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策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46:42

汽车市场策划篇1

在介绍这套市场开发思路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我们策划的是怎样的一个产品,该产品是南宁卡琦创新技术研究所在2004年底研发生产的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该产品注入了时尚、创新、多变的设计元素,采用金属与高透明亚克力材质,精雕细凿而成,产品外观精致,线条优美,手感特好,该产品使用简单,安装简便,适用于各种车型,当按排档顶端的按钮的时候,就会发出五彩斑斓的亮光和万丈幻彩的光芒,伴随着排档的转换,排挡头的亮光也随着跳跃、闪烁、七彩更替,闪光效果仿佛如手握着梦幻水晶球一般,每按一次都会有不同的发光效果,有时候是慢慢变光,红慢慢变成绿,绿光又慢慢变成黄色.....,有时候是闪多种彩光,每一次闪光都不同,奇妙之极!嘿嘿,奇妙之极无法言语。不用多说,有车一族在开车时都想运筹帷幄、撑控全局、游刃有余、奇乐无穷的!该产品的作用就在于此,特别是在夜晚开车的时候,当整个排档头亮起来的时候,整个车内出现了美仑美奂的绝妙景象,如同置身于科幻色彩的奇妙世界,不管车到何处,闪亮的瞬间一定会让有车族和他的靓车成为吸引众人眼球的焦点,让有车一族随时随地拥有卓而不凡的感觉,无形中增加了不少驾驶乐趣!

这样的新产品目前在国内还没有销售,市场是绝对的空白,这可以说明该产品就一定有市场吗?此疑问不除就没有产品策划的基础了,市场调查是解决该疑问的唯一办法,很快,以笔者牵头的市场五人市场调查小组成立并开始数据的收集工作,我们开着安装有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产品的小车在不同时段不同路段与不同的人群及司机群体接触,观察这些人群的反映,回头率特别的高,特别是晚上,具事后统计:安装前与安装后回头率比为5:80,甚至有年轻司机不断在我们停泊路边的时候靠上来询问是什么会事?在那里可以买到?多少钱?通过对目标顾客的调查发现,该产品吸引率很高,接受人群以年轻有车族为主,新车主接受度比老车主偏高,顾客接受价格在80-200元不等,市场调查显示该新产品是有市场有利润空间的,完全值得去尝试。但单独销售一个小产品投入是不能大的,用小钱赚大钱就得用小计谋玩转大市场了。

由于该新产品不是汽车必须品,该产品的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偶然性,如何最大化挖掘消费者的冲动性消费欲望成了该产品销售成败的核心所在,我们决定从该产品的独特卖点出发抓住以目标消费者的眼球,“卖什么不是什么”是现代营销的特点,我们将该产品的卖点提炼为“让您的爱车光芒四射”,奇妙的“光”是该产品的核心卖点,如何卖“光”就是我们要费精力做的事情了,人体对光最敏感的器官是眼睛,如何将有车族的眼睛吸引过来呢?我们的设计师设计了一种可以安装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产品实物的广告板,“仅花100元,让您的爱车光芒四射”如此醒目的广告语,一语中的,明确将广告诉求和价格亮出来,更具震撼力的是:一只真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实物安装醒目的海报上面,正在闪闪发亮,发出五彩缤纷无限幻彩的光芒,极易引吸众人的眼球,让人眼前一亮,心为之一震,特别是有车一族更会忍不住测目,驻足观看个究竟。直白的广告语是专为驾驶员设计的,开车路过的司机也看得清清楚楚,不用脑去想也明白该产品是可以增加车辆光彩的汽车饰品,直白的价格标示让人买得明白放心,100元是每个有车族都可以随意消费的价格,猎奇时尚、追求品质、美化生活的有车族怎能不动心呢?

销售队伍的信心是市场开拓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因数,销售人员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销售人员须具备的一般常识在此不用老生常谈了,关键之处是记住产品的核心卖点何在,让销售人员知道自己要卖什么东西给什么人,具体教会他们如何利用实物演示板占领终端,用完美的产品介绍打动目标顾客并最终促使成交。

我们将市场分为汽配市场、汽车用品市场、汽车饰品店、汽修厂、加油站、汽车美容店、汽车销售市场、洗车场、宾馆饭店、写字楼小区等多个目标市场,并在前期市场调查结果图上用红圈圈标示出来,将南宁市划分为江南、城北、琅东、新城区四个主要市场,每两个人一组负责一个小区域市场,做到时间合适、目标明确、方向清楚。如何让我们的目标销售商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我们的产品感兴趣呢?如果当销售人员满怀激情地到各个目标点进行销售时候被别人一口“不需要”回绝的话,无形中对我们的销售人员满腔热情就是一次沉重打击了,如何保护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并提高产品铺货的成功率,是一定要在产品进入市场前要规划好的,我们借鉴了国外的一个事先制造市场需求的推销案例,在产品入市前三天我们找来了10个有车的朋友,将意图告诉他们后分头行事,每到一个汽车饰品店就问“有没有一种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卖啊?一挂挡就发出各种彩色光的那种!”,店主一概“没听说过!”我们的朋友在“一声叹息”中一溜烟到第二站去了,事后10个朋友得到的报酬是10辆车上全装上了公司送的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在华灯初上的城市街道上,我们多了10个流动的活广告,有了这样的前奏,后面的工作就很好把握了,也就到了我们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进入市场的时机也是要把握的,我们选择在一个周末,这是有车族洗车、装饰车、修车、保养车最多的时候,我们自然能争取到更多的销售机会,果然,准备充分的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市场--南宁一炮打响了,产品很快动销起来了,各个销售点要求进货的电话进来了。

由于不同的销售渠道运作的模式是不一样的,我们针对各个渠道也作出不同的销售要求,做小产品一定要有灵活性的,我们分别制订了10种针对不同终端的销售方法:汽配市扬实物海报销售法、汽车饰品店市扬实物海报销售法、汽修厂市扬实物海报销售法、汽车美容店实物海报销售法、洗车场实物海报销售法、饭店实物海报销售法、写字楼物业管理实物海报销售法、小区保安物海报销售法、一楼电梯门口物海报销售法、流动销售法等。下面,我们列举一两个渠道的销售方法和心得与大家一起探讨吧!

汽车饰品店市扬实物海报销售法

汽车到汽车饰品店的车主目的性是比较前强的,我们要求销售人员拿着安装好烟花闪光汽车排挡头的实物海报到南宁市二十六家较具规模的汽车装饰用品店进行新产品的推广活动,详细向店主介绍新产品的特点,现场安装、演示、解说,要求将产品的卖点讲清楚,产品的销售利润介绍清楚,我们采用了梯形渐进推销法:如果汽车装饰品店一次进货达20个,由公司免费配送一块实物海报,相当于20送1了,并可以享受一级批发价格;如果汽车装饰品店一时半会拿不定注意进那么多货的话,那可以由公司暂时将实物海报放在他的店面,可以享受二级批发价格,当其累计进货达到30个以上时可以享受一级批发价并获公司赠送实物海报;如果这个店主实在没有信心现金进货的话呢?我们也有一招可以应用的,那就是在一个月时间内我们将5个产品放在他店里代销,每销售一个提20元利润给店主,市场一旦铺开,每个店给我们销售一两个就可以,光这一项一天就有上百个的销量了,如果店主哪天认识到这个商机后回心转意要求现金进货,可以参照以上政策执行,毕竟现金进货的利润要比代销高出不少。

与大型超市、商场搞好关系,在他们门前设置展示柜台,进行产品的宣传介绍和现场展示。大卖场的桥头堡,每天你的销量绝对不少于10台.

流动实物海报销售法

流动推销可能为很多人所不耻,但对小本创业者来说,这是个一本万利的好方法,但前提是服饰整洁礼貌推销,哪个地方的车最多,那个地方最适合你、需要你,并且最容易让你成功的地方去发掘宝藏。如果在一个地方无所作为,就不该死守在那里,变一种角度,改一种方式。我们也专门设计了一种便于流动作业的小实物海报,由于所定的100元零售价格对多数车主来说属于随意性消费的范畴,如果能抓住机会进行产品介绍,成功率还是挺高的,我们的尝试是联系了南宁某职业大学的6名青春靓丽的女学生,在双休日两人一组分头推销,效果出奇的话,或许是他们的身份和外表降低了车主的防备心理,或许是有车老板们考虑面子问题,最多的一个小组居然在第一天就销售了15个,每个二十元的提成,一天就有300元的收入了,对在读学生来说锻炼了自己勇气、丰富了自己生活,未尝不是件双赢的事情。

汽车市场策划篇2

【关键词】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对策

一、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现状及特点

(一)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显

受国家优惠政策及全市公路交通条件的逐步改善,特别是2009年起受汽车购置税和“汽车下乡”等优惠政策影响,城乡居民购车热情高涨,武汉市汽车保有量大幅增加,其中以私家车增长的速度最为明显,价格以10至20万元的为主。2006年以来,每年新上牌的汽车数量以30%的速度快速增长,仅2010年上半年,机动车新上牌数量就增加了约60~70万辆,其中小汽车约30~40万辆,超过去年全年新增数量的70%。2009年,武汉市汽车消费对社会消费品零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其它消费。汽车消费逐渐成为了内需增长的主要动力,对消费品市场增长拉动作用日益凸显。

(二)市场潜能有待开发,汽车消费发展空间广阔

武汉市现共有驾校约有30所,截止2010年6月底,持有各类驾驶证约80多万人,其中C证30万人,汽车总数占持有驾驶证人数(不含摩托车驾驶证)的27%,仍约有近10万持证人员有证无车。这样庞大的潜在消费人群,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根据国内外发展规律,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汽车消费逐步进入中等收入家庭,大多数中等收入阶层(主要以城市的居民为主)加入了有车一族。目前国内汽车平均保有量为每千人24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司预计,2010年,中国国内汽车保有量为5500万辆左右,以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今后5年左右,武汉市千人汽车拥有量将超过80~90辆,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汽车消费市场前景广阔。

二、影响和制约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因素

(一)投入不足,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比较滞后

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宁德由于长期相对封闭的环境使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投入不足,市场建设起步比较迟,市场基础还比较薄弱,目前武汉市只有几家汽车4S店,远满足不了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银行的汽车消费信贷政策及服务等还需进一步完善,汽车消费的相关配套措施需进一步加强,整个市场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消费环境和消费体系。

(二)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汽车消费行业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武汉市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汽车消费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城市建设发展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汽车消费,特别是停车难问题已成为严重困扰武汉市有车族和影响消费者购车欲望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武汉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和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停车难的问题也进一步突显。新开发的居民小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房地产开发商也不愿意在小区规划中规划较多的土地作为停车场的使用地。如今全市各城区所有的公用停车场地都是占用相当拥挤的街道路面,此举进一步加重了城市交通压力,更不利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

(三)居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消费能力偏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武汉市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档次有了较大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总体上的小康、从总体上的小康到享受消费的发展,并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总体上看,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市建设发展还比较慢,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及农民的现金收入总体上偏低,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欲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车价约占汽车消费费用的25%,汽车耗油、维修、保养、美容等售后消费却占总消费70%以上,这给消费的延续造成很大压力,也让一部分持币待购的消费者心存顾虑。城乡居民的购买能力不足,影响了汽车消费的快速发展。

三、促进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目前,轿车进入家庭的时机已经成熟,需要在规划、交通、市场、金融、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大力加强市场的培育建设,促进汽车消费市场发展。高度重视汽车消费市场的培育与建设。汽车消费已成为当前消费热点,但汽车消费的高峰期尚未到来。据业内人士分析,汽车消费有10年的高速增长期,而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的高速增长期才不过3~4年。谁先把握住这一先机,谁就拥有未来市场的主动权。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立足本市、兼顾周边,进一步拓宽思路和视野,把握汽车消费市场先机,把培育建设汽车消费市场列入议事日程,使汽车消费市场建设成为武汉市消费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立足实际,切实做好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规划

随着汽车销售量的快速增长,汽车销售将进入买方市场,汽车消费市场正向综合化、超市化方向发展。要把握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进行准确定位,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和功能布局,高起点高标准做好项目发展规划。要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介、招商项目推介会等平台,加大项目宣传力度。

(二)搞好服务,加强汽车消费市场的配套建设

汽车消费市场是一个配套服务完善的市场,必须集整车销售、配件供应、维修检测、旧车交易、评估置换、租赁拍卖、网络售购、技术咨询和展示博览等功能为一体。要建立汽车销售人才和维修、保养等售后专业人才的培养机制,加强汽车职业教育,鼓励部分大中专院校设立汽车销售相关专业,或采取委托培训方式增加人才供应,也可以由市汽车行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建立培训机构,进行上岗培训,确保汽车销售人才保证汽车销售的健康发展需要。

(三)政策扶持,努力营造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

积极培育汽车消费市场,完善保障体系,在养车、规划、交通、市场、金融制度、政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出台配套措施,促进汽车消费的健康发展。要借鉴外地一站式服务、一体化办公、一条龙购车市场管理经验,研究和制定汽车消费市场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相关配套服务措施。对开发建设的汽车市场项目一律实行“免费区”管理,减免环保费、消防费、城建配套费、工程监督费等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要加大对汽车销售企业的信贷支持,制定差别化授信条件,创新担保方式,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要加强新闻媒体对汽车消费市场的跟踪服务力度,积极支持汽车协会开展活动,通过举办汽车会展,品牌推介会等,将消费政策、产品促销与汽车文化紧密结合,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加大汽车专业市场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

要加快汽车专业市场的建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以中高档轿车和客车销售为主,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4S专卖店,提高车市档次;汽车品牌要多样化,满足各种需求。要使各种交易主体和经营方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确保大型汽车专业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并迅速做大做强。要制定管理措施,加强汽车交易、服务市场的管理和行业自律;要成立汽车交易相关协会组织,整合汽车销售资源,统一营销管理,避免相互之间无序竞争和各自为战。要加强二手车市场建设,发展专业二手车经销企业,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梯度发展的汽车消费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购车需求,使低收入的人拥有低价的二手车,高收入的人可以经常更换和使用新轿车,既可以促进轿车的循环使用,也可以活跃汽车消费市场。要加强旧车市场扶持及监管力度,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鼓励有条件的县城区集中建立报废汽车破碎中心。加快旧车市场与公安交警部门电脑网络系统的点对点连接,提供旧车收购、咨询评估、价格认证、过户转出、验车拓印及领取行驶证等一条龙服务,杜绝走私车、拼装车、报废车、套牌车流入市场,促进旧车交易市场的繁荣。

(五)大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为挖掘消费潜力打牢基础

消费市场的发展与消费能力密切相关。当前,要保持武汉市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快速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保持武汉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和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要切实把民生工程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想方设法解决好就业、医疗、教育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千方百计稳步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平均边际消费倾向和居民即期消费倾向,通过改善民生着力消除城乡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释放城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为汽车消费打牢基础。

(六)加大开拓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力度

在中央的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推动下,近年来,武汉市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统计,2009年,武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约有5千多元。随着农村改革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潜力巨大的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尤其是低速汽车、微型车、低端客车、经济型轿车和农用车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要尽快研究出台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汽车经营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汽车销售服务和回收网络,确保“汽车下乡”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要将“汽车下乡”的各项政策措施用足用好,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要制定专项措施防止出现下乡车型涨价局面,引导销售企业在服务增值、宣传促销等方面狠下功夫,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走以质取胜之路。

四、结语

目前,武汉市的城市规划设计仍较滞后,已不能适应汽车大量进入居民家庭生活的要求。要在大到城区城镇规划,中到道路交通体系建设、商业中心等功能区布局,小到社区规划建设等多方面体现适度超前的思想,充分考虑汽车消费的发展前景,提高城市发展的容量,扩展城市发展的空间,为汽车消费的普及提供外部条件。在道路交通建设上,要继续加快城区主干线道路的建设与改造,加大快速道路建设力度,切实解决道路交通拥堵、卡口路段多等行车难问题。在配套设施建设上,要从新建项目设计和规划上入手,提高建设项目、特别是新建住宅区的配建停车场标准。改造和完善现有汽车配套设施,在主要商业中心地带增建一批停车场,改善用车环境,方便有车一族的出行,着力解决停车难等问题。

参考文献

[1]auto.省略/a/20100414/000274

[2]杨永华.论汽车营销模式中的中国文化因素[J].商业经济文荟.2004

[3]曹建海.中国的汽车消费市场和消费环境[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

[4]刘庆福,王国松.妨碍我国家用汽车消费的主要因素[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1

[5]周立.中国经济型轿车消费分析[J].对策研究.2003

汽车市场策划篇3

在报业生存状况不断受到威胁,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专刊已成为报纸新的阅读点和收益点,是报纸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种类型的专刊中,经营性专刊是报纸将已有新闻资源和广告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的一种形式,本文以《华商报·汽车周刊》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经营性专刊;营销策划;华商报汽车周刊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媒体间竞争的加剧、新媒体的发展对报业的冲击,报纸不得不谋求新的发展道路,于是改版扩版热不断升温,受众观念不断加强,各种专刊开始显露头角,发展势头逐渐强劲。“所谓经营性专刊,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行业为基础,以赢利为目的,将行业新闻与广告进行有机融合集中的报纸传播形式。”它的出现丰富了报纸内容,拉动了广告的增长,是报纸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经营性专刊涉及的往往是一个对国民经济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巨大影响力的行业。

本文选择《华商报·汽车周刊》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华商报》是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发行量、阅读率、影响力最大,广告千人成本最低的报纸。其每周一、周四刊出的《汽车周刊》也是其核心经营性专刊,是西安地区汽车广告投放最佳的媒体。各类汽车营销策划活动是该专刊的重头戏,通过举办各种评选和颁奖以及车展等活动,无疑对吸引商家的参与和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有巨大的作用。通过梳理2011年9月—2012年8月的《华商报·汽车周刊》,对其举办的各类营销策划活动进行具体分析。

1营销策划的类型。营销策划活动是直接服务于汽车销售的,对于有购买需求的读者来说,该周刊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节日营销策划和汽车市场活动

在节日营销策划上,该汽车周刊利用各种各样的节日与汽车销售结合,即以春节、情人节、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儿童节、教师节等等节日为由头进行策划,把节日的特点融入其中,其标语往往都成为了最佳的广告语。从法定假日到流行的节日,华商报几乎用到了所有能够用来促进汽车销售、灌输汽车销售理念的日子作为选题。这的确有利于商家的商业推广和专刊的经济利益的获取,对有意购买汽车或对汽车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2营销策划的内容。该周刊具体的营销策略从其内容上体现出来,根据不同类型进行分析

(1)节日营销策划的内容分析。以节日策划基本属于服务于商家的节日营销,节日营销是商家从不放过的营销策略之一,因此在汽车专刊中这类选题的内容主要都是配合节日购车需求,提供当前汽车市场销售信息,包括车型介绍、优惠政策、购买技巧等信息。这类文章的文风也迎合节日氛围,轻松活泼。

以2012年8月23日刊出的“鹊桥路漫漫还是改开车吧——七夕专题”这期策划为例。该期共有8版,七夕节专题策划占了头4版。首版是七夕节购车优惠活动介绍、第二第三版的情侣如何选车购车的介绍、第四版的各种购车金融方案和养护车的技巧。导购类的文章占多数,其特点是:①目标受众明确,对其不同的驾车需求有详细的分类和描述,目的性很强,这也会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②车型介绍有针对性,重点突出,比较客观。车型的介绍包括很多方面,消费者购车时也会考虑多项参数,但对于主题明确、需求明确的消费者来说,对车型的介绍就应该有的放矢,针对具体的需求突出推荐车型的优势,对消费者来说选择就更加明晰。③文章从生活情境切入,轻松活泼,亲切自然,可读性强。

(2)汽车活动策划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车展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围绕活动来推进汽车的销售和扩大专刊影响力,因此内容也主要是向读者介绍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车型、参与活动的方式等。一类是各类评选颁奖活动。主要是对表现突出的车企、车型、行业人物等的展示和评选,成为消费者购车选择品牌的重要参考。

首先,作为一期对车展活动的策划,其作用不仅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参观车展和购买新车的参考手册,也同时为参展商和参展车型提供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从这两方面来说该汽车周刊对车展选题的策划做的相当全面,几乎都以超过十版的版面进行报道,信息量大,条理清晰。

其次,对于各类评选颁奖活动来说,目的主要在于为消费者提供权威前沿的消费指南,更期望通过评选督促经销商诚信经营、提升客户满意度。以2011年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为例,该活动历时一个多月,其策划包括:打榜特刊、参评车型测评专题(上)(下)、揭榜特刊四个。作为一个大型的评选类活动策划,这期的中国(西安)车市总评榜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一是活动流程设计的完整有序。二是重视与读者的互动,且互动有效。三是能够以专业的视角提供多方位的资料。

虽然《华商报·汽车周刊》经过15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安地区汽车广告投放最佳的媒体,受到众多爱车读者的关注,但若想稳固并扩大影响力,树立报纸专刊中的品牌专刊,还需进一步拓宽营销策划的创新思路。

首先,从老话题中挖掘新线索。节日营销和活动策划是比较容易重复的主题,如何从老话题中找出新意,另辟蹊径,可以结合当前消费热点、市场动态进行尝试。以《华西都市报·汽车周刊》2012年3月15日的策划为例,以往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汽车周刊往往会以诚信为主题结合相关评选活动进行策划,而它则选择了“口碑”这一角度,以“又到3.15口碑载路口水滔滔”为选题,观察到有远见的汽车厂商开始重视品牌形象,重视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他们已深谙:“口碑,才是真正持久传播的力量”,以此策划了该期主题。

其次,多关注行业内外新闻,挖掘新线索。《华商报·汽车周刊》也有这类选题,但数量不多,而通过行业内外各类新闻中挖掘出涉及行业的线索,并结合现实生活做出服务性,这样的专刊稿件才能更吸引读者。因此该报应该重视此类选题,并善于将新闻性与服务性进行巧妙结合,给读者丰富的阅读体验。

第三,多与业内人士交流并深入市场,发现新现象,提出新观点。作为专刊就一定要体现“专”的特点,它不仅要全面反映这个行业的发展动态,还要站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看整个行业,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有明确而理性的分析,通过敏锐、独特而深刻的观点来助推行业的前进。

第四,通过媒体之间的合作创新扩大策划的影响力。这主要体现在活动策划上,通过多媒体间的联合,或依托国内其他强势媒体的合作,能够大大开拓专刊的视野,整合新闻资源,增强媒体的策划报道能力,从而提高专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周柳明.汽车专刊如何打造自身品牌[J].青年记者.2008.2

汽车市场策划篇4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经验总结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下,如何转变传统的能源利用方式开始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发展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特别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还将该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这一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路线已基本确立,即从混合动力逐步过渡到纯电力驱动。不过,受制于电池技术、配套基础设施和消费成本等多种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际发展步伐仍相对缓慢。而且,由于存在外部性等问题,上述制约因素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很难克服。因此,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公共政策的支持、激励和引导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国已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氛围。目前,我国已经在产业规划布局、技术标准和创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整车销量也从2012年的不足1万辆,发展到2014年的7.4万辆,但和之前规划的“2015年累计实现50万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的目标”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来看,其推广应用有明显的政策依赖性。为此,本文将在梳理研究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公共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思路总结,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划和制定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二、各国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培育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制定了相应的公共政策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欧盟各国普遍都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置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具体见表1)。美国和德国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先者,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的公共政策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

1.美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美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复苏与再投资法案(americanRecoveryandReinvestmentact)中,政府专门拿出24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项目。该笔资金旨在加速提升美国在电池和电力驱动组件领域的制造能力,推动电动车的发展。所有资金被分为3大部分:(1)15亿美元支持企业生产电池及相关组件、加强电池的循环利用能力。(2)5亿美元用于支持开发机动车的电力驱动组件,如电力发动机、电动器件(powerelectronics)等。(3)4亿美元用于部署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机动车进行性能测试、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其中的一部分也用于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积累电动交通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本。而具体的支持项目则是由能源署通过竞争性过程选定。

此外,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类问题,美国政府还实施了一系列优惠和支持政策:

一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相关配套设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根据美国政府提出的《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案》,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还是与汽车制造相关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均可以享受到政府给予的税收减免政策支持。而且,为了鼓励相关企业生产能够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燃料,美国政府将这种企业也纳入税收减免政策的适用范围,具体的税收优惠额度则是依据企业的生产规模进行测定。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不可或缺的配套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推广和发展的核心支撑。为了鼓励私人部门加大对这一基础设施的建设,美国政府专门制定了相应的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根据相关政策规定,美国政府将按照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一定比例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同时,政府对私人部门所能享受的减免额度设置了上限且这一额度是逐年递减的。例如,根据规定,2010年当年的税收减免金额为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50%,其中家庭用户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上限是2000美元,而企业用户则是50000美元。2011年当年的税收减免金额为充电设施安装费用的30%,其中家庭用户可以享受到的税收优惠上限是1000美元,而企业用户则为30000美元。

二是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2009年7月1日,美国政府推出了一项总额为10亿美元的财政补贴计划,该政策的持续时间为一年。这项优惠政策的主要是向符合节能条件的汽车消费者提供财政补贴支持,以鼓励消费者购置能耗效率更高的机动车。例如,如果消费者新购置的汽车每加仑行驶里程数比原有汽车提高4公里,就可以获得3500美元的财政补贴。不过,根据该项政策的规定,随着能耗效率的提高,消费者所能获得的补贴额度增幅是递减的。此外,美国政府还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根据相关政策,自2010年1月1日起,购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可以享受到2500美元~7500美元的税收减免优惠,优惠金额则是参考汽车的动力电池组能量来测定。例如,如果所购买汽车的电池组能量为4kwh,消费者能够享受2500美元的税收优惠,如果所购买汽车的电池组能量为16kwh,消费者则能够享受7500美元的税收优惠。而且,政府还为上述优惠政策设计了退出机制――当某一厂商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20万辆后,从下一个季度开始,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额度将减少50%,从第四个季度开始会进一步再减少25%,从第六个季度开始该产品将不再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三是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扩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为了鼓励各州和地方政府部门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政府购买的支持力度,美国政府运用专项财政资金资助实施了一个涵盖30个地区的新能源汽车示范性项目。根据该项目的相关政策,受资助对象最多可以获得1500万美元的财政资金支持,该笔资金的资助范围不仅包括各类新能源机动车辆的购置,还包括新能源汽车运行相关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运维支出等。同时,联邦政府本级也获得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支持。按照美国能源法案通过的政府资助计划,联邦政府本级分别在2008年~2010财年享受到了1500万美元、2500万美元、6500万美元的财政拨款支持来进行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备的购置和租赁。另据本届政府的要求,自2015年起,联邦政府在实施公务用车的政府采购时将只考虑各种类型的新能源汽车。

2.德国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财税政策。和美国一样,德国政府也将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在2009年施行的经济救助计划中,德国政府投入大笔资金设立了专项规划项目,用于支持新能源整车研发及包括充电网络在内的一系列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

为了保持在汽车领域的领先地位,德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对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支持。首先,德国政府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规划并将锂离子电池技术确立为相应的关键技术突破点。其次,为保障上述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德国政府牵头建立了包括汽车工业界和各类研发机构等在内的锂离子电池联盟开展跨部门协作攻关,并在此过程中提供了高达6000万欧元的财政预算资助。另外,根据2011年实施的政府行动计划,德国将在2013年底之前累计投入20亿欧元的财政资金用于资助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同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推进中,德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按照德国在上述配套设施方面的规划,联邦政府将给予总额达3600万欧元的财政资金支持用于扩大充电网络的规模,目标是截止到2020年在境内拥有90万个充电站点。

为了推动电动汽车市场的形成,德国政府曾制定了一项政府采购计划,目标是截止到2013年,政府新购买或租赁的机动车中,10%的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要达到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50克。为了保障该项政府采购计划的持续推进,政府还将电动汽车领域的一些专家纳入进来,并会同各自治区和州议员共同制定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指导手册。而在推动社会需求方面,2012年10月25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的交易税修正案提出,对于首次登记不晚于2015年12月31日的非混合动力电动轿车和其他机动车辆,将机动车税的免税时间从5年延长到10年;对于在2016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之间登记注册的车辆,则可享受5年的免税优惠。另据2013年联邦参议院通过的年度税收议案,为了鼓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德国还将对电动和混合动力型公务车实施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该政策将依据电池的动力来计算公务购车的税收优惠额度,优惠金额大致相当于电池的价格。

三、国际经验的政策启示

总结德国和美国的财税政策,尽管两国在具体的激励措施上存在差异,但有一些优秀做法是值得我国借鉴学习的:

一是重视财税激励政策的系统性。无论美国还是德国,其财税激励政策大都具有较为明确的规划,且在企业自主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培育、人才培养、政策法规等各个环节均作出了全面、细致的安排,保证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价值。例如,德国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发创新支持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路线规划,这有利于技术创新沿着既定的方向持续推进,从而也有助于确保财政资金支持的效用最大化。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产业政策还缺乏系统性,且存在各地方政府相关优惠政策不够协调、新能源汽车市场割裂等问题。因此,未来我国在制定相关产业促进政策时应遵循统筹兼顾的原则,推动各产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构建更加系统性和中立性的产业优惠政策体系。

二是相关优惠政策特别是税收政策的出台都经过立法或议院审议,例如,美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都会以法案的形式公布实施,德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经议院审议批准通过之后才开始执行。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税收优惠,保证了相关政策的合法性,而且能避免政府利用优惠政策对微观市场运行进行随意干预,这有助于稳定各方的市场预期,避免了政策的随意性及由此引发的市场行为扭曲,因此也更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在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是重视对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育的政策支持。例如,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支撑计划中,专门有一部分资金用于教育和劳动力培训以积累电动交通体系所需的人力资本。德国在“国家电动交通工具发展计划”中,也提出要加大对相关产业人才职业培养的支持力度,并特别指出要为本产业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提供技能再培训。作为新兴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和产业人才的相对匮乏均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制约,而且这些因素特别是人力资源积累往往也容易被政策所忽视。目前,我国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中也缺乏专门针对产业人才培养的措施。为此,未来的财税激励政策在这方面应有所加强。另外,政府对于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技术标准,同时可以考虑在条件合适的地区通过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相关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更好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

四是重视对于技术研发的政策支持。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都对新能源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研发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专门拨付了大规模财政资金用于鼓励研究机构或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工作。德国政府采用公共政策和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工业界和研究机构合作攻关的做法尤其值得我国借鉴学习。未来,我国也可以考虑设立专项产业研发基金,并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加大产学研的合作力度,寻求产业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

五是重视财税政策在电动汽车市场培育初期的推动和支撑作用。与传统机动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私人消费成本相对较高且面临着配套基础设施匮乏的困境。在产业发展初期,单纯依靠消费者的自发购买行为很难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这时就需要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在市场培育阶段的支撑作用。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针对私人部门的优惠政策主要应用于销售环节,使产业政策的最终受益者为机动车消费者。而在政府采购环节,往往也会引入社会资源(如外部专家)和地方政府力量,并制定详尽的方案,确保政府采购政策的可实施性和财政资金的效率。

四、结束语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世界各国应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经济转型的共同选择。对我国而言,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该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也有助于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弯道超车;另一方面,关键技术研发能力欠缺、配套基础设施匮乏和产业市场化程度不足等问题也是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和新兴性的特征,其在培育和发展初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既要发挥政府公共政策在鼓励政府和企业投入方面的推动作用,也应在充分发挥相关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期的引导支持作用。作为政府实施微观市场干预的重要经济和政策工具,财税优惠政策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充分体现财税政策的价值,不应局限于其在短期内的刺激效应,而更应当注重发挥其在产业培育期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调节和引导作用,从而推动建立行业的持续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书博.国际上节能环保税收政策的变化及借鉴[J].国际税收,2014,(7):43-46.

[2]何鹏,邹朋,蔡丛,翟羽.国内外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财税政策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4,(1):30-34.

[3]高志远,梁静.国外政采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中国政府采购,2014,(11):75-77.

[4]陈翌,孔德洋.德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及其启示[J].德国研究,2014,(1):71-81.

[5]李晶,李施雨.新能源汽车产业税收政策的国际借鉴与措施[J].税务研究,2013,(10):89-93.

[6]顾瑞兰.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学位论文,201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低碳经济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号:12YJC630297)。

汽车市场策划篇5

关键词:就业;汽车营销专业;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F241.4

【资助基金项目】:2009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263,项目名称: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的汽车营销人才

汽车营销专业作为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蓬勃兴起的新兴专业,在2004年国家六部委所圈定的6个紧缺专业中,汽车营销人才培养成为紧缺人才培养的重要领域。鉴于此,我校从2005年开始在本科专业中招收工商管理(汽车营销方向)的学生,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也从汽车企业不考虑招收到汽车企业有意向准备定向招聘的转变。

1汽车相关企业对汽车营销人才实践能力的需求现状

汽车营销专业方向是一个跨越经济管理和汽车两大门类的交叉专业,其职业素养和专业岗位技能涵盖了汽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从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来看,汽车营销专业主要面向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市场策划及销售管理工作、汽车服务企业的汽车销售与汽车售后服务管理等岗位群,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汽车企业对本专业方向学生的能力需求是: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市场营销管理理论、汽车营销专业知识及汽车工程技术知识,能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专业外语,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在汽车及相关行业从事管理、策划、咨询、销售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人才。这就需要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工作岗位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开设要达到相应的能力。

2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我们在衡量专业办学情况时,往往以就业率为考核指标,笔者认为,不仅考虑就业率指标,还应考虑在本行业的就业率,如果学生都能就业,而就业的岗位大多与汽车有关,那就说明本专业开设很有必要。学生经过本专业的学习与训练,在毕业时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能力:一是掌握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汽车构造、汽车技术及服务的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市场研究、营销活动策划以及企业管理工作。三是了解本学科的国际前沿和发展动态;了解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四是掌握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方法,熟练运用数据分析工具和专业外语,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因此学生应具备的实践能力侧重在:计算机操作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市场分析和研究能力、营销策划能力、沟通和协调能力、资料收集和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

3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可通过计算机基础、windows、office等基本办公软件的使用、VisualBasic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等理论课程来实现。

(2)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作为汽车营销学生,在工作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因此应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电子商务、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spss统计软件应用、CRm实训等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学会常用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学会借助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市场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不管从事什么岗位的工作,都必须要了解汽车市场,可以通过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行为学、营销前沿知识讲座、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当然,学生必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之后,才能做市场分析和市场研究,这还需要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二手车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金融等相关课程的学习。

(4)营销策略能力的培养。市场营销学、汽车营销学、营销策划、广告学等理论课程和市场营销模拟训练、汽车市场营销课程设计、汽车销售实训等。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课程和实训课程,综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沟通和协调能力的培养。通过管理沟通、商务谈判、商务礼仪、项目管理、管理学原理等的学习,掌握沟通和协调的方法,在汽车销售实训、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中,都会应用到这些具体的方法,促使学生在这些环节锻炼沟通和协调能力。

在培养途径上,可依托东风公司的汽车行业背景,利用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资源,通过构建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汽车营销人才,在培养环节上,通过理论课中的实践能力培养、独立实训课中的实践能力培养、校外实践环节的实践能力培养这三个环节,探索并实践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堂学习+课外指导"、"校内实训+校外实践"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可过相关比赛,以赛促学,学生可以参与的主要比赛有岗位技能模拟大赛、全国营销大赛、各类行业及企业举办的汽车营销策划大赛、全国eRp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和湖北省组织的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及论文比赛,也可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提高研究能力。

4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

(1)实施障碍。一是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的滞后性。原因主要是学校实行教学计划制度,许多课程是在学生入学之前人才培养计划中就已经设定好的,不能随意更改。二是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从事实践教学的往往是职称不高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教师,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三是学生实习过于形式化。一些学生在实习中成为某个特定业务环节的临时打工者,不能深入了解实习单位的实际运作。四是作为工科院校,我校对汽车营销专业实践经费的投入远远不够。主要是因为我校汽车营销专业开办的比较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不大。

(2)实施对策。一是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科学系统的汽车营销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把课程体系的设置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联系。二是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可以选派一些理论扎实、业务水平高的教学骨干到汽车企业任职,或者是从企事业单位聘任既有丰富的实践背景,又有深厚的理论积淀的优秀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发挥校外实习基地作用。对于企业而言,可利用学校师生的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费用支出少;对于学生而言,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了形式主义;对于学校而言,事后评价学生实习效果的标准会更客观。四是学校政策的支持,要加大实践教学的投入。

参考文献:

汽车市场策划篇6

关于中国晋升国内市场汽车销量第一的报道已经见惯不怪了。实际上,中国在2009年的上半期已在汽车销量上领先于美国,两者在各自市场的汽车销量分别为610万辆和480万辆。中国汽车业在2003年的市场规模为456万辆,而这个数字在2008年达到了967万辆,增幅超过100%,这其中有61%(即591万辆)的汽车为乘用车(不包括巴士、卡车和其他商用车)。铺天盖地的文章与言论都述说着中国在汽车业市场中的崛起,然而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状:这个被中国称为其“顶梁柱”的行业还存在着许多结构上的问题。

产能过剩、规模不足并存

大胆的市场预测源自对产品与科技的自信,这使得全球的汽车产业一直面临着生产力过剩的问题。当中国保持着汽车业的良好势头并向8%的GDp增长率大步迈进时,全球的汽车行业正经历着历史性的危机。

2008年,全球轻型车辆的产量下降4.6%,降至670万辆。据环球通视预测,由于2009年北美及西欧的汽车市场大幅度缩水,汽车产量跌幅可能增至两位数,实际产能将低于600万辆。低迷的汽车业要求美国、加拿大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政府对通用、克莱斯勒等汽车公司进行扶持以保证其顺利度过此次危机。然而,缺乏长远规划与战略的政府无法制定长期性的决策,从而拖延结构重组的流程,甚至阻碍企业复苏的脚步。

这种形势恰恰与中国的汽车业现状相对立。例如,就近期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汽车销量将在2009年的任何时期都领先于美国。全球产量的下降凸显了中国的增长趋势,而这种趋势很有可能使整个汽车产业的增长都集中在中国、印度及东盟国家的市场上。在未来的10年内,中国汽车业的增长会占到整个亚太地区的二分之一以上。

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在结构上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虽然轻型汽车的销量创历史新高,但生产能力过剩与规模不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于细化与分散的整车制造商分布。中国目前的汽车业拥有着超过150家注册的汽车制造商,其中前10位占据了83%的汽车销量,前20位占据的比例则高达95%。这种形势对那些挣扎在生死线的企业提出了挑战,它们需要在没有增长保障的环境中艰难运作。除此之外,外国品牌的汽车占据了总产销量的66%,这使得国产汽车的产量与利润都面临着巨大的阻力,从而很难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这种两极分化体现在汽车部件的供应基础上。据SayerpartnersLLC公司的JackSayer预测,2009年40%的汽车供应商都将面临严重的资金流通问题。

重组革命涅重生

也许有人会想:中国汽车业的政策制定者会否因行业的产销两旺而沾沾自喜?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政策制定者知道,中国想要打造健康及持久的汽车业,就必须抓住此次经济危机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

为了应对经济危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措施,以帮助实现总体GDp增长8%的目标。这些措施可以被划分为四类。拉动内需:为农民的电子设备及运输机械的更换提供财政补贴、汽车购买税率下调5%、住房交易税与利率下调、放宽消费信贷政策从而鼓励个人消费与家庭消费;助长支柱产业:在2009年1月至2月间,针对关键产业出台10项鼓励计划,鼓励产业合并与科技提升,刺激出口并鼓励自主品牌开发;增加货币供应量:2009年1月份新银行贷款增至16,000亿人民币,政府拨款支助基础设施与公共保险体系,2008年5次下调银行利率、降低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鼓励中小企业及服务业发展,支助国营企业从而缓解裁员压力,免除或补贴企业的社保费用从而减轻企业的负担,为外来从业人员及毕业生提供专业培训。

除了下调购置税,中国政府还出台了整车制造商整合计划以实现规模经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2009年1月制定了10项包含汽车业在内的产业鼓励计划。这些计划为产业整合、科技提升、出口与品牌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规划蓝图。政策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提高2009年的销量并将产量提升至1000万辆;在今后3年保持10%的增长率,国产乘用车的市场份额应从34%上升至40%;将大量的小型地方制造商整合为大型的全国性汽车团体;占据90%汽车市场比例的整车制造商数量由14家降至10家;鼓励使用高效环保的汽车;将1.5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提升至40%,其中1.0升以下排量的市场份额控制在15%;建立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年生产能力,并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扩至所有乘用车的5%。

计划中最全面的一项提案是将前10位汽车制造商划分为两个集团。第一集团包含了年生产量为200万辆的公司,政府对这种公司实行鼓励兼并中国小型汽车公司的政策;第二集团包含了年生产量为100万辆的公司,政府对这种公司实行鼓励地区整合政策。这项计划明确划分了4家一级公司与4家二级公司:第一集团包括上汽集团(SaiC)、一汽(Faw)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第二集团包括北汽集团(BaiC)、广汽集团(GaiG)、奇瑞汽车、中国重型汽车集团(CnHtC)。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8家公司并不代表所有的前10家一级集团的公司,同时没达到前10家标准的公司也有很多。比亚迪、吉利和长城汽车不包括在此名单内,这些公司被视作“独立”制造商,因此没有得到与其他传统国企同等的政府支助,而这些企业被认为是最具市场灵敏度及创业精神的中国汽车企业,并最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

汽车市场策划篇7

关键词:电动汽车;普及;北京。

1国内外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1.1美国。

1976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电动汽车和复合汽车的研究开发和样车试用法令》,以立法、政府资助和财政补贴等手段推动发展电动汽车。随后,美国东部的10个州也都通过了相应的法规。这些法规的强力推行,促进了电动汽车小批量、商业化生产和应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克林顿政府制订了发展电动车的“新一代汽车伙伴(pnGV)计划”,集中研究电池驱动的纯电动汽车。

2002年,美国能源部批准经费1500万美元,用于研发小型、低速、特种用途的纯电动汽车。

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明确表示,到2015年,美国要有100万辆充电式混合动力车上路。

美国电动汽车的研究和开发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科研力量,使资金来源有了可靠的保证,在应用现代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1.2欧洲。

1990年,欧洲“城市电动车”协会成立,在欧共体组织内有60座城市参与。该协会帮助各城市进行电动汽车可行性研究及安装必要设备,并指导电动汽车的运营。

从1995年底欧洲第一批电动汽车批量生产开始,欧洲各国都在继续发展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从欧洲电动汽车协会(aVeRe)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欧洲电动汽车拥有量从1996年的5890辆增长到2000年的16255辆,增长了2.76倍。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政策,采取高额补贴和提高排放标准等措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发展。法国政府计划为20家公共和私营单位协调购买5万辆电动汽车,加快规模经济效益,并使政府发挥率先垂范作用。

1.3日本。

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政府就已将电动车的发展列入汽车工业的产业规划,并且为电动车发展制定了诸如建设和改造充电站、研制新技术蓄电池等计划。

为了促进日本的电动车技术发展,日本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有利于电动车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先后进行地方新能源应用推广补贴、奖励燃料电池汽车基础应用技术平台(试行)、支持(资助)高效率燃料电池系统实用化等研究开发、建立新一代低公害车的技术评价标准、国税优惠政策、充电站设施的固定资产税优惠,特别土地保有税免除、电动汽车区域共同利用系统等各项政策支持。

1.4中国。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电动汽车科技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发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规划》指出,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看,发展电气化程度比较高的“纯电驱动”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要在坚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共同发展的总体原则指导下,规划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战略。

在技术路线上,近期(2010-2015)将尽快推进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发展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中期(2015-2020)将在混合动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加大小型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推广力度;在2020年之后,纯电驱动技术将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发展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大幅度降低排放。

在国家“十五”期间,科技部设立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共计拨款8.8亿元,组织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攻关,确定了以燃料电池汽车(FC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车型为“三纵”,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三纵三横”的研局。

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实施5年来,燃料电池汽车已经成功开发出样车,纯电动轿车和客车均已通过国家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试验,且完成了发达国家多年的技术进步,特别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比较接近,纯电动汽车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的领先水平,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虽然在多方面展开了研发工作,但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2北京市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2.1北京市电动汽车的现状。

目前,北京市已在公交、环卫、出租等公共领域使用了近1700辆新能源汽车,其中公交车920辆、环卫车206辆、出租车150辆、轿车145辆,今年年底预计实现5000辆示范规模。与此同时,大兴采育正在建设北京新能源汽车体验中心,预计年内对外开放。北京现已建成4座大中型充换电站,即高安屯、北土城、航天桥、马家楼充换电站;15个充电桩群,分布在西直门桥、呼家楼、大屯、岳家楼桥、万泉河桥、丰北路桥、北汽新能源基地、延庆县城、惠新西桥、弘燕桥、四元西桥等区域。

2.2北京市电动汽车的最新政策和管理办法。

日前,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已经把《北京市私人购买纯电动车小客车管理办法》报到相关政府部门审批,北京市对电动汽车的态度是稳妥推进,《管理办法》目前还没有正式出台,而《管理办法》一直未正式出台一方面是由于政府态度谨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整车企业、相关配套、售后服务等各个消费者关心的环节以完善的时间。

2012年北京市已经公布了《北京市电动车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了社会建议。根据《办法》,私人购买电动车将不参与摇号,但是仍要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号牌限行,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可以获得最高12万元的财政补贴,并可望按照补贴后价格计税。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上,目前正在规划为住宅小区、写字楼准备具备充电条件的专用停车位,同时规划在大型公共停车场、公共场合建设一定数量的充电设施。在快速充电模式下,30分钟就可充至总电量的90%,夜间充电还可享受优惠电价。

2.3北京市电动汽车的推广。

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涉及多个用车领域。到2015年,约有8000辆公共汽车转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这占到了全部公共汽车数量的1/3,约有1万辆公务车和出租车将更新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汽车。在物流、环卫、邮政、租赁等领域,将有2000辆用车实现电动化。

北京市正加大对私人购买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力度,4月2日起,北京市民只要登录“电动北京”官方网站就可报名参加电动车试驾。在推广初期,市民将无需摇号,并同时享受国家和北京市各6万元的补贴。

此外,北京市相关部门已经在调研把电动车引入租赁市场的可行性。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和北汽等品牌在内的电动车均有望进入北京的公交、出租车及租赁市场,相关招标信息最快有望在7月公布。

2.4北京市电动汽车的发展问题和特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电动汽车还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最主要的就是续航能力和充电系统的建设问题。就电动汽车本身的种类而言,从技术上也是各有优势。因此北京市要结合自身的城市特点来发展一条适合自己的电动汽车道路,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方式。

北京市属于世界级大城市,地域广阔,交通道路特点是以内城为中心的环路同心圆加若干条放射线分布,人口居住集中,城乡道路情况差别较大,且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较多,需求繁杂。目前北京市还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建设和运输的压力也很大,因此并不适合单一发展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中的纯电动汽车(BeV)。

电动汽车的普及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市场、政府多方面的配合才可以实现。目前在北京市城市如此高密度的居住环境下,无法实现充电装的布设。北京市大多私家车车主对电动汽车了解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对电动汽车的使用方便性和售后的服务表示担忧。他们表示暂时还不会考虑购买纯电动汽车,因此北京市电动汽车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私家汽车市场。

北京市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元化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速度过快,操之过急,更不能因为某一个方面的某一项技术有所突破就一味的跟进去发展某一种电动车汽车。此外。过快的更新换代更将不利整体的节能减排和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目前北京市针对电动汽车消费的优惠政策主要和重点是纯电动汽车,国家和地方都给予了很大的优惠力度,例如比亚迪e6售价为36.98万元,个人购买可享国家6万元节能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6万元节能补贴,综合补贴达12万元。对优惠政策最敏感的消费人群是私家车主,而根据调研这一群体是最不易接受纯电动汽车的群体,因此实际意义不大,市场对此政策的反应也不敏感。所以政策对电动汽车的优惠应放宽到中间产品和过度产品上来,例如混合动力汽车就是一种很优秀的过渡产品,环保能力也十分出色,况且未来汽车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根据功用也不可能使用唯一技术。

这里建议的多元化发展不仅只是技术层面的多元化,还应以技术特点为基础根据、小地区特点、功用等方面实现多元化。例如旧城区的中心和道路及其拥挤的地段,在政策上鼓励使用电动汽车,这不但符合电动汽车本身的技术特点,也符合旧城区和交通方面的需要。

在功用方面,应从政府控制力高的领域开始普及,即公共交通、工程车和政府公务用车。由于公务车一般都有自己的固定停车位,充电装的布设也比较容易实现。加上政府对公务用车的强制力可以使其比私家车的推广速度快。公务用车理所当然可以成为电动车的试验田,为私家车电动化积累经验,加之由于技术的限制,可以大大降低公车私用的可能,这也符合新一届政府对反腐败的预期。

总之,北京市更适合以电动汽车为主导的多元化能源汽车的发展道路,也许在不久的未来,你邻居所使用的汽车燃料和你的将完全不同。

2.5结束语。

2.5.1北京市电动汽车发展和普及道路是非常正确的,但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不是唯一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多元化技术和其他清洁能力并举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5.2北京市电动汽车普及应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切入点是公共交通和政府公务用车,在这个领域应由政府直接推动。

2.5.3电动汽车普及的难点是私家车领域,而这个领域的推广只能靠市场的调控,政策不应该过分的主观干预市场的选择。

2.5.4电动汽车的普及是个技术突破的问题,更是个城市系统工程,还需要政府对北京交通以及能源供给作全盘的规划和考虑。

2.5.5纯电动汽车需要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作为过渡,混合动力汽车不但是优秀的过渡产品,还可以为纯电动汽车积累技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宇宁,姚磊,王艳丽。国外电动汽车[J].汽车工业研究,2005(9)。

[2]范玉宏,张维,陈洋。华中电力,2010,23(6)。

[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电动汽车:我国汽车产业升级与跨越的突破口,2009(4)。

[4]auto.ifeng.com/xinwen/20130522/860015.shtml。

[5]scitech.people.com.cn/n/2013/0705/c1057-22092334.html。

[6]chinanews.com/df/2013/07-04/5001905.shtml。

[7]auto.qq.com/a/20110429/000144.htm。

汽车市场策划篇8

[关键词]汽车;市场营n;策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012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6年我国在购置税减半政策的影响下,车市明显回暖,销量超出年初预期。1~8月汽车产销168459万辆和167550万辆,同比增长1082%和1143%,增速双双超过10%,产销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增长态势。2016年整个车市面临着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同时又有购置税减半以及新能源推广政策的刺激需求。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预计2016年汽车市场的增速为1117%,实现全年销量27345万辆。

从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看,中国车市历经了十多年高速增长期后开始步入平稳增长阶段,从销量和增速看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步入成熟期。2017年前三季度,汽车总销量为20224万辆,同比增加45%,预计2018年国内汽车销售总量将进一步放缓。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深入分析汽车市场营销情况将对企业开拓汽车市场、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国内汽车市场营销的形势分析

11营销网络和品牌竞争成为重点

科学合理的调整价格,寻求合理的产品促销方式,是我国各大汽车厂商都在采取的手段。通过预算降低汽车产品的价格,不断推出新车型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新车型的投放以及汽车产品的降价已不是影响汽车市场份额的主要因素。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打造深层次的网络营销竞争,是抢占我国汽车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12企业管理者面临的困扰和挑战

及时跟进市场、销售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是一大难题,企业经常面临潜在客户的失去以及已有客户的失去等问题。不弄清楚潜在客户来源就无法对市场活动收益做出科学正确的评估,进而导致无法推动促销活动高效率的推广,业务代表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一系列不必要琐碎的事情上,而投入到业务上的精力所剩无几,因而无法高效实时地对经营状况进行统计,无法科学正确地对市场形势及时作出反映,导致管理风险大大增加。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面临着创新服务制度难以落实,业务流程变化信息难以及时更新,标准管理模式无法被单一部门级的信息系统支持推广等一系列问题困扰和挑战。

13投资与投资政策

我国世界贸易组织后,从相关投资政策来看对我国现有汽车产业投资形成了巨大影响,争夺控主权在中外合资企业愈演愈烈,独资企业对民族汽车产业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中方不再将掌握企业的主导权,因为取消了法人形态的限制和股权比例等方面的限制,又因为合资企业极少对技术方面转让授权,所以即使在规定股权比例与法人形态的条件下,技术产品的主导权仍然由外方实际控制着。因为这一限制的取消,在合资企业里中方企业拥有的发言权就更小了,而外方将掌握除金融、市场方面的全部权利,这一切都归因于法人形态限制的取消。

14产品技术和市场

在汽车技术的开发方面,我国的汽车企业正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一方面,技术开发缺乏带头人,基础性研究不够,基础储备匮乏,相比较国际汽车企业而言,我国汽车企业边际成本要高出其许多;另一方面,即使产品开发出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开发出来的汽车产品又面临着销路问题,而国内用高成本开发出来的产品又难以同国际产品在价格上相抗衡。

2汽车市场营销的策略分析

21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

首先企业要竭尽所能,最大限度地去搜集消费者的信息资料来支持模块化营销战略的发展。使数据资料库全面化、数据库更新定期化。由于消费人群不同所以营销模块的划分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具体划分。通过举办车展等活动拉近企业和消费者以及广大潜在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在活动中不断和消费者互动,深入了解该类消费群体的特定需求,从而对未来的销售策略做出规划。

22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

以企业自身为中心的传统营销模式,把市场和消费者在营销中的地位放在了并不重要的地位。在国外顾客是上帝的营销理念深入每一个营销人员的内心,我国企业也应该转变营销模式,为消费者量身定做满足其特定要求的汽车。丰田汽车公司就曾推出了关怀式汽车营销理念。新型的营销模式更加侧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客户体验,从而达到让用户难忘的消费体验的目的。

23环保型营销策略

近年来由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等一系问题越来越尖锐,清洁能源的开发已经成为全球的共同呼声。如今,全球范围内各行各业都在倡导低碳、节能、减排。汽车行业也应顺应时代潮流

和发展趋势,走环保型营销策略的道路。

231树立环保营销的基本思路

首先,要在企业人员和生产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出清洁环保绿色的汽车产品。其次,要积极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清洁消费,使其不盲目地进行高耗能、高污染的消费。最后,销售人员要在整个营销过程以及售后服务都坚持环保的观念。

232积极研发环保低碳产品和机器零部件

目前电动汽车、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积极开发电动汽车,研发大容量、高续航的蓄电池,是解决高耗能、高污染消费,促进低碳消费的有效途径。如特斯拉研发的电力驱动汽车。目前众多行业都主要通过革新技术来实现节能减排,这种新型的低碳环保技术更需要运用于汽车行业。

233改进传统生产习惯,建立清洁高效生产模式

当今世界,全球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保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汽车企业要建立清洁高效的生产模式,在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时,要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循环生产。建立科学有效的报废处理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我国汽车产业要想在世界汽车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正确把握当前世界汽车市场动态和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汽车营销策略。

3结论

通过分析国内汽车市场营销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汽车市场营销的策略,通过建立汽车营销的模块化战略发展模式,建立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营销模式,建立环保型营销策略等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竞争力,促进汽车市场营销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英新能源汽车市场营销策略探讨[J].时代汽车,2017(14):17-18.

[2]刘洪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市场研究,2017(4):37-39.

[3]冯睿我国汽车市场营销问题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6(17):87-88.

[4]李桂芝,景刚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4):66-67.

[5]马智萍汽车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24):66-67.

汽车市场策划篇9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概述

新能源汽车由于其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优点,自推向市场以来,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得到推广。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在全球累计销量已超过100万辆。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我国从2007开始就按照“863计划”的要求集中力量投入了20多亿人民币对新能源汽车进行研究和开发。200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扩大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从以前的13个城市增加为20个城市,并对上海、深证、杭州、合肥以及长春等5个城市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每辆电动乘用车最高补贴6万元,对每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部分城市也积极鼓励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深圳市为了鼓励市民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购车时除享受5万至6万元国家补贴之外,还可享受地方财政3万至6万元补贴。此外,消费者还可获得9000元电力补贴。以比亚迪F3Dm低碳版豪华型为例,该车厂家售价16.98万元,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后,消费者的购车款可控制在9万元以内。此外,深圳已建成3座社会充电站、21座公交充电站和154个充电桩,随着电动汽车的推广,充电网络还将进一步覆盖市民驾驶电动汽车出行范围。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新能源汽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尚不成熟。当前,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国内市场推广主要会遇到以下问题:

1.新能源汽车价格居高不下,消费者“望而却步”。目前,电动汽车整车价格要比同样动力的传统燃油汽车价格高出50%以上,新能源汽车的购车成本高于消费者预期,价格较高是未来一段时间制约新能源汽车向商业市场推广的主要因素。虽然国家和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针对购买电动汽车的补贴政策,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维护成本依然较高。消费者需要考虑后期更换电池等费用。由于现阶段电动汽车产量不多,还未形成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核心原材料即电池的价格昂贵,是造成电动汽车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目前,一辆电动汽车配备的一组电池价格基本在2万元以上,每车需要4组电池同时供电。也就是说,一辆普通电动汽车电池花费大致需要8万至10万元,有些车型甚至更高。如何降低整车价格及电池费用,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2.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新能源汽车要成功推向市场,产品质量及安全性能是消费者关心的最主要问题。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在于电池,而电池在低温或高温天气下容易出现不稳定状态,是近期我国电动汽车主要需克服的难题。2011年4月,杭州市首批运营的众泰电动出租车,其中一辆出现了严重的自燃事故,让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质量问题产生担忧。一种新产品走向市场,其市场可行性调查、产品安全测试及市场售后配套服务都需要有完整的系统支持,而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不多,关键原材料、重要零部件依赖进口,整车制造核心技术缺乏,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因素。

3.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不足,消费者使用不方便。充电网络的建设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相当重要。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处于初期阶段,相对于传统汽车业完备的基础设施支撑来说,新能源汽车使用中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只有大力推广配套设施的完善,才能使新能源汽车逐渐替代传统汽车。目前,全国在25个试点城市共推广各类电动汽车超过一万辆,已建成充电站51座,换电站9个。但是,与随处可见的加油站相比,充电网络的规模实在太少了。以杭州为例,在市政推广的电动出租汽车市场中,载客范围只能限定在70公里以内,超出范围,由于没有充电设施,司机不敢载客。若要在商业汽车市场上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则需加大在住宅小区、停车场等市区范围内增加充电栓和充电站的建设。

4.行业标准还未统一,市场推广形成阻力。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意味着汽车企业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有的电动汽车采用“插电式”,而有的纯电动汽车采用“电池式”。即便“插电式”的电动汽车也型号各异,各厂家生产的电池不仅尺寸大小不一,有的连充电接口也不尽相同,这对充电站的建设造成很大影响。如何推进电池生产企业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技术标准的合作与统一,成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参考国际标准,尽快出台相应的国家标准,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发达国家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经验借鉴

未来十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增速会快于传统汽车。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达到1300万辆,占当年的总销量的13%。从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来看,各个主要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是最优先的发展目标,并为推广新能源汽车明确了基本的发展方向。

1.德国积极推动高效充电网络建设。德国政府一向重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其中,政府重点鼓励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对其研发投入、市场推广、配套设施的完善做出了具体的部署。目前德国正在通过不同方案、不同机构,推动建立高效的“汽车充电站”网络。德国首都柏林市政府2009年宣布,将免费提供土地用于在市区繁华地段建立至少550个汽车充电站,并对各大汽车生产商提供的1000辆电动车进行全面测试。政府除了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大笔资金外,还对电动车配套设施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其顺利运行,如大幅增加充电站的数量。

2.美国运用“以旧换新”刺激市场的消费。目前在美国,对清洁能源汽车的补贴主要是通过购车的环节来实现。美国2005年通过的《能源法案》规定,购买清洁能源汽车可以获得一定的税收减免。根据该法案,购买混合动力车型最多可获得3400美元抵税优惠,插入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最多可获得7500美元抵税优惠。2008年美国遭遇经济危机之后,政府为刺激消费推出了汽车“以旧换新”的计划,鼓励民众将旧的大排量汽车置换为节省能源的新型汽车。除了联邦政府的抵税优惠外,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刺激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在经济上的补贴之余,各州政府对驾驶新能源车的车主也提供一些驾驶及停车方面的便利,如电动汽车免收停车费,免收过桥费等。

3.日本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目前,日本在混合动力车型上全球销售量第一,在纯电驱动上规划和产业化推进步伐是最快的,燃料电池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也是领先的。而且日本是第一个全面系统地提出和实施动力电池研发计划的国家,计划用20年的时间分4个阶段实现电动汽车的性能、成本和传统汽车具有完全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在2006年分别给予燃料电池及相关技术、燃料电池产业化实验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导入199亿、33亿和88亿日元的支持,并对相关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4.韩国利用减税优惠直接鼓励市场消费。韩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起步也比较早,韩国民众对购买新能源汽车兴趣高昂。原因是,韩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在法律保障、税收优惠等多方面进行扶持。韩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了立法支援。早在2004年10月,国会就批准了《新环境汽车开发与普及促进法》。此外,为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韩国企划财政部决定自2009年7月起至2012年年底对混合动力汽车实行减税优惠。

四、加快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对策建议

1.运用财政补贴,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发展初期,一般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在促进汽车能源多样化研发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更不可替代。政府应出台针对普通消费者的优惠政策,如减免车辆购置费、提供补贴等,来降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进一步调整燃油税政策,提高传统汽车的持续性支出。同时,在公共交通等公共服务领域中,政府采购应优先考虑新能源汽车,从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链条。目前,在市场推广中,可将公交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市场,加大对公交公司的补贴力度,鼓励公交公司购买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只有在使用中才能不断得到改进,其社会效益也才能不断得到体现。

2.尽快统一行业标准,提高产品安全性能。因维修服务工作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尚未充分暴露,若大面积出现问题,将严重影响新能源汽车的长远发展。应尽快出台统一技术标准,采用标准化的配件和接口,规范材料要求和检测方法,这对电动汽车的安全质量保证及推广使用都有重要作用。此外,新能源汽车示范和实地测试也是市场准备的一个重要步骤,增加在实际交通状况下进行示范和实地测试,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安全性能、技术的可行性及用户的接受度。

汽车市场策划篇10

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确保了中国市场对汽车刚性需求的趋势不变;2009年,各项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也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09年1月,中国共售出汽车73.55万辆,超过美国的65.7万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一汽大众2009年的产销增长目标为10%、广州本田为5%、东风本田为10%⋯⋯令人鼓舞。

拒绝“出口转内销”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日前表示,预计2009年中国的汽车出口将呈负增长,即使调高出口退税率等政策,也不会使这种局面发生明显改善。他还指出,美国的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市场主要是以间接影响、连锁反应的方式起作用――海外市场汽车购买力下降、出口受阻,从而影响了中国汽车(大部分是零部件)的销量。

据海关统计,自2008年11月,中国各类汽车出口继续呈低迷走势,环比、同比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仅11月份,中国发动机出口21.01万台,环比下降42.62%,同比下降59.52%;出口金额8100万美元,环比下降29.85%,同比下降43.78%;汽车零部件、附件及车身出口13.76亿美元,环比下降11.87%,同比下降9.48%。以中国汽车出口集中度最高的俄罗斯为例,从2008年前11个月出口数量同比下滑达7.8%以上。预计2009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总体增长将可能会维持在15%左右,2010年甚至可能降到10%以下,将告别30%以上的超高增长时代。

尽管如此,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热情依然未减,反而加紧了海外扩张的步伐。中国第一大民营汽车企业――奇瑞(位居中国汽车出口第一),2009年的目标则是“保15.6万辆,争19.5万辆,再争22.5万辆”。主要举措是:进入欧盟、北美、巴西等新兴市场,扩大海外工厂。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郑兆瑞说,奇瑞的汽车出口市场主要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就是国际上的二三级市场。这一市场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价格低廉的中国汽车对其购买力而言正是投其所需。到2009年,奇瑞将拥有15家海外工厂――9家已经投产,另外6家正在建设。另一家大型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比亚迪也全面上调了出口计划。2009年计划出口整车4万辆,在2008年出口数量的基础上翻一番;受特殊因素影响,中国重汽集团(以下简称“重汽”)的海外建厂计划虽然放慢了进度,但是扩大出口继续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2009年的出口目标,整车出口要确保2万辆,力争2.5万辆。”

徐长明认为,中国汽车企业不应放弃国际市场。中国汽车具有价格优势,而中等发达国家具备购买力和购买需求,这是中国汽车出口的机会。

零部件行业的“绝地重生”

与中国整车企业相比,主要出口欧美市场的中国零部件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为直接、深远。随着汽车消费量不断下滑,欧美各国汽车制造商纷纷大幅减产,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造成沉重打击。而且,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贸易国际环境仍在恶化:受到进口国反倾销调查案件开始增多;遭遇到环保、技术方面的法规限制,如欧盟2008年6月1日实施的ReaCH法规等。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政策研究会副主任陈炳炎表示,机会与挑战并存。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国际采购商可能加大对中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出口汽车售后市场的中国汽车零部件会更有竞争力。“零部件出口从类型上可分为出口配套市场和出口售后市场两大类。”参与国际配套的供应商可能会面临已计划的订单量实施时减少的情况,而售后市场的需求降低相对于配套市场而言要小很多。上半年美国售后市场的需求还保持了5%左右的增长。调查显示,更多欧美的消费者在此时期更愿意选择价格更有竞争力的中国产品。

汽车行业是个利润微薄的行业,不堪忍受高昂人工费用的发达国家其汽车工业必然向具有一定产业基础、成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汽车工业不可避免地向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转移。”从最近出现的中国汽车代工潮可见一斑:东南汽车和奇瑞汽车将代工克莱斯勒;长安铃木将代工菲亚特Secidi车型;吉利代工英国锰铜汽车等,更多的跨国汽车企业正在寻找合适的中国代工伙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认为,现在还是进行技术合作的好时机,“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可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的时机,与国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把需要的汽车技术购买过来”。同时,“可以利用时机获取营销渠道”。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部副主任白明提出,在一些跨国公司破产或被兼并的情况下,中国汽车企业可以吸收利用诸如人才、营销网络和渠道等生产要素。“毕竟扩展海外营销网络是比较困难的事情,而收购和共用要比自己铺设网络更轻松。”

客车行业的“结构变迁”

经历了2008年不平常的一年,中国客车行业的竞争格局与2007年同期相比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多年来,中国客车行业一直存在多、小、散的弊端,近几年客车企业的兼并重组大部分又以失败而告终,比如通过资本运作而失败的常州依维柯和亚星奔驰,通过行政手段运作而失败的牡丹汽车。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将促使市场自身来实现客车行业有效的兼并重组。

近几年,中国开始有多家社会资本进入客车行业,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有些尚能够全身而退,比如保定长城、湖南三一等;有些资本则有深陷泥潭,比如春兰、美的;也有一些新进资本,如北汽福田、上海申龙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原因除了资金之外,竞争程度被忽略是关键。而金融危机形势下,客车行业门坎将会提高,从而减少盲目性进入。

此外,客车行业是一个小行业,整个行业的年产值仅在400亿元左右,而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多达1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的不到10家。许多企业在市场上不能形成自己的产品特色和经营特点,多数企业没有产品规划,在产品研发上随波逐流,在经营策略上只能够被动防守。金融危机将促使客车行业格局出现分化,使更多的企业认清竞争形势,不断向专业化发展。

汽车金融业在危机中复苏

金融危机在刺激中国汽车行业生产、销售各环节结构性调整,寂寞多年的汽车金融服务业,再度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被认为了对当前经济环境下恢复市场信心、提振行业整体回暖的有效手段之一。

奇瑞和重汽率先迈出了金融步伐。2009年2月初,奇瑞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得到后者提供的100亿元信贷支持;几天后,重汽与中国人保财险达成“汽车贷款保证保险”战略合作协议,重汽财务公司将为购买中国重汽卡车产品自然人和法人终端用户提供总额20亿元的消费信贷,并由中国人保财险提供履约保证保险。

最近,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支持汽车消费信贷业务发展,拓宽汽车金融公司融资渠道,这对改善国内汽车金融公司现状、加快汽车金融发展无疑是“雪中送炭”;而汽车金融服务的发展,对拉动车市销量提升、度过困难时期,将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目前,中国汽车金融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消费者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还比较陌生,而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数量也很有限――除中国银监会已经批准成立的上汽通用金融有限责任公司、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等几家合资金融公司外,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金融公司中只有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一家。此外,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单一,缺少信用体系支持,消费者理念滞后等都是中国汽车金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专家指出,中国汽车企业、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可以更多地去借鉴美国已经相当成熟的汽车金融盈利模式、管理模式,从而形成自主品牌的汽车金融公司。

未来发展的五大趋势

一、中国汽车业的自主品牌将迎接考验。2009年1月汽车产销数据中,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13.02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29.65%(比去年同期提高了4%),超过日韩系、欧美系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位的自主品牌依次为:奇瑞QQ、比亚迪F3、一汽夏利、吉利自由舰和华晨骏捷。1月,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5.03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39%。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突破――2006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一直在27%以下,2008年仅为25.92%。也有评论认为,自主品牌的“开门红”,政策效应明显。

二、合资汽车企业全面体验竞争压力。徐长明认为,中国的消费者买车与国外消费者购车意愿形成时间有差异。通常中国消费者购买首辆车都需要两三年的考虑,之后才会进入实际购买阶段。目前的中国,不是汽车消费能力消失了,而是消费信心需要激发。而对于合资企业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手中全新的车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真正全新的车型,才能有力地刺激消费。如果市场上的新技术新车型投放减慢了,取而代之的是从短期成本考虑,出现大量改良版的新车,这才将真正影响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三、小排量车市场和以二三级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结构调整将成为最具可能性的增量。2009年,多项与小排量车相关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燃油税已于2009年1月1日正式实施,汽车购置税也在汽车产业振兴调整规划中明令下调,一场蓄势已久的小车大战即将在2009年的舞台上演。

同时,向二三级城市拓展业务已经成了多数汽车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共识。目前,二三级城市的销量已占长安铃木总销量的50%以上。对于更为广阔的农村市场,“谁先进入这个细分市场,谁就能以最小的成本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中国国家汽车产业调整规划出台后,50亿元将会撬动一个新的农村新兴市场空间。

但由于这些市场数量众多,规模相对较小,文化隔阂突出,如何将过去对北京、上海、南京、沈阳这类一、二线城市行之有效的渠道模式和营销方式,移植到300多个地级市,乃至3000多个县级市,将成为一个很大的课题。

四、新能源车蓄势待发。到2010年,全球主要汽车市场将形成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高潮,未来10至20年,是全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据工信部数据,目前中国已有27家企业了超过76种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新能源轿车、客车。

2009年2月5日,中国财政部公布了与科技部联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决定在北京、上海、重庆、济南在内的13个城市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以财政补助形式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对推广使用单位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补助。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在政策上明确支持并补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也为未来的混合动力汽车、新能源及电力汽车做了很好的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