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理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03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1

关键词:城乡统筹;县域金融服务;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城乡统筹发展计划的提出是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城乡统筹发展的提出不仅是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和谐社会不仅是精神文明和谐,同样是经济发展的和谐。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正是反映了这一精神理念。此外,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也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运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优劣。如果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那么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大动力。城市的经济发展比乡村的县域经济发展成熟些,这也一部分取决于城市金融的发展比县域金融的发展快。要想发展乡村经济就要加强对县域金融的发展。所以,做好县域金融服务发展才能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重大举措。

一、县域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

县域金融的发展并不是顺利的,其发展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不足和缺陷严重的影响到县域金融的发展,间接地也使城乡统筹的发展增加了一些困难。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从政策还是体系的制定上都存在一些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无论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经济领域的改革,都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有发展就有不足和问题。但是任何发展都存在缺陷和漏洞,随着社会的发展,县域金融体系出现了一些问题,县域金融市场的发展不协调,造成县域信贷资金的大量外流,这些都严重的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背离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1.县域金融组织不合理。县域经济发展主要是靠相关金融组织的发展,金融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成效。然而这些金融组织的发展存在许多的不足。

第一,商业银行的作用逐渐淡出。我国的商业银行以追求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的,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逐渐将发展目标有县域领域逐渐转向大中城市,一些基层的机构组织也逐渐脱离。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到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

其次,金融发展不完善,因为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金融运行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定的缺位,例如最常见的农业银行的借贷,有些国有粮棉油的信贷服务常常是垄断的,金融的业务范围过于狭窄,触及的领域也有限,为此金融的服务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最后,是有关农村信用社的问题,农村信用社是一个新兴的组织机构,它是为了发挥商业银行的作用而设立的,伴随着政策性的调整,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也发生了变化。但是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不是很健全,它所吸收的资金有限,无法满足县域金融服务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

2.资金问题。金融的发展需要资金,资金是发展必须的要素。但是对于县域金融的发展来说,资金的严重外流严重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除了商业银行之外,邮政储蓄的作用也对县域金融有吸收资金的作用。邮政储蓄只存不贷使得县域资金大量外流。其次,商业银行上存资金也是造成资金外流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其他的导致资金外流的原因都使得县域金融的信贷资金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除了资金外流,还有就是县域信贷的组织结构不合理。

3.县域金融发展环境欠缺。一个好的信用环境可以促进金融的蓬勃发展,但是在县域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信用问题,信用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借贷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我国的信用环境还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的经济利益常常出现不诚信的现象,这些问题对于金融的信用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县域金融的发展,更加不利于城乡统筹的建设。

二、提高县域金融服务的质量,促使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一直注重城乡的统一发展,目的在于坚强壮大县城的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壮大县域的经济发展,加强金融的服务,不仅加强银行行业在县城的发展,也是金融行业入县城的绝好的时机。为了达到金融服务的加强管理,应该从农民入手,从农民的需求出发,对加强农民的收入,产业的发展提出高的要求,这样才能很快地将完善的金融机构建立起来,加快县城的经济脚步。

1.转变观念,提高县域金融服务意识。相关的金融机构应该加快学习,加快思想的进步,提高观念意识,为了做到这一点,先关的机构就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作为服务行业的责任,始终站在客户的立场上,保持以客户第一的原则。

2.积建立县域经济体制。作为管理该体制的政府,就要充分了解所需资源的优点和劳动力的资质,培养出特色十足的品牌,为了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抓住改革开放环境下新经济的时机,还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建立起具有现代化的企业,鼓励在多方面引导经营,使用科学的方法建立起政府主导的体制。国有企业银行要坚定自己的主要发展方向,改变自己的管理方法,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加大款项的营销力,加强对农业的龙头企业和主导企业的信贷扶持。

3.加强县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企业运行环境,首先,就要保护金融中出现的债权,合理运用经济和政治手段,运用法律的手段,对恶进行制裁。第二,利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新媒体,主导舆论的导向,大力宣传,帮助政府和所有的群众树立正确的观念。第三,一步一步的建立公司和个人的信誉体制,这样有助于银行和金融机构更准确的了解和评价自己客户的信用情况,加强针对性,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的出现。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统一城镇发展计划的实行,作为县域经济的集合点的县城和农村,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假设的主要战场。金融虽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却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如何开展县域金融服务是目前政府和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本文提出的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正是对这一现象的很好的阐述。

参考文献:

[1]孙一峰.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7).

[2]杨林兴.深化城乡统筹加快丘区发展――对四川省金堂县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9(12).

[3]郑晓燕,许晓东,谢元态.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商业研究,2005(16).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2

关键词:“四规融合”实践创新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c)-0190-02

多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之间存在内容重叠、标准矛盾、实施分割、沟通不畅等“打架”的现象。“三规共存,各自表述”使相关联的政府部门及下属机构不易适从,降低了规划实施效能。“三规合一”的改革呼声很高:一是学术界从完善国家规划体系、明晰规划边界和内容、统一数据和规范标准、强化规划审批和协调制度等多方面,对建立“三规合一”规划的编制体系、内容、方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2]。二是我国的一些地方也开始“三规合一”的改革实践[3~4]。

2004年,苏州市被国家发改委列入“三规合一”试点市(县)[5]。在“三规合一”的探索和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苏州市结合地区实际,创新规划理念,走出了富有苏州特色的“四规融合”的规划改革之路。苏州的规划创新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具有示范意义。

1“四规融合”的主要内容

所谓“四规融合”,即通过制度创新,加强各类规划间的融合与协调,充分发挥规划在区域发展和城乡建设中的龙头作用。具体就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将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建设规划有机融合,通过部门之间互通信息,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等规划紧密衔接,促进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指标衔接。规划前期对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趋势、土地资源和能源需求平衡、环境影响评价、公共服务需求等进行了深度分析,结合空间容量、环境容量、保障平衡等问题,明确市(区)主导功能定位和重要功能区,做到规划成果共用、规划指标有机衔接。

二是项目对接。对产业发展规划提出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指标等内容,在城镇总体规划修编时落实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地,同时根据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地均产出,反过来校核产业发展规划中经济发展指标的合理性,通过双向的校核、衔接,使得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实现无缝对接。

三是空间协调。注重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结合,在确保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按照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科学布局城乡各类建设用地;对城乡空间划定了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前提,对禁建区原则上禁止任何城镇建设活动,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重大湖泊及周边用地、山体、水源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生态湿地等生态敏感区。

2规划编制中的创新做法

2.1加强顶层设计

规划编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系统谋划,加强顶层设计。

首先,苏州把“四规融合”的编制作为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强化规划的龙头地位。其次,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规划重点和时序,要求四规做到“同步开展、同步完成、同步验收”和“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第三,构建规划编制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纵向上强调“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的规划层级,横向上明晰各规划编制主体部门的分工和定位。第四是试点先行。2009年,苏州了《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要求23个先导区首先修编产业发展规划、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做到“四规融合”,为市域层面实现“四规融合”积累经验。

2.2构建协调机制

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要求,成立由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等三位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领导办公室组成的规划协调小组,由一位副市长担任组长,负责总体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管理局、规划局和环保局等四部门牵头分别调整修改既有的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和生态建设规划;各部门在专项规划修编过程中,注重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吸纳大专院校专家参与前期研究,委托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参与“四规融合”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通过各部门的协调,使得规划的编制过程成为规划共识的形成过程。根据“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思路,进行补充调研,阶段成果征求各部门意见,使规划更加符合实际,为功能分区、土地资源利用、城镇规划、产业布局、空间管制等规划内容得到多方认同奠定基础。

2.3鼓励基层创新

加强顶层设计,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地方大胆探索。规划政策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注重吸取基层创新经验。

以“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为例,1996年沪宁高速公路苏州段全线贯通前,沿线乡镇就把握机遇,在规划建设中注重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规划与沪宁高速衔接,抓住了“道口效应”和“高速经济”,增强了乡镇的竞争力。基于基层的这一创新,苏州提炼了“乡镇15分钟上高速”交通规划理念,为之后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沪苏浙高速、绕城高速沿线乡镇的交通规划提供了借鉴。“四规融合”编制汲取了“乡镇十五分钟上高速”的理念,从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的高度要求所有乡镇15分钟上高速,实现中心城市30分钟到达各县级市城区,60分钟到达上海边界,120分钟内到达长三角地区任一城市,逐步完成公路网从适应型向功能型的转变,从而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流通、集聚和优化配置。

此外,像“15分钟文化圈”、“15分钟健康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等规划理念都是苏州基层实践的生动总结。

2.4强化规划落地

规划龙头作用能否得到凸显的关键在于规划能否落地。“四规融合”的编制非常重视规划的落地问题。

首先,组织机构上要有保障。成立了由副市长挂帅,由发改委牵头的专门负责规划衔接、协调和监督的机构,为规划落地构建组织保障。第二,“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强调空间对接,在规划界限、功能区划、用地指标等空间指标上实现无缝对接,确保规划在空间上落地。第三,“四规融合”实现由技术型规划向综合型政策规划转变,将关注点转向促进和维护社会的公平、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实现城乡发展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另外,“四规融合”扩大了公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发挥社会各群体的参与作用,把不同利益群体的发展需求落实到具体地块和具体项目的规划制订管理之中,增强了规划的兼容性和适应性。

2.5突出产业支撑

规划引领产业发展,产业支撑规划落实。苏州“四规融合”规划编制的另一创新做法就是突出了产业对规划的支撑作用。“四规融合”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突出了产业发展规划的中重要性。《三年实施计划》要求各先导区必须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没有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的先导区在绩效评估中将一票否决。其他各类规划编制中必须协调好与产业发展规划的关系,没有产业支撑的规划无法通过审批。

3规划实施中的创新做法

3.1制定实施路径

“三分规划,七分实施”。首先,加大“四规融合”的宣传力度,提高对规划实施的认识,切实解决好“重规划制定、轻规划实施”的问题。其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四规融合”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制定近期建设规划,还要将近期建设规划分解成一个个年度实施计划,将蓝图式规划转变为滚动式规划,将技术文件转化为管理文件,从而使规划通过年度实施计划安排予以落实。第三,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苏州制定的《苏州城乡规划条例》和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四规融合”的实施提供了政策保障。第四,理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的体制。完善规划委员会的决策机制,坚持规划集中统一管理,设立规划管理机构,充实必要的人员并将“四规融合”编制和实施管理所需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四规融合”实施管理提供坚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

3.2健全乡镇规划管理机构

“四规融合”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乡镇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管理人员素质,加强规划队伍建设,强化规划实施,确保“四规融合”有序推进,服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的大局。

乡镇管理普遍存在着人员编制少且流动性大、年龄结构老化、专业素质不强等现象,规划人才严重缺乏,不能适应“四规融合”新规划方法的管理要求。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边界逐步向乡村扩展,在征地、拆迁过程以及行政审批和行政诉讼案件中,由于缺乏规范的管理手段和专业化的人员,导致极大的资金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苏州以“四规融合”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大了对乡镇规划机构的改革力度。《三年实施计划》中要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先导区在年内(2009年),一般镇在2010年底前,将镇级管理机构配置到位”。

3.3目标考核管理

2006年7月,苏州正式运行“城乡规划效能电子监察系统”,在新的平台上建立了领导和督察推进机制,实现全市上下联动,推进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在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苏州组织专家以“四规融合”的新理念编制考核指标体系,加大了对规划编制、实施效果的评估力度。“四规融合”注重规划的动态性,在规划期内确定目标、任务,逐步实施,分步推进。通过对各项目标年度完成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测预测,评估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落实情况,找出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明权确责,推动规划实施。

参考文献

[1]张伟,徐海贤.县(市)域城乡统筹规划的实施方案探讨[J].城市规划,2005(11).

[2]郭耀武,胡华颖.“三规合一”?还是应“三规和谐”——对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的制度思考[J].广东经济,2010(01).

[3]余军,易峥.综合性空间规划编制探索——以重庆市城乡规划编制改革试点为例[J].规划师,2009(10).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3

【关键词】城乡风险分担

把重庆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是314总体部署的一大定位和核心内容,也是实现314总体部署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必由路径,不仅对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国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实施肩负着试点、积累经验、示范和带动的重要职责。

笔者认为,城乡统筹的基础和重点是资源的统筹,即要打破城乡和区域界线,实现全市发展资源统一、有效配置,使农村和城市、经济发展滞后和经济发展先进地区都能享有和获得公平的资源配置机会。因此,金融资源作为动员和分配其他社会资源的手段,应在城乡统筹中率先统筹,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一、金融支持城乡统筹的现实悖论

城乡统筹的目标是实现城乡的全面和谐发展,但当前的现状是城乡发展严重脱节,农村经济发展远远滞后于城市。因此,面对此种局面,金融支持城乡统筹的首要任务应是着重支持农村经济,解决“三农”在发展中的资金需求。然而,当前却存在这样一个市场悖论:急需资金的涉农主体不仅很难得到外源性的融资支持,甚至还存在农村内源性资金外流的现实,金融资源紧缺仍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金融市场割裂的原因

以上悖论实质上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并行且不均衡发展的一大现实。笔者认为,此种现状是城乡二元结构下金融服务主体市场化进程中理性选择的结果: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牢固的城乡二元结构格局将市场割裂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且严重脱节、不均衡发展,该局面导致市场化的金融服务主体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机构向城市收缩,金融资源向相对收益高、风险低的城市市场集中。

三、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的构想

如何构建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重点仍在“统筹”二字,即要实现城乡金融资源配置的统筹,打破城乡割裂局面,构建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城乡一体化金融服务体系,重点不在于增设多少专门为乡村服务的金融服务机构,而是政府应主导建立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垫高农村金融市场,使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接轨,使全社会金融资源能在城乡统一市场上实现市场化配置。

(一)打破人为割裂城乡金融市场的观念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来已久,且在客观上催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城市金融市场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界和学术界已习惯于将基于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服务体系作为一个独立分支进行研究,并将金融机构划分为城市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这种简单划分的作法,无疑是对城乡金融市场割裂并行的默许和支持,不仅不符合我国城乡结合类金融机构业已存在和不断发展的国情,也不利于城乡金融市场调控与发展的政策研究与机制设计,与城乡统筹的出发点和目标相悖。因此,应打破这种人为割裂城乡金融市场的观念,将思想从单纯、割裂地研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致力于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

(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

金融支持城乡统筹面临市场悖论本质上讲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因此,建议政府应予以适当干预,但应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政府应在构建城乡统一金融市场过程中起基础性、导向性作用,而资源配置的主要功能仍应由市场完成。形象地讲,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垫高农村金融市场使之和城市金融市场接轨,工作在台面以下,而台面以上的工作交由市场完成。

(三)政府主导建立收益补偿机制以垫高农村金融市场

投资预期收益率低是农村、农业项目对市场投融资主体缺少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应针对性建立相应收益补充机制,适当降低项目投资成本、提升预期收益水平,增加市场投融资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政府根据项目投资回报期、预期收益水平有区别地给予投资商一定的土地优惠政策、财政优惠政策或税收优惠政策;对涉农借款费用给予政策性补贴,以发挥国家财政的金融与经济结构调整作用等等。

(四)政府主导建立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以垫高农村金融市场

第一个层次是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农业生产高度的自然依赖性是金融机构风险的最大来源,健全的农业保险体系将起到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风险的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性保险的投入,并鼓励和扶持商业保险进入农业产业化、种养业等领域,积极开发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保险新产品。

第二个层次是建立农业融资担保体系。以政府出资兴办农业担保机构为主,以财政补贴和其他扶持政策为基础的商业性担保机构和企业、农户互助型担保机构为补充,形成担保形势多样、担保渠道多元的农业贷款担保体系。

第三个层次是建立城乡统筹风险基金。转换政府投资模式,减少对可商业化项目的直接投资,转而建立城乡统筹风险基金,用于对市场化城乡统筹项目的风险分担,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五)探索城乡统筹中“项目组合”融资模式创新

我市在推进城乡统筹过程中,势必涉及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收益不等、风险各异的基础设施项目、工业产业项目和农业产业项目,对这些项目中的单个项目而言,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波动性是比较大的。但是,根据大数定理,如果有选择地将其中一部份项目组合起来,那么收益和风险将趋于确定。因此,我们可以基于“项目组合”,探索一种适应城乡统筹的新型融资模式。

“项目组合”融资模式的主要思路是:政府主导建立项目组合的管理公司作为融资主体,在全市范围内挑选一批预期收益和风险各异,相关性低甚至不相关、负相关的拟融资项目形成“项目组合”。一方面对“项目组合”中单个项目招标、招商确定投资商;一方面通过城乡统筹风险基金、担保或保险等方式对“项目组合”进行信用增级,并以此向市内、国内,甚至海外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融资。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4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城乡和谐发展;城乡金融系统

[中图分类号]F83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8)02-0163-03

[作者简介]刘浩,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融资理论和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湖北宜昌443002)

城市与乡村犹如两个盛了不同容量的水杯,城乡欲达到和谐发展,就必须在城乡这两个水杯中连接上水管,根据连通器原理,两个水杯中的水位因连接了管子的缘故最终将达到平衡(虽然容量不同,但水位高度一样)。金融业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无疑是城乡和谐的最佳连通器,金融具有资源配置和效率导向功能,只要城乡金融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城乡和谐发展的目标就将达到。

一、城市金融体系比较优势

城市金融体系由于经济发展历史缘故,金融运行框架较为完善,在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创新方面都比乡村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得多,城市金融系统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金融机构林立。金融机构作为城市金融体系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重大作用。城市金融机构林立,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和在境内开办的外资、合资金融机构等。

2.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产品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本载体,金融产品丰歉程度直接影响金融体系的繁荣程度。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多种多样,不仅包括传统的金融产品(如大额可转让存单、信托基金),而且包括金融衍生产品(如远期、期货、期权和掉期)。

3.金融创新有力。由于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克服经济环境中各种风险,城市金融领域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不断引进新事物。金融创新的种类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组织结构创新、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

正因为城市金融系统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框架,其比较优势是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1)较强的技术优势。城市凝聚了高端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金融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信息网络建设促使城市金融体系涵盖范围扩大,促使电子金融业务迅速发展,促使结算和清算有效运行。(2)较大的资金优势。城市资金优势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首先是拥有巨额资金。由于城市经济较为繁荣,资金流动性高,资金流通总量较大。其次是有较强的筹资能力。城市金融业发达,筹资能力远比乡村强。(3)持续的人才优势。城市金融业发展离不开一大批专业和富有经验的优秀管理人才,他们能快速全面获取市场信息,人才优势有利于设计统一的管理体系和组建具有良好市场反应的组织结构。

二、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

同样由于经济发展的历史缘故,乡村金融运行还没有与其需求相适应的完整框架。与城市相比处于绝对劣势,它运行的特点是:

1.政策性较强。乡村金融发展程度不高,政府往往对乡村给予政策性扶持,在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配置方面倾向于政策性,如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是以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这些金融机构为主,由于他们一般为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时往往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带有公益性质。

2.效率上偏低。乡村金融体系运行效率偏低,这主要原因在于其性质。乡村金融体系在政府指导下运行,指令性计划较浓,因垄断而导致的寻租行为也有所存在,金融体系背离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致使金融资产效率达不到最佳,效率性偏低普遍。

3.规模化不够。乡村金融体系较为单一。由于乡村本身自然特征,乡村金融体系主要是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金融体系,因信息技术不够普及,金融体系运行成本偏高,各个金融主体相对分散,无法达到规模化经营的目标。

上述特点实际上说明了在与城市金融体系比较时,乡村金融体系处于劣势。但是,对比城市,乡村的下列比较优势也十分明显:

1.地缘优势。地缘是因同属一地而产生的联系,乡村人烟相对稀少,内部人口流动性不强,由于邻近关系和社交需求,农民拥有良好的熟人关系,人与人之间关系较为和谐,一旦某家出现什么问题,整个村落都将传开,因而这一地缘优势使得乡村金融体系信息披露机制容易建立。一方面,由于互相了解,信息相对透明,有利于金融发展;另一方面,如果某人违背信用,则此人必将声败名裂。乡村金融体系所处的环境,在于广大的地缘意识浓厚的乡村市场主体之中,注重地缘意识,有利于乡村金融体系的维护与运行,即是信用意识的作用。利用好乡村独特的比较优势,有利于发展乡村金融体系。

2.人文优势。乡村的自然条件促使乡村重视农业发展,农业因其亲近土地具有天然凝聚人心和加强人们感情的功能,农民淳朴实在的风格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友爱氛围形成。历史上,许多国家都曾组织过合作性质的农庄和互助社,如俄罗斯、中国等。互助合作的优良传统悠久,有利于建设合作型金融体系。

3.后发优势。后发优势是欠发达主体通过发达主体的技术、制度和结构的低成本移植和模仿而迅速赶上发达主体的水平。乡村金融体系相对于城市金融体系发展落后,基于此,乡村金融体系可以利用后发优势有选择地从城市金融体系中移植和模仿金融信息技术、运行制度和金融业结构布局。

三、城乡比较金融系统的构建

1.构建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乡村金融体系基本框架要求乡村金融体系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它主要包括通信技术、金融机构和众多市场主体,没有基本框架,就无法发挥乡村金融体系的比较优势。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构建的前提在于乡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如果乡村交通运输条件、银行等中介机构缺乏,市场参与者寥若晨星,则不足以建立强势银行联盟,从而无法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在建立乡村金融体系框架时,可有不同的模式供选择,比如:建立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的优点主要是:可以获取关于公司和经理人员的信息,进而改进资本分配和公司治理效率;可以规避金融风险,进而促进投资效率和经济增长;能够动员资本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工和生产。建立银行联盟。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关键在于组建大而强的银行机构,建立大而强的银行机构的目的在于与城市金融机构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从而实现平等、公平的体系运行目标,防止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金融体系资源的掠夺。然而。乡村金融机构规模化不够,无法形成强势的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建立货币联盟势在必行。通过货币联盟,实现资源、信息和技术共享,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从而提高金融运行效率。信托基金也是能够在乡村取得长足发展的金融形式。信托基金通常也称为投资基金,主要通过契约或公司的形式,借助发行基金券(如收益凭证、基金单位和基金股份等)方式,将社会上不确定的多数投资者不等额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交由专门的投资机构按资产组合原理进行分散投资,获得的收益由投资者按出资比例分享,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一种集合投资信托制度。信托基金具有集合投资、专家管理操作、组合投资分散风险、资产经营与资产保管相分离、利益共享与风险共担、以纯粹的投资为目的和流动性强等优点。乡村金融市场投资主体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而信托基金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变现性相当灵活,小额资金具有安全性高等特点,有利于乡村金融繁荣。此外,信用互助应是建立乡村金融框架的重要选择。金融业本质上是信用行业,信用是金融发展的基石。乡村金融体系可利用地缘和人文比较优势,开展信用互助,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组建乡村信用协会。通过成立信用协会,对会员信用进行担保,并对会员违约行为进行披露,通过宣传压力迫使会员遵守信用。二是建立信用互助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按不同性质划分(如血缘、地缘和业缘),通过共同担保,化解违约风险。

2.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与乡村相比,城市的金融交易和金融活动是相对“高端”的,其活动的领域应该是着重发展衍生金融。城市金融体系相对完善,较为具备处理风险能力,这主要在于衍生金融工具设计。所谓衍生金融工具,是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高风险性、高度技术性、复杂性等特点。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作用是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速经济信息的传递,其价格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金的有效流动,可以增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能力,有分割与转移风险、提高金融市场经济效率的作用。因此,城市金融体系应大力发展金融远期合约、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等衍生金融产品。同时,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全部中长期资本交易活动的总和,囊括了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主要有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城市金融发展的新兴领域还包括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按照通行的会计准则可以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表外业务产生于承诺或约定事项,其主要业务包括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银行保函、信用证、备用信用证等,这些业务对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处理不当,表外业务将转化为表内负债。城市金融体系较为具备处理表外业务带来的风险,可利用其优点大力发展。

四、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

生态循环的城乡金融系统,要求城乡在分别构建各自金融体系时是要有金融生态理念,而金融生态理念又要求金融业生存发展应处于一个和谐、统一的社会经济环境之中,通过打造和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降低金融风险,进而推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支持体系、金融运行体系和金融政策体系三者有机结合的综合系统,金融生态理念的落实关键在于三者的和谐统一。

根据生态循环的要求,城乡金融和谐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是要实现城乡金融体系生态平衡。城市与乡村金融体系彼此关联而又相互影响,城市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乡村金融体系的制约,乡村金融体系的发展受到城市金融体系的指导,两者和谐发展,必然要求建立和谐的城乡金融生态系统。城乡金融生态系统依赖于城市与乡村金融的互动平衡,二者之间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城市金融体系对乡村的指导和支持。从长远来看,乡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必然依赖于城市金融体系的支持,原因在于强势银行联盟通过信息垄断而收取信息租金和保护关系企业会妨碍创新,另外,管制较少的强势银行联盟有可能会与公司的一些经理勾结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并阻止有效的公司治理。因此,银行为主的金融体系由于存在自身劣势必然依赖于市场的支持。从释放经济增长所累积的风险和避免发生经济危机的角度看,银行体系非但不能提供一种将风险释放到系统之外的内在机制,而且其自身内部风险的最终释放还得依赖于城市以市场为主的金融体系提供的流动性和风险分担功能。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建立有利于实现城乡金融生态循环和两者和谐发展的金融体系,有赖于城乡比较金融系统支持体系作用的发挥。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职能科学定位。政府是城乡金融系统中的主导力量,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有一整套清廉高效的行政机构。城乡金融系统作为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政府应担当起组织者的作用,在处理城乡金融体系联系上将有所作为。同时,区域政府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将乡村绿色GDp和人均收入水平纳入考核指标中。在职能行使方面,应注重发挥市场的功能,对金融业给予必要的行政服务支持。

2.信息技术广泛普及。在金融发展领域中,信息技术对金融发展具有先导作用(最新信息快速传递功能)、“软化”作用(实现网络管理功能)和优化作用(资源整合功能)。城乡金融系统运行,离不开金融信息高速公路支持,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结算电算化,从而降低运行成本。信息技术已在城乡中广泛普及,特别是乡村信息建设要依赖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在乡村信息建设中涉及到的资金费用应给予扶持和优惠。

3.货币政策有效实施。国家货币政策调控能力较强,能有效地处理好城乡经济发展和物价稳定的关系。城乡金融发展具有极强的脆弱性,特别是乡村金融体系更具有不稳定性,当发生通货膨胀时,乡村金融体系因其相对弱小,无法应对物价急剧膨胀的风险,这就要求国家货币政策在实施时特别要注重稳定物价,通过多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调控物价水平。同时,还需密切关注货币供应总量、利率政策的变化和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陶玲琴,王振龙,等.比较金融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杨胜刚.比较金融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傅崇兰.城乡统筹发展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4]王世军.比较优势理论的学术渊源和评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3).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5

脱贫攻坚战已取得全面胜利,“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让贫困治理平稳转型,融入以乡村振兴为旗航的舰队序列,不仅仅只是工作内容的衔接,更是思想理念的衔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衔接。

主次位移的衔接

2020年前,需要集中精力、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转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贫困治理将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随着“三农”工作主次位移,应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把政策取向和着力点逐步转移到乡村振兴上来,由攻坚战转为持久战,由脱贫攻坚的突击性、特惠性、局部性,转为乡村振兴的渐进性、普惠性、整体性,在工作体制机制、职能配备、工作思路、工作方法等方面都要调整,向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聚焦发力。

时空拓展的衔接

在时间上,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扶持政策不能断崖式下降。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中央已经明确设置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综合考虑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低收入人口基本保障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把扶贫工作全面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体部署、一体推进。

在空间上,相关政策举措要由片状、点式转换成全域、整体的覆盖。如金融扶贫的重要手段是扶贫小额信贷,即向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内、3年期以下、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有效缓解了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但其服务对象特定,且局限于信贷手段,无法满足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多元化金融需求。脱贫攻坚结束后,一方面,应当在做好存量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接续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将扶贫小额信贷调整升级为乡村振兴小额信贷,服务对象扩展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小微企业和小农户,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利率及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应当将以往重点突出扶贫小额信贷的金融扶贫体系逐步转变到涵盖信贷、直接融资、保险等领域的多元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体系。

保障与发展优先顺序转换的衔接

脱贫攻坚是“基础版”,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是保基本、兜底性要求,主要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其对象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贫困户只占农村人口的一小部分,他们在奔小康的路上没能跟上步伐。乡村振兴是“升级版”,主要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瞄准的目标是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向农村所有地区所有人口,通过解决发展不充分问题,化解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人民共同富裕,是高质量、高品质的追求。

政府、市场、社会角色功能转换的衔接

脱贫攻坚目标是使贫困群体脱贫,乡村振兴目标是使农民群体致富,脱贫与致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脱贫是公平问题,致富是效率问题。脱贫是政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职责,致富是市场规律、能力角逐的结果。脱贫,必须采取特惠性政策应保尽保;致富,应该运用普惠性制度实行公平竞争。脱贫,不论有无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有贫即脱;致富,只对具有发展意愿的群体帮扶支持。脱贫,必须微观,精准到户到人;致富,只可宏观,针对大环境,搭建好有利于致富的市场平台。脱贫,不论何种情况,政府需要真金白银,立马兑现;致富,政府只可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渐次推进。

在脱贫攻坚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导,乡村振兴则需要“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各自发挥作用,政府、市场、社会应各司其职、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确保“三驾马车”三位一体。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等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的功能。政府必须克服“包打天下”的思维,主要应在搭建平台、创造环境等方面下功夫。

特惠与普惠的衔接

脱贫攻坚是针对特定区域、特定群体;乡村振兴是针对农村所有地区、所有人群。通过脱贫攻坚,原来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发展水平都提高了很多,而周围的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非贫困户,本来情况差不多,因为没有享受脱贫攻坚政策,现在差距越来越大,社会反响强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做好特惠与普惠政策的衔接,合理兼顾各方利益诉求,通过普惠性制度安排,处理好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政策均衡问题,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突击性与常态化的街接

脱贫攻坚是突击性的工作,打歼灭战,采取尽锐出战等超常规方式推进,阶段性特征明显,现有的工作部署更多聚焦于短期性、阶段性目标任务。乡村振兴是常规性的工作,打“长久战”,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根本性、持久性,工作部署是从总体角度提出的全方位思路。乡村振兴是长期的历史性任务,不能用突击战的办法推进。因此,必须做好突击性与常态化的衔接,把脱贫攻坚工作中管用的制度安排、好的政策措施延续好,使这些制度进入常态化、常规性的运作,靠制度来保障、靠法治和政策的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点位精准与宏观规划的衔接

点位精准是在脱贫攻坚中的理论创新,对指引脱贫攻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的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既是工作标准,又是工作要求、工作目标,更是一种思想理念、思维方式,启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全面深入系统地贯彻精准理念。比如,乡村振兴宏观战略的五大目标任务中,应先从环境治理入手,整顿村容,清除垃圾,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就是点位精准。乡村振兴规划在排兵布阵中如何做到点位精准,要借鉴脱贫攻坚的精准理念,根据农村的现状,分类推进,防止“齐步走”、“一刀切”,避免千村一面。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6

摘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坚持统筹规划与有序推进、共性均衡与个性鲜明、联合共建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等重大策略原则,从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建立健全城乡党建资源整合系统、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等方面入手,全面设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路径。

关键词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基层党建模式的重大创新。目前推进这项工作面临着思想认识、城乡体制、组织领导等多方面的困境,是基层党建领域内的一个难点问题。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从改变城乡党建自成体系、相互分割的状态入手,按照城乡党建工作目标相协调、工作部署相呼应、工作成效相促进的要求,建立健全与城乡统筹发展的经济社会体制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体系,以形成城乡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新的工作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科学发展观走进党建基层

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无论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还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都是协同合作。目前,相关机构提出构建城乡党建新格局,就是科学发展观在党建领域的新突破、新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显然是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髓运用到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过程之中,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体化开展。

(二)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

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发展,能够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并可以在实现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加快走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乡基层党组织要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自己主动联合起来、凝聚起来,走出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的一盘散沙状态,首先推进城乡党的基层组织的联动与合作,着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统筹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进入现代化步伐

为了加快我们党进入现代化的步伐,充分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就要求我们相关机构应加快构建城乡党建的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谋划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城乡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将城乡党组织之间“水是水、糖是糖”的界限分明关系溶化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互相交融的“糖水”关系。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问题所在

(一)固有思想观念束缚

传统的观念认为,城乡基层党组织、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在存在发展的基础上是截然不同的,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是两极对立的社会,城市基层党建与农村基层党建是不相融的。城市有城市的党建基础,农村有农村的党建基础;城市有适合城市的基层党建模式,农村有适合农村的基层党建模式。原有传统观念城乡区分很明显,认为城乡是两极对立社会,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有适合自己的基层党建机构,无法实现融合。

(二)不同体制的束缚

由于计划经济在我国施行很长一段时间,这就使得在分配利益的层面上城乡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利益分配,导致城乡构建起不同的经济管理体制。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剪刀差”政策,城市社会对乡村社会的剥夺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城市市民的利益需求与乡村农民的利益需求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本来应该仅仅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仍然没有根本性改观。

(三)相关理论不健全

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在我国还没有全面实施,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依据也是十分欠缺。缺少强大的理论支撑,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也遭遇许多问题。

(四)组织领导上的困境

由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是一个全新的格局,目前还未确定直接领导部门,在一些政策的实施上缺乏领导力度。所以,应该考虑组织一个全新的部门进行管理。但目前,对于组合的新部门党委组织部还存在分歧,意见无法统一。

三、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途径

(一)大力普及党建知识

受到传统观念的冲击,使得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遭遇巨大挑战。为了更好地进行党建新格局途径的发展,就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观念、思想认识问题,大力普及党建知识,打破传统观念,为其他发展措施做好铺垫工作。

(二)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

统筹城乡党建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准,只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摸索前进。要根据城乡的地域特点、单位性质作为基础,按照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党员和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利于扩大工作覆盖面的原则,创新我们的党组织方式。

(三)完善党建理论

党建新格局的发展很大的制约因素就是缺少理论支撑,所以相关部门应给把重点放到理论基础的研究上,完善相关理论,让党建新格局可以得到理论支持,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四)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领导体系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7

关键词:十文化一体化对策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经济、政治、社会、外交等方面发展进行了全面精心勾画,并提出了具体有效措施。单就文化而言,十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表现在它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还表现在它对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更全面认识。

一、十报告中的文化建设要

从报告中,能体会到文化建设的三重意义:其一,它是民族的血脉。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历史,五千年历史创造了璀璨中华文化,而璀璨中华文化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中华文明是至今四大文明中唯一没有断流的文明。辩证摒弃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又是中华民族昂首走向世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资源。其二,它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当它成为一种科学核心价值观时,它是精神动力、吸引力,是软实力;当它转变为文化产业时,它又是物质生产力,是硬实力。其三,它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既是人民信念、信仰之源,也是人民丰富生活之源。随着改革开放与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显得越来越重要。就此而言,发展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是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文化建设也是民生建设。跟报告其它内容一样,在文化建设问题上民生意义也显得特别明显。它既表现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上,又表现在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上。报告明确提出,文化建设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化全面发展。只有多创造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富有活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来源于百姓需求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只有让百姓亲切可感、可享用到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才是有价值的文化内容与文化形式。

二、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内涵

文化一体化就是通过对文化事业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等措施,达到不同文化的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繁荣。文化一体化不是文化一样化,它允许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性。长期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情况是,城市始终处于主导和中心地位,与城市日益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相比,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大大滞后于城市,农村的文化体系不断被边缘化。因此我们所说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城乡文化事业统筹规划、协调发展、资源共享、共同繁荣,不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基本享有同样的文化权益。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既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三、当前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的原因分析

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过程中,城乡文化一体化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准确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准确主要表现在:

首先,只有总体目标或远景目标而缺乏阶段性推进目标,影响了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城乡文化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必须将远景目标与近期目标、中期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持之以恒,不断创新。

其次,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物质文化的发展目标与非物质文化的发展目标存在失衡的现象。在郑州市一些地方政府的眼中,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切,经济增长率就是一切。其关注的是具有立竿见影效果的高楼大厦和越拓越宽的马路,而忽略抓了看不见、摸不着、见效慢、与官员的政绩的挂钩效益不大的非物质文化发展;再者,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城乡文化功能定位失衡。

2.发展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郑州市城乡文化发展的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以说,体制问题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

首先,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是造成郑州市乡村文化落后发展的重要原因。

其次,郑州市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体制方面表现为管理分工没有统一规划,致使资源严重浪费。郑州市农村文化建设责任分属多个行政主体(部门)。在县一级,县广电局负责电视广播,县文化局负责群众文化,县体育局负责群众体育活动,县委宣传部负责群众文化宣传工作。

3.运作模式单一化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运作模式单一化主要体现在:偏重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单向推进模式,而忽视与自下而上的市场主导型的推进模式相结合,进而形成城乡互动的双向推进模式。

4.协同管理创新不足

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2012年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创新一定要从宏观入手并坚持将管群众向群众管进行转变。然而在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这一过程中,缺乏一体化的民间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

5.联动机制建构不力

首先,文化产业机制的缺乏。一方面在一些地方政府的观念中,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而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这就使得当地不能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资源分散和集约化程度低是阻碍郑州市城乡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另外一个瓶颈。

其次,文化评议机制的不健全。文化发展的绩效评议机制对于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起到监督管理和激励约束的作用。

最后,文化互动机制的欠缺。从目前的状况看,郑州市并未很好的做到上述两种文化模式的有效结合。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导致郑州市城乡文化发展呈现出“两张皮”的现象,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市场二者割裂,市场对接构建不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互动格局还未形成,影响了城乡一体化的向前发展。

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对策

郑州市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大力推进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把握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具体的工作。

1.政策法规的完善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思想保证

文化建设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新形势下开展文化工作做出了部署。

2.经济的大力发展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物质保障

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加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必要的物质基础。只有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进一步增强精神文化需求。

3.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引领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4.政府统筹规划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航标

政府规划城乡文化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城乡文化共建、共进、共享。宗旨就应该是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完善,在城乡文化互融互鉴的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要形成资源融合、产业融合、人力融合、服务融合、管理融合等城乡文化的大融合理念。

5.联动机制的完善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互动发展过程,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因而在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应当校正“城市偏向”,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城乡平等发展战略,完善城乡文化市场互动机制、城乡一体的文化投入机制、城乡文化人才交流机制、城市对农村的文化援助机制等,进而实现郑州市城乡联动的有机结合。

6.协同管理创新是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抓手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的更新,也是政策措施的变化;不仅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也是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的调整;不仅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也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光伟.中国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与规划建设调研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景新等.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张凤华.从冲突到和谐:城乡一体化中的农村文化发展[J].江西社会科学,2012(1).

[5]曾菊新,祝影.论城乡关联发展与文化整合[J].人文地理,2002(4).

[6]高善春.论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8

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强调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来谋划发展,促进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论,最具有时代特点的集中体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流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作用”的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因此积极探索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使此项工作落到实处,20xx年12月,县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县各级基层党组织中开展互帮互助活动。提出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格局,立足机关实际,县直机关工委以联系村、帮助村、带动村的方式,以“五携手”为载体,组织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同挂钩村深入开展党建互帮互助活动。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后,如何扎实推进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活动,结合实际,我谈几点认识。

一、要有明确的基本思路。要以县直机关党组织与挂钩村当前工作有机融合起来,拟定城乡组织建设发展目标,加强农村党员管理为突破口,实现城乡党建工作观念、资源、工作三者有机统一,建立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城乡互动的基层人才工作体系,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服务体系,城乡联动的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城乡合作的党组织互帮互助五大体系,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推动城乡区域互动,形成城乡组织共建,党员互补,资源共享的新局面,实现城乡党建工作融合,达到提高、协调、和谐发展。

二、要树立三个观念。一是要树立县直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协调发展的本体观念,树立转变城乡二元化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融合为一个整体来对待,从思路强化、制度设计、经济社会发展等统一一盘棋,整体推进、协调发展,二是树立县直机关党建与农村党建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在落实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中,树立党内平等观,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环境、文化素质,心里等方面城乡差别,坚决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的现象,单位党组织必须公平对待城乡所有党员,县直机关单位党组织要主动把农民工党员纳入管理的服务范围,教育引导农民工党员树立自增、自强、自信意识,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三是要树立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观,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社会发展和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从创新机制,丰富内容,改进工作方法等,使党的基层党建工作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9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时代背景;内涵;路径

城乡融合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剖析城乡分离及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基础上,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进行批判吸收之后,提出的理想社会图景。在这个理想社会里,城乡之间的对立将会消失。马恩城乡融合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那么,马恩城乡融合理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社会情形,它提出的时代背景、主要内涵、实现路径有哪些?

一、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城乡融合理论既是一种对于现实的批判,又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其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基于资本主义城乡对立的现实批判。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得支配地位的时代,目睹了社会化大生产对社会产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也见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背景下尖锐的城乡对立。当时城市已有人口、生产工具、资本和享受的集中这一事实,而乡村则是隔绝孤立和分散。由于城乡尖锐的对立和矛盾,资本主义时期城乡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行分析,指出了城乡分离和对立的必然性,进而提出了城乡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马恩城乡融合理论的理论背景是基于对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托马斯・莫尔、傅立叶和欧文等人的“城乡一体化理论”思想的扬弃。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但没有能够认识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性,因而也就不可能科学地说明未来社会的社会形态,号召无产阶级资本主义制度,这也就决定了他们设计的种种解决城乡对立和矛盾的方案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和谐社会中是没有城乡差别和城乡对立的,城市不是农村的主宰,乡村也不是城市的附庸,二者是平等的”[1]观点的基础上,从当时尖锐的城乡矛盾出发,深刻阐释和揭露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本质,阐述了城乡融合理论的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

二、理论基本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指的是“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2]。实际上指的是城市和乡村相互吸收各自生活方式优点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理想状态,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笔者认为城乡融合理论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点:

1.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城乡融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其高度发达的产物,它不仅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更是一个“消灭分工”的范畴,即打破旧式的工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工格局。城乡融合是发展新型城乡分工,“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相互联系和相互补充,实现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广泛联系和融合发展的历史范畴。

2.城乡人口均衡分布。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是一切进一步发展的障碍”[3]。在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阶段,必须改变这种对立的状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城乡融合这一历史范畴别强调要使城市和乡村的人口尽可能均衡分布,避免诸如“城市病”此类现象的发生,还原人与自然的原本联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3.城乡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相互融合与统一。城乡融合是“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4],即城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相互融合和统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本身就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应该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果要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5]。

三、理论实现路径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这样说道:“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这些条件还须详加探讨)。”[6]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实现城乡融合的路径有以下几个层面:

1.社会层面:进行计划调节,实现城乡融合。合理布局大工业生产力,促使工农业实现新的联合,保持城市合理发展规模,均衡分布城乡人口。恩格斯在《反杜林论》和《论土地国有化》中阐述了合理布局大工业生产力和工农业实现新联合的思想。在通过调节人口平均分布来实现城乡融合思想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受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该理论的,并指出:“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7]。

2.文化层面:通过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融合。马恩指出:“‘从事农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一些人’的前提一定是有着体力、智力和极高思想道德素质综合发展的人”[8]。因此,必须把教育作为一种手段来消除旧式分工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对人们进行义务教育和产业教育。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鲜明的论述了这一观点:“所有的儿童,从能够离开母亲照顾的时候起,都由国家出钱在国家设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产结合起来。”[9]明确表明了教育不仅可以消除旧式分工造成的畸形发展,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包括产业教育和义务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交往层面:以加强城乡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为基础,实现物质和精神的统一,进而实现城乡融合。一方面,物质交往不仅可以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加速工农业之间的融合,缩小城乡差距等发面发挥重要功能,也可以在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上,缩小城乡之间的空间距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精神文明交往作为物质生产交往不可缺少的影响因子和服务者,不仅可以改变农村居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提高其素质,而且也能够传递先进的科技文化,促使城乡之间趋向融合。(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

参考文献:

[1]周叔莲,金培.国外城乡经济关系理论比较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68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3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0页.

[5]刘易斯・芒德福:城市文化,转引自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D].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505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105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城乡融合发展理念篇10

关键词:长沙市望城区;撤县设区;城镇化;城乡一体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5-0129-02

1城镇化引领是实现望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途径

1.1城乡一体化

继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想之后,十七大又强调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作为农业大省,湖南一直把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十分注重统筹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统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共同发展、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

2009年11月,长沙市委第十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长沙市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纲要》指出,按照主城区――都市圈――城郊带分类指导,努力实现空间形态上城乡有别、社会形态上城乡一体。中心区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带动先导区、望城县城、长沙县城等都市圈融入中心区,鼓励浏阳市区、宁乡县城发展成为功能配套、环境优美的中等城市。

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望城县,设立长沙市望城区,望城原有职能、体制和区划不改,实行“城乡一体”的管理体制,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省长徐守盛亲自为望城区授牌,并强调:望城县改区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一块肥沃的“试验田”,要统筹推进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最终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发展。

1.2城镇化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城镇化现象,实际上是由于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的组合。本文认为城镇化的涵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城镇积聚和转移;农业用地向城镇用地转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

1.3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乡一体化,出发点是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动态过程看,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要求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大历史任务的协调推进。促进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互动的。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历史阶段,城镇化必然深刻的影响城乡关系的变革。

近年来大部分地区城乡发展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就必须加快城镇化步伐。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并已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就必须推进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别。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新时期提高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率,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和农民增收问题的必由之路,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根本措施。

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十二五”时期“沿江建设、跨江发展”的战略思路,大力推动长沙发展由“五一大道时代”走向“湘江时代”。凭借撤县改区的历史机遇,“十二五”时期无疑是望城实现弯道超车的黄金时期。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将是望城新一轮的发展任务。当前望城的城镇化率为43.8%,中共望城区委第一次党代会提出至2015年城镇化率达55%以上的目标,城镇化将成为望城发展的首要任务。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撤县设区背景下,望城应该走城镇化引领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

2目前望城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望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先后进入全省三强、中部十强和全国百强。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规划指导性不强,管理水平待提高

近年来,望城的城乡规划事业发展迅速,规划基础不断夯实,规划覆盖率大幅提升,但与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法定规划体系不完善。近年望城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各层次规划编制数量较多,但通过法定程序批准实施的较少,且对上位规划的服从以及各规划之间的协调衔接不够,尚未形成完善的法定规划体系,缺乏规划战略指导意义。二是规划编制水平和质量不高。望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管理部门为弥补过去规划基础薄弱的问题,密集组织编制各类规划,片面追求规划的全覆盖而忽略了规划编制中的基础调研、方案审查工作,规划缺乏更新更高的理念,质量不高,前瞻性不够,导致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不强,规划调整现象繁多,影响规划权威性。三是城镇建设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强。在具体实施城镇开发建设过程中,缺乏城市建设的精品,规划对建筑立面、建筑色彩、建筑造型、沿街风貌的控制还有待加强。

2.2功能层次不明显、发展定位不清晰

一是缺乏宏观性。比较重视单一城镇的发展,而忽视城镇体系的宏观布局,缺少从整体上对各乡镇功能层次和发展定位的研究。二是缺乏协调性。各乡镇之间的联动不够,仍处于各自独立发展的阶段,尚未建立协调互补的发展机制。三是缺乏独特性。城镇建设往往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甚至一味好高鹜远,盲目追求“高、大、全”,导致城镇建设“千镇一面”,缺乏特色。四是缺乏精细化管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与先进地区差距不小。城镇管理观念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涵,建设项目决策草率,缺乏科学性、前瞻性,“拆了建、建了拆”现象比较普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镇规模,忽视功能的完善和品位的提高。

2.3基础设施不完善,承载功能不强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具有物质载体的城镇基础结构系统。尽管经过我们过去的努力,望城城市建设有一定突破,但与长沙其他市五区相比,我们的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特别是在基础设施、要素供应、公共服务等方面,尚未与市区完全融合。由于地方财力薄弱,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总量仍然不足,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无法满足城镇建设提速提质的资金需要。城镇功能还不完善,在居住、求学、就业、医疗、交通、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的绿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方面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2.4产业支撑不强,发展后劲不足

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产业结构的演进是其基本动力之一。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吸纳劳动力就业,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进而推进城镇化的发展。望城目前处在城镇化发展的中期阶段,2010年城镇化率为43.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8.5:70:21.5。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望城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二产业的产值与第三产业的产值相差较大,第三产业比例偏低。尽管望城经开区、铜官循环工业基地等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但我们仍未形成有效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尚未显现。现代商贸业、服务业、物流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较慢,对经济总量的贡献还不够多,发展后劲不足。

3新一轮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

3.1高起点规划为龙头

按照城市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宁可“穷建设”也要“富规划”。一是加强城镇体系规划研究。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编制统一协调的城镇体系规划,突出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布局上确定好城镇的地位、性质、功能。二是提升规划理念。在城乡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以进取的姿态接轨区域发展,以积极的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同时以本土的视角弘扬望城特色。注重融入都市区过程中城镇空间形态研究,深入挖掘望城自有的文化内涵,充分保护和利用山水自然禀赋,倡导“有机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和“反规划”理论,创新规划编制新方法和新理念,进一步提高望城规划质量和水平。三是加强规划管理。要创新规划管理方法,提高规划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对城市重要区域、城镇重要节点、城市交通干道两厢的建筑风貌控制和管理,建立科学的规划评判体系,切实提高规划的专业技术水准,塑造符合城乡发展特征的建设精品。

3.2片区式管理为手段

3.2.1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

城镇化过程中,各乡镇为加快经济发展,往往会无论自身是否适合发展工业也硬着头皮上项目,导致了布局分散、集聚度低以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问题,配套设施项目也存在一定区域内重复投入、浪费资源的问题。杭州市余杭区的组团机制体制改革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按照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规划空间布局,余杭区有“一副、三组团”的建设任务,即临平副城、余杭组团、瓶窑组团、良渚组团。余杭区按照城市化引领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来发展,通过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成立了组团党工委和管委会,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考核机制和相关工作的运作机制,对组团机制体制进行改革,让“组团”从概念落地实体,形成区委、政府――组团――乡镇(街道)的管理体制,改变以往‘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产业分区集聚,实现各功能区特色发展,促进各组团内部的有序开发和组团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推进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

3.2.2片区式管理模式探索

借鉴杭州市余杭区组团机制体制改革实例,本文认为望城可以探索片区式管理模式。即将望城划分为“一组团、四片区”。一组团是指高星组团,包括星城镇、黄金镇和高塘岭镇;四片区分别是大众垸片区(新康乡、格塘镇、乔口镇、靖港镇)、白乌片区(白箬铺镇、乌山镇)、丁桥片区(丁字镇、桥驿镇)和铜官片区(茶亭镇、铜官镇、东城镇)。由区委常委兼任各片区负责人,初期片区管委会以协调片区内规划、国土、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事务为主,然后逐步过渡对片区事务进行统筹管理,区委、政府根据片区功能定位确定片区发展目标和任务,片区再根据各自范围内乡镇发展特色来进行统筹安排和目标任务分解。片区管理模式能促进各片区的良性发展,符合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区(圈)演化过程的分析研究,使望城能借助长沙市都市区空间结构重组的机遇,将自身培育为都市区的副中心,强化都市区与成长区城镇发展的互动机制,建设好副中心与专业化特色城镇。一是拓展资金筹措渠道。由区政府在先年年底组织国土、规划、征拆、工务、发改等部门和各产业园区对第二年的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征地拆迁和重点工程铺排工作进行集体研究和统筹安排,让土地批回一宗,征拆完成一宗,配套完善一宗,熟地出让一宗,提高土地熟地出让率和土地经济价值;要整合和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利用城建投、水利投、交建投等融资平台,既参与土地一级开发,又涉足二级市场和工程建设,成为政府融资的重要渠道;要拓展战略合作,通过战略合作,来缓解近期建设资金压力,尽快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快打造城市亮点。二是改革乡镇考核办法,完善片区及乡镇考核机制。在继续执行现有乡镇考核体系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片区考核机制。“一区四组团”乡镇考核得分由单独考核得分和片区考核得分两部分组成,各占一定的权重。片区考核主要包括规划实施情况、项目建设情况、资金运营情况等,由各片区管委会对区域内的乡镇进行考核,区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审核。三是优化片区内派出机构设置,逐步实现“放权发展”。以“权利下放、重心下移”为原则,加快规划、建设、国土、公安、财税、工商等部门的片区机构建设,优化区直机关派出机构设置,实现“放权发展”。对派出机构实行双重管理,即具体业务由区直部门垂直管理,工作考核由片区管委会负责。

3.3城镇建设为着力点

进一步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镇建设档次,完善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商业、医疗的配套发展。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与都市区的融合对接。应强烈要求省、市加大投资强度,进一步扩大各项战略合作,加快对外交通、过境交通、轨道交通、骨干路网的建设,拉开城市发展空间骨架,尽快形成综合交通体系。如:城际铁路、城市轻轨、枫林西路(三期)、黄桥大道跨江东段、先导区联络线、芙蓉北大道、西线大道(南北向,经大众垸达益阳市)、过江通道等。二是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排水、通信、垃圾处理、道路交通等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要有超前性和扩展性,要按照远期城镇规模和人口负担来规划建设,避免只顾眼前利益的重复修建,紧迫需要解决的是旧房改造和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三是围绕全面小康目标提高建房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城镇公共绿地、草地、体育运动场地、休闲娱乐广场等公用场所,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四是要重点搞好城市及城乡结合部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有效扩展城市空间来缓解当前及未来城市中心用地紧张的矛盾,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