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19:58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中学图书馆管理宏观思路具体措施

中学图书馆是整个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对教学和全校师生进行相关服务的一个重要机构,同时中学图书馆是链接学校和社会的重要基地。进入21世纪,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了推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因而在这一背景下,中学图书馆管理日益受到社会信息化的挑战,不断面临网络化、数字化及信息化带来的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冲击,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面临诸多挑战,使中学图书馆具备新的特征。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握中学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更好地确保图书馆发挥自身作用和功能。

一、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

在社会信息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连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纽带,已经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从而使中学图书馆在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具备新的特征。中学图书馆所具备的特征,是进一步探索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基础。笔者认为,信息化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

1.文化特征

文化特征是所有图书馆具备的基本特征,中学图书馆概莫能外。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集人类之大成者,是人类不断探索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也是传播文明的重要场所。中学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类文明和信息知识的载体,更体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以及人类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发展的历程。

2.学科特征

中学图书馆建设始终是围绕中学相关学科建设服务的,也是图书馆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的需要。学科研究和学科发展始终是中学提升质量和迅速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科研究和学科建设需要,按照学科专业建设和文献工作流程,组织存储和编辑文献科技信息,使文献获取、检索、传递信息化,从而使中学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学科化,优化文献服务职能。在图书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学科专业需求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编辑,整理成信息化的文献信息图书馆,开发学科专业数据库,建立学科种类系统化学科数据库体系。优先建设学科专业相关文献和重点建设学科文献数据库,通过学科专业文献数据库建设,促进各个学科教学科研快速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库资源,提高图书使用效率。

3.教育特征

中学图书馆最重要的特征是教育功能,中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因此,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生知识传授需要进行专业知识教育是中学图书馆的基本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中学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学图书馆建设需要适应中学教育教学、科研需求,以及课堂教学和教学实践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师技能。

4.信息特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科学知识体系日趋庞大,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人的一生不可能对所有的知识都加以获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各自学习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知识方向和学习导向,从而不断丰富发展某个领域的知识体系。如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寻找知识方向,捕捉和有效利用原来的文化信息,是中学图书馆需要为读者提供的基本服务。因此,中学图书馆加强文献知识的信息化管理是有效发挥图书馆功能的重要手段。

5.数字特征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和信息容量呈井喷式发展,中学图书馆面临技术和管理的巨大挑战和机遇。各种知识不再局限于纸本文献,多媒体和光盘管理成为中学图书馆的重要途径。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特征明显显现,从而使信息资源海量化、动态化,增强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二、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

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分析看到,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既有传统的文化特征、教育特征、学科特征,又被赋予新的数字特征和信息特征,新老特征相交织、相结合,尤其在信息时代下,日益呈现出知识信息化、信息知识化的特点,这些都给中学图书馆的相关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下面从改革管理观念、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建立起信息一体化管理等角度,对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相关分析。

1.改革管理观念

传统的中学图书馆管理模式是以收藏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主要围绕纸张文献的借阅服务,图书管理与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方法简单。并且图书馆以藏书为主要目的,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重点是更好地保证藏书、管理藏书,存在重藏轻用、重管轻用的思想,往往把读者放在次要位置。这种单一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管理的新要求。因此,要革新落后的管理模式观念,并依据信息化发展需求采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实现图书管理模式创新和规范化管理。

2.突破传统服务模式

中学图书馆是服务于中学教学、科研工作的,文献资料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文献检索与阅读过程中,通过筛选甄别,科学思考,挖掘信息资源,寻找教学科研的新思路,从而在反反复复的科学思考、论证、演算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法。中学生的自我学习离不开相关文献信息资源的学习。如何有效地为师生提供需要的文献资料,帮助师生科学有效地查阅文献,是信息时代下的中学图书馆管理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因此,图书馆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向师生推广介绍文献检索知识和检索方法,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帮助师生掌握文献检索系统方法,提高文献检索效率,加强文献检索和使用的服务工作,真正突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

3.建立信息一体化管理

信息时代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图书馆文献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为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要加强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变革到图书管理制度变革,全新地思考应对信息环境下图书文献管理的新模式。文献信息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中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就要在图书馆管理中改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系统与服务模式,增强文献管理的创新意识与知识技能,提高能力素质,加强对图书管理员的培训,使之熟悉图书文献的加工编辑、检索查询等服务功能,并采用相应的激励措施激发管理员的创新服务意识和服务思想,使文献体系、人力资源体系、科学技术体系之间形成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使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融合,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能动性,加快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图书馆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要针对图书馆所有文献信息、知识、智力资源,进行一体化科学管理系统模式创新,使文献知识更新和服务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信息时代下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举措

在对信息时代下图书馆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宏观思路进行了分析。下面则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相关管理、增强现代服务业理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分析加强中学图书馆管理的具体措施。

1.创新相关管理

中学图书馆的管理是以管理机制为依托,以图书馆馆员为渠道,通过图书馆馆员落实的,因此在信息时代下,中学图书馆相关管理的创新就要从管理机制和图书馆馆员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地进行。

就中学图书馆管理机制创新来说,创新图书馆的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理顺内部关系、转换运行机制、调整结构、优化队伍、改善条件、提高待遇、调动积极性和增强内在活力等方面。要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就必须充分发挥能本管理的作用,使被管理者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就对馆员的管理看,在信息时代下,对馆员的管理要侧重馆员图书馆知识的创新,关键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中学图书馆应根据本校特点,合理引进人才,为本校教学服务。对于已有馆员,中学图书馆的管理者应根据馆员的个人特点和工作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馆员进行全面知识的培训,提高馆员的岗位技能,使馆员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2.增强现代服务理念

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适应时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在信息时代下,对于中学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人员来说,其要不断学习,紧跟社会和科技发展新潮流,掌握最新的专业理论、最新的专业技术,使图书馆服务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相结合,开拓新局面。

新形势下的图书馆服务业要贴近读者,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开展多种服务方式,如馆内服务,网上服务、定向服务、专题服务、咨询服务等,本着全心全意为广大师生读者服好务,强化服务效果,强调图书馆信息服务业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图书馆管理的实践中走出封闭的圈子,树立“以人为本”,而非“以书为本”的理念,中学图书馆的受众是全体师生,而非仅对教师开放或仅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开放。

3.优化配置人力资源

中学图书馆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人才队伍老化,人才组合不够合理。这就要求中学图书馆在引进人才方面多引进些图书专业以外的各种人才,如计算机、外语、历史等各种学科人才,进行图书专业培训之后,如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交换馆员、派出进修、做访问学者等,逐步改变目前中学图书馆人才单一、匮乏的局面,逐步完善中学图书馆人才结构,以此提高整个中学图书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从尊重人的个性化特征出发,了解人的所能所长,结合培训结果,大胆起用新人,合理配置部门人员,让他们在适合自己兴趣爱好,能够发挥自己所长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能力,在管理者的协调下互相配合,最终达到中学图书馆工作的新水平。

总之,在科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化的基地,必须从宏微观的多个层面,通过观念的改变、服务模式的创新、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图书馆的相关管理,发扬图书馆精神,使中学图书馆充满生机和活力,通过优化人力资源、服务理念的转变等相关具体措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刘海萍.“馆员――资源人”及其培养.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2]余胜.“图书馆之城”建设的成效与发展思考.深图通讯,2006,(4).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2

(一)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是由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和报表附注)向各个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情况、现金流量等的信息。

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特征的总和(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标准可以分为两类: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企业产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为会计信息要如实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决策有用观则是伴随着信息理论和决策理论的发展成熟而产生的,认为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投资人、信贷人和其他人士评价相关企业现金净流量的数量、时间和不确定的信息。本文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建立在决策有用观的基础上。决策有用观是在资本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背景下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和股份公司发展的条件下,股东和投资者不再单纯以“用手投票”的方式决定经理人员的去留,而更多的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来实现自己的选择权。因此,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包括现有和潜在投资者、信贷者、企业管理当局和政府)提供对他们的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决策是面向未来的,而前瞻性的信息同决策最为相关,所以,“决策有用观”除了强调可靠性外,更强调相关性,即会计信息有助于预测公司的未来价值。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的质量标准所作的具体描述或要求,是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评判的最一般和最基本的依据,它具体规定了会计信息为实现会计目标应具备的质量规定(葛家澍,2003)。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就是使会计信息具有决策有用性的特征,即会计信息所应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它是会计系统为达到会计目标而对会计信息的定性约束,也是会计主体进行会计选择所应追求的质量标准(杨金观、高永林,2004)。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连接会计目标与会计实务的桥梁,妥善地构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对于实现会计目标、规范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构建合理的会计规范体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郑安平等,2008)。我国财政部2005年5月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征求意见稿)中删除了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的提法,首次明确使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笔者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表达相同的含义,不作区分。

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与架构

(一)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根据刘仲文(2006)的研究,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历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1)以Sprouse和moonitz两人的1961年aRSno.1与1962年aRSno.3为代表的早期研究。(2)以apB1970年发表的Statementno.4为代表,对“财务会计基本特征概念”进行的探索性研究。(3)以1973年特鲁伯罗德报告为代表,对“财务报表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七项标准”进行的首创性概念研究。(4)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SFaCno.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主要包括:可理解性、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及时性);可靠性(包括反映的真实性、可检验性、中立性);可比性(包括一致性)。在满足决策有用目标的基础上,信息处理要服从两个约束条件:“效益成本原则”与“重要性原则”。(5)以1980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提出将“财务报表概念”加入其手册(FSC第1000节)为代表的响应性研究。(6)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其《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出了会计信息的10个质量特征: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重要性、中立性、实质重于形式等,并把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作为4个主要的质量特征。(7)以1999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财务报告原则公告”为代表的深入研究。其中美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思想历史发展脉络比较清晰,其成果最有代表性。

(二)国内会计质量信息特征的研究回顾一是在有关会计法律和法规中阐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我国在1985年第一部《会计法》中就提出了“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法律要求;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会计核算要遵循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权责发生制、配比、谨慎性、历史成本计量、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全面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一般原则;2000年7月开始实施的《会计法》第三条提到“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列明了真实性、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一致性、可比性、及时性、清晰性、权责发生制、配比、历史成本计量、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谨慎性、重要性等十三项会计核算基本原则;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提法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都是十三项规定,差别是一个有“可理解性”(1992),一个有“清晰性”(2000)。可以看出,这两项制度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较粗糙,而且前后两个制度基本没有变化。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删除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或“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采用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提法,提到了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二是学者在相关文献中对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研究。杨金观、高永林(2004)认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由会计信息用户、普遍适用原则、会计目标导向、质量特征类属、首要质量特征及其构成成分、次要质量特征和承认质量起端等部分构成。付磊(2005)认为,公正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特征,然后依次是真实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可理解性、完整性和重要性。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2006)认为: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包括真实性、合规性及其次级质量特征(可理解性、可验证性、谨慎性)、公正性及其次级特征(可比性、一致性、完整性、连续性)、相关性及其次级特征(及时性、预测性、反馈性)。栾盛元(2006)认为:在透明度的总体要求下,依次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设定为:可靠性,相关性,充分披露,可靠性应涵盖真实性与可比性的要求,相关性主要涉及及时性和重要性问题,而充分披露至少应包括完整性与可理解性。葛家澍(2007)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提出具体选择计量属性时,应考虑计量对象的特点,并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相配合。

(三)三层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提出我国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在参照iaSB和FaSB的基础上,保留了重要性、相关性、可比性、及时性、一致性、谨慎性要求,将明晰性改为可理解性,真实性改为可靠性,将实质重于形式纳入其中,突出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弱化了可靠性原则,形成了目前准则中的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各项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并没有明确的主次之分。杨金观、高永林(2004)指出:“在我国,从制度层面上并没有对会计信息特征体系作出明确和系统的规范,只是在会计制度中作了原则性规定”,“这样的规定,很难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这种松散型关系,未能体现出各质量特征间的主次之分和内在结构,不利于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不同方面进行权衡,也不利于他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总体把握。”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参照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财务会计概念第2号公告,以决策有用观为基础,对这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进行归类分析,提出图1所示的三层次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分为三个层次:门槛、决策者和使用者,门槛是对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的要求,包括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两项特征;决策者关注的会计信息质量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三项特征,而及时性和谨慎性分别附属于相关性和可靠性;不管是否是决策者,对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来说,可理解性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使用要求。在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构成主要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及时性、谨慎性构成次要质量特征。

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解析

(一)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的门槛层次涉及两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和重要性。

(1)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应用非常广泛。这里的“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当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企业通常应当按照经济实质对其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2)重要性。会计信息的重要性是指当一项会计信息被遗漏或错误地表达时,可能会影响到依靠该信息的使用者所做出的判断。《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二)决策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决策者角度的五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及时性附属于相关性,谨慎性附属于可靠性,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特征,可比性是弱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相关性和可靠性共同确保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1)相关性与及时性。如果财务信息有助于决策制定,该财务信息就具有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相关性的定义是:“为了信息有用,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通过提高决策者的预测能力或者通过为前期的预测提供反馈,财务信息对决策的制定产生影响。及时性是相关性的附属特征,是相关性的次级质量要求。《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财务信息必须在报告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可以获得,这样才会对未来所采取的措施具有价值。及时性本身并不能使信息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及时性的信息会使该财务信息丧失应有的相关性。

(2)可靠性与谨慎性。如果财务信息可以证实、没有错误和偏差,可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可以说财务信息具有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对可靠性的表述是:“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忠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以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表现之一是使用相同度量方法所得出的独立结果与财务报表信息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一致。谨慎性是可靠性的附属特征,谨慎性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时,尽可能地选择一种不虚增利润和资产、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因此,谨慎性更象是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业务时的一种职业态度。《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3)可比性。会计信息如果可以与该公司以前相同口径的信息进行比较,或者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比较,那么这些会计信息在决策时就会很有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4)相关性与可靠性的关系。相关性与可靠性孰轻孰重是一个两难的问题。FaSB在制定第2号概念框架时,就有意回避了“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产生冲突需要取舍时,到底应该优先考虑相关性还是可靠性”这个问题,这就充分说明相关性与可靠性权衡的两难选择(付六根,2011)。葛家澍、杜兴强(2004)指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将相关性与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的两个主要的质量特征来并提,但对两者的抉择讳莫若深。透过现象看本质,FaSB更为侧重于“相关性”的意图其实一直十分明确。葛家澍、徐跃(2006)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孰轻孰重,若分两个层次来考查,那是非常明确的。第一层次注重相关性,即相关性显得重要;第二层次以相关性为基础,更关注其可靠性,即可靠性显得重要。第一个层次是准则和制度制定的层面,这一层面具体负责的部门是准则和制度的制定部门;第二个层次在报表(包括其他财务报告)的编制者、审计人员和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方面。付六根(2011)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在大多数情况是一种协调一致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提高了可靠性,也就加强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这样相关性也就得到了提升;提高了相关性,必然要求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笔者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依照权变理论的观点,孰轻孰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具体的情境而定。

(三)使用者角度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可理解性,即会计信息是否能为信息的使用者所理解,是指企业提供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到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明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影响会计信息可理解性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固有特征。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报告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从最初的简单几句话到后来的财务报表直至发展到今天涉及企业财务、管理、经营风险等各个方面,信息含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既有定性的信息也有定量的信息,既有数字又有文字,越来越复杂的形式和内容都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所传递的会计信息。

(2)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财务报告的生成过程用到了诸多会计专门方法,如分配、摊销、折旧、减值等,不具备一定会计知识的人很难理解生成会计信息的真正含义。历史成本计量是建立在过去发生的真实交易或事项的基础上,公允价值计量的重要前提是存在假想的交易,在混合计量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要能够正确理解采用不同计量属性生成的会计信息的实质并据此作出适当的决策,这对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企业管理当局的印象管理行为。印象管理来自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用来控制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财务报告是根据日常会计记录的数据,采用会计专门的方法,经过一定的程序分类、汇总加工而成并报告出来,从会计数据到财务报告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理解性的问题。程序和方法的复杂性决定了财务报告本身的复杂和难于理解,如会计的待摊、预提、应计、递延等程序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信息使用者并不易理解。而且,会计固有的程序、各种估计和职业判断都依赖于处理会计信息的信息加工者的人为判断和选择,这都决定了会计信息的生成不可避免地带有信息加工者的主观色彩,甚至可以说,信息加工者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信息加工者的一系列选择决定了信息使用者获得何种结果的会计信息。

(四)主要质量特征和次要质量特征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会计信息所应当达到或满足的基本质量要求。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以“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为导向,了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认为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便于决策,相关性和可靠性则是决策有用性下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特征。财政部《2010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认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另外,及时性还是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制约因素,企业需要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确定信息及时披露的时间。

四、结论

基于权变理论的考虑,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有以下三点:第一,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程度。会计信息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产生的,因而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程度,通过该模型可以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在满足使用者需求方面的层次、关系和地位。第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侧重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有差别的,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及不同的决策目标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不同内容和不同特征组合。第三,会计信息使用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要求,可以通过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来确定应提供会计信息的内容、数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架构模型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整体把握能起到框架性的作用,有助于理解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在整体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更有利于指导企业的会计工作,也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付磊、马元驹:《论会计信息质量的公正性特征》,《会计研究》2005年第9期。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课题组:《对建立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认识》,《会计研究》2006年第1期。

[3]葛家澍等:《论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国际比较、影响因素与对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4]葛家澍、占美松:《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5]杨金观、高永林:《论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构建》,《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张丽蓉:《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协调——基于我国会计目标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1期。

[7]刘仲文:《国外研究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历史演进》,《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

[8]蒋楠:《浅议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影响》,《中国注册会计师》2012年第2期。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3

一、大数据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阐释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完成多种类型数据的高效收集和快速传播,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系统分析。在税收征管过程中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及时解决我国税务征管中的诸多问题,有效预防税收征管中的诸多漏洞。同时,经过系统分析、精確处理的税务信息,也可以为相关部门制定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具体来讲,“大数据”技术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数据”技术有利于促进税收征管现代化,提高税收征管的效率。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双创”政策的激励,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税务登记户数日趋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税务机关的工作任务,税收征管能力欠缺的矛盾日渐突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提升了税务部门征管能力,在降低税务机关工作任务的同时,也降低了税务管理的成本,最终促进了税收征管的现代化进程,提升了税收征管的工作效率。 

其次,“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强化税务风险管理,减少税收流失。风险管理是包括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规避在内的一系列管理策略。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税收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了税收流失风险。税务机关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对税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效避免因税源监控不力而产生的偷税漏税现象,有效避免国家税收流失。与此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更加科学、透明,及时的信息传播、政策宣传,也有利于纳税人更加理解、配合税收征管工作。作为税务机关,可以主动利用大数据平台中的信息资源,加强税收政策的宣传,及时消除征纳双方的误解,强化纳税人主动申报、缴纳税款的意识。 

再次,“大数据”技术有利于强化税务信息预测,提高税务决策效率。任何税务政策的出台、管理体制的完善、具体工作的部署、工作绩效的反馈,都是建立在深入的市场调查,以及对海量数据的系统分析之下得出的科学结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大数据平台,同时也是税务信息交流、税务信息分享的重要平台: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在实现不同部门之间涉税信息共享的同时,通过对不同主体、不同时点、不同阶段税收情况的系统分析,及时发现、修订税收征管漏洞,并据以完善税务管理体制,提高税务决策效率。 

最后,“大数据”技术有利于改进税收征管理念,改善税收服务质量。大数据的典型特征,是“数据体量大、数据种类多”,但“价值密度低”。面对海量数据,任何个体(即使是经验和资历最为丰富的税务干部)的知识储备都显得微不足道。大数据的开放、共享性,不仅对税务机关满足纳税人知情权、参与权等大有裨益,还会对推进涉税信息共享、建立透明政策体系等形成倒逼,进而对税收征管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执法思维、组织体系的变革形成巨大推力。 

总之,“大数据”理念是转变税收征管理念的突破口:“大数据”为税收征管由传统的“管户”、“管事”转向“管数”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税收征管模式的转型。与此同时,税务机关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深入分析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并据此测算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综合税收负担率,不仅为深化财税制度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税务机关提高税收服务质量、改进税收征管效提供了技术保障。另一方面,在税收征管实践中,针对纳税人可能采取欺骗、隐瞒等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等违法行为,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问题,税收征管部门可以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有效的纳税人监管网络体系,将纳税人收入、财产、资金等数据纳入国家诚信管理体系,以此督促纳税人“诚信纳税”。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税务稽查分析,也可以及时揭露纳税人偷税、漏税等违法行为的环节和手段,从而更好地做到“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可以说,税收征管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是提高税收征管效率、消除税收征管信息不对称、加强税收征管风险管理、改善税收征管服务质量的必然选择。 

二、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征管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对改进税收征管工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对我国当前的税收征管工作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从涉税信息采集的角度来讲,我国目前的涉税信息采集,仍然存在信息来源渠道单一、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和准确性、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税务部门涉税信息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申报的信息,税务部门缺乏与银行、工商等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数据共享,由于缺乏大数据技术分析和运用,难免造成信息不全面、不准确。特别是在当前知识经济、数字经济时代,纳税人信息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纳税人信息采集难度不断增加,税务机关缺乏对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运用,势必影响涉税信息的采集和利用效率,进而造成征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影响税务工作效率和服务改进。

    其次,从涉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讲,目前对涉税信息的分析,大多是基于税收目的而展开,多局限于对某些具体数据的纵向比较。近年来,基于风险管理导向的税收征管工作改革深入推进,涉税信息、数据建模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尽管涉税信息分析已经初见成效,但却缺乏与财务数据、市场波动、宏观经济数据的联动分析,必须影响对数据、信息的利用。另一方面,由于软、硬件平台建设滞后,标准不统一、数据结构不一致,且存在功能交叉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据、信息的利用效率。 

再次,从人才队伍建设的角度来讲,大数据技术在使部分工作岗位技能趋于普通化的同时,也对部分特殊岗位(如软件维护人员、数据开发与分析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税务机关(尤其是基层税务机关)既懂税收业务又懂数据分析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较少,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税收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一些税务干部年龄结构偏大、信息技术水平不高,许多新的软件上线,给部分税务干部带来了新的挑战,带来了学习和运用新软件的压力。同时,将大数据技术融入税收征管工作体系之中,也会对税务干部的信息保密、网络安全、风险管理等提出新的要求。 

最后,从税收征管模式的角度来讲,目前的税收征管仍然是“管户”与“管事”的结合,主要的涉税信息、涉税数据均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填写,在纳税人税收违法成本较低的情况下,纳税人自行填报的信息和数据,其真实性和可信度可能受到影响。作为税务部门,必须强化对纳税人信息的管理,税收征管也就难以真正完成向“管数”的转型,税收征管服务质量也就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三、大数据时代我国税收征管工作的改进策略 

针对大数据技术对税收征管的影响,应从以下方面促进税收征管工作的改进: 

首先,强化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税务数据的整合。具体来讲,一是要有效整合金融、工商等相关部门的数据,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数据共享机制,从而为税务机关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获取平台;二是要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利用机制,在明确信息获取权限的同时,强加数据质量管理,彻底改变数据散乱、数据更新不及时、数据运用各自为政的局面,为税务机关获取涉税信息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要加强数据分析利用,主要是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流程,涉税信息既要有宏观分析、区域分析,又有行业分析、纳税人个体分析。要通过对数据及时、准备、全面的分析,找准税收管理的风险点,进而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环节的税收征管重点、管理难点、征管风险点,提高对涉税信息的系统分析和综合利用,将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思维真正贯彻、运用到税收征管和服务体系之中。 

其次,强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提高税务管理水平。一是建立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纳税申报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以自然人、企业法人等为完全责任主体的纳税申报体系;二是要同步推进纳税申报体系建设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税收责任落实到每个企业、落实到具体的个人,从而形成“自主纳税、自愿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三是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税务机关为主体,多部门密切配合的社会化税收征管体系,强化对涉税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真正发挥税收的集合力和威慑力;四是要改进税收征管手段,通过构建强大的涉税信息处理平台,整合多方面的涉税信息和数据,提高税收征管的集约化程度,以此降低稅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五是要强化税收征管反馈机制和跟踪服务机制,在强化对纳税人个性化服务的同时,推进税收征管工作的动态改进,使大数据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税收管理和科学决策。 

再次,强化税收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一是要在强化外部人才引进的同时,加强对广大税务干部职工的教育培训,结合定期举办专业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税务工作者的信息化素养,打造出一支既懂财税知识、又懂法律知识,既懂信息处理、又懂数据分析的综合型人才队伍;二是要强化税务部门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建设。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指令传递层次多、管理成本和效率低下。因此,应该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构建组织结构更加扁平、职能划分更加灵活的管理体系,在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的基础上,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改进税收征管服务质量。 

最后,强化税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涉税服务质量。一是税务管理要实现由“控制导向”向“服务导向”的转型,税务工作人员要实现由“单纯执法者”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型;二是在涉税信息、涉税数据公告方面,要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税收政策、税收法律、管理措施、服务流程的在线化、透明化,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传播媒介,及时税收工作动态和税务政策调整信息,并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服务平台,使纳税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办理申报纳税;三是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以更好地界定数据归属和使用权限,在满足税务机关信息采集、运用的同时,避免对企业、个人正当权益的侵犯;四是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特色,强化数据处理技术规范,从国家层面统一数据采集和运用标准体系,提高数据的可用性。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4

一、基于大数据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个人信息存在的“隐患”

大数据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引擎为了让使用者精确地在知识海中发现自己期望的目标信息,最大限度地节省人们的时间和精力,避免重复或者无用劳动造成的耽误和使用者的误解,信息检索引擎的设计者必然会期望信息检索引擎在使用者信息检索时,实时收集、分析、处理、保存使用者输入的信息即很可能是用户的隐私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生成个人特征信息库,一旦使用者登录信息检索系统,搜索引擎就能实时预测或者根据使用者模糊提示实时发现目标信息资源。这种以快速、高效达到发现目标信息资源为代价的技术是以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即个人隐私信息被暴露的“隐患”为代价的。目前,图书馆的信息检索引擎对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处理的“隐患”包括以下方面:

1、使用者的知情权

隐私是有关个人生活领域的、一切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隐私权则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一种人格权。[1]个人隐私使用权,即权利主体有权依法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隐私,并有权决定使用隐私的方式,任何人或组织不得非法干涉。[2]正如上述中所描述的,图书馆信息检索引擎的快速、高效的特性来自于对使用者个人特征信息的收集,而且这种收集常常是并未告知或者明确告知使用者要被进行个人特征信息收集,也没有明确告知使用者信息收集的目的、范围、保存期限等等,从而造成对使用者知情权的侵犯和??人隐私的肆意窥探。

2、个人特征信息收集的无界性

图书馆信息检索引擎的设计者为了追求信息检索的极致精准性,就不得不要求对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收集的越全面越好,即信息收集的无界性。而随着这种信息收集无界性的结果必然是大量与检索结果的精确性无关的、但又对使用者来说极其重要的个人特征信息被收集在信息检索数据库中,一方面占用信息检索系统的资源,另一方面,让使用者的隐私处于一种可能被泄露的状态。

3、个人特征信息的保存

一般来说,图书管信息检索引擎对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收集后,对信息保存的安全性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危险,一是在制度的制定上,是否对所收集的个人特征信息进行保护性的规定,在相关制度的执行上是否有规范、完善的监督体系。二是在对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进行设计时,是否对所收集的个人特征信息的数据库访问权限进行严格设定,防止个人特征信息的泄露。从目前社会上个人隐私曝光事件来看,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个人隐私泄露事件的频繁发生。

正是由于上述种种隐患的存在,导致了个人隐私泄露的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图书馆正常的工作秩序。[3]为此,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对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二、基于大数据下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个人特征信息保护策略

目前,图书馆管理者对个人特征信息保护主要是制定相关的图书馆隐私保护指南,国内在这一方面尚处于研究阶段,基本上没有应用到实际中。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国内数字图书馆信息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解决方法。

1、使用者知情权的保护策略

对使用者知情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在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收集使用者个人特征信息之前,必须要首先告知使用者关于信息收集的事项,经过使用者许可后才能对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否则,系统只能根据使用者输入的信息直接检索,而不是对使用者的个人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后,结合输入信息进行结果检索。也就是说,作为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者,必须要让使用者在检索之前对自身的特征信息是否允许被收集进行选择,而不是无视他们的知情权。

2、个人特征信息收集的范围界定

为了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者必须要在系统中建立专门的信息收集模块,该模块不仅要完成个人特征信息的收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或者辅助管理员能够鉴别个人特征信息的有用性和无关性即是否有利于提高信息检索的质量和效果。对于有用的个人特征信息进行收集,对于无关的个人特征信息不予收集。

3、使用者特征信息的管理策略

使用者特征信息的管理策略指的是对所收集的使用者特征信息进行保存、使用和安全防护方面的具体措施。

(1)使用者特征信息的保存策略。使用者特征信息的保存策略主要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针对匿名登陆的使用者,第二种是针对实名登陆的使用者。对于匿名登陆的使用者,使用者在允许系统收集特征信息进行信息检索完成后,提示是否要对所收集特征信息的清理,即使使用者未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清理,系统也可以设定一定时限自动对所收集的该使用者特征信息进行清理,最大限度的避免个人特征信息即个人隐私的泄露。和匿名登陆者不同的是,对于实名登陆的使用者来说,区别仅仅在于信息检索系统不会自动地清理其特征信息,除非使用者本人主动清理。

(2)使用者特征信息的访问策略。被收集的使用者特征信息的访问权限设定直接关系着使用者的特征信息是否存在被泄露的危险。为了避免使用者的特征信息被泄露,系统管理员一般会设定该信息的访问权限只能是使用者本人。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司法机关为公共利益等情况可以启用系统管理员最高访问权限访问该使用者信息。

(3)使用者特征信息的安全策略。使用者特征信息的安全问题主要是针对互联网上存在的病毒、黑客的攻击,系统设计者必须建立相应的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最大限度的防止系统存储的个人特征信息的泄露。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5

一、小企业会计目标定位

著名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1982年在《会计理论》一书中指出:“任何研究领域的起点都是提出研究的界限和确定它的目标。”在会计概念框架中,会计目标的研究是基础,其他问题的研究,包括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标准等都是围绕着目标展开的,以便与目标形成内在一致的逻辑关系。会计目标是会计准则框架的逻辑起点,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向导,是会计政策选择的依据。

(一)受股东之托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于1970年发表题为《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原则》第4号研究公告,认为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供报表使用者,尤其是投资者和债权人作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明确提出了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iaSB)在1988年颁布的《财务报表的编制框架》中指出,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并提供反映企业经营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的信息。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两个目标。2010年9月,FaSB和iaSB共同了第8号概念公告,取代了FaSB第1号和第2号概念公告,将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其他信贷人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参与者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

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后,形成了两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一是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准则体系,二是服务于特定出资人的准则体系。前者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基础,其目标是解除受托责任,并为现有的和潜在的出资人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以相关性和可靠性并列为两个主要质量特征,它要求在会计确认和计量过程中以可靠性为基础,还要借助于职业判断,提供公允价值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并列为两大目标,收入费用观和资产负债观并列为报表列报的基础。

一般而言,小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并不分离,业主可以通过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不必依赖会计信息。因此,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是出资人。

没有两权分离就没有现代会计,或者严格意义上的会计。因为现代财务会计属于外部会计,属于出资人会计。现代会计的受托人包括债权人,受托责任要向银行提供,因为它们都是资源提供者。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于股东、企业内部积累和银行,决定了小企业会计服务对象是股东和银行。但没有两权分离,股东不需要财务信息,因而只能是银行。美国第8号概念框架明确了债权人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地位。

如果不是纳税,就不需要会计,所以,税务机关也是信息使用人。税务局不是出资人,不需要决策信息,不需要了解受托责任,所以小企业会计准则不是建立在税务局需要基础上的。现代税收征管是以会计为基础的,小企业还要向税务机关提供税务会计信息,属于征管信息而不是财务会计信息。小企业没有义务向资本市场上潜在的投资者提供与其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只有义务向现有的债权人提供与履行债务相关的会计信息,属于受托责任会计,小企业会计不向潜在的资源提供者提供信息,因而不属于决策有用会计,会计信息以可靠性为主要质量特征,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基础,通常不需要借助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适合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以收入费用观作为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基础。

(二)受债权人之托债权人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银行导向会计属于受托责任会计。长期以来银行的确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人,这主要起因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性,也与小企业抗风险力弱有关。银行从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出发,在向小企业提供贷款时,通常会要求其提供相当数量的抵押品,而并不看重会计信息。所以,银行信用在小企业会计发展过程中,从来就没有真正地发挥过正向的激励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小企业融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因为小企业通常没有充足的抵押物。

银行是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理想的情况是银行依据小企业会计信息进行信贷决策,这就要求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并且使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银行信贷决策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有助于形成契约上的事后解决机制,从而约束债务人的道德风险。寻求银行系统的资金支持,是小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为此,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要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标准,并增加信息披露(特别是现金流量信息),通过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来提升自身的信用能力,同时帮助银行防范信贷风险。从宏观层面而言,国家财政部门应当尽快废除1993年制定的行业企业会计制度和2004年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制度,彻底改变小企业会计标准混乱的局面,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为提高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创造条件。

(三)税收导向的讨论表面上看,税务机关不是“法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但遵从税法是小企业会计的首要动因,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曾认为,如果不是纳税的需要,小企业便没有组织会计核算的必要。

以税收为导向,把税务作为主要的信息需求者,税务机关尽管不是出资人,但代表的是利益相关者。美国会计准则指出,出资人的会计信息需求,往往也能同时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所以,在确定目标时,也考虑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要。税收征纳的依据是会计信息,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会激励小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即所谓的逆向选择;由于利益博弈,税务机关和银行也会逆向选择,向资金需求者提供高利率的融资和提高税收成本,如采用“核定征收”的办法,以此抵消纳税人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对企业会计形成了“负激励”,使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下降,并使会计核算健全的纳税人无法享受税收优惠待遇,从而增加了诚实纳税的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二、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联系目标和手段(准则)之间的桥梁。第8号概念公告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区分为基本的质量特征和增强的质量特征,进一步理清了各质量特征之间的逻辑顺序。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只有具备了全部基本的质量特征之后,增强的质量特征才有意义。只要同时具备了基本的质量特征,即使不具备增强的质量特征,会计信息仍然是有用的。

(一)基本质量特征(1)相关性。第8号概念公告认为,相关性是“在决策中产生差异的能力”,如果财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确认价值或两者兼而有之,就具有了产生差异的能力。预测价值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帮助投资者预测企业以后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情况;确认价值是使用者获得会计信息之后,能够据以确认或是修订此前的一些预测。(2)如实呈报。由于“可靠性”的含义存在多种理解(如以凭证为根据),且内涵小于“如实”,再加上不能涵盖信息的完整性,因而被“如实呈报”所取代;如实呈报包括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完整性是指反映了所有的必备的信息,包括必要的描述和解释;中立性是要无偏见地选择或者报告财务信息,既没有倾向性,也不故意强调或忽视,更不能人为操纵使用者方便的或不便的获得信息。无差错并不意味着对经济现象的所有方面都作出了精确的描述,如果产生财务信息的方法和应用没有错,就可以视为无差错。

(二)增强质量特征增强的质量特征能够提高和放大会计信息的有用性。(1)可比性。是指不同企业间的相似信息或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相似信息可以相互比较,能够帮助使用者辨识和理解存在于报告项目间的异同。如果对相似事实的反映是相同的,对不同事实的反映是不同的,那么就具备了可比性。与可比性相比,一贯性只是实现可比性的手段。(2)可验证性。不同知识水平和独立的观测者对如实呈报的经济现象的看法可能达成共识。可验证的信息能让使用者放心使用,通常比不能被验证的信息要更具决策有用性。一些不可验证的信息虽然也具有有用性,但不能如实呈报的风险增加了,使用这类信息应特别谨慎。验证信息的方法可以是直接的,如盘点现金;也可是间接的,如使用相同的计算方法重新计算。(3)及时性意味着使用者能及时获得影响决策的信息。(4)可理解性是指会计反映清晰、简洁。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模式

以规则为导向与受托责任会计匹配,避免了职业判断。不进行职业判断是与小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及小企业会计环境相匹配的,但仍需强调可靠性。

(一)对税务机关利益因素的考虑税务机关不是市场经济主体,但却担着防止纳税人非法避税、保证财政收入、为纳税人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职能。因此,小企业会计核算应当力求达到税收监管的要求。如,在收入确认方面,要以商品发出和取得收款权利为标准,避免进行职业判断;在费用确认方面,要遵循真实性原则,以凭证为依据,据实扣除;在资产计量方面,要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在股权投资收益确认方面,要以成本法为依据,以维护税收中性原则。必须指出的是,以美国会计准则为代表的规则导向会计模式对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暴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金融危机后,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而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模式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并且有利于压缩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可作为企业优先选择的会计模式。

(二)对银行利益因素的考虑银行是市场经济主体之一,具有回避风险的内在要求。稳健的会计政策有助于揭示和释放企业存在的风险,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企业应当及时地将符合条件的坏账损失确认为营业外支出,就小企业资产计量而言,应当及时确认已经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以夯实资产。全球“四大”(会计公司)之一的普华永道在“不透明指数”研究报告中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会计透明度与其资本成本的高低是负相关的,即透明度高,资本成本则低。因为在一个高度透明的会计信息环境下,有助于企业真实价值的发现和认可,可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从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透明度既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还取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在高透明的信息环境下,银行可以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择优选择贷款对象,从而避免“逆向选择”,即用高利率向会计质量低劣的企业融资,从而使会计信息质量良好的小企业失去银行资金支持的机会。

(三)税务机关与银行利益的平衡银行与税务机关对待企业风险的态度是有差异的,前者倾向于企业选择稳健的会计政策,而后者倾向于企业选择激进的会计政策。如,就固定资产折旧而言,银行主张缩短折旧年限,以便少计利润,把资产夯实,提前释放风险;但税务机关则主张延长折旧年限,从而多计利润,增加税收收入。所以税法通常都会对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的下限作出明文规定,并要求强制执行,否则在纳税申报时必须进行纳税调整。正因为税务机关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存在差异,即前者代表公共利益,而后者代表私人利益,所以,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将持续存在。如何在税务机关与银行二者之间寻求平衡,从操作层面而言,小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需要同时考虑二者的信息诉求,要么以银行信息需求为主,以便把资产夯实,然后进行纳税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纳税调整信息予以充分的披露;要么以税务机关信息需求为主,以保证国家税收收入,然后再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风险信息进行充分的揭示,以矫正会计信息,满足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但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尊重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如,对于固定资产折旧,《小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明确规定要求采用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这一规定明显地带有以规则为导向的会计准则的特征。

四、小企业会计的外部约束机制

与上市公司不同,小企业会计的目标不是向资本市场投资者提供信息,来自外部监管的力量比较弱,难以确保为企业外部各主要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对小企业会计政策信息的监管只能主要发挥税务机关和银行的作用,即依靠用户的信息需求对其进行拉动,并对其进行制约。同时,还应当参照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方法,充分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管作用。

(一)财政部门作为会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主动与税务、银行等部门进行合作,积极指导小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并把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对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如政策性信用担保)的依据。同时,财政部门还可以考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等向小企业提供会计服务,承接小企业会计外包业务,帮助小企业,特别是其中的微型企业有能力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

(二)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是小企业会计监管的关键一环。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征税方式的改变,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建账建制,认真组织会计核算。为此,税务机关要及时调整征收方式,对符合查账征收条件的小企业实行查账征收,使那些确实符合条件,又认真组织会计核算的小企业能够依法享受低税率的优惠政策,从而降低纳税人道德风险,消除税务机关的逆向选择。

(三)商业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会计核算健全、具有高质量会计信息的小企业优先提供信贷支持。为此,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向企业授信时,可要求企业提供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在贷款存续期间,也可要求企业定期提供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以逐步引导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从而优化信用环境。

(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利用小企业年度检验工作引导小企业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组织会计核算,编制财务报表。在对小企业进行年度检验时,也可要求小企业提交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年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参考文献:

[1]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2011年6月18日。

[2]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11]17号),2011年10月18日。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图像;信息;检索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4-1827-02

StudyoftheinternetpictureRetrievingtechnology

tanGJi-ling

(KaifenginformationResearchinstitute,Kaifeng475002,China)

abstract:thisarticleputsforwardanewpictureretrievingmethodontheinternet.thenewmethodcombinestheretrievalbasingonthekeywordsandtheretrievalbasingonthecontentstogether,andputsintheuser’scorrespondingfeedbacktobettertheretrievalresults.

Keywords:picture;information;retrieval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高速发展,网上的多媒体信息也急剧增加,因此人们对多媒体信息的检索需求也就随之而来。传统的信息检索主要集中于文字的检索,在多媒体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internet上的多媒体以图像为主,因此图像的检索就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

2图像检索技术的两个阶段

internet上图像的检索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第二阶段是以图像自身的内容为基础的检索。

2.1以关键字为基础的检索

在基于关键字的图像检索系统中,需要先对所有的图像进行关键字标注,然后才能使用全文检索技术对图像进行搜索。这种方法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该方法需要较多的人工参与,而且随着图像数目的增加,这种方法很难实现;

2)由于图像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不同的人对于同一张图像的理解也不相同,这就导致对图像的标注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因而检索的结果不能很好地符合用户的需求。

2.2以图像自身的内容为基础的检索

基于内容的检索不同于基于关键字的检索,它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参与,而利用图像自身的特征(如颜色、纹理、形状等)来进行检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是,由于这些特征并不代表图像真正的语义信息,基于内容的检索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因此,目前大多数系统还是基于关键字的检索,如altaVista、Yahoo!、Ditto等。

本文将基于关键字的检索和基于内容的检索相结合,并引入了用户的相关反馈来优化检索结果。

3internet上的图像检索

要建立internet上的图像检索系统,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如何从internet上获取图像,其次是如何对获取的图像建立相应的索引,最后是如何根据用户的需求在图像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3.1图像的获取

internet上存在各式各样的图像,我们需要收集一些用户最感兴趣的、具有代表性的图像以供用户使用。

1)首先,根据目前一些流行的搜索引擎的分类,建立相应的图像分类的层次结构;然后针对每个类别选择一些热门的、具有代表性的站点作为候选。例如,体育方面的,政治方面的whitehouse.gov,娱乐方面的,新闻方面的等站点均可被选择为下载图像的站点。

2)然后,设计一个高效率的软件工具(Crawler),针对选定的代表性站点自动进行图像的收集。站点内所有的页面都将送给页面分析器进行分析,页面内所有的图像都将以链接的方式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同时,一些启发式信息,如图像的尺寸、文件类型、文件名、图像的颜色直方图等,将用来对图像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广告条、背景、图标、按钮等无语义信息的图像与用户真正需要的图像区别开,以供用户查询。

3.2图像特征的抽取及索引

对收集到的图像,需要进行特征抽取,并建立相应的索引,以提高检索的效率。图像的特征分为两种:一种是图像的低层特征(如图像的颜色、纹理及其形状等),另一种是图像的语义特征。

3.2.1图像的低层特征

对于图像的低层特征,主要采用的是图像的颜色、纹理及其形状等特征。其中,颜色特征和图像的大小、方向无关,而且对图像的背景颜色不敏感,因此颜色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图像检索。颜色特征中包括颜色直方图、颜色相关图、颜色矩等。纹理特征代表了物体的视觉模式,它包含了物体表面的组织结构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常用的方法有相关矩阵法,粗糙度、对比度等纹理表示方法,以及小波变换等。形状特征则包括两种,一种是基于边界的形状特征,另一种则是基于区域的形状特征。最成功的表示方法有傅利叶变换和不变矩等。这些低层的特征将通过各种方法抽取出来,并形成一组特征向量,建立相关索引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3.2.2图像的语义特征

由于低层的特征并不直接代表图像的语义信息,因此我们还将抽取图像的语义特征。我们采用在网页中与图像相关的文字信息来表征图像的语义特征,其中使用到的相关信息有:

1)图像的文件名及其网址。大多数作者直接通过文件名来表示图像的内容,如redflower.jpg、cat.jpg、clinton.jpg等,就直接把图像的内容体现在文件名中。同时,图像的网址信息也提供了一些相关的语义信息,如/images/animals/anim_birds.jpg就提供了图像所属的类别信息及其语义信息。

2)图像的替代文字(alternatetext)。替代文字在网页中通常用来表示图像的语义信息,而且也是最为准确的一个特征。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愿意提供这个信息。

3)图像周围的文字(Surroundingtext)。在网页中图像周围的文字是最可能表达图像所有包含的内容的,虽然有些文字可能与图像并不相关,不过这些文字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表达了图像的语义信息,因此被选择成为语义特征之一。

4)图像所在页面的标题。有些图像用来加强作者的意图,因此有些图像的内容同页面的标题内容直接相关。页面的标题也就成为语义特征之一。

5)图像的超链接(Hyperlink)。图像的超链接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与图像的内容相关。因此一些语义特征可以通过对超链接的分析计算得到。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7

第四代电子杂志是相对于第一至第三代电子杂志的概念。它是以数字化代码方式存储,借助internet传递图文、声像等信息,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在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它在视觉上保留了平面杂志的目录,用电脑技术营造出翻页的逼真效果的同时,基于宽带的内容和集Flas、视频短片和背景音乐、声音甚至3D特效等各种效果于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则令其完全摆脱了传统杂志的束缚,可通过浏览器直接在线阅读,使之具有了更多的互动性。

第一至第三代电子杂志虽然是无纸化线上发行,省去了印刷这道“工序”,但其新闻生产还多是在内部消化完成,比如第一代电子杂志多是由传统纸质杂志直接将自己的纸版内容照搬到网上。本质上是开辟了网络这个第二发行渠道,第二代电子杂志则是传统媒体收集整理某一集合信息,本质上是传统媒体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优势生产的“新闻包”,可见,前几代电子杂志虽然跨出了媒介融合的步伐,但融合度还十分有限。

有学者指出了媒介融合的四个趋势性特征: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和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本文认为,趋势性特征即媒介融合的正在进行或未来发展方向,下文将依据上述趋势性特征,分析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的特征。

特征之一:实现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能量互补

这一特征体现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利用多媒体技术整合了多媒体信息。第四代电子杂志多媒体编排手段和内容表现形式,代表了媒介融合的一个基本层面,即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第四代电子杂志的多媒体化特征十分明显。它将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有机组合起来,从受众需要和市场需求出发,将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编排。多媒体化是各种传统的单一媒介的内容汇聚到一个平台后的自然结果,是对单媒体业务的继承与革新。多媒体内容是对单媒体技术与资源的一种重组,更是一种创造性的结合。第二层面为第四代电子杂志将收集到的多媒体信息集中到一个平台上进行能量互补。媒介融合是分层次、分阶段进行的,具体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媒介互动,即媒体战术性融合;第二层次是媒介整合,即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第三层次是媒介大融合,即不同媒介形态集中到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上。以Xplus为代表的国内专业电子杂志网站就是这样一个多媒体数字平台,它们将采集来的信息,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进行数字化加工与制作,网状的数据库资源为这些信息的能量互补提供了保障。

特征之二:开展各类媒体间的合作与互动

各大电子杂志专业网站都与国内传统媒体有着或深或浅的合作关系,许多传统媒体也愿意利用电子杂志平台商日趋成熟的发行渠道和庞大的用户群。如时尚传媒集团旗下的《时尚芭莎》(《时尚Cosmo》《美酒与美食》《男人装》等都与poCo等专业电子杂志网站签订了合作协议。

特征之三:鼓励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互动

第四代电子杂志出现发展的根本背后推手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受双方的交互性大大加强。过去的大众传媒一般是将信息推向(push)受众,而现在受众则主动地从海量的信息中拖出(pull)自己需要的信息,主动权向受众方向转移了。可以说,互联网传播者是受众服务方式改变的先行者。我国第四代电子杂志汲取了互联网服务理念的精华,注重与受众的深度互动。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性变革,即信息的生产线已由传统媒体延伸到其他相关行业,如电信业、it业。信息生产不再是传媒业的封闭作业过程,而成为技术行业提供基础平台的全社会各个行业参与的生产过程。由于手机、pDa等接收终端的加入,通信产业在第四代电子杂志的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8

关键词:征信;金融中介理论;金融资源;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265(2017)03-0003-05

信贷市场上广泛存在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由此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造成交易成本的上升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从宏观上讲,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违约风险,将对信贷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信贷市场的萎缩,因此需要建立征信体系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现有文献中,对征信理论的研究主要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和博弈论等理论为基础去解释征信的产生、发展和功能等问题。本文对征信理论基础问题追根溯源,以金融发展为背景,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来阐释征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理论框架下,分不同的侧面利用规模经济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对征信基础理论问题进行剖析。

一、征信的产生源于信息不对称

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信息是完全的,市场竞争是充分的,可以自动达到一般均衡,因此在理想的金融市场中,金融中介因失去功能而变得多余。然而,信息不对称在现实中长期存在,从信贷领域而言交易双方难以达到信息的完全共享。这样贷款者很难依据风险程度确定利率水平,而只能根据借款者的平均风险水平确定利率,从而使高风险者获益而低风险者受损,产生“逆向选择”问题。而且,“道德风险”也难以避免,主要表现为拖欠债务等失信行为。从总体上讲,信息不对称提高了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成本、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

为解决信用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需要以可负担的成本建立信息的收集、甄别和共享机制,提高获取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增加交易双方的信息透明度。征信作为专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行业应运而生,成为市场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征信对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节约社会交易成本和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效果(见图1)。

从微观上讲,通过信用信息的共享可以降低授信人决策时的信息收集成本,提高对受信人的了解程度,完善交易前的筛选机制,提高根据风险决定利率水平的定价能力,从而降低逆向选择的程度。而且,信息的共享和长久保存使得交易双方的一次交易变成受信人与整个社会在存续期间的重复博弈,完善了对违约者的事后惩戒机制,降低了违约概率,也就相应地降低了道德风险,减少了对贷款人的事后监督成本。从宏观上讲,征信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完善的征信体系可以提高守信者交易成功的概率,提高失信者参与交易的成本,从而构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帮助市场上每个交易主体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

二、征信的本质是金融中介功能的分离与专业化

金融中介是处于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买卖金融资产的机构。抽象地讲,金融中介是与金融市场相对应的、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的基础制度性安排(见图2)。金融中介理论围绕金融中介为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在经济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

19世纪以前,“信用中介论”占据主导地位,认为金融中介是“存款人的集中”和“贷款人的集中”,具有“信用创造”和“资产转换”的功能。信息经济学的发展推动金融中介理论成为20世纪70年代金融理论的热点,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促使资金富余者将资金委托给专门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或者机构来从事放贷业务,这样就沿着“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将资金委托给从事信息生产的人(机构)”的逻辑更加有力地阐明了金融中介存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美国经济学家戴蒙德于1984年提出“贷款者委托金融中介机构对借款者进行监督(贷前和贷后)”,从“防范道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功能。

回顾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发现,通过信用信息的归集、加工和应用来开展信贷活动、防范信用风险是金融中介存在的重要原因。换个角度讲,金融中介是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汇集的中心和节点,以此也可以体现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地位。在经济金融化、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金融中介的l展使得资金流动高度契合了物流、信息流的要求,助推社会资源以高效快捷的方式进行配置,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推动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形态。金融中介需要处理的信息数量日益增多、结构日益繁杂而且效率需要成倍提升,客观上就产生了将信息收集、整理和加工环节分化出来,成立专门的信息服务类机构的现实需求。从这个角度讲,征信机构可以视为金融中介中专门从事信用信息服务的类别,是对信用信息服务功能的强化,是通过提供信用信息服务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细分行业。因此,征信机构作为金融中介的组成部分,既具有金融中介所具有的共性特征,又作为信用信息服务机构具备独有的特征。

三、征信的核心特征

(一)征信行业发展具有规模经济特征

征信行业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具体可分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型三种模式,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建成完善的征信体系。无论发展模式如何,征信机构在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共享和对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都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在各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巨大的资源,因此准入门槛较高;发展成熟阶段成本降低而收益明显提升(见图3)。主要原因在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的性质,一旦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形成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构成双向的信息流网络,需要继续投入的资源和维护成本较低,同时随着征信产品应用者的增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规模经济特征。

在美国、英国等市场主导型国家的征信行业发展初期,征信机构众多,规模较小,经营覆盖的区域较窄,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之后,形成现在少数机构垄断征信市场的格局。对于征信行业后发国家而言,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资去购买信息存储和处理设备、雇用征信专业人才、架设信息输送网络以及开发征信服务和产品。这一阶段,由于需要采集的信用信息数量巨大,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征信产品的使用率不高,收益远远小于成本,市场主体缺乏进入征信行业的实力和动力,大多数是由政府和行业组织等机构出资建设公共征信平台,完成征信制度建设、基础信用信息收集和征信市场培育等基础性工作。基础性工作完成后,征信行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的阶段,此时收集数据、架设网络和培育市场等成本大幅下降,信用信息的数量、更新速度和应用领域在逐步扩展。这一阶段,大量专业化的社会征信机构逐步出现,征信机构的构成从单一的公共型向公共型与社会型并存的格局发展。在信息主体的相关信息已经实现全面共享、数据更新机制比较成熟、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和社会信用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之后,征信市场开始进入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在规模经济和正外部性的作用下,征信行业的投入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此时,征信机构的实力更强,征信产品和服务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等特征。

由于征信行业具有网络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双重特征,在征信市场发展的任何阶段进入成本都比较巨大,特别是到了成熟阶段,即使有新的进入者也只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带来更多的效益。因此,征信市场上一般只能存在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市场主体,表现出自然垄断的性质。目前,世界范围内征信业发展的高度集中也在实践上印证了征信业的自然垄断性。

(二)征信产品具有准公共性特征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指具有效用的非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特征的产品,是那些能够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和服务。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公共产品都能同时严格地满足以上三个特性,如果能够全部满足叫作纯公共产品,比如国防、公安和司法等方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如果三个特性皆不满足是纯私人产品,这方面例子最多,比如衣服、食品等仅供个人消费的物品。介于二者之间,既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又带有私人产品性质的为准公共产品。

首先,从效用上看,征信产品不是提供给某一特定的y行、企业或者个人的,而是可以面向整个社会共同提品和服务;而且从消费环节看,征信产品具有联合消费的特点,任何信用信息需求者均可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而不会影响其他使用者的效用。其次,征信产品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只要获得许可,在征信系统运转良好时,一个消费者查询某个信用主体的信用报告时,都不能排除其他人同时查询同一主体的信用报告,同时也不会因此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信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且,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征信系统的功能更加强大,增加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第三,征信产品在受益上具有排他性。也就是说,征信产品一般按照谁付款谁消费的原则运营,将不付费的主体排除在外。可见,征信产品不是纯公共产品,而是既带有公共产品特性又带有私人产品特性,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效益上可以定价且技术上可以实现排他性的准公共产品(见表1)。

(三)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在20世纪初提出的,指一个经济主体(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对其他主体的福利产生了影响。完善的征信体系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能够显著地促进信贷市场的稳健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而且能够提升信贷可获得性,推动金融普惠,促进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程度,可见征信体系具有明显的“外溢效应”,或者称为显著的“正外部性”。

具体地讲,征信体系覆盖的经济主体越多、信息内容越完整且应用的范围越广泛,那么征信体系的作用就越大,也就是对于信息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力就越大,外部性的影响也越大。换个角度讲,由守信主体构成的信用网络规模越大、以征信体系为基础的信用交易越频繁,那么征信体系的重要性越高,地位越重要,发挥的正外部性作用越明显。相反,由失信者组成的团体越大,信用交易的规模和范围越小,那么征信体系就越不重要,甚至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充分发挥征信体系的正外部性,减少甚至消除其负外部性,促进社会成员普遍建立信任感、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机制,将显著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表明,市场经济越发展就越要求诚实守信,信用的价值就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缺乏信用,就会影响经济主体的活动范围、频率、深度,减少商品交换规模或者延缓交易,进而严重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拖累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征信体系正面的辐射作用越强大,社会的信用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市场机制建设,进而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四、征信有利于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

实现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作为基础,以降低交易成本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从微观层面看,征信产品和服务可以帮助交易对手了解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从中观层面看,征信体系是金融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可以用于防范信用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从宏观层面看,以征信体系为基础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可以推动行业信用建设和提升政府部门的行政管理能力,提升社会诚信水平。然而,金融资源在配置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具有马太效应,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点,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到不同程度的金融排斥。如果用长尾理论曲线来描绘(见图4),金融机构比较多地关注曲线的“头部”,而将处于曲线“尾部”的弱势群体排斥在外,也就是说金融市场具有典型的“二八定律”特征。征信体系的存在能够为中小企业、贫困人群建立信用档案,帮助金融机构降低向弱势群体提品和服务的成本,推动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弱势群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拓展金融机构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整体上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进而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金融加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金融行业对征信产品的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原始的信用报告,而是在精细化营销、个性化服务和批量化处理等方面寻求更高级的征信服务。同时,随着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征信服务的需求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银行类金融机构,而是扩展到证券、保险、电子商务、公用事业、企业雇主和消费者个人等群体,这些都为我国征信市场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从供给角度讲,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也为征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海量和多样化的数据、高效的数据处理模式和便捷的服务渠道,从而为征信业务升级和服务领域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总之,征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对促进金融结构演进、金融功能强化和普惠金融发展具有支撑作用。展望未来,征信体系建设应该顺应金融发展的需要,以征信基础理论为指导,促进金融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蔡晓钰.关于金融中介理论的历史演进及述评[J].当代经济管理,2005,(2).

[3]张兴祥.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及其供给方式[J].江淮论坛,2005,(4).

[4]曼昆.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白钦先.再论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范式转换、理论创新与方法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0,(2).

[6]克里斯・安德森(美)著,乔江涛译.长尾理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7]白钦先.基于普惠金融导向的征信体系发展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6,(10).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9

目前已经有多种类型特征在网页自动体裁分类中得到了应用。用于网页分类的网页特征必须在类别之间具有一定的分辨性。本文将目前常用的特征归纳为文本特征、结构特征、URL特征三大类。文本特征传统的网页分类中,多数将文档看成词袋的形式,根据特征选取方法选取对类别具有分辨的词汇作为特征,这些词汇是文档主题的主要体现。而在网页体裁分类中,更偏向于选取可以表现网页文本结构特征。文本的平均字长、句长、模糊字串模式、频繁字串等特征往往能反映一个此类文本的常用风格,通常这些特征往往对于网页体裁类别具有一定的分辨性,也是较为常用的特征[2,6,14,15]。实验表明,该类特征在写作风格不同的网页类别间具有很好的分辨作用。除此外Kanaris[5]提出了基于n元语的低维特征。文中提出了一个全自动抽取结构的特征方法,包括常用来分辨网页体裁的标签和n元语信息对网页进行分类,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该方法由于不涉及到分词等预处理操作,不受语言影响。YunhyongKim[18]用term在整篇网页中的分布信息来描述网页的结构信息以及网页的写作风格。在文中YonhyongKim用term在网页中的首位置、末位置以及平均出现周期律作为该term的特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要好于采用词频的方法。结构特征网页的结构信息指的是网页展现结构上的特征。不同体裁类别的网页,由于其功能的不同,在网页的设计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新闻类网页和博客类网页。通常采用HtmL关键标签作为网页的结构特征[5,18]。在网页体裁分类中,HtmL标签特征通常是必不可少的特征之一。2.3URL特征网页的URL信息往往含有很多重要的分类信息,其中一些对不同类别间的网页具有一定的区分性,比如URL中的关键字串、时间信息等。min-YenKan[7]对URL中包含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仅依靠URL中含有的特征构造分类器,该方法在网页分类的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升。myriamabramson等[8]也仅采用了URL的信息,使用了一种级联分类的策略对开放类别数据集进行分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体裁分类常用技术介绍

特征选取方法特征选取是分类的关键环节之一。初始抽取出的特征集合往往比较庞大,使得分类变得较为困难。因而选取特征集合中的代表性特征以降低特征维度是分类任务中的必要工作之一。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往往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在对类别间的文档具有一定的区分度;②至少对一个类别的文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常用的特征选取方法主要有文档频率、信息增益、互信息、CHi等[11]。文档频率(DF)是训练数据中包含特征项的文档数。该方法假定文档频率越小对分类结果影响越小,优先选取文档频率较大的特征。文档频率是最简单的特征项选取方法,其计算复杂度低,因而能够胜任大规模的分类。文献[17]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信息增益(iG)使用较为广泛,是最常用的特征选取方法之一。在训练数据集上根据信息增益公式计算各个特征的信息增益值。特征的信息增益值越大,表明该特征对于类别的区分度越高。互信息(mi)是一种特征项关联统计模型,它表明了特征项和类别的关联度,可以根据特征项和类别的同现频率等来计算。特征项F和类别C的mi值越大,F和C的关联性越大,F越可能是C的代表特征。卡方统计法(CHi)用于度量特征项和类别之间独立性的缺乏程度,同样通过计算特征t和类别c间的依赖程度来完成提取。文献[11]对以上4种特征选取方法在中文网页分类上进行比较发现:①CHi、iG和DF的性能明显优于mi;②CHi、iG和DF的性能大体相当;③DF具有算法简单、质量高的优点,可以用来代替CHi和iG。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特征选取方法,文献[12,14]采用了似然比方法对词汇特征进行选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常用机器学习方法中心向量比较法中心向量比较法是一种简单的分类方法[9,13]。该方法首先根据训练集中的数据计算各个类别的向量中心。对于测试样例,计算与各个类别中心的距离,选取距离最近的类别作为测试样例的类标。文献[4]采用了该方法对体裁网页多类别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K近邻法K近邻方法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该方法简单、直观:给的那个训练数据集,对于测试样例,在训练集中找到与该样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就把该输入实例标记为该类别。该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分类方法[3,9,13]。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法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条件独立性假设。首先基于特征条件独立假设从训练数据集中学习输入/输出的联合概率分布;然后基于该分布,对给定的输入,利用贝叶斯定理求出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别输出。该方法实现简单,效率较高,是常用的方法[14,18]。支持向量机支持向量机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它的基本模型定义在特征空间上的间隔最大的线性分类器。支持向量机的学习策略就是寻找最大化间隔,其学习算法是求解凸二次规划的最优算法,可分为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线性支持向量机以及非线性支持向量机。该方法是文本分类中常用的分类方法之一[18,10,9]。分类器评估方法通常使用类别准确率,查全率和F度量值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

结语

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篇10

关键词:微博;传播;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6-03

2010年国内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许多门户网站纷纷推出微博产品,尽管只有短短两年的发展期,微博的传播功能与特征、微博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基于微博的传播模式等已经对传统的信息传播造成了越来越明显的影响和冲击,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什么是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它集中了我们熟悉的三种沟通方式——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传统媒体的优点,因此,微博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网络化的信息传播平台。

二、微博的主要功能和特征

1.微博的主要功能。①博主对自己的微博可以发表:文字、上传图片、嵌入视频、音乐、发起话题。管理:删除、收藏、评论、回复评论(@XXX)、删除评论。②博主对别人的微博:评论、回复评论(@XXX)、转发。③博主对其它博主:关注、移除关注、发站内信(受对方限制)、直接@对方。[1]

2.微博的主要特征。①微博降低了信息传播门槛——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对于传统的媒体以及互联网的web1.0时代,信息传播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因为内容生产的复杂性,只有少数人是内容的生产者,多数人是内容的消费者,这种传播必然形成一种由中心向四周的单向传播。在web2.0时代,互联网上出现了以博客为代表的内容创建工具。web2.0时代,由于信息内容生产工具的简化,部分信息消费者开始掌握信息生产和加工工具,传播的路径开始从中心化向半中心化或多中心化演变,传播的方向则由单向传播向单向和双向相结合的方式演变。web2.0时代的信息者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微博时代信息内容的生产已经简化到了不能再简化的地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电脑、ipad创建并信息,微博的简便性和手机等设备的移动性、实时性让信息的过程变得轻松自如。与以往所有媒体时代不同的是,微博大幅度降低了内容创建和信息的门槛。[2]②微博使媒体大众化、平民化——人人都是新媒体,微博时代由于每个人都可以轻松、方便、快捷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微博平台上每个人都具备了媒体的特征。当然,你的信息能传播多广,你个人所代表的“媒体”有多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关注你的“粉丝”的多少。在微博上由于每个人都是信息的主导者,信息内容的差异化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媒体。因此,微博上的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新媒体”,都有可能影响一批受众。[3]③微博——传播方式的实时性和互动性。微博具有良好的即时通讯功能。twitter的创始人埃文·威廉斯最初的设计理念即是形成手机和互联网的最简捷交互,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时通过QQ和mSn直接书写,即使在没有互联网的地方,用户只要用手机也可即时、更新自己微博上的信息内容。信息浏览者能够快捷地对被访问者的信息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传统媒体长篇大论的信息内容,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单向性。微博140个字的信息内容进一步削弱了精英的话语权,确保了信息交换的平等性,限制了信息的单向传播。由于微博每条信息内容受140个字的限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交互性明显提高。在微博平台上,再不存在信息传播的中心,再没有纯粹单向的信息传递,人们在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中自由地创建信息内容,实现双向信息传播。④微博——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微博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在微博页面上不仅仅有文本,还可以直接看到图片、视频,不同形态特征的信息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传播内容的多媒体化。通过以上微博功能和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已经具备了4a的元素(anytime,anywhere,anyone,anything)[4],微博客已经成为一种实时、互动的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它必将引发传统传播模式的变革。

三、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及传播模式

基于微博的传播功能和特征,本文尝试提出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和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1.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分析。为了探究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首先需要明确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根据微博的功能和特征,本文尝试提出了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图中,处于中心的w是微博网站,是信息交换的平台。m代表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网(两者通过微博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的无缝接合),它是“微博”平台上信息传播发生、完成的传播通道,由网络和多种终端设备构成。a~n、a1~an、B1~Bn、C1~Cn、n1~nn代表不同的“微博”用户,其中a~n、a1~an、B1~Bn、C1~Cn、n1~nn还可以是不同博主的跟随者,从图中看到a与B、B与C、C与n、n与a之间是一种相互跟随关系,同样,a~n、a1~an、B1~Bn、C1~Cn、n1~nn)博主之间也可以建立跟随关系(C1跟随B;Cn跟随n11)。

2.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通过对微博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的分析,本文在香农信息传播模式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如图2所示。

在图2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图中,微博平台上信息的传播者(信源)和信息的接受者(信宿)已经没有明显的差异并融为一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实现了同一通道中信息的实时双向互动。

四、微博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

通过对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和信息传播模式分析,微博很好地融合了前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使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相较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最根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微博的信息推送模式。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借鉴社交网站SnS的特点,由用户自行掌控信息获取的渠道,通过和自己认可的用户建立跟随关系,同步对方的信息更新。用户可以在微博平台上寻找自己认识或喜欢的用户,只要点击“关注/follow”即表示愿意接受对方的即时信息更新。显然,通过这种“关注/follow”的方式用户在信息的获取方面就更为主动、及时。[5]在微博平台上你关注的人越多,意味着你的信息来源越丰富。很显然,这种基于信任的信息推送模式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信息筛选信息的被动方式,而是演变成一种信息主动推送给所需用户的模式,通过这种信息推送方式,每个人都可以形成自己的用户群,将个人观点和见解实时推送给自己的关注者;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订制并实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2.微博的病毒传播模式。微博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媒体出现之后,在微博的信息传播系统结构中,信息的传播首先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被“信任”的关系一层层传播开来的(如图1中n到n1~nn再到n11~n1n层级传播)。这种传播既像前媒体时代的基于人与人的熟识和信任来传播信息(人际间信息传播),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好、被接受程度高,又像传统媒体时代的传播模式一样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依此循环。微博融合了前媒体时代和传统媒体的优势,形成了一种新的基于信任的裂变传播(onetonton)模式“。[6]微博平台上的信息推送、转发、聚合功能,使得信息的传播表现出一种病毒裂变式的传播模式。

3.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不同传播类型的高度融合。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由于技术的制约,传统媒体一直沿袭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模式,在同一传播过程中很难实现人与人之间不同传播类型的融合。通过对微博信息传播系统结构进一步分析,微博相较传统媒体和其它网络传播而言,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在同一层面的共存和融合,在同一传播过程中传统单一的传播类型已被颠覆。

4.实现了信息的非线性传播。从传播层级的概念上来看,传播学的两级流动传播和多级流动传播由于微博传播模式的出现,导致传播规则与方法发生巨大变革,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信息通道定义的变异,信道将不再是线性的,或者是闭合式的,而是非线性的。从信息的流向来看,信息链由线性链,已演变成网状链。因此,在微博的传播模式中,传播层级也不再是有量化定义的,微博网状传播模式中传播层级的概念也变得多样和模糊,信息的传播已经演变成非线性的信息传播。[7]

五、微博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无障碍的信息互动、实时传播是它的特色,但从其传播模式中可以发现它缺少”把关人“的设置。由于信息传播通道不再是线性的,信息传播的非线性结构、传播层级的多样与模糊,因此,传播过程中“把关人”的设置变得非常困难,微博作为即时信息交流平台,信息刷新速度极快,这必然给信息监管带来很大的难度。另外,微博众多的信息渠道,跟踪虚假信息的扩散变得更加困难。由此可见,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过程为信息的有效监管增加了难度。微博这一新的信息传播平台相对其它媒体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基于微博的信息传播功能、特征、模式以及功能开发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对微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其传播模式和功能的独特性和规律性,针对微博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功能开发,实现微博传播效果的最优化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微博的主要功能及逻辑关系详解[eB/oL].http:///archives/570.

[2]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49-54.

[3]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49-54.

[4]穆荣均.博客和微博[eB/oL].http:///wp-content/uploads/2007/09/microblogging.pdf.2008-6-19.

[5]周光来,夏范薇.微博——传播时代的微革命[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