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5:01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1

镇江近代建筑风格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并最终在近代化的路线上朝着现代式建筑样式转型。近代初期,传统建造方式及思想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大量商业建筑、里弄建筑和民居的建造中,已经有了“西化”的变异倾向。传统建筑的商业化趋势出现,如钱庄和旅馆建筑中的内天井回马廊式空间;受家庭结构变化和西式住宅方式影响而形成了里弄建筑,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发展途径,即以传统三合院为组成单元的空间形式;建筑局部造型西化,如由双坡硬山屋顶改为四坡瓦顶、外墙开窗逐渐增多、出现阳台等。殖民地式(colonialstyle)风格随着租界设立以一种突变的方式植入镇江,其过程又体现了本土化的特色。殖民地式被称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外廊式为其重要特点,主要在租界内建造,最典型的案例为英国领事馆建筑群。受其影响,许多建筑都采用本土化的外廊形式,如美孚火油公司和亚细亚火油栈等。但由于并不适合于镇江地区的气候,故在20世纪初就不常使用了。在镇江并未出现真正的西方石头建造的建筑,几乎都是仿西式或中西合璧式。仿西式建筑充分体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侵入和当地建筑的适应能力,表现出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虽然存在仿西方古典式建筑,如绍宗藏书楼;仿哥特式建筑,如福音堂;仿巴洛克式建筑,如老邮政局;折中主义建筑,如蒋怀仁诊所等,但它们往往是表皮模仿局部西式建筑元素(如柱式、线脚、拱券等),而不是采用系统的西式施工方法和空间组织,仍然保留有传统建造的浓重痕迹。近代后期,现代式的建筑成为大趋势,但在镇江这种趋势的演进并不彻底。新结构和新材料的运用使得建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新建筑规模小、数量少,仅限于个别工业和市政建筑,加之城市地位落后等多重原因,建筑的现代化并不彻底。总体来说,镇江近代建筑具有华洋杂处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特征,显露出一种平实质朴、低调中庸、讲求实用的特点。

二、镇江近代建筑的7种空间模式

1.空间的形状和大小镇江传统建筑的空间多以天井为核心进行布局,三合院单元形状呈10m左右的方形,各单间的长宽比大致为2∶1,也有个别建筑因地制宜地变化。近代建筑平面组合较丰富,主要有“一”、“口”、“凸”、“凹”、“L”形或不规则形等,单间形状偏向于正方形,这不仅提升了空间的使用效率,还更加方便通风和采光。传统建筑多为一层,部分两层。在建筑内部体量分解,尺度宜人;建筑外部则较为封闭。总体来讲,空间的体量和尺度都较传统建筑有所扩大。

2.空间结构模式结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和构成的骨架,是一个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组合方式,镇江近代建筑的空间结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1)传统合院模式。传统合院模式即三间两厢型,是近代建筑演变的重要原型之一,由此又可延伸出“明三暗四(五)”以及“目”字形四合院等形式。通过单院型、直接串联型、院落串联型等组织手法,产生了完整的建筑组群。2)里弄空间模式。里弄空间模式是在三合院组织结构上变异出的一种聚居形式。弄道为核心,建筑沿弄道两侧布局,建筑入口朝向弄道。弄道是一个半开放的灰空间,在这里常发生里弄内部的生活场景。其中一种为纵向串联式,即三合院在沿着中轴线的垂直方向串联,如吉庆里。另一种是大多数里弄使用的横向并联式,即三合院在垂直于中轴线的方向并联而成,如吉安里、东长安里等。3)内部回马廊模式。内部回马廊模式是镇江近代随着商埠的繁荣、服务业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公共服务类的空间模式。以内部天井为核心,由四周回马廊组织小空间,提供了多人共同使用又互不干扰的一种集合式住宅模式,为近代时期众多旅馆建筑所采用,如新旅社、新中旅社、镇江公寓等。4)单间并联模式。单间并联模式指的是多个独立的矩形空间以并联的方式重复出现,通常此类建筑为沿街住宅或商铺,这也充分体现了镇江商埠民居的特色,如京畿路85号、87号住宅,吉瑞里沿街商铺等。通常单间并联模式不单独成宅,往往与线式或集中式空间相组合,形成较为复杂的空间结构。5)线式布局模式。线式布局模式主要通过廊道连接空间,是近代最为常用的空间组织手法之一。走廊作为组织空间的核心,单个空间单元顺着走廊的垂直方向并列排布,紧凑合理。此种连接方式的建筑主要适用于多个大小、体量、作用、功能均相近的空间中,特别适用于公共建筑中。也有通过连续的外廊或环廊进行布局的模式。6)集中式布局模式。集中式布局模式是利用垂直交通连接上下层空间的组织方式,连接空间具有公共属性。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地凝聚空间,使建筑功能合理而紧凑。当然,往往在一栋建筑中综合地运用集中式布局和线式布局共同联系内部各个空间单元,以得到更好的通达性。7)过渡空间连接模式。过渡空间连接模式通过过渡空间连接两个空间,常用在体量较大的中西合璧式建筑中,被连接的两个部分,往往具有中西不同的造型特征。如世界红十字会江苏省会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建筑北部为传统中式回马廊院落;南部为西方线式和集中式布局相结合的型制;两部分由一个西式入口空间连接和过渡,空间节奏多变却有序,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空间特征。

三、镇江近代建筑造型的特征及演变

1.建筑立面由结构性转向设计性传统建筑少有塑造建筑立面的概念,多是构造式的立面造型。近代建筑已经有了设计的概念,因此呈现多元化的立面造型。1)具有结构性的传统建筑立面。传统建筑多为双坡硬山式屋顶,通常正立面变化较少,侧立面变化丰富,从传统观音兜山墙到巴洛克式观音兜山墙,再到几何式山墙,这种变化凸显了传统建筑在近代的演进。传统建筑的外立面相对封闭,开窗较少,形成了图小于底的图底关系,门窗面积一般占到墙面的2.5%~16%。2)以外廊为特点的殖民地式建筑立面。外廊增加了外立面的层次,建筑被分为基座、一层、二层(或更多层)、屋顶等部分,呈现横向延展的构图方式。同时,十分注意运用材质的变化对立面进行构图的划分,也起到强烈的装饰作用。从图底关系上看,门窗占到墙面的比例多在30%~45%之间,大大增加了立面的开放性。3)具有设计性的仿西式建筑立面。仿西式建筑一般为四坡屋顶,由于设计的介入立面没有统一的模式,而是追求个性的独立。在强调横向的建筑分层关系的同时,更加讲求竖向的构图仿西式。西式建筑立面已经设计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过对绍宗藏书楼建筑的立面分析,可以看到建筑遵循严格的比例关系,说明了西式建筑中已经有明显的理性设计倾向。这两类建筑开窗强调功能性,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多在14%~26%之间,比较均衡。4)文化交融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中西合壁式建筑立面是以上几种建筑立面的融合,既有传统建筑的封闭性立面特征,又有西式建筑横向或纵向划分建筑的设计手法。通过对多幢以三合院形式发展来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立面的研究发现,近代中西合璧式建筑基本上有一定的模数和比例。5)简洁的现代式建筑立面。平屋顶作为重要的造型标志之一,墙体多呈直线型,没有过多装饰。注重建筑比例关系和对称均衡的立面布局,但多限于在水平维度上展开,没有中高层建筑出现。

2.建筑门窗具有中西杂糅的特征传统式样的门最常见的是磨砖大门,为平面型;外墙窗主要有窗洞型窗和砖砌花窗两种做法。近代时期,西式门窗通常采用拱券代替过梁,拱券加立柱是常用的形式,立柱在细部做法上则有了本土化的演变,如柱身的凹槽几乎都不见了,在柱头上做各种简化和变异。中西合璧式样的门窗通常采用中西造型要素叠加的方法,如在蒋怀仁诊所三层柱子的柱头上,将卷草纹的涡巻换为了类似兽头的图案。现代式样的门窗造型相对简单,尊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注重功能,已经体现出科学化、程式化的趋势和明显的设计特征。另外,与传统建筑的“彻上明造”不同,近代建筑则多做有室内天花,多在顶面和垂直墙面交界处设有多层线脚作为装饰。在近代建筑中,楼梯的位置十分重要,通风、采光、日照等均有讲究,种类形式多样,做法也有详细的规定。随着阳台、平台或外廊等出现,铸铁栏杆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也出现了。

四、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方式及其演变

1.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出现建筑材料从物质的层面决定了建筑以何种结构形式存在,如以石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西方建筑,最合理的结构就是拱券,而以木材为主要建造材料的中国建筑,最合理的结构方式是梁柱式。近代时期除木材之外,水泥、机制砖、机制瓦、钢筋混凝土、玻璃、陶瓷等新型功能性材料的出现都为建筑的变革提供了物质支撑。首先,镇江传统建筑为“构架式”结构体系,近代建筑结构则是“承重墙式”的砖木结构体系,砖墙和立柱共同承重,在一些建筑中还使用三角形木桁架结构。其次,建造技术发生了变化,传统建筑的墙体主要采用乱砖砌筑的空斗墙,清末发展为青砖清水墙“三走一丁”砌筑;近代早期建造的殖民地式建筑主要采用“一皮顺,一皮丁”的英国式砌法;近代中后期多用青砖或水泥砖“一顺一丁”式砌筑。外墙处理形式主要有、粉刷、拉毛、水刷石、贴面砖等方法。地面也不再是传统的“空铺”法,而用木板或彩色地砖等。另外,建筑的附属设施水、卫、暖、电等现代建筑设备的出现,充分体现了建筑技术的时代性和进步性,致使人们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2.设计师和营造所的出现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匠”的创新和对建筑独立性和个性的追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扩展和影响,新材料、新结构的运用和新功能的需求,促进了设计师的出现。镇江的设计师群体具有本土化、文化选择矛盾性的特征,导致了镇江近代建筑的中庸性和非典型性,也影响了镇江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发展。营造所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散逐渐产生的一种新的专业化的组织形式,还出现了水电、厨卫系统等新行业。另外,经营方式、制度法规的完善以及各种建筑规范的形成和设计思考的完善都使得近代建筑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总之,镇江近代建筑的建造技术具有进步性和科学性,同时,西方建造方式带有本土色彩的折中和妥协。新兴技术运用范围小,技术发展程度低,建造技术发展还具有不平衡性,是导致镇江没有出现像上海、南京、南通等近代城市中的新型结构的建筑和现代式建筑的直接原因。

五、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特征、路径及动因

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不止于某些建筑演变;不止于表面的抄袭和模仿;不止于建筑单体本身,具有整体性特征。由于建筑结构和构造方式的变革,其演变具有由封闭形态走向开放形态、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特点。建筑性质不再以封闭的家族为模式单元,由家族性转变为社会性。其演变总体呈现突变到渐变再到转型的特点,又以渐变过程中的文化矛盾性作为其独特之处。首先,这种演变是被动的、侵略式的文化传播,呈现突变的特点;其次,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风格样式发生着渐变的西化演变。近代后期,现代式建筑转型成为建筑发展的大方向。镇江近代建筑形态的演变路径呈现出“非典型性”的“本土化演进”方式,即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元素与建造技术要素为根基的“西化”表现,以及一种“不彻底”的现代转型方式。一方面传统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西化”,是一种不典型的、平民化的本土演进;另一方面,西方建筑式样也融入了传统的建造技术要素,发生了“本土化”演变。近代晚期,镇江的近代建筑向现代建筑的转型并不彻底,没有形成典型的现代式建筑。镇江近代建筑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从最初的中西“二元并存”方式到前期的“自下而上”方式、中后期的“自上而下”方式。最初中西文化是以共存的状态持续了一段时间,随着商埠区的发展,中西文化的融合经历了由民间到官方的逐渐扩展,直至省会迁镇后,以政府意志为主导才出现了现代式建筑的端倪,即自官方到民间的转变,如图5所示。镇江近代建筑特殊的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中小型城市的建筑在近代时期的肇始(传统建筑的转型)、定型与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从建筑发展演变的非物质动因来看,镇江近代建筑的产生和演变的历史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历史必然结果。中西文化的冲击与融合、社会政治因素的变动与发展、交通区位的变化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经济制度转型等因素在近代不同时期,以不同的权重影响了近代建筑的发展。另外,人的心理、思想意识及行为的互动与转变也是近代建筑产生和发展的动因之一,它们是建筑形成的非物质要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六、结束语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2

关键词:黄土边坡;极限状态;参数反演;内聚力;内摩擦角;稳定系数;天水地区;甘肃

中图分类号:p642.13+1;tU413.6+2文献标志码:a

StatisticalanalysisoftheLimitStateLoessSlopeintianshuiareaofGansu

Litonglu1,2,LiUChao1,Liping1,2

(1.SchoolofGeologicalengineeringandSurveying,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54,Shaanxi,China;

2.KeyLaboratoryforGeohazardsinLoessareaofministryofLandandResources,XianCenterof

GeologicalSurvey,ChinaGeologicalSurvey,Xian710054,Shaanxi,China)

abstract:Forthepracticalslopedesign,theangleofadjacentnaturalslopeisoftenusedasreferencetodesignacuttingengineeringslope,whichiscalledasengineeringanalogicalmethod.Basedonthemethod,theprofilesof51loesslimitstateslopeswiththeheightof40150mweresurveyedintianshuiareaofGansu,andtheheight,widthandangleoftheslopesweremeasured;therelationshipbetweenheightandwidthofslopewasdoublelogarithmiclinear,andthecorrelationequationwasbuilt;andthen,theslopeheightwasdividedatintervalsof10m,andthreeheightsoflimitstateslopesforeachintervalwerecollectedtocalculatethestrengthparametersofcohesionandinternalfrictionanglewithmorgensternpricemethod.theinversionresultsshowedthatsyntheticallycohesionofloessincreased,andinternalfrictionangledecreasedwiththeheightofslopeincreasing,whichwasinaccordancewith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strengthparametersofloessanddepth.Basedontheinversivestrengthparametersandtheregressionequationoftheheightandwidthoflimitstateslope,therelationshipcurvesbetweentheheightandwidthofslopewerecalculatedwithdifferentstabilitycoefficients,andthecurvesweredrawnasachart,whichwasusedtodeterminethestabilitycoefficientofaknownslopeandtoconfirmtheangleofdesignedcuttingslope.

Keywords:loessslope;limitstate;parametricinversion;cohesion;internalfrictionangle;stabilitycoefficient;tianshuiarea;Gansu

0引言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由于岩土体性质及其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必须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15]。定性分析一般是基于边坡变形的迹象或类似边坡的类比分析。理论计算方法可分为基于物理模型的稳定性计算方法和统计计算方法[611]。基于物理模型的方法目前已很成熟,无论是各种极限平衡法,还是基于强度折减的数值方法,都能取得十分一致的结果,其中强度参数取值是理论计算的核心问题。统计计算方法是对已破坏的边坡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是建立滑坡有关参数(坡高、坡度、滑体体积)的关系,主要用于判断相近地质条件滑坡的破坏范围。文献中,Heim假定边坡破坏后,不再有内聚力,由于起点和终点动能均为0,坡体在下滑时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摩擦能消耗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雪橇模型(sledmodel),该模型很好地反映了滑坡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他将坡体起点和终点连线的倾角定义为综合摩擦角,综合摩擦角的大小反映了滑坡运动距离的远近。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平均摩擦角或似摩擦角。Hus最早统计了世界上一些大型滑坡的似摩擦角和滑坡体积的关系,得出二者总体规律具有反相关性,但数据离散性大,相关性不是很好;okuda在Hus的数据中加入了日本一些滑坡的案例,总体规律相似。

目前,针对特定域和特定类型的滑坡有许多统计关系,但都是针对已发生的滑坡,可用于预测滑坡的破坏范围,但是很少有针对未滑动破坏边坡的统计。这是由于边坡稳定性不易直接确定,将不同稳定性的边坡进行统计是没有意义的。李萍等提出了极限状态边坡的概念,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发现极限边坡主要分布在河流侵蚀岸坡,并提出4点判别标准[1719]:①坡顶有拉裂隙;②坡面局部滑塌,地形破碎;③现有新滑坡恢复的原始坡形;④新滑坡两侧与其坡高、坡度相当的边坡。显然,应用极限状态坡概念,假定其稳定系数为10,可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自然黄土边坡是在当地特定的地理与气候环境下形成的[2025],极限状态边坡也反映了黄土边坡对所在环境的最大承受度,所以该方法依据可靠,容易被工程设计人员接受。对黄土成因及发育过程相同、土坡结构一致的各临界边坡剖面进行统计分析,可使工程类比定性分析法系统化和定量化。基于此,笔者在甘肃天水地区现场实测51个坡高40~150m的极限状态坡地形断面,在断面上测量其坡高、坡宽及坡度等参数,统计获得了坡高与坡宽的双对数线性相关方程;再将坡高按10m间距分段,每个坡高段取3个极限坡高,利用morgensternprice法反演不同坡高段的强度参数(内聚力和内摩擦角);基于反演的强度参数和极限状态边坡坡高和坡宽的回归方程,进一步计算获得不同稳定系数下坡高与坡宽的关系曲线,将该曲线制成图表,可用来直接判定该地区一个已知边坡的稳定系数,也可以给定安全系数,确定一个拟设计边坡的坡度。

图1区域地质概况及边坡测量点位置

Fig.1RegionalGeologicalConditionandpositionsofSlopeSurveySites

1研究区概况

天水地区位于六盘山以西,秦岭北麓,陇西盆地东南部,天水、秦安、通渭一带,主要为渭河流域及其支流葫芦河流域(图1)。该地区自古近纪末至新近纪初,受东昆仑—秦岭断裂系左旋走滑活动控制,形成北西—南东向拉张盆地与隆起山地交错的古地形面貌。新近纪末期,从大约11ma到7ma期间是较大规模的侵蚀阶段,形成以长梁为主的地貌,成为第四纪风积黄土沉积的基底。由于缺乏宽阔平坦的沉积环境,该区第四纪黄土堆积层明显比西北部会宁地区薄。第四纪初期陇西盆地随青藏高原及周围山地一起抬升,剥蚀面解体,渭河及其支流下切,沿河两岸形成六级阶地,呈现出现在的黄土梁、峁地貌以及山梁、沟壑等地形。

地质演化历史控制了该区黄土边坡的成因及发育过程。对该地区边坡地层结构进行调查,发现坡高30m以下的边坡主要为Q3地层,30~60m极限边坡含Q2、Q3地层,90m以上边坡含Q1—Q3的连续沉积序列。调查的极限状态边坡中,低坡陡,高坡缓,坡度随坡高的增高而降低幅度增大。按照上述极限状态边坡判别标准,对现场确认的极限状态边坡测量了其地形断面,共测边坡断面51个。根据断面统计了各边坡的坡高、坡度(θ)和坡宽(斜坡线的水平投影),统计结果列于表1。所测最高边坡为1486m,坡度为226°;最低边坡为444m,坡度为419°。采用坡高(H)和坡宽(L)进行相关性分析,将坡高和坡宽均取自然对数,绘制在双对数坐标上,可见符合双对数线性关系(图2)。其拟合方程为

ln(H/m)=0.516ln(L/m)+1.950R2=0.94(1)

式中:R为相关系数。

表1实测极限状态边坡坡度和坡高

tab.1measuredGradesandHeightsofLimitStateSlopes

序号坡高/m坡度/(°)序号坡高/m坡度/(°)序号坡高/m坡度/(°)

144.441.91864.347.73599.732.0

245.751.11965.243.436104.830.4

345.948.82065.432.537107.732.3

447.335.42180.126.938110.224.7

550.250.22280.327.239113.735.3

651.552.52382.028.740115.631.7

751.553.12485.627.441119.236.7

851.652.32590.128.142123.423.6

952.351.42690.938.743125.522.0

1053.652.42791.037.244125.922.5

1154.153.22891.836.745126.224.2

1254.455.12992.338.646127.837.7

1357.246.13092.527.347128.324.3

1461.445.43193.235.748130.523.8

1561.834.83294.837.949142.720.7

1662.739.23399.137.350146.719.8

1762.942.53499.625.551148.622.6

图2极限状态边坡坡宽和坡高的关系

Fig.2RelationshipBetweenHeightandwidthofLimitStateSlope

2强度参数反演

通过测量和统计,可以获得极限状态边坡坡高和坡宽的关系。但是在工程实际中,一般不会按极限状态进行设计,而是有一定的安全储备,给定安全系数,设计坡度或坡宽。为此,可根据极限状态边坡进行参数反演,再根据反演得到的参数计算不同安全系数下的坡宽和坡高,并制成图表,以便工程应用。

反演结果相当于一个原型试验,可克服试验参数的离散性和不确定性,但反演结果不代表某一具体土层的参数,是整个边坡地层的综合参数。

对于极限状态边坡,可设定边坡稳定系数(Fs)为10。重度的变异性小,各层取统计平均值。由于强度参数有2个,即内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只能给定其中一个反演另一个。为了同时获得c、φ值,可选用2个以上极限边坡断面,分别给定一系列φ值,计算c值,并将其绘制于cφ图中,不同边坡断面的cφ关系曲线交于一点,该点的值即为强度参数的反演结果(图3)。

图3不同坡高段综合强度参数反演曲线

Fig.3inversionCurvesofSyntheticallyStrengthparametersUnderDifferentSlopeHeights

不同高度的边坡地层结构不同,该地区30m以下的边坡主要由Q3地层构成,30~60m的边坡主要由Q2、Q3地层构成,90m以上的边坡主要由Q1—Q3的连续地层构成。不同时代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有较大差异。因此,当坡高差异较大时,由于其强度参数不同,各边坡断面的cφ关系曲线可能没有交点或相互之间出现多个交点。为此,需要按高度分区间进行反演。坡高下界取40m,上界取150m,每10m一个坡高区间,取区间内最大值、最小值及中值为输入坡高,根据式(1)计算出相应理论坡宽及坡度,各区间内采用的边坡高度与坡度见图3。地层Q1—Q3的重度采用统计平均值,分别为209、185、149kn·m-3。对于40m以上的高边坡,涉及多层黄土,各层土重度取不同的值,反演时的c、φ值按均质土层考虑,反演结果只有1组,为边坡的综合强度参数。

计算方法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将每个区间3个坡高下的反演所得cφ关系曲线绘制成图。每个区间中3条曲线交点作为该坡高区间的强度参数反演值,将各坡高区间的反演值绘制于同一曲线(图4)。

图4综合强度参数反演结果

Fig.4inversionResultsofSyntheticallyStrengthparameters

图4表明,随着坡高增大,黄土的内聚力增大,而内摩擦角减小。尽管反演的是综合强度参数,但也反映出强度参数随地层时代的变化特点。黄土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跟其物质成分及密实度有关。黏粒含量高,内聚力增大,内摩擦角减小;密实度增大,内聚力增大。反演的强度参数随边坡高度的变化总体上符合黄土的成分及结构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这与文献[3738]中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黄土的极限状态边坡是自然形成的,但强度参数是其内在的控制因素。反演结果也反映出外在的边坡状态是黄土内在性质的体现。

3边坡稳定性判别

给定坡高和不同的稳定系数,利用反演所得内聚力和内摩擦角,仍采用morgensternprice法,可计算获得相应稳定

图5不同稳定系数下天水地区边坡坡高与坡度的关系

Fig.5RelationshipsBetweenHeightandGradeofSlope

UnderDifferentStabilityCoefficientsintianshuiarea

系数下的坡度[3941]。将计算结果绘制成图(图5),即坡高在40~150m之间的坡度与稳定系数的对应关系。该图可用来直接判定一个已知边坡的稳定系数,也可以用来确定拟设计边坡的坡度。

现场实测以高于40m的黄土高边坡为主,最高接近150m,因此该图对高边坡更为适用。需要指出的是,黄土地层结构和性质在区域上随着沉积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一定沉积区域则相对稳定。图5是根据天水地区黄土极限状态边坡统计得出的结果,在该地区是适用的,对于其他地区则必须考虑黄土地层结构和性质与该地区是否相近,若差异较大则不适用。

图5是根据图1的统计结果得出的,采用的是最佳拟合线,但从图1可以看出,测量点的分布也有一定的离散性,在拟合直线的上下均有分布。因此,图5反映了该区域边坡稳定性的统计规律,代表总体情况。对于具体边坡,在利用图5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再做具体分析。

4结语

(1)甘肃天水地区黄土临界状态边坡坡高和坡宽呈反相关关系,并符合双对数线性关系,拟合度较高。该统计关系代表黄土高边坡的统计规律。

(2)按坡高分段,分别反演获得不同坡高段极限边坡的综合强度参数,结果反映出随着坡高的增大,黄土的综合内聚力增大,内摩擦角减小。此特点与黄土强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基于反演的强度参数和极限状态边坡的回归方程,可进一步计算获得不同稳定系数下坡高与坡宽的关系曲线,将该曲线制成图,可用来直接判定一个已知边坡的稳定系数,也可以用来确定拟设计边坡的坡度。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苏永华,赵明华,李志勇,等.基于虚拟试验的边坡失稳概率分析方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8,21(6):1419.

SUYonghua,ZHaominghua,LiZhiyong,etal.instabilityprobabilityanalysismethodofSlopeBasedonDummytest[J].China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2008,21(6):1419.

张旭辉,龚晓南,徐日庆.边坡稳定影响因素敏感性的正交法计算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3,16(1):3740.

ZHanGXuhui,GonGXiaonan,XURiqing.orthogonalityanalysismethodofSensibilityonFactorofSlopeStability[J].China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2003,16(1):3740.

康亚明,杨明成,胡艳香,等.基于重度增加法的边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23(4):4953.

KanGYaming,YanGmingcheng,HUYanxiang,etal.3DFemanalysisofSlopeStabilityBasedonGravityincreasemethod[J].Journa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2006,23(4):4953.

徐世强,折学森,刘怡琳,等.公路黄土坝式路堤稳定性计算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6(3):4246.

XUShiqiang,SHeXuesen,LiUYilin,etal.StabilityComputationmethodofHighwayLoessDamlikeembankment[J].Journal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2006,6(3):4246.

杨伟,黄俊生,余海生.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24(4):14.

YanGwei,HUanGJunsheng,YUHaisheng.assessmentmethodofHighwaySlopeStabilityandmeasurementforLandslideControl[J].RoadmachineryandConstructionmechanization,2007,24(4):14.

孔纪名,韩培峰,张引.基于地球多传感器网络信息的潜在滑坡判识模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3,35(1):97102.

KonGJiming,Hanpeifeng,ZHanGYin.potentialLandslideDiscriminationmodelBasedoninformationofearthmultisensornet[J].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2013,35(1):97102.

罗丽娟,赵法锁,胡江洋,等.基于剩余推力法的黄土高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4):2731.

LUoLijuan,ZHaoFasuo,HUJiangyang,etal.ReliabilityofHighLoessSlopeStabilityBasedonResidualthrustmethod[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8,28(4):2731.

罗丽娟,赵法锁,蔡志勇.基于剩余推力法和复形优化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4753.

LUoLijuan,ZHaoFasuo,CaiZhiyong.SlopeStabilityanalysisBasedResidualthrustmethodandComplexoptimization[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9,29(5):4753.

刘海松,倪万魁,颜斌.地质结构模型在公路黄土边坡设计中的作用[J].中国公路学报,2007,20(5):16.

LiUHaisong,niwankui,YanBin.effectofGeologicStructuremodelinHighwayLoessSlope[J].China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2007,20(5):16.

张亚国,张波,李萍,等.基于点估计法的黄土边坡可靠度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4):615619.

ZHanGYaguo,ZHanGBo,Liping,etal.ResearchonLoessSlopeReliabilityBasedonthepointestimatemethod[J].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2011,19(4):615619.

李同录,王刘华,张常亮,等.土质边坡空间临界滑动面搜索的优化算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1,33(3):300305.

Litonglu,wanGLiuhua,ZHanGChangliang,etal.optimisticmethodforSearchingtheSpatialCriticalSlipSurfaceofearthSlopes[J].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2011,33(3):300305.

高江平,李芳.黄土邓肯张模型有限元计算参数的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2):1013.

GaoJiangping,LiFang.experimentsonparametersofDuncanChangmodelforLoess[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6,26(2):1013.

雷晓峰,肖曼,张林,等.公路黄土边坡强度参数的选取及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4):2733.

LeiXiaofeng,Xiaoman,ZHanGLin,etal.SelectionandapplicationofStrengthparametersofHighwayLoessSlope[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11,31(4):2733.

SaSSaK.GeotechnicalmodelforthemotionofLandslides[C]∥BonnaRDC.proceedingofthe5thinternationalSympsiumonLandslides.Rotterdam:Balkema,1988:3756.

HSUKJ.CatastrophicDebrisStreams(Sturzstroms)GeneratedbyRockfalls[J].GSaBulletin,1975,86(1):129140.

oKUDaS.FeaturesofDebrisDepositsofLargeSlopeFailuresinvestigatedfromHistoricalRecords[R].Kyoto:KyotoUniversity,1984.

李萍,张波,李同录.黄土高原边坡特征与破坏规律的分区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34(3):8998.

Liping,ZHanGBo,Litonglu.StudyonRegionalizationforCharacteristicandDestructionRuleofSlopeinLoessplateau[J].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2012,34(3):8998.

李萍,王秉纲,李同录.自然类比法在黄土路堑边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9,26(2):15.

Liping,wanGBinggang,Litonglu.StudyonanalogismUsedinHighwayCuttingLoessSlopeDesign[J].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ation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9,26(2):15.

李萍,王秉纲,李同录,等.陕西地区黄土路堑高边坡可靠度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6):1825.

Liping,wanGBinggang,Litonglu,etal.StudyofReliabilityforLoessCuttingHighSlopesinShaanxiprovince[J].China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2009,22(6):1825.

谢星,赵法锁,王东红.西安地区Q2黄土非线性流变模型[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4146.

XieXing,ZHaoFasuo,wanGDonghong.nonlinearRheologicalmodelforQ2LoessinXianRegion[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9,29(5):4146.

雷胜友,李志远,王吉庆,等.含水量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12(1):15.

LeiShengyou,LiZhiyuan,wanGJiqing,etal.effectofwaterContentonStrengthofUnsaturatedLoess[J].Journal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2012,12(1):15.

彭小云,叶万军,折学森,等.黄土沟壑区湿软路基沉降预测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7,7(2):7075.

penGXiaoyun,Yewanjun,SHeXuesen,etal.SettlementpredictionmodelofwettestsoftLoessSubgradeinRavineRegions[J].Journaloftraffic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2007,7(2):7075.

谢永利,胡晋川,王文生.黄土公路路堑边坡稳定性状离心模型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9,22(5):17.

XieYongli,HUJinchuan,wanGwensheng.CentrifugalmodeltestforStabilityCharacteristicsofHighwayCutSlopeinLoess[J].ChinaJournalofHighwayandtransport,2009,22(5):17.

王福恒,李家春,田伟平.黄土边坡降雨入渗规律试验[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4):2024.

wanGFuheng,LiJiachun,tianweiping.testonRainfallFiltrationinLoessSlope[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9,29(4):2024.

韩佳明,苏三庆.降雨入渗下渭北地坑黄土窑洞稳定性分析[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12,29(3):104110.

HanJiaming,SUSanqing.StabilityanalysisofweibeipittedLoessCaveDwellingsinRainfallinfiltration[J].JournalofarchitectureandCivilengineering,2012,29(3):104110.

张岳桥,马寅生,杨农,等.西秦岭地区东昆仑—秦岭断裂系晚新生代左旋走滑历史及其向东扩展[J].地球学报,2005,26(1):18.

ZHanGYueqiao,maYinsheng,YanGnong,etal.LateCenozoicLeftslipFaultingprocessoftheeastKunlunQinlingFaultSysteminwestQinlingRegionanditseastwardpropagation[J].actaGeoscienticaSinica,2005,26(1):18.

袁宝印,郭正堂,郝青振,等.天水—秦安一带中新世黄土堆积区沉积地貌演化[J].第四纪研究,2007,27(2):161171.

YUanBaoyin,GUoZhengtang,HaoQingzhen,etal.CenozoicevolutionofGeomorphicandSedimentaryenvironmentsinthetianshuiQinanRegions[J].QuaternarySciences,2007,27(2):161171.

方小敏,李吉均,朱俊杰,等.甘肃临夏盆地新生代地层绝对年代测定与划分[J].科学通报,1997,42(14):14571471.

FanGXiaomin,LiJijun,ZHUJunjie,etal.DatingoftheabsoluteageandStratumDivisionfortheCenozoicintheLinxiaBasin,Gansuprovince[J].ChineseScienceBulletin,1997,42(14):14571471.

李吉均,方小敏,马海洲,等.晚新生代黄河上游地貌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J].中国科学:D辑,1996,26(4):136146.

LiJijun,FanGXiaomin,maHaizhou,etal.GeomorphicevolutionoftheUpperReachoftheYellowRiverandUprisingoftheQinghaitibetplateauintheLateCenozoicera[J].ScienceinChina:SeriesD,1996,26(4):136146.

刘小丰,潘保田,高红山,等.天水黄土沉积特征与环境变化[J].中国沙漠,2007,27(3):373378.

LiUXiaofeng,panBaotian,GaoHongshan,etal.LoessDepositFeatureandenvironmentalChangeintianshui,Gansuprovince[J].JournalofDesertResearch,2007,27(3):373378.

杨永红,王选仓,韩国杰,等.甘肃黄土地区土基回弹模量[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3):710.

YanGYonghong,wanGXuancang,HanGuojie,etal.ReboundmoduleofSubgradeinGansuLoessarea[J].JournalofChang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2005,25(3):710.

李萍,黄丽娟,李振江,等.甘肃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3):811817.

Liping,HUanGLijuan,LiZhenjiang,etal.StudyofReliabilityforLoessHighSlopesinGansuarea[J].RockandSoilmechanics,2013,34(3):811817.

陈春利,邢鲜丽,李萍,等.甘肃黑方台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11,19(4):550554.

CHenChunli,XinGXianli,Liping,etal.analysisonLoessSlopeStabilityofHeifangtai,Gansuprovince[J].JournalofengineeringGeology,2011,19(4):550554.

刘庆雪,刘晓玲,李明,等.某煤矿工业场地黄土高边坡稳定设计分析[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2,32(3):314319.

LiUQingxue,LiUXiaoling,Liming,etal.theStabilityanalysisofLandslidefortheSiteConstructionoftheCoalindustry[J].Journalof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2012,32(3):314319.

郑明新.论滑带土强度特征及强度参数的反算法[J].岩土力学,2003,24(4):528532.

ZHenGmingxin.ResearchofStrengthCharacteristicofLandslideSlipandRevisedCounterCalculationmethod[J].RockandSoilmechanics,2003,24(4):528532.

王慧婷,臧运民,刘军熙.马钢新区土坡力学参数的反演及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界,2008,11(6):5860.

wanGHuiting,ZanGYunmin,LiUJunxi.ReverseanalysisofthemechanicalparametersandStabilityassessmentfortheSoilSlopesinmagangnewexploitDistrict[J].Geotechnicalengineeringworld,2008,11(6):5860.

扈胜霞,周云东,陈正汉.非饱和原状黄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5,26(4):660663.

HUShengxia,ZHoUYundong,CHenZhenghan.testStudyonStrengthCharacterofUnsaturatedandUndisturbedLoess[J].RockandSoilmechanics,2005,26(4):660663.

李保雄,苗天德.黄土抗剪强度的水敏感性特征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5):10031008.

LiBaoxiong,miaotiande.ResearchonwaterSensitivityofLoessShearStrength[J].ChineseJournalofRockmechanicsandengineering,2006,25(5):10031008.

王阿丹,王昌业,李萍.西安白鹿塬北缘黄土边坡稳定的可靠度分析[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34(1):104110.

wanGadan,wanGChangye,Liping,etal.ReliabilityanalysisforStabilityofLoessSlopesalongthenorthernedgeofBailuyuan,Xian[J].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2012,34(1):104110.

李萍,赵纪飞,李同录.山西乡宁—吉县地区黄土高边坡可靠度研究[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34(2):8189.

Liping,ZHaoJifei,Litonglu.StudyonReliabilityforLoessHighSlopesinXiangningJixianareaofShanxiprovince[J].JournalofearthSciencesandenvironment,2012,34(2):8189.

李文,龙建辉,李同录,等.陕西泾阳南塬黄土滑坡滑带土残余剪切强度特性[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12,34(4):95101.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3

关键词:混凝土;Ct试验;试验设备

1引言

计算机横截面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是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一门边缘性学科,主要涉及数学、物理等学科。1971年9月第一个Ct装置安装在atkinsonmorley医院,Ct技术首先在医学诊断上获得应用。Ct作为一种技术,以数学理论为依托,又与现代微电子与计算技术相支撑,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根据Ct机起发展的时时间和构造性能,大致可以分为5代,各代Ct机的主要特点如下:

(1)第1代Ct。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X射线管是用油冷固定阳极,扫描X射线束为笔形束,探测器一般是1~3个。扫描时,X射线管和探测器环绕物体作旋转和同步直线平移运动。

(2)第2代Ct。仍为旋转-平移扫描方式,X射线束由笔形改为5°~20°的小扇形束,探测器增加到3~30个,扫描时间缩短,一般在20s~1min/层。

(3)第3代Ct。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方式,X射线束是30°~45°较宽的扇形束,探测器数量增加到300~800个,扫描时间进一步缩短,一般均在几秒钟,最快速度0.5s,实现了亚秒级扫描。这种方式的探测器数组排成彼此无空隙的弧形,数据采集以X射线管为焦点,随着X射线管的旋转得到不同方位的投影。

(4)第4代Ct。为固定-旋转方式(螺旋Ct属此型),第4代Ct机的探测器呈360°环状固定排列在机架内,这类Ct机的探测器更多,达600~1500个,扫描方式是仅X射线管旋转,X射线束的扇形角比第3代Ct机更大,达50°~90°,因此也减少了X射线管的负载,扫描时间再一次缩短。

(5)第5代Ct。在成像过程中X射线管不需环绕机架作机械运动,用电子束方法产生旋转的X射线源,再穿透物体由探测器接受,这种Ct机称为电子束Ct(也称超高速Ct),特点是扫描速度很快,50~100ms/层,每秒最多可扫34层,就其扫描速度是普通Ct的40倍,螺旋Ct的20倍。

经过将近40年的多次革新,Ct设备的性能显著提高(主要表现在扫描速度和成像质量),应用领域也大为拓宽。Ct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能无损地检测出材料和结构的内部变化,同时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1986年日本首先研制成功室内受压岩样弹性波Ct机[1],用该机对受压岩样内部裂纹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标志着Ct技术被引人了岩石力学领域,成为岩石力学Ct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开端。国内关于X射线Ct研究混凝土的报道,最早的是张新华(1988)[2]所得到的Ct图像,分析、检查了不同应力水平下的混凝土梁和砂浆及水泥石试件的断裂过程。

本文混凝土Ct试验是指采用Ct方法获得各种试验条件下混凝土试样扫描断面的Ct图像及从Ct图像中提取混凝土结构演化信息的一系列工作。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物理密度不同,反映在Ct图像上各点的Ct数(正比于物理密度)上,从而形成骨料、砂浆、孔洞等灰度不同的影像图,这就是Ct物理原理。

如何利用Ct技术实现混凝土物理力学试验是近年来混凝土性能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包括实现试验设备和Ct机配套以及对Ct扫描获得的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本文浅析混凝土Ct试验存在的问题,以引起相关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从而促进混凝土Ct试验发展。

2混凝土Ct试验存在的问题

2.1Ct空间分辨率的问题

混凝土骨料和砂浆的交界层的厚度为10~50μm,混凝土破坏从交界层的微裂隙开始,随着损伤的发展基质(骨料、砂浆)裂缝与交界层裂缝桥接导致混凝土破坏。混凝土孔隙结构的类型和特征见表1。

表1混凝土孔隙结构的类型和特征

研究混凝土细观破损机理需要空间分辨率需要达到103µm的数量级,而当前混凝土Ct试验一般采用的医用Ct(medicalComputedtomography,简称mCt)空间分辨率只有0.15~0.35mm,不能从Ct图像做深入的分析破损机理,只能通过Ct数进行分析。随着Ct技术的发展,现在工业Ct(industrialComputedtomography,简称iCt)的空间分辨率达到5~20µm,micro-Ct(micro-computedtomography,也叫μCt)的空间分辨率达到2~50µm,nano-Ct(nano-Computedtomography,简称纳米Ct)的空间分辨率达到50~200X10-3µm。由于混凝土试样尺寸的问题,工业Ct比较适于解决空间分辨率不足的问题。

2.2与Ct机配套的试验设备问题

为了实现实时扫描的目的,需要与Ct机配套的试验机。目前国内只有两台专门研制的与Ct机配套的试验设备,一台是1997年在葛修润院士主持下,中科院兰州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Ct三轴加载设备”;另外一台是2006年在陈厚群院士主持下,西安理工大学岩土所研制的“便携式混凝土Ct试验动态加载设备”。[3]

这两台试验设备都是配合医用Ct机的前提下研制的,因此对试验设备的体积、重量有所限制。试验设备的最大试验力(前者为400kn,后者为100kn)和刚度不足以对大级配混凝土试样进行试验。可以考虑Ct机和试验设备相互配合,研制专门的Ct机和试验机,不会相互限制,或者尽可能减少对试验加载设备的运行和加载功能的影响,使各自的功能都得以发挥。

2.3其他问题

第一,如何是获得在各种加载条件下包含裂纹演化过程的混凝土Ct图像。依赖于硬件设备:①与Ct配套的试验设备性能;②具有合理扫描速度和分辨率的Ct扫描机。第二,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保证捕捉到裂纹演化过程的Ct图像。这依赖于试验水平,即研究细观裂纹出现时样品宏观应力应变规律判断裂纹是否出现,以便决定扫描时机,提高扫描效率。第三,研究从Ct图像中提取裂纹信息的方法,尽早地发现裂纹萌生点,并客观地表达裂纹演化过程。第四,研究裂纹的描述方法和显示方法,给Ct裂纹数据以形象,为探索特定荷载条件下裂纹演化规律提供方便,启发、开拓研究思路。第五,研究建立混凝土细观裂纹模型的方法,建立各种荷载条件下裂纹演化模型,验证数值模拟试验结果,为理论研究提供一些线索。第六,以此为基础,研究混凝土Ct成果的应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从工程中提出适合于Ct研究的问题,Ct成果如何服务于工程实践。

3结论与展望

混凝土Ct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一些的研究成果,对试验如何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认为混凝土Ct试验是研究混凝土内部裂纹演化规律的有效手段,突破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一把钥匙。充分发挥国内研究优势,借鉴国外经验,混凝土Ct试验的研究工作将会推动混凝土细观损伤力学的发展,为从细观层次上揭示混凝土动态强度变化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4

从妇孺皆知的“西门庆”,到日前在各大卫视热播的《我叫王土地》里的地主黄锦秀,演员李强一直被媒体归类于“反派专业户”。

李强在娱乐圈数十载,始终拿作品示人,就这么一部接一部地演着,从没想过要有多红,也从不担心无戏可演。

除了《我叫王土地》外,近期李强的作品还有同样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火流星》——该剧以“九·八”事变前后为时间线索,讲述了霍辰星在以剿匪督办的身份长期剿匪、抗日的过程中,加入民间杀富济贫组织“火流星”,与黄显龙等志士一起抗击侵华日军,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传奇故事。

而由他参演的电视剧《知青》也正在中央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参演《知青》

《知青》是由山东影视集团出品、梁晓声编剧、张新建执导、侯鸿亮制片的大型长篇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知青》选材立足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知识青年”,通过讲述赵天亮和周萍等知青在黑龙江插队的生活状态,全面地展现了那一代人把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献给边疆、献给祖国的崇高情怀。

在圈里,李强以爱交朋友闻名。演《知青》里的吕东阳就是因为帮朋友忙,戏份不多,片酬也没多少,但是“战线”拉得长,过一阵子就得去那么几天。

当时李强的主战场在《我叫王土地》,该演《知青》的戏份时,《知青》这边会提前通知他,于是李强从《我叫王土地》的片场赶过去。

去了一两次之后,李强在《我叫王土地》的片场受伤了,医生劝他在家休息不要拍戏。经纪人就跟《知青》那边讲明情况,希望对方换演员。《知青》的制片方也很为难,因为几个景拍完之后就再不回去了。本来是帮忙,没想到成了负担,李强咬咬牙,决定继续拍完。

李强介绍说,《知青》为了较为全面地展现“知青”这个特殊群体的成长往事,先后转战黑龙江、辽宁、山东、内蒙、北京、陕西、浙江、上海等地,跨越八省十地市,行程近17000公里。不仅仅是转场多,群戏也非常多,仅黑河的戏份,就有男一班、女一班,很多时候一出场就是一个连,每个人都有台词、都有态度、都要有镜头。此外还涉及众多极端天气、极端情况的体现,如暴风雨中的麦收、暴风雪中的架线、泥石流、救山火,甚至与狼、与熊搏斗。在下午三、四点就黑天,平均气温近零下30度,最冷可达零下40多度的中国最北的边陲城市,剧组成员奋战了许多的日夜……

《我叫王土地》里的“黄锦秀”

《我叫王土地》原名《大河套》,由张多福导演,林永健、李强等主演,讲述了清末民初至抗战期间,河套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地商兼水利专家王土地的传奇人生。该剧主人公王土地用最古老的开渠方法创造了河套胜景,被誉为“河神”。

在《我叫王土地》中,李强扮演的角色叫黄锦秀,是当地一个知名的大地主。李强介绍说,和以往脸谱化的大地主相比,黄锦秀绝不相同。他潇洒、仗义、讲诚信。开篇不久,黄锦秀承诺“谁挖出水来,就赏一百块大洋”,农民王土地挖出了水,黄锦秀立马兑现。这个男人敢担当,豪气,身上有许多爷们儿的东西,也是男人中的楷模,河套刚烈女春妮誓不做小,于是黄锦秀干脆把原配老婆休了,再娶春妮。李强说,自己演着演着,都忍不住对黄锦秀肃然起敬了。因此,严格意义上说,黄锦秀这个大地主不是坏人,应该算是个枭雄。

对于李强和摄制组的其他成员,拍这部戏共同面临着两大难。

第一大难是这个剧“边拍边写”。当初剧组联系各位主演时,给看的是主要人物介绍和故事大纲,剧本只完成了两三集。各位主演看后觉得人物脉络、故事走向都还不错,就接了下来。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等开拍时剧本还是那两三集,于是便出现了“边拍边写”的局面——这边已经拍到了第五集,那边编剧在宾馆里还在写第六集。

在这种情况下,各位主演也齐上阵,跟导演一起发挥各自的经验和聪明才智,为剧本创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和李强对手戏最多的林永健在拍摄时老婆生小孩,就请了一个多星期假,之后又赶回剧组,跟大家伙一块继续“篡剧本”。李强说,如此紧迫的情况他还是第一次遇到,不过所幸的是结果还好。

第二大难是“热”。《我叫王土地》于前年夏天开拍,主要场景在内蒙古的河套地区。从那年的六月底开始,那个地方就开始大旱,没有下一滴雨。等剧组七月底开拍时,旱情更加严重,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吃水都成了难题。剧组在河套地区的戏,大部分都集中在沙漠、荒野等,在地表温度达到六十摄氏度的情况下,拍摄工作依然没有停止。李强和林永健曾顶着烈日连续拍摄6个小时,主创和群众演员也相继中暑晕倒,剧组里的一匹马甚至还被活活晒死。

“受伤”和“感悟”

电影《飞虎队》由王冀邢执导,刘威、李雪健、李强、潘长江、张丰毅、李幼斌、袁莉、陈小艺等主演,讲述了抗战时期“铁道游击队”的故事。

对李强来讲,拍《我叫王土地》还遇到了另一大难——“受伤”。

李强从二十岁出头开始演戏,到现在已将近三十年。这些年拍戏,他总共受过两次大伤——一次是在电影《飞虎队》里,一次就是在《我叫王土地》里。

在电影《飞虎队》中,李强饰演李正这个角色。当时拍一场车戏时,因为司机操作失误,李强所在的车跟另一辆车撞上。当时车体已经变形,玻璃渣子撒了一地,李强身上几处受伤,还差点毁了容。

而这次在《我叫王土地》里,李强又因为“马”受伤。当时拍的镜头是马失前蹄后李强摔到地上的镜头。前两条都没问题,等拍第三条时,李强一不小心结结实实地真摔到了地上,疼得他半天没缓过劲来。当时他只觉得疼,但也没特别在意,以为就是肌肉拉伤之类。等到第二天再拍戏的时候,李强的右手就怎么也抬不起来了。剧组急忙送他去当地的医院拍片子,医生说锁骨骨折了。

李强请了几天假,回到北京的医院处理了一下,医生说,严格地说从现在起就不能干活了。可《我叫王土地》当时才刚刚开拍一个多月,李强的戏份还有很多。这个时候要躺在家里,那剧组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思考再三,李强决定回剧组继续拍戏。当时他身上用绑带固定着,整天疼,睡觉不能翻身,睡眠质量非常不好。至于拍戏,马戏肯定是不能再拍了,主要靠替身拍,然后再补拍他的近景,特写;而剩余的大量的文戏,因为李强的右手已经基本动不了,所以只能用左手演戏——细心的观众如果仔细看李强在剧中的表演,应该能察觉出一些端倪……

李强说,这次受伤和年龄的增长让他对事业、对生活有了很多新的思考。

事业方面,李强说他在四十岁之前也浮躁过。尤其是在影视界这个名利场,他也迷失过,希望做什么事都名利双收;各方面极度透支,一年至少有十个月都在拍戏。在剧组里,他偶尔也会跟导演、其他演员耍点小脾气,或者说话的语气不怎么注意。等到了四十多岁,他的心态一下平静了下来。现在他给自己定下的标准是,每年拍一部自己满意的戏,条件成熟的话最多两部。他希望留下更多的时间来沉淀、思考。

而在生活方面,年轻时有时会比较放纵。不拍戏的时候经常呼朋唤友,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彻夜不归,有时候喝完酒又迷迷糊糊地开着车回家……现在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身上的责任就重了一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就不再透支身体,学着修身养性,对于很多事也逐渐看得淡泊了许多。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5

【关键词】城市形态;城市结构;互馈机制;一体规划

1“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形态

1.1城市土地利用决定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是由许多不同群体来建设和维护的:家庭、商业、企业、机关、市政公务等等,每个群体为各自的利益选择生存空间,在公共方面,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公共的建设(如学校、街道、绿化等)来调节城市功能布局,落实于城市用地,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决定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结构即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亦即城市的土地使用性质与开发强度。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运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的结构。城市中心商业、居住综合功能用地,适合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城市休闲、别墅用地适合地上公路交通。不同的城市结构及布局决定城市骨干交通方式的选择。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决定了城市形态格局,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以互动发展整合城市用地结构,实现城市形态的布局。

1.2轨道交通——新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

城市交通直接关系到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剧增,城市范围的扩展往往也是随交通条件的改善逐步向延伸。交通方式决定土地利用模式,从步行时代、马车时代、汽车时代到轨道交通建设时代,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同心圆向轴线、多中心模式演变,城市用地模式经历了单中心向区域、卫星城镇发展的过程。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提高,促使地区经济活动被吸引到交通走廊上来,改变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土地利用沿交通轴变化,交通条件的变化改变了城市土地利用形态和空间结构布局。

城市轨道交通比其他交通方式节约用地,并可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合理的用地功能分区和用地模式为轨道交通提供和疏散客流。由于轨道交通沿线土地开发的廊道及辐射效应,延展了城市空间范围,形成城市用地沿轨道交通走廊向城市区域外延布局,以轨道交通车站及节点为中心、线路为发展轴、路网为覆盖区的分级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构成了城市新的空间形态。

1.3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形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构建了北京市空间布局,即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北京城市空间新格局。“两轴”是指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的延伸;“东部发展带”北起怀柔、密云,重点发展顺义、通州、亦庄,东南指向廊坊、天津;“西部生态带”与北京的西部山区相联系,既是北京的生态屏障,又联系了延庆、昌平、沙河、门头沟、良乡、黄村等;“多中心”是指在市区范围内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分别承担不同的城市功能,以提高城市的服务效率和分散交通压力。规划明确未来城市布局以轨道交通为依托,形成轨道交通为轴的新城市空间结构,北京“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城市形态将依靠轨道交通网络实施。

2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演变

2.1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

城市形态的演变是交通与用地的一体演变,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以互馈机制协调发展。由于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共存于一个循环体,在互相制约和相互促进中,构建了城市形态。土地开发利用增加交通出行需求,交通设施的改善增加土地利用的可达性,影响社会活动的选址,再次刺激新的土地开发,并再次开始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互相循环,直到趋于平衡或某个外部因素介入为止(如新交通方式的选择)。未来新的循环中,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一体演变搭建城市结构框架。由于轨道交通的介入,可达性的提高,城市用地得到优化,改善城市交通与用地矛盾,保护了城市环境,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发展,使城市形态的演变实现了交通与用地的良性循环。

2.2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互馈作用

土地利用的类型决定交通需求生成量,不同用地类型,对交通的需求类型和量不同,工业用地客流需求为固定时段,在上下班时段客流集中,形成高峰;商业用地交通需求为非固定时间,休息日、节假日形成高峰,平时则无或只有小高峰,交通需求相对均衡分布;居住用地直接影响交通运输量,高峰时段要求高,非高峰时段客流较为均衡。

土地利用强度影响和决定交通方式,土地开发强度改变交通需求,交通影响土地开发强度;土地开发强度增加,交通生成量随之增加。开发强度降低和分散,交通出行随之减少。土地利用程度越高,客流集中对轨道交通需求量越大。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土地收益距车站由近及远而由大变小,车站各种用地收益大小依次为:商业用地、办公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客流也依据用地类型增减。

可见,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需要合理的一体规划来实施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2.3北京地铁13号线与沿线北段土地利用互动发展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6

然而,11月24日,土耳其空军击落俄罗斯苏-24战机的惊人一举,让低调的土耳其空军立刻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击落苏-24战机事件造成俄罗斯一名飞行员死亡,俄总统普京将这一行为怒斥为“背后捅刀”,同时批评称,虽然土耳其声称打击“伊斯兰国”,但实际上却成为作为其主要资金来源的石油走私的通道。俄罗斯还启动一系列对土耳其的制裁措施和应对方案,这不但给俄土关系蒙上阴影,也给早已乱成一团的中东局势增加了新的变数。那么,击落苏-24战机的土耳其空军实力究竟几何?

名不副实的北约第三

草创于奥斯曼帝国时代的土耳其空军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空军之一。1909年,奥斯曼陆军打算建立一支航空兵部队,当时离莱特兄弟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架飞机首飞成功仅不到6年。当时一些军事强国在建立航空兵方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可见奥斯曼陆军的眼光还是比较敏锐的。

1945年之前,土耳其空军浮浮沉沉,发展比较缓慢。冷战开始后,得益于加入北约组织,土耳其空军才正式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地缘位置的重要性,土耳其开始加强军力发展,空军实力也逐步增强。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土耳其空军目前总兵力超过6万人,空军总部位于安卡拉,下设第1和第2战术航空司令部、航空训练司令部及后勤司令部等。两个战术航空司令部是土耳其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一共下辖7个防空战斗机中队和8个战斗轰炸机中队和2个侦察中队。

目前,土耳其空军拥有的作战飞机和直升机数量达到930架左右,其中包括230架F-16C/D战斗机。要知道,战斗机是一国空军争夺制空权的主要力量,战斗机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空权的归属。

自1987年开始,在“和平玛瑙”计划下,土耳其空军开始装备美国研制的F-16C/D战斗机。从技术角度上讲,F-16C/D作为世界上一款经典的第三代制空战斗机,其机动性能、机载电子设备和机载武器的水平都排在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列。进入21世纪后,土耳其空军对批次较早的F-16C/D进行了升级,换装了新型火控雷达和机载武器,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

除了F-16C/D战斗机,土耳其空军还装备了近200架F-4e战斗机。虽然F-4e属于第二代战斗机,作战能力逊于第三代战斗机的F-16C/D战斗机,但庞大的装备数量,实力也不容小觑。

现代战争中,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加油机等特种飞机在战场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预警机为例,这种特种飞机装备了大型雷达和一定数量的指挥人员,可对敌方空中目标或水面目标进行远距离探测并指挥己方飞机展开相应的行动,被称为“空中指挥所”。

2000年,土耳其空军开始实施“和平鹰”计划,并从美国购买了4架e-737预警机。2015年2月,波音公司宣布为土耳其制造的4架e-737全部交付。e-737预警机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超过400千米,可同时掌握数百批目标。在数据链的支持下,e-737与土耳其其他军机形成联合网络作战系统,提高了土耳其空军的整体作战能力。除了预警机,土耳其空军还装备了十几架加油机和侦察机。

从飞机数量上看,土空军的确称得上是北约第三,从作战装备构成来讲,其也算得上是一支比较完善的现代化作战力量。但一国空军实力并非仅由数量决定,地面防空、作战经验、航空工业等都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恰好是土空军的薄弱之处,北约第三的“赞誉”显得名不副实。

自主发展层层推进

正是意识到上述不足,近几年来,土耳其开始有针对性地弥补短板。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购买中国红旗-9导弹搁浅一事,就是土耳其增强地面防空能力的重要举措。土耳其空军目前装备的地空导弹主要是“奈基”、“霍克”和“轻剑”,这些导弹大部分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产品,性能早已落后。

在发展航空工业方面,土耳其通过“和平玛瑙”计划(土耳其空军装备的240架F-16C/D战斗机中只有8架是美国制造的,剩余的232架按生产许可证由土耳其宇航公司生产)接触了第三代战斗机的部分技术,航空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土耳其又参与了美国的F-35项目。

土耳其国防采购官员表示,军方打算购买大约100架美国洛・马公司牵头研制的F-35战斗机。F-35属于第四代战斗机,采用隐身设计和相控阵雷达,作战能力强于第三代战斗机。采购F-35战斗机是为了巩固其北约第三空中力量的地位,提升与美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在继续参加美国牵头的F-35国际战斗机生产项目的同时,土耳其还打算同步发展国产tF-X战斗机。西方航空界人士称,研制tF-X战斗机显示了希望成为航空强国的勃勃雄心。2015年1月,土耳其政府决定为tF-X战斗机装备欧洲的eJ200发动机,飞机计划在2023年首飞,2025年服役,采购数量约250架。

不过,军用飞机、机载武器等硬件设备只是空军实力构成的物质基础,飞行人员和地勤人员的素质更是空军实力的重要部分。由于土耳其空军飞行员大多去美国接受训练,又经常参加北约的各种演习,常态化的高强度训练使其保持着比较高的训练水平。近年来,土耳其空军还与非北约成员国举行演习。

据外媒披露,2010年土耳其邀请中国空军参加“安纳托利亚之鹰”联合军演,中国的苏-27也参与了此次空战演练。虽然中方没有透露任何消息,但由于中国国旗出现在土方更新后的“安纳托利亚之鹰”官网上,此传闻以这种方式获得证实。这也被外界视为中国首次与北约成员国举行联合军演。

为何不怕俄罗斯?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空军一直在走下坡路,战机更新换代缓慢、飞行员训练水平下滑一直困扰着空军。借伊拉克战争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俄罗斯经济复苏,空军的境遇才有所改善。俄罗斯空军目前总兵力约16万人,各种作战飞机约200架,其中第三代战斗机数量超过700架,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特种飞机也一应俱全。

从总体实力来讲,俄罗斯空军要强于土耳其空军,但由于俄国土面积太大,空军不能将所有作战飞机放在一个战略方向。比如,驻叙利亚空军作战的伞机只有30-40架,其中用于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机只有16架左右。从公开报道来看,驻叙利亚的俄罗斯空军战斗机的机载武器与土耳其空军有一定差距,并且如果没有预警机的支援,根本无法与土空军抗衡。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7

我们所知是如此。按照这个标准,史事和‘现状’之‘发生学的关系’愈深愈重要,故今通史家每以详尽略远为旨。”因此,由现代回观历史,从历史审视现代,就成为现代史学一个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三农”问题即是如此。

首先,“三农”问题虽是一个现实问题,但从根本上说则是一个历史问题。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意味着城市和乡村的中心—边缘、支配—被支配的关系。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乡村将面临严峻的挑战:是生存还是毁灭,是衰败还是复兴,是遗弃还是重建……任何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必然面临并必须解决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难题。中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正是在现代化背景下提出来的一个问题。在古代,社会是乡土社会,农业是主要产业,民众主要是农民,以农耕文明为特质的均质性社会按照自身的逻辑演绎和发展。因此,农村、农业和农民并没有成为古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只是随着以工业文明为载体的工业、城市和工人等现代文明因素的出现,与传统农业文明密切相关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才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

虽然中国迟缓的现代化进程远不及西方那样对传统的乡村社会形成强劲的冲击,并彻底改变传统乡村结构,但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剧变中,乡村社会所受到的冲击和沉积的矛盾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了。故有人指出,民国以来的中国社会进程实际上是中国农村经济崩溃的过程,是中国广大农民贫穷化的过程。旧时代的矛盾依然存在,新的社会矛盾又闯了进来,再加上外国侵略和天灾人祸诸种因素,农村问题遂成为引人注目的大问题。到20世纪30年代,‘农村危机’、‘救济农村’成为非常强烈的呼声;‘复兴农村’、‘乡村建设’、‘农村改进’、‘改革土地制度’成为一股强劲的浪潮。那时在几乎所有政党政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关于农村土地问题的主张。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8

综合研究有现代过程的研究和历史过程的研究两个互相关联、互相补充的方面。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的综合研究包括:地表热量、水分的分布、转化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化学元素在地理环境中的迁移过程;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景观学和土地科学从类型结构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综合研究,而自然区划则从区域角度进行综合研究。

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中,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较之人文地理学更强一些。20世纪50年代以前,林超、黄秉维等就已从事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工作,如黄秉维在30年代编撰了《自然地理原理》[1]和《中国地理》[2]等,周廷儒在30~40年代开创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研究。我国综合自然地理学经历了20世纪的初的西方近代地理学的传入,又继承了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传统。还受到原苏联地理学思想的深刻影响,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目前在科学之林中占居一席之地。5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在古地理学、综合自然区划、景观学和土地科学、现代自然地理过程、区域自然地理等领域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1 古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学,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此项研究遵循“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通过沉积、孢粉、同位素、冰芯、树木年轮、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等多种分析手段获取各种代用资料,对过去的地理环境进行复原。

我国古地理学研究是随着近代地质学、近代自然地理学、近代气候学等地球科学的出现而起步的。20世纪50年代后,古地理学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周廷儒于60年代初提出发展自然地理学的古地理方向,196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开设古地理学课程,随后创建古地理研究室。《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3]和《古地理学》[4],分别为国内古地理研究的第一部区域性与原理性专著。80年代后,他将自然景观—受人类活动改变的文化景观—未来景观的预测联成一体进行规律的探索,以期把握未来环境变迁的方向,引领中国环境变迁研究。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对过去全球变化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古地理学研究也获得了重大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包括:竺可桢开创的基于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气候变化研究,刘东生、安芷生等领导的中国第四纪黄土及古季风研究[5],施雅风领导的中国东西部第四纪冰川研究[6]、以及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汪品先等领导的中国海域第四纪环境演变研究,及其他大量区域环境演变研究[7~9]。青藏高原、第四纪黄土和考古与历史文献记载的研究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新生代以来的地理环境演变,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备受中外学者重视。

古地理学研究的突出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过程与全球变化过程在总体格局上一致;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其自身从亚热带景观向干寒方向转化,还导致现代季风环流系统的建立与加强,强化了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干旱程度,出现荒漠环境;新生代以来我国的环流系统经历了非季风、古季风和现代季风的演变过程;第三纪是我国自然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我国气候普遍比现代温暖,其后随着全球性的新生代衰退,温暖程度逐渐降低;第四纪时期,随着全球性冷暖期的交替变化,我国自然地带发生多次推移;全新世暖期盛期,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温度较现代高2.5℃左右,增温幅度北方大于南方;气候干湿程度变化对我国的影响,不亚于冷暖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中国西部和华北的干旱化趋势得到认证;第四纪时期,海面随冰期—间冰期的交替而升降变化,最后冰期时海面低于现代海平面130~150m,与此相应,大规模的海陆变迁成为第四纪东亚地区最显著的地理变化之一。

我国自然地理学方向的古地理研究恰与国际性的全球变化研究相接轨,积极参与了pages等国际研究计划,正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变化在中国的表现与响应、以及中国环境演变对全球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关注15万年来及两千年来两个时间尺度的环境演变,注重分析技术的改进、新代用资料的开发、高分辨率序列的建立,及定量化程度的提高。

2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研究[10]

综合自然区划研究是对自然区域的划分、研究、描述。一个国家的自然区划水平是反映对自然地理环境认识深度和自然地理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自然区划是从自然环境的综合特征出发进行的地域划分。综合自然区划不仅要正确认识地域分异规律,还要深入分析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对各级自然综合体自然环境与资源的全面认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地综合科学考察的逐渐深入,各类观测站网的建立,比较全面地、系统地积累了许多基本科学资料,

3 景观学与土地科学研究土地类型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各要素(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它是在自然地理要素研究,以及继综合自然区划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类型研究,因而其形成、发展被看作是20世纪综合自然地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陈述彭等[51]就开展了大比例尺景观调查与制图的实践。此后从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广东鼎湖山、北京怀柔、内蒙古毛乌素、甘肃民勤等地进行大比例尺的土地类型调查与制图,随后相继开展了中比例尺制图与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以来对许多山区进行的山地垂直带研究和制图工作,也是中、小比例尺的土地类型研究[52]。自70年代起,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土地资源评价,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并开展农业区划的应用研究有较大的发展。在林超、赵松乔、陈传康的倡导和推动下,吸取德、苏景观学派和英、澳土地学派的长处,以土地类型为基础的土地资源、土地评价、土地利用、土地规划和土地管理决策的系统研究,已经全面发展为土地科学的系统研究。根据1978年制订的全国自然科学和基础科学发展规划,在全国开展了编制1∶100万土地类型图、土地资源图和土地利用图的研究工作。此期的研究成果,一是提供了宜农荒地自然类型、质量高低、开发条件和面积数量,为国家农业开垦提供了基本依据,二是在土地类型分级和土地系列制图上积累了经验,逐步完善和建立了独立的土地类型学体系,并为土地科学在我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土地类型调查和制图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持下,1981年1月成立了由39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组成的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主编赵松乔),参与此项研究的专业人员200余名,至20世纪末,取得的进展包括:第一,确立了土地类型在综合自然地理学中的地位,明确其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中的类型综合体,具有反映地段综合特征和属性的功能。通过系列制图的实践,土地类型基本上可分为三级:土地类、土地型和土地单元。从中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大的实际出发,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委会在土地类之上设立0级单位(土地纲),作为土地类型分级的控制单位,实际上也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单位。土地纲划分的基本依据是水分、温度大尺度分异,将全国划分出:a湿润赤道带,b湿润热带,c湿润南亚热带,d湿润中亚热带,e湿润北亚热带,f湿润半湿润暖温带,g湿润半湿润温带,h湿润寒温带,i黄土高原,j半干旱温带草原,k干旱温带暖温带荒漠,l青藏高原。土地类为土地类型分级单位的高级单位,反映了主导分异因素地貌的变化,如滩涂,低湿河湖洼地,海积平地,冲积平地……等。适用的制图比例尺为小于1∶100万。土地型是土地类下的续分单位,表示植被型(或亚型),土壤类(或亚类)的组合匹配形式,适于1∶20~1∶50万比例尺作图。土地单元是土地类型分级的基层类型单位,表示的是植被群系(或群系组)、土壤属(或种)的组合,或局部地段的综合特征,适宜于1∶5万~1∶10万比例尺成图;第二,具有大批同一区域不同比例尺土地类型系列图件,适于满足不同管理层次级别的精度需求。至1989年,按国际分幅出版了西宁等8幅彩图,鉴定评审通过了北京等23幅,覆盖面积达国土面积的40%以上。各省(区)同期为农业区划需要编制了大量1∶20~1∶50万比例尺土地类型图件,基本制图单位为土地型。以省区级独立完成的有宁夏等19个省区,大部完成的有四川等10个省区;第三,拥有大量典型区域以土地单元为制图对象的资料、图件,是深入解析不同自然区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合理布局的基本依据;第四,对某些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土地类型,如沼泽、海涂,荒漠、绿洲等进行调查、制图,在促进区域开发和环境整治中起到了特殊作用。第五,亦有不少理论方法总结,如《土地类型结构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的初步研究——以北京市为例》[53]、《贵州省地域结构与资源开发》[54]、《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55]等。

以土地类型为基础进行不同利用目的的应用研究,在80年代取得了重大进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农业合理用地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方面。《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编制(主编石玉林),基本摸清了我国宜农、宜林、宜牧土地质量与数量,并为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在若干地区的研究中,也取得成绩。如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研究[56],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完成大中比例尺的现状调查,这在全国是没有先例的。服务于单项目的的土地质量评价研究,亦有很大发展,如对水稻、柑橘、茶叶、橡胶的单项土地适宜性研究,均可视为土地属性深入研究的成果。80年代后,土地的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宽,扩展到旅游、城市用地和环境综合整治方面。旅游质量用地评价依据土地利用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采用景点、景观单元、游览线和景区的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评价,通过对北京旅游区、乌鲁木齐南山风景区、广东丹霞山风景区、黄果树瀑布区等的研究,初步确立了我国旅游用地评价体系。城市土地评价在90年代中国房地产业的兴起中起到了突出作用,不仅考虑土地的自然属性,更多地依据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地租)进行评估,对于建立城市用地合理结构有积极意义。以土地类型生态属性为基础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的研究,有80~90年代在中国“三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林灌草布局规划、黄土高原重点产沙区水土流失治理设计、吉林西部退化土地恢复整治生态建设、中国脆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等。利用土地类型空间结构分析方法进行自下而上综合自然区划的工作,80~90年代完成了北京市、贵州省、青海省、云南省、甘青宁“三北”地区、江汉平原区、关中地区、秦巴山地等区域。在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评价研究基础上,80~90年代相继开展了土地生产潜力与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以土地评价分等单元为依据的类型等级法,进行了柴达木盆地、黄河大柳树灌区的研究。这一领域的研究,由静态研究转变为跟踪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提高的动态研究,以适应动态管理决策的需求。

由于航空航天遥感资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土地研究日益向定量化方向发展。80年代,利用假彩色合成卫星图像和彩红外合成航空像片逐渐普及,解译准确性和制图精度亦渐趋成熟,90年代开展了超小比例尺航空像片的解译及应用。利用卫星像片编制1∶50万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图件在80年代已经成功,利用1∶10万tm卫星像片编制相应比例尺土地图件,已较广泛应用于若干重大项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和arc/info软件制图的新技术应用,90年代亦日渐成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作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面近些年正广泛开展,并取得可喜成绩[57,58],成为土地系统分析与评价、土地质量指标体系建立与环境效应预测的重要科学基础。但是,不同驱动力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驱动力尤其是人类活动的定量化表述存在难点,从而严重阻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综合研究以及动态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运行[59]。

景观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最早是19世纪的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倡导景观研究作为地理学的中心问题,探索由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自20世纪30年代景观生态一词为c.troll首先提出,景观的概念被引入生态学,作为位居生态系统之上的一种尺度单元。景观生态学是一门在景观地理学和生态学综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它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研究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研究景观和区域尺度的资源、环境管理,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并以中尺度的景观结构和生态过程关系研究为所长。

景观生态学的建立源于西欧20世纪30年代,在80年代进一步发展。在我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阶段。1981~1988年是引入介绍阶段。1983年林超发表了c.troll的“景观生态学”和纳夫的“景观生态学发展阶段”两文的译文,在国内是首次介绍景观生态学的代表性文献。1985年陈昌笃发表“评价z.纳维等著的景观生态学”,1986年景贵和发表“土地生态评价与土地生态设计”,陈昌笃发表“论地生态学”,对景观生态学和地生态学内涵作了有意义的探讨。1988年李哈滨等发表“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新概念构架”,重点介绍美国学派的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60,61]。80年代末,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我国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空间结构、景观异质性动态变化、景观生态类型、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生态过渡带研究、以及其他方法研究。90年代,出版了几种景观生态学教材。以后,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被国内同行广泛接受。

4 现代自然地理过程研究

早在20世纪50年代黄秉维就提出自然地理学要分别研究地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自然过程,然后加以综合。他指出,从更广阔的视野看,3个方向存在着外延部分叠合的关系,可以将不同尺度的研究结合在一个统一的体系之中,并将导致对地理环境中现代过程及其地域分异秩序的全面了解[62]。这样,就突破了描述性的、以要素为主体的传统综合研究模式,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深入和自然地理综合研究开创了新路。物理过程包括风力作用、水力作用、地表水分和热量平衡;水力作用研究包括径流的形成过程,侵蚀作用与河床过程,则与坡地利用和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相联系,偏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学科本身的系统研究只是在20世纪末才渐有起色。化学过程原以盐分平衡开端,水盐动态着手,后来转向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地方病和环境保护研究;生物过程则与农业生产潜力相联系。后来,发展为土壤—植物—大气系统(spac)的综合研究。它包括蒸发过程、蒸腾过程、根系吸水过程、土壤水分运动、土壤水与地下水的相互交换过程以及水分在传输过程中各环节和界面上的势能变动和阻力等在内的水分传输和能量传输研究。1956年,黄秉维就提出要发展自然地理定位观测与实验。60年代初相继在石家庄、德州、衡水和延安、武功、民勤等地开展定位试验。又于1979年在山东禹城建立了禹城综合试验站,80年代筹建了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对太阳辐射能、光量子能量、农田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水分状况、作物叶面温度、作物气孔阻力等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测定,还对灌水定额和灌溉制度、耕作和轮作制度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研究,完全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融为一体。随后几年研究的主要进展是建立了田间试验研究网络。1988年由中国科学院直接主持的田间试验网络包括从中温带至中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及干旱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8个试验站,在80年代进行了两整年的同步观测、其中作为农业生产潜力研究基本组成部分的太阳辐射分光谱(包括紫外、可见光、红外辐射)观测研究在国内是首次开展;建立了计算农业自然生产潜力的数学模型。这些定位观测试验的部分研究可以认为是黄秉维开创的热水平衡研究和左大康开创的太阳辐射研究的继续。但实验研究和测定技术仍然薄弱。1973年黄秉维首先提出了光合潜力的概念、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项系数的数值。认为,光合潜力是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正常,其他环境因素都处于最适宜状态时,具备最适宜于接受和分配阳光的群体的,高光合效能作物充分利用阳光所能生产的植物质(包括根、茎、叶和繁殖器官含水15%的干物质)。所采用的光合潜力估算方法是将太阳总辐射〔卡/厘米[2]〕数值乘以0.124(后订正为0.123)便是光合潜力[斤/亩]数值。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每项参数的选择都经过比较仔细的考虑,又经过一些验订,总的倾向是偏保守一些。随后又完成了光温潜力、光温水潜力的分析计算方法,并就全国各区域的情况分别予以讨论。此后,农业生产潜力研究被广泛应用到不同自然区域的综合研究工作中。过去几十年,点上的观测试验、方法论研究和过程模拟已经相当深入,还可以继续深入下去,深入是无止境的,但工作内容过细,学科比较单一,已经不像综合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试验研究。似应建立更加综合的试验基地,开展自然地理、地貌、水文、气候、生态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才是正确的方向。同时,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综合显得十分不够,亦需要予以解决[63]。

5 区域自然地理研究

区域研究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全国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有: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自然区划(初稿)丛书、70~80年代的中国自然地理丛书的《总论》、任美锷主编的《中国自然地理纲要》、《中国自然区域及开发整治》,赵松乔的《physicalgeographyofchina》以及各大学地理系编撰的《中国自然地理》教科书等。

区域性的自然地理研究成果丰硕。《中国干旱区自然地理》[64]从综合自然地理、地貌、气候、水文、地下水、土壤地理、植被以及动物地理等方面对干旱地区分别进行了概要分析和探讨。《新疆综合自然区划概要》[65]分析了新疆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资源概况,并对区划划分的各个单元进行综合研究,阐明其基本特征及其利弊,以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设性意见。《自然地理》和《中国的青藏高原》[66]全面阐述了青藏高原基本自然特征、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诸多要素,揭示了高原区域的自然地域分异规律。其中,《自然地理》是我国第一部重视从生态学角度进行区域地理阐述的著作,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和赞扬。《横断山区自然地理》[67]讨论了横断山区地域分异特点、垂直自然带谱、地形因素以及区划界线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自然区划。《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土地系统》探讨了高原山地地区土地系统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特征,分析了土地类型、土地结构、土地分区、土地评价、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等子系统,并讨论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作用。《中国绿洲》[68]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干旱荒漠区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绿洲地域系统及其类型、特征和演变,绿洲结构及其功能,绿洲经济与文化,绿洲发展规划与管理体系建设等。《中国天山自然地理》[69]是对我国境内天山全面系统论述的自然地理著作。此外,较具代表性著作还有《湖南自然地理》[70]、《湖北省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1]、《河南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72]、《青海省自然地理》[73]、《黄土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及其演变》、《青海可可西里地区自然环境》[74]、《南迦巴瓦峰地区自然地理与自然资源》[75]、《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地区自然地理》[76]、《广东自然地理》[77]等。可见,区域自然地理研究大多与综合考察相结合,始于边远、资料缺乏的地区,而后才逐渐向较发达、人口较多的地区延伸。同时,研究亦从单纯的自然地理学向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此外,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还包括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退化土地的整治与恢复、坡地改良与利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自然灾害的综合研究以及环境脆弱与环境冲突研究等领域亦都取得成绩[78~80]。

区域地理学新的发展趋势包括综合研究与区域整合、新区域地理学的兴起、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区域地理研究的信息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强调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关注人在区域性质的产生、延续与演变时所起的作用[81]。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9

关键词:中国音乐剧;世界目光;创作原则;市场现状;前景预期

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虽然,作为以歌舞演故事的舞台戏剧样式,我华夏先人创造了一种为中华文明所特有的戏剧艺术――戏曲(xiqu),与我们今天所说的音乐剧(musi-cal)在艺术元素构成及整合形态上非常接近且已有上千年的辉煌历史,但中国人善于广收博纳的天性却使他们在20世纪初接触到西方早期音乐喜剧(musiccomedy)之后便也开始了将这种西方新型音乐戏剧形式本土化的探索。

虽然,从那时起,中国艺术家创作本土音乐剧的努力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此后又陆续出现了一些作品,但中国在20世纪40-70年代的国内国际环境而使这个创造进程选择了另一种适合当时国情的发展方向,音乐剧本土化的努力被迫中断。

因此,当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艺术家和广大观众在纷纷涌入的各种西方现代艺术中发现了音乐剧这种新型舞台戏剧样式并被它的艺术魅力所深深吸引时,被中断了30年的中国音乐剧的历史不仅得以接续,而且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和全民经济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本土音乐剧的创作、演出,以及表演教学、外国剧目引进、市场培育和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在最近30年来均有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

一、世界目光:远法欧西,以我为主

30年前,中国艺术家最早接触到的音乐剧,是以《演艺船》、《俄克拉荷马》、《西区的故事》、《窈窕淑女》、《音乐之声》、《屋顶上的提琴手》等为代表的美国百老汇20世纪30-60年代一系列经典剧目。此后不久,英国人制作的所谓“四大名剧”也纷纷被介绍到中国来。书面文献、影片和录像便是这种非正式传播的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四季剧团通过与中央戏剧学院合作的方式,将日本音乐剧的创作、演出和教学理念以及四季剧团的翻译剧目和原创剧目以更为直观的形式带进中国的课堂和剧场;之后欧美、亚洲及大洋洲的音乐剧团也纷纷带着他们的代表剧目来华举行商业性演出。据不完全统计,在最近20年间,在中国演出市场上亮相的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音乐剧剧目便有20余部之多,其中,除了《猫》、《悲惨世界》、《歌剧幽灵》等经典剧目之外,新近在欧美上演并走红的新创作品(如《美女与野兽》、《狮子王》、《巴黎圣母院》)及复排作品(如《大河之舞》、《42街》、《为你疯狂》、《芝加哥》等)也在本国首演三五年后登陆中国。

中国改革开放所创造的经济和文化环境,极大地拓宽了中国艺术家和音乐剧观众的世界性视野,使他们不仅获得了对当今世界各国音乐剧艺术进行零距离接触的绝佳机遇,而且也为他们在亚洲和世界格局中思考、选择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多种可能。

当时我们面临的现实抉择是:究竟是“远法欧西”,还是“近采日本”?

3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音乐剧选择的是一条“远法欧西、以我为主”路线,即将美国纽约百老汇和英国伦敦西区作为自己的老师,通过对欧美一系列经典剧目的剧场体验、教学临摹和文献研究,以领悟音乐剧的艺术真谛,借鉴其先进的创作和制作理念;在这个前提之下,坚持以我为主方针,根据中国情和观众需要,创造和发展中国本土音乐剧。

中国音乐剧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历史性抉择,是以下列原因为其历史和现实根据的:

其一,中国古来便有“不到西天、难取真经”之说。百余年来,欧美一直是世界音乐剧艺术的发源地和创演中心,音乐剧产业及市场化运作最为成熟,其世界性影响和领先地位毋庸置疑,因此是中日两国艺术家发展音乐剧的共同的老师。在地缘阻隔不再成为障碍的信息时代,只有将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目光越过我们的近邻日本投向更遥远的欧美,拜百老汇和伦敦西区为师,才能把音乐剧的真经学到手。

其二,中国音乐剧从业者通过四季剧团所了解到的日本音乐剧,以搬演欧美经典音乐剧为主、创演日本本土音乐剧为辅,这很可能是导致日本音乐剧的表演艺术成就和市场化程度较高而原创作品质量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

其三,与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与西方文明一直保持密切接触的情形根本不同,数十年来中国观众与西方文化的隔绝状态,也不允许我们将搬演欧美音乐剧的描红路线作为发展中国音乐剧的基石,因为这样做无疑会因长期的文化隔膜而使起步中的中国音乐剧市场从一开始便脱离广大观众的支持和滋养,从而失去自己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源泉。

其四,华夏文明历来既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更有以我为主的创造天性。对于音乐剧艺术亦复如此。在改革开放条件下,中国人之所以选择远法欧西、以我为主路线,对音乐剧这种商业化的新型音乐戏剧形式实行“拿来主义”并加以消化,用来表现中国故事、描写中国人物、抒发中国情感,从根本上说是由其强烈的自我表现需求和创造天性决定的。

综观近30年来的中国音乐剧,正是在这种世界格局与自我定位的双向互动以及对立足原创的自觉选择中向前发展的。这也足以说明下列事实:无论从数量和规模看,中国艺术家创作的本土音乐剧均大大超过翻译剧目和外国剧团来华演出剧目。

二、创作原则:时尚气息,华夏情结

中国本土音乐剧创作的主流,一直遵循着两个基本原则,即时尚气息和华夏情结。追求时尚气息以展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气质和生活风貌,能够使中国音乐剧从艺术观念和本体形态两方面将音乐剧与我国传统戏曲区分开来;追求华夏情结以彰显音乐剧的中国风格和东方神韵,能够使中国音乐剧与欧美、亚洲各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剧区分开来。

30年来,中国音乐剧实践家在追求时尚气息、华夏情结途程中,渐渐形成三种不同的风格――即都市化风格、乡土化风格和综合化风格;三种风格,互相映衬,各逞其技,构成了当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道灿烂景观。

所谓“都市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用国际流行的音乐剧形式来演绎当代中国人的都市生活。具体来说,这种国际化风格,在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诸方面尽可能向欧美音乐剧靠拢,题材选择上一般以表现都市生活见长,音乐、舞蹈的语言、风格追求流行化和时尚化,与我国民间艺术、传统艺术没有特别明显的联系,二度创作通常以写实的生活化表演和通俗唱法为主。这种都市化风格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当时出现的音乐剧《我们现在的年轻人》、《风流年华》、《搭错车》、《芳草心》,后来的《山野里的游戏》、《巴黎的火炬》、《四毛英雄传》、《夜半歌魂》,以及近10年来上演的《未来组合》、《赤道雨》、《同一个月亮》、《星》、《三峡石》等剧,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这种都市化倾向。

所谓“乡土化风格”,简要言之,就是把中国原有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主要是戏曲艺术,特别是像黄梅戏、采茶戏、花鼓戏、花灯戏、二人转等民间小戏)时尚化,以构建一种新型的现代民族歌舞剧。具体来说,这种乡土化风格,敢于借鉴欧美音乐剧的综合性艺术思维、舞台组合模式以及一切可用的表现手法,对各个不同的剧种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时尚化改造,使传统艺术转型为现代艺术,传统歌舞剧转型为现代音乐剧,以适应当代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在题材选择上,这种民族化潮流通常善于表现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及农村题材,其音乐、舞蹈语言和风格与民族民间艺术有深刻而明显的联系,在二度创作上每每显出写意性和写实性相融合的特征,程式化的表演有所削弱,生活化的表演有所加强;在唱法上一般以民族唱法为主。这类“乡土化”风格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较“都市化”风格为晚,其代表剧目,较早的有安徽的黄梅音乐喜剧《秋千架》,广西桂林的音乐剧《白莲》,近期有浙江嘉兴的音乐剧《五姑娘》、云南昆明的花灯歌舞剧《小河淌水》以及山西运城的民族歌舞剧《娘啊娘》、新疆的音乐剧《冰山上的来客》等。

所谓“综合化”风格,就是在艺术思维、表现手法、音乐舞蹈素材处理等方面广泛吸收欧美音乐剧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的有益经验和形态特征,并根据剧目创作使命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和自由嫁接,因此在整体风格上兼具“都市化”和“乡土化”这两种特色。其代表剧目有《黑眼睛,蓝眼睛》、《玉鸟兵站》、《中国蝴蝶》、《桂林故事》等。

整体看来,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这三种风格都还稚嫩,艺术上不够精致和成熟,因此市场和观众认可度较低。但这起码说明:中国艺术家在原创之路上不畏艰险,持续攀登,既未停步,更没有知难而退;只要我们把这种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发扬光大,再加上中国艺术家的聪颖和才智,相信中国原创音乐剧必然崛起于不远的将来。

三、表演教学:虚心描红,立足原创

从本质上说,音乐剧是一门表演艺术。虽然,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博大精深,成为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表演体系之一,而且其强调唱做念舞的统一也在表演形态上与音乐剧表演艺术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因其美学特征的虚拟性和程式化,还是与音乐剧的真实性和生活化表演美学有着显著的区别。另一种现实状况是,我国专业艺术教育分工明确,彼此壁垒森严,戏剧、音乐和舞蹈各成系统、互不往来,从而造成学话剧的既不能唱也不能舞,学声乐的既不能舞也不会表,学舞蹈的既不能表也不会唱。

这种状况与音乐剧表演艺术的高度综合性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中国艺术教育界便借鉴欧美和日本同行的经验,尝试在某些院校中开设音乐剧班,培养全能型的音乐剧表演人才。最早这样做的是中央戏剧学院,他们在日本四季剧团浅利庆太先生帮助下创办了音乐剧班,此后,北京舞蹈学院、武汉市艺术学校、河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诸多院校也纷纷仿效;迄今为止,全国开办音乐剧表演专业的高校已不下10余所,在校学生近千人,并已初步形成了下列几种不同的办学模式:

1、戏剧学院模式。以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班为代表。学员多来自各地话剧院团,大多是话剧演员出身,戏剧表演、台词等是他们的强项,但歌唱舞蹈则是其弱项。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又得到日本四季剧团在人员、师资、教材、教法、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加之有中央戏剧学院这个全国一流的高等艺术学府全部师资和教学设施的强大支撑,因此这个音乐剧班办得比较正规,比较系统,也比较有成效。在学期间,该班师生曾在日本四季剧院资助下多次赴日本学习培训,并在日本同行的帮助下先后在国内公演了百老汇名剧《西区的故事》十个教学片断及全剧和日本四季剧团的保留剧目《想变成人的猫》,后在北京上演的翻译剧目《美女与野兽》便由该班学员主演。其教学成绩显著,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

2、舞蹈学院模式。以北京舞蹈学院音乐剧班为代表。其学员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舞蹈演员,课程设置也比较正规,对学生进行舞蹈、戏剧表演、声乐、台词及其他文化艺术课程的训练,并在课堂作业中排演了许多欧美音乐剧的片断。

3、音乐学院模式。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班为代表。学生大多来自有歌唱天赋的高中毕业生,教学别注重声乐训练,因此其学生大多歌唱能力相当突出。相比之下,戏剧表演和舞蹈能力则稍逊一筹。近年来曾上演过《我为歌狂》、《六祖惠能》两部音乐剧,其创演质量在同行中反响甚好。

4、戏曲转型模式。以河南大学民族歌剧班为代表。学生主要来源于省内各地戏曲团体青年演员或戏曲学校(艺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由于这些学生多系戏曲演员或戏校学生出身,自小接受了传统戏曲唱做念打舞、手眼身法步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全能型音乐戏剧演员的基本条件;进入河南大学之后,除了接受现代文化教育和专业音乐教育之外,还在著名声乐教授武秀之指导下进行“假声位置真声唱”训练,使之经过三至五年学习掌握这种唱法,从而由传统戏曲演员转型为现代音乐戏剧演员,能够演唱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演出西洋歌剧、中国歌剧、音乐剧及戏曲剧目。多年来曾先后上演过歌剧《茶花女》(片段)、中国歌剧《第一百个新娘》和《叶子》、原创音乐剧《中国蝴蝶》及豫剧《走出一线天》。

5、职业艺术学院模式。以武汉市艺术学校音乐剧班为代表。学生主要来自武汉市各个中学初中毕业生中的有艺术表演才华者,进校后除了一般文化课之外,对之进行歌唱、舞蹈和戏剧表演等综合训练。三年之后,这些学生中的大多数都基本掌握了音乐剧演员所必备的综合表演技能,曾上演过教学剧目《红鬼蓝鬼》。浙江、湖南两省职业艺术学院新近创作演出的音乐剧《五姑娘》和《同一个月亮》,其演员基本班底便是两院的音乐剧班学员。

6、社会办学模式。由于采用商业化办学模式,学生专业背景相当复杂,办学质量亦参差不齐。办得较好的是翻译剧目《美女与野兽》及原创剧目《蝶》这两个商业性音乐剧剧组的演员培训班。其运作方式是:剧目正式公演前,在全国招聘演员并按照音乐剧表演艺术的综合性要求对之进行多技能职业化培训,公演时这些演员便成为剧组的基本班底。

必须强调的是,尽管中国音乐剧表演艺术教学模式不同,但其教学理念大多注意描红和原创相互关系的处理――在具体教学和课程设置中,欧美经典音乐剧作品及其精彩场面的临摹性排练占有很大比例,以期通过这种描红实践使学生对音乐剧多艺术元素的构成法则及其基本语汇、各种表演技能技巧的综合运用能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熟练的掌握;但在教学实验剧目的组织方面,则非常强调剧目的原创性和本土化,以使学生能够迅速适应中国本土音乐剧的具体情况和表现要求。前述《红鬼蓝鬼》、《中国蝴蝶》、《五姑娘》、《我为歌狂》、《同一个月亮》、《六祖惠能》等,都是由高等艺术院校为其音乐剧班学员量身定做的剧目。

中国音乐剧表演教学的“虚心描红、立足原创”理念,正是中国艺术家对于发展音乐剧艺术“远法欧西,以我为主”这一整体战略在表演艺术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同时也反映了中国音乐剧创演和表演艺术教学的高度理性自觉。

四、市场现状:硬件过硬,软件疲软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繁荣,需要有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强力支撑。对音乐剧艺术规律的认识水平和驾驭能力、音乐剧创作和表演人才的培养、剧目生产的数量与质量、音乐剧产业和音乐剧市场的成熟度等等,均属于软件建设方面;而剧场和演出设施、制作条件、资金来源等等,均属于硬件建设方面。

中国音乐剧市场,经过30年的培育已渐趋成熟。特别在中心城市,欧美经典音乐剧来华演出,多采用短档期、高票价的经营策略,因此票房业绩较好,而且培养了大批热爱音乐剧的观众,一个较为健全的票务营销系统也逐渐形成网络。相比之下,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市场现状不容乐观,除了《芳草心》、《搭错车》这两部剧目演出场次超过1000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外,大多数剧目皆因本身的艺术质量不高而导致票房暗淡,一系列衍生产品的开发也无从谈起。中国音乐剧产业尚处在襁褓之中。

与这一现实相联系,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主要投资方仍是政府。迄今为止,我国公演过的原创音乐剧,有80%以上均是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投资制作的。当然也有一部分商业投资或官民合资。投资规模非常悬殊――小型制作约在100万元(人民币,下同)左右,大投资高达6000万元。事实证明,这些巨额投资很少能够收回成本,更无望从中赢利。

就剧场和演出设施而言,中国各地大中城市均有适合中小规模音乐剧剧目的演出剧场数百家,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武汉、重庆、沈阳、西安等中心城市均有适合大型音乐剧演出的剧场和现代化设施。仅以北京为例:新近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家大剧院以及建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现代化剧场有保利剧院和世纪剧院,建于“”前的天桥剧场、北京展览馆剧场、北京剧院、人民大会堂剧场等经过改造翻修后,均能演出大中型音乐剧;此外,首都剧场、民族宫礼堂、歌剧院及海军、空军等大兵种礼堂等也都是适合中型音乐剧演出的场所。上述这些剧场大多配有现代化舞台装置和齐备的高科技灯光音响设备,其先进和豪华程度甚至可与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剧场相媲美。

上述种种情况足以说明,虽然整体看来我国在这两方面已经做到“软硬兼备”,但两相比较,硬件过硬而软件疲软,硬件建设远远强于软件建设。

五、前景预期:狠抓两环,苦练软功

制约中国原创音乐剧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对音乐剧艺术和音乐剧产业的观念误差和认识误区、对“大投资、大制作、大场面”的盲目迷信、投资与立项决策的主观随意、从业人员创作心态的普遍浮躁、票务营销策略的严重错位等等,都严重削弱乃至损害了我国原创音乐剧的公众形象。但笔者认为,在上述诸因素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一度创作;在一度创作诸元素中,最大的障碍是剧本创作;在剧本创作诸问题中,最突出的弊端是戏剧品格贫弱。由于绝大多数剧本立意落陈套,故事不动人,人物乏个性,情节少跌宕,冲突缺张力,展开无逻辑,从而导致音乐剧的一度创作在其起步之初便失去了戏剧品格和剧场趣味,其他综合元素因此无所附丽,音乐剧的整体性魅力必然大打折扣;何况我们在音乐创作、舞蹈创作、舞台美术创作及导演艺术等方面同样存在各色各样的问题。也正因为一度创作的低水平,导致音乐剧产业链在其启动之初便出现断裂,所谓上演率、上座率、票房营销无从实现,衍生产品等后续动作无法跟进,绝大多数剧目遭到同行和观众的双重冷遇也就可想而知。

业界同行渐渐认识到一度创作、特别是剧本创作的极端重要性,政府及相关制作单位采取公开征集剧本、举办剧本评奖、召开专题创作研讨会和剧本论证会等一系列措施,意在提高剧本创作的戏剧品格和一度创作的内在质量。随着音乐剧影响在中国的扩大和剧本稿酬标准的提高,必能吸引更多一流剧作家和诗人投身于音乐剧剧本创作行列。以我国戏剧艺术的深厚积累和从业者的聪明才智,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必有优秀之作涌现出来。

近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篇10

5年前我们提出,气候变冷和构造活动变弱是沙漠化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4]。近期中国科学家对罗布泊的科学考察提供了不可辩驳的证据[5,6]。

1.几种沙漠化成因假说

人为破坏说:认为过度放牧和开垦,砍伐森林和破坏地表植被,以及水土流失是沙漠化的原因。

变暖说:认为在地质时期低纬度沙漠区的雨期、少雨期与高纬度冰期、间冰期的关系模式是,低纬度少雨-高纬度间冰期,低纬度多雨-高纬度冰期。在变暖的间冰期,低纬度地区少雨干燥,沙漠扩展。近年来,国外一些气候数值模拟结果,认为co2的温室效应在未来几十年内将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中纬度地区干旱,其它地区变湿。

海气相互作用说:认为是热带海温异常导致低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所引起。

反馈说:认为干旱开始后,由于植物枯死,土壤水分减少,蒸发大为减少,形成对流性降水的可能性减少;半干旱地区过量放牧使地面反射率增加,改变地面能量平衡,导致下沉运动,造成持久干旱;雨云中的生物源材料的消失,使降水减少等等。

天文说:认为由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使中高纬度夏季辐射量减少,导致冰期的发生和沙漠区的扩大。

变冷说:认为气候变冷导致降水能源减少,蒸发量减少,干旱使沙漠扩大[3]。

2.两则最新的研究报道

新疆新闻网乌鲁木齐3月23日消息 我国土壤地理学家日前在对比近年才公开的美国侦察卫星发回的影象时发现,早在1961年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这一发现有可能使罗布泊干涸时间前推10年以上。美国第一代侦察卫星corona于1961年发回的照片显示,当时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已无积水,只是在湖区北偏西约70公里处有一片积水。而国家测绘局1958年绘制的地形图显示,这一年罗布泊的整个“大耳朵”地区都有湖水,水域面积达到5700多平方公里。如果上述资料都是正确的话,那么罗布泊"大耳朵"湖区就应该是在1958年至1961年干涸的。罗布泊的干涸,过去被归咎于塔里木河上游地区的大规模水土开发。钟骏平指出,如果罗布泊干涸时间上溯到1961年,那就应该说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开发只是加剧了干涸的进程,因为那时的开发规模很小[5]。

新华网乌鲁木齐3月27日电(记者赵春晖)刚刚完成对新疆罗布泊考察的中国土壤地理专家认为,在数千年以前,罗布泊曾是一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干旱区土壤盐渍化中比例尺调查图新法探索课题组的一份实地调查报告显示,罗布泊“大耳朵”干涸湖盆盐壳下1米至1.3米深处,有着20厘米厚的灰黑色淤泥层。通过对5个剖面淤泥层的碳十四测定,这些淤泥是5000年至6000年前有机物质的沉积。这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

3.气候变冷导致沙漠化

第29届和第30届世界地质大会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气候的长期趋势是趋向一个新冰期,而人类的短期行为会使地球趋向变暖。在最近一次气候最适条件下亚非沙漠地带曾被植被覆盖。全球变暖不一定完全是坏事,因为现在地球温度不一定是最佳温度。空间模拟分析指出,在全新世大暖期我国北方平均温度比现在高1.9摄氏度,降水比现代多195mm,而1.8万年前的最冷期,平均温度比现代低11.33摄氏度,降水量比现代少165mm。现在人们认识到,不把地质因素考虑进去,就难于搞清气候环境变化的实质。只有通过古今对比,才能确定人为影响的程度[2,7,8]。

一项计算机模拟分析显示,撒哈拉气候的巨大变化并不是人类引起的,地球轨道的逐渐演变使北半球变冷,季风变弱,导致降雨量减少,垂死植物减弱了蒸发作用,减少了降水的再循环,导致更多植物干枯死亡,苍翠的牧地退变为黄沙,居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9]。这是变冷导致民族大迁移的例证。任振球在1990年就提出北半球变冷导致沙漠化的观点[3]。

4.沙漠化的地球轨道周期

引人注目的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一个淡水湖,而且湖中水生植物茂盛;其后才经历了由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以至盐湖的演变过程[6];与之相对应,大约5500年前,新到撒哈拉居住的牧民遭受了一次毁灭性气候的突袭。在几个世纪里,降水量急剧减少,苍翠的牧地退变为沙漠,牧民被迫另择栖息之地。许多科学家推想,由于7000年前到达撒哈拉的人类过度使用土地而使植被迅速消失。事实并非如此,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大约9000年以前降水量就开始减少。在那以前,地球在每年6月处于近日点,北半球处于热夏,南半球处于凉夏,强烈的季风给撒哈拉带来丰富的雨水;在那以后,即5000年前近日点在秋分,北半球逐渐变冷,使降水量急剧减少,到1250年近日点在冬至,南半球最暖,北半球最冷[9]。因为处于同一纬度,罗布泊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并为撒哈拉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末次冰期鼎盛时期以来的陆上冰体的融化过程,北半球劳仑泰德冰盖和芬诺斯堪的亚冰盖于18000年前开始融化,快速的融化始于13500年前到7000年前,7000-5000年间的冰融量也很少。南极冰盖的融化始于18000年前获11000年前,并延续到5000-3000年前,初期融化较快,之后越来越慢[10]。18000年前正是近日点由冬至向夏至进动时期,南半球逐渐变冷,北半球逐渐变暖,与现在相同,10000年前近日点到达夏至,处于北半球暖期高峰,北半球冰盖融化迅速。10000年之后发生反向变化,南半球冰融持续,北半球冰融变少,5000年前近日点到达秋分,北半球急剧变冷,导致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急剧缩小。冰盖融化、撒哈拉沙漠化和罗布泊湖演化有明显的地球轨道周期。近日点进动周期为2万年,因此,目前的北半球变暖将持续1万年,重复18000年前的同样变暖过程。

距今约3800年,被称为“上千口棺材的坟墓”的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遗址,出现在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初评名单中,小河墓地的重要发现者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专家杨镰为记者揭开了这片墓地的神秘“面纱”。在小河以东17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它所代表的楼兰文明与小河同处罗布沙漠的大地理环境中,但楼兰文明的物质表达方式却与小河完全不同,并比小河晚1600年左右。3800年前的塔里木盆地中,没有丝织品,亦不见陶器,一群头戴翎羽尖帽、高鼻深目的白种人生活在这里;而公元后的塔里木则是一个兼有农、牧、屯田、贸易的社会。公元前与纪元后的塔里木,存在着一个文明大断裂,今人无法将它们连缀起来[11]。5000年前地球轨道周期引发的气候突变是“小河文明”消失的根本原因。

5.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

仅凭自然因素引起撒哈拉明显的沙漠化这一点并不意味着人类可以摆脱干系,差不多30%的热带雨林降水通过林木的根和叶得到再循环,砍伐林木会造成类似地球运转轨道引发撒哈拉现象这样的恶性循环[9]。在自然界的旱涝循环中,雨期把大陆变成到处是沼泽湖泊,地下水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充。旱期到来的时候,动植物就可以靠丰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来维持生存,直到下一个雨期。人到来之后,与淡水争夺生存空间。旱期排水造田减少了陆地蓄水面积,雨期为保护农田则修堤筑坝,让淡水沿江河白白流回大海。久而久之,地表水被排尽,地下水被抽干,它们都得不到自然的补充而失去流动与自净化能力。水草肥美的草原最终变为沙漠。自然界是生涝以备旱,人类是排涝以生旱。违反自然规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不仅撒哈拉地区是这样,中国的沙漠随都城的东迁而东迁,埃塞俄比亚首都随土地沙漠化和干旱而八次南迁[1],都表明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热带雨林、地表水和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使植被失去了生存的基础。要恢复自然界的旱涝平衡,就必须给人类生存必需的物质—淡水、空气和其它生物留有足够的存在空间,如中国目前实行的退田还湖、退田还林措施[12,13]。

中国和世界历史都有关于创世之初大洪水的记载,大禹治水是变堵截为疏导而获得成功的典型范例。疏导意味着大量地表水白白地流归大海,他虽然给人类留下了大量陆地空间,但最终导致地表水的流失和沙漠化的逐步发展。在人类的自我保护意识中,排涝保护农田是自身生存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沙漠化却同样威胁人类的生存。这样看来,大禹治水的成功恰恰表明人类对沙漠化负有责任。恩格斯曾对人类盲目的实践作过精彩深入的分析:“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粝氩坏剑?庑┑胤浇裉炀挂虼顺晌?幻??兀?蛭??鞘拐庑┑胤绞?チ松?郑?蚨?彩?チ嘶?酆椭?嫠?值闹行?14]。”这一精辟的分析同样适用于人类对洪水的胜利。土地沙漠化是自然界对人类破坏地表水资源的惩罚。

应该注意的是,风蚀造成的沙漠化和风飘流水造成的尘土和泥沙搬运过程是自然夷平作用的必然过程,是与造山作用相对应平衡的地质过程。过量减少水土流失会造成江河断流、入海口土地退缩、盐碱化、沿海水域营养结构失调和地壳均衡运动失衡等灾害。人类不可能杜绝土地沙漠化,只能把它限制在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定限度之内。技术失控和开发过度将破坏地球的生态平衡,这是人类认识的一大飞跃。因此,应该多学科、多层次、多领域、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人类活动(特别是重大工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避免盲目实践所造成的重大负面效应。砍伐森林、排水治洪加?恋厣衬??慕萄涤Ω靡?晕??H死嘣谙虼笞匀凰魅〉耐?保??械F鸨;さ厍蛏??肪车脑鹑?12,13]。

参考文献

1.石弘之.地球环境报告.中国环境出版社.1991,87-89,102-103,55

2.j.houghton.全球变暖.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20-127,90,226.

3.任振球.全球变化.科学出版社.1990,193-213.

4.杨学祥.土地沙漠化——全球性环境问题.科学新闻周刊.2000,(46):18

5.赵春晖。专家称数千年前罗布泊曾是个面积广大的淡水湖。

6.董永彪。罗布泊干涸时间有新说美军用卫星图片最新解密。2005-3-2318:43:/news/2005-3-23/2005323184233.htm

7.陈毓川,张之一,项礼文,等.90年代地球科学的动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17,165,185,204.

8.杨学祥.位能、形变能与热能的转换及全球变化的能量分析.中国学术期刊(科技快报)2000,6(7):878-880

9.sarahsimpson,撒哈拉的沙漠化,科学(scientificamerican,中文版),2000,(1):70

10.赵希涛,杨达源,等。全球海面变化。科学出版社,1992。118页。

11.饶沛。揭开罗布泊墓地神秘面纱生殖崇拜遍布墓地。.cn2005年03月30日16:31法制晚报。.cn/d/2005-03-30/1631566254.shtml

12.杨学祥.气候波动周期、沙漠化与人类知识结构.中国学术期刊文摘,2000,6(8):100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