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7:19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1

一、综合性的原因

什么原因使得综合性成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之一?这要从该专业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小学生与服务领域———基础教育谈起。

(一)适应小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

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经历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同样,每个人在一生中对世界的了解与认识也要经历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路径,小学生无疑处于认识的第一个综合阶段。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处于发展早期,所见事物又是如此丰富多彩,所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大多是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在此阶段,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探究倾向多表现为“为什么”特别多,这些“为什么”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主要是整体的、综合的。[1]小学生的这一求知过程,可以形象地比喻为驾着飞船的宇航员徐徐向地球靠近时的所观所思。在由远及近的过程中,历经宏观—中观世界,不可能直奔微观世界。由此看来,小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显然首先是整体的、宏观的、综合的。基于小学生“认识的综合性”和“问题的综合性”的特点,就要求小学教师综合掌握各方面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不一定很深,但一定是内容全面的,包含自然、人文与社会知识的方方面面,使得教师在面对小学生提问时能够给予准确解答,共同进行讨论,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果小学生提问时教师当时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拒绝回答、闪烁其词或推荐其他教师回答,就会使问题的解答由于时间的迟滞而减弱效果,并逐渐弱化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教师在小学生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掌握与儿童成长发展广泛联系的基础性、启蒙性知识[2],也就是综合性知识。小学生长大以后,经过其筛选后感兴趣的深层问题由分科教学培养出来的中学教师回答,使他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如果用公式表达即为:小学教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

(二)适应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需要

我们通常把小学生比喻成幼苗,是因为他们如幼苗一样稚嫩,需要大量养分;同时也如幼苗一样脆弱,难经风雨,他们只有在和煦的阳光与温柔的细雨中才能健康成长。如果说全面的知识、准确的知识即综合的多学科知识是小学生成长的肥沃土壤与养分,那么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法就是抚育他们健康成长的和煦阳光与温柔细雨。与初中及以上学生相比较,教学方法对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一些。因此,培养小学教师的小学教育专业归在教育类专业之下,揭示了这一阶段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即“如何教”的知识比“教什么”的知识更为重要。从以上分析可以写出如下公式:小学教师的知识=“如何教”的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知识)+“教什么”的知识(综合的多学科知识)与“教什么”的知识是综合的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性特点一样,“如何教”的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与教学论知识同样也具有综合性特点,这些知识相互之间密不可分,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小学教师必须综合掌握并能够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处理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p.261)。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倡导知识的整体性,在纲要中强调小学阶段的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设置了一定比例的诸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艺术以及以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创造性为目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小学师资的培养规格必须是通识通才、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师。通与专或称为博与专代表一种智能结构,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对从业者的智能结构的要求是不同的,需要的是使得专才与通才的比例达到最优化。[4]高等教育关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争论由来已久,但有些方面应该讲已经达成了共识,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影响力量的地位和作用在不断变化,总的趋势是通才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接受教育的年龄阶段的提高而逐渐减弱”[5]。这句话反过来说就是学生年龄越小,越需要接受通才教育,那么小学教师当然就应该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通才。

二、综合性的具体内容

综合性既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综合才是符合小学教育专业特点的综合?是各门学科覆盖全面的拼盘式的综合,还是具有自身科学体系的综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小学教育专业未来发展与前途的不同方向。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性特点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多模块的综合

这主要从知识面、知识的数量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首先体现在知识的宽度、广度与数量上。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主要有综合型模式、分科型模式与中间型模式[6],就三种模式而言,课程设置基本均为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选修课模块。这些课程模块包括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实践教学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技能知识(音乐、舞蹈、书写)等等,既包括“如何教”的知识也包括“教什么”的知识,还涵盖了学生学历提高的考研知识。与培养中学教师的其它师范类专业不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育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置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考虑到学生以后的就业等问题,需要学生跨学科选修,且可多学科选修,如在中间型模式下文科方向学生可选修理科方向、英语方向的课程等,以适应从事两门以上课程教学甚至包班教学的需要。

(二)文理兼融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也体现在既要提高小学生认识自然与社会、开发智力的能力,还要提高其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意义与目的的能力。以上目标的实现似乎由分科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也能够实现,其实不然,因为关于世界的知识体系本身都是相通的,之所以人类将自己创造的知识体系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完全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需要。1959年,英国学者查尔斯•斯诺(C.p.snow,1905—1980)在剑桥大学做《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后引起轰动,他指出“由于教育背景、知识背景、历史传统、哲学倾向和工作方式的诸多不同,两个文化群体即科学家群体和人文学者群体之间相互不理解、不交往,久而久之,或者大家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或者相互瞧不起、相互攻击,导致‘人文学者对科学的傲慢,科学家对人文的无知’的文化危机”[7]。由此引出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争论最终得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只有融合才能克服人类生存危机的结论。其实,科学与人文犹如鸟的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高飞万里,竞胜长空。因此,小学教师只有文理兼融,具有全面认识世界的能力,其呈现给学生的知识才不会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准确的,而这正是小学生初观世界的正确面貌。

(三)理论与实践的综合

这主要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上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还体现在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与促进教育理论的实践彼此深化与提高方面。教育理论是理性认识的成果,它强调的是普遍性、逻辑性、本质及规律。叶澜教授把教育理论划分为三个水平层次:最初级水平是正确描述实践本身,严格意义上它不能算理论,但它已区别于实践本身;第二级水平是对实践的解释和说明,以揭示实践中的因果关系为主要任务,它已进入理论形态,但还是对具体实践因果关系的说明与解释;第三级水平是对某类实践的规律揭示,它已呈现基本的理论形态。[8](pp.160~161)由于不同层次的理论所具有的指导功能、指导范围、指导作用不同,企求用一个或一些教育理论解决所有教育实践问题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小学教育专业设置了一系列教育理论课程,力求使学生能够高站位、多视角看待教育实践问题。而目前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恰恰是由于教育理论欠缺致使课堂出现过于追求技术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的解决,一定程度上成为小学教师本科化趋势的理由所在。由于教育实践的对象是丰富多彩、充满生机的小学生,因此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一定是五彩缤纷、复杂、多变的。为了加强职前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小学教育专业进行了分段全程实践、总实习加大至一学期、顶岗实习等多方面探索,既包括学时数的增加,也包括实践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提高教师专业化能力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然,有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并不等于就能够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运用。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作用于教育实践的关键是转识成智。所谓‘识’,就是指作为系统知识的教育理论,所谓‘智’则是指具体的教育实践智慧”[9]。这对于理解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更好地处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

(四)知识传授与情感体验的综合

这主要在知识的理性传授与情感感染方面回答了综合性问题,即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体现在既要科学地掌握知识,又要通过张扬个性使所教知识生动、活跃起来。小学教育专业最终的服务对象是6—12岁儿童,鲜活的知识显然对他们更富有吸引力与感染力。“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10](p.276)目前大学生知识丰富,但想像力与创造力缺乏;学生考试分数高,但生活却并不生动鲜活、缺少色彩;学生实习课堂中对学生的表扬不断,但表情僵硬,语言和教学情境难以统一,对此,小学教育专业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小学教育专业的情感教育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从事小学教师职业的职业情感,遨游知识海洋的愉悦情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审美情感。在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通过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艺术修养。这些课程本身不仅仅让学生学到一些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加他们的审美视角与审美情趣,并把对美的感受表达出来。当然上述课程仅仅满足了第三个方面情感需要的一部分,第一、第二方面的情感需要则要求所有从事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学生的情感与对美的感知能力首先来源于大学教师的熏染。其实追求真善美从来都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乐此不疲的内心需求。人类将追求“真”的任务交给了科学,将追求“善”的任务交给了道德与伦理,将追求“美”的任务交给了艺术。因此,富于情感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对“真”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对“善”怀有深深的共鸣与敬意,对“美”产生由衷的赞叹与憧憬。只有这样,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内心充盈、步履坚定、激情满怀。

三、综合性与专长性的关系

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是一对矛盾。四年本科的学时数有限,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要顾及知识的横向宽度又要顾及知识的纵向深度显然难全其美。因此,既然承认小学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特点,承认横向知识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就应该认可适当减少纵向知识的现实。因此,应该明确以下几点:

(一)综合性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逻辑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获得知识的过程比喻为飞行员乘飞船由远及近了解地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学肯定处在离地球比较远的位置上,而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则依次靠近,研究的问题随着位置的逐渐拉近越来越小、越来越深、越来越尖。由于小学阶段讲授的知识处在宏观位置上,小学教师需要掌握综合性知识就成为小学教育专业自身的内在逻辑。因此,综合性是专业建设的需要,在综合性和专长性两者不能两全时,我们应该忍痛割爱,毫不犹豫地放弃专业方向知识的专长性,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综合性与专长性都是专业建设的需要,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对于某一专业的建设而言,无论是综合性还是非综合性或称专长性,都是由专业的内在逻辑决定的,综合性与专长性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以综合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专长性,同样,以专长性为特点的专业必然要适当弱化综合性。在人类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大学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只是工作需要的很少一部分,在任何一个岗位的实际工作中,要取得优异成绩既需要大量的专长性知识也需要大量的综合性知识。将小学教育专业的特点定位为综合性是从专业要求的需要出发的。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建构

一、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及原因

教师的知识结构板块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学科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类知识和与本学科相关的文化知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依次也同样分为四种[1]。

(1)学科知识不牢固。受当今流行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为了固定知识点的得分帮助学生考前突击,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自身的专业课水平下降,造成学科知识不牢固的现象。

(2)教育学科知识掌握水平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学科知识的总体掌握上基本都弱于其他学科的教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小学语文教师尚未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够合理地健全专业知识结构。

(3)实践类知识掌控力差。尽管有些小学语文教师的基础知识过关,但和生活、就业有关的实践类知识水平却很低。原因很简单,教师在学习阶段接受的同样是应试教育,就业后的职业培训也十分仓促,实践性低,无法真正地将知识应用到教学工作中去。

(4)相关文化知识水平低。应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师一味求得最终成绩而忽视了知识的拓展延伸,使得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并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这就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知识结构呢?

(1)广泛的知识面。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精彩纷呈而又丰富多样,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着渊博的知识和范围广泛的知识面,既要掌握自然科学知识,也要掌握人文文化知识,在提升知识储备的同时陶冶情操,发现自身的真正价值。

(2)系统的专业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成功教学的必然前提,包括语音、语句、词组构成、修辞等方面知识。只有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课本与现实的转化。

(3)扎实的教学技能。小学语文教师在掌握了广泛的知识面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后,还需要拥有扎实的教学技能,提高自身在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建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解决问题,懂得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将知识传播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并且成功地将自己的经验做出总结。

三、如何构建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1)合理设置课程。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要从教师的专业培养入手。合理设置课程,把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此时就需要相关机构从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和要求出发,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健全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同时,这种集中制的方法也可以让教师在交流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时反思和纠正。

(2)建立培训制度。应有关部门的要求,学校应该组织小学语文教师参加定期培训和总结大会,在制度上让教师安心,使教师能够潜心教学。这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师在更新知识的过程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3)建设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受国家倡导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学校逐渐意识到学习氛围的重要性,积极创造小学语文教师合作竞争的机会,使其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意识到浓厚的学习氛围的重要性,不仅是在班级内部,还要扩大到整个学校,使学校成功转变为学习型校园。

综上所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影响到自身的事业发展,还对身为受教育对象的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于作为基础教育的奠基石的小学语文教育来说,完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刻不容缓,我们期待看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健全、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那一天。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3

一、对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思考

当前,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大多是采用“分科培养,全面发展”的模式,目的是使学生文理兼通,学有专长,以求培养出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小学教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要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体现小学教育综合性特点,在造就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同时,注意加强学生学科专长、教研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设置体系,在结构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元结构特征,表现出“双专业”的目标取向。教务部门力图把课程设置与小学教学科目一一对应,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拔高对学生的学科专业要求,细分课程,增加学时,有些院校学科专业课程课时量已经占到了总课时量的42%,而学科专业课程的课任教师仍觉得课时不足,无法达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学生则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无法静下心来自主学习。

单纯对知识储备数量的追求会造成课程体系的无所不包,简单的学科综合或不同课程的内容综合也无法达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要求。课程知识综而不合,学生在学习上囫囵吞枣,知识体系缺乏系统完整性。从高等教育的视角来看,无论在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上,专业的学术标准和学术水平的要求与大学本科层次的要求会产生一定的差距,学生在知识的体系与结构上会产生一定的缺陷。最终造成小学教育专业学术水准下降,课程设置专业指向不明,专业培养的目标规格再次游移于学术性与师范性之间,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建设。

二、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简化其多元结构模式,回归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结构模式。以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由此确定专业课程的结构配比,建立起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到专业基础课程,再发展到专业研究课程的有机的、呈梯度分布的课程体系。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这一课程设置体系,注重加强学生的小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素养,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深入地了解,熟悉基础教育的特征,精通小学课程理论,掌握小学课堂教学技巧,并具有初步的小学教育科研能力。这有利于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特点,明确小学教育专业方向,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研究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符合高等教育的标准和要求,达到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需求;同时,也突出了“定格在本科,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这一专业定位。

也许有人会产生疑问:小学教育的专业基础理论,在小学教学中,并不能转化为直观的教学效益,小学教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仍然是语文、数学等教学科目的相关知识,这种课程设置是否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我认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小学教师应该是儿童教育专家,而非学科专家,作为一个教育家所需要的决不是单纯的知识。小学教育,因其启蒙性、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在于发展儿童的个性,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人生的基本态度。教育的难点也不在于教师如何精通并传授学科知识内容,而在于教师是否有能力使学生热爱学习。由于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自控能力差,对小学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艺术的要求更高,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重视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教育心理学素质的培养。

在这里,我并没有贬低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的意思。相反,我希望我们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是无所不知的全才,能解答小学生的一切疑难问题。面对现代社会知识的容量与更新速度,我们只能要求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建立起小学教育专业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具备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马斯洛说过:“课程的功能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通过知识达到人的个性自由和解放。”我们要培养的是充满想象激情和创造欲望的教师,是儿童眼中个性鲜明的人生导师,而不是单纯的课任教师。如果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对目前过早的将小学生置于学科体系之中,造成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状有所触动,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三、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可分为文化通识类课程、小学教育专业课程、选修类课程三部分。

1.文化通识类课程

文化通识类课程应使学生在基础知识水平上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并增加艺术审美修养。课程主要有哲学原理、法学概论、大学语文、大学数学、大学英语、自然科学概论、计算机基础、体育、音乐、美术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2.小学教育专业课程

小学教育理论类课程是提高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检查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学生在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能力上应达到高等教育本科层次的要求。学生应培养自己内在的教育理论素养,掌握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知识结构,并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

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小学教育基础理论课程、小学教育技能课程、小学教育实践课程。以上两部分课程,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3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主要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

小学教育实践类课程在时间安排与过程评价上应按专业课程标准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进行。要改变传统师范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从新生报到一直到毕业前,让学生不间断地深入到小学教学第一线,目的是使学生对现代小学教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对教育宗旨有所感悟,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的机会。在教育实践中有意识的开发隐性课程,坚定学生的专业信念及对小学教师职业的热爱,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课程可分为教育见习、教育实习、课程实践、教育调查、论文撰写等。在课时比例上,应占总课时的20%。在教学计划安排上,一年级在每学期第一周及学期中间各安排一周的集中见习。二年级每周安排一天的分小组见习,并开始为小学教育调查研究做好准备。三年级学生自由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定期检查,并对学生的教学、调查给予指导和评估。四年级学生连续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二周,学生实习授课种类应不少于三门,教育调查和论文撰写时间六周左右。

以上安排,教育理论与实践课时数占总教学课时的50%以上,这样,就可以起到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小学教师培养的专业化程度的作用。

3.选修课

选修课以增加专业知识深度、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和特长为目的,学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修。学科选修课,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重点应放在学生日后自学方法的指导上,学生应在学科专业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选修。

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课程的教学直接关系着课程设置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应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提供民主的学习氛围。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4

教育部制定、实施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的基本理念就是“: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两者其中的“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实践取向、终身学习”都体现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的知识与技能的特别需求。一直以来,在教师教育作为学科(知识)体系的“专业教育”,知识的结构及其与实践的关系是:因应教育实践的新进展而被动式修整教育理论的系统性,并以系统的学科知识释出对应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在教师教育作为能力(实践)体系的“职业教育”,知识的结构及其与实践的关系是:基于教师真实的工作过程最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选择序化”,并以序化的学习领域实训工作岗位必需的职业技能为教学的主要目标。1975年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第35次国际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作用的变化及其对于教师的职前教育、在职教育的建议》,强调必须重视教师教育的职前与职后的统一性及终身化。而日新月异的信息(网络)技术也正为自主性与终身化学习不断提供无限的、便利化的时空条件。所以,应当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本着“学会工作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小学教师真实的工作过程,构建小学教师职业化、终身化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

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中,课程目标领域是:①教育的信念与责任;②教育的知识与能力;③教育实践与体验。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基本内容为:①专业理念与师德;②专业知识;③专业能力。这两个标准,构成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一致性要求:一是理念(信念)与师德(责任)部分;二是专业知识与能力部分;三是实践与体验部分。在此重点论述知识与能力部分的构建:如前所述,教师职业“需要教师通过严格的和持续的学习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那么什么是教师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就小学教师而言,作为专业化的职业教育,有关小学教师的应有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组成内容的确定,只能是遵循《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本着“学会工作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理念,依据小学教育的真实工作过程———包括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研活动及教师成长等方面的工作(成长)过程(行动领域),在课程内容上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小学教育知识篇”和“小学教师技能篇”的两大组合(知识与技能)模块(学习领域),正是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与配套教材建设的创新尝试。

1“.小学教育知识篇”(专业知识)包括:教育与教育学,小学教育,小学生、小学教师的相关专门知识(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主题案例及知识话题引导知识学习)。

2“.小学教师技能篇”(专门技能)包括:教师成长、教学工作、德育工作、课外活动、教育研究的相关职业技能(按照两个标准的相关条文有序构建,并以真实工作案例及行动体验引导技能实操)。作为配套教材建设,首先应当革新“教材观”,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不再“为教而编”,而是“为学而编”,变教材为学材,即有助于变教而学,为学而行。因此,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内容在总体上既要体现小学教育、小学教师的特色,在具体部分又要体现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与教学过程的“学习领域”对应关系。最重要的是,更期望通过执教者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知识灌输”为“行动体验”,创建职业化的“自主、行动、合作”的教学文化。

三、基于行动导向的技能实训

小学教育永远是实践第一的活动。在职业教育理念中,小学教师的工作能力一般都比知识量更为重要。因此,无论是职前教育还是职后培训,有关小学教师工作的系列技能部分就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而与小学教育相关的知识通过引导自主性或探究性学习理解和掌握。我们既不能单方面谈论课程的内容构建,也不能离开课程的内容构建单方面谈论教学方法。基于工作过程的内容构建必然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这是教师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必须同时考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师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1.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它是基于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但同样也是适用小学教师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因为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内涵就是指教师不再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来传授教学内容,而是按照职业工作过程来确定学习领域,设置学习情境,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特别是“以学生为中心”、“合作与交流”完全就是小学教师实际工作要求的预演。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更是任何职业教育所必需的。

2.微格教学法原作为教师教学技能专用的教学法,实际就是与具体组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角色扮演法”或“模拟教学法”在内涵上一致的教学法。现可更大范围用于教师系列职业技能的实训。

3.多元智能(mi)教学法是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法,要求以一种或多种智能探究单个或综合性学习主题,同样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学习形式组织教学,并强调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法,如果把mi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教学法结合,完全可以生成新的mi—行动导向教学法,可更全面有效地培养作为小学教师不同于和高出其他职业的综合能力。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5

【关键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46-02

一、前言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发展问题在我国也受到充分关注。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关于实践类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对在实践领域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尚缺乏建设性的研究。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适应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施素质教育能力的,可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的高等应用型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成效,探析学习成效低的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策略和建议,从而丰富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课题之研究;揭示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成效的客观规律,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意见;丰富、补充完善和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在本文在借鉴的基础上,自行编制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成效的调查研究》的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情意、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以河西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样本,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探索和和发现目前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成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二、实践类课程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及相关分析

1.意义定位认识上的不明确性

实践类课程是学校中一切以学生亲历亲知为特征的课程类别,与学科课程不同,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为目的的课程。通过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认识没有彻底。特别是“你认为实践类课程是怎样的课程”这一问题调查来看,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活动课”、“一门国家必修课”这样一些比较模糊的回答。可见在定位实践类课程这一概念上,绝大多数的学生是比较模糊的(见图1)。

研究表明(见图1):小学教育专业院级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测量与评价、学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社会学等,校级实践类课程包括小学班主任工作实务、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训练、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训练、小学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教师口语、书写训练等,专业方向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见习、教育实习、应用写作等。但是,从调查显示及多方面反映来看,对开展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学习很集中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课程。作为一门动态性,生成性的课程,只有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能保证实践类课程在质量规格和学习成效上适应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需要。实践类课程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集中的反应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在此项“你对实践类课程感兴趣吗?”调查中有92%的学生给出的答案是“感兴趣”,可见大多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是很喜欢上实践类课程的课的。这与另外一项调查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你对学校所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满意吗?”这一调查可知将近一半以上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此问题表示“基本满意”,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研究表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男女生实践类课程开设情况比分比表比较分析可看出:在学校开设的实践类课程情况调查问卷中,在38位男生中,16人选择了很满意,达到了46%;在65位女生中有37人选择了很满意,达到54%,但是仍然有20%的男生和13%的女生选择对学校的实践类课程开设情况不太满意的选项。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男女生对实践类课程的不同了解直接决定了其需求的不同,个人需求的不同自然影响着其对实践类课程开设的满意程度。

2.培养目标上的不明确性

长期以来师范教育形成了学科知识学习,轻视实践知识,实践技能掌握的培养观。实践方式采用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还需要加强教育实习前的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准备。师范院校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的教学和研究方面不容乐观的现状,表现为相关课程开设的滞后以及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缺乏相应观念、知识与教学能力。关于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的就业意向我也做出了相关的调查,在103个接受了问卷调查的学生中,让他们简单的谈了以后的就业意向,有96%的同学都是关于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意向,只有4%的同学就业意向为其它行业。研究通过对关于“实践类课程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将来的帮助这一问题”调研得到图2中所显示的数据。

由图2可知,在38名男生和65名女生当中,分别有16名男生和39名女生认为学习实践类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还是有很大帮助,还有有10名男生和17名女生认为学习实践类课程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及比较有帮助,少数部分的学生认为是有一点副作用的。通过调查分析,本研究认为是学生没有充分学习好实践类课程,没有充分理解实践类课程的实质,并且没有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去学习实践类课程。

3.学习实践类课程存在的困难

教师只有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实现有效整合的专业知识,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但农村小学教师对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识淡薄,专业知识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对前沿性知识的学习。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作为一名在校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并努力地寻求条件提高自已。比如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方面、学科知识水平方面,人际交往能力等等这些方面。只有在各个方面不断完善,彼此促进,才能最终促进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发展完善,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化水平。结合学教育本科学生凸显在专业知识方面本研究小学教育本科学生的其他专业知识调查分析来,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知识面窄,只懂得本学科,其它学科如艺术方面、英语、计算机基础知识很少具备,“一专多能”的不多;二是知识陈旧,学生学习渠道单一,自主学习时间少,新旧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一些教师处于原地踏步状态;三是知识量少,扩展能力差,知识储量有限;四是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如: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科研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充分学习实践类课程的有效策略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课程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方案,完善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组织和管理模式都将随着时代要求的变化而改变,改变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案,准确定位实践类课程的概念

要通过准确定位实践类课程的概念界定和性质,从以往的不重视实践类课程的态度中转变过来。实践类课程是以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或体验为目的的课程。与基于经验的活动课程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可以表现为操作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发现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不同的形式。[3]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是组织学生通过联系实际,主动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学习中,要使实践与理互动互助,要设置开放、全程、渗透与多元的实践类课程,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加科学,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5]实践类课程最集中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性课程。观念转变是前提,只有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才能保证课程在开设时间、质量规格和教学效率上适应小学教学的需要,也才能保证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生尽快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基础教育一线均己形成共识,但实际上,人们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实践取向的理解却有很大差异。层面、价值追求上理解,即以“实践”为中心,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

2.明确实践类课程目标

由于基础教育不太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时候也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转变观念是提前,要重视综合活动实践类课程的学习,通过培养合格的师资来促进综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实践类课程的意义,才能积极探索出一条培养合格的小学实践类课程的教师之路。学科专业知识课程,教育理论课程,教育理论课程中也可以渗透实践成分,它们并不是作为实践的基础课程而存在,而是实践类课程学习的一部分,[6]树立“动态的实践学习”观,这就要求用发展变化的动态观念理解实践类的课程,而不是呆板,僵化的看待问题。注重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学习的联系,通过及时的反馈,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学习实践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实践类课程的实效性。正确把握实践类课程的专业意义,适时地基本原则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丰富课程形式的内容,体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学生的特色,在实践类课程的学习中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体现阶段性,连续性和合理性。明确综合学习模式的内涵,建立主辅式的学习模式,以初等教育学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综合培养模式的学习基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继续探索教育实践类课程的目标定位,注重理论职业技能训练整合的课程设置。

3.培养实践类课程学习的自主意识

学生需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作为促使自己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理论素养。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熟知教师成长的规律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促进自主专业发展。比如在小学课程设计与训练和教师口语、书写训练等这些实践类课程中,学生要在课堂中积极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所能掌握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意识体现。准确定位自己首先要对自己有客观而清晰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积极地投入学习,化压力为动力,努力健全自我人格,完善自我。面对专业素质等较低的现状,不要自暴自弃,要正视实际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保持特有的人际沟通方式,要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了解其他同学的学习方式,提高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其他教师同学相互合作、交流,要充分发掘、利用各种可利用的有助于自我专业发展的资源,打破相互隔离,敢于承认自己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和帮助,是学生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之一。让自己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保持开放的心态,随时准备接受好的、新的学习理念,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

参考文献:

[1]王君,龙文希,许天委,许天江.小学教育专业职前培养实践类课程的建构与反思[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125-128.

[2]史千里.师范专业实践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6(9):63-64.

[3]谢国忠.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特点与理念[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2):101-103.

[4]张俊峰.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8(5).

[5]张国林,郑友训.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江南大学学报,2009(12).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6

关键词:专业特色;小学教育;建设;策略

G652.0

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尤其是特色专业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课题,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当突出其特色凝练以及建设,显示其活力,这有利于办学实力的提高。

一、小学教育专业特色

1.理念

理念作为指导思想,不仅关系着特色专业建设进程,而且指导着方向,影响着绩效。小学教育专业特色的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创新与改革,首先应当从理念上进行变革,以此来适应专业建设需求。虽然国内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小学教育专业属于一种新兴的专业,但是师范类学校培养的小学教师已经不计其数,这种完善的教育积淀优势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基础。秉承基础教改的优良传统,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建设特色鲜明的专业,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同时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理念。

2.定位

定位是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在定位小学教育专业时,我们应当以培养小学教师的素质为目标。较之于中学教师专业建设而言,虽然小学教育专业与之同属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但因小学教育更具启蒙性、基础性,要求培养教师的终身学习与教学意识和素质。基于教育对象、任务本身的特殊性来看,其决定了教师具有自身的特质,比如小学教师应当需要具备综合的科技、人文等综合能力,尤其要富于童趣、爱心以及亲和力。

3.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出发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综合培养以及学有专长,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科专业教育取向;人才综合培养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素质,就其中的文化知识而言,也考虑到了本专业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性,是该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独特之处,其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面,而且文化底蕴一定要宽厚,艺术修养、科学精神以及人文修养应当深厚。从无论是人才培养模式还是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都要去“学有专长”,这是基于“综合培养”的学生根据其专业以及兴趣等,确定专长学科价值取向。学有专长是小学教师同专科、中师层次教师的主要区别,只有做到学有专长,方可低起点、高站位。

二、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分析,笔者认为要想加强其特色建设,提高小学教师培养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专业文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建设

实践中,通过营造专业特色以及浓郁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导向活动,构建学生的文化观,开阔他们的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克服传统职前培养过程中的知识与学科本位思想。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精神,并促进专业情意的形成,自觉养成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品质,做到师心童话,形成学生观,从而使职前培养能够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在此过程中,还要主动适应教改需求,从而使小学“准教师”成为知识文化丰富、专业思想过硬的人才。在对小学教师进行专业培养时,应当在职前培养过程中立足于人,以人文价值观为导向,构建专业特色文化。

2.加大生源质量管理力度

实践中可以看到,生源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才的培养好坏,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从社会认可度方面来讲,小学教育以及教师的地位相对较低,较之于其他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报考人数比较少,生源缺乏是影响小学生潜质的主要原因之一,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不到位,专业情意建立与培养、对教育的理解以及技能培训难度非常的大。基于此,p者认为应当力争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大力支持,并在此基础上争取政策倾斜以及优惠本专业报考生。比如,适当减免学费、设立奖学金以及优秀毕业生任教后减免贷款,同时还要进行订单培养,以此来吸引生源,尤其是优秀生源,增加面试或者专业加试机会,以保证其具有潜质的学生从教,这是本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3.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师资队伍是保证,而且需要配备具有学科特色的人才队伍,并在教科研专长上与专业特色相匹配。基于本专业特殊性,需要具备学术背景、实践背景的人才队伍。在建设专业师资队伍时,应当避免闭门造车,合理建设技法型与理论型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师队伍。在提高学科学术水平过程中,应当创作条件,并且提高专业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大学、小学有机结合的关系,同时还要构建专业共同体。在培养小学教师时,应当改变传统的固步自封的学术方式,既要引进来,又要大胆走出去,深入教学一线,掌握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明确教师培养模式和方向。在带队见习以及实习过程中,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以研究者、指导者以及沟通者的身份深入一线,致力于基础和教师教育的全面发展。

4.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第一,设置和完善教育实践课程。在小学教育专业特色建设过程中,应当注重基于实践课程,整合专业与学科知识。就教育实践课程而言,尤其要研究实践内容的层次性、系统性,并且研究如何使教育学知识转变成教育知识,然后再转变成个体化知识,研究怎样培养学生由外在对象,建构实际教育情境能够解释的、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行动知识,使学生在知识总量的不断变化中更多地表现为策略性知识的权重不断提升。同时,还要形成实践性以及发展性很强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以及目标管理方式,然后将其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

第二,课堂教学密切结合课外教育。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当对显性课程结构进行优化,并且对通识、学科以及教育和技能等课程安排比例进行明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高效的课程体系,从前确保知识的全面性、基础性和专业性。同时,还要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发,积极开发创建使教师在专业知识、能力以及品质的协调发展以及课程的交融一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专业过程中应当以优质教师的培养作为主线,积极构建教学体系,以便于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7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教师的专业素质已成为教师发展的国际趋势。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部分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目前,研究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的相关文献很少。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整体专业知识较低,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的概念、知识获取、知识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对知识的发展趋势不够理解,不注意理论知识、语言知识的更新,课程知识不理解,教学效果不理想等。[1]

一、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提高

老师作为新课程改革实施者、实现者,直接决定改革的成功或失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断转换角色,专业素养要继续提高,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专门化”、“具体化”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流。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精神成为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具体要求,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实现。[2]

二、农村小学教师专业自我意识的提高

教师已经认识到专业知识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困惑是教师不明白要教什么?如何教?教师从教学主体到教学主导的转变,是教师对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他们开始发现自己的问题,试图找到解决的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虽然成果并不显著,但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自我发现、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的精神以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是我们教师专业知识的最强大的力量源泉。[3]

三、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1100万普通中小学教师,其中约82%的教师在农村任教,可见农村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上扮演着一个决定性的力量。农村教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决定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2003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的决定”指出:“加强农村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国家、地方、政府也在多方努力,积极寻求强化、提高农村教师质量的措施,但就目前农村教师专业知识现状来看,效果一般。[4]

四、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

知识是不断更新进步的,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而且是向前的。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来看,教师应该进行从学生到教师、从新手到成熟的发展,缩小新老教师之间的差距。教师专业知识的增长,可以从新老教师一对一的互帮互助、构建教师专业知识学习共同体、开展多种多样的教研活动等方面进行。目前,教师的教学实践知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知识储备的关键,是教师发展、成熟的关键。

5、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基本结构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属于我国本土化知识,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内,语文教师专业知识属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根据小学语文学科教育教学的特殊需要,具体为:

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取向。人们对“语文”一词的理解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认识存在不同的看法,导致了语文教师在知识的获得与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知识体系;

“教师”职业的素养。“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职业,其发展日益成熟。“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升华,也是职业专业化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教师专业发展不能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5]

学科知识素养。“语文”是中文学习的工具性科学,知识结构不同于其他学科,根据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它不仅有语文教学实践中感性和理性知识,也有思维的认知过程以及知识内部和外部的交流。语文知识是语言文化发展的基础、综合,还是语言学知识、语用学知识、艺术学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的合体。

教师素养。教师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能力的体现,语文教师文化知识主要包括:广泛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文学素养。文学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的一部分,语文教师必须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才能充分挖掘材料的深层含义,理解不同类型的、不同特点的文章,为学生和文本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6]

结语

由于农村经济水平、教学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整体状况表现的不理想,从外部整体看,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在知识观念、知识获取方式、知识的供需关系、知识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在专业知识内部,也存在着理论知识不重视、语文知识不扎实、课程知识不理解和教学实效不理想等具体问题。通过分析,希望结合小学语文学科,深入思考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辛涛,申继亮,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6).

[3]李化春.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知识与能力素质培养研究[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07.

[4]周均平.论提高语文教师审美素养的意义和途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8

关键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困境及出路

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育实践等维度进行设计,编制了“琼台师范学院小学教师职前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对琼台师范学院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28份,收回问卷516份,有效问卷507份。被试者主要是琼台师范学院2016届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涵盖语文教育、数学教育、英语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等。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当前小学教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通过加强职业定向教育、整合课程内容、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训练等方式破解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寻求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新出路。

一、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

(一)专业精神缺失,职业理想不坚定。

笔者对琼台师范学院2016届毕业生进行了职业意愿的调查,当被问到“你为什么选择当小学老师?”时,51%的学生是希望将来有个稳定的职业,认为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当小学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而真正喜欢孩子,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发自内心想当小学老师的仅占18%。由于就业市场不景气,很大一部分学生是遵从家长的意愿而选择当小学老师的。入学之后,这些学生毫不掩饰对所学专业的不认同,专业思想不够稳定,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不足。

问卷中有这样一题:“你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大概有36%的学生现在还没下定决心要当小学老师,对于毕业后是否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还处于犹豫不决的状态。笔者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访谈,某些人觉得如果毕业后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他们将不会选择当小学老师,尤其是一些男生,当初报考师范专业并不是因为真正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而是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又想有机会上大学,才把报考师范专业作为权宜之计,如果毕业之后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他们将会放弃从事小学教师这一职业。可见师范专业的学生对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感较低,职业理想不坚定,专业精神缺失。

(二)知识结构不合理,教育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欠缺。

申继亮将教师的知识分为文化知识(教师对科学和人文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了解)、本体性知识(教师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掌握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这四类①。笔者主要按照申继亮的分类对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

笔者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师范生的知识结构进行了调查,约有32%的学生认为在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知识方面还有欠缺,人文和科学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迫切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以适应教学资格考试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对比而言,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技能技巧的掌握比较好,39%的学生轻松应对,46%的学生认为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基本没问题。但是有高达37%的学生表示基本不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和最新取得的成果。可见某些学生对基本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但是对学术前沿及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的掌握还有所欠缺。在谈到学习教育类课程的时候,有位学生说:“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师范院校的公共必修课,我觉得学习这类课程非常枯燥,理论脱离实际,学习的时候不感兴趣,也没有认真地学。”可见,学生对教育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容乐观,教育理论素养及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科研意识淡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增强。

斯腾豪斯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得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但是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并不乐观,师范生的科研意识薄弱,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通过调查发现,仅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从事基本的教育科研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约有61%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科研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生的教育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由于琼台师范学院是刚刚升格的本科院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的训练远远不够,甚至尚未开设专门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科研训练,更没有机会参与相关的课题研究或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访谈中,有位学生跟笔者这样说:“没有老师教我们怎样写论文,个别老师要求我们写课程论文,我都是在网上东拼西凑来的,简单来说就是粘贴加复制。”可见在职前培养中,师范生所受的正规教育研究训练远远不够,缺乏必要指导,这必然影响他们从教以后的教育研究活动。

二、小学教师人才培养的出路

(一)加强职业定向教育,注重专业精神的熏陶。

教师认同并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与前提。《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②。因此,在培养小学教师过程中应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定向教育,注重专业精神的熏陶,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其产生并建立专业信念,形成热爱小学生、奉献小学教育事业的情怀。法国尤其重视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国师范教育早期重要立法者之一基佐在给小学教师的信里写道:“即使有最完善的法案,最英明的指令,最好的教科书,而负责去实施的人没有饱满的热情,对自己的使命不是满腔热忱,对事业不付出激情和信仰……那么一切都是枉然的。”③加强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专业情意在小学教师的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做的一点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所学专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这个专业,热爱教师这一职业,只有保持这一前提,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小学教师。其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小学和小学教师接触的机会,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增强学生的职业情感。让师范生在与优秀的小学教师的接触中,从他们身上看到教育事业的重要性,看到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学习他们乐业、敬业和为专业奉献的精神,以便为自己将来从事小学教育事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科学整合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设置的修订和调整,做到整合资源,科学分配学时和学分,优化课程设计,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整合调整:一是夯实文化基础知识,优化通识教育课程内容。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课程设置中进一步加大文化基础课程比重,夯实学生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二是紧密联系学生实际需求,有机整合和优化学科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设置时要注意不同类型课程之间、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避免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和脱节。以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的专业人才为目标,注重课程结构的合理性。尤其要更新课程中的陈旧知识,以及实用性和基础性不强的知识,反映该学科的前沿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三是加强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摒弃陈旧的内容,介绍教育改革的动态和发展新趋势,反映当代新颖的教育理念,加强与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一般教育理论的泛泛传授,加强教育理论课程与教育实践课程的整合,如关注学生教育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和提升等④。学生可以深入地了解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增强工作后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三)强化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⑤《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⑥。强化师范生的科研意识,加强教育研究训练迫在眉睫。通过开设教育研究方法课将教育理论学习与实际训练相结合,使学生树立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进而学会综合利用所掌握的方法进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初步研究,培养学生开展教育研究的实际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者通过申报立项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在见习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结合小学的实际情况申报课题,学校予以立项并给予经费支持。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及形成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注释:

①申继亮主编.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②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征求意见稿)[S].2011.12.

③成有信.十国师范教育和教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7.

④杜静.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9).

⑤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94.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9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方法

一、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小学儿童身心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小学教师只有了解并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给予儿童适合的教育。

小学儿童是主动发展的、享有基本权益的个体。小学教师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益。小学儿童具有好奇好问、天真活泼、规则意识强等鲜明特点,小学教师要尊重和遵循小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小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学习生活促进小学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师德为先

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强、理性认识萌芽并快速发展、对成人又相对依赖的儿童,小学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教师切不可体罚和侮辱任何学生。小学教育阶段是儿童进入超越家庭范围的社会化起始阶段,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既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与帮助又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

(三)能力为重

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工作,小学各学科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都需要科学设计与合理组织。要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体会不同的生活,强化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的开发能力,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

(四)终身学习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及时地给自己充电。小学教师既是小学教育工作者,又是与小学儿童、与教育改革和社会共同成长的学习者。

二、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发展

人民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职业有所了解,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同时更应该提高个人修养和行为。

(一)对职业理解与认识

教师必须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人民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不断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更重要的是要尊重小学生的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在信任小学生的同时要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

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个人修养与行为

小学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行为极为重要,教师应该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要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在教学中让学生时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勤于学习,不断进取,实现终身学习。为人师表,衣着必须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三、专业知识的掌握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不断习得教育教学知识,掌握小学生的发展知识和通识性知识,只有这样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不断丰富知识,拓宽知识面,拓宽视野。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教育的基石,是教师茁壮成长的铺垫。

四、专业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的专业知识篇10

国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主动适应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按基础教育改革的总要求来确立小学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实践环节等,确保未来小学教师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课程改革倡导走出知识传授的传统目标取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构筑体现生活意义的学习内容;突破“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形式,营造师生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改变单纯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身份,确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开发者和研究者”的新型教师角色。对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师职前培养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师资培养过度注重学术性,强调培养有学问的教师,不重视教师职业专业技能的培养;只重视精通单一学科的专门人才培养,忽视了适应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相互渗透与融合,这就需要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有更广的知识面和适应多门课程教学的能力。

2.课程设置与知识结构不合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不明确,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与科技发展前沿及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均有脱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安排上,思想观念陈旧,比例不协调,存在着脱离人才培养目标、脱离高等师范教育特色、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实际的现象,重知识轻能力,重传统轻创新,缺乏为基础教育改革服务的意识。多数教学内容缺乏时代特色,深度有余,广度不足。理论课一统天下,缺少可操作性课程。其结果是培养的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弱,知识结构单一,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

3.教育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习惯按自已预设的教学轨道按部就班,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缺少生气和活力。按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教学,学生即使把教师讲的都学会了,仍然不会灵活应用。在考试指挥棒的高压下,他们也不会太多注重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现象重复发生。可见,严重滞后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已很难适应蓬勃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忽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前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将学科课程与教育课程简单拼凑而成,两者之间实际上是互不相干的两张皮,没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现实中表现是教育实践环节薄弱,职业能力培养得不到保证。目前师范教育实践课时普遍偏少,实践教学形式单一,教育见习流于形式,教育实习疏于管理,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结果是学生不能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灵活应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适应课程改革的高等师范小学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倡导“主动参与、勇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新的学习理念,注重课程的实践性以及信息技术的运用。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然要适应这种变化趋势。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之一的小学数学教育专业(专科),应增强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服务意识,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主动适应课改的要求,努力实现职前培养与小学教育的需求有效对接。

1.体现综合性,建立以提高综合素质为中心的课程观。小学教育专业的综合性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区别其它专业的重要特点。小学阶段课程的综合化特征符合儿童活动的未分化的特性,也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必须顺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应该突显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培养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小学教师职业的需要。

2.突出教育性,合理调整课程结构。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以及教师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职业专业素养结构的复杂性。这就表明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专业化教育课程的学习,才能成长为具备教师职业素养的专业化教师。实现这种培养目标,就需要科学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课的比例。一方面,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传统课程设置比例过大进行压缩精简,适当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照数学学科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强化基础的原则,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3.注重实践性,落实实习实训环节。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专业素养要求很高的职业。积累实践性知识、形成个人教育特色和理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实践性知识积累的程度往往是专家型教师不同于新教师的关键。实践教学是培养师范生实践知识与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实践积累这些知识,教师才能很好地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灵活处理各种教育问题,合理地选择和支配教育资源。因此,小学教育专业必须重视实践课程的建设,整体设计教育见实习课程,缩短教师入职的适应期。

根据上述特点,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应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以教师职业标准为蓝本构造全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开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按照职业能力目标化、工作任务课程化、课程开发多元化的思路,建立高校、行业、小学共同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专业发展目标与职业发展目标相结合、把大学和小学相结合、把专业导师与实习指导教师相结合,和小学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将课程体系设计成五个模块:素质与通识课程、教育类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职业素养活动课程。素质与通识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提高学生通用能力、基本应用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主线设计,使学生具有厚实的大学文化底蕴,为将来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文化基础;专业必修课程是学生选择数学学科作为主攻方向,夯实专业发展基础,为将来成为该学科的研究型小学教师,逐步发展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专业拓展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拓展知识结构,选修一些课程,在某个方面具有比较熟练的技能和特长,提升自己在某个方面的工作能力;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实践为学生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真实环境,学生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素质,在教育实践中理解教育、研究教育、逐步形成教育能力和专业情意。以下就数学部分模块说明设计思路:

(1)专业必修课程。必修基础课程必须紧密结合小学数学教育的实际需要。小学数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些内容适应小学生心智发展的特点,相对浅显易懂。但其知识背景深厚,渗透了近现代数学中集合、对应、函数、极限等概念,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掌握的数学知识远远超过以上内容。由此可见,高等数学应是小学数学教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中的核心基础内容。

作为高职高专学制时间较短,不宜照搬本科数学基础课程,可将数学分析、线性代数、空间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综合课程“高等数学”。内容上要删繁就简,突出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同时穿插数学发展史及数学家传记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概率与统计的知识是新课改小学课程变化比较大的内容。概率统计的教学设计要努力体现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预测和最后决策的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而且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

(2)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根据小学综合性课程及实践活动的需要适宜安排科学技术概论、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

新课程标准中数学的四大学习领域专门设计了实践活动领域,强化情境设计,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数学。因此,高等师范专业课开设上述课程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现行小学教材一改过去数学应用题简单应用模式,突显数学建模应用思想。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课程,打通数学应用渠道。实践证明,这是训练学生应用能力的极好方式。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培养学生各种数学方法综合应用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力,为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打下基础。

(3)数学教育类课程。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包括初等数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文化、数学实践活动。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是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不断更新的理论、思想、方法和技术。展示数学文化多姿多彩的内容,引领学生体会数学特有的形式美、结构美、方法美,一定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4)职业素养类课程。职业素养类课程设计的主要理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学习”,通过体现职业素养的活动课程培养作为“准教师”的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包括小学数学竞赛指导、三字一话比赛、模拟课堂、课件制作等。这些活动课程与小学教师职业发展紧密联系,有很强的活动性、竞争性、参与性,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学生深入认识小学教师的工作特点,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无缝对接。

三、构建与新课改相协调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根据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结合新课程的需要,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重点定位在提升学生的三种能力之上: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课程研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1)组织管理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意味着新型的课堂必是一个开放互动的课堂,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组织好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各种班级活动,做到收放自如,对师范生组织管理能力是一个挑战。这对于师范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归纳起来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就是作为教师的三字一话和课件制作等基本能力;第二,具备综合课程的教学技能,能上好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综合课程;第三,就是具备一定的智慧和策略,在师生互动中,灵活处理课堂中的突况。新课程对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所应当加强的一个方面。

(3)课程研发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以研促教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也是教师职业发展的一条途径。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任务繁重,小学教师及领导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一些基础较好的小学专门设立教育研究室,组织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但是相对而言,传统由中等师范层次培养的小学教师科研素养不高,不少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较低,当前绝大多数的小学急需补充具有初步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的新生力量。

2.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结合上述实践教学的三个主要目标,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设计为三个模块: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见习实习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及小学课程开发实践模块。

(1)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模块。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的训练、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的训练、教学工作技能训练、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外活动技能训练、教学研究技能的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等。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还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掌握小学课堂教学的设计与评价、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小学数学课外活动组织实践、小学教育教学诊断实践等。这些技能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方式来完成。

(2)见习实习模块。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发展、完善。实习是一个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对确保教学质量和使毕业生尽快适应社会及工作岗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毕业实习采用顶岗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可较好地将实习与就业接合起来,能有效增强毕业生实习的动力和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积极性。

(3)科研训练及小学课程开发实践模块。规范的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科研训练的内容主要有课程论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目的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作为培养小学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与小学深度合作,组织师生参与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深入小学课改第一线,一方面帮助解决小学提出问题,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制定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改需要的高等师范课程新体系,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型师资,是师范院校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只有真正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意识,树立基础教育是师范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和高师教育的衔接、互补,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和管理人才。

目前的学科专业课需要从传统课程设置比例过大进行压缩精简,适当加大通识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比例,更好地体现师范性;另外,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按照数学学科的特点,本着少而精、强化基础的原则,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