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机械化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29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1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生产力提升意义

一、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与竞争力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一个支柱型产业,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发展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近些年来,随着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遭受到了比较大的挤压,加上传统农业的生产力较低,经济效益较低,也使很多农民放弃了土地,投入到了城市建设与工商业之中,导致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特别是在一些山区,由于机械化水平较低,体力劳动繁重,很多人都放弃了农业生产,这也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力造成了很大的流失。

面对这样的状况,就需要我们能够认识到科技的力量,通过机械化的普及,来提升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让群众重新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便捷性,提升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在农业建设中,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更好的满足了农业生产的需求,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农业的建设,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支持,特别是那些方便、经济、实效、多用的微型机械和性能精密、作业高效智能化的环保机械,在我国设施农业、精确农业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增强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样一来,农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得以提升,基础产业得以巩固,也就能促进其他行业的稳定发展。

二、能够有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在传统的观念中,农业就是种植,其实不然,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几大产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经济发展的要求,另外加上地域特征的限制,单纯的种植业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农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山区,没有足够的条件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作物种植,所以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定的产业结构调整。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则给这些地区带来了新的生机。比如养殖业需要一定的机械设备、渔业需要专门的配套设施,只有通过机械化才能够保证这些产业生产的有效进行。

所以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进行农业产业机构调整。而农业机械的发展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配套的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调整和优化农机化的发展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转化。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必须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用机械装备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种植,收获、精深加工、包装、保鲜、运输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生产手段,是实施先进的农艺技术、养殖技术、精深加工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是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物质保证。所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以便为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农业产值的有效实现做出自己的应有的贡献。

三、能够有效提升粮食产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才能够不断的提升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效益,这在农业中也是一样的。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耕地面积的日益缩小,想要保证社会的安定与人们的安居乐业,除了依靠进口之外,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而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高、进度快、质量好、经济合算,农业机械化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质量,提高了农机化水平,是保护和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比如采用机械化进行生产,可以进行有效的灌溉,提升灌溉有效性的实现,依靠机械化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科学的进行综合治理,另外运用机械化进行施肥,更可以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与吸收率,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提升粮食的产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都是提升农业生产价值的有效途径。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对于粮食产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四、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

随着三农政策的逐步深入,国家对于农业生产的投入也在逐渐的增大,另外加上“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们也都深刻的认识到了:农村要实现小康,关键要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靠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而这些都离不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实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增产技术的推广,需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农艺与农机相配套,只有农机发展了,农业综合机械作业水平提高了,这些高产、省工、节本的关键措施才能落到实处,这样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上一个新台阶。只有做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实行,才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生产。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减?轻农业劳动程度,解放农村劳动力的根本途径,这也为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与生产力。所以可以看出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另外在推广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过程中,也需要我们做好农业机械化示范生产基地的建设,毕竟“事实胜于雄辩”,只有让群众认识到了机械化的优良用途,才能够促使他们进行相关的采购与运用。除此之外,也需要我们做好农业机械服务的产业化与社会化,毕竟农民群众的知识水平有限,在机械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或者遇到一些难题,面对这些因素,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鼓励建立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协会和农机服务队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向专业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推进农机标准化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为农业机械化的贯彻、执行做出自己的努力。

参考文献: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劳动生产率;单位土地面积产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政治经济意义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4-0174-1

1农业机械在农业中的使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一方面,用工具机代替手工工具,能使人摆脱天然器官的限制,使一个人能够同时用更多数量和更为灵巧的工具;另一方面,动力机的应用,又使劳动者能够推动的工具机的数目和速度完全不受人力和畜力限制。这样,在手工劳动下需要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在使用机器的情况下,只要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再加上机器提高产量的因素,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能得到极大地提高。

2机器是农业中实现稳产、高产、大幅度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的有力手段

2.1机器的动作能够做到准确、均衡、作业质量好

它可以比人畜力操作更严格地按照农业技术的要求,适时地进行耕、耙、播、中耕、收获等作业,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2.2机器作业效率高,能抢农时,赶季节

农业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李比希说过:“在农业上没有比时间因素更重要的因素了”。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季节性的人畜力紧张在全国是普遍存在的,有不少地区还是严重的。特别是近些年来多种经营的发展和劳动力向外大量输出,再加上复种面积的迅速扩大,更加深了这种严重性。所以就是在人口非常稠密的地区,广大农民也要求机械化。另外在比较寒冷、无霜期短的东北地区等,利用机器抢农时、赶季节尤为重要,因为“气候越是不利,农业劳动期间越短,从而资本和劳动的支出就越是紧缩在短时期内。”所以使用机器就有更大的优越性。

2.3使用机器可以大大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各种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我国历史上一向自然灾害频繁,其中以水旱灾为害最大,病虫害的为害也很严重。在农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自然灾害的影响仍是很大的。不少地方的产量仍然很不稳定,一遇灾害就大幅度减产。这种不稳定性对于人生活和国家建设影响很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农业基本建设,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必须提高排洪和灌溉的能力,采用能抗御自然灾害的耕作方法和防治病虫害的有效措施。而要做到这些,单靠人畜力,不搞机械化是办不到。

2.4使用机器是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要大幅度地不断提高单产,就必须采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措施,而各种农业现代化技术措施的经济有效地采用,也无不需要以机器作为手段。

3机械化能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

我国有非常优越的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为主,这是农业生产力不发达的表现。要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实现机械化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这是因为:只有在大大地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稳定高产的水平的基础上,才能为林、牧、副、渔的大力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劳动力;林、牧、副、渔各业也只有实现机械化,才能高速度地发展。

4农业机械化是降低农产品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

农业机械化后,由于农业生产中物化劳动消耗大量增加,农民支付的生产资料的费用的绝对量将会随之增加。但是由于产品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和活劳动消耗的大量减少,因而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总成本额仍然会趋于下降,农民在支付成本后的收入仍然会不断增加。因些,要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农业机械化也是必由之路。

5农业机械化能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

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大发展,不仅可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商品粮食、工业原料和其他农副产品以及更多的资金,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和其他各项事业,而且可以为工业开辟广阔的市场。我国地域辽阔,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拖拉机、汽车、配套农具、油料、建筑材料等等。这样广阔的国内市场,将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此外,农业机械化还要求不断的以新技术装备取代报废的、陈旧过时的技术装备。不断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这个的新陈代谢过程,必然会推动工业和科学技术事业的相应发展。

6农业机械化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政治经济意义

我国是在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合作化的。但是绝不能认为,社会主义农业可以长期建立在落后农业的物质基础上。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大大减轻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促进农业科学文化的发展。所以它又是改造农村落后面貌,逐步消灭城乡、脑体劳动之间三大差别的必由之路。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3

关键词: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产业结构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机械设备可以大幅度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并能够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而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受制于地域环境的影响,类似山区、丘陵等地形严重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总体来说,农业机械化是我国推动农业生产改革的大方向,是解决不断激化的农业发展矛盾和困难的“利剑”,也是确保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动力。

1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1.1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也逐步让大中型农机设备的优势得到展现。然而我国各地区环境、经济水平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还要结合工业、资金、劳动力以及科技等状况。此外随着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程、全面深入推进,对于农机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急迫,而我国目前的整体状况是“缺人才更缺师资”。2015年召开的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提出目前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已经达到了10.76亿千瓦,超过1.5亿亩的土地完成深松整地作业,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61%的农机化率,代表我国农业化生产方式正式以农业机械化为主。

1.2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各地区的农业机械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机械化资金等投入比例还是很少,国家出台的补贴政策,虽然缓解了农民的部分压力,也受到大家的广泛认可,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农民的巨大需求,特别是部分农户经济基础弱,而机械设备的维修、油费、保养等支出还是极大的降低了农民购置农机设备的积极性。农机设备整体结构配比矛盾大,主要表现在大中型机械少、小型多,且多以动力设备为主,而配套辅助农具很少。其次目前机械设备主要针对粮食农作物,而在农产品加工、养殖业等领域的机械化的投入很少。农机设备生产企业的快速扩大,特别是以联合收割机为代表,跨区收割作业的竞争日益加重,从原本高利润的卖方市场逐步走向了买方市场,跨区作业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农民的基础知识能力、科技水平均偏弱,特别是缺乏足够强的科技种田思维意识,无法形成有效机械化作业的产业链条,或者盲目的投放农机设备,导致大量资金、设备的浪费,农业机械化的抗风险能力非常弱。

2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对策和建议

2.1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强化农业机械化意识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不是一蹴而就的任务,需要漫长时间的积累,一是农业机械厂家、管理部门等方面要努力提升相关推进工作中的服务意识,不断围绕地区农业特征调整机械化推广的主题,满足广大农民特定的农具需求;二是积极研发和推出更多品种的农机设备、辅助工具,满足农民的播种、收割直至加工的各个领域农机设备的需求,这其中还可以包含农产品分类、挑选、运输、存储和保鲜等后续处理设备,稳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的产业链发展水平;三是狠抓农民的科技素养,基于农村科技教育事业去提升他们对机械化的认知,从而实现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提升各地区的农机干部及农机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农业生产的管理水平,进而实现整体效益的稳步增加。2.2推动创新技术的应用,强化实用性和高效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作为原始推动力,国家农业发展战略就明确强调狠抓农业机械化的科技创新,让其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标志。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的过程,离不开大胆的创新,通过多研究开发、多实践,让更多的创新技术能够走向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业机械化的创新需要从实用性、多种类、一机多用和小型化等方面着重考虑,不断的降低农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3结论

依据发达国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和历程来看,不仅仅是体现在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还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深加工的机械化。依托国家制定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创新农业机械发展机制,不断增加政府财政、政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针对各地区的综合状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努力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汤波.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加快推进———浅谈凤阳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J].农机化视野,2014(07):35-37.

[2]郑妍兵.东北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95-96.

[3]张毅,欧文权.推进农业机械化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4):9-10.

[4]李春茹.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07):258,263.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4

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的目标是,各地要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力以赴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秋”作业,全面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产区的农机作业水平。力争全国投入“三秋”作业的各类农机具达到2900万台(套)以上,晚稻机收水平突破60%,玉米机收水平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达到25%。冬小麦机播水平超过85%,油菜机播、秸秆还田、深松整地面积明显增加。

农业部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 一要认真落实各项农业机械化扶持政策。加快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执行进度,督促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及早将补贴机具供应到位,尤其要做好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玉米割台的供货与安装,努力增加“三秋”作业机具总量。积极争取和落实农机深松作业补贴,降低农机作业成本,全面完成秋季机械化深松整地任务。要积极协调落实跨区作业免费通行等扶持政策,为“三秋”机械化生产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要积极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针对今年玉米播种、晚稻栽插延迟的实际情况,各地要合理规划作业区域,科学安排作业任务,搞好机具检修维护,做好机具应急调度预案,做到秋粮成熟一亩、收获一亩,土地腾茬一块、播种一块,努力加快农机作业进度,不误农时。要充分发挥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带动作用,大力推行订单作业,扩大农机跨区作业的服务领域。要在“三秋”期间公布24小时值班电话,协调做好农机维修、零配件供应和柴油供应等服务,确保“三秋”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粮食生产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185-1

1提高地力

公主岭市采取深耕加施农家肥的方法解决提高地力问题,收到良好的效果。深耕首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底墒。深耕可以疏松土壤下层,使土壤的含水部位下移,增加土壤的含水量,即增加土壤的底墒。农谚所说的“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就是这个道理。其次能加强土壤的透气性,从而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再次有利于消除杂草和病虫害。同时也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产量。深耕可深层施肥,有利于逐步熟化下层土壤,增加根系吸收营养范围。深耕可以打破旧犁浅耕形成的犁底层,加深耕作层疏松土壤,并把地表的杂草、作物的残体和根茬埋到底层腐烂,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耕后耙地可以把农家肥均匀地混合到耕层中,扩大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动范围。从而改善耕层的水、肥、气、热条件,提高了土壤地力,扩大作物根系的生长领域,促进了作物生育。

2培育壮苗

机械化播种做到了开沟深浅一致,种子定量均匀的落在湿润而平坦的种床上,覆土薄厚均匀并能做到先使湿土回位再覆表层土避免夹干,并实施机械化苗带重镇压技术,保墒性好。并且机械播种效率高,能够适时把地种在火候上。近几年,公主岭市又推广了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更好的解决了一次播种拿全苗、齐苗、壮苗的问题。

3促进先进农业技术的转化

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的物化和载体,当前,从现代意义上来讲要精耕细作,必须依靠机械化的使用。以玉米为例,现在玉米实现了全程的机械化,机械化程度达到70%以上。近年来以农机为载体,从精量播种、保护性耕种、高效植保、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等这些农业的先进技术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主要依赖于农机的作用。提高了水、种、肥、药的利用率,改善了耕地的质量,挖掘了粮食增产的潜能。比如说机械化精少量播种技术,能够把化肥均匀的施到种床下,使颗颗玉米都能得到等量的肥料,是人、畜力所难办到的,而且机械化精少量播种能够做到深施肥,使种肥分离,节肥节种提高肥效。机械施肥比人、畜力施肥效率高1.5倍,肥效提高17.5%。深施肥比种肥同床出苗率提高10%,肥效提高25%,节省种子10%,增产10%。土地深松,能使玉米每亩增产200斤,水稻的机插要比人工插增产100斤。

4增加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提供了防灾减灾装备支撑,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为实现粮食抗灾夺丰收提供了有力的作用。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怎么样保持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保障粮食的丰产丰收核心要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两个基本问题。只有实现农业机械化,才能承担起这两个使命。只有培育好农机手,才能解决好谁来种地的问题,才能解决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只有依靠以农业机械为载体和引领,把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环境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集成化,才能不断的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才能种好这个地。所以,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应用的重要作用。

4.1防春旱

实行秋翻秋整地和早春耕地,加深了耕作层,增强了耕层土壤的团粒结构,使耕层能容纳较多的反浆水分,切断了表层的毛细管,堵塞了土壤水分散发的通路,减少了水分消耗,减弱了表层的导热能力,减缓地表由上向下的化冻速度。尤其是近几年公主岭市推广行走式抗旱播种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春旱影响播种问题。

4.2抗夏涝耐风刮

机械化耕整地不但实现了一次播种一次拿全苗、齐苗、壮苗,而且后期发育良好,根深叶茂,夏季既抗涝又抗风抗倒伏。与人畜播种相比植株倾斜大于60℃的株数减少34.4%。

4.3躲秋霜

公主岭市无霜期仅为140天左右,秋霜来的早。同是最佳播种期播种,人畜力播种,开沟深浅不等,复土薄厚不均,苗出的有早有晚,不齐不全不壮。而机械播种苗齐苗壮苗全,秋季成熟早,可以躲过早霜侵袭。

4.4消灭病虫害

公主岭市近几年推广了药剂机械喷洒技术以来,由于机械喷洒效率高、效果好,有效的提高了植物保护能力,把病虫害消灭在初发期。

5缓解劳动短缺的矛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现在留在农村的农民在劳动观念上,也要有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生活。机械化程度的水平,已经确定了农民的种植意愿。农民种粮不再是苦力活,提高了种粮的意愿,减少了土地的闲置。同时,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加快了作业的进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现在不需要再男女老少齐上阵收割玉米了,依靠人力秋收要搞一个多月,现在我们大量的农机机械承担了秋季玉米收割的主要任务,只要一个星期左右就基本上收割完成,全国也就是20多天。并且机收机翻同时进行,使这个过程缩短15天的时间,赢得了宝贵的农时。机械化作业效率提高以后,为增产创造了条件。

总之,实行农业机械化,解决了人畜力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保证了大规模粮食安全生产,促进了粮食稳产高产。2011年全市粮食产量达60.5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1.46倍。实践证明农业机械化是粮食生产的先进手段和载体。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6

1农业机械化对促进宣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发挥多方面力量,例如重视技术创新,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注重农村环境保护,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近年来,宣威市在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也产生积极作用。 

1.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在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机械设备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机械化水平。与采用人工方式相比,机械设备能够更快的完成耕地、播种、收割等各道工序,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对周围环境带来的破坏,对农业种植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2解放农村劳动力 

传统农业种植过程中,主要采用人力方式进行耕地、播种、收割,其工作量大,任务繁重,给农民带来较大负担。而采用机械设备,实行农业生产机械化,有利于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解放农村劳动力,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也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3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有利于较快的完成耕地、播种、收割等各项任务。并在农业种植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控制精度较高,能够显著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效率,有利于保护耕地的肥力,减少对水源的污染,防止周围环境受到破坏,对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宣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机械设备的应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实现对农药化肥的有效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宣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和农业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加之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宣威市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不断进步,但也存在不足。 

2.1现状分析 

随着城镇化发展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宣威市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取得较快进步。 

2.1.1农业机械总量在不断增加宣威市农机总量在不断增加,拖拉机使用台数增多,当地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以2015年为例,大中型拖拉机总数较2014年增加了20%,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粮食烘干机总数也呈现增长趋势。 

2.1.2新型农具的推广速度加快全市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农业机械设备推广应用面积不断增加。农机深松试验、示范工作有效开展,深松作业机具不断引进和改进。当地政府积极履行职责,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工作落到实处。严格按规范流程操作,确保补贴公开、公正、公平进行,及时兑现购机补贴,维护广大农民利益,有力地提高了当地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宣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2.1.3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宣威市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提升,农机合作社争创市级、省级示范社的热情高涨,农机人才培养力度增强。注重开展农机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农机培训办学条件改善。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对推动宣威市农业经营规模化和产业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2.2存在的不足 

2.2.1农机结构和布局不合理一些农业机械设备不能很好适应当地农业种植的需要。宣威市地处云贵高原,农业发展具有高原特色,但一些农业机械设备未能很好适应当地农业种植需要。并且农业机械设备与当地农业种植技术也没有得到有效融合,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一些农业机械设备利用效率不高,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甚至降低农作物产量,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农机服务组织相对较少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较少,现有的农机合作社规模较小,工作人员配备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综合实力较差。制约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制约推动宣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用的充分发挥。 

2.2.3從业人员素质相对偏低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数量较少,技术水平、管理技能、奉献精神等有待进一步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综合技能偏低,职业化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和领军人物缺乏。 

2.2.4农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宣威市农机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偏低,文化水平不高,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技能不强;监督管理不到位。新技术和新农机得到利用,而操作人员的综合技能没有及时提高和进步,未能跟上农机发展的步伐。 

3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宣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为弥补存在的不足,促进当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3.1优化农机结构并合理布局 

结合宣威市高原农业种植需要,优化农机结构并合理布局。重视高速插秧机、育秧工厂的普及,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及其配套技术,优化水稻种植机械化装备结构。重视水稻高产示范区、机械化作业区的示范建设工作,推动当地水稻种植的机械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加强农业机械和农艺技术配合,推广油菜精少量直播、裸苗移栽、油菜机械化收割,重视油菜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 

3.2完善农机服务组织机构建设 

加强宣威市农机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机构建设,增加服务机构数量,扩大现有服务机构规模,健全规章制度,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并加强管理工作。促进农机服务组织机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为推动宣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3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水平 

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培训,安排工作人员指导,让其掌握操作要点。掌握新技术和新设备操作技能,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3.4保障农机使用安全 

开展农机安全隐患专项排除工作,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监管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深入田间、场院等宣传农机使用安全操作知识。加强操作人员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组织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设备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业机械设备使用安全。 

3.5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创新农机服务模式,建立新型农机服务机制,有效发挥示范、推广和服务作用。采取措施促进农机服务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规范新型农机运作,构建农机信息化服务平台,为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咨询、维修、销售等服务,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 

3.6构建机械化科技创新机制 

重视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和创新,不断优化水稻、油菜种植机械化的各环节,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注重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包括水稻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粮食产地烘干等技术,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宣威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4结语 

为促进宣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重视农业机械的推广,明确当前存在的不足,结合工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宣威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燕春纯.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分析[J].北京农业,2015(08):142-143. 

[2]罗锡文,廖娟,胡炼.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6(01):1-11.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发展

前言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准。高效设施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减轻农民压力,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1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

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之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开始,到合作化时期,农机化开始起步,推广新式农具。

第二阶段,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机化得到一定的发展,建立了大批国有和集体所有的机耕队、代耕队,大型国有农场的机械化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大中型农机具发展较快。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始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比较特殊,大中型农机具发展几乎是停滞的,而适合农家小户使用的小型农机具则大量发展。由于适应了分包到户的一家一户生产模式,这种小型农机具,使得田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到21世纪初,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时期,农机装备和农机服务都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进步,数量急剧增加,马力逐渐提高,尤其是大马力农业机械,增长极快。

第五阶段,以2004年为界,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更新换代频率加快,大马力农机具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也有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农垦系统,一些农场、管理区机械化作业率几乎达到了100%。

2农业机械化给农业生产力带来巨大变化

自1978年我国正式开展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有了一种新的经营土地的模式。为了更好的去种植自己负责的土地,农民开始关注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如今,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我国绝大多数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途径。

农业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减缓了农民在农作上繁重的劳动,挖掘出人们农闲时间的剩余价值,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使农作物抗御天灾祸事的能力大大提高,保证了农业经济的稳定性。农业机械化对于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是一个重要前提,农业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座里程碑。

农业机械化对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将会成为我国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拉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我国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大有裨益。

3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

3.1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

3.2资金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4发展农业机械化应注意的问题

4.1实事求是,有差别地发展我们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量力而行。

4.2加快工业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工业以及其他非农产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能吸收农村多余的劳动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出去创造条件。

4.3拓宽投资渠道实现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资金,离不开国家的帮助。

4.4注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为解放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使用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相应工程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5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的措施

大力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要根据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总体状况和实际需求,找准发展定位,多渠道增加投入,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强化科技创新为主要手段,提升效益和效率为主要目标,加大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力度,探索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沛县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目前在沛县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一是菜农对机械化作业的认识。多数农民认为机械化作业达不到人工作业的质量,不愿接受。二是菜农在核算成本时,并不考虑自己劳动力成本,认为机械作业成本较高,一时接受不了。三是对于购买机械的机手来说效益不突出。四是设施农业对作业机械的要求较高。

针对如上问题,发展高效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农业机械的好处,提高对生产机械化的认识。二是建立示范基地,为设施农业机械生产厂家提品示范表演的场所。三是协调政府各部门,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四是积极改善设施条件,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五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对农业机械的购买力。六是要求设施农业机械各生产厂家加强技术革新,保证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让用户满意。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8

一、电动卷帘机

电动卷帘机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蜗轮蜗杆式、齿轮减速器式和拉链式。其中蜗轮蜗杆式可再分为单头蜗杆和双头蜗杆,如按安装形式又可分为支杆移动式和后坡固定式;齿轮减速器式又可细分为直齿轮、斜齿轮、螺旋齿轮等;齿轮减速器式和拉链式的安装形式大部分采用支杆移动式。

从赣榆县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固定式蜗杆电动卷帘机每卷或放一次草帘需要6-8分钟,较支杆移动式卷帘机相比是对草帘损坏程度较小,而支杆移动式卷帘机每卷或放一次草帘用时6.5-7分钟,但其对草帘的损伤程度较大。我县主要推广的机型是连云港兴安机械厂生产的JD-60大棚卷帘机,该机工作长度可达60-120m以上,平均卷放时间为7分钟,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机型,相对比人工作业来看,人工卷放不止劳动强度大,而且风险很大,用力不好时很容易掉下大棚造成事故,且卷放一次一人作业要四小时以上,机械作业效率是人工作业的30倍以上,一个大棚一年可节约人工成本1000元以上,我县现在大棚卷帘机保有量在5000台以上,一年可节约成本500万元以上。

二、田园管理机

针对目光温室耕作的特殊环境,各种小型田园管理机械应时而生,其灵活多功能的作用,可便利地在棚室的边角进行作业。耕整地机械主要采用2.5-4.5Kw动力驱动的小型耕作机械,配套主机为小型手扶拖拉机,以旋耕整地为主,更换作业部件后,可进行犁耕、培土、开沟、深松、作畦、起垄、除草、打药等项作业。旋耕作业时靠发动机直接驱动旋耕部件旋转,不装驱动地轮,靠旋耕部件工作时产生的推力带动机具前进,并设有“阻力棒”以控制耕深和前进速度。手把上下、左右可任意调整,以利棚室边角作业。蔬菜大棚由于高度有限,且内部支撑较多,普通机械难以进入作业,人工耕作大棚一亩约要四个工作日,按中等工价50元/人天计算,需200元/亩。而使用田园管理机作业每天可以作业8-10亩,每亩仅50元成本,是人工播种作业效率的40倍。较人工作业亩成本降低150元。

三、滴灌施肥系统

温室滴灌施肥系统包括供水泵、输水管网、滴灌带、施肥、过滤、调控装置等。输水管网由主管、支管及毛管组成。多个棚室可选用中小型单项供水泵,单个棚室选用微型单项供水泵。输水主管和支管选用pe管,毛管选用低压工作状态下的滴灌管。毛管依作物走向布置,供水泵、施肥器、调控阀等布置在输水主管上。其优点是:投资小、成本低水泵可移动使用,增加灌溉面积,降低单位面积成本。提高灌溉质量。增加产量能做到适时、适量、适速灌溉,有利于改善土壤中的固态、液态、气压比例,使土壤不宜板结,土质疏松,促进作物的根系生长。尤其能降低棚室内温度,减轻病虫害发生,保证作物稳产高产。用途广泛,适用性强可施用化肥、农药、沼液和有机肥澄清液。节水灌溉等植保机械不但作业效率明显提高,且都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增产效果都在10%以上,并能提前蔬菜成熟时间,明显提高大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四、开窗通风机械

开窗通风机械是指在温室中使用电力或人工,通过特殊的传动机构将棚室顶窗或侧窗开启和关闭的机械系统。棚室中常用的有齿轮齿条开窗机、曲柄连杆开窗机、四连杆开窗机、推拉窗等。齿轮齿条开窗机是现在最常用的一种开窗机械,其核心部件为齿轮齿条,附属配件随着机构整体的不同而有差异。因其性能稳定,运行安全可靠,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运转精确,便于实现自动控制,是大型连栋温室的首选型式。

五、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夏季由于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温室效应,棚室内的气温高达40℃甚至50℃以上,致使大量的温室不能常年种植,特别是多年生苗木、花卉等受到很大限制。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是利用水分蒸发时空气中的湿热转变为潜热的原理进行降温,水分蒸发的多少与空气的饱和气压差成正比。空气越干燥,温度越高,经过湿帘的空气降温幅度越大。夏季高温天气,空气通过湿帘后~般都降低4-7℃。设备运行费为空调的1/10,是我国北方地区温室、畜禽舍等大面积生产设施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方式。

六、气体调质机械

气体调质机械是对温室作物增温及增施二氧化碳气肥的共施装置,利用电除尘化学脱硫技术设计制造,能将燃煤产生的烟尘,焦油及有害于植物的烟气成分脱除,而将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以及燃煤产生的热量全部投放到棚室。其主要特点:Co,供气量大,增产效果显著根菜类蔬菜增产幅度一般为75-300%,果菜类30-200%,叶菜类30-50%。燃煤产生的热量可全部投入到棚室使用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停电时可自动将烟气转atl-排口并排出室外,炉火熄灭可自动关机,清灰时可自动停机。使用该设备不产生污染,对棚室植物无害

七、病虫害防治机械

温室内常用的防病虫害设施主要有硫磺熏蒸器、臭氧解毒机、频振杀虫灯等。其中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是以温室内的空气为原料,通过高压放电技术使氧气结合成三氧原子的臭氧,可对温室内空气、植株表面的有害细菌、真菌、病菌等快速杀灭或钝化。完成杀菌消毒过程后,由于臭氧的还原特性,在常温下几分钟后臭氧又还原成氧气,因而用臭氧杀菌消毒,无污染,无残留。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9

近年来,塔城地区把设施农业生产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加强设施农业生产基础建设及配套机械的应用,使设施农业生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民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提高。

2009年我站承担实施了自治区农机局下达的“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推广项目,项目的推广工作,结合塔城市设施农业生产出口导向的特点。在二工镇10余座温室进行了微耕机作业、机械卷帘、水肥控制系统滴灌灌溉、燃烧热风炉和物理农业技术设备的示范推广。通过这两年来的示范推广,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周边乡(场)、县起到了较好的辐射推广作用。结合项目的实施,对设施农业生产配套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的效益作一分析。

一、经济效益

2009—2010年主要在塔城市二工镇设施农业基地,塔城设施农业示训基地

头工村、上二工村进行了示范推广。在设施农业示训基地实施了设施农业配套生产机械化技术,重点示范推广了机械卷帘技术、温室机械耕整地技术、温室增温技术、温室灌溉滴灌技术和物理农业技术。物理农业技术包括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系统、烟气电净化二氧化碳气肥机、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机、温室病害臭氧防治机、食用菌(菇房)空间电场促蕾防病系统、磁场种子处理机、声波助长仪、静电灭虫灯等。

根据2009—2010年项目的实施情况,在设施大棚生产过程中,在水、

肥等相同条件下,农户的田间管理水平,经验具有相当的作用,对作物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

设施机械效益分析

1、微耕机作业效益分析

在温室采用微耕机耕整地作业约40分钟可完成,一台微耕机一天可完成8个温室的耕整地作业,微耕机的作业收费为每棚60元。而人工进行耕整地作业,一天仅可完成一个温室,人工费为100元。节本40元/棚,提高工效8倍。微耕机的作业质量要好于人工作业,不仅提高工效,经济效益也是较好的。

2、温室用水效益分析

采用漫灌方式浇水每次约需30m³的水量,采用滴灌方式浇水只需约20

m³的水量,作物一个生长周期按6次浇水计漫水浇灌方式约需180

m³的水量,滴灌浇水方式约需120m³的水量,在水价相同的条件下,节约浇水费用约34%。

3、温度使用燃煤热风炉效益分析

温室使用燃煤热风炉,不仅此土炉子节省燃煤节省40—60%的耗煤量,同时可提高温室温度3—7℃。按照燃煤热风炉每天耗煤10kg,每天5小时计,煤价为0.4元/

kg,电费0.7元/度

每天10×0.4=4元,电费3.5元,计7.5元

每个生产季节按30天,7.5×30=225元

因此可节约费用225元。

4、温室使用物理农业技术效益分析

物理农业技术在温室中推广示范,根据温室生产的季节和物理农业

技术的使用要求,对物理农业技术作效益分析:

(1)种子磁化处理技术

种子磁化对比试验情况表

试验地点:二工镇头工村

户主:王含文

面积:0.5亩

分组

项目

处理

品种

期(%)

(%)

产量

(公斤/棚)

增产

(公斤/棚)

(%)

单价

元/公斤

收益

(元)

增收

(元)

第一组

莴笋

7.6

9.5

91.5

27.6

1200

217

18

2

2400

434

7.5

9.5

78.5

29.2

983

2

1966

第二组

毛芹菜

7.20

10.8

92.6

13.9

1223

158

12.9

3.5

4280

553

7.1

9.22

83.9

9.8

1065

3.5

3727

第一组:由上表可知,经济效益较好,处理种子比对照种子早熟1天。

第二组: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处理种子比对照种子早熟3天。

(2)声波助长技术

2010年在设施农业示训基地示范的基础上,通过与农户协商,选择种植黄瓜的温室进行声波助长技术的示范对比推广。

温室面积0.6亩

项目日期

试验温室

对照温室

度(cm)

(cm)

出苗期

(kg)

度(cm)

(cm)

出苗期

(kg)

3月15日

3×6

16

2

3

2

月13日

3

月10日

4

8

4

20

5124

2.5×5

15

2

3

2

13

3

10

4

10

4

23

4856

4月12日

7.5×15.5

38

6.5×14

34

5月10日

8×16

61

7×14.5

55

由上表可知,示范棚比对照棚多收黄瓜268公斤,按市场均价2元/公斤计,示范棚比对照棚多收益536元,声波助长仪使用5个月,耗电90度,扣除电费63元,纯收益536-63=473元。由此可见,使用声波助长仪经济效益是较好的。

(3)土壤连作障碍电处理技术

2010年在二工镇上二工村,在温室实施土壤连作障碍处理技术的示范推广。该大棚的基本情况为:试验与对照温室的总面积为763.8m²,其中试验温室315

m²,参试品种是美国西芹,土质黑土,前茬青菜(美国西芹),土壤肥力较肥,施用农家肥,亩用量7吨/亩,采用人工撒播。该棚建于2005年,随后一直是种植美国西芹,没换茬,属于连作种植。在实施土壤连作电处理技术前,仅在每年的7—8月期间进行翻晒,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处理温室第一茬收获后产量为1400公斤/棚。未处理温室产量为1285公斤/棚。处理温室比未处理温室产量多125公斤,按

2元计,多收益250元/棚。扣除电费后收益为230元。并减少了农药使用量,经济效益较好。

(4)温室静电灭虫灯

将多功能静电灭虫灯安装在大棚中央,吊挂于植物上方0.5m处。通过光控器调节将静电灭虫灯调整到夜间开启,白天或光线强时呈关闭状态。通电使用后经3—4天观察灯体电极吸附杀死大量飞虫,灯体下部的托盘布满杀死的飞虫,数量无法计数,将托盘情理后继续使用约一周后飞虫数量逐步减少,农户对灭虫灯灭虫效果很满意,表示接受并乐意继续使用,希望我们帮助联系购买灭虫灯。

(5)温室电除雾防病促生技术

地点:塔城设施农业示训基地

农户:赵中海

作物:番茄

面积:0.6亩

项目日期

试验温室

对照温室

度(cm)

(cm)

出苗期

始收期

度(cm)

(cm)

出苗期

开花期

11月16日

2×4

13

10月10日

10月21日

11

月10日

12

13

12月25日

2×4

13

10月10日

10月21日

11

月10日

12

16

12

28

11月27日

4×10

17

4×10

17

12月13日

6×14

35

5.5×13

33

12月27日

7×16

51

6×14

47

试验温室产量为2463公斤,对照温室2185公斤,试验温室多178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6元计,试验温室增收1068元,扣除电费200元,纯收益868元,经济效益较好。

5、温室棉被使用情况

在温室使用棉被其保温效果好,不易破损,使用时间达5年以上。60m标准温室,棉被费用为6000元,扣除补贴农民投入4000元。按使用5年计,每年的投入为800元。使用草帘其保温效果差,易破损,使用时间为1—2年。按使用2年计,每的投入为1200元。使用棉被比使用草帘年投入少400元。经济效益较好。

农业生产机械化篇10

一、  现代农业的内涵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一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实质就是要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现代农业的基础是科技化,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的决定因素。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一时品种的优良化,二是装备的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纵观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农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程,虽然各国在建设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但都无意例外的先实现农业机械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中影响现代农业进程的关键因素,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形成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业竞争力的强弱。

二、  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日益明显。

(一)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

首先,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要素,发展农业机械化实质上是一场生产手段的技术革命。农业机械装备突破了人畜力所不能承担的农业生产规模的限制,机械化实施了人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科学农艺要求,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水平,推动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

其次,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农业现代化是农村工业化的过程,其中包含农业机械化过程,可以说,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由于农业机械化是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的技术进步过程,农业机械化投入是农业生产方式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的新陈代谢过程。农业机械投入又将加快技术进步的进程,技术进步又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投资的效益,使农业经济系统出现增长的良性循环,从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

第三,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是农业劳动生产率,而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主要手段。国际上通常把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效益的高低作为现代农业化水平的主要标志。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改变农业的自然属性和弱质特征,极大地提高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力。

(二)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既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还可以节种、节水、节肥、节药、节省人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节本增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促进农民想非农产业的转移,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农机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三)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饿主要载体

节本增效关键在科技,重点是实现机械化。如果科技进步跟不上,机械化水平提不高,仅靠增加物质投入,只能造成成本增加、收益递减。按照新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科技应用可以走出农业投入报酬递减的困境,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投入增长向效益增长转变,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长期高校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精良、精量播种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农业生产中的抗旱排涝、抢收抢种、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等都需要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农业机械化在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应用靠农机。

(四)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业机械化促进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推动了农村的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农业机械化促进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乡村道路建设和河道疏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农业机械化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促进了乡风文明、管理民主。

(五)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农业机械化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共享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业机械化有力的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农工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性社会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  我国农机发展现状

2006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7.26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728.3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167.6万台,比2005年增长20%;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5.6万台,同比增长17%;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1.2万台,同比增长40%,。高性能、大功率和复式作业的农业机械保持高速增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全国机械化各地、播种和收获总面积尽20亿亩,作业水平分别为52.1%、32.4%、25.2%,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8%,有效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中,小麦机播机收水平超过了80%,基本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械化栽种和收获水平为10%和40%,玉米机播和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8%和5%。全国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农机户总数达到3500万个,全年农机化服务经营收入2829亿元。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这许多突出的问题,在很多方面还不能适应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机装备水平低,结构性矛盾突出。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处于初、中级阶段,农机耕种收机械化水平仅为38%。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是三多三少:即小型拖拉机多、高性能动力机械少;主机多,配套机具少;农机作业单一的大田机具多,设施和园艺机械少。二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我国农机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普遍存在质量和性能不可靠问题。农机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步伐不快。三是农机服务领域不宽,许多农机服务项目局限于田间作业,组织化程度比较低,不能适应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四是农机化投入资金少,融资信贷能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低,政府扶持力度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五、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措施

农业机械化是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应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节本增效为中心,以社会化服务为主线,因地制宜,示范引导,重点推进,打造农机作业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服务品牌,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如今,我国农机化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今后国家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农机化。

(一)加强政策和法规建设,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政策法规建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根本。为了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要求,应通过农业机械化立法,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特别是在促进措施上,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和扶持,充分调动农民及各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建立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加大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补贴力度,强化农机安全监督工作

农业机械具有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发展新技术、新机具单靠农户自己购买是行不通的,农机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农机化快速健康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一项产业促进政策。因此,中央财政补贴应加大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以增加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运用,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快农业机械化技术创新,推进科技进步

技术创新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农民对先进生产工具的需求。通过制定积极的引导政策,探索有效的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机化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努力解决农业生产中急需的农机化关键技术和装备。力争在水稻栽植、玉米收获、经济作物机械化、牧草生产机械化等一些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基本解决农机化技术薄弱环节,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各地要积极争取加大保护性耕作的投入,加强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加快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扩大技术示范区的实施规模,探索行之有效的推广新方法。

(四)加快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保障

农机服务产业化是在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扶持农民购买和共同使用农业机械。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要求,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逐步建立起以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机服务组织为基础,农机科研、教育和农机生产厂家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

(五)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建立高素质农机化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