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42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1

关键词:生态道德教育;德育实效性;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内涵

生态道德教育(也称环境道德教育)日益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而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又是生态道德教育问题的一个关键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呢?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所以本文拟作初步探索。要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必须了解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因为生态道德教育及德育实效性的内涵是界定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基础。

一、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

关于什么是生态道德教育,目前理论界有不同的理解。比如,

赵菊的表述是:“环境道德教育,是根据环境道德原则和环境道德规范,有组织、有计划地向社会成员进行影响,把环境价值准则诱导进社会成员内心,使之转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一种教育行为。”[1]p27

曾建平认为:环境道德教育的特征就它的指向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人格教育;以它的空域性而言,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大众教育;从它的时序性界说,环境道德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终身教育。[2]

饶国宾、华启和把生态道德教育解释为“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为己任,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环境价值观的一种教育活动”。[3]p212

王世民、李泊等人的理解是:“生态道德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活动,它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4]p223

笔者认为赵菊的表述更为科学,因而比较同意赵菊对“生态道德教育”的界定。

二、德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德育实效性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比如,

古人付对德育实效性的定义是:“所谓德育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德育过程对受教育者施加德育影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其中既包括实际取得的效果,又包含德育的投入与实际收效的相应比例,即投入与产出之比。简言之,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德育预期目标达到的程度和德育任务实际完成的状况,其最终落脚点在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5]p3

张平的表述是:“德育的实效实质上就是德育的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6]p33

孙学策认为:德育实效,既有立竿见影的显性效果,又有渐变的、一时难以显现的隐性效果;既有局部的、表面的量变效果,又有整体的、内在的质变效果。[7]12

翟天山、杨炎轩认为学校德育的有效性是指在学校德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教育者以自己的活动引起学生的品德发生变化并使之符合自己目的的特性。[8]p36

笔者认为古人付的阐述比较具体,因而比较同意古人付对“德育实效性”的界定。

三、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关于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它进行厘定。本人在生态道德教育和德育实效性概念的基础上,对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作出这样的界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指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进行环境教育后,在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方面取得的效果。

把握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这条准绳。

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一种主观判定。主观判定并非是想怎么判就怎么判,随心所欲下结论,而是有一个准绳,必须根据这个准绳来判定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那么,这个准绳是什么呢?道德原则和规范是判定道德行为的准绳。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言行符合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那么这个人就是有道德的,反之,则是没有道德的。所以笔者认为,生态道德教育是否取得了实效以及实效的高低,要依据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即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如果很好地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高;如果不太符合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低,甚至是没有实效性。

(2)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应从内在效果、外在效益和效率三个维度去考察。

第一,看内在效果。内在效果是指环境道德原则和规范能否顺利地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即是否实现了“内化”。我们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来判断是否实现内化。横的方面,要看是否具有保护环境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言行。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言行;有什么样的道德情感体验,就会产生什么样的道德态度;有了道德意志,才能调节、控制言行;道德言行,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

所以,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体现一个人的品德面貌。纵的方面,要看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是否在不断提高,即是否按照从“无律”到“他律”到“自律”到“自由”这几种不同的境界在不断提高。他律是起点,自律是终点,自由是最高境界。

第二,看外在效益。外在效益是指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即是否实现了“外化”。判断是否实现外化,要看他是否把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贡献给了社会。目前,有些受教育者如学生当着老师的面是一套、背着老师的面又是一套,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表现不一样,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只注重自己的内化,没有看到自己内化的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他人、集体与社会的影响,没有看到通过提高个体保护环境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提高整个社会保护环境的道德水平。

第三,看效率。无论是内在效果还是外在效益,都存在一个效率问题——用最小投入获得最大最好产出的问题。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是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当然,也是考察生态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个维度。

[参考文献]

[1]赵菊.我国师范院校环境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2]曾建平.寻归绿色——环境道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饶国宾,华启和.试析德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J].江西社会科学,2002(10).

[4]王世民,李泊等.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

[5]古人伏.《德育实效性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

[6]张平.德育实效性问题与世纪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2).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2

学校内涵发展文化生成机制

学校文化是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具体体现,学校文化影响着学校办学理念的确立,对学校办学目标与办学风格都有一定的影响与制约作用。切实加强学校文化生成机制的探索,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层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文化水准。当前,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发展问题极为重视,而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文化生成机制的确立。文化生成机制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多层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进行探索。

一、学校内涵发展的涵义与内容

关于学校内涵发展这一概念,一般从“隐喻”之意来分析。[1]可以这么说,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内容和实质,外延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发展的外观、环境以及影响形式。当前,随着对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加,学校在外观、外部环境及形式上,注重了发展的速度及规模变化。学校发展在外部环境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学校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大,校舍条件的不断改善,优美校园环境的营造,校园文体教育形式的极度丰富等。但学校的发展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延发展形式,而没有深远的内涵发展机制进行有效支撑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学校发展的长远实效。

学校内涵发展注重学校在质量上的发展,它强调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效益,要求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软实力,促进学校集中精力提高办学水平,同时不断促进学校规模与质量效益的协调与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也是一种要求精细化的发展,学校发展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内部细微问题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新问题的产生。另外,学校内涵发展也要注重学校的特色与创新,学校只有形成自已与众不同的品牌特色,才能在发展中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才能吸引优质生源,进而促进社会合力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要求我们注重学校文化建设,以学校文化来推动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二、学校内涵发展中文化生成机制的形成

学校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概念,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为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有必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

1.凝练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求。学校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三个方面,它们是一所学校质量提升的关键元素。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精神力量。学校要重视凝练精神文化,不断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校风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创造条件加强师德教育,具体来说学校可利用政治学习和讨论等机会,组织教师们学习和探讨师德教育方面的文章,分析典型案例,同时结合社会对教育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引导广大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提升学校精神文化。在教风方面,积极引领和激励教职工加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教育观,做到学为人师,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来影响学生,成为受学生、家长尊敬和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在学风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加强学生的自律行为和自觉意识,同时配以一套相对科学的管理体系,通过多个方面的协调,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进而起到提高整个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

2.凸显学校环境文化

环境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美的环境具有潜在的育人功能,促进师生规范自身的言行。在学校环境文化生成上,不应该停留在表象,而是要为校园环境打上教育的烙印,同时注重对文化的宣传作用,发挥环境对人的培育功能。在环境文化的营造方面,可有效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影响,促进环境教育知识的普及,通过提高环境育人功能来促进师生投身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与改进。在环境营造方面,可以设置文化长廊,加强对具有时代意义的名人名事进行宣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激励,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未来怎么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以后的做人做事和学习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文化不仅仅是“墙壁建设”[2],更是要通过环境营造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促进师生的精神升华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的内涵发展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创造条件改善教师待遇,增强教师的归属感,避免过多的干扰因素。

3.强化学校教学文化

在学校教学文化的生成上,不仅要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还要促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加强教学知识的探讨和教学改革。学校在教学文化方面应该做好统筹规划,稳步实施。首先,学校要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教科室、教师三级互动协调机构,以行动研究法促进教学文化的生成,使教学效果在学校实践和教学总结中逐渐趋于优化,同时更加有效地保证课堂改革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还要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对教师的培训应该采用校本培训与校外学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激发教师重视学习的意识,而校外的学习培训则可以扩大教师的知识视野,加强了教学交流,丰富专业水平。

要加强学校的教学文化,需要在锻炼教师方面下功夫,同时与培养“三师”[3]师资结合起来。重点在于鼓励和发扬教师养成勤奋努力、刻苦钻研教学的品质,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教师自觉加强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文化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大师生们的尊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业务、熟悉教材结构、积极探索教法,同时教师还要熟悉学生,把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通过文化氛围而带到课堂中去,同时教学文化也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启迪和情感熏陶。

4.提升学校科研文化

对于学校内涵发展来说,科研文化会让学校各项管理工作步入一个良性化的循环。要提升学校科研文化,需要加强科研的制度性保障,良好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实施科研兴校的基本保证。为了积极推进学校的科研工作,学校要在教育科研组织机构的设置、教育科研队伍的管理、课题申报的管理、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奖励制度等方面加强规范性。

从科研文化的具体实施环节来看,学校尤其要重视教育教学实践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教育教学特定情况的分析。同时要以课题建设来推动教学改革,要有计划地落实各项课题,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教师主要以课堂教学研究作为重点,但同时也要做好课题研讨活动,要将科研活动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实践当中启发自己的科研才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广大教师要对自己在不同学期的科研任务作好规划,包括研究的重点、研究的步骤、研究的预期成果等,同时要主动撰写教学论文,参加各级教学科研论文评比评比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

从学校层面来看,也要注重对教师进行科研培养,还可以开展科研活动的“青蓝工程”[4],促进老教师对新教师的科研帮带作用,促进教师科研团队的形成。各种科研成果的展示活动,也为教师发展科研兴趣、提升科研技能提供了舞台。学校要注重加强教育科研的质量意识,通过多种措施发挥科研文化的实效性。另外,学校要把科研课题研究当作一个重要抓手,并将课题研究融入到促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去,应有目的性地研究课题在成果应用方面是否具有转化力,尤其是思考如何将教学经验与科研模式相对接,同时将研究成果渗透于教学课堂,及时进行经验总结,使教科研活动真正为促进教学服务。

5.升华学校评价文化

学校内涵发展的又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性的教育评价。当前学校教育评价活动已演变成一个多途径、多视角、多维度的活动,如何对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而科学的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在当代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基础教育阶段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学校的评价文化。

我们知道,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尽管人们对学校教育评价的标准目前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总体而言的评价文化还是具有趋同性。

评价文化主要包含以下四个特点。其一是导向性,学校评价文化就像一根指挥棒,通过评价文化的导向性,促进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群体探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满足与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其二是诊断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诊断活动,能切实发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益的改进。其三是激励性,学校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改进学校工作,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其四是交流性,在学校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多重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如果不同的评价者与不同的被评价者之间能形成相互接触和有效交流,就有利于学校评价文化的科学发展。

今天我们提到内涵发展中的学校评价问题,首先应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评价,这就要求制订明确的评价标准。现在学校经常用对教师的考核来代替评价,基本都是通过检查教案、抽查作业批改情况、重点参考考试成绩和相关学校的排名对比,进而来评价教师的教学业绩。这样做的后果是教师始终处于一个被动接收的状态,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更多的发言权,只处于被动考核的地位。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导致急功近利之风盛行,老师和学生均为了考试而努力。显然,学校的评价文化需要重点强调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教育,这样学校评价的科学性才能得以发展和延续,进而才可能制定出与学校发展目标相适宜的科学评价标准,也有利于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三、对学校内涵发展与文化生成的思考

学校内涵发展是学校追求教育质量和提高办学水准的一种发展方式,实际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5],使学校的规模、质量与效益达到协调统一。学校内涵发展中的文化生成是学校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文化生成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外力的推动,而在于学校自身内部的变革与更新,它促进我们正确处理继承、发展、创新等关系,并有效利用和整合学校内外资源,从而将学校发展问题带入新的思考境地。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灵魂[6],也是一所学校与其他学校的区别所在,更是引发学校特色生成的核心因素。文化生成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它通过对学校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来引领学校发展。在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与学校素质教育建设的关键时期,需要对学校文化生成的核心要素进行有效的探索。

总之,文化生成是学校内涵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文化生成对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同时促进学校在工作中逐步摒弃非理性的“机械性评价因素”[7]。对于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应认真分析和研究,通过切实有效的文化建设活动来推动文化生成,进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而科学地进行,最终推动学校朝向内涵式发展。

――――――――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学校内涵发展:意蕴与实施[J].教育科学研究,2007(10).

[2]庄海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师道:教研,2011(10).

[3]焦建中.培养“三型”教师构建内涵发展的学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4]苗锋.依托科研,追求学校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5]孟宪彬.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与特色发展的关系阐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3(12).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3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外延

一、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认识

1.高等教育质量释义。质量是人们对事物内在属性的量度判断。高等教育质量是人们对于高等教育达到其预定日标程度的衡量。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所形成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具体的、历史的。同时,高等教育质量概念具有多维性,不同国家、不同个体和不同时期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看法是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概念还是多层面的、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质量标准也是多样性的。但高等教育质量作为对高等教育达到预定目标程度的衡量,其基本含义应该是清晰的。(1)高等教育的职能是明确的。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重任。因此,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高低,必然依据这三个方面的相关参数。(2)高校的教育质量足具体的。高校是高等教育的基地,一所大学的教育质量内涵是丰富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明确的。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科研人员质量、教学计划质量、大学产品质量、基础设施和内外环境质量等几个方面。(3)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是明确的、可监控的。英国学者戈林(dianagreen)认为,高等教育质量的界定可从五个角度进行:一是把质量与提供独特而特殊的产品及服务联系在一一起;二是把质量与预定规格和标准的一致性作为依据,依此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可能设定不同的质量标准;

1是强调以高等学校达到目的的程度为标准,把判断质量的尺度定义为是否符合标准;四是把质量定义在实现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有效性上,具体标准是以高等学校是否具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使命的表述为特征;五是把质量定义为以高等学校能否满足顾客即学生及其家长、社会和政府等规定的和潜在的需要。

2.对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将概念分为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是形式逻辑长期研究的结果。概念的内涵就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通常也可以叫做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对象或范围。内涵和外延有一定的确定性和灵活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也不例外。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是外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外延的发展是内涵提升的有力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主要包括培养人的标准、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校阅文化建设质量等。而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延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体现,是高等教育质量在社会活动和外部环境中的显现,主要表现在教育投入质量、产出质量、科研质量、社会服务质量方面。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协调建设,是高等教育质量得以整体实现质的飞跃的保证。

二、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内涵与外延和谐建设的对策

1.树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当前要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实际,尽快形成并牢固树立起科学的办学理念和科学发展观。(1)在发展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而、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在办学过程中,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条件”协调发展的办学原则;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追求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注重抓好高校的内涵和外延建设,保证高等教育的内涵质量和外延质量。(2)进一步明确新型高等教育质量观的主要内容:一是提倡发展的质量观,把发展作为衡量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首要观念,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二是强调整体的质量观。张应强教授认为,高等教育质量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是单一人才培养的质量,它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要考虑的。三是强化多样性的质量观。多样化质量观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面对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强调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对于研究型大学,必须坚持学术质量观;一般本科院校必须树立社会需求导向的质量观;普通专科教育应当坚持个人选择导向的质量观;社会办高等教育可以坚持市场需要导向的质量观。四是坚持特色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高等学校的特色是其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高等学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要。五是注重适应的质量观。适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指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程度以及所培养的人才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

2.探索和推进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对不断改进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了积极影响,成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高等教育和高校应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的原理,坚持做到“三全”,即全员性、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就是在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中,把高校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充分调动起来,做到人人关心教育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全体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性就是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从教学基本建设、教学改革到教学工作评价,从管理队伍建设到管理组织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从校园文化到教学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质量管理。高等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教学活动,它由许多子系统构成,包括课堂教学、科研、财务、后勤、图书、实验、思想政治工作、招生与就业等诸多因素,必须形成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各系统工作的协调性,提高教育服务质量;全过程性就是将高校的活动当成一个“输入—过程一输出”可控制的系统。过程管理的原则是将高校的一切资源(包括人、财、物和信息等)及所有活动按照教育规律予以合理的组织与分配,使其更高效地得到期望的结果。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质量管理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条件下,为使教育质量得到切实的保障,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是一种较优的方式选择。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要着力抓好监控体系中四个监控点。一是抓高等教育目标的监控。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具有比较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较高专业技能的劳动者、管理者、专家、学者。高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教育教学目标,又要制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并且这些目标都要具有可操作性。二是要抓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监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日趋产业化,人才培养过程如同产品的生产过程,包括招生宣传、招生、在校教育、毕业考核、毕业分配、用人单位的使用及毕业生信息反馈。这样就要对组织招生、制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活动中的效率与水平实施有效监控,以不断加强管理,改进办学质质量。三是抓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旨在监控学校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是否达到其所承诺的标准,是否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一些基本要求,教学过程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各项教学活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安排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教学手段是否具有先进性等。四是抓高等教育投入的监控。健全大学内部投资论证机制、过程管理机制和验收评估体系,确定学科经费投资的基本原则,即围绕学科的研究方向、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基地建设、重大建设项目进行投资。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主体的不同作用。首先,政府方面监控作用。主要是通过政府立法、资助、评估、政策等一系列方式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进行宏观监控,以满足国家、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需求。政府通过建立相应的评估组织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评估应根据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而具有多样性、权威性、目标性及强制性。其次,学校方面监控作用。如成立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另外还可接纳学生对教育质量进行监控,充分发挥其自主性、针对性的特点,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最后,社会方面的监控作用。我同当前对高等教育的社会和民间的监控体系还没有形成,因此应该通过建立一些不同的组织对高等教育的师资力量、学生状况、课程设置、教学设施、行政管理、毕业学生的社会使用情况等进行详细统计调查,全面监控。

4.注重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第一,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学科专业的建设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调整学科配置,重组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分层次进行重点建设。大力改革学科管理体制,加强重点学科基本条件建设,用好经费,完善配套设施,建成具有特色的专业性实验室;更加重视信息环境建设,继续加强校园网、数字图书馆、资料文献库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重点学科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学术氛围的建设,相关部门可通过奖优罚劣、加强学术道德教育等措施建立良好的学术风气。

第二,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人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根据本校的历史、现状、定位及服务方向,增设热门专业,对热门专业要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的适应性,适时修订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全程教学计划;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鼓励开设反映学科前瞻『生成果的新课程,逐步形成文化素质建设系列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逐步实施专业双语教学;加强现代化教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推广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问导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更加普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促使教学方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多媒体、大容量方向发展;改革考试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笔试、口试、口笔试结合、论文、网试等式进行;要组织更新教学内容,使用先进教材。

第三,结合荣辱观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守法意识,在教师队伍中加强荣辱观教育,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强化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以身作则的意识;紧抓专业教育不放松。通过灵活多样的、新颖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专业学兴趣,进一步完善奖学金制度,建市多层次的激励机制;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吸收学生参加宿舍、教务、后勤、义务劳动等方面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没。开辟足够的学生活动娱乐场所,每学期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认真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社团的建设和管理,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竞赛活动,指导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治校能力。做好发展战略规划,并适时适度加以调整;突出“急用先立”“先立规章后行动”,用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和保证学院内部改革和发展的顺利进行。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4

关键词:美国;学前全纳教育;内涵;策略

全纳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也是建设更加公正的社会的基础[1]。学前全纳教育是全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基础工程[2]。目前,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全纳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学前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美国作为世界上学前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在倡导社会公平正义的主流文化背景下,也高度强调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全纳教育。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法规支持下,通过社会各界的广泛努力,美国学前全纳教育取得了较高的发展水平。全纳教育取得的成功使其成为当代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标志之一[3],并成为不少国家所学习和借鉴的对象。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策略,以期为我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省思

美国社会非常强调特殊儿童也是社会的重要成员,该观点是美国社会公平价值观的体现,表达了促进每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使每名儿童都能获得归属感的全纳教育理念。在该理念的倡导下,当今美国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在各种场所(如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社区服务机构)一起游戏、学习和发展。该现象也是美国对早期传统的将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分开进行教育的一种批判。[4]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的支持下,美国上述关于0~8岁特殊儿童的教育理念已经逐渐被人们熟知为学前全纳教育。虽然,在过去30年里,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各种富有影响力的全纳教育法律基本改变了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与教育,但是,学前全纳教育机构所采取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且实施起来容易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准确内涵,以及它对政策、实践、儿童及家庭的潜在价值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疑问。

正是长期以来在国家层面一直没有对“学前全纳教育”形成共识性的定义,才导致了人们对“全纳”(inclusion)产生了疑问和误解。因此,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学前教育分会(DivisionforearlyChildhoodoftheCouncilforexceptionalChildren)和全儿教育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educationofYoungChildren)均意识到对“全纳”的内涵形成一种共识性的理解将有助于决定采用何种必要的学前全纳教育实践形式以及给予何种学前全纳教育支持,这对实现高质量的学前全纳教育而言至关重要。为此,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学前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于2009年共同了《学前全纳教育: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学前教育分会和全儿教育协会联合声明》(earlyChildhoodinclusion:aJointpositionStatementofDeCandnaeYC,以下简称《学前全纳教育联合声明》),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给予了明确界定。两个协会指出,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给出准确定义,并非是简单用该定义来衡量学前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是否是全纳的,而是要将该定义作为一个蓝图(blueprint),用以识别构成高质量学前全纳教育所应包括的关键特征[5]。为了使各界遵循该内涵,办好学前全纳教育,该联合声明还为家庭、教师、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其他相关者提出了实施策略。该联合声明的出台,对各界正确认识学前全纳教育,更好地推动学前全纳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美国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特征

《学前全纳教育联合声明》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做出了明确界定,指出学前全纳教育保障每一名学前儿童的权利,无论他们的能力如何,使其都能作为家庭、社区、社会的一员而参与各种活动。学前全纳教育的目标是为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提供全纳的教育经验,使其获得归属感、成员感、积极的社会关系和友谊,能够学习和发展,以发挥全部潜能。为了使各界对学前全纳教育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联合声明归纳出了高质量的学前全纳教育应该具备的三个关键性内涵特征,即便于获取(access)、积极参与(participation)、系统支持(supports)。

(一)便于获取

为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提供便于获取的条件,使其能够获取各种学习机会、活动及环境,这是衡量高质量学前全纳教育的一个关键性的内涵特征。学前全纳教育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可以在各种机构和场所实施,如家庭、儿童保育中心、游戏中心、学前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混龄的学前教育机构等。通常情况下,对机构做出简单的调整有助于每名特殊儿童接受全纳教育。例如,通用设计(UniversalDesign)便是促进儿童获取全纳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强调通过去除物理的和结构性的障碍,为每名特殊儿童营造全纳的教育环境;而通用学习设计(UniversalDesignforLearning)则是一种提供多元化教与学活动的教育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满足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可见,通用设计的原则和实践非常有助于确保每名儿童都能获取学习环境、教育活动、普通教育课程的权利。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地方高校: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16-04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重视规模扩张的外延发展到注重质量建设的内涵发展的转折时期。《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明确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效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强调: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也指出: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和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注重内涵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地方高校由于其地方特点以及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竞争的特点,注重内涵发展显得尤为迫切,也可以说,地方高校在内涵发展上做得如何,直接影响着它的生存状况与发展可能性。近年来,我们对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进行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讨,下面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以及地方工科院校的特点,阐述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对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作用。

一、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关节点

内涵和外延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内涵发展注重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外延发展侧重规模的扩张和数量的增长。学校内涵发展主要是指相对于规模发展的质量发展,相对于粗放发展的精细发展,相对于同质发展的特色发展,相对于模仿发展的创新发展。学校内涵发展是与以规模和数量的扩张为主的外延发展相对的发展模式,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学校内涵发展,是教育资源、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四者的有机整合,它追求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规模效益的最佳达成、规模与质量的良好契合和效益最大化。

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的内涵发展有共通性,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地方高校的特殊性由其性质和主要任务决定。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关节点是以效益为导向的学校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和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前者强调学校的办学效益,后者强调人才社会劳动的功效。

地方高校在整个国民高等教育体系中是主力军,从招生人数到专业类别都占绝对多数。地方高校除了适应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外,更主要的是要根据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培养各类人才。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可见,地方高校的社会适应性和所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联系社会实际,有效地服务社会。

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表现

地方高校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地方高校为克服教学环境与工厂企业现实环境之间差距而采取的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地方高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和突显办学特色而采取的与校外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与企业共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一种探讨和实践,是新的历史境遇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变式,是高等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校企合作、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有利于促进地方高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地方高校了解企业、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一方面,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地方高校能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发展动态、新技术、新工艺及企业的用人标准,为地方高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重要信息。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能够及时获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使教育教学更适应产业和行业发展的要求,并按此要求来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聘请企业领导和技术骨干参与地方高校的专业建设,在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工作中倾听企业的意见,使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更贴近社会要求。同时,通过校外人才培养基地还能及时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进行动态的、客观的评价,发现不足和差距,不断进行调整和改革。

在课程建设中,地方高校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共建实验室的基础上,共同开发实训课程。专业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人员一起,按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岗位要求,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开发校外基地实训课程,编写具有岗位针对性、实用性的教材和指导书,提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实训效果和受益面。

2 有利于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

教师是培养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建设一支既有较高理论水平与业务素质,又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团队精神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地方高校各项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环。事实上,目前地方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工程背景,而当前工程教育的特点是应用性强,技术更新快。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扩充与完善,因此,教师到人才培养基地去锻炼,是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方面,依托校外人才培养基地,选派有较强理论基础的青年骨干教师到校外基地的企业学习锻炼、顶岗工作,同时引进企业优秀工程师与专职教师一起参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相互学习、共同探讨。进而促进教师自身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

另一方面,依托基地顶岗工作。参与企业项目的课题,大幅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顶岗工作的骨干教师将是地方高校科研团队的核心。教师的顶岗工作,目的是提高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同时,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的互动与交流,为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提高办学水平创造条件。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环境,现实的问题和实际的任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两方面的实践环境,拓宽实践教学领域,提高技术档次,进一步扩展学校资源。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学生所处的工作环境都是真实环境,执行的规范也都是职业标准,实训项目均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在这一真实环境下进行实践锻炼,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能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使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够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极大地缩短适应期而开始正式工作。

另外,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部分学生成为“温室里的花朵”。通过到企业实习,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切身体验工作的辛苦,磨炼自己的意志。同时,企业建立的一系列考勤、考核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素质,增强就业的竞争力。实践中学生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分析、思考,能够在“知”的基础上达到“信”,从而指导“行”,在学会做事的同时更学会做人。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在地方高校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教学补充、职业尝试、就业准备”的教学效果,最大限度地扩展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延伸教育空间。同时地方高校还能与企业在多个层面开展合作,如聘请企业工程师进课堂讲座、联合建设实验室、举办各类学生科技竞赛等。学生在各种校内外训练或实习中获得锻炼,提高实践能力。通过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学校推荐毕业生到合作企业实习、就业,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三、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条件保障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是适应时代特征和当前我国国情发展、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缺乏工程训练条件与环境问题、解决学生就业与学业矛盾的重要举措。但其发挥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发展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即应关注当前的学校、企业及政府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具体是什么、国家法律法规是否配套、如何建立深层次的长效机制等问题。在我国现阶段,开展产学研合作,依托行业、企业建立校外人才培养基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合作”这一轴心来展开。

1 建立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化规程

政府、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往往涉及诸多容易引起纷争的具体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解决,缺乏明晰的法律规定。例如,现行法律法规中,缺乏针对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法律约束,仅在《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的部分条文中提及指导性的规定,这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性和随意性。政府的法律地位、责任义务规定不明,使得政府在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作用难以正常发挥。

就企业办教育或参与教育活动而言,一方面,国家应指导和鼓励企业办教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教育制度,形成一套具有现代企业特色的入职前、入职后人才培养制度,建立学习型企业,并将此作为企业家和企业的考量标准之一。另一方面,国家也应鼓励企业参与教育活动,成为合作办学的主体之一。国家对办教育或参与教育的企业,应在奖励、税收等方面有制度性的支持。

就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中心、平台等)而言,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明确主体、合作主体的法律地位与责任,如果法律法规未能涉及的,则应制定相关的制度化规程,对运作机制、实施方案、项目措施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制定制度化的操作性规程。

2 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学校共赢的办学机制

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中,出现了缺乏企业、行业对高等教育的有效指导的现象,导致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培训深度不够。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有利于学生更快适应市场需求,这就必然要求企业参与学校建设,尽管教育部出台了包括“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文件和举措,要求高校主动融入社会发展、企业深度介入从培养目标、内容到具体课程环节的整体培养过程,然而,有关这方面的实质性政策还相当欠缺。

由于上位政策的缺乏,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对权、责、利的规定模糊,双方无法建立长期、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制约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深入、持续、健康发展,导致合作仍囿于民间性、局部性、零散性、表面性的局限。因此,应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和机制。首先,由国务院牵头协调各相关部委,出台有利于产学研合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次,行业企业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开展本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参与制定教育培训规划,制定本行业所需人才岗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规模,参与办学质量评估,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等等;第三,学校建立有行业代表参加的理事会,使企业参与办学的工作制度化、体系化,使得行业企业真正能深度介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 建立实践教学的时间与质量保障机制

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动手操作能力是关键。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相比较,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更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定位,其教育教学的本质性特点就是“实践性”。

首先,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应该保证实践教学的时间。许多接收学生实习的单位,要求学生“只许看,不许动手”,因此,学生在实习中真正动手的时间相当少,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其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应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企业要提供技术含量高的真实环境、配备善于带学生的企业导师,而学校也应该配备善于实践教学的院校导师。

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虽然占时并不多,但却有非常明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持续扩大,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如何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确实是一个时代性的大课题。

参考文献: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6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6)07-0005-05

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精英、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不同层次的数量标准,认为在三个不同阶段高等院校在管理决策、价值观念、招生和就业政策、教学以及学术活动的形式与标准等层面普遍存在明显的特征差异。他进而提出,假若高等院校只是简单地追求数量递增而忽视了内在质量的话,那么将因不能有效地解决数量递增带来的一连串问题而陷入困境。

高等职业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选择,更是一种战略思维和价值理念的转型。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内涵式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了时代需要和新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更满足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参与国际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对于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界定

党的十以来,中央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常态建设部署,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瞻远瞩地确立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整体思路,让我们对高等教育有了更高层次的认知。

教育部于2012年3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内涵式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既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充分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我国高职院校自上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等三个阶段,目前正从数量增长向内涵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其办学理念不同于普通本科高校或研究型院校,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内涵式发展也必须加以明确。只有更清晰地了解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和特点,才能增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来说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结构模式。外延式发展模式是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主要依赖条件;而内涵式发展模式则重点强调以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发展动力。“高职内涵式发展”的内涵就是要求学校积极地挖掘现有的资源和潜在能力,在保证规模稳定和教学布局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施制度创新和结构优化,按照社会和区域经济对新型技能人才的倾向性需求对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创新改革,全方位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重点应体现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凸显办学特色的发展,可以从校园文化、高效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体现自己的独特性。只要有特色就能在生源竞争中取胜;如果内涵式发展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其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之一。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校品牌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标志,也是对一所高校进行科学评估的重要指标。虽然说拥有了一定规模才能考虑质量提升、特色打造,但只有规模扩张而没有质量提升,则是一种粗放的发展模式。只有提升了质量,规模发展才更加具有效益和竞争力。再次,内涵式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凡事必须从长远、大局出发,从制度建设入手,营造有利于内涵式发展的高职院校办学环境。

内涵发展的基本要义是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基于质量保障之上的,忽视办学质量的发展只能是一种泡沫式的发展,难以维持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加强教育质量管理,选择内涵式发展模式是我们全面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经之路。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截止到2012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1288所,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区域性产业结构的转型,整个社会对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表现得日趋强烈。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肩负着为产业经济领域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目前,推进内涵式发展已成为高职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的现实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很科学的历史概念,在高职教育的各个发展时期学术理论界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探索,但是对高职教育本质的认识观念却存在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当前,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沿革

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研究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阶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本质是有区别的。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提出(1985―2003)

这一时期,在我国的教育界和学术界出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提法。但很多学术成果基本上是对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益进行认知和强调,这与当时衡量高等院校办学质量主要是以学校的办学规模以及师生比例等硬性指标为主有关。在这个阶段,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都高度关注高等院校的规模化扩张这个论题。傅兴国认为,我国的高等院校主要是依托两种发展模式实现办学目标:其一是以追求单纯的数量增长为目标,充分以事物的外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以及实施资源整合的重点;其二是将办学效益作为办学目标模式,该模式充分以内部因素作为发展的动力,核心的层面是有效地挖掘自身优势,进而形成具有显著竞争能力的发展机制。从整体上看,在2003年之前的研究探索我国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一系列学术观点中,无论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还是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发展,其内涵的立足点都在于规模化的扩张模式,仅仅是提法不同而已。

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涵义的重新提出(2005至今)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院校规模发展的压力日趋变小,但提高办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整个社会对高等院校的办学质量渐渐给予了高度关注。此时,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概念涵义又有了新的注解。归入这一类的研究有很多,基本观点相对一致。王洪才认为,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即办学质量,应该与以往大力倡导的外延式发展有着根本的区别,切勿混为一谈。同时,对于内涵式发展模式开始明确提出应重视大学制度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大学管理制度创新,为教学、科研以及师资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大学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应给予终极关怀,提升现代大学的价值。

(二)对内涵和实质的理解

谢仁业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种以事物的内部因素和资源作为动力的发展模式类型。学者王洪才强调新形势下的高等院校内涵式发展主要是将办学质量作为发展的核心,对教学质量和内部效益高度重视。他还认为,内涵式发展也是对以数量取胜的客观纠正,当然这并不能说明高等院校的规模建设就可以停下来,而不过是把办学重点放在质量和规模、结构以及效益的均衡上。可以说,新的内涵式发展概念指的是一种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韩震认为,内涵式发展的实质是科学发展,并不是不要外延式发展,而是让内涵和外延相互促进,从而为高等教育事业注入一种具有鲜明内在特点的创新发展价值理念。

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已形成共识:内涵式发展并非是对外延式发展的全面否定,而是要在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将质量作为核心任务,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均衡发展,即实现高等教育外延式和内涵式的协调发展。

(三)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路径选择

王战军则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进行了归纳。他认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一种发展模式而受到重视,到本世纪初作为一种理念存在,现在已升级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对于如何有效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研究者们从内涵式构成要素分析、高校发展定位、高校管理体制等角度,强调应从关注硬指标的显性增长转向致力于软实力的内在提升,如进一步弘扬厚德博学的治学精神,积极构建新型校园文化,立足以人为本的视角方向,积极推进内涵式发展战略的对策构建等等。

房剑森指出,推动内涵式发展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立足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办学规模进行定位;其次是立足院校的管理和运行实际,科学合理地控制招生规模,保证招生数量的相对稳定;再次就是全面改革教育教学的内容结构;又次就是对院校内部结构进行合理调整,在专业布局上突出特色;最后是升级改造办学条件,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紧缺型全能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学校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学者杨理连认为,内涵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他将内涵式发展分成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并着重从微观层次提出了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刘新华认为,内涵式发展战略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内涵式发展战略必须狠抓四个重要环节:一是围绕观念更新,积极构建当代的大学教育教学制度;二是在优化师资力量的基础上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平台;三是努力提升办学实力;四是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工夫。谭秋浩分析了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即准确定位,彰显办学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有学者言简意赅地提出推动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找准定位、提高质量和办出特色。

以上对策大多集中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和发展办学特色等方面。以下观点和对策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搞好顶层设计,解决办学目标和战略这个根本问题。就是要求重视高校领导班子宏观决策能力建设。围绕规划,细化目标,确保行业特色高校顶层设计。另有学者提出要有效规避和化解财务风险,确保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一份关于我国高校财务状况的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一部分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上存在风险,这些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防控就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学者张梅颖就这个论题进行了方向性的研究探索,进而认为一些高职院校所存在的信贷风险主要是因为盲目扩招后学校的资金资源优势不足和政府机构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大导致。很多学者也提出我国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高端发展。拓展人才培养的规模与战略策划,力争通过跨区域和国际化的战略化协作办学来建立新的突破点,使我国高职教育融入国际教育的大环境之中,充分利用国际教育的优秀办学经验和各种资源,提高学校的国际声誉。

(四)影响内涵式发展的要素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专家对于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侧重点有不同的阐述,对高职教育内涵建设比较权威的描述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把握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点,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内涵式发展的进程。学者谢仁业沿着体制和机制制约这个方向进行了客观的归纳总结,认为行政性干预和控制、不开放的师资运行机制以及定位不准确是主要的制约因素。鲁武霞、马建富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推进,提出高职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提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教育资源整合运作能力以及遵循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院校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提升是影响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内涵式发展过程中的学科结构、管理运作模式等一系列内在的动力因素与政策机制保障、教育消费需求、市场资源配置等外在的动力因素,都会以不同形式、不同力度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构成直接的作用与影响。面对众多因素,我们很难明确地分辨出哪些是影响内涵式发展水平的因素,哪些因素是内涵式发展的结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这些要素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但这些构成要素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却是各有侧重的。正是这些核心要素的相互作用和持续运行,构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力量,形成了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本运行模式。

三、国内相关研究评述及未来趋势展望

通过研究发现,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质量提升。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此进行了部署,强调在未来的十年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提升办学质量。而质量的提升依赖于质量评价系统的完善,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教育评价界出现许多基于不同关注视角的高校内涵式发展水平的评价,如张耀嵩从内外部教育质量和保障体系出发的质量评价,谢南斌、田金信提出专门考察办学效率与效益的效能评价等。应该说,这些研究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这些质量评价在突出内涵式发展特色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楼世洲、宁业勤在“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课题中提出了学校内涵式发展评价准则指标体系,评价领域包括内涵式发展条件、内涵式发展动力和内涵式发展结果,体现了教育质量评价是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评价的基本假设。杨理连把内涵式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式体系,从系统分析的视角提出了内涵式发展的三个评价维度:基础建设评价标准、隐性能力评价标准和核心成果评价标准。从高职教育质量观的发展趋势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大学影响下的实际收获将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方向。总之,随着学术界对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进一步关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评价问题将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国内关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一是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相关文献显示,对于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过程中对策建议方面的研究相对集中,学者们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一些关注的核心要素和方向,但这些建议缺乏有力的依据和支撑,而且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区分度不明显,今后需要进一步提炼体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因素,科学地确立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和特点。二是之前的研究对于内涵式发展的实质具有比较缜密的分析解读,然而对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点内容的研究不够明晰,这一点不利于实现对内涵式发展的评价和推进工作。只有各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清楚了解内涵式发展的内容和方向,才能通过机制创新以转变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教育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三是从研究探索现状来看,对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的实证研究成果不多,大多数研究是关于经验描述的一些理论探讨,很多政策性建议和导向缺乏科学性和说服性。一些研究成果中虽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构建思路,但没有应用具体的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来支撑评价系统。实证研究探索方面严重不足,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密切相关。而且不同地区的高职教育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学者所采用的论据体系往往难以覆盖各个地区的高职教育发展模式,这些都有待于在以后的研究探索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张强.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92-197.

[2]杨理连.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职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27):14-16.

[3]张德祥,林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1):3-8.

[4]傅兴国.论我国高教发展模式的转变[J].高等教育研究,1988(1):79-81.

[5]王洪才.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7):14-17.

[6]傅笑然.“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概念的解读与审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7]谢仁业.中国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价值、问题及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6(7):7-10.

[8]王战军.推进内涵式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27(2):2-5.

[9]房剑森.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政策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6(7):1-5.

[10]谭秋浩.浅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2.

[11]来俊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227-230.

[12]浦玉忠.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1(12):92-93.

[13]周雪梅.内涵式发展高职教育发展的现实选择[J].教育探索,2013(8):25-26.

[14]陈娜,刘文超.河北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动力机制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2(4):60-62.

[15]徐木兴,刘朝马.论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与运行策略[J].辽宁教育研究,2008(6):34-38.

[16]陈洁瑾,江增光.学习参与度: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新课题[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8(3):23-27.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7

关键词:大学;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b)-0000-00

大学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学校的体现,是大学独特的体育精神风貌,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体育修养的综合反映。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反映着大学的综合办学水平,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倡导什么样的大学体育文化内涵,应该是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提高大学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视野,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大学体育文化内涵的特点

1.1大学体育文化内涵

“是指以高校环境为空间,以教师、学生为参与主体,以体育教育、运动形式为主要内容,展开具有时代精神的体育文明素养、文化道德修养的群体文化”。同时,从社会学角度审视,大学体育文化的存在,体现了大学人的一种社会需求。大学体育已从单纯的肌肉活动与文化隔离的状态下解脱出来,成了既是体育又是文化,既是锻炼身体又是娱乐活动,是运动、是教育,既能观赏又能参与的一种大学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现代教育与现代体育运动这两大人类文化体系的交汇处,生存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校园体育文化。它是整个体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是整个教育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

1.2大学体育文化应当具备的特质

1.2.1体育文化的社会性

大学体育文化内涵的形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体育文化的社会性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每一个大学的体育文化发展,是与社会时展紧密性相随行。

1.2.2体育文化的高校性

大学体育文化精神的形成,首先具有时代精神;依据大学社会层次,社会人群,认识能力等特点,有又了大学独立的灵魂,也反映出每一个高校的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状况。

1.2.3体育文化的品格性

大学体育文化修养的形成,在大学学习的这个时期是非常关键,基本成型的时期。随着学生年龄的成人,思维的成熟,知识的积累,大学体育文化对形成学生良好体育修养、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等都非常重要。

2大学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发展的思路

2.1提升大学体育文化整体的理念

大学的文化内涵建设发展,是一个完整的整合体现;高校中体育文化结构是具有独特并且没有能够代替功效的内容。大学的顶层设计开始,就要注重这个环境的设计。认真贯彻大学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大学体育工作各种文件。从高校的领导这个层面到教师与学生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大学体育既是终身体育又是终身受益的思想理念;让大学体育开展的同时,处处具备体育文化内涵的建设。使领导有体育文化思想;教师有体育文化觉悟;学生有体育文化的理念;大学有体育文化的条件;全面创新形成在大学环境氛围里的大学体育文化整体理念。

2.2尊重大学体育文化形成的规律

从大学体育文化的形成过程来认识,体育与文化结合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对于大学体育文化在大学里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自身与体育、自身与文化的密切联系。尊重大学体育文化主要可以从大学环境;人员环境;体育环境;文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大学环境好比是指为大学体育文化所形成的土壤,这是独特不变的环境,有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人的说法。人员环境好比是指为大学体育文化所形成的种子,这是一代又一代,形成精品,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体育环境好比是指为大学体育文化所形成的生产力,无论体育活动的怎样形式,规模大小,有开展有参与就有推动动力。文化环境好比是指为大学体育文化所形成的思想源泉,犹如清洗剂,滋润液保障了大学体育文化的成长。所以,应当尊重每所大学体育文化形成的规律和特色。

2.3开展大学体育文化广泛的活动

大学体育文化开展的范围,基本包含在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文化艺术节;大小型运动会;课外体育活动;早锻炼与课间操;“阳光体育活动”等。还有课外体育学习与欣赏;休闲体育;体育俱乐部;大学生自我锻炼活动等;这些都是可以反映大学体育文化的内涵建设状况。要保证大学体育课这个主要阵地有效发挥体育文化重要作用;举办好体育文化艺术节、大小型运动会;认真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早锻炼与课间操;“阳光体育”活动;并且重视培育大学学生体育组织协会、体育俱乐部;培养休闲体育和自我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广泛开展大学体育文化交流与活动,不断夯实大学体育文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2.4弘扬大学体育文化高尚的精神

大学校园景观是大学体育文化传播价值观念的最佳载体,场地设计,健身器材,体育典型雕塑,体育标语等都是体现大学体育文化,激发大学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手段。利用宣传媒体报道大学体育文化节,运动会等活动;体育活动的感性与文化的理性相结合,融体育知识、体育游戏、体育表演、体育比赛、体育绘画、体育摄影等多种体育相关内容为一体。以体育活动为载体,项目为特色,为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竞争、团结协作、拼搏进取为宗旨,以“健康、快乐、文明”为目标,倡导用“更快、更高、更强!”、“团结、友谊、进步!”、“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等奥林匹克精神,来培育大学人体育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品格,进一步弘扬当代大学体育文化高尚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爱华.论高等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8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12-02

民办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以下简称)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及其政策支持下发展起来的,高职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受到重视,但与已有的公办高职院校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上相对滞后。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文化与内涵是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的精神支柱

关于文化的含义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基本的看法都认为“文化是人文化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群体精神的表现形式。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教育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1]就大学文化而言,国内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物质文化是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如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校园景观等,是大学不可轻视的非主导文化;精神文化则包括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三类,是大学改革发展不可动摇的主导文化。[2]这就是说,大学发展依靠的是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即观念文化是人们对于外部世界、自身以及人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理解和看法,是文化系统的核心要素,也是引导大学发展的“航标”文化;制度文化是在观念文化下建立起来的有组织的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是保障大学运行发展的制动系统;行为文化是指个体在日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修养、气质、道德和能力作用于行为的具体表现。群体的行为文化决定着学校整体的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体现了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每所高校都十分重视教职员工的行为文化的提升,只有个体素质提高了,形成的合力才是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动力。因此,精神文化所包含的三种文化是大学发展的主导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因素。

就目前的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果没有内涵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有学者指出:“以人为本、文化立校被看作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只有上升到文化发展,才是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特色发展。”[3]只有把文化与内涵发展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的精神支柱,以文化发展引领学校的内涵发展,才能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

二、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的现状分析

首先,办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对文化与内涵发展认识不足,办学的定位不明确。从我国民办高职院校的发起人和创办人的情况看,他们大多是一些企业的老板、创业的成功者,而并非业内人士,这种民办高职教育都是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在管理模式上,实行的多是企业管理模式,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重制度的强化轻制度的人文化。在人才培养方面,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轻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教师及行管人员管理上,重职能部门行管人员的工作绩效和素质能力,轻教学人员的职称结构与学历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这些都是民办高职院校办学定位不明确、文化内涵发展不足的现象。

其次,把主要重心放在学校建设、环境美化以及制度管理上,追求表面化和形式化。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不深厚,社会信誉度不高,为了吸引生源,只能从学校的外观上造声势。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校园面积大,校园建设上规模、上档次,对学生来校参观具有很大的诱惑力,有很好的生源。可是学校不重视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学历低,其专业素质和文化素质与现代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存在较大的落差,学生到校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很难学到真正的知识和专业技术,有不少学生要求退学和转学。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有些民办高职院校把学校建设的重心放在大力塑造外在化的形象上,过分夸大自身的办学力量,把物质文化建设当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搞面子工程,缺少对校园文化的长远规划,没有把文化建设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实施和操作,认为文化与内涵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务虚”品,致使教师和学生在学院文化的认同上无所适从。

再次,避重就轻,重“招”不重“教”,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课密度过大,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缺失,是民办高职院校目前存的主要问题。一所学校的发展依靠的是质量,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学校改革发展和管理的重中之重。“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是两个紧密相连的统一体,也是学校管理的‘双核心’……学校的管理离开了教师质量,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没有好的教学质量,学校就像处在黑暗中的城堡没有了光明,它们是共同支撑教育大厦的两个支架,缺少任何一方,学校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学校管理也就失去了意义。”[4]

三、加强民办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促进内涵发展

国务院2014年18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具有同等法律地位。”随着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重视,民办高职院校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重精神文化建设。学校是以传承文化为目的的教育机构,没有文化学校就无以依存。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校园环境、建筑、教学设施等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在学校建设发展时期是处在第一位的;精神文化是主观存在的,是人的观念、知识修养、文化气质在个体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的能动反映。“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为基于对教育观念、价值、教育规律和时代潮流深刻理解基础上,对高职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传统和办学战略的认识和把握。”[5]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硬环境;精神文化则是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是软环境,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好的校园环境、校园建设、教学设备以及实验室和实训室等,学校的一切工作则很难开展,也不可能有好的生源。因此,民办高职院校在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着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民办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以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文化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意识、奉献精神、教育观念、教学态度以及价值取向等。“教师文化建构应重在确立教师的崇高信念,形成教师的积极态度,并最终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6]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要素,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并自觉地运用到教学与实践活动中,是现代大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切实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搭建发展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使教师感受到在民办高职院校与公办高职院校没有任何差别,让他们能够安心在民办高职院校工作,并把学校作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才会得到改善,学校的公信度和社会地位才会提高。

3.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以课程文化引领内涵发展。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课程是一种文化,其内涵莫大精深,是专业建设、能力培养的重要依据。学生的文化修养、思想观念以及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先进知识和专业技术的能力,制约着学校的内涵发展。民办高职院校应以课程建设为重点,开发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能力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新课程,以课程文化引领民办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学校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和内涵发展还体现在制度文化、学生文化、学生管理文化以及后勤服务文化等多个方面。制度文化和后勤服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学生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生存能力的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根本;学生管理文化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管理理念,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内涵发展在管理模式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加强民办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是今后乃至长期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春.制度文化:大学文化的核心环节[J].教育发展研究,2004,(7.8).

[2][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纽约:哈泼和罗出版社,1958.

[3]李明中.后示范时代,高职教育路向何方[n].北京:中国教育报,2012,05(2).

[4]韩文根.教师质量与教学质量双效应[J].山西:教学与管理,2006,10(26).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9

 

一、《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内容

 

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该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组成;通用标准是各工程教育专业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补充标准是在通用标准基础之上根据本专业特点提出的具体要求。在测绘工程的专业补充标准中,课程设置分为四类,即: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地球的各圈层在不断地演化与相互作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通常,《地球科学概论》的教育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行星地球简史、地球的物质组成三个部分;(2)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地球表部圈层的相互作用四个部分;(3)地球的内部圈层,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和性质、岩石圈内部物质的转化、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重力地磁与核幔作用四个部分;(4)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包括地球系统科学、人与资源、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三个部分。

 

二、《地球科学概论》知识点的涵盖

 

在2013年版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地球科学概论》课程,该课程可以很好地涵盖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但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对于2011级、2012级同学来说,该课程的知识点需要由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涵盖;具体设置的相关课程有:第3学期《环境科学概论》、第4学期《煤矿地质学》、第5学期《采煤概论》以及第7学期的《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环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环境管理、环境科学技术与方法、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等。

 

通常,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同时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与环境、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可以部分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煤矿地质学》的知识点,通常包括:基础地质理论部分,地球概况、地质作用、矿物岩石、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煤与煤系等,应用地质工程技术部分,影响煤矿生产的主要地质因素、矿井水文地质与防治水、煤矿环境地质、地质勘探、主要地质图件、储量管理、地质编录、地质报告与说明书、煤矿地质信息技术等;可以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一方面内容(地球的形成和组成),同时,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采煤概论》的内容主要是煤矿生产建设的基础知识,知识点通常包括:煤矿地质、煤田开发、井田开拓、采煤方法、井巷掘进与支护、矿井通风与安全、矿井生产系统等;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

 

《开采沉陷与变形监测》主要内容是: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地表及岩层移动的观测工作、地表沉陷的一般规律、地表移动与变形预计、开采损害及其防护措施、露天矿边坡的稳定性监测、下沉与变形监测新技术;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以及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二方面内容(地球的外部圈层)。《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主要内容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技术,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可以较多地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四方面内容(人对地球的认识和人与地球关系),以及可以部分涵盖《地球科学概论》第三方面内容(地球的内部圈层)。

 

所以,虽然在之前版本的测绘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设置《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但《地球科学概论》的知识点,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涵盖。

 

三、《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特点

 

通常认为,《地球科学概论》不同于《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是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入门性的课程,解决的是专业入门教育问题,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后续课程中将深入学习《普通地质学》中每一章的内容,是相对较纯的地质学的研究内容。而《地球科学概论》是由原来的《普通地质学》拓宽、发展而来的,课程的内容更加广泛,涉及的学科更多,体系更加庞大,不仅包括自然科学中比较成熟的地学知识,而且要面对当代技术发展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它的主要对象是非地质类专业但与地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它不以今后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没有相应的后续课程,主要任务是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传授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进行地质思维的教育,使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地球观,具有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兴趣。

 

通常来说,《地球科学概论》具有内容多、课时少、程度浅的特点。内容多体现在:地球科学是六大自然科学之一,地球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具有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长、地质过程复杂的特征,不仅要介绍地球的形成和组成,而且要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内部圈层,阐述地球系统的整体作用和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基础上,还要介绍人类对全球变化、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灾害防治等当今热点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课时少体现在:通常该课程仅仅为32学时或40学时,相对于庞大的教学内容而言,课时显得十分的有限。程度浅体现在:《地球科学概论》是有关地球科学基础知识的一门通识性课程,不以从事地质工作为培养目标,在讲授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将复杂的地质现象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加以解释。以上的这些特点,也就决定了,要上好这门课,不能照本宣科,必须十分熟悉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高度的凝练,教学过程中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理论性的同时,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思想性。

 

四、《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专业认证的支撑

 

自2006年起,由教育部牵头,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在机械、化工等行业开展了试点工作;随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有序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对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质量保障文化、引导工程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从2012年开始,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中国测绘学会进行认证工作。根据《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5版)》,在毕业要求方面应覆盖12方面的内容:1.工程知识;2.问题分析;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4.研究;5.使用现代工具;6.工程与社会;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8.职业规范;9.个人和团队;10.沟通;11.项目管理;12.终身学习。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对测绘工程专业认证的贡献,首先是课程设置的需要,《地球科学概论》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中的自然科学课程。其次是教学内容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后续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地球形状的知识是投影带划分的基础,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和分层的知识是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地球重力场和地磁场的知识是地球物理大地测量的基础等。最后是对专业认证毕业要求的12个方面中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支撑;在“6.工程与社会”方面:例如,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通过观测整体的微小变形量,构造统计分析模型,能够及时有效地预测变形体的变化趋势,为防治灾害提供基础。这不仅是一个工程技术问题,而且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的社会问题。

 

在“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地球是养育着亿万种生命的摇篮,是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为人类提供了空间、环境、资源等一切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人类在发展自身的历程中,对地球的索取远远超过对她的关爱与保护,这种人地关系的失衡导致了资源、环境、生态和人口等问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威胁。正如郝诒纯院士在为《地球科学概论》作序中指出的:地质科学已成为保障人类生存的科学,发展和普及地球科学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繁荣昌盛的意义深远的战略。在“8.职业规范”方面:在地球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如水成论与火成论的争论、灾变论与渐变论的争论、固定论与活动论的争论等,这些不同学说之间的争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地球科学的理解,丰富和完善了地球科学的理论。这些内容,对于培养同学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提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很好的帮助。《地球科学概论》的教学,还可以促进认识地球、了解地球,关注人类与资源、环境、灾害、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从而珍惜自然资源,爱护生存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环保教育的内涵篇10

(一)教育内涵式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要因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是重点关注学校的“外延式发展”,而对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并没有重视。这跟“外延式发展”的衡量标准易于直观的表现有着很大的关系,通常都会把教育资源作为衡量一所学校的教育发展的标准,比如学校教育资源的增长,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对于基础设施的投入的增长等等。人们过去重点关心学校外在形式的发展,关心学校有多少所教学楼,关心学校的面积是否扩大、学校是否新增加了一些实验设备等等。但是,国际研究表明,学校教育经费的支出增长、学校教育设施的增多以及学校规模的扩大跟学生发展之间没有非常相关的联系,这些外延式发展只是学校教育的发展表层。这说明了虽然学校教育“外延式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是“人”的发展却不是其所能够直接决定的。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在关注物质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关注以师生身心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质量的全面进步。内涵式的发展就是在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因素,不断对其内部的因素进行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执行力、提升教学力等。所以,对于学校教育来讲,“内涵式发展”才真正地体现了其本质的发展。学校教育的发展需要“外延式发展”保障其物质需求,但是真正能够决定学校教育发展的还是“内涵式发展”,所以在教育界当中很多人非常关注这种发展的模式。学校的发展需要具备校风纯正、浓厚的学习气氛、严明的组织纪律、校园文化和谐并开放,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因此,学校发展不仅需要外部力量支持,更需要起到主导作用的内部力量的发展。

(二)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满足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

对于教育均衡发展来讲,包括两个层次:外延式发展与内涵式发展。通过外延式发展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主要是一种宏观上的调控行为,属于国家的行为,表现为通过对教育进行资源的投入追加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但是投入的总量却仍然无法满足教育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发挥内涵式发展的作用,内涵式发展尽可能地以自身力量发展为主,减小国家财政负担,通过地方学校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主观的角度来讲,学校能够对教育过程进行改革,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在现有的条件下尽最大可能实现公平和平等。对于教育均衡的实现,外延式发展依靠依靠国家的投资进行,对于内部来说就需要挖掘内部的潜力。教育均衡的发展,就是要保证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然而不论是外延式发展,还是内涵式发展,只有将这些落实到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受教育者权利和机会的公平和平等。外延式发展是形式上的均衡,内涵式发展是本质上的平衡,所以教育均衡发展离不开内涵式发展,不能把外延式发展作为内涵式发展替代品,重点解决实质均衡,从而才能有效地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内涵式发展能够帮助我国实现高中教育的普及

在十六大的报告当中,制定了“2020年要实现高中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十七大的报告又提出了要加快高中教育普及的要求。但是,在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很多学生在初中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社会。所以,要想普及高中教育,其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的学生之所以没有接受高中教育跟当地的高中数量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国家在教育资源上的投入增加了很多,采用了“外延式发展”的战略。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讲,如果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好,那么他们一定希望能够进入高中接受更多的教育,而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据美国一名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的莫奈研究表明,学生在测试中取得好的成绩会选择继续升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条教育报告显示,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不仅选择升学,还会选择持续不断的进行学习。所以,我们能够得知,促进学生们进行学习的最终动力是高质量的教育。一个人在今后是否会参与学习,跟他在起始阶段所接触到的教育质量和程度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对于我国来说,要普及高中教育,仅仅通过外延式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提高教育的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双管齐下。目前,我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已经基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其外在的物质条件基本上都已经具备,所以学校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来。所以,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来讲,需要从外延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向内涵式发展进行转换。

二、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方法

(一)“以人为本”作为发展中心

“以人为本”的发展才是“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追求。对于学校教育,人是其中心,教育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同时还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在进行学校教育时,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幸福、学生的尊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能只关注到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到人。学校教育不是机器的教育而是对人的教育。学校需要对教育的本质有所认识,了解办学理念以及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为中心。这种思想要求全校师生都能够深刻地理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的全体教职工才能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成为坚持不懈的精神原动力。这种思想在教师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等地方都会有着很明显的体现。学校教育内涵式的发展就是要确立起教育思想和教学的观念是“以人为本”发展为中心。

(二)构建特色校园文化

学校,不仅仅是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同时在校园中还应该发展和创新出文化。文化,是校园中最丰富、迷人的内涵地方,所谓的校园文化,是指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的氛围,这需要全校师生围绕着自身学校的背景文化共同创建。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校其所具有的文化体现出学校中的所有成员具备的道德实践意识和人格意识,这种文化能够吸引他人,对社会产生持久的吸引。校园文化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学校中的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校园建筑的风格、学校环境的布置、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环境。精神文化则包括一些精神层面的环境,比如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校风、教学风气、学习风气、舆论氛围、道德规范、文化生活、成员的人际关系等等一些无形的环境。校园文化中最深层次的内容就是精神文化,这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提升管理能力

学校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所以其需要一定的管理,才能够使它能够正常的运转。对于学校来讲,提高其管理水平,管理出效益才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学校要想取得发展,外部的作用力必不可少,但是起到核心作用的还是在于其内部的动力。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挖掘学校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内部的创造力,实现对现有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教学能力,执行力等。在学校这个大系统的内部,通过内在关系的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的工作质量,促进教育效益的提升。一所优秀的学校不是通过管理形成的,而是需要靠其内在的制度和自身的文化逐渐发展形成的。对学校进行管理,其目的在于管理文化,对于师生来讲,管理文化体现在日常的言语和动作之间,也体现在师生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当中。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在管理上的体现就是要实现对学校文化的管理,使师生能够遵守规则,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的幸福。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