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健康指导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0:07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1

为配合做好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工作,提高全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努力实现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结合XX镇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导,以《XX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为依据,以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各项健康促进活动为载体,以干预和控制农村居民健康的危害因素,规范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核心健康观,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健康素养,达到省级健康村和健康家庭标准。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一)分析全镇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明确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和领域,研究制定适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卫生工作能力的健康促进工作策略和措施,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无烟环境,多形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使全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原基础上提高20%;

成人吸烟率下降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超过8%;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

(二)建设促进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充分发挥健康村、健康家庭、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和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提高全镇居民参与程度。

经过建设:

——全镇30%的村符合健康村标准;健康家庭每村达到5户以上;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的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全镇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教师、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

——全镇50%的机关和事业单位符合健康促进机关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机关的知晓率达70%以上;

——全镇20%的大中型企业符合健康促进企业标准,职工对健康促进企业的知晓率达70%以上;

(三)建设健康广场、健康步道、健康教育一条街及健康教育基地等支持性健康场所。

(四)建立完善的覆盖各村的健康促进工作网络,有负责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专(兼)职人员和相应设备、场所、工作制度。

(五)创新体制机制,总结适合我镇实际的、可推广的多部门健康促进综合干预模式,建立健康促进工作发展长效机制。

三、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政府承诺、工作启动(2020年7月)。制定《XX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实施方案》、《XX镇创建省级健康村承诺书》,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创建活动办公室,召开全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工作启动仪式暨动员大会。

第二阶段:综合干预、全面达标(2020年7月-9月)。各村细化分解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创建支持性环境、组织实施并开展监督指导,全面推进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

第三阶段:考评督导、效果评价(2020年10月-12月)。对照标准自查提高,完善创建工作相关资料并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指标达到省级健康村标准;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创建效果评估。

三、组织领导

成立XX镇创建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人大主任、副镇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的统筹谋划、调度协调、指导督促、考核评估工作。

四、创建内容及主要任务

(一)营造社会氛围。

1、制定政策。各村至少制定一项与健康促进建设有关的政策。把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纳入村发展规划,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定期召开例会。

2、制定方案。各村根据健康村和健康家庭建设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制定本村的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本村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工作,全面提高本村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

3、明确分工。各村要根据健康村和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制定本村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

4、宣传造势。各村利用动员大会、宣传标语、明白纸发放等广泛宣传造势,营造健康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创建健康环境。

1、开展无烟环境建设。各村在村委会、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学校、卫生室等公共场所全面禁止吸烟。主要交通要道、村头巷尾等区域有明显禁烟标识,无烟草广告和促销,党员干部带头戒烟。至少举办一期以控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开展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各村打造一个健身广场,购置一批健身器材,建设一个“农家书屋”,设置一个阅览室,提供一批健康教育资料,为村民提供足够的锻炼场地及阅读环境。

3、开展公共卫生建设。一是环境卫生建设。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实现旱厕改造全覆盖。二是公共卫生建设。以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化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和食品、药品安全整治。健康村公共场所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持证亮证经营,公共场所“五病”人员调离率达100%,公共场所卫生合格率达95%。

4、开展人文环境建设。建立健全健身设备、阅读场所规范管理制度,指定专人管理。提高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率,强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困难群众救助。

(三)开展健康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各村按照健康村建设要求,有计划地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健康主题演讲、戒烟竞赛、健康小屋、健康咨询等健康活动。

2、开展形式多样的健身活动。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有组织、有计划开展各种健身活动。如开展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广场舞等体育运动增强村民体魄;开展民间艺术展演等文艺活动提高村民艺术修养;开展舞龙、舞狮、传统器乐演奏等传统活动传承文化。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明显增加,成人肥胖率明显下降。

3、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各村采取自愿申报、小组推荐、村级评选等方式,结合健康家庭评价标准,开展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4、定期组织健康体检。镇卫生院定期组织医生到各村为村民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统计各村的肥胖和吸烟人数。

5、组建宣传阵地。设立固定的宣传栏,每年更换不少于6次。

五、相关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镇直各单位、各行政村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做到定人、定责、定任务、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保证健康村建设顺利实施。

(二)要周密制定方案。

各村要认真开展调查摸底。通过摸底,掌握各村基本情况,了解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在此基础上,周密制定本村的健康村建设工作方案和工作进度推进表,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2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加深,社会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的改变等问题的存在,必须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努力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十七大指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的确,坚持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不仅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而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如何以医院为基础来做好社区医疗保健工作,是摆在我国医疗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敬爱的总理生前曾指出:“扩大预防,以医院为中心指导地方和工矿的卫生预防工作。”这里我以从事山西省人民医院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的实际体会出发,谈一些基本认识。

1培养专业护理人才

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的服务需求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仅需要有效的诊疗,而且还要求得到预防疾病、健康长寿的指导和服务。现代医院早就不是用老的服务方式,坐在医院里等病人了,而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走出医院大门,把重点放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社区群众提供全面的服务。从前社区工作内容局限,护理人员短缺,社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1];缺少对妇女、儿童及慢性病的连续追踪护理;缺乏对老年人的健康照顾;缺乏较好的对老、幼、妇、残为重点的社区服务的保健护理模式;社区健康评估、健康干预等工作没有较好参与;社区护理缺少规范化管理[2]。

2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家庭护理对策

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是以预防为主的医疗服务,而且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该服务能防治各种病患,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使人身心健康,这比上医院吃药治疗效果更显著。因此,保健服务必须从居民聚集的社区抓起,而且务必要起到保健预防目的。例如,“纽约医疗医院集团”(HealthandHospitalsCorporation,HHC)是纽约市政府负责统筹“医疗补助方案”和“医疗照顾方案”的机构。在社区保健服务方面,HHC发起了“预防哮喘治疗行动”。哮喘病是纽约市儿童门诊的头号常见病,为掌握社区病患病情,该行动将每个社区的儿童哮喘病人登记在案,为他们提供治疗仪器,帮助病人监督呼吸,正确使用喷雾器,并定期家访,指导病人正确用药。我院效仿国外的先进经验,定期为社区内的中老年人检查身体,普及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基本常识,将重要的观察对象记录在案,不定期回访,掌握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指导他们正确用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家庭“空巢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提出了“空巢家庭”的说法,指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家庭。随着独生子女进入社会求学或工作,空巢家庭将成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根据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00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22.83%。预计2030年空巢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将达到90%,届时我国老年人家庭将“空巢化”。空巢家庭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包括心理问题、社会适应问题、生活料理问题,尤其是健康问题[3]。以家庭护理为基本单位的社区医疗保健工作必须重视空巢家庭的服务体系。我们在开展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建立社区医疗服务网络的同时,也尽可能协助社区向老人提供多层次、多体系、多方位、高水平的医疗保健和生活求助等方面的服务,对身患疾病、缺乏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开展入户服务。社区服务体系的开展有助于减轻家庭在照料老年人方面的负担,并可改善老人与子女的关系。对空巢老人实行专案管理,开展老年人护理、临终关怀及社区健康护理训练,对影响疾病进程的不良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这些举措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3以慢性病为重点工作对象

各种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慢性病人病程长,甚至终身患病,必须长期坚持规律服药、锻炼功能、定期检查,其遵医行为尤为重要[4]。

在我院长期工作中,发现绝大多数慢性病病人缺乏相应疾病的防治知识,没有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忽视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当中存在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及早的、持续地开展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逐渐使他们认识和接受了慢性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并形成了自觉预防自觉保健的自主行动。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病的病人来说,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显著地提高病人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本着这个原则,我们走进病人家庭,访视护理注重合理利用和开发老年慢性病人自身资源,给他们讲解疾病知识,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自护技巧,巩固和提高了老年慢性病人的自护能力。

4实现信息化管理

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能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查询、统计、健康指导、流行病的调查研究等提供更准确、全面、系统完整的数据,有利于社区及全社会传染病的预防,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社区健康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病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部门、生活习惯、嗜好、家庭健康状况(家庭主要成员病史、家族史)、本人照片、查体日期、联系电话;查体资料,包括血压、血糖、血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素氮、血肌酐、肝功能、乙型肝炎表面抗原、X光检查、B超检查、心电图等等;汇总分析,包括每个人历年的数据变化直方图和各异常项目的所有人数汇总分析;还包括每个人的查体情况保健医师提出健康指导意见。这样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可以实现健康查体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每个人都能够直观了解到历年的身体健康变化,极大方便了管理。

5建立恶性传染病的预防隔离机制

恶性传染病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严重为害。而社区医疗保健系统对于传染疾病本身就有天生的预警和防治作用。在平时的走访活动中,我们就刻意地加强了一些恶性传染病的宣传和科普活动,并留心类似疾病症状的产生。再加上计算机的运用,大部分本来需手工做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可交给计算机来完成。是否拥有一个健全的社区医疗保健服务机制,已经成为一个城市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如何进一步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一服务,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家庭护理的信任问题、意外突发事件的及时救助问题等,都需要去探讨和建章立制去完善。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在社区居民的鼎力配合下,这一事业必将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玲,周长美,周莹,等.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a):8788

[2]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13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3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创建卫生镇是进行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配合政府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动员妇女和家庭参与是妇联组织的优势。尤其在当前我们生存环境形势仍然严峻,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参与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宣传普及卫生知识,倡导绿色生活、开展全民卫生、健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把营建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为更好地发挥家庭在创造卫生镇工作中的特殊影响和作用,把创建活动与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融合起来,大力宣传普及卫生科学知识,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普及卫生、教育、环保知识,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发挥广大妇女和家庭在实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提高“卫生文明健康家庭”创建活动的水平,为我镇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题

倡导健康文明营建和谐家庭

三、时间

20__年7月——20__年8月

四、创卫工作内容

20__年3月起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镇妇联向全镇家庭发出“创建卫生镇,从家庭做起”倡议书;

举办家庭卫生知识讲座,引导群众注意家居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编制印发«家居环境与健康»宣传资料;

制定«复州城镇“卫生健康文明家庭”和“创卫先进个人”评比活动»方案,编制印发复州城镇“卫生健康文明家庭”和“创卫先进个人”推荐表,每季度评比一次。

五、组织领导

成立家庭环境卫生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家庭环境整治工作决策和实施。

组长:__x

__x

成员:__x

__x __x

六、创建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的对外形象,打造复州宜居城镇,提高每个家庭生活质量,让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深入家庭,搞好宣传和发动工作,组织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到创建卫生镇工作中来。在镇内,室外环境卫生,室内清洁,窗明几净,绿化美化阳台;在农村,室外环境及院落整洁卫生,房前屋后植树种花,人居室于畜禽圈栏分开,无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等现象。

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创建卫生镇除四害活动以及消除白色污染等环保活动,使用自来水和卫生厕所。

积极参加健康教育、“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及“亿万农民健康促进活动”和“整治环境、清洁家园”活动,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文明行为。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4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涵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orientedmedicalrecord,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种形式,个体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采用的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特征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诊疗服务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其具有的特征也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2.1信息资料真实、完整。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是个体、家庭、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原始信息集成,真实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具体内容完整,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现病史、诊治情况等。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2.2信息具有连续性、可用性。居民健康问题可分类记录,每次就医的资料可进行记录、累加,从而得到资料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可用性。医生可根据资料判断病情,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2.3以居民健康为核心。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是落实“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以居民健康为核心,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健康中的全过程监督、连续、综合性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3.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这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通过档案可以充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方便中心开展家庭巡诊和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3.1为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信息资料。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当居民定期体检或前往就诊时,医生可以随时从电脑信息管理中心调出该居民的健康档案,根据档案里的登记情况和现有的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予检查治疗处理,包括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公益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宣传。

3.2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程,连续积累、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发现导致慢性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没有明显症状出现前的发病早期。可根据动态观察医学信息变化,做到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并可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医改政策、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和项目,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对居民的健康进行干预。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

3.3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就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重点在于业务功能和关键流程,突出社区健康服务功能,目的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动态管理,提供各项服务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合理使用是评价的重点内容。因此,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是反映基层社区医生的工作质量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总之,只有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才能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强化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能够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24卷第2期.

[3]丁安莉.《建立家庭档案的社会价值》,《广东档案》,2006年第4期.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5

一、背景

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是促进人民群众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改善人民群众健康状况的重要策略和措施,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2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指标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20年,省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0﹞7号)已将健康素养水平纳入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内容。2021年起健康素养水平已列入省统计局对县区经济考核的指标体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逐渐成为衡量国家卫生健康服务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综合性指标。

为落实省卫生健康委2021年健康素养促进项目工作,完善市、县级健康素养监测体系,今年同时开展市、县两级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获得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数据,特制订本监测方案。

二、目标

(一)了解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

(二)分析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确定优先工作领域;

(三)提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四)评价卫生健康政策与工作效果。

三、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

15~69岁城乡常住居民。不包括在学校、医院、养老院、军事基地等地点集体居住的居民。

常住人口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二)监测范围

全市六县一区

(三)抽样原则

1.2021年市、县(区)两级同时开展本地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市级和县(区)级监测统筹安排,市级将样本分配至各县(区),各县(区)在市级监测点的基础上扩增样本,两级分别收集监测问卷,取得本地区代表性样本。

2.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有效性,抽样采用ppS法、简单随机发和KiSH表法相结合进行。

3.考虑健康素养水平在家庭户中的聚集性,1个家庭户只调查1名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

(四)抽样方法

1.样本抽取

市、县级监测样本由市健康教育中心进行抽样。市级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监测区(县)抽取3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1个片区(约500个家庭户),每个片区抽取75个家庭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片区内完成60份调查为止。每个监测区(县)预计调查360人,全市共调查2520人。建议县(区)级监测样本量800-1000个。

2.样本分配

市级监测样本分配将综合考虑县(区)、乡镇/街道数量、调查时间、人财物等因素,按总样本量平均分配到各县(区)。一般情况下以村/社区为单位,每个村调查的人数以50-80人为宜。

示例:样本具体分配方法为:

市辖县(区)数量

每县区抽取乡镇个数

每乡镇抽取村个数

每村抽取家庭户数

实际完成

调查人数

4-5

3

3

75

60

6-8

3

2

75

60

9-11

3

2

65

50

12及以上

2

2

70

55

县(区)级样本分配方法与市级相同。

抽取村/社区过程中,对于规模较小或较大的村/社区,仍需要进行合并或划分片区,具体方法与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相同。如村/社区家庭户数少于500户,抽取前应与相邻的村/社区进行合并至500户以上,形成新的抽样单位;如果村(社区)户数规模较大,抽取村/社区之后,可进一步划分片区,以简单随机法抽取1个片区(约750个家庭户)开展调查。

3.抽样步骤

第一阶段抽样:采用ppS法抽取监测乡镇/街道,人口规模信息采用家庭户总数。

第二阶段抽样:在每个样本乡镇/街道内采用ppS法抽取村/社区。

第三阶段抽样:在每个样本村/社区内,采用随机数字法抽取家庭户。

第四阶段抽样:每个样本家庭户采用KiSH表法,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1人进行调查。

(五)监测内容。

监测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六)现场调查。

使用2021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问卷,采用入户调查方式,鼓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调查,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完成,则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

四、质量控制

(一)调查前质量控制。

监测要严格遵循指定的样本估算方法、抽样方法完成逐级抽样,直至抽取调查对象。监测点工作人员要统一培训,使用统一监测方案和操作手册。

(二)调查阶段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监测实施方案开展现场调查。充分取得当地有关机构、调查对象的配合。使用统一的调查工具。原则上由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调查员不做任何解释。调查对象如不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者,则由调查员来询问,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调查员帮助填选选项。调查员不能使用诱导性或暗示性语言。调查员要当场核对调查情况并填写完成记录。

市级进行调查后复核工作。方法为:每县(区)抽取15份调查问卷,采用《复核调查表》以现场复核和/或电话复核的方式进行复核调查。监测点不合格问卷比例超过3份,则视为该监测点现场调查工作不合格,必须重新调查,费用自理。

五、组织实施

市卫生健康委负责组织、实施本级监测工作,成立监测工作指导组,制定监测实施方案,组织调查员培训。市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市、县(区)级监测的技术指导,完成调查乡镇/街道、村/社区、家庭户抽样,收集、审核监测数据。各县(区)负责制定本县区监测实施方案,具体组织、实施现场监测工作,县(区)健康教育中心、疾控中心(健教所)为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为确保2021年市、县两级健康素养监测工作顺利开展,各县(区)卫健局确定一名工作联络人,负责市级抽样和现场调查协调工作,于8月30日前上报市健康教育中心。

六、进度安排:

2021年8月:启动监测前期准备工作。

2021年9月1日-10日:完成列表、家庭户抽取。

2021年9月11日-30日:完成市级培训,开展现场调查,各监测点于2021年10月15日前将数据资料、相关表格提交至市健康教育中心。

2021年10月16日-11月20日:数据清理,分析,撰写《2021年全市居民素养监测报告》。

附件1:

附件2:县(区)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复核调查表

街道(乡镇):居委会(村):

序号

家庭户代码

居民户地址

原始问卷

现场复核

是否一致

调查对象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调查对象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6

为进一步提高家庭成员健康水平和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和谐幸福,市卫生计生局决定开展“流动人口健康家庭”评选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加强组织建设

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工明确,制定具体措施,认真抓好落实。

二、加强摸底调查工作

底数清工作明,开展入户调查,填写“流动人口健康家庭”推荐表。入户调查内容围绕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家庭收入状况和财产状况、家庭类型(婴幼儿、青少年、老年等家庭类型),了解健康服务需求。

三、加强宣传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平台,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宣传媒体及编制宣传单、宣传彩页、宣传手册、精美宣传品等多多种形式对“健康家庭”评选活动进行大力宣传,营造健康家庭活动的良好氛围。

(一)家庭保健活动

1、开展健康保健活动。选取家庭健康责任人,对其进行重点健康教育及家庭保健知识培训。家庭健康责任人督促指导家庭成员关注家庭环境的危害、培养个人卫生习惯、促进改变抽烟喝酒等不健康行为、帮助家庭成员及时监测血糖患病就诊、关注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等。

2、开展“营养科学进万家活动”,开展合理饮食和三种主要的慢性病非传染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预防的健康教育。

3、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包括青少年本人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的知晓程度,提高家长和青少年的沟通能力,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4、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如开展心肺复苏、120急救知识专题讲座及培训。开展灾害逃生等相关技能演习,如烟雾逃生、火灾逃生、地震逃生等掌握正确的逃生技巧。

(二)科学育儿活动

1、开展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等科学育儿知识专题讲座,提升婴幼儿看护人在婴幼儿营养喂养方面的能力。

2、积极聘请专家及早教咨询师等,通过专家讲座和资料发放,增强婴幼儿看护人对婴幼儿常见病的识别能力,提高对一般疾病的日常预防和护理方法的知晓程度。

3、积极组织婴幼儿亲子阅读活动、游戏互动、亲子竞赛活动,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婴幼儿看护人对亲子互动重要性的认知率,提高婴幼儿在思维、记忆、动作等方面的发展能力。

4、开展宣传早教知识。

(三)养老照护活动

1、开展老年人生活方式及日常保健主题活动,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健康等方面服务。

2、建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档案,通过定期看望、电话问候、谈心交流等进行情感沟通。

3、开展老年人运动与康复咨询活动,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4、成立“家庭服务中心”,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日托、餐饮服务,代收水电费,有娱乐活动场所,提供娱乐,图书阅览室等文化服务。

(四)家庭文化活动

1、开展相关家庭教育、夫妻关系、子女关系、邻里关系等系列讲座。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7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身体健康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近年以来,在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下,贫困人口真正可以享受到小病没负担,大病有兜底,不用再担心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源头上让贫困人口少生病,我县坚持“防、治”两条腿走路,以“重治轻防”向“先防后治”转变为重点,积极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网底”作用,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打通了健康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扎实做好了健康扶贫的“后半篇”文章。

一、主要作法

(一)做优服务,贫困人口身边有了健康“守门人”。将县级医院86名专家,乡村医务人员等1007名人员,融入到191个家庭医生健康管理团队中,实行“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签约服务团队采取县、乡、村“1+1+1”模式,由县级医联体龙头单位指导医生、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专科医生、公共卫生医师、乡村医生、社区护理人员等组成,由指定的团队长负责管理,家庭医生承担服务主体责任,其他成员各尽其责,为贫困人口提供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健康个性化综合服务的多种综合服务。每名贫困人口可根据意愿与该服务区域内的一个家庭医生团队自愿签约,从而获得家庭医生团队的签约服务。

(二)做强机制,锻造守护贫困人口健康的铁军。一是强化激励,壮大队伍。制定出台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县政府每年投入资金630万元用于保障家庭医生签约工作经费,其中70%作为签约劳务报酬,将签约率、上门巡视、慢性病管理人数等29个履约项目,与家庭医生签约经费挂钩,进行严格考核,实行按劳分配、优绩优酬,有效调动工作积极性。同时,大力夯实“网底”,将乡村医生补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委托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为期四年的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二是强化支撑,提升能力。利用农村卫生人才培训平台、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和医联体技术资源等多种平台,对签约医生开展定期培训、以会代训和多种技能训练;为签约医生配备、更新、添置一批家庭签约服务包,充分利用健康一体机,购置必要的小型体检设备,助力签约服务。三是扩大范围,普惠群众。根据签约服务内容设置了初、中级、高级签约服包,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高级签约服务包,并将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等重点病种纳入重点签约服务范围。

(三)做全保障,实现贫困人口健康全管理。为所有贫困签约对象,每人建立一份健康档案,按照“健康、慢病、大病、重病”进行分类管理,以此实现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及健康知识传播、重点人群病情监测三个全覆盖。一是防未病。在团队指导医师的指导下,签约医生每年对贫困人口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危害健康行为等健康问题,让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掌握常见的预防保健措施。通过定期宣讲健康知识,免费发放健康宣传册或部分健康用品,使贫困对象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二是控小病。做好贫困人口慢病筛查,针对慢性病贫困人口每年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将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精神病等重点病种纳入规范管理,针对每名贫困人口慢病患者制订个性化服务方案。三是治大病。将贫困人口胃癌等25种重大疾病,纳入到重大疾病专项救治范围。依托家庭医生实行建档管理,发现一例,建档一例,治愈一例,销号一例。为强化大病救治工作,促进“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的落实。建立联通了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省级医院远程会诊中心和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开通了省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绿色通道。针对大病患者家庭医生团队可通过远程会诊等方式,及时将患者转入对应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二、取得的成效

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开展以来,我县贫困人口签约104274人,签约34991户,应签尽签率100%。2019年全县家庭医生团队全年累计上门履约32万人次,免费健康体检5.9万次,履约人次较去年提高8.26%。

(一)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得到保障。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强力推进,基层卫生院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的工作目标。2019年基层医疗机构门诊人次增长15.56%,住院人次1580人次、下降18.26%,次均费用2123.16元、下降8.94%;平均住院日7.71天、下降22.72%。

2019年11月9日星,觅儿卫生院家庭医生到杜家大屋湾,给全湾在家群众逐户签约履约,可是杜光华家不很配合说家里来客没时间,在再三要求下他家四口人分别签约,交谈中得知他家不相信医院、医生,认为“人的命、天注定”,可能也是因为平时基本上不得什么病,在测到47岁妻子吴意红、餐后三小时手指血糖达21.7后,劝说他及时带妻子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12月12日一个月后再见到吴意红,她感谢不得了的说“哎呀,是你们做好事救了我啦,我原先总以为是到了年龄头昏、脚没有力,长好了口味好些吃东西香,做梦也冒以为得了病。要不是我再拖下去,这一生就完了哇,等我好一些再专门接你们这些医生来吃顿饭哈”。

(二)贫困人口慢性病得到规范管理。一年来,通过42.5万次上门履约、5.6万次免费实验室检查,新发确诊慢性病患者812名,7280名慢性病对象病情监控、门诊处方、慢病药物配送等管理举措进一步得到规范,实现了“抓早抓小”。

上新集镇其亭榜村贫困户吴恒全,因患糖尿病,本来贫困的家庭因病越来越穷,有时无钱买药,间断治疗,导致血糖不稳定,时高时低。2019年4月16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入户发现其餐后血糖值高达13.2mmol/L。根据病情家庭医生团队将其纳入糖尿病管理,定期对吴恒全进行随访和药物调整。一个月后,团队人员再次入户回访,患者已戒烟,规律服药,空腹血糖值6.7mmol/L,并养成了健康的生活习惯。说“有你们真好,有家庭医生团队在,是我们居民的福音”。

(三)贫困人口疾病得到及时治疗。通过家庭医生服务,贫困人口疾病得到了及时治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体系得到落实。

七里坪镇周家墩村四组孤寡老人梅学书,今年79岁,既是五保户又是贫困户,膝下无儿无女。现在国家政策好了,给他们单独做了安置房,由于年岁已高,有吸烟和嗜酒的不良嗜好,患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十余年,属于高危人群。2018年老人与七里坪镇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团队成了老人家的健康管家,为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对老人进行健康评估,生活方式指导和慢性规范化管理,提供一对一的健康咨询,督促老人要戒烟戒酒,每年免费为老人做一次全面健康体检,四次乡村医生面对面和两次上门巡视服务。2019年4月12日深夜2点,家庭医生周再清接到老人电话,说头有点晕,全身出汗,周医生带上全科护士急忙赶到老人家里,测量血压和血糖后,发现老人血压非常高,需要及时转诊,作简单的处理后,周医生马上联系苏区医院的救护车,平安地将老人转到上级医院,老人住院一周后好转出院。经过近两年家庭医生服务,梅学书老人成功戒烟,血糖血压平稳了,生活也变得有规律了,精神比已前也好多了。每天傍晚老人总要到周家墩生态园去散散步,每次团队去为老人服务,老人总拉着团队医生的手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苏区医院家庭医生团队,因为有你们,我争取活到100岁”。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8

当代大学生的校园安全主要涉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带来的安全问题、大学生犯罪方面的问题、学生的饮食、住宿、交通安全问题。其中由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的威胁高校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比如新近发生的复旦大学投毒案、广州大学城学生15日坠楼案、中国人民大学女研究生坠楼案。大学生自杀频频,且呈逐年上升之势,并且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在得知他人自杀后,积极效仿结束自己的生命,有明显的“链式效应”。这一系列问题反映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2.大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的成因

学习压力大、痴迷网络游戏、暴力影视的传播、恋爱问题等都是造成大学生走上犯罪道路的重要原因。这些直接原因造成学生精神压抑的现象出现,他们无处发泄自己的情绪,就会对自己的同学、身边的亲友“下手”,或者是自杀,这些事故的频出就是当前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

3.学校、家庭、社会、国家齐力协作构筑校园文化安全

加强校园安全,不仅是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家庭、社会、国家的协力配合。

3.1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活动

首先就学校方面来说,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校园安全文化,形成一个以人为本、注重人全面发展的精神文化追求氛围,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方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第一,注意学生心理的健康。开展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干预,倡导周边学生关爱和关心同学,发现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学生,并积极鼓励、指导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度过心理亚健康这个时期,并积极干预和指导走向健康。第二,注重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风,一个学校校风关系到整个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在一个健康、积极的校园风气的学校,那些处于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通过环境的耳濡目染并加上自我调整,有可能由心理亚健康向健康方向转变,从而实现自我治愈。而如果一个不健康、甚至病态的校园风气,则如病毒细菌一样,在学校这个巨大而肥沃的大培养基中慢慢发酵,并不断传播,可能原本积极、健康的学生受到环境的“熏陶”走向不健康、甚至犯罪的极端。第三,定期学习,开展案例教学。找出热爱生命,不屈服命运并顽强抗争生命的案例,或请当事人到学校来,向同学们分享他们的“情感旅途”及“心路历程”,让学生从这些积极顽强的人中吸取生命的养分,精心培育自己这朵生命之花。并找出一些反面教材,剖析他们的不负责任行为,并从各个方面(比如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剖析错误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的危害。正反案例交替进行教育,在学生的心理形成强烈的冲击,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3.2家庭发挥基础性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依偎和附属与一个家庭。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甚至是一生。所以家庭对一个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向作用。即使学校教育再成功,没有一个互为补充和依托的家庭教育,一切就如同空中楼阁,无从谈起。所以,在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时,不仅仅是学校要做好工作,同时家庭要起到其基础作用。

3.3国家保障安全建设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国家方面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制度来保障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保障在校学生的安全的合法权益。如果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机制来保障和支持校园安全建设,那么学校工作将举步维艰,学校方面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学生权利不断侵犯,但学生权利得不到保障,那么校园安全也只是一纸空文,无处落实。

3.4社会加强关注

学校作为一个小的个体,存在于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学校作为一个新思想、新精神的发源地对社会风尚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而社会同时对学校安全文化又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社会应发挥各种力量,加大对大学生的关爱和帮助,关注校园安全问题,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氛围。

4.结语

安全自古以来以其重要的地位而备受关注,校园安全事故频发,使当代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也因时代背景而显得更加的引人注目,学生作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社会群体,大学生因其年龄、身份的特殊性和自身生命安全意识的淡薄容易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侵害。长期以来,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学校、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而,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救自护教育是非常重要。仅仅从学校方面加强安全教育这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家庭发挥其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而社会则承担为大学生生命安全提供良好社会氛围的重要职责,与此同时,国家还应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从制度层面上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国家四位一体的完备体系,加强各方面的团结协作,定能为大学生营造一片安全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付卓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9

为提高全民生殖健康水平,加快推进我区创建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活动,根据市人口计生局《关于开展生殖健康“八进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经区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生殖健康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宾馆进市场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活动(简称“八进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大力普及计划生育生殖健康知识,积极开展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提高全民生殖健康水平,提升自我保健意识,使育龄人群享受到更人性化、更贴近生活、更贴近家庭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民参与和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广泛宣传,周密部署,科学筹划,稳步实施,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优势,构建政府主导下多部门合作的社会公共生殖健康服务体系。

三、工作目标

以生殖健康“八进活动”为重点,使全区各镇、街道办事处达到“五有”目标:有一支专兼职宣传服务队伍,有一块规范的生殖健康宣传阵地,有一个健全的生殖健康基层服务体系,有一套完整的服务档案资料,有一套系统的宣传服务措施。从今年开始,到2015年全区所有机关、军营、企业、校园宣传对象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90%以上,社区、市场、宾馆、家庭宣传品发放率达到95%以上,实现生殖健康服务多层面、全方位、高普及、全覆盖。

四、工作内容

(一)生殖健康进机关。

1.服务对象:市、区、镇(街道办事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2.工作内容: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生殖健康培训咨询服务,对男女性生殖健康、出生缺陷、婴幼儿早期教育等内容组织专题讲座和咨询服务。

(二)生殖健康进军营。

1.服务对象:军分区、驻汉部队、武警、人武部官兵及其家属。

2.工作内容:加强军营生殖健康阵地建设,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规范的生殖健康课堂,即有一个固定对外宣传窗口,有一支专兼职老师队伍,有一个年度教育计划和教案、有一套生殖健康模型和宣传壁画,有一台教学投影仪,定期开展生殖健康培训。

(三)生殖健康进企业。

1.服务对象:辖区各企业职工。

2.工作内容:每年由区服务站或镇(街道办事处)服务站为企业职工提供免费生殖健康检查,在厂区设立免费药具发放点,在2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建立生殖健康服务室,配备1-2名专兼职咨询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对企业职工生殖健康进行定期培训指导。

(四)生殖健康进宾馆。

1.服务对象:宾馆职工及住宿人员。

2.工作内容:由区服务站或所在镇(街道办事处)服务站定期举办宾馆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在宾馆内设立生殖健康宣传栏,为住宿人员免费发放生殖健康保健知识手册,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等生殖保健知识。

(五)生殖健康进市场。

1.服务对象:市场管理人员及流动人口。

2.工作内容:在各大型市场设立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点,组织技术人员为流动人口提供免费生殖健康咨询检查、孕情监测;设立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或发放机,并做好上门办证,验证等服务。

(六)生殖健康进校园。

1.服务对象:各大、中学在校学生。

2.工作内容:各镇、街道办事处建立青春期教育示范基地,以青少年为主体,开展系统、科学的青春期生理、心理、道德、保健教育;在大专院校按照“五个一”标准建设规范的“生殖健康课堂”,即有一个固定的对外宣传窗口,有一支专兼职教师队伍,有一个年度教学计划和教案,有一套生殖健康模型和宣传壁画,有一台教学投影仪。在大专院校设立免费发放机,并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专栏、组织征文、演讲比赛等形式宣传生殖健康知识。

(七)生殖健康进社区。

1.服务对象:全区40个社区的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

2.工作内容:(1)以社区卫生室为依托,建立生殖健康服务室,服务室要达到“六有”标准:成立一个专兼职宣传服务组,制定一个年度宣传服务计划和教案,布置一个人口文化及生殖健康服务室,设置一个人口文化图书角,征订一份人口计生报刊杂志,建立一套家庭健康状况登记册。(2)配备1-2名专兼职生殖健康咨询师和专业技术人员。(3)设立生殖健康器械专柜,并配备相关的电教、咨询、检查、治疗设备。(4)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活动,免费发送避孕药具并讲解常用避孕药具知识。每年举办1—2期生殖健康知识培训,以开展男性生殖健康培训、知识讲座为途径,向服务对象提供性道德、性心理、艾滋病的预防及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咨询指导、技术服务。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讨论,开设生殖咨询邮箱,以悄悄话的形式,提供心理保健咨询服务,解答她们在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定期为服务对象提供B超、乳腺疾病、生殖道感染等生殖健康检查,建立个人生殖健康随访档案,辖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服务率要达到80%以上。

(八)生殖健康进家庭。

1.服务对象:全区计划生育家庭。

2.工作内容:开设生殖健康咨询服务热线,向育龄群众畅通生殖健康咨询渠道,并以单位、社区、居民楼为单位,向每个计划生育家庭免费发放计划生育和温馨告知手册,倡导计划生育家庭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宣传优生优育,促进全民生殖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保障措施

家庭健康指导方案篇10

【关键词】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54-02

1、建立“档案”的必要性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单元,直接面对家庭和群众,而在社区人群中最受关注的是妇女、儿童、老年、慢性病和残疾人。要使他们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从摇篮到老年的健康服务是妇幼保健工作面向社会、走向家庭、不断扩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发展促进妇幼保健事业的必然趋势。

建立妇幼保健家庭健康档案,将成为适应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一套完整、系统、连续动态的信息。信息作为整个社区管理体系(信息、计划、人员、资金、培训后勤交通、社会关系、监督指导)中首要的内容之一,可见建立和充分利用“家档”信息资料,对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计划、措施、管理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家档”的有利条件

2.1妇幼保健工作性质决定的有利条件。妇幼保健工作与医疗临床工作性质不同。临床医疗服务对象是“患者个体”上门求医、是针对个体患病情况实施具体专门的医疗服务.具有专一性、被动性、非系统性和局限性,而妇幼保健工作是为三分之二人群的妇女儿童服务的,婚龄青年、生育期间夫妇提供摇篮到老年的全过程保健服务和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具有普遍性、主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妇幼保健工作者以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深入家庭、上门服务为主,通过深入基层、社区、家庭,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医疗保健需求,因此建立社区保健“家档”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任何医疗机构所不能比拭的。

2.2管理模式决定的有利条件。博乐市妇幼保健站形成了有利于建立社区保健“家挡”的管理模式,慢性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建立两册(即孕妇保健册和儿童保健册);完成两个系统管理(即孕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均在规定妇幼保健机构内进行。妇幼保健机构可通过日常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管理方法取得信息,是建立社区服务保健“家档”的重要条件之一。

2.3社区关系决定的有利条件。妇幼保健工作在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级服务网络和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如:上下三级保健网、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所形成的计生委、工会、工厂企业、妇联之间的协调关系,均可以利用多方面信息资料,不断充实完善社区服务“家档”。

3、建立“家档”的可操作性

利用妇幼保健程序管理的三个连接点,使“家档”具有简便宜行的可操作性。

3.1第一个连接点是孕妇孕12周之前建册。从第一次孕检至产后42天的整个孕产期系统管理保健及新生儿状况记录,42天返册后按管理程序孕册收回妇幼保健机构,内容过录到“家档”信息库中。为后期进入社区及家庭提供准备。

3.20-7岁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如生长发育监测、四病防治、预防接种。卫生保健按程序、时间、年龄的不同时期反映在儿册中。当儿童学龄前期结束保健任务全部完成、进入小学之前收回儿册时家庭的第二成员档案已由妇幼保健机构全面掌握。

3.3《职工健康档案》是第三个连接点。博乐市大中形企业及单位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每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将妇幼保健机构与单位职工保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这一时机,将企业单位女职工健康状况信息充实到“家档”之中,目前全市大中型女职工下岗待业的人员增多,原来的基础医疗在保险体制还未完善之时,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健康档案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为待业的下岗女职工提供适当的保健服务,保证女职工的卫生保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4、建立“家档”的保健措施。

4.1法律法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新疆省母婴保健条例》等系列法规和文件,对婚前医学检查、孕期建册及运转、儿册的建立与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均做了系统的规定,为建立“家档”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证。

4.2行政管理保证。博乐市妇幼卫生工作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管理模式(即按户口管理模式),如孕期系统管理在孕妇户口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建册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盖章必须在父母户口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领取,由于行政管理的导向作用,使一个家庭基本稳定在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内。因此为建立“家档”提供了基本的行政管理保证。

4.3技术服务保证。博乐市妇幼卫生工作多年形成的上下级医疗保健网络,广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在社区内进入家庭访视、调查、宣传、咨询,为妇女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卫生保健技术服务,形成了临床与保健、院内与院外、妇幼站与社区服务站之间与社会家庭之间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信息沟通,提供了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使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准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妇幼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完整的“家庭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是妇幼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