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的必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4:57:28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转贴于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润滑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其次,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2

一、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思想,坚持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全面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符合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强调不断繁荣与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文化,符合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就能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环境,使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既面临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又面临许多新任务新要求。科学发展观正是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格局,提出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要关系,创造性地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因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党的先进性在当代中国最重要最具体的体现,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衡量标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全面建设惠及13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目标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必须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转变,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总体较低;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部分群众生活困难、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消极腐败现象等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比较严峻;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必备的条件,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真正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切实提高执政能力,必须解决好发展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非常艰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深化改革、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又要考虑人们的承受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人们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以及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既要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又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统一、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又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等。只有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二、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不只是单纯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发展观,而是注重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目标明确,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推进发展的根本观点和方法。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其他社会主义建设者等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即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克服单纯以经济指标衡量发展水平的观点,做到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城市与农村、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五个统筹”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途径,深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坚持“五个统筹”,必须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各构成要素的优化整合,在统筹兼顾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更好的统筹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它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体现了发展本质与发展动力的统一、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的统一、发展要求与发展方法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新认识,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我们应当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思想内涵和基本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真正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

三、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长期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胎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现代化建设任重而道远。只有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往社会主义进程中出现曲折,主要原因在于指导思想偏离了这个根本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再到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这个思想进程反映了党对发展和科学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化。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阶段,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这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必须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我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经过5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取得巨大成就,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差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全国农村还有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还有不少人处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我们必须认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基本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长期性、艰巨性,增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坚定性,提高想问题、办事情决不可脱离实际的自觉性,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当前,特别要注意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努力提高科学发展的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3

坚持“两个务必”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19**年3月,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针对党内因为胜利而可能出现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集中回答了共产党人如何在伟大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如何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问题。坚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对坚持“两个务必”一直高度重视,反复向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加以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针对党的优良传统遭受严重破坏的状况,告诫全党“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世纪90年代初,同志要求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闭幕不久,同志就带领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西柏坡,重温同志当年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牢记“两个务必”。可以说,在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光辉历程中,“两个务必”已经成为我们党不断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重要政治保证。

坚持“两个务必”,要求我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面对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始终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正是牢记并坚持“两个务必”,我们党才经受住了各种困难和风险的严峻考验,成功地领导了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始终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我们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坚持“两个务必”,对于我们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执政地位的巩固、执政使命的完成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

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同志重申牢记“两个务必”,对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一方面,“两个务必”是我们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有力思想武器。对于我国来说,本世纪头**年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既面临着需要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需要认真对待的严峻挑战。只有坚持“两个务必”,以之激励广大党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懈奋斗,才能迎接各种挑战,永葆党的先进性。另一方面,“两个务必”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法宝,是凝聚人心的强大“磁力”,是联系和团结人民群众的牢固“纽带”。只有坚持“两个务必”,才能使广大党员强化宗旨意识,避免贪图享乐、脱离群众,使党的凝聚力不断增强,联系和团结人民群众的“纽带”日益牢固。

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坚持“两个务必”是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思想建设方面看,坚持“两个务必”,要求广大党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这是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确保党的性质不变、宗旨不移,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思想保证。从作风建设方面看,坚持“两个务必”,要求广大党员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浮躁浮夸、急功近利,反对铺张浪费、贪图享乐,反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切实做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察民情、解民难、纾民困、保民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因此,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坚持“两个务必”作为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党才能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永葆先进性。

坚持“两个务必”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汲取的宝贵经验。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80多年来,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并形成了坚持“两个务必”这一宝贵经验。在革命时期,我们党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度过了井冈山时期的艰苦岁月,靠吃草根、吃树皮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靠纺车和小米加步枪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这一时期造就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无不包含着“两个务必”的内容;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造就的“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都是“两个务必”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大力弘扬“两个务必”,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倡导“两个务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持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坚持“两个务必”,是我们党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出发,从党员队伍的思想实际出发,为加强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而作出的科学概括和总结,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汲取的宝贵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进一步弘扬“两个务必”,才能更好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

持之以恒地把“两个务必”落实到先进性建设中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主题。把“两个务必”落实到党的先进性建设中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能继承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先进性,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始终不忘“老祖宗”。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广大党员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才能克服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才能把实现远大理想与切实做好当前工作统一起来,把坚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与坚持科学求实态度统一起来。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不忘发展。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先进性,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在区域发展上更多地关注欠发达地区,在城乡发展上更多地关注“三农”问题,在处理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问题上更多地考虑可持续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始终不忘人民。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性因素和决定性力量。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两个务必”,就是要使全党同志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使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图书馆;以人为本;发展观

1.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高校图书馆的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图书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样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才能切实起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桥梁作用,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第一,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和灵魂就是“以人为本”,它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根本点。作为高校“图书馆”,它首先必须肩负与完成普遍的社会教育性的责任,既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大量知识信息的合理收集、组织和传播,确保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自由、认知社会的权利,长远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和精神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性。这是高校图书馆应有的一个最为现实的价值取向。

第二,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它成为高校教育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更是它立足的基本点,“全心全意作教育"是高校图书馆不断保持发展变化的实际含义。

第三“以人为本”,它全面的反应了大学图书馆服务的标准与方向性要求,既体现了不但要为受教育者提供最基本的服务,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此同时也成为大学科研教育创造性发展的台阶,这也是图书馆发展的高标准的要求即发展的“硬道理”。

2.高校图书馆必须坚持全方位的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理念

高校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坚持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教育性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所谓教育性是指高校图书馆要想真正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全面的人材,就必须明确自身的身份,这就是说高校图书馆并不是单纯的“图书馆”。在综合性大学里,图书馆的工作任务不再是单纯的文献资料的储备库,图书馆应从整个高等学校教育的大背景下来考虑自己的工作与发展目标,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讲,它不仅仅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和发展建设,用以满足广大的读者的信息需求,更重要的是要使图书馆确实成为广大教育者即教师和受教育者即学生学以致用与教育发展的基地。这就体现了“图书馆”在高校教育的范围内的“教育性”作用。所谓的“教育性”作用,也就是说在当前国际教育的大舞台上,已经有很多综合性大学的图书馆早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职能单位,成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内图书馆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下大力气,从各个角度上把握和体现其内涵,其一,图书馆作为社会化的广泛的知识信息的传播者,首先要为广大读者服务,为大学的中心工作即教育教学服务,并将此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上来并付诸以全面的实施,其二,对于图书馆来讲,必须彻底打破重视馆藏轻视有效利用的传统观念,把为读者服务工作做为自己的中心工作,让广大读者切实地得到知识的利用和享受,使高素质的、全面的、复合型的“知识性人才”的思想得以实现并成为一种可能,而不是束之高阁使之成为一句空话.

第二,图书馆要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前沿性的服务

图书馆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服务,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单纯的专业性知识学习提供形式和渠道。二是为分门别类的专业性知识的阅读提供服务保障。其宗旨在于真正达到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的目的。这是因为图书馆已经从单纯单一的被动模式的僵化状态向普遍的复合式的主动模式状态的方向发展,并向科学发展的方向实现着过渡。为达到此目的,图书馆必须实现并具有俩种可能:一是为单一专业性知识服务建立可靠的工作平台,二是提供切实可行的系列材料,以满足专业化读者对文献资料的需求。这两点需求虽然繁复,但它却立足以人为本,为图书馆全面完善科学的发展带来实现的可能。这样的大学图书馆势必会对现代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第三,图书馆发展建设的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高校图书馆要立足于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社会背景下与教育的动态发展环境下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这就更加明确地决定了大学图书馆在当代大学教育下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也可以看出它是整个高等教育教学不可分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设想:第一,要坚持一贯性的为教育发展服务的原则,至始至终把工作重点和方向放在是否能为教育和科研服务作为办馆的方向,是否以有效的功能之体现作为其业绩评估的尺度与杠杆;第二,体现其核心能力,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信息环境和不断变化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切实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武装自己,创建新的可持续的增长点,以完善教育教学及教育在新形式下对图书馆发展建设的新需求。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5

【原刊地名】福州

【原刊期号】200303

【原刊页号】73~78

【分类号】D2

【分类名】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200309

【标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

【作者】王家芳

【作者简介】王家芳南昌大学马列部主任、教授(江西南昌330029)

【内容提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强调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既尊重历史必然性,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地、整体地推进社会进步;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题】理论视野•哲学探讨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运用

【正文】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世纪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具体实际,联系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把握党的历史使命,把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贯彻到党的建设理论之中,创造性地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开拓了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

一、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强调必须随着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与时俱进,进行理论创新

唯物史观在承认实践对理论起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非常强调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科学理论对党和国家的事业的指导作用,在唯物史观对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辩证关系的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如下两个问题:

第一,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且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近代以来的中国革命运动,在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前,一次又一次地遭受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深刻认识到科学理论指导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上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一方面,是因为客观现实世界是发展变化的,精神文明、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与此相适应,理论作为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作为对社会实践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必须是发展的、前进的和上升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另一方面,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始终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本身就是发展着的理论。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的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自己的理论当作终极真理,而是主动让自己的理论去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并根据社会实践的检验严格纠正自己不正确的认识或论断,使自己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特别指出了当前理论创新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跨入新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将在更加广阔、更加复杂的背景中展开。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环境越来越复杂。所有这些,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就需要有新的科学理论,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就给我们党提出了理论创新的任务。由此,江泽民同志强调:“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只有这样,党的思想理论才能引导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2]

在新世纪如何进行理论创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是一劳永逸的终结真理,而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理论。当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这里的从实际出发,包括从时代特征、国际局势、国内形势和党的任务出发,但最根本的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江泽民同志还特别指出:“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3]

再次,要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全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共同研究和回答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

二、依据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的原理,强调必须既尊重历史必然性,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唯物史观指出了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决定性和选择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这一原理,强调我们党既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要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坚持唯物史观的决定论原则。江泽民同志认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历史发展中的客观因素、必然趋势。人们不能左右“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能改变“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能背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必须以决定论原则去观察和处理一切客观的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实事求是地认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清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性和规定性,顺应历史的潮流,坚持“三个代表”,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要承认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唯物史观的主体选择原则。“三个代表”中的“代表”,以动词形式出现,是一种主体行为,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这里的“代表”,不是一般的“代表”,是“始终”、“自觉”地“代表”。江泽民同志认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代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要知道社会发展虽然是一种客观过程,但却不是纯粹自发的过程,而是自发过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我们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可以利用客观规律;我们党必须以选择性原则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和方式,来思考自己的历史使命;要在历史发展的“可能性空间”中作出正确的抉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在新的世纪,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飞。

唯物史观还指出了人的实践活动是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这一原理,为我们党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即,中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教育文化水平低,而且发展很不平衡。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是制约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不能超越这一历史条件,否则就会陷入盲目性,欲速则不达。这方面,我们已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我们虽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历史条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动性、创造性的活动创造出更加适合自己和下一展的新的历史条件。

既然社会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实践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那么,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怎样才能做到既要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实践方略。

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历史的必然性表现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强调我们党要尊重历史的必然性,在这里,就是要遵循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反映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主体的能动性则表现为如何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提出科学的理论和纲领,制定出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选择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具体体制和战略的选择,可以表现出巨大的能动性,不同的选择对于主体目的的实现和客观规律的符合会有所差别,甚至迥然不同。所以,要特别慎重。实践证明,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正确的抉择,是主体能动性作用的一次光辉展示。

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要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但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有自己的特殊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精神文明是社会意识中积极的、精华的部分,精神文明以物质文明为基础,又对物质文明有巨大的反作用,是物质文明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条件;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等都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尊重这些社会发展中的客观规律,就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科学研究和正确开展思想领域的斗争;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建设和繁荣我国的文化事业。还要看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有性质的不同,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这里有一个甄别、选择的问题;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个重在建设的问题;先进文化有一个扶植和培育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提出科学的理论和纲领,制定出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措施。当前,要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广大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征途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首先要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对历史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历史乃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历史,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的规律。在这里,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就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就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其次要懂得,要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提出科学的理论和纲领,制定出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且,要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前,要把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全面统一起来,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保证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要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和各方面具体利益的关系,在努力兼顾和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时,首先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既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尽快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又要全面考虑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要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党的宗旨教育,帮助他们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掌握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三、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的原理,强调必须全面地、整体地推进社会进步

马克思主义以唯物辩证的方法来分析人类社会,得出了人类社会是一个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这一科学结论出发,全面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发展源泉、生长机制以及运动规律,把对个别社会现象、领域或过程的研究上升到对社会总体的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社会主义社会看作是一个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由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江泽民同志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4]“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5]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而且包括政治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因素的各个方面互为条件、互为目的。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就是畸形的,就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党必须带领全国人民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全面地、整体地推进社会进步。这是党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适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就是要发展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把经济建设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所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条件;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各种问题的关键;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为共产主义创造雄厚物质基础的唯一途径。

适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就是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6]这是因为民主政治建设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较之资本主义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不仅要创造出更发达的生产力和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还要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建设高度的民主和健全的法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生产力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活动主体,要求自我选择、自我主宰,表现出历史的主动性,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是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政治条件;人民群众又是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群众有多方面的利益需求,政治利益的需求是最重要的需求之一,人民群众所要求的政治利益从根本上说,就是当家作主。

适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无疑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把物质文明建设好。同时,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7]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8]这也是因为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中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裕,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就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也难以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全党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9]并且,人民群众不仅有物质需求,同样有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实现广大人民利益的重要内容。

适应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客观要求,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0]因为人与社会是统一的,人是社会唯一的有机构成要素,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来实现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尺度和目的,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标准;社会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问题。“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的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11]

四、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原理,强调必须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

唯物史观论证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依据这一原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12]

我们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则根据革命或建设的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不同而有所不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这是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纲领。

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13]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理解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辩证关系的一个基本思想。一是最高纲领是最低纲领的目标和方向。党在革命或建设的每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纲领都必须以最高纲领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根本目标、前进方向。如果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放弃了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必然要改变党的性质,失去先进性。二是最低纲领是最高纲领的基础和前提。最高纲领的最终实现,有赖于党在革命或建设的每一发展阶段的最低纲领的实现的积累,每一个最低纲领的实现,都为实现最高纲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如果一个无产阶级政党不顾最低纲领,脱离现实空谈共产主义理想,也会改变党的性质,失去先进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脚踏实地,把党的最终奋斗目标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奋斗目标上来,切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可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革命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

“三个代表”是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统一的根本途径。共产主义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社会,由此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渡进一步创造物质条件;共产主义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由此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努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才能为向共产主义过渡进一步创造精神条件;共产主义是人类获得彻底解放,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由此规定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人地位。共产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事业,只有全心全意依靠人民群众,才能有实现共产主义的现实力量。这些,既是对我们党提出实践“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又是我们党实践“三个代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五、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原理,强调必须在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就其终极目的和人文本质而言,是唯物史观最核心、最根本的思想。江泽民同志在其“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中,依据唯物史观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学说,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正确、全面地阐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和过程的相互关系、理想与现实的相互关系、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明确地提了出来。

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过程的辩证统一。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这一基本原理。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共产主义不仅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自然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逻辑地包涵在共产主义的根本目标中。目标是在过程中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的实现需要经历非常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环节及其由以形成的条件和前提将逐渐地发展和成熟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主旨就是强调要注重培育构成人的全面发展的因素、环节及其由以形成的条件和前提。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尚未具备充分的条件,仍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去创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赖于的充分条件和扎实基础。我们不能超越历史阶段去企求超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又不可托辞人的全面发展是将来要实现的目标而放松今天的努力。

人的全面发展是理想和现实的辩证统一。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社会发展本身对人的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当进步人类意识到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之后,便开始了对其执着的追求,成为进步人类特别是共产党人的共同理想。理想的实现要靠现实的努力,现实的努力靠理想引导。马克思在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客观要求,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造就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并且指出了如“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等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尽管这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可能真正实现。可见,马克思在他所处的时代,就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和现实统一起来了。江泽民同志则进一步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课题,对我们党明确提出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这种现实需要,由三方面的因素决定。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实现了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剥削制度的消灭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无限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阶段,人们对基本生存资料的需求趋于稳定,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则日益凸现出来。二是生产的社会化、经济的全球化呈现了新的气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上升到新的高度。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我国的经济日益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需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三是资本主义和工业文明的局限性所导致的“全球问题”日益严重地威胁和干扰着人类世界,人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全球问题”归根结底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引发的,而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最终要取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自然的矛盾和人与社会的矛盾得到真正解决的内在根据和条件。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因此,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相关方面的研究,为人文关怀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就显示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含义和现实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的基础上,要始终把大学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开展适应他们思想特点和生活实际的教育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在尊重、引导和满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需要的基础上,肯定大学生的价值,切实关怀大学生的思想成长、政治进步、道德提升、心理和谐、价值实现和权益维护,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样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的能力的充分自由发展;人的才能的多方面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发展;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的充分满足。作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和归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正是这一目的的客观要求。人文关怀不是通过强灌硬输对人进行教育,而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尊严、价值、个性、追求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怀,从而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感,提高主观能动性,自觉主动接受教育,实现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和谐发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是大学生面对和处理现代复杂的社会背景、思想矛盾和心理困惑的必然要求。通过给大学生以必要的物质关怀、全面的精神关怀和充分的人生指导,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素质教育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开始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是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改革运动。”②虽然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素质教育”有不同的定义,有各种不同的表述,但有若干共同点,基本上都强调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它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全新体现和进一步发展。素质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对传统的以知识为基本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否定,是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是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回归,是社会发展多元化的背景下,重新调整教育思路,把教育的基点放在学生发展和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上的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变革。”③它必然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才能被普遍接受,其发展必然遭受挫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探索,找到合适的途径为其发展道路扫清障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体现和有效途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要求在教育过程中确立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尊严、价值和理想,关心学生心理和精神需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与知识能力和技能的发展相协调,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健全发展,这就恰好顺应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全面性的要求。

(三)有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目的的。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发展。强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则是其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方式、体制、模式等各方面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变革。”④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运行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大学生身上,就表现为他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自由意识和开放意识的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展,必须随这些变化而变化。“德育自身的健康发展与完善是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为尺度来衡量的。”⑤在新时期,只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新变化、新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主体性,理解、满足他们的新需要,促进他们的健康、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问题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受到了专家学者较多的关注,其意义也比较明显、重大,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效果的发挥。解决问题首先要找出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6-0123-02

一、坚持发展,注重社会建设,增强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在我国GDp位居世界第四、进出口贸易总量排名全球第三的今天,如此强调发展的重要性,表明我们党对国情和使命有清醒认识。我们的人均收入还只排在世界100名之后,农村贫困人口还有两千多万,不同群体、地区、行业的人们之间还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收入差别。所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

2.更加注重社会建设

发展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如果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也难以实现持续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取得进步,但相对于经济发展来看明显滞后,存在着“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对经济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要增强加快发展的迫切性

发展是硬道理。有发展城乡才会有变化,有发展群众才能得实惠。把握住发展,就从根本上把握了建设现代化新苏南的本质。如武进虽然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百强第八,但前面的标兵越走越快,后面的追兵越逼越近,与先进地区相比,建设全面小康已经慢了一拍,其“开拓创新学昆山,争先进位超萧山”的任务是艰巨的。所以,在推进苏南地区现代化事业中,必须始终围绕发展这一主题,把加快发展作为建设新苏南的第一要务。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发展的利民性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以人为本”,既是对80多年来我党光荣传统的继承,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地区工作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人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发展,党要一如既往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且全面把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2.以人为本是社会建设的理念和价值目标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根本价值目标。我国的改革和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这也包含着价值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然要追求效益,追求财富的增长,但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实际上也区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同的价值追求。这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有导向的作用。

3.要注意发展的利民性

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人民群众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红利,人民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民对精神文明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日益明显。苏南地区还有许多群众因为种种原因,已在共赴小康的道路上落伍了。同时,苏南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群众不能同步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所以,要重视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利民性,始终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同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三、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十七大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虽然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连续多年接近甚至达到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我们要对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有更明确的要求、更自觉的追求。但是,发展的过程有时在某些地方会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非均衡性和不合目的性。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方面。

2.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统一对社会建设具有统领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新进展。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既是科学发展也是和谐发展。十七大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以人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主体力量和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既依赖自身素质提高和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又依赖于社会环境的优化。因此,必须正确处理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自身的各种素质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协调和谐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只有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才能逐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苏南地区已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比重将不断增大,社会发展的地位会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将更多地服从于、服务于社会发展。但是,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武进的经济结构上还存在外向程度不够、利用外资不多、产业结构不优、规模经济不大、服务业比重不高等问题。同时,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方面依然存在。如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经济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资源供给制约着经济发展,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因而,要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加快促进产业升级,更好地把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规模与内涵结合起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以及人与人的协调。

四、坚持统筹兼顾,增强发展的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关于发展的知识和信念,而且是关于发展的策略和方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1.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当前,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统筹兼顾方法的重要性,主要是因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统筹兼顾各个方面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统筹兼顾是推进社会建设的根本方法

统筹兼顾实质是调节和协调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使发展的各个方面相适应,各个环节相协调。统筹兼顾方法,既强调立足全局、统筹规划,又突出了兼顾各方、各得其所,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于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的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部署社会建设和发展;必须真正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相互联系、协调发展中,推进社会建设;必须协调和处理好社会建设与其他建设的矛盾,既要考虑社会建设自身的需要,又要考虑经济实力的承受度;必须用兼顾的方法亦即结合的方法,处理好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矛盾。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8

[关键词]精神教育;马克思主义;人学

[基金项目]2011年浙江省教育厅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201121733)

[作者简介]张中飞,女,1976年1月,汉,浙江嵊州人,浙江海洋学院社科部讲师,南开大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浙江舟山316004

精神教育是以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以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和精神信仰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推进人的精神进化,提升人的精神存在状态为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教育,它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在当今物质主义泛滥,工具理性膨胀的时代,加强精神教育,关注人的精神需求,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已迫在眉睫。而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亦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追求的重要目标。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人的本质、属性、需要、实践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为主要内容的系统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精神属性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属性之一,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特有的不可或缺的高层次需求,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关注人的精神世界,推进人的精神进化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不懈的追求。人的精神世界是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精神教育共同关注的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框架分析和研究精神教育,对于奠定精神教育的哲学根基,推动其不断深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人的精神属性是精神教育的人性根源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在自然属性、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三大人的基本属性中,精神属性是使人得以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属性之一,正如马克思所说: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p96)人的精神属性源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同时在一定意义上又高于这两大属性,起着最高的统摄作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思维着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精华”,[2]p(279)它是人类引以为傲的属性,正是因为具有这一属性,人才成为了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存在。首先,人形成了有别于动物心理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不仅仅“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不是“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3]p(81-82)而是一种自觉的、能动的意识,它不仅能反映外部世界,而且还能认知自我、体验情感和调控意志。其次,人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独特的精神属性使人不仅能正确的反映外部世界,认识自我,而且还能自觉的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再次,人成为了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的存在。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是追求意义的存在物,提升和超越自我,追求完善是其永恒的内在诉求,人在其生命活动中需要不断的打破限制,超越现实,最终实现自我。总之,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是有别于动物的主体性存在,是一种能动的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精神性存在。

人的精神属性决定了人不仅是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精神性的存在。相较于动物而言,人不仅有低级的心理机能,更有高级的心理机能、复杂的精神世界以及丰富的精神活动,形成了高层次的道德规范和精神追求。可见,精神教育是人作为精神性存在的必然要求,人在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中,除了要接受“身体教育”,更应不断的接受精神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提升道德水准和审美能力,确立正确的信仰。因此,以构建、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为核心的精神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精神性存在决定了精神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要性,人的精神属性构成了精神教育的重要人性根源。

二、人的精神需要是精神教育的出发点

人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有机统一,与之相适应,人的需要是由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人的精神需要是在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更高层次的需要,它表现为人在心理、情感、归属、道德、审美、理想信仰、自我实现等精神生活上的追求,表现为人们求真、向善和审美的需要,它是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体现。人的精神需要具有广泛多样性、主观能动性、永恒超越性等特征。首先,人的精神需要是广泛多样的。马克思曾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p(130)。人的需要是广泛多样的,人的精神需要亦是如此。人既有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精神需求,又有心理、情感等基本的精神需要,更有理想信仰、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人的精神需要是由高低不同层次,广泛多样的需要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复杂体系。其次,人的精神需要具有主观能动性。精神需要是在人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人对自己的精神需要具有清醒的意识,并在能动的实践活动中自主的选择、实现自己的精神需要。再次,人的精神需要是永恒超越的。人是历史的、超越性的存在,这决定了人的精神需要必然是不断提升,永恒发展的。而且由意识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所决定,相较于自然和社会的需要,人的精神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超越现有的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获得无限的发展和提升。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必须有时间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5]p(260),追求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人的本性之一。精神教育是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诉求,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品质,明确人的精神信仰,完善人的精神世界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对精神需要合理性的肯定,一方面为精神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人学基础,另一方面为精神教育的有效开展指明了方向,精神教育的开展必须针对广泛多样的精神需要,必须尊重人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必须遵循精神需要的变化发展规律。人的精神需要是精神教育实效性的有效保障,也是精神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三、人的主体性是精神教育的根本宗旨

人的主体性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是“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1]p(167-169)“人始终是主体”[1]p(130)。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中,主体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着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表现为人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主体性的首要表现,它为人的主体地位的获得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重要保障。主体的自主性是在人的自我意识基础上,相对于现实的主客观条件所表现出来的独立、自知、自由、自主、自为的特性和能力,它不仅使自己成为了外在客观世界的主人,同时也成为了自己主观精神世界的主人。能动性是主体性的重要表现,它是人在自觉认知自身的主体本质和地位的基础上,按照自身的目的和需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是意识的能动性和实践的能动性的有机统一。能动性是主体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自主的重要保证。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表现,是主体性的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主体在认识和掌握客观必然性的基础上,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索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特征和能力。创造性使主体在不断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日益的趋向完善。人的主体性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它将随着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深入而不断趋于丰富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人学将人的主体性的培育、发展和完善视为是人自身发展的应有之义,视为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提出的必然要求。人的主体性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主体能力的提升、主体精神的培育以及主体人格的塑造。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人对自身的主体地位尚缺乏真正的自觉,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勇于承担的主体精神亟需进一步培养,心理健康、品质优良、信仰坚定而崇高的主体人格有待进一步塑造,人的主体性尚需进一步完善。精神教育是培养和塑造主体灵魂和精神的社会活动,它以人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的培育为其根本宗旨的,它对于弘扬和提高人的主体性具有积极的意义。精神教育的开展和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四、人的实践性是精神教育的有效途径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它认为人“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p(73)是从事着现实的实践活动的人。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他曾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3]p(46),因此,人是实践的存在物,实践性是人的根本属性。在人的产生和发展上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的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3]p(55),人通过实践活动同时实现了对外在客观世界和内心主观世界的成功改造,实现了自身的发展。此外,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人的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在实践活动中分化的产物。精神世界即人的主观世界,是人脑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的精神活动以及心理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人的思想、意识、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等内容。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也是这样。”[3]p(72)可见,人的思想、意识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人的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和内化。实践活动最终使客观的物质世界二重化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因此,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

精神教育是以提升人的精神存在状态,构建完善的精神世界为己任的教育活动。使人具有丰富而健康的精神生活、崇高而坚定的精神信仰、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完满的精神世界等历来是精神教育的奋斗目标。而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表明实践是精神世界的源泉,丰富的精神生活离不开实践的创造,坚定的精神信仰必须经历实践的打磨,精神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实践活动的发展创新才能实现,总之,实践是最终营造完满精神世界的唯一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有效而成功的精神教育必须回归实践,使人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真正的体验和感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在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实现精神进化,在曲折的实践中坚定自己的精神信仰。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理论为精神教育的有效开展和目标的最终达成指明了现实的正确途径,也为精神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五、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精神教育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研究探讨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是其未来理想社会的理想目标和主要特征,在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中,马克思就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p(649)。此外,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曾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p(29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最高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和实现,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p(123),它表现为人的多样化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而精神需要是人的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活动和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力量的发展,人的社会交往也必然包含人的精神交往,而人的心理、道德以及思想观念则是人的个性主要内容。由此可见,人的精神需要、精神活动、精神力量、精神交往以及人的心理、道德、思想、观念等的全面发展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和完善。而人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着现实的实践活动的人,人是社会的现实的人,基于这一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现实的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人的发展必须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必须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社会制度和体制、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才能最终实现。

马克思认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6]p(108),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放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它的发展过程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是相一致的。在这一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教育是推动人全面发展实现的重要动力,马克思也曾指出:“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培训”[5]p(195),人的知识、经验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必须通过相应的教育才能实现。教育作为培育人的活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其最终的奋斗目标。精神教育是完整的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优良品质、坚定信仰、崇高精神境界和完满精神世界的人是其终极培养目标。由此可见,构建人的完满精神世界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是马克主义人学的最终追求,也是精神教育的最终归宿。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9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改革创新

新常态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已经成为学界和业界广泛关注的焦点。经济新常态是指经济运行的一种均衡状态,注重经济发展的低投入、中速度、优结构、高质量、好效益。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要求,必须深度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

一、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按照学界和业界的普遍观点,经济新常态主要包括两重逻辑:一方面,它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它是启动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条件。前者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适应以中速增长为显著特征的新环境,后者要求今后我国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尊重新常态这一“大逻辑”,再也不能为了追求高增长以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去破坏资源环境,导致经济发展难有持续性。当然,经济保持中速增长状态也许给现实带来诸多矛盾和压力,但经济新常态必须要容忍中速增长,在矛盾和困境中寻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路径。而且,新常态并不是反对高增长,只是反对不重视优结构、好效益的高增长。因此,在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必须找到经济发展速度、结构和效益之间的平衡点。要找到这一平衡点,就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这主要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过去靠投资动力、人口红利等因素推动的高速发展,随着这些因素的逐渐枯竭而难以为继,加之出现了产能过剩、产业低端等困境,这使得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历史和实践也反复证明,只有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格局,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全球性竞争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必须关注新技术发展动向,不断研制出能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促进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实现产业全面深刻变革,从而抢占全球战略性产业发展制高点。

二、协调好产业结构调整的“三对关系”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着力点

要想有效推进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必须协调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三对关系”。其一,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找到短期适应性调整和长期战略性调整之间的平衡点。根据西方经济学的观点,短期是追求特定条件下经济运行的结果;长期则寻求经济运行的未来趋势。新常态正是经济运行的趋势性特征,它更强调长期性。因此,必须妥善解决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将短期适应性调整的内容和长期战略性调整的方向有机融合,以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客观要求。短期适应性调整是根据特定时期我国市场供需的矛盾,深度调整既有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以纠正过去的比例失调问题。长期战略性调整是既要考量当前情况,又要根据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做出前瞻性的产业结构安排。其二,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与企业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一关系,就是要找到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之间的平衡点。政府的政策导向与发展目标是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它们总是依据市场供求信号去配置资源,从长期来看,这难免会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困局的出现。因此,着力解决好政府和企业乃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其三,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过程中必须处理好连续性和突变性的关系。尤其要找到产业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之间的平衡点。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着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出发点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从传统的高速增长逐步迈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传统的高速增长是低效增长,是粗放式发展,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要想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高效优质发展,必须使我国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制造”环节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研发、设计、服务、销售”环节迈进。其一,要对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分工地位。必须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进出口。持续扩大服务外包领域,推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承接各国高端加工制造,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其二,要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充分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构建多层次自主创新体系,加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其三,要推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我国完整的产业链。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要引导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发挥区域产业集群功能,有效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效益。

四、以改革创新思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点

适应经济新常态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地引领经济新常态,这就需要我们用改革创新思维切实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深化改革已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推进新常态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才能破解发展困境,塑造持续的发展动力。要想引领经济新常态,就必须将改革创新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创新之法去破解产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促进产业结构朝科学化、合理化方向优化。就当前情况而言,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必须建立在原创和基础研究的前提下,着力构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五大支柱,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创新增值,进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从当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要想通过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来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必须树立改革思维,着力破解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难题。要做到这一点,改革的重心必须放到问题导向上,把握住矛盾和问题的关键环节,把握主要矛盾,尤其要准确研判和评价未来的市场需求动向,建立和完善引导我国市场需求的政策响应机制,挤出不合理的市场需求因素,积极培育有效健康的市场需求。如在推进战略性产业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仅仅依靠企业单方面去宣传和引导,显然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需求不相吻合,因此,各级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杠杆促使民众日常消费的偏好向有利于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转移,并且要用必要的政策手段去刺激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作者:谭宗梅单位:中共广西自治区龙胜县委党校

全面发展的必要性篇10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本质特征的一个重要概括。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自身发展的高级形态,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或三大历史阶段: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是指前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是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才形成了普遍的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要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贪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人们虽然在形式上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实际上却受到物的统治和支配。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就是未来的共产主义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生产力高度发达,消灭了阶级、压迫、剥削,人类社会实现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与社会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作为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和天地。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解放人、发展人,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并不断创造着物质文化条件。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仅体现在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上,而且体现在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可以说,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终实现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控制程度的高度发展,它包括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方面。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即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就作为个体的人来说,它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上述两个方面,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目标。

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必须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目标。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提出,我们不但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也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而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放和发展人类自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社会培养“四有”新人。可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它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新世纪新阶段,当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逐步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的时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追求。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七大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把人的素质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强大动力。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需要社会发展为之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有力地推进社会物质文化财富的创造。当今世界的竞争,根本上是人的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够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组织工作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组织工作历来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中心任务。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我们所进行的一切工作都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组织工作也不例外,也要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组织工作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人是生产力中的核心要素和决定性力量,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新人上;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还是推进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组织工作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贴紧中心,不断增强为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服务的意识,努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条件。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物质和精神多方面条件协调发展的结果,其中最根本的条件是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因此,组织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要的任务是促进和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根本的、中心的、压倒一切的任务。组织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为加快发展服务的意识,坚持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围绕着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一切有利于发展,把促进发展作为组织工作最根本的任务和最硬的道理,围绕发展确定工作目标,围绕发展制定具体措施,围绕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用发展的实际成效衡量和检验组织工作。尤其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要求选拔任用干部,在改革和建设的主战场上发现识别干部,用发展的实绩考察评价干部,真正为促进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