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06:50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1

为加快“创业”建设,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市政府“关于鼓励科技载体吸纳新办企业的意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我区科技载体功能,鼓励引进和培育各类科技创业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我区经济健康发展,经区政府第1次常委会议讨论,并上报至区委常委会第21次会议讨论通过,特制定本意见。

一、奖励对象

1、工商税务注册在市兴源北路401号(市北创科技园)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办企业。

2、引进科技企业的各类招商人员,鼓励多渠道社会化招商引资引智。

3、鼓励引进光电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医药和科技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二、目标任务

1、在2012年4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期间,完成工商税务注册在市兴源北路401号(市北创科技园)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办企业120家或企业注册资本金4.8亿元以上。

2、完成引进新办企业数量和载体招租率目标完成率在60%以上。

三、奖励标准

(一)投资强度奖

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办企业,按实际到位注册资本的0.3%给予奖励给企业;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元以下的新办企业,按实际到位注册资本的0.2%给予奖励给企业。

(二)科技含量奖

1)拥有或当年申请发明专利每件加0.5%系数予以奖励。

2)拥有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每件分别加5%、2%系数予以奖励。

3)企业团队每拥有1名院士、博士分别加10%、5%系数予以奖励。

4)承担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国拨、省拨经费200万元)每项分别加20%、10%系数予以奖励。

以上奖励系数以投资强度奖励金额为基数。

(三)争优创先奖:

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企业

1)注册并申报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企业奖励1万;

2)注册并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创业领军团队企业奖励3万;

3)注册企业申报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奖励1万元。

(四)企业增效奖:

面向区内街道、园区、机关部门,按“利益共享”的原则,在2012年4月1日到2012年12月底注册在北创科技园的新办企业,按“谁引进谁受益”,其引进企业市级税收的实得部分全额奖励给引进部门;引进企业区级税收的实得部分按区财政制定的政策执行。

(五)对引进科技企业的个人奖励标准按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执行,对引进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以上科技领军型企业的个人在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的基础上分别另外嘉奖3000元;2000元;1000元。

四、实施办法

1、奖励资金来源按市政府“关于鼓励科技载体吸纳新办企业的意见文件的规定,年底按完成情况结算后,与区政府设立的招商引资专项奖一并使用。

2、本办法所涉及的对市级对我区的考核及奖励争取、报表等工作,在区科技局的指导下由北创科技园承担。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2

招商引资,不仅可以直接解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而且可以带来崭新的理念、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旺盛的人气。所以,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招商引资,并专门制订了对应的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招商引资工作。

一、哈尔滨市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相关奖励政策缺失或不健全

哈尔滨市为鼓励招商引资于2001年2月1日颁布实施了《哈尔滨市引荐国内资金技术和产品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但该《办法》已于2009年废止。由于新的《办法》尚未出台,旧的《办法》又未明确是否可延续参照执行,形成了政策的真空期,使具体工作人员无法掌握奖励政策的原则和操作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广大干部群众招商引资积极性的发挥。

2.政策覆盖面窄,操作性不强

就原《办法》奖励政策方面同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差距也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奖励政策并不多,而且覆盖面也比较窄,具体执行的也不到位。比如《办法》中所指的引资是“引荐用于生产、流通、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国内资金”,并不包括国家有关部门投资、银行贷款和企业间拆借资金。而且要求“奖励金由受益单位承担,企业单位可在生产成本中列支,事业单位可在事业费或者收入提成中列支,不计入奖金总额”等等。

由于原《办法》实行时间较早,从颁布至废止已有10年之久,而且原《办法》可操作性不强,加上具体执行不到位,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方面,并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激励作用。目前我市经济社会环境与当时相比已发生显著变化,如果原《办法》不废止也已不适用于我市现在的经济环境。

所以,为进一步调动各方资源积极参与哈尔滨市的招商引资,迫切需要重新研究制定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通过积极引进利用外埠资金加快我市经济建设。

二、改进招商引资奖励政策的做法

1.更新观念,拓宽引资奖励的覆盖范围

原《办法》中确定奖励范围主要集中在引进用于生产、流通、旅游、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国内资金。基本集中在生产企业,对于金融服务等从事现代服务业的其他企业成功引入外埠资金并没有考虑。从当前的社会发展看,金融服务业作为社会资金融通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往往超过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因此,鼓励引进外埠资金支持本地金融企业发展更具战略意义。所以,在制定新的政策时,应该放宽引资奖励的覆盖范围,不局限于过去的生产企业,也要重点鼓励引资用于现代服务业。同时,对现代农业如设施农业等技术含量高、集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产业也应该纳入进来,以巩固哈尔滨市历史形成的农业基础地位。

2.拓宽思路,鼓励多种形式引进外埠资金

我们应该结合企业融通资金的形式,鼓励全方位、多类型地引资行为。比如对本地企业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通过增资形式引进外埠资金应考虑给予奖励;再延伸到本地企业通过上市实现融资,也应该纳入奖励范围;甚至获取外埠银行提供的项目贷款,也在支持本地企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都可以考虑给予嘉奖。此外,对于投资公司、创司以及本地银行引入项目,捆绑式综合融资,也应在考虑资金产生的效益的基础上,适当给予奖励。

所以,我们在研究制定新的奖励政策时,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凡是引进我市经济发展建设领域的各类外埠资金,只要有利于本地企业发展、有利于本地经济建设,都应该考虑给予奖励。

3.有的放矢,对出资方也要给予适当奖励

我们制定的奖励政策,不仅对招商引资过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集体或者个人给予嘉奖,同时要考虑对资金的提供方也要给予适当的奖励,真正树立我市尊重资本、尊重技术、尊重资源的理念,大大增强对外埠资金的吸引力。比如对引进的外埠战略投资者可以考虑给予奖励,对于为我市企业或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大额资金融通服务支持的机构也要给予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奖励政策的针对性,从根本上形成吸引外埠流入的机制。

4.落到实处,建立引资奖励的专项资金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3

为深入贯彻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东府〔*〕72号)精神,我区将深入实施“科技*”工程,努力把*建设成为“两自”企业云集,高新科技产业群集,科技人才汇集的创新型城区,现就相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意义和目标要求

(一)充分认识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重要意义。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区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后,资源瓶颈制约日益突显,要继续保持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后劲,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

(二)准确把握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目标要求。我区实施科技*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总体目标是以东莞成为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和省部产学研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企业为主体,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主要模式,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和对外科技合作,引导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两自”企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创产业升级新优势。

具体目标到2010年实现:

1、全区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完善。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和政府引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分别组建部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和市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4家。培育发展专利服务机构1家、科技风险投资机构1家。

2、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培养发展一批拥有自由品牌和自主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抓好20家重点企业的创名牌培育工作,努力培育更多的本土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新增10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0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

3、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行业创新平台形成规模。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丰富的优势,联合北京大学共同建立《北京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东莞分中心》科技合作,共建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室、技术开发基地、生产基地和技术服务及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体系。推动纳米技术科研与产业化工作,大力支持东莞拓扑实业有限公司建立纳米技术科研与产业化促进中心,以龙头行业带动产业链快速发展,促进我区科技产业的发展。

4、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全区专利申请量力争每年增长15%,到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要达到7000件以上。

5、名牌带动战略全面展开。到2010年,再创6个以上的广东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4个以上的国家免检产品,2个以上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

6、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发展政策法制体系日益健全,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平台体系日益完善,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市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

二、贯彻实施“科技*”工程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建设科技强区的组织领导,区委、区办事处决定成立“科技*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区委书记游其晃同志担任,第一副组长由区委副书记、区办事处主任卢润江同志担任,分管科技、外经、经贸、民营、教育、人事、公安等工作的区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科技办、外经办、经贸办、质监站、民营办、财政分局、组织人事办、宣传教育办、农业办、广电站、公安分局、工商分局、国税分局、地税分局等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科技办主任袁满坤同志兼任。

各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要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指定一名分管科技的专职干部,负责协调落实本社区居委会的科技工作,做好相关情况的上传下达、各种科技计划申报立项、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资金的申报和本社区的科普宣传等工作,并发动企业申请市级、省级民营科技企业,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二)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设立科技*工程专项资金。从*年起,区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连续五年投入不少于1.65亿元用于科技事业,主要用于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全区科技进步水平。

加强对财政支持项目的监督管理,各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范围和规定用好资金,认真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工作,按期完成科研任务计划。项目完成后,由科技办和*财政分局,依照有关规定对承担单位的项目执行情况进行验收。

(三)对于获得国家、省和市立项的科研项目,区财政根据市财政资助经费额度,按照1:0.5配套资助,超出当年预算部分的,由下一年度预算列支。

(四)积极扶持(中小型)企业自主创新,培育发展自有品牌,自主技术企业,加快培育科技型企业。选取20家企业进行大力扶持,采取项目支持方式给予重点资助;选择1-2家科技型企业采取项目支持的方式给予企业科技项目贴息贷款;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对于在香港、国内新增成功上市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区财政给予100万元奖励。

(五)大力发展科技型企业,对通过认定的科技型企业给予奖励。对通过市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万元奖励,对通过省级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通过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

(六)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对通过新产品认定的,省级奖励3万元,部级奖励6万元。

(七)积极推动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区办事处将给予通报表彰。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30万元的奖励;新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的企业,每个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同时获得上述奖项两个以上的,按照最高级别奖项奖励。

(八)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机构,对在*新设立的专利事务所,每所一次性资助3万元;对于年度*地址专利申请的数量比上年度增长300件以上和增长200件以上300件以下的专利机构,区财政分别奖励15万元和10万元。对经市审核符合条件的工业设计机构,按照工业设计机构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资助总额不超过25万元,且只资助一次。

(九)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发挥技术创新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部级和省级技术研发机构、国家工程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鼓励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社会民间资本在我区建设各种公共技术平台,为全社会共性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企业技术平台建设,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工业龙头企业、重点外资企业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为企业不断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对于建立部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实验室的,区财政分别一次性给予250万元、150万元、50万元无偿资助;对于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区财政一次性资助50万元。

(十)积极实施专利战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专利制度建设,提高我区企业专利拥有数量和质量。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后,每件给予5000元奖励,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后每件给予500元奖励,外观设计专利授权后每件给予300元奖励;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初审的发明专利每件给予7500元奖励;获得港澳台授权发明专利的每件奖励5000元(同一专利最多奖励2个地区)。

对于获得国家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0万元奖励;对于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2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专利金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省级专利优秀奖的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获得“东莞市专利金奖”、“东莞市工业设计奖一等奖”的企业,按奖项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东莞市专利优秀奖”、“东莞市工业设计奖二等奖”的企业,按奖项一次性给予3万元奖励。同时获得上述奖项两个以上的,只奖励最高的一个奖项。

经市认定为专利培育企业和专利试点企业的,区财政分别奖励2.5万元和5万元。

(十一)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创新型城区,关键在人才,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引进人才的三个规定”,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按照东莞市企业人才迁户有关规定,优先解决符合规定的企业人才迁户及其子女入学问题。

(十二)加强科技教育培训与普及。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重点开展好大中小学生、产业技术工人、城镇居民和机关干部等“四类群体”的科学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我区市民科学素质建设。对于社区居委会、学校申请建立并经市科协认定授予的市科普示范社区、市科普特色学校,给予5万元资助;对于符合条件的单位被授予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的给予5万元资助;被授予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10万元的资助;被授予部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单位给予15万元的资助。

(十三)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奖励为发展我市科技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的科技人员,根据《东莞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区财政根据市财政资助经费额度,按照1:1配套资助: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技术最高奖的,每项奖励30万元;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每项奖金为20万元;对新获得东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每项奖金分别为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

(十四)*广播电视站、*网站等媒体要对“两自”企业和科技认定企业进行宣传报道,各部门要在各自的网站或刊物上,在有关场所对“两自”企业和科技认定企业进行推介。

(十五)工商部门要在职能范围内优先对科技型企业、科技中介机构办理营业执照,在法律法规允许前提下,尽量简化前置审批手续。

(十六)税务部门要落实好国家、省、市对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办理退税、抵税、免税等有关工作。

(十七)经贸、工商和质监站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严厉打击侵权、仿冒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三、企业按照本意见获得的资助资金、奖励资金必须专款专用,用于研发、冲减利息支出、技术改造或扩大再生产等,纳入相应的财务科目,否则取消享受相应政策的资格,并按有关规定追回所得资金、奖金。

四、以上奖励或资助的企业必须是纳入*区财政税收分成的企业。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4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府“主攻二产,兴工强市”的战略决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讽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对东政发[*]144号文件进行修订、补充,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现将修订后的政策意见通知如下:

一、发展的总体目标

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速度,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速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十五”期间全市全社会技术改造投入超150亿元(年均递增20%以上);全市新产品产值率提高到21%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28%以上;技术进步因素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25以上。

二、鼓励企业狠抓技术进步

(一)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文件精神,研究总结区域性、行业性企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成功经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和产业化基地。

(二)鼓励社会各类投资者以技术等生产要素投资办企业,其作价金额可占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力争在“十五”期末,全市有100家以上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有6家企业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实施技术创新工程重点项目10项以上。

(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建立企业技术改造投入机制,引导企业按政策用足技术开发费,用好用足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奖息、贴息等政策,以加大企业技术改造的投入。积极推进银企合作,对企业信誉好、技术含量高、产品有市场的技术改造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对每年确定的市重点技改项目,要在资金、政策和服务上实行斜倾,采取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加强协调和服务等措施,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鼓励企业引进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采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切实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

对外来人才到我市创办、领办企业,其项目符合市重点技改项目申报条件的,除优先列入市重点技改项目并享受财政贴息、奖息外,还可享受政府专项奖励和补贴。对取得明显效益的高层次人才,所在企业可在连续3年新增税后利润中提取20%以内的经费给予重奖。

四、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

(一)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所购置的试制用关键设备、测试仪器,单台价值在1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用。对企业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可按实际列支,开发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且比上年增长10%,可按实际发生额的150%抵扣应税所得额。

(二)中介机构为重点技改项目提供服务的,收费标准应按规定额度的最低限收取。

(三)对市技术进步领导小组确定的重点技改项目,主办银行要提前介入。各金融部门要集中资金保重点,确保承贷资金按时到位。

(四)企业有承受能力的重大技改项目可采取分期竣工的办法,提前折旧和项目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技改任务较重和有条件的企业到税务部门办理有关报批手续后,年综合折旧率可达12.5%,省“五个一批”企业主要设备折旧率可加速到30%。

(五)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由企业提出申请,经经贸、财税部门审核确认后,其项目所需国产设备投资的40%。可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购置当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中抵免。如果当年新增的企业所得税税额不足抵免时,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新增的企业秘得税税额延续抵免(五年内有效)。

五、提高市企业技术进步专项资金年底拔付额,加大对企业技术进步工作的支持力度。

(一)资金来源

市财政*年划出1000-1200万元,以后每年有所递增,用于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贴息、奖息;

该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可逐年滚动使用。

(二)申报条件

(1)在*市国税局、地税局登记纳税的工业企业实施的国家、省、市技术改造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和新产品开发项目。

(2)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规定,按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或备案,并按期竣工投产。

(3)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促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

(4)企业应具有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体系。

(5)企业技改项目总投资900万元(含900万元)且设备投资额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

(三)补贴、奖励标准

1、技改项目贴息、奖息

技改项目贴息、奖息资金以项目实际完成的20世纪90年代先进设备投资额为计算依据,其贴息、奖息标准如下:

(1)一般技改项目按实际完成设备投资额的1.0%给予贴息、奖息;

(2)实施医药化工和机械电子行业技改项目的再提高0.5个百分点;

(3)实施市以上重点技改项目的,贴息、奖息比便再提高1.5个百分点;

(4)对引进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设备(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可按进口设备(技术)额再提高难度2个百分点给予贴息、奖息;

(5)市行业龙头企业、小型巨人企业、朝阳企业,除享受上述政策外,按实际完成设备投资额再提高1个百分点给予贴息、奖息;

(6)单个技改项目累计贴息、奖息额最高不超过50万元。

2、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奖励

(1)对新列入国家、省、金华市、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分别给予以20万元、10万元、5万元、2万元一次性奖励。

(2)新产品试帛成功通过省级鉴定验收且性能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给予以2万元的奖励,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给予5万元奖励。

(四)补贴、奖励资金拨付程序

1、技术改造项目财政贴息、奖息资金实行“竣工后结算”的办法。企业凭技改项目批文及竣工验收结论,填写《*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申请表》(随附相关资料),报送市经贸局、财政局各一份,经市经贸局、财政局审核认定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半年结算一次。

2、企业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奖励,由市经贸局、市财政局共同审核汇总后报经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审批,市财政局拨付给企业。

(五)资金的监管

市经贸局、市财政局要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企业变更用途或弄虚作假骗取贴息、奖息资金的,除全额追缴外,并视情取消今后享受财政各项奖励资金资格。

六、建立和完善技术进步考核、奖励制度

(一)建立和健全企业技术进步目标责任制,特别是市重点技改项目要实行项目责任制,落实责任和人员,增强责任感,调动积极性。项目完成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

(二)设立技术进步特别贡献奖、技术改造优秀项目奖、优秀新产品开发项目奖,评选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先进个人,以表彰先进。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5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所适用企业是指经县金融办确认的以上市为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签订改制辅导协议,进入改制辅导程序但尚未完成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工作的企业(以下简称拟上市企业)。

二、确认条件和程序。拟上市企业要求享受本规定的优惠政策,需书面提出申请,由县金融办负责组织审核确认,并报县政府批准。经批准确认后的拟上市企业应与县政府签订协议,约定企业不得因自身原因停止改制上市进程,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必须在我县投资。之后,企业方可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三、优惠政策。

1、拟上市企业在申报上市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或评估需调增的税收(含经税务部门确认的企业欠税),依法补缴后,属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等额奖励给企业。

2、拟上市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以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自然人股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法人股东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属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等额奖励给企业或个人。

3、以拟上市企业改制前一年度实际上缴的所得税为基数,(含第一条企业欠所得税部分应调整进入基数),在改制后3年内,对企业每年实际上缴税金超基数的地方留成部分,由同级财政等额奖励给企业。如果从改制开始到实现上市不足3年,不足年度由同级财政按从改制开始到实现上市每年平均应奖励数予以奖励。

4、拟上市企业根据上市工作需要,对资产进行分离或重组,涉及到调整股权、划转资产,且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需要缴纳的有关地方行政事业性费用扣除工本费后予以免缴。

5、拟上市企业为上市而改制、重组、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对土地、房产、车船等权证过户而产生的营业税、契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企业缴纳后由同级财政等额奖励给企业。

6、拟上市企业因准备上市所交纳的政府性基金,以进入辅导期上年度实绩为基数,超过部分由同级财政等额奖励给企业。

7、对企业上市后募集的资金在本县范围内投资新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立项和办理报批手续,优先安排土地使用指标,优先申报国家和地方专项资金的支持。

8、凡是在主板市场实现成功上市的企业,县政府给予企业一次性奖励,以上市时间为序,第一家上市企业奖励500万元,第二家奖励300万元,第三家奖励200万元。此后实现上市的不予奖励。

四、其他有关规定。

1、上述优惠政策涉及的用于支持企业发展的税、费奖励部分,按现行财政体制实行县乡分担;涉及的政府一次性奖励部分,由县财政支付。

2、拟上市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解决。

3、拟上市企业优惠政策扶持期以与县政府签订协议规定的期限为准,期间如由于企业自身原因中止上市工作的,经县政府批准立即停止执行上述优惠政策。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6

一、给予优惠用地政策

第一条:内外客商投资上项目,坚持成熟一个、报批一个、建设一个。土地占用手续由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办理。

第二条:土地出让价格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区片价确定。凡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并一次性付款的项目,根据投资额度在区片价的基础上给予优惠:

1、自项目开工之日起,一年内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优惠地价的20%。

2、自项目开工之日起,一年内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优惠地价的30%。

3、自项目开工之日起,一年内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优惠地价的40%。

4、自项目开工之日起,两年内固定资产投资10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优惠地价的50%。

第三条:全国同行业知名企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密度达到150万元/亩以上、贡献较大的项目,经市政府研究,在用地政策上给予更大的优惠。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所上项目,市政府将另行制定优惠政策。

第四条:以优惠价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项目或企业,其用地数量由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核定,在经营期间,可用于抵押贷款,但贷款资金必须用于企业生产或项目建设,若不能按规定时间达到投资要求,取消其土地优惠政策,若两年内不能开工建设,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第五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外商投资企业,免交场地使用费。

二、给予优惠规费政策

第六条:项目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的收费,除上缴国家、省、市的外,其它所有收费数额有幅度的,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

三、新建项目贡献奖励

第七条:新上项目投产当年上缴国、地税合计超过100万元(不含出口退税部分税款)的企业,市政府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及奖励支付渠道:奖励计算方法按照“三级累加”方法进行计算。当年上缴国、地两税数额500万元(含500万元)以内部分,按上缴数额的10‰给予资金奖励;上缴国、地两税总额501万元-1500万元(含1500万元)部分,按上缴数额的8‰给予资金奖励;上缴国、地两税数额1501万元以上部分,按上缴数额的5‰给予资金奖励,相加之后即为奖金总额。从项目投产第二年度起,上缴税金总额比上一年增长的,再按增长部分的20‰的比例追加奖励;上缴税金总额比上一年下降的,按奖励标准减半兑奖。奖励资金由市财政支付。

第八条:对市财政贡献比较大的新上项目,经市政府研究,可给予更优惠的奖励政策。

四、鼓励各界人士招商引资

第九条:凡为我市招商引资、引进工业生产性项目的国内外个人或组织,一律给予奖励。

1、引进人是指与项目、资金承接单位先期签订了引进协议,确定了双方的责任、义务的个人和组织,并经市发展改革局审核认定。一个项目有两个以上引进人的,按照一个引进人的奖励数额予以奖励。

2、引进成功后,由引进人提出申请,受益企业(单位)同意,经审计部门审计,发展改革部门认定后,报市政府批准。

3、引进投资的,对引进人按引进的投资额给予奖励。投资额5000万元以下部分(含5000万元)给予3‰的奖励,投资额5000万元—1亿元部分给予2.5‰的奖励,投资额1亿元—1.5亿元部分按2‰奖励,投资额1.5亿元以上部分按1.5‰奖励,奖金按三级累加方法进行计算。奖金在项目竣工投产后兑现。合资、合作企业,奖金由我市受益企业或单位支付;独资企业,奖金由受益级次财政支付。

五、优化环境,改善服务,促进项目建设

第十条:对工业项目区和其他工业小区所上项目,在厂区外,完善供电、供水、通讯、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保障项目顺利建设。

第十一条:实行全程服务制。项目开工前需要的所有前期手续,属于新乐市内的,限时办结;需上级审批的,由市发展改革局协助该企业办理有关前期手续。

第十二条:严格控制对企业的检查,除安全生产检查、税务稽查和上级来人指令性检查外,其它各项检查,要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同意。同一行政机关对同一企业的依法检查每年一般不得超过两次。严禁行政执法人员私自对企业进行任何形式的检查。

第十三条:市政府监察局设立投诉举报电话(*),负责受理并协调处理企业的投诉事项,承办企业的投诉。

六、附则

第十四条:农业类、服务业类等新上收益性项目,确实对市财政和社会贡献较大的,经市政府研究,可参照本规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或另行制定优惠政策。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7

略,加速由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全力推进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特制定本办法。

一、奖项设立

工业崛起奖励,共设立五类奖项:年度贡献奖、园区发展专项奖、“优强企业”专项奖、三年翻番奖、“十百千亿工程”专项奖。

(一)年度贡献奖

1.评选对象:分别以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设区市市直工业、县(市、区)工业为评选单位。考评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评选条件(入选单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二是企业职工收入有所增长,所属企业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不得低于上年水平;

三是企业发展后劲增强,所属企业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四是企业安全生产有保证,所属企业当年不得发生一起死亡10人以上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五是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险,当年不发生新的拖欠;

六是财税贡献增加额大。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当年上交税金总额须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4000万元以上;设区市市直工业企业当年上交税金总额须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2000万元以上;县(市、区)工业企业当年上交税金总额须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1600万元以上;若当年消费税占上交税金总额60%以上时,当年上交税金总额须比上年增长8%。

3.奖励标准:

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以上交税金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4000万元的最高值为基数,每超额增加100万元,奖励2万元,其中消费税每增加100万元,奖励1万元;设区市市直工业企业以上交税金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2000万元的最高值为基数,每超额增加100万元,奖励2万元,其中消费税每增加100万元,奖励1万元;县(市、区)工业企业以上交税金比上年增长10%且增加1600万元的最高值为基数,每超额增加100万元,奖励2万元,其中消费税每增加100万元,奖励1万元;若当年消费税占上交税金总额60%以上时,上交税金增幅按8%计算;奖金额低于5万元的不予奖励。

4.奖金来源:

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的奖金由省财政拨付;设区市、县(市、区)的奖金50%由省财政直接拨付,50%由同级财政拨付。

5.奖金分配:

奖金总额的55%用于奖励有贡献的纳税企业法人代表;45%用于奖励纳税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其他有功人员。奖金的具体分配由各获奖单位自行确定。

实行年薪制的企业只予表彰,不发奖金。

(二)园区发展专项奖

1.评选范围:全省省级以上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等。

2.评选条件(入选单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公共服务基本完善;

二是有一定产业特色,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三是能认真执行国家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积极推行环保各项制度和措施,注重环境保护,注重资源综合利用,注重发展循环经济;

四是园区布局合理,有较为完善的环保基础设施,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达标,年内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重大生态破坏事件。

3.奖励原则:

(1)设立“工业园区单项第一名”奖项

对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主营业务收入、上交税金、出口创汇、安置就业、工业增加值六个指标,按照当年总值和每平方公里值各占50%进行排序,分别评出六个指标单项第一名,授予“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第一名”、“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第一名”、“工业园区上交税金第一名”、“工业园区出口创汇第一名”、“工业园区安置就业第一名”、“工业园区工业增加值第一名”称号。

(2)设立“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奖项

在上述六个指标分别排序的基础上,再按照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主营业务收入、上交税金各占20%,出口创汇、安置就业各占15%,工业增加值占10%进行综合排序,评出前15名,其中设在设区市的工业园区取前3名,设在县(市、区)的工业园区取前12名,授予“工业园区六大指标综合先进单位”称号。

(三)“优强企业”专项奖

1.评选对象:全省所有工业生产企业。

2.评选条件(入选单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是当年实现盈利;

二是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三是企业职工收入有所增长,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收入不得低于上年水平;

四是企业发展后劲增强,重视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五是企业安全生产有保证,当年不得发生死亡事故;

六是参加了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社会保险,当年不发生新的拖欠;

七是当年被省政府评选为优秀企业家所在的企业优先评选。

3.奖励原则:

按主营业务收入和上交税金各占50%综合排序,位于前列的企业授予“江西工业优强企业”称号,予以通报表彰奖励。

(四)三年翻番奖

1.评选对象: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设区市;县(市、区)。

2.评选条件:

以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税为评选指标,以*年为指标计算基期,以*年为指标计算末期,指标增长超过100%的即可入选。

3.奖励原则:

对三年翻番的单位进行通报表彰奖励,对于3项指标全面翻番的将授予“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称号,单项指标翻番的将授予“工业三年翻番单项先进单位”称号。

(五)“十百千亿工程”专项奖

1.评选对象:列入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的企业、集团公司、工业园区、优势产业行业主管部门。

2.奖励原则:

(1)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旅游、商贸物流企业,由省政府授予“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予以通报表彰,并一次性奖励20万元。

(2)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旅游、商贸物流企业或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工业园区,由省政府授予“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予以通报表彰,并一次性奖励30万元。

(3)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50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公司或工业园区,由省政府授予“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予以通报表彰,并一次性奖励40万元。

(4)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公司、工业园区或优势产业,由省政府授予“江西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突出贡献奖”(其中优势产业获奖对象为该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予以通报表彰,并一次性奖励50万元。

3.奖金来源:

由获奖单位自行解决。

4.奖金分配:

企业、集团公司、工业园区奖金总额的55%用于奖励企业法人代表、集团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或工业园区管委会党政主要领导;45%用于奖励其他班子成员和有功人员。优势产业奖金的具体分配由该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确定。

二、评奖程序

1.年度贡献奖、园区发展专项奖、“优强企业”专项奖、三年翻番奖评奖程序:

(1)由省工业集团公司(行业办、中央在赣工业企业)、设区市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将符合本办法评选条件的参评单位和奖项,在次年3月底以前向省经贸委申报。

(2)由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统计局、省审计厅、省安监局、省环保局、省劳动保障厅、省合作办、省中小企业局、南昌海关等部门对申报单位和奖项组织评审。

(3)经评审符合受奖条件的单位,报省政府批准后,按照本办法兑现奖励。

2.“十百千亿工程”专项奖评奖程序:

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年度考核结果提出评奖意见,经省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领导小组审定,报省政府批准后,按照本办法兑现奖励。

三、其它事项

1.各奖项的申报和考评必须实事求是。如发现弄虚作假,将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并通报全省。

2.本办法自2008年度开始实施,原《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加速工业崛起奖励办法》(*发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8

一、总部企业的定义

总部企业是指在*区设立并依法纳税、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或机构行使管理或服务等总部职能的法人机构,可分为两大类企业:

规模较大,具有决策管理、行政管理、资产管理、财税汇总结算管理、研发管理、采购管理等总部管理职能的企业;

或规模较小,但具有单一总部职能的管理中心、结算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投资中心、采购中心等企业。

二、总部企业的认定

(一)总部企业应同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在*区,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2、注册资本在人民币5000万元以上(含5000万,下同);

3、下属独立企业或管理的分支机构不少于3家。

(二)高端服务业企业,包括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门专业、网络信息、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品牌会展、高端旅游等领域,如果注册资本在人民币*0万元以上,可参照总部企业执行。

(三)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在*区、且上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可参照总部企业执行。

(四)工商注册及税务登记在*区并经国家商务部批准成立的外商投资性公司,可参照总部企业执行。

(五)世界500强企业,包括新进入*区从事各种业务的总部或分支机构,参照《Fortune》(《财富》)杂志上年度的排行榜确定。

对于未能同时达到上述(一)款3个基本条件的其它企业,如果符合*区产业发展导向、具有行业领先优势,或对区财政有相当贡献的,经区政府同意,可视为总部企业参照执行。

三、扶持总部企业的方式

对于新设立的企业总部或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根据行业和总部企业自身的特点,主要以奖金、补贴等不同方式给予扶持,采取“从高原则”,若企业同时符合区政府若干扶持政策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平衡,按企业受益最多的项目给予扶持,不重复奖励。

四、具体扶持措施

(一)对新设立或新迁入*区的总部企业,实际到帐资本金额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给予3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到帐资本金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10亿元人民币以下(不含10亿,下同)的,按实际到帐资本金额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最高不超过*万元人民币;实际到帐资本金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给予2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

(二)对于新进入*区的上年度世界500强企业,设立全球或中国地区总部的,给予3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设立地区总部的,给予1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设立独立法人等非总部营业性机构的,给予5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的,给予2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奖励。

(三)奖励对*区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总部企业。总部企业当年对区财政贡献额超过上年30%以上的,按该企业对区财政贡献增加部分的15%奖励企业;汇总纳税的总部企业,按企业当年对区财政贡献比上年增加部分(或同比增加部分)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

接受区政府(一)、(二)、(三)项奖励的企业须承诺5年内总部不迁离*,企业未遵守承诺的,按未履行期限与5年的比例收回相应奖励。

(四)对在*区的企业总部其本部新购置自用办公用房,按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购房补贴,享受补贴的办公用房5年内不得对外租售;对在*区的企业总部其本部新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合同期在3年以上的,参照房屋租金市场指导价年租金15%的标准,按面积给予一次性租房补贴。

(五)鼓励辖区企业上市融资。对在深圳或上海证券主板市场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15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上市经费补贴;对在其它境内外证券市场成功上市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人民币一次性上市经费补贴;对在多个证券市场同时上市的企业不重复补贴。

(六)鼓励各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等相关机构参与辖区总部经济发展。对成功引荐企业总部进驻*的相关机构,按进驻企业总部的规模或性质给予适当奖励。对相关机构引荐行为的确认参照《深圳市*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罗府〔*4〕57号)有关规定执行。

五、扶持资金来源

由区政府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

六、管理和监督

由区政府重点产业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总部企业的认定及扶持措施的确定,专项资金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贸工局)负责具体日常工作。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9

第二条对本市工业企业实施的经济奖励考评适用本细则。

第三条市经济局负责工业企业奖励申请的受理、初审、转送、复查、汇总、呈报等奖励考评的日常工作。

市经济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商务局、开发区、市实绩办、市政府法制办等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负责工业企业报送的数据、证件、批文的审查工作。

第四条固定资产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投资强度在每亩70万元以上、按合同约定期限建成投产、年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所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可申请固定资产投资奖励:

㈠连续5年按企业年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所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0%的比例申请奖励。

㈡以企业征地时实际支出的征地费用(不含征地时已享受奖励的部分)为基数,前5年按企业年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所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扣除前项奖励和对招商引资单位奖励数额后60%的比例申请奖励;征地支出前5年未奖完的,按企业年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所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0%的比例申请奖励。

㈢按企业征地时缴纳的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本市财政所得的数额申请奖励。

㈣连续3年按当年实际申报缴纳的土地使用税数额申请奖励。

前款奖励直接奖励给企业。投资合同对建设期限约定不明的,企业在2年内仍未达到投资额度,实际利用土地达不到征地面积95%以上的,不得享受前款奖励。

第五条工业企业在开发区租赁厂房从事生产的,可连续5年按企业年度申报缴纳增值税、所得税所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40%的比例申请奖励。

第六条扩产项目的工业企业,可连续3年按其扩产部分新增增值税、所得税形成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20%申请奖励。

第七条在本市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申报纳税且符合奖励条件的工业企业,可申请如下奖励:

㈠纳税贡献奖:当年申报并实交税额在300万元以上且纳税增幅在25%以上的,可申请5万元奖励;当年申报并实交税额在500万元以上且纳税增幅在20%以上的,可申请10万元奖励;当年申报并实交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且纳税增幅在15%以上的,可申请20万元奖励。

㈡争创名牌产品奖:获襄樊市名牌产品或知名商标的,当年可分别申请1万元奖励;获湖北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的,当年可分别申请5万元奖励;获国家名牌产品或驰名商标的,当年可分别申请20万元奖励;获国家免检产品的,当年可申请5万元奖励;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当年可申请2万元奖励。

㈢出口创汇奖:获自营进出口权且当年自营出口首次超过100万美元的,当年可申请2万元奖励。

㈣企业上市奖:企业上市的,当年可申请20万元奖励。

㈤企业成长工程奖: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的,当年可申请1万元奖励;规模企业成长为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中型企业的,当年可申请2万元奖励;中型企业成长为资产总额400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30000万元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大型企业的,当年可申请5万元奖励。大、中型企业未同时满足下限指标的,按下一档次申请。

前款规定的企业成长工程奖按比例分配。其中,50%奖励给企业法定代表人,10%作为企业成长保证金暂存经济局,在其连续三年规模档次未下降后,由经济局予以返还;10%奖励给企业的主管部门或所在镇(办、区),为企业成长直接服务的统计局、经济局各奖励10%,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奖励5%。

第八条企业申请奖励应于每年1月20日前向市经济局提出。并在提交申请时提供能够证明具备获奖条件的各种证件复印件,同时将原件交相关部门审查、验证。

第九条经济局受理奖励申请后应及时进行材料初审,并将初审合格的申请及相关证件、材料按下列规定转相关部门审查,并由审查部门出具审查意见:

㈠涉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和投资强度的,由经济局会同国土资源局、实绩办负责审查。

㈡涉及企业按合同约定期限建成投产的,由开发区会同政府法制办负责审查。

㈢涉及企业纳税数额的,由征税部门负责审查。

㈣涉及企业纳税形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数额的,由征税部门会同财政局负责审查。

㈤涉及企业获得名牌产品、知(著、驰)名商标、免检产品及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由科技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审核。

㈥涉及出口创汇的,由商务局负责审核。

㈦涉及企业成长的,由经济局会同统计局负责审核。

前款审查由负责审查的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并将结果报经济局复审。

第十条经济局完成复审后,应将结果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一条对工业企业奖励的奖金由市财政承担,每年3月上旬兑现。

第十二条负责工业企业奖励考评的工作人员在考评中弄虚作假、经查实的,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承办人的责任。

第十三条对达到本细则第四条、第七条标准的非工业类且能长期经营纳税的企业,可参照本细则申请奖励,进行考评。

企业上市奖励办法篇10

第一条工业项目税费优惠

(一)凡在本区兴办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自纳税年度起,区级税收达到20万元以上者,第一年度按企业所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

奖励;第二、三、四、五年度企业所创区级税收分别增长8%以上(含8%)的,按该年度企业所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0%、15%、10%、5%奖励。

(二)凡在本区兴办固定资产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生产性企业,自纳税年度起,区级税收达到50万元以上者,第一年度按企业所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30%

奖励;第二、三、四、五年度企业所创区级税收分别增长8%以上(含8%)的,按该年度企业所创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25%、20%、15%、10%奖励。

(三)对铝及铝相关产品生产企业、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新材料制造企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给予奖励。

(四)对新建项目,投资强度达到150万元/亩的,减免本级政府有权决定减免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缴纳的费用。

(五)对年纳税额在500万元以上,且当年增幅达到20%以上的企业,对其负责人给予5万元奖励。

(六)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特大投资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第二条企业新增投资奖励。鼓励区内现有民营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凡新增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自完成投资年度起,按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的3‰给予奖励。

第三条引荐人奖励。鼓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以下简称“引荐人”)引荐区外客商投资本区,对“引荐人”给予现金奖励。同一项目只认定一名引荐人,奖金待项目完成投资且正式投产后奖励。

(一)对引荐我区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3‰奖励。

(二)对引荐我区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铝及铝相关产品生产、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制造项目的,按固定资产投资额的5‰奖励。

第四条优化投资创业环境

(一)投资项目审批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和限时办结制。

(二)实施投资项目领导联系督查制,定期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加强投资项目投诉机构建设,及时、公正地处理投资项目投诉,切实维护投资企业及其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四)严格执行收费许可、公示和缴费、检查登记制度。定期检查《投资企业缴费明白卡》、《投资企业收费登记卡》和《投资企业检查登记簿》的使用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规行为严肃处理,严禁“四乱”行为的发生。

(五)投资者和企业的技术业务骨干享受本区市民待遇,其本人、配偶及未婚子女由有关部门办理随调随迁手续;属农业户口的,根据本人要求,办理城镇居民户口,其子女可安排到本区学校入托、入学。

第五条对以上各项奖励,由受益单位会同区投资促进局、财政局、发展改革委共同审查确定,报区政府做出奖励决定,奖金由受益财政承担,有多方受益的按受益比例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