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前教育的感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2:13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1

关键词:学前教育;美术教学;美感教育;幼儿

一、引言

美感教育就是美育。多年来,我国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育是实现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术以及自然、社会生活等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生活情趣,从而给学生在进入学前教育的工作岗位之前对美感教育打下深厚的基础。

尽管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一直提倡进行美感教育,但是美感教育被重视的程度并不高,总是排在德智体之后。同时,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孩子的家长不断送孩子去美术班、钢琴班或者舞蹈班等,但是大多数家长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技巧或者为了升学时可以加分,并不是真正注重孩子的美感教育。众所周知,教育对人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因此,幼儿教师在孩子的美感培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重大责任。然而,要想在学前教育中有很好的美感教育意识,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美感教育,让学生了解幼儿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技能,从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并且树立良好的造型观念,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为今后的学前教育工作打好基础。

二、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实施美感教育的方法

(一)美的欣赏教育

欣赏美可以说是美感教育的第一步。只有懂得欣赏美、会审美的人才能发现美的存在。对于什么是美,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前专业美术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美术欣赏”。在美术欣赏课上,美术教师的指导原则就是引导学生对美感之于人的重要性有所感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美在人类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让他们培养出审美的情操和素养,能够让人们看到美的存在,欣赏美,享受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只有做好美的欣赏教育,才能够给幼儿以美的欣赏教育,才能够引导他们自己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与感受这个世界的美。在欣赏课上,教师可以找一些切合教学内容的著名作品,和学生一起进行鉴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是自己创作的话会如何去画,与原著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做那样的改变,或者让学生阐述为什么会认为那样更美。这样细节的鉴赏过程非常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提高美术欣赏水平。

(二)美的创造教育

除了美的欣赏教育之外,美的创造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美感教育的过程中,仅仅欣赏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引导幼儿去创造美,让他们从小培养创新意识,启迪他们感受美的心智。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训练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了,在此方面要下足功夫。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练好美术基本功,对于幼儿绘画常用的简笔画、蜡笔画、彩笔画等绘画的基本功要多加练习,对于幼儿绘画的基本技巧也要掌握牢固,为培养幼儿创造美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美的传播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都将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肩负着将美传递给幼儿的艰巨任务。因此美的传播教育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美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是比较天真无邪的,他们愿意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幼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将看到的事物画出来,表达自己最无邪的真实情感。只有充分认识到孩子的内心,感受他们的感受,才能正确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才能有利于将来在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中,指导孩子能以其自身的丰富想像力,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以其独特的构思、生动的造型、古朴稚拙的表现手法,走进艺术的乐园,描绘出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结束语

总之,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人生活在自然、社会之中,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随处可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抱定的宗旨是让学生用艺术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判断生活、理解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去理解艺术、感悟艺术,培养其对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传播能力,将来更好地从事学前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引导者,因此他们美术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对以后对幼儿的美感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美感教育是教师必须重视并落实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蒋孔阳.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337.

[2]叶永烈.走近钱学森[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10.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2

关键词:贫困生;感恩教育;长效机制

一、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

针对贫困生感恩教育现状,笔者随机选取了校内12个院系的300名受资助学生和60名教师,并采用匿名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主要涉及受资助学生对目前学校感恩教育的看法和如何进行感恩教育这两个方面。最终收回学生问卷285份,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7%,收回教师问卷58份,有效问卷58份。调查结果显示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大多数受资助学生对感恩认知处于较高的水平,但仍有少数贫困生不具备感恩意识。(2)只有26%的受助学生表示有持续的参与感恩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大部分同学只是体验式的参与,没有将感恩行动列为日常实践日程。(3)学校打破固有的感恩教育方式和观念,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感恩教育举措,使得贫困生的感恩意识进一步提高。(4)受资助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诸多,其中如何将感恩教育系统化、长效化是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二、高校受资助贫困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基础支撑不够,感恩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感恩教育理论体系,没有将感恩教育纳入教材编写,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也没有针对感恩教育做系统化的规划;学校对从事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教师没有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教师在开展感恩教育工作的时候大多运用的是个人的知识经验。同时,高校对于贫困生的实践教育尚无系统的要求,也未提供充足的条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因此,在这些客观因素的制约下,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意识还不浓厚,感恩教育环节不完整,缺乏理论体系支撑,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氛围。2.机制保障不健全,感恩教育方法缺乏长效性。虽然目前高校已初步将感恩教育与资助工作相结合,但由于未形成长效机制和规范化的监督反馈机制,感恩教育往往是在资助的同时短期进行,即资助工作的结束也就意味着感恩教育的结束。在部分高校,对于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只是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环节而已,在教育的过程中缺乏对其监督和反馈的机制,工作只流于表面,使感恩教育呈现出形式化和短期化的特点,大大减弱了感恩教育的实效性。调查问卷中,部分学生还表示感恩教育重认知而轻实践,这是因为大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都是以言传说教为主要方式,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极大影响感恩教育的效果,同时还严重打击了有想法、想以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的贫困学生的积极性,最终阻碍了贫困生感恩能力的提高。3.缺乏个性化指导,感恩教育的对象不够具体。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策划者和实施者,其起到的作用是显而易见和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辅导员和学生的数量比大多为1∶200,这一比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辅导员开展专项的教育工作。辅导员日常的工作繁冗而复杂,除了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还要兼顾办公室其他的事务性工作,很难抽出时间有针对性的开展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工作,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往往都是在资助工作结束后,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开展,这一做法大大降低了感恩教育的针对性。除了辅导员之外的其他教师在开展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时,多数也只停留于表面,并未直接针对贫困生开展教育工作。高等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直接导致贫困生对感恩教育工作的认同感降低,阻碍了其感恩意识的形成。

三、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3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王辉(1978-),女,舒兰人,职称:一级,学历:大专,研究方向:幼儿教育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不仅仅是唱歌,还要学会欣赏、感受和表达能力。学前教育是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有着启蒙式重要的影响,作为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音乐教育,在当今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仍然存在一些急需改进并解决的问题。所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注重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特点的音乐内容,注重学前儿童对音乐的倾听和理解欣赏能力的培养。下面一起分析关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内容。

1.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学前教育对一个孩子一生的教育有着启蒙上的作用,其重要性也是目前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至今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已经开设了音乐教育课程,但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教育课程安排来看,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再者大多数的幼儿园在音乐教学中内容单调,主要以唱歌跳舞为主,且上课的方法传统老旧,形式单一。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我国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还不够完善,有待改革加强对儿童音乐教育管理。

2.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发展存在问题

2.1教学条件差,方法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的条件比较简陋,活动空间狭小,限制儿童的活动范围,这也降低了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其次,缺少音乐乐器辅导教学,让音乐活动课变得死板呆滞。第三,教师福利待遇低,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仅以教师教一句,儿童唱一句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音乐学习能力,舞蹈也是一个动作式地教,通过反复练习来加强记忆。

2.2教师专业素质水平低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大部分为初中、高中毕业生,只有部分人员受过正规的幼师培训,但对儿童音乐教学法了解甚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虽然也有少部分是幼师毕业的,但是专业基础较差,职业素质较低也影响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2.3忽视儿童音乐能力培养

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艺术本身带来的美感。现在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也认为,既然是学前教育,只要学会基本知识就行了,对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艺术熏陶不值得学习和重视。而私立的学校则以盈利为目的,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而忽视对学前儿童正确的教育方法,这些做法也失去了做好音乐教育本质的意义。

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方法

3.1用自然的音乐活动尊重儿童的天性

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的,自然的音乐活动也是随意、开放、无拘束,以及个性化的发挥。所以将儿童参与到自然的音乐活动中易于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儿童的天性不谋而合。对于现在很多教师把音乐活动做成规律、刻板的观赏节目,让孩子觉得枯燥无味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了。而自然的音乐活动,不是灌输儿童理论上的音乐知识,而是引导学前儿童在音乐中的自我表达、意想不到的行为,这些都可以看做合理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要多开展这种儿童对音乐最纯真、最自然的表达和感受的音乐活动,不要泯灭儿童的天性。

3.2选择适合儿童的音乐教学作品

虽说音乐是无国界的,但是音乐却有等级之分。不同阶段的人所感受的音乐是不一样的,选择对的音乐作品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学前儿童的音乐应该是自然而纯真的、简单、旋律欢快的。所以教师在为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要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特别是要遵循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来进行有合理的安排。如对于小班要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乐曲;而对于中班可以初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通过运用不同的器乐曲和歌曲,来引导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学会用动作语言来简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由此可见,选好音乐作品才能因人而异地提高音乐教育的效率。

3.3注重音乐活动形式的运用

不管是其他的艺术还是音乐,它们的表达活动形式的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帮助儿童在艺术思维能力上的培养,和审美心理的构建。在音乐教学中,可以借用韵律活动来加强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如借用身体语言来描述小鸟飞翔的动作,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导儿童把握和理解音乐的内容。再者可以利用美术活动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儿童的好奇心比较强,简单地引导对音乐的现象中会感知音乐形象,创造出新的画面感。也可以通过语言活动来锻炼儿童对音乐的表达能力。音乐是欣赏感受的,但是最终还是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学前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只存在于初步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儿童表达出内心的感受,也可以引导儿童在自我感受中增加自己的创意动作。通过活动形式,来加强对音乐的教育。

3.4注重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

学校要注重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对教师的福利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不断地调练有素的耳朵、良好的内心音乐听觉是十分重要的。学校也应该制定一套适合幼儿园教师发展的评价标准,激励教师扎实好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教学素质,要围绕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开展工作,培养儿童感受和表达音乐魅力的能力,用奏、动、说、画等游戏方式来辅助教学,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前儿童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和素养。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教学质量,得到家长们的肯定。

4.结语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之一,它具有的潜移默化、美化心灵的作用,是对儿童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不可缺的启蒙教育。虽然目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但在音乐教育新体系中注重对学前儿童的教学方式改革,以及把音乐教育对儿童影响重要性的观念传播给家长和教师,相信可以培养好和提高儿童的音乐能力,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焦健.浅谈幼儿音乐欣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科技创业家,2013,20:168.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4

一、节奏教学是感知音乐的基础

对于音乐本身的实际感知就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上的,所以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要从听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融入节奏教学,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音乐启发,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中更为积极的情感部分。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要让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音乐中节奏感的变化规律,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中不一样的生命力。幼儿受到自身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进行充分地引导。在节奏教学起初阶段,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拍手以及踏脚等动作,使得幼儿能够在基础的节奏上进行即兴表演。这样能够使得幼儿有效掌握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律动感,使其更加理解节奏教学的感染力,使得幼儿学习兴趣提升,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节奏教学的素材,让幼儿进行长期积累,使得身心以及意识上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生动美妙。

二、节奏教学中要注重音乐的实际表现

不同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音乐的节奏中也能展示出更多情感化的语言。音乐节奏教学就是将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特点与身心的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听者能够获取不一样的体验。节奏教学的内容设计要建立在原有教材内容与音乐表达情绪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教材的设计。比如在教学《小花猫》时,大多幼儿在展示小猫捉老鼠的情节过程中,在奔跑的过程中会将地板踩得咚咚响。这时就可以引入节奏教学的概念,让幼儿能够有效感知到其中的音乐节奏部分,使得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幼儿从动作以及情感上都能感受到节奏教学的意义,比如拍拍手和跺跺脚等。为了使得幼儿能够全面理解节奏教学以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动作使得音乐的情感能够有效体现。在课上和课下播放一些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歌曲,使得幼儿能够有效感受到更多积极有效的情绪。

三、提升幼儿音乐素质是节奏教学的目的

目前所提到的音乐素质具体指的就是的幼儿对于音乐学习感受以及创作的实际心理构成,通过具体的节奏感教学,使得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身心以及情感的变化来感受理解更多的一眼,能够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实现自我展示,使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与情感意境更加生动。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素质,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目前幼儿园节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采取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乐曲,让幼儿进行鉴赏教学。在幼儿原有理解基础上,去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从而使得身心情感与音乐节奏能够融为一体,使得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得自身乐感得到升华。比如《拜年》是一手民间小调的乐曲,其中所描绘的事件及场景是小朋友在拜年时的事件,音乐的整体曲调较为生动活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听赏,并能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对乐曲中的?鼍敖?行联想,再随着曲子节奏的起伏变化,幼儿对自身想象的情节进行有序地排列组合,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使得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教学能够使得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提升,增强幼儿对于各类歌曲的感知能力,使得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趣,使其自身音乐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开展有效的节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发展,也是当前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究论证表明,节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自身的音乐能力,使得身心情感得到有效提升发展,所以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更多的教学实践中探究更为全面的节奏教学法,更好地完善当前幼儿音乐教学体系,促进目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5

1.教育手段大多数采取灌输、说教为主,而忽视情感教育。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视的是正面突破,进行大规模或者是“一对一”的短兵相接或单向的家长式的“一言堂”或者是“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这种教育手段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试想如果淡化了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出真实情感吗!没有真实情感,又怎么会有诚信呢!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转变为双向或多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的形式,从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转变为生动活泼、平等的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形式。在诚信感恩教育中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用积极的心态和诚挚无私的心去关怀、理解、尊重、爱护学生,这样学生才乐于接受教师的言行,才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他们情感融洽,氛围和谐,教育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2.学校对教师在诚信人格、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在诚信感恩教育中的表率作用重视不够。一些高校对教师的诚信人格、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在诚信感恩教育中的表率作用这一问题认识不到位,重视度不够,部分教师出现学术不端等行为,大大影响了诚信感恩教育效果。众所周知,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教师在读学生时,其实也意味着学生在读教师,他们会时时刻刻注意到老师的一言一行。因而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的言行产生持久的影响,故而,教师在工作中一定要时刻以高尚的诚信人格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要率先垂范,做好模范表率作用,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的力量,学生才会对老师心诚悦服。因此,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强调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师德风范是非常重要的。

3.诚信机制体系尚不完善。

在我国,社会的个人信用体系还没有建立,使得一些大学生钻了法律的空子。本来,国家助学贷款是以国家对大学生的充分信任作为前提条件的,是一种依赖于人们的信用为“担保”而发放的政府贴息贷款,但现行的国家助学贷款推进却异常困难,症结在于部分大学生的信用状况确实让商业银行不放心。假使大学生的信用问题没办法得到解决,势必会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贯彻实施。在法制领域,目前我国也还没有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没有失信惩罚机制,也没有相应的法律规范,在公民诚信体制上国家在立法、司法、执法上都还没有达成一致。也就是还没能引入学生切身利益的范畴,这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大学生的侥幸之心,产生了国家助学贷款到期不偿还,没有感恩回报之心。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激励、鼓励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与指引。加强诚信教育,打击弄虚作假,有利于国家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需要资助的困难学生,同时也有利于在社会上重新树立资助体系中的诚信体系,使除在国家常规的资助外,能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加强感恩教育,使受资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只有懂得感恩,才会少些抱怨和仇恨,多些宽厚、友善和快乐;才会对生活寄以希望,对别人施以爱心,对社会予以回报;才会与人和谐相处。在受资助学生做出感恩回报发生效果时,其实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国家资助政策取得的成效。更有利于国家增加资助金额和资助面,使更多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资助。

二、拓展对受资助大学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途径

(一)引入理论指导

提高受资助大学生诚信和感恩教育的效果,引入一定的理论是必要的。本文引入的理论是教育家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和社会主义义利观。1.运用杜威道德教育理论。运用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在理论上从认知、情感和实践三方面的教育充实与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然后在实践中践行感恩教育,从实践中的效果再丰富感恩教育的理论。认知层面,通过正面教育的方式,提高受资助学生对资助的认识。如:受资助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资助内涵教育、学校进行网络宣传、树立诚信感恩典型等。国家对有困难学生进行资助,体现国家对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视,且希望学生在得到资助后能自立自强地投入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通过这样的教育,转变学生对受过资助后的自卑,国家的资助并不是对学生的施舍。在情感层面,当受资助学生对资助体系认可后,将受资助学生按具体情况组成各个团体,利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使受资助学生在情感层面上产生感恩意识的共情,充分认识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内涵,并产生乐于奉献与报恩的冲动。在实践层面,通过组织受资助学生组建义工的形式在实践层面上践行报恩行为,也就是把诚信认识化为诚信情感,变为诚信行为。如:受到资助的学生必须参加义工服务队,每年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义务服务,且达到一定的工作时间。所参加义务服务的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考评,同时,只有考评及格了,义务服务的工作时间才算有效。而且学生义务服务后还应及时写出感触。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教师运用心理学知识针对学生的感触进行介入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以此促进大学生从心灵上更健康地成长成才。2.从社会主义义利观出发加强诚信感恩教育。我们应注重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角度出发加强教育,让受资助学生知道讲诚信,感恩是每一个受资助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感恩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每一位受资助的大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党、国家和其他社会团体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生活。当他们感谢善行时,第一反应应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为民族的复兴而自强不息,这就给每一位大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知道感恩。

(二)加强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受资助学生诚信管理信息。高校对于每个受资助的学生都要及时地跟踪、搜集、储存、整理、监督,并对每个人都建立起专门的档案。档案形式可分两种,一种是纸质档案,另一种是建立学校诚信查询网站。纸质档案存于学校档案室,并做好及时更新,当学生按要求归还资助金额后可送一份至学生本人寄存档案的管理部门。同时,学校应针对受资助情况建立学生诚信查询网站,网站应包含学生受资助多少钱、何时还多少钱、应于何时还清、现欠多少钱等信息,以方便人们在有需要时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受资助学生的诚信状况。校方还可以和手机运营商商量协定,对于受资助学生定时发短信提醒。

2.建立和实施相应的刚性管理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由于各项资助金在评选过程中对大学生失信行为的处罚最严重的就是取消资助资格,而各学校未能再进一步地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大学生诚信和感恩教育只能靠简单的说教完成。面对高额的资助金,由于失信的“风险成本”较低,所以大学生的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因此必须针对失信和不感恩现象建立相关刚性管理制度。让广大学生认识到失信行为会影响其个人档案、学习学分等,如:失信行为与学分相联系,一旦失信,在取消资助资格同时,相关课程的实践学分可去除;又如,可以制定受资助学生资金规范使用的规定。并且可在资助金评选过程中加入大学生对即将获得资金如何使用的预算报告,评选中针对预算报告的分配使用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界定其资助等级,预算报告中学生一旦签字确认后即按照预算支出,一旦资金使用与预算相违背,资助评选小组可对其行为进行针对性调查,确定是否失信。若确实存在失信行为,则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处理。这样便可通过制度约束大学生的失信行为。严格的刚性管理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确保真正贫困的大学生得到国家最大最根本的资助。当广大学生的诚信与感恩行为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时,作为外界压力的管理制度也只是“存在”的形式而已。当然,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人性化的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让学生在教育中相互感受诚信的力量,使国家的资助不因学生的失信而难以收回。

3.建立受资助学生的诚信评价体系。诚实守信作为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不但需要良好教育来自律塑造,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完善的可以量化考核的诚信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作出价值判断,有利于大学生自身诚信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校园诚信氛围和社会诚信道德风尚的形成。结合目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建立符合现代高校大学生诚信评价应包含的内容指标,最终形成在实际工作中操作性更强、更能反映出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价体系。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能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开展提供理论指导依据。笔者认为,诚信评价体系应包括以下的内容:a确定诚信度评测要素;B诚信度评测体系各级指标;C确定诚信度评测标准;D选用诚信度评测途径;e建立诚信评价模型。通过这些形成一套规范、合理、统一的运作标准和方法,使大学生的诚信评价做到公正客观,防止在评价过程中带有过多的主观随意性现象的出现。当诚信评价体系的建立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时,那些不守诚信的大学生就会开始意识到做出失信行为时要慎之又慎,因为如果在诚信记录上有污点,可能意味着今后自己在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将处于极大劣势,同时也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付出高额的成本。

(三)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高校要加强对受资助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让受资助学生意识到诚信既是道德问题,也是法律问题。要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诚信。同时,这种教育应提前在受资助前,这样可以杜绝部分学生对自己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作假的现象。再者,要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诚信行为,轻则诫勉,重者则取消其受资助资格并扣除相应学分。这是诚信制度执行的关键和强有力的措施,它将会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结束语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6

[关键词]师范院校;职前教育;教师情感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随着办学层次的提高,它更主要是面向小学培养小学教师。但师专学生的教师情感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入学阶段,我们曾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73%的学生不愿意做教师,87%的学生不喜欢做小学教师,95%的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做小学教师。笔者走访了一些毕业后在中小学工作多年的毕业生,发现他们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这个层次学校生源的特殊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我校师范类的学生是从初中招来的,而且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家庭条件不太好,承担不起上大学的费用才到此就读,也有一些学生考高一层次的大学无望,不得已才来到师范专科学校。这些学生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无论是情感方面还是认知方面都很茫然,也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如果对教师职业的情感仍停留在原来的认识水平上,教师职业情感发生危机,就不能不令人深切担忧。虽然我们也不排除日后工作中可以培养教师职业情感,但那毕竟需要漫长的时间。由此,笔者认为师范教育的重中之重,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技能的传授,而是强化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多年来,我们在培养师范生教师职业情感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事实证明,这种探索效果是显著的。对中小学教师职前阶段进行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与开发是对国家未来负责任的教育举措。

一、教师职业情感的时代特征

教师职业情感是极其丰富的,有一定特殊性。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人或事物及周围环境的关切、喜爱的心理活动,是高级社会情感。笔者认为新时期教师情感应具有如下主要特征: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求真务实的事业心与上进心;获取成就的动机与争当教育专家的渴望;强烈的求知探索、创新兴趣;善于交往的性格;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高雅、时尚的审美情趣与昂扬振奋、热爱生活的执着精神;淡然处世、心怀感激、不计功利、无私奉献的平和心境。

二、教师职业情感培养

教师情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既有职前培养开发,也有职后培训养成。职前培养开发更具有前瞻性和持久的效力。在师范教育阶段重视教师情感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实施,是改变目前重视教育理论和技能学习忽视职业情感教育现状的重要课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将“三个贯穿始终”的培养原则作为指导思想来开发、提升学生的教师情感,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一)职业情感的内驱力培养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教育,使他们保持做教育的内在动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职业的认知

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能力,使之对教师职业有全面、深刻、科学的认识是教育学课培养教师情感的首要切入点之一。为此,对教师职业的性质、特点、意义、作用、功能及其价值的深入讲解和讨论就成为教学分量很重的热门话题,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一是谈论,二是辩论。教师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问题,以免他们日后进入真实教育情境后失望,更不要讲空洞的大道理,让他们觉得教育离他们很远。教师应通过列举学生们身边的、已知、认可的事情论证教育对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感,为其将来从事教师工作打下坚实的认知基础。

2.职业的兴趣培养

教师如果厌烦教师职业,仅仅凭着责任心来工作,这种责任心在强大的压力下就会变成一种负担。乐意做教育工作,教师才能竭尽全力,持之以恒。兴趣培养越早越好,准教师们一旦对自己将来从事的事业产生了兴趣,就一定会以旺盛的精力和巨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专业学习活动中,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展现出敬业爱岗、锐意进取的风貌。笔者根据兴趣培养的规律,尝试了一些做法:第一,教学中经常设置“两难的教育情境”,如补课、排榜、减压、上网成瘾等敏感问题,激发学生探讨的兴趣。用学过的教育理论分析解决教育中的两难问题,学生可以领会到科学育人的魅力,感悟到一个教师成功帮助问题学生时的乐趣。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示范录像,看着名师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以及所展现出的综合能力,学生由此产生羡慕、向往、尝试的情绪冲动,从而初步形成做教师的职业兴趣。

3.职业的自豪感

学生没有当教师的体验,要体会当教师的自豪感的确是一个难题。理论说教的效果当然不好。笔者后来摸索出虚拟法,即是让学生假设、想象自己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教师,或者是在偏僻山区执教,或者是在特教战线,或者是问题班级的班主任,或者是有专业特长,等等,任其自由虚构和想象,每个人都在自己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让人羡慕、受人夸赞、得到社会和学生认可的业绩,也得到了荣誉和薪酬,更包括学生成人、成才后对自己的感激。笔者请学生想象:“面对这一切的时候你内心的感受该是怎么样的呢?”学生自豪和幸福的情感油然而生。

4.职业的德福共享

个体在工作与生活中领会、体验人生的幸福、崇高与人格的尊严,只有具有崇高教师情感的教师才会得到这样的幸福感受。这样的感受和体验是个人人生幸福的源泉。热爱教师职业,做好教师工作,是教师的人生幸福所必需的,其最大的受益者是教师本人。因为真正的道德境界应该是发自“本心”的。发自“本心”的东西才是自己最需要的,也是最能感受幸福的。如何让学生在学习教育理论的同时,把教师职业道德情感变成发自“本心”的道德呢?方法之一是组织学生讨论“做教师对我的好处”,然后要求学生写演讲稿“我做教师最受益”,并选择写得好的学生在全体学生面前做演讲。方法虽然简单,但学生心里却留下很深刻的记忆。

(二)爱心和良心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教师职业情感的核心是对教育对象的热爱和尊重。人们把“有爱心”放在对教师期望值的最高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具体性、细微性等方面的特点,尤其需要教师具有教育的爱心和良心。

1.用名言警句激励学生

名言警句对后人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警戒作用。教育史上著名教育家的名言警句很多,笔者采用的做法是每周都给学生留一段教育家或者是有影响的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话来警示、感化和激励学生,如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们交往的一种乐趣”等。笔者将其称之为“每周一名言”。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名言警句既可以摆脱空洞的说教,又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深受学生的欢迎。

2.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例感动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向学生介绍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或者让学生听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会使学生被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而优秀教师身上共性的东西之一就是这些教师对学生都有着非常热爱,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使教师人格熠熠生辉。

3.用反面事例警示学生

正面的事迹鼓舞人,反面的事例警示人。电视上、报纸上时有反面的教育案例报道,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教育学生的反面典型。面对那些缺乏爱心和良心的教师,学生们都愤怒不已,而此时,把这种愤怒的情感及时转化为教育人的爱心和良心就会恰到好处,所以“别误人子弟”就成了我对学生们常说的话,这句话也因此成了学生们的口头禅,成为教育人最起码的良知而被纳入准教师们的德育认知体系中。

4.用师爱的真谛勉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师的爱心和良心教育,必须弄懂究竟什么是师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教师自己觉得很爱学生而学生们却不领情呢?为什么对学生善意的批评教育却招来学生的反感甚至抵触呢?新的历史时期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爱呢?真正的师爱是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任的爱。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特别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的细微变化,满腔热忱地期望学生成才,充满信任地鼓励学生成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笔者常对学生说,教师不能“糊涂地爱”,学生们也因此考虑爱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师职业美感教育贯穿教育学课始终

通过审美教育培养起来的情感是一种愉悦人的身心的感情体验,是一种积极的最高层次的感情体验。通过对师范生进行职业美感教育,特殊的美育教育,准教师们能够对未来的职业有美的感受、美的理解、美的追求,从而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情感。

1.感受美

教师职业美感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发现。课堂上教师的人格特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充满哲理的话语,动感的教态,恰当的服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无不彰显着巨大的美感魅力。面对一堂优秀的观摩示范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因素,充分感知美,从而帮助他们感受崇高的教师职业美感。

2.传播美

教师的职业美需要教师来传播,每个教师都是美的使者和传播者,哪个学生不喜欢给他们带来美感享受的教师呢?一个教师如果能把课堂变成美的发源地,让学生充分感受教学的氛围美,知识的内在美,从而喜欢教师,喜欢学习,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这样的教育让学生充分感到做一个受人欢迎的教育者的幸福与美好。“当教师就要当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的信念会使得准教师们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创造美

教师职业美感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创美育人。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是不是教育者的劳动都是“创美”呢?那些教育活动中不合规律、既无秩序又不和谐的现象,那些矫揉造作、缺乏个性和情感的东西能说是美的吗?教师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教育活动中形形色色的“造丑”现象来告诫他们要创美育人,积极拓展学校教育的审美空间,做一个真正的职业美的践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开展创美育人教育,学生们发现理想、美梦这样的词汇原来就沉睡在他们心中,原来教育真的那样平凡而神圣,崇高而自由。

四、有利于教师情感培养的几点建议

第一,关于课时。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情感的培养是抢抓教育先机的举措,课时必须保证,但目前我们教学计划中教育学课时仅是每周2课时,总计18周,教学时间非常紧张,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好减少教学实践环节,这对准教师的教师情感培养是不利的,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适当增加课时。

第二,关于实习。教育实习对中小学教师职前教师情感的培养是最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效果也最好,但多数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最后一个学年的半个学期时间来进行教育实习,有的甚至不足半学期,仅八周,实习时间偏少。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尝试将实习时间由半年延长至一年,或者尝试改变现有教育实习的模式,变一次集中实习为分阶段、分内容的实习。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基础教育;情感内涵;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30-03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它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涵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为了帮助教师深入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解析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

建构课程对于学生的主体意义,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之一。以往的基础教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以致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由知性教育向生活教育回归,其意义不仅在于社会生活是教育教学的起点,而且在于只有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的教育教学内容才能有助于建构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具体来说,其情感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一般来说,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接受意愿,受制于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能不能接受,二是愿不愿接受。其中,“能不能”主要受制于认知因素,即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愿不愿”则主要受制于情感因素,即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意愿。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不能”的问题并不突出,因为教材内容通常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与之相比,“愿不愿”的问题始终是教育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结果的关键和难点。教育工作者经常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等,实际上都是旨在解决学生“愿不愿”学习的问题。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学生课程的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的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不同,它不是对事物本身的表现,而是对事物与人自身关系的表现,即情感所表现的不是事物本身的客观意义,而是事物对人所具有的主观意义。因而,教育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主体意义,即是否与他们的社会现实和成长需要相联系,是否能够帮助他们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困惑,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情感反应。并进而决定了学生对其态度和接受的意愿。同样,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接触某一教育教学情境时,其并非主要从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特性的认知性角度对之产生反应,而是更多地从课程内容与自身关系的主体特性的情感性角度对其产生反应,并由此决定自己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对课程内容的主体意义的探寻及其情感反应,在发生上经常处于学习活动的前沿,并构成学生学习的最初制约因素[1]。

第二,主体意义及其情感反应直接制约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心向。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这个“有意义”并非指课程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或逻辑意义,而是指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体意义或心理意义,即课程内容中的知识和观念能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现实的关联作用;这个“有意义的学习”并非等于对有意义的教材的学习,而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地使课程内容中的新知识和新观念与自身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和观念发生相互作用,使旧知识和旧观念得到改造、新知识和新观念获得实际意义的过程。因此,学生对教育教学内容的主体意义的认识及其情感反映,必然直接制约他们的学习心向。在“有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的过程,对学习内容表现出明显的期待和努力倾向,更多地采用交替、网络式的认知加工策略,能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搜寻提示线索和意义特征,如对新旧知识的“切合性”做出判断,调节彼此间的分歧或矛盾,或将新知识加以简化、重组与转换,使之与自身认知结构融为一体;而在“无意义”的条件下,学生则倾向于把学习看做是一种痛苦、难受的差事和负担,对学习内容明显表现出退缩、厌倦甚至抵触情绪,更多地采用简单、直线式的认知加工策略,仅注意学习内容的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意义特征,甚至简单地将新学内容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登记”一下了事[2]。

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材组织和编写的基本要求之一。以往的教材组织和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的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以致学生有厌烦情绪的现象甚为普遍。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把学生当做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教学话题和案例,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育教学内容,为学生表达思想感情和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和推动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文本。其中的情感内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会。

1.从教材知识的掌握来看。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没有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那么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或仅仅是考试时的答案。只有当学生产生了相应的情感体验,他们才能理解和感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与意义,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因为,学生对教材知识(特别是人文类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情感上的“认同”向观念上的“应当”过渡的过程。教材内容大都直接、间接围绕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大都直接、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因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必然首先以自我经验为参照系,并且必然会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来自于教材内容与学生自我经验之关系的亲身体会和价值判断,其所反映的因果关系直接制约学生对教材的“认同”。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特别强调发掘其情感内涵,充分利用其表现力和形象感染力,让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使教材内容对于学生具有主观意义,并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感情上的陶冶,进而自觉地将使教材蕴涵的教育思想内化为自己“应当”的行为准则。

2.从学习动机的内化来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涉及两个相互关联的因素:社会要求和个人意愿。其中,社会要求来源于社会的愿望和需求,反映了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和“应该”达到的目的,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目的方向和具体内容的规定。个人意愿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和态度,反映了学生“愿意”做的事情和“愿意”达到的结果,它对学习动机的特殊作用在于行为动力水平或个人所愿投入程度的规定。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要使二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彼此加强,最终化社会要求为个人意愿,化外在要求为内在需要。这一“联系―转化”过程的实现,受情感体验制约。这是因为,情感总是与个人意愿有着直接的联系,并在发生上总是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因而学生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与自身关系的认识总是受到相应情感体验的“折射”。其结果,学生对于社会要求的情感反应,直接影响其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要求及其实现过程所具有的主观意义的认识,并常常构成学习活动的直接诱因和学习动机的最初制约因素,进而决定了学生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是否投入的意愿。一旦学生通过切身情感体验认同了学习的社会要求,他就会自觉自愿地服从这种要求。此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再是外力作用下的“迫不得已”,而是内化作用下的“心甘情愿”[3]。为此,当前教材的建构十分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内化的影响,强调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合作来激发与调节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感受到相关教材内容对自己的积极意义,使个人意愿与社会要求相契合,进而使其学习动机因在内容和动力上取得心理契合而得以有效地形成与实现。

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

增进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情感需求,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方面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型师生关系建构和教师成长的基本追求之一。从以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学生在心理发展和学校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其中,从促进学生发展来看,其情感内涵及其对教师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的乐观态度与学生的发展。对于教育来说,乐观是人向上发展的基础。同样,对于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而言,教师的个人行为和职业行为如何,取决于他们是否对学生抱有乐观的态度。这是因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自我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权威人士对他们的态度和评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也在一定程度上靠权威人士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来维持。在学校生活中,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就是这样的权威人士,他们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乃至自我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4]。正如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eane等所强调的那样,在课堂中,教师是一种权威性的刺激物,他们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精细而深奥的影响。那些感受到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的学生,一般会形成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积极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有较高的期望,并为此积极努力;而那些认为教师对其学业发展潜力具有悲观态度和消极评价的学生,则通常会形成消极的态度,对自己的学业发展不抱什么期望。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悲观态度、消极评价和消极的交往方式所产生消极的或伤害性的效果,会在学生的自我认识上持续许多年,特别是在那些尚不能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学生心目中[5]。另外,如果教师对某些学生悲观失望,认为他们是无能的、无价值的和没有希望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寻找证实自己预言的途径;如果教师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有能力学好的、值得尊重的、能发展成才的,那就会在教育过程中尽力为学生寻找和提供在学业上获得成就的途径。同样,如果教师按照学生现有的样子对待他,认为他“就是这么一种人”,就可能使他变得更糟;而如果教师按照学生应该有的样子对待他,认为他将通过教育不断发展向上,就确实能帮助他变成那个样子[6]。因此,众多教育心理学家强调,以各种积极的方式行为,增强学生对自我价值、能力和潜力的积极认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2.教师的尊重意识与学生的发展。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获得自尊和他人的尊重是人类所固有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类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力,也是个体发展具有

可塑性的内在心理机制。例如,人在自尊上的差异会使其经验中的世界和社会产生普遍而明显的差异。高自尊的人,通常以一种他们将被很好地接受和将成功的期望,从事工作和与人交往,他们的行为更独立于外在强化,敢于尝试,不怕做错事,不怕说错话。低自尊的人则与之相反,通常以一种他们将被拒绝、排斥和将失败的期望,从事工作和与人交往,他们的行为更依赖于外在强化,不敢尝试,害怕做错事,害怕说错话。与正常或高自尊的学生相比较,低自尊的学生易屈从、冷漠、依赖,丧失自我控制,更可能出现明显的扰乱、焦虑、紧张等心理症状。而且,人的自尊程度越高,他的欲望、能力表现、自我控制就越强,这是一个规律[7]。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尊重更为重要的了。尊重,意味着把学生看作是有独特价值、有发展潜能能力、有自我指导力量的行为主体。而且,这种尊重是“给予的”,而不是“挣来的”。要想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进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学校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尊重的方式实施,学校中的所有人员都必须以尊重的方式行事。任何有损学生自尊的行为,诸如嘲笑奚落、独断专行、性别歧视、贬低性比较、体罚等等,都不允许存在。即使当学生应负责任的过失发生时,也应对之进行劝导,要求他分析自己的行为,并作出改进的保证;即使当需要处罚时,其方式也不是使学生丧失自尊,而是失去某些优惠,如自由时间[8]。从学生自我发展以及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自尊的伤害所导致的消极后果,无异于谋财害命,因为当学生的自尊需要不断遭遇挫折以致丧失不断寻求发展向上的内在动力时,他必将自暴自弃。

参考文献:

[1]乔建中.情绪心理与情绪教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77-78.

[2]乔建中.课堂教学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3]Qiao,jianzhong.theRoleofemotioninteaching[J].US-ChianeducationReview.Jun.2005:67-69.

[4]乔建中.论自我观念及其教育问题[J].南京师大学报,2000(2):63-68.

[5]Beane,Ja.Sortingouttheself-esteemcontroversy[J].educationalLeadership,1991(49):25-30.

[6]purkey,ww&novak,Jm.invitingSchoolSuccess(thirdedition)[m].wadsworthpublishCompany,1996:27-36.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8

关键词:资助;大学生;感恩

我国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共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不断完善资助政策和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不断完善的国家资助政策、资助体系和不断加强的社会资助力量有力保障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顺利完成学业,同时也出现了部分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诚信意识缺失等现象。这不仅违背了教育和资助的初衷,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背离。本研究通过对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的调研分析,探索大学生感恩意识教育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匿名抽样调查法进行分析,辅以抽样访谈调研的形式进行样本研究,对北京科技大学1,000名受过各类资助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98份,有效样本率为89.8%。其中,男生612人,占68.2%;女生286人,占31.8%。家境良好学生231人,占25.7%;家庭经济困难学生667人,占74.3%。有262人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占29.2%;有632人获得国家、社会和学校各类资助,占70.4%。

调查结果及分析

1.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调研中,有88%的学生记得父母生日,73%的学生会以父母的辛勤付出鞭策自己努力学习;有72%的学生表示对母校十分热爱,但有48%的学生表示毕业后不愿意向母校捐款,也不愿意向社会或他人捐款。总体来看,受资助大学生普遍存有感恩意识,但集中体现在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国家、社会、学校、他人的回馈意识则不强。从受访结果来看,多数学生缺乏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感恩行动,或不清楚该如何进行感恩回馈。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该加强感恩意识和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2.受资助学生感恩意识影响因素

一是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不良现象对感恩意识的不良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领域受到全方位的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调研结果显示:有74.3%的学生认为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在于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是经济发展差距带来的心理落差诱发精神贫困。目前,高校多样化的资助手段已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和基本生活需求,但与其他学生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上的差距造成部分学生心理问题凸显:有的学生长期因经济状况不如他人而产生心理压力和自卑情绪;有的学生将家庭经济困难当成“资本”,将受助当做理所当然,缺乏对国家、社会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有的学生因受家庭生活艰辛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影响,对社会和他人存在不满甚至敌视。调研结果显示:有73.5%的学生认为个人心理因素和自我教育缺失对感恩意识的影响很大。

三是经济困难造成的教育缺失对受资助学生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数来自农村或贫困边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教育基础薄弱,父母大多长期在外工作,致使学生成长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家庭情感教育。调研结果显示:有43.8%的学生赞同家庭因素对感恩意识淡薄所产生的影响,而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中更是有半数支持这一观点。

四是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是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的原因之一。社会评价学校以升学率为标尺,教师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为标准,功利性的应试教育使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品德、身心和修养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1]学生在考入大学后,又将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关心最多的是毕业和就业。调研结果显示:超过30%的学生认为学校在感恩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方法和举措

高校办学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的资助工作同样要坚持德育为先,经济资助只是手段,德育才是目标。学校通过调研分析和实践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有助于增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理论和举措。

1.感恩教育要注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互通互连,实现教育前移、体系共进。调研结果显示:有44.2%的学生认为感恩教育应从小学开始,有高达95.1%的学生支持感恩教育前移至大学前。受资助学生进入大学后,价值观基本定型,已错过了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阶段。目前,中小学的感恩教育和资助工作尚不完善,对受资助学生的信息跟踪和记录无档可寻,高校只能通过简单途径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高校的资助工作很难与中小学的资助工作实现信息互通,这种断点式的资助工作很难对受资助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感恩教育。因此,义务教育阶段是开展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期,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树立的过程中注入感恩教育的强力之针,有利于帮助学生系统树立感恩回馈意识,从小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高校开展感恩教育要搭平台、重实践,引导学生将感恩意识转化为行动。调研结果显示:有76.8%的学生认为目前高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措施不够。而对于开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倾向于实践型教育方式,这类学生占到了63%;在具体内容上,学生更希望学校能够多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树立典型加强感恩教育的宣传和引导。

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感恩行为引导和教育。在高校资助工作上,加强学生感恩行为引导和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融入感恩教育中。学校优先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锻炼的工作实习机会,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帮助他们提高从事社会工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针对提供资助的企业或个人,学校致力于构建资助方和受助方有效沟通渠道,组织学生到资助企业参观、实习或参加企业活动,号召学生定期向资助方写感谢信、拨打反馈电话,汇报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表达感恩之情,既有效激发了社会各界参与资助的热情,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感恩回馈的意义。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其家庭、他人、社会、国家等各个层面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在获助的同时体会到外界对他的帮助和关爱,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对家庭、社会、国家以及自身的正确认识和积极态度,并最终帮助学生培养起责任和感恩的意识。在日常宣传教育活动中,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生活的艰辛来教育学生突出对父母辛勤付出的感知,使之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启发自我责任意识。在资助工作中,将“诚信”意识的培养放在首位,把按时“还贷”作为着力点,提高学生兑现承诺的意识和能力,成长为心怀感恩、为个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优秀青年。

三是评先进,树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开展朋辈激励教育。学校每年在开展评奖评优工作中,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激励,重点突出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宣传,激励所有受资助学生。学校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对获奖的先进、典型进行成长事迹的深度挖掘和报道,为受资助学生塑造身边的榜样。充分利用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平台的宣传契机,将励志、自强的信息传达给每位同学,感染经济困难学生,激励他们在求学路上继续努力奋斗。学校团委开展励志人物评选,寻访身边品学兼优的励志榜样,邀请励志人物进行巡讲,主动将自己艰苦奋斗、感恩回馈的生动事迹传达到学生们当中,激发受资助学生自强不息,回馈社会的意识。

本文系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3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受资助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分析与研究”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9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育教学课堂

体育教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与其他文化课程教学相比,都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是集身体活动、心理活动、情绪过程与同一过程的复杂活动。因属动态的教学活动,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即情感领域的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通过相应活动,促进学生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情感,形成新的情感品质。教师的情绪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以及教学情绪、教学语言等方面。情感教育应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对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情感的形成及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直接影响。

二、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内容

1.爱的情感的教育。体育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动机地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充分体现出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形成一个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与友爱的集体。根据情感的两极性,情感具有增力作用,使他们感受生活是这样美好,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爱心,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自然与生命,时刻享受良性情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2.美感的教育。美的感受使人精神愉快,通过美的熏陶,使人感受到生活情趣和人生的意义。体育教学中美感教育包括:1)环境美:如场地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场地布置,器械摆放,队伍站位美观整齐,和谐合理;2)仪表美:着装一致,队伍整齐,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与活力;3)形体美:身体均匀,比例适中,线条优美,姿态端正,肌肉丰满,结实健壮;4)艺术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把轻松敏捷、熟练优美的动作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与向往。

3.荣誉感的教育。体育教学是以班级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这个联系过程,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并使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情感融洽。在教学竞赛中,集体凝聚力,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体验到自身价值的实现而获得的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荣誉感。

4.快乐感、幸福感的教育。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生活、学习中精神压力大,经常会产生紧张、焦炉等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快乐感、幸福感教育,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乐观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而且还能调节思维机制,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体育游戏,快乐体育以及体育锻炼后的,都能使学生快乐、幸福与满足之感。

三、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中,除了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有情感渗透的一面,当教师炽热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会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产生愉悦的、肯定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体验正是学生进行学习和运动的良好情绪背景,有了与教师相应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激发出奋进的力量和信心,从而克服对体育课的厌烦和害怕心理。

2.教师情感的外部表现影响着教学的成败。一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受课堂气氛的影响,愉快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同学心情舒畅,运动技能形成快;而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压抑,阻碍了运动技能的形式。体育教师的情感教育也体现在教学的语言和示范上。教师形象生动的语言具有直观的作用,如果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枯燥乏味,口令语调平平,就不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是教学艺术的特点之一,教师如果不饱含深情,其语言必然是苍白无力的不能感染学生,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教育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条件。情感因素是人们接受信息渠道的阀门,在缺乏丰富激情的情况下,理智处于昏睡状态,甚至产生心理障碍。一个学生如果对什么都失去兴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渴求。适度的快乐情绪可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清晰敏捷,有利于从分发挥个人潜能,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体育教师充沛的情感会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感情之潮,促使学生不但喜欢这位教师的体育课,同时也会积极参与该课程有关的课外体育活动及训练,并尽可能有努力创造优异的成绩,那些原来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也会在教师的感染下,愿意接受教师的一言一行。

四、情感教育在体育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1.师生情融洽是保证情感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融洽师生情感,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的教育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决不能讽刺挖苦,言辞过激。体育教学的整个过程,表现出运动技能和言语行为的外显性,一个人与众人在一起相比,其各种能力都有差别。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方法得当,避免在大庭广众之下挫伤学生的自尊情感。

2.创设优良教学情境,以境育情。进行情感教育,要遵循情感及情感教育规律,情感教育的规律建立在情感规律基础之上,如情绪和情感是随着情境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这一点,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方面要善于根据客观情绪来判断人的情绪和情感,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对学前教育的感受篇10

一、节奏教学是感知音乐的基础

对于音乐本身的实际感知就是建立在听觉基础上的,所以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要从听的基础上为学生展开教学活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融入节奏教学,要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使得学生感受到更多的音乐启发,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教学中更为积极的情感部分。在音乐节奏教学中,要让儿童能够切身感受到音乐中节奏感的变化规律,让幼儿感受到音乐中不一样的生命力。幼儿受到自身年龄与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进行充分地引导。在节奏教学起初阶段,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拍手以及踏脚等动作,使得幼儿能够在基础的节奏上进行即兴表演。这样能够使得幼儿有效掌握音乐节奏教学中的律动感,使其更加理解节奏教学的感染力,使得幼儿学习兴趣提升,更好地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幼儿提供更多节奏教学的素材,让幼儿进行长期积累,使得身心以及意识上充分感受到音乐的生动美妙。

二、节奏教学中要注重音乐的实际表现

不同的音乐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音乐的节奏中也能展示出更多情感化的语言。音乐节奏教学就是将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特点与身心的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听者能够获取不一样的体验。节奏教学的内容设计要建立在原有教材内容与音乐表达情绪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教材的设计。比如在教学《小花猫》时,大多幼儿在展示小猫捉老鼠的情节过程中,在奔跑的过程中会将地板踩得咚咚响。这时就可以引入节奏教学的概念,让幼儿能够有效感知到其中的音乐节奏部分,使得教学效率能够有效提升。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幼儿从动作以及情感上都能感受到节奏教学的意义,比如拍拍手和跺跺脚等。为了使得幼儿能够全面理解节奏教学以及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时可以引入相关的动作使得音乐的情感能够有效体现。在课上和课下播放一些容易被幼儿理解接受的歌曲,使得幼儿能够有效感受到更多积极有效的情绪。

三、提升幼儿音乐素质是节奏教学的目的

目前所提到的音乐素质具体指的就是的幼儿对于音乐学习感受以及创作的实际心理构成,通过具体的节奏感教学,使得幼儿自身的音乐潜能得到有效激发。通过身心以及情感的变化来感受理解更多的一眼,能够在节奏训练教学中实现自我展示,使得音乐所表现的情境与情感意境更加生动。让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良好的音乐素质,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目前幼儿园节奏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采取更多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和乐曲,让幼儿进行鉴赏教学。在幼儿原有理解基础上,去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变化,从而使得身心情感与音乐节奏能够融为一体,使得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使得自身乐感得到升华。比如《拜年》是一手民间小调的乐曲,其中所描绘的事件及场景是小朋友在拜年时的事件,音乐的整体曲调较为生动活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听赏,并能够联系自身实际生活对乐曲中的場景进行联想,再随着曲子节奏的起伏变化,幼儿对自身想象的情节进行有序地排列组合,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使得自身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教学能够使得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有效提升,增强幼儿对于各类歌曲的感知能力,使得幼儿在音乐教学中感受到更多积极的情趣,使其自身音乐创造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开展有效的节奏教学能够促进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发展,也是当前提升幼儿音乐素养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现阶段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究论证表明,节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自身的音乐能力,使得身心情感得到有效提升发展,所以当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更多的教学实践中探究更为全面的节奏教学法,更好地完善当前幼儿音乐教学体系,促进目前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开展节奏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幼儿音乐素质的有效提升,还能丰富当前幼儿音乐教育体系,对幼儿今后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节奏教学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全面的实践探究,来丰富完善节奏教学的实际应用,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蓓蕾.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律动教学的研究和探索[J].家教世界,2013(12):6.

[2]陈丹.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律动教学的运用策略[J].读书文摘,2016(20):140.

[3]姜桂香.浅谈我在音乐教学中对幼儿节奏感的培养[J].数字化用户,2016,22(41):81.

[4]刘玲玲.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节奏感知与表达研究[J].东方教育,2014(3):140,141.

[5]章笑霜.律动教学助力幼儿园音乐教育[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4):108.

[6]王心雨.浅谈节奏训练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5(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