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2:16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1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保障民生为核心,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基础,以信息化追溯和互通共享为方向,加强统筹规划,健全标准体系,创新发展模式,促进社会共治,建设覆盖全国、统一开放、先进适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兼顾地方需求特色。统一基础共性标准和建设规范,实现跨部门跨区域业务协同、资源整合、设施及信息开放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在做好已明确的重要产品追溯工作基础上,鼓励地方结合实际确定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产品名录。

2.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做好政府主导的试点示范工作和公益性追溯管理平台建设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支持行业组织和企业自建产品追溯系统,并与政府和相关机构实现追溯信息互通共享,促进公益性和市场化两类追溯平台有机衔接、协调发展。

3.形式多样与互联互通相结合,注重产品追溯实效。坚持创新驱动,推进追溯理论、模式、管理和技术创新,鼓励追溯体系建设运行多样化发展。坚持追溯信息互通共享,统一优化公共服务,注重生产源头追溯信息的真实性、中间环节信息链条的连续性、消费端追溯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4.试点示范与复制推广相结合,建立科学推进模式。以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质量安全问题较多的产品为重点,选择基础较好的地区、行业和企业开展试点示范,先易后难,以点带面,及时总结可复制推广的经验,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提高运行效果。

(三)建设目标

到2020年,初步建成全国上下一体、协同运作的重要产品追溯管理体制、统一协调的追溯标准体系和追溯信息服务体系;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部门、地区和行业企业追溯信息初步实现互通共享和通查通识;重要产品生产管理信息化、标驶、集约化水平显著提高;追溯大数据分析应用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追溯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追溯体系对群众安全消费、企业精准营销、行业管理优化、供应链安全保障及政府监测监管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及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分类产品追溯体系基本建成运行;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探索推进妇幼用品、建材、家电和汽车零配件、地方特色产品等追溯体系建设;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企业占比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和品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增强。

二、主要任务

(一)基本任务

1.建立目录管理制度。从产品对人身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程度、危害事件发生概率及后果影响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估,依法制定重点追溯产品目录和鼓励追溯产品目录。国家重要产品目录实行动态管理;各地酌情制定兼容国家目录的地方重要产品目录。

2.完善追溯标准体系。分析提炼追溯的核心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明确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标准的定位和功能,建成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相衔接,覆盖全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研制一批追溯数据采集指标、编码规则、传输格式、接口规范等共性基础标准,实现产品追溯全过程的互联互通与通查通识。在追溯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条件好、管理水平高的地区、行业、企业探索开展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推动标准制定和实施。针对重点产品和环节,根据产品形态、包装形式、生产经营模式、供应链协同、相关业务流程等特点,明确各品种追溯体系建设的技术要求,设计简便适用、易于操作的追溯规程和查询方式。探索推进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与国际接轨,携手打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要产品追溯通用规则,逐步建立国际间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增强中国标准的国际规则话语权。

3.健全认证认可制度。将重要产品追溯管理纳入现有强制性产品认证、有机产品认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制度。围绕健全追溯管理机制,建立追溯管理体系认证认可制度。完善认证规范、认证规则、认证工作后续监管及惩戒机制,建立与认证认可相适应的标识标记制度,方便消费者识别。

4.推进追溯体系互联互通。按照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原则,采用大数据、云计算、对象标识与标识解析等信息技术,逐步建设中央、省、市级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立追溯信息共享交换机制,实现中央平台与有关部门、地区、第三方平台之间的对接。推进各类追溯平台与检验检测信息系统、信用管理系统、综合执法系统、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等对接。建设国家重要产品追溯综合门户网站,宣传政策法规和追溯知识,统一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

加强追溯大数据开发利用。结合企业发展与行业监管需求,开发智能化的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责任主体定位、流向范围及影响评估、应急处置等功能,为企业管理、政务决策、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追溯信息投入与收益的合理分配机制。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商业秘密保护的前提下,实现追溯数据资源向社会有序开放。

5.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引导企业将追溯体系建设与信息化改造升级相结合,鼓励企业以建设追溯体系为契机,提高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推进“互联网+追溯”创新发展,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利用自身平台建设信息化追溯系统,实现销售与追溯双重功能,创建可追溯电商品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支持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批发零售等企业将追溯体系建设与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增强信息交互、在线交易、精准营销等功能;推动追溯体系与批发零售企业电子结算系统、冷链物流配送等体系融合发展。

6.强化追溯信用监管。建立可信数据支撑体系,确保追溯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企业为主体,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业机构和消费者等多方参与,将供应链中的生产经营企业、检测认证机构、监管机构、消费者等主体纳入可信数据支撑体系,通过相关技术手段整合产品供应链各环节追溯信息,形成不可篡改的可信追溯信息链条。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建立消费者和用户监督机制,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形成有效监督的社会氛围。建立追溯信息系统成熟度评价体系,从追溯数据链、检验检测、消费者监督等方面,对企业及产品开展综合评价。

(二)分类任务

1.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应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尽快搭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立生产经营主体管理制度,将辖区内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逐步纳入国家平台管理,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追溯责任,推动上下游主体实施扫码交易,如实采集生产流通追溯信息,确保农产品全链条可追溯。出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制定追溯管理技术标准,明确追溯要求,统一追溯标识,规范追溯流程,健全管理规则。选择重点地区和重点品种,开展追溯管理试点应用,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追溯推进模式。发挥国家平台功能作用,强化线上监管和线下监管,快速追查责任主体、产品流向、监管检测等追溯信息,挖掘大数据资源价值,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

完善肉类蔬菜追溯体系。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的地区,加快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追溯体系建设运行;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逐步扩大追溯体系覆盖范围,增加品种和节点数量;升级改造追溯管理平台,向生产和消费两端延伸追溯链条,开发智能监管功能,提高数据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加强监管部门协调配合,健全完善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以扫码入市或索取追溯凭证为市场准入条件,构建从产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

2.食品追溯体系。重点围绕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加工食品,推动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追溯体系和管理制度。逐步U大食品种类范围,提高覆盖率和社会影响力。

充分利用已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食品追溯、食品安全监管、食品生产流通行业管理相关信息的互通共享,提高政府部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化和协同水平。加快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推广应用。

3.药品追溯体系。巩固提升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升级改造中药材流通追溯管理中央平台,促进不同药品追溯系统信息互通共享。逐步增加中药材追溯品种;逐步扩大覆盖范围,涵盖全国主要中药材批发市场所在地区;提高中药材种植养殖、经营、饮片和中成药生产经营主体、医疗机构及药店等节点的覆盖率。

推动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依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使用信息化技术采集留存原料来源、生产过程、购销记录等信息,保证药品的可追溯。扩大药品追溯监管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全部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程快速追溯。建立药品追溯管理机制。

4.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在饲料上,推动饲料企业建立执行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实现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可控可追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推进饲料产品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在种子上,实行种子标签二维码标识制度,推动种子生产经营者建立包括种子来源、产地、数量、质量、销售去向、销售日期等内容的电子生产经营档案;引导种子批发和零售商建立种子来源、数量和销售去向的电子台账;建立全国统一的可追溯管理平台,整合行政审批、经营备案、市场监管等各方信息,实现全程、全面可追溯。在兽药上,进一步加强国家兽药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兽药生产企业、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等兽药基础信息数据库;深入开展兽药“二维码”追溯系统建设,全面实施兽药产品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逐步实现兽药生产、经营、使用全过程追溯。在农药、肥料上,建立追溯监管体系,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建立原料控制、生产管理,流通企业扩大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范围,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实行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

拓展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信息追溯监管服务平台功能,推进试点企业与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信息追溯监管服务平台对接,加快农资质量追溯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示范。

5.特种设备追溯体系。以电梯、气瓶、移动式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为重点,建立全国特种设备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建立特种设备信息化追溯系统,与全国特种设备追溯公共服务平台对接。逐步实现电梯的生产、使用、维护保养、检验、检测,以及车用气瓶和移动式压力容器的生产、使用、检验、检测、充装、报废等关键信息的记录、统计、分析、公示等功能,为社会提供追溯信息查询服务。

完善特种设备生产标识方法,健全生产单位、使用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数据报告制度和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企业生产流通全过程信息记录制度,为特种设备质量安全信息全生命周期可追溯提供制度保障。

6.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全国危险品追溯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民用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易爆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放射性物品等为重点,形成国家、省、市、县、园区危险品信息追溯管控体系,探索实施高危化学品电子追踪标识制度,实现危险品全生命周期过程跟踪,信息监控与追溯。逐步增加危险品种类,扩大覆盖范围。

7.稀土产品追溯体系。以稀土矿产品、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为重点,以生产经营台账、产品包装标识等为主要内容,加快推进稀土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全程可追溯。开展稀土企业追溯试点,建立稀土专用发票、稀土产品出口报关、企业经营档案等各项信息共享机制。推动稀土企业建设信息化追溯系统,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生产、库存、销售等信息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完整归集和可追溯。

8.产品进出口追溯体系。以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为重点,探索推进食品等重要产品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等领域的进出口追溯体系建设。整合产品进出口国家(地区)、产地、生产商、品牌、批次、进出口商或商、收货人、进出口记录及销售记录等信息,与海关报关信息、检验检疫信息和产品标签标识相衔接,实现重点产品从生产到进出口销售全过程信息可追溯。落实进口食品的境外生产商、出口商、境内收货人注册备案和进口销售记录制度,建立进口食品信息追溯平台和全国统一的重要进出口产品平台,实现进出口产品流向和质量控制措施的可追溯,提升进出口企业和社会公众对质量追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实现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建设协调推进工作机制。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宏观指导,落实部门分工,加强法律法规、政策措施、标准规范等方面的协调配合,督促各项工作落实。各地完善领导机制,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纳入工作考核指标。推动建立追溯行业组织。

(二)完善法规制度

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制(修)订工作,完善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制度,细化明确生产经营者责任和义务。按照《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年-2020年)》等要求,将追溯体系建设与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化企业主体责任、问题产品召回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追溯体系的倒逼作用和服务功能。加快推动地方立法,实行依法建设,依法管理。

(三)营造发展环境

鼓励大型连锁企业、医院、学校等团体消费单位优先选购可追溯产品。培育创新创业新领域,营造追溯体系建设的众创空间。加强追溯技术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推动技术研发、系统集成、业务咨询、工程监理、大数据分析等追溯服务产业发展,为追溯体系建设运行、扩大应用提供专业服务。加大对贫困地区政策倾斜力度,推动形成“互联网+产品追溯+精准扶贫”的政策组合与市场化运作模式。

(四)创新支持方式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公益性重要产品追溯平台建设,以及完善标准、培育人才等追溯体系建设基础性工作。鼓励社会资本投入,采用市场化方式吸引企业加盟,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化追溯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为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产品责任保险。围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新追溯模式。及时总结经验,适时向其他地区复制推广。

(五)加强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

加强追溯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交流。鼓励科研机构建立质量安全追溯技术及应用工程实验室,鼓励大学设立追溯专业院系及课程。建立完善追溯专业人才培育机制,鼓励成立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咨询机构和专家委员会,对追溯体系建设运行开展前期咨询论证和后期跟踪评估,促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创新发展;建立发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培训机构,培养多层次的追溯人才。

(六)强化宣传教育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2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渎职罪;刑法修正案(八)

一、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刑法规定及构成要件

刑法修正案(八)第49条规定“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1、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的正常监管活动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合法有效执行。食品安全是重点民计民生工程,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该类犯罪同时又侵犯了公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具有双重客体的性质。

2、犯罪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或者,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与为渎职侵权类犯罪的基本犯罪形式。是指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规定处理公务的行为。是指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的行为。本罪属于结果犯,只有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时才构成犯罪。

3、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负有食品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按我国现行食品监督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4、犯罪主观要件。本罪客观要件既包括行为也包括行为,根据主客观相一致,本罪的主观要件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二、食品监管渎职罪的具体认定

1、行为主体的认定。要求该犯罪主体必须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中负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第九章渎职侵权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规定,隶属于上述部门的按照事业、企业性质管理的单位,如果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食品安全监管职权,其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上述部门人员编制,但其实质上从事食品监管公务的人员,在其代表国家机关行使食品监管职权时,存在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也应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根据《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2、食品监管渎职罪罪与非罪的界定。本罪属于结果犯,即“或,导致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首先要区分行为人具体行为是否符合或的界定要求,不要与正常监管行为或者工作失误相混淆;其次要造成危害结果,本罪的主观要件要求行为人持故意或者过失心理,因此笔者认为,根据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本罪的行为结果既包括已经发生危害结果也包括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3、本罪与罪、罪的区别。本罪符合罪与罪的基本要求,但其具有特殊的犯罪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符合刑法第九章规定的特殊渎职罪构成要件的,按照该特殊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本罪是将食品监管方面的渎职犯罪单列出来,加大了处罚力度,以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健康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三、食品监管渎职罪的适用对于如今食品安全领域的影响

本罪的出台有助于对我国在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检测、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完善。

1、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在建立食品安全标准的问题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制定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基本食品安全标准,规定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等三种食品安全标准。本罪的行为结果中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他严重影响”等相关概念,对于这些概念的具体认定,现阶段我国的相关法律并没有准确具体的标准,只是笼统的概述,这就要求我国相关立法机关必须结合生活实际尽快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认定标准。

2、对食品安全检测的影响。食品从生产、加工制造到流通环节历经了多道程序,而食品安全检测环节是食品监管失职行为的高发环节。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手段落后的问题较为突出,相当大比例的违规添加剂尚不存在与之配套的检验方法。但是在检测问题凸显的背后,检测失职问题更为严重,本罪的适用,对于在食品检测环节负有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给予了严厉惩罚,促进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环节的健康合法发展。

3、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影响。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采用“一对一”监管为原则,分段和分类监管为辅的方式。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环节的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饭店等餐饮场所的监管,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措施,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等等。该体系明确了各部门的监管职责,但是存在严重的多头监管、职责交叉、责任不清等问题。在本罪没出台之前,我国刑法虽规定罪与罪,但在食品安全领域鲜为运用,这就造成了若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只是对生产和销售环节相关人员处于刑事处罚,而直接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仅处于行政问责。这体现了严重的司法不公,也造成了人民群众极大地不满。本罪的适用加大了对食品安全监管渎职人员的处罚力度,也促进了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监督,以达到有效减少食品安全问题的最终目的。

四、食品监管渎职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3

论文关键词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一、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概述

(一)食品安全

食品,通常是指人类可饮用、食用的物质,具体包括未加工食品、半成品食品及加工食品,其中不包括只用作药品使用的物质及烟草。通常来说,人们对于食品这一概念的理解较为模糊和宽泛。而食品安全关于食品的定义则较为严格。参照《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可将食品安全进行如下定义:一是食品不能含有可能威胁、损害人体健康的有害、有毒物质、不安全因素;二是食品不得造成食用者感染疾病、急慢性中毒;三是食品不得对消费者(及其后代)造成健康隐患。具体说来,食品安全包括了食品卫生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数量安全3个部分。

(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是指用于规范、约束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规范,以及由法律部门、法律规范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是食品安全执法的行为准则、法律准绳。食品安全的覆盖面极广,从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到食品周转,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食品安全,故而用于规范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也是一个结构复杂、涉及面极广的、协调统一的体系。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实施离不开多部门间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主要由食品安全法律、食品安全法规、食品标准三部分组成。食品安全法律,指的是用于食品及食品原料收获、生产、销售、加工环节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其是顺利运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前提与基础,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法规,是指依照食品安全法律而制定的各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其是对食品安全法律的补充与完善;食品标准,即整个食品行业的所有技术规范,其包括了食品的产品标准、质量标准、卫生标准、检验标准、数量标准、添加剂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等。它是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操作中需要遵守的准则,同时也是评价食品安全的客观标准。

二、我国现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在法律法规方面,可操作性、完整性不高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主要以“三大法”(《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质量法》)为核心,然而,在这些“核心”中,仅对食品质量安全作出了概要性规定,其中《标准化法》和《质量法》均颁布较早,覆盖面较为狭窄、标准程度低下,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社会食品安全的实际需要。并且一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考虑较为欠缺,预防性措施体现较少,在发生新问题时,就会“力不从心”。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规范性文件、法律法规进行了补充与完善,但是站在法律体系的高度上来看,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仍然存在着较多缺陷。比如:没有明确的法律对政府责任加以约束。对于因职能部门或政府对食品监管不力而导致的食品安全事故,其责任应由谁承担?如何承担?在《食品安全法》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另外,食品检验权也未真正落实。虽然在《食品安全法》中,鼓励、保护社会力量、社会团体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但实际上却没有赋予社会团体实质上的检验权。

(二)食品标准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体系包括食品工业行业标准(1164项)和国家标准(1070项目),虽然规定项目众多,但大部分标准的制定时间较为久远,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食品行业的发展要求。并且,在这些标准中,多为行业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在食品安全领域,我国起步较晚,技术也较为落后,再加上长期以来所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侧重于发展经济,而忽视了对人民健康的保护,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常常以降低食品安全标准来保护行业经济发展。目前,在我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仅有40%与国际标准等效,而国内食品行业对国家标准的采用率却只有14.63%。

(三)食品安全处罚力度不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更轻,不法人员的违法成本更低。《食品安全法》中,第84条规定了,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规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生产、经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者,由主管部门没收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的设备、原材料、工具。对于违法生产经营货币价值低于1万元者,处以2千元-5万元罚款,货币价值超过1万元者,处以货币价值金额5倍-10倍罚款。从该条规定来看,相对于违法者违法获利,处罚力度明显较轻,这也是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法律执行的持续性、规范化程度不足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相关部门的做法普遍都是事后“一阵风”的处理、检查,“一阵风”刮过,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活动就偃旗息鼓,避过风头的违法分子就又恢复如初,甚至更为猖獗,这也是我国食品制假造假现象泛滥的关键原因。在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方面,缺乏规范性、持续性,让我国食品安全陷入了“问题泛滥—打击—问题暂缓—再度泛滥—再打击”的恶性循环,难以从根本上消除食品制假造假问题。

三、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议

(一)完善食品安全法制管理、法律建设

虽然我国现行的《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法》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食品安全立法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然而同发达国家比起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建设程度仍然相对低下,同时在食品安全法制管理方面,也与国际水平相去甚远。鉴于此,我国目前亟需加大食品安全法制管理、法律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扩大法律法规覆盖面,让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各个层次与方面都能有法可依。在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完善时,应当尽量与

国际法律规范接轨,汲取国外先进、科学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和补充。与此同时,还要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制管理,保证法制管理的长期化、规范化。

(二)统一并完善食品安全标准

第一,要对食品行业所有的标准进行有效的补充、清理,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核心,构建起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统一、协调的标准体系。国外食品管理质量高的国家,其食品标准的制定者均为国家立法机构,对于一种产品只制定一套标准,该做法有助于标准的落实。我国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由立法机构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标准,着眼于食品安全监控,在食品产业链中落实相关标准与规程。同时,还要对现有的各类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清理,对于一些指标水平低下、不适宜的、自相矛盾的、重复的标准,要及时废止,并补充一些与国界标准接轨的、重要的标准。

第二,在制定标准时应当注重标准的科学性,将危险性作为标准制定基础。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世界发展潮流、健康保护极不适应,为此,我国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对于所制定的标准,要进行多次实验验证,验证通过以后方可公布、实施。

第三,我国食品安全部门应当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活动,指派专人参与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以提高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国际参与能力,加快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

(三)完善监管体系

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一直沿用了分段监管模式,该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较好地适应我国的行政机构设置模式;二是能适应食品安全当前复杂的监管形势。分段监管在拥有上述优势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其存在的不足:食品安全监管缺位、越位现象普遍;地方与中央监管机构有着复杂的隶属关系;监管机构责任追究未落到实处。分析国际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不难发现“品种监管”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青睐。品种监管,就是根据食品价值、市场需求进行食品分类,将有限的行政资源集中起来,重点监管重点食品,从食品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实施全程监管,实现“以有限资源监管无限品种”。和分段监管比起来,品种监管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集中性优势,二是全面性优势,三是连续性优势,四是综合性优势。

鉴于品种监管的突出优势,笔者认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应当转变传统监管模式,重点实施品种监管,同时辅以分段监管。要完成从分段监管向品种监管的转变,首先应当确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较高地位,同时加强其协调权和指导权;其次,建立第三方机构,尊重其独立性,加强社会性监管;最后,还应当对监管模式加以完善,逐渐实现品种监管为主、分段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4

关键词: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立法决策理念

作者:何晖1,任端平2,*,郭泽颖3(1.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2206;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北京100820;3.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山西太谷030801)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国家已出台一系列科学决策部署和法规规章,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强化科学严格监管,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然而由于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问题,食品安全立法领域也存在一些决策研究论证不够充分,基础性矛盾和问题解决速度迟缓,决策部署不切合实际,针对性不强,政策措施反复调整等决策不科学的问题。本文就是通过总结食品安全立法及立法决策工作的得失,来分析食品安全立法科学决策应当遵循的理念。

1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含义

立法决策是立法活动的重要环节,其理论基础是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学科——决策学[1]。立法决策是指决策主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根据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的利益合法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需要,通过权衡为维护这种利益与满足这种需要所能采取的各种策略与手段,从而做出是否采取立法的手段和选择立法的方式的决定[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对法规、规章做出立法决策),遵循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等组成的科学理念体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现状,为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立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食品安全立法做出规划的行为。

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分析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食品安全立法的需求与供给情况;决定一定时期食品安全立法的方针和政策;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把握时机,及时做出立法反映,出台新的监管体制和制度,促进食品安全立法迈上新的台阶;选定食品安全的立法模式和类型,如食品安全基本法的适时出台等。

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是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的前提,它是在食品安全立法决策及食品安全立法及监管的实践中发展完善起来的。遵循科学系统的决策理念,就能针对食品安全中的突出问题做出正确的立法决策,弥补现行食品安全立法的缺陷,从而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向前发展。坚持错误、片面的立法决策理念,就会导致错误的立法决策,不但食品安全立法固有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给食品安全工作造成损害。

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的丰富、完善和发展,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工作的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和能力稳步提升,立法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9年颁布了《食品安全法》,2015年又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进行了修订;国务院2009年制定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目前正在进行修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还出台了食品生产经营许可、特殊食品注册备案、新食品原料和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安全性审查、日常监督检查、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投诉举报、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等部门规章;内蒙古、广东、陕西、河北、江苏、湖北等27个省份还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出台了相关食品安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出台了食品安全相关刑事民事司法解释[3]。这些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强化食品安全依法监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食品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究其根本也是因为对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问题不够重视、对其中的某些方面认识有失偏颇。

2.1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随着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理念完善和发展,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立法决策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立法工作自然更有针对性,取得了全方位的进步,全面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2.1.1许可制度取得积极进展

严格主体准入是食品安全严格监管的基础。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国大约共有1300万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其中食品生产许可证15.9万件,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3695件;食品生产企业14.9万家,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3685家。共有食品经营许可证(含仍在有效期内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1284.3万件,其中新版食品经营许可证896.3万件,食品流通许可证(旧版)267.5万件,餐饮服务许可证(旧版)120.4万件[4]。

2.1.2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合格率稳步提升

2017年,监管部门在全国范围内抽检了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平均抽检合格率为97.6%;婴幼儿配方奶粉抽检合格率为99.5%,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5]。农业部2017年按季度组织开展了4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测农兽药残留和非法添加物参数94个,抽检样品42728个,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8%。其中,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0%、98.0%、98.9%、99.5%和96.3%,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向好[6]。

2.1.3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处效果明显

2017年,全国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违法案件25.7万件,移送司法机关2454件[7]。从复议诉讼案件来讲,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共受理食品类诉讼案件92件,行政复议申请378件[8]。

2.2我国食品安全立法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2.2.1政策措施针对性不强

例如2007年8月,为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确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等12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并要求在2007年年底前实现[9]。2008年1月,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宣称,截止2007年12月20日,专项整治的八大任务、12个100%和20个量化整治目标已经实现。但实践中,2007年12月开始,三鹿集团陆续收到三鹿奶粉致害的投诉,2008年5月份事件开始不断发酵,直到2008年8月大规模爆发,危害严重,教训深刻[10]。客观地说,12个百分之百是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但不是根本问题和实质问题。

2.2.2破解难题决策的有效性不足

例如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农药平均利用率仅为35%。农作物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化肥的利用率约有30%。针对农业投入品滥用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国办发(2004)43号)提出,要整治食品源头污染,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开展农业生产资料打假,加大对农业投入品残留超标问题的集中整治[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7)28号)提出,要加强种养环节源头治理,禁止高毒农药用于农作物的生产。加强技术培训,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严禁使用“瘦肉精”等禁用物质。对出现的突出问题(如农药残留超标)进行集中治理[12]。可以看出,我国一直在深化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像农业投入品等问题确实具有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多年来政府一直紧抓不放,不断强化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破解食品安全难题上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深入性、针对性不足等问题。

2.2.3部分决策的执行效率不足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的难度较大,同时解决相关问题需要协调和调动的资源过于庞大,因此决策执行的效率不足,导致有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如2006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农业部门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根据农产品品种和产区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状况等,将认为不适宜特定农产品生产的,提出禁止生产的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13]。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保障食品安全,首先要保证生产环境的安全,切断污染物进入生产环境的通道,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14]。201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按污染程度将农用地划为3个类别,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划为优先保护类,轻度和中度污染的划为安全利用类,重度污染的划为严格管控类,以耕地为重点,分别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2017年底前,国务院《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指南》[15]。土壤环境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土壤污染不能得到及时治理,严重污染地块不能及时被划定,将对食品安全带来巨大风险。

2.2.4部分食品安全决策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存在差距

《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2016中国平安小康指数”调查结果,结果表明,食品安全连续6年位居中国最让人担忧的十大安全问题之首[16]。

3现阶段食品安全立法决策应遵循的理念

3.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党的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7]。“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是重大的公共安全问题[18],关系着每个公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关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关系着消费的信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关系社会和谐稳定。

在食品安全法规政策形成过程中,正确的决策理念要求政策法规制定者坚持以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发展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深入调查研究食品安全重大实际问题,要比较论证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效,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决策,避免照抄照搬上级文件的决策措施,出现决策空转。坚持速度服从质量,要着力提高政策法规的决策质量,避免出现立法进度一味求快的急躁情绪,避免将出台法规政策的数量作为政绩的价值取向。要有体系思维、宏观思维、战略思维,避免形式主义和表征主义,避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顾头不顾脚”的思路,避免前后冲突,左右冲突的政策措施。

3.2坚持党对食品安全重大立法决策领导

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中,有的立法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有的立法未能反映客观规律,缺乏科学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有的部门规章的立法中,部门之间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

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立法中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19]。2017年10月18日召开党的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为加强党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20]。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面依法治国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1]。

党的领导是形成食品安全立法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保证。在《食品安全法》修订期间,恰逢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出台密集期。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全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对《食品安全法》修订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根据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的决策部署精神[22],《食品安全法》修订强化了问题导向,强化专题调研论证,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在修订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针对立法中的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食品交易监管、保健食品监管、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制度、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法律责任追究等50多个问题,通过实地调查、专题研究、比较论证等方式,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逐步取得制度构建的共识[23]。

再如根据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最严”的决策部署[24],新《食品安全法》在以下4个方面予以完善:一是强化严惩重处。强化刑事责任追究,要求首先对违法行为进行刑事判断,构成犯罪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予以行政处罚。增设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对新政累犯增设处罚,大幅提高罚款额度,最高可达货值金额的30倍。二是强化源头监管。禁止将农业投入品中的禁用物质如剧毒农药用于国家规定的农作物。三是强化全程监管。提出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相关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在食品生产消费的全过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食品可追溯。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对于地方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履行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设定了开除、撤职、降级、记大过等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还要求主要负责人引咎辞职[25]。

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对于食品安全立法及决策十分重要。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加强党对食品安全战略性、全局性重要问题的领导。《食品安全法》立法过程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党组就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向党中央做过专题汇报。

3.3坚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之一。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取得胜利;反之,离开了实事求是,我们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甚至严重挫折[26]。

目前,在食品安全重大政策措施的形成过程中,在一些环节和领域还存在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的问题,存在关起门来做决策的现象,不擅长调研论证而只重视稿件文字修改的现象。这种不重视调查研究的作风和倾向往往导致食品安全立法决策没有能够针对真正的、深层次问题,导致不产生实效的政策措施,耗费时间与精力,导致政策空转,使得制定了无数政策,却无助于真正问题的解决。

3.4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201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进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的突出问题入手,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公共安全面临的一些突出矛盾,抓关键、抓薄弱环节,努力提高公共安全水平[27]。科学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是做出科学决策判断的出发点和基础,也是确立食品安全立法决策目标的前提。食品安全立法及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是基于对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问题的正确判断。2004年以来[28],我国一直在深化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对具有复杂性、顽固性和反复性的问题,多年来政府一直紧抓不放,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整治。

3.5坚持解放思想与改革创新

党的报告在谈到进行伟大斗争的时候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创新时代潮流,坚决破除一切顽瘴痼疾。在食品安全领域,一些基础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如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监管执法能力、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方面不能适应保障食品安全的需求,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提高,这些基础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的解决,要依靠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立法采取的是行政立法与刑事立法并行的体制,将行政违法行为交由行政执法机关依据行政法律规范进行查处,将犯罪行为交由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关进行立案侦查、移送起诉、依法审判,食品安全违法与犯罪的区别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程度,以此来判断是纳入行政法律规范,还是纳入刑事法律制裁[29]。根据我国《刑法》,在考量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时候,不但要看其行为的性质是否符合刑法分则具体犯罪的规定,还要看行为的危害程度是否符合犯罪概念“但书”的规定[30]。

这种二元立法体制对于判断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还是刑事违法带来极大的困惑。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查明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犯罪的查处设定了不同的主体、权限和程序。对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10条,食品监管等部门可以采取现场检查生产经营场所,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查阅复制有关资料、查封扣押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查封违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等行政执法措施[31]。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查处,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措施的种类比行政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措施要丰富得多。按照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侦查措施:一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如传唤、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拘留、逮捕限制人身自由的措施等。二是搜查措施。如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身体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物品、住处进行搜查。三是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对于跨地域以及多环节、多领域的食品安全犯罪,没有技术侦查措施的支持,很难查明真相。公安机关在立案后,根据需要,可以采取技术侦查措施。四是查封扣押邮件。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与公安机关侦查措施相比,食品安全行政监管部门行政调查措施受到诸多限制,往往使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如对于以家庭为场所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等犯罪来讲,食品监管等行政执法部门束手无策,往往使犯罪份子逍遥法外;而对于公安机关来讲,通过搜查住所等措施可以及时、准确地查明犯罪事实、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在全国大市场的背景下,行政调查严重受制于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当事人是否配合等因素的影响。而刑事侦查,具有刑事强制措施的保证,而且可以降低不同部门、不同地域、当事人是否配合等因素的制约。

但是,行使侦查权的前提是刑事立案,在我国目前二元立法体制之下,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是很高的,其标准也是统一的,这当然也是保障司法秩序的需要。因而,这种行政调查权与刑事侦查权的配置失当是有些食品安全犯罪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查处的一个重要原因[32]。再比如,《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16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生产者、销售者所销售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的,或者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15万元以上的,或者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3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15万元以上的[33]。但实践中,由于违法犯罪行为人故意规避法律风险,有的实行订单生产,有的不做记录,往往查实的违法产品数量的货值金额达不到5万元,受行政调查权性质的制约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无法彻底查明根源和违法产品数量,而公安机关又不能启动刑事侦查权,导致我国假冒伪劣产品违法犯罪形势严峻。对于这些问题,确实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探索降低刑事侦查权启动标准[34]。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5

食品安全工作事关群众身体健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我们的责任十分重大。创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是食品安全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我们一定要不打折扣的把各项工作安排好、落实好,为创建工作顺利通过验收、保障群众食品安全作出积极的贡献。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食品安全致辞,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食品安全致辞1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刚才,_同志代表区食安委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并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务,希望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和社会稳定,保证食品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是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当前全国食品安全形势看,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程度。近年来,各地区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事件,其根源就是利益的驱动,正如说的那样是“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我区食品安全也不容乐观,虽然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由于我区地处近郊区,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造成个别地区黑加工点屡打不绝,暴露出我们监管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还存在死角。

“_X运动会”是全国的一件大事,作为主办地区和主赛场,届时将有20万人来到沈阳。我们不但要把基础设施、比赛场馆和环境建设好,更要保证安全,特别是食品安全。非法生产、黑加工点的存在,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诸多隐患,严重破坏了地区生产秩序。这项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各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切实承担起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将食品安全工作提高到法律的层面来认识,将其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抓出声势,抓出成效,确保安全。

二、心中有数

各街道、村和社区都要对本区域的食品安全现状、监管对象和监管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要健全完善舆论和群众监督制度,对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生产条件恶劣的无证照小作坊进行曝光;要引导企业经营者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树立诚信兴企的理念;要建立完善群众举报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推进食品安全监督的社会化。

三、协同作战

在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涉及到农业、质检、工商、卫生、食药监等多个部门,涉及生产、加工、储藏、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各部门都要对食品质量安全实行有效监管,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检测体系、信用体系。凡属在我区管辖范围内出现的问题,无论哪个部门、无论是否属于你的职责范围都要第一时间着手解决问题。

要部门联动、逐级上报,不能推诿扯皮、坐视不管。要严格食品安全准入和准出关,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的小作坊、小摊点、小餐饮、流动摊贩的监管要常态化,下大力气解决城乡结合地区的非法加工点,将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小作坊彻底扫除。要形成严肃的惩处和长效管理机制,防止死灰复燃和重复反弹。要重视农村的食品卫生管理,努力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创造更加优质的食品卫生安全环境。

四、强化监管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齐抓共管。目前,我区食品安全执法队伍建设不够平衡,执法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与监管要求不相适应。各职能部门要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际,切实加强食品安全机构和队伍建设,科学合理确定编制,配足配齐人员,满足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要求。要保障对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的经费投入,为提高监管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要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重点抓好社区、学校、企业特别是广大农村的应急预案的完善工作,逐步形成全社会的食品药品安全快速预警与反应体系。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工具,抓好培训工作,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的响应和运行程序,形成实战能力,确保一旦发生事故,应急预案能够立即启动,人员措施及时到位。

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格落实绩效考评制度,不论哪个街道、哪个部门、哪个单位出了问题,都要从严追究,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对涉嫌犯罪该移送司法机关的,要尽快移送司法机关,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决不能以罚代刑、一罚了之,要向人民群众展示党和政府维护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惩处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

总之,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食品安全致辞2同志们:

今天这次会议是经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的,也是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调整后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表彰20_年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安排部署20_年工作任务。刚才,我们对20_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与各单位签署了20_年度工作责任书,下面,根据县政府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问题。

(网络配图)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_年,我县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部署,完善监管机制,深入开展治理整顿,狠抓监管措施落实,全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食品生产经秩序持续好转,全年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被菏泽市人民政府授于“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今年3月份又做为全市县区的代表迎接了省食品安全督导考核,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总结去年的工作,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成伟书记、刘文林县长多次作批示、提要求,及时调整充实了食品安全委员会班子,设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实行有奖举报,完善基层组织,有力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与各有关单位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书,逐级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行网格化监管,定岗、定责、定人、定事,基本实现了监管工作全覆盖、无缝隙。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大力开展企业法人履责报告和公开承诺,督促企业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三)深入开展治理整顿。根据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相继开展了食品添加剂、乳制品、“地沟油”、“瘦肉精”、酒类、肉类等十余项专项治理和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整治行动,组织明查暗访,督促落实措施,严打违法犯罪。县食安办联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了“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百日行动”,有力的震慑了不法经营者,维护了食品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

(四)大力推进关键环节监管。各部门按照分工,认真履责,严把关口,初步构筑起了从初级农产品到餐桌全过程监管防线。初级农产品种植养殖环节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认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严格生产许可,认真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食品流通环节全面推行“四项制度”和经营自律“三条线”,实行食品可追溯管理。餐饮服务环节。认真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积极开展餐饮具消毒监测。

(五)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宣传周活动,深入开展“五进”宣传,开设媒体宣传专栏,分级分批开展培训。建立舆情监测和信息报送体系,及时监管信息。总之,一年来,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做了大量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奋斗在食品安全战线的全体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就我县情况来看,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个别环节、有些产品的监管方面,还存在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监管空档问题,甚至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影响了政府形象和监管效率。二是依法行政水平有待提高,执法能力建设有待加强;个别食品从业人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法制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高,食品安全违法现象屡有发生。三是监管措施落实不到位。落实政策打折扣、巡查检查走过场,执法不严、处罚不力,甚至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现象还比较常见;在农村许多地方,甚至连索证索票、进货台账制度都形同虚设。四是监管经费不足。执法装备、检测设施还不完备,检验检测项目少,监督抽检经费严重不足。五是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比如:种养殖环节源头污染,食品摊贩治理,食品加工小作坊以及对小饭桌的监管等等,还存在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在今后工作中下力气解决。近几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如果食品安全出了问题,巨野的形象就会打折扣,影响当前加快发展的大环境,所以要务必把食品安全工作抓牢、抓好,确保不出问题。

二、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扎扎实实做好20_年各项工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公众身体健康,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是社会高度关注、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副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_明确提出,要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巨野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也是食品生产消费大县。确保食品安全,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做好当前食品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大决心,下大气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今年是我县全面实施“_”规划的关键年,也是党的“”胜利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食品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为目标,落实监管责任,完善监管网络,创新监管机制,规范市场行为,深化治理整顿,全面加强政府监管,提高我县食品安全监管水平,为巨野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一)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组织。抓基层、打基础,解决好县、镇、村三级有人办事、有钱办事问题,是当前我们最基本、最迫切的任务。要加快镇村两级食品安全组织建设,推进监管部门工作重心下移、职能向基层延伸,健全工作制度,创新监督机制,确保把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纳入监管视野。所以今天我要把这件事情重点强调一下,今年二月份全市食品安全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召开之后,县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基层组织建设的通知》,各镇区、办事处要高度重视,要把这项工作纳入政府重要工作日程,明确任务目标,制定工作方案,主要领导一定要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层层抓落实。

一是镇级设立专门办事机构。各镇区办要成立由镇区长(主任)任主任,管区书记、包村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吸纳县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包镇区或包片区责任人参与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要设立食品安全工作办公室,并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少于两名。镇、区、办食品安全办公室成立后要在各镇区办政府的领导下,在县食安办的指导下,负责辖区内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的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组织协调、排查整治、投诉举报、节会保障、农村家宴申报审查备案管理、辖区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发现报告及处置等工作。

二是建立村级协管网络。各行政村要成立食品安全协管小组,由村委会主任任组长,村干部、退休返村人员、各级人大代表等不低于四名为协管成员。村协管小组要在镇区办食安办的领导下,配合县镇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辖区内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管,食品安全组织协调、投诉举报、节会保障、农村家宴申报管理、宣传培训、信息收集和报送等日常工作,组织巡查检查,摸排食品安全隐患并如实记录。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按照食品安全分段监管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向县镇有关监管部门报告。

镇村两级监管、协管人员要于6月30日前到位。县政府食安办要加强工作调度,定期通报情况。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要通报批评。

食品安全致辞3各位领导、老师、同志们:大家好!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重于泰山。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是全体家长、社会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件大事,不能有丝毫的闪失和懈怠。学校安,则学生安、家长安、社会安。为全面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师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下面我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讲五点意见。

一、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近年来,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座的各位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很负责,很到位,我县学校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成绩应当肯定。前段时间我们食品药品监督局队全县学校食品安全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总体情况较好,但存在问题也不少。综合来看主要有:一是部分学校食堂食品进货把关不严,食堂采购索证不到位,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多数学校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特别是餐具消毒不规范,达不到消毒目的,有的甚至根本未消毒;三是食品存放、加工、销售等环节问题多多,功能区布局不合理,分类不清,生熟不分,食品与杂物混放,食品留样不规范;四是食堂工作人员卫生意识差,环境卫生差,更衣室和防蝇设施形同虚设;五是学校内的小卖部的安全监管责任、措施落实不到位。这些说明了我们平时在学校食品管理中存在制度要求落实不到位、监督管理不够细的问题。学校安全无小事,少年儿童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学校食品安全是一件关系到师生健康的大事,一定要按要求做到位,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一时一刻都不能放松。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要切实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一是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理解掌握有关食品安全常识。二是必须进一步落实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度。在认真落实校长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同时,要切实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要求。同时要落实一名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专门人员担任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监督,坚持每天到食堂检查食品留样及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三是必须建立食物中毒事件的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要迅速采取措施,在第一时间报送有关情况,配合监管部门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四是强化食品安全巡查制度,分管领导、后勤管理人员要有明确的责任,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五是要加大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力度,建立学校食堂管理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疏于管理、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或造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效

一是强化食堂内部管理。严把食品及原料的采购关,采购食品及原料必须索证,粮油、蔬菜等大宗食品原料,一定要实行定点采购,严禁购买无厂名、无产地、无检疫证的产品,从源头上保证学校食品安全。对原材料特别是米、面、油大宗物品及安全风险等级高的食品采购必须有合理的价格定位,决不允许一味追求低价格,导致价低质次,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制作食品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和《学校食堂和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凡过期食品、腐败变质和劣质食品一律销毁,不得售卖食用。学校食品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食品从业人员按有关规定取得健康体检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健康体检每年一次,并定期接受培训。从业人员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工作帽,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佩带饰物。

二是食堂食品加工供应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食品原料的清洗必须分别在专用清洗池内进行;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要保持食堂环境卫生整洁,认真落实餐食具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效果。

三是食堂必须建立严格的食品留样制度。食堂每餐供应的各种菜肴(包括含馅的面制品)必须留样。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并做好留样登记,在留样专用冰箱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不少于100克。

四是学校食堂必须坚持每天保洁。清洗餐具、用具必须在专用水池内进行。餐饮具“一清、二洗、三消毒、四保洁”,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经常开展设施设备的消毒工作,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保持清洁。定期开展灭“四害”工作,随时保持食堂干净、整洁、卫生的环境。

四、加强校内小卖部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

一是小卖部所经营的食品必须严把采购进货关。禁止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的食品。采购食品应向供货方索取卫生许可证、卫生检验报告书等复印件;采购定型包装食品,商标上应有品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存期(保质期)QS认证标志等内容;采购罐头、饮料、乳制品、调味品等食品,应向供方索取本批次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

二是必须建立健全的食品验收贮存制度。食品入库前必须严格验收,设专人验收登记、设立台帐。登记内容应包括品名、供货单位、数量、进货日期、感官性状和标签检查情况;食品出库时必须查验其感官性状和保质期;日常性查验应重点检查食品变质、包装损坏及保质期到期等情况,发现存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应及时进行处理。食品贮存必须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不得与杀虫剂、洗涤剂、防腐剂、杂品等物品混放。

同志们,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我们一定要把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当做一件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为政府分忧、让家长放心、使群众满意,为保障学校食品安全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食品安全致辞4多年来,我市将食品安全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结合《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贯彻落实,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监管方法手段,加强重点领域整治,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总的来看全市食品安全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趋势。比如,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农业部近三年安全监测中,农产品生产环节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全国领先。

一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我市确定了建设“食品放心城”的总体目标和构建食品防控体系的总体思路,建立了食品生产经营者、政府监管部门、社会监督三方责任体系,形成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是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先后对蔬菜、水果等33类重点食品实施食品市场准入,推进餐厨垃圾规范化、法制化和资源化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建立肉类蔬菜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三是食品安全管理效果切实显现。全市食品安全总体处于平稳有序和向好状态,自20_年以来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多年来持续控制在十万分之七以下的较低水平,公众对本地食品安全的满意度逐年上升,食品检测总体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_年达到98.65%,走在了全国前列。

但是,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严峻形势,食品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我们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食品安全工作才能向前推进,不能一味地考虑把问题捂住。各个地方要认真审视一下,本辖区内最容易出现哪些食品安全问题,要采取措施,主动地去抓,否则始终会在工作上、在舆论上处于被动。食品安全工作要真正做好难度很大,但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首要的民生问题,抓不好会引起民心浮动等一系列的后遗症。在这里,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属地监管作用。市政府要负责做好全市范围内食品安全工作,各区(市)县、各乡镇(街道)都要发挥食品安全属地监管作用。我这里强调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属地管理作用,其含义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要有积极性,要主动去做,而不是等上级布置了才去做。各级要做到守土有责,切实为一方群众食品安全负责。各级政府领导要自觉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主动工作、负责任工作的态势。各级各部门要加大日常监管力度,不能总是到出现问题才搞集中整治,松一阵紧一阵,达不到好的效果,群众也不会满意。总之,食品安全就是要强化属地责任,一定要主动发挥各级监管作用,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是要进一步抓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国家、省市根据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和隐患作出的部署,扎实开展好今年的九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各地还要在此基础上搞好“9+x”整治,x就是根据当地实际增加的专项整治内容。整治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村、社区的基层力量,及时发现问题。同时,要组建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群众加入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我深信,我市广大市民一定会很乐意参与此项行动。各级政府要做好发动和组织工作并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三是要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现代化水平。要强化科技监管,充分运用物联网等现代技术,加快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平台,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发现能力。尤其要运用好物联网技术对肉类等食品安全质量进行追溯管理。要强化标准化管理,加强本地农产品种植、养殖和食品加工产品标准清理,完善地方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指导行业协会积极开展行业标准制定工作,鼓励食品生产企业按照比国标更严格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用标准化生产减少食品安全风险。要加强源头治理,依托和扩大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完善覆盖面更广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完善各类食品安全标准和准入条件,加快扩大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范围,切实从源头上防止不安全食品进入流通市场。

四是要进一步增强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合力。食品安全监管没有形成综合合力,监管就没有力度。与其它城市相比,_市政府领导分工有着鲜明的特色,是按照市场监管、经济调节、公共管理、社会服务进行分工。现在看来这种做法行之有效。各监管职能部门相对集中地在一位分管副市长的统一领导下,基本解决了因为管理体制不顺而出现的相互推诿、多头监管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各监管部门联动的综合执法队伍,形成了抓食品安全工作合力,充分发挥了综合监管有效作用。这是个好办法,也是我们的好经验。各区(市)县政府要参照市上形成这种工作模式,尽可能做到一位分管领导牵总头,部门间密切协作、互补配合,共同把工作抓实抓好。

五是要坚决做到食品安全事件查处“零容忍”。要加强重点环节治理,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食品安全领域隐患,加大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和专项执法检查力度,对食品安全事件“零容忍”,不姑息任何一起食品安全事件,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打击一起,承担应负的企业食品安全违法成本,让他们不敢违法、违不起法。要处理好舆论引导和案件查处的关系,从城市形象、社会稳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对食品安全问题和案件的报道应该内外有所别,但查处一定要严,做到查处“零容忍”。比如,外地进入_的蔬菜,对一再出现问题的地区和品种,要严格实施市场禁入。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问题较多的企业,也要拿出可行办法,不能一罚了之,可以采取暂停营业等更为严厉的措施。否则,查处不严厉,造成事实上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低成本,违法现象就会屡禁不止。国外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是非常严厉的,我们要学习借鉴。办法总比困难多,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要多想办法,采取综合治理思路,实施精细化管理,重点解决餐饮、熟食制品质量和农贸市场的商品卫生等问题,切实做到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

借此机会,讲一个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要求,强调一下治理市区道路窨井盖下陷问题。最近,我发现市区道路上很多窨井盖不平整,导致车辆要么绕着走,要么减速压过去,严重影响交通安全和通行速度。市级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市级道路的窨井盖平整工作,区上要做好区管道路和背街小巷的窨井盖管理,派人巡查,及时把下陷的窨井盖垫平,切实提高道路安全通行能力。同时,尽可能把维修施工时间安排在晚上,做到少影响交通。食品安全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基础性工作,是政府一定要做好的、最基本的工作,也是群众对政府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肩负起责任,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推动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再上新台阶,尽最大努力让全市人民享有一个更加放心的食品安全环境。

食品安全致辞5同志们: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五年纲要(20_-20_)》,增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决定于20_年6月10日至22日,在全县开展以“尚德守法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为主题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县委、县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负总责”的意识。以组建食品安全协调机构为工作平台,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加大了综合监管和组织协调力度。各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活动,查处了一批制假售假案件,捣毁了一批制假售假窝点,从总体上讲,我县食品安全形势是好的,食品源头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消费环节的监管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感明显增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食品安全监管从农田到餐桌,点多、面广、线长。食品经营企业“小、乱、散”现象比较普遍。现阶段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从总体上讲,我县食品行业规模化生产水平还不高,食品消费特别是农村食品消费水平偏低、消费安全意识不强,部分市民消费信心不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重而道远。

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是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的一项重要内容。食品安全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因此,各级乡镇政府、各成员单位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紧密结合食品安全实际,要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继续深入开展食品放心工程建设,扎实抓好食品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抓紧查摆问题,维护市场安全。各部门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切实负起责任,特别要强化主要责任人的责任。要建立健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责任落到实处。那个地方、那个部门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给当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一定要依法追究相关乡镇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同时,对于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不辱使命的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应及时给予褒奖。各级、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整合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扰乱

食品市场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强部门协调,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把整治重点放在农村,放在与市民关系密切的日常食品中,解决好专项整治的经费问题,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配合整治工作。与此同时,各级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曝光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大案、要案。对重视质量安全、诚信守法经营的名优企业、名牌产品和典型做法,,大张旗鼓地宣传、扶持和保护,取信于民。通过此次宣传周活动,逐步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

同志们,食品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我县的食品安全工作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和谐静宁,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6

关键词:中小食品企业;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标准;现状问题;对策措施

引言:近年来我国发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全社会对我国食品安全的高度担忧。食品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也伴随着每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食品安全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不是政府监管出来的。”专家的话语虽不能被广泛认同,但也反映了政府和公众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起食品安全首要责任的期盼和要求。同时,每当出现重大食品安全危机,“食品安全标准”也被一次次提上桌面,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的确,标准作为食品企业生产和政府有效监管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对食品企业符合食品安全法,能否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担当起公众对其的重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标准是中小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基石

食品安全与食品在生产和消费所有环节存在的安全危害有关,在食品链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引入食品安全危害,食品安全是所有食品生产和供应链参与者的共同责任。我国《食品安全法》要求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对食品安全负首要责任。为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职,食品企业必须建立和运行基于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采取综合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提高和确保整个食品产业链安全。因此,食品安全标准不仅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判定食品质量合格与否的技术依据,更是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和有效运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基石与技术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0多万家左右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中中小食品企业占食品企业总数的90%以上。比起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的大型食品企业,中小微企业由于其人员、专业知识、资金、资源、基础条件、食品安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缺乏,理解和实施食品安全标准能力差,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薄弱,供应链安全防线脆弱,易造成食品安全风险。诚然,企业的食品安全体系是建立在以法制、企业道德诚信和社会责任基础之上,涉及公共政策和服务、社会风险控制、检测和政府监管等复杂的综合体系。但是,毋庸讳言,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诸如标准缺失,科学性、协调性、通用性差,标准实施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是制约中小食品企业建立有效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体现状

我国于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正式颁布实施,确立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新模式,真正从法律上提出了食品安全标准的概念。建立了有卫生部担任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负责标准制定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标准科学制度,界定了食品安全标准内容和范围八种类别。

目前,已正式制定了29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括新的乳品安全标准、真菌毒素、农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使用、预包装食品标签和营养标签、速冻面米制品等标准。根据《食品安全法》原则,食品安全法施行前制定的我国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国家标准2000余项,行业标准2900余项。[1]

三、标准制约中小企业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现状问题

由于旧的标准模式、体制机制、水平和能力限制,标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标准的服务支撑等方面存在着众多问题。

(一)标准缺乏科学性难以保证标准的实用性

科学性是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首要原则,由于我国相关科学研究基础薄弱、能力和水平等因素制约,目前尚不能做到所有标准以科学性为首要原则制定食品安全标准。

大量农兽药、食品添加剂、污染物等限量指标,基本没有通过消费者膳食调查研究、暴露量评估等风险评估技术而制定。许多标准内容或技术指标科学性差,不能适应食品生产和安全监管的技术要求。诸如对原料的要求严于成品要求;原料中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成品中却规定不得检出;国外可以使用国内禁用等等是标准内容普遍存在的科学性差问题。例如,酱油中的焦堂色,在肉制品中不得检出,但是对于加了酱油的红烧肉是否能够含有防腐剂却并没规定要求。

(二)重要标准和指标缺位难以铸就标准的完整性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整体缺乏完整性,重要标准或指标缺失,造成企业标准执行难。

1.重要产品标准或指标缺失

现有的食品标准,虽门类齐全,数量众多,但对于一些企业生产和市场监管迫切需要的标准和安全要求缺失严重。象生制即食水产品、无蔗糖食品及低糖食品等目前均无标准。食用植物油有GB1535《大豆油》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多达31项,但是,食用调和油市场乱象已多年,酝酿8年的国家标准至今尚未出台,企业只能参照1998年制定的行业标准SB/t10292《食用调和油》生产,由于该标准未标明配料油所占比例,造成生产商都按各自标准配比生产,给某些不法生产企业钻了市场监管空白,损害了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2.关联标准相互配套性差

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模式规定,对于食品安全限量等基础标准能够涵盖的通用要求,食品产品标准应尽可能地引用相关的基础标准。但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缺少与横向标准之间的衔接,不管基础通用标准是否已涵盖要求,盲目引用,使得标准内容操作性实用性差。如:稀奶油、发酵乳两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与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不配套。

食品安全产品标准与检测方法是一个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标准整体,作为食品安全符合性评价的重要方法,检测方法标准如果与产品标准不配套,标准就没有适用性和可操性。我国2400种食品添加剂,有检验标准配套的只占近四成。各类农兽药残留检验方法标准虽然标准数量多,但配套性差,缺乏对酶制剂、促长剂等精确有效的监测技术和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标准。

标准不配套,影响了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检测和判定依据,降低了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多头标准各行其道交叉重复难能达成标准协调性

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前,标准分管和制定主体多头,单就强制性国家标准就有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检总局、以及各相关标委会等机构或组织制定,行业标准更是涉及十多个标准制定和主管机构,造成标准体系杂乱无序,交叉重复相互打架,企业标准执行乱,目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1.食品安全标准与市场准入制度要求不协调

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称GB2760)与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中的食品分类不协调、不衔接。

QS制度将食品分为28大类,是颁发生产许可证和市场监管的依据。GB2760标准的食品分类系统按原料、加工工艺、食用对象等对食品进行类别识别,其特殊内涵是界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和禁用范围,由于二个分类系统互不一致和协调,同一食品往往有不同的类别与解释。例如,馒头、青团和粽子在GB2760分类系统中释义为粮食制品,不得添加任何色素,但QS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归属为蒸煮类糕点,根据GB2760标准,糕点可以使用色素。

现有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中两大最关键的标准或制度之间的不一致和不协调,导致食品归属难,对食品添加剂等化学制品使用和禁用的理解和判断产生错位。

2.各类标准内容和技术要求交叉重复不统一

各级标准之间各自开车、各行其道,经常有同一种产品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强制性与推荐性标准共管,同一产品的技术特性有不同的标准规定其差异化的技术要求,相互交叉予盾。例如,白砂糖分别有GB317-2006和GB13104-2005两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共管。唑螨酯在柑橘中的限量GB25193规定0.2mg/kg,nY831规定1mg/kg。国家标准GB/t22165《坚果炒货食品通则》的二氧化硫指标≤0.4g/kg,而GB2760中未对坚果或炒货中的二氧化硫作出相应的规定,也即理解为不得检出。

相关标准间交叉重复、不协调和不统一问题,导致同一食品在此标准中达标而在彼标准中未达标,使得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无所适从,监管部门无从下手。

(四)标准超期服役修订滞后难于确保标准时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和食品制造业工艺技术的飞速发展,应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重新评估,实行标准动态修改维护。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均建立了基本的标准(技术法规)动态维护机制。例如,CaC确定的优先评价重点清单上50%是旧农药,根据最新的科学发展信息和更高的消费者健康保护水平,对标准进行重新评估和修订。欧盟于1993年至2009年对全欧盟范围内植物保护产品进行为期16年漫长的重新评估。日本对实施的肯定列表“临时残留限量”标准规定每5年复审一次。

我国大部分食品卫生标准制定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标准复审修订严重滞后,有些标准甚至二三十年没有修订维护。农兽药、污染物、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限量标准,必须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程度、最新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信息实行动态修改维护,以保持标准的时效性,但我国许多安全限量标准动态修订滞后,象兽药残留标准距今已10年。标准动态维护时效性差,难于适应食品行业生产工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

(五)标准实施服务支持机制不到位难以保证标准执行及时性

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的唯一目标是让食品企业生产安全食品,以实现对消费者的高标准保护。由于食品安全标准内容复杂、指标多、技术性强、强制性高,因此,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实施和服务保障机制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中小食品企业的宣传培训及释义非常不到位。

企业了解标准信息的渠道单一,新颁布标准没有相关的实施宣传材料,第一时间拿不到正式标准文本,也没有全面的、清晰、规范的共公信息查询平台。新制修订标准宣传解释不倒位,遇到标准比较模糊难以解释,缺乏相应的咨询途径,也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对标准解惑释义。相当多标准由于本身科学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差,存在着名词术语界定不清,产品分类错位混乱,尤其是一些重要的通用标准,如食品添加剂国家GB2760,牵涉到很多产品的定义和范围,但标准后没有相配套的释义和明确解释,造成对标准的理解不一,导致误读和误判,影响了企业的标准执行与符合性,造成企业经济损失,同时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执法难度。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7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监管问题对策

继“三鹿毒奶粉”、“地沟油事件”之后,今年又一个涉及食品安全的“炸弹”——“双汇瘦肉精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历经了三鹿奶粉三聚氰胺的冲击后,双汇引进瘦肉精猪肉事件虽称不上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标杆性负面事件,但由此引发的舆论关注范围与规模之大也暴露出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岌岌可危,食品安全供给与需求明显失衡。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因素很多,其中,政府监管的缺位值得我们深思。

1.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但目前我国在食品监管中还存在许多盲点。政府把好食品安全关,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和饮食安全。政府履行保障食品安全职能,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具有以下重要意义:首先,有效的政府监管可以维护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减少少数食品生产者利益的驱使下完全忽略食品安全,侵犯合法生产者正当权益,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其次,加强食品安全政府监管,有利于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和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保障。再次,有效的政府监管有利于增强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

1.2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必要性

市场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即便是在我国以公有制成分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下,也会出现市场失灵,频发的食品安全危机就证明了这一点。没有政府的监管和干预,食品市场不仅会出现市场失灵,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或无效率,而且会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市场失灵以及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使得政府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必要。只有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要求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提供真实、全面的食品信息,要求其行为合法;只有政府可以对食品生产、销售进行监管和控制,从而保障人们的人身及健康安全。1

2.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主要采取的是以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方式,己经初步建立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的食品安全机构各成体系,共同形成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迄今为止,食品监管责任体制依然没有理顺,机构定位比较模糊,多部门业务在食品监管和服务过程中难以甚至无法整合,从而导致食品安全监管中一直难以克服的“低效”、“失效”、“无效”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以“双汇瘦肉精事件”为例,该事件的爆发主要是因为政府监管部门失职,这表明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许多不安全因素进入市场,严重危害国民的健康。通过疏理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框架,发现我国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食品安全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食品安全法律的不完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条款笼统滞后,缺乏可操作性。一些条款已然过时,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际问题约束力较小,操作性不强。2.法律体系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虽然众多,但因分段立法,条款相对分散,调整范围较窄,如《食品.卫生法》没有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使猪肉的监管环节出现盲区。同时,由于执法主体不同,适用的法律不同,定性不准确、处理不得当的现象大量存在。23.法律处罚过轻,威慑力不够。相关法律的规定往往只限于罚款。事实上,违法者被查处后很少向司法机关移送,更是很少判刑。那些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故处理结果,仅仅只是捣毁、查封加工点和停业整顿等,而主要负责人大多数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2.2监管主体职责不明确

在“双汇瘦肉精事件”发生后,相关专家将原因归咎于各监管部门“多头管理、无人负责”的局面。我国食品生产流通属于“分段管理”,有7部法律与农业部、工商局、卫生局、质监局、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猪肉的监管,但由于监管主体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清、权责不明、重复监管、监管真空,缺乏部门整合、综合协调和联动机制,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空隙使双汇钻过养殖环节的监管漏洞,进入贩运环节,并以各种手段溜出屠宰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堂而皇之进入市场销售。

2.3食品安全预警系统和行政问责体制的缺失

当前食品监管还存在预警机制滞后问题。食品监管重在防患于未然,而目前很多时候食品安全是“出了问题才重视”、“不死人不重视”,绝大部分措施属于事后处理,不仅达不到监管目的,反而会加大监管难度3。

而对于行政问责制尚未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行政问责制。虽然自SaRS以来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也有一些政府官员因此引咎辞职,在“双汇瘦肉精事件”中也有一批领导于部受到处理。这是食品安全事故中落实问责制的自然结果,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取得不断进步的可喜表现。但是当前的行政问责并不是依据法律程序来问责,问责的事由、人员范围仍不确定,问责的主体定位不准,问责的程序还存在漏洞,追究的后果还不明确。并且目前在我国所有的责任追究机制主要是针对个人决策失误和行政行为不当,很少对集体决策失误的责任人进行追究,这种“法不责众”的现象在我国司空见惯。4

3.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监管的对策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利益和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双汇瘦肉精事件”之所以发生,政府的责任首当其冲。鉴于当前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政府必须树立科学监管理念,专业分工、高效协调,从制度层面完善监管体制,营造良好的监管外部环境,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针对“双汇瘦肉精事件”中我国政府监管食品安全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以下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5

3.1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和制度建设

政府是国家法律的制定者和守护者,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保障法律有效实施的根本前提和依据。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整合现有法律资源,完善《食品安全法》。在加强贯彻落实此法的同时还要对现有的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进行认真清理、补充和完善,将散存于各项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监管的内容整合,尽可能减少立法和执法上的相互冲突,解决法律体系的混乱,保持法律的同一性。

(2)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参照国际食品安全法典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以国际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典为依据或参考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规体系,建立与时俱进、重在防范,科学、全面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以《食品安全法》为龙头,其他具体法律相配合多层次立体框架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3)强化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赋予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更充分的权力,从源头对食品生产加工及相关企业实行强制性管理。《食品安全基本法》处罚的惩戒力度不够,为此,要扩大执法部门的检查权,加大对违反食品质量安全法律的惩处力度,强化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日常监督管理,确保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对于那些生产、制造、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的企业经销商,无论其生产或销售数量的大小,都要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并罚其倾家荡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

3.2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主体

“双汇瘦肉精”事件再次暴露了我国目前分散的监管体制的严重缺位,也显露了2003年成立的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并未发挥预期的综合监管、组织协调的作用。因此我国食品安全主体应进行重新调整与分工,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将我国目前实行的“多部门按环节分段式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单部门按产品链条式的管理模式”,合理分工、高效协调。我国食品安全委员会可借鉴美国的做法,部级食品安全委员会直接对总理负责,主要成员由不受部门利益影响的食品安全专家组成,在监管工作上不承担具体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而仅负责层次较高的抽象决策行为,包括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预警和及时国内外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动态信息等工作,改变行政监管机构权力分散与各自为政的现象,提高监管效率。6

同时,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多头执法现象。整合执法力量,就是要合并现有食品监管的相关部门,对设置不合理或人员严重超编的机构,或撤销、或合并、或精简,克服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管,并赋予更高的权威。

3.3建立有效的预警系统和行政问责机制

地方政府应当立足长效监管机制,改变当前靠突击、督查、评比推动食品安全的工作方式,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管理经验,探索运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及时预警信号,一方面让监管部门可以提前介入处理问题,另一方面使广大市民从食品安全预警信息中知道安全隐患所在,避免重大风险事故发生。

为了使行政问责制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应制定和颁布专门的行政问责法规。整合形成包括问责标准、问责程序、问责范围、问责主体、问责救济在内的统一的问责的法律法规。在追究监管人员违法行政或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时,必须经过具有法定事由并经过法定程序,改变以往那种“重实体轻程序”的做法,依照法定程序实施问责。7

食品安全的保证,仅靠政府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需要市场、教育机构、媒体、消费者等社会各方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等。

参考文献:

[1]陈锡文、邓楠.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白皮书,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门户网站aqsiq.省略.

[3]刘俊华、刘文.我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2004(5).

[4]马英娟.政府监管机构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王燕.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问题和思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1).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信息;信息公开;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4-0029-04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亦是2012年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市场交易信息失灵和公民知情权吁求下,政府应当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公开,以消解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焦虑”,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就作为监管手段之一种的信息公开而言,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主体的内涵不够明确;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公开的内容过于笼统,侵害企业经营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作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公开的标尺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于依赖“大企业”,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

一、政府食品安全信息供给的必要性

(一)市场交易信息失灵

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供给行为是市场交易信息供给失灵下的一种行政权力介入。在市场经济中,信息对交易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品交换活动的背后是与交易有关的信息供给。双赢的交易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供给与交换。然而,在实际市场交易活动中,商品(服务)的信息由商家(制造商和销售商)到消费者之间的供给并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最近几年众多可怕的潲水油、毒辣椒、毒大米、高残留农药蔬菜等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地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获利,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消费者缺乏充分的消费信息”。[1]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对信息的占有往往呈现出失衡状态,即生产经营者占有较多信息而处于优势地位,消费者因占有较少信息而处于劣势地位。在经济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信息不对称”。它会影响交易双方的利益平衡。为了恢复信息供给的平衡状态,就需要有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力量介入。而这种第三方力量就是作为市场监管主体的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二)公民知情权

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从民众那里获得税收与管理权,那么它也就具有向民众提供行政活动信息的义务,以满足民众对行政事务的知情权。实际上,政府只是政府信息的占有者而非所有者,政府信息的所有权归属公众。而所谓“政府信息”是指政府在其行政管理活动中所掌握的所有信息的总和,这其中当然包括在市场监管中掌握的消费信息。《食品安全法》第10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政府有提供信息的义务。换言之,政府提供消费信息是满足公民知情权的基本要求。

二、政府在食品监督中的信息权力

在信息社会,政府在行使社会管理功能时必须拥有信息形成权,“政府具有信息形成权,其合法性基础在于正确行政决策和信用社会建构以及政府保护私人权利和公共利益之管制权的有效运用的需要。政府具有自主形成信息的权力,也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强制性信息申报请求权、信息强制保留请求权、信息强制披露请求权、信息调查权,信息档案形成权和保持权、信息技术使用权、获得信息预算支持权以及对违法信息收集的制裁权”。[2]基于食品安全信息规制的特性,本文所指称的政府信息权主要是政府的信息获取权和权。

(一)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获取权及其实现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具有风险提示功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血液”即是信息,其重要的权力基点即为风险信息获取权。如若期望政府作出客观、准确、可靠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行为就必须使其拥有相应的权力与渠道以获取充分的风险信息。“政府信息获取权是政府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权限与程序,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方式,准确、及时完整地获取其所需要的各种信息与数据的权利”[3],“政府依法享有对某些关系到国家利益和国计民生的重要数据信息的调查、收集和获取权利”。[4]事实上,政府的信息获取权是法律授予行政机关的一项信息权力。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政府的信息获取权作了相关规定。例如我国的《统计法》第6条第1款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第7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另外,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国境卫生检疫法》、《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亦有关于政府获取信息权力的规定。行政机关获取用于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工作原始信息的权力即为一种信息获取权。一般而言,行政机关主要通过检查调查、行政监测、统计分析、强制申报、新闻报道、公民举报等方式获取信息。如果按照信息获取的主动性为标准,行政机关信息获取方式则可简单地分为主动获取与被动获取两种。主动获取是指行政机关通过检查调查、行政监测、强制申报、统计分析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检查调查和行政监测是最为常见的两种政府信息直接获取方式。检查调查是行政机关为了达成某种行政目的,依职权对特定行政相对人或具体案件进行的信息搜集、证据提取等事实认定活动。

(二)政府的食品安全信息权的具体运行

食品安全监督中的政府信息有既成事实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具有潜在危险的风险警示信息两种。我国《食品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公布”。由于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存在,行政机关开展食品安全政府信息工作就需要更加慎重。因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既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也关系到企业经营者的“生命健康权”。当市场中存在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时,行政机关不及时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必须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当市场中不存在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时,行政机关错误或不恰当地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则有可能直接造成特定生产经营者的直接“死亡”。就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而言,一方面适当确定信息权的主体。从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方面立法来看,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信息的权归属于“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但“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内涵应当更加具体。

三、食品安全监管的“信息公开”范畴

(一)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的二维标准

在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以满足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为基本原则。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关应在法律范围和权限范围内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食品安全信息以满足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要。这种公开是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总体要求下实现的,因此可以将之称为“服务型政府标准”。该标准主要解决的是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开的肯定性范围。当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还应当关照权利保障问题,换言之,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不能“好心办了坏事”,损害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此,“权利保障标准”是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公开”另外一种标准,它主要解决的是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开的否定性范围。

(二)“服务型政府”标准下的肯定性范围

1.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

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全面、准确地公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相关信息,从而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工作的特点以及应当公开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有特定行政区域的年度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特定行政区域的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实施情况、特定行政区域的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工作情况、依照食品安全法规实施行政许可的情况、依法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录;流通环节食品抽样检验最终结论以及专项检查整治工作情况、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情况、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但注意的是,我国许多地方的立法均有关于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公开的规定,但具体如何公开,公开哪些内容并不十分明确,以致各地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精彩纷呈”。笔者认为,应当建立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公开范例制度,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信息范本,从而保证食品日常监管信息公开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合目的性。

2.食品生产的供应链信息

食品安全信息内涵广泛,食品日常监督信息仅是其中一种。并且食品日常监督信息中的大多数信息与消费者的直接关联性不强或者虽然具有直接关联性但存在滞后性,例如查处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可能已经对特定消费者造成了损害。因此,政府在食品安全信息供给时,其范围不仅仅限于食品日常监督信息。实际上,“从田地到餐桌”的所有可能影响消费安全的食品生产的供应链信息都应当公布,具体而言包括:产地的生态环境、生产与加工中的农业投入品和工业添加剂、流通过程的中详细信息以及食品有害残留检测信息。食品生产的供应链信息供给应采取直接与间接提供方式。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关,可以强制要求生产经营者在产品外包装上标示,对确实无法标示的信息,由生产经营者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关提供,再由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关向社会公布。

3.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

食品安全事故所导致的损害往往与人的生命、健康直接相关,具有不可恢复性。食品安全问题治理的首要目标是“防患于未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警示信息的及时公开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重点监测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食品中的有害因素,对食品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可能具有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应急措施,应立即责令生产经营者采取整改、停产、下架等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通过政府网站、政府公报、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以告诫、提示消费者提高警惕,从而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免受不必要的侵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还应当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警示能力建设。近年来,转基因技术倍受争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食品安全法》第101条虽然明确规定转基因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食品安全法》,但该条款的后半段“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安全法》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辖”。实际上,我国在2001年颁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已经确立了转基因食品的“分段综合监督管理模式”,即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负责转基因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加工的,应当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转基因食品的“分段综合管理模式”不利于对转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实践中,转基因食品的风险警示信息亦并不多见。因此,我们认为,应当在立法上改变这种“分段综合监督管理模式”,确立统一的监管主体,以提升对转基因食品的信息公开力度。

4.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将防止有害食品进入人们口中的有效屏障,亦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开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唯有科学合理、公开透明、安全可靠,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33条亦明确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自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在卫生部网站上公布,供公众免费查阅”。但实际上,食品安全标准公开不仅仅是指食品安全标准文本公开,还包括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公开,而后者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公开。食品安全标准关于公民健康、行业利益和经济发展。从理论上说,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本质就是国家、行业和公众三方群体的利益博弈过程。如果制定过程不公开,公众就无法有效参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制定出来的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安全性就可能会存在问题,公民的健康权利就可能被“牺牲”。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门”、“乳制品新国标”等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国家标准的“集体焦虑”。而导致这种焦虑的重要原因就是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不透明。当前,我们应当确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公众参与机制,在标准立项阶段和标准起草过程中都要广泛征求和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防止“大企业‘绑架’食品安全标准”现象的出现,从而消除社会大众的食品安全标准“焦虑”。

5.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公开不应以“重大”为限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82条规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应当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公布。根据《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规定,我国食品安全事故共划分为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和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四个等级。《食品安全法》第82条仅规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公开显然略显狭窄。事实上,任何一种类型食品安全事故都在事实上危害了消费者的人体健康,并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潜在危害,出于后续食品安全的考虑,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公开不以“重大”为限,即使是一般食品安全事故,其相关信息亦应公开。食品安全事故信息公开一般应当包括以下信息,即事故发生地、伤亡情况、事故原因、责任单位、事故调查情况以及后续防范建议等内容。

(三)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排除范围

1.涉“密”信息

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在于落实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但公民知情权要受到国家保密制度的合理限制。行政机关在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应当遵守《保密法》的规定,不得公开国家秘密,损害国家利益。实际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政府信息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包罗万象,在《保密法》未作修改之前,行政机关在开展食品信息公开工作是应当避免公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具体而言,因不宜公开的食品安全信息主要是属于国家秘密的食品工业重大决策、食品工业整体布局、国家性的食品生产技术、食品安全方面的不宜公布的涉外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义务的事项等。另外,涉及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亦是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的。

2.存在争议的食品安全信息

行政机关食品安全信息在于消除食品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防止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食品安全信息本身具有一定的侵害性。失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不仅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亦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应当准确、及时、客观,维护消费者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处于争议期或者不准确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在信息公开的范围之列,例如,食品快速检测结论、已经送达且未过法定异议期限的食品抽样检验初检结论、已申请复检的食品抽样检验初检结论、不符合法定程序的食品抽样检验结论等食品安全信息等。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应飞虎.信息视角下的消费者权益保障[J].经济法论坛,2002(3).

YingFeihu.SefeguardConsumers'Rightsandinterestsundertheperspectiveofinformation.aSymposiumofeconomicLaw,2002(3).

[2]于立深.论政府的信息形成权及当事人义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2).

YuLishen.ontheGovernment'sRighttoinformationandtheparties’obligations.LawandSocialDevelopment,2009(2).

[3]汪全胜,方利平.政府的信息获取权初论[J].情报杂志,2006(10).

wangQuansheng,FangLiping.onGovernmentpowertoobtainGovernmentinformation.Journalofintelligence,2006(10).

[4]周庆山.政府信息立法及权利义务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2(1).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9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食品安全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8年4月20日向全国人民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纵观《征求意见稿》,其充分体现了四个新的立法理念。

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

(一)从食品卫生到食品安全的转变。在《征求意见稿》公布之前,人们曾对如何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其主要观点有三:其一是主张在保留《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基础上,制定《食品安全法》。将《食品安全法》定位为基本法,《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定位为特别法,形成基本法统帅特别法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其二是主张修改《食品卫生法》。认为我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已经不少了,关键在于落实。《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已经涵盖所有食品安全领域。按照传统的法律部门划分理论,《食品安全法》已没有自己调整的特定对象。另外,制定《食品安全法》还需要对其结构和内容进一步论证,但修改《食品卫生法》无需更多论证。其三是将《食品卫生法》修改为《食品安全法》。其主要理由为:《食品卫生法》不调整食品安全监管关系,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空白。诸如人们常说的掺假食品,只要掺假食品是卫生的,就无法依据《食品卫生法》对该行为进行处罚,但可以依据《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掺假行为进行处罚。比如,注水猪肉,如果猪肉里的注水是卫生的,就不可能依据《食品卫生法》对该行为进行处罚。另外,《食品卫生法》也不可能对假冒伪劣食品进行监管。可见,食品安全的外延更为广阔,包含食品卫生和食品质量两个基本要素和其他相关要素,《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不应同时并存。

《征求意见稿》第98条明确规定,自本法施行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废止。这说明将来的《食品安全法》将要取代《食品卫生法》。从字面看来,《食品卫生法》与《食品安全法》,只是“卫生”到“安全”的用词转变。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而是立法者深深认识到食品安全关联着人民的生命与身体健康。这是立法理念的根本转变。

(二)从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到既注重食品质量安全又注重食品具有应当具有的营养的转变。我国在食品数量安全得到保证以后,开始注重食品质量安全,以保证人们不因食用有毒有害食品而损害身体健康。并在立法上体现了这一理念。诸如,《食品卫生法》第1条规定:“为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制定本法。”2006年《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第92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按其预期用途使用、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产生危害的保证。”这样,《食品卫生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对食品安全概念的界定基本一致,即强调食品应当无毒无害,不能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或者说食品必须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患或者潜在性危害。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人人能够“获得足够、安全和富有营养的食物”成为人们奋斗的目标。食品安全的概念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变化。因此,《征求意见稿》第95条规定:“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慢性和潜在性的危害。”第36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生产经营的食品,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没有食品安全标准的,应当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和本法规定的其他要求。”虽然《征求意见稿》与2007年9月《食品安全法(草案)》相比较只增加了食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但却反映了国家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立法理念。因为,食品“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不但应包括人体代谢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还应包括该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和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应发挥的作用。另外,《征求意见稿》第95条规定也符合1996年11月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的《罗马宣言》和《行动计划》,对食品安全的要求。[1]

二、充分体现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监管理念

食品在其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餐饮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由于生产技术、操作规范的缺陷或外部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导致安全问题。因此,对食品安全必须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无缝隙监管。

《征求意见稿》尊重科学,坚持了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重在源头的理念,强调整个食物链各环节按社会分工和协作关系来设计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和程序,并加以科学衔接,弥补了《食品卫生法》调整的范围未包括种植、养殖环节及与食用农产品(食品原料)相关的农药、兽药、渔药、饲料添加剂、化肥等的不足,并与《农产品质量法》的调整范围进行了科学划分,做到既分工又协作,共同组成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关系,共同完成食品安全监管的任务。

关于食品安全的重要篇10

一、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分析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长久以来,关于种种劣质食品的报道几乎成了我们隔三岔五就能在媒体上看到的一个主要话题。比如说关于劣质奶粉、劣质面粉、劣质大米、劣质豆制品、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我们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列名单。这些频频曝光的食品加工中的黑幕对消费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各级监管部门针对于此的执法检查,也始终没有停止过,而且还会在每年的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但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了,各级监管部门的工作不可谓不努力,但劣质食品依然层出不穷,并且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五大问题:微生物造成的食源性疾病、种植养殖方面的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食品生产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这些问题从而导致了我国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均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环境污染是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首要因素

2、农产品、禽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高、源头污染严重

(1)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

(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

3、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影响食品安全

4、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及应用新原料、新工艺,添加有毒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现状

食品安全是指与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食品的安全控制措施和手段。食品安全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说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整个体系运行涉及企业的食品加工、生产销售、进出口、卫生监管、国家干预等各环节,同时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对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视程度。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是指有关食品生产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从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律现状来看,由《食品卫生法》为主导,《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等数部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以及诸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的相关规定构成的法律形态,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现实,为全面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执法过程中,会使许多有害物资蒙混过关,给为非作歹者留下作恶空间。在工业化程度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加工食品越来越成为人体主营养素来源的同时,我国的食品标准,总体水平偏低,部分标准之间存在交叉、矛盾,重要标准短缺,标准的前期研究薄弱、实施状况较差,甚至强制性标准都得不到有效执行。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整,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几点:

1、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证

相对于生产商和销售商而言,消费者处于弱势,他们几乎无法预见到食品潜在损害发生的可能性和范围,更无权处罚生产商或销售商。目前,我国有《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管理生产商和销售商的行为。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有时不能很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比如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遵从消费者权益诉讼案“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消费者只有举证出因食用涉“红”产品导致其人身受到了相应的损害,才能得到赔偿。但是,消费者很难举出因食用涉“红”产品而产生的具体人身损害,因为每个人日常食物的品种相当复杂。无法举证损害事实,法院也就很难支持消费者的诉求。

又如《食品卫生法》规定,对造成食品中毒后果的,应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但很多不合格食品不是食用后马上就有中毒现象,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是长期食用才显现危害,这时再去追究造假者的责任,有可能为时已晚,最终造成追讨无门。目前中国法律规定只对实际损失进行赔偿,缺乏单独的惩罚性赔偿制度。也就是在确定具体赔偿数额时,仍是按照被害人的实际损失,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来计算的,这种损害赔偿制度并不能真正补偿受害方的全部损失。

2、存在“真空”和“交叉”地带

根据调查,部级以上机关所颁布的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包括已失效的规定在内共计800多篇,涉及的政府部门包括已撤销合并的近30个。总体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政出多门,导致有的方面管理依据相互矛盾或者监管职能交叉,而另外一些方面却是监管的真空。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政府监管方面也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不能完全监管到位,法律法规的不配套,是食品安全执法的首要障碍。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则削弱了执法的力度;对于一些效益好的食品企业,多个监管部门重复管理,增加了企业负担;而对群众反映的食品安全难点问题,很多部门又互相推诿。部分场所执法受行政干预过多;一些地方对开发区、旅游区等特殊场所出台“保护”政策,限制执法人员执法;监管队伍严重不足、经费短缺也是执法不能完全到位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与其他非食品安全专项法律,如《行政处罚法》、《刑法》等法律的衔接上也不统一,甚至违背其原则,弱化了法律的惩处力度,导致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在法律法规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盲区,比如仍没有针对批发市场的法规。由于生产过于分散,如果完全靠从生产环节抓食品安全管理,漏洞太多。

3、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

低廉的违法成本是一些食品安全事件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和现行的处罚机制有关。一直以来,我们对制假贩假者的处罚较轻,做一次假,能抵得上罚多次的钱,制假者付出的风险成本很小。以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食品卫生法》为例,对违反该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吊销卫生许可证。然而根据该法,卫生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非法所得的认定缺乏手段,那些大量存在的地下食品加工黑窝点,生产成本极低,即便按违法所得的标准进行处罚,也根本起不到惩罚作用。“情节严重的”,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那些卫生状况极差的黑户食品生产企业,往往就无证可吊,对他们的管理,只能是以罚代管了。就目前对食品安全的相关责任人的处理和处罚来看,往往是只要不造成恶劣影响甚至酿出命案,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就很难得到追究。

现行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不只以上这些,在这里笔者只从一些侧面进行举例探讨,不可能详述所有。但通过这些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我国的《食品卫生法》有必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加以完善和强化,以有效制止和打击食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有损食品安全的行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

二、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有待加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奠定了我国食品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但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建设也存在着时展遗留的缺陷:重权力,轻权利;重程序,轻实体;重局部,轻全局;重职权,轻责任;重处罚,轻促进。随着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变,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制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变革时代。但是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现状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化管理与国际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国食品法律体系的框架结构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化、合理化。

在我国食品安全范畴局限性很强,食品卫生管理取代了食品安全管理,对于“食品初级生产过程中安全操作生产对食品安全性和适宜性的影响”重视不够。由于我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没有把食品安全建立在全部食品产业链基础上,因此造成了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广度不够;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

食品工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食品的国际竞争力。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可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有效、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和监控管理技术标准,并强化食品从业者的自主意识,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因此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将是我国食品安全法制化工作急需加强的重点。

三、构建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是食品安全的一个发展趋势

(一)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概述

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实施我国环境战略的需要。研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产业政策的完善以及与国际市场的接轨。

1、美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美国是一个非常重视食品安全的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食品质量保护法》和《公共卫生服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所有食品和相关产品,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若是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就不允许其上市销售。同时其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也不存在什么无照企业或者家庭作坊式的企业,因此掺假现象也极少。

2、欧盟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欧盟历来十分关注食品安全,经过近年来不断的改进立法和开展相关的行动,对食品安全条例进行了大量修订和更新。例如:食品卫生条例,动物源性食品特殊卫生条例,动物源性产品官方监管组织条例等等,表明了欧盟是在构建食品安全的战略性框架,并进一步提高完善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提供统一管理标准;建立独立的科学咨询体系,加强风险分析力度;加强法律监管措施,保证法律实施效果;增加食品与饲料质量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因此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盟形成了比较严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3、日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本是一个法律比较健全的社会,拥有较完备的食品安全法。日本从所发生的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其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日本政府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制定并实施《食品安全基本法》,强调了食品安全事故之后的风险管理和食品安全对健康影响的预测能力;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拥有向农林水产省、厚生劳动省提出建议,并对其进行监督和检查的权力。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对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施以更加严厉的处罚措施。

另外,国外例如德国、加拿大等国也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也都组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体系。

(二)我国在食品安全上所做的努力

1、我国在近几年来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上所做的努力

(1)在2003年爆发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中我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全面防制非典。结合非典防治,开展了餐饮业专项整治,把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执法作为非典防治工作的重点措施之一;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保证紧缺物资的正常供应;全力做好非典期间重大活动的保障工作。

(2)在2004年及2005年,周边国家和我国部分省份发生了动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有效防止禽流感对人的感染,我国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有关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和食品从业人员防病意识和能力,加强对重点地区卫生监督工作的督导,把城乡结合和农村作为重点地区,重点监督经营野味的餐饮业、交通要道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等。同时,还加强对餐饮业的规范管理,加强与农业、林业和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禽流感疫情动态采取相应卫生监督措施,防止可疑禽畜肉类流入餐饮业。

(3)在2005年2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全国彻查苏丹红以来,政府采取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食品清查追缴行动,使消费者在空前关注中迅速提升了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使食品安全的重点体现在预防上。

2、加强监督监测工作,促使食品合格率提高。

为了进一步做好食品化学污染物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我国建立了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污染物监测网点建设使我国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进一步完善,监测能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3、完善食品安全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技术。

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食品容器以及新研制、发现和引进的新资源食品的许可要严格建立在危险性技术评估的基础上,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修订《新资源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通过组建的危险性分析专家队伍及时收集、分析食品危害情况,开展危险性评估,及时预警。建立卫生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和执法监督体系,使其承担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机构和血站等监督执法任务,并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风险度和信誉度量化评价和分级,对高风险、低信誉的企业重点监管。

四、发展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建议

(一)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建设和法制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外食品安全法律标准的研究、消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行政规章、规范性文件等多层式法律体系,探索和发展既和国际接轨,又符合国情的理论、方法和体系

(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政策支持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和管理体制。我们可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做法,针对我国国情来建立农业管理部门与食品工业管理部门合一,对农业和食品工业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机构。

(三)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起我国食品安全信用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使我国食品安全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制度规范上,建立起食品安全信用的监管体制、征信制度、评价制度、披露制度、服务制度、奖惩制度等,使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推进体制改革加强监督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卫生监督的公正,加大食品卫生监督的力度,改革卫生监督体制,集中原来分散的卫生监督职能,撤销市、县级卫生防疫站、公共卫生监督所、劳动卫生监察所,组建新的卫生监督所,承担面向社会的综合卫生监督执法任务。

(五)做好发展规划推动食品行业稳步发展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法制保障体系、食品安全预警和控制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和卫生监督体系三大目标以及具体指标,同时从经费、人员、组织、管理等方面落实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的方向。

(六)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深化

将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经济秩序工作和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实施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执法,对违反《食品卫生法》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消费者的不法生产经营者坚决查处,有力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活动,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七)加强现有法律法规的惩罚力度,依法加强权力监督,实施对食品安全的有效保护。各级人大作为地方最具权威的监督机构,依法实施法律监督和经济工作监督,是宪法赋予的职权,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果断启动监督程序,依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撤销违法的危害食品安全的行政行为。具体方面如下:

1、处罚要狠。处罚严格首先要有法律法规的支持,相关的立法要完善,要严格。其次,要罚得很,要让那些制假售假的人一旦被查获就会倾家荡产,绝对没有机会重操旧业。加大制假售假的风险,就能从源头上堵住食品安全问题的漏洞。

2、监管要下大力气,实现监管到位。政府部门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尽到“本分”,针对我国地方大,人口多,流动性强的具体特点,加强监管。

3、建立问责制。对地方官员的管理要严格,如果一旦出现了事故,主管部门领导、当地党政领导要负责任。另外,建立问责制也体现了政府的行政清廉,同时也是咱们老百姓的意愿。当然,要实现问责很难,但是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做,所以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

4、加强舆论监督。媒体要敢于说话,为人民说话。对食品问题的报道,关系着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党中央意志相一致,这种报道并不“出格”,媒体报道时顾虑不要太多。

5、食品药品的监管由一个部门来实现。多部门管理,容易出现管理的交叉区域和“真空”区域,多部门管理总是比不上一个部门管理简单、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食品的健全和完善在世界各国被都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加入wto后,在日益增加的食品国际贸易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对阻止国外低劣食品进入我国市场,防止消费者遭受健康和经济权益损害,将起到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食品安全法律的有效实施,将使食品生产全过程标准化、规范化,保障和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资料:

1、国际食品法典

2、多角度审视食品安全

3、关于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的几点思考,葛少锋,社科纵横,2002年。

4、陈郁.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启用.经济日报,2003年1月。

5、符启林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论》,南海出版公司出版,200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