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划展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2:21

工作规划展望篇1

关键词:长沙市望城区;撤县设区;城镇化;城乡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129-02

1城镇化引领是实现望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途径

1.1城乡一体化

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十七大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一直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十分注重统筹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

2009年11月,长沙市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纲要》指出,按照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分类指导,努力实现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社会形态上城乡一体。中心区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带动先导区、望城县城、长沙县城等都市圈融入中心区,鼓励浏阳市区、宁乡县城发展成为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

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城县,设立长沙市望城区,望城原有职能、体制和区划不改,实行“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省长徐守盛亲自为望城区授牌,并强调:望城县改区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试验田”,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最终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发展。

1.2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现象,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本文认为城镇化的涵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积聚和转移;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

1.3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出发点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过程看,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历史任务的协调推进。促进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互动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城镇化必然深刻的影响城乡关系的变革。

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城乡发展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就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并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推动长沙发展由“五一大道时代”走向“湘江时代”。凭借撤县改区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望城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是望城新一轮的发展任务。当前望城的城镇化率为43.8%,中共望城区委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至2015年城镇化率达55%以上的目标,城镇化将成为望城发展的首要任务。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望城应该走城镇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2目前望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望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先后进入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和全国百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规划指导性不强,管理水平待提高

近年来,望城的城乡规划事业发展迅速,规划基础不断夯实,规划覆盖率大幅提升,但与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法定规划体系不完善。近年望城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各层次规划编制数量较多,但通过法定程序批准实施的较少,且对上位规划的服从以及各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定规划体系,缺乏规划战略指导意义。二是规划编制水平和质量不高。望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管理部门为弥补过去规划基础薄弱的问题,密集组织编制各类规划,片面追求规划的全覆盖而忽略了规划编制中的基础调研、方案审查工作,规划缺乏更新更高的理念,质量不高,前瞻性不够,导致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不强,规划调整现象繁多,影响规划权威性。三是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强。在具体实施城镇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城市建设的精品,规划对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造型、沿街风貌的控制还有待加强。

2.2功能层次不明显、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是缺乏宏观性。比较重视单一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城镇体系的宏观布局,缺少从整体上对各乡镇功能层次和发展定位的研究。二是缺乏协调性。各乡镇之间的联动不够,仍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尚未建立协调互补的发展机制。三是缺乏独特性。城镇建设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甚至一味好高鹜远,盲目追求“高、大、全”,导致城镇建设“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四是缺乏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不小。城镇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建设项目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忽视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

2.3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功能不强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具有物质载体的城镇基础结构系统。尽管经过我们过去的努力,望城城市建设有一定突破,但与长沙其他市五区相比,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要素供应、公共服务等方面,尚未与市区完全融合。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无法满足城镇建设提速提质的资金需要。城镇功能还不完善,在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的绿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2.4产业支撑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其基本动力之一。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望城目前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0年城镇化率为4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70:21.5。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望城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二产业的产值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相差较大,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尽管望城经开区、铜官循环工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但我们仍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尚未显现。现代商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还不够多,发展后劲不足。

3新一轮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

3.1高起点规划为龙头

按照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宁可“穷建设”也要“富规划”。一是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研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编制统一协调的城镇体系规划,突出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布局上确定好城镇的地位、性质、功能。二是提升规划理念。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以进取的姿态接轨区域发展,以积极的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同时以本土的视角弘扬望城特色。注重融入都市区过程中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深入挖掘望城自有的文化内涵,充分保护和利用山水自然禀赋,倡导“有机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和“反规划”理论,创新规划编制新方法和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望城规划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规划管理。要创新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对城市重要区域、城镇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干道两厢的建筑风貌控制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规划评判体系,切实提高规划的专业技术水准,塑造符合城乡发展特征的建设精品。

3.2片区式管理为手段

3.2.1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

城镇化过程中,各乡镇为加快经济发展,往往会无论自身是否适合发展工业也硬着头皮上项目,导致了布局分散、集聚度低以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配套设施项目也存在一定区域内重复投入、浪费资源的问题。杭州市余杭区的组团机制体制改革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按照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规划空间布局,余杭区有“一副、三组团”的建设任务,即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余杭区按照城市化引领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来发展,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成立了组团党工委和管委会,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考核机制和相关工作的运作机制,对组团机制体制进行改革,让“组团”从概念落地实体,形成区委、政府――组团――乡镇(街道)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分区集聚,实现各功能区特色发展,促进各组团内部的有序开发和组团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3.2.2片区式管理模式探索

借鉴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本文认为望城可以探索片区式管理模式。即将望城划分为“一组团、四片区”。一组团是指高星组团,包括星城镇、黄金镇和高塘岭镇;四片区分别是大众垸片区(新康乡、格塘镇、乔口镇、靖港镇)、白乌片区(白箬铺镇、乌山镇)、丁桥片区(丁字镇、桥驿镇)和铜官片区(茶亭镇、铜官镇、东城镇)。由区委常委兼任各片区负责人,初期片区管委会以协调片区内规划、国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事务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对片区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区委、政府根据片区功能定位确定片区发展目标和任务,片区再根据各自范围内乡镇发展特色来进行统筹安排和目标任务分解。片区管理模式能促进各片区的良性发展,符合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区(圈)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使望城能借助长沙市都市区空间结构重组的机遇,将自身培育为都市区的副中心,强化都市区与成长区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建设好副中心与专业化特色城镇。一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由区政府在先年年底组织国土、规划、征拆、工务、发改等部门和各产业园区对第二年的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征地拆迁和重点工程铺排工作进行集体研究和统筹安排,让土地批回一宗,征拆完成一宗,配套完善一宗,熟地出让一宗,提高土地熟地出让率和土地经济价值;要整合和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利用城建投、水利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既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又涉足二级市场和工程建设,成为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要拓展战略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来缓解近期建设资金压力,尽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打造城市亮点。二是改革乡镇考核办法,完善片区及乡镇考核机制。在继续执行现有乡镇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片区考核机制。“一区四组团”乡镇考核得分由单独考核得分和片区考核得分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的权重。片区考核主要包括规划实施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运营情况等,由各片区管委会对区域内的乡镇进行考核,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三是优化片区内派出机构设置,逐步实现“放权发展”。以“权利下放、重心下移”为原则,加快规划、建设、国土、公安、财税、工商等部门的片区机构建设,优化区直机关派出机构设置,实现“放权发展”。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即具体业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工作考核由片区管委会负责。

3.3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完善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商业、医疗的配套发展。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与都市区的融合对接。应强烈要求省、市加大投资强度,进一步扩大各项战略合作,加快对外交通、过境交通、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的建设,拉开城市发展空间骨架,尽快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如:城际铁路、城市轻轨、枫林西路(三期)、黄桥大道跨江东段、先导区联络线、芙蓉北大道、西线大道(南北向,经大众垸达益阳市)、过江通道等。二是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信、垃圾处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要有超前性和扩展性,要按照远期城镇规模和人口负担来规划建设,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重复修建,紧迫需要解决的是旧房改造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三是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提高建房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公共绿地、草地、体育运动场地、休闲娱乐广场等公用场所,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要重点搞好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有效扩展城市空间来缓解当前及未来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的矛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工作规划展望篇2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安排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科学编制好我县“十二五”规划。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十二五”规划编制的重大意义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是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等职能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区域发展的指向标。与“十一五”规划编制相比,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大背景和区域发展小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特殊时代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我县“十二五”规划,对于应对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适应发展新变化的现实需要。“十二五”时期,我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将更加复杂。从国际来看,虽然世界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增长,开始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但这种主要依靠政策推动实现的经济复苏是乏力的、缓慢的和不稳定的,再加上全球资源、市场争夺的不断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财政赤字压力的日益加大和通货膨胀预期的不断积累等多项风险的存在,世界经济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从国内来看,虽然我国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我国经济在保持30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如传统增长模式面临严峻挑战、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对外开放面临新考验、社会建设面临诸多新课题等,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的叠加,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科学分析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带来的发展机遇,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政策机遇,结合我县实际,立足当前,超前谋划,力争把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成一个既能适应发展新变化,又能体现我县特色的规划,为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在跻身百强县行列背景下,增添发展新动力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并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尽管如此,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县仍然存在着底子还不够实、基础还不够牢、动力还不够强等问题,在较长时期内还面临着环境容量和要素制约的双重矛盾、肩负着做大总量和提升质量的双重压力、承担着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在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地位还很不牢固,随时面临掉出全国百强县行列的危险。这些,都要求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客观看待我们所处的位置、充分认识我县存在的不足、准确把握我县面临的任务,积极谋求发展新动力,努力保持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突出主攻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我县在新一轮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添发展动力、抢占发展先机。

3、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实现发展新跨越的现实需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又是国家在经济转型时期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我县“十二五”时期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境纳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核心区的县和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县无论在发展速度、发展方式,还是在发展质量等方面,任务都十分艰巨。如何坚持以改革推动发展,把握好改革的时机、力度和节奏,需要在规划中予以总体设计和安排。目前,我县两型社会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才能探索出一条两型社会建设的成功道路。“十二五”时期,是我县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始终把握好两型社会建设这一时代背景,通过规划来全面谋划和科学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努力为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4、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是我县全面建设省会新城区背景下,应对发展新挑战的现实需要。“十一五”期间,我们建成的长沙电厂、澳优乳业、金龙铜业、长高集团、亚华乳业、雪津啤酒等重大产业项目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湘江综合枢杻工程、京珠西线、潇湘大道北延线、湘江大道北延线、黄桥大道等重大产业项目和中航飞机起落架、湘船重工、有色控股、有色金属等重大产业项目将为我县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很有可能由城郊县变成省会长沙的一个区,这将是我县发展环境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如何实现由县向区的重大转变,如何参与长沙的产业分工,如何面对各种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特别是如何搞好我县建设省会新城区的前沿阵地—湘江新区建设,都将是我们“十二五”规划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因此,面对这个重要历史时期,只有科学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积极应对发展新挑战,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县发展步入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平稳进步的良性轨道。

二、统筹安排,扎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本县实际,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年2-7月,为动员部署和前期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部署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研究,我县“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第二阶段是年8-10月,为规划编制阶段,主要是根据“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编制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和各专项规划草案,并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改完善。第三阶段是年11月至年底或2011年初,为规划报审阶段,主要是将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报请县委、县政府审定,并在根据审定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提交县人大会议审议。第四阶段是2011年1-6月,为规划编印成书阶段,主要是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议通过后的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各专项规划进行最后修订完善;县发改局将全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专项规划和重大课题研究等系列成果编印成书。在这四个阶段里,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以课题调研为基础,做深前期研究。深入研究“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是理清发展思路的前提,是规划编制工作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前期研究是否深入透彻、研究成果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规划编制的质量。目前,我们根据国家、省、市“十二五”研究重点,联系我县实际,拟定了“望城县空间发展和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望城县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望城县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和“望城县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研究”等4个事关全县长远发展大局的“十二五”前期研究重大课题。为了保证研究质量,这些课题研究要积极借助外脑,采取委托相关专家和专业机构的方式进行深度研究。同时,各级各部门也要按照自身职能职责,针对本部门、本行业自行选题,开展相关前期研究,努力把前期研究做深做细做实,最终形成系统的研究报告,为规划编制奠定坚实基础。

2、以项目谋划为抓手,做实重大项目库。项目是规划落地的重要抓手,是各类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我县向国家、省、市争取支持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必须高度重视重大项目库的建设。我们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省、市的相关要求,结合我县的发展需要,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民生、生态建设、自主创新、节能环保、城市建设、两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加强重大项目的谋划,着重策划、包装、储备战略性项目、公共设施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高标准建设好我县“十二五”重大项目库,确保“十二五”期间我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充分发挥投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从而为“十二五”期间我县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建设好重大项目库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还要时刻注意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的衔接汇报,力争将我县更多的项目纳入上级各类规划,为今后争取更多的上级资金支持作好准备。

3、以两型建设为主线,做好总体规划。总体规划是纲领性的规划,在各类规划中处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制定各项经济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我县是长沙大河西先导区建设的主战场,编制我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必须全面、系统地贯穿建设两型社会、实现科学发展这条主线,努力构建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为主要内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高科技产业,逐步推进我县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此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

4、以细化落实为重点,做精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该领域发展、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依据。目前,我县根据长沙市专项规划的安排,从需要政府扶持、调控、引导的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确定了25个行业发展专项规划和3个重点区域发展专项规划。这些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编制,县发改局负责统筹协调。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编制,要以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为纲领和依据,细化落实总体规划的任务和要求,切实增强专项规划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同时,没有专项规划编制任务的县直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也要本单位、本行业“十二五”发展的基本思路。

三、精心组织,明确做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

我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县政府已以文件形式作了明确,请各级各部门严格按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这里,我再四点要求。

1、要提升理念,科学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事关我县中长期发展的大事,是对规划期经济社会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预测和统一认识的过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战略眼光,突破传统思维,提升规划理念,大胆开拓创新。在整个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体现“四性”。一是要体现前瞻性。面对当前国内外发展的深刻变革,要以战略性思维,把握时代脉搏,放眼未来,深谋远虑,既要重点规划“十二五”,又要展望“十二五”后的发展走向。二是要体现科学性。规划编制既要把握全局,高屋建瓴,又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使“十二五”规划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是要体现创新性。要在继承以往五年规划编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省市的战略意图,坚持从望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勇于偿试,找准望城未来发展的亮点,形成具有鲜明望城特色的发展规划。四是要体现可操作性。规划不能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望城发展的问题、政府有所作为的问题、重大项目支撑的问题等,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使规划能够真正起到引导和促进望城未来发展的作用。

2、要广纳智慧,形成合力。各类规划都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研究,切实增强规划工作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提高编制工作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要广开渠道,采取专题咨询、座谈研讨等方式,多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要通过在政府网站、电视台开辟专栏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使规划编制的过程成为一个民主参与、集中民智的过程,一个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要通力合作。县发改局要精心组织编制好全县“十二五”总体规划,并做好专项规划编制的协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统一步调;各专项规划编制单位要精心组织编制好本部门、本行业的专项规划,并加强与总体规划的衔接;宣传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做好规划编制的宣传工作,营造全民参与规划编制的良好氛围;没有规划编制任务的县直单位、行业主管部门和乡镇也要深入研究本单位、本行业、本地区的“十二五”发展思路、产业布局,重点策划、包装一批影响深远的重大项目,并及时报送县发改局,充实“十二五”重大项目库。要科学决策。“十二五”重大课题和总体规划纲要都要经过专家评审,特别是总体规划纲要须提交县政协主席会议,人大主任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议,人大、政协“两会”审议审定,以确保决策的。

3、要相互联动,加强对接。“十二五”规划涉及方方面面,要保障各类规划相互协调,关键要切实做好规划的对接工作。一是加强上下对接。要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省市各类规划的重点和方向,从重要指标设定、支柱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布局和重大政策等方面加强与上级规划的对接,特别是要注重将我县的重大项目更多地挤进上级总体规划和各个专项规划。二是加强左右对接。要加强各类规划的衔接协调,总体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对接,各专项规划和具体建设规划要与总体规划对接,特别是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要求加强对接,使“十二五”规划更加符合我县实际,更具时代特色。三是加强前后对接。要确保“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全面对接,保持规划的连续性。

工作规划展望篇3

首先,我谨代表是建设局党委欢迎参加本期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专题培训班的各位同志。本次培训班是在全市奋力决战四季度,会战宜居城市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情况下举办的。本期培训无论是在师资、内容、时间,还是参训人员上都经过了精心的筹备,可以说一期全市规划建设工作者齐聚一堂、相互交流的大聚会,也是一个能让大家相互学习、增长学识的大课堂。本期培训无论是对提高同志们的工作水平,还是促进宜居城市建设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与大家共勉。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

*年,宜居城市建设64项重点工程均全面推进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各项重点工作中,城乡规划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报送省人民政府审批,抗震设防、燃气、给水等十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正有序开展,老城区6.5km2控制性详规、新金西路西延区域3.9km2控制性详规均形成了较高水平的成果。村镇规划工作中,西亭、三余、平潮、平东、五接等五个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川姜、张芝山、先锋三镇的新一轮总体规划正在编制,十总、二甲、五甲等镇控制性详规讨论稿已经形成,全市27个三类村庄建设规划和353个一般村庄总平面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已接近尾声。城乡建设各项工程在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指导下,围绕“解决民生问题、完善基础功能、强化城镇管理”等方面全面展开,可以说,我市通过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管理,城乡规划水平有了全面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与兄弟县(市)相比,与创成“长三角北翼最适宜创业和居住的地方”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真心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提高。

二、要认真把握新机遇。

随着宜居城市建设的推进,我市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重心从拉框架、打基础逐步转向抓功能、提品位,重点是一手抓城市硬件功能的提升,一手抓城市软件功能的完善。在硬件功能建设上,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城乡一体、配套完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前启动一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高标准推进一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重大在建项目,使城市基础设施主体框架更加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在软件功能建设上,更加关注城市设施建设的“细节”,切实把满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需求、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作为功能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取向,在城市公共交通、上学就医、环境卫生、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方面优先安排、优先建设、优先保障,加快将为老百姓服务的公共产品向农村、向社区延伸和覆盖,使城乡居民真正从道路的沟通、服务网点的开辟、绿化绿地的设置等细微之处感受到城市建设的人文关怀。更加注重宜居环境与创业壮业的结合,努力把通州建成各方人才投资和创业的首选之地,使各种资本在通州能发展、做得大、留得住,各类人才住得起、住得好、住得久,实实在在享受到社会的和谐、生活居住环境的优美、基础设施的完善配套、文化氛围的个性魅力。从城市建设者的角度来说,如何在新机遇、新要求面前,把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关口,确保市域范围“单体建设多元化、局部建设个性化、整体风貌和谐化”目标的落实,使城市社会人文、经济贸易、建设管理等各项元素在组合中相得益彰、高度协调,已经成为我们在把握新机遇面前必须深思的问题。

三、要全面学习新知识。

根据课程安排,本次培训相比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这个课题来讲,时间的确比较紧。而且今天在座的都是全市规划战线的骨干力量,平时的工作任务和业务量都是比较重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坚持把大家组织起来进行集中学习,机会十分难得。本期培训内容大多数都是我们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已经面临并且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授课的相关同志,大家也都不陌生,他们都能充分了解通州的发展情况,并在城乡规划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是我们的老朋友、智囊团。因此,希望大家能抓住这次培训班的宝贵机会,真正沉下身学习、静下心思考,通过学理论、听讲座,努力从专家、从规划同仁、从交流研讨中获取知识、提高水平,从而更加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努力适应城乡规划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同时,通过这次培训,也为我们城建战线的同志们建立起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长效机制,希望大家通过专题研究班、这个交流平台,不断学习前沿知识、更新规划理念,自觉推动本地区规划建设各项工作往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建设。

工作规划展望篇4

这两个会议还要求继续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出要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形成若干城市群。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分析认为,未来中国城镇化将转向发展以省会为中心的次区域城市群和以县市为基础推进就地城镇化。作为大型都市群,只有珠三角、长三角和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

2013年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指出要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在履新河北之后不久,也明确提出打造环京津增长极战略。该战略将距京40公里、距津60公里的廊坊市提到“打造河北环首都增长极的战略突破口”的地位。

在大形势的驱使下,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关键的中国经济第三极发展进一步提速,这为毗邻京津的河北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京津冀协同发展峰回路转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

这无形中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催化剂。

作为中国经济第三极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是,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差距明显,京津冀协同空间巨大,难度也更大。尤其是北京与河北之间很多地方山水相连,但是收入悬殊,“翻一座山工资翻三番”。

曾有中央领导在视察河北时明确表态,“决不能让北京周边地区的贫困带长期存在”。而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加快首都经济圈建设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路径。

过去一个时期,京津冀一体化进展缓慢。而2013年在中央和地方高层的推动下,进展缓慢的京津冀区域合作峰回路转。

2013年5月14日,视察天津时“对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寄予厚望”。之后天津、北京两地党政领导也随即表态。

5月19日、5月22日,孙春兰、郭金龙先后率天津、北京党政高层赴河北“送温暖”。期间,津冀、京冀先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据公开信息显示,协议有具体的针对性指向。

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在河北考察时说“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双方商定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等10个方面深化合作。北京和河北则商定在着力打造首都经济圈、共同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支持张承地区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强合作。

河北的回应也可圈可点。

在会见天津代表团时,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表示,河北省对把津冀互利合作推向更高层次“非常重视,特别期待”。河北要“虚心学习天津、积极依托天津,接受天津辐射”。

在会见北京代表团时,周本顺提出河北希望成为北京的“大屏障”“后勤部”和“护城河”。在发展中,河北要坚持不违背首都经济圈的规划、不上影响首都生态环境的项目、不增加首都城市功能疏解压力的“三不原则”。

很明显,天津、北京的“送温暖”行动正当其时,河北回应也非常贴切。京津冀各方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合作、大气污染治理等方面都明确要取得突破。比如,河北省正大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周本顺强调“要以坚定决心和超常举措”推进并取得实效。

三地默契的积极表态,在几年前并不常见。京津冀区域合作如今似乎一朝之间春风拂面。有分析认为,此番高调合作姿态缘于中央有要求、京津有需求、河北有渴求。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规划部主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文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这种姿态体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带来很多机会。如果没有冀的发展,就不会有好的京津,冀的发展也离不开好的京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副院长杨保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北京是个资源富矿,能不能给周边留下些东西,要看周边搭建什么平台。”

河北的奋争与努力

对于京津冀区域合作,河北一直处于“渴求”状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了消除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河北省一直在积极对接京津谋求发展,但是始终未能见到大的实效。

事实上,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京津冀各方就签订过框架协议,共同达成过“廊坊共识”,有过合作备忘录,形成了“会谈纪要”,但都未见明显动作。

1982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就提出“首都圈”设想。1996年,《北京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正式提出“首都经济圈”概念。

之后,官方、学界围绕北京及周边发展又提出多种构想。比如,两院院士吴良镛2001年提出“大北京”规划。天津有学者倡导设立京津两个特区,特区之上再设副国级大区。

清华大学区域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磷曾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有必要在国务院层面设立协调机构来解决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利益纠葛及体制障碍。”

2004年11月,“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启动编制,至今成为最难编制的规划。2010年9月份,河北省将“环首都经济圈”定位为环京经济特区,以及京津冀区域合作战略平台。2011年,随着“首都经济圈”写入“十二五规划”,媒体先后报道规划有望2013年年底出台。

时至今日,上述相关规划均未出台。但是,从上述历史脉络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对京津冀区域一体化一直非常积极。在脉络的深层里也能发现,现实面前京津冀三地其实都拖不起。

河北虽有地理上环京津的独特优势,却陷入“大树底下不长草”的现实劣势。更为尴尬之处在于,河北自身的经济中心城市不明确,也曾经没有把握住沿海优势,被喻为“没心没肺”。

北京被“摊成了大饼”,在打造“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可承受之重,比如交通、环境压力,以及城市承载力等,都需通过转移到周边来缓解。海洋对经济愈发重要,天津却未能送北京出海,河北省秦、唐沿海则作用不彰,北京为寻找出海口曾费尽心思。

在数十年的京津城际竞争中,天津曾萎靡式微。时过境迁,如今天津羽翼渐丰,土地、港口等资源禀赋优越。但是天津要完成“北方经济中心”建设,势必需要与京冀紧密协作。

文辉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特大城市自身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病’问题越来越突出,北京解决不了,天津也解决不了,需要周边的中小城市对它进行配合。”

早在20世纪初期,西方城市规划先驱即已认识到,解决城市问题不能局限在狭小的城市范围之内,必须把城市与区域联合起来。美国学者芒福德则更为明确地提出了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同时指出“真正的城市规划必须是区域规划”。

这些理论对国内大城市寻求从区域层面,来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于是,城市群发展被越来越重视。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据杨保军透露,中央相关财经主管部门刚委托学界做完一个关于城市群发展的课题。实际调查和理论推导下来发现,一段时间内人口还是会往中心城市聚集,“大城市病”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学界提出的策略就是,由过去点上的集中走向面上的有机疏散。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城市群?就是为了突破城市界限,实现各方面一体化发展。城市群里某个城市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城市群层面解决。”

文辉则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发展城市群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行政区划和市场壁垒,让资源和要素在城市群里自由流动。”

环京津城市的机遇

文辉认为发展城市群对中小城市更为有利,因为大小城市有了平等对话的平台。果如是,这将进一步给河北环京津城市发展带来利好。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陆续出台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又先后批复数十个区域经济规划。到目前,我国沿海经济初步形成了“三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多区域的发展格局。

近期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同时强调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加快沿江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形成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

无法回避的是环渤海区域作为“三大”之一,其发展相对珠三角、长三角要慢。京津领衔的“环渤海经济区”概念始于1986年,但是因其长期缺乏协同作战,从而对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足。

如今环渤海经济区开始热火朝天,这里是中国经济的第三极。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经济圈建设,在较大范围内看正是为了推进环渤海经济区加速崛起。

京津冀三地常被称为“双黄蛋”,北京、天津被誉为双“蛋黄”,河北环绕之外为“蛋清”。蛋清、蛋黄早日融合,推动京津冀一体化是河北省的长久期待。

京津冀从何处融合?看点最先又会在哪里?其实摊开地图,就会很容易发现廊坊是京津冀的交汇中心,而廊坊有一块飞地盘踞京津之间,天然存在汲取双“蛋黄”精华之优势。

这块飞地就是廊坊市三河市、香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也被称为廊坊“北三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谋划,“北三县”一体化已被纳入河北对接京津的着力方向。

2013年4月23日,周本顺在廊坊市调研时表示,“河北打造环京津增长极,廊坊是战略突破口。”他特别要求北三县,“更要精心谋划,统筹考虑,千万别把这块地方给浪费了。”

方创琳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河北环首都城市要帮着北京圆“建设世界城市”的梦,尤其是三河等北三县要围绕建设世界城市群寻找自身位置。”

国际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公用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许正中建议三河建设整个环渤海的离岸金融结算中心。“这简直相当于一个印钞机,现在不仅京津冀,整个环渤海也没有这个中心。”他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

在世界上,巴黎、东京、纽约等世界性都市圈的形成,都有都市连绵区作支撑。在一定时期内,连绵区发展最快、最有活力,在避免、化解大城市病上能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也在几十年发展中积累了“大城市病”。新华社《望》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城市规划专家王军对《瞭望东方周刊》表示:“北京无法继续‘摊大饼’,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解决‘大城市病’。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或许正因为如此。”

新时期河北发展的眼光也不仅只在环京津,还有沿海地区。“全力打造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增长极”、“大力培育环京津地区新的发展增长极”是在2013年5月6日河北省委全委会上,河北省提出的“四大攻坚战”的前两大攻坚战。

工作规划展望篇5

市场的激烈竞争,令企业遵循着优胜劣汰的规律不时进行着兼并重组。每个企业都想方设法地在本领域内占领国内先进行业主导地位。这个发展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更新,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依靠人来掌握、依靠人来发展的,企业的发展还是对人才的竞争、人才优势的形成。企业建立员工与企业之间和谐也将列入企业发展目标之一。那如何将员工直接纳入企业发展的轨迹,各企业在此方面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其中,为员工设计完美的职业生涯,是企业收揽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借助职业生涯管理能够深入了解员工的发展愿望和职业兴趣,使员工感到受重视,从而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降低人力资源使用成本,稳定员工队伍。

但员工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对企业为员工做的职业生涯设计有着相辅相成的推进作用。现就如何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从而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谈几点看法:

一、职业价值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

职业价值观是个人对某项职业的价值判断和希望从事某项职业的态度倾向,即个人对某项职业的希望、愿望和向往。职业价值观表明了一个人通过工作所要追求的理想是什么,是为了财富,还是为了地位或其他因素。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所以说,职业价值观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决定性、方向性的作用。

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应对员工的特点进行分析,了解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例如:我们招募员工的过程中,先对每个员工的职业价值取向做一份调查,调查他们兴趣、爱好、学业本领;为什么选择本企业、对本企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希望自己在企业中有什么样的发展方向,需要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平台等等,这样我们在为员工做职工生涯规划时就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二、职业价值观的量变性,推动的职业生涯的曲折性

员工随着参加工作后,工作环境、社会环境、自我推动力等等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改变。员工职业价值观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忠实度、依赖度,如果这时,我们不能及时利用企业现有管理模式和文化氛围为员工创造或改变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这样就容易流失人才,流失员工。也就是部分企业所出现的人才外流现象。一些企业总结出这样的话:招聘优秀员工难,用好优秀员工难,培养出优秀员工更难,而要留住优秀员工却更难。

所以,我们要随时掌握员工职业价值观的变化,为员工建立动态职业生涯规划档案。在员工不同的发展阶段,做不同的职业价值观调查表格。

这里,我们所说的动态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是指员工在企业工作一段时期后,可以尝试轮换不同的岗位以提升自身价值。交给员工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对在本岗位已经有不俗表现、能力已超越本岗位要求的员工,但暂时又还没有更高一层级的岗位空缺时,不妨对员工辅以平级轮岗,用新的岗位,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激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也让员工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为该员工能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岗位夯实基础。员工没做好,也许是你给的他的发展平台不合适,也许是企业提供各种环境没达到员工职业价值观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做人才管理的人们,要不时关观员工的变化,观注他们职业生涯的方向。这样,才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三、完美的职业生涯规划能改变的员工职业价值观

当一个人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工作的那个时间点,很多因素的影响你进入工作单位之日起,对单位的性质以及职业内容并没有什么认识。即员工在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之际,并没有想到要实现多么长远的个人目标及生活目标。可能,这样的员工在企业也是占一部分的。针对此部分员工,企业根据员工自身特点和所学专业把他们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为他们提供并设计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这样对于盲目进入职场的一些人来说,明确了职业发展的方向。

或者,通过适当的职业生涯规划会改变员工最初对企业的模糊认识和一时不理解。一个人如果能在工作中得到认可,得到尊重,得到快乐,哪怕收入会相对低一些,如果能满足员工的成就感,一样会对本企业增加忠诚度和满意度。

工作规划展望篇6

做自己的人生管理者

文/张磊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职业规划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希望这期专题,能助您在即将到来的2016年,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用规划激活教师之梦,促进专业成长,点亮教育人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十三五”时期的发展蓝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将引领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未来五年的发展。

对教师而言,职业生涯规划同样重要。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自主而理性地设定职业发展目标,设计、实施专业生涯发展方案的过程。经过科学规划的职业生涯,将有助于教师认清自己人生与事业的目标,看到发展前景,增强发展的计划性;还有助于教师反思人生方向,协调个人期望和职业发展,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

然而,调查研究表明,部分中小学教师既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也缺乏规划的能力。部分教师虽然有职业生涯规划,但大多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甚至是自上而下强加的,因此执行起来非常被动、消极,而且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往往难以坚持实施。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既是一个观念更新的过程,也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由于缺乏可以激发内驱力和个性化的教师职业生涯目标,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指导,教师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往往趋同和空洞,缺乏可操作性。教师在自上而下的规划要求和“专业完人”的号召下被动地应付,在升学压力和日复一日的繁忙工作中,逐渐消磨着专业成长的意志,丧失了职业发展的动力。

那么,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师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教师决定启动专业发展规划之时,如何明确自我的动机、意愿及意志?教师个人如何立足于教育的基本价值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不同个性特征、不同职业价值取向等实际,科学制定规划,并付诸行动?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支持,帮助教师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工作规划展望篇7

关键词:行业产教融合投资学人才

一、引言

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大学生就业问题都是关乎国家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但由于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与毕业后的就业状况表现出来的差距,使得高校大学生这一求职主体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一直以来,社会对财经类各专业的人才需求处于一种上升趋势,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财经类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同样面临着问题。一方面财经类急需人才供不应求,另一方面财经类毕业生又供过于求,形成一种相对过剩。财经类大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职业规划意识,他们的职业期望如何?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许多研究,但目前来说,关于大学生的职业期望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毕业生层面,对其他年级的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不多,而财经类大学生的职业期望方面的研究则更稀少。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与职业期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且是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部分,更是人力资源投入社会发挥作用的重要表现,牵动着个人、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等多个方面。大学生希望通过期望的职业实现自身的价值,家庭期望通过职业规划与学生就业实现对子女教育投资的回报,高等院校希望通过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其顺利就业实行其可持续发展,用人单位期待着大学生这一可贵的人力资源补充经济发展的血液,政府也期待促进大学生就业以增添经济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与发展。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程、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充分、顺利就业有助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分析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的职业期望、影响其职业期望的因素,以江西财经大学这一独具区域性、财经特色的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横纵向的对比分析,探索财经类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新途径和新思路,为其创建良好的就业指导与就业环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过程

为了解财经类高校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与职业期望,我们以江西财经大学麦庐和蛟桥两个校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并且包括研究生在内的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根据小组编制的《高校大学生职业期望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毕业后的去向规划、就业态度、期望单位类型、就业行业、期望地域、期望月薪及对于学校及政府的指导与帮扶期望等。对于南昌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及西南财经大学(对比院校)的资料收集,我们则是通过查找网络资料及访谈(实地访谈与电话访谈)的方式。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要手段,采用抽样调查法,共计发放问卷400份,实际回收问卷386份,有效问卷372份,回收有效率为97.13%,调查对象基本上涵盖全校不同年级专业的学生。

本次调查样本的性别构成中,男生占48.4%,女生占51.6%;学历构成中,本科生占80.9%,研究生占19.1%;专业构成中,样本共覆盖42个专业,会计学占22.5%,金融学占15.7%,法学占7.4%,统计学占7.1%,财政学、税收学、国际金融、国际会计各占比4.9%、4.7%、4.7%、3.6%,其余专业共占29.3%;籍贯的地区分类中,中部地区约占66.7%,东部地区约占25%,西部地区约占8.3%。

三、结果分析

(一)未来规划与就业态度方面

1.在未来规划上,48%的学生选择自主择业,36.4%的学生选择考研或考博,9.4%的学生选择考公务员,4.3%的学生选择出国深造,1.9%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大部分学生希望毕业后直接就业,以更早地适应社会,同时,大量同学的升学期望使得考研或考博成为学生在继就业之后的第二选择。性别因素在未来方向规划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继续深造,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创业,整体差异不大。

2.在就业态度上,85%的学生选择自主择业就业,6%的学生希望由他人帮助就业,6%的学生觉得可就业可不就业,3%的学生不想就业,可见面对就业这一严峻问题时,绝大部分学生都抱有积极态度。结合交叉表我们发现,性别因素对就业态度具有影响,女学生在自主择业就业方面比男学生更积极,而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男学生更倾向于在他人帮助下就业。

(二)在职业期望与选择方面

1.在期望单位类型上,38%的学生选择民营及外资企业,22.3%的学生选择事业单位,17.9%的学生选择国有企业,14.6%的学生选择党政机关,7.2%的学生选择其他单位。随着国家逐步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支持力度,民企外企发展迅速,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比发现,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在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有趋同现象,高薪酬的国企、民企和三资企业依然是学生的首选;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偏向去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更愿意进国家单位从事行政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研究生更偏向于稳定的工作,在国家鼓励创业的大背景下,仍很少研究生选择创业。

2.在期望行业上,51.9%的学生期望从事金融、会计、保险业,13.6%的学生想从事行政工作,11.7%的学生选择科教文卫业,6.5%的学生选择高新技术产业,各有2.4%的学生选择新闻出版业和个体销售贸易业。通过卡方检验,表明本专业与期望行业呈高度相关,这一现象在会计学和金融学中尤为突出。对比发现,财经类院校毕业生从事的行业首推金融业,这其中银行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会计行业,然后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与南昌大学的比较中,就业行业表现出明显差异,这种现象主要源于学校自身的定位和专业设置情况。

3.在期望区域上,68.6%的学生期望去沿海开放城市,24.6%的学生希望在中部城市就业,6.5%的学生倾向于西部地区。结合交叉列联表可以发现,籍贯与期望就业的区域呈高度相关,籍贯属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学生大部分期望回到自己家乡或者去其他沿海城市工作,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相比看期望回到西部。而差异最大的则来自中部地区的学生,他们中有大部分人期望去东部沿海发展。对比发现,财经类院校毕业生除了部分选择东部发达地区的趋同现象外,还出现就业流向区域化的特征,如天津财经大学的毕业生集中在京津冀区域就业,西南财经大学的毕业生更多地选择在西部发达城市就业,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则大部分集中在上海,江西财经大学有近30%的毕业生选择去广东发展,这与同处于江西省的南昌大学有着明显的趋同倾向,较多地选择广东、浙江、上海等地。同时,应该注意到,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这一中部省份的院校,最终毕业生期望流向偏重东部地区,可见江西省面临一定程度的人才净流出现象。

4.在期望月薪上,20.8%的学生期望月薪在5500元以上,24.9%的学生在4500元~5500元之间,31.6%的学生在3500元~4500元之间,21.4%的学生在2500元~3500元之间,1.4%的学生在2500元以下,整体均值为4560元,其中,本科生的期望月薪整体呈钟形分布,平均月薪在3500~4500元之间,研究生则明显地左偏,均值在4500~5500元之间,由于研究生接受教育时间更长,投入资源更多,故而期望薪金就更高。在排除学历变量后,大部分学生的期望值较为理性。此外,存在一个有趣现象是,与经管类专业相比,江西财经大学2015届理工类专业(如信息管理、软件与信息工程)毕业生工作起薪水平高于经管类专业(如金融专业)。分析可知,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进入企业实习,尤其是3至6个月的毕业实习让他们较早地熟悉职场实际,积累了扎实的工作经验,入职后能更快地参与项目工作。而非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在实习期间很难真正参与到实际工作项目和重要业务中,金融学院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尤其体现这一特征。

(三)学校与政府的帮扶期望

1.在学校方面,学生对校内指导的满意度一般,认为校方指导仍存在薄弱环节,如校方提供的就业实习机会不足、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指导课程流于形式、缺乏专业的师资等。因此,学生希望学校加强就业指导,其中28.1%的毕业生希望学校提供社会人才的需求信息,24.7%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讲解求职礼仪和面试技巧,17.4%的毕业生希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及简历制作的科学指导,14.1%的毕业生希望得到往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13.8%的毕业生希望学校加强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解读,2%的毕业生还希望得到其他方面的指导,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做好就业准备。

2.在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认知方面,34.9%的学生认为综合素质是用人单位的首要要求,29.7%的学生认为单位更看重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0.5%的学生倾向于交际沟通能力,6.7%的学生倾向于求职能力,5.1%的学生倾向于良好的人际关系,3.1%的学生持有其他看法。基于对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认知,学生自然会倾向于侧重的方面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从结果看,学生对综合素质、专业知识和技能、交际沟通能力赋予的权重较大,特别对于综合素质的重视,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的一个体现。

3.在政府政策方面,34.3%的学生希望扩大就业机会,28.2%的学生希望政府完善就业服务,18.5%的学生希望政府加大创业支持力度,16.8%的学生期待政府增加教育投资,2.2%的学生倾向于其他方面。可以看出,毕业生最希望政府在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方面有所侧重,但结合当前就业形势看,人才供求仍存在一定矛盾,如政府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政策与学生倾向于沿海开放城市的职业期望之间便形成差距,因此,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而且需要学生加强自我认识与市场定位。

四、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结论,为理性看待大学生的职业期望,促进财经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我们针对学生职业期望建立过程中大学生、家庭、高校、用人单位、政府各主体责任角色的确定,构建包含五个主体的责任分担机制。

(一)大学生角度

大学生作为其职业期望的拥有主体,首先,要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明确奋斗目标,构建科学高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其次,要构建明智的职业期望,在校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社团活动、假期实习、社会实践等塑造个人品质,培养创新性思维,巩固专业能力,提高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可迁移能力;最后,要懂得适时调整期望值,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切忌眼高手低,也不赞成过低的期望值,而应学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多关注国家政策与市场需求,结合自身定位及能力理性抉择。

(二)家庭角度

家庭对大学生职业期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父母价值观念为主导的家庭文化对子女的职业选择影响,往往以一种特定的期望深刻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和价值判断。因此,家庭要从小培养子女正确的就业观,并且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在子女成长过程中及时追踪、纠正其价值观方面出现的偏颇。同时,家庭方面不要过度束缚孩子的发展,尽量为其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选择余地,在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上加以引导,但不要主导。

(三)学校角度

各高校以其特色的培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作为人才孵化基地,其承担的责任尤为突显。结合学生对财经类学校就业指导的期望看,各高校还应有所加强。加强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倡导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集体教学、现场教学、品牌活动等多角度教学模式,理论教学主要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场教学、实践教学通过“企业家再进课堂,学生进企业”进行,让企业家进入学校为学生讲解就业、创业的知识,让学生进入企业感受企业文化;组织简历制作大赛、职场模拟大赛、新生训练营等品牌活动等方式,有助于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期望,并在学习中提高符合度。

(四)用人单位角度

用人单位需要大学生促进经济发展,在大学生建立职业期望与求职过程中,也应提供支持。企业可提供更多实习岗位,以使大学生更早更快地融入职场,在实习过程中调整职业期望,继而为可行性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大学生创造更好的求职环境、更为可接近性的工作平台,将其需求岗位的信息更公开化、更具真实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在筛选人才的过程中减少冗杂程序,做到更加公平公正。

(五)政府角度

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教程、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充分、顺利就业有助于国家对人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政府需要提高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建设国家一流大学;创造就业机会,推进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可近的平台;进一步规范求职渠道,促进多渠道就业,为大学生开辟更规范、透明化的求职平台。

参考文献:

[1]颜海珍.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0.

[2]车恩利.大学生职业期望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3]杨侠.企业用人需求变化与财经类院校就业对策新探[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3).

[4]刘取芝.研究生的职业期望及其与家庭经济压力、自尊的关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8).

[5]李欣晏.江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14(4).

[6]李明,郑香.毕业生职业期望研究的相关文献述评[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12).

[7]邓丽萍,周丽琴.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求职渠道多样――江西省抚州市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J].中国统计,2011(10).

工作规划展望篇8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召开此次会议的背景:第一,2011年3月24日,召开北京市教育工作会,《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正式;2010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实验室规程》文件,北京市也制定了《工作意见》。召开这次会议就是为了贯彻文件精神;第二,姜沛民主任到任后非常关心基础教育的发展,明确指示,要加强对教育内涵发展工作的进一步落实,同时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按照市教委主管领导的相关指示精神,召开了这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召开也是想传达一个信号:未来我们工作的重点是,要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这项工作,狠抓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这里,有两个基本判断和大家做一个简单分析。

第一个判断,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工作按照计划已经完成。按照《规划纲要》,北京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要占GDp的4%。从北京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看,2009年北京市财政教育经费是351亿,占当年GDp的3.6%。到2011年北京市GDp估计将达到1.5万亿,如果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可想而知,这将是多大的投入。抗震加固工作即将完成,下一步往哪里投入?如果一部分主要用于办学条件改善,那么,下一步我们必须考虑的是面对如此庞大的教育装备条件投入,我们如何给社会,给人大、政协一个交代?交代的点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的使用效果问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背景之一。

第二个判断,2001年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推开,2007年高中课程改革也全面展开了。到2010年,高中课改完成一轮,初中已经完成2年,接下来改革的突破口应该在什么地方?如果按照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就是我们未来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那么,其工作关键在什么地方?显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室管理是关键。从这个背景分析其意义重大性都不为过。所以,今天的会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动员会,是一个战斗号角。

北京市顺义区是市里文件出台后,第一个着手落实文件的区。我们邀请的3位校长就如何推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进行的介绍,报告非常精彩。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作一个文件解读,又有经验性的引领,希望这项工作能更加扎实地推进。这是我们希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给同志们作的基本的引领。

2011年2月26日,总书记在中央第26次集体学习的会上,专门就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的专题提出4点要求:一是着力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二是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三是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走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是着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总书记关注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更强调的是内涵发展是我们未来强调发展的重点,实际上传达了很重要的信息,即如何取得内涵式发展?

2011年3月24日,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在北京教育工作会上特别提到:“要把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作为我们的出发点,作为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工作的最根本目的”。刘淇书记提出的五项工作要求,其中第二条是:“坚持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方向,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坚持把教育改革和创新作为改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按照刘淇书记在会上的讲话精神,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教育发展的动力、核心任务、主攻方向方面都给了非常明确的指示。

此次,会议也是对这些讲话精神的落实。所以,特别希望各位主任、领导与校长,在接下来的工作过程中,把贯彻落实这个文件精神,作为进一步贯彻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市级层面做工作之后,也通过各位领导做好各区的工作。下一步要按照规划要求,走内涵发展道路,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二、摸清家底,做好办学条件达标工作

希望大家摸清家底,做好现有的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把办学条件达标有缺口的地方做好。从市级层面讲,我们有统计,但是不全面,所以希望各区县抓紧时间落实相关工作。有了清晰的家底,在今后,按照规划,在有相关项目或支持的情况下才能够很好的落实到位。否则,若没有计划,临时凑数,发展肯定不能可持续。

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

这次文件规定了教育行政部门等5个单位,要联手加强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建设。这5个单位要各司其职,每一个单位都涉及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每一个单位都要在工作职责范围之内将这种制度的建设落实到位,并且要主动丰富新功能。就装备部门来讲,其传统职能就是所谓“建、配、管、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现代技术装备的日新月异,原来的四大职能恐怕远远不及。市级层面的装备部门,要在此基础功能上,注重增加“培训、研究和评价”,要关注装备使用的效益。这一点上,尤其是在未来评价里面,我们可能需要继续关注。另外,北京市教委基教处马上要做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在教学视导里,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使用状况将是督导的重要方面。

四、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养

市级层面有一个专门的项目,委托市装备中心牵头,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示范性培训,之所以做这样的示范性培训,是希望区级层面也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

实际上,实验室的使用仅是一方面,如果专业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器材物品也最终无法发挥最大效益是可想而知的。无论是总书记的讲话还是刘淇书记的讲话,都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即对人才素养的提高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按照《工作意见》,我们将要在明年或后年建立一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先进校,这批示范性学校和现在北京市推进的整体改革结合在一起,到时像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京源学校等,再次邀请他们与大家分享丰富的经验,进一步推进工作。

工作规划展望篇9

关键词:调查结果;分析问题;对策建议

为了了解我校中职1009汽修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同时也能使学生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作全面、长远的打算,笔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时间是2010年11月第一学期,调查对象为我校1009汽修班,全为男生,发放问卷36份,回收36份,有效回收率100%。

一、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

1.被动选择学习汽修专业,缺乏对专业全面认知

学生对于选择专业的依据:有14人因为汽修专业好就业,占39%;20人因为听别人说该专业好,占56%;2人选择估计还可以,占5%。是否满意目前自己所就读的专业:5人选择喜欢,占14%;26人选择不太确定,占72%;1人选择不喜欢,占3%;4人没考虑,占11%。你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吗:0人选择对专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且非常喜爱这个专业;0人选择有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但不喜欢这个专业;36人选择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占100%;0人选择没有认识和了解。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大多是被动地选择学习汽车维修专业,他们对汽车维修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看重市场对汽修的需要以及未来的就业形势,对汽车维修专业缺乏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更没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学习、生活目标模糊

你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明确的目标吗:0人选择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0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28人目标模糊,占78%;8人没有目标,占22%。你在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方面:3人确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占8%;29人有一定的目标范围,占82%;2人掌握信息继续探索中,占5%;2人还是困惑,占5%。

调查结果说明:82%的学生没有清晰的目标,有小部分没有目标。在学习、生活中没有奋斗的方向,也没有计划,学习缺乏动力,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树立理想、明确目标、实施行动等教育,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

3.对自己的兴趣、优劣势、职业能力等缺乏客观全面了解

你清楚自己在当前及以后职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吗:1人很清楚,占3%;15人不太清楚,占42%;8人不清楚,占22%;12人没有考虑过,占33%。在准备求职之前,你觉得自己应该培养哪些能力,具备哪些素质:36人选择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专业技术、社会实践经验,占100%。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不能充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不太清楚自己的优劣势,不清楚汽车维修职业发展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学生准备让自己在就业前能具备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具备专业技术、具有社会实践经验。

4.对未来就业能否适合自己缺乏自信

在毕业前,你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如何看待,最担心哪些问题:30人选择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占83%;24人次选择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占67%;24人次选择自身的能力、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占67%;0人对自己很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假设你现在是毕业班学生,有信心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吗:5人有信心,相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占14%;22人表示虽然能找到工作,但不一定会很喜欢,占61%;9人表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做些临时性的工作勉强维持生活,占25%;0人一点信心都没有,一毕业就要失业。

调查结果说明:中职生对毕业后找工作持乐观态度,但对未来能否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有担忧,对自身的能力、专业技能缺乏自信。

5.缺乏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在选择就业时,你认为什么最重要:3人选择兴趣爱好,占8%;17人选择薪水高低,占47%;4人选择发展空间,占11%;12人选择工作的稳定性,占33%。

调查结果说明:47%的学生在选择就业认为薪水高低是最重要的,11%的学生认为发展空间最重要。这样看来,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6.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缺乏专业的指导

你的职业知识指导主要来源于:5人选择学校开设的专门的就业指导处,占14%;24人选择父母平时经常与自己谈论以后的工作问题,占67%;7人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占19%;0人选择相关就业协会。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正在就读的我们:6人表示重要,占17%;23人表示不太确定,占64%;2人表示不重要,占5%;5人没考虑,占14%。你认为职业生涯规划的最关键的依据是什么:8人选择兴趣爱好,占22%;7人选择特长,占19%;11人选择所学专业,占31%;10人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占28%。你对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讲座有何期望:2人希望维持现状,占5%;28人希望专业课程对我的顺利就业有帮助,占78%;6人希望在专业课程中加强职业规划的教育,占17%;0人没期望。

调查结果说明:关于职业指导67%的学生来自于父母的谈论,19%的学生来自报纸、杂志和书籍的阅读,缺少专业的职业指导;64%的学生不太确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又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能给他们将来就业带来帮助。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汽车维修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对汽车维修专业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培养目标、文化课、专业课、技能内容,了解该专业的就业领域、发展方向、职业发展前景等,让学生由被动选择汽修专业,转为主动学习汽修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2.加强目标教育,确立明确清晰的目标

引导学生对职业学校有个全新认识,学会找准人生定位,从而让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确立短期、中期、长期目标。中专学习时期正是职业生涯发展的探索时期,对职业生涯的正确规划和选择将直接决定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

3.加强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生价值观

通过自评、同学间互评,也可借助游戏或测试等方法,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兴趣、职业兴趣、性格、能力与职业能力。培养自己职业兴趣,根据职业需求适当塑造自己的性格,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4.加强技能训练,增强就业信心

汽车维修专业是要求动手能力很强的专业,通过校内实训、技能考证、顶岗实习等途径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各种技能,了解汽车行业发展动态、汽车企业需求人员要求,引导学生做好就业前准备工作,增加就业信心。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规划好自己的职业人生

工作规划展望篇10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讲几点意见。一会儿,xx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坚定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科学决策和坚强领导下,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纵观前三季度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主要指标高幅增长。1-8月份财政收入完成1.9亿元,占任务目标的84.3%,同比增长49.5%,超任务目标34个百分点,超市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2亿元,占任务目标的94.1%,同比增长64.7%,超任务目标49.3个百分点,超市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376元,同比增长36.5%,超市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1807元,同比增长17.7%,超市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320万美元,超任务目标20万美元。

(二)工业经济提速增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5亿元,同比增长20.3%,超市核任务1.3个百分点,超市平均增速3.9个百分点;1-8月份完成项目投资5.4亿元,占年计划的102%,其中省重点蒙牛pet项目完成投资3亿元,占年计划的140%,泰兴二期、德胜莲众两个市重点项目建成投产。

(三)农业生产形势喜人。建成了1个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和1个高产创建乡,小麦平均亩产分别达到了551.6公斤和520.1公斤,在保定市高产创建排名中分列第一名和第二名。蔬菜种植总面积达8.5万亩,已建成多个蔬菜专业村和示范园区。

(四)三年上水平工作深入开展。第一城、宏屹国际城、紫光竹阁等高标准生活小区正在建设;保阜、京珠高速引线路灯安装完成,正在进行人行道、绿化等附属工程建设;总投资1200万元的公仆园基本竣工;完成了阳光大街户外广告牌匾的专项整治;对全县28.9公里道路进行了绿化,107国道城建段南侧大型景观灯安装完成,城市环境明显改观。

(五)民生和社会事业亮点纷呈。总投资1630万元的老年福利综合服务中心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即将实现入住,投资2500万元的二期工程计划近期动工;403套保障性住房全部开工建设,其中保障性住房小区主体已竣工,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总投资1354.9万元的田庄水厂土建工程完工,正在购置与安装设备;中高考再创佳绩,中考成绩总平均分居全市第二,高考本一上线335人,本二以上上线610人,稳居全市第一平台;新城区小学、特教学校和郭村小学建设有序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稳步进行,总投资3810万元的县医院综合病房楼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装修;社会局面更加稳定和谐,人们生活更加幸福。

面对成绩,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指标还没有完成,有些工作推进力度还不够。主要表现为:

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低。前两个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8亿元,同比增长9.1%,低于市核指标1.9个百分点,低于市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9、9.4和4.5亿元,分别增长7.4%、12.7%和4.9%,三次产业比为25.8:50.3:23.9,结构不尽合理。具体来看,一产增速排位在全市一直比较靠前,增长空间较小,三产增速历来不是很高,短期内难以扭转,gdp增速主要是依赖二产的增长,而今年规模以下工业及建筑业增长很不稳定,影响了二产的增长,再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直接影响gdp的增长。

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亿元,同比增长23.5%,低于市核指标0.5个百分点,低于市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已立项、审批或备案的项目因没有土地指标未能开工,致使新开工项目个数少,投资后劲不足。1-7月份,全县施工项目55个,同比减少4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仅为13个,同比下降55.4%。客观原因是,今年项目计划总投资起点提高,部分小项目因达不到投资额而未能入统。

三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低。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6亿元,同比增长17%,低于市核指标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部分规模以上商业企业上报数据严重偏低,直接造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降低。

另外由于入统标准提高,我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没有一个达到入统要求。

二、明确重点,全力冲刺,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现在距年底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各级各部门要抢时间、拼进度,大干三个月,奋战四季度,要有强烈的发展意识、数字意识和危机意识,努力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

(一)全面提升指标增速,确保完成今年各项任务目标。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按照“一保两超一进位”要求,紧紧盯住年度任务目标,对完成任务有一定难度的指标,要安排领导分包负责,加强监测调度,随时掌控运行情况,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要盯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申报工作,一方面要应统尽统,不遗不漏,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引导,深挖企业潜力,鼓励企业做大做强,使更多企业达到入统规模,确保完成全年新增4个的工作目标。要进一步加大增收节支力度,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严厉打击偷、漏、骗税行为,压缩一般性财政开支,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摸实摸透考核细则,做好三季度数据统报和迎接年底考核工作,力争为全年的目标任务完成和排位打下一个好基础。完成情况较好的经济指标要再接再厉,争取多超、多做贡献。完成有一定难度的要加力追赶,缩小差距,尽快扭转落后局面。刚才,莫部长宣读了《关于对XX年度市核指标任务分解进行修订的通知》,这是根据市委、市政府考核指标的变化而做的调整,今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确保实现三连冠,确保实绩突出县,所以我们承担的各项指标都要排在全市前8名。承担市核指标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查漏补缺,负责协调的综合部门要充分发挥协调调度、参谋服务的作用,要及时向县领导提出参考意见,确保实现完成、进位的双重目标。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gdp增速关系到我县能否实现“一保”目标,而目前我县gdp增速放缓,主要原因就在于工业经济增长乏力,对此我们要有科学的认识,务必坚定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加大项目服务力度。要搞好大项目的服务,对省重点蒙牛pet项目要抽调精干力量,深入施工一线,强化现场调度,加快项目建设,年底前必须竣工投产;对已进行试生产的泰兴二期和德胜莲众项目,要强化运行分析与监测,搞好服务保障,促其尽快正式生产,努力在年底前达到最大产能;对争取到土地指标的电动客车、天宏果蔬项目要在国庆节前开工建设,争取年底前土建工程竣工;对正在建设的多晶硅项目要抓住当前秋天气候较好便于施工的有利时机,科学调度,加快推进,确保如期竣工,争取早日投产;对正在谋划的项目,要落实专人,落实责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能够年内开工的确保年内开工建设。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加强“一区四园”建设,夯实招商基础。硬件上,景观大道附属设施要在国庆节前扫尾,绿化年底前完工,污水处理厂要尽快开工,园区供水厂年底要实现统一供水,园区办、商务等部门要盯死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经济开发区进入省级工业园区行列。软件上,充分发挥园区管委会职能,进一步完善“领办制”和“代办制”,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和“一站式”审批,让企业落得住、发展好。园区管委会要科学制定项目入园标准,优先安排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排放量小的项目入园。三是千方百计引进大项目。望都要发展,经济增长点就是在项目,所以我们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讲,就是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民招商、以商招商。要发挥身优势,利用各种渠道,把望都的优势、政策、环境宣传出去,加强与国字号、中字号等对望都发展有支撑作用的大企业接触沟通、寻求合作,同时进一步提高优惠条件和奖励政策,重点引进高科技、高环保、高效益、高税收的项目。项目要大而精、不能小而全,力求招一个大企业就提升一次产业档次。今天上午,我们对各乡镇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了观摩,总体感觉是项目建设良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工业立县、项目强县”战略,引进了一大批发展前景大、附加值高、低排放、低耗能、有后劲的项目,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上项目、抓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但是,也发现有些项目偏小,没有后劲,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甚至有些项目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这就更进一步的要求我们解放思想,下大力气,出重拳,抓大项目、好项目。四是下大力破解瓶颈制约。我县有部分项目因没有土地指标而不能开工,土地势更加严峻。我们要一方面盯住现有的土地指标,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确保被列入省重点项目;另一方面要梳理现有土地资源,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更适合的项目,更适合的企业上。对没有履行承诺,没按要求立项、达产而占有土地资源的企业,限期整改,整改不力的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在解决资金问题上,进一步加强与银行的联系和沟通,推介优质客户,调动金融部门的积极性,争取更多资金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吸收民资参股,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再造农业发展新优势。要在保持和巩固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抓住机遇,把握方向,再造望都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优势。一是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培育壮大蔬菜产业,年内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要达到3.5万亩,要发挥好安乐庄日光温室基地的带动作用,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年底要达到1000亩。要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为重点,通过推广优良畜禽品种和养殖技术,加快畜牧业发展,不断提高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二是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建设,完成节水灌溉面积5.2万亩。结合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修建农田道路、防渗垄沟、打机井、平整土地,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三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扎实做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机具购置补贴、良种补贴落实到位。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年内培训农民4500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5.2万人次以上。加大农民培训、就业、维权三项措施的落实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切实保障农民工权益,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四是抓好秋收秋种工作。秋收马上开始,各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协调农机农资,做好玉米收获和小麦备播工作。既要确保玉米丰产丰收,又要确保秋种质量。

(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三年上水平”步伐。按照省、市要求,把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新城区建设作为今年“三年上水平”的重点工程,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一是高起点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按照“生态宜居、环境优美、典雅精致、功能齐全”的理念,把城市所有土地的开发和建设置于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之下,对城镇区域内各片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都要做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充分体现出历史文化底蕴、自然风貌特色和现代化气息。二是加快新城区建设。年内,确保公检法办公大楼完工,新城区城市广场要抓紧建设,尽快完善新城区小学、易购商城等项目手续,决不能耽误工程启动建设。三是抓好城建管理工作。首先要严格落实规划执法。城区内严禁私搭乱建,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建筑要一律取缔拆除,特别是针对新修建的复兴街,城建、规划和执法办要按照规划,严格落实管理,严禁道路两侧搭建简易门脸。其次要抓好建筑市场整顿。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搞好违法建筑整治活动,对违规、不按要求的要依法进行处理,该补办手续的补办手续,该停工的停工。特别是要警惕建筑市场和建筑行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各职能部门要早安排早部署早预防,决不能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发生上访现象。最后要抓好城容城貌的规范化管理。执法部门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保持县城的整洁、有序、宜居,电力和城建部门要保证国庆前县城所有路灯亮起来,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要注意节电和节能。努力让县城24小时净化、美化、畅化和亮化。

(五)高度重视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望都。加快落实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制定的八件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八件实事特别是个别工作有欠账的,承办单位要逐项拉出清单,查缺补漏,跟踪推进,抓好落实,确保承诺事项如期完成。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全年任务目标。进一步扩大城乡低保覆盖面,切实抓好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参保工作,最大限度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保障性住房,要确保年底前竣工,明年5月入住。毫不松懈地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坚决遏制违法生育,降低出生性别比,确保年度取得好名次。落实工作责任制,认真做好稳定工作,确保全县大局稳定。同时,要做好冬季居民取暖、扶贫济困以及教育、卫生等各项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六)密切关注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这段时间,地沟油、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有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一是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继续开展隐患排查、行政执法活动,进一步加大对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公共聚集场所和加油站点等重点领域的执法检查力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省市党代会和国庆期间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二是始终如一地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奶牛、生猪、蛋鸡等养殖场和餐饮单位的监督管理,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把好关口,绝不允许问题产品进入市场。同时加强全县中小学校、机关食堂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不出现问题。

(七)进一步提高畜牧规范化养殖水平。我县是畜牧养殖大县,畜牧事关经济发展大局,此项工作必须抓好。畜牧部门要完善畜牧业规范养殖措施,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饲养的模式,积极推行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的综合配套技术,使养殖小区实现规范化管理和科学发展。各养殖场应按要求对养殖场进行改造,养殖场必须设消毒池、消毒通道,并有效利用。要对出入养殖场人员、车辆进行监督、记录,拒绝消毒、记录的坚决不予进场。加强兽医兽药管理,配套规范的兽医室,专设兽医要对养殖场用药负责,对使用的药品要有进药用药记录,坚决杜绝使用违禁药品。养殖场要按照畜牧法和各项规范要求尽快完善养殖档案,奶牛场要做好生鲜乳收购、销售和检测等记录,其他养殖场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确保不出问题。

三、发挥优势,准确定位,科学谋划今后一段时期工作

马上要进入第四季度,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在总结今年工作的基础上,及早谋划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谋划好各项工作。一是谋划一批好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产业关联度高、资源依赖度低、生态环境影响小、带动能力强”的原则,来谋划项目,深入挖掘明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潜力。二是谋划一批城市建设项目。我县城市化率相对较低,功能还不够完善,承载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品位还不高,旧城改造和新城区开发的潜力巨大。要按照“北商业服务,南政治文化,东工业生产”的城市发展布局,兴物流、建市场,谋划好服务业项目,全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与服务业集聚区,着力解决三产比重低的问题;要围绕新城区建设,统筹谋划一批商贸流通、市政设施、公益性事业等城市项目,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谋划一批新农村建设项目。要结合新农村建设,谋划一批设施农业、循环生态型农业项目;围绕辣椒、蔬菜、粮食等农业产业,谋划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围绕农村社区化,谋划一批农村公路改造、沼气、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乡特色项目。四是谋划一批社会事业项目。深刻认识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关系,要突出城乡统筹发展这一主题,围绕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来谋划各项社会事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

(二)谋划好辣椒产业。我县的辣椒产业历史悠久,和四川成都、山东益都并称三大辣都,有5XX年的种植历史。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强力支持下,辣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和显现。但是辣椒业的发展与三大辣都之一的名声相比,无论在规模、产业以及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上都不太相称。我县有雄厚的历史,交通和区位优势,辣椒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辣椒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望都辣椒的牌子不能丢,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辣椒产业做大、做强、做深。一是在种植规模上要有所突破。发展好望都辣椒产业,利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需要我们下大力气。一方面,辣椒的种植面积要达到一定规模,目前种植面积虽然已达到3.5万亩,但这还不够,还要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另一方面,望都辣椒500多年的历史,特有的土壤、水和气候等生产条件,独特的口感、品质等是其他地方辣椒无法相比的,这种优质辣椒只有望都才能生产,这些要着重对外进行宣传。二是要有大的全国性的辣椒交易市场。目前,国际市场对辣椒也是情有独钟,而主产地仅有中国和印度。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机遇,把辣椒交易规模做大,争取建成全国甚至世界级的辣椒初、高级产品和其他辣制品加工、交易中心。招商、发改等项目部门要负责谋划包装大的辣椒项目,包装好后进行招商,不管需要多少年,需要几任领导班子的努力,都要坚持把望都辣椒做大做强。三要培养1-2个叫得响的品牌。各部门和乡镇在辣椒产业发展上要有所作为,要敢想敢干,要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胸怀气魄,把辣椒产业项目包装好、宣传好,同时积极引入大的财团投资开发望都辣椒,打造知名辣椒品牌,做大望都辣椒产业。

(三)谋划好旅游业。望都虽然没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但是我们可以发展小旅游,把现有的农业资源、孙氏太极文化和辣椒文化充分利用起来,多角度进行包装,打造几个好的生态游、农业观光旅游点,吸引有投资潜力的企业家来望都。打造“一红一白”两大特色产业旅游,开发辣椒观光采摘、蒙牛生产车间、养殖牧场参观等项目,把绿化基地打造成集观光农业、珍稀动物养殖业等为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点。在明年的工作计划中要将旅游发展谋划进去。

四、完善机制,创新手段,强势推进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时间紧、任务重,能否打赢这场攻坚战,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必须转变作风,优化环境,狠抓落实,集中全力攻坚推进。

一是扣紧目标抓落实。必须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要求,扣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做到“服从无条件,执行无借口,落实无理由”,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执行。各乡镇、各部门都要将今年各项任务指标分解到周、分解到天,细化到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明确到每一位责任领导、每一个岗位和具体责任人,做到层层详实、级级细化、件件具体。务必在完成任务目标上出真招,见实效。

二是明确责任抓落实。各项工作既要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又要体现分工不分家,互相沟通协调、互相支持配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决杜绝推诿扯皮、失职缺位现象。

三是创新方法抓落实。一方面要把握好工作节奏。当前,望都正处于发展的加速期、黄金期,也是矛盾的高发期、凸显期,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在工作推进中,要把握好工作节奏,坚持有序推进。另一方面,要实干加巧干。着眼于年终各项考核目标,在苦干实干的同时,切实做好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科学合理地做好考核数据的汇总、上报,把我们的亮点、成绩如实反映上去,争取年底有一个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