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5:49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1

关键词:生态生存;生态文明建设;根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1-0066-05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学术研究中,人们普遍关注生态危机并把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前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现实前提,但决不可忽视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的重要性。理念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和认识。理念实际就是一定世界观的观念。理念来源于实践,但理念作为实践的目的、意图或理想,却能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的实践方式。究竟何种世界观的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既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理性人”的理念;也不是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人”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理念是生态生存理念。只有树立生态生存理念,转变当代社会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实践方式,才能建设一个真正的生态文明社会。

一、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生态学(ecology)的“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家(house)或我们的环境,生态的基本含义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在我国古代,生态还有美好、和谐、健康之意。如《东周列国志》第十七回:“(息妫)目如秋水,脸似桃花,长短适中,举动生态,目中未见其二”。生态实际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和谐相处、相互依存、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人是生物中的高级动物,生态生存就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

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人的存在状态仅仅理解为社会存在。这是值得商榷的。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存在状态可以根据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视角来区分。根据共时性可以区分为人的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三种状态。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01这能否说马克思并不承认人的自然存在与精神存在?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事实上,所谓一切社会关系,概括起来,无非包括两种关系,即物质关系和精神关系。物质关系是精神关系的基础,而物质关系又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前提。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1]161在这里,“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指人的自然存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社会生活过程,这是指称人的社会存在;人的精神生活,即人的精神存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也认为,人类不仅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状态的精神世界,还存在一个精神活动产物的客观精神世界。他说:“一开始就声明我是一个实在论者,有点象一个朴素的实在论者,我提出存在物理世界和一个意识形态世界,而且这两个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并且在我将要更充分地说明的意义上我相信存在一个第三世界”[2]。波普尔虽然是从共时性视角对客观知识世界的区分,但这种客观知识世界实际也是人的存在的世界状态。可见,这种从共时性的视角来区分,并非马克思独到之处。历史唯物主义创新实质,是历史性的理解。马克思在研究了政治经济学以后,对人的存在状态第一次进行历史性的规定。他说:“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式,在这种形式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3]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生存必然要经历三种状态:一是最初由原始社会“自然发生的”生态生存状态;二是人受人与物的支配非生态生存状态;三是扬弃了人对人、物对人的支配的生态存在状态。包括资本主义在内以前的阶级社会,无论是人对人的依赖或人对物的依赖,都是一种被异化的非生态存在状态。只有在未来共产主义,人从自然的统治、人对人的统治、物对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和谐相处,人类才进入了一种真正的生态生存状态。可见,马克思对人类的生态生存状态规定具有更广的意义,它不仅包括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物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但他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存在不能仅仅就是一种社会存在,人的根本存在状态是一种生态生存状态。为了人的社会需要,而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物与他人(包括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为代价,那就必然出现非生态生存状态。如果说,自然发生的原始社会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肯定,前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对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只有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人类生态生存状态的否定之否定。因此,生态生存既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起点,也是人的生存状态发展的理想目标。

生态生存是人的根本存在状态,这是德国古典哲学在黑格尔那里解体以后,马克思对青年黑格尔派批判与继承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成果。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的体系中有三个要素:斯宾诺莎的实体,费希特的自我意识以及前两个要素在黑格尔那里的必然充满矛盾的统一,即绝对精神。第一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人分离的自然。第二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同自然分离的精神。第三个要素是形而上学地改了装的以上两个要素的统一,即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1]341-342黑格尔把人变成绝对精神,这是唯心的。在黑格尔体系解体以后,青年黑格尔派各执一个片面,要么从自我意识出发,如鲍威尔、施蒂纳;要么从实体出发,如施特劳斯,这也是错误的。“费尔巴哈消解了形而上学的绝对精神,使之变为‘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1]342。费尔巴哈的“以自然为基础的现实的人”,是相对神化的宗教人而言的,把人从天上降到了地上,人变成一个有血有肉可以感觉、经验的自然人。但是,人的存在不只是自然人,人的存在离不开社会关系。这就是说,现实的人既不是脱离自然的“理性人”,也不是脱离理性精神的所谓“自然人”。现实的人,是以自然人的生存状态为基础的存在与思维、物质关系与精神关系的和谐统一。既然自然人是现实的人的基础,那就是说,人的根本生存状态是自然的生态生存状态。

这一点,国外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认为,那种攻击马克思、恩格斯是一个着迷于生产和生产率的持续扩张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毫无根据的。如奥康纳所说:“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的思想。”[4]3-4奥康纳对马克思关于社会的观点的理解有其合理性。社会的物质基础首先是自然。在马克思那里,人类存在的根本状态就是“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的生态生存状态。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不能遵循非理性的资本积累逻辑,而要以“生态学的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青年卢卡奇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劳动的第一对象就是自然,如果取消了自然概念,也就等于取消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正如后来卢卡奇在纠正这一观点时说,如果自然是一个社会范畴,那就等于“作为社会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的‘劳动’被遗忘了。”“它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最重要的现实支柱不见了”[5]。同样,如果取消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用人的社会存在来替代人的自然生态生存状态,那显然将重蹈青年卢卡奇的覆辙。

二、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

生态生存是人类的根本存在状态。人类要存在,就必须确立生态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理念。它是与当代社会非生态生存方式完全相对立的一种生存理念。生态生存理念包括四个基本理念,即生态存在的理念、生态生活的理念、生态生产的理念和生态消费理念。

第一,生态存在的理念。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生态存在是一切生物相互依赖的存在状态。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现代考古学证明,人和社会都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自然存在是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以自然作为参照物,人的存在是社会存在,这不仅不是否定人的自然存在的根据,恰好相反,它只能说明,人的自然存在是人的社会存在无法回避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种与属的关系,人的社会存在只是作为属的自然上位概念的一个下位概念。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没有自然,人的社会存在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反杜林论》,针对杜林“世界统一于存在”的错误,恩格斯特别强调:“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6]47。自然是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是社会存在的前提。人类社会由于历史的发展,就现象而言是一个独立于自然的系统。但不要忘记,社会“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部分,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1]194。因此,人的社会存在的根本前提是人的生态存在,而不是唯意志主义的精神意志的存在,甚至是上帝的存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世界的中心,即人在世界中的作用来否定人的自然存在,也是错误的。

第二,生态生活的理念。人们要生存,首先要生活,要吃、喝、穿、住。作为吃、喝、穿、住的物质生活,是维持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马克思说:“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1]525这里的“现实生活”,不是说社会生活可以决定自然生活,相反,人的自然生活始终是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而人的自然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为人的所有食物不仅都来自于自然,而且人类处在生态食物链环环相扣的顶端。一种资源的枯竭与植物、动物的灭亡,就斩断了食物链的一个环节。处于生态食物链顶端的人类生活,就可能因为一个环节的中断而不能生存,比如水。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有呼吸。没有自然提供的氧和空气,没有自然吸收和消化由呼吸排出的废气所形成生态循环,人类哪怕一刻也难以生存和存活。所以马克思说:“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这就是说,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树立生态生活的理念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理念。

第三,生态生产的理念。人与动物不同,动物是消极地适应自然,人是积极地适应自然。正如马克思说的,“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519这就是说,人类生存的主要特点就是有目的的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这种目的性的生产活动,既是人类之所以维持自己生存的优势,但也是带来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只有为自己需要之用而生产,才是正当的、合理的,而那些为了牟利而进行的生产,是不正当和不合理的。但现代社会的生产,恰好是古代的反面。尤其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和不顾生态维度局限性的资本积累。奥康纳认为,“用加里·斯尼德(Gary Snyder)的话来说,资本‘把它的经济支撑体系拓展到如此广泛的地步,以至于它足以毁坏整个生态系统,可它至今仍在不断地拓展’。”[4]290无疑,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的,即不惜牺牲自然、资源、环境、甚至人的代价的生产,是导致当代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的《资本论》对资本的目的逻辑作了深刻批判,认为,因为人类的生产的目的性,人类的生产才不应该是这种动物式的生产。“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7]。人类的生产不是对自然的肆意掠夺、蹂躏和践踏。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生产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如果破坏和违背了这一规律,就必然要受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如恩格斯所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6]560

第四,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不仅包括生活资料的消费,也包括生产资料的消费。前一种消费本质决定于维持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是无节制的、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的欲望的满足;后一种消费是获取生活资料支付的合理的生产资料资源代价,而不是不顾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对资源的破坏。可见,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人的生命只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存在状态,以牺牲资源为高额代价的奢侈消费,不仅要损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必然危害代内他人的生命健康或代际之间子孙后代的正常发育和生活等生命生存状态。生态消费的理念是人类维系自身存在和子孙后代延续的基本理念。令人惊异的是,在古代社会,人们以朴素的天真制造了自然的神话,而现代社会却完全将其颠倒过来,制造出了所谓“消费的神话”。鲍德里亚说:“正如中世纪社会通过上帝和魔鬼来建立平衡一样,我们的社会是通过消费及对其揭示来建立平衡的。”[8]不同的是,中世纪的魔鬼只是一些异端邪说和黑色戏法,而我们的社会却把“消费神话”当作一种所谓的社会时尚。这种与“黑色戏法”手法一致、仅只颜色不同的“白色戏法”,才是极其荒诞的,更可怕的。

生态生存理念虽然区分为四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确立生态存在理念是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确立生态生活理念是生态生存的须臾不可缺少的自然存在观念,确立生态生产理念是生态生存的现实思想前提,确立生态消费理念是生态生存的可持续性发展合理代价的价值选择意志。

三、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树立生态生存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关键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这就规定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的指向与目标。黑格尔认为,实践逻辑的展开,包括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方面。当然,黑格尔的实践是一种精神实践。列宁对其进行唯物主义改造后认为,黑格尔把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纳入逻辑的范畴,“这里有非常深刻的、纯粹唯物主义的内容。”[9]这就是说,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就是指以生态生存为目的,转变人们的生存方式,通过科学的经济手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过程。

首先,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人们的生存方式是由人的存在理念支配的行为实践方式,人的生活就是一种生态生活,因此,马克思说:“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163美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的主体与客体的互动而感受到的自然(环境)与人、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人格身心之间的协调与和谐。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这种理念看作是一种客观精神是错误的。其实,美的理念既来源于人类世世代代的生态生存实践,又是人们生态生存实践的根本理念。美的规律客观必然性说明,人类的实践目的必须以尊重与遵循这一客观规律为前提。但是,现代功利主义把肆掠、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感性的享受作为了生存的唯一目的。这种生存目的就象澳大利亚土著人的“飞去来器”,在击中目标的同时,又飞了回来击中自己。当代自毁家园的生态危机证明,现代功利主义的目的论就是这种“飞去来器”。因此,人类要生存,就务必不能再使用这种“飞去来器”,就务必要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实践的目的。这就要求,一是加强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哲学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问。以生态生存的观念来规范实践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讲还依赖于人们美的哲学观的建立。针对我国不重视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的现状,必须把美的哲学研究与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逐步建构一门马克思主义美的哲学作为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以科学发展观来规范实践的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实现自然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的协调与和谐,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三是批判一切非生态生存的实践理念,以美的实践理念代替功利主义的利润最大化的理念,以美的生活观念代替动物式的感性享受的生活实践观念。

其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规范经济手段。实践的目的作为主观的东西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外在手段扬弃其有限性,才能在对象化的活动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一点既强调了经济手段的重要性,也说明经济手段不能与目的相分离。为了走出现代社会的生态危机,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来规范经济手段。

一是要改变对经济概念的误读,树立生态经济的理念。现代经济学,经济学的经济通常是指物资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就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手段。其实,这是一种误读。经济(economics)在古希腊,本来就具有生态含义,eco就是生态之意,nomics在色诺芬的《经济学》中则是家庭经济的规则。生产是人与自然在一个生态平衡系统中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生产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生产。经济手段的目的必须以服从这一自然规律为前提。

二是突出经济手段的目的价值,规范工具价值的合理性。生态生存理念是价值选择的前提。但是,在卢卡奇看来,物化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统治的普遍现象,物化的普遍化就是工具理性的普遍化。经济的合理化成为了一个可计算的原则。正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高兹所言,“经济合理性突破了‘够了就行’的原则,而崇尚‘越多越好’的原则”[10]。我国的经济建设决不可重蹈资本主义经济的覆辙,必须坚持“又好又快”的原则。“好”就是将高消耗、高投入的粗放性经济转型为一种低消耗、低投入的低碳经济,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价值。

三是要批判所谓的消费经济神话,树立生态消费的理念。消费经济既然是神话,那它就是经济的一种自我异化。因为,经济在我国古代本为节俭、节约、节省之意,而消费经济神话却用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掠夺型等不计代价的消费来替换它。这是极其错误的。其实,无论是生活资料的消费,还是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生存活动的一种消费。这就是说,消费是必要的,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就不能维持生命生态生存。但是,消费的必要性也说明了人类生存的局限性。消费是一种代价。代价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所花费的成本与作出的牺牲。当一种事物的发展要以牺牲另一种事物为代价时,一方面说明这种事物本身是有限的,因而需要牺牲另一事物为代价来补充;另一方面,因为它是有限的,因而它的存在只是暂时的。当它用另一事物的代价来补充自身时,其自身也必将付出更高的代价。因此,所谓的生态消费的理念,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代价意识。换言之,如果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消费都是人与自然的物质、能量的生态变换的低碳消费,这是合理的正当的。如果,消费的代价不是以维持人类的生态生存为目的,甚至破坏了这种自然(环境)与人的平衡,妨碍了人与社会的可持续性,就是不正当的、不合理的。

再次,必须以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逻辑说明,生态实践的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既然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是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这就要求对实践结果的检验必须坚持三个标准:第一,是否加强生态存在理念教育。公民是否确立了生态生存的本体意识,是否确立了生态生活、生态生产、生态消费观念,是否“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1]。第二,是否转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实践是否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为前提。第三,是否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是否是一种低碳经济型的生态生产,消费是否是一种合理代价的可持续性的低碳型消费。坚持生态生存理念的实践结果作为检验实践行为的标准,是目的、手段与结果的统一,而不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GDp”崇拜。因此,必须批判功利主义不问目的是否合理、不计手段是否正当、效果好就一切都好的错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舒炜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4]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8.

[8]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9]列 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0.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运行机制技术路线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的基本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城市释义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

城市的自我调节能力无法保证系统的健康运行,必须通过人工的办法设置系统来加以调控。生态城市的运行机制是通过中心式控制系统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这种系统的组成包括:①信息前馈系统:事先对城市要素进行分析研究,预测城市人口、产业和用地的发展;②信息反馈系统: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研究解决对策;③决策系统:根据前馈和反馈的信息,确定城市发展的原则,制定规划方案;④执行系统:完成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

生态城市运行过程中的决策很重要,其决策原则包括:①自然原则:城市化的发展不应引起自然环境的破坏,城市三废的排放总量应小于城市的处理能力和系统的自净能力;②经济原则:保持城市旺盛的生长活力,城市的产业发展和代谢过程达到高效率;③社会原则:以人的需求为根本目标,既保证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又不损害最基本的生态需求。

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技术路线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的方方面面,依赖于对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社会、经济亚系统的庞大数据库,需要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科学以及运筹学和系统工程的知识和方法,来进行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其基本技术路线可以概括为:在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广泛的本底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生态评价和生态适宜度分析,进而划定城市生态区,再在生态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生态规划,并通过决策系统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决策。

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学技术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等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

转变思想、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

这对决策者和企业家尤为重要,决策者的思想影响一个区域,企业家的观点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我国目前是干部任期制度,任期内以经济绩效为考核主要内容,容易使干部产生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须把干部任期内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功与过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生态意识,使人们认识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和应负的环境责任,形成“向自然索取是有代价的,污染是要付费的”的概念,营造社会公德大环境,规范公众的生产和生活行为。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完善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近三十年来,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一定的依据。但是,目前的理论研究观点较多,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走一些弯路。为此,应根据我国国情,加快符合我国城市建设具体情况的理论研究,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规划建设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政府应该成为生态城市建设和城市环境保护的主导力量。市场推进指在环境保护领域引入价值观念,并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等经济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更合理地明确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已经颁布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执法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使环境保护走上法制化轨道。在公众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下,依靠宣传教育,发挥舆论媒体宣传作用和发动群众加强监督,逐步形成全民参与的环境保护大氛围。

把握好关键——生态城市建设规划

编制城市生态建设专项规划,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的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就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法定程序修改或调整。

为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严格按《城乡规划法》编制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建设专项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②改进城市规划管理机制,使各个环节能实现有效控制和高效运作;③建立新型城市规划过程编制程序,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全局规划;④强调专家论证的科学性和独立性,避免“德政工程”和“长官意志”;⑤建立公众参与的正常渠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共决策的正确性。

生态城市规划除了常规内容以外,还应注意:①强调人口承载力,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局部规划均应体现人口容量;②重视城市景观的建设和保护,实现功能分区合理,景观稳定性强,激活城市边缘效应;③全面贯彻生态学的共生原理,通过产业共生促进系统内的物质循环;④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资源再生和废弃物资源化。

突出城市个性特点

生态城市建设强调个性化,切忌一刀切地照搬他人模式。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生态城市建设具有明显的个性和独特风格。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4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是蕴涵丰富文化、道德、意识和价值等内容的观念体系,它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前提性、引导性和约束性等特征,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思想指导。十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是生态文明理念中不可分割的三种态度

自然是一切生物的摇篮,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中国古代有许多典籍都论述了尊重自然的理念。《周易·条辞传》中有“天地之大德日生”,意思就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万事万物皆有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尊重自然就是符合生态文明的一种终极的道德态度,是一种基本的伦理原则。这种道德必须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通过一系列相应的规范和准则表现出来。它起源于天赋权利,不因外在的法律、信仰、习俗、文化或政府的赋予而改变,是不证自明且有普遍性的。

顺应自然则体现了自然的地位和内在价值。老子说:“道法自然”。无论自然之道、社会之道,还是人为之道都是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则能与外界和谐相处,违背自然则产生矛盾。古希腊斯多亚学派认为: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当代的深层生态学者正是在吸收古代顺应自然的思想理念基础上,提出他们对自然的态度。如著名学者卡普拉强调:当代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价值观、道德观和文明范式朝着深绿化发展的变革。这种深绿化变革的实质就是要我们对自然的态度应从主宰和控制而改变为合作和非暴力的态度,如老子的“同于道”、顺应自然的原则。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不可避免地对自然造成破坏,因此,有必要在全人类范围内树立保护自然的理念。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环保思想,如夏朝曾颁布了著名的保护自然的法规“禹之禁”,提出:“春三日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日,川泽不施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孟子表达过相近的思想,他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肘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人们按照适当的时间和方式播种、捕鱼、砍柴,就可以获得持续的发展。《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等书中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保护自然的思想。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被认为是一部环境保护主义的圣经。他批评了仅为人类的利益而保护某些自然物的保护主义,提出了一种整体主义的保护主义。即为了生态整体的利益(包括人类的长远利益)而保护整个地球。人类利用自然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保护自然的思想,那么人与自然的矛盾将无法得到真正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将流于空想。

生态文明理念中的三种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不能厚此薄彼或者顾此失彼。建设生态文明应首先认识、理解和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有了科学的理念,就有了行动的指南;思想问题解决了,行动才会水到渠成。

二、生态文明理念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生态文明理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促使全球生态意识的觉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理念应运而生。它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决定了它必然想方设法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向纵深方向发展。这种新的信仰、新的世界观,是需要人们在头脑中实现转换和重新建立的。如果仅仅停留在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发展观,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发展都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促进了大发展。生态文明理念是中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提升,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国家新的行动纲领,因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

无论是从国家、地区,还是从企业、个人层面都应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只有积极参与、深刻理解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生态文明建设才可能取得成就。如果这一理念得不到公众认同,或者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乏主动的参与,甚至遭到由于利益原因而导致的抵制,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会出现障碍,甚至有夭折的危险。所以,生态文明理念不仅要通过广泛的宣传而为公众所熟知,而且要通过制度、政策和措施等保障使之得以落实。

生态文明理念应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生态文明理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经济建设不仅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本身也承担着保护自然的社会责任。生态文明理念就是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要保证生态文明与经济增长的一体化发展,同时不背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必须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来引导。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就是以生态文明理念为依据制定的,因此,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政治建设本身就是为了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生态文明理念则是党的理论创新和思维创新,它理应是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也解放了干部群众的思想,破除了各种封闭、落后观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形成了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公众文化素质要靠先进的理论来武装,繁荣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教育卫生等各项文化事业要靠先进的精神资源来充实,中国文化正是在不断地吸收和创新中才维系了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才使中华民族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生态文明理念不仅继承了中华文明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而且吸收了世界生态文明的最新成果,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品质和内涵,它必能促进文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

社会建设作为公共事业最能体现民生问题,每一次社会变革都牵涉到亿万百姓的切身利益,对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生态文明理念是一种根本指导思想的转变。它为公众筹划了一个愿景、提供了新的工作和生活前景,也为公众提供了更利于个人发展的新机会。从而在思想方面保证了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向导。美丽中国既指环境之美,也指人文之美,是一种整体的共同体的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仅仅指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包括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宜居的环境和放心的食品等其他元素;不仅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良田,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理念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开启了愿景,产生强烈而广泛的共鸣,从而将极大地鼓舞着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热情。

工业文明的生产过程是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非循环过程,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恶化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也是资源消耗加大的阶段,两个阶段的重合势必加剧经济增长和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能否妥善处理这个矛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这是实现代际公平的根本要求,是当代人必须承担的责任。生态文明理念既昭示了一个民族对后代人的道义和担当,也昭告了对地球和全人类的责任和态度。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开创了崭新的天地。

三、如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传统工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人类社会实践过程。要把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长期形成的控制自然、改造自然甚至征服自然的理念,转变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不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人类价值观上的一场革命。尊重自然规律、构建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需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阶层灌输、普及、引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重点也是难点就在于。生态文明理念是否能在全社会普及。我们要从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首先,强化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是基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强化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全方位生态教育体系。扩大绿色学校的授牌、加大年度环保人物的宣传、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周或宣传月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和价值取向,从而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其次,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生态道德,是指反映生态环境的主要本质、体现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道德要求,并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道德规范。我国公众生态意识淡薄,生态道德相对缺失,制定和实施生态道德行为规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和实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涉及人们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厉行节约、低碳出行、垃圾分类、消除物品一次性使用、变废为宝和爱护花草树木等。建立实施这些规范。能有效强化人们的自我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

再次,建立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的机制和平台。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是西方发达国家恢复生态、改善环境的成功经验。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要从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百姓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全体公民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为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必要把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让生态道德成为公众的自觉道德,让环保意识成为大众文化意识,让绿色消费、适度消费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行动。唯有如此,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5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高等学校;绿色校园;教学管理

现阶段,建设绿色校园已经成为建设生态文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强对高校进行绿色建设成为眼下最重要的问题。我国高校为贯彻生态文明理念,积极跟进社会发展的脚步,不断完成中国的美好远景,逐步推出建设绿色校园的发展理念,努力为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想要建设生态文明,就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尊重自然,努力建设出更美丽的中国。本文将围绕生态文明理念进行充分论述,进一步探究建设绿色校园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所表达出的一种形态,它主要是以尊重自然,维护自然为标准,促进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发展,不断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都能不断进行改变,并引导人们走向和谐的道路。生态文明的内涵表现为: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1]。“生态兴则文明兴”,只有保证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文明的兴衰,我国民族的命运都掌握在生态文明手中,环境的质量也将决定人们生存寿命的长短,这句话寓意深长,是人们应该时刻坚守的一种信念。现阶段,对高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体现出对生态问题的重视,也体现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我国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是指在不破坏自然生态的情况下,保持自身存在的发展规律,而人们总是想要去尝试改变这种发展规律,合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然生态控制在自己能够掌握的范围之内,进而去形成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这种情况下将提醒人们,在任何时间对生态进行保护时,都应遵守自然规律,不能将其进行破坏,在自己的内心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之间达成共识[2]。建设我国生态文明是为人民创造福祉,也是促进我国民族未来的发展,这是一项长远发展大计。而现阶段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很严重,尤其是环境被废旧物品以及化学物体污染甚重,导致生态系统出现退化的危害。因此,应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守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摆在第一位,并将其融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之中,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最有魅力的国家,并助力我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理念。

二、生态文明与绿色校园的发展关系

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社会在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关乎着子孙后代的生存,还关乎其发展,是一切文明生存的基础保证。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主要阵地。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期间高校应担起重任,保证将生态文明进行到底,不断将其在校园内部进行推广以及示范,让学校的学生都能对生态文明引起重视,并积极参加到学校组织的活动当中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推广。绿色校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应时刻洋溢着绿色氛围,时刻秉承着绿色发展理念[3]。在对高校进行绿色校园建设时,不仅要追求对校园的建设,还应追求对人的建设,满足校园与人的双重需求,不仅要对眼下的事情进行仔细分析,还要对长远的问题进行统筹。绿色校园建设是一种绿色行为,是人们所提倡的行为,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素质的培养,还应对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迫切心理,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好习惯,形成良好的绿色校园文化,帮助学生在整洁的校园环境中能够积极参加绿色环保的主题活动当中,更好的亲近大自然。让学生通过开展的活动,付诸自己的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高校来说,建设绿色校园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现阶段,我国已经对建设绿色校园提出多项政策,不仅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还应肩负起国家的重任[4]。绿色校园首先要保证校园内部低碳生活,但是不能把低碳当作一个口号说说就随后忘记,一定要铭记于心,这是每一位学生都应尽到的义务和责任,也是每个学生都应贡献出的一份力量。高校应当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领航者,从自身做起。

三、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途径

在高校内部进行环境教育是最明智的选择,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环境意识,还能提高其科学文化素养,这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在高校内部进行环境教育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建设绿色校园更显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5]。学校是传播文明的起源地,也是扩散地,并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学校承载着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因此,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更是成为首要任务。要在高校中倡导绿色文化,并主张学生进行绿色行为、绿色消费,时刻以“绿色”为核心进行校园活动,要在高校内部通过多项措施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融入到学校内部的各项工作当中。(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弘扬建设绿色校园理念。想要将绿色校园理念深入到学生内心,就要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重要工作,并要更新教育观念,从中培养学生建设绿色校园的发展理念。与此同时,培养学生要对自然引起尊重,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并强化去对全球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将保护环境的重任肩负在自己身上,与学校共同进步,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期间,应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让学生从教育中对生态教育进行认知,向提高人类道德首要任务就是要对生态道德进行培养,这才是培养人类道德最重要的一部分。人类都有责任对环境进行保护,都有这份义务,应肩负起维护生态平衡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真实情况中进行分析,不断改善每一个学生思想状况,保证其都在优良状态下进行学习与生活。与此同时,将爱护环境以及珍惜资源等养成教育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让学生从中对保护环境引起共鸣,与教师共同达成建设绿色校园的共识。(二)不断在高校内部开展绿色校园主题活动。根据相关研究证明,学生成长在自然环境下会比成长在劣势环境下,心理方面以及身体健康方面优越许多,因此,应让学生时刻在自然环境优越的范围内进行成长,这才能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校园应是刻不容缓的重要事情,也是现阶段首要完成的任务。在校园内部要时刻抓住绿色校园建设的机会,不断对校园进行美化、创设。为学生开展“绿色校园”主题活动,例如在植树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而不是把植树节作为口头宣传的任务,而是要付诸行动,让学生主动参加到活动当中,体会到保护环境、建设绿色校园的喜悦感。或是在无烟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在班级内部进行有主题的演讲,提高学生对无烟日的重视。建设绿色校园还有很多种途径,还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进行校报以及班报比赛等,这些都能对绿色校园主题活动进行宣传以及推广。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才能体会到保护环境,共创绿色校园的重要性,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的魅力。(三)高校内部倡导绿色现代生活。绿色生活是当代大学生培养文明素养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倡导学生进行绿色生活,才能保证为校园创造出优美的环境。建设绿色校园不仅是对校园设施进行整改以及保护,还应对校园内的生活方式进行改善,倡导绿色生活,使学生在此环境下更好地完成学业,并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绿色生活在当下是一种新型生活方式,时刻彰显着文明新风尚,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想要建设绿色校园应该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保证校园环境得到最大化的改善。1.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高校应提倡让学生在使用资源时,充分利用无污染、绿色、环保的资源,不仅能够保护自身的安全,还能保护校园内部的环境。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注重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建设绿色校园贡献一份力量。2.倡导绿色消费,环保选购商品。学生在选购商品时,应多方面考虑其环保性能,节能环保的商品不仅变废为宝,还能保护环境。让每一位消费者在购买途中都能选择对环境有利的产品,时刻秉承这种购买方式,才能更好更快地建设绿色校园。高校的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以及校园内部的销售者,时刻遵守保护自然以及绿色发展的理念。3.重复利用可再生资源。在人们生活中,时常用到纸张,校园中更是纸张的盛行地,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书籍以及作业本,其中的纸张都是可再生资源,可以进行反复使用。因此应主张学生进行重复利用,防止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为建设绿色校园奠定良好的基础。(四)科学合理进行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绿色校园建设角度出发,对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注重每个位置的细节,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学校内部的真实情况进行仔细调查与认真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可实施的绿色校园方案。绿色校园方案要确保真实、具体、可行、严格、高标准相互结合,保证校园规划井井有条。从外在的墙体绿化开始、到自然景观、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都应本着生态文明的理念,保证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并充分利用太阳光和日照,为学生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使用空间,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能源资源,做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校园中的细节之处,在人来人往、人流量密集的甬道两侧设立环保警示牌,不断将绿色校园文化发扬光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绿色校园、提高高校师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才是首要任务。环境是影响学生成才的外部条件之一,因此,建设绿色校园,不仅能保证学生在自然的环境下进行良好学习,还能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本文将针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有效分析,将其融入到建设绿色校园当中,为建设美丽校园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沈昀.关于高校绿色校园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8,12:286

[2]明代.生态文明建设助推高校校园环境卫生变革及创新———以四川大学后勤校园物管中心环境建设工作为例[J].2020

[3]李元元,张淑湘.基于绿色发展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生态文明建设探究[J].长江丛刊,2019,6:138

[4]彭琨.绿色育人,建设生态校园———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外国语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9,220(5):87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回顾与展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10—0140—06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而关于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也已经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已有的研究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生态文明的本质、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社会规律,形成对生态文明发展现状与战略导向的共识,进而寻求更加系统科学的促进生态文明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科学内涵、理论与实践意义、评价体系、案例分析与政策措施的角度,归纳了当前中国生态文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阐述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要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发展的过程及其价值,首先必须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准确的把握。尽管国外学者早已形成了大量类似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和思想,但是却没有直接提出生态文明这一概念。1987年,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在中国学术界首次明确使用生态文明概念,并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刘思华,2008)。其后,随着人们对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文明的内涵也得到了不断挖掘。现在,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成果(张云飞,2007)。从现有的文献来看,中国学者从两个不同维度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揭示,为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认识基础。

第一个维度是从纵向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出发来解释生态文明。这类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的进步状态。如申曙光(1994)认为,生态危机是工业文明走向衰亡的基本标志,一种新的文明一生态文明—将逐渐取代工业文明,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形态。李祖扬、邢子政(1999)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变,理解为近代科学机械论自然观向现代科学有机论自然观的根本范式转变以及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向现代生态文明发展观的深刻变革。李校利(2008)、徐春(2010)的分析也表述了相似的观点。

第二个维度则是从横向的当代社会文明系统出发进行解释。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体系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谢光前、王杏玲(1994)认为,生态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三角互动关系。张建宇(2007)、蔡守秋(2008)、曹孟勤(2008)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可见,基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人们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有着诸多不同见解。但核心思想离不开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要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应注定深刻丰富。要科学地对其作出理解,需要坚持比较分析与历史总结、理论梳理与现实考察相统一的原则,并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其特征、地位、作用、目标等做出系统把握,才能形成全面准确的认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进步标志。生态文明的概念的提出与内容的发展,实现了对前人科学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对人们进一步开拓视野,实现人类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首先,生态文明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先进理念。诸大建(1995)、刘湘溶(1999)、潘岳(2004)、张云飞(2009)等认为,生态文明发展观主张将人与自然界应各得其所、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原理作为理论基点,对中华文明长期追求的“真”、“善”、“美”,从全新的角度进行了审视与建构。为真善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内涵与深邃思想,将促进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先进理念得到传承与发扬;其次,生态文明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刘俊伟(1998)、方世南(2008)、陈学明(2009)等认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包括了人类社会要与自然协调发展,人类要热爱自然、赞助自然而不要破坏自然以及人类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思想。当今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有正确的理论导引,这一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而与此相对应,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生命力也主要视其能否在指导人们解决生态问题上发挥自己的功能:再次,生态文明扬弃和超越了西方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吕尚苗(2008)认为,生态文明的提出,对西方生态哲学中有益成果进行了科学借鉴和总结,在理论形态上对其实行了甄别和完善,抛弃了其中的不合理成分,而将真正有价值的理念、做法进行有益发挥,因此在理论形态上实现对西方生态哲学的扬弃和超越。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辩证关系;绿色经济

一、生态文明提出背景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论,它是我党在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战略需求和我国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的战略目标。并且随着党的十胜利召开,会议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进行集中论述。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十三五”规划时提出五个新的发展理念,而且近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保定市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其工业结构以加工制造业为主,门类齐全。在农业方面,保定市资源丰富,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其总体产量很高。从地理位置上说保定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因此其发展速度对整个京津冀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近年来保定的雾霾天气在一年中的天数居高不下,企业排污、浪费等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本文通过清楚呈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而为保定市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

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现今时期发展特点相结合,又加入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是全新发展理念,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其中在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绿色经济理念。它是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础上而创造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它的根本目的在于人类获得更多福利、社会更加公平。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同样一切经济活动都要做到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发展。其二,环保要经济。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而获得经济效益,普及维系生态健康也是经济的增长点的观念。我们要树立牢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实施同志提出的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基本方针,要坚持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道路。二是绿色社会发展理念。绿色也就意味着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发展,同样也指人类和大自然和平相处。“十三五”期间的城镇化要着力推进发展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节约一系列的能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尽量不去损害大自然,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绿色社会会成为一个时代的航标,引领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党的十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把它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共同组成我国“五位一体”的新型战略目标,走生态文明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由四个层次有机构成: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第一,生态物质文明建设。“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载体,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上的。生态物质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必须维护好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生态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形成和树立先进的生态理念。其次,弘扬和宣传生态道德观念。最后,使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第三,生态制度文明建设。它的重要性在于为有益于生态的行为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及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系统,从而解决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使得人民的生活富裕幸福。第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不能只停留在思想与观念的层面,更应该上升到一种社会行为实践层面。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互对立,表现为:从中国近十几年经济发展的情况可以看出工业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的,认为两者不可共存,只能实现一方面的发展,无法在保证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一方面,在初期为了将经济发展上去,提高国家竞争力,将发展当作一切的根本出路,就出现了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特征的粗放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但却忽视了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空前破坏,工业化就必须为生态文明做出让步,优先集中精力发展生态,直接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而忽略了当前中国的发展程度还需要工业化发展的辅助,为其提供物质基础。两者相互联系、相互统一。表现为:一方面,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核心,显然易见,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独立于生态环境而存在。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同样也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和改造自然,有效地调整产业结构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从而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只有经济得到发展,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总之,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辩证统一关系。目前,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相应提高,我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应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活动,那么经济的增长才会又好又快。所以,环境与发展问题解决的首要关键就是充分了解其症结在于利益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利益关系。

三、如何有效促进保定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既要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切实解决好贫富不均、社会公平等一系列社会发展问题,又要维护生态平衡,切实解决好生态问题,让人们都能获得幸福感。

(一)以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

保定应使第一产业绿色增长。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肩负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它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物质保证,也是我们“中国梦”实现的重要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发展方式的方面,应该大力推进生态涵养型和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节约能源和环境资源。其次,全力提高农业和林业的生产效率,培育高效、稳定的新品种,同时推广绿色农业生态产品。最后,提高研发和科技创新水平,研究和开发先进的农机装备。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采取节水、省肥的能源种植模式,使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体现,加强对农业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这就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减小了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劳动生产利用效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有利于激发了人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感,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另一方面,对于第二产业保定应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可以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达到双赢。一方面它全面提高了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再利用,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这些技术的实现使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自然资源得到了节约,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融洽,更有利于促进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可以顺利有效开展。

(二)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经济的发展

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推进转型升级,不断壮大绿色生态产业,着力体现在农业和旅游业。对于农业来说,应发展绿色农业,夯实产业转型基础。可以从三方面来考虑:第一,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作支撑的绿色农业的发展。要大力推动标准化生产,尽早实现主要农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建立以高效的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为目标的服务组织,着力降低防治病虫害;高效利用畜禽粪污做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秸秆还田及秸秆的有效利用。第二,实现以市场机制作牵引的绿色农业。培育农产品品牌,为产品贴上生态标签,这样消费者为绿色生产付费也同样愿意为信得过的品牌产品付费。等到建立了品牌,就能增强购买意愿。还要相应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农业合作社,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风险。第三,加强政府的引导。要实现发展道路的转型,即从依靠资源消耗转向资源节约、产品安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制定一系列的规范和标准。如: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污染监测及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对于旅游业来说应发展绿色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第一,要想的是资源的问题。旅游业可持续的发展,需要从教育年轻人抓起,应该让他们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态旅游的观念,我们应该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第二,应该考虑规划。无论旅游业如何发展或者说对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利益也要坚持“用地”底线的原则。即旅游业要坚持走慢而美的路线,要坚守的是生态型、休闲型、乡村型的旅游。并且应该注意所有的与交通运输相关的车辆和设备都是低碳的,在建设旅游业的基础设施时,使用低碳的建筑材料等,以提高能源使用的效率。第三,不可忽视的应该是创新。需要我们用善于经营的思维去发展。要延续保定市各个地区的自然延伸,应该以善意设计与经营为项目主张,营造优越的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可云.生态文明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D].北京大学,2014.

[2]沈满洪,程华.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科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2.

[3]颜晓丽.保定两会[R]河北新闻网,2016.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高校;生态危机;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从学校的文化建设来说,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对于贯彻十八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个人与学校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针对现在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生态文明的建设内容、建设途径和方法,真正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目的,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习惯,并主动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从而促进高校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整个社会的生态文明作出高校最大的贡献。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对于生态文明的概念不同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阐述。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是这样定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一个阶段。他认为,从古至今,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人类即将迈入第四个阶段——生态文明。

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认为,人类文明有四种,分别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是和谐社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创造安全可靠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渲染良好的价值观念,生态文明则是和谐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结合前人对生态文明的定义与解读,本论文从狭义上解读生态文明的内涵,认为:生态文明须要突出生态的重要性,以尊重生态、爱护生态、改善生态为目的,要求人类树立生态观念,践行生态行为,要时刻警醒、十分自律,用友好和理智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引领文明的殿堂,高校对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大力建设高校生态文明不仅仅是高校积极响应十的号召,更应该是每一所高校的必修课。

第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人类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就是强调把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内在地统一起来,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生态的保护相协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高校,既是生态文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第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人类幸福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在遵循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放在突出位置。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使高校必须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新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通过生态道德教育,使现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科学的发展观,使其能规范自己的环境行为,提高其生态道德修养,成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

第三,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充满竞争、优胜劣汰的时代。大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但是培养良好的综合素质绝不不仅仅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作为一名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义务去践行和传播生态道德和生态价值观,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与和谐观念,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学会关爱社会、尊重自然、爱护环境和自觉抵制危害环境的行为。

三、基于生态文明的高校文化建设对策建议

首先,利用高校的各种宣传途径,加强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从而把生态文明的理念灌输给广大师生。大学应充分利用院报、宣传橱窗、网络等媒体,打造新闻舆论阵地,加强生态文明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理论指导作用,关键是要着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道德观,使得大学生树立起生态文明下的“以人为本”的高校文化理念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他们把生态文明观念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养成生态文明的好习惯,进而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实处。

其次,有效开展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广大师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通过课堂,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有说服力的使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可以开展有关生态文明的名人讲座,具有渲染力度的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等。而且,要通过高校文化的形成,辐射给社区、社会,逐渐把生态文明的观念转化为整个社会的共识,更多人在平时生活中注重绿色、注重环保、注重低碳,为我国生态文明早日跨出一大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高校制定自己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并长期施行与监督。对于价值观还没有定型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学校宣传和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形成他们正确的消费观,养成一种新的节约观,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尤为重要的。以生态文明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自觉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并传播生态文明观念与行为。再加上施行规范以后的监督,把高校制定的生态文明道德规范坚持到底,一定会形成高校重视生态文明的风气,进而加强高校生态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瑞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济,2007(07).

[2]余谋昌.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J].绿叶,2006,11.

[3]陈智慧,华启和.高校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9,12.

[4]王志生.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策略[J].中小学校长,2008,5(11).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9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态,在经济发展方面主张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生态文明建设是指用生态文明理念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的建设不仅需要融入经济建设中,还要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绿色经济”以“弱人类中心主义”为哲学基础,主张实现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的利益双赢的局面,这种经济形态的理念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吻合的,在发展这种经济的同时也是在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绿色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夯实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次社会改革,它将改革人们的观念、现有的社会制度,改革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绿色经济”为改革提供物质支持,使改革顺利实行,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绿色经济”为“绿色政治”、“绿色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绿色经济”在协调发展与环保方面的经验可以用在解决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矛盾方面;“绿色经济”将生态理念植入企业中的经验可以用在如何将生态理念注入政治制度中。“绿色经济”就是这样在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中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绿色经济”的实现路径

2.1树立生态观念

推进“绿色经济”,生态观念的树立是第一步,因为绿色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只有当人有生态意识和生态动力时,才能实现绿色经济的高度发展。生态观念是一种重视生态系统完整、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的一种文化,生态观念体现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并对各个领域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树立生态观念,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前提与重要课题。首先,加强宣传力度,针对不同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宣传,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作用,通过视频、动漫等新的传播形式传播生态理念。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传播媒介的作用,如贴标语、组织生态活动等。其次,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每一种形式的教育中,如中小学生的课堂、大学生课堂、党员干部的培训课堂、各种公司的培训课堂。最后,通过名人效应注入生态理念,时尚是一种潮流,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追求,如果将生态元素与时尚相结合,会使生态元素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生态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只有当人们有了生态的观念,生产、消费才会绿化,“绿色经济”的发展才有思想基础。

2.2创新“绿色”技术

“绿色经济”是一种将传统经济绿化或是将保护环境活动利益化的一种经济行为,无论是绿化传统经济还是从环保活动中获得利益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都是需要产业技术的升级与创新。而我们说的技术是指“绿色技术”,是为了使产业绿化的技术,如污水处理技术,不是指生产新型产品但有高排放、高污染的技术,如何实现绿色技术的升级与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课题。首先,要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我国如今的教育体制无法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需要改革教育体制。其次,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最后,国家要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与帮助。在新时期,科学技术无论对经济的发展还是环境的保护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拿下这个制高点,我国的“绿色经济”将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并最终取代传统的经济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

2.3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篇10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弘扬;建设

近几年来,困扰北京等大中城市的雾霾如幽灵般缠绕,2015年3月媒体人柴静制作的纪录片《穹顶之下》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对空气污染问题的深深忧虑,延伸到了对水污染、生态失衡、生物多样性和动植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的关注和反思。的确,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也越来越大越深远。当前,以破坏环境,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工业化道路与我国人均资源紧张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的矛盾,以“雾霾污染”为代表的环境问题与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矛盾。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为解决好这些矛盾,我国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发展战略选择。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发展布局,并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选择

我国做出建设生态文明重大发展战略选择既基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加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事实,又有着以下事关长远发展的考虑: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为了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一直以来走的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这不但严重脱离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基本国情,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从自然资源上看,煤炭、石油、水、矿产等大量消耗,导致资源紧缺的问题愈发突出,为弥补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甚至超过国际警戒线,给国内生产和经济安全均形成压力。从生态环境上来看,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导致我国空气质量下降、土地污染、草原沙化退化、湿地萎缩消亡、水质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长江中下游旱涝急转、冰冻雨雪等灾害发生。总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枯竭等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由“黑色”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向“绿色”的新型化工业化道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更高阶段,正如同志曾深刻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改善民生的现实要求。“人―自然―社会”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如果这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中的自然遭受破坏,将会严重扰乱社会正常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有些地方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如2015年发生的广州工厂污染臭气侵袭校园,家长拒送孩子上学,聚集学校门口讨说法,陕西渭河遭污染河水突然变红,广东练江污染严重超标居民不得不买水吃等事件,这些地方暴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给当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伤害,基本生活也受到影响,近年来因水污染、重金属污染引发的也不时见诸报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2015年“两会”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是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自然环境和食品安全问题愈加重视,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放心的食品、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群众获得生活幸福感的重要评价指标,要满足人民这些民生需求,必须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把环境保护和改善民生相协调融合,创造出“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优美环境,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要求。我国近现代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错失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展机遇,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勉强赶上了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尾巴,我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是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一些敌对势力大肆制造“中国”“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误导国际舆论,指责中国的大量能源消费需求是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会抢占和消耗更多的能源资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这将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和全球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威胁。我国反击这些歪曲事实的论调的最好战略选择是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积极参与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使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改变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上有共同的历史机遇,如果我们把握好这一重要难得的历史机遇,在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领域取得领先位置,加之我国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巨大的投资需求,未来必将形成与发达国家相比的成本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独特的技术优势,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引领者,那么将大大增强综合国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深入分析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缺乏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这个不是单个人的行为结果,而是整个社会缺乏生态保护意识的后果。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向一致,二者的核心都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观念和生态意识明显是生态文化的研究范畴,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都是生态文化的重要意识形态表现,这凸显了弘扬生态文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弘扬生态文化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唤醒人们普遍的生态意识,增强大众的生态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必须从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必须改变民众普遍缺乏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的现状。

(一)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指向一致。弘扬生态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密切,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都是认识和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的内涵说法众多,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2.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的内涵: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它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理解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如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法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人民民主的社会制度;广义的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态文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文明,由此可见,建设生态文明与弘扬生态文化有着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的核心内涵都是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意识和生态观念是生态文化的意识形态显现,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生态文化这个理念动力,精神向导。

(二)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建设生态文明。人类创造文化,以文化的方式生存,运用文化力量发展自己。人类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基础上发展的生态文化,是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承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结果。党的十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党的新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的生态伦理道德。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唤醒人们普遍的生态意识,增强大众的生态观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必须要抓住弘扬生态文化这个关键,必须从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入手,必须改变民众普遍缺乏生态意识、生态观念的现状。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举措。

三、采取多种措施,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虽然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是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探,一定的方法可用,一定的路径可循,如何发展繁荣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有以下三个方面要做好:

(一)做好生态文化的继承和借鉴。主要内容如下:

1.深入发掘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因此,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充实和丰富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我国的生态文化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根基,在生态文化方面,我国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古代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强调人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交融境界,佛家倡导“万物平等”思想,认为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它们都强调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积淀后,已经成为世界生态文化宝库中的璀璨宝石!它们所倡导的思想,对当代人解决生态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这些热爱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思想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以其独有的中国特色为我国生态文化的深入发掘提供了历史土壤和养料。

2.借鉴吸收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要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更要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先进生态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应当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广泛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生态文化理念,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生态文化领域的对话、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的生态文化,引进国外的先进生态文化,结合中国的实际,为我所用,建立能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众多思潮中脱颖而出的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生态文化,在世界从工业文明跨越到生态文明的发展潮流中,更好发挥我们兼收并蓄的优秀生态文化的引领作用,以高度的生态文化自信和生态文化自觉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以生态文化为抓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率和典范。

(二)做好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宣传工作。一是要丰富生态文化宣传措施,不仅要通过报纸、杂志、展览、墙报等无声传统媒介传播,更要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普及生态文明知识,推广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人民的生态保护意识、法治意识,使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得到推行,人人都能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化理念。二是要组织好“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环境国情宣传,普及生态文明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等,使人们意识到人人都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参与者。三是要利用我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思想和资源,创作一批贴近生活的生态文化作品或创建一批教育基地,通过典型示范,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到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中来。四是要利用好部级媒体每年评选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先进人物、年度集体,进行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弘扬他们的可贵精神。

(三)做好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教育工作。一要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使之成为学生和干部的必修课。如将老子《道德经》、孟子《孟子・见梁惠王》、荀子《荀子・王制》等蕴含古人生态智慧、古代生态文化思想的篇章编入课本,成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同时积极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世界海洋日”和“全国节能宣传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具体的学习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生态文明素质。在干部培训教育这块,党校尤其应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专题学习、实地调研、专题研讨等方式教授学员生态文化,树立生态发展、生态政绩观,追求绿色GDp。二是要在教育过程中,树立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以鲜活的生活实例来教育、警醒学生,要养成爱护、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伟大的人民选择了伟大的党,伟大的党一定会带领伟大的人民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之生态文明梦!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和信心、更有能力和智慧解决好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和责任担当,鼓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以弘扬生态文化为抓手,全面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给后人留下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人民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