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经济的概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01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1

摘要:本文从企业管理的软化和人性化趋势出发,首次提出了企业概念管理的概念,并分别从企业组织形态、企业管理对象和企业管理方式等角度对企业管理的概念化趋势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概念管理;虚拟组织;网络组织;概念化

伴随着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管理学科作为一门仅有百年历史的新学科其发展却尤为突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伴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创新。由于企业日益重视人性化管理,企业的管理重点、方式、手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管理正在以硬管理为主走向以软管理为主,企业管理出现软化的趋势,而这种人性化的、软化的趋势的出现实质上预示着以实物管理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正在向以价值、概念为主的现代管理方式过渡。

一、企业概念管理的内涵

1、概念管理的定义。概念管理是指在社会经济、企业组织日益虚拟化的条件下,将管理对象、管理形式、管理手段以及管理组织形态本身等从客观实体上升到一种代表各自价值去向的观念,通过对观念的管理来实现组织的各自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概念管理不同于依靠投入强制性的制度和物质手段的传统管理,它主要依靠思想的灌输和在同一组织中价值观的认同以及感情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理念来使企业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概念管理实际上是一种虚拟化的管理,但它仍要以传统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为载体,以某种有形和无形的产品为依托,并要借助于现代化的科学和信息网络技术,不过这种无形或有形的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事实上只是一种“概念”产品。

2、企业管理概念化趋势的内涵。

(1)企业组织形态的概念化。传统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网络组织作为一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仅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企业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矛盾问题得到合理解决,而且改变了传统管理的刚性思维,实施开放式的柔性战略,这使得企业在知识经济中的战略视野开拓更加开阔。所谓企业组织的概念化是指企业借助于inteRnet设立虚拟橱窗、虚拟展销会、虚拟经销商等,使企业组织由实体走向概念化,并不断完善其内在功能。企业组织形态的日益虚拟化、网络化,形成虚拟组织、网络组织。虚拟组织(Virtualorganization)是指为实现对某种市场机会的快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拥有相关资源的若干独立企业集结以及时的开发、生产、销售的多样化、用户化的产品或服务而形成的一种网络化的战略联盟经济共同体。至于网络组织(networkorganization),则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社会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的环境变化,是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组织外界环境日趋复杂、变化日趋迅速的要求相适应的。网络化运营的跨国公司、虚拟国家、战略同盟都是网络的形式,小企业网络是中小企业赢得协作竞争、多营优势的模式选择,新兴的虚拟组织、weB公司都具有网络组织的特征。网络组织作为一种概念公司,将会随着技术发展日趋成熟,人们对企业组织的认识也将从实体化本身向概念化转变。

(2)企业管理对象的概念化。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实体要素,但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将管理对象只停留在人力、财力、信息等实体本身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对企业传统管理的对象做进一步的研究。事实上通过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发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对人的能力和潜力的管理与开发,对物的管理其实是对物的效能的管理和开发,对财力的管理其实是对投资行为和资金所蕴含的资本属性的管理,这些上升为概念化的能力、知识、功效、属性等所蕴含的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这将不仅在理论界,而且在实业界越来越成为管理和研究的重点。在实践中,企业经营者日益重视声誉、价值、文化等无形资产的管理,这些概念化的管理对象对企业发展越来越重要。以企业管理对象的核心要素“人”为例,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已不满足于“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的人性假说了,出现了“观念人”、“概念人”等更为虚拟化的人性假说。事实上,以自由、开放为特征的现代经济环境,使一些企业已经意识到,人才的合理流动不仅是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创新和注入活力的需要,企业经营者一味的把心思放到如何留住人才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经济的,而应当把重心放到优秀人才给企业所创造的人格化的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上。信息资源作为信息社会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对象,其概念化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总之,管理对象的概念化必将导致管理科学的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3)企业管理方式的概念化。由于受传统企业组织和管理对象的观点的束缚,一般企业在管理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方面总是站在传统经济学基础上认识管理方式的变革。笔者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环境下或许还有用武之地,但对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到来的今天,对以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主宰全球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组织的外部的管理控制靠传统的经营方式很难取得佳绩。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的网络组织的出现,以及企业组织日益对管理对象无形化、价值化、概念化认识的发展必然导致管理方式的转变。首先是其经济学基础从传统的信息经济学向注意力经济学、虚拟经济学发展,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信息不是真正稀缺的资源,它能通过inteRnet等各种物质的技术的手段获得,甚至会过剩,但人的注意力和虚拟产品却是真正的稀缺资源,这也正是现代企业和一些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重视顾客管理、服务管理的原因所在。目前,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其实质就是注意力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最重要的资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而是注意力。注意力正在成为“虚拟经济的硬通货”,与此同时,虚拟产品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所谓虚拟产品是以传统的产品实体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形成的品味、潮流、时代感、服务等后续产品,虽然它是传统有形或无形产品的衍生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结构层次的变化,这种传统产品的衍生物在消费者和顾客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占据中心地位,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对消费者市场的这一变化不能视而不见,这就要求管理、营销方式与之相适应。

二、企业概念管理展望

概念管理思想虽然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时期,但它的实践却有近十年之久,自九十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革命时代的到来就已兴起。进入二十一世纪,市场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社会产品本身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大多数产品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同时由于企业间接国际交流加深,技术信息管理方法的传播更加迅速,使得产品差别化越来越少,以传统的产品本身去拓展市场越来越困难,企业只有通过对传统产品的功效进行延续、衍生将产品上升到“概念”层次来吸引消费者和投资者的注意力,扩大企业的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需要组织再造、组织创新。虚拟组织、网络组织作为适应各种环境的新型组织形态,将成为组织再造、组织创新的必然趋势。其次,需要管理对象和组织目标的再造和再认识,无论是对企业内部的人、财物、信息的管理,还是对企业组织内部的产品、市场、顾客的管理都需要重新定位和组织。真正能给组织带来利润的市场的不是管理对象本身,而是这些对象所蕴含着的一些无形的“概念”,这些概念如知识、有效信息、技术、企业文化、价值观、声誉等,一旦借助于其载体,如企业员工、企业组织、企业营销网络等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将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是其他同类企业无法超越的,要比技术领先而占领的市场制高点更加巩固,这一点已被一些新兴的网络公司首先意识到并取得成功。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一点必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另外,还需要营销管理方式的再造和创新。营销方式的概念化趋势将在一些传统组织向现代网络组织转变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突出,概念营销方式将成为在未来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中的重要营销方式。当然,“概念”营销的关键在于获得消费者持续的注意力,若企业组织完全脱离其载体,如产品和其提供的服务等,只是搞些文字游戏,或一些虚假的热点新闻来追求其轰动效应,这只会是昙花一现,最终只会导致失败。这些所创造的概念事实上并不是虚拟、虚构出来的,它实质上是企业在探寻组织实体要素的原动力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加深了我们对企业组织实体要素的再认识,从这一点上讲,概念管理的提出将会对未来组织的发展带来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将会对企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条新的经营理念和思路。

参考文献

[1]丁宁、张金成《企业概念创新的实质》(《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7.8-9)

[2]孙选中《重塑企业竞争新理念》(《经济管理》2001年第21期)

[3]李显君《论企业竞争力及其培育》(《光明日报》2001.5.22B②)

[4]陈佳贵、罗仲伟《网络经济对现代企业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期)

[5]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第3期)

[6]孟子飞《虚拟经营:中小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企业技术进步》2002年第2期)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2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进行企业管理创新,必须要创新企业产品工艺和产品理念。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的企业要想完成现代化的转变就需要解决两个必要的问题,一个是企业需要不断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另一个就是企业需要从封闭式的发展模式向开放式的发展模式以及从国内经营形式向全球化共同经营的形式转变。要想将问题完全解决,企业需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有企业发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是创新,并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创新发展这一要求。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市场经济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要求

信息化为企业经济的市场化提供了生产力基础,过去“以产定销”的计划经济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市场竞争已经由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综合经营力”两个方面决定。为此,构建不断适应市场的应变系统,强化企业的策划力与创新力成为了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2.知识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

信息被称为“世界经济的生命线”,目前正在逐渐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并已成企业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知识经济就是信息经济,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产品结构和创新走向,传统的发展模式正被不断注入的信息和知识要素所改变。因此,企业应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了的形势,面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适时作出管理变革和创新。

3.企业现状和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

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其经济增长方式就应当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目前人员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成本耗费大等问题困扰了很多企业,很难在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的条件下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规模经济,利用现有生产能力进行挖潜、革新、改造,走集约经营路子;通过节约和优化组合提高生产要素来提高产品质量;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所有这些都需要企业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转换机制,来能激活管理创新。

三、做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假设

目前我国社会的转型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从以前的传统农业社会相现代化的工艺社会转变,在这个开放型的社会,其管理也必须要开放,不同管理理论与思想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使得管理也开始深层变革,同时也引起了社会转型和管理转型之间关系的讨论。

Chandler在编写《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管理革命》时,其中表达的理论就表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就是企业组织的创新和发展。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也提高了企业的复杂性。这就形成了经理阶层的职业化和科层式管理方式。

1.假设一:企业管理与社会文化相互作用

社会文化社会是会影响到企业管理,而企业管理也是会影响到社会文化。当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相一致时,能够促进企业高效正常运转,并可完成目标。在社会文化中是可以体现企业管理,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了企业管理文化、理念等。为了促进企业管理成功,可以很好的利用社会文化。

2.假设二:推动企业管理者的创新

在假设企业创新人时,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是会进行自主创新,并会取得显著的创新效果。企业管理者的创新人假设可以有效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创新中,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更好的推动了企业管理,也可以更好反映出企业管理创新和创新人的关系。

3.假设三:企业管理转型假设

企业管理转型是有效变动企业管理中的组织管理模式、人们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及企业管理价值等方面的关键条件。在社会转型背景中,社会中任何形态的转变都会涉及到企业管理转型。在社会形态转型过程中,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了企业的转型。

四、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模型

pierre-JeanBenghozi区别了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当代潮流下,比如多元化、不稳定、竞争激烈及技术变革的加速等,企业不仅要创新技术(绩效、可靠性)和经济(营销策略),也要进行管理创新,如内部协作流程、发展费用的控制、个人管理等,这时就在市场和技术范围中将管理创新剥离出来。

1.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要对社会经验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以此建立概念性质模型

它将传统理性作为主要原则,人们借助传统知识和经验对世界背景的道理进行理解和总结。和企业管理相关的传统理性有着很多,比如一系列的人性论,像人性本善理论、理性人假设等方面,这些都是传统企业管理经验的升华以及企业逻辑的延续,也是归纳和总结的社会经济。

2.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由经验方法得到的,在传统理性发展而来,但要有效结合企业传统理性和实用理性,才能让人们认同企业管理创新模型所具备的使用性和可靠性

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要对管理时空的连续性进行肯定,并要按照管理工作的普遍性和特色性对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确定。在社会转型背景下,传统理性本身具备的属性也有着不合理的理性。因此,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在基于传统理性时,也要获得实用理性的支撑。因此,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时,要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活动进行有效分析,使实践活动得到准确验证。在得出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式时,要贴合经验模型偕实用,并有效共用传统理性与实用理性。

3.有效研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全面分析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

当企业管理创新活动和管理创新概念相符时,就可以判断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否符合企业管理模式。在判断企业管理创新基本属性时,可以以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创新模式。当企业管理创新与模型内容不相符合时,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就无法确定企业管理模式,并没有具备实用性,这时就需要选择另外一种概念模型。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3

“形象经济”是对应于信息社会的全新概念,也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当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而导致社会竞争目标转移的时候,当人们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的时候,当物质商品经营转为信息商品经营的时候,“形象”在这个时代特定的经济属性其实已不言而喻了。

“形象经济”,即“通过形象及其效应获取价值和利润的经济”。从这个意义上说,形象经济现象应该是由来已久的,只是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具有广泛性,更没有像今天这样表现出强劲的主导性。形象作为美学概念提出的时候,她所触动也许只是艺术家,而形象作为经济概念提出的时候,她改变的却可能是整个世界。以下三大基本体系对构成形象经济最具典型意义。

一是品牌体系。这实际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共识,品牌经济、品牌社会等理念意识已日渐深入人心。虽说关于品牌的认识不尽统一,品牌的标准也难以规范,以产品品牌而言,有的重销量,有的重质量,有的重传播,并各有其说。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品牌本身的重视和追逐。因为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力就是形象力,而形象力才是构成有效市场的最基本的前提和保障。于是,不但物质产品要讲究品牌,精神产品也要讲究品牌,公司、团体、城市、景观,甚至是楼堂馆所、服务方式以及个人的言行举止、职业风范等也都要讲究品牌。形象产业化最具体的运作,首当其冲应该是品牌化。

二是传播体系。这既是品牌化的媒介和手段,又是形象产业化、形象经济的独立支撑点。在农业和工业时代,传播通常只是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而在信息时代,传播本身就是生产力。企业创造财富,传媒也创造财富,而且有可能演变为为创造财富的先驱和主流。互联网的成功,与其说是技术的成功,不如说是传媒的成功。比尔·盖茨之类当代英雄的出现,更是为“传播也是生产力”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注解。今天的传媒,在传递信息和沟通的同时,更承担着塑造形象、营造氛围的特定职责。氛围是什么?氛围就是形象效应,就是人气,就是商机。所谓“炒作”,不外乎是今天这个时代生产“产品”的一种方式,“产品”最终成功与否,与方式无关,关键在于“产品”的本身。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4

【关键词】新形态;艺术品;市场前景

一、概念书籍的定义及审美价值

首先我们明白什么是概念书籍・概念书籍是指有新思维、新理念设计出来的形态与众不同,充分体现内涵且材料令人耳目一新,具有独创性与前瞻性的书籍形态。概念书籍即是建立在传统书籍的基础上,寻求表现书籍内容可能性的另一种新形态的书籍,所以它充满了创意并具有独特的个性。

那么概念书籍的审美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形态美”,概念书籍设计是书籍设计的新形态,是书籍设计中的一种探索,它激发设计师更加努力地探索书籍的艺术形态和结构形式美,让书籍设计更加的立体化,个性化。第二个方面是“材质美”,传统书籍设计所有到的材质是纸张,当然包括各种特种纸,但载体往往会显得保守单一。而概念书籍则没有任何材质上的限制,换句话“物尽其用”任何材质都可以为书籍的内容服务,都可以巧妙地运用到书籍装帧上。木材、麻绳、皮革、棉布都是概念书籍常用的装帧材料,并且非常的容易出效果。比如吕敬人先生设计的《朱熹千字文》,用木材体现书籍的历史感严肃感,非常的巧妙非常的到位!第三个方面是“感受美”,概念书籍大胆超越了传统书籍设计的“五觉”,放大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知觉的刺激,比如概念书籍可以利用高科技,使书的图形文字自行播放,最大限度刺激我们的视觉;书籍可以点击发声直接刺激我们的听觉。另外书籍运用综合材质,利用材质产生香味刺激我们的嗅觉,我们情不自禁地抚摸新奇的材质,这样又产生了触觉的刺激,可以说概念书籍给我们带来的感官知觉刺激是前所未有,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二、概念书籍的经济效益

概念书籍不仅在形式上颠覆了传统书籍的形式,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拓宽图书市场和进入艺术品市场。拓宽图书市场不光是增加图书的销量,还指使图书具有更多功能,不仅是满足阅读,还同时具有使用的功能,儿童概念书籍还同时充当了儿童们的玩具。概念儿童书籍充满展示它的互动性,其形态不一定是现代流行的纸质立体书,也有称之movableBook(可动书)它跳出平面书的限制范围,创造了三度立体的空间,提供让读者可以动手去玩的对象并设计让读者用眼去发现去探索的机关和结构,立体书特别适合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现在的电子产品都有向小巧发展的趋势,就可以容易的镶嵌于书内。这样的技术被用于儿童书籍中被称为“可以触摸的儿童书”孩子在阅读时触摸到书中的触点,暗藏的音箱便会发出与内容相匹配的声音,吸引儿童们的探索欲。以上这些的儿童概念书设计非常适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同时还有开发儿童智力的功能,深受家长们的喜欢,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这就是概念书籍带来的经济效益。通常精装书因为其精美独特而具有收藏价值,概念书籍则把这种价值提升到极致,那就是使其巧妙的转化成艺术品。设计评论家克里斯・福格斯曾经说过:“今天的人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想法,印刷的书籍在未来只能作为装饰品或奢侈品。而数字化媒体将会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迅猛发展的时期,这完全可能发生。一些人只对新型材料的出版物或有独特设汁的出版物感兴趣。”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某种具有后现代情节的阅读和审美倾向,事实上,在现有的图书市场,人们也可以发现,传统书籍的样式已经变的越来越不“规矩”,很多书籍都往概念书籍的方向发展。国外的概念书籍设计背后往往有着较长时间的思考过程和一个可以经得起推敲并赋予创新的思维理念作为支撑,国外很多优秀的书籍设计师们将书籍的设计提升到一个理性的富有学术性的高度来研究,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商业的经营运作中其作品在形态上己经摆脱了书籍的传统模式它们既是传递信息的书,也可称为艺术品。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类书籍对于当代审美习惯和阅读心理的迎合,而形式和材料无疑成为了这种价值重塑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材质的应用研究,概念书籍向人们展示了书籍不仅只是文字的载体或高科技的体现,它应该具有丰富的表情和情感,能够调动人的情绪,是读者鲜活的朋友;它更是环保低能耗的产物,同时也是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知觉为一体的艺术品。比如像吕敬人先生设计的很多作品运用了原生态材质比如木、竹、麻布等,拥有着朴实的自然美,能够渲染出返璞归真的理念,所具备的纹理给触摸着感受最原始、单纯的触觉感,其庄重、古朴的特性能够体现出书籍的文化意蕴,达到提升书籍品质的效果。书籍的内容与设计师的情感完美的结合,材质和结构完美的外现,使得一本书拥有了所谓的“精、气、神”,成为了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成为艺术品就具有了装饰和收藏的价值,像很多人购买了概念书籍放在家中就如同买了装饰品、古玩放在家中一样,不断可以美化环境还能提升品位,同时彰显主人的文化内涵。一些概念书籍特别是名家设计的书籍,往往价格不菲,能带了丰厚的经济效益。

三、结语

书是储存信息的载体,是传播的媒介,它将思想情感通过文字或图片传达给他人,架起人与人、人与信息沟通的桥梁。随着人们对书籍进行深刻的、本质的、前卫的艺术探索,它可以引导我们挖掘新的感悟能力,结合当前的发展趋势,进行新的全方位的创造性思维构想,创造出新的概念书籍形态。概念书籍不断激励着设计师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未来的书籍到底会进化到何种程度,这一切在目前看来都无法准确定,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概念书籍是书籍往多元性发展的一个尝试,它拓展了传统书籍市场,它的创新性是书籍设计适应市场的结果。伴随着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关注于概念书籍的设计,概念书籍一定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张森.书籍形态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哈里森.怎样发现设计创意[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5

1)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外部成本并重;

3)计量由简单的加减向综合化和数学方向发展;

4)以货币计量为主向采用多种综合计量手段并存的阶段发展。

关键词:会计成本;成本概念;传统成本;现代成本

一、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会计学的成本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的要求,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和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用,所计算出的一定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的补偿价值。它可以用来计量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耗费、计算企业损益、考核企业耗费水平、限定生产经营性耗费补偿的范围和数量等等。会计学上的成本具有以下特点:

(1)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不涉及企业与外界和企业内部组织之间的费用。

(2)是对历史的反映。只关心实际发生的成本,不关心未来的产出。

(3)能够以货币加以计量。只核算企业成本中可以在货币支出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部分,不包括应计入而不能在货币形态上直接反映出来的成本。

(4)只计量实物资本成本,不计量人力资本成本。

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作了透彻剖析,揭示了成本概念的经济内涵。他指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商品的价值w,用公式表示是w=c+v+m,公式中(c+v)这个部分即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用的劳动价格的部分对于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从耗费和补偿两方面对成本进行论述。成本从耗费的角度看,是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必要的劳动价值,即(c+v)部分,它是成本最基本的经济内涵;成本从补偿的角度看,是指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尺度,即成本价格,它是成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即成本是已耗费又必须在价值和实物上得以补偿的支出。马克思的企业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的经济内涵。

(1)从成本的经济性质上看,其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劳动耗费的价值度量,体现了成本的可计量性。

(2)从成本经济内容上看,成本是商品价值(c+v+m)中的前两部分。商品价值取决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成本是生产该产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

(3)从成本经济本质上看,成本是为生产一定数量和质量劳动成果发生劳动耗费的价值补偿,体现了成本的可补偿性。

三、西方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一)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成本理论主要是从厂商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在生产经营中如何通过比较各种成本支出方案,最终作出生产决策,即以最小成本支出获得一定利润或以一定成本支出获得最大利润。也就是说,传统成本理论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为出发点,主要研究生产成本问题。传统经济理论中主要包括生产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几个概念及核算方法。

1.生产成本。由于生产过程本身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因此生产过程中所投入和使用生产要素的价格就是生产成本,经济学中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分析一般具有如下基本内容:

(1)短期成本。是指在生产者来不及调整某些生产要素的情况下,生产一定的产出数量所花费的成本。短期成本(tc)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tvc)两部分,前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后者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呈现递减、不变、递增的态势。短期成本有两个重要概念: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又可分为平均固定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和平均总成本(ac)。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平均可变成本(avc)、平均总成本(ac)、边际成本(mc)随产量的增加而经历递减、最小、递增三个阶段。

(2)长期成本。是生产者在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数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所花费的成本。长期成本只包括可变成本,它是短期成本从长期角度看由那些最低值的成本所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lc)、平均成本(lac)曲线分别是短期总成本曲线(sc)、平均成本线(sac)的包络线。企业可根据长期成本曲线来作出生产规划。

2.边际成本。它是成本计量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边际成本就是指由于厂商产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成本费用。它可以通过总成本增量和总产量增量之比表示出来:mc=dtc/dq.

由于边际成本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完全是可变成本增加所引起的,而单位可变成本又存在着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因此作为它变动的结果,边际成本(mc)也必然是一条先降后升的u形曲线。边际成本作为一个动态成本的概念,对平均成本(ac)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有着重要影响,表现为: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当mc>ac时,ac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当mc=ac时,ac为最低。

另外,边际成本分析,也可用于长期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变动时,规模报酬递减的情况。同机会成本一样,边际分析是经济学家系统地考虑各种可替选择成本的关键性概念之一,其重要性甚至高于机会成本。正如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所言,我们最难以做出的决策不是做某事还是不做某事,而是多做还是少做些。

3.机会成本。经济学一般着眼于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故机会成本在经济学中被定义为“从事某种选择所必须放弃的最有价值的其他选择。”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而是对资源配置的一种度量,表达了稀缺与选择之间的基本选择。其具有以下特征:不是实际的支出,不关心已经发生的成本,而关心未来的产出,是对未来活动结果的预见。

把机会成本作为现实的重要因素,其意义在于:

1)有助于决策者全面考虑可能采取的各种行动方法,以便为有限的资源寻求最为有利的使用途径;

2)有助于人们理解货币成本和真实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异,从而也就解决了资源的使用在会计上是盈利,在经济学上是否有效的问题。

(二)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几个重要的成本概念

现代成本理论突破了传统成本理论仅仅围绕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研究的局限,更注重研究企业作为社会活动的一个细胞与外界以及企业内部组织之间发生的成本费用。

1.社会成本。所谓社会成本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考察的进行生产的代价,它既包括各项私人成本,又包括各种各样的外在成本,后者是指由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利益的损失。比如厂商生产经营中排放废气或污水,会引起空气和水资源的被污染,造成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恶化,从而引起社会环境治理投资或费用的增加。这一部分投资或费用尽管是由于厂商的生产行为引起的,但它并不或不完全直接由排污厂商承担,而是社会来承担。这种成本就叫外在成本。外在成本和“私人成本”的总和构成社会成本。

2.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西方学者对交易成本定义众多,但并无质的差别,只是其侧重点或范围不同而已。科恩认为,交易费用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支付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签约的交易费用;二是签约后的事后费用。最后交易费用概念扩展到包括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等等。阿罗使交易费用的概念,更具一般性;交易费用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都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交易成本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成本是发生在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离开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交易活动不可能发生,交易成本也就不可能存在,即交易的社会性。

2)交易成本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领域即交易成本不等于生产成本。

3)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成本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

关于交易成本的计算,人们还没有达到像传统成本价格的计算那么精确的程度,但不少新制度经济学家正在完善对交易成本的计算。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诺恩,计算了美国1970年交换部门的交易成本,占美国gdp的45%。张五常估计的香港交易成本占香港gdp的80%,交易成本数额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说:“如果说亚当。斯密时期的经济学家在构造他们的模型时,忽略了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所产生的费用的话,那么现代的经济学家再也不能忽略数额巨大的交易费用了。”

四、会计学成本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赋予了成本本质的规定性,体现了成本的个别性和可补偿性,揭示了成本的经济性质,它对于研究对比会计学成本和西方经济学成本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2.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其与传统经济学中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范畴相同。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成本和边际成本概念已经比较成熟,其理论也广泛地运用在会计学实践上。

3.会计学成本与机会成本。在传统会计学上,成本只是企业实际发生的,但忽略了机会成本,经济学则关心企业如何作出生产和定价决策,衡量成本时就包含了所有机会成本。在会计学中引入机会成本的概念有助于使传统会计在现有以核算为主的基础上加强参与决策,实施适时控制和开展经济分析等功能。例如,目前有学者提出的资本成本会计,主张计量股权资本成本,将其视为真实成本,纳入会计核算中来。机会成本不是对传统会计成本的否定,而是对传统成本分析的补充,扩展了传统会计成本的内涵。

4.会计学成本与社会成本对比。根据马克思的成本概念,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价值消费和补偿的有机统一体。为此,人类的劳动消耗需要补偿,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样需要补偿。而传统会计所依赖的成本概念是立足于企业微观本身来处置成本补偿。若单个企业的生产行为造成自然资源的无偿占用和污染破坏,而不计入社会成本,就会以牺牲社会环境质量为代价而虚增企业盈利。社会成本概念告诉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实际要求出发,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成本耗费和补偿问题。为此,众多学者提出将社会责任会计和与之相应的环境会计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在成本中反映企业生产商品对社会资源消耗和损失程度,求得实际成本的真正补偿。

5.会计学成本与交易成本。传统会计学成本重点研究生产成本,但在社会中,一切经济活动除生产成本之外的资源耗费都是交易成本,只要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就存在交易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相关理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点,是契约联结的网络。企业不仅与人力资本的提供者(雇员、经理)、实物资本的提供者(股东、债权人等)缔约,也与原料供应者、产品购买者缔约,还与政府缔约政府管制契约,与社会缔结有关社会责任的契约,故形成了人力资本成本、信息成本、政治成本、社会成本等一系列成本范畴,这些成本范围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会最终进入会计成本的研究范围。

会计从来是服从和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经济运行的状态决定着会计运行的方向。传统会计学成本是适应于传统工业经济,在新的经济下,要求会计模式也要进行相应变革,而经济理论恰恰为会计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通过会计学与经济学成本之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学成本的发展方向,从中可窥视出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会计成本正从单纯计量过去信息,正向能动地运用信息参与决策,提供未来信息的方向发展,即由静态向动态,由计量过去到计量未来。

(2)会计成本由重视企业内部成本向重视内部成本与外部成本并重发展。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们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借助科学的概念;而科学的概念,只能来源于客观实际。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科学概括。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一切概念同样具有质的规定性。任何事物都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一切概念同样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列宁说道:“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无穷。”4这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概念本身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会计管理”概念,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就其实质来说,是会计工作和反映这一工作的概念本身的辩证运动的产物。

“会计管理”的概念,是建立在“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这一认识基础之上的。我认为,通常讲的“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有人说:“会计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的统一”,因此,在“会计”这个概念中,“包含了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两个方面。”这种说法似乎不太科学。稍懂词法的人都知道,这叫做一词多义,“名义”就是多个概念:把多个不同义的概念混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概念,也是违反逻辑常识的。会计工作和会计学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是两个紧密联系而又互相区别的概念。会计工作就是会计工作,会计学就是会计学,尽管它们都可简称为“会计”,但却不能混为一谈。正象有的同志说的那样“企业管理不等于企业管理学,计划不等于计划学,物资供应不等于物资供应学”一样,会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活动,会计学则是一门学问。“会计”这一概念,是人们对会计实践的理论抽象。实践中有会计这种工作,人们把它抽象化形成概念,称之为“会计”。“会计”这个概念产生于会计工作,而会计学则是对会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会计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太古时期的共同体5到今天,上下已有几千年;而会计学的发展历史,则是十分短暂的,即使从1494年算起6,前后也不过几百年。在没有“会计学”的概念时,就有了“会计”的概念,显然就是指的会计工作。“会计管理”的概念,就是建立在“会计就是指的会计工作”这一固有的含义基础之上。

那么,会计是一种什么样的工作呢?从会计历史发展的事实证明,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会计虽然原来是“生产职能的一个附带工作”7,但“生产和生产的簿记终究是两件事”。会计的产生固然和生产活动有密切关系,但它不是生产活动本身,而是人们对再生产过程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生产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讲求经济效益的要求越高,会计工作就越重要。几千年来,会计随着生产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对讲求经济效益的内容和方式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漫长发展过程。到现代社会,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从上古时期直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这数千年漫长的岁月里,对会计的基本要求,就是记帐、算帐,会计一直停留在簿记阶段,只是经历了从计数列簿记的发展。以后有了报表,并有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理论,簿记进一步发展到会计,但仍然是以记帐、算帐、报帐为主要内容。因而对’会计形成“工具论”这种朴素的、直观的看法,是不足为怪的。促即使是事后的记帐、算帐,也不能否认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经济管理的最初形式,就是计数、计量、计算。发展到后来,在记帐、算帐过程中,就包含了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和对经济活动的综合、分析,就更直接具有管理的性质了。

社会发展到今天,经过几次产业革命以后,现在又面临新的技术革命,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的领域也随之越来越广阔。特别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会计已经从事后计算,发展到同时进行事前计算,预测分析,参与决策,加强事中控制。会计工作渗透到生产技术的各个领域和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记帐、算帐已不能概括会计的全部职能。簿记在历史上是会计的一个发展阶段,在今天是会计的组成部分,它从属于会计,只是会计职能的一部分。

目前,西方不少会计专家把会计看作是一个信息系统。如果从信息论的观点去理解,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经济信息,都可以把它看成是各种信息系统。把作为经济管理组成部分之一的会计,也看作是信息系统,是无可非议的。不仅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同样,统计也是一个信息系统,计划也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他各种管理都是一个信息系统。但是,用一种无所不包、如此广泛的概念,表达一种特定的概念,并作为一种规范化的定义来使用,显然是不可取的。问题还在于西方某些持“信息系统论”的会计学家们的会计观,仍然是局限在记帐、算帐的传统观念之中。把会计仅仅看作是一门数据处理的纯技术工作,不具有直接履行管理的职能,只是“输送有关单位的财务信息或其他经济信息,以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和决策之用。”8虽然他们把视野从过去的数据,扩大到了预测未来的数据,但似乎仍然把会计看成是“算盘”、“电子计算机”一样的数字运算工具。英文information一词只是情报、资料、信息,不包含管理的意思。把会计作用局限在仅仅输送信息,显然也是不符合会计工作客观实际情况的。现时的会计工作,不仅要处理数据,提供信息;还要预测前景,参与决策;掌握动态,进行控制;分析效果,考核业绩。即使是处理数据,也不是象机器人那样机械地、直观地记录。而是一种包含会计人员主观能动作用在内的“观念综合”。更何况核算过程之中交织着监督,不是简单地收款、付钱、记帐,还要审查这笔钱能不能收,能不能付,该不该花。正因为先进运算工具的出现,并在会计领域广泛运用,传统的手工式的占用大量入力的记帐、算帐那一套数据处理工作,被电子计算机所代替,并且出现了“会计电算化”的专门学科,工作速度大大加快了,效率大大提高了,同时核算工作量也大大简化了。可以预计,今后会计发展的前景重点已不在于数据的处理,而在于数据的利用,在于对经济活动的预测、决策和控制。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将开拓会计工作更加广阔的领域。会计的预测、决策、控制、监督,将成为会计的主要职能。

粉碎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党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国家从,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从片面追求高速度,转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在经济体制的大改革中,从单纯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由于整个经济形势这些战略性的转变,实际生活中的会计工作,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

第一,经济工作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促使会计工作着重点,从事后算帐向事前、事中转移。会计工作的领域更加扩大,地位和作用更加提高,会计管理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增添了活力,会计工作也空前活跃,新创造、新经验层出不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新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出现,促使经济工作从计划到核算、从控制到分析、从预测到决策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打破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以后,会计工作无论在对外经营和对内管理方面也都遇到许多新课题。在实行利改税第二步改革以后,企业朝“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方向迈出了更大的步子;随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发展,一个新的企业会计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在搞活经济的同时,更要加强监督,更要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法》正式颁发后,将使我国会计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成熟时期和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会计管理的概念。

第四,马克思曾经说过,会计“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9还指出价值决定仍在“劳动时间的调节和社会劳动在各类不同生产之间的分配”意义上起支配作用,而“与此有关的簿记,将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重要。”10所以社会主义会计无论从广度和深度较之资本主义都有极大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必需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管理要强调价值管理。因而,建立一个与国民经济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会计体系,也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急需解决的课题;:经济体制的改革,一方面给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矛盾,会计管理如何在核算微观经济效益的同时,核算和监督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能作用,应该超出一个基层组织,成为社会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体制改革,多层次的经济体制结构,带来社会上会计咨询服务的兴旺。所有这些都将丰富会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在实行对外经济开放中我国的涉外会计有了极大的发展,成为整个会计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于和外国的经济交流增多,世界各国会计管理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也吸收到我国会计管理体系的内容之个。经过博采众长之后,需要融合提炼,加工改造,才能自成一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上述情况告诉我们,既然现实的经济关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那么,反映现实经济关系的概念,也应当不断地校正、改变和更新。由概念组成的理论,也应该达到新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在今年召开的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上提出:要“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管理体系”,要“在国际上形成一个中国的管理学派。”11我想,我国的会计学家们,也应该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关于“会计管理”这个概念提出来以后,由于和传统的会计观大相径庭,引起了一些误解。现在,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需要澄清:

1.有人认为,提出“会计管理”是为了提高会计的地位、鼓舞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推测,会计的地位、会计人员工作的信心,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决定的,概念的产生也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更何况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随着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会计的地位和作用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种客观存在,而不是提出一个概念所能产生的结果;恰恰相反,客观现实中会计地位、作用的提高,是产生“会计管理”概念的重要基础、

2.有人说,不问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就是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就从根本上抹煞了会计的特点。我认为不能这样推理。不同意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的说法,并不等于不重视会计的反映作用,也并不意味着会计不具有提供经济信息的职能。本文前面已经阐明,如果把会计的本质用“信息系统”来概括,以提供信息作为会计的全部职能,显然有失偏颇。我们历来认为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离开了核算就无所谓会计,监督也无从谈起,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基础;而离开了监督,会计也就失去了生命,它是整个会计工作的灵魂。正如同理解马克思关于“控制和观念总结”的论述一样,从职能的重要性来讲,控制是第一位,观念总结是第二位的;从工作的时间顺序来讲,观念总结是先于控制的,会计的监督是融合于核算过程之中的(核算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监督,不需要控制监督而进行核算是毫无意义的。

3.有人把“会计管理”解释为“就是管会计”,这是极大的误会,也违反逻辑常识。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能顺过来、倒过去都可以说的。例如,物资管理可以倒过来理解为管物资;但计划管理,就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管计划;审计监督,不能倒过来说就是监督审计。这位同志把“会计管理”的概念作了“管会计”的解释队后,就宣称这一概念“毫无意义”。如果依此类推,那么“计划管理”这个名词岂不也应当取消。

4.有人说,会计和管理是两个概念,不能捏到一起来,会计是一种整理和提供信息的方法、工具,会计管理是一种由会计人员运用这一工具进行的管理活动。他还举例说,正象企业和企业管理、生产和生产管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会计”和“管理”当然是两个概念,但“会计”和“会计管理”是同一概念,“会计管理”是“会计”这一概念内涵的深化,反映了会计工作的本质属性,是同一概念的发展。如果把“会计”说成是一种工具,把会计管理说成是一种活动,把会计人员“运用会计这一工具,进行会计管理”叫做会计工作,这种概念上的混淆,会使人堕入五里雾中。按照这位同志的意见,逻辑地推论下去,计划和管理也不能捏到一起,是不是“计划管理”这个概念也应该取消。至于会计是管理,早已有人论述过。法国的法约尔(henrifayol)l9l6年发表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中,就把会计列为经营的六种职能活动之一;美国的古利克(lutherculjck)1937年出版的《管理科学论文集》提出的管理七职能论(posdcorb),也包括了会计。马克思的“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更是对会计管理职能的高度概括。

5.有人说,会计本身就包含管理的意思,再加上管理一词,未免画蛇添足,反而损害了会计的本来含义。当然,如果大家对“会计”的含义理解是—致的,都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一词本身就包含了管理的意思,不加“管理”两字也未始不可。问题在于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会计就是记帐、算帐,“会计是为管理服务的工具,至今仍广为存在。为了区别于传统的会计概念,为了突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突出会计的本质属性,我认为加上管理二字,十分必要,此其一。其次,当我们谈到经济管理时,可以有计划管理、物资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人事管理,等等,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会计管理呢?在这种情况下,用“会计”一词较之“会计管理”一词远为逊色,而且表达不了会计在微观经济中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宏观经济中是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本质属性。其三,汉语中这样的用法屡见不鲜,例如,审计就包含了监督的意思,在西方国家就没有“审计监督”这个专用辞。但在我国宪法和日常用语中,经常提到“审计监督”,而且这一用辞概括了审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准确无误地表达了审计是整个经济监督体系中的一部分——审计监督。会计管理这一概念,也概括了会计的本质属性准确无误地表达了会计是整个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会计管理。

6.有人说,会计的概念加上“管理”以后,变得无限扩大、捉摸不走了。问题在于这种“扩大”是否符合实际,是原来会计概念的范围过窄了,还是现在的概念过头了。当然。这种“扩大”不.是人为的,不是无限的。会计管理的范围,只在价值运动范围之—内。所谓“过程控制”并非一切过程,只是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过程,概念本身是抽象的,由会计管理各项工作体现的管理属性则是具体的、可以捉摸的。如果现实中的会计是管理活动,而理论上的会计概念又不是管理活动,那倒真会使人捉摸不走,无所适从。这里且不涉及所管理的各种具体内容是否应划入会计的范围,仅就核算、监督这两项基本职能来说,是否应属于管理职能,如果承认核算、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那么,“会计管理”的概念,既没有“无限扩大”,也不是“捉摸不定”的。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7

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演变一般被称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我们也只承认这一脉络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虽然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但总体而言,他们的研究都是立足于本国资本主义,有其偏颇之处。要了解市民社会概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传播情况,我们需要先了解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传播和演变的基本情况。苏联是第一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苏联的社会主义,尤其是斯大林及其以后的社会主义是存在偏颇的,在一定程度上它没有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早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根本的、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无法再容纳资本主义的生产力了,这一根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无法靠资本主义自身来解决,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产浪费。每个企业家都是“理性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哪个行业能赚钱,他们就会将资本投向哪个行业,但是当众多的资本家将资本投向某个行业的时候就会出现供求相当,或供过于求,即便出现了供过于求,被利益激起热情的资本家也不会停止他们源源不断地将资本投向该领域,因为他们缺乏宏观经济意识,这最终将导致某一行业的生产“供”远远大于“求”,经济危机的发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一边是贫困工人急需生活资料的救济,一边则是大量的物品被浪费,因为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家不可能像慈善家那样将物品白白赠送给工人。这种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社会占有生产资料,要求整个社会对经济有宏观的指导,但资本家不可能将手中的生产资料拱手让予社会,所以资本主义无法克服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社会是发展进步的,未来的代替资本主义的先进社会应该扬弃资本主义的不足,所以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的社会主义应该是有计划的社会,这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这是早期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一些认识,这种认识是以发达资本主义为基础的,而且在马克思看来,社会主义应该是多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起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建立起来。到了19世纪后期,马克思发现地处东方的落后国家俄国革命形势良好,有可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但马克思只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没有来得及做详细论证。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忙于整理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无暇研究在贫困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话题。“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最终还只是设想,没有详细论证。

苏联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难题就摆在了苏联面前。列宁曾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实行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发展商品交换关系,充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等政策,应该说这些政策是适应当时的生产状况的。但列宁去世后,斯大林逐渐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发展出了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的社会主义,在国际上他将这种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向其他国家强行推广。我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就是吸收借鉴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应该说,苏联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模式确实有其优越之处,但这种模式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那就是整个社会缺乏社会空间和社会活力,整个社会都被政治所宰控,企业生产什么,怎样生产都要服从政府指令。这种社会主义并没有融会贯通马克思的理论要旨,而是片面夸大了计划经济的作用。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不可能有市民社会,因为正如前文所说,市民社会是非政府的领域,是以商品交换关系为基础的,这些条件在苏联都不存在。市民社会没有现实基础,逻辑和历史是辩证统一的,所以苏联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几乎没有人关注市民社会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相似,没有社会空间,所以改革开放之前,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很少受人关注,相关的研究文章非常少。改革开放之后,尤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经济社会的管控,社会空间逐渐扩大,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有了,学界也开始关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了。学界关注市民社会理论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的,邓正来和俞可平等学者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在我国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有大量的有关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论文公开发表,活跃在这一领域的著名学者有俞可平、邓正来、郁建兴、韩立新、张一兵、王南湜、李佃来等,也有相关著作问世,如郁建兴的《马克思国家理论与现时代》、蒋红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洪岩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就是典型成果。我国学者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的研究不仅有概念的辨析、文本解读,也有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不仅重视马克思早期著作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也重视《资本论》等著作中的市民社会概念;不仅注重从文本中归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还注重翻译、引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研究,等等。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研究已经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了。总体而言,从市民社会概念在正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命运可以看出,市民社会概念存在一个被边缘化,而后又被重新关注的过程,从这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第一,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市民社会概念之所以不被苏联马克思主义教科书所认同,就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没有社会空间,没有市民社会的现实基础,作为现实能动反映的理论也自然没有为市民社会留下理论空间。而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空间的出现为市民社会理论提供了现实基础,实践的发展需要新的理论范式,市民社会理论逐渐为大家所关注。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也反映思维方式的变迁。在苏联社会主义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的思维方式认定,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否则就是资本主义,这是当时的思维定势,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市民社会、人道主义等理论的深入研究反映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变迁,已经从原来那种思维定势中解放了出来,形成一种新的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思维方式。第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话语体系也在发生着一定的改变。苏联时代和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话语体系主要是无产阶级、计划经济、公有制等等,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一些话语开始发生改变,联产承包、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按劳分配等话语逐渐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话语体系。市民社会概念的被关注就是新的话语体系变迁的一个重要例证。

二、非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者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传播

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并非马恩之后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流派,在非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也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和研究,比如西方马克思主义就是一个典型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派别,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学术派别,它包括观点各异的众多学派。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在美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都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虽然这些研究并非这些国家的主流,但它们也有正统马克思主义所不具备的优点。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关注并不系统,但有三个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即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以及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市民社会派。我们这里就以这三个方面简要梳理非社会主义国家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的关注。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和总书记,也是20世纪最富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葛兰西对市民社会的关注并没有亦步亦趋地沿用马克思的思路,他没有单单从物质关系的角度来理解市民社会概念,他更多地从文化角度,从意识形态领导权的角度来关注市民社会。他认为,市民社会包含在国家之中,“我们往往把国家和政府等同起来,而这种等同恰好是经济—团体形式的新的表现,也就是混淆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的新的表现,因为应该指出的是国家的一般概念中有应该属于市民社会概念的某些成分。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国家=政治社会+市民社会,换句话说,国家是披上了强制的甲胄的领导权。”[7]市民社会属于上层建筑的层次,只不过它是观念上层建筑。在葛兰西看来,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不仅包括以暴力和强制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机器,还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其阶级统治是通过有形的国家强制和无形的文化领导权来实现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的领导权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宗教、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形式来实现的,而实现文化领导权的这些领域就是市民社会。在葛兰西看来,要“剥夺剥夺者”,资产阶级的统治,光靠取得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还远远不够,还要取得市民社会的领导权。如果仅仅取得了国家机器———政权,而没有取得市民社会的领导权,那整个社会是不会认同新的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旧的资产阶级复辟的文化基础还很深厚,所以社会主义革命需要暴力革命和文化革命两个层次。葛兰西还指出,在东方国家,市民社会薄弱,革命只要砸烂反动政权就能成功;而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不仅拥有强有力的国家机器,还拥有强大的市民社会领导权,所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只能够打稳扎稳打的“阵地战”,而不能打速战速决的“运动战”,因为速战速决只会取得机器,而无法获得市民社会领导权。[8]葛兰西的市民社会概念更多地强调文化领导权,这是对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丰富和发展。和葛兰西既有相似性,又有重要区别的是哈贝马斯。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Habermas)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领军人物。他对市民社会的研究既受葛兰西影响,也有重要的创新,他的市民社会概念更多的是结合他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解释的。在哈贝马斯看来,18世纪资产阶级的市民社会就是私人领域(商品交换和社会劳动领域),但“私人领域当中同样包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因为它是由私人组成的公共领域。”[9]35在哈贝马斯看来,市民社会不仅包括市场这样的私人领域,也包含公共领域,他指出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包括教会、文化团体和学会,还包括了独立的传媒、运动和娱乐协会、辩论俱乐部、市民论坛和市民协会,此外还包括职业团体、政治党派、工会和其他组织等。”[9]29这里的市民社会概念和当代市民社会概念较为相近,这样的组织实际上就是一个公共领域,这个公共领域有别于公共权力领域,它是介于公共权力和私人领域之间的一个领域,是公共舆论形成的领域。随着哈贝马斯理论旨趣的转变,他改造了普遍语用学并引入交往范式,将公共领域概念发展成为生活世界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市民社会,以展开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这个时期的市民社会概念排除了私人经济领域,成为不同于政治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文化体系,即生活世界,如果说此前哈贝马斯总体分析框架是“政治国家(公共权力领域)—市民社会(经济领域+公共领域)”,那么这个时期哈贝马斯的分析框架调整为“系统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世界(市民社会)”,以此来分析晚期资本主义就会发现,晚期资本主义最大的危机是系统世界的工具理蚀和吞没了生活世界,因此抵御系统世界的工具理性,重建生活世界的交往理性就成为了重构理想市民社会结构的必要前提。[10]哈贝马斯的市民社会概念虽然也是一个文化领域,但是他毕竟不同于葛兰西,他更多地从公共领域这个角度来关注市民社会。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8

【关键词】经济学;演化;自组织

现今演化经济学家在生物进化论在经济学中如何应用方面存在分歧,国内外有部分学者在认同经济演化这条道路上渐行渐远。大家普遍认同的一点是,经济系统的演化是一个内生性的复杂演变过程,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出相对统一与系统的机制来解释、推动这一变化。争论的核心在于是否应该把生物进化理论特有的适应、选择等概念引入到经济领域。

一、经济演化研究中自组织与传统达尔文主义的对立

对经济演化的看法从观念上基本可分为达尔文式进化支持者与反对者,后者提供了一个替代概念――内生性改变或称为自组织改变。应用生物概念的演化经济学是普遍存在的且有着悠久历史,至少从Veblen(1898)就开始了。在那时,生物进化的想法只是简单地与所观测的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而没有太多令人信服的解释。随着生物进化论与经济研究的联系加深,不少学者认同进化论的普遍价值并认为突变、选择与遗传(后者有时被称为保留)机制是所有开放复杂系统的总体特质,经济系统当然也包括在其中。

其中,Hodgson(2002)是“普遍的达尔文主义”最突出的拥护者,他认为,选择、变异和遗传机制不是生物学所独有的,而应该视作所有进化程序的普遍原则,“达尔文主义原则适用的范围相当普遍,这些原则逻辑上独立于生物学上诸如基因、Dna的遗传与选择在逻辑上是独立的”。Dopferandpotts(2004)andDopfer,Foster,andpotts(2004)对经济演化也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它有一个“起源、应用、适应和保留”的阶段性演进规律。nelson(2006)同意普遍达尔文主义,将它定义为一个涉及变异与选择的动态理论,并指出,它是研究经济演进状态最好的模式。

另一方面,也有人批评达尔文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应用。penrose认为,早在1952年,当时现代演化经济学才刚刚正式起步,学者们正尝试对经济演化进行建模,新达尔文主义理论就已将有缜密思维的行为从研究范畴中排除出去,尤其是经济活动。witt可能是对起源于生物学普遍应用的经济演化概念最有力的反对者,他指出,需要一个更加抽象的概念来解释经济的演进,“演化从最抽象的层面来看,可能与以时间为基础的变化相关”。对witt(2004)来说,生物学上突变、选择和遗传机制在经济学上的意义被某些学者夸大了。witt反对达尔文主义经济学者观点的主要论据是人类行为可以有意识的自我改变,由此,人们不同于生物,可以避免外部选择。

Foster是反对者的另一代表人物。他并不认同选择机制在经济演化中的重要作用,经济演化的原动力来自于自组织的、持续不断的创新,由创新产生的多样性保证了经济的发展演进而不是经济中的竞争选择。同时,他也承认选择行为将引起成功变异的扩散,但他认为这里的选择机制也是自组织系统中的一部分功能。由此可见,自组织概念在某个层面来说,与传统达尔文观点并不完全吻合甚至对立。自组织理论认为经济系统的演化根本不同于生物进化,因为经济行为人能够有意识地对外界变化做出反应。并且,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动力并不是选择,而是以一个持续的、自发的创新为基础,该基础有着自我组织的特征,这与熊彼特的创新观念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二、对自组织两个流派观念的分析

witt(1985,1997),Foster(1997,2000),weise(1996,2003)这些学者用自组织的概念来解释经济演化的过程。在对这一概念的有效性进行讨论时,我们首先要将两种完全不同的诠释的方法分开:第一,对自组织概念最多的解释是基于自组织的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的概括(weise,2003)。第二,Foster(2000)主张的,参考了Kauffman(1993)提出的自组织的进化生物学理论。

(一)“自组织”是一个抽象的物理概念

witt(1985,1997)将经济学上的自组织理论划分为合作和完全协作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协调或“自律性”的特点,经济主体的尝试是想让大家更深地了解其所在的市场环境。正如他们研究价格、购买和购买潜力时增加了供给和需求的协调,为了说明这个过程,witt(1997)建立了一个模型说明引进了新技术如何影响旧的和新的变异型的采用,通过引入偏置参数的使用进一步支持了优越的技术经济的观点,利用多种多样的参数来探讨创新质量的不同如何影响对市场的协调的过程。

这个模型结构建立的方法与weise(1996,2003)提出的来说明经济学上的自组织的控制――等式模型建构的方法相似,weise的模型中更详细地列举了这些作用同时也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些作用。他将四个因素的影响分开:(个人)偏好的作用、整合、非整合和波动,即一个人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其他人(Brandesandweise1999)。整合作用主要是与witt的频率依赖性的观点相对应的,个人的偏好作用可以反映出witt的等式的论点。

(二)自组织概念以及它如何应用于演化经济学解释之一

现在我们讨论下自组织概念是否可以帮助解答演化经济学的一般问题,即将创新引入到经济系统将产生什么新的结论。witt的描述可以理解成为有这么一个内在的刺激产生创新。他指出创新如何蔓延,可能取决于人们获得知识的质量和使用它是否会损失或获利(2003)。

关于witt自组织概念的独到之处,它叙述了重组、改造、变异的相互关系直到现有的变体,并将其命名为知识的利润损失、由于竞争对手的活动、刺激创新,这样的一个关系作为构建自组织概念经济演化和自组织的实际工作过程。但它尚未构建完全的内生经济演化过程。实际上,如何运作以及某个特定部位不同层次如何演变的过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乏一个因果关系解释。

(三)自组织概念以及它如何应用于演化经济学解释之二

自组织概念最早产生于生物化学领域(Foster,1997),Foster随后倡导生物学家Kauffman的一种发展演化观念(Foster,2000)。根据Kauffman(1993)的论断,Foster认为,甚至在生物学的自组织都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元素的进化与衰退的选择。

Kauffman的自组织理念包含着在Foster的文章没有讨论的有关方面――连通性基因。新变异基因的组合可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连通性,基因连通性的匮乏将导致有机体相当稳定,因为对突变生物来说,单个基因不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高连通性会导致惊人的突变,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有该特征的生物难以生存。根据Kauffman(1993),生物体拥有一个中等程度的连通性才可能生存,也是为什么自然选择会产生这样一个适当的演化程度的原因。

三、对自组织两个流派的评价

对于第一种诠释方法,尽管使用相同了的数学工具,学者们强调的是经济的自组织的不同方面。witt探讨的是涉及其协调和完全协调特性的问题,而weise强调了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协同作用的相互关系,个人形成集体的决策依次取决于集体的决策。经济学上的自组织呈基因动态复制模型,没有提供附加的洞见,相比上述两个模型,我们没能看到一个详细的实例。

对于第二种诠释方法,Foster回避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经济体需要有持续的自发的创新倾向,这不是简单地引用熊彼特内部创新机制所能解释的。根据自组织理论,需要把经济体看做一个整体,当把整个经济环境看做一个整体的话,经济演化是一个内生性的现象,但这样做同样回避了演化机制如何在此过程中发挥作用。Kauffman自组织理念对我们现在的启示在于研究潜在的不同程度的连接性,特别是生物进化选择适当的程度上允许了在保证一定稳定性的前提下有机体演化也拥有了足够的灵活性。

四、自组织概念对经济演化研究方法论的启发

普遍达尔文主义的演化观念与自组织的观念两者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达尔文主义演化观念更多的偏重于生物角度、微观层面,而自组织的理论恰恰考虑了人为因素而不是单纯的等待环境的选择,体现了企业与现代经济环境的互动。

不可否认,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已使人们关注的焦点从选择机制转移到变异和新奇创生的自组织机制上,但这没有降低选择机制的重要性。正如霍奇逊指出的,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只是对自然选择理论的修正而非否定,自组织是演化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并不能替代自然选择。两者的矛盾并不如有些学者宣称的那样。

新古典理论认为,对人类总体行为的理解完全可以通过对孤立地来看的“代表者”的理解来达到;但复杂性理论却认为,这是一种“合成的谬误”,它没有认识到在总体行为中所发生的“深层次的”交互作用。

所以,我们在进行经济演化研究时,应该把它视作自组织化运作的达尔文进化,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把微观个体与整体环境结合起来,把企业个体的稳定、创新与外界环境的互动研究彻底,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与达尔文主义密不可分的嵌套动态复杂模型。

参考文献

[1]SylvieGeisendorf.theeconomicconceptofevolution:self-orga-

nizationorUniversalDarwinism?Journalofeconomicmethodology.Vol.16,no.4,December2009:377~391

[2]andreoni,J.,andmiller,J.(1995),auctionswithartificialadaptiveagents.GamesandeconomicBehavior.10,39~64

[3]arifovic,J.(1994),GeneticalgorithmLearningandtheCobweb

model,JournalofeconomicsandControl,18.3~28

[4]Beckenbach,F.(2005),KnowledgeRepresentationandSearch

processes――aContributiontothemicroeconomicsofinventionand

innovation,VolkswirtschaftlicheDiskussionsbeitrageno.75/05,Univer

-sityofKassel

[5]aGeneralmodel,Kyklos,52,573~590

[6]Fosterandwild1996;Foster1997,2000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9

循环经济的概念是1998年从德国引入我国的,之后得到国内各界广泛的关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011年从国家层面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8年我国首个有关循环经济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面世。从概念的引进到《促进法》的颁布,这个过程经历了10年。10年间充分的酝酿,广泛的求证,认真的探讨,使该法的出台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该法从今年年1月1日开始实施,自然应该得到大力的宣传与贯彻。目前与循环经济相提并论的还有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静脉经济等很多内涵相近的表述。它们之间相互包容,但并无一种完全的递进关系。低碳经济注重过程,是手段,是阶段,实质是提高能效、开发清洁能源与发展“碳汇建设”,这是达到生态、绿色的必由之路。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倡经济的发展要与有限的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静脉经济更着眼于资源的回收与利用。循环经济提纲挈领,倡导发展经济要依靠生态资源的循环来实现,倡导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本质上是遵从自然规律的。循环经济最初提出的“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基本涵盖了其他表述方式的内涵,目的雷同,表述清晰完整。以后对循环经济内涵的解释又有“4R”(rethink)、“5R”(repair)之说(对4R、5R或有不同的解释),不过那只是对“3R”的一种补充或延伸,循环经济的内涵并没有大的改变。循环经济的思想可以说萌芽于生态经济。1962年出版的《寂静的春天》(RachelCarson著)描述了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危险,首次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了生态学研究。几年后《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KennethBoulding著)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及“太空船经济理论”,第一次把生态经济理念系统输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98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会议将生态经济作为第一主题写进《环境状况报告》。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Davidpearce)在《绿色经济蓝图》一书中首先提出绿色经济的概念。在“Spaceshipearth(地球飞船)”和“Spacemaneconomy(空间人经济)”的启发下,他又在《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1990)中率先提出了“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的概念。其后,类似的提法也先后出现于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的“循环社会(Recycling-BasedSociety)”和美国的“产业生态学(industrialecology)”。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污染的恐惧,对传统资源短缺的担忧,对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强烈愿望与需求。在80年代中期美国已有半数以上的州先后制定了促进资源再生循环利用的法规,如加利福尼亚州于1989年通过了《综合废弃物管理法令》,1984年美国修订了1976年通过的《资源保护和回收法》,1990年制定了《污染预防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人类对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人类也在不断约束自己,积极实践,寻求突破。1996年德国在《物质循环与废物管理法》中明确表述了循环经济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原则(3R),把整个经济系统当作生态系统的特殊形式,使之不但能与生物圈兼容还能持续发展下去。相比之下低碳经济的概念提出的较晚。2003年英国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要用低碳基能源、低二氧化碳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替代当前的化石能源发展模式。由于2007年联合国讨论制订2012年开始的后京都行动方案,促进了低碳经济概念在世界上的传播。面对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是联合国提出了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凸显了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和气候变暖双重挑战的

传统经济的概念篇10

地球的生物资源枯竭的越来越厉害,自然环境处于持续恶化之中,所以追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的共识。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我国企业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迫切需要改变,同时需要适应绿色的财务管理模式,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文主要是对低碳经济概念以及我国实行低碳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和阐述,对于制约我国实行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再对我国企业的低碳经济的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现状以及问题进行阐述,最后以政府和企业的角度,对于我国如何实行低碳经济下的绿色财务管理给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这对当前低碳以及绿色环保的背景下实现绿色财务管理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低碳经济下的绿色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1.低碳经济的概念

低碳经济指的是基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能源更新的一个需求,也是人类生活方式的变革。所以其内在实质就是利用效率同时创建新的能源的结构,追求低碳经济的绿色的GDp,主要在于技术创新的发展观。传统财务管理的活动只是考虑融资,筹资,运营等,没有考虑到碳排放这一因素,没有考虑到经济环保的问题。在当前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企业需要更新旧的观念,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业务效率,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到碳排放,能源消耗、环保等的问题。

2.低碳经济下转变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不足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的目标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根本没有考虑环保的要求,同时低碳经济也是财务管理的需要。然而,在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企业是理性的经济主体,地球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并非企业的成本因素,对于环保的投入会增加企业成本,降低竞争力。在这一理论的约束,“理性”企业财务管理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的服务,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统一的整体成本效益,容易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及环境污染企业行为。(2)低碳经济对绿色财务管理提出新要求英国在2003年就开始有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意识,所以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概念,同时很多的发达国家也开始纷纷附和,都是为了保护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成为了全球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的经济模式。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将生态成本和资本加入到财务体系中来,这么才能有效的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使得生态的概念可以进入到传统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和决策。当前欧盟已经最先建立好了一个碳排放的体系,可以监控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一个完善的检测系统。可以说,在未来世界各国也将陆续开展低碳环保的财务管理模式,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时代的进步,难以计量碳排放的成本,也难以开展低碳投融资决策,因此,需要开发新的财务管理模型以适应低碳经济的需求。

三、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改革现状

1.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思想不够高

在企业中会计人员的文化层次都不是很高,博,硕士学位罕见,基本企业的会计人员是本科,专科或其他,这种情况势必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这也为实现了绿色环保的会计基础财务管理设置了障碍。目前我国的绿色会计还没有执行和落实,这对于绿色财务的评价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缺乏有效的控制机制

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技术方面显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唉,低碳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首先,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来说,技术创新需要很多的资本的投入才可以进行,但是我国的低碳的项目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临时的资金的贷款,或者是国际组织的捐款,显然资金严重缺乏,没有一个稳定的机制。其次就是金融机构支持低碳项目所作的贡献是不够的,很多的银行不支持低碳的贷款或者项目的融资,就算贷款,数量也是非常有限,所以没有办法满足低碳经济的需要,没有办法满足低碳经济的资金的研发需求。最后,我国在鼓励低碳经济的做法上面还远远不够。虽然出台了相关的低碳经济的优惠政策,但是显然很多时候都没有得到实施。

3.政府的监管与处罚力度不够

政府作为最大的监督者,需要对那些对于环境破坏较大的使用紫环以及消耗资源较大的企业进行监督,可以让其企业在立项之前就通过政府的监督,环境监测和评估,同时生产过程中一些项目需要受到监督,这是非常必要的。政府主要依据企业提供的环境数据,根据对企业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损害加以管制或处罚的状态显然很难以满足对绿色财务管理的需求。然而,受限于政府部门本身的能力,由企业政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很难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进而导致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产生对环境污染的博弈,博弈的结果就是政府部门对于轻微的污染环境的企业无能为力,无法得到政府有效监控的结果。此外,现有的对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惩罚的法律法规是不够的,从而导致企业的法律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压力。政府的支持是不够的。

四、低碳经济下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改革的对策建议

1.政府方面

市场经济有一个看不见的手在牵引,所以在促进市场的竞争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方面都有着天然的竞争优势。但是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如果对于自然资源的孤独消耗的话,那么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于我们的未来的损失也是无法估量的。但是这一概念违背了企业降低成本的要求。作为“理性人”在一个更大的概率上企业会选择放弃的绿色投资和融资,从而干扰低碳经济,“市场失灵”就出现了。(1)建立绿色财务管理的制度环境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等方法以及财政和金融工具多种方法鼓励企业实现低碳经济的投资,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管理。政府需要完善低碳经济的会计制度,适用低碳经济下的成本的概念,设置一些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指标等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创造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文化。当前,虽然环保的概念已经被很多中国人接受,但是由于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的一直沿用,导致了人民对于财务管理的领域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传统的财务管理文化不会突然改变,所以导致了低碳经济的意识还是没有得到全社会的认同,这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的工作。(2)加强低碳经济下的法制建设首先,对于环境保护的法律的建立也非常重要的。虽然中国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而且还存在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立法和司法的问题,如过于宽松的处罚污染环境的企业,对于重污染的处罚也很轻,轻视环境污染防治问题;执法不严的问题大量存在。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善中国的环保法律体系,使法律真正发挥对企业环境行为的巨大威慑作用。其次,加对于绿色税收的征收需要建立法律依据。很多的发达国家很早就采用了这一做法,很显然,我国也应该借鉴这一做法。通过建立中国低碳化的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3)充分发挥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政府需要在低碳经济的环境下发挥指引以及适当的监督的作用。通过政府可以引导企业转变意识,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最大限度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倡导低碳经济的合作。我国还需要加大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最大限度的改善我国的环境的法律,只有这样才可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同时当前对于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多时候由于环境方面的指标没过关,导致了出口不了的情况。这也是由于我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这一方面的概念还没有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的原因。政府还应该建立一个低碳和低碳会计制度审计和监督机制。我国在环保立法和执法明显滞后的存在,尽管政府出台了多项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现有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完全适应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差,处罚是不够的,因此需要细化这些法规。例如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加大执法力度,如果违反了环境保护的法规就从重处罚等措施。制定一些促进环境保护的优惠的政策,这样企业才更加愿意促进整个绿色企业的发展,实现绿色财务管理就是势在必行。对绿色企业实行奖励制度,增强绿色企业的市场的竞争力。在税务方面,对于那些绿色财务管理做得好的企业,实行税收减免的制度,降低其生产成本。同时,给其信贷支持,最大限度的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最大程度的统一化发展。

2.企业层面

(1)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满足低碳经济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绿色财务管理发展的要求,要求企业需要适应当前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的大趋势,满足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摒弃传统的不考虑环境保护的财务管理的方法。参与绿色项目跨越绿色金融管理公司的理念被传播到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推动绿色财务管理的具体经营业务。(2)发展适应低碳财务管理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不仅影响了公司的财务,会计等模块,并与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产业链密切相关,因此,需要进一步整合企业各方面以及财务管理的实施和协调,以满足低碳经济和绿色财务管理的需要,在条件充分的前提应该可以实现全员全程绿色财务管理和绿色运营管理。(3)培植低碳的财务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文化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的核心,是追求人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价值观的目的。全社会应当广泛开展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活动,特别是要加强宣传,教育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使他们充分认识保护环境,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树立企业的社会形象,培养他们的环保理念和环保管理意识,低碳意识和理念逐渐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全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