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十篇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十篇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5:44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1

我区在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全覆盖的基础上,依托村(社区)妇女儿童之家,进一步拓展社会家庭教育阵地,加强村(社区)家长学校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各村(社区)的特点,我们通过“假日讲堂”、“周末讲堂”、“小候鸟图书室”、“儿童快乐家园”等,开展常态化的指导服务,把家庭教育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文体活动结合起来,利用寒暑假、周末时间,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亲子一天游”、“妈妈,我向对您说”演讲比赛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尊老、爱幼、勤学、谦让等优秀品德的培养活动中,指导家长培养孩子学习、行为、思想等方面的好习惯。同时开展“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组织开展优秀家庭教育论文征集、“优秀家风家训征集”等评选活动,深受家长欢迎。

人才队伍是家庭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作为区级层面,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没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可以借力。对此,我们一方面外请高层次的专家授课,并通过聘任心理咨询师、顾问、兼职讲师等方式建立关系,定期授课、答疑解惑。另一方面对内挖掘潜力,完善人才库建设,加强系统化培训和专题培训,培养“土专家”。如优秀家长队伍,爱心妈妈志愿者队伍,在组织专业化培训的同时,指导撰写亲子教育案例和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家长论坛、观摩互评、专家点评提升后,到家长学校现身说法,以生动的故事、鲜活的实例启迪家长,一些课的欢迎程度不亚于外聘专家的课。比如我区大学生村官志愿者为家长和孩子演讲的《怀感恩之情,为感恩之行》,心理老师周有玉为参加中考学生的父母讲的心理辅导课程《助孩子放飞梦想》,都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欢迎。

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如果孩子的身心不能健康成长,幸福家庭就无从谈起。下一步,我们将以我区新成立的“幸福家庭服务中心”为载体,重点实施“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引导父母教育自己的子女树立理想,勇于实践,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1、成立青苹果之家。与区未成年人指导中心联合,在相关家长学校建立青苹果之家,购置未成年人心理辅导工具,打造宣传阵地,设置心灵热线,近距离与学生和家长沟通,为未成年人排解心理困惑,从而更好地调适亲子关系。

2、开展团体辅导。针对未成年人普遍存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问题,在学校组织家长和学生开展团体授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以丰富的形式,帮助父母和孩子得到精神体验,共同实现精神成长。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2

一、优秀生问题根源分析

首先,社会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当前的90后高中学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甚至几个家庭的小太阳、小皇帝,独生子女固有的问题在90后高中生身上表现得尤其典型。加之社会的变革,思想价值观的多元化也在他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其次,传统教育对所谓优生的“袒护”由来已久:在绝大多数学校,但凡对学习比较差的学生管理较严,而对品学兼优学生的管理则有些放松,这种病态教育观念的长期广泛存在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这样,环境的影响、思想的偏爱、管理的疏忽共同“造就”了优秀生的这类问题。

二、具体案例分析

个案举例:李××是我班入学成绩前十名的学生,他基础好,思维灵敏,学习效率高,学习上的许多问题都难不倒他;其次,书法不错,班会主题、板报壁报设计市场成为他露脸的园地;另外,还是校广播站的播音员。按理说,这么优秀的学生真是无可挑剔了。可是,随着接触时间越长,我发现他身上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周围的很多同学甚至科任老师也向我反映他的很多小毛病以及对班级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优越感太强,争论问题时喜爱咄咄逼人,对别人冷嘲热讽;凡事喜欢自我为中心,自命不凡,看不起其他同学,听不进其他同学的意见;宿舍内务一塌糊涂,屡教不改;对老师布置的作业不屑一顾,带头不交作业还振振有词……

病态诊断:这样的问题优秀生在我们班级不只一个,有几名同学或多或少存在这种现象。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对这些问题的共同成因管窥一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类学生一般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深受老师的赞扬、家长的疼爱、长辈的呵护,长时间在同伴们的羡慕和自己的骄傲中成长。人们看到的通常只是他们漂亮的分数,却淡化甚至忽略了对他们思想品德、纪律观念、礼仪待人等方面的教育和要求,甚至在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不忍心去批评,不舍得去板起脸来严肃对待,正所谓“一俊遮百丑”。时间一长,他们独断骄横、自命不凡的性格逐步形成,愈演愈烈。

危害分析:要知道,如果长时间被优越感所包围着,势必会导致固步自封,停滞不前,最终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成为井底之蛙,困囿于狭小的视野,而看不到广阔的天地。作家冰心在她的诗集《春水》中曾经写过一首寓意深刻的诗:“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优秀生的这种“病态”如果长期任其发展下去不加以矫正,只能一步步病入膏肓,陷入不可救药的境地,最终会使他们自己得不到拥有的提升,达不到更高的高度。

矫正策略:重视心理的疏导,采取“心理战”,通过一些具体措施打开其心结,让其认识自己不足,开阔他们的视野,改进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方法步骤:第一,进行细致耐心的谈心教育。我对自己的定位是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年的感触是:由于身份的差异、年龄的代沟,实际上“益友”比“良师”更难做得多。所以我首先尝试尽量以一个朋友的心态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第二,注重借力教育。首先我主动跟其他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各位老师的看法,虚心跟他们探讨向他们请教,获得了不少的一手材料和启发;同时把这些老师的意思有选择地向李××进行了渗透,让他知道不仅仅是班主任而是大家普遍对他的一些思想行为不敢苟同,让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我还不失时机地跟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探讨教育改正的方法与思路。第三,通过各方面的对比,让他确确实实认识到自己的确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由优越感变成危机感。例如:我定期进行全班对班干部的满意度民主测评,通过支持率的巨大反差让其反思自己在工作上和与同学的相处等方面有很多的不足;通过大型考试后成绩与预期的对比与他人的对比,让其明白仅仅依靠“小聪明”,不进行扎实的学习是不能胜任高中学习的。

就这样,“多管齐下”,李××的思想终于慢慢地走向了正轨,常规与学习方面的表现也进步了不少。

三、教育感悟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3

关键词:家校联手;专题讲座;家委会

幸福起航奠基础,家校联手共育人。淮安市淮海路小学本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努力探索家长工作新思路,增强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沟通力的目的,以“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努力创设“同步”的学校、家庭教育,“同心”的教师、家长教育,“合力”的学校、社区教育,以期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家校沟通

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队伍管理建设,提高班主任教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强化家校联系工作。每月开设“和美班主任”论坛,其中有一期就围绕“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艺术”话题进行了沙龙研讨活动,班主任围绕主题分别从家校联系簿、校信通、电访、家访、家长会以及如何和家长一起填写《少年儿童成长手册》等方面畅谈了自己的具体做法、深刻感受和成功经验等。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家访次数不少于所任班级学生的2/3,以便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交流,研究交换教育学生的意见、措施,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网络平台的管理,在校园网特设“家长学校”栏目,及时上传宣传教育教学活动信息,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各班设立班级网站,建立班级QQ群,有效利用“校信通”平台,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和沟通,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

三、举办专题讲座,正确处理家教问题

家庭教育是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学校是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为了达到家校合作更好地教育孩子成长的目的,本学期我校先后邀请了两位教育专家来校做讲座。10月12日我校特邀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天赋亲职教育课题组的专家王岚老师,为家长做了“品质塑造孩子一生”的家长会专题讲座。她从“关注孩子的学习品质和自信品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读书习惯、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几个角度,用了大量的案例使家长意识到孩子的命运和未来一直就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也让家长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且懂得了通过何种方式才能让孩子的素质得到最大的提升。

11月19日我校又邀请了特级教师秦汝高老师,为学校数百名学生家长就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他为参会家长阐述了小学学习辅导的独特性,并且介绍了实际考试的技巧。同时就家长的辅导及要求提出了更为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案例鲜明,见解独特,博得了家长一遍又一遍的掌声。

四、办好家长学校,有效进行家校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对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尤其是性格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教育实效性,一学期共召开三次家长会。第一次家长会上各级部针对学校特色、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学段目标等与家长展开探讨:低级部侧重于幼小衔接后的常规养成教育、学校认同感、特色活动的了解与交流;中级部着重就行为规范巩固、特长发展、学习困惑等与家长沟通;高级部则围绕心理叛逆、个性发展、学段要求等与家长深入交换意见。这次家长会热烈而和谐,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进一步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展示了家校合力育人,和谐共赢的良好态势。第二次是期中家长会,全校分级部共做了近40块展板,展示了优秀教师、学生的事迹和照片,展示了学生精彩的活动场景,吸引了众多学生和家长的目光。每位教师都认真准备了家长会发言稿,分管校区领导仔细审阅,并提出建议。各科教师运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向家长详细介绍了半学期以来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分享了孩子的点滴进步,对在品德、体育、劳动等方面涌现出来的优秀学子予以表扬,集中探讨了安全意识、心理健康、学习习惯养成等问题。第三次家长会是期末测试后,班主任全面总结一学期工作和测试情况,各班开展“家长论坛”环节,让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介绍经验,在交流中共同进步。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对孩子的进一步了解,为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发挥家委会作用,邀请家长参与管理

为着力推进家委会工作制度建设,提高科学民主管理水平,提升教育合力,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在校关工委领导的指导下,我校成立了新一届家长委员会。10月12日,淮海路小学召开了家长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上首先分管教学和德育的两位校长回顾总结上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及新学期工作安排,随后,家委会王主任通报了新学期家委会工作计划草案,并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及社会关注的话题,开诚布公地与学校沟通交流,表达了真诚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本学期家长委员会和校关工委领导邀请部分家长参与了学校开展的多项活动,如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学校定于每周五为“家庭读书日”,希望每个家庭在周五这一天,关闭家里的电视、电脑,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又如,学校邀请一年级新生家长参加“红领巾心向党”新队员入队仪式。仪式上,家长手捧鲜艳的红领巾,为自己的孩子庄严地戴上了神圣的少先队员标志红领巾,并互敬队礼,家长们在为孩子整理好领巾,送上嘱托和期望的同时,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共同感受着这一亲子时刻。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4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工作中心,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有关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指示精神,突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工作重点,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为原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素养为目标,通过不断开拓创新、整合德育资源,整体构架中小学德育体系,把理想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行为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推向新的高度,提升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使我校德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思路

1、确立一种意识:以学生为主体。

2、抓住两条主线:心理健康教育,生命安全教育。

3、实现三个结合:教育与教学的结合,传统与现代教育手段的结合,思想教育与环境熏陶的结合。

三、工作目标

1、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2、进一步发挥班主任、队干、班干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3、规范常规工作,努力争创德育特色。

4、正确处理突发事件,创平安稳定校园。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对全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指导,树立新的德育理念。在教育思想上,大力倡导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的理念。在德育工作上,积极倡导“创新、务实”的作风。在班级管理上积极倡导“向德育要质量”的理念。

2、加快学校德育人才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内德育管理网络,深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强化教师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组织一次经验学习;抽查一次班主任手册;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每学期进行一次“常规管理优秀班级”、“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评比。加强制度建设,挖掘资源,培养学校德育人才。

3、健全学校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行教育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强化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思想品德课和学科渗透教育研究,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评选“三好学生”或“星级学生评选”,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表彰;关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建立学困生档案,关注学生每一步的成长;建立学生成长档案。

4、积极拓展、整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加强与校外德育基地的联系,加快学校德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功能;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的功能。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家校互访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切实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家教质量。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5、完善德育考评机制。评选星级或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鼓励学生健康成长。

6、加强德育科研工作。重视学校德育科研工作是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的保证,尤其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德育研究工作是我校德育研究的方向与重点。因此,积极鼓励教师撰写德育论文,加强学生个案的研究,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研究如何充分发挥“心语小屋”的作用,为学校教学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五、各月活动安排

三月份:

1、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仪式。

2、进行新学期第一次隆重的升旗仪式。

3、召开新学期第一次班主任会议,布置新学期工作。

4、制定2011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

5、雏鹰争章(即学生星级评选)系列活动

6、开展纪念、学雷锋活动。

7、召开辅导员会议、队干部会议,布置少先队工作计划。

8、开展“植树节”系列活动,加强学生的环保教育。

9、小学生跳绳比赛

四月份:

1、鲁西文化进校园活动

2、组织师生祭扫烈士陵园,缅怀先烈系列活动

3、以“振兴中华是我们的责任”为主题办一期黑板报。

4、召开校少代会。

5、开展一次法制讲座。

五月份:

1、中队积极筹备庆“六一”文娱活动。

2、出一期以“劳动创造一切”为主题的黑板报。

3、发展一批少先队员。

六月份:

1.评选学校“德育先进个人”工作

上半年学校德育工作总结,下半年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2、庆“六一”系列活动。

3、举行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评选表彰优秀班主任、辅导员。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5

当前,我们国家几岁的宝宝,其父母基本都是80后、90后的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他们身上的“独”“任性”等教育问题,让教育难度系数陡然增加。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到底应该怎样培养教育呢?或许您可以从蒙学中得到启发。

案例

平平是小班新入园的宝宝。在别的宝宝“分离焦虑”哭泣的时候,他静静地在一边观看。当宝宝们渐渐适应集体生活,停止哭泣开始和老师小朋友们做游戏时,平平时而游戏,时而四处乱跑,随便拿起自己好奇、喜欢的玩具,然后随手一扔。他还随意打断老师和小朋友们说话,喜欢的玩具即便别人正在玩,他说抢就抢,不给就打人。平平的表现引起了小朋友们的不满,大家都不喜欢和他坐在一起游戏。老师和平平爸妈沟通,平平妈妈说,平平在家让老人给宠坏了,说一不二,想干什么就得干什么,老人不让父母管。有老人撑腰,父母批评教育时,只要平平不爱听,对父母也是抬手就打。

分析

1.平平的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中心”,这是2~7岁儿童会不同程度表现的倾向。

2.“四老”、父母等宝宝的直接监护人,对孝亲敬长、团结友爱等优秀传统文化品德教育淡漠,甚至无视。只是一味地顺从、宠溺宝宝。

3.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教育、家庭与社会教育不一致。

建议

类似平平这样让人头疼的宝宝,爸妈可以尝试从传统蒙学文化的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1.关注宝宝身心健康成长。爸妈可以通过和老师交流、上家长学校、专家咨询、查阅网络和书籍等多种途径,学习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了解宝宝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并以积极的态度理解、引导、支持宝宝,让宝宝身心健康地成长。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6

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至关重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教师与父母如何配合才能教育出具有美好心灵,具有创造力、有信心、有责任心、有责任感而且乐观向上的孩子呢?我们架构起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长的认同感和合作心,较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同步协调发展,特举行家庭教育征文活动。

一、征文范围

围绕家庭教育的学习心得、育儿体会、读书笔记等,(征文内容建议:指导孩子交往的案例、指导孩子学习的案例、孩子习惯培养的案例、亲子沟通中的案例、读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的体会等等)

二、参加对象:幼儿园全体家长

三、活动时间:2014年5月5日至5月16日

四、征文方式:

2014年5月16日前把征文案例的电子文档交到各班班主任处,各班班主任于5月19日前上传到教学处。上交征文时同时一并上交1、2张亲子家庭照。

五、文本要求:

1、在案例文本中运用日常生活中教育细节的真实故事。

2、案例文本撰写的可以是成功家庭教育细节,也可以是缺失的家庭教育细节。无论哪一类细节,对细节的描述以及生活中的故事一定要阐述详细,不应空发议论。

3、案例文本内容格式

(1)标题:细节名称,字体:宋体三号加黑居中。

(2)正文: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故事、教育细节的分析、教育细节的效果与反思,字体:宋体小四。

4、案例字数不限。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老师动员幼儿家长踊跃参加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尽量全员参与,每班上交不少于5篇。

2、幼儿园组织园骨干老师进行征文评选,最后评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优秀奖:若干名,颁奖仪式在毕业典礼进行颁奖。征文以展览的形式展出,并上传幼儿园网站供学习交流: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面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个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8

【关键词】模拟法庭法学实践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在构建法制社会的进程中,各行各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并对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但是,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法学教育的过程中,仍旧以理论教学为主,未充分了解实践教学的重大意x,再加上很多法学教师尚且没有掌握有效的实践教学技能,这就导致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法学实践能力一直不够理想。而模拟法庭作为一种新颖的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可为学生创造参与逼真法庭庭审的机会,使得他们在真实的参与中深刻理解教材法学理论知识,并不断积累应用法学知识的经验与技巧,有助于学生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那么,在模拟法庭教学模式中如何科学设置法学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是教师急需思考的问题。

一、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特点

模拟法庭是一种开放式的法学课程教学形式,之所以会备受重视,是因其颠覆了传统法学课程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的模式,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快速提高学生应用法学知识的水平,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优化与增强。主要特点为:

1.真实性

案例的真实性可让学生产生置身其中的感觉,可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兴趣。为了充分彰显模拟法庭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点,很多高校在法学实践课教学中,都把真实案例当成教学素材。

2.实践性

学生在真实的法律知识应用中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可显著增强自身写作文书的能力。所有司法程序的开展都需要与之相关的法学知识为支撑,在模拟法庭中,学生了对行政、行事及民事案件的一般庭审程序有详细的了解,并且在参与庭审的过程中,学生还可明确了解自身所掌握法学知识的实际情况,从而为后期的理论学习指明方向。

3.体系性

学生在庭审中可熟悉诉讼程序并掌握法律在未来岗位中的应用情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件素材中,就应分析与了解争议焦点,掌握当前的所有证据与解决争议还需要什么证据,然后初步起草解决案件的文书与方案,涵盖诉讼、证据与财产保全及调查等程序。

二、模拟法庭在法学实践中的教学内容

将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法学实践课教学中,可提高学生的司法程序操作水平及正义意识,还可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能力。因此,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应涵盖庭审程序的拼接与梳理,还应借助多层次、全方位、分模块的发过誓精心编排教学内容,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法律知识,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打实基础。在笔者看来,模拟法庭的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撰写司法文书

当前,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司法文书课程,其核心目的是提高学生书写法律文书及应用法律语言的能力。不管是在审判、检查、公证还是侦查,都会用到司法文书,因此书写司法文书技能是每一个与法律有关从业者必备的重要技能。另一方面,公证机构的委托证明书、证明书等都是司法文书涵盖的内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对高校学生来讲,掌握必要的司法文书撰写技能,是其未来参加与法律有关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高校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模拟法庭教学法组织实践教学活动时,应将司法文书撰写设计为主要教学内容。

2.收集证据与物证技术

物证技术是指案件中有可能作为无证的痕迹、文书、物质及物品的鉴定、提取、记录、识别与发现的方法的总和。依据所研究类型的不同,物证技术通常可划分为电子物证、音像物证、生物物证、化学物证、文书物证、痕迹物证等技术。与物证技术有关的内容十分复杂,并对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而证据的整理与收集是法律相关从业者的重要工作,只有明确正确的关键性及真伪,才能确保案件结果的公正性。因此,怎样利用与组织证据链以提高案件事实的客观性,是取胜于法庭、给当事人争取胜诉机会的最大筹码,也是一名优秀法律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重要技能。

3.司法心理学

司法心理学是心理学家与法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当前,心理学受关注的范围非常广泛,尤其在司法领域中。对高校学生来讲,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可更恰当地处于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纠纷,借助对当事人心理的科学分析以便更科学地判断当事人的动机与行为,从而更客观地理解当事人具体行为时的心理状态,进而判断出其行为的具体属性,最终为应用法律知识解决问题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很多人对犯罪心理学的关注程度很高,对心理学进行研究其实是一件有趣的活动,如果高校学生能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研究相关心理学知识,就会显著增强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还会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快速发展。

三、模拟法庭在法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高校法学实践课中应用时,通常应涵盖以下几个流程:选择案例、合理分组、划分角色、准备素材、正式审理、总结分析,所有学生都应有机会参与其中,并扮演好一定的角色。具体来讲,模拟法庭教学法的详细流程如下:

1.选择案例

教学案例是模拟法庭实践教学中的关键因素,其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成效的优劣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教师选择的案例较为典型的话,就可显著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及参与积极性。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从以往案例、律师事务所或法律案例中挑选一些具有典型性且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关的案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只将案件目标、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学生,而案件的进展及最终结果需要学生自己把握。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依据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标需求,恰当把握好案件的复杂程度,如果难度过大或争议过大的话,就会干扰学生的判断,最终阻碍了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2.合理分m

依据具体的庭审案件详情,组成诉讼参与组、审判组、被告组及原告组等,依照学生的特点及意愿把他们划分到一定的小组中,使得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案情,挖掘有利的证据,并把对案情的分析情况汇总到庭审代表。通常情况下,庭审代表都是各个小组中的优秀者,他们应有着高超的应变能力、丰富的法学知识、坚定的意志。各个小组的庭审代表应将各种观点综合到一起,以便快速找出突破案件的切入点,并制定出其他小组可能提供出的证据的应对策略。

3.准备资料

参与模拟法庭实践教学活动的学生借助收集证据的方式尽可能多地了解法律事实,依照各自角色情况形成恰当的角色意见,在此基础上书写法庭文件,涵盖:结案总结、审判书、辩护词、词、答辩状、公诉书、书等,并独立设计出庭方式。为了让学生为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做好充足准备,就需要教师在正式庭审之前,组织学生观看优质的庭审视频,使得他们对其中要用到各种材料及程序都有细致而明确的了解,并帮助他们学会更多的专业术语。

4.模拟庭审

庭审过程与环境应和现实中的审判模式保持一致,有先进的设备,像录放机、投影仪及电脑等,学生的服装应可明确自身的身份与角色。各方代表应把自己的观点详细而明确地阐释出来,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多次预演需要述说的观点,还可补充论据,以逐渐提高各辩方参与者的随机应变能力,从而有避免学生只会依据预演程序“表演”庭审过程,而限制了学生变通能力的发展。

5.分析总结

完成庭审程序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整个模拟庭审的过程及每个角色的具体表现,进行客观而中肯的评价。针对案件审理中牵涉到的法律问题及有争议的内容,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分析与探究,以帮助学生明确法律知识具体意思与应用范围,从而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还应保存好与庭审有关的素材,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储备参考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应激励学生对模拟法庭的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与分析,最终写出规范的实习报告。

总之,在高校法学实践课中应用模拟法庭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为学生创造参与庭审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助于学生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应依据学科特点及自身条件,积极为学生提供模拟法庭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软硬件设施,最终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法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兵.搭建高校法学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的新探索――以模拟法庭赛季为主体的尝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5):46-49.

[2]李清宇,王晓萍.试论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特点及其完善――以法律诊所教育的借鉴为视角[J].教育教学论坛,2013,(26):95-97.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9

在语文教学课程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还有真正能领悟语文教材中的真正内涵。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感悟案例中人物的情感,从中领会到真、善、美,增强对世界的认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培养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传承古老文明,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需要,也是当前进行和谐社会构建的要求,有利于传播社会正能量。在小学阶段,正是孩子辨别意识、良好行为养成的阶段,在语文课堂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过程中展开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二、为什么要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培养中的作用

(1)语文课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材的学习接受知识,同时包括思想的升华。语文课程中不乏有优秀的德行操守的案例,不论古今,都是加强德育教育的好的素材。通过教材中的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对此有所感悟。语文课程中的案例是现成的教学材料,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中便可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因此,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利于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2)课堂教学是进行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培养的重要场合。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加强德行的培养便是传道的过程。教师传播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做人的道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课程决定了教学情境更适合进行小学生德育的培养。

三、怎样在语文课程加强德育培养

(1)利用语文课程中的优秀德育案例说明。语文课本中不仅有古代品德典范的例子也有近代优秀人物的事例。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不H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也潜移默化的接受精神的洗礼。不但有提高自身修养的优秀文章、名言警句,也有增强爱国意识、感恩意识的直观素材。这位我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媒介。

(2)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要求。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这个是模仿力强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孩子辨别是非能力差,但模仿、学习能力极强。身为教师,要加强自身要求,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通过严于律己,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尤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正能量的传播。

(3)从实际生活取材,提高课堂趣味性。从身边的小事说起,注重生活中的点滴,多以身边的人或事为例,通过各种善行义举,缩短学生与人物的距离。学生可以近距离感知品德高尚的人物的性格特点,以身边真实题材为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4)安排学生适当的进行善举的活动。从小培养学生感恩他人,帮助他人,理解他人的良好品德。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安排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善行义举活动,不仅提高自身德行,也是回馈社会的良好行为。例如:关爱社区老人、在家庭中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团结同学等行为。这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友爱他人,在潜移默化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结论

通过语文教材案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世界真、善、美的理解和感悟,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语文课程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播与德行的培养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使小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形成行为习惯,促进自身的全面成长,在学习的道路上没有缺失。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险,有利于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雪冬.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考试与评价,2016,08:10.

小学生家庭教育优秀案例篇10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 和谐德育 教育理念

一、课题主旨

现代教育提出的和谐教育理念,其主旨就是透过调节各种教育模式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助手和补充。它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奠基作用,其教育效果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整个社会风气的优劣、国家民族的兴衰。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更新家教理念,重才更要重德;要关注孩子心理,做好良师益友;要注重榜样示范,强调潜移默化;要讲究德育策略,培养良好习惯,提升孩子处理德智、人际、身心等诸方面关系的能力,使孩子在文化素质、道德质量、社会交往、身心健康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题探究

构建家庭和谐德育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教育的基本工程,是实现“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它包括家庭美育、德育、家庭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指导、健身指导等,透过家长的言传身教,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验,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下一代,并伴随孩子们一起走在人生旅途上。近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工作取得初步进展。

(一)制定下发研究课题形成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四平市教育局的安排,确立了以“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经历教育体系研究与实验”课题立项工作,它作为构建全新的德育理论体系和操作体系,引领德育工作方向,深化、拓展家庭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根据不同校情、班情制定课题内容,开展课题立项、实施工作,并积极开展经历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家庭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优秀案例分析等,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

(二)建立家长联席会制度。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建设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家长联席会即在学生家长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家长组成,设会长、副会长和各位会员,共10人。工作职责是让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科学监督者,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帮助学校解决学生教育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办好民众满意的学校献计献策。家长联席会会议每学期召开两次以上,并每两年开展一次市级“十佳家长”评选活动。透过家长的参与,力争实现教育全方位和优质化的要求。

(三)采取措施普及家教知识。要求各校做好收看省教育电视台每晚20:09分在“亲子港湾”栏目播出的家庭教育科学知识讲座和案例分析节目的工作。特别是通知学生家长进行收看,并要为省家教工作提供案例、话题。充分运用《家教指南》等刊物宣传家教知识,聘请北京专家、“知心姐姐”到学校开展家教知识专题辅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四)加强家长学校建设。进一步强化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家长会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并要求各位老师,尽可能多使用网上通讯工具,如QQ、博客等与家长联系,勤沟通,勤反馈,建立对学习成绩较差、纪律较差学生的帮教工作。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家长学校”开展工作。省教育厅和省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联合建立的“网络家长学校”,主要开设教育新闻、名师名校、学生乐园、德育阵地、心理导航、专家在线和家教通等内容,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空中”教育网络体系,为学生家长提供便捷、高效的交流途径,成为推进家庭教育工作、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形成“家校合力”的重要载体。

三、课题研究发现的问题

成功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同,有很多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给了我们以启示:昔日“孟母三迁”的故事,让人感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重要;爱迪生,因为母亲的宽容、理解和支持而成就了一生的发明;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和法国的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均是因为继母的影响;第29届北京奥运会被誉为“外星人”的菲尔浦斯虽然从小患多动症,也是因为母亲对他的不离不弃,最终成为一名游泳名将;中国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也是因为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在这些成功的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为我们做出了榜样。目前,在学生的德育发展中明显存在着“5+2=0”(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5)的现象,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严重妨碍和谐德育建设。家长期望值太高、家庭教育内容萎缩、家庭教育方法不当、监护人素质不高等等,不仅影响孩子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形成,而且阻碍孩子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表现如下:

(一)教育方法不当。俗话说,物以稀为贵,现代家庭中孩子少,独生子女多,一个孩子自然成了中心,成为三个家庭的宝贝,不问青红皂白一切满足,结果是造成六个人养了一个小地主,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尤其是在物质上,只要孩子需要决不打折扣,由于溺爱,自然造成教育方法不当,导致孩子懒惰、自私等坏毛病,子女世界观形成后的坏毛病真的改不了了,家长才感到伤心,但为时已晚。

(二)对孩子限制保护太多,不信任孩子。家庭主要成员,特别是父亲,以家长自居,动辄批评孩子,不让孩子干这,不让孩子干那。把孩子仅仅看作是被管的对象,把德育看作是管制孩子,不让孩子出事。孩子若出了一个小问题,就横加指责,甚至破口大骂,动手打之,用脚踢之。孩子犯了错误,并已讲清了真相,家长则要让孩子讲得更严重些,孩子思想质量方面有了进步,家长则表现出怀疑。有时为了避免出事,家长又表现为能包办代替的则尽量包办代替。剥夺了他们发展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自立和信心。

(三)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往往做不到,并连连犯错误,给孩子造成恶劣影响。如家长酗酒、打麻将,好逸恶劳,作风不正,不讲礼貌,不注意公共卫生,甚至小偷小摸,违法犯罪等。使孩子没有在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成长,受到不良习惯的熏陶,久而久之,形成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渐扭曲,扰乱社会秩序甚至导致犯罪。转贴于

四、家庭和谐德育的对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这两个“第一”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古语有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最早形成的便是家庭教育,人类几乎所有的文化积累都得益于家庭的传承。一个人呱呱坠地后感受到的最初温暖来自父母,父母与孩子之间从此建立了亲子关系,家庭中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将对孩子的终身产生巨大的影响。社会中许多个案证明家庭和谐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态度行为、价值理念、未来成就。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是父母成为孩子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烦恼时候第一可信赖的倾诉者,家庭也就成为孩子成长的温馨港湾。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才会有一个可靠的基础。

在今后的家庭和谐德育研究中,我们将强化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针对性和灵活性。家庭教育相对学校来讲,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学校是专门传授知识、培养人的场所,侧重点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开展以群体定向为本的学生品德教育。面对的是学生群体,老师抓的是学生共性的东西,很难做到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个别教育。而家庭教育则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虽然家庭教育的重点不是也不可能对孩子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却可以进行品德教育。这由于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耳濡目染,它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亲子关系为主线,关系上具有密切性,心理上具有认同性,行为上具有示范性,不同于学校的师生关系。家庭对未成年人来说,好比一个“磁场”,孩子生活在其中,会不由自主地接受影响和熏陶,不由自主地向家长希望的方向发展。所以家庭德育的实施,不是从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开始灌输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社会交往中,使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也就逐步形成了。另外,透过模仿家长的道德行为与习惯,导之以行。

(二)更新家教理念,重才更要重德。“孩子是一本书,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青年,父母都在一页页往后翻,但要真正读懂它却十分不容易。”家长要意识到,家庭德育是造就孩子未来的最简捷、最易见效的方法,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成长的关键。因此,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用一颗孩子的心来对待孩子,要多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并学会倾听。

(三)关注孩子心理,做好良师益友。据调查,目前“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孩子健康的含义,更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家长应加强学习,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同时家长的引导是培养心理健康孩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当家长明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和“一味的迁就可能毁掉孩子一生”的理念之后,关键是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加强孩子的心理疏导:家长要尊重、理解孩子,特别是对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出现的情绪反复、行为多变要有心理准备。家长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