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养老优缺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1:35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1

【关键词】社区;社区养老;老年人

1.社区与社区养老的相关概念界定

1.1社区的概念

1881年,德国社会学家藤尼斯将社区一词纳入社会学的研究范畴。藤尼斯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2]。社区是基于血缘、地缘基础上的,是具有共同特征并相互联系着的人们的情感纽带。社区的情感关系是支撑社区内的社会群体走向同一目标的基础。人们在同一个地域持续的相互关系着,会形成一股不可预测的情感力量,这种情感关系是一种可利用的优势资源,可以整合成为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满足社区资源供给不足的需要,互帮互助,齐心协力,为社区的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1.2社区养老的概念

社区养老源于英国的社区照顾,社区养老是一种立足于社区,以社区为平台,整合社区内各种服务资源,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形式,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及精神慰藉等综合服务,让老人们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实现养老,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当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

2.1社区养老模式的理念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当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模式的理念过于传统,“依赖”式的养老理念,使社区和老年人群体缺乏主动性,以至于社区和老年人的潜力尚未被挖掘出来,完全依靠政府或者社会资助只能解暂时之需,却不能解决养老的长久问题。

2.2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单一

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是医疗卫生、家政服务等,服务内容单一,忽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且不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没有充分发挥社区内外优势为老人建构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的全面的系统的养老体系。

2.3社区养老的观念落后,服务的组织性和参与度低

一方面,我国的社区基层管理部门大多思想陈旧,观念落后,对养老的意识没有提高到高度重视层面组织性低;另一方面,由于代际倾斜,很多子女对养老的意识不到位。因此,社区内的养老服务形式过于行政化,服务质量差,服务项目单一且老套,使得老年人和社区群众的参与度大大降低。

2.4社区专业人才匮乏使得社区服务缺乏专业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社区养老服务是面向老人的服务,是一项包括生理、身心各个层面的复杂过程,必须由专业人员提供科学的专业的服务。但就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来看,社区内专业人员匮乏,社区内提供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大多是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老年服务教育和技术培训的下岗工人和爱心人士,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专业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2.5社区养老设备和设施不足且使用率低

目前,除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全国大多数社区的设备陈旧,且不足,仅仅具备简单的活动室、老年活动中心等,没有先进的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活动设施和空间,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医疗和娱乐需求。同时,社区浓厚的行政色彩让社区内引进的设备成为摆设,降低了使用率。

2.6社区养老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我国社区养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来自于社区外界的资助和支持网络少,社区缺乏利用社区优势自主挖掘外来资源的能力,资金短缺,资源不足。社区养老不仅仅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简单的依靠政府扶持并不能解决我国当前严峻的养老问题,社区养老需要广拓资金来源渠道。

2.7社会力量在社区养老中发挥的作用小

当前,社区养老还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缺少与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合作,社会力量在社区养老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的力量单薄。而相对而言,一些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大多被社区接受,但很多志愿服务都是一次性的,缺乏专业性和科学性。

针对我国大陆社区养老的现状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的大背景下,突破传统,打开社区养老新局面,解决我国长期养老问题,减缓养老压力,构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全方位服务体系的温馨、和谐养老社区。

3.台湾菩提长青村社区养老模式的启发

3.1菩提长青村的理念和思维模式

台湾菩提长青村近12年来,藉由老人自主性的参与社区内的服务“老有所用”,创造出让长青村能够提供老人照养的新思维与新模式。坚持“老有所用”的态度,改变传统“依赖”的养老态度,以新形态的老人福利社区产业化为主轴,进一步发挥老人家在年轻时所习有的专长,在年老之时相互贡献专长,互利共居,创造和谐,共营有尊严的老人生活态度。

3.2独特的产业化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2

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2012年底的数据显示,本市户籍人口中老年人367.32万,占总数25.7%,是全国最高的,并将在“十二五”末期达到30%。“区域人口老龄化、老龄人口高龄化、居住形式空巢化”的特点已经显现。今后新增老年人口8成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传统家庭照料功能弱化,全社会涉老需求空前旺盛。不可否认的是,与目前上海大体量、多层次的涉老需求相比,老龄事业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差距,这是人口及社会结构变化带来的必然问题。

难点一:“9073”养老格局内涵偏弱

从“9073”的养老格局来看,结构上基本形成,但内涵偏弱。一是为老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家庭高龄化、小型化趋势渐显,群众对上门照料、助餐服务、日托等社区基本生活照料服务需求更加旺盛,对社区老年活动设施、各类文化娱乐体育活动、老年教育等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多样化。但在此背景下,“九龙治水”的现象比较普遍,政府、社会组织和为老服务企业间缺乏跨平台的协调机制,管理主体分散,宣传不到位,民众享受服务项目不便利。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或上门照料等不同层次需求没有充分一一对应,面向失智、失能、临终老人等的专业照料服务能力不足。二是现有养老床位资源没有充分利用。本市约有养老床位10.52万张,但入住老人数量只有6.8万名,总体入住率不到70%。尽管如此,但还有不少养老院人满为患,动辄需年余轮侯,不乏一些老人比已收住老人有更迫切的需求却苦等无门。而同时,也有一些养老机构大批床位空置。从入住率高达99%的老年护理机构来看,总数远不能满足需求的同时,床位周转慢,平均住院时间较长,服务对象与养老机构相互交叉,存在资源浪费。三是新建养老床位缺乏有效手段。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至2015年本市养老床位要达到12.5万张。2013年5000张养老床位指标如期完成后,后两年每年指标7500张,其中三分之二必须公建,任务艰巨。据有关部门反映,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保证完成。全市没有形成全面的养老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缺少机制保障,建设主体不确定,机构建设落地难,潜力挖掘空间有限。在新建床位的同时,甚至还有床位流失。

难点二:老龄事业扶持政策效能不足

老龄事业发展的目标明确,但基本保障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扶持政策效能亟待优化。一是老年社会保障和优待水平总体不高。老年人对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要求比较迫切,对提高保障水平和缩小城乡差距的要求比较强烈。本市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已实现全覆盖,养老金水平的涨幅并不低,但与兄弟省市平均水准相比群众还不能认可,总体水平也不高。这影响了老年人生活水准,对老龄产业发展潜能也有制约。群众对于尽快建立完整有效的老年护理保险制度的呼声也较高。老年优待政策力度不大,涉老实事项目设计不细致。拿上海70岁以上户籍老人享受公交优惠的优惠政策看,相当一部分兄弟省市高于本市标准(如北京65岁以上,广州60岁以上),而且上海公交优惠政策仅针对户籍人口,这也与许多兄弟省市无户籍限制的政策差别较大。二是为老政策收效不明显。本市在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做了一些工作实施推进,但与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相比,仍然显得零散、滞后,缺乏统筹。首先,为老服务事业的扶持政策有缺位。获得支持的项目零零散散,各部门有干劲,却停留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层次,没有稳定、全面的机制,缺乏制度性安排。比如,今年七、八月份上海出现了百年未遇的高温,但乘坐公共交通的老人反而大大增加。究其原因,竟然是实施阶梯电价之后,一些为老服务机构为减少运营成本,在开空调上搞节约,老人难以忍受,便凭着老人卡到公交车、地铁上“孵空调”,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一些政策初衷好,但设计不够周到,执行起来有问题。拿2012年实事项目“为10万名高龄老人提供家庭互助服务”(“老伙伴计划”)举例,低龄老年志愿者与高龄老人结对子,每天打一个电话聊聊天,或上门探望帮助。一年过去了,重新进入招投标程序后项目资金有了空缺,正在进行的项目造成了断档的现实问题。再次,一些地区建设规划阶段对涉老设施缺乏考量。社区配套或养老机构床位在规划初期就有所缺位,或为其他项目让位,后期补建难度颇高。

难点三:涉老行业经营困难承担风险高

从涉老行业的角度来看,经营困难、人员流动大,行业承担风险高。一是公办和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民办总体偏弱。总体而言,公办养老机构软硬件条件比较过硬,支撑也更有力度。而在民办养老机构方面,大多设施陈旧,居住条件差,护理服务能力弱,老人入住意愿不高。二是养老机构普遍经营压力大。营业成本飞涨,养老院收费提高却很难落实,主要原因在于老人家庭不理解以及收费指标难变动。三是用人问题突出。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工作负担重,社会地位低,收入水平差。受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招录冻结影响,在编护理员队伍严重老化,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都越来越弱。护理工作劳动强度大,压力大,收入低,导致人员流动极快。专技人员在养老机构中职业发展前景差,收入水平也与在卫生系统中工作有差距,更是“招聘难,留不住”。在社区和家庭养老的服务队伍中,类似现象也普遍存在。四是责任风险大。客观上讲,有一些养老机构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需要加强监管。但从养老机构服务性质看,易出现意外也是实情,产生纠纷可能性高,在养老机构纠纷中往往处于舆论的下风,这一方面反映了养老机构良莠不齐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养老行业风险高的事实。人大在调研中了解到的一个普遍现象令人深思:家属平时看望老人从不见身影,出现了意外情况,就三天一小闹,五天一大闹,直至得到经济补偿,又再不见踪影。另外,由于入院老人在进入养老机构之前生活情况各有不同,对于养老机构生活预期不同,导致满意度落差较大,增加了工作难度和成本投入。

难点四:传统养老观念受到冲击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3

老年护理没有统一的概念,老年护理涉及老年人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护理的地点不仅在医院,还可以在家和老年养老机构,可以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还需要亲人、志愿者等提供日常的生活照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心。

2老年护理现状

2.1现有老年护理模式

目前我国城市老年护理大致有居家护理、社区护理及机构护理3种模式。

2.1.1居家护理

居家护理主要是在老年人的家里由专业的护理人员、亲人或者志愿者提供专业的护理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居家护理的优点是符合我国老年人传统的生活习惯;缺点是起步晚,发展速度慢,覆盖的人群少,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不符合专业护理人员的护理习惯,居家护理缺少专业能力,医疗服务也无法得到保障。随着中国“4+2+1”家庭的逐渐增加,社会竞争激烈化程度的提高,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独居老人增多,单一的家庭护理无法满足老年护理的需要。

2.1.2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在居家护理的基础上,以老人所居住的社区为服务实施主体,向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和精神文化需要。社区护理是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健康为目标。社区护理的优点是既尊重老年人的传统习惯,又能合理利用各方资源,符合老年人、政府、子女等方面的需要。缺点是社区老年护理医疗及护理专业人员缺少、服务素养不高;大部分针对孤寡老人养护,服务辐射面积小;老年护理资金缺乏,缺少老年人需要的场所、环境、设施等硬件条件。

2.1.3机构护理

机构护理是指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出资建设的养老院、护理院、敬老院等集中养老机构提供的老年护理服务。机构护理的优点是在硬件设置、人员配套、服务项目等方面有较高的优势。缺点向两极化发展,由政府投资的福利性养老机构往往存在低端化状态,尽管人员和设施较为全面,但多数仅仅处于保障性层面。由各类资本投资的私营机构,大多数处于高端消费层面,人员、环境、设施齐全,但收费较高。而且多数老人受传统观念影响,不愿意居住在护理机构中,机构护理无法满足普遍的老年护理需求。

2.2现有老年护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2.1没有形成整体老年护理体系

居家、社区、机构这3种老年护理模式在现阶段基本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尽管目前居家和社区护理有相互补充的发展趋势,但实际上社区的护理补充还是存在服务面狭窄、医疗和护理服务无法与老年人实际状态完全对接的缺点。目前老年护理模式的关键缺陷在于,3种护理模式没有在根本上形成顶层设计、相互补充、资源共享、信息共有的养老体系。最合理的老年护理体系应该是呈金字塔状:底部为接受上门关心照料的大部分老年人,中部为享受日托服务的中等数量老年人,顶部为进入养老机构的少数老年人。

2.2.2养-护-医缺少有效衔接

养-护-医“三位一体”的老年护理机制没有有效建立,目前的护理模式的重点基本还在“养”的层面。居家护理的老年人缺少专业护理,医疗基本靠自己去医院;社区的护理医疗水平和设施有限,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机构护理中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员不能够满足需求。社区和机构在老年人护理时,不能很好地掌握老年人的患病史,护理没有有效针对性。老年人在家、在社区、在护理机构的医疗和护理没有一个有效的桥梁进行衔接。

2.2.3受限于行政体制及制度

目前养老和医疗服务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管理。对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形式、模式、制度等都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整体的护理体制和制度。在整体老年护理事业上牵扯到诸多相关行政部门,由于各自的职权和利益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年护理中存在的协调问题,医疗和护理不能有效地衔接到老年护理中去。缺少卫生和医保系统的参与,老年护理事业不能得到深入发展。

3医疗集团老年护理体系建设

组建医疗集团是新医改中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模式之一,医疗集团是将医疗机构进行整合,实施集团化运作。主旨在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化医疗服务体系的重构,是新医改的有效载体。目前主要的医疗集团模式是“3+2+1”模式,即三级医院为龙头,纵向联合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集团化运作中,医疗集团推进管理一体化、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资源共享、学科合作、信息联网等。在医疗集团模式下,主要从包括护理服务的提供者、护理服务的层次、护理服务的提供方式、护理服务的接受者和护理服务内容5个方面来构建老年护理体系,从而建立起一个无缝衔接、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老年护理体系。

3.1护理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

医疗集团的老年护理服务由集团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来完成,包括了公益性的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还有家庭、个人和各类组织。多元化的老年护理服务提供,体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分工,在保证公平的时候能够体现提供服务的效率。

3.2护理服务的分层

医疗集团根据老年护理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分为社区、急性、中期、长期和临终5个层级。医疗集团结合老年护理的不同阶段特点,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实现老年护理的分级护理,分工协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慢性病、康复期的老年人护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上门为家里患慢性病和康复期的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指导,包括营养指导、健康咨询等和基础护理技术支持,如换药、导尿、测血压、输液等可在家庭实施的护理技术服务。二级医疗机构利用自身特色开展特色老年护理。三级医疗机构负责老年人的急诊急救、老年综合征、多脏器功能损害,急性期护理,以及心血管、神经系统、内分泌等慢性病的治疗效果的评价与指导。民营医疗机构开展个性化老年护理,根据不同需求层次的老年人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服务。

3.3护理服务内容的多样化

医疗集团的老年护理不仅是针对有生理问题的老年人护理,还开展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疏导等预防和指导性护理。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护理服务内容和护理方式。

3.4护理服务提供方式的可选择性

老年护理不一定在医疗机构内,也可以在家和在社区进行,还可以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咨询。医疗集团的居家护理主要是通过“3+X”健康团队来完成,实现网格化管理。机构护理主要是老年人在护理机构、养老院和医院的老年科来完成。

3.5护理服务接收者全覆盖

医疗机构的老年护理基本上实现了集团内的全覆盖,在集团内只要是有护理需要的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老年护理服务。对行动不便又不愿意离开家的由志愿者团队来护理,对想要个性化老年护理的,有老年护理院来满足需要。

4完善医疗集团老年护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4.1健全老年护理机制

各级政府部门要将构建老年护理服务体系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建立长效的老年护理服务机制。首先,要完善老年护理法律法规,老年护理服务的健康运行需要相关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支持,要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与老年护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老年护理有序开展。其次,要增加老年护理的财政预算,建立起老年护理的整体预算制度,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机构运行经费补贴、困难老人服务补贴等。第三,要坚持老年护理公益性的发展方向,由政府主导、社会各方参与,大力开展老年护理服务项目。

4.2建立老年护理资源整合体系

以科学配置、合理共享、有效流动的原则对现有的老年护理体系进行资源整合。针对不同区域的卫生服务中心现状,在集团内进行资源合理配置。第一,统筹医疗设施资源的配置及共享,在医疗集团化运作下,在集团区域内实现医疗设施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共享,过剩设备资源实现平行或下行释放。第二,人力资源共享,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护理人员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三级医院及二级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提供人力资源共享。将医疗专家及护理人员进社区制度化。推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坐诊;推进健康服务进家庭,让医生护士参与到社区服务团队中;推进集团内会诊制度,建立会诊中心。这些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高,使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向优质化发展。第三,实行分级服务、双向流动,根据老年人护理及医疗需求的不同程度,在医疗集团内实行分级服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及社区提供阶梯化服务,同时针对老年人不同阶段的身体状况,实现向下及向上的服务转移,保证老年人能得到最适合的医疗护理服务。

4.3扩充专业人力资源队伍

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弥补我国老年护理人才的缺口,必须重视当前养老机构从业人才队伍的挖掘和培养。培养一批专业的老年护理服务队伍。由医疗集团选派老年病医护专业人员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除了专业培训外,强化继续教育,促使从业人员更具专业化。同时,加大向社会进行老年护理人员招聘力度,按集团内人事聘任办法给予相应编制及待遇,充实到老年护理工作中去。

4.4构建老年护理信息化体系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4

关键词:nGo;居家养老;老龄化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截至2013年末,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161万,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为9.7%。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因此,居家养老得到普遍推广。由于居家养老服务隶属于准公共物品的范畴,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为nGo参与居家养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我国政府正积极倡导nGo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积极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来确保nGo参与居家养老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一、nGo参与居家养老的优势

nGo作为非政府组织形式的存在,其本身具有非政府性、组织性、公益性、自治性、非政治性等特性,在参与居家养老时,nGo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优势有以下几点:

(一)弥补政府不足,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政府单方面供给的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群体的需要。根据福利多元主义理论,nGo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一方面能够减轻政府供给总量上的压力,扩大服务受益人群;另一方面能够克服政府供给服务个性化低等问题,可以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群体提供不同的服务,增加老年群体的个案需求。因此,nGo参与居家养老不仅能够弥补政府不足,还能够创新服务方式。

(二)提高服务效率,减轻社会负担

nGo本身具备的非政府性和公益性,能够很好的将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和现行的市场机制相结合起来,从而避免政府失灵现象造成的服务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高等现象。nGo参与居家养老一方面其融资渠道的多样性可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可以减轻老龄化加剧所造成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负担。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增加了老年群体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样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

(三)整合社会资源,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推广,与之配套的政府、社区、家庭所具备的服务设施也已逐步得到健全和完善。nGo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服务设施,整合现有社会资源,一方面可以减少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新产生的服务需求可以做出积极的应对策略,从而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各种需求。nGo参与居家养老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减轻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nGo参与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

(一)nGo自身存在缺陷

我国nGo自身缺陷主要包括自主性低、资金缺乏和人员缺乏三个方面。一是,nGo参与居家养老的自主性较低,由于大多数nGo主要依存于政府而存在,他们往往政府政策的执行方,参与政策制定的机会很少。二是,资金是nGo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而我国相应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比较低,并且融资渠道不完善,从而较少的资金支持限制了nGo的发展。三是,我国nGo缺乏大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人员,主要是由于薪酬较低、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导致难以吸引专业人员从业。

(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一是,缺少政策法规支持。目前我国只是出台一些有关养老和nGo的自身建设的政策法规,没有详细出台关于nGo参与居家养老的政策法规,无法保护nGo的相关合法权益,缺少法律保障。二是,资金来源单一。目前我国nGo参与居家养老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而政府在资金筹集方面的来源又呈现单一化。三是,缺少监管体系。目前我国nGo参与居家养老缺少相应的行业规范、服务标准,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这样就不利于维护消费者和供给者双方的权利。

(三)宣传推广力度不到位

目前,我国居民对居家养老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虽然有关政府文件已经多次提到全力推广居家养老服务,但是普通居民对其认识还是处于朦胧阶段。大多数居民仅将其认识为一种公共产品,应该无偿享受,导致nGo收入较少,难以进行长期运营。另外,社区对nGo参与居家养老持观望态度,认为nGo的加入会造成部分职能重叠,削弱社区的功能,从而不支持nGo参与居家养老。

三、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的需求日益增加,仅是政府单方面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nGo参与居家养老是十分必要的。针对nGo参与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nGo自身能力

nGo应该注重其自身能力的完善,这样才能有利于其在参与居家养老的过程中得到可持续发展。第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如,组织发展规划、绩效考核制度、投诉建议机制等,这样既有利于其自我完善又有利于其自我发展。第二,增强自身的筹资运营能力。充足的资金是nGo能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nGo的资金来源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拨款,还应创新筹资渠道,如,与国际组织交流合作,从而争取国际资金等。第三,着力于人力资本培养。nGo应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与高校进行“产学研”结合,培养一大批专业化人才等。

(二)增大政府支持力度

nGo参与居家养老,既有利于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又有利于解决政府的养老压力,政府应该加大对其支持力度,鼓励参与居家养老。第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应建立起一套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nGo参与居家养老的有法可依,确保其可持续发展性。第二,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一方面,增大国家的资金拨款,拓展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等,来激励引导nGo参与居家养老。

(三)普及宣传推广力度

加大nGo参与居家养老的宣传力度,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有利于其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培养居民和社区对nGo参与居家养老的认同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报纸、杂志等进行宣传推广,也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针对社区进行知识普及。另一方面,加大志愿者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nGo中,这样有利于节约成本,更有利于培养全民参与居家养老服务,进而保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奕伶,李月凤.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1).

[2]胡宏伟,严晏,时媛媛.非政府组织参与居家养老模式分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8).

[3]祁峰.非营利组织参与居家养老的角色、优势及对策[J].中国行政管理,2011(10).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5

【关键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管理财务监督对策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自从1999年年底进入中国老龄化社会之后,先后出现了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种养老模式,其中,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模式,有效地结合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势。但是,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主要供给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仍然问题重重,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不完善,财务管理不健全等,其中,以财务管理不健全的问题体现地尤其严重,这些问题严重制约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发展,因此,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成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进一步发展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并且过份依赖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社会捐赠及自身经营收入所占比例较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导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投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工作人员等培训工作投入有限。

2、缺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有效监督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在财务监督的方式上面,主要以内部监督为主,缺乏外部监督,尤其是媒体监督、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家属、财务捐赠人监督方面;在监督的力量方面,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督并没有全面地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内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专项监督,也没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监督的内容和监督做出明确要求与规定,内部监督层面,缺乏内部监督与岗位监督。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不完善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不完善,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组织管理不完善;第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正是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财务管理组织与制度上的缺陷,导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现金、物质、人等方面管理混乱。

4、缺乏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缺乏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并不具备从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相关财务工作的基本职业技能,如不能准确地编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相关财务报表等;另一方面,这些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不高,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等并不能完全准确、真实地反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情况。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管理的优化对策

1、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

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资金来源渠道的构建工作与经费的基本保障工作,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实现资金筹集的社会化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管理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第一个资金来源渠道,也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拨款应该在各级财政中单独列项,设置科目,注明使用方向,并依据当年的经济法发展情况,建立逐年增长的机制,财政拨款的资金主要应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培训以及为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等。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第二个资金来源渠道来自于社会筹集,其主要形式是寻求社会各方力量的捐赠,这也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融资的重要途径。增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捐赠的数量,可以从二方面着手:第一,应当充分利用网络、报纸、电视等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公众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认可,以及作为社会公众的责任感,增加其捐赠的意识;第二,捐赠的形式多样化,一方面,可以通过一定的渠道与形式,定时、定地点的组织公共捐赠,也可以设立专门的社会捐赠账户,并接受捐赠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提高公信力。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第三个资金来源渠道是自身的经营收入,它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围绕其使命所开展的一系列的业务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组织老年人开展的商业汇演、为部分老年人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营所得,或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可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承受能力,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实行一定的有偿服务和低偿服务。由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非营利性,因此,这部分的资金来源有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实现其社会使命的同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经营活动,如商业汇演,增加部分收费项目,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其更好地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但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经营性活动开展,务必把握两个基本原则:这些经营性活动的开展的根本目的是为更好地实现其社会公益服务性质的宗旨,其行为是符合法律规定及其组织章程的,是不会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本身是不会造成声誉上的损失;加强对经营所得的管理,其经营所得最终必须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础设施的修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培训等非营利活动,不得用于组织内部分配。

2、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监督力度

要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及资金使用的专款专用和透明化等,就必须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的监管力度,通常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监督来源于内部监督、外部监督两种。

第一种监督形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内部监督。首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自身必须严格遵循DaDS原则,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财务公开工作,定时、定期地向社会公众全面、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资金运营管理纳入大众的监督之下;其次,岗位监督,依据《会计法》的相关规定,会计岗位与出纳岗位相分离;最后,畅通内部财务信息监督通道,赋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的监督权利,并设立内部奖励制度。

第二种监督形式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外部监督。通常,外部监督包括政府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其中,社会监督又包括媒体监督、捐赠人监督、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家属监督等。在政府部门层面,政府部门要深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监督,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财务监督的内容和监督要求,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编制的执行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以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财务监督与审查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资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及时地提醒与纠正,令其限期整改,坚决杜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项资金出现私自挪用、截留等严重问题,对于违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相关财务规定的行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决不姑息养奸。在社会监督层面,既要提高媒体、捐赠人、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家属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信息监督的意识,又要赋予其监督的合法性权利。

3、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

首先,要完善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组织管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主管领导对本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会计工作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其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各种制度,包括财务预算制度、固定资金管理制度、流动资金管理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以及财会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等,并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这些财务管理制度得以顺利执行。

4、培养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

做好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引导工作,引导财务工作人员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工作过程中,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在处理各项会计事务时,做到科目准确,数目真实,凭证完整,装订整齐,记载清晰,日清月结,报账及时,及时、正确地编制各类会计报表,保证对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准确、及时与完整,对违反相关财务制度的收付凭证,拒绝登帐,并及时向领导反映,管好会计档案。

四、结语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以及缺乏有效财务监督等,严重制约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进一步发展,务必通过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监督力度、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培养专业的财会人员等措施进一步优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的财务管理,这对于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绩效水平、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西华师范大学2013年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文章,项目编号为42713041)

【参考文献】

[1]贾素平:养老机构管理与运营实务[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2]朱佳:浅议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商业研究,2011(9).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6

关键词:居家养老;因地制宜;政府扶持;发展与分析

一、居家养老的定义与必要性

中国进入老龄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国家的重视以及现实的压力,导致各地对于有特色的养老模式探索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成功的具有复制性的养老模式。而居家养老是作为一种新兴养老方式被提出,其定义在学术界却略有不同。袁缉辉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其区别来自于养老资金的不同。而居家养老和入院养老则在于主要活动场所的不同。(袁缉辉,1996)杨宗传认为居家养老是相对于集中居住的机构养老的一种分散在家庭居住的养老方式。(杨宗传,2000)穆光宗则认为从养老资源的来源看,居家养老完全可以是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穆光宗,1999)综合各大家的观点,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主要场所,资金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福利性养老为辅的一种养老模式,力图建立一个以家庭为核心,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体系。

居家养老的必要性毋庸置疑,如今的家庭日趋小型化、核心化,“124”的家庭Y构,导致现代青年人养老压力巨大,而社会压力也导致了家庭养老功能的衰落。一般的养老机构,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未能达到广泛普及,因此家养老模式应运而生。居家养老包括经济、生活和精神三方面。其基本内容多以社区提供劳务服务,精神生活则有家庭成员承担。而物质经济方面则由国家、集体、家庭三方面共同承担。

如今居家养老形式多种多样,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包括:建立“老年互助小组”、建立社区老年服务网络,例如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老年活动室、颐养之家等。居家养老作为介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一种综合模式,是我国还没有能力发展惠普型的养老设施时的一种选择。是符合我国现在基本国情的选择。

二、t社区建立老年食堂的运营模式分析

(一)老年食堂基本情况

t这区位于老城城中,人口稠密,住房拥挤,居民集中。Z主任利用原居委会办公室作为新的老年食堂,既解决了场地问题,又能够充分利用闲置资源。该室总面积约40o,坐落于居民楼一楼,地理位置优越,惠及面广。由于居委会缺乏资金,其修葺资金,主要来源于商户资助及居民捐赠,共筹的4万余元。在完成了初步修缮之后,该社区主任向上级街道部门,申请拨款5万元,用于运营该食堂。

t社区总共有1203户,3886人,其中60岁以上有626人,占社区人口的16%。通过排查和走访,最终确定了社区缺乏照顾的空巢老人大约有44人。Z主任以这44人为主要服务对象,进行登记和档案管理,根据其医院,最终选择老年食堂就餐的人数约20人左右。

为维持老年食堂的日常运作,t社区聘请了两名工作人员,均为本社区退休居民。同时,社区为了确保老年人的饮食健康,特意聘请了一位营养师,每周营养师都会搭配不同的菜色,合理规划老年人的饮食。

老年食堂实行有偿服务,营业时间是早上11:40-13:00和下午17:40-19:00。每月400元/人,可享受午、晚两餐。另外,社区为了迎合老年人口味,照顾老年人身体,特别为就餐的老年人进行摸底调查,并编辑档案,还特意推出了“因需就餐”的服务。根据老年人意愿,选择就餐地点,还退出“病号餐”、“生日餐”等多样服务,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居委会还提供送餐服务。为筹措资金,非该社区人员可以以每餐10元的价格进行购买。

食堂从2012年7月1日正是开始运作,现如今稳定在老年食堂就餐的老年人保持在15人左右,主要人员采取的是全职+志愿者队伍的方式。

(二)老年食堂优势分析

1.因地制宜

t社区处于城中心地带,虽然住房条件老化,但是交通便利,其居民楼旁即是本地最大的一个菜市场,因此对于获取最新鲜最便宜的食材十分便捷。加上老年食堂座落在居民区的一楼,人口集中,方便老年人之余,同时也可方便居委会工作人员的照看。

2.良好的社区环境

t社区是一个很老的社区,老龄化比率高,人际关系密集,因此在居委会公布其计划时,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不仅在前期筹资阶段的资助,后期对于老年食堂的运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由很多相对年轻和健康的老年人以及青年人组成的志愿小组,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心理支持。

3.专业知识培训

t社区针对两名工作人员,进行过短期的护理方面的培训,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大又身体不便的老人,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照顾。并且在针对老年人营养搭配上,采用的专业营养师的意见。这不仅增强了工作人员服务老年人的专业能力,同时也让老年人得到了更好的社区照料。

4.政府扶持

从老年食堂建设开始,S市政府就相当关注,并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对每年正常开放300天以上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每年拨付1万元运营补助。同时随着省、市福彩公益金补助的力度不断加大,市老龄办为之前落实过补助,有突出特点,但存在资金困难又受老年人欢迎、支持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给予扶持,助其更加有序健康的开展日常业务,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这一硕果。

(三)老年食堂面临的困难

1.资金不足

陈有华认为养老最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当养老的资金问题解决之后,其他问题的紧迫性与难度就会下降。老年食堂是带有一定的福利性的,是以社区为依托,生活照料,社区照顾为主的居家养老活动。其与商业运营相结合,是减轻政府养老资金支出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适应当下老年人生活的新模式。然而即使在这种模式之下,老年食堂依然入不敷出,尤其是针对的人群有限,实际购买老年食堂服务的老年人群并不是很多,并不能达到收支平衡。居委会的干部们一直力图从资金方面寻找突破口。

2.场地有限

t社区的老年食堂是以老居委会办公室改造而来,地方狭小,虽然经过修葺,但是仍然存在很多毛病。而扩大带来的支出是居委会无法承担的,因此限制了老年食堂的发展,对于很多想要享受老年食堂服务的老年人来说,不得不考虑实际问题而放弃。同时由于,场地的问题,导致其他服务无法开展,最终只能放弃。

3.社区力量有限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不少老人反应了除了吃饭以外还包括其他很多问题,大多集中在,医疗、家政服务等方面。而这些同样是居家养老所需要在意的问题,可是由于社区力量有限,人员有限,因为很多时候老年人反应的问题无法得到结局。即使是食堂的口味问题,有时候也因为人手不足只能选择服务多数人,而无法顾忌一些需要特殊食材搭配的老人们。

三、居家养老体系存在的问题

社区承担的必要养老责任是今后社区发展的一个重大方向,也是对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的一个升华。老年食堂作为社区养老体系中的一环,反映出现今老年人们所面临的很多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

资金一直是养老的一个重要问题。居委会并没有专门的资金,一般都是向上级部门申请。然而部分城市并没有设立相关的专项资金,只能从福利或者其他方面给予一定数量的补助,大部门资金需要居委会通过自筹的方式获得。这样缺乏稳固的资金支持,在居家养老服务没有走上自给自足的商业化模式之前是很难维持其运作的。因此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前期,福利性支持要超过商业性支持,确保其正常发展。缺乏稳定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会导致老年人的不信任以及缺乏安全感。

(二)服务队伍缺乏专业技能

以t社区为例,其老年食堂的建立,并非倚靠专业人才,其基本人员为社区干部+志愿者服务。大部分人只能具象化地解决部分老年人吃饭不便的问题以及由其衍生出的一些简单问题,针对其他深层次的问题并不能很好的发觉或者解决。而社区干部由于平日事务繁忙,无暇顾及老人,甚至会放松对志愿者的要求,志愿人员流动频繁,不少志愿者其实只是空有名字,缺乏长期照看老年人的条件和能力。而切实照顾老年人的工作人员又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老年人照料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技能化道路需要与时俱进。

(三)部门间合作困难

t社区作为一个较为成功的例子,其中居委会作为统筹和执行者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老年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仅是社区或者是政府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协助的问题。在t社区创办老年食堂的过程中,不乏看见其他部门的帮助。但是构建社区养老体系不仅仅需要一个部门的合作,而是需要包括医疗、社保等各个部门一同协助的产物。从各个方面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构建一个完善和丰富的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然而现实中,居委会或者社区压力繁重,并不能有效促进和把问题反馈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间关系薄弱,不能构成一个有效的关系网。

(四)缺乏引进社会组织

如今社会组织的地位日益提升,不论是基金会还是提供服务的nGo,各色的社会组织已经覆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针对老人化所产生的问题尤其看重。t社区在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时,并没有很好的利用社会组织的功能。这也是很多社区在展开便民服务时的通病,太过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而忽视了社区之外的民间力量。社区无疑是可以在实践中自我探索,自我修复,最终达到目的。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使得其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事倍功半,并且考虑不全面,造成反馈问题滞后。民间力量进不去社区,社区也找不到“帮手”导致资源无法连接的尴尬局面。

四、居家养老体系发展前景展望

(一)居家养老的市场潜力

笔者通过问卷发现,在老年食堂所服务的老人当中,满意度高达90%以上,然而围绕老年人的最大担忧则是稳定性。由于资金链的薄弱,不少老年人担心老年食堂撑不过几年便会关门。由此,不难看出,老年人对于老年食堂这个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的看重及渴望。我国,传统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其资金来源于子女,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养老变得日益薄弱,由此诞生的一批空巢老人,数量庞大,对养老服务需求迫切。根据杨敏对15个社区的老年人养老意愿分析当中,有88.9%的老人选择家庭养老,11.1%的老人选择机构养老,而当年老体弱缺乏自理能时,选择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上升到了20.7%。由此可见,家庭养老仍然是大部分老年人选择的理想养老方式。而社区养老则是不改变老年人生活场所的前提下,介入社区工作人员及一定的福利性活动的养老模式,其存在与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及市场需求。

(二)居家养老服务的多样性

全面照顾老年人生活,政府曾经提出3+X模式,3指的是,送餐配餐服务、基本医疗器械服务、家政服务。X则指的是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发展出的,例如老年娱乐、老年健身中心、老年图书馆等。由此可见,居家养老的核心是食物、医疗、家政三方面。这是也是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表现。t社区以食堂为依托,解决了老年人吃饭这一重要问题,同时兼顾了老年人健康咨询、日间照料、陪伴等一些列问题。从一个中心点扩散,逐渐延伸到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社区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展开以文艺活动、以健康运动、以教学又或是心理辅导为中心的各种特色服务,从而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商业化发展趋势下的居家养老服务

从t社区老年食堂案例可以看出,完全的福利性养老服务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尤其是各社区各城市发展规模及速度各不相同,在这种大环境之下,居家养老服务商业化无疑是最好的出路之一。服务商业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养老责任的商业化,即把社会养老责任转化为商品,由政府将其交于专业性团队,从而为其带来收益。二是服务的商业化,即受益人(需要服务的老年人)向服务者提供资金以换取服务。三是传统的商业化,把一些普惠推广向市场,形成可营利性的产业,从而赚取收入,如t社区把老年食堂推广向普通群众,以此来维持老年食堂发展。

(四)注重社区的凝聚力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撬动社区行动力的关键,老年人的人际关系较为密集,邻里关系密切,走动频繁。老年人对于社区的依赖性要高于年轻人,且同辈之间的影响力较大,社区宣传往往靠居民之间的走动达到效果。因此,良好的社区凝聚力为居家养老活动助力。而居委作为社区活动的倡导者,社区的管理者,深入且了解居民情况,有责任和义务挖掘社区优势,带动社区积极分子帮助构建居家养老服务,解决社区问题。同时,居委会作为承上启下的桥梁,是居民与政府链接的纽带,无论是福利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又或是市场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居委会的角色从服务者到监管者都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袁缉辉,1996,《养老问题浅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角度进行的思考》,《社会科学》第6期。

[2]陈友华.居家养老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J].人口学刊,2012

[3]杨敏,钱英;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2.第二期

[4]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7

一、城市养老机构运行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养老服务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目前,城市养老已形成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养老由点到面推进、机构养老发展提速的良好格局。

(一)政府重视,民政作为,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2008年以前,全市城市养老机构只有3所,建筑面积8704平方米,床位367张,民办养老机构为零。其中,城区养老机构仅有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近3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福利机构建设,连年将其纳入“十件实事”项目;民政部门自我加压,将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作为履行政府责任目标的重要内容,向上积极争取,对内充分挖潜,先后投资2350万元,兴建养老机构3所,建筑面积20660平方米,床位720张;改扩建养老机构2所,投资16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2960平方米,新增床位139张;新发展民办养老机构4所(曾都区1所,广水市3所),床位227张。截至目前,全市城市养老机构发展到9家,新增投资规模2552.5万元,床位总数1314张,机构和床位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3倍和3.58倍;千名城市社会老人拥有床位数由2007年的1.2张上升到4.2张。其中,城区养老机构、建筑面积、床位的数量分别是2007年的4倍、2.18倍和2.36倍。

(二)整合资源,加快建设,社区养老服务逐步铺开。建市之初,由于受城市社区基础设施欠缺和地方财力匮乏的制约,我市城区社区养老暨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缓慢,只是在2个办事处的3个社区开展了试点,曾都区政府虽然出台了文件,因缺乏可持续的财力支撑,也未能全面铺开。鉴于此,我们组织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首先从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搭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铺开社区养老服务。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决定,由33名市级领导牵头协调70个市直部门,对口支援36个城区社区。2010年,投资320万元,16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达标,建筑面积16127平方米。今年,将投资400万元,剩下的20个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可望全部到位,建筑面积30430平方米。目前,已有5个社区启动了养老服务,重点是为分散供养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部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上门提供医疗、生活起居、保洁、采购、护理等服务。本着“布局合理、辐射周边,体现公益、兼顾效益,典型示范、逐步铺开”的原则,将选择瓜园、齿轮、舜井道、双龙寺、楚风、马家榨等6个社区居委会,配套完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社区养老服务站”,逐步补齐社区养老服务这块“短板”,提升社区养老服务的档次和水平。

(三)克服困难,积极履职,养老机构运行情况基本正常。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基本满足了“三无”人员自愿前提下集中供养和需求。城区养老机构主体是国办福利机构,承担的主要职能是集中供养城镇“三无”人员。现城区“三无”人员总数为363人,有集中供养愿望的有350人,已实现集中供养330人。二是基本实现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除满足“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外,少部分空余床位面向社会老人开展代养,床位利用率一直维持在80%以上,位居城中的曾都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床位一直供不应求。三是基本保证了平稳安全运行。业务主管部门和养老机构非常重视安全管理和优质服务,以等级评定促机构软硬件建设、促管理服务规范落实、促内部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多年来未出现重大责任安全事故,机构与入住人员及其家人之间的矛盾纠纷较少,养老机构的社会形象良好,在多次的行评中均得到肯定和赞许。四是基本履行了社会职责。2000年以来,城区养老机构先后救助安置孤儿、婴弃55名,为13个家庭因突发变故提供临时庇护,为社会举办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知识培训7场次,为其他福利机构提供观摩和演示11次。同时,城区养老机构还是青少年、志愿者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孝老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促进了代际关系的和谐及传统文化的传播。

二、城市养老机构面临的困难

(一)养老机构床位严重不足。虽然近几年我市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但相对于人口老龄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的需求来讲,仍然显得严重不足。城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较为严重,据有关资料反映,城区总户数10.64万户、常住人口29.67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达4.22万人,占14.2%;65周岁以上老人达3.04万人,占10.2%。大多数家庭代际人口呈现“四二一”式“四二二”型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4个老人,甚至6到8个老人,无论是经济承受能力,还是时间精力,都难以满足老人养老服务需求。此外,青壮年异地就业或外出打工,空巢老人、留守老人的照料问题日渐凸显。城区若按5%的老人实行机构养老的低限标准计算,至少要提供床位2110张,目前实际拥有床位不足1000张,缺口超50%,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缺口将更大。

(二)养老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偏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资金不足。地方财政预算缺口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国办福利机构的人头经费、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民办福利机构基本上没有享受到床位补贴、营运补贴等公共财政扶持,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福利机构的运行是靠上级民政专项经费补贴在维持。二是编制紧缺。以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该中心目前已经建起拥有500个床位的基础设施,经多年多次争取,才核定编制10个,其中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个,以钱养事岗位6个。这种情况,在县、市、区均不同程度存在。三是扶持和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国办福利机构建设项目报建手续繁琐,收费名目过多,国办民办福利机构补贴扶持不到位。

(三)养老机构的规模、档次、功能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我市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养老机构均属中小型规模,缺乏龙头引领,营运成本偏高;多数已建成的福利机构缺乏前瞻性,受占地面积的限制,改扩建的空间有限;现有养老机构多数属中等或偏下档次,被评为省二级的1所、省三级的1所,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的需求;受基础设施条件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制约,为入住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起居照料尚可,但为老人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心理抚慰服务,帮助指导老人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相对不足。

(四)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单一和养老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截至目前,我市养老机构投入基本上靠国家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尚未激活,全市民间资本投入额度不到200万元。由于受东方文化的浸润,极大多数老人家庭观念、地域文化思想、熟人社会等思想观念较为浓郁,这些老人更乐意于在自己熟悉的圈子内养老。而居家养老服务的载体即社区养老的相关项目和组织,如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志愿者、家政公司等尚处于起步阶段。

三、发展城市养老机构的对策建议

发展城市养老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养老工作领导机构,形成政府领导、民政协调、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需要着力健全养老机构、养老组织、养老政策体系,构建养老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在抓好养老专门机构建设的同时,突出抓好社区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配套;需要制定和出台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优惠政策,解决投资主体单一的问题,加快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养老机构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试行)》,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软件硬件建设,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一)将城市养老机构建设纳入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序列。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普及,基本上解决了人们养老“本钱”的问题,到什么地方养老,采取什么方式养老,领导关注、老年人关心。建议中央、省在“十二五”时期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民生项目时,对城市养老机构的兴建、管理与维护给予倾斜,通过项目支撑,推进城市养老机构乃至整个养老事业快速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城市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的财力支撑体系。养老问题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永恒课题,是个历久弥新的问题,养老财力支撑必须可持续。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及其财政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可持续投入,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应的保障机制,以保证养老机构既能建得起来,又能正常运行、健康发展。目前实际存在的重项目建设投入、轻养老机构运行投入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予以解决。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8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服务体系;日间照料中心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08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8.039[本刊网址]http://

一、发展现状

Y区现有60岁以上老年人5.18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14%。近年来,Y区非常重视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把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民营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了Y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一)政府投入力度日益加大

为应对老龄化趋势,Y区大力鼓励民间力量投资兴办各种养老机构。从2012年至今为民办养老机构发放建设运营补贴166万元、日间照料中心建设运营补贴75.14万元,合计241.14万元,其中市、区各配套120.57万元,各项补贴资金做到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在去年新建2家民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今年准备再培育1-2家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加床位300张以上。此外,Y区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区财政出资为高龄老人按时发放生活补贴。除此之外,Y区启动“暖心关爱”工程,为辖区300名重度残疾老人每人每月发放50元生活补助,这些资金的发放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Y区不同类型的养老服务机构均得到快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7月,Y区共有7家公办敬老院,6家社会办养老机构,共有床位1336张,入住老人870人,已建成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个。由区政府主导的示范养老机构--“x市清馨苑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开始动工兴建,该项目占地170亩,其中社会化养老用地150亩,区综合福利中心占地20亩。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规划床位1600张,计划2015年底该项目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三)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稳步推进

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其中,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有望解决90%的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为此,Y区积极筹建Y区12349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化的呼叫中心服务平台,整合社会养老服务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以12349居家服务平台为依托,逐步建立覆盖区、乡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的战略目标,并计划到2015年老年人入网率达到100%。

(四)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取得新突破

7%的老年人实现社区照顾,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Y区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也迈出关键性一步。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建成并投入使用10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日间照料中心的使用面积都在200平方米以上,可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就餐、休息、娱乐、保健、阅读等服务功能,受到辖区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

二、主要问题

(一)资金缺口大,运营成本高

一是资金缺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按照Y区十二五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要求,目前Y区养老服务业资金缺口较大,加之养老服务业前期投入大,收益慢,养老服务业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还不高,Y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建设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目前Y区进入养老服务业的社会资金主要有慈善机构捐助、民政福利募集资金,这一部分资金增长速度较慢。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近几年增长较快,但是其占社会养老服务业总投入的比重还是较少。

二是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状况不好。Y区新建商住小区虽然建筑规模、配置设施档次高,但是人住率低,且大多为年轻人,老年人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后的运营状况普遍不好,加之日问照料中心属于社区公益利设施,非盈利机构,人员工资支出大,难以维持正常运营。

(二)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专业性匮乏

一是养老服务事业的主管部门级别低、人员少。区老龄办在同财政局、土地局、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进行工作沟通和协调时面临着级别不对称的问题,其协调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在基层街道办事处或乡镇,老龄工作机构大多有名无实,甚至连名也没有,老龄工作多由民政人员兼任,专职工作人员很少。

二是社区老年服务人员匮乏。基层社区老年工作一般都是“一人兼多职”,很少有专职人员负责,且多数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业务培训,通常只能提供老年人所需的一般的生活照料及家政服务,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专业化、职业化的老年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滞后。

(三)社区养老服务用房严重不足

一是已建成的小区难以协调出大面积的社区养老用房。Y区的17个商住社区,目前的社区用房均达不到市定的500平方米的标准,致使民政部门只能在管辖范围内协调日间照料中心用房,且面积不大,更找不到和社区办公用房毗连的地方。部分村民安置小区办公用房比较紧张,也提供不出成规模的用房面积用于养老服务。特别是2012年之前已建成商住小区,因找不到开发商,也缺乏社区用房规划,也就没有地方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二是老旧社区养老用房需要改扩建或重建,难度大。如洛钢、镇北社区今年已列入重建议程,但新建需要发改、土地、规划、环评等部门审批,立项报批手续比较繁琐,目前进展较慢。

三、建议对策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强化政府的引领性作用。加强政府在制度、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打破行业界限,开放社会养老服务市场,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鼓励城乡自治组织参与社会养老服务,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

(二)优化社会养老模式

一是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的养老模式。政府可将尊老福利补助金置换成“消费券”,明确使用范围和用途,确保养老资金用在老年人身上。同时,政府出台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者介入社会养老,通过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帮助老年人和家庭减轻压力,增强老年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二是探索发展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居家养老模式。物业服务企业较为熟悉社区内老年人的信息,与老年人日常交往较为密切,通过开展全员助老服务或组建专职养老服务队伍,利用物业服务企业二十四小时的工作特点,使老年人获得全天二十四小时的守护,也为推行基于物业服务企业的居家养老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逐步完善养老服务功能。鼓励创办家庭护理院、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探索成立老年服务公司,切实将社区互助与提供有偿服务结合起来。抓住政府对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在资金上扶持的机会,加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要拓展养老服务载体,丰富养老服务内容,努力形成较为完善的、便捷实用的社区老人服务网络。

(三)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一是举办养老服务产业博览会。吸引全国各地的养老社区、老龄服务企业和组织积极参展,搭建起全景式的产业链展示平台,通过设置养老金融、养老机构、养老用品、养老食品、养老服务、养老文化和临终关怀等展区,传播养老理念、借鉴先进经验、展示养老产品、引导老年消费、增速养老产业。

二是以休闲养生为主题,建立养老休闲度假中心。利用我市最佳生态宜居地建设的契机,通过康复医院的引进和建设,同时配套各类相应设施,吸引保险公司和养老机构进驻养老休闲度假中心,打造完整的“健康体验+养老休闲”旅游产品链,把养老与度假旅游结合,深化养老产业发展。

三是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医养结合进社区,在条件适宜的地区搞好试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使医保政策适合养老的特点;鼓励医疗机构创办或托管养老护理机构,缓解床位紧张;对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鼓励其申请办理内设医疗机构并纳入住院医保管理体系;鼓励辖区院校开设医养结合型老年护理专业,大力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四)打造全方位老年服务平台

一是积极推动社区助老爱老“五个一工程”建设。即每个社区至少有一问养老日间照料中心;每个社区至少有一问老年学堂;每个社区至少有一支助老爱老志愿者服务队;每个社区至少配备一名养老专职社会工作者;每个社区至少有一名老年人心理(法律)顾问。

二是依托社区打造“老有”系列养老服务。打造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惠、老有所安、老年用品借用等系列服务,涵盖文体、娱乐、健康、家政、护理、学习、休闲等多个方面,为老人提供代购、送餐、就医、短期托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情感慰藉、精神文化生活等无偿、低偿或有偿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三是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以社区为中心,建立老年人信息数据库,以12349服务热线为纽带,整合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及与市民生活相关的社会服务资源,通过这个平台向老年人提供政务咨询、养老服务、医疗服务、社区导购、旅游指南、法律服务等服务项目,构建以信息化为特色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五)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

一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员准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择愿干、会干、能干的人员充实到养老服务工作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使老年人的养护质量得到提高。

二是搞好养老工作业务培训。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开展业务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养老服务工作内容,丰富工作经验,提高工作能力,除培训法律法规,养老护理基础知识外,重点培训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社会养老 社区养老 养老新模式

一、社区养老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老年的生活质量的期望更高。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在中国人口比例呈现出年轻人口数量比重下降,年老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一般认为一个地区或者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该地区或者国家人口中的总比重为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该地区或者国家人口中的总比重为为百分之7%时,就认为这个国家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全国逐渐开展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出生的新生儿不断下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的人民的寿命不断的提高,最终的结果是老年人的比例不断的上升。据统计,我国2013年超过2亿的人口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老龄化程度在14.8%,老年抚养比从2012年到2013年的时间上升了1%,社会总不养比也在上升。

二、社区养老基本原理

社区的助老服务主要是由能提供正规服务的机构和社区有爱心的志愿者为老年人服务,这样就能让他们不脱离生活范围实现养老。社区养老既不是传统的在家养老生活,又不是社会养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的形式,这种养老方式主要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来开展。另有学者的看法是:社区养老的服务机构。有社区组织建立,主要服务于一些身体有缺陷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以便他们能享受到方便的生活。这种社区养老服务,可以说,既是家庭养老的一种变形,也是社会养老的一种变通”。①可以看出,后者的侧重点在于社区机构养老,这属于狭义范围的定义,仅仅将身体不健康而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列入她的对象范围内,并且赞成对一些服务进行适当的收费。谭克俭认为,我们所说的社区养老,应该是在其他两种养老方式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进程中衍生出的,它包含经济支持、养老模式构建、监督子女以及体系建设多方面的内容。在社会上还存在很多关于社区养老的概念定义,虽然在内容上是不一样的,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比较一致统一的看法,即社区养老与所谓的在家养老既不相同,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养老,而是将养老服务从过去的社会范围转移到社区范围内,践行老人在社区内的居家养老。

三、社区养老的问题

3.1传统观念的束缚。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极其讲究孝道。“养儿防老”的思想自古以来根深蒂固,儿女理应成为养老责任承担者。由于长期受到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目前还是有很多家庭选择传统的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另外,相关社会机构管理人员和国家有关部门也没有宣传到位,以至于广大民众对社区养老了解不足,意识薄弱。

3.2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众所周知,法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础和保障,任何政策失去法律的支持都难以顺利实施。同理,要建立完善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更需要有相对健全的法律体系作为有力支撑。但是由于我国“未富先老”的现象凸显,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养老步伐,因此对于社区养老的立法也存在一定问题:社区养老的行业规范、制度设计、服务质量等问题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也就难以保证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3.3资金投入不足。

事实上,社区养老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支撑性条件就是金钱,筹资需要经过多方面,目前有政府贴补、社会集钱、私人救济、适量收费四种。但从当前的事实状况来看,资金来源其实并不多,反而十分单一。政府的拨款虽然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社区养老在发展的初步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就形成了较大的资金缺口。另外社会捐献和个人集资部分都未得到充分良好的使用。

3.4社区助老服务内容形式单一,功能不完善。老

人普遍年龄大身体不方便,需要有人专门照料,但绝大部分老年人只是依靠退休金解决日常生活需要,无力支付更多的项目,所以他们宁愿去选择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社区服务。事实上,只有一半的社区能有完整的健身设施配备,更不用更高级的服务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之间有较大差距。老年人对助老服务的需求范围广,包括医疗救助、生活照料、文体娱乐、心理辅导等,老人的身体精神状况各异,因此照顾老年人的服务人员也要尽可能的多样化,才能让老年人生活的更有质量。但现在社会大众一般都注重老龄人的物质生活享受多余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且忽视设施配套的强大作用,再加上专业服务人员质量难以保证,老年人的不同层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

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4.1转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要想转变并不容易,需要从宣传与教育上下功夫。政府有义务把责任担当起来,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有关常识,使人们充分认识其优势和社区养。老的重要性;其次,各种媒体资源的作用也不容小觑,如报纸的专访以及新闻媒体报道,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社区养老的认识;最后是政策方面,可以给与相关机构一定的政策优惠,这是一种激励,能促进养老机构的健康发展。

4.2健全法律体系。

为了更大程度的保护老年人的正当利益,我们一定要利用好法律这个强大的武器。所以在宪法基础上,要尽快制定社区养老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使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遍及全社会;有了立法,还要有监督作为保障。为做好工作,要将执法监督要落到实处,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应该付诸于实际。只有这样,老年人安享晚年才有了保障。

4.3拓宽资金来源。

扩大资金来源渠道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想使资金来源不再单一,要做到:第一,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加大资金投入,使社区养老发展道路更加畅通;第二,施展宣传功效,通过大众传媒发动社会成员的力量,开展慈善捐赠,发动慈善捐赠,这能解决社区养老资金稀缺的问题,又能减轻政府的包袱。

4.4建立社区养老服务队伍。

一方面,加强对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岗位知识进行的培训。可以这样做:到高校选拔优秀毕业生进入到社区工作人员队伍中;对在职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专业技能;制定相应资格标准,只有拿到资格证的人才能从事社区工作。另一方面,加强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动员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当中去,年轻人热情开朗积极向上,能给老年人的心态带来积极影响,可谓益处无穷。

参考文献:

[1]宋言奇.城市老龄社区构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2004(5):81-84.

[2]周德民.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2,4(6):38-40.

[3]孙光德,董克用.社会保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6.

社区养老优缺点篇10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陕西省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3)03-0061-05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2万个,养老床位达318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62万人。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6万个,社区服务站7.2万个,大大提升了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但是,尽管如此,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难以满足国内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而且也与发达国家完备的社会养老服务制度相去甚远。反思体系建设现状,探究矛盾及其根源,是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陕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陕西人口老龄化近十年来发展迅速。梳理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发现,1982年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仅有132万人,1990年为169万人,2000年为213.78万人,2010年猛增到318.4万人。1982年到1990年8年间,老年人口年均增加4.62万人;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年均增加4.47万人;2000年到2010年,年均增加10.46万人,是前18年年均增加4.54万的2.3倍。[1]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如何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政府不可回避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社会养老服务是通过社会途径,以社会制度为保证的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保健护理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的总称。是养老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老有所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强调“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11月,民政部举行了“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标志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事业。陕西省自2000年开始,尤其是进入2010年以来,按照“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工作思路,努力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陕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显著成绩

1.健全法律与规章。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2年,陕西省先后共出台了21部“为老服务”政策法规,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和制度保障。其中,老龄事业方面有4部,涉及老年人司法援助、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和为老年人提供经济补贴与优先、优惠服务,使其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等内容;社会福利方面有9部,涵盖陕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规划、服务规范、建设标准、评价体系和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等内容;社区建设方面有8部,包括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实施方案、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共建活动意见、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和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等。

2.提升规模与水平。自2009年7月,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老龄办等12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起,各地先后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的实施办法,按照“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兴办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的社会化进程:(1)大力兴办社会养老机构。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已达1053个(包括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荣军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养老床位达91278张,收养各类人员18936人[2]。(2)深入推进社区养老服务。首先,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成绩显著。截至2011年底,全省公共财政投入1821多亿元,新建、扩建(含改建)了1777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站)、11个市(区)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3833个,社区综合服务设置覆盖率达到了48%。[3]其次,社区养老服务水平日渐提高。服务对象上,从80岁以上高龄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逐渐拓展到愿意接受社区服务

的所有老人;服务内容上,从单一的生活照料,逐渐拓展到医疗康复、日间托管、便捷餐厅、文娱健身在内的“一站式”综合养老服务;服务方式上,从对特殊对象的无偿服务,逐渐发展到对有一定经济能力,不愿到养老机构,自理能力有困难老人的低偿服务。再次,社区服务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省除有13578名社区居委会干部和11854名社区服务站专职工作人员外,另有30多万名社区志愿工作者,成为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重要力量。(3)加快健全居家养老支持体系。为了落实“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与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养老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9073”目标(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各地积极开展社会化居家养老服务实践探索,创新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服务模式。如,西安市莲湖区推出了政府“买单”,非政府组织(如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作型服务模式;未央区启动了老年“一键通”远程安全保障服务模式;灞桥区建立了一对一“情化助老”与陪护用餐等邻里互助型服务模式。

3.加大投入与优惠。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陕西省基本形成了多元化投入格局:(1)政府财政方面。为了确保“八大民生工程”中涉老项目的顺利实施,省级财政从2008年起,每年拨付2200万元,拟在10个市和杨凌示范区各新建一所床位在300-400张的公办或民办老年公寓(已完成6个);在乡镇敬老院建设上,累计投入农村五保供养机构建设资金6.9亿元,安排新建项目284个;在保障老年人权益,落实老年人优待服务工作上,省、市、县三级财政决定从2012年起每年追加18亿元用于高龄老人保健补贴支出,达到22亿元/年的标准。(2)福利公益金方面。2009-2011年,累计资助福利机构建设35282万元,农村敬老院建设(含村级五保集中供养点)9074万元,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和补助1155万元,社区服务补贴589万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2000万元。(3)民间资金方面。迄今已吸引资金4亿多,兴办养老机构80余家。[4]

上述分析表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建设登上了一个新台阶,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但是,这仍然只是个开始,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预期目标还相差甚远。充分重视、深刻反思、找准问题对今后建设至关重要。

(二)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现阶段面临的关键性瓶颈

1.责任定位模糊,供给主体无法通力协作。协作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灵魂。发达国家养老服务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将不同部门的养老服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形成成本低廉且最富效率的结构,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特征老年人的不同养老服务需求[5]。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尽管于供给主体上包括政府、家庭、社区和非营利组织,可是由于各主体责任定位不清,因此并未实现有效协作。例如,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建设中,当前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的不明确,制约着私立养老机构的发展;在服务提供体系建设中,各主体核心责任的非清晰化,阻碍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标的实现;在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质量建设中,供方间衔接责任的模棱两可,既让目标人群备受排挤,又让公办养老服务出现了福利反导向现象。

2.系统运行封闭,资源配置难达帕累托效率。系统论认为,任何有机系统都是耗散结构系统,系统与外界不断交流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维持生命。并且只有系统从外部获得的能量大于系统内部消耗散失的能量时,系统才能克服熵而不断发展壮大[6]。因此,所有试图把本系统封闭起来与外界隔绝的做法,都只会导致失败。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系统开放性严重不足。不仅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和递送(服务)分工,而且各子系统本身也较多排斥市场化机制,自成一体,孤立存在。

3.服务理念落后,内容体系欠缺创新动力。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确立科学的、先进的、文明的养老服务理念,搭建起具有广泛性、互动性、共享性特点的老年人养生健体、学习娱乐、参与社会等活动平台,进而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陕西省地处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与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的东部地区相比,养老服务事业起步较晚的同时,服务理念也相对落后。当前,除少数信息闭塞地区仍将养

服务视为家庭责任外,大部分已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地区也基本徘徊于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建设中,少有真正立足“文化养老”理念,从老年人“三性”社会参与等精神心理抚慰需求出发,重构、推进、落实其内容体系建设。

4.监督管理不力,服务市场频现“失灵”。管理服务市场是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只有优质并具良性发展趋势的养老服务供给才能增强老年人对社会养老的认同感和信任感,才能提高老年人对稀缺养老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进而发挥社会养老服务的应有价值。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监督管理亟待加强:首先,设施简陋,现有养老服务机构少有完全符合《老年建筑规范设计手册》的要求;其次,照护专业化程度较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再次,市场服务价格混乱,老年人权益受侵现象严重。

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和有利条件

(一)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除前文提及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外,陕西省还存在以下亟须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原因:

1.经济能力偏低。全省65岁及以上人口中,靠其他家庭成员供养的老年人多占53.48%,靠离退休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金、劳动收入、财产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老年人分别仅占21.58%、5.78%、19.15%、0.01%。[7]

2.健康状况较差。国民体制监测统计揭示,陕西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总体较差:(1)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较低,位列全国第21名;(2)体质监测达标状况欠佳。迄今仍有15%的老年人体质不合格;(3)城乡老年人体质差别明显。男女优秀、良好、合格率差值均在7%-10%之间。[8]

3.空巢独居增多。以老年人口最密集的省会城市西安市为例,2000年,空巢率仅为20.57%,但到了2009年,空巢率竟升至57.2%,超过了全国56.1%的平均水平。其中,独居老年人多达22.23万人以上。[9]

4.养老需求多元。据调查,老年人因家庭结构、经济能力和健康状况等不同,在服务模式上,存在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之别;在服务内容上,存在生活照料、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之别;在服务方式上,存在在线服务、送时服务、日托服务和全托服务之别。

(二)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首次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十二五”专项规划,并提出到2015年末,全省要新增养老床位12.6万张,床位利用率达到国家规定的30‰以上要求;大力扶持农村敬老院建设,增加床位8万张,完成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70%的目标;健全养老服务网络,提升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

2.人口抚养比最低时期。目前,省内15~64岁劳动力人口为2865.4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76.76%。[10]人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比例持续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陕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0)》指出,“未来20年仍是‘人口红利’时期,全省距离人口完全老龄化需要20年时间”,因此,我们应抓住现阶段和今后一段难得的机遇,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3.专业水平提升潜力大。陕西省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上海两座城市,是全国有名的科技大省、教育大省,这对培养社会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极其有利。《陕西省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今后10年,我省要以“卫生人才五大工程”为抓手,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求到2015年,全省卫生人员总量达到35.84万人;到2020年,全省卫生人员总量达到44.67万人。另外,为了弥补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特别是高端人才培养的不足,省政府决定,正式启动西北医科大学筹建项目,这是继西安交大医学院、西安医学院、咸阳中医学院以及延安大学医学院之后省内第五所培养本科医疗人才的大学,建成后不但能够满足省内卫生高等人才短缺,还可以为西北地区输送人才。 三、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再思考

(一)优化供给结构,明确多元组织权责

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建设,是整个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视社会养老服务及其体系建设,首先必须重视提供社会养老服务的组织及其体系建设。上文分析得知,陕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由于缺乏承担各种服务职能的组织及组织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因而未能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功能结构,导致服务产品缺乏和秩序混乱。[11]优化供给结构,厘清组织类别间的

权责划分、功能空间和关系定位,并主动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供给者,是有效解决问题,推进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建设的关键。

1.类别与权责。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应该包括:(1)政府组织。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主导角色,负责从政策法律、管理体制、预测规划、财政投入、评估审核等方面,全面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建设与发展。(2)民间组织。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补缺角色。负责集中和利用社会闲散资源,弥补体系建设中的资金缺口;动员和组织有志之士,弥补体系建设中的人才缺口;生产和丰富基本养老服务,弥补体系建设中内容缺口。(3)商业组织。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市场”角色,负责针对政府失灵和志愿者失灵所导致的养老服务高垄断、高成本、低效率、低档次等问题,从产品质量、产品层次上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4)家庭。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亲情)兜底角色,负责借助帮助与被帮助,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体现均衡互惠和代际传递原则。

2.关系与效率。社会养老服务实施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间关系的定位。合理的关系定位能够促使组织在养老服务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保证服务和产品有效、保质、保量的被供给。否则,可能会导致服务供给组织间的对抗性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养老服务多元供给主体间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平等协商、良性互助、各尽其能、各司其职的伙伴式合作共赢关系,而非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12]。

3.需求与供给。受城乡结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宏观因素,以及老年人年龄、性别、观念、婚姻、收入等微观因素的影响,省内各地养老服务需求无论在层次上(生存型、发展型、享受型)、性质上(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还是方式上(家庭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都存在一定的差别。这就要求当地政府务必结合实情,实事求是地立足本地最迫切需求,主动选择不同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供给者。避免盲目攀比,贪大就全,浪费资源。

(二)开放运行系统,合理配置稀缺资源

养老服务体系通常包括家庭、社区、机构这三种服务组织递送方式,递送方式的分工一定意义上来说的确能够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并非意味着老年人需求满足的分割,实践中存在着很多重叠之处。如,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提供服务的机构往往都是以社区为单位组织的,只是因为服务的场所不同而习惯性地对服务类型加以划分,结果既不能解决老年人需求的线性变化问题,又不能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划分服务项目,整合递送方式,构建连续性的养老服务体系不失为一种新思路。[13]

1.划分服务项目。第一步,指定部门结合老年人提出的服务申请,由轻到重依次将其归入生活照料类、托管护理类、康复护理类、协助医治类;第二步,由专业调查员或协议医疗机构出示“情况认定书”;第三步,由医疗、保健、营养专家等组成的审查会进行终审,并宣布最终服务项目。

2.整合递送方式,提供连续性养老服务。从图1可以看到,所谓“连续”,即打破隔阂,建立机构、社区、家庭相互衔接的服务体系。做法为:(1)从老年人身体状况和护理需要出发,划定三种服务平台各自的服务范畴和工作重点。其中,养老机构以身患疾病,生活自理能力缺损,需他人长期照顾之老年人为收住对象,主要提供专业性协助医治服务和专业性康复护理服务;社区以病情好转,仍需短期专业托管护理之老人、身患某种慢性病,生活能力半缺损,仅白天需要托管护理之老人以及身体基本健康,只需某项上门或“在社区”服务之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主要提供专业性托管护理服务和各项生活辅助服务;家庭以服务自家老人主,提供包括来自儿女、配偶和亲属的亲情慰藉服务和日常照料服务。(2)实现老年人于机构、社区、家庭之间的连续转移。如,对于重病出院后,仍需长期借助某种医疗机械与监护中逐渐恢复,生活无法自理的老年人,可建议其入住养老机构接受服务。待病情好转、生活能力有所恢复时,可建议其转入社区托管护理板块,接受短期专业托管护理服务。待情况再进一步好转,确认无需专业托管护理时,可建议其转入居家养老,接受由社区提供的单项养老服务或由家庭递送的亲情慰藉服务和日常照

料服务。

(三)拓展服务内容,践行“文化养老”理念

“文化养老”是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它以物质生活需求基本得到保障为前提,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学习进取、参与社会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愉悦精神、实现自我为目的,具有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等特点。“文化养老”是老有所养的重要方面,满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需求,某种程度上比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更为重要。[14]

陕西省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无论学术界还是实业界均多将目光投向老年人的物质供养方面,而少有重视并系统研究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的,导致越老越多的老年人生活孤单、寂寞、失落,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对此,笔者认为当前既要加强舆论引导,营造“文化养老”氛围,又应从家庭、政府、社会三层面着手拓展精神服务项目(见图2),践行“文化养老”理念。

1.家庭层面。老年人家庭慰藉来源主体主要包括儿女、配偶和亲属。其中,儿女应重点从尊重长辈、嘘寒问暖、谈心关怀、陪伴相助方面给予;配偶应相依、相随、相助;亲属则可以通过帮助、探视、安慰和交流等方式释放关爱。

2.政府层面。应负责承担立法、宣传、监管和纠纷处理等四项基本职能。

3.社会层面。一方面,社区通过心理咨询、文化娱乐和价值评价帮助老年人克服心理障碍,梳理生活信心,寻求生活乐趣,摆脱精神孤独,促进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老年人可通过生产性社会参与(再就业、干农活等)、集体性社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终身教育等)和政治性社会参与(参与利益代表组织、行业协会组织、学会、研究会等)重建与社会网络的连接,积极地跳出被定义为“老年”的设限[15]。

(四)加强监督管理,提升养老质量水平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联动系统,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单靠政府部门完成,参与其中的家庭、企业、非营利机构等各类组织以及被服务者本人都应对服务质量的保障承担责任。

1.明确监管机构。针对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服务工作由老龄委负责,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牵头者尚不明确等问题,首先应建立地位相对独立、任务相对明确的专门监督机构,减少因利益关联导致的监管不力。这一点可以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做法。如英国养老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就是由政府出资支持的三个半独立组织负责。其中,社会护理监察委员会负责监管养老院、居家养老机构和其他服务提供者;一般社会护理委员会负责监管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卓越社会护理研究所则负责借助媒体、互联网等推广监管中的先进经验。

2.强化监管机制。社会养老服务监管机制应包括日常监督和预警监督。日常监督是对社会养老服务日常运行进行的监督。分为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等。预警监督是通过预测来防止社会养老服务危机出现的监督,属于中长期趋势监督,实施中需要借助量化指标发挥作用。因此,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最低服务标准,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时调整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3.重视监管结果。如利用媒体公布监督检查结果;与达标但尚存问题的机构进行座谈,使其有机会对缺点做出反应;对未达标,存在严重问题的机构,法令型通知,要求其限期整改或取消机构注册资格等。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新世纪陕西人力资源研究:陕西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优秀论文集[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卓九成.“十二五”末我省将新增社会养老床位12.6万张[n].陕西日报.2012-10-19(3).

[3]陕西省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eb/ol].(2012-06-04)[2013-05-12].http://shaanxi.mca.gov.cn/article/qsmzhy2012/gzyd/201206/20120600317580.shtml.

[4]曹莉莉.陕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攻略[j].社会福利,2011,(8).

[5]敬乂嘉,陈若静.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7]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陕西省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刘德皓,韩恩力.人口老龄化进程

陕西省老年人体制现状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6).

[9]10年后西安人均寿命将超过78岁[eb/ol].人民网-陕西频道,(2010-09-18)[2013-05-12].http://sn.people.com.cn/2010-9-18.

[10]陕西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11]程又中.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及其建设的国际参照和本土机遇[j].社会主义研究,2005,(5).

[12]刘蕾.公共产品多元供给主体及相互关系国内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4).

[13]裴晓梅,房莉杰.老年长期照护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