算单位的监管主体地位,逐步实现对省直基层预算单位财政监管全覆盖。

(三)努力把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成为依法开展财政监督检查执法活动的正规军。一是推动财政监督立法,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检查执法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完善的财政监督法律制度,是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财政监督派出机构的行政执法行为,在具备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时,其执法行为就具有约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因此,必须推动财政监督立法,提升效力层次,增强执法权威。同时,要配套完善财政监督工作程序规范,制定修订财政监督业务性工作规章和程序性监管办法,完善规范各类检查文书。二是理清机构编制性质,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检查执法活动提供组织保障。省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应属于行政编制性质。三是实行三个相对分离,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检查执法活动提供机制保障。每项检查工作都要组成相对分离的检查组、审理组和处理组,各负其责。检查环节主要任务是组织实施检查工作,配合审理和处理。审理环节主要任务是对检查内容的真实性、问题定性和处理处罚建议的合法性、适当性,以及检查程序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必要时提前介入检查工作,参与重大检查事项的研究处理。处理环节主要任务是通过召开财政检查业务会议,对检查组提交的财政检查报告和审理组提出的审理意见进行集体审定,根据不同情况做出纠正整改和处理处罚决定。四是完善质量控制规程,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检查执法活动提供制度保障。实行分级质量控制。推行“三级复核,二级把关”的复核机制,即检查组长、检查组所在部门、审理机构三级复核,审理机构负责人、财政检查业务会议二级把关的复核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编制年度检查计划、制定检查实施方案、收集检查原始证据、编写检查工作底稿、送达检查征求意见函、出具财政检查报告、归集检查档案资料等全过程实行质量控制。五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为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开展检查执法活动提供纪律保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准则》,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目标。严格实行检查告知公示制度。严格执行“约法三章”,即:检查期间不得随意更换人员,不准擅离职守;严格遵守廉政纪律和工作规定,不准接受相关单位钱物和公款宴请,工作期间严禁酗酒;不得自行消化问题和擅自表态处理问题。

(四)努力把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建设成为促进财政事业科学发展的先锋军。一是树立财政“大监督”理念,切实用于指导财政监督工作实践。要围绕管理抓监督,强化监督促管理,真正把财政监督融入财政管理,真正让财政监督体现管理特色。着力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主动性,更加自觉地融入财政管理与改革大局;着力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时效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及时促进规范提高;着力提高财政监督工作的建设性,从推进建立长效机制着眼,揭示和反映政策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揭示和反映体制、制度性缺陷和重大管理漏洞,促进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二是根据财政“十二五”规划,实施“抓建设、练内功、提效能”行动计划。使财政监督派出机构复合型人才明显增多,检查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干部队伍结构明显改善,监督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依法监督能力明显增强,财政监督效能明显改观。三是科学谋划积极运作,着力解决财政监督检查资源调配和整合问题。科学设计检查方案,统筹安排检查任务,合理划分检查时段。遴选储备专业人才,整合使用监督力量,上下形成监督合力。坚持巡回督导制度,协调处理各方关系,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四是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技术含量和水平。逐步实现财政监督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电子化、动态管理网络化。五是建设学习型组织,着力提高财政监督检查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全面加强财政监督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检查人员宏观分析的能力、查处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能力、财务会计信息分析的能力、实事求是做出检查判断的能力。要加强财政监督文化建设,确立“为国理财、为民监督”的财政监督价值理念,树立“依法监督、廉洁自律”的财政监督行为规范,建立“科学有效、规范有序”的财政监督制度,奉行“秉公用权、恪尽职守”的财政监督职业操守,弘扬“求真务实、敢于碰硬”的财政监督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贺邦靖主编.中国财政监督[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财政部.关于加强地方财政监督工作的若干意见.财办监【2008】15号.

[3]财政部.关于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财办监【2010】81号.

[4]河南省财政厅.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强化财政监督职能[J].财政监督杂志.2010,(6).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4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与预算内外收支相关、接受财政管理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均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接受财政监督检查。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财政监督检查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财税监督检查局,具体负责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业务上接受市财税监督检查局的指导。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财政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财政监督工作情况。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财税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有权举报。财政部门对举报的违法行为应当及时查处,并为举报人保密,对举报有功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六条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依法实施监督:

(一)本级各部门及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

(二)本级财政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

(三)国库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四)政府采购的执行情况;

(五)政府债务资金的使用、偿还及管理;

(六)国有资本金管理;

(七)本级预算外资金的征收、解缴、使用;

(八)地方金融机构的财务活动;

(九)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和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执业质量;

(十)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实施财税监督的其他事项。

第七条接受财政监督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财政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资金管理,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法律、法规改变税种和税收入库级次;

(二)违反法律、法规办理退库;

(三)擅自扩大行政性收费、罚没收入征收范围;

(四)违反规定提取征管手续费;

(五)截留、侵占、挪用财政收入或擅自将预算收入存入国库之外其他帐户;

(六)帐外设帐、多头开户、设立“小金库”;

(七)虚报资金使用计划或违反规定使用财政性资金;

(八)违反政府采购规定;

(九)违反罚缴分离、票款分离规定,坐收坐支;

(十)违反财政收支、财务会计管理的其他行为。

第八条审计、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对财政监督检查对象已作出检查结论,并能够满足财政部门履行财政监督职能需要的,财政部门应当加以利用,避免重复检查。

第九条财政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时,有关部门和被监督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并根据检查的需要,如实提供下列资料:

(一)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

(二)帐户开设和税收分成、退库、减免、、代扣、代缴的有关资料;

(三)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退付、拨付款项的资料;

(四)预算外资金的收支计划和决算;

(五)财政有偿资金的使用、管理;

(六)资产评估、股权管理、产权登记情况及相关资料;

(七)其他应当提供的资料和情况。

第十条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当组成检查组,一般应于实施检查3日前向被监督检查单位送达财政检查通知书。

财政部门认为事前向被监督检查单位下达检查通知对检查成效有明显不利影响的,经负责人批准,也可于进点检查时送达检查通知书。

第十一条检查组通过检查有关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查阅与检查事项有关的资料,核实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取得有关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检查中如有特殊需要,检查组可聘请专门机构对检查事项中某些具体问题进行鉴定。

第十三条监督检查结束后,检查组应当根据检查情况,向本级财政部门提交财政监督检查报告,有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情况的,应当详细说明违法的事实和认定依据,并提出处理意见。

财政监督检查报告提交本级财政部门前,应当征求被监督检查单位意见。被监督单位应在收到报告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提出书面意见或说明的,视为无异议。

被监督单位对财政检查报告有异议的,检查组应当进一步核实、取证。

第十四条对检查组提交的财政监督检查报告,财政部门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审查,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对办结的财政监督检查的全部资料应当整理归档备查。

第十六条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办理检查事项,应当廉洁自律、客观公正、依法行政,保守国家秘密和被监督单位的商业秘密。

第十七条被监督检查单位拒绝财政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财政部门有权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十八条财政部门对违反财政管理、财务收支规定的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有违法收入的,责令其退还或收缴,并追回违法支出。对有财政拨款的,应当暂停拨付与该行为直接有关的款项;已拨付的款项,责令其暂停使用或予以收回。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如何认识财政监督职能的重要作用,如何调整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如何转变财政职能的实现机制,是摆在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监督主要以行政监督为主,通过行政法规的制定和检查,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财政资金的运行和财务活动的进行以及财政政策、会计制度的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财政监督具有了新的内容,它既要体现以国家为主体财政分配关系的监督要求,也要反映以价值规律和市场竞争为特点、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监督要求。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分配性质,要求对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进行监督,通过国家分配政策、财务制度以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反映社会主义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同时,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要求通过私营、外资、合资企业的监督,维护按要素分配形式为补充的分配运行秩序。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财政监督要反映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转变财政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运用经济、法律方法监督地方、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的经济活动,使其收支行为、分配方式、资金营运、上交利税符合国家财政政策和市场准则,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财政分配的正常运行,维护国民经济运行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国家财政在收支过程中统收统支、大包大揽,不讲经济效益的指令性分配方式。国家财政分配出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在分配方式上变统收统支分配体制为明确事权、划分税种、确定收支的分税制机制。二是在国家、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上,变单一按劳分配方式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要素分配为补充的分配体制。三是在国家财政部门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分配关系上,变预算内、预算外分配双轨制为逐渐向预算内单轨分配转变。财政监督也从计划经济体制下事无巨细、一统到底的直接监督,变为依法监督和间接监督,通过《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条例》等财政法规,监督财政部门内预算编制情况和预决算执行情况,监督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汇集、解缴情况、纳税对象的完税情况,以及各财政部门非税性财政收入收缴上解和使用情况。并通过社会监督机构,监督企事业单位资产运行过程和财务会计活动,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和企业出资人利益,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保障。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财政监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财政监督更加必要。

二、财政监督职能的定位

财政监督是对各项财政资金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寓监督于整个管理之中。它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专门的监督机构要和其他业务机构合理分工,专司监督的部门应该牵头抓总,对整个财政监督工作、检查工作安排部署。第二,各业务部门要按照监督部门的要求进行监督。这要研究专司监督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到什么程度,怎样分合适。第三,正确运用检查的权力,对各种资金进行监督检查。事后要有核准报告制度,要由监督部门对报告进行审查、认可,使监督寓于管理之中,通过各项业务制定合适的规章制度。第四,体现财政监督的功能。结合支出管理体制改革,改造传统的支出体系和信息系统。在支出改革过程中,必然要触动传统的模式,旧的方法不行了,新方法要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财政监督部门要发挥作用,要使每个制度建立的时候,就考虑到监督的职能,在新的管理体系和信息系统中资源共享,数据透明,预算确定下来后,必须进入信息系统,执行到什么程度,授权限于哪些人,在关键处行使监督职能。

三、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

在财政管理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的过程中,及时转变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改变过去传统的单一的财政监督内容和监督对象,把对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与对企业、单位的监督检查放到同等重要位置。必须从传统的以企业财务收支为主要对象的监督模式,转换为充分运用财政部门综合管理财政收支的职责特点,在开展对企业执行财会制度和预算收入解缴情况监管的同时,把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本级预算收入、划分、留解、退付的监督上来。

2.由重收入监督转变到收支并重上来。通过财政收入监督,可以达到增加收入,防止财政收入流失的目的。但财政支出方向是否正确、资金使用效益如何,有无挤占挪用现象等,都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关系到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财政监督职能的实现机制,必须逐步建立从财政预算支出的申报、拨付到使用过程的跟踪监督机制。

3.由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的综合监督为主转变。没有事前、事中监督,根本谈不上监督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套办法规定,由专司监督的部门利用其所处的地位和职权来调动所有业务科室,对这套办法进行检查。

4.要从大检查突击性监督向日常全方位监督转变。十几年的大检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但带有突击性质,并且检查对象多是企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工作的中心是以管理为主,因此,财政监督要转变监督方式,逐步由突击检查转到日常全方位的监督。财政监督不只是简单的查,要查、督并重,甚至监督应该更重要。重点不再是企业,而应是财政资金,真正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的财政监督工作新格局。

5.由监督检查转变到监督服务。财政监督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重检查,不重管理,只重收缴,不重整改,监督检查与管理服务相脱节的做法。变单纯的监督检查为监督服务,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把监督检查与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结合起来,达到为加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

6.从对外为主向对内为主转变,强化内部监督。财政部门手中的“财权”决定了有必要在内部建立起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机制,包括自身队伍建设,制度规定的建设,行使内部审计职能,提高工作透明度、规范自身行为。内部监督应该做好内部审计、专项检查和离任审计。

四、坚持财政监督职能,必须加强法制建设

坚持财政监督,健全财政职能,确保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就必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依法理财氛围越好,财政监督职能越能得到充分发挥。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6

一、注重机制建设,完善财政“大监督”体系

认真贯彻落实《省财政监督办法》、《县财政局关于财政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的工作制度》,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推进“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部关联”的财政“大监督”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积极创新财政监督方法,努力做到财政日常监督不间断、财政专项监督常态化。

一是完善财政“大监督”制度。按照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继续推进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监督制度建设。充分利用财政监督成果,根据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监督流程,完善复核审理程序,不断深化财政“大监督”机制。

二是规范各项检查程序。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制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见附件),局机关各科室要根据年度检查计划,按《省财政厅财政检查工作操作规程》规定的工作规则、程序及时开展检查工作,相关检查资料完善、立卷归档工作要严格按《省财政厅财政监督检查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做好财政检查整改通知书,检查处理、处罚决定的跟踪督查和落实工作,做到“统一扎口管理,统一组织协调,统一规范程序,统一处理处罚”四统一。

三是明确监督检点。把预算管理监督、财政收支监督作为财政监督的重点和关键予以安排,继续加大对“三农”、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重点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坚持重点检查和长效监管相结合,充分发挥财政监督检查的服务和反馈功能,采取通报、公示、召开情况通报会、联席会等方式,促进检查成果的利用,提高社会对财政监督的认知度。

二、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开展各项监督检查

一是开展部门预算检查。围绕预算编制与执行,针对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认真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抽查和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保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以及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促进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各业务科室对财务管理归口管理单位预算执行检查覆盖面要达100%。

二是开展专项资金检查。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加大对关系社会发展和民生利益的重点财政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问效,提高财政专项资金监督工作的深度和广度。

三是开展财政收入检查。积极探索收入监督检查方式,结合部门预算、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推进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建设,及时关注财政收入的征缴管理情况,促进财政收入征管质量的提高。

四是加强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检查。认真开展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检查,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厅“严肃财经纪律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重点抽查津贴补贴发放、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经费管理和政府采购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设置“小金库”,是否存在在财务上违规列支礼品、礼金等问题,严肃财经纪律。将财经纪律执行情况检查贯穿于财政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之中,实现财政纪律专项整治工作的常态化。

五是加强内部监督检查。结合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健全管理制度和提高财政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促进作用。重点对各科室、基层财政所履行工作职责、制度建设、内部控制、资金安全管理、票据管理、会计核算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按时整改,规范财政管理行为,堵塞管理漏洞,保障财政资金安全。

六是开展会计信息检查。拓展会计监督范围,规范会计主体行为,促进会计信息质量逐步提高。

三、注重统筹安排,推动财政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推进依法监督。建立和完善财政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和财政管理制度,逐步实现财政监督检查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

二是创新监督方式,提高检查效率。在财政监督阶段、实施阶段及后续阶段要充分利用部门预算编审系统、预算执行系统、账务处理网络系统、国有资产管理系统等业已运行的信息平台,创新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方式。结合工作实际,推进综合治税、财政补助对象动态管理分析等系统建设,提高财政监督检查效率,推进财政监督信息化进程。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7

一、发挥财政监督职能,有计划地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年初,我们按照省局20*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和工作要点,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我局的20*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并报县法制局和整治经济发展软环境办公室批复。我们采用省局工作带动地方局工作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1、开展财政专项资金检查,认真纠正违法违规问题。从4月初起,我们会同粮贸、经建、科教文、政府采购等科室对部级、省级专项资金和国债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县内有关单位的政府采购情况进行了检查,突出对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监督,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指导和规范,同时对资金使用和账务处理不符合规定的单位提出整改意见。

2、对县内矿产业的完税情况进行抽查。检查发现,多数新成立的矿产企业账目不建全,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不真实,因而税款缴纳也不到位,甚至有的企业各方面手续都未办全。通过检查,对少缴税款的企业查补了税款,同时也掌握了全县矿产企业的分布、开工和税源情况,为今后开展税收征管质量情况的检查奠定基础。

3、把检查征收防洪资金工作作为全年突破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针对我县防洪资金未进行系统征收,多数单位都没有按规定上缴的现状,从20*年3月份开始,借助省局检查防洪资金的契机,我们在全县开展了防洪资金的专项检查工作。截止十月末,我们先后对县信用联社系统、城市信用社系统、县内两个公路收费站、部分企业等四十多个单位进行了检查,共收缴防洪资金33.7万元。这为今后在全县顺利征收防资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年我们共检查了60余户,累计查出违纪金额600多万元,收缴入库85万元。其中:国税19万元,地税29万元,罚款3万元,防洪资金34万元。

二、勇担重任,组织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

为深入整顿我县税收秩序,堵塞税收漏洞,确保今年税款应收尽收,20*年10月8日,*县政府召开了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会议,制定了《*县税收专项制理整顿工作方案》,对整个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工作目标、整顿范围、时间安排、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把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办公室设在财政监督检查局,以财政监督检查局为骨干力量,综合、协调、指导这项工作。领导的重视,周密的策划,使这项工作得以顺利地进行。这次开展的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特点是:

1、集中业务骨干,组成强有力的治理整顿人员队伍。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办公室抽调了县财政局、国地税、审计局、纪检委、检察院、公安局、工商局、运管所等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联合检查组,在财政监督局的牵头下,各部门全力配合,全面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从而加大了财政监督的执法力度,也加快了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进度,同时对偷税和抗税等违法行为给予了严厉的打击,这为今后税务部门的征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氛围。我们在电视台的《新闻》、《百姓话题》、《今日十分》和《税收专项治理整顿专栏》积极宣传开展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必要性和相关税收知识,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都先后上电视讲话。清理整顿工作中,记者现场跟踪报道,对偷税、抗税行为进行曝光,并用宣传车、板报、宣传单、短信、税收知识咨询台等形式面向社会进行宣传。经过这种立体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公民依法纳税的氛围。

3、领导带头,克服困难,工作稳步推进。由于我县存在少数纳税人纳税意识不强的现状,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开展起来难度非常大。这次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长担任,副组长县委常委、财政局局长夏喜友担任具体领导工作,他经常亲临现场对个体业户进行耐心解释,公开接待个体业户的上访,随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财政监督局和国地税的领导也一直亲自带领大家工作在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的第一线。工作人员牺牲休息时间,不辞辛苦,有时早六点就到工作现场,中午吃完盒饭不休息继续工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这次税收专项治理整顿有计划、按步骤有序地进行。

4、严格依法行政,维护财政监督的严肃性。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法规为依据,严格执法程序。每一项工作、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对纳税人下达《限期缴纳税款通知书》和进行强制执行,都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同时对所有纳税人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在清理整顿过程中,我们按照法定程序对12户纳税人强制执行,扣押物品28件,价值8.6万元,并对36户纳税人处罚款8万元,公安局对一抗税人员行政拘留15天,并处罚款500元。严格的执法,树立了执法者的威信,也赢得了纳税人的尊重。

5、完善检查手段,打消了不法者的侥幸心里。在税收治理整顿工作中,我们边干边总结,针对不同的情况,研究不同的检查方案,采取不同的对策。由于事先政策学习到位、对策研究到位、检查手段到位,那些耍小聪明的、抱着侥幸心里的纳税人在严格的执法者面前只好依法缴纳税款。例如:在检查商用房税收工作中,我们事先对不同地段、不同时间购买的商用房作法进行点调,然后根据点调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清理整顿方案。总体上分为指导价格法(适用自有营业用房)和核定单位面积租金法(适用出租营业用房)。指导价格法是对自有营业用房采取的征收方式。税法规定:自有房屋用于营业的,按房屋的原价为计税依据。由于大部分的纳税人无法提供购房的原始发票,结合房产提供的近年来房屋单位面积价格,确定了不同地段,不同年限的指导价格,以此来确认房屋的指导价格,按70%的折余价值乘以1.2%的税率确定该纳税户的年应纳税额。核定单位面积租金法是结合税收征收难度大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方便、快捷、容易被纳税户接受的征收方法。税法规定:出租房屋的纳税人,应按纳税人实际取得的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按18.4的综合税率征收税款。由于很难查实真实、准确的房屋租赁合同,容易造成税款征收的不公平。经研究决定,利用前期的调查结果,逐楼确定单位租金标准,计算征收营业用房税金。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从根本上确保了税收的公平、公正。对个体商户、个体运输户和饮食娱乐业、制药业等,我们也都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检查手段,从而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新的突破。

6、加强举报案件查处,严厉打击偷税及舞弊行为。在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中,我们设立了二部举报电话,并对举报人实行保密和奖励。我们共查处举报案件4起,收缴税款18万元。这对那些偷税及有舞弊行为的违法者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这次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我县是前所未有的,通过治理整顿,理顺了税收秩序,堵塞了税收征管薄弱环节存在的漏洞,治理了税收环境,公平了税赋,提高了纳税人的纳税意识,也强化了我们财政监督职能。这次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治理整顿了商厦和市场580户商业个体户、饮食服务业和娱乐业68户、个体运输业793户、矿产业和制药业12户、门市房出租1828户等,共计查出少交税款636万元,欠税230万元,已收缴入库640万元,其中:国税43万元,地税589万元,罚款8万元。这次清理整顿仅商用房税收一项就收了226万元,而且这项税收是地方税种,成为地方每年的固定收入。

从清理整顿结果和一些受理的举报大案要案来看,一方面说明目前的税收征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漏洞,而税务部门内部的监控机制还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域还很宽,职能还有等于进一步拓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们县的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今年主要是对全县制洒业、矿产业、建筑安装业、福利企业等进行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

三、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是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关键。实践证明,领导对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是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和发挥财政监督作用的关键所在,离开领导的关心支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举步维艰。我们县的税收专项治理整顿工作就是在县领导亲自部署,财政监督局牵头,国地税、审计、工商、公安、广电等部门协助配合进行的。如果上级领导不重视、不支持,只靠财政监督局或国地税单一部门去做这项工作,很难顺利开展,也无法取得这么显著的效果。

2、提高财政监督干部综合素质是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监督检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思想过硬、业务全面的综合素质,我们每年都在年初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业务知识,20*年更是着重细致再一次学习了《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税收方面的法规。全体工作人员一起对照法规,逐条讨论消化,不断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和实践工作的需要,同时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信息网络知识学习,武装头脑,来抗拒新形势下各种诱惑和适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通过经常性的学习,大家都提高了综合素质,满足了工作的需要。

3、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是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涉及面广,只有理顺、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我们重点理顺协调了以下各种关系。

一是处理好与上级部门的关系,取得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

二是协调好与平行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关系,为日常的配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处理好对被查单位服务、检查、指导和处罚的关系,重规范,轻处罚,寓服务于监督之中,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才能真心实意地为基层做好服务。

四是协调好与公检法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关系,有他们的配合能加大财政监督的执法力度,又可以树立财政监督检查的威信。

五是协调好同财政内部各职能科室的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这样既可以顺利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共同为财政管理服务,为财政中心工作服务。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8

一、提升财政监督理念,推动监督检查工作

提升财政监督理念,完善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的延伸,是新时期财政监督发展的需要。从几年来财政监督检查情况看,违规违纪问题产生的原因,大体可以概括为:一是由于政策滞后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造成的违纪。如招待费问题,按国家现行的财务制度规定招待费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但这一标准已很难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造成单位招待费超支,有的单位私设“小金库”来满足自己需要。二是财务人员政策观念淡薄,业务水平低造成的违纪。如一些单位在财务处理上出现白条列支、固定资产不入账、违反控购采购规定、截留国家预算外收入等现象。三是财政财务管理和工程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违纪问题。由此看来,如果我们还用就检查论检查、就违规论处罚的财政监督理念来统领我们的检查工作,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财政监督理念不能停留在原有的状态上,而是要提升到新高度,用新的理念来谋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即财政监督要以检查为手段,以完善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为目标,用财政财务管理制度来规范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同时,应与审计部门共建一个监督检查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以便进行现代化的、有效监督,构建科学高效的财政监督机制,从而达到保障财政资金安全有效地运行,不断推进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保证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一)内强素质是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根本保障。只有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素质高的监督检查队伍,才能出色地完成监督检查任务。在内强素质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强化监督检查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监督检查干部队伍,是做好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我们一抓学习。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对监督检查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强化学习,就很难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学习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学习上,我们采取自学和统一组织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监督检查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抓工作作风。财政监督是一项严谨而又艰苦的工作,必须有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热忱服务的工作作风。每当被检查单位有抵触情绪或提出问题时,我们就不厌其烦地讲解有关政策法规,保证圆满完成检查任务。三抓廉政建设。建立一支清正廉洁的监督检查干部队伍是保证监督检查工作质量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上,一是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教育干部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二是要求检查人员不许在被检查单位吃请,不许接受被检查单位的礼品、纪念品,从小事做起,防微杜渐。正是如此,几年来我局从未发生过违法违纪现象。

2、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为强化财政监督检查职能,保证监督检查工作质量,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水平,我们先后制定了《*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程》、《*市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纪律准则》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不仅规范了监督检查工作人员行为,提高了依法行政水平,而且提高了监督检查机构的整体素质,使监督检查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外树形象是开展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保障。检查与被检查本身是一对矛盾。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取得被检查单位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做法一是执检部门要端正态度,以服务之心来实施检查,将检查工作寓服务之中,以缓解被检查单位的抵触情绪。二是要实事求是地对待查出的违纪问题,充分考虑问题的成因、违规程度,按照财政法规做出公正的处罚。与此同时,执检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纪律准则》,严禁吃拿卡要,使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在公正的平台上进行,真正树立起财政监督检查干部公正廉明、热忱服务的工作形象。几年来,我们在监督检查工作中始终坚持财政监督寓财政财务管理之中,寓服务之中。我们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与规范行为的关系,也取得了被检查单位的理解和配合。由于我们依法行政能力较强,执法形象较好,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市政府指令我局对20*年中国*国际矿泉节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三、拓宽财政监督检查领域,深化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一)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根据《*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程》规定,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由财政监督检查机构负责,为的是减轻被检查单位负担,降低监督检查成本,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我们着重解决监督检查一口出的问题。首先,在制定年度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前,向局内各科室印发“关于各科室拟报年度财政专项检查的函”,在规定的时间内各科室将拟定的专项检查计划,报监督检查局。其次,围绕财政中心工作,结合实际,确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单位。再次,根据局党委意见确定内部审计单位。最后形成工作计划,并报市政府法制局批准。20*年,我们将省局安排的工商系统、药监系统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与我们计划安排的天然林保护资金专项检查结合起来,用一个检查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年我们又将省厅安排的政府性基金检查和“双清”检查合并在一起,一次性完成两项检查。这既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又减轻了被检查单位负担,提高了监督检查工作效率。

(二)完善监督检查方式,提高监督检查质量。财政监督不能就检查论检查就违规论处罚,而是通过财政监督检查发现财政财务管理的漏洞和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达到完善管理的目的。这就要求监督、处罚与管理有机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求新思路,探索新方法,注重解决监督检查中的热点问题,不断深化监督检查工作。

1、强化内部监督,完善财政内部管理。强化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是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手段。在认真总结财政内部监督检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市财政局内部监督检查工作实施办法》,据此,不断拓宽内部监督检查领域,实现了内部监督由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监督检查财政财务法规政策和贯彻执行情况的拓展。20*年3月,我们对局属农发办进行了检查,发现在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上都不同程度存在问题,就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农发办采纳了我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整改,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同年6月对所有农发资金项目全部实行招投标管理,保证农发资金的安全有效运行。

2、查管结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因此,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是财政监督检查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几年来,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完善财政财务管理为目标,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与规范行为的关系,积极稳妥地推进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

第一,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要寓财政财务管理之中。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手段,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是目标。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一要发现财政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二要寻求解决问题、堵塞漏洞的方法,完善财政管理制度。我们对本地区技术监督系统20*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发现,各县区的年末经费超支一律挂在“其他应收款”科目中,导致各单位的会计报表资产虚增、结余虚增,会计信息不准确。我们为其纠正了这一错误,使各单位能正确地按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各项帐务,从而规范了财务管理,维护了财经法规。实践证明,我们通过检查找出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财政管理,促使被检单位规范财务管理,维护国家财政法规的正确执行和财政资金安全、高效运作。

第二、正确处理行政执法与规范行为的关系。在实施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势必涉及对违法、违纪、违规问题的行政执罚,而行政执罚的目的在于增强被检单位遵章守法意识,规范财务收支行为,完善财政财务管理。我们对*市建设局及所属事业单位20*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发现,整个系统的事业单位都未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原因是财政局在印发相关文件时,只发到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没有及时转发,而财政部门本身宣传又不到位,导致其所属的事业单位均未按照政府采购的有关规定进行采购。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对此问题做出了从轻处罚并责令改正。由于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目的在于规范行为,完善财政财务管理,为此我们建立了回查制度,对责令改正的问题和应补缴的税金等事项进行回查,该调账的调账、该补缴的税金要补缴,维护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严肃性。

3、拓宽专项检查内容,提高专项检查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专项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在认真总结多年来专项资金检查工作情况的基础上,我们认识到:专项资金检查如果只对账面检查,就不能全面反映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水利建设专项基金为例,20*年我们受省局委托对本地区水利建设基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为了能够客观公正地检查和评价我市水利建设基金的使用情况,我们从市基建审核中心抽调了一名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市监督局检查人员组成检查组,从工程立项、招投标管理、预决算编制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详实的检查并对各工程项目进行现场勘察,查出违纪金额2,200万元。其中: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挤占挪用工程款、超批复概算范围支出、未按规定取得票据、无原始票据列支等,违纪金额2,058万元,占违纪总额的94%。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工程招标形同虚设,工程项目施工单位非中标单位,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预决算审查不严,造成多支付工程款等,违纪金额142万元,占违纪总额的6%。如果扣除尚未取得原始发票列支的违纪金额1,765万元,那么财务违纪金额占违纪总额的67%,工程管理方面的违纪金额占违纪总额的33%。这说明在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上,除了财务管理方面存在违纪问题,工程管理方面的违纪问题也相当严重,因此,专项资金检查除了账面检查外,还必须延伸检查相关内容,从而达到客观公正评价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四、几年来监督检查工作的体会

一是加强领导是构建科学高效的监督机制的关键。建局初期,财政局党委不仅十分重视机构编制和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配备,还协调县区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监督检查机构,配备了较为精干的专职人员。随着监督工作的发展,市财政局精干整化了监督检查局和监督检查办公室的力量,以财政局文件形式印发了监督检查局制定的《*市财政监督检查工作规程》等多种工作制度和规范,要求各科室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局开展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在抓典型案例出“精品”工作中,或遇到较大阻力和繁重任务时,财政局领导都及时帮助我们解决。实践使我们感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始终贯穿在整个监督检查运行机制之中,特别是关键性的工作。

二是建设高素质的队伍是不断强化监督检查工作的根本保证。目前,我市各级财政监督检查机构健全,人员配备齐全。这支专职队伍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专业能力,已基本适应了监督检查工作发展的需要。建立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高素质队伍是解决时间紧任务重的重要举措,我们在广泛深入开展全市的监督检查工作中,采取临时抽调专业人员加之上岗前培训的办法,来组建兼职检查队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9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年全市财政监督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下面我谈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年全市财政监督工作回顾

一年来,我市各级财政部门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财政工作重点、难点和热点,突出资金使用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监督,积极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不断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向纵深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整个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呈现出发展和创新的好态势。

一是监督理念有新提升。全市财政监督工作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工作机制为主线,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管理的必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充分把财政监督和财政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对财政资支出的动态监控。对监督要求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市财政系统着眼于完善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财政运行机制,较好的把握了财政监督机制建设的稳定性、同步性、互动性、规范性。强化对预算编制和执行情况的监督,充分发挥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和其他业务机构在加强财政监督方面的共同作用,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运行的整个过程,重视强化财政运行的日常动态监控,依法进行财政监督检查,权责明确,程序规范。对监督内容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能较好的围绕收入监督、支出监督、内部监督、会计监督四条主线展开。宣威市财政局全年对辖区财政所进行内控检查,对辖区乡镇和市直单位进行了财政财务检查。*市开发区财政局克服人员不足等困难,以多种方式方法对辖区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财务检查,较好的履行了监督职能。

二是会计监督有新成效。会计监督是严肃财经纪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遏制会计作假、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手段。按照省财政厅《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的通知》(云财检[*]7号)文件要求及全省财政监督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我市各级财政部门于7—9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先,精心组织,认真部署,及时制定计划。市本级主要检查市水务局、市农业局和市交警支队,各县(市)区统一对交警系统进行检查,明确了十项主要检查内容,认真做好了具体的检查方法、步骤、具体检查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检查部署工作,注重提高检查人员业务能力,严格执行检查纪律,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其次,真抓实干,认真检查。在全面提高每位参检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后,每位检查人员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本次检查中去,对被检查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严格执行财政部《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等各项规定,规范检查工作程序。第三,针对问题,及时整改。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如: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极少数款项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其他应收款中存在长期挂账未处理款项等。按照要求,认真整改,并进行了跟踪检查。通过检查,加强了会计监督,进一步规范了会计秩序,促进会计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单位财会工作合法合规,有效预防会计工作中的虚假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是资金监管有新举措。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财政专项资金支出项目的检查力度,采取财政监督和各业务科室工作检查相互结合,上下互动、横向联动,对群众关注的教育资金、重点建设资金、土地出让金等进行支出监督,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有效制止资金挪用、挤占等违规现象。师宗县财政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小金库”及银行帐户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富源县结合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在全县各乡镇进行政府采购工作检查,重点检查了是否有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采购行为,规范资金运作。同时,加强对财政支出项目、预算外资金、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的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的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预防违纪现象的发生。麒麟区财政局监管融合,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在全区范围组织开展了非税收入检查工作,有效发挥了财政监管职能职责。罗平县财政局对全县06、07年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和学生“两免一补”经费落实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整个检查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整改。并结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分解任务,抓好支农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及制度建设检查,做到了工作有安排,措施有落实,检查有成效。

四是监督调研有新成果。*年,根据省厅安排,开展了财政监督内控机制的调研工作,通过深入调研,认真分析总结了地方财政监督的实践经验、内控现状,提出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强化内控措施。同时,按照市本局机关工作安排,调研并撰写了*市建设和谐财政的相关章节,提出财政部门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抓好收入,管好支出,努力建设实力财政、法制财政、廉洁财政、和谐财政、公共财政的建设性理念。

五是队伍建设有新面貌。一年来,我们认真组织财政监督人员加强业务、理论等方面的学习,通过向省内外财政监督部门的学习交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逐步建立起一支政治坚定,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专门监督检查队伍,使人员与机构能够真正与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相适应。

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财政监督工作的顺利推进。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措施不配套,财政监管力度不够。一些单位和个人,为谋取私利,钻政策的空子,有章不循,违法违纪,严重损害党和国家的利益。二是财务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务人员对财经法规掌握不足,运用不准,遵纪守法意识不强。三是资金使用的检查不够深入,执法不严,对违规问题处罚不重,打击不力。特别是处理事和处理人相脱节,侧重检查处理单位,很少追究个人责任,未能引起直接责任人员高度重视,使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加之部分监督检查人员对依法监督检查的法律法规吃得不透,相关领导对财政监督检视不够,态度不坚决,缺乏强有力财政监督检查处罚手段,致使对违法违纪问题查处不力。四是监督机制软化。虽然对财经纪律进行监督检查的国家经济检查部门较多,但受职能及责任范围等限制,各部门间充分协调和配合较少,没有形成强大的合力,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没有充分发挥综合治理的作用;对加强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开展监督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财政系统对开展内部监督检查存在畏难情绪,监督检查的重点仍停留在简单的事后专项检查上。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做好全市财政监督工作

*年,全市财政监督工作要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大精神,深入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坚持将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管理工作运行全过程中,建立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加强对重大财税政策执行特别是民生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加强会计、金融和内部监督,促进提高财政部门内控水平,更新监督理念,改进监督方式拓展监管事项,优化监管结构,坚持科学监督、依法监督,促进建立财政预算、执行和监督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要按照上述这个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市财政工作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穿整个财政监督工作中,促进财政监督同财政管理和财政改革的协调发展。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市财政监督部门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的基础上,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着力提升财政监督理念

财政监督作为财政四大基本职能之一,是财政管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监督的目的在于提高依法理财水平、提高财政管理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财会队伍业务素质、提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第一、加强财政监督是确保各项财政政策有效落实的根本保障。通过对财政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可以确保党委政府政令畅通,使财政政策效果最大化,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可用财力十分薄弱,因此,必须通过加强财政监督,堵塞财政收入的跑冒滴漏,建立完善的收入增长保障机制;通过严格预算执行监督,避免财政资金的铺张浪费和挤占挪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二、加强财政监督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环境的现实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是实现财政职能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为维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市场经济良性运转,创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必须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深化财政改革,完善监督方式。财政部门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会计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只有从源头上抓好、抓实财政监督工作,才能做到依法治税,依法理财。第三、加强财政监督检查是财政部门根本职责。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提高对财政监督重要性的认识,彻底改变重分配轻监督管理的思想观念,把财政监督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把财政监督作为财政部门内设机构共同的职责,不能仅靠财政监督机构来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各职能科(股)室之间要分工协作,齐抓共管。

(二)锁定目标,围绕主线,着力瞄准财政监督重点

各级财政监督部门要紧紧围绕收入监督、支出监督、绩效监督、内部监督、会计监督五条主线展开。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监督。要围绕做大做强财政“蛋糕”,加强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征缴的日常监督,积极开展财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保障财政收入真实性、完整性。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督。要加大事前审核和事中监控的力度,尽可能与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同步监督,确保财政支出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三是加强财政绩效监督。要重点对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积极探索建立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以建立大宗项目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制度为重点,加大项目资金的使用及效益检查。四是加强财政内部监督。内部监督的重点是业务机构的履行职责和执法质量。内部监督是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要重点关注财政内部管理状况,强化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有效性的监督,进一步落实纠正措施和整改责任,提高检查处理的透明度和影响力,逐步建立长效稳定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五是加强财务会计监督。要进一步强化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通过查处重大违规违纪案件,严厉打击会计造假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强化财政监管的权威性。财政部门作为会计管理主体,要不断加强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管理,要以《会计法》执法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重点,切实发挥会计主体功能,从严规范会计行为。

(三)立足长远,创新思路,着力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各级财政部门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监督工作全局,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创新方式,认真规划,整体推进,充分发挥财政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责任机制。财政监督工作要以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为中心,以理顺和规范财政分配关系为目的,紧紧围绕财政收支管理,拓宽财政监督检查的领域和范围,努力构建全员参与的监督机制,形成财政监督检查的合力。财政监督检查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财政监督工作,直接实施对重点部门、重点项目、重点事项的检查。要认真落实业务科(股)室的监督责任,确保在其主管财政业务范围内履行好日常监管职责。二是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保障机制。健全的机构与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做好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必须健全机构,完善职能,充实人员,为财政监督创造一个保障有力的工作环境。三是要健全完善财政内部制衡机制。理顺财政机关内部关系,建立由财政监督部门牵头、各业务科(股)参与配合、财政管理与财政监督相衔接、日常监管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要结合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科学分解内部各科室的权力,使之相互制衡。通过健全制度,加强管理,使我们的干部少犯错误,不犯错误。四是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宣传机制。信息宣传工作是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和交流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果。要重视和加强监督信息工作,为财政监督搭建舆论平台,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五是要健全完善财政监督联审互查机制。市、县两级财政监督部门要按照《*市财政财务联审互查制度》规定,总结经验,完善机制,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共同抓好全市联审互查工作。六是要建立健全财政监督网络机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财政监督网络化也将成为必然。各级财政监督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管理技术,探索创新财政监督手段,以建设“金财”工程为平台,与业务科(股)和纪检、审计、银行、税务、司法等部门互通监督信息,形成监管合力,实行信息资源共享,降低监督检查成本,避免重复检查,充分发挥财政监督的整体效能。七是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机制,选择一些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项目,对执行结果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四)明确职责,把握主动,着力强化财政监督职能

要抓好财政监督工作,关键是要把握好主动权。财政监督部门与其他业务科室有所不同,业务科室是“事找人”,而财政监督部门是“人找事”。因为业务科室具有一定的财政资金分配权和建议权,根据各个领域的需求,有许多单位找他们要项目、争资金。一般情况下,财政资金使用单位不会主动要求财政监督部门去监督检查。但由于财政监督部门的职能和职责需要,我们必须主动地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的协调和沟通,并对资金使用有问题的单位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我们不能等事做,而要找事做,要积极地开展各项监督检查工作,为保障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切实发挥监督控制作用。在财政监督工作中要严格把好“四个关口”:一是把好检查计划关。要坚持“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原则,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的全过程,确定当年检查的各个项目、内容、单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二是把好检查程序关。严格按照《财政检查工作规则》和时间要求,做到手续完备、程序合法、证据有效、定性准确。三是把好检查环节关。在检查工作中,认真细致查帐目、报表、记帐凭证、原始凭证等资料是否符合规定;核对相关数据,查看核算方法是否正确;查清每笔款项的“来龙去脉”,有无截面挪用等违规违纪行为,对涉及到相关单位进行延伸检查,确保检查结果清楚、完整。四是把好检查结果处理关。对检查单位存在的问题,依据财政法规,责令限期整改,对在规定期限内无动于衷、无正当理由拒不整改的单位要进行严肃处理。对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深入调研,改进作风,着力抓好基层监督指导

各级财政监督部门要按照《预算法》、《会计法》等有关规定,适时强化对下级财政运行质量、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可以采取上下联动或交叉检查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财政资金专项检查,促进全市财政监督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市、县监督工作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态势,以保证和提高财政监督的整体效能。要加大市级对县级、县级对乡(镇)级财政监督工作的指导力度,要从全局的高度统筹规划全市财政监督工作,注意把握方向,因势利导,积极创造条件,为基层财政监督工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提高财政监督整体工作水平。要调动各级财政监督科(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形成全市上下一盘棋和一条线的整体合力,进一步增强财政监督的权威性、震慑力和影响力。

(六)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着力提高财政监督水平

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篇10

第一条为了规范财政监督,加强财政管理,维护财经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财政监督检查,是指本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依照法定职责权限,对涉及财政、财务、会计管理事项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其所属的财政监督检查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做好财政监督检查工作。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级次和财务隶属关系对财政、财务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按照行政区划对本级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根据实际需要,上级财政部门可以将其管辖范围内的财政监督事项,授权下级财政部门实施监督;上级财政部门对下级财政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重大财政监督事项,可以直接实施监督。

除涉及国家机密的财政监督检查事项外,财政部门在必要时可以委托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检查,并对其检查行为负责。财政部门委托检查的,应当签订财政检查委托协议书。

第五条财政监督检查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依法作出检查结论和处理决定。

第二章监督检查职权与责任

第六条财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监督检查:

(一)本级各部门和单位的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

(二)本级预算收入的征收和解缴;

(三)本级国库办理本级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资金的拨付;

(四)财政性资金的使用;

(五)国有资产的管理;

(六)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

(七)财务、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执行;

(八)财政、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

(九)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监督检查事项。

第七条财政部门在财政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重大违反财政法规行为,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

第八条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依法享有以下职权:

(一)查阅、摘录、复印或者调取相关的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

(二)实地核查被监督单位的现金、有价证券、实物以及生产经营等相关情况;

(三)就监督检查事项向有关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取证;

(四)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涉嫌违法的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对证据先行登记保存,并在7个工作日内对先行登记保存的证据作出处置意见。

第九条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不得有以下行为:

(一)违反检查程序或者擅自删改检查方案;

(二)侵犯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故意串通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隐瞒违法违纪事实;

(四)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

(五)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商业秘密;

(六)泄露监督检查工作秘密或者透露检举人的情况;

(七)将在监督检查中获得的财务会计等方面的资料用于与财政工作无关的事项;

(八)法律、法规、规章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三章监督检查方式与程序

第十条为避免重复检查,财政部门和其他监督检查部门在制定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时,应当加强相互联系与协调,并相互配合。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时,对其他有关监督检查部门依法作出的检查结论应当加以利用;对财政部门进行财政监督检查后依法作出的检查结论,其他监督检查部门也应当加以利用。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统一组织财政等部门实施监督检查或者要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监督检查部门联合实施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财政监督检查可以采取跟踪监督、专项检查、延伸检查、网上监控等方式。

第十三条财政部门实施财政监督检查应当组成不少于2人的检查组,并指定检查组组长。检查组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对检查工作质量和提交的检查报告负责。

财政监督检查人员与被监督检查对象或者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十四条财政监督检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财政部门应当于检查的3个工作日前将检查通知书送达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事前送达将有碍检查正常进行的,经财政部门负责人同意,检查通知书可以在检查前适当时间下达。

(二)检查组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出示检查通知书和检查人员行政执法证。

(三)检查工作完成后,检查组应当制作财政检查报告,并交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征求意见。

(四)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收到财政检查报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在规定期限内没有送交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

(五)检查组组长应当于收到书面意见的第2个工作日起组织复核,并将复核意见告知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

(六)检查组应当在检查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向财政部门提交财政检查报告、检查工作原始材料、有关证据和鉴定材料以及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对财政检查报告的书面意见等。

(七)财政部门对财政检查报告进行审理;审理通过后,由财政部门作出检查处理决定或者提出检查意见,并送达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五条财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现有违反财经法纪行为的,应当按照财政监督检查的规定程序检查处理。

第四章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权利与义务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拒绝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

(一)财政部门未按规定下达财政检查通知书的;

(二)监督检查人员未出示行政执法证的;

(三)监督检查人员超越检查职权或者检查范围的;

(四)监督检查人员有违反检查程序、检查规定的其他行为的。

第十七条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不服财政检查处理决定的,有权提出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复议或者诉讼期间,不停止执行财政检查处理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八条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按照下列要求配合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一)签收财政检查通知书、财政检查报告、财政检查处理决定书等财政监督检查文书;

(二)有关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应当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回答监督检查人员提出的询问;

(三)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四)真实、完整、及时提供有关合同、协议、纪要和其他文件资料;

(五)在规定期限内执行财政部门下达的财政检查处理决定,并按要求回复执行结果。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对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逾期不执行财政检查处理或者行政处罚决定的,视情节轻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对被监督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

(二)通知有关部门停拨、核减与违法行为直接有关的财政资金。对已经拨付的,可以责令其暂停使用或者予以收回。但中央和省下拨的专项资金、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资金和救灾款除外;

(三)会同人事部门收回违纪会计人员所持有的最高等级的会计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证书;

(四)向有关部门发出其他财政监督检查建议;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可以采取的其他措施。

前款第(四)项规定的事项,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处理情况书面反馈财政部门。

第二十条对被监督单位、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违反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国务院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有关财政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罚:

(一)主动自查并及时纠正的;

(二)经财政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能认真检查错误并及时纠正的;

(三)款额较小,情节轻微的。

第二十二条对打击报复检举人或者财政监督检查人员的,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二十三条财政部门、财政监督检查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由上级财政部门或者监察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因违法行使职权,造成被监督单位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