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3:33

医疗卫生体系篇1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职岗位,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技能,营造学知识、练本领、强技术、夯基础的浓厚氛围,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队伍。

二、目标要求

依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任务和各类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坚持“什么岗练什么,什么缺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保证应参加的人员人人参加,全员达标。通过练兵比武活动使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工作作风明显改善;依法执业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活动范围

全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县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卫生监督所、县病预防控制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琅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中级职称(含中级)以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四、活动内容

(一)学习培训内容

根据医疗卫生单位的工作性质和不同岗位的职能特点,学习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技能和核心制度、相关的服务流程,检测技术和结果评估,了解医学科技新知识、新技术。

(二)培训参考教材

1.临床医疗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第七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

2.护理人员:卫生部编《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护理技术操作项目考核要点》、《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护理分册》。

3.中医医疗人员:《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医专业第七版、《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中医学基础。

4.卫生监督人员:卫生部编《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法律出版社版)、《卫生监督员手册》。

5.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试验室设备操作和使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培训教材》、《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要点》、《突发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文件资料汇编》。

6.妇幼保健人员:《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师分册》相关内容、《省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规范》、《省儿童系统保健指导手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

7.医技人员:《医学临床(三基)训练医技分册》相关内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各医技科相关内容。

8.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医学临床(三基)训练手册》相关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读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版。

五、活动安排

全县卫生系统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并组织“三基”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试。要做好广泛宣传发动工作,使广大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立足本职岗位学练技术、争创一流。要充分认清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要认识到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的内容和方法。

第二阶段:岗位练兵阶段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制定的培训计划,精心组织员工开展岗位练兵。采取自学为主、定期辅导、岗上带教、专题讲座、观摩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并定期组织考试,检查学习培训的效果,确保学习培训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第三阶段:技能比武阶段

在学习培训基础上,采取闭卷考试、知识竞赛、病历书写和执法文书展示、现场技能操作演练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分专业进行技能比武。各医疗卫生单位按要求自行选择一定比例的优秀选手参加全县的技能比武,笔试与技能成绩按40∶60比例,两项成绩总和在前10名,做为评选全县卫生系统学习标兵的依据。同时,将各单位选手参赛情况列入本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具体事宜由县卫生局医政股另行通知)。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和表彰阶段

技能比武结束后,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将参加本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写出书面总结报告报县卫生局。县卫生局将及时对本次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表彰。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开展以“三基三严”为重点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体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医疗卫生单位全体员工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领导班子要加强对活动工作的领导。县卫生局成立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本次活动的指导、协调、检查。

(二)立足岗位,注重实效。在本次活动的安排上,要保证日常医疗卫生活动的正常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各科室的工作特点,科学统筹安排,将学习培训活动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要立足岗位需要,突出岗位特点。切实使这次活动达到让医疗卫生人员熟知和掌握本岗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娴熟应用的效果。

医疗卫生体系篇2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是一个十分重大的民生问题。经过多年努力,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孕产妇死亡率7.47/l0万、婴儿死亡率4.3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2‰,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全省目标要求。但从总体上看,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十二五”时期,是实现更大突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积极推进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

二、进一步明确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继续吸纳社会力量,强化政府投入,加快构建和完善适应我市市情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保障人民健康,增进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强化政府责任,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动员社会参与,满足群众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坚持保基本、强基层。以保障群众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

3.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进一步深化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立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效益和效率。

4.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既要着眼长远,统筹谋划,完善制度体系,又要立足当前,针对主要问题明确工作重点,切实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条件,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对接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努力建成功能完备、便捷高效、价格合理、覆盖城乡居民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设备配套,普遍达到国家和省定建设标准。

全市医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位人数,三级医院达20%,二级医院达8%;建成2个全科医师临床培训基地和4个社区实践基地,每个一级医院都配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建设3-4个省级重点专科。

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对接基本药物制度,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为60%以上城乡居民建立健康卡和电子健康档案,所有三级医院和50%以上的二级医院为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库。

三、全面落实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五大措施

(一)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精神卫生、采供血、院前急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到2015年,各类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体系健全,运转有序。加强市、县、乡、村四级预防保健和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强化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妇幼保健职能;加强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在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县(区)卫生监督分所,延伸卫生监督职能;在、、独立设置120急救指挥中心,完成联网运行,增加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市中心血站和、、分站建设,保障临床安全用血。

(二)加快健全基本医疗服务网络

1.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医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县级医院建设标准,提升县级医院能力;强化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关系,支持鼓励城区二级以上医院通过收购、参股、业务合作等方式与乡镇医院组建医疗集团,共享优质资源,提高乡镇医院服务水平,加快乡镇医院发展。稳步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促进村卫生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全面达到省定标准。

2.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每个街道或3-10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居委会或1万人口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改革服务模式,向群众提供综合服务、连续服务和上门服务。到2015年,以街道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以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覆盖率达100%。

3.建设高等级医疗服务机构。加快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全力支持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市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支持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开展招商引医,鼓励、吸纳社会资本投资新建三级医院。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提高优质资源总量,满足人民群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需求。严格控制城市二级综合医院数量,中心城市二级医院原则上控制在4-6所,控制在6-8所,、分别控制在4-6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

(三)着力增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l.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继续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按标准推动县级医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精神卫生、采供血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能力。重点加强传染病、职业病、老年病、精神病和康复医疗等薄弱专科建设。

2.强化基层卫技人员配备和培训。继续开展临床医学、护理学和中医学专业本、专科层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加大卫校中专层次学历教育,为基层输送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医护人员。加大基层人才引进,继续开展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力组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医院骨干人员、新农合经办人员以及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员、药学人员、财务人事从业人员等参加“转岗培训”、“务实进修”及各类专项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十二五”末,平均每千人执业(助理)医师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达1.6人,医护比达到1:1。

3.加大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和引进。组织实施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和人才战略“科教兴卫”工程。“十二五”期间,建设3-4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个重点实验室;加强县级医院医学人才培养和特色学科建设,增强县级医院在本区域的辐射、引领能力,进一步提高县级医院诊治一般疑难杂症的水平;大力引进、培养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高级职称人才,增加高端人才数量。

4.借助外力提升诊疗水平。积极鼓励、引导市内医疗机构靠大、靠外、靠强,与市外优质资源合作,引进品牌、技术、人员、管理、资本等要素,加快医院发展,提升诊疗水平。

(四)努力完善医疗保障和基本药物制度

1.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在稳定覆盖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基本医疗需求相适应,以政府补助为主、参保(合)居民合理负担的筹资动态增长机制。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保障筹资水平差距,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开展提高农村儿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医疗保障水平工作,逐步将农村重性精神病、乳腺癌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耐多药肺结核等纳入大病保障救治。到2015年,选择不少于20种重大疾病,结合农村医疗救助,将报销比例提高到90%。改革医疗保障付费方式,推进临床路径和单病种限价管理,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2.探索实施对接基本药物制度。按照“补需方”原则,在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对接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机构要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限价销售,限定价格与群众使用药物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价由政府通过基本药物专项资金予以补助。

3.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加大救助力度,逐步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救助比例不低于个人自付部分的50%,封顶线不低于2万元。

(五)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1.加快市、县级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建设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服务质量。到2014年,基本建成市、县级两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到2015年,实现与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网运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我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居民和患者提供基本信息服务,为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业务提供支持。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具备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实施范围。

2.抓好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设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加强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业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建设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尽快实现省市县联网运行,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和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服务质量和监管能力。

3.推进妇幼保健信息平台建设。建设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对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对服务对象进行长期、连续追踪管理,并与其他医疗卫生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妇幼保健工作标准化和系统化水平。

4.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市县级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并与全省卫生监督信息平网,规范卫生监督行为,提高卫生监督工作针对性、实效性,有力打击卫生领域的违法行为,保障安全有序的医疗卫生环境。

5.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有效联网运行,实现市县联动、资源共享。降低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提高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切实强化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持把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民生幸福工程的重要举措,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认识到位、投入到位、责任到位、组织到位,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建立健全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调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构建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合力。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层层分解目标任务,保障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顺利推进。

医疗卫生体系篇3

调研发现的基本问题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龙头,在合理配置农村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调研发现,县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有着“一县一情况、一院一特点”的特征。根据综合调研情况,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

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县级医疗机构建筑老化、设备老化、规模较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普遍存在医疗结构不能满足运行需要的问题;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部分县(市)级医疗机构存在争上项目、贪大求功、一哄而上的心理,没有对实际和潜在的医疗资源进行客观地了解、分析和解读;

部分县(市)领导对县级医疗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理解民生问题在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县域经济的发展,使新区建设成为县级城区建设的一个热点。同时产生了县级医疗机构的迁建与新区建设和规划的密切联系,县级医疗机构发展存在潜在盲目性;

县级医疗机构管理能力的差别也造成了现有运行、经营状况以及发展基础参差不齐,相对制约了发展的前瞻性和整体规划,不利于县级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

个别县级医疗机构(如鲁山县中医院)生存空间极小,发展非常困难,急需加以整体规划和大力扶持;

市场竞争和观念变化等因素导致医院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人才严重流失。

针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农业大省、资源大省和社会服务需求大省。河南省98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占85%,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和国家全面免除农业税(费)等大政方针的实施,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尤其是县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1.加快发展与合理发展的矛盾亟待解决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生存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他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达到了空前,要求医疗卫生系统加速推进发展步伐;但由于县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发展思路、经营理念不尽相同,存在与现实状况相脱节的现象,使加快发展与合理发展形成了一种观念性矛盾。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资源,解决好加快发展与合理发展的矛盾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环。

2.整体布局与资源利用的协同有待改善

调研中发现,很多县(市)在布局“三院”建设时,过多考虑新城区建设、地方财政现状和与发达地区同规格医院间的差距等因素,存在“一哄而上搞扩建”的潜在思维,缺乏对地方经济与人口发展趋势、就医人群实际情况、医院建设现有基础、“三院”之间资源互补与医院管理等因素对现有医疗资源挖掘整合的参考价值的理性思考。容易出现规划布局不合理、医院负债率过高、负担太重等后续问题,不利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发展。

3.市场竞争与医院发展需有机结合

市场竞争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医疗事业也不例外。市场竞争对县级医疗机构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公立医院间没有形成良性竞争环境,发展严重不均衡;二是私立医院的强势发展和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对公立医院造成较大冲击,迫使部分公立医院在硬件建设上被动跟风,“咬牙”扩建,不利于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4.医院管理水平急需提升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确实为县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平台,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究其原因,发展困难的医院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医院院长缺乏医院管理经验;二是部分医院院长存在“等靠要”思想,在面对困难时没有思路和办法;三是大多数医院对深挖自身潜力、加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四是这些医院普遍没有发展特色、强化专科,缺乏增加收入的整体思路和有效办法;五是对医疗市场的急剧变化缺乏前瞻性思考和应对能力;六是医院管理者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信心不足。

5.地方政府对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尚需加强

部分县(市)领导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对民生问题重视程度不够,建设力度不足,发展思路不明确。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河南省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已初步形成,绝大部分乡镇卫生院得到了改造,2008年,村级卫生所(站)建设也已全面启动。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对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实质性构建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是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

1.合理规划

按照各地医疗卫生资源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建设规划统一配置医疗资源,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就医要求。在这一过程中,要消除盲目建设的思想,刹住负债建设的苗头,避免医院背上资金包袱,影响医院长足发展。

2.加大投入

农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的增长需要不断加大对医疗系统的投资力度,尤其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关注医疗卫生事业,把政府投资的重点逐步向这一领域倾斜。

3.政策倾斜

在人事、福利、资金、管理等各个方面给以政策上的倾斜,如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卫生工资福利政策,建立村镇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待遇、稳定队伍、引进技术、留住人才,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在资金、管理上对县级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给予相应的侧重和倾斜。

4.强化管理

对县级以下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定期培训和不定期轮训,多方面提高其管理水平;要逐步推进医院的规范管理,推广好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提升医院管理水平;要抓好医疗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挖掘潜力,提高效率,良性运转,增加收入;要建立和实施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加强城乡医疗卫生体系间的交流,提高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和服务水平。

5.选准定位

各地方医院应整合医疗资源,看准发展趋势,了解群众需要,选准自身定位,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综合优势或突出专科特色,既要考虑立足本县群众、又要考虑覆盖相邻区域,在竞争中求发展、求生存。

6.加强监管

加大农村医疗机构的管理力度,强化医技人员职业道德培养;推进“医院瘦身”,严把进人关,减少非医技人员人数,降低运营成本;要加大对农村药品质量的监管,规范农村药品经销单位的价格监督,严厉查处违法违纪行为;要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合理使用。

医疗卫生体系篇4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863(2013)09-0047-04

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确保不同地区的居民享有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医疗卫生服务。

政府推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途径有多种选择,如进行转移支付、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上缴财政收入政策、调整行政区划等。其中,转移支付的效果较为直接,且能体现并实现中央政府的政策意图,是推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还能促进地区间均衡发展。规范的转移支付需要按照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程度进行,然而,我国目前缺乏关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可操作的绩效评价机制,这就需要我国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从现有研究看,侯宇翔、徐勇勇从关注重点、统计数据来源、反映性指标、有效性、公平性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与英美两国国家卫生系统绩效统计指标的区别与差距。[1]刘宝等从医疗卫生系统的概念框架出发,基于筹资、服务资源、服务提供以及服务结果的结构,重点关注服务结果。[2]练惠敏、胡正路以刘宝等提出的指标体系为依托,结合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估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雏形后召开专题小组讨论会讨论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框架。[3]吴海峰等以重庆市为研究个案,以服务效率、服务质量、社会反应性为主要指标,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高质量的基础上,以较高的效率向人群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在指标体系设计上,主观性指标即满意度指标被纳入评估范畴,具体包括居民满意度、组织满意度、员工满意度、政府工作人员满意度。[4]与现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衡量标准上看,本文综合考虑投入、产出、结果三个方面,以期全面反映某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状况,避免因重点关注结果标准而忽视投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二,从指标选择上看,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为依据,全部使用客观性指标,避免因为选择主观指标而使对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衡量掺杂进主观因素,从而难以为各地方政府改善本地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供明确的方向。

一、构建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仅反映于投入,还反映于产出和结果中,因而需要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产出、结果进行综合考量。这表明,测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不均等,需要有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通常需要通过财政能力均等化来实现。这就决定了投入指标对于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是一个重要的标准,但并不全面。换言之,即使人均医疗卫生服务支出均等,也不能保证不同地区的居民享受均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因为,财政能力的均等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不同。财政能力的均等是指政府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的均等,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是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结果均等化或达到某种一致的标准。[5]实际上,同样的财政投入未必能取得同样的公共服务水平。相比而言,财政能力的均等较易,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较难。而且,投入指标不能只包括财力投入,还应包括软件投入、硬件投入。进一步而言,仅仅有投入指标是不够的。较高的财力投入、软件投入、硬件投入并不能完全反映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整体水平,还需要有产出指标和结果指标。产出指标反映出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所做出的努力,主要体现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与产出比,有助于引导各级政府注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效率。结果指标是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后得到的关键绩效结果,反映的是政府提供某项医疗卫生服务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构建包括投入、产出、结果的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全面衡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构建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去主观性”,即选择客观性的指标,形成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寻找相关的数据并进行科学的计算,避免因个人或群体的主观感受而影响到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判断。客观性原则要求评价指标必须是可量化的,这样才具有可比较性。

(三)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所需要的原始数据应是可获取的。应从统计年鉴和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官方数据获取评价指标体系所需要的原始数据,根据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的现状及发展变化趋势,以客观地评价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水平。

(四)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时,主要考虑这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发展水平。个体性原则是指衡量一个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时,主要考虑这一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个体水平,即人均服务水平。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应区分整体性指标与个体性指标。个体性指标主要适用于投入和产出领域,应从人均的角度进行衡量,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人均投入水平和人均产出水平。整体性指标主要适用于结果领域,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整体结果水平。这样,既有助于衡量地区之间人均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也能反映出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均投入水平、人均产出水平与整体结果水平的对应关系与协调状况。

二、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内,政府提供的能满足人类较低层次并且必不可少的、可以保障人人享有的、经济上公众具有承受能力的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保障和维持生命与健康的基本条件,在服务需求上基本医疗服务针对的是保障公众健康的基本医疗需求,在服务供给上基本医疗服务要求具有经济、适宜的服务,在服务承担上基本医疗服务要求社会经济承担起能保障持续提供的服务。[6]公共卫生服务是指政府为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通过公共卫生政策与规划的制定,动员社会力量,预防、监测、控制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流行,监测公众健康,进行公共卫生研究和开发。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是卫生,强调以健康为中心。从字面含义上看,公共卫生服务的本质就是维护公众健康。从内容上看,它涵盖疾病预防、健康促进、提高生命质量等所有和公众健康有关的内容。[7]衡量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可以选择以下指标:

人均医疗卫生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总人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对本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投入水平和支持力度。

人均卫生技术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总人数。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不包括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专业性人力资源的投入水平。

人均医疗机构床位数=医疗机构床位数/总人数。其中,医疗机构床位数是指年底固定实有床位。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硬件的投入水平。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医师人数/251。其中,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按照挂号数统计。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医师出门诊时的工作负荷。

卫生人员平均负担住院人数=住院人数/卫生人员数。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卫生人员为住院病人提供服务时的工作负荷。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医师人数/365。其中,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每日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的总和。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医师提供住院服务时的工作负荷。

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死率=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100%。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传染病治疗水平。

婚前检查率=进行婚前医学检查人数/进行婚前医学检查应查人数×100%。这一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预防先天性疾病的水平。

设卫生室的村数占行政村数的比重=设卫生室的村数/行政村数×100%。其中,行政村数是指村民委员会数计算。这一指标反映的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状况。(见表1)

三、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

(一)选取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中等标准

关于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测量标准,可以做低、中、高三个角度的理解。一是最低标准,即国家制定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最低提供标准,通过各级政府分担经费的方式保证各地区有能力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以确保一个国家的居民不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地享有最低标准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二是中等标准,即各地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三是最高标准,即各地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达到全国各地区中较高的标准。实际上,三种测量标准各有利弊。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最低标准适合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且,不会对财政投入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并未出台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最低标准,这种测量方法的操作性较差。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中等标准具有良好的数据支持,操作性较强,但对财政投入的要求较高。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标准,可以视为一种发展方向。而且,这种测量标准对财政投入的要求最高。

基于可操作性尤其是数据支持的考虑,建议选取的测量标准是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中等标准,即以各项医疗卫生服务的全国平均水平为均值,构建全国性的医疗卫生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二)测算一级指标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明确比例关系

在客观数据的支持下,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各项指标的平均水平为标准(100分),确定各地区三级指标中每一个指标的分值。经回归分析,测算对于二级指标X而言,三级指标X1、X2、X3的权重。测算对于二级指标Y而言,三级指标Y1、Y2、Y3的权重。测算对于二级指标Z而言,三级指标Z1、Z2、Z3的权重。在此基础上,根据二级指标的分值,测算对于一级指标而言,二级指标X、Y、Z的权重。

(三)比较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确定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

根据三级指标的分值和权重,确定二级指标的分值,再根据二级指标的分值和权重,确定一级指标的分值。凡医疗卫生服务分值低于100分的地区,均属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地区。在薄弱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各项指标中,凡分值低于100分的指标均属薄弱环节。在分值高于100分的非薄弱地区,凡分值低于100分的指标也属薄弱环节。

(四)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中薄弱环节:加强专项转移支付

按照国际惯例,转移支付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弥补地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差距、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另一种是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体现并实现上级政府的政策目标。改进医疗卫生服务中薄弱环节,需要中央政府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环节的专项转移支付,并规范其分配方法。具体而言:第一,建立严格的项目准入机制,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薄弱环节接受专项转移支付所须具备的条件、应该达到的标准等,避免专项转移支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第二,建立规范的资金分配机制,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资金分配方式。一般而言,应要求接受专项转移支付的地区财政提供部分配套资金。当然,由于各地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不同,配套资金也应有所差异:非薄弱地区的配套比重可稍大些,薄弱地区的配套比重可稍小些。第三,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避免改进医疗卫生服务薄弱环节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未来发展的构想

(一)调整测量标准,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

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引导作用。没有国家标准,我们很难对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进行科学的测量,也很难在尽量减少财政投入要求的条件下为地方财政投入的侧重指明方向。实际上,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并不等于医疗卫生服务平均化,均等化的实质是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应有全国统一的制度安排。换言之,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可以有一定的差距,但均等化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这就需要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确定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可比较性。

建立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国家标准,应以“标准人需求”为出发点。“标准人需求”是指一个标准化的公民(去除个体特征,反映整体公民特点)实际应当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数量,是从国家整体和全体公民特质的层面出发划定的用于计算实际医疗卫生需求总量的计量单位。[8]“标准人需求”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具有本质区别,它可能低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也可能高于公民个体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我国应以“标准人需求”为基准,衡量各地区人均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标准人需求”之间的关系。如果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按照“标准人需求”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上级政府应通过转移支付等手段提高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健全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改革

缓解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既是各国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被各国视为政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要责任。目前,一方面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差距不断扩大,正面临着多层次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将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以缩小我国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将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还面临着多方面的障碍。比如,考核理念上的障碍:偏重显性政绩,忽视隐性政绩;考核内容上的障碍:偏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发展;考核方式上的障碍:偏重复杂全面,忽视可操作性与可比较性。这就需要丰富考核理念,逐步加大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的权重;规范考核内容,协同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量化考核指标,便于比较各地区综合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侯宇翔,徐勇勇.国家卫生系统绩效统计指标之比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5).

[2]刘宝,胡善联,徐海霞,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6).

[3]练惠敏,胡正路.广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

[4]吴海峰,何坪,杨森评,等.重庆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

[5]李一花.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税务与经济,2008(4).

[6]梁鸿,朱莹,赵德余.我国现行基本医疗服务界定的弊端及其重新界定的方法与政策[J].中国卫生经济,2005(12).

[7]夏国美.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挑战和对策[J].城市管理,2003(3).

医疗卫生体系篇5

关键词: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看病难;看病贵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74-01

虽然目前部分市已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引起了全国、各省人大代表的关注,其中,各市的社区医疗卫生站点基本上都是各镇街医院自筹资金建设和运作,许多镇街医院负担过重,难以维继。因此,还是要通过资金、机制、人才等各方面的扶持,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更规范,促使其持续发展,真正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

“看病难、看病贵”,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大处说,看病难、看病贵,影响社会和谐,从小处说,看病难、看病贵,让作为百姓的你我他烦恼不已。看病难、看病贵“老百姓啧有烦言,看病难,难在哪里?贵,贵在哪里?”作为地方政府,应当负起哪些责任?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是最大的“民心工程”。要求卫生系统抓落实。要以卫生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政府主导,构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民生理念是基层政府的根本理念,老百姓的小事也是政府的大事,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这就是政府要解决的头等大事。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解决之道,意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对症下药”,这流传千年的古语今天仍然有效,“对症才能下药”这些举措既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尝试,也是对老百姓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药方。作为政府领导及有关人员应从最需要解决、最可能解决的问题着手,对“看病难看病贵”进行破题、解题。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关键是政府明确责任要点。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全国性的难题,也是一个体制性的难题。当前,政府责任的部分缺失导致财政补偿机制不足,部分公立医院公益性淡化,逐利趋向明显,市场利益最大化成为其医疗服务的目标导向。一些医院出现小病大治、大处方滥检查、拿“红包”“回扣”等不良现象,加剧了百姓医疗费用负担。专家指出,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关键是政府明确责任。增加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对公立医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片面创收的运行机制。

保证医疗卫生投入等公共事业的投入,并将卫生事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大内容,明确提出要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重点加强“社区健康服务中”建设,着力解决外来劳务工等困难群体就医和群众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保证人口全覆盖,那么特别是要解决基层群众跟外来工,一个是要公益性的,以社会效应为主的,那么第二个要以政府主导的,这个主导就是要通过政府来牵头来推动,来完善,必要的时候也是政府的财力来支持。第一点,就是加大财政的投入;第二个要理顺服务体系;第三个要转变看病的观念,一是群众的观念,二是要把我们医疗技术人员的观念给转变过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要让他们能够直接到基层去。

政府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看病难贵问题,着力构筑和谐社会,突出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主导地位及强有力的财政投入,破解医院以药养医怪圈,切断医生收入与处方挂钩的链条,为社区卫生事业注入了巨大活力,更重要的是,向区属公立医疗机构发出一个明确的信号,要从根本上扭转“创收为主业”的逐利趋向。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监管力度,规范医疗收费行为,实行惠民政策,调整并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全面规范各项招标采购工作,切实降低医疗费用成本。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策略,用经济合理的医疗耗材取代原有的一次性耗材,降低一次性耗材使用率,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例如将雾化消毒器消毒后再利用,每次治疗为患者节约25元,仅半年来可为患者节约2.5万元。不断加大对社区医疗卫生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当然,最终的受益者将是社区居民,在公共卫生产品的公益性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基本医疗费用大大降低,看病贵问题得以缓解。

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市民就医习惯并不理性,有病不分轻重都往大医院跑,找专家、用好药、做大型身体检查……其实,像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在社区即可治愈,省时省力还省钱。市民就医习惯不理性,从自身来说增加了医药费用,从整体来说,则加重了医院负担,耽误真正需要治疗的病人看病的时机和资源。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存在学历低、职称低、年资低的“三低”现象,群众对社区服务的认同度不高,使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

反过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居民要想省去去大医院看病费时费力费钱的麻烦,可以选择“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免除挂号费、实现药品“零加成”是政府以有效的经济手段,引导群众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医,不仅让群众享受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还分流了大医院的病人,减少其他病人的等待时间。其实,部分患者对医疗价格并不敏感。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到:居民在选择就医地点时,35%的被调查者最看重的是医疗技术水平,其次是服务态度,第三才是医疗服务费用。我们在这方面发展的时候把标准定得具体一点,把投资控制的更好一点,因为这样下来的时候可对长远发展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个帮助。这一部分的工作我觉得是应该政府财政方面做出一个保障,这一方面的财政负担我觉得应该是分三级由“医保、财政、个人”怎样按一个合理的分配来支撑这样一个平台。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我觉得也要发展社会力量的作用,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还是要适当地放开一点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来补充医疗机构的不足。

因此,有关负责人应采取多种办法促进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并扶持发展更多重点、特色专科。以专科促进发展,提高诊疗水平,使社区内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专业性强的社区卫生新格局,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华东健康网:赣州市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表时间:2011-08-2415:52

[2]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提案第0042号:关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提案.

医疗卫生体系篇6

[关键词]医疗改革;公共卫生;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9-0096-03

1公共卫生的含义

传统的公共卫生主要是指传染病防治和环境卫生改善。而现代意义的公共卫生是指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影响健康社会事件的防范(如车祸、中毒等),卫生管理(含立法、规制和监督)、食品卫生和营养、环境(空气、水等)卫生、职业和劳动卫生、妇幼和青少年卫生、放射防护卫生以及健康教育等门类。

由于受认识制约和经济发展条件的限制,各国对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界定是不完全一样的。同时从历史发展变化的角度来看,各国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也在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包括公共卫生的政府管理部门、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构、公共卫生研究机构等。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结合我国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我国处于转型时期的公共卫生服务系统应包括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地方病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以及城乡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卫生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结构和多头管理的局面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相违背,导致中央和地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纵向建设、区域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横向之间矛盾重重。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指导思想是:“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它的指导原则是:“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纵横联网,规范标准、资源共享,平战结合、预警预报,多方投资、分级负责,明确职能、分层装备。”[Zw(]卫生部卫办发[2003]212号文件《卫生部关于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Zw)]而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的管理职能从原来由卫生部统一行使,改变为后来部分职能逐渐分离出来,形成多部门管理的局面,各种公共卫生行政机构、社区、管理部门的多头管理导致协调和统一管理十分困难,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又要求必须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才能够实现最好效果。我们有没有能力协调好这种关系,直接决定了信息系统建设的成败。另外,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体系的割裂问题、公共卫生组织体系之间的条块分割问题严重,国家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总的建设方针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方法建设,以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直报最为典型,而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碰到了两难的问题,或者重复建设导致基层重复上报数据,并产生数据不一致的错误;或者将国家系统不覆盖的功能集成进去,但又难度极大。这与城市和地区信息系统与国家的系统之间存在的结构问题是相同的,即国家的纵向系统与地区的横向系统结合,如何构成一个完整有机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如何结合是一个难点。在建设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这种超大型信息系统的时候,应该对结构性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以避免系统建设仓促上马导致一系列问题。

第二,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存在着标准化和数据共享的矛盾。卫生信息标准化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首要内容,也是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数据准确性的保证。长期以来,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不同业务领域运行着众多相互独立的信息系统。虽然它们为我国各级政府的决策提供了许多重要依据,但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其作用受到极大限制。信息孤岛现象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交换、共享,管理部门难以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导致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从数据表达的角度看信息孤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地、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标准化体系的支撑,导致数据来源不一致、统计口径(时间、范围、标准)不同、统计分析算法有异,进而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必定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带来很大的困难。病人在一个医院的检查结果,在别的医院无法利用,一些专业子系统之间也难以共享信息,“以患者为中心”自然也难以由点到面。因此,公共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在建设之初,就必须考虑信息的标准化问题。

第三,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缺乏。持续有效的资金投入是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重要因素。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试行以来,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公共卫生事业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中,这个问题尤为突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的财税包干体制使得地方对公共卫生信息建设的投入相对不足,而依靠市场化的调节机制又是十分不明智的行为,因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依靠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是不能干,不愿干也干不好的。只有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才能成功。在技术和人才方面,一个全新的系统对于软件开发企业来说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其是需求分析和专业系统机构设计,需要大量的既有丰富的公共卫生专业知识,又通晓信息技术开发的人才,这都是软件开发企业十分缺乏的,这类问题应该由大学或专业研究机构先行进行大量独立的研究。我们国家长期在医学信息学方面没有研究和标准化的投入,表面上节约了经费,但导致系统建设方面的不合理,重复或失败造成的浪费数倍于研究的投入。美国在研究nHii中,由政府投入巨资对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值得我们借鉴。

第四,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覆盖尚有缺漏。疫情报告、疾病监测系统的网络仅仅覆盖全国县、市、省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而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主要是县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各种形式开业诊所及其医务人员,却不能实现网上直报。

第五,卫生执法监督信息系统建设滞后,不适应卫生执法监督工作的需要。全国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严重缺位,只有个别地区开展卫生执法监督信息化工作,全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政策性建议

3.1建议采用美国HL7标准进行公共卫生信息化标准的建设

健康信息交换第七层协议(HealthLevelSeven,HL7)组织是一家非营利性质的国际性组织,主要从事卫生保健环境临床和管理电子数据交换的标准开发。HL7也是这个标准的名称。“LevelSeven”的意思是iSo-oSi第七层(应用层),HL7组织参考了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nazitions),采用开放式系统互联oSi(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的通信模式,将HL7纳为最高一层,也就是应用层。如图1所示。

HL7标准包含256个事件,116个消息类型,139个段,55种数据类型,408个数据字典,涉及79种编码系统。但在应用HL7标准时,并不一定需要涉及标准的全部内容,可以选择自己需要应用的相关事件、消息类型和段就可以了。而在数据字典和编码系统方面HL7标准并没有进行强制性规定,可以允许用户选择,标准的内容仅作推荐。

HL7标准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中进行接口的编址,这些系统可以发送或接收一些信息,包括就诊者住院或登记、出院或转院(aDt)数据、查询、资源和就诊者的计划安排表、医嘱、诊断结果临床观察、账单、主文件的更新信息、医学记录、安排就诊者的转诊以及就诊者的护理等。

HL7适用于医院内部不同医疗信息系统之间交换病历资料、临床检验结果、财务信息,同时也适用于医院之间、医院与保险公司、医院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大量的信息交换需求。

一个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中,除了日常的卫生统计信息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工作之外;还包含疫情或流行病的通报、疫苗的接种管理、公共实验室结果的报告、医疗保险人群的管理,甚至电子健康记录(eHR)的管理等公共卫生的方方面面。涉及多个部门机构,包括病人、医院、政府卫生部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公共实验室,甚至法律、社会保障部门。因此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对系统有着这样的要求:通过使用共同的接口技术和标准确保信息在多个部门的共享;确保信息在多次处理之后仍保留原有语义和语境。这就需要整个公共卫生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医疗信息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等多个系统具有相同或者相通的数据交换格式。采用HL7标准的数据接口引擎技术是,以最新的HL7v3.0引入了一个公共卫生事例类。通过引入这个类,HL7可以更好地对公共卫生事例进行描述和表达。那么,结合正在流行的后关系型数据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基于HL7v3.0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可以更好地描述公共卫生信息,形成标准的HL7公共卫生信息如图2所示。

3.2政府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持续有效的财政支持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调动起来,不断解决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减少盲目性,增强自觉性,这是信息化能够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政府主管部门统一规划,有计划逐步展开。另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是社会公益性的建设项目,也是投资很大、投资期很长的项目。这就需要由政府主导,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进行主题投资。信息系统建设的资金主要包括一次性的投入和建成后每年运行维护的费用。最初建设时的硬件、软件、场地、人力等费用为一次性投入。项目建设完成后,每年的网络通信费用,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费用,消耗品费用及其他经常开支费用等均需要在建设前考虑到。因此,在进行建设时要通盘考虑,充分考虑国家的政策,看国家专项资金和地方专项资金能否满足建设项目,确定好渠道,保证资金来源,使建成的信息系统长久的运行下去。

3.3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人员素质的培训教育

公共卫生信息系统要发挥作用,最终要由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使用。人才是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其他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最大效用,一方面要引进卫生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在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使用人员的素质,注意高素质卫生信息人才的引入,加强对现有卫生工作人员的培训。

3.4专门的课题研究

实践证明,要想使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满足实际需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来配合计算机公司的工作。单纯放手让计算机公司来进行项目建设,很难把一个信息系统建设好,尤其是在公共卫生领域。由于软件公司人员对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了解很少,在建设过程中对很多问题的理解难免出现偏差,这需要专业人员与之保持密切的联系,加强沟通,使软件人员尽量清楚业务建设。同时,也能使业务人员了解系统建设情况,从而开发出适合实际工作需要的信息系统。

注释:

①infectiousDiseaseoutbreaks:Bj~crrofismpreparednessefo~sHaveimprovedpublicHealthResponseCapacity,butGapsRemmn[J].Gao-o3―654t.washington.D.C.:april9.2003.

②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gencySemiannualRegulatoryagenda[J].FederalRegister,Vo1.67,no.236/monday,December9,2002Unifiedagenda.

③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improvementinLocalpublicHealthpreparednessandResponseCapacity―Kansas,2002―2003[J].mmwR―morb―mortal―wkly―Rep.2005,13,54(18):461―462.

④齐国隆,孔令人,邹宗.HL7在公共卫生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6).

参考文献:

[1]葛延风,贡森,等.中国医改问题•根源•出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2]张东垣.读者对医学文献的信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2000,9(1):26-27.

医疗卫生体系篇7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农村新农合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602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状况却不容乐观。我国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构成。村卫生室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最基层单位,以保护农村居民健康为目标,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一般诊治和转诊,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价廉、便捷的综合卫生服务。因此,完善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刻不容缓的,提高农村整体的生活质量,加快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2研究方法与对象

2.1研究对象:通过德育课题对湖南省部级贫困地级市20个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8个)、娄底(2个)、怀化(1个)等贫困地区农村进行问卷调查,并走访调查张家界市部级贫困县桑植县。

2.2研究方法

2.2.1问卷调查法:按区域随机抽取贫困县的乡镇以及村庄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20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95份,回收率100%,有效回收率99.75%。

2.2.2走访调查法:为让调研结果更真实可靠,走访调查了娄底市新化县坐石乡和张家界市桑植县,了解当地关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2.2.3文献资料法:通过万方数据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网和长沙医学院图书馆期刊资料室资料,检索、收集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

2.2.4数据统计法:采用SpSS13.0对研究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图表在excel统计软件中进行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医疗点建设覆盖范围:

表1村卫生室或诊所的建设(n=1995)

a.有B、无C、不清楚

177619623

89.02%9.82%1.16%

表1数据显示,湘西贫困地区的医疗点建设覆盖范围达到89.02%,已经是相当高的一个比例,但是2013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村卫生室65.4万个,诊所(医务室)18.5万个,与2012年11月底比较,诊所(医务室)增加,村卫生室减少,说明村卫生室和诊所的数量和分布存在一定的问题。

3.2基本的医疗设备配置:

表2村卫生室或诊所的医疗基本设备(n=3762)

a、检查床B、药物厨C、无菌厨D、常用的手术器械e、心电图机

13731586436173194

36.50%42.16%11.59%4.60%5.16%

通过表2结果分析得出,目前湘西贫困地区村卫生室或诊所的医疗设备78.66%还滞留在低配置(检查床、药物厨等)时期,而像无菌厨、常用的手术器械和心电图机等新设备的使用普及存在严重的阻碍。从而可知,在公共卫生设备、急诊抢救类设备、诊断类设备、治疗类设备、其他设备等的配置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匮乏,从而会导致“看病难”的逆反现象。

3.3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评估:

综合上面两个圆饼图可知:目前,湘西贫困地区农村村卫生室和诊所的医生整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本科医生只占了约20.66%。同时,村民健康意识不强,基本处于“如果没有重病从来不检查”的状态(占了约63.51%)。结合两者,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农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相当大的阻力。

3.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

a.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情况(n=1995):B.就医过程中药价虚高的情况(n=1995):

a、有B、没有C、不清楚a、存在B、不存在C、不知道

1575293127751946298

78.95%14.69%6.37%37.64%47.42%14.94%

根据上面a、B表可以得出结论:湘西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度达到了78.95%,基本达到了高度参与的水平,但是在“新农合”的普及下,就“药价虚高”的问题还是占了约37.64%的比例。综合来说,“新农合”还没有完全达到理想的状态,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说“新农合”处于“量变-质欠变”的阶段。

4结论与建议

湖南省湘西贫困地区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医疗点建设(村卫生室或诊所的数量和分布)、医疗设备(公共卫生设备、急诊抢救类设备、诊断类设备、治疗类设备、其他设备)、医务水平(医务人员配制以及医学文化程度)、医疗政策(新农村合作医疗)等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待解决的问题:医疗点的数量与分布不均、公共卫生设备和急诊抢救类设备等严重缺乏、“新农合”发展需完善、医务水平普遍偏低于国家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配制标准。“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还有比较多的缓存。

建议当地政府以下几点:(1)合理规划农村医疗点的数量与分布,着重根据人口密度和地理位置,实施“因地制宜”的建设方案,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加强基层卫生网络建设,打造“1560”的就医圈,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2)标准配置村卫生室或诊所的基础医疗设备,重视公共卫生、健康保健等工作,尤其是在公共卫生方面,力求达到国家基层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3)提高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待遇,鼓励和支持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从医生水平提升来带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4)充分落实“新农合”政策,统一规范药价等医疗费用,并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定点机构的数量与分布;(5)健全医保支付、转诊系统、信息化建设、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培养。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不我待,建立完善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有很多工作要做,其发展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参考文献

[1]“2013年11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2014-01-16),[online]available:

http:///mohwsbwstjxxzx/s7967/201401/c796ac5bdd4c41bbaa

1409f4def9e1ab.shtml(2014/2/23).

[2]张勘,董伟.上海医疗服务体系现状分析及新医改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6):32-35.

[3]“《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解读”(2013-12-30),[online]available:http:///yzygj/s3586/201312/14e701ff134e4ddf8b

eb2b8379cd3438.shtml(2014/2/23).

医疗卫生体系篇8

关键词病床有效利用准数床位利用指数质量控制图医院工作效率

资料与来源

所有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洮南市医院医务科。现根据洮南市医院1995~2005年这11年资料进行分析。

用床位利用指数分析医院工作效率

数据:洮南市医院1995~2005年病床周转次数依次19.60、20.30、24.00、19.10、18.00、16.40、15.20、16.30、18.00、17.00、15.00。病床使用率依次66.00、80.00、84.00、85.00、93.00、91.00、97.30、80.00、81.00、73.00、67.00。病床利用指数率依次1293.60、1624.00、2016.00、1623.50、1674.00、1492.40、1478.96、1304.00、1458.00、1241.00、1005.00。年份n11。病床利用指数∑X16210.46.

计算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以其上限作为床位利用指数的控制上限,以其下限作为床位利用指数的控制下限n11-110,查t值表t0.05(n)t0.05(10)2.228。控制上限:X+t0.05(10)SX1653.30;控制下限:X-t0.05(10)SX1294.06。床位利用指数质控,见图1。

讨论分析

从床位利用指数质控图可看出,洮南市医院从1995~997年效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而1997~2005年效率曲线是逐年递减趋势,说明洮南市医院床位利用指数在1995~1997年逐年增长和提高,1997~2005年逐年递减和降低。

从图形上可以看出:①1995~1997年床位利用指数是递增状态,1996年进入指数控制区,而且在中线以上,到1997年突破了控制上线,超过理想指标,说明这一时期的治愈好转率保持稳定水平没有大波动,表现了广大职工在院领导及各科主任带领下,超负荷工作,取得惊人成果。②1997~2005年床位利用指数是递减状态,从图上看,1998年又进入指数控制区,且在中线以上,经过全体医护人员努力,到1999年又突破控制上线,到1999~2001年,床位利用指数仍在中线以上,到2002年就下降至中线以下。以后,由于院里调整领导班子,聘任了新的院长和书记,在新的党委班子的领导下,经过全院努力合作,到2003年该院床位利用指数虽在控制区内,有起伏,但略低于平均水平。在2003~2005年又降低到控制下限以下,明显下降,原因是由于该院新建了住院楼,旧楼进行装修,而且还有少量的技术骨干外流现象,使医院床位利用指数严重下降如果该院不及时改变现状(如增加医护人员,改变服务态度等)寻找原因,势必会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

用病床有效利用准数分析医院工作效率

数据:洮南市医院1995~2005年病床平均开放床数依次是220、220、220、220、220、220、220、220、231、275、295。实际完成病床工作日(a)依次298.40、291.40、305.00、265、340、331、355、289、291、266、243。病床住院天数(B)依次10.5、11.7、10.8、13.2、14.8、15.0、14.8、14.8、12、15、15。病床有效利用准数(V)依次1.17、1.03、1.16、0.83、0.95、0.91、0.99、0.80、1.00、〗0.73、0.67年份n11,病床有效利用准数∑∨10.24。

计算总体均数95%的可信区间:其上限作为病床有效利用准数的控制上限,下限作为病床有效利用准数的控制下限。n11-110查t值表:t0.05(10)2.228。控制上限:V+t0.05(10)SX1.039;控制下限:V-t0.05(10)SX0.82。病床有效利用准数质控,图略。

讨论分析

用病床有效利用准数和病床利用指数分析医院工作效率,所做的质控图的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差不大,说明虽然利用不同的医疗指标体系来分析医院工作效率,但影响因素相差不大,趋势没什么变化[1~3],根据V的上限1.2的要求,洮南市医院均未突破,总数未突破的原因在于平均住院天数基本上比标准住院天数高。

结论

通过调查发现,床位使用率降低原因有多方面:①与周边医院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竞争,使部分病人外流。②医疗人才竞争,使医疗技术骨干外聘,使医疗技术水平下降。③基层医疗工作单位设备老化,造成医疗技术落后。④医院位于省边远地区,缺医少药,严重影响本地区医疗水平技术发展。同时减少医院收入和经济效益。

总之,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设备的更新,加强人才培养,有效应用国家和地方资源。改善医疗环境,推进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加快医疗改革步伐。

参考文献

1赵素萍.全国医院统计分析软件的设计及应用.中国卫生质量管理,1999,4.

2刘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卫生统计,1999,5.

医疗卫生体系篇9

   目前,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控制了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疾病,明显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但随着农村卫生资源投入不足,农村三级卫生网络组织定位不清,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医疗卫生配置差异日趋显着,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公平性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医疗服务公平性是指特定国家或区域内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可得性的满足程度。可及性是就医疗资源的布局而言,分级分工、布局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是可及性的核心,即每个居民都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基层、最基本的医疗服务。可得性是就医疗服务的支付能力而言,医疗服务保障水平是可得性的核心,即每个居民在现有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享受到应有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或其他方式的制度保障,能够支付得起基本医疗服务费用[2]。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问题的研究,通过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改革,逐步实现为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的总体目标。

   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主要包括可及性和可得性2个方面,它在中国农村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供需比例失衡问题

   当前,国际上一般通过卫生总费用(即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卫生资源消耗的货币)的总量、构成及其效果等指标来评价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3]。本文在以上指标基础上加入卫生费用投入与卫生医疗服务客观需求的城乡比例差距指标,进一步说明公平性在农村的欠缺问题。这里用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代表医疗服务客观需求。由表1可知,我国城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在2004年到2008年间占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平均比例基本在41%,农村在59%左右,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客观需求量为农村大于城市。由表2可知,我国城市卫生总费用从2004年到2008年间占卫生总费用平均比例基本在72%,农村在27%左右,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卫生总费用投入(供给)量为农村小于城市。两组数据共同表明农村卫生费用供给相比农村卫生医疗服务客观需求出现供需比例失衡问题,这种医疗卫生服务分级布局的不合理导致了公平可及性的严重欠缺(农村诊疗包括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县及县级市医院、县及县级市妇幼保健院的所和站、县及县级市专科疾病防治院的所和站)。

   (二)农村三级非营利卫生网络覆盖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然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仍然不健全,非营利卫生服务机构不能实现全覆盖。当前,医疗改革的市场化之争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影响尤为明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9年2658家综合医院、387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277家乡镇卫生院为个人所有。该资料也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做出了专门的统计。根据统计所得,部分地区营利性医疗机构数量比重在一半以上。在此,我们要强调的是,农村医疗卫生问题与城市有明显的区别。在城市,居民可以选择不同的医院获取医疗卫生服务;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在远离城市的农村地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是农民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途径,具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作为农民获取医疗卫生服务的主要途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果偏离了非营利性,对农民的影响是难以衡量的。农村医疗服务机构的营利性质,一方面会增加农民的卫生费用支出;另一方面,部分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利用其相对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不考虑提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可能会对农民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再次,医疗服务保障不到位会严重影响公平的可得性。

   (三)农村卫生从业人员构成问题

   根据表3分析可知,作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主体的乡镇卫生院,学历及职称构成较低。2005年,仅有2.2%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本科学历,仅有0.8%的乡镇卫生院人员具有高级职称。在学历构成方面,中专学历为乡镇卫生院人员的主要学历(58.7%)。在职称构成方面,中级及中级以上的从业人员仅占13.8%。这种卫生从业人员结构难以为农民提供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构成情况更加令人担忧。根据表4可知,2009年的125.1万村卫生室卫生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仅有12.4万人,注册护士仅为1.4万人。不具备独立行医资格的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占88.97%。

   (四)农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的管理体制问题

   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部分地区称之为社区卫生服务站),同样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一般是按照一体化的要求,由私人诊所合并或整合而来。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定位是非营利性卫生服务机构,其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对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具有很强的独立性,资金来源上没有直接的财政拨款,其从业人员也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卫生监督机关难以对其进行直接有效的管理。具体表现在从业人员的监管、考核和聘任等方面。由于卫生监督机关往往不具有直接的人事管理权限,只能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高从业人员的水平和素质,难以通过人员的聘任、交流等方式提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三、实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造成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欠缺的原因,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制约,即我国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供求比例失衡;另一方面是内部环境制约,即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体制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方面。为此,我们认为,应从改善外部机制与内部机制两方面入手,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逐步实现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其中,外部机制改革应是加大农村医疗卫生资金投入,内部机制改革包括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人事管理等方面。

   (一)实现农村医疗卫生财政投入的公平性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指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对医疗卫生服务而言,公平性不是要求每一个人拥有同样水平和程度的医疗卫生保障或者拥有同样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而是要求为每个人提供最低限度的医疗卫生与医疗服务机会[5]。也就是说,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与卫生服务的客观需求应该相匹配。其中,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主要在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上。按照公共物品理论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属于准公共产品范畴,公民拥有公平享受该服务的权利。然而,由于历史上城乡卫生费用投入比例与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比例失衡,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不应求现象较为严重,农村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有待提高,再加上农村医疗卫生基础条件相对薄弱,这就迫切需要政府在公共财政上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6],在分配比例上增加对农村卫生费用的投入。我们认为,真正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应该是公民在享受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方面,不论城乡都能享受到同质量的服务。

   (二)确立以非营利机构为主体、营利机构为

   补充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

   在农村地区,应当坚持以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7]。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主体地位,不是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总量上占优势,而是在全国都应当建立提供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公共物品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这种卫生服务体系,应当做到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它参照的对象是农村三级基础教育体系。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是鼓励医德高尚、医术水平高超的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这种医疗卫生服务,主要通过技术、效率、特色服务以及针对细分市场等方式与非营利性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展开竞争,让农民获得自由选择医疗卫生服务的权利。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补充不应当取代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以营利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为补充,可以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之外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的实现。

   (三)改革村级卫生机构人事制度

   当前,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没有明确的身份定位。他们不同于乡镇卫生院卫生从业人员或者乡镇及农村中小学教职员工,他们没有事业单位的编制,工资待遇上也没有财政拨款(部分地区享受一定数量的财政补助)。这种人事制度,不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收入来源主要依靠营业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重了农民负担。因此,我们认为作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基础的村卫生室,应当参照农村中小学的编制管理制度,为该类卫生从业人员的补设编制,在工资上逐步实现财政拨款,完善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同时,纳入编制管理,有利于实现卫生监管部门对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进”“管”“出”等方面的人事管理,从而提高村卫生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

医疗卫生体系篇10

医疗保险体系覆盖下医疗卫生机构其绩效管理体系中,以卫生行政部门为监管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管理以医疗保险机构为主体’医疗保险体制下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管理方式以按人头付费的制度为主。按人头付费的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险机构管制下实施人头付费标准。第二’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下采用按人头付费的方式。第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下实施“结余归己、超支自付”奖惩制度。其中,付费以绩效管理理论为标准,同时是考核的最佳指标;付费方式是考核的最佳方式,剩余控制权是奖惩的最佳机制。

2两种绩效管理制度的本质性区别及原因

2.1两种绩效管体制本质性区别

目前,我醒疗保险棚細于政赫式_額事业单位,在此翻之上’社会医疗保随经办体系显示的是政府的责任以及机构的公益特征,但该体制会造成参保人同保险人之间缺乏激励性的相容机制。全民医疗服务体制之下,大众通常以政府行政角度(管制角度)去进行公立医疗机构绩效管理的内涵解构,并以此角度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体系加以定位。在此情况之下,医疗服务体系覆盖下的医疗卫生机构其绩效管理体系就其本质上而言,是绩效管制方面的体系。医疗保险体系覆盖下,大众通常以政府管理角度(治理角度)去进行公立医疗机构绩效管理的内涵解构,并以此角度对公立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制度予以安排。

2.2两种制度差异的根源

造成两种制度差异的根源主要有如下三个因素:第一,费用支付标准存在很强的科学性。医疗机构参照相关规定对人头付费标准予以落实,按人头付费是市场机制中医疗服务的供求双方实现公平博弈的结果,按人头付费的标准不会因“虚高”现象而对医疗服务中的需求方造成不利,同时也不会因医疗服务价格“虚低”对应供方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促进医疗服务中供应以及需求双方“均衡”局面的实现。反之,由行政机关构建的机制和制定的收费标准,必然代表供应方的利用且出现一时低一时高的情况,很容易使医疗卫生服务价格出现波动以及扭曲,以此使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资源的配置不具备合理及有效性。第二,预付费方式有激励体系。医疗服务机构的付费方式就本质而言,是医疗服务当中需求方对供应方进行的绩效管理体系’各种类型的医疗保险付费形式对医疗机构约束以及激励机制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医疗保险中若使用后付费方式,会形成医生、医院的单点形式,患者及医保对医疗费用产生约束以及激励作用。后付费方式的约束以及激励机制容易使医疗机构养成以成本为核心的服务思维模式,进而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费用予以控制对医疗卫生服务价格进行优化。医疗保险的预付费形式是对医生诱导患者消费的约束,同时还是有效的过度医疗治理机制。第三,按人头付费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按人头付费的方式之下,我国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常常能够以:防未病、治小病、转大病的理念进行职业行为的规范,以此减少大众医疗费用中人头费用的支出,最终促舰方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由此可见,按人头付费w方式支概疗麵更符合当翻情下医疗卫生机的转舰务、撫诊治、公共卫生等e疗功難定位。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