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7:31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1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和国家经委《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合理化建议,是指有关改进和完善企业、事业单位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办法和措施;所称的技术改进,是指对机器设备、工具、工艺技术等方面所作的改进和革新。

第三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内容是:

(一)工业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改进,生物品种的改良和发展,新产品的开发;

(二)更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能源、原材料,以及利用自然条件;

(三)生产工艺和试验、检验方法,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安全技术,医疗、卫生技术,物资运输、储藏、养护技术以及设计、统计、计算技术等方面的改进;

(四)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

(五)科技成果的推广,引进技术、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革新。

第四条在企业、事业管理的组织、制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提出带有改进、创新因素的方法和措施,经实施后对提高企业素质、管理效能、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明显的作用和成效的,也可作为合理化建议给予奖励。

前款所称的企业、事业管理,还包括质量、标准、计划、物资、设备、财务、销售、人事、信息等方面的管理。

第五条可作为合理化建议给予奖励的企业、事业管理方面的内容是:

(一)在管理理论、管理技术上有创见,对提高生产经营管理、科研、教学、设计水平,提高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指导作用;

(二)在管理组织、制度、机构等方面提出改革办法或改进方案,对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应变能力或服务能力有显著效果;

(三)应用国内外现代化管理技术和手段,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二章评审条件

第六条按本办法给予奖励的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改进项目,应同时具有进步性、可行性和效益性。

进步性,是指建议者所提的方案、措施相对于本单位(或本系统)原有事物有所改进、完善和提高。

可行性,是指方案、措施在实践中可以实施。只指出问题、现象或仅提出建议、设想的名称而无解决问题具体办法的,不能视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效益性,是指方案、措施实施后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七条在岗位责任制范围内提出的建议,具有改进、革新因素并能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可视同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学习、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先进技术、经验、成果,首次应用于采纳单位的,也视为改进、革新因素。

第八条在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中,对加速进口设备、原料、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等的国产化有改进性方法、措施或革新方案、设计的,可视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但实施涉外技术合同已有明确规定的事项,不能视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

第九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在提出者所在单位不能采纳时,可向外单位提出。采纳单位对提出者应视同本单位人员。

第三章奖金评定标准

第十条职工(集体或个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或者进行的技术改进,应经过企业、事业单位的实施,并取得节约或创造价值的实际成效,方能获得奖励。

第十一条对被采用的、可以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奖励分为五个等级:(表略)

第十二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年节约或创造的价值,指扣除实施费用后的净增价值。其计算方法是自采用之日(应理解为实施后见经济效益之日)起,按十二个月计算,可以跨年度。实施费用的分摊办法,由采纳单位自定一次分摊或逐年分摊。

第十三条节约价值计算方法是:

(一)工时节约价值=(原定额工时-改进后定额工时)×计算期前一年平均工时费用×计算期实际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二)原料、燃料、材料、动力、工具等节约价值=(原实际平均先进单位消耗定额-改进后实际单位消耗)×该物资单价×计算期的实际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三)减少废品节约价值=成品或半成品单件价值×(改进前六个月的平均废品率-改进后六个月的平均废品率)×计算期计划产量-工艺改革费用

(四)工程设计节约价值=(单项工程的审定预算-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实施后的单项工程决算)×相同设计的单项工程施工项数-施工工艺改革等实施费用

前款各项中所称的工艺改革费用,是实施费用的组成部分,包括为改革工艺所支付的一切费用及工艺改革后需增加的费用支出。工艺改革费用中属于添置固定资产的,按其折旧年限平均分摊,其他一次分摊或逐年分摊。

本条第一款(二)项中所称的物资单价,是指计算期内的国家牌价。没有国家牌价的物资,按实际价计算。如系替代材料,其单价应为替代前、后材料的单价差。

第十四条新工艺创经济价值计算方法是:

创经济价值=(老工艺产品或半成品等的平均先进单位成本-新工艺产品或半成品等的单位成本)×计算期的实际产量

前款中所称的新工艺产品的成本指工厂成本,新工艺半成品的成本指工厂内部核算成本,均包括工艺改革费用。

第十五条新产品、新花色创经济价值计算方法是:

创经济价值=(计算期为十二个月的平均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平均工厂成本-单位产品平均销售费用-单位产品税金)×计算期实际销售量

前款中所称的单位产品税金为销售单价×税率。享受减免税待遇的新产品,在计算时仍按原规定计算税金。

第十六条技术服务等其他方面创经济价值,由各行业根据具体情况自定计算方法。

第十七条对被采用的、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如有关管理、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环境保护等,应根据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应用范围、进步水平,用评分方法决定奖励等级。

第十八条有关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应用范围、进步水平的评分标准是:

(一)解决问题重要性

解决重大问题35分

解决重要问题25分

解决较重要问题15分

解决一般问题5分

(二)应用范围

应用于全单位20分

应用于中层单位15分

应用于基层单位10分

应用于个别岗位5分

(三)进步水平

全国范围内进步40分

全市范围内进步30分

局或区、县范围内进步20分

本单位内进步10分

第十九条对被采用的、不能直接计算经济效益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在按本办法第十八条所列标准计算出解决问题重要性、应用范围、进步水平三个单项分数的总和后,再按如下对应标准决定奖励等级:

奖励等级总分数

一85~95

二70~84

三55~69

四40~54

五25~39

各奖励等级的奖金额与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相对应。

第二十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实施前,实施单位的工时、原材料、燃料消耗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按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一等奖以下的均提高一个等级给予奖励。

第二十一条移植、推广国内已经应用的科技成果,在本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取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对照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降低一个等级给予奖励;属于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第五等级的,可按该等级奖金额的百分之五十发给。

第二十二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经评审确定作为技术储备的,采纳单位应在本办法第十一条中第五等级的限额内酌情给予奖励。

作为技术储备的项目如以后投入实际应用,应当按照应用后的经济效益大小,评定相应的奖励等级。实际应用后发放奖金时,应当剔除已经先行发给的奖金额。

第二十三条必须实施若干年后才能一次性见效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如建筑工程等),可预先估算其节约或创造价值的总额,除以实施年限,作为该项目的年节约或创造价值。

第四章奖励办法

第二十四条奖金应及时发给,必须实施十二个月后才能实际累计出年节约或创造价值的项目,应从实际累计出年节约或创造价值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发给奖金;可以预先计算出年节约或创造价值的项目,应从决定采纳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给奖金;必须实施若干年后才能一次性见效的项目,应从估算出年节约或创造价值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给奖金的三分之一,待全部节约或创造价值实现后,补发差额部分。

第二十五条个人提出或完成的项目,奖金全部发给本人。如本人已调离采纳单位的,采纳单位应负责将奖金、奖状转发本人。

集体提出或完成的项目,应按贡献大小合理分配奖金,主要提出者和主要实施者的奖金不应少于奖金总额的百分之六十。

第二十六条企业、事业单位中相当于党委书记(或总支、支部书记)、厂长、经理、院长(所长)、工会主席等领导人员提出或参加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其奖励等级的评定和奖励办法应报送上级部门核准。

第二十七条对提高工效和降低物质消耗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原工时和物资消耗定额可给予六个月至一年的保留期,在保留期内,应继续发给超产奖和节约奖。

在特殊情况下,采纳单位可以自主决定延长或缩短保留期。

第二十八条获奖项目不得重复得奖。一个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改进项目符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奖励条例的评审条件时,应当按照奖金额较高的条例给予奖励;一个合理化建议或技术改进项目经再次评审提高了奖励等级,再次发放奖金时只补发差额部分。

内容相同的合理化建议,以在本办法第三十三条中规定的登记表上登记的日期为准,奖励领先递交者。

第二十九条奖金由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采纳单位支付。企业单位支付的奖金不纳入工资总额,在生产成本费用中列支;事业单位支付的奖金,单位有收入的在收入提成中列支,单位没有收入的在事业费中列支。

企业、事业单位在列支奖励费用时,可以适当提取评审活动经费。

第三十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的提出者获得奖励后,其获奖事迹记入本人档案,可作为评选先进、考核晋级、评定职称、聘任职务等的依据之一。

第五章评审机构与程序

第三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评审委员会或评审小组,由总工程师(或生产技术副厂长)、工会主席以及生产、科技、财务、劳动工资、质量监督、企业管理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参加。

第三十二条在评审委员会或评审小组之下可以设立或指定相应的工作机构或专管人员,负责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征集、登记、整理、传递、存档等日常工作。

评审委员会或评审小组每年须向职工代表大会或监事会报告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采纳、实施、奖励等情况,回答代表或监事提出的问题,接受职工代表大会或监事会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应当填写《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登记表》,必要时应附有图纸、数据、资料等。

评审委员会或评审小组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应及时进行评审,决定是否应当采纳,并给提出者明确的答复。答复期限为,一般项目不超过一个月,重大项目不超过三个月。

第三十四条采纳单位关于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的评审工作,首先应由有关业务部门(包括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款所说的工作机构或专管人员)进行,对年节约或创造价值进行计算,或按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进行评分。然后由评审委员会或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决定奖励等级和奖金额。

在按前款规定决定奖励等级和奖金额以前,年节约或创造价值的计算结果还须由采纳单位的财务部门进行审核。

第三十五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的奖励等级由采纳单位自行审批。其中属一等奖、二等奖的应报上级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经采纳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采纳单位应及时列入实施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并在资金、材料、人力、工时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三十七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实施费用,企业单位计入生产成本(商业企业计入流通费用),事业单位在事业费中列支;构成固定资产的实施费用,企业单位在更新改造基金中列支,事业单位在事业发展基金中列支。

第三十八条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在实施中经过试验并鉴定成功后,应将有关技术资料归档保存。

对已经采用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必须加强管理,有关设备由设备、动力部门负责维护,未经原审批单位同意,不得擅自拆除。

第三十九条对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较高而本单位无法实施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应报上级部门研究处理。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项目及其成果可以通过技术市场进行转让。转让办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及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个人依照本办法获得的奖金,暂免交纳个人所得税。

第四十一条本市各有关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2

为贯彻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认真落实施市加快推进清洁生产的有关通知精神;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提高资源有效利用、循环利用的效率,全面、扎实做好公司清洁生产实施和审核的工作,以取得“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实效,并持续推进公司的清洁生产,促进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结合公司的实际,制定并实施公司清洁生产奖励办法。

奖励办法主要由总则、奖励、处罚三部分组成。

一、奖励办法总则强调,办法的制定和执行,旨在健全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职工全员参与清洁生产的积极性。

公司依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施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办法》等,设立清洁生产专项奖励基金,对清洁生产实施中,合理化建议、技术改造和管理改进、创新等方面的方案及项目,及其积极分子、优秀的工作组织者给予奖励。

对公司所征集的清洁生产方案,按方案的可行性、进步性、先进性、创新性,以及实施的实效和效益性,其建议者、实施者和组织者、特别贡献者,经履行评审等程序后进行奖励。奖励的方法,主要有通报表彰、资金奖励(专项奖或在薪酬中体现)等;

评审、奖励工作由审核办公室具体负责,由方案或合理化建议提出、实施所属车间/部,整理和提交方案评审材料;对优秀工作组织者的奖励,由车间/部申报或由审核办提出;审核办登记汇总并组织评审,报请总经理批准后给予奖励。

二、明确了奖励原则和奖励方法。

奖励原则明确规定,对积极参与清洁生产,并提出和有效实施方案;积极提出清洁生产及相关合理化建议;把清洁生产理念贯穿于日常生产、工作中,做到“四无”“六不漏”,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全年无污染、设备事故;节约原材料、资金费用,事迹突出;维护公司利益,防止或挽救事故、避免经济损失有功者;领导有方,组织清洁生产知识的学习,带领员工良好完成清洁生产的各项任务,完成节能、降耗、减污指标,实际效益良好;通过做好有关工作,对公司作出贡献,总经理认为应当给予奖励的员工或集体(车间/部、工段/班组),按方案技术水平、实施效果、完善管理运作情况、贡献大小等进行奖励,对于成绩突出的,由经理办公会研究、总经理批准,按所决定的奖励金额,给予特殊贡献奖励、表彰。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3

作者:夏寰单位: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资源浪费的主要表现

(一)校园规划与建设中的浪费校园规划不科学、建筑设计不合理、决策失误、项目实施前缺乏充分的论证和前期准备不充分等,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主要原因。如一些高校在规划与建设时盲目追求大而高的标准,不遵循科学的校园规划原则,依靠巨额贷款来建设不符合国情、校情的新校区,造成土地和资金的浪费。又如在基建、维修工程实施前由于缺乏论证和科学的决策、设计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变更工程量,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投入,甚至出现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这些浪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也与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标背道而驰[2]。(二)后勤工作中的浪费多数高校的校园内存在一些年代较老的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线路老化、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陈旧,损耗浪费严重。如有些楼道用的仍然是白炽灯泡,有的供水管道锈蚀,造成滴漏现象。又如有些旧仪器设备还可以再利用,但由于管理不善,被废弃[3]。失职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在后勤管理中,不重视日常管理规范,将致使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三)日常生活中的浪费学校日常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很是惊人,包括水浪费、用电浪费、食物浪费、纸张浪费等。据报道,武汉科技大学新校区的学生食堂,一年倒掉的饭菜价值上百万元。浪费现象在学校各个角落随处可见:停水时未关的水龙头在来水后哗哗流水却无人理睬;大白天路灯亮着;电脑不工作了却长时间不关机;办公室开空调的同时门窗大开等。与此同时,一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攀比、畸形消费、奢靡消费、蓄意浪费。造成校园浪费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师生没有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对节约粮食、水、电等资源重视不够。

建设节约型后勤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长效机制学校领导是建设节约型高校的倡导者,应对学校各项资源的节约高度重视,切实把节能管理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成立由以后勤主管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能管理委员会,负责制订符合当前国情和校情的节能规划和计划。后勤管理处下设节能办公室,在节能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全校水电节能管理工作。专人负责,合理分工,常抓不懈,强化管理,形成节约型高校后勤的长效管理机制。(二)加强节能宣传,提高节能意识要加强节能宣传工作,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营造节能氛围。首先,在宿舍楼道、洗漱间及师生经常聚集和频繁流动的地点,设置节水宣传展板,张贴标志。其次,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宣传报道作为长期的任务,利用校报、网站把节能宣传作为重点,开辟专栏、专题、专版等,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普及节能知识,发挥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有效时机,开展节能讲座、节能征文、节能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以节能为主题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注重运用咨询服务、社区节能宣传、专题走访座谈、节能产品展览等互动方式。开展“岗位节能、降耗增效”活动,让节能工作融入师生员工的特色活动和业余生活,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建设节约型高校”的文化氛围,树立节能意识。发动学生参与节能管理,及时倾听来自学生层面的呼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最后,树立节能典型,鼓励和奖励在节水、节能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以形成模范带头作用。在校内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活动的同时,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到校现场宣传、指导节能工作。(三)建立健全制度,加强节能管理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要靠完善的制度体系来保证。因此,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就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规定和奖惩制度,使得节能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节能日常管理。严格执行校园巡视制度和表计抄收制度,并根据日常巡视记录和每月的抄收记录,分析用水用电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信息化节能管理,形成地下综合管网图,将全校用水用电计量网络图电子化,使节水节电抄收工作更加及时准确,节水节电维修服务更加快捷。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将节能工作纳入干部和各部门工作的评价考核体系,将目标责任与年度考核及岗位竞聘挂钩,与各部门的经费使用挂钩,促使各部门想办法堵住漏洞,节约开支。推行定额用能制。对学生宿舍用水用电实行定时限额管理、超用收费制;对校内经营单位、教学科研单位等不同用能单位实行分类收费制;对公共楼宇实行“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归己,节约奖励”的能源管理机制,超出部分向物业管理单位全额收取,节约部分给予物业管理50%奖励。施行奖惩共存制。发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的节能工作,对存在能源浪费现象的单位、个人进行举报,由节能办公室对其进行经济处罚。对存在浪费现象的教职工给予严厉批评教育,并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对偷水电行为,坚持原则,秉公处理,给予通报批评和经济处罚。同时,把全年较上年度节约的水、电、气、油费的20%作为奖励基金,对漏水及浪费现象举报者进行奖励,对节能管理优秀人员进行适当奖励。(四)合理调整布局,科学规划和建设校园校园建设的科学规划是最大的节约,是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的重要基础。在校园建设规划过程中,必须贯彻节约的原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了建设规划,学校的建设就要按照建设规划实施,要安排建设次序,避免不分轻重缓急搞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带来的巨大浪费。不仅新建校区要重视规划,老校园改造时也必须重视规划,做到先规划后改造[4]。(五)增加投入,推广使用节能设备高度重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技术资源,进行节能技改,全面推广运用节能设备和器具,引导和鼓励师生使用节能型设备,为节能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各教学楼、学生公寓的洗手池水龙头上安装膨化水嘴(起到水压缓冲作用);对老楼宇的厕所进行改造,在高位自动冲洗水箱和小便池(器)上安装红外感应式自动冲水装置;采用抽取湖水和滴灌的方式对校园绿化进行浇灌;在学生公寓安装智能控电系统,达到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目的;在教室安装节能灯具控制系统,使室内光线达到正常需要时,实现自动断电;合理调整供电格局,更新扩容变电设备,及时对老化线路进行改造,确保供电安全,降低供电损耗;加强校园路灯管理,对校园内路灯进行整体改造,采用光控时控一体的LeD路灯,分时分段控制路灯;在风机、水泵、循环泵上采用变频控制技术;加大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力度,防止“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积极建设洗涮废水利用设施,做好中性水回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供水管网的合理位置安装水表;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总之,节约型后勤建设关系到节约型高校建设的全局,关系到高校后勤自身的发展。我们要以建设节约型高校后勤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与节能同步,把节能工作与学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与协调工作机制,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全体师生节能意识,形成科学发展与资源节约的和谐局面,加快推进高校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推动高校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4

河北东盛医药有限公司

该公司英华医药产品事业部营销会议召开,会议为员工颁发了优秀管理奖1名(师继良)、销售精英奖3名(邯郸区域郭玉梅、邢台区域王宏杰、衡水区域种红暖)、新品操作模范奖(石家庄区域魏军)、最佳进步奖(济南区域藏传杰)、优秀主管奖5名(邯郸区域郭向阳、邢台区域马超、济南区域徐丽丽、邯郸区域吕剑楠、衡水区域刘兴峰)、优秀代表奖10名(郑州区域刘利利、邯郸区域张现书、济南区域刘桂华、石家庄区域杨建瑞、邢台区域田永建、济宁区域张艳、沧州区域杨国雷、商丘区域岳笑笑、德州区域于芳、衡水区域代静)。事业部总经理张军说:“以优化的人员配置和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打造一支进军终端的铁军,构建一张坚不可摧的终端网络,力争在三年内达到销售额过亿!”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控制突出奖”

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该院召开2006年医疗工作总结大会,设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控制突出奖、医保管理奖、卫生下乡应急抢险奖、医疗技术贡献奖等奖项,对27个科室和94名个人进行了奖励。

名科奖励办法

丹东市中心医院

继该院检验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胸心外科、消化内科、循环内科等5个科室被评选为市首届名科后,该院开展了院级名科评选活动并制定了奖励办法。经过专家委员会两轮评选及公示,眼科、骨外科、普外二科、神经内科成为院级名科。按照奖励办法,市级、院级名科分别得到10000元和5000元的科研奖励基金。

药品销售明星

浙江京新药业公司

该公司去年销售冠军为袁赛帅,为省外普药部业务员,2006年度以1396万元的销售业绩排名第一。推广冠军梁芳英,为推广一部嘉湖办事处业务员,2006年度以141万元的销售额排名第一。另有普药销售明星、招商销售明星、SX推广明星、乡镇otC销售明星、最佳新秀奖。(图为总经理讲话)

病历展评奖

江西省儿童医院

第一部分为示范病历15份,是专家督导组和病案室质控人员在平时查阅中发现内容和形式都较规范的病历作为示范展出,供大家学习参考;第二部分为评比病历111份,所有病历由专家督导组从2006年归档病历中随机抽取,评出一、二、三等奖。参评病历中有56份获奖。

“金点子”获奖

新和成公司上虞分公司

该分公司504车间张黎旭提出的“物料冷却交换节约能”和514车间唐磊提出的“回收氯仿受槽相连”方案,获季度最高奖。“回收氯仿受槽相连”已在车间实施,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操作更加方便。“物料冷却交换节约能”方案能节省大量能耗,从而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一线员工提出的建议首先通过车间的一级初评,筛选后由公司评审,对获奖的建议每季度公布,年底给予奖励。

群众性管理与技术创新活动成果奖

昆明制药

2006年度群众性管理与技术创新活动成果奖。一等奖(1名):溴化锂冷水机组冷却水补水系统的改造。二等奖(3名):七叶神安片工艺改进;利用紫外检测复方SmZ片中间产品溶出度;污水处理工艺创新。鼓励奖(9名):复方甘草片的技术创新;口服剂分厂成本考核指标及细则;颗粒总混时间工艺优化;包衣用隔离层原料替换及工艺改进和实施;Zp35D型压片机技术改造;湿法制料机、沸腾干燥机改造;提高Dpa-160的质量改造;给传统产品起个时尚的名称;统一产品外包装、树立企业形象。

新产品攻关奖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5

1、定期对公司内用水、用电、用油、办公耗材、技术改造等方面的节能降耗工作进行考核总结。继续推进有效的节能措施,对不完善的地方要进行改进,对疏忽的地方要强化管理,为以后节能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2、为了更好的落实各类节能降耗措施、满足能源管理方针,成立节能降耗工作领导小组,落实、检查节能降耗工作开展情况,并进行指导监督,以全面完善、推进节能降耗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3、修订节能管理制度。为了使节能降耗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我公司的生产经营现状,进一步修订各类节能管理办法,对其进行梳理,使节能措施更符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确保节能措施执行到位。

4、制作节能降耗宣传标语、横幅,在公司内张贴、悬挂,为节能降耗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同时在公司宣传栏,开辟节能降耗专题栏,做好舆论宣传的节能降耗导向工作。

5、抓好节能监察和监控。通过限制消耗定额,对水、电、油、车、办公耗材等方面严格执行管理办法和节约措施。加强可用资源重复的利用。

6、根据公司部要求,利用空余时间,组织员工进行学习、讨论,不断强化员工的节能意识。

7、加强班组学习,并鼓励广大职工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公司节能降耗工作献计献策活动,结合本公司特点,对节能降耗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8、开展节能降耗讲座、培训,让在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员工或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相关的节能技术、节能优秀事迹讲座,并组织交流。

9、建立节能目标和评价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班、组、个人,重点能耗岗位,签订责任书,严格进行考核。

10、积极挖掘身边节能降耗的典型员工、典型事例。对平时在节能降耗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员工、项目、以及节能降耗工作较突出的事迹,进行发掘,在公司内进行宣传。

11、制定鼓励政策,严格奖惩。制定节能降耗、建设奖惩办法和措施,评选节约型部门、节约型个人等先进典型,给予表彰奖励。

12、搞好节能降耗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国家关于节能的法律政策,宣传节约能源的好经验、好做法,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带动全公司职工加入到创建节约型企业的活动中来,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6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公共供水的节约用水工作。

在城市规划区内使用公共供水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应当在保障合理用水的前提下,减少用水浪费,提高水利用效率。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水资源综合规划,制定统一的城市节约用水规划。探索水资源节约机制创新,开展水费改革的调研和试点。鼓励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培育节水技术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发展节水型工业和服务业,建立节水型城市。

单位和个人有节约用水的义务。

第五条市建设部门是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主管部门,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受市建设部门的委托具体负责城市节约用水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市水利部门的指导。

第六条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把节水工作落实到工作岗位职责中,纳入到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中,应加强水法律法规、科学用水知识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

第七条对节约用水和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节水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创建节水型城市、节水型企业(单位)、节水型小区的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节水科学技术推广使用和单位节水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人,所在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条节约用水实行居民用水户和非居民用水户分类管理。

居民用水户是指本市居民取用自来水的用水户。非居民用水户是指其他所有取用自来水的用水户,非居民用水户实行计划与定额用水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制度。

第九条市建设部门会同市发改经贸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用水定额标准、水资源和供水状况、用水需求和节约用水规划制定非居民用水年度和月度用水计划,年度用水实行总量控制。

第十条国家和省尚未制定用水定额的行业,由市建设部门会同市发改经贸部门等有关部门制定行业用水标准,按照规定程序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非居民用水户应当按照国家《企业水平衡与测试通则》和《评价企业合理用水通则》的标准,每三年进行一次水平衡测试,提高合理用水水平。

第十二条用水计划的下达、核定和调整,应当遵循公开、公正、便民和效率的原则。

用水计划应当满足非居民用水户生产经营合理用水的需要。

第十三条因建筑施工等需要临时用水的,建设单位应当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和施工设计图向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申请用水计划,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根据定额予以核定。

第十四条非居民用水户超计划用水按用水类别、超计划用水幅度实行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具体标准按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在城市用水总量需求超过总供给能力或局部地区用水紧张,为确保城市居民用水户生活用水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市建设部门可以对部分非居民用水户采取限制用水措施。

第十六条市建设部门会同市水利部门等有关部门按规定向社会公布节水型设备、产品名录,引导用水户使用节水型设备和产品。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第十七条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应当帮助和指导用水户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加强用水监督。发现用水浪费的,应立即制止或责令限期整改。

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应当指导非居民用水户采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推广再生水利用技术,鼓励使用再生水,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

第十八条非居民用水户应当采取下列措施,加强节约用水管理:

(一)建立健全节约用水责任制;

(二)设立节水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节约用水工作;

(三)建立用水记录和用水统计分析,明确用水计划、节水目标、节水措施,定期进行合理用水分析和水平衡测试;

(四)加强用水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降低漏损率,防止水污染;

(五)开展节约用水宣传。

第十九条居民用水户应当采用节水型器具,不得将生活用水用于生产、经营。

第二十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和方案,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应当包括节水设计审查的内容。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应当包括节约用水配套设施的内容,节水设施竣工验收应有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参加,节水设施未建成或没有达到国家规定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一条非居民用水户应当按照规定使用和维护节水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止使用。

第二十二条经营洗浴、游泳、水上娱乐、洗车等耗水量高的非居民用水户以及以水为原料生产饮料、纯净水等产品的非居民用水户应当安装节水设施或符合国家规定的节水工艺,提高水的利用率。

纯净水生产企业产水率不得低于原料水的70%。

市政、绿化、景观、环卫等用水,应当优先使用江水、河水和再生水或雨水。居民住宅小区、单位内部的景观环境用水,有条件使用再生水或者雨水的,不得使用城市供水。对投资、运营、使用再生水的单位,市人民政府将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补助和奖励的具体办法由市建设、财政、物价等部门制定。

第二十三条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宾馆、饭店、商场,综合楼、住宅小区、高层商品住宅和机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大型综合性文化、体育场所等新建、扩建工程,应当建设中水或雨水利用设施。

现有建筑物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应当按照规定逐步配套建设中水设施或雨水利用设施。

第二十四条供水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供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防止漏损,降低管网漏损率。

第二十五条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应当加强节约用水统计工作,建立节约用水统计制度。

非居民用水户应按规定向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报送节水统计报表,公共供水企业应当按月向市节约用水办公室提供其用水量和相关资料。

第二十六条市人民政府加大对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投入,重点支持企业重大节水技改、水平衡测试、节水科研发明、生活用水器具改造、污水再生利用和雨水利用、节水宣传等。

第二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未按规定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或者节约用水设施经验收不合格的,由市建设部门限制其用水量,并责令其限期完善节约用水设施,并可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八条生产、销售或者在生产经营中使用国家已明令淘汰的、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设备和产品的,由市发改经贸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或使用,并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九条征收的超计划加价水费全额上缴市财政。对逾期不缴纳的非居民用水户,由市建设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按日加收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5‰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条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人员、、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7

【摘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医院”,一方面在各种资源消耗方面厉行节约,降低医疗运行成本,获取经济效益,保障医院建设的全面、协调、快速、可持续发展,缓解当前医院资源紧张状况。另一方面通过合理收取病人费用,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现实问题,从而为医院创造社会效益。

【关键词】节约型医院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倡导全面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而医院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为病人提供诊疗服务,通过检查、药品、医用耗材等治愈或缓解病人病情并收取一定报酬的社会公共场所。因此,建立节约型医院,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一个部分,也是医院生存和发展,提高医院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对构建节约型医院更具现实意义。下面就我院建设节约型医院的一些措施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节约型医院的含义

节约型医院的建设是与节约型社会相适应的。节约型医院中的“节约”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医院通过科学高效地管理,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效益最大化,即投入方面节约各种开支,不铺张浪费,如合理利用人员、医疗设备、水、电、暖、纸张等资源,降低运行成本,获得经济效益。第二层含义是指对病人收费要严格执行国家药品价格政策和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在不影响医院合理收入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病人费用,减轻病人负担,创造社会效益。

二建设节约型医院的预期目标

通过构建“节约型医院”各项活动的开展,使职工爱院如家、勤俭办院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医院管理流程更为科学合理,管理成本不断降低;医疗资源有效利用率得到提高,医疗成本得到控制,业务收入按计划任务得以实现;各项支出较为合理,收支节余明显增加。

三构建节约型医院的具体措施

㈠大力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崇尚节约的良好氛围:从提高职工、病员思想认识入手,在全院自上而下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全院下发构建“节约型医院”倡议书,悬挂宣传标语,制作宣传板面,利用院刊、院报、医院局域网等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节约型医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舆论氛围。

积极开展构建“节约型医院”大讨论活动。在中层干部中及各科室职工中组织召开构建“节约型医院”座谈会,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使每位职工树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自觉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的良好习惯,主动参与到建设“节约型医院”活动中来,积极为构建“节约型医院”献计献策,提升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要加强日常的管理与宣教,充分利用医院各种会议、职工岗前教育、科室民主生活会、住院宣教及病人座谈会等形式,教育职工和病员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消费观念和科学的节能理念,提高全员参与活动意识。

㈡明确重点,制定措施,积极推进“节约型医院”创建工作:根据第一阶段全院大讨论情况和职工提出的建议,医院从增收增效、节支节约两方面入手,制定构建“节约型医院”的相关措施,在全院认真组织实施。

1增收增效方面

重点是:合理调整收入结构,转变业务收入的增长方式,提高投入产出效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医疗运行成本,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浪费,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强化科学管理,完善工作机制,降低管理成本;发挥信息网络的作用,优化门诊流程,坚持实施“漏费”管理系统;要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利用率。对部分可共享的设备,由医院出台政策,使借用设备科室和借出设备科室达到双赢,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注重人力资源成本管理,合理“定岗、定编、定员”,建立良好的人员调配机制,探索灵活、高效的用人机制,鼓励实施“三、四、五”工作法(即“三个人拿四个人的钱做五个人的工作”)及特殊岗位弹性排班制,使人力资源作用最大化发挥;加强全员职业素质培训,增强职工归属感和对医院的忠诚度,充分调动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大医院财务经济核算力度,提高单位成本的效益;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奖罚措施,使创建节约型医院有一套激励机制和保障制度。

2节支节约方面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⑴加强用水、用电管理和监督。在全院范围内,积极采用节水、节电设施和器具,将工作区卫生间冲水阀更换为节能冲水阀,耗能大的照明灯全部更换为节能灯,楼梯间更换为声控节能灯,根据实际情况对现有供水、供电管网进行适度改造,增加水电表设置,加强用水、用电管理;院区和家属区绿化时,尽量多种树,少种草,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同时提高空间利用率,缓解车辆停放场地不足问题;继续做好污水回收和处理,将处理后的生活用水用于院区苗木花草的浇灌,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重复利用;坚持医院各项病房管理制度的落实,晚上及时清理陪护人员,定时关闭病室及走廊的照明设施和电器,在节约用电的同时,也为患者的休养和康复提供保障;总务科定期对全院的水、电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等浪费水电现象。

⑵加强办公用品和设施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作用,坚持自动化、无纸化办公,对有纸质存档要求必须打印的病历、《知情同意书》等坚持实行双面打印;将激光打印耗材改为加粉、换鼓芯为主的耗材,对打印耗材、维修实行招标外包,节约打印成本;坚持对病区订购的报纸实施统一回收;严格执行办公用品定额管理办法,实行定“量”办公,节约奖励,超额从科室绩效中扣除;宣传横幅、标语做到重复使用;核定会议室租赁费用标准,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

⑶严格药品库、总务库、设备库库存管理,要逐步引入“物流”概念,尽可能做到“零库存”。

⑷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科室固定资产卡片帐登记,定期核对、清理各科室的固定资产,摸清家底,并做好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提高医院公有资产的有效利用率。

⑸严格派车制度和提前预约派车,尽可能做到“一车多用”,降低车公里油耗,将车耗同司机的每月绩效及年度考评挂钩。建立车辆档案,每月对每车行使公里、油耗、维修、换件、安全等情况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⑹加强接待费用管理。严格控制接待标准、陪同人数,不得超标准接待,杜绝铺张浪费。各科室业务接待一律从科室绩效中支出。要进一步加强差旅费用的申报、审批及管理。

⑺在医疗业务方面,要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加快流程、更好地服务患者等方面多想办法。如规范医疗服务,在合理用药、合理检查的同时,尽可能地缩短病人住院天数,提高病床使用率和周转次数;要进一步依法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加大医疗纠纷的防范力度,定期对医务人员开展法律知识培训和案例分析警示教育,增强医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防范医疗纠纷的意识;加大责任追究和处罚力度,因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损失的,及时追究当事人和科室的相关责任。

㈢定期回顾总结,巩固提高“节约型医院”创建成果

重点对全院开展构建“节约型医院”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对已取得的好的做法与经验在全院给予推广,对仍需改进的问题加大整改力度,逐步建立构建“节约型医院”的长效工作机制。

同时,建立相应奖罚措施。一是针对用水、用电、车辆油耗管理等专项工作,如本年度与上年度相比,在完成同等工作量的前提下,支出每下降1%给予管理部门50元奖励,累计计算奖励额;如完成同等工作量的前提下,支出比上年增加,则每增加1%扣罚管理部门50元。二是设立“节约奖”。年终在全院评选3个“节约模范科室”,给予500元―1500元的奖励,并在全院予以表彰,以激励更多的科室和职工投入构建“节约型医院”活动中,为医院的发展注入更加强大的动力。

四取得成效

通过近两年“节约型医院的”创建活动,我院在各项业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各项费用支出得到了明显控制。

我院2010年较2008年门诊量上升了39%,住院人次上升了99.5%,经济收入上升了220%,但与此同时开支收入百分比却由112%下降至70.7%。将2009年与2011年上半年各类开支占总开支比例相比较发现,办公费用由原来的1.4%下降到0.64%,交通费由原来的2.3%下降至0.98%,维修费由原来的0.97%下降至0.32%,水、电费由0.92%上升至1.1%,招待费由原来的0.99%下降至0.86%。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

据国家教育部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358所,在校生2231万多人,如果每人每天耗费0.0l度电和0.005吨水.一年则耗费八千一百多万度电和近四千一百万吨水。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这一数字足以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如果师生员工的节能意识淡薄,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节能管理漏洞,加之节能技术匮乏,浪费能源量也将进一步增加。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1.观念问题。经济学上有所谓的“公地悲剧”:即公地是公共的,谁都可以使用,而收益是自己的,问题是大家的;只要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公共资源浪费与否无人关心。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受益者与承担者的分离,正是浪费现象严重的根源。高校师生在学校公共区域内的活动能耗基本上都是免费的.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意识没有深入人心。

2.节能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缺乏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

3.节能手段单一。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力度不够。

4.能耗计量设备不到位,统计和分析工作无法开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作为学校,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这一精神,引导广大师生员工牢固树立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积极推进节约型学校建设,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强化责任,统筹规划,加强节能减排管理

(一)建立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学院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学校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业绩考核的一项内容,实行问责制。有关部门要抓紧制订具体的评价考核实施办法。

(二)从学院长远发展及日常运行管理的全局出发,对节能、节水、环保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严格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标准;建立健全节能环保制度;做好学校发展和校园建设规划,加强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运行过程中的节能环保管理。

二、健全规章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一)健全规章制度。加快完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加抓紧完成节能监察管理、节约用电管理、排污交易管理等方面行政规章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二)严格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学校可与水务工程公司合作,对全校范围内地下自来水管网漏水检测装置的安装和适时检测,通过查漏补缺,使水损率降到了最低。

三、奖节罚超,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

学校可以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及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可按照“总额控制,节约有奖,超支自负”的原则,对公用水电进行计量化管理改革。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区域安装水电计量表,建成学校公用水电计量网络。这将大大增强了各院系、各部门节能节水的责任意识和主动性,提高水电资源的使用效率。

四、加强宣传,提高全校师生节约意识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节能减排内容。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节能减排知识,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实丰富节能、环保教育内容,将节能、节水、节电等教育内容,以灵活多样的形式,纳入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节能环保教育进学校、进课堂。

(二)利用各种形式,在广大师生中开展节能、环保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水宣传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为契机,单独或与供电公司、自来水公司、环保局等单位联合举办宣传活动;将校园存在的浪费现象通过一定形式予以曝光;大力开展以“创建节约型校园”、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等。以此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每一张纸的意识,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展节能环保社会实践活动。每年的寒暑假让学生参加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专业特点,把对节能环保有关知识的了解和实习实践中的环保行为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以此促进学生强化环保意识、掌握环保技能、养成环保习惯。

(四)表彰奖励一批节能减排先进单位和个人。学校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并通过校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形式来宣传节能先进典型,在全校师生中起到示范作用。

(五)领导老师带头,发挥节能率先垂范作用。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建立科学的政府机构节能目标责任和评价考核制度,制订并实施学校机构能耗定额标准,积极推进能源计量和监测,实施能耗公布制度,实行节奖超罚。

五、全校总动员,将节能减排落到实处

(一)学校发挥主体作用,贯彻落实节能减排相关规定

1.严格执行节电节水规定。制定节电节水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办公设备尽量减少待机时间,下班后应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特别要求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能耗;在室内自然光照较好的情况下,尽量不开照明灯,教室内人少时少开灯,坚决杜绝长明灯和白昼灯;加强用水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所有场所的水龙头,都要定期巡检,不得有跑、滴、冒、漏现象,坚决杜绝长流水现象发生,减少浪费等等。

2.从严掌握办公经费开支。压低各单位经费分配指标,从严开支使用;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节约办公成本;提倡使用办公平台或电子邮件发送文件,减少传真和纸质文件;尽量在电子媒体上修改文稿,减少重复打印次数;一般的传真、复印提倡双面重复用纸,提高利用率。

(二)引导学生发扬主人翁精神,从身边事情做起,力行节能减排

1.切实增强环保意识。对电池、废旧计算机零件等有害环境的用品,实行分类收集,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引导学生将废弃的书本、纸箱、易拉罐、矿泉水瓶等不能乱扔乱放,设置统一存放地点,由公寓管理收集,变废为宝。

2.推广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学院或者各系可购买部分教科书,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循环使用;先在部分系开展教材循环使用试点工作,力争全院推广。

六、明确责任,奖罚分明,积极推进并建立长效机制

相关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节能减排”的组织实施,制定严格标准和检查制度,奖罚分明。对违反规定的人和事随时给予通报和处罚,将节能减排工作落实情况和成效纳入单位和个人年度考核指标,对节能减排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表扬和奖励。

通过教育师生员工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倡导科学的消费理念,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和精打细算、勤俭办事的良好风尚,通过全校总动员,师生积极行动起来,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积极投身到“节能减排”行动之中,必定能创造性地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为高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7-4.

[2]胡大立,谢先彪.建设节约型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oL].人民网.,2005.7.13

[3]黄颖娜.学校节能减排教育长效机制探析――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视角[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5).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9

一、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工业第一经济不动摇,坚定强势发展工业路子不偏移,坚持重中之重抓工业力度不减弱,以培育主导产业、扩大经济总量为首要任务,积极构建产业平台,强化招商引资,促进转型升级,着力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促进我县工业经济走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化互促互进、融合发展之路。

2.发展目标:全面实施“3683”工业赶超计划,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5%以上,工业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达到10%。主要目标:

产业规模: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大关,并着力培育60家产值超亿元的“小巨人”企业(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到5家以上)。

开发规模:完成工业用地开发建设面积8000亩,力争培育成功3个开发面积超1000亩、产值超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3.产业导向:

(1)做大材料工业。着力引进一批以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太阳能光伏蓄能材料和新一光电子元器件为代表的工业原材料加工制造项目,逐步延伸产业链,培育形成大产业集群。

(2)做强金属制品、塑料制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着力引进一批以高品质不锈钢管(制品)及成套设备、高精度铜带及元器件和现代金属门窗及附件为代表的金属制品加工业大项目,提升“省不锈钢管产业示范基地”和出口基地。以高新技术薄膜、精深茶产品和油产品等加工制造企业为依托,积极引进产业链下游及配套的关联项目,培育竞争力较强的新产业集群。

(3)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新产业的引进、培育和发展,重点引进发展前景好、经济技术效益优、带动效应明显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

二、扶持对象

4.列入本意见奖励、补助的企业,必须是依法在本县登记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制度健全,当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或实缴税金达到60万元及以上,项目必须经过投资主管部门备案审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市、县产业发展导向的制造业。

三、具体措施

(一)鼓励引进企业项目投资

5.强化县工业产业集聚区的项目平台建设管理。新建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在上级规定控制指标之上,项目投产次年起,每年达到下述指标:主营业务收入到达200万元/亩及以上;第一年至第三年税收(税收是指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所得税。以下计算地方财政贡献是指上述税收的县得部分。下同)达到5万元/亩及以上(含固定资产设备抵扣金额);第四年至六年税收8万元/亩及以上。

6.鼓励内外资企业项目投资。新办企业投资项目从投产后次年起,通过县工业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工经办)组织评估、认定,其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评估、认定办法另行制定)、技术设备投资比例在50%以上的,按技术设备投资额(以税务发票为准,不含增值税)的9%分年度给予补助(前三年每年补助2%,后三年每年补助1%;前三年补助资金不得超过该项目年度地方财政贡献额,后三年补助资金不得超过该项目年度地方财政贡献额的50%,下同);若项目投产次年起三年内实现10万元/亩及以上且每年增长的,补助比例提高到10%,提高比例部分加在最后一年一并补助(但补助总额不得超过前3年地方财政贡献额和后3年地方财政贡献额50%之和)。享受民政福利、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企业除外。

7.鼓励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或省级以上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知名集团公司、上市公司等大企业来本县投资鼓励类项目的,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在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投产次年起三年内平均亩产税收达到10万元及以上的,按其缴纳土地出让金县得部分的20%给予奖励。对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弥补和延伸产业链等重大项目,实行个性化扶持措施。

(二)鼓励企业上规模上台阶

8.鼓励企业上台阶。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5000万元、1亿元、5亿元、10亿元、15亿元、20亿元、30亿元,且当年企业实缴税金占主营业务收入3%以上的工业企业,分别给予企业5万元、10万元、30万元、50万元、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奖励。

9.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对经县政府批准的,县内企业之间以及县外企业以参股、合资、兼并等重组形式做大做强的企业,企业因土地、房产、车船等资产的变更而缴纳的税收中,县得部分由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三)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10.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改造。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设备投资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竣工投产经县工经办评估、认定后,给予企业技改项目用于购买设备及技术(下同)等投资额(以税务发票为准)的5%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额不超过40万元;对弥补我县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重要产业链环节的技术改造项目,补助比例提高到6%,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额不超过50万元。

11.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验收或鉴定并投入运行的省级以上技术创新项目以及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攻关项目,每项分别奖励10万元。通过验收或鉴定并实现产业化的省级以上新产品开发项目、重点科技项目,每项奖励10万元(新产品同系列不同型号只奖励一次)。被认定为国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分别奖励15万元、3万元、7万元;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给予10万元奖励;企业被认定为部级或省级的技术中心、检测中心的,分别给予奖励20万元、10万元。获得省、市信息化示范企业分别奖励10万元、2万元。

12.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当年获得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省级名牌(著名商标、知名商号、出口名牌)、市级名牌(著名商标、出口名牌)的,分别给予30万元(通过司法途径获得的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的奖励。同一级别的品牌不重复奖励。

(四)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13.设立每年50万元的企业经营管理论坛及培训专项资金。

14.鼓励组建工业行业协会。我县工业主导产业中成功组建部级、省级工业行业协会且注册地在本县的,一次性分别补助经费20万元、10万元。

15.鼓励企业加强认证和质量管理。对不锈钢管等产品获得船级社、核用管、石化用管等认证并成为直接供应商资格的企业,每项奖励3万元。对通过iSo14000(环境认证)、Sa8000(劳动安全责任标准)、HaCCp(食品安全)、节能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每项奖励2万元;对获得其他类非强制性认证的,每项奖励1万元。对通过省、市级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或质量管理示范企业验收的,分别奖励5万元、2万元。

(五)鼓励节能减排与循环发展

16.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重点耗能、耗水和污染企业的清洁生产实施推进力度。通过省级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获得省绿色企业证书的企业,给予3万元奖励;通过省级节能示范企业审核验收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列入省级以上《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和节电、节水技术目录的企业,或列入国家节能减排、污染物防治技术目录的企业,每个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列入省、市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的,分别给予5万元、2万元的奖励。

17.严格贯彻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等政策。通过市场、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引导高能耗、高排放行业调整、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快淘汰改造落后工艺、设备,腾出发展空间。

18.加大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财政支持。企业研发、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投资额在100万元及以上,经县经济商务局审核备案,投入运行并取得一定成效的项目,经验收核定后,按项目工艺改造和新增设备投资额的6%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不超过15万元。对使用县集中供气系统进行“煤改气”生产的企业设备改造进行补助。对已通供气主管道的企业,2013年2月底前改造完毕并不再保留煤气发生炉的,补助10万元;2014年2月底前改造完毕并不再保留煤气发生炉的,补助5万元。对未接通供气主管道的企业,自接通月起计6个月内改造完毕并不再保留煤气发生炉的,补助10万元;1年内改造完毕并不再保留煤气发生炉的,补助5万元。

19.鼓励企业开展废水和废物的回收利用。企业采用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应用废水重复利用与深度处理技术,经县经济商务局审核备案的,在实施完成及验收核定后,按项目设备投资的6%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额不超过10万元。企业经环保局审核备案,实施完成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并通过验收核定的,以设备投资的6%给予补助,单个项目补助额不超过10万元。

20.开展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先进评选。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完成责任考核目标任务的前提下,根据年度综合评分,设立若干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由县政府表彰并适当给予奖励。

(六)鼓励开放型经济发展

21.流通公司出口本县企业生产的产品或生产企业的自营出口,每美元给予人民币0.02元奖励,出口额以海关统计为准。

22.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按其实际支付出口信用保险费的50%予以补助,单家企业每年补助不超过10万元。支持出口企业参加“两反一保”。对应诉企业补助40%的诉讼费,单家企业应诉单宗案件补助不超过5万元,多家企业应诉同宗案件补助不超过10万元。

23.企业参加政府或经济商务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各类经贸会展活动,国外展会每个摊位奖励1万元,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展会(广交会、华交会除外)每个摊位奖励5000元;参加协作办组织的义博会每个摊位奖励5000元。同一企业年奖励不超过10万元。

(七)鼓励集约节约发展

24.鼓励企业提升“亩均效益”。设立“亩均税收贡献奖”,每年对落户县工业园区和各工业功能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且年实缴税金6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计算亩均税收并排序。亩均税收前三名各奖励5万元,第四至六名各奖励3万元。

25.鼓励企业盘活存量土地。利用存量土地新建、改建多层厂房的,经立项并竣工验收后,按新增建筑面积给予补助:第二层每平方米补助15元,第三层每平方米补助25元。单体项目的补助最高20万元。

(八)鼓励人才、金融支撑

26.鼓励企业聘用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受聘于本县工业企业的工程类高级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工作满一年并继续在本县工作的,经用人企业申请、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可享受200-700元/月的政府津贴;与用人企业签订五年以上劳动(聘用)合同的,经用人企业申请、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同时可享受300-500元/月的住房补贴。柔性流动人才参照上述规定享受相应政策。具体补助标准按《县引进人才智力暂行办法》(松委办〔2007〕102号)及《县引进人才智力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松组〔2010〕6号)相关规定执行。

27.解决外来投资者和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项目投资在1000万元以上的董事长(总经理)、投资在2000万元以上企业的董事、厂长(经理)和经组织人事部门确认引进的人才,其子女到我县就学的,凭所在园区、工业功能区(乡镇)证明,按本县县城户籍人员同等待遇由县教育部门安排到县城学校就读;外来务工和本县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凭派出所户口暂住证和所在企业证明,由县教育部门安排就近学校就读,享受当地户籍人员同等待遇。

28.鼓励金融机构新增工业贷款。以上年6月末和年底平均工业贷款余额(含承兑汇票、信用证及贸易融资贷款,下同)为基数,按新增平均工业贷款余额的1‰奖励给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降低贷款利率。对年工业贷款发放额在1亿元以上的金融机构,其向工业企业发放的平均贷款利率上浮率较上一年度下降5%以上的,给予每家金融机构8万元奖励;下降10%以上的,奖励15万元。

(九)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29.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评选。每年开展“县工业企业20强”和“县十大优秀企业家”评选(评选办法见附件),按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税收、利润率、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和和谐劳动关系等指标打分,按分数高低排序产生,由县委、县政府予以表彰。

30.鼓励工业纳税大户。以企业当年实际上交地方财政数(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税收县得部分)为主要依据,对贡献突出的企业颁发县长特别奖。

31.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依法纳税、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社会保险、和谐劳动关系、慈善事业等方面的责任意识。对年内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未完成年度节能降耗或污染减排目标任务、有重大偷税行为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各类先进的评比资格和相关的奖励政策。

(十)切实优化发展环境

32.进一步加快审批流程。窗口单位要继续认真贯彻首问负责制、首办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和违者追责制,实行以“中心牵头、前置并联、同步审核、限时审批、联合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并联审批制度,重点企业审批实行制。要积极推进网上审批,充分发挥网上审批电子监察实时监控系统的作用,加强对审批过程的监督。

33.实行“24小时会商”制度。涉工部门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限在24小时内派专人上门会商,并及时答复和解决。对违反本制度规定并造成一定影响的单位,纪检监察部门将予调查问责。

34.对工业企业违规违章问题的处罚,应以教育为主,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可处以行政警告处罚的,不得采用罚款;法律规定必须处以罚款的,按最低限额处罚;对超过1万元的罚没款、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停业的处罚,须报县政府法制办审查备案,并报县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意。对涉及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区域环境安全事故及除外。

(十一)强化政策实施

35.政策实施的领导机构。由县工业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意见》的实施领导及对县工业经济发展奖励基金的使用和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经济商务局,负责政策实施过程中的牵头、协调和完善。

节约用水奖励办法篇10

一、重要意义

工业是我县能源消费的重要载体,也是节能潜力最大的领域,重点耗能企业又是工业能源消费大户。2005年我县重点能耗企业总耗能394825吨标煤,占全县入统工业企业总能耗的93.38%。因此,抓好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带动全县节能行动的开展,打破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能源和环境约束,顺利完成市下达给我县的能耗考核任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主要目标

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主要产品单位能耗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部分企业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全县工业企业节能水平大幅提高。“十一五”期间,12家重点耗能企业,实现节能9万吨标准煤。

三、对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要求

(一)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企业节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企业要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节能管理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配备专职能源管理和统计人员,负责贯彻国家节能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对节能工作的各项部署。并对本单位的节能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为企业节能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能源计量、统计制度。各企业要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配备和管理通则》和《能源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加强能源计量管理,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做好能源统计,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要求在每季度开始前3天、每年的7月3日前及第二年的1月3日前将上个季度、上半年及全年能源统计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报县工业促进办和县统计部门。

(三)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各企业要按照《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的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分析现状,查找问题,挖掘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在此基础上,编制企业节能规划,并认真加以实施。各企业要在本实施意见下发后五个月内,将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报县工业促进办审核,未能通过审核的,要在2个月内完成修改或补充,并重新提交。

(四)加大投入,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各企业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节能技术改造,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根本措施来抓,大力调整企业产品、工艺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升级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五)建立节能激励机制,层层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各企业要建立和完善节能奖惩制度,安排一定的节能奖励资金,对在节能发明创造、节能挖潜革新等工作中取得成绩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浪费能源的集体和个人给予惩罚;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将节能目标和责任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严格考核,节奖超罚,及时兑现。

(六)持之以恒,有计划有组织进行节能宣传与培训。各企业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节能宣传与培训,通过张贴节能标语、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召开专题研讨会、能源管理和节能工作经验交流会、节能知识竞赛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宣传节能的重大战略意义;定期组织能源计量、统计、管理和操作人员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并对学习和培训的效果实施严格考核;组织好每年6月11—18日的“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县政府将节能降耗指标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和干部考核体系,并将此作为对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建立节能联席会议制度,成员由发改局工业促进办、财政局、审计局等23个县直部门组成,工业促进办为召集单位,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统筹安排全县节能活动。并帮助企业解决节能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指导和推动全县节能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督导,典型带动。县工业促进办公室年初代表县政府与各企业签定责任状,负责做好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的跟踪、指导和监督工作,对完不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重点用能企业,加强督促,采取约束性措施,确保“十一五”节能目标圆满完成;要积极推行节能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要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定期在重点耗能企业中推选若干“节能先进企业”和“节能先进个人”,对节能先进企业进行表彰,对节能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在表彰和奖励的同时,总结推广先进企业节能降耗的典型经验,在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对不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的企业,责令限期整改,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用能行为。

(三)搞好统计,明确奖惩。县统计局要加强能源统计,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建立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信息系统及其官方网站,跟踪、统计、审核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及其相关数据,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及时;负责相关人员的培训,定期分析和汇总企业节能进展情况。会同县工业促进办于每年3月份在指定的宣传媒体上,公布上一年度企业能源利用等情况。对弄虚作假,不如实报送或不及时报送能源统计报表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企业,要视情节予以批评、通报、罚款。

(四)加强计量,细化检测。县质检局要依法加强能源计量工作,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及能源计量数据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要求企业建立和完善计量管理体系、能源计量管理制度,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计量器具,督促企业定期对所配备的能源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准,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应用等。

(五)拓宽融资,专款专用。县财政要设立节能专项资金,专项用于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信息服务和表彰奖励等方面。重点支持一批节能降耗重大项目和示范项目,优先支持提前达到节能目标企业的节能改造项目。研究建立多渠道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节能降耗,协调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低息贷款支持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生产和使用列入《节能节水产品目录》和《资源综合利用目录》产品的企业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