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执行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4:52

会议执行方案篇1

   二、执行和解的概念、特点执行和解是指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有关执行内容,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以结束执行程序的制度。

   执行和解是审判调解的补充和延伸,它与审判调解既有相同点,但也有较大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一)程序不同,审判调解是在审判程序中进行的,执行和解只发生在执行过程中;(二)对象不同,审判调解的对象是诉讼争议,执行和解的对象则是法律文书确定的执行标的;(三)主持人不同,审判调解一般是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的,执行和解则是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法院一般不参与;(四)、效力不同,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而和解协议则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三、执行和解及执行和解结案的相关法律规定、司法解释(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6条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对方当事人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的,人民法院应当恢复执行,但和解协议已履行的部分应当扣除。和解协议已经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不予恢复执行。第267条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法律文书,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申请执行期限因达成执行中的和解协议而中止,其期限自和解协议所定履行期限的最后一日起连续计算。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和解协议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副本附卷。无书面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第87条规定:当事入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结案处理。

   四、执行和解履行完毕结案和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即报结案的利弊(一)执行和解履行完毕结案的利弊。执行和解履行完毕若做得好,能产生下列三个方面的良好效果:1、缩短执行周期,减少执行成本;2、避免强制执行,降低执行风险面;3、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然而在执行实践中却难于达到此目的,有时执行和解会带来许多弊端,这些弊端主要表现在:1、被执行人假意借和解去恶意拖延执行时间,增加对方讼累,严重损害申请人的正当权益;2、法院对有执行和解协议内容的案件执行周期长,使这些案件久拖不决,成为“口袋案”、“抽屉案”,造成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长时间得不到实现,使申请入对法院的权威性产生怀疑。另外,法院在主持执行和解中要费时费力,这样也有损法院的司法权威;3、使已生效的法律文书严肃性和权威性大打折如,因为在执行和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随意对法院的裁判文书所确定的法律义务进行大幅度的变更,使生效的法律裁判文书在执行和解过程中显得苍白无力。

   (二)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即报结案的利弊。在执行过程中,大多数法院对执行和解的案件通常采取和解协议一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将执行案件作为执行结案处理。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减少积案,提高执行案件的结案率,使执行法官的精力集中到另外未结案件的处理上来。但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弊端:1、虽然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作了结案处理,但仅靠当事人双方的诚信来保证协议的履行,而无其他的担保措施,和解协议可能会变成一纸空文。2、如果被执行人不按和解协议履行义务,虽然申请人可以恢复执行,但无疑损害了法院的权威和公信力。3、如果恢复执行,则又需要重新执行,这样大大增加了法院的执行工作量和当事人的诉累。

   五、对完善执行和解制度结案规定的建议无论执行和解如何结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完善之处,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一)对于义务人能在法定执行期限6个月内将执行和解协议履行完毕的,待履行完毕后作结案处理。

   (二)对于义务人不能在法定执行期限6个月内履行完毕的,但在延期3个月内能履行完毕的,待将和解协议履行完毕后作结案处理。

   (三)对于履行期限较长的和解协议,在法定执行期限6个月内未能履行完毕的,延期3个月后仍不能履行完毕的,则在法定执行期限6个月内中止执行。

   六、执行和解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了弥补现有执行和解制度对结案规定立法上的不足,充分发挥其积极效能,及时结案、避免久拖不结、降低恢复执行率、缓解社会矛盾、减少执行对抗、确保执行效果,近年来经过反复摸索,我院总结出一些较为行之有效,既有利于执行和解又有利于结案的基本思路和成功经验。

   (一)在执行和解的过程中,应当严格审查协议的内容,以避免因协议违法而不能履行,影响结案。尽管和解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自治的体现,但是其存在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之内,不得违反禁止性的法律规定。因此,法院应适当介入。对违反禁止性的法律规定和一方当事人以欺诈、胁迫或恶意串通的方式签订和解协议的,法院应不予认同。

   (二)对和解协议成就的条件应当加以限制。l、在双方初次达成和解协议时,被执行人有金钱给付义务的,法院应要求其先支付申请入一定比例的执行款项,以检验被执行人在履行和解协议时的诚意,减少某些被执行人假借和解协议之名故意拖延时间的行为发生:2、执行和解协议中规定的履行期限不宜过长,当事人自行约定的履行期限不规范的现象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已经严重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因此,法院应当规定和解协议的履行期限一般在6个月的法定履行期限内,最长不得超过9个月,以便法院结案。

   (三)对执行和解的次数应当加以限制。当事人一方对和解协议反悔后,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恢复执行,但对恢复执行中达成新的和解协议的次数,法院必须做出最高限制,笔者认为应以不超过2次为宜,以避免案件久拖不结。

会议执行方案篇2

论文摘要:伴随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民事强制执行领域执行和解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而在执行听证程序中的执行和解,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精髓,体现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公开、公正、迅速及时的特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听证中执行和解。

一、执行听证、执行和解的概念及意义

执行听证是指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因执行相关当事人向执行机构提出涉及自己某些实体权利的请求时,由法院执行机构的裁决合议庭召集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异议人及与执行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到庭,听取他们的陈述,审查其提出的异议或申请并依法作出裁决的一种公开审查方式。听证中的执行和解就是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由当事人或案外人、证人等人参加,由执行法官主持公开审查其异议或申请时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同案外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对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进行自主协商达成合意的行为,从而导致执行程序的结束。根据执行规定第86条的规定和解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通过执行听证实现案件和解终结实质是以和解协议的内容取代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

在执行听证中达成和解协议意义在于:

一是有利于增加案件执行的透明度,有效防止执行人员暗箱操作,杜绝人情案、关系案的出现,避免了当事人或案外人对执行法官的猜疑,既防止了执行法官的执法不公、不作为、消极执行,又限制了当事人的不规范举动,真正体现了新时期执行工作“阳光执行”的特点。

二是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过执行听证达成和解协议,既确保被执行人在法院的监督下履行和解协议内容,避免了因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使被执行人难以承受压力的弊端,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有利于调动双方当事人或案外人主动参与执行的积极性,并增强对法院执行工作性质特点的理解。通过召集大家听证,执行法官能够向他们释明民事执行案件过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

四是有利于避免人情案。案件在听证过程中申请人举证,法官的调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暴露在大庭之下,使说情者无言以对,有的说情者以保证人的身份参与和解,增加债权人实现债权的保障。

五是有利于减轻当事人时间、精力、财力方面的负担,节约法院执行成本。通过听证及时和解提高案件执结效率,又能及时维护案外人的利益。

二、听证程序中执行和解的约束力

根据民事诉讼第211条及其适用意见第226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这一条是针对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而言的,是有章可循的。但是事实上,有部分案件在听证过程中由案外人参与执行和解,此和解协议的约束力应如何认定,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当事人同案外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只要在内容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和解协议一旦达成就应产生拘束力。听证过程达成和解协议一般有案外人参与,此和解协议的效力仅存在于履行完毕之后,即以协议内容的完全适当履行,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笔者认为,只要和解协议是真实合法的,就应当承认其合同效力。当然需要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而且这种约束不仅体现在履行完毕后消灭原有的权利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可依协议要求对方承担责任。就当事人来说,如果案外人履行协议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应选择依现行法律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依协议起诉另方当事人,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并承担违约责任。若案外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则视为放弃原权利的主张。人民法院应及时将案件恢复到听证前的执行状态。如果权利人要求诉讼案外人,人民法院应予立案。

此外,为了强化听证中和解协议的效力,法律应把这种具有代替原法律文书效力的协议规定为当事人可以选择约定的特殊的和解协议。这种特殊协议的前提是当事人约定以协议内容取代原来的执行内容,并经法院审查确认,从而具有执行力,原生效法律文书终结执行,这样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得以真正强化。

三、当事人(案外人)的权利救济

会议执行方案篇3

【论文关键词】执行听证程序执行和解论文论文摘要:伴随和谐社会的发展,在民事强制执行领域执行和解无疑起到重要作用,而在执行听证程序中的执行和解,更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精髓,体现出人民法院执行工作公开、公正、迅速及时的特点。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谈听证中执行和解。一、执行听证、执行和解的概念及意义执行听证是指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因执行相关当事人向执行机构提出涉及自己某些实体权利的请求时,由法院执行机构的裁决合议庭召集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异议人及与执行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到庭,听取他们的陈述,审查其提出的异议或申请并依法作出裁决的一种公开审查方式。听证中的执行和解就是人民法院在案件执行过程中由当事人或案外人、证人等人参加,由执行法官主持公开审查其异议或申请时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同案外人,在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前提下,对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内容进行自主协商达成合意的行为,从而导致执行程序的结束。根据执行规定第86条的规定和解协议的内容一般包括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通过执行听证实现案件和解终结实质是以和解协议的内容取代原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在执行听证中达成和解协议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增加案件执行的透明度,有效防止执行人员暗箱操作,杜绝人情案、关系案的出现,避免了当事人或案外人对执行法官的猜疑,既防止了执行法官的执法不公、不作为、消极执行,又限制了当事人的不规范举动,真正体现了新时期执行工作“阳光执行”的特点。二是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通过执行听证达成和解协议,既确保被执行人在法院的监督下履行和解协议内容,避免了因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而使被执行人难以承受压力的弊端,又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三是有利于调动双方当事人或案外人主动参与执行的积极性,并增强对法院执行工作性质特点的理解。通过召集大家听证,执行法官能够向他们释明民事执行案件过程、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四是有利于避免人情案。案件在听证过程中申请人举证,法官的调查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暴露在大庭之下,使说情者无言以对,有的说情者以保证人的身份参与和解,增加债权人实现债权的保障。五是有利于减轻当事人时间、精力、财力方面的负担,节约法院执行成本。通过听证及时和解提高案件执结效率,又能及时维护案外人的利益。二、听证程序中执行和解的约束力根据民事诉讼第211条及其适用意见第226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恢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这一条是针对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而言的,是有章可循的。但是事实上,有部分案件在听证过程中由案外人参与执行和解,此和解协议的约束力应如何认定,按照合同自由原则,当事人之间、当事人同案外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只要在内容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理应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和解协议一旦达成就应产生拘束力。听证过程达成和解协议一般有案外人参与,此和解协议的效力仅存在于履行完毕之后,即以协议内容的完全适当履行,当事人是否应当承担相应责任?笔者认为,只要和解协议是真实合法的,就应当承认其合同效力。当然需要对当事人产生约束力,而且这种约束不仅体现在履行完毕后消灭原有的权利义务,在履行过程中,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可依协议要求对方承担责任。就当事人来说,如果案外人履行协议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应选择依现行法律规定申请恢复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或依协议起诉另方当事人,要求对方继续履行并承担违约责任。若案外人不履行协议内容,则视为放弃原权利的主张。人民法院应及时将案件恢复到听证前的执行状态。如果权利人要求诉讼案外人,人民法院应予立案。此外,为了强化听证中和解协议的效力,法律应把这种具有代替原法律文书效力的协议规定为当事人可以选择约定的特殊的和解协议。这种特殊协议的前提是当事人约定以协议内容取代原来的执行内容,并经法院审查确认,从而具有执行力,原生效法律文书终结执行,这样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得以真正强化。三、当事人(案外人)的权利救济和解协议既然为当事人同案外人之间的自由协议,根据《合同法》第77条的规定,在其尚未履行或尚未完全履行之前,就其内容当然可以协商变更内容,并应及时将变更后的和解协议提交法院或由法院作为笔录,以替代或补充原和解协议,原和解协议有关内容约定不明的,可以协商补充确定。但是如协商不成,应依据《合同法》第78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依法律规定和解协议仅在履行完毕后才产生消灭原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效力。和解协议订立后,案外人同双方当事人均得受协议约束,除同意或有解除原因外,不容一方任意反悔无故撤销。但执行过程中,通过执行听证案外人与当事人之间达成和解协议,由于法院对当事人的和解协议仅仅予以形式审查,故不能完全排除和解协议可能具有违法或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等情形。如聂某同杨某离婚时,法院判决聂某应返还给杨某财产分割款10万元,法院在主持听证时,聂某的母亲以案外人的身份在法庭与杨某和解,和解协议的内容:案外人已经做通聂某的思想工作保证聂某在听证后,同杨某继续过夫妻生活。聂某也同意,杨某在案外人的保证后,放弃了债权,法院根据和解协议对案件终结执行。案件终结后,聂某反悔并离家出走。杨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认为案外人和聂某恶意串通,采取欺诈手段与杨某签订和解协议,应依法撤销。基于权利人杨某的请求,法院经审查确认属实,作出判决撤销和解协议。但是,如果和解协议被宣告无效或撤销前,债务人或案外人已履行部分应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此协议(合同)被宣告无效撤销后,与一般的合同无效后果不同,和解协议被宣告无效后,债务人已履行部分除因违法或损害他人利益而应自始无效互为返还外,可折抵申请人的债权,至于案外人已履行部分应根据过错责任大小及签订的和解协议内容来确定是否返还,原则上不予返还

会议执行方案篇4

二、省人民政府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省人民政府应当在常务委员会会议举行三十日前,将拟提请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送交常务委员会。

三、省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四、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五、主任会议认为地方性法规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六、地方性法规案提出后,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前,主任会议先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审议意见。

专门委员会应当对地方性法规案的立法必要性、主要内容的可行性和是否列入会议议程进行审议,提出意见,并向主任会议报告。

主任会议决定列入会议议程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意见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

专门委员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可以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七、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除特殊情况外,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应当在会议举行五日前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及有关材料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八、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一般应当经过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地方性法规案涉及本省重大事项或者各方面存在较大意见分歧的,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经过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经过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九、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结合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议意见,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

实行三次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时,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情况和主要问题的汇报,由分组会议进一步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次审议时,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实行一次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和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分组会议进行审议。提案人为法制委员会的,在全体会议上不再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地方性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十、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进行审议,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中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或者辩论。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安排必要的时间,保证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充分发表意见。

十一、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根据小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十二、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邀请全国和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列席、组织公民旁听。

十三、地方性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由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地方性法规草案及时印发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各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机关、组织和专家、学者征求意见。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将地方性法规草案或者草案修改稿在全省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公布,征求意见。

十四、地方性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法制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应当就地方性法规案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听取意见和调查研究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重要的地方性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举行听证会听取意见。

十五、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其他有关方面提出的意见,对地方性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

法制委员会统一审议后,提出审议结果或者修改情况的报告和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稿,由主任会议决定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制委员会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予以说明。对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重要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

法制委员会审议地方性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法制委员会与有关的专门委员会之间对地方性法规草案的重要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

十六、常务委员会会议对草案修改稿提出修改意见的,由法制委员会再进行研究、修改,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

表决前,由法制委员会对地方性法规草案修改情况进行说明。

十七、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地方性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地方性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十八、地方性法规案表决前,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提出,经联组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同意,可以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进一步审议。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对交付本次会议表决的地方性法规案表示异议的,可以向主任会议书面提出,由主任会议按照前款的规定处理。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满两年,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十九、地方性法规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二十、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公告予以公布。

二十一、提出地方性法规案,应当同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草案文本及其说明,并提供必要的材料。

地方性法规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制定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关依据;

(二)法规草案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

(三)其他应当说明的事项。

二十二、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地方性法规案,在列入会议议程前,提案人有权撤回。

二十三、交付省人大常委会全体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案,如果提案人认为必须制定该地方性法规,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重新提出,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二十四、地方性法规应当明确规定施行日期。

二十五、地方性法规公布后,应当及时在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和《浙江日报》上全文刊登。

在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二十六、地方性法规的修改或者废止程序,适用上述有关规定。

地方性法规部分条文被修改或者废止的,必须公布新的地方性法规文本。

二十七、地方性法规自公布后的三十日内,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二十八、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发现地方性法规的内容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或者与相关地方性法规不协调,或者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的,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修改和废止的意见、建议。

省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

监督工作有哪些程序

一、提出监督工作议题

(一)每年9月上中旬,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提出关于制定下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方案,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后,印发机关有关处室,明确提出监督建议议题有关工作的具体要求。

(二)每年10月中旬,办公厅印发通知,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各专委和“一府两院”等征集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等监督议题,对有关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三)各专工委和“一府两院”办事机构按照要求,紧紧围绕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专项审议、执法检查等监督建议议题及具体说明,并于10月底前报送研究室汇总。

(四)提出建议议题的途径和分工

1.省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以及有关方面提出的建议意见,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2.省人大代表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的问题,由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3.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由研究室主要根据常委会会议简报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4.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在调查研究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由有关委员会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5.人民来信来访集中反映的问题,由办公厅办公室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6.社会普遍关注的其他问题,由研究室汇总整理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7.“一府两院”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的监督议题建议,由其办事机构汇总整理,并提出具体的议题建议。

(五)常委会工作报告起草小组结合报告起草赴市县人大调研,听取市县人大关于监督议题的建议,重点听取对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的执法检查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议题的建议,并将有关情况汇总交研究室整理。

(六)秘办分管领导召集有关方面对建议议题进行沟通协调后,提出若干项备选议题及具体说明,经秘书长办公会议原则同意后,分别征求常委会组成人员、省人大代表、专工委和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并根据征求意见反馈情况对议题作进一步完善。

二、制定监督工作计划

(一)年度监督工作计划的编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既突出重点,又考虑可行,注重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整体性,努力增强监督实效。

(二)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包括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预算审查监督、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工作的具体内容、组织实施主体、时间安排等。

(三)11月中下旬,研究室综合各方面的意见,草拟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及说明。

(四)秘办分管领导召开专工委及机关有关处室负责人会议,就计划所涉及的内容、时间等安排情况进一步听取意见,进行沟通协调。

(五)年度监督工作计划草案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通过召开全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座谈会等方式,进一步听取各市人大的意见,并以适当方式征求“一府两院”意见,对工作计划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完善。

(六)12月上中旬,研究室将年度监督工作计划草案提交主任会议讨论通过。

(七)工作报告起草小组应将主任会议通过的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写入常委会工作报告稿。

(八)代表大会会议批准常委会工作报告后,即将年度监督工作计划以办公厅文件印发“一府两院”、专工委以及市县人大常委会。

三、监督工作前期准备

省人大常委会每年开展的监督工作,除常规性议题之外,另有以全省统一部署的方式开展专项审议、执法检查和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三方面的监督,议题重大、涉及面广、需要投入的人力和精力比较多,准备工作也要更加充分。具体如下:

(一)常规性监督的准备工作流程

1.根据年度监督工作计划,有关委员会一般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有关报告的2个月前,提出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案,就组织实施工作进行安排。

2.有关专门委员会提出的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等方案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及时提交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并以办公厅文件印发“一府两院”和有关市人大常委会。

3.有关专门委员会或执法检查组听取省级有关部门的汇报,专门听取各有关方面、人大代表的意见,赴基层调研,采取多种形式了解情况,听取意见。

4.根据主任会议通过的工作方案,有关专门委员会会同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和省人大代表就有关监督工作进行视察或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并做好服务保障。

5.根据前期调研、检查情况,有关专门委员会或执法检查组起草调研报告或执法检查报告。

6.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的20日前,“一府两院”办事机构将专项工作报告送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征求意见。

7.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对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等报告进行研究,并及时将意见反馈“一府两院”。“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应认真研究,并在有关报告中作出回应。

8.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有关专工委向主任会议汇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执法检查等报告有关准备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将报告列入常委会会议建议议程,并决定将有关调研材料由办公厅印发常委会会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9.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10日前,“一府两院”办事机构及省有关部门应将修改后的专项工作报告签发稿和电子稿送办公厅,办公厅一般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7日前将专项工作报告印送常委会组成人员。

10.常委会执法调研一般委托有关专工委组织实施,起草执法调研报告,并向主任会议汇报有关执法调研情况。必要时,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将执法调研报告列入常委会会议建议议程。

(二)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的专项审议的准备工作流程

1.一般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报告4个月前,有关专门委员会在调研基础上提出工作方案,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办公厅印发市县人大常委会和“一府两院”。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审议重点内容、组织安排、审议要求及其它工作安排等。

2.成立以有关专门委员会为主的审议工作小组,承担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审议工作小组组长由分工联系的常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有关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秘办1名成员担任,成员由有关专工委组成人员担任。审议工作小组设办公室,工作人员以有关专门委员会处室为主,也可从机关其他处室抽调。

3.审议工作小组适时召开工作会议,对审议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4.“一府两院”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专项审议工作方案,及时向省有关部门及有关方面下发通知,就配合审议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5.一般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2个月前,各市县人大常委会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调研和审议工作。

6.审议工作小组分成若干调研小组,赴市县调研,了解情况。围绕审议重点,以适当形式直接听取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形成情况反映,由办公厅印送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阅。

7.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1个月前,各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将调研、审议情况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8.审议工作小组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并就有关问题与省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起草好调研报告。

9.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审议工作小组向主任会议汇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有关准备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将专项工作报告列入常委会会议建议议程,并决定将有关调研报告和材料由办公厅印发常委会会议,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三)全省统一部署开展的执法检查的准备工作流程

1.一般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4个月前,有关专门委员会在调研基础上提出执法检查方案,经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后,由办公厅印发市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及省级有关部门。执法检查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和目的、内容和重点、组织安排、检查要求及其它工作安排等。

2.成立以有关专门委员会为主的执法检查组,承担具体组织实施工作。执法检查组组长由分工联系的常委会副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有关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秘办1名成员担任,有关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为成员,一般应邀请若干名省人大代表参加。

3.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召开全省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由执法检查组组长和“一府两院”分管领导分别讲话,对开展执法检查进行动员部署。会务工作由执法检查组会同办公厅落实。

4.“一府两院”根据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要求,下发通知,对开展自查自纠、配合执法检查提出要求。

5.执法检查组适时召开工作会议,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研究和具体部署。

6.为配合执法检查工作,结合常委会理论中心组理论学习与法制讲座年度计划,一般在开展执法检查前安排一次与执法检查内容有关的法制专题讲座,有关专门委员会也可会同办公厅举办以市县人大同志为主的法制培训班。

7.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2个月前,执法检查组听取“一府两院”及省有关部门执法情况的汇报,赴有关市县调研,进行前期检查摸底,提出执法组赴各地检查方案。

8.执法检查组分成若干检查小组,赴市县开展执法检查。各小组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带队,成员由常委会委员、有关专工委组成人员、秘办成员和省人大代表担任,工作人员由人大机关抽调的干部担任。“一府两院”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检查。

9.受委托的市人大常委会一般在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1个月前将检查情况书面报送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并抄送有关专门委员会。

10.一般在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报告1个月前,主任会议听取各执法检查小组的汇报。根据主任会议研究的意见,执法检查组汇总整理有关情况和材料,起草执法检查总报告。

11.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执法检查组将检查报告提交主任会议研究,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委会会议建议议程。一般由执法检查组组长向常委会会议作执法检查报告。

(四)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准备工作流程

1.在规划实施的第三年上半年,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前与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系沟通,要求其做好有关评估准备工作。

2.一般在常委会审议报告3个月前,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工作方案,经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后,以办公厅文件印发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审议范围和重点、组织安排、审议要求及其它工作安排等。

3.成立审议工作小组,组长由分工联系的常委会副主任担任,成员以财政经济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为主,其他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人、秘办成员各1名担任,承担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4.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由一个主报告加若干专项规划评估报告组成。主报告由审议工作小组负责调研、初审,专项规划评估报告由相关专门委员会负责调研、初审。

5.根据工作方案安排,审议工作小组听取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关于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汇报,相关专门委员会听取省级有关部门关于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的汇报,并分别赴市县开展调研,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和建议。

6.省政府办事机构将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主报告送审议工作小组、部分省人大代表等征求意见,省有关部门将专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送相关专门委员会征求意见。

7.审议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听取有关专家、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对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的意见,并进行初审。

8.相关专门委员会将有关研究审查意见交审议工作小组汇总,由审议工作小组进行分析整理,并起草初审报告。

9.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后,审议工作小组向主任会议汇报审议五年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有关准备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将中期评估主报告、专项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和审议工作小组初审报告列入常委会会议建议议程。

四、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

(一)有关专门委员会在会前准备过程中,应与有关方面沟通了解向常委会会议作报告的“一府两院”领导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并将沟通情况反馈给办公厅。

(二)在常委会举行会议的2日前,办公厅通知落实到会作报告的“一府两院”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织落实常委会组成人员出席全体会议,听取有关监督方面的报告。

(三)分组审议时,“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派人员到会,听取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执法和检查等报告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执法检查组、审议工作小组也派人到各组听取意见。

(四)联组会议一般由分工联系的常委会副主任主持,省政府和省高院、省检察院领导列席。一般安排参与前期调研或检查的若干位常委会委员发言,必要时可安排若干名设区的市人大常委会负责人、省人大代表发言。发言的委员由各小组推荐,市人大常委会发言人选由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指定,并报主任会议同意。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负责草拟主持会议的常委会领导讲话稿和组织委员发言材料。办公厅负责会务、起草主持词等事宜。

(五)举行联组会议时,与报告有直接关系的省有关部门派人员到会听取审议发言,办公厅负责落实,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协助。

(六)会议期间,研究室根据每组联络员的记录整理,及时编辑审议有关报告的简报,由办公厅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并送“一府两院”及其有关部门。

(七)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根据审议情况、简报,汇总整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时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审议意见的交办落实

(一)常委会会议结束后,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结合前期调研情况,认真提炼并充分发映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发言内容和意见建议,起草审议意见初稿。

(二)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对审议意见初稿进行研究后,交办公厅修改完善,提交秘办会议讨论。

(三)一般在常委会会议结束后10日左右,经秘办会议讨论后,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向主任会议汇报有关报告审议意见情况,由主任会议讨论通过。

(四)审议意见经主任会议通过后7日内,以办公厅文件送“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并附有关调研报告或执法检查报告。

(五)对上下联动的专项审议、执法检查及其它重点监督工作的审议意见,有关专工委、审议工作小组、执法检查组可以适时召开审议意见交办会,当面交办,提出整改落实要求。

(六)对上下联动的专项审议、执法检查以及其它重点监督工作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有关专工委认真研究,并向主任会议汇报有关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提交常委会会议审议。必要时,可以将有关审议意见整改落实情况列入下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开展跟踪监督,视情组织开展审议意见研究处理落实情况的满意度测评。

(七)其它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由专工委进行研究,并向主任会议汇报有关情况,由主任会议决定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印发常委会组成人员。

六、监督工作的公开公布

(一)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印发后,办公厅、研究室及时将年度监督工作计划在省级主要媒体、浙江人大门户网站、《浙江人大》公报版等向社会公布。

(二)研究室对年度监督工作新闻报道进行研究,对重点监督工作提出新闻报道方案,经秘办会议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

(三)对上下联动的专项审议、执法检查等重要监督工作,研究室联系落实新闻媒体对有关工作会议、调研、检查等组织实施过程进行宣传报道。

(四)对常委会审议重要报告的情况,研究室负责联系新闻媒体对报告审议情况进行深度报道;办公厅联系安排浙江人大门户网站、浙江在线网站对监督议题重要的常委会全体会议、联组会议进行网络视频即时直播。

(五)常委会会议结束后,办公厅及时将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执法检查等报告以及审议意见、有关调研报告,编入《浙江人大》公报版,同时通过浙江人大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

会议执行方案篇5

关键词:执行异议;听证

中图分类号:D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2

一、执行异议的受理范围

司法实践中,执行人员对执行异议如何审查,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可循,审查方法不一,而口头审查处理的为数较多,笔录在案的较少,久拖不决。延误案件执行的现象也有之。对案件的处理无卷可查,质量就没有标准可衡量,对于错案也无人监督。为了填补这一不足,做到及时正确处理执行异议,提高执行效率和执行准确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执行异议审查规范十分必要。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以下称对违法执行行为提出的执行异议)。

该法第二百二十七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以下称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的执行异议)。

(一)利害关系人的执行行为异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二)案外人的执行标的物异议

执行异议是案外人主张其对执行标的享有实体权利,是执行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时正确处理好执行异议,对人民法院提高执行率和执行准确度,维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执行异议的审查、处理,对执行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第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执行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进行审查。”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

(三)对利害关系人及当事人的一般性的抗辩意见及不满的陈述意见不能作为执行异议受理。在许多案件的执行过程中,涉及的问题往往比较琐碎、繁杂,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一些执行行为可能口头提出不同意见,或者口头表达不满,如果对这些口头意见都视为执行异议,人民法院都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一方面难以避免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滥用异议权,另一方面对有限司法资源造成浪费。

(四)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异议的形式必须是书面形式,不能采用口头方式。

二、对执行异议提出听证

1.听证制度涵义

听证程序不是与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并列的独立、完整的程序,而只是一般程序中的一道环节,主要是对特定的行政处罚作出决定之前,在案件当事人和调查人员共同参加的情况下,由行政机关的专门人员主持听取当事人的申辩、质证和意见,以进一步查清事实和核实证据。听证程序,其目的在于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与公正性,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听证程序与复议、诉讼不同,复议与诉讼是一种事后监督程序;而听证程序是一种事先、事中监督程序,是行政机关自我监督、自我改正程序。

从法律角度来看,与座谈会、论证会相比,听证会具有法定性、程序性、透明度高、参与人员更广泛的特点,表现在: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地点、内容一般要事先向社会公布,允许公民报名参加,允许公民旁听和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听证会要有不同意见甚至反对意见,要进行激烈公开辩论;听证前一般都要规定听证参加人和旁听人的组成及权利,并对听证内容、方式、听证报告书等作出规定等。

2.听证的适用范围

不是所有的执行异议案件都需要听证,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七条是基于对执行标的物享有实体权利而提出异议,属于实体上的执行救济,对该类异议,一般应当举行听证对异议案件进行审查从而做出裁决。《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是对违反法律规定的执行行为提出异议,属于程序上的救济,从其违法性上区别为执行行为的程序性违法和执行行为损害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实体权利的违法。笔者认为,采取听证审查方式处理执行异议固然是一种比较可靠、稳妥的方式,但如果对所有执行异议都实行听证审查实有矫枉过正之嫌,正确的做法应当区别对待,有的实无举行听证的必要。对于事实清楚,异议人、案外人没有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通过询问方式即可调查清楚的,不需要召开听证,采用书面审查,遂径行作出裁定。

3.听证制度的若干规定

(1)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法院通知告知后2日内用书面形式提出;

(2)法院可以依职权随时确定在举行听证会时间的时间、地点,通知当事人参加听证的时间、方式不受限制,但要给以当事人合理的交通时间;

(3)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外,听证公开举行;

(4)听证由异议审查合议庭法官主持,本案的执行合议庭成员不得主持听证;

(5)当事人可以亲自参加听证,也可以委托1至2人;

(6)举行听证时,法官主要针对当事人提出违法行为事实、证据、理由、依据组织当事人及其人进行申辩和质证;对当事人在听证会上的申辩或质证,认真进行复核;

(7)举行听证时应当制作笔录,笔录交由当事人审核无误后签字或盖章。

4.听证形式

庭审式的听证审查和书面审查两种形式。根据《民事诉讼法》二百十五条,二百二十七条的规定,对涉及案外人对实体权利的异议,及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执行行为程序违法提出的异议的复杂疑难案件需要听证时则组成合议庭,可以召开听证审查。但事实清楚,争议较小,可以书面审查。

5.听证的程序

因为对于执行异议的听证没有明确的程序规定,目前许多法院对于异议听证采用的是开庭式听证,即听证的目的、运作方式均类似于现在的民事开庭程序,但异议的听证和民事开庭程序相比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民事案件开庭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而异议听证既有实体问题又有程序问题;民事案件的举证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而异议案件的听证中证据规则与此不同。异议审查中的听证程序应分为三个阶段:听证准备、实施听证、做出裁决。实施听证是听证程序的核心内容,包括听证调查、听证辩论和最后陈述。

(1)听证准备阶段

包括确定听证、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做出公告、通知案外人、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考虑到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的规定,这些基本的听证前事项应在收到异议案件三日内完成。听证应在在送达上述文书五日内举行。

(2)听证中采用的证据规则

执行异议听证的举证责任原则,应以法院调查取证和当事人举证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其中以当事人举证为主,法院调查取证为辅。涉及第三人或国家利益的,法院可以依职权调查证据,除此之外的证据由异议人及当事人提供。因为执行程序中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法院应最大限度地维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全部证据则都应予以质证,未经听证的证据事实不得作为裁决的依据,但诉讼阶段的证据排除审查。

(3)听证调查的重点范畴

与普通民事案件查明案件事实不同的是:在听证调查阶段,符合《民事诉讼法》二百二十五条的异议,应把查明执行行为的法律依据、执行异议依据的法律作为调查的重点,但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的异议听证,在查明法律依据的同时,也应查明相关的案件事实;符合《民事诉讼法》二百二十七条的异议,则应把查明执行标的物的权属是否属于案外人作为法庭调查的重点。

三、综上所述

实体异议涉及当事人、第三人的实体权利,实行听证审查在目前是必要的。按审理程序进行审查,制度更为周全。但是,程序异议的审查可以不进行听证。因为,执行程序本质上是为了保证执行依据确定的义务得到履行,既然实体权利已经确定,所以在制度设计上应以效率为主要原则。

会议执行方案篇6

论文关键词 案外人异议 先进性 审查制度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修改为第二百零四条,该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上述规定确立了我国的案外人执行异议审查制度,其中包含了案外人异议及案外人异议之诉,可以说是一套较为完整的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本文将围绕我国的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展开讨论,以期能够对现有制度下的异议审查及今后制度的改革有所助益。

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是一种民事强制执行救济方式。民事执行救济是指在民事强制执行过程中,因执行机构的违法或失当执行行为,而致执行当事人或第三人的程序权利或实体权益受到侵害时,法律上给予其救济的一种制度。一般民事强制执行救济措施依据涉及的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执行异议和案外人异议。前者是有关程序问题的救济方式,后者是对实体问题的救济措施。2007年我国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修改,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下简称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该法条主要解决程序争议,为执行异议制度。第二百零四条主要解决实体争议,为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的第204条,即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案外人异议之诉在大陆法系的民事诉讼法中称为第三人异议之诉,指的是第三人就执行标的物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之权利,请求法院为不许对该物实施执行之判决之诉讼。

一、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的功能

(一)保障案外人合法权益的功能

民事强制执行具有强制性和及时性,同时,也是实现判决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民事强制行为亦是一种权力,其在不当行使时,则会损害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权益。在执行中,违法的执行行为和不当的执行行为属于执行瑕疵。执行瑕疵是指“在民事执行程序中损害当事人或案外人权益的事实。它从形式上看是违反了民事执行法的规定,从结果上看则是损害了当事人或案外人权益”。在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中,最有效的制约抗衡手段就是对权力说“不”,即异议权。当侵害权利的是国家权力时,权力制约和权利救济是一致的。因此,作为一种体系和结构完整的具有程序正当性的执行制度,就必须设置相应的救济措施,以避免或减少因违法或不当执行所发生的损害以及有效吸收不满。当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应提供切实可行的救济方法和渠道,可以说,民事执行救济制度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保障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权利。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即体现此种救济功能。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对涉及案外人与执行当事人之间的重大实体权利的争议处理,在经过案外人异议前置审查之后,采用诉讼的方式解决,赋予案外人与执行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权进行对抗的权利,体现了对案外人权益的保障。

(二)维护稳定的功能

德国著名法社会学家n.卢曼提出了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程序使结果正当化(通过程序的正当化)。程序是一种吸收当事人不满的机制,故为了充分吸收当事人的不满,需要通过公正的程序来使结果正当化。当民事执行行为侵害案外人的权益,案外人必当产生不满情绪。这时若没有一种合理有效的救济途径,案外人的不满情绪得不到有效、合理的排解,就会对法院甚至是整个社会产生排斥的心理,扰乱社会秩序,因此应当要给案外人一种平等的,充分表达自我的,依法裁决的程序。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的建立,无疑给案外人一种救济的方式,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即从某种意义上讲,“程序结果在内容上的正当性问题,实际上已经转化为是否充分满足程序条件的问题。”

二、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独立存在的必要性

在执行实践中,案外人异议多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所有权,从而阻止执行。故有学者主张,既然案外人异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主张特定标的物的所有权加以排除执行,通过确权诉讼即可解决该类纠纷,无需再另行创设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笔者认为,该观点并没有认识到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独立存在的价值及必要性。案外人异议与确权诉讼的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两者的功能和性质定位不同。主要表现为:案外人异议旨在为案外人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以对执行标的物主张实体权利并请求排除执行,性质上属于制约、监督和矫治执行行为的执行救济制度的一种。而确权诉讼旨在确定系争标的物的所有权等实体权利以明确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状态,与执行行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倘若认为案外人异议之诉等同于确权诉讼并可为确权诉讼所替代,则囿于确权诉讼的功能,其仅能起到确认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是否享有实体权利的作用,无法达到确认执行行为是否违法进而是否应当排除执行的目的。且当案外人主张对特定标的物的享有所有权,以被执行人为被告,提起确权之诉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但案外人对自己权益的保障也就止步于此,因为根据既判力的理论,如果判决任意拘束第三者,将会侵犯第三者的诉权,使第三者的诉权无法得到保障,甚至可能损害其正当的实体权益。故而既判力原则上只及于案件当事人,例外及于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也限制在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者等情况。因此,若不建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依确权之诉,则该既判力不能及于申请执行人,而案外人也不能依确权之诉的判决阻却对标的物的执行。而且,确权之诉解决的纠纷是争议标的物实体权利的归属,并没有解决该实体权利是否可以达到阻却对该标的物的执行问题。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则主要就是为了解决是否存在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的问题。因此,案外人执行异议能同时审查案外人是否存在某项实体权利及该项实体权利是否足以达到阻止对标的物执行的目的。所以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应当被分离出来,其独立性不可为确权诉讼所替代。

三、执行机构前置审查的必要性

任何法律制度的制定,应当符合本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现状。落后的法律制度必然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而超前的法律制度亦必将导致拔苗助长的后果。纵观大陆法系国家,不管是《日本民事执行法》、《德国民事诉讼法》,还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强制执行法》,都是规定案外人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以直接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均未设置执行机构对案外人异议的前置审查程序。但是,由于我国民众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为淡薄,且诚信体系的建设亦很不完善,这就给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带来了很多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情况。案外人异议之诉虽是一种有别于执行程序的诉讼程序,但不可否认,其是执行程序的一种特殊延伸,其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能否对某一特定标的物继续采取执行措施。而执行程序基于其与审判程序不同的目的和价值取向而具有独立性。审判程序的最高价值是公正,为了使得当事人的纠纷得到公正解决,就要保证通过公正的程序使审判获得正当性。而在执行阶段,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已经确定,且不可再争议,核心问题就是迅速实现权利人的权利,其重心不再是公正,而是效率。效率优先的价值取向要求执行程序制度设计上侧重于有利于执行人员主动采取措施,尽量缩短办案周期,促使义务人尽快履行义务。而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确立的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设置了由执行机构先行审查的必经前置程序,即案外人异议先由执行机构初步审查,对执行机构的处理不服的,才能提讼。当然,笔者注意到,很多人,特别是理论界的相当一部分人对此制度的设置提出了强烈的质疑,认为在执行阶段对相关的权利作出认定超出了执行部门的权限,且由于相关制度、程序设置的不完善,此种审查不利于公平地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笔者则认为,此程序的设置应该是新《民事诉讼法》的一大突破。首先,由于执行部门直接查扣相应的执行标的,对于执行标的的权利状况,包括占有、使用等情况掌握有第一手的资料,由执行部门对案外人异议进行初步审查,能够比较直观地作出初步的判断。其次,如果所有的异议都直接进入诉讼程序,必将对执行程序的顺利推进产生障碍,不利于执行效率的提高,且必将对审判部门带来更大的审判压力。再次,执行部门的审查只是初步审查,执行部门的裁决当事人如果能够接受,则能快速化解相应矛盾;若当事人不服,则可依法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具有较为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正因为案外人异议的审查需要对相应的实体权利作出认定,也就是说必须进行实体性审查,所以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与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了不同的救济方式。当事人对执行异议裁决不服的,是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的执行部门申请复议,因为执行异议只作程序性审查。而对案外人异议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则可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因为该审查的重点是当事人主张的实体权利是否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等。因此,笔者认为该前置程序的设置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一种制度设置。

四、案外人异议的实体审查性

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第二百零四条将执行异议区分为:(1)程序问题异议,即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而提出的异议;(2)实体问题异议,即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异议。执行人员对程序问题异议只能进行形式上的审查,对执行行为违反程序等程序事项进行处理,并赋予当事人复议权,对涉及实体问题争议事项不作实质审查,其裁定只发生执行程序效力,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而对于实体问题异议,只有案外人才能提起,且针对的是自己的实体权利。

旧《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救济途径为案外人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后由执行机构的执行员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定,这种审查囿于执行机构和执行员的职权只能是非诉审查,即程序性审查。程序性审查,即对可供执行财产权属的判定只能根据占有状态、登记状况等表面证据进行形式审查,即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及其他财产权可以视为被执行人所有的财产。但在现实生活中,被执行人占有的动产、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的不动产、特定动产或者其他财产权不一定为被执行人所有。如由于借用、租赁、恶意转移财产等原因,导致占有形式被改变了。当其真正所有权人的权益受到威胁之时,就有必要为其提供救济途径。而且,对此实体性的异议仅仅通过非经质证、辩论的非诉程序予以审查和确定,有违涉及实体事项的争议应当通过判决等诉讼程序加以解决的民事诉讼法基本原理,也混淆了执行机构与审判机构的职能分工。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的规定,赋予了在案外人提出的异议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情况下,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讼。该规定明确了执行过程中实体问题最终应当由审判机构来解决的职能分工,由此可见,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更加明确了案外人异议为实体审查这一特征。

案外人异议之诉适用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其实体审查性毋庸置疑。而作为案外人异议之诉前置程序的案外人异议审查,虽仍属执行阶段的审查,程序较不严密,但其涉及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也应当对实体权利进行初步的审查。案外人异议审查的实体性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1.案外人异议系案外人基于对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提出的异议。案外人异议以主张某种实体权利为基础,是案外人在自己实体权利因强制执行受到侵害时提出的异议,是一种实体上的异议。

2.案外人所主张的实体权利必须是依法足以阻止强制执行的实体权利,而非所有的实体权利。

3.案外人是否可以基于某种实体权利提出案外人异议,除了要考虑该实体权利本身的性质外,还要结合执行的方法、目的进行判断。如承租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居于对执行标的的承租权提出案外人异议,但如果法院在拍卖后强制承租人将标的物交付买受人,从而影响承租人对该标的物依法占有、使用的权利的,承租人可针对强制交付这种执行行为提出案外人异议,以阻止、排除法院的交付。

4.基于所有权提出案外人异议的情形比较常见,但案外人异议所基于的实体权利并不限于所有权,还包括其他足以阻止强制执行的实体权利。通常认为,除所有权外,案外人对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用益物权,或者案外人对执行标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因强制执行而受到妨害,或者案外人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交付或者让与的权利的,均可提出案外人异议。

五、我国案外人异议审查制度的缺陷及笔者的思考

(一)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与第二百零四条适用上的困惑

新《民事诉讼法》对利害关系人与案外人均未给出明确的解释。有的学者认为,“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是执行时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这里可以用第三人概念将二者涵盖,即将利害关系人和案外人都统称为第三人,只是在不同条文中含义不同罢了。而这里的第三人,是指当事人以外的与执行程序有关的第三人。

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含糊,学者的解释又过于理论化,导致司法者在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时,经常会对该案应适用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或第二百零四条产生疑惑,甚至是冲突。当然,有人主张将法律适用问题赋予当事人进行选择。这不失为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但是,既然作为司法者对此问题都举棋不定,当事人更是无从下手。笔者对此问题的解决稍作分析如下:

1.从产生此类问题的根源分析。从表面上看,执行异议是指针对执行行为提出的异议,而案外人异议是对执行标的提出的异议,好像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实际上,执行行为虽不一定指向特定的标的物,而执行标的则必然为某一执行行为所指向。正是因为执行标的在执行程序中无法与执行行为完全脱离关系才产生了今天的问题。而要根本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就应当从执行行为这一两者的交叉点入手。而对执行行为的分析,最简单的莫过于对执行行为进行分类。根据执行机构所作出的执行行为是否直接指向具体的标的物,可参照行政法上将行政行为划分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的作法,将执行行为划分为抽象执行行为和具体执行行为。所谓抽象执行行为,就是指执行机构作出的对被执行人所有的财产具有普遍执行力的行为。如执行机构作出不针对特定标的物的查封、扣押财产裁定,该裁定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均具有约束力,即只要是被执行人的财产,执行机构都可根据该裁定对其采取查封、扣押措施。而具体执行行为则是指执行机构作出的针对被执行人某一特定标的物的执行行为。如对被执行人名下的某一特定财产予以查封等。当第三人对抽象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时,由于抽象执行行为指向的是被执行人的不特定的财产,无从对财产权利进行实体审查,而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已经为生效判决所确定,且执行机构亦无权对执行依据的对与错进行判断,因此,只需对该类执行行为作程序性审查。而对于具体执行行为,由于此类执行行为指向的是被执行人某一特定的标的物,第三人提出的异议绝大部分亦是因对该特定标的物主张实体权利而提出,因此,就应该第三人与该特定标的物之间的权利关系进行实体审查。根据如此对执行行为的分析,我们就可比较简单的区分《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及第二百零四条的适用。即第三人对抽象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进行程序审查,并赋予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当第三人对具体执行行为提出异议时,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进行实体审查,当事人如果对审查结果不服,且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则可提讼。

2.从普通法与特别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正如前面所分析的,不管是执行异议亦或案外人异议,人民法院在审查过程中都难免要对相应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判断。即使当事人系针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对指向该标的的执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好像亦无不当。在此情况下,《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就如同普通法,对第三人的任何异议均可适用;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就如同特别法,只有在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时才能适用。根据法律适用别法优先于普通法的原则,笔者认为,当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时,虽然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二条对指向该标的物的执行行为进行审查不好说是错误的,但至少是不当的,此时应当优先适用《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进行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对第三人的主张进行实体审查。当事人对审查结果不服时,也才能通过更为严谨的诉讼程序对各方当事人在执行标的间的权利对抗进行完整的判断,才能更好地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对案外人异议之诉审查机构的建议

《民事诉讼法》虽明确规定案外人异议之诉由执行法院管辖,但具体由执行法院的哪一部门审理由于涉及的是人民法院的内部分工,《民事诉讼法》中不可能加以规定。在民事审判实践中,人民法院一般是根据案由确定审理部门。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合适的,因为案由基本上决定了整个案件法律关系的性质,通过案由确定案件审理部门更能体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专业分工。但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所定的民事纠纷案件案由,不管是案外人异议所指向的标的是不动产、动产还是股权等等;不管是案外人提讼还是申请执行人提讼,目前所定的案由均为案外人异议之诉纠纷。在此情况下,如果还是按照传统的依据案由确定审理部们的方式进行分工的话,则必然此类案件将统一由某一部门审理,这就无法体现人民法院内部分工的专业性。因此,笔者建议,此类案件应当依照案外人异议所指向的执行标的类型进行分工审理。如涉及不动产的,由负责审理不动产纠纷案件的部门审理;涉及股权的,由负责审理商事纠纷案件的部门审理;涉及一般动产的,由负责审理传统民事纠纷案件的部门审理。只有这样,才能依靠人民法院内部分工的专业优势,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主张作出专业的判断,才能充分保障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适当的退出机制

会议执行方案篇7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86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可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变更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其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和解协议一般应当采取书面形式。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副本附卷。无书面协议的,执行人员应将和解协议的内容记入笔录,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第87条规定:“当事人之间达成的和解协议合法有效并已履行完毕的,人民法院作执行结案处理。”

以上法律条文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执行和解制度,明确了执行和解就是在人民法院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就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主体、标的物及数额、履行期限和履行方式等内容,在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进行变更并达成协议,经执行人员记入笔录,协议履行完毕后从而执行结案的法律制度。它是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具体体现,既是当事人权利处分的一种行为,也是法院执行结案的一种方式。

执行和解具有自身的本质特征:

1、执行和解只发生在执行过程中,即在执行程序开始后和执行程序结束前进行。

2、执行和解协议必须基于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的意思表示真实,不受欺诈和胁迫。

3、执行和解协议必须合法,它要求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得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违背社会公德。

4、执行和解的主体必须是双方当事人即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因为执行和解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体现,只有双方当事人才能对法律文书确定的实体权利和义务进行处分,其他任何第三人都无处分权,当然不能成为执行和解的主体。

5、执行和解协议与调解书不同,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可申请强制执行,而和解协议则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只能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执行和解在执行工作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执行和解制度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符合我国“和为贵”的传统理念,容易被当事人所接受,具有较好的社会效果。

2、执行和解是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

3、执行和解有利于减少执行成本,节约司法资源。

4、执行和解可有效破解“执行难”。

5、执行和解制度在民诉法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二、执行和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执行和解作为我国执行程序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虽然已经被立法者、执法者以及案件当事人所接受并在司法实践之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笔者认为,当前执行和解制度在执行实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与困惑,阻碍了执行和解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

1、执行和解在执行实践中的负面影响问题。

2、法院参与执行和解的主动性问题。

3、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问题。

4、申请恢复执行的主体和条件问题

三、执行和解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关于执行和解制度,对照旧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只是增加了“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的内容,删掉了“一方”、“对方”二词,其他并无实质性修改,修改后的条文原则性强,实际操作性差,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时下亟需制定并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以规范和完善执行和解制度,使执行和解制度规定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行,更为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执行工作实践中,要善于适用执行和解,不断完善执行和解,最大限度保障执行和解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

1、严格限制执行和解的成就条件

首先,对执行和解的主体进行严格限制。执行和解的主体可限制在近亲属、亲朋好友、赡养抚养案件、离婚案件的当事人或有其他重要关系的当事人范围之内,如前所述,以上当事人存在特殊关系,有一定的感情基础,一方如主动承认错误、积极履行义务就易取得对方的谅解,所以双方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大多是真实的、真诚的,一般能够得到履行,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于其他的一般主体达成的执行和解协议,要注意审查其真实性,一般不能轻易认可,以防当事人钻法律空子,规避执行。第二,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严格的审查。一是对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和恶意和解的当事人达成的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如有发现,一般不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也即不予认可,以防当事人故意拖延时间,规避执行。二是对执行和解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对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以欺诈、胁迫方式签订的和解协议,一律不记入笔录,以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第三,对达成和解协议附加条件,保障和解协议的顺利履行。一是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时,被执行人有金钱给付义务的,法院应要求其先支付一定比例的执行款,以示诚意,减少恶意和解行为的发生。二是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时,不要求被执行人先行履行,而是要求被执行人提供担保人或担保财产,在被执行人不履行和解协议时,裁定变更执行担保人或直接执行担保财产,防止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2、严格限制执行和解的期限及次数

在执行实践中,当事人自行约定的履行期限不规范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履行期限长短不一,有的履行期限甚至约定数年,不但影响法院结案,也严重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因此,笔者认为应规定和解协议的法定履行期限一般在三个月内,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其次,法院对执行和解的次数应加以限制,笔者认为执行和解最多应当一次,理由是当事人不履行初次达成的和解协议,已经失去诚信,那么即使达成第二次和解协议,也会言而无信,所以就不应再给其第二次和解的机会,以示对其失信的惩罚,同时也避免了案件久拖不结。

3、赋予法院依职权恢复执行的决定权

从现行法律规定可以看出,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要求恢复执行的主体仅限于双方当事人,并不包括法院,那么,执行法院能不能作为恢复执行的主体,主动依职权决定恢复执行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使得双方的法律地位及相互关系又恢复到执行和解前的状态,在当事人不申请恢复执行的情况下,为使执行程序避免处于悬而未结的状态,也为了更好更及时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三个至上”原则,人民法院当然有责任也有职权主动决定恢复执行。

4、赋予当事人提前申请恢复执行的权利

现行法律规定,只有在执行和解协议履行期限届满后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时,才能申请人民法院恢复强制执行,也就是说,在履行期限内,人民法院是不会准许当事人申请恢复强制执行的。这样在履行期限内,如果一方当事人为规避执行而转移、隐藏、变卖财产或有其他规避执行的行为,另一方当事人却无权及时申请恢复强制执行,则有损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会使恶意和解人有机可乘。所以,笔者认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发现当事人恶意和解或规避执行的,可以允许当事人提前申请恢复执行,例如借鉴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制度,规定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恢复执行:

(1)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2)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3)丧失商业信誉;

(4)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5、明确规定执行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关于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目前一般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执行和解协议无任何法律效力。这是根据现行民诉法的有关规定推断而出,这种说法虽符合现行法律规定的精神实质,但对于恶意和解或规避执行的当事人来说,执行和解协议只是一纸空文,对其无任何约束力,可随意反悔,单从这一方面说,规定执行和解制度就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第二种观点是执行和解协议具有合同的效力。既然是合同,那么双方就应该自觉遵守,不能违约,如有违约如何补救呢,那就是向法院,对一般合同来说,这种救济措施切实可行,但执行和解协议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它产生的前提是原生效法律文书,它服务和依赖于原生效法律文书,原法律文书既已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再行好像多此一举,并且再行不可避免地给当事人带来诉累,增加诉讼成本。第三种观点是执行和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执行和解是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自行和解,对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法律内容进行变更,目的是为了取代原生效法律文书,与原生效法律文书处于同等的效力层次,应该得到法律的肯定。笔者认为,执行法院可组成合议庭对执行和解协议进行审查,出具裁定书确认其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执行法院可直接予以强制执行。同时赋予当事人选择权,即当事人认为执行和解协议对自己有利时就选择执行和解协议,认为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对自己有利时就选择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

笔者同意第三种观点,结合执行实际,民事诉讼法或相关司法解释应当赋予和解协议相应的法律效力,使其成为执行的法律依据。建议将现行《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条第二款修改为:“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或双方自愿达成的和解协议。”或在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和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会议执行方案篇8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冲突;协调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12―0056―03

一、冲突: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中发现的问题

1.审理周期比较长。以上海法院2012-2014年审结的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为例,平均审理天数为140.2天,且约有30%的案件审理天数在6个月以上,这一比例相对较高。

2.承办部门多而乱。办理该类诉讼的部门五花八门,有的由执行庭审理,有的由立案庭审理,有的由审监庭审理,有的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法律只规定了管辖法院为执行法院,但是具体由执行法院的哪个业务庭审理却没有明确,从而导致了实践的混乱。

3.审理程序不规范。新民诉法司法解释中规定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但由于它是2015年出台的,在这之前的司法实践并无明确的指引。因此在审理程序方面,也是混杂的,既有适用普通程序的,也有适用简易程序的,也有先适用简易程序后来转换为普通程序的。

4.执行异议之诉的案由设置不合理。案由的设定与法律规定不一致。新民事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中规定的执行异议之诉只有两种类型,即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与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而早在2011年修订的新民事诉讼案由却规定了三种类别,将“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也纳入其中,从而导致了实践与法律的冲突。

5.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范围不够明确。关于何种权利可以排除强制执行,2008年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执行程序解释》)第15条①作出了规定,即“对执行标的主张所有权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但是何为“足以阻止执行标的转让、交付的实体权利”,仍然比较模糊,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争议。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但其第227条对于诉讼理由规定过于笼统②。2015年出台的新司法解释第305条进一步规定了“有明确的排除对执行标的执行的诉讼请求”,但是究竟哪些实体权利能够排除对执行标的的执行,仍然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6.被执行人的主体地位难确定。在执行异议之诉案件中,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的当事人地位比较容易确定,难以确定的是被执行人的主体地位问题。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被执行人极少配合法院审判庭工作,且相当多的被执行人已经人去楼空,给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和实体审查增加了极大的困难。也有被执行人态度模糊反复,一会儿同意继续执行,一会儿又反对执行,给法院工作制造障碍,让被执行人的主体问题不好确定③。

二、成因:探寻困扰执行异议之诉的症结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执行难和执行乱是目前的社会现状,对债权人的保护意识较重是普遍的意识形态,我国引入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时间较晚,执行救济相关法律规定较少,理论研究薄弱,司法实践适用性较差,导致各地法院乃至各个法官在审判过程中观点不一,最终造成我国执行异议之诉目前的困难情境①。

(一)观念层面:效率与公正的思辨

审判、执行人员对公正价值的侧重,偏废了效率。执行异议之诉案件,由于案情本身比较复杂,又涉及三方当事人,审判人员在接手此类案件后往往比较慎重,对公正价值的考量比较多,效率意识相对减弱,导致此类案件的审理周期往往较长。

在程序设计上,如异议前置审查程序的设计,本身也是较多地考虑到了公正价值,而忽视了执行效率。相反,在提起主体的问题上,又过多的考虑了效率价值,偏失了公正。仅赋予了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即债权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权利,而剥夺了债务人的提起权,有失偏颇。

(二)立法层面:法律规定不够完善

首先,执行异议前置程序的不合理存在。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执行异议之诉以提起执行异议为前提。当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后,执行庭要对该异议进行审查。这一前置程序的设立,其宗旨旨在审查案外人有无滥诉情形,从而起到筛选案件、减少诉累的目的。但是,由于此类案件本身都较为复杂,往往需要各方当事人在充分陈述、举证、辩论后才能够厘清事实,而前置程序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其审查决定难以令当事人信服。同时,由执行庭来审查实体争议,也违背了“审执分立”的原则,颇为不当。因此,这一前置程序的存在不但没有实现其立法宗旨,反而成为阻碍执行效率的绊脚石。

其次,执行异议之诉的提起事由不够明确。现行法律对于何为足以“排除对执行标的的执行”的实体权利没有作出详细规定,导致了司法实践的踌躇。除了所有权之外,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租赁权、特定债权、股权、占有等是否可以阻止对执行标的的执行,在实践之中尚存争议。今后,应当对这些权利做一梳理,明确哪些足以阻止执行,从而为审判工作提供有效指引。

再者,执行异议之诉类型不够全面。现行民诉法仅规定了两种执行异议之诉类型,即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和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而考察国外立法,大多将执行异议之诉分为:案外人异议之诉、许可执行之诉、参与分配之诉以及债务人异议之诉。我国《执行程序解释》虽规定了参与分配之诉,但尚未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且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尚欠缺,均应通过立法补足。

(三)实践层面:执行难与执行乱的现状

“执行难”现象已经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重大问题。债务人非但不主动履行债务,反而想方设法逃避债务,甚至暴力抗拒执行,不但严重影响了债权人的利益,也对法院的司法权威形成了极大挑战。与此同时,“执行乱”现象也很突出。执行工作不规范,违反法定程序,消极执行或越权执行,使得民事执行工作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在执行异议之诉中,债务人不积极履行债务,甚至与案外人恶意串通逃避债务的情形也并不鲜见,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难题。同时,由于办案压力大、个别执行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执行乱问题也较为普遍。例如,审查超期限问题突出。法律规定,异议前置审查的期限为15天。而由于种种原因,有些案件的审查期限远远超出。超范围扣押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进行执行,或者随意变更执行当事人等也是“执行乱”的体现。

三、协调:执行异议之诉的路径选择

(一)司法运作:规范与守法结合

1.司法实践应当严格“守法”。2012年民事诉讼法作了修改,2015年又出台了民诉法司法解释,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司法实践应当跟上改革的步伐。首先,新司法解释规定了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应当适用普通程序审理。那么,过去简易程序、普通程序、简转普并存的局面就不应该再继续,日后应当一律适用普通程序。其次,新民诉法及其司法解释均规定了执行异议之诉分为两种类型,即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在没有更新的法律对之作出完善的前提下,司法实践应当严格“守法”,民事诉讼案由不应当与现行法律背道而驰。具体而言,应当对案由作出调整以适应法律的要求,删除“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仅保留案外人/申请执行人执行异议之诉。另外,诉讼案由的使用应当统一、规范,在“审判管理系统”中点击案由信息时,应当统一使用三级案由,而非二级案由、三级案由混杂。

2.执行工作规范化。面对当前“执行难”“执行乱”的状况,依法规范执行就成为做好执行工作的重要保证。执行人员应当树立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并重的观念,强化执行规范意识,在设备使用、信息公开、文书制作、流程操作等方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一是规范执行流程,确保每个节点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要杜绝超审限审查现象;二是规范文书制作,执行笔录、工作日志等均应依法制作,并以纸质形式固定化;三是规范送达程序,严格以法定的送达方式送达执行文书,并告知当事人相关执行措施,确保执行过程公开透明。

3.加强审执知会制度。执行异议之诉案件审理周期比较长,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执行和审判环节的衔接不够有效。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加强审执知会制度:一是建立一审法院和执行法院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法律规定,执行异议之诉由执行法院受理,这可能导致该类案件的受理法院与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院不一致的情形。因此应当加强一审法院和执行法院之间的沟通,利用法院审判执行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以减少判决冲突情形,并提高审理效率。二是建立审判人员和执行人员之间的联络机制。执行人员在不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情况下向审判人员了解案件进展,及时有效地控制执行程序;审判人员也可以及时了解执行中标的物、当事人等情况,为尽快确定当事人诉讼地位、厘清案情提供帮助①。

(二)理念指引:效率与公正衡平

1.取消执行异议前置审查程序。效率是执行工作的生命线。尤其是在当前“执行难”的局面下,及时、高效的完成强制执行工作,对于债权人的权利实现极其重要。因此,效率价值应当成为执行阶段需要考虑的首要价值目标。据此,目前执行异议前置审查程序的设计就不合理,应当做出修改。建议执行机构摒弃实质审查,仅征求申请执行人的意见即可,如果其同意撤销强制执行,则尊重其意见,反之,则案外人可以提起异议之诉。将前置审查程序替换为简单的征询程序后,可以提高执行效率,并将案件迅速的转到诉讼程序中,让审判庭进行实体权利的审查,这样也遵循了“审执分立”的原则。

2.扩大执行异议之诉提起主体的范围。执行异议之诉作为一种执行救济制度,其性质乃是民事诉讼程序,与执行程序有着天壤之别。其旨在通过一种平等的程序公平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之争,因此这种程序的设计必须首先做到公正,效率价值应当让位于公正价值。具体而言,执行异议之诉提起主体的范围应当扩大,不仅要赋予案外人和债权人异议之诉的提起权,也应当赋予债务人诉权,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这样一来,执行异议之诉的类型就相应丰富了,除了案外人异议之诉和申请执行人(即债权人)异议之诉外,还增加了债务人(即被执行人)异议之诉。此外,结合国外立法例的经验,参与分配之诉也是各国执行异议之诉的必要类型。因此,我国《执行程序解释》中早已规定了的“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也应上升到法律层面。据此,执行异议之诉的类型丰富到四种。

概言之,执行程序和执行救济制度的设计,既不能为追求公正而低效、昂贵;也不能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正,应尽力寻求两者的平衡,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点②。

(三)法律完善:提纲挈领与详细列举兼具

根据前文所述,除了要对异议审查程序和执行异议之诉的类型予以完善外,立法或司法解释还应当对如下问题做出规定:

1.明确承办部门为民事审判业务庭

执行异议之诉,系民事诉讼程序,而非执行程序,因此不应当由执行庭审理。立案庭,其承担的主要职责在于受理案件,而非审理案件,因此由立案庭承办该类案件亦显属不当。而根据执行异议之诉的内涵可知,该类诉讼的提起条件之一为“与原判决、裁定无关”,既然与原判决、裁定无关,说明原判决、裁定并无不当之处,因此由审判监督庭审理该类案件也不合适。虽然较普通的民事案件有所不同,但其实质仍然属于平等主体之间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因此仍隶属民事案件的范畴,应当由民事审判庭审理。据此,法律或司法解释应当在确定管辖法院后,进一步明确由受诉法院的民事审判业务庭办理该类案件,从而打破现今承办部门混杂的局面。

会议执行方案篇9

一、召开动员会议。

局高度重视,区动员大会局开以后。专门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成立了行政执法评议活动领导小组。所立即召开全所人员会议,认真学习了全区动员大会精神,明确了开展评议活动的重要意义、评议内容和方法步骤,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对评议活动进行了具体部署,制定了执法评议活动实施方案。加大宣传力度,把开展评议活动的信息在局接受群众监督。

二、拓宽评议渠道。

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一是醒目位置设置投诉箱。接受群众的来信来电。二是山价格信息网设立投诉邮箱,从网上广泛征求群众对价格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三是推行价格行政执法反馈制度,即在检查工作结束后,把行政执法征求意见表留置管理相对人处,由管理相对人的负责人如实填写意见后,交局纪检监察室。广泛征求管理相对人对价格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聘请了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他对价格执法工作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地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

三、对照评议标准。

用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1加强制度建设。

并层层签订了执法工作年度责任状,所制定了详实的依法行政工作方案。一级抓一级,切实做到谁主管谁负责,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岗位。按照《行政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执法公示制》和《执法监督制》执法“四制”工作要求,逐步健全和完善了首问负责制度》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执法奖罚制度》案件集体审议制度》等,建立了用制度规范执法行为、靠制度执法办案的有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工作的随意性,为营造良好的依法行政环境提供了保障。

规范了行政执法工作程序2严格执法。

规定执法人员必须严格依法行政,为严格执法程序。并将执法程序公开上墙。为加强执法工作,配备了专职法制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我局的行政执法工作的审理与监督。加强价格执法工作程序的规范化,一是价格监督检查从立案到结案程序的规范化,每一程序严格按照《价格监督检查工作程序规定》执行,明确各自分工,该审批的及时报领导审批,该集体审议的及时进行集体审议。二是案件办理的规范,坚持“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二十四字办案方针。实施价格监督检查案件的主办制度,做到谁主办、谁负责”对案件的程序、事实、定性负责,并负责做好案卷的整理归档。价格举报工作的规范,从案件的受理到办结,严格按照《价格违法行为举报规定》和《江苏省价格举报工作暂行规定》要求进行办理,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登记、呈报、办结、回复,做到必备文书齐全,及时在价格举报信息系统反映案件的办理情况,及时整理归档。

提高执法能力3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价检队伍政治素质。坚持周一上午的政治学习制度,一是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同志关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价检队伍业务素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制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业务培训

年初制定了2008年法制学习计划,所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努力提高价检队伍行政执法水平。法制学习制度化,规定每周一下午为法制学习日。学习内容系统化,紧密结合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实际,对价格法规体系进行系统地学习,做到学以致用。学习内容注重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增加了说理式价格文书制作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强化学习效果的考核,年底组织一次考试,并把考试成绩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4加强了执法队伍的廉政建设。

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有关廉政工作的有关文件规定,一是积极开展廉政教育。开展“七慎”自教自律专题教育,算好“三笔账”活动。二是建立廉洁监察制度,专门设立纪检监察员,受理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投诉,并建立了执法人员廉政档案。三是开展“诺廉、家庭助廉”活动,检查所代表全所人员与局签定了廉洁承诺书。局向全体执法人员发出倡议开展家庭助廉活动,全体执法人员家属与局签定家庭助廉承诺书。近年来,所未出现一起违纪和不廉洁行为的投诉,执法人员都能够做到廉洁自律,秉公文明执法,依法办案,杜绝了吃、拿、卡、要”现象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

四、针对执法存在问题。

执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通过自查自纠。

市场上大量的不规范价格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督1价格监督检查工作重点转移仍尚未完全实现。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经放开,从1998年起国家就提出价格监督检查要将工作重点从检查具体价格水平转移到检查各类价格行为上来。价格形成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95%以上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自主定价,这一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但是从这几年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真正实现这一转移并非那么容易。如:反暴利由于反暴利界定难,实际工作进展不大;反价格欺诈仍停留在政策宣传提醒阶段,目前市场价格行为最基本的规范仍是明码标价工作,但这一块工作由于明码标价具有反复性大特点,工作回潮现象严重,就查处力度来讲,也有值得进一步加强的必要。

2执法“不到位”

检查难、处理更难,价格行政执法力度不够。以至于办案上造成不少屡查屡罚屡犯的现象,因为处罚结果尚不足以让违法者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沉重代价,也就是说违法成本不高,起不到警示作用,更谈不上“罚一儆百”往往是查过查不透,罚过罚不痛”实际工作中对于违法行为仍采用主要手段是没收违法所得,有时违法所得也是打折,有的7折、6折,甚至更低的也存在罚款就低不就高,现实中工作仍然存在三重三轻”现象,也就是重检查轻监督,重处罚轻教育,重效益轻效果”

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价格执法3说情风盛行。

必然损害一些人、一些部门或地区的利益,价格执法实施行政处罚。因而在这过程中遇到说情开脱是常见的事。

整改意见是

加大政府价格行政执法力度1制定完善价格法律法规。

增强价格执法的可操作性,国家应加快出台与《价格法》向配套的各项法规和规章。增加价格行政执法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行政措施。当务之急在立法上赋予主管部门执法上采取强制措施的权力,指具有同工商、税务等其他行政监管部门同样的法定职权,从根本上解决价格行政执法难的问题。

加大执法力度2规范执法行为。

因此在执法中,规范执法行为使加大执法力度的前提和保障。首先必须严格执行“职权法定、程序合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24字办案方针,确保行为规范。其次,要构建更加严格的执法机制,建立和完善立案审批制度、检查结论制度、案件回访制度、案件集体审理制度、错案追究制度、渎职问责制度等,并不折不扣执行,从制度上杜绝“人情案”关系案”三要加大处罚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案件,对乱收费的单位,不仅要给予经济制裁,还要会同有关部门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3理顺执法体制

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物价部门又属于地方管理。检查办案中容易出现地方政府的干预,执法“不到位”问题就难以解决。建议价格执法进行采取垂直管理模式,减少地方干预。

提高执法效能4创新工作方式。

建立一个系统内部适用的逐步递进的量化尺度,一是建立价格处罚递进模式。违法所得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方面。主要根据违法的情节区分初查初犯,再查再犯,屡查屡犯的收缴比例和罚款额度。用这种递进式来适当限制价格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幅度,通过逐步加大价格行政处罚力度,制约违法行为的反复,有效遏制屡查屡放现象,提高行政执法的效能。

但我认为不是唯一方式。目前价格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二是执法方式多样化。处罚是执法的主要方式。常常遇到一些无法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处罚的新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一种价格处罚为主,以调查、协商、调解等为辅的多样化的价格执法方式。如对一些找不到法律依据,而又明显不合理的市场价格行为,实行介入调查制度,通过新闻媒体公布调查结果等方式进行监督制约。对一些影响小、危害小或价格纠纷,可实行协商调解制度,简化办理程序,通过双方协商,居中调解等方式,尽快为群众和基层解决纠纷,以提高执法效能。部分举报案件尤为适用。

建立查案数据库,三是执法手段现代化。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工作手段。开发检查工作软件,运用电脑查帐查案。目前要尽快将法规、价费标准等查案用得上的必要资料存到电脑中建立数据库,以备查案中直接运用。以达到办公自动化,办案现代化,办事科学化,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效率。

5建立和形成有效的权力内控机制

外出查案时做到及时向领导报告查案进度、查出问题和金额等情况。其次是公开处理阶段中的集中审议、公开陈述申辩,首先办案检查人员价格检查过程中实行定期报告制度。实行查处分离制度,也就是立案的不查案,查案的不审案,审案的不定案,定案的不结案,达到互相制约、配合、促进的工作流程,具体的流程是专设案件审理执行科室,将查案与处理分两个部门人员进行。同时也可实行查案主办员制度,也就是定期评定主办员,查案由主办员带队为组长,实行办案员负责制。

会议执行方案篇10

一、现行法律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规定及其缺陷和不足

我国现行法律对执行异议制度的规定只有两处,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8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执行异议的,执行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果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1998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称规定)第70条规定:“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可以向执行法院提出异议”,第71条规定:“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执行法院应当按照民诉法第208条规定进行审查”,以及第72至第75条的规定。根据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上述法律规定存在着以下缺陷和不足:

(一)根据上述规定,提起执行异议的主体仅限于案外人,不利于对执行案件当事人(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因执行行为和措施违法或不当,遭受侵害时实施救济,违背了民诉法对当事人权利予以平等、全面保护的原则,难以保证执行公正。提起执行异议的内容仅限于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不利于对案外人实体权利的保护。根据规定第72条,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执行标的是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特定物,经审查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裁定对生效法律文书中该项内容中止执行。规定第73,案外人提出异议的执行标的物不属生效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标的物,经审查异议成立的,报经院长批准,停止对该标的物的执行,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应当裁定立即解除或撤销,并将该标的物交还案外人。实践中,案外人除对执行标的主张排除执行的权利外,往往还对执行标的主张实体权利,要求确权,但法律没有相应的救济程序的规定。

(二)执行异议审查的主体为执行员,究竟是原案执行员还是其他执行员没有规定。实践中,大量为原案执行员审查,违背了诉讼法的回避原则。原案执行员即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难免先入为主,不利于异议审查的客观公正。

(三)没有相应的程序规定。执行异议应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但法律及规定对执行异议以什么方式和程序进行审查并没有作出任何的规定,造成实践中执行异议审查往往以不公开的方式进行,没有时间限制,审查和处理的方式不够规范,直接影响了执行法官的形象。

二、执行异议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理论基础

我党在十五届五中全会就已提出:“健全依法行使权利的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由于现行执行异议在法律制度存在上述不足,远远不能发挥执行异议制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矫正执行过程中执法人员的违法错误。因此,执行异议审查程序的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

执行异议审查程序的改革和完善应遵循公正和效率的原则,体现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以切实保障执行当事人与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在新的形势下只要有利于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执行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有利于执行公正,就可以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大胆改革。因此对执行异议审查制度应根据有法律规定依法律,没有法律规定依政策,没有政策规定依理论,没有理论依实践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包括执行异议审查的对象和内容的改革、执行异议审查主体的改革、执行异议审查方式和程序的改革。

改革应当从基础做起。论证强制执行权的性质是执行改革中首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对强制执行权的性质在我国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1、认为强制执行权是我国司法机关——法院实施的,因此是一种司法行为;2、认为作出司法判决的是司法行为,而执行判决的应是行政行为;3、认为强制执行权具有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双重属性;4、认为强制执行权主要是法院为实现审判职权而存在的行政作用,即是一种司法行政权。第一种观点没有看到执行工作与审判工作的性质区别,并非人民法院实施的任何行为都是司法行为,因此该观点仅根据执行权由法院实施即认定为司法权过于武断。第二种观点忽略了强制执行中司法行为与行政行为的内在联系,因为民事强制执行的根据主要是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判决,而生效裁判确定的内容除义务人自动履行外,必须通过强制执行才能付诸实施,其中必定要实施某种司法裁决行为,如执行分配中争议的裁决、追加变更被执行主体、执行异议审查的裁决等。因此执行权不仅仅是行政行为。第三种观点理论性强,但操作性差,难以回答执行过程中哪些是行政权哪些是司法权,以及执行中的司法权和行政权与纯粹的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区别。第四种观点则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强制执行权的特征,一方面,执行工作具有不同于审判工作的行政性,执行权行使的前提是当事人权利义务之争议得到解决,执行的目的在于强迫义务人履行义务以实现权利人的权利。司法审判权行使的前提是当事人各方权利义务之争的存在,审判的目的在于确认权利义务关系。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性具体表现在,执行中调查被执行人的财产、送达有关的法律文书、指令协助执行人协助执行等,这些行为均具有确定性、主动性、命令性、强制性的行政行为特征。另一方面,强制执行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行为,其主要任务是使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得以落实,如对执行异议的审查和裁决以及债权人共同参与分配中争议的裁决具有依申请启动、强制管辖、居中裁判的司法行为特征。但依执行程序行使的裁决权与依审判程序行使的裁判权还是有一定质的区别。因此,强制执行中以保证人民法院实现司法职能为基本任务的行政行为应界定为是一种司法行政权。我们将执行中的裁判权称之为有限的司法权或者是准司法权。

三、执行异议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构想

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有的专家学者还根据权利制衡原理提出执行权还可以分解为执行命令权、执行实施权、执行异议审查权,不少法院已试行并得到最高法院的认可。基于上述理论和实践的成果,对执行异议制度应进行如下改革较妥:

(一)区分执行异议与异议之诉

案外人提出异议一般有二个目的,一是要求确认执行标的既不是申请人拥有,也不是被执行人拥有,以排除对执行标的的强制执行;二是进一步要求确认执行标的为其所有。现行民诉法未区分执行异议和异议之诉。

我国台湾地区强制执行法规定,声明(申请)异议,系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对执行机关之执行行为在程序上有所不服时的救济方式。异议之诉,系债务人或第三人在实体上有所主张,而请求排除强制执行的救济方法。声明异议由执行法院的执行机构管辖。异议之诉由执行法院的民事庭管辖。案外人第三人提起异议之诉,必须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所谓“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是指:1、物权,包括所有权、典权、质权、留置权、地上权、地役权、永佃权、抵押权;2、占有;3、收取权;4、租赁权;5、债权;6、假处分(财产保全)。如果案外人有上述“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利”,但仅要求排除执行可作为执行异议处理,以执行程序审查裁决,如异议人进一步要求确权的,则由其另行诉讼,通过审判程序判决。

(二)适当扩大执行异议审查的范围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执行异议的提出仅限于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执行异议既然是一种救济程序,应当体现对当事人,包括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案外第三人的平等保护,同时应有一定的监督功能。除案外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外,对于执行过程中执行当事人提出的执行根据的异议,如对仲裁、公证债权文书的不予执行;执行措施的异议,如中止执行不符合法定情形、不按顺序执行、超标的查封、参与共同分配的处理以及追加、变更第三人为被执行人的决定不当等,如确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均应包括在执行异议审查的范围之内。

(三)执行异议审查主体

现行法律规定执行异议由执行员审查,违背了审执分离的诉讼法原则。我们认为,执行异议的审查同样实行回避制,目前可指定专职法官进行,为体现效率原则,一般由执行机构的专职法官担当,重大疑难案件可以邀请执行法院审判机构的法官参加。原案执行员及原案审判法官不得参加执行异议审查。

(四)执行异议以听证方式审查

听证,是程序公正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涵义在于听取意见。它源于自然公正的法理,即要求任何国家权利的行使,必须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听证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法治比较发达的国家已普遍适用于立法、行政和司法领域。我国目前仅《行政处罚法》,将其规定为法定程序,行政处罚的听证具有以下法律特征:1、听证具有公开性,即行政机关的案件调查人员应当在听证会上公开其掌握并确认的材料,并说明给予处罚的依据和理由。有关当事人可以行使陈述权、质证权和申辩权,其他没有利害关系的群众也可以参加旁听。2、听证具有阶段性,听证是介于行政初步决定之后和最终决定之前的一个中间阶段,根据听证与调查、裁决相分离的原则,听证主持人有权提出案件的处理建议,但不能行使行政处罚的决定权,这是一种事前的救济监督,有别于事后的司法救济。3、听证具有审查性,听证的目的是为了监督已经形成的初步决定有无违法的情况,是否会侵犯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听证应是对初步决定的审查,而非"再调查"。4、听证具有限制性,根据行政效率原则,法律对听证启动设定了一定的条件,并对听证适用的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定,仅限于对当事人权益产生较大影响的行政行为,可见正义和效率有时会产生矛盾,在处理这对矛盾时,应该将正义细分出基本正义和非基本正义两种情况。效率不得对抗基本正义,非基本正义应服从于效率。我们在程序设计时应在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之间平衡协调。《行政处罚法》听证程序的上述特点,对我们建立执行异议听证程序具有借鉴意义,但执行权如上所述是一种司法行政权,不同于政府纯粹的行政权,因此,执行异议听证程序带有准司法性。具体表现在,执行异议听证可以行使一定的裁决权,而行政听证不能行使裁决权。根据规定,听证审查异议不成立的,听证合议庭可以径行驳回,只有异议成立,才报请院长批准中止。

(五)执行异议听证审查的原则

1、限制执行原则。当事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后,执行法院仍然可以采取或者继续财产保全措施,但必须停止对标的物的处分,直至执行异议审查结束并作出处理决定。限制执行意味着,既要为执行保留条件,又要为撤销执行、终结执行或执行回转留有余地。

2、风险分担原则。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民法院在财产保全、拍卖、交割、权属确认等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其中执行异议的处理更为复杂。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失,以及人民法院避免不必要的风险责任,应在执行阶段参照民诉法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精神,由执行员主持,根据谁主张财产权利谁提供风险担保的原则,为当事人设定风险责任。主张财产措施而不提供财产担保一般不予准许。该原则的意义在于,可以制约案外人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以提出执行异议,拖延时间,逃避债务,规避法律。

3、公正和效率原则。处理执行异议应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切实纠正错误的执行措施和执行根据,对申请人、被执行人、案外人的合法权益予以全面平等的保护。具体表现在:(1)讲求时效,这是由执行案件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听证程序的各个环节都应由确定的时间限制,并不得违反。(2)讲求简便,为使听证程序具有可操作性,必须根据必要而可能的原则进行程序设计。执行异议听证程序,既不同于审判的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也与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听证程序有所区别。因此,对听证程序的设置不应搞模式设计,只定基本要素,这样可以根据具体的案件区别对待,以及时准确公正地作出裁决。(3)讲求规范,讲求简便不等于简单,听证程序每个环节必要的规范应有明确要求,听证后的裁决文书应有统一的格式。

(六)执行异议裁决进行有条件的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