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18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1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再扩大的过程。近年来,在国家采取多种惠农措施的情况下,城乡收入比例也还维持在3.21∶1,如果把城市居民收入中一些非货币因素,如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种社会福利考虑在内,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可能更高。

二是城乡教育差距。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

三是城乡医疗差距。目前,全国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率只有10%多,80%以上的农民属于自费医疗群体。近几年,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四是城乡消费差距。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生活资料的质量低,假冒伪劣横行。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

五是就业差距。城市劳动人口的登记失业率为5%,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没有人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1.3亿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4亿劳动力的利用率也只有50%左右。

六是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以及城乡内部在制度、市场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分割问题,在城市内被认定为的公共产品,可能在农村就不再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公共产品”具有了排他性,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将其看作是个人收入。我国城乡收入中对这部分个人收入都不同程度上存在低估计的问题,城市较农村的低估计更大。

针对以上的城乡差距问题,我认为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上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2

1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在立法的内容上有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立法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立法内容上,必须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财政税收、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资源、管理等重点内容和领域,协调和平衡城乡关系,把统筹城乡发展和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把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措施与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国家意志,处理好农民与市民、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从体制和法制上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法推进城乡统筹。

2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统筹。要统筹发展,就要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1)要着力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建设,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是落实农民国民待遇的体现。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是把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面向农村延伸,在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和内容方面上具体明确。(2)要着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提高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使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得到根本性解决。(3)要着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建设,把城市产业要素资源面向农村扩散。因为城乡产业发展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措施,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部署中,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农民收入的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就是要使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进行广泛联合,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4)要坚持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把城市科教文卫发展面向农村辐射。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农村和城市同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保证农村子女在入托、入学、技能培训等方面享受与本区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实现农村居民教育与城镇居民教育的平等;不断增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的力度,提高农民的“参合率”;要取消农业和非农业的户口性质划分,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完善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民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的平等。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一样“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3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关系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央对城乡统筹的措施上是非常有力的,例如取消了只针对农业和农民的四项税收和其他负担。与1999年相比,2006年一共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业水利、农村交通、电力和沼气;对农民实行了多项生产性直接补贴。2006年补贴309.5亿元,2007年的补贴科目和金额进一步增加;大力发展了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政府新增的这方面事业经费主要用在了农村;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3

关键词: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矛盾措施

1、城乡公交一体化的意义

1.1缩小城乡差距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决群众“衣食住行”、统筹协调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对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进一步改善城镇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共进和融合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促进区域发展

作为“交通引领城市合理发展”的基础工程,以城乡公交一体化为导向,支撑和引导城乡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1.3实现节能减排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重大问题,而传统公交车的气体污染物排放成为了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公交汽车,不仅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绿色、低碳出行的享受,更营造了安全、舒适、便利、优质的乘车环境,也对减少空气污染、实现节能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2、城乡公交一体化应面对的问题

与传统客运以盈利为目的相比,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客运长期培育的客源。因此,具体实践工作中,准确掌握社会各种矛盾,为科学制定改造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公交的公益性与传统客运的逐利性矛盾

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而农村客运多数为承包挂靠车辆,其私营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以逐利为目的,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后,直接触及到承包者利益,在其经营无利时必将寻求政府给予损失赔偿,引发群体抗拒行为。因此,如何解决农村传统客运承包业户转型发展,稳定群体波动是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首要问题。

2.2传统客运企业生存空间压缩后的矛盾

传统的农村客运在培育线路和客源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如果不让传统客运企业参与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仅将区域内农村客运车辆收购,传统客运企业必将失去很大一部分经营业务,原乡镇客运站及其站务管理人员也面临闲置,对习惯于客运经营的传统运输企业来说,短期内转型安置富余人员,将面临很大压力,势必会扩大对自身利益的要求。

2.3政府一次性投入资金较大

在城乡公交一w化改造过程中,如果采取收购原有线路车辆及其客运站场及人员,安抚传统客运企业由此带来的损失,配套完善公交设施以及减免票措施,政府财政资金一次性投入过大,必将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压力。

2.4国企垄断经营下失去竞争力

在“政府主导、国企运作”条件下,国营化的城乡公交企业成为了实事上的垄断经营者,在政府财政政策扶持下,其主营业务和服务质量失去了市场竞争力,“等靠要”的思想使其逐渐失去利用本身资源开展广告、旅游及其他业务创收的动力。特别是,在成本节约、线路拓展、车次安排、服务及信誉等方面产生新的不公。

2.5偏远乡村出行难问题再度发生

自“村村通”工程启动以来,大部分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目标,为农村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城乡公交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对偏远乡村传统客运的改造,必将导致客运业户因客流损失而停运或请求加大财政补贴。一旦这部分车辆停运,极易诱发偏远乡村的群众“出行难”,甚至滋生“黑车”市场,给这部分群众出行增加了更大的经济负担。

2.6安全生产不容忽视

在传统客运经营模式下,客运车辆一般根据道路状况采用中型以下车辆定点定时运营。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原有的传统客车将逐渐退出市场,继而代之的是新能源公交车辆,因其动力小、车身长等原因,爬坡和转弯能力受限。在二级及以下路面宽度小于7米的公路上,车辆占道行驶以及部分路段急弯陡坡、临崖临水,加之车辆意外抛锚等自然因素极易诱发道路安全事故。

3、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建议措施

3.1做好线路规划,完善城乡公交网络

城乡公交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城市线网和城乡道路之间的协调布局,做好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有效解决好传统客运站场与城市公交首末站场的衔接,必须充分做好线路规划,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站场,使站场建设与运力发展相适应、与城镇布局相协调。重点规划城市公交、城镇公交、镇村客运等三级城乡公交网络,实现线路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给群众带来新的不便。

3.2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开展试点推进

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关系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涉及农村传统客运经营者。在制定改革方案时,应研究制定多个备选方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可采取专家会诊、社会问卷、部门联席讨论等措施,确定改革方案,成熟一个区域,改造一个区域,避免和减少不稳定因素。

3.3建立组织保障措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城乡公交一体化在改革发展中必然涉及原传统客运经营者的利益,作为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要把好事办实、好事办好,必须成立在政府主导下的部门联动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工作实施。各成员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全力做好各项工作,方能推动改革顺利进行。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4

一、我国城乡差距状况及其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差距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体制原因。而且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三农”愈来愈严重,城乡差距越来越大。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如农村卫生、教育、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较为滞后,难以满足农民生活及生产需求,制约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2、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和区域间的步伐不一致,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优质优价、具有特色的品种缺乏,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精深加工产品少;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多,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企业少。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农业效益低下,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农民增收缓慢,收入来源单一。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看,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看,农民增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传统增长方式仍未彻底改变。同时,从农民收入来源结构来看,家庭经营收入在农民收入中仍然占着主要地位,来源单一。

4,农民地位底下。我国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所承载的权益是不一致的,就业制度城乡是分割的,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与城市职工相同的劳动保障等待遇,医疗、养老、住房、劳动保护等福利待遇基本上只惠及城市居民。

5,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同时制约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推广运用。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大批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这使原来许多进城务工的低素质劳动力难以适应要求,甚至无法找到工作,不得不被迫返乡,相对收益下降,而城市中素质较高的居民收入却增加很快。同时,我国农村居民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很少。正是由于农民的人力资本投人不足,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严重地影响了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接受能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能力的效率不高,影响农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6,农民对农贷资金的需求量较大,而农贷资金可供量明显不足,农民贷款困难,且贷款周期较短,导致农民资金紧张。造成的原因有:一是受国家财力的制约,财政支农支出虽然总量不断增加,但相对比重却处于不断下降趋势,这给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二是农业信贷投入不足,更加剧了农业资金短缺的局面;三是在农村金融领域处于垄断地位的农村信用社,由于担心农民不能按时还款,影响资产安全,也不愿意向农民发放贷款。

7,农村信息化建设明显滞后。农村农副产品销售市场信息获得渠道较少,销售仍主要以商贩上门收购为主。科技信息渠道不畅,农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学习和培训,对新技术、新知识难以及时掌握,更难以及时向农民传授,没有充分出发挥基层农技部门作用。

二、城乡协调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从“三农”问题的角度构建和谐社会。城乡居民利益关系反映的是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担任不同社会角色的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从社会所获取的财富多寡。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要善于从政策取向上抓准农民这一最大多数入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看社会是否公平,也首先要看农民是否得到公平待遇,生活是否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改善,社会地位是否有了与城里人一样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否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一样的享受。看社会是否稳定,也首先是看农村是否稳定。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着眼于城市,更要着眼于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这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进一步发展。对比城市消费,我国农村消费低得多。这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农民收入低;另一个是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在通货紧缩、生产能力过剩的条件下,一般依靠财政政策来解决。而我国财政投资在城市的杠杆作用远不如投在农村的杠杆作用大。城市资本主要是密集型资本,城市消费已基本满足,而在农村实施财政投资本身是一个投资需求的同时,也会启动消费需求,因为投资增加了农民收入,也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农村需求必然会增加;投资农村不仅拉动农村需求,也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因为从长远来讲,农村消化掉了城市过剩生产能力,城市经济得以进一步发展,城市就业状况也将得以缓解。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劳动力。一方面,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的渠道打通了;另一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本身都是劳动力很密集的,都是使用当地劳动力的,由此会给当地创造很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三、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

1,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需要从各方面做出艰苦的努力,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建立健全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这是确保城乡能够长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加大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办力度的举措,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转移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提高农业的集约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要规划和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加快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格局。乡镇企业要继续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作为乡镇企业发展重点。要大力发展有地区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也是增加农村就业的主要领域。要在税收、信贷、市场准入、培训等方面对农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采取扶持政策,特别是要改进对它们的金融服务,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小城镇集中。

4,建立统一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及教育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和医疗卫生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义务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速度和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与文化教育,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全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

5,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是农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优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向大中城市转移与向小城镇转移相结合、离上转移与兼并转移相结合、就地转与异地转移相结合,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做大做强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和谐发展。

6,优化农业结构,让农民得到实惠。尽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还不明显,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推进农产品优质化、品种多样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的同时,选择重点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集中资金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使之尽快做大做强,由此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就业,使更多的农户从农产品转化增值中得到实惠,唯有如此,农业结构调整才不会走弯路,才能最终为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5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对策;思考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的基本发展方略和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在现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需要在立法的内容上有保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立法模式,已经不适应形势需要。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立法内容上,必须打破工农分割、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以工农业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为目标,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产业布局、财政税收、就业、社会保障、公共资源、管理等重点内容和领域,协调和平衡城乡关系,把统筹城乡发展和扶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把党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党委的重大决策措施与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转化为国家意志,处理好农民与市民、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的关系,从体制和法制上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依法推进城乡统筹。

2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

3政府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关系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需要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央对城乡统筹的措施上是非常有力的,例如取消了只针对农业和农民的四项税收和其他负担。与1999年相比,2006年一共减轻农民负担1250亿元;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发展农业水利、农村交通、电力和沼气;对农民实行了多项生产性直接补贴。2006年补贴309.5亿元,2007年的补贴科目和金额进一步增加;大力发展了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政府新增的这方面事业经费主要用在了农村;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和农民工等特殊人群的权益得到了保障。

但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发展阶段,对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作用及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重新思考政府的作用,找到政府发挥了哪些作用,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的新路子、新对策。(1)政府在各项工程要发挥主导作用。政府不仅要制订相关政策、行动规划,投入资源,而且在各项工程实施过程中,还要致力于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制,有效整合政府自身资源,明确政府领导和相关执行者的责任。在工程实施中,政府是主要的规划者,也是资金的主要投入者,更是工程实施的主导者。有效领导机制的建立、政府部门的协同是所有成功工程的共同点。(2)政府主导不等于政府包办,不能替代市场的功能。要在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的前提下,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将市场力量与政府主导相结合。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般而言,市场与政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工,私人物品的生产与供给一般由市场来完成;而转移支付、公共物品供给、外部性防范等是政府的责任。然而,两者的边界又是不甚清晰的。政府对市场的引导、调节和规范,与政府对市场优势的引入和利用一样,既为必要,又甚为常见。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和协作弥补了政府力量的有限,也促进了市场的发育和成熟。(3)注重政府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忽视市场的政府是自大的,而忽视社会的政府是乏力的。统筹城乡发展需要有能力的政府,而提高政府能力所涉及的议题既与在政府和市场的运作之间保持平衡的需要紧密相关,也与政府和社会机构、公民进行相互交流、协调合作的综合治理紧密相关。政府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让广大社会成员充分理解统筹城乡发展的实施计划,取得了广泛的支持和理解。例如在村庄示范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介入改变了农村传统的以村和承包组为单位的基础设施或公共物品提供方式。但同时,政府由于财政力度和行为方式的局限,不能承担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所有职能和环节。村庄自治体系不仅动员了农民和其它社会群体参与到示范整治工作中来,而且在与政府沟通、争取政府专项资金、从其他途径筹集资源等方面做了政府无法做到的事情。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认真解决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问题,全面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和目标,明确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让发展改革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6

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要充分认识促进居民收入倍增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加突出富民导向,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切实抓好2013年各项工作:

一、强化责任,完善长效推进机制

(一)强化目标责任。认真贯彻党的十关于到2020年实现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充分认识到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到2017年实现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坚持把居民收入倍增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圆满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4.5%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15%的目标。

(二)完善工作机制。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分别牵头实施部门要紧紧围绕收入倍增规划实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资金保障、典型引路和检测评估等推进机制,完善党政领导、财政牵头、部门落实、统一协调的工作体系,着力形成居民持续增收、民生不断改善的长效机制。

(三)强化整体推进合力。乡倍增办将切实担负起牵头职责,县乡直各单位要充分发挥政策规划、分类指导、督促检查职责,各乡村居要强化统筹协调、政策落实责任,各部门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多措并举,切实将各项增收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四)出台增收措施。各村(社区),乡直各单位要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就业提升、创业富民、民生普惠、财富增值四大工程,结合自身职责,抓紧研究配套政策和推进方案,尽快出台促进就业、扶持创业、完善社保、工资增长、强农惠农、公共服务、扶贫开发、产权保护、投资理财等政策措施。

二、把握工作主线,构建多元增收体系

(一)促进居民充分就业。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就业援助政策,稳步提高就业质量,切实做好就业工作。

(二)大力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全民创业,完善和落实“整贷直发”、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等鼓励自主创业政策。加快出台配套措施,调动积极因素,激活创业主体,搭建有效平台,拓展创业空间。大力培育和发展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和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落实免费就业服务、就业援助和专项就业服务政策。继续推进残疾人“万人就业工程”,培育一批“残疾人就业基地”,大力推进全面创业。

(三)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粮食丰收,为农民增收奠定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苗木、乡村旅游的不敢特色高效农业,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提高农业经营效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深入实施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培育一批农民创业带头人,提升农民创业水平。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增加农民产权收益。全面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确保各项补贴政策落实到实处。

(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推进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人群最低生活标准。认真做好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和重度残疾人救助对象审核、提标扩面工作;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合补助标准,提高补偿比例;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巩固基层医改成果。

三、强化组织协调,有效衔接倍增工作各个环节

(一)强化协调配合。倍增工作需要各部门的紧密配合和有效协作,树立全乡“一盘棋”意识,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在责任明晰的基础上寻求职能的有效衔接。

(二)及时报送信息。乡倍增办及时报送倍增规划信息,反映倍增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举措、经验、典型、效果和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四、多措并举,扎实推动工作开展

(一)完善指标统计分析。切实做好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工作,进一步提升分析水平。要科学运用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后形成的城乡居民收入指标,完善收入倍增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和报告制度,增强指标的科学性、关联性和驱动性。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7

1998年底,中央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部署1999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做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发生着新的阶段性变化,主要农产品供给已由长期短缺变成总量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不仅受到资源的约束,还越来越受到需求的约束。这次会议提出,要抓住机遇,适应阶段性变化,在新的起点上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切实转到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2000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实际,又做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2001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同时还指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新阶段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努力增加农民收入。2002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到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在2003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提出了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六大变化:一是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产品供求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二是农村劳动力就业格局和转移动因发生重大变化。加快由种植业向养殖业转移,由农业向非农业流动。三是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收入增长来源日趋多元化、多样化。四是农村发展对城镇和国民经济的依赖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城乡发展的互补性、互动性增强。五是我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农业联系紧密,农产品国际竞争加剧。六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更加注重提高效益和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判断的基本依据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以往已有本质区别,农业的发展目标将由解决温饱为主转向适应小康生活的要求,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将由总量矛盾转向总量基础上的结构和质量矛盾,如何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多样化的食品的需求的问题将愈来愈突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将由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变为受资源、市场和环境约束,市场需求对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形势是确定任务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引起农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政策措施的一系列变化。从此,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始出现巨大转变:过去为解决温饱问题而主要追求产量增长的农业生产,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基础上开始突出质量和效益;过去由于短缺而以提供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现在有更多农产品用于发展畜牧业和各类加工业,农产品转化增值规模扩大,农业正成为有活力的现代产业;过去迫于生存压力而过度开垦的土地,现在可以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逐步恢复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过去相对滞后的城镇化进程,现在正在加快步伐,随着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逐步下降。对此,中央做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明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基本目标。近几年中,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对我国“三农”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明确“重中之重”战略思想

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既是“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全党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坚持“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方针。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央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理性分析发展现实,着眼未来宏观目标,在2003年初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些提法表明,党对“三农”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指明了全党工作战略部署的重点。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对于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而深远。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农民;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生产力落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加快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须更加重视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虽然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不仅要为人们提供生存资料,还要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原料。如果农业发展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农村繁荣、农民富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出大问题。其三,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才有保障,广大农村才能形成和谐安定、健康向上的良好局面,广大农民才能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国家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

“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党对“三农”工作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表明了党在发展战略决策上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展示了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按照这一思想,国家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的力度。2004年和2005年连续两年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农、惠农政策,形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基本框架。各地都按照这一思想的要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加大农业投入,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三、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新阶段“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深化农村改革,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放活农村经营,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最早是在1998年10月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的。该《决定》指出:“坚持多予少取,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2002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2002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召开的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再次强调“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2003年7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克服非典型肺炎疫情影响,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意见》和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等又一次强调这个方针。“多予、少取、放活”,已成为指导“三农”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从新阶段“三农”工作的实际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首先,这是新阶段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和农村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相比,农业和农村依然是薄弱环节。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观。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适应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要求,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改变过去对“三农”给得比较少、取得比较多、管得比较死的做法,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二,这是解决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选择。我国农业和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这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的现实反映,也是国民经济发展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业、农村和农民在资源和国民收入分配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外流严重,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越来越少的土地上,致使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加强对“三农”的支持和保护,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这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因此,中央提出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其三,这是坚持“以人为本”,保护农民权益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三农”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维护好农民的根本利益。这就要求把农民增收作为实现农民根本利益的核心,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因此,必须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村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对“三农”进行支持和保护,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实施,带来了“三农”工作的新变化。一是推动了“三农”政策措施的创新。按照这一方针,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三农”的政策措施,例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特别是实行减免农业税、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的“两减免”政策;对农民实行补贴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以及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等。二是引起了农村体制的重大变革,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带来了农村经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市场化;农村土地制度、金融体制、文化卫生体制等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创新。三是有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加快了农村小康建设步伐。实行这一方针,有力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

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其实质就是要把农业发展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这一方略的最早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首要要求。200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统筹城乡发展,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家现代化的重大方略。

确立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我国的发展实际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2003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3.23:1。如果再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同时剔除农民收入中的实物部分,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还要大。目前,我国城乡消费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差10~15年。占全国人口近70%的乡村仅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6%,而仅占全国人口30%的城市却消费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64%。在教育方面,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在医疗方面,农民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的比重高达90%,而城市个人支付的医疗费用仅占总医疗费用的60%。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实行了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绝大多数人享受基本社会保障,而农村社会保障只在个别地方起步。这些差距的存在,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三农”问题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迫切要求把城乡发展统筹起来考虑和安排。只有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得到落实。从国际经验和教训看,凡是在工业化中后期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处理好城乡关系的国家,发展都比较快,经济和社会也越来越发达;反之,则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陷入困境。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是我国新时期对“三农”发展理论和思路的重大创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的近期目标,就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使农村在2020年如期实现小康。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保护农民权益、富裕广大农民的重大举措。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到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来筹划,开始从“三农”外部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开始加快打破长期约束“三农”发展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体制,探索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这已经并必将进一步带来“三农”工作思路、政策和措施的重大变化。按照这一方略,这两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革措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重大政策,大幅度增加农业和农村投入,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这对促进“三农”工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必将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五、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必须始终抓紧抓好。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这就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从发展情况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农业提供的积累,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城乡二元结构不断强化、农村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从加强农业、搞活农村入手,推进改革开放,逐步调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全面发展城乡经济。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不仅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65万亿元,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财政收入达到2.63万亿元,城镇化率达到41.8%,已经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因此,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另外,发达国家的实践也表明,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劳动力大部分在农业中就业,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提供积累的任务。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自身积累和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反哺农业的能力,就要适时调整发展政策,加大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适时推进由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工业化国家的普遍规律,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成功之道。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新时期制定“三农”工作政策和措施的理论依据。我国正处在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时期。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这个阶段既是经济和社会结构快速调整的时期,也是各种利益关系复杂、社会矛盾凸显的时期。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把握得当,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处理得好,就能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反之,就会造成收入差距和社会矛盾扩大,影响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把“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作为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作为制定农业和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实施积极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是贯彻落实“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重大举措,必将对解决好“三农”问题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也是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大都把工业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把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看作消极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后,发展经济学开始重视从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角度研究经济发展问题。20世纪60年代,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强调工业与农业的平衡发展,认为农业不仅为工业发展提供劳动力,而且还要提供农产品剩余。如果农业不发展,或发展缓慢,就不能为工业提供所需的农产品剩余,从而使工业扩张受到阻碍。在整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20世纪80年代初,发展经济学家再次强调农业发展,并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粮食政策、粮食保障以及农业持续发展等问题,提出国家应及时根据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程度调整农业发展政策,促进工农和城乡协调发展。“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正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这些发展经济学理论的科学运用。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先进性和科学性,是新形势下对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和政策取向上的进一步升华。这对于科学认识和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新阶段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切实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六、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

“两减免”是对传统农业体制和政策的重大突破。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对农业生产和经营征税的制度,这对过去一个时期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政权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种农业税收制度的积极作用逐步消退,而其制约农业发展、增加农民负担等消极作用不断增强,且征收成本高,也与国际通行的政策不符合。目前,国际上除越南等极少数国家征收农业税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征收农业税。我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有了改革农业税收制度的条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决定出台“两减免”政策。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逐步降低农业税,2004年农业税税率总体上降低1个百分点,同时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2004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5年内取消农业税。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进展出乎寻常地快,动作之大也是原先没有预料到的。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规定:“进一步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免征力度,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其他地区进一步降低农业税税率;在牧区开展取消牧业税试点;国有农垦企业执行与所在地同等的农业税减免政策。”2005年,取消农业税的进度进一步加快。2005年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2006年全部免征农业税。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减轻、规范农村税费;第二步是取消农业税。“两减免”政策只是其中的第一步。“两减免”政策的落实,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带来了我国农村体制和政策的重大变化。

“三补贴”政策使我国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农业补贴主要补在流通环节,补在粮食企业,包括粮食进出口企业,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实施“三补贴”政策,彻底改变了多少年来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城市消费者、补贴企业的做法,使农民成了国家农业补贴的直接受益者。实施“三补贴”政策,完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定》规定:对农业的国内支持主要分为“绿箱”和“黄箱”政策,“绿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没有直接关系、不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没有数量限制;“黄箱”政策指与农产品价格有直接关系、容易引起贸易扭曲的措施,对各国都有数量限制,我国的补贴不超过农业产值的8.5%)。发达国家均给予其农民以各种支持和补贴。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国家农民每年人均享受到的各种农业补贴为:美国1.4万美元,欧盟1.7万美元,日本2.3万美元;如果按照耕地面积计算,每公顷土地农业补贴的幅度是:美国100~150美元,欧盟300~350美元,日本600美元左右。而我国的“黄箱”政策空间较大,2001年为134.7亿元,相当于农业总产值的0.58%,扣除农业税后为负值;“绿箱”政策与发达国家差距也很大。因此,实施“三补贴”政策,是我国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农业保护的重要举措。虽然这三项补贴政策的范围和操作方式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直接补贴,即直接补给农民,这是我国农业政策的一大历史性进步。

实施“两减免、三补贴”政策,预示着2000多年与农民相伴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即将终结,标志着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标志着我国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也标志着我国农业体制和政策正在朝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方向迈进。

七、采取四项农业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在宏观调控中加强农业的成效,国家采取了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加大农业投入、严格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四项措施,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的四项保障措施。

一是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耕地制度。耕地是农业生产特别粮食生产的必需要素,也是广大农民的“命根子”。近年来,耕地被乱占滥用的现象十分严重。根据国土资源部统计,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耕地面积由19.45亿亩减少到18.51亿亩,净减少9363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872万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42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如果考虑同期增加耕地2901万亩的因素,这5年间实际减少耕地面积1226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2452万亩。而且我国耕地中的中低产田比例大,在18.51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为12.20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4.58%。针对这些情况,2004年,国家果断暂停耕地占用审批,严肃清理各种开发区和园区,坚决制止和纠正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坚决守住基本农田这条“红线”。国务院先后发出关于土地出让金使用、制止占用基本农田植树、尽快恢复撂荒地生产、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并严格土地管理等5项紧急通知,这5个通知构成了新阶段“三农”政策中农村土地政策的核心内容。

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支撑和保障。较长一个时期以来,虽然我国农业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投入不足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即使在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超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农业投资仍然增长缓慢,2003年,全社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仅比2002年增长3.7%。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针对这种状况,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2004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基本建设投入明显增加,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比2003年增长22.5%以上。另外,在国债资金总规模减少的情况下,2004年,中央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规模达到550亿元;农村“六小工程”(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小型农村基本建设的专项投入达到285亿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继续增加。国家还出台了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这样大的投入力度,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是调控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2004年,化肥及其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使农民平均每亩粮食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约50元以上。同时,在种子、农药、肥料和禽流感疫苗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制售假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这样势必影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对此,政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对化肥生产和进口的税收、价格优惠政策,明确了化肥的进销差率、批零差率和零售的最高限价。政府通过大力整顿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严厉打击随意抬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制售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的行为,加大对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监管力度,遏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势头,保护农民利益。

四是实行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价格支持政策是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限量使用的“黄箱”政策,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多年来均充分利用此项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对本国农产品实施价格支持,以保护农民利益免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例如,美国有“无追索权贷款”和“反周期补贴”政策,欧盟实行了“目标价格”、“干预价格”和“门槛价格”政策,日本对10类农产品实行了5种形式的价格支持政策。从发展趋势看,这些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所支付的补贴资金逐渐从原来的收购环节向生产环节转移。因此,我国依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根据国内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于2004年及时公布了早籼稻、中稻、晚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并完善了储备粮调节制度。

八、结语版权所有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8

关键词:韩国新村运动;农民;统筹城乡;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5-0152-03

韩国“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韩国“新村运动”在韩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韩国“新村运动”给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其中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基本情况

韩国政府自1962―1971年实施了两个五年计划,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但城乡发展严重失调。例如,两个五年计划中工业发展速度分别为7.8%和10.5%,而农业发展速度仅分别为5.3%和2.5%,前后工农业发展速度之差,从2.5个百分点扩大到8个百分点。又如,农户年平均收入也从1962年是城市居民的71%,下降到1970年61%。由于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居民收入严重不均,导致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城乡社会矛盾重重。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韩国政府自1970年发起了“新村运动”。韩国政府“新村运动”主要措施是:

1.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1971至1975年间,在全国农村共新架设了65000多座桥梁,修筑宽3.5米的进村公路,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韩国基本构筑起了城乡畅通无阻的公路网;修筑和加固各种大小河流水库及农渠,改进农村的水利设施;大力改进农村电网,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已实现了电气化;政府采取了“政府出大头、地方出中头、农民出小头”的建房政策,向农户贷款帮助建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2.增加农民收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水稻新品种,1970-1977年,水稻每公顷单产从3.5吨增加到4.9吨;引导农业结构优化调整,鼓励农户种植经济作物;支持工业化和城市化逐步向农村地区扩散,不断增大农民非农收入比重。

3.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一是韩国大力发展农民协会,20世纪70年代基层农民协会数量发展到1500个,农民协会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业生产和流通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兴建村民会馆,利用会馆举办各种农业技术培训班和交流会,收集了包括农业生产统计资料和农业收入统计资料在内的各种统计资料,展示农村发展计划和蓝图,鼓励农民同心协力、共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4.政府出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各项支农政策。自新村运动启动以来,韩国政府制定一系列扶持农业和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政策措施。仅1994年就制定了有关促进农渔村发展的14项40条政策措施,促使韩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韩国“新村运动”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1970年,韩国城市化率仅为55.3%,2000年却达到90.2%,二十年提高了约35个百分点。1970年,韩国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收入的75%,1980年就提高到95.8%,十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历史证明,韩国“新村运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构建,促使韩国步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二、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1.韩国开展“新村运动”之初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与我国当前城乡基本状况十分相似。一是发展阶段相近。20世纪60年代,韩国实施了两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依靠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取得了成功,工业化和城市化急速发展,政府有财力支援农业,以缩小城乡、工农,区域之间的差距。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工业化发展已到了中期阶段: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超过40%,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二是政治基础近似。我国和韩国都是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很强。国家和政府可通过国家行为和社会行为,集中物力和人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和谐。三是“三农问题”状况基本相似。我国与当时韩国同属农业国,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占多数,小农经济状况严重;人多地少,资源贫乏,人口密度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薄弱,农村教育落后,农民素质有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农”问题严重。四是群众基础相近。当前我国城乡状况与当时韩国一样,工农业发展出现严重失调,城乡之间的差距急剧扩大,城乡社会矛盾突出。因此,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决策将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欢迎。显而易见,两国相似的经济社会环境,说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已具备。

2.培养新型农民。韩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得益于新村运动,新村运动的成功得益于通过建立各种会馆,加强对农民进行教育,培养新型农民。我国要高度重视对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我国应借鉴韩国培养新型农民的做法。一是建立思想教育阵地,建立各种农民教育基地。农民通过教育基地;举办各种科学技术交流会、思想政治教育讨论会,培养农民勤勉、自强、团结和奉献的使命感,提高农民科学技术素质。二是建立培训机构。韩国中央和地方都设有“研修院”,主要负责培养新村运动的骨干指导员和中坚农民,使他们在建设家乡过程中发挥主导和骨干作用。我国应建立专门农民教育机构,培养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发挥骨干作用的农民。三是启动了“城市关爱农村”运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城乡协调发展活动,以保证城乡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3.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与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息息相关。我国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和谐,重点在于农村,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此,必须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一是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让农民自己说话,从而激发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的自信、决心和创造性、主动性。决不强行推行,沿袭过去那种行政推动的强制式、命令式的工作作风。二是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依靠宣传、机制、政策的力量唤醒农民、启发农民、感召农民、激励农民,大力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精神,充分调动起广大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内动力。三是从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人手。韩国新村运动的起点便是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发展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等入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农民的愿望与迫切需求,了解农民在农村发展中的需求次序;同时需要适当地分类,明晰政府的职能和作用的发挥的边界,确定哪些由农民自己解决,哪些可以合作解决,哪些需要政府解决。四是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让农民自己管理自己,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积极投身城乡协调发展建设之中,创造出农村安定祥和、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来实现对乡村的治理,基层党组织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

4.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韩国“新村运动”是由当时韩国政府启动的一场由上而下进行动员的综合性乡村发展运动,政府是启动者、组织者和主要投资者,整个过程并不是完全依赖于农民自发和社会组织,众多积极因素及一系列健康机制的形成,都来自于政府的行政推动。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同样需要政府的力量加以规划、扶持和引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1)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统一指挥运作体系。韩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建立了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动员工作和协调监督新村建设工作。我们应把城乡统筹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通盘筹划部署,加快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细化发展目标,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搞好配合协作,真正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尽快加以解决,及时总结经验,注意抓好试点,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建立全社会支持城乡统筹发展的全民动员机制。韩国政府要求社会各界积极支持新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致使“新村运动”由农村扩大到城市、工厂、学校和政府各部门,进而演化成为倡导民族自立、民族自尊、事业报国的国民精神教育运动。统筹城乡发展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凝聚各方面智慧、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各级政府应广泛发动群众,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多种方式参与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浓厚氛围。(3)建立完善高效的农业服务体系。韩国农业服务机构分三级,中央设立农业振兴厅,各道设立农村振兴院,各市设立农村指导所。这三级农业服务机构集科研、推广和培训于一体。韩国的农业服务体系是一个国家财力支撑、三级机构提供劳务、农户受益的有效机制。如各市郡农业指导所均建有培训楼,农户可免费接受各种培训。因此,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在农业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素质培训、生产良种供应等方面建立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全面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9

立足大局、着眼未来,以更加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城乡发展关系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创举。城乡分割,经济发展就会失衡;反之,城乡融合、城乡协调。整体社会形态就会持续进步。因此,从我旗全面建设富裕型小康社会出发,从推动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这既是我旗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在更高水平上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突破口。

第一,立足全局看准格尔,争当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意义深远、内涵丰富,是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国上海、北京、苏州等率先发展地区,顺应国际潮流。响应上级号召,积极进行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实现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内蒙古的必然要求。鄂尔多斯也在全面分析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其中之一就是要求由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转变,并将2008年两个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主题确定为统筹城乡发展在全市部署。

第二,立足当前看准格尔,争当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时机成熟、条件具备,是发展所需。从我们目前的发展形势看,我旗统筹城乡发展面临难得机遇。一是条件具备。经过多年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的艰苦努力,我旗经济总量395.5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多美元、财政收入达73.92亿元、三次产业演进为1.5:60.8:37.7、城镇化率达55%,地区经济正孕育着更强大的爆发力,基本具备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条件和能力,二是工作有基础,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破解“三农”问题,率先实现了农民税赋“零负担”,率先实现了城乡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率先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等等。三是机遇恰逢。中央在重庆、成都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已进入国家战略操作层面。去年5月份,自治区党委储波书记在我旗考察时指出,“准格尔旗为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搞好新农村新牧区建设闯出了一条路子,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要认真总结推广”。

第三,立足“三农”看准格尔。争当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势在必行、任务紧迫,是民心所向。近年来,随着我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乡居民生活也有了较大改善。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尤其是农村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以及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远远落后于城镇,城乡居民在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上的差距仍较明显,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

科学谋划、明确目标,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全面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进程

2009年是我们全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大环境下,综合分析我旗经济运行情况,基本面虽然良好,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明显增大。

但是,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全旗投资、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进入去年10月份,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销售收入等指标增速明显放缓,这是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面对国际国内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政策措施。对于准格尔这样一个出口份额很小、消费带动有限、主要靠投资拉动的地区来说,这就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央出台的10项措施。把解决民生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这必将为我们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和发展机遇。

去年以来,我们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作了诸多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这为我们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但是,从总体上看,我旗的统筹城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有些领域的一体化工作尚未破题,加快推进统筹城乡步伐还需要解决诸多难题,主要表现为经济运行、城乡建设、社会管理上、发展环境、思想观念等方面。

鄂尔多斯在市委二届六次全委会上提出要全面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战略。在全市“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战略的指引下,准格尔旗形成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统一的规划引导城乡协调发展,用完善的机制整合城乡资源,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三农”问题,用雄厚的产业支撑城乡稳定发展,用配套的政策法规保障城乡健康发展,努力调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全旗人民共享现代文明成果。

总体目标:力争到2010年,撤旗设市工作全面完成,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道路交通等硬件建设、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各线工作的一体化实现突破性进展;城乡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户籍等制度实现并轨,初步消除二元结构,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一产从业人数下降到4万人以下,基本形成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格局。到2015年。在全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奋斗目标,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合理布局、全面提升……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下一步我们重点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着力谋划统筹城乡发展的最佳布局,具体要抓好“三个统筹”。一要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二要抓好统筹城乡人口布局;三要抓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第二,要着力突破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问题,具体要解决好“三个关键”。一是坚持“以城带乡”。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二是坚持“以工哺农”,增强统筹城乡发展活力;三是坚持“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把落实农村“三区”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第三,要着力抓住统筹城乡发展的薄弱环节。具体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加大住房保障力度;二是坚持以创业促进就业;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要着力破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障碍,具体要推进“三个转变”。一是推进资源变资产。二是推进农民变市民;三是推进智力变资本。

第五,要着力构筑统筹城乡发展的支

撑体系,具体要构筑“三大体系”。一是加快构筑城乡一体、功能完善的基础体系;二是加快构建城乡―体、分布合理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公共财政体系。

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以更加务实的作风,确保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发展战略、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重大调整和完善。为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系统谋划和工作力度,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完善的工作网络,旗委政府草拟了《关于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意见》,并将成立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大家要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认真讨论好《意见》,并根据实际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在具体实践中,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理清工作思路,整合工作力量,创新工作机制。认真抓好落实。

第一。要加强领导,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责任制。

第二,要团结协作,努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整体合力。

第三,要心系百姓,切实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第四。要维护稳定,努力创造平安有序的人居环境。

强化党建、保持先进,以更加坚强的战斗力,切实把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推向深入

全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为当好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第一,要以全面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增添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二,要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根本,提高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水平。

第三,要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载体,夯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基础。

第四,要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营造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环境。树立亲民为民作风,树立踏实干事作风,树立清正廉洁作风。

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战略任务,需要做出较长时间的努力,但决不能因为这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有丝毫懈怠。

民生准格尔 发展新样本

集群优势促发展

位于内蒙古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准格尔旗,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其煤的探明储量达到544亿吨,占全国4%,远景储量超过1000亿吨。同时,还有丰富的高岭土、铁矿石、铝矾士、白云岩等资源,也为准格尔旗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

准格尔旗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中国油松王、黄河大峡谷、准格尔召庙群传承历史评说打造着富有魅力的旅游资源;世代传唱的“漫瀚调”通过现代舞美包装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奇葩。

近几年,准格尔旗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遵循规律,在破解矛盾中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统筹兼顾,以科学发展为己任,以富民利民为追求,经济社会发展正从“快”向“又好又快”迈进。

2008年,准格尔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95.5亿元,财政收入73.9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55元,固定资产投资214.46亿元。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中,准格尔旗进入全国百强县第47位,连续四届保持西部百强县第3位。在2008年度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中,位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68位和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中小城市百强之一。同时成为全区唯一入选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和全国经济发展强县(市)的旗县。

在经济发展逐渐加快的同时,准格尔旗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方式的转变。集群化、规模化、多元化、循环化的工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种植规模化、作业机械化、灌溉节水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化、经营产业化的农牧业发展局面正在开创,特色旅游、现代物流和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互动转变。坚持集中发展。更加注重发展布局的优化。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重点城镇集中、农牧业向优势地区集中,实现了工业项目布局集中的集群发展。实行“三区”划分,加快城镇建设。推进人口转移,实现了城镇居住人口超过农村的历史性突破。坚持和谐发展。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共享。落实“多予少取”的方针,广大农民经历了从纳税缴费到零负担。再到人均享有千元政策性收入的历史变迁。加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力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和特大病、慢性病医疗救助及35岁以上居民免费体检,实施农村低保和农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五大保险”全面建立,城乡医保、低保、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布局更趋合理,师资质量稳步提高。教育均衡度大大提升;实行义务教育和职业高中“四免一补”、普通高中“三免一补”,实现了十二年免费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坚持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发展要寨的聚集。

生态建设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呈现出整体好转的喜人局面,植被覆盖度达到68.6%。森林覆盖率达到23.85%。引进建设内工大矿业学院,大规模培训旗乡忖干部、本土企业家和城乡劳动力。学习培训成为覆盖全民的一项最好福利。

蒙西民生新样本

近几年来,准格尔旗在着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陆续制定了一批惠民政策。使改革发展成果很大程度惠及了全体人民。其具体措施以“六个立足”为核心,实施了一系列民心工程。

第一,立足学有所教。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和免费职业教育、建立大学生资助奖励制度等措施加以推进。

第二、立足劳有所得。通过建立就业再就业培训补贴制度、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和选聘优秀高校毕业生担任村干部等措施加以保证。

第三、立足病有所医。医疗问题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准格尔旗在这方面实施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免费体检制度等措施,做到了切实地为民解忧。

第四、立足老有所养。实施了农村养老保险、实施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建立了老年人优待制度、代缴原国有、集体、二轻转制破产企业下岗人员养老保险并发放生活补贴。

具体细则上,养老保险金按缴费基数的16%筹集,其中个人缴纳10%,旗财政承担6%(其中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农民个人缴纳6%,旗财政补贴10%)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且缴费满15年开始领取养老金,当前标准为每月450元,以后三年调整一次。截止20D8年11月底,全旗共有5772名城镇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占应参统人数7621人的76%。

第五、立足住有所居。开展矿区居民搬迁、兑现干部职工住房补贴、建设廉租房等措施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

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篇10

(一)全面完成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工作。

努力抓好农村住房重建的收尾工作,督促实施好“三清一还耕”。加快城镇住房重建的协调力度,确保在10.1前全面建成可入住,同时结合城镇住房重建,抓好灾后城镇重建,提升灾后重建场镇的形象和整体功能。加强对灾后重建集中小区的管理指导工作,积极做好服务,加快房屋装修进度,实施群众尽早入住。

(二)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扩大城建资金来源,保障城市建设进程。深入研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最大限度的吸引社会投资进入重大城建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投融资平台的作用,发挥投资公司融资的主体作用,吸收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扩大城建资金总量。二是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工程措施。下半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缓堵保畅措施,我委还将陆续开工中心城区节点立交4座,同时将有川陕路大天立交桥、天府大道新会展中心下穿隧道、海洋公园下穿隧道、三环路成汉路立交桥等10座陆续完工通车。启动第三批21座人行天桥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打通长城片区B1线和万石路2条断头路。三是完善和强化定期专项协调机制。针对于目前重大项目建设中存在的拆迁难、协调难等问题,在定期召开重大办例会和专项协调会的基础上,对涉及军队、铁路、省级交通、水务等特殊部门,建立专项定期协调机制,成立协调联络小组,指定联络人,定期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发生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四是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为对中心城区项目开工建设和占道打围进行更加有效地监管,我委将结合我市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占道和建设项目全面统筹机制,与市城管局、市公安交管局建立联动机制,对中心城区占道开挖及开工情况进行科学统筹和监督管理。

(三)大力推进市域新型城镇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提升县城功能和形象。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把县城发展成为产业发展核心,承接经济、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按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要求,完成1—2条县城特色景观街区建设。全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投资30亿元。二是加快重点镇建设。增强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和承载力,加强城镇建设管理,为农民进镇创造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条件;统筹整合与周边乡镇的资源,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强化三次产业互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为农民进入城镇创造就业机会。三是大力推进一般场镇改造。强化配套政策落实,充分发挥国有投资平台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工作指导和目标督查,实现年底50个一般场镇改造初见成效。同时启动在4条田园城市示范线上的50个之外的一般场镇改造工作。四是进一步加强古镇保护和利用。进一步规范我市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强化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审查。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村)的保护性建设和开发利用,完成《天府古镇羊皮》的编撰和出版,深入开展天府古镇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天府古镇的发展水平,扩大天府古镇的影响力。

(四)加快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调整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继续推进新居工程建设,尽早实现在建新居工程竣工入住。结合198功能区建设,指导五城区政府按照规划和生态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以产业化项目为载体,统筹推进中心城区生态用地区范围内新型社区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运用推广灾后重建的政策措施,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抓好新型社区建设和林盘聚居点建设,力争全年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工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上。完善已建成农民集中居住区配套设施。做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五城区要全力抓好198新型社区的配套设施同步建设,并完善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