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十篇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十篇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2:45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1

[论文关键词]管理科学与工程选题方向研究趋势

一、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选题方向分析

近年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其中,硕士研究生已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的重要力量之一。硕士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和管理类必修课学习后,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志愿可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物流工程等领域选择研究方向,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学习。

本文依据《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相关资源最完备、高质量、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至2010年11月1日,累积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文献87.5万多篇,文献的来源是全国530多家硕士生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文统计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2000年——2010年论文选题的主要方向,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榆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输人从2000年1月1日一2010年10月l8r:t,“学位单位”输人模糊,“优秀论文级别”输入不限,“作者”及“作者单位”输入模糊。第二步,输入内容榆索条件。“主题词”输入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点击“检索文献”。第三步:按文献分组排序方式选择文献。文献分组点击“学科专业”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即可。其统计结果如图1:

从图可以看出,物流、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是2000年~2010年管理科学与t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说明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出现这种格局的原因是由于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和国家的信息化战略已得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界的重视,并日.在企业信息化、决策支持系统和政府信息化等方面已能与实践很好的结合,产生重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在物流管碑研究方向中,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构建传统物流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系、物流系统优化的工具化与工程化、物流金融的合作与创新是研究热点。在项目管理研究方向中,供应商和项目外包管理项目成为焦点,高级管理层更加接受项目管理和项目群管理的价值,在金融危机之后要追求项目的项目组合管理得到重视。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方向中,心理契约与员丁绩效、组织公平感与组织绩效是研究热点。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趋势分析

根据以上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选题向的分析,可以看出:

1、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

由于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管理变革,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物流管理等方向。信息技术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以及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等方向。当今世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信息技术和知识资奉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管理科学的研究内容,也给管理科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2、管理科学与一f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由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产与流通的变革而产生了如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等研究领域与-向。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学者在营销与运作的整体优化、多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物流等方向已做出了重要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并且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的热点。

3、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知识经济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作为一种新的资源的观念已经逐渐为人们认识和接受,知识管理成为最为关注的话题。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企业必须不断获得新知识,并利用知识为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包括几个方面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的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来管理等。在未来几年知识管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知识本身的特征;知识管理效益的定量分析;新知识产生知识在企业间的传播机制;个体知识与组织知识的相互作用关系。

4、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越来越侧重系统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探索管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复杂系统管理理论基础包括: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从线性到非线性非线性理论,其中的非线性理论涉及到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混沌动力学以及分形理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从时间的可逆性到不可逆性;从简单性到复杂性;从复杂系统到复杂网络;从硬系统到软系统方法,这里主要指的是钱学森的综合集成方法;从单元系统到系统集成。例如,运用复杂性科学的方法从组织内部的各组元间以及组织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中寻找组织发展和进化的动因和规律,以使组织能适应社会、经济及技术的迅速发展。

5、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研究趋势越来越向低碳管理方面发展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2

1基础和应用学科建设现状

1.1迫切需要旅游管理专业在行业与政策中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甚密,因而市场走向、文化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等都是专业建设不可回避的内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近年的发展中逐渐暴露出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相冲突的矛盾,如专业特色“区域”优势不突出;“实践”欠高端,缺少本科院校应该侧重的策划、规划类内容;师资队伍缺乏高端人才,缺少国内旅游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对旅游学科的根本性研究问题关注不够,缺乏高水平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等。为了解决应用型科学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与现行行业发展、政策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切实际地满足国家政府部门改组后的发展规划,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需要从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中汲取精华,谋求新的发展,让文旅融合率先在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中取得实质性的变化。

1.2引入历史学理论知识

目前,历史学专业不属于热门专业,全国开设历史学专业的高校约有160余所。总体而言,历史学科在专业技能与研究范式上更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学科毕业生适应在各类教育、文化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相关岗位和文化企业实体中工作,可成为文科科研院所、中高等学校、政府机关、文化事业单位,出版传媒等企业单位的佼佼者。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历史学,深刻把握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

1.3嵌入考古学以应用型实践为指导

考古学作为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思想指导下,全力发挥“历史望远镜”和“历史显微镜”作用。当今中国考古学正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开始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特别指出要在“一带一路”沿线深入开展考古人文合作。在新形势下,国家政府机关、各级考古、文物与博物馆等文教企事业单位对考古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考古学专业属于冷门专业,全国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近50所。高校本科考古学专业一般立足所在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培养考古学应用研究型专业人才为核心,丰富区域历史文化内涵。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

基于“产出标准”,聚焦于“毕业要求”,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为区域旅游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历史学基础学科和考古学应用学科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将弥补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历史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缺陷;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区域文化发展史,更能符合实际地开展实践课程、规划课程等项目。因此,历史学基础学科与考古学应用学科与旅游管理学科的融合发展,促使旅游管理专业明晰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发展方向,以培养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建设区域最佳、国内一流的旅游研究平台为己任,培育出更加符合时展的新一代旅游管理人才。

2基础和应用学科旅游管理教改对策

2.1深化产教融合,培育区域特色急需人才

创新校企长期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精心打造“产业实践+理论研究+区域特色”的多重教育团队。一是依托地方旅游集团主导产业和资源优势,借助学校学科专业优势,在结合区域旅游发展特色(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规划设计、乡村小镇、度假村、中高端酒店管理等)的基础上,合作建立地方旅游产教融合发展研究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深化产教融合中的重要主体作用,“引企入教”,邀请企业深度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以多种方式参与到学校的专业方向设计、课程设计、教育教学方法设计、实习实训环节设计等方面;通过订单式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办实验班、联合开设旅行社等,开拓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运行新模式,提高企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契合度。二是与企业共建创新创业基地,协同开展学生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依托行业,从行业中吸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和创业指导,在此基础上,增强学校任课教师与企业高层的互动交流。

三是立足区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应用研究型考古学科和历史学基础学科为蓝本,丰富区域历史文化旅游内涵。新时代高校担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使命,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必将充当重要角色,担当重要责任。对接区域文化旅游产业,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通过优势资源整合、特色方向凝练、协同创新推动和标志性成果建设,阐释和弘扬以区域历史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明,强化国家和文化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全面提升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水平。2.2打破原有基础和应用学科限制,培养跨专业复合型人才体系旅游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不同学科都可以应用到旅游研究当中。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人文学科内部融合。深度融合文史哲等文科专业,形成“旅游+历史、旅游+考古、旅游+新闻、旅游+法学、旅游+金融”等新方向,与相关教学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形成专业集群、扩大旅游学科基础研究方向的同时,补充旅游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的不足。根据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具体情况和本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等因素,课程内容应该凸显地域文化,增设地域特色文化相关课程。旅游管理与历史、考古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遵循管理学基本培养模式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旅游管理专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将历史学、考古学中相关内容“嫁接”于旅游专业本科或研究生课程培养中,强化“文化+旅游”的特色,与目前文旅产业发展的大方向相一致。整合历史学中的中国史、世界史和考古学等历史学教学资源,整合历史学科和考古学科中的本土特色语言学科体系,整合学术与服务地方经济的智库意识,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

二是旅游与外语学科融合。利用学校语言学科优势,打造“外语+专业”的培养模式,特别是“俄语+专业”实验班,形成“旅游+英语、旅游+日语、旅游+韩语、旅游+法语”等新方向,重视“旅游+外语”或者“外语+旅游”教学模式研究,鼓励教师、学生在国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紧抓区域对外出境和对内入境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同时增加小语种旅游学科就业价值观,融入到出入境国际化就业发展环境中。

三是旅游与理科融合。形成“旅游+大数据、旅游+人工智能”等新方向,以智慧旅游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中心,融合科技创新在旅游领域方面的相关应用,积极探索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智慧旅游新动能,引领智慧景区、智慧厕所、景区预约、智慧酒店等产业发生质变,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急需的旅游科技新型人才,以此提升学生和教师在科技领域的参与能力。

2.3基于文理科融合发展,建设合作共赢的专业集群

旅游管理专业将结合本专业现有优势,紧紧围绕当前旅游行业人才需求热点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大环境发展需要下的文化建设、生态建设需求,依托学院、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基础,构建“交叉融合、协同共享、开放共育”的新文科专业建设集群。

一是交叉融合,即突破传统思维模式,以全球新科技革命、新经济发展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背景,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征,充分挖掘和整合校内各专业的教学资源,实现“文文交叉”“文理融合”的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当前多元化的旅游人才市场需求。如利用旅游管理专业与文史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文博旅游市场需求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与计算机信息类专业的融合构建,培育旅游大数据分析人才等。

二是协同共享,即打破校内建设思维,将旅游管理专业放眼于区域人才培养共建体系中,利用协同共建平台建立旅游管理专业省内外及国内外高校互学平台,拓展学生的学缘领域,通过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及课程互选、学分共享的学习支持与认可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多更有效的专业知识。

三是开放共育,即教师和学生走出去,企业和相关部门走进来。旅游管理专业通过与国际知名旅游相关企业及旅游管理与服务部门建立开放共育的交流共建平台,让专业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提高和更新实践技能;让学生走进实践岗位,进行企业岗位孵化与技能锻炼;让企业管理者、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先锋走进校园与课堂,让学生及时认知与了解行业动态,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引导学生设立准确客观的就业目标,实现课堂上下的角色转变。

四是推进学科与专业国际化建设。注重利用高校所在区域的地缘优势,开展国际交流,在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国外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长期联系,在此基础上,依托“旅游+外语”实验班,继续深入开展教师访学、学生交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料共享、信息互通和联合研究等学术活动。

2.4全方位多渠道广纳人才,强化师资队伍实践和理论建设

一是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明确研究方向,组建研究梯队,回归旅游学科设立的初心,即研究成果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的。二是以改革创新教学和实践模式为核心,构建综合水平较高的特色教学、科研团队,如补充旅游外语教学特色教研团队。三是加强校企政合作,以“多重”型教师为重要组成,除本学院教师外,可外聘旅游集团、文化集团甚至相关联产业的高管、政府部门官员,实践和理论经验丰富且处在行业前沿的专家学者。特别是活跃在旅游产业一线或者是与旅游产业接触密切的相关产业企业家,高校旅游专业教师应积极主动走出去与之接触,打破闭门研究旅游理论的困境。

旅游学科的教师应该在定量研究以及交叉学科认知上投入大量精力,在自己专业研究方向下功夫的同时,加强在相关联领域的研究和渗透,补充自身的学科理论知识。应注重引、聘、育相结合,搭建起合理、高效、专业的师资队伍。其中,“引”即学院从更高层次的高校或研究所引进高学历人才,争取在短期内搭建更合理的师资队伍,并申请部级相关科研资质,力争留住人才,提供更好、更方便的研究环境。“聘”即聘请知名教授和研究员作为兼职教授,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并开展深入的学术合作,联合申请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育”即加强教师高学历深造和培养,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定期培训、挂职锻炼、参加教学会议的专门制度,确保一线教师有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的学习机会。

2.5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育广阔就业市场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知识,还要具备极强的旅游实践操作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旅游学科学生的就业能力,首先,要使学生产生从事和热爱旅游产业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次,要让学生形成旅游产业的大局观和体系。旅游学科专业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打破旅游学科学生长期存在的毕业或者实习去酒店、旅行社和景区工作的观念,增强旅游产业前沿就业研究。

与此同时,旅游学科教师在与旅游集团及相关产业接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和发现适应旅游学科学生就业的新职业。利用学院已有的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招生点,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按照一级学科设置宽口径的培养方案,打下一级学科的培养基础,着重系统专业知识的培养。在重视实践的基础上,以科学研究为主,着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以科研支撑和促进学生人才的培养。鼓励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旅游行业实践研究,加大对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引导优秀本科生报考本校硕士研究生,激励部分本科生赴国内外知名院校外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加大旅游管理本科免推研究生力度,提高校内报考本校研究生比例,建立和实施反哺方案,鼓励优秀研究生留校任教。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及研究生“双导师制”,形成完整的“本硕一体化”培养体系。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网络;竞争力;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026-04

21世纪以来,伴随消费者需求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市场竞争进入范围更广、激烈度更强的白热化与复杂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引起企业主体在各个方面的调整。在组织形式上,企业从传统的科层制组织结构,逐步扩展为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及竞争对手共同组成产业集群,实现积聚发展应对挑战。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有效的中间组织形式,其发展对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影响巨大,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下集群竞争力的保持与提升对地方经济增长意义明显。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必要对持续数年的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做以系统梳理,通过文献计量探索了解研究热点与路径变化,实现集群理论不断的本土化,提升集群竞争力。

一、国内产业集群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建立与计算机科学、信息处理技术以及网络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密切相关。文献信息的可视化分析可以清晰表达科学知识图谱,进而分析与发现科学知识领域的热点变化以及发展趋势等,对于把握学科演化的重点文献、动力以及趋向等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使用可视化工具为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它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出科学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产业集群研究发展演变的数据来自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此库实现了国内在相关方面研究的权威性与样本保证性。以“产业集群”“产业集聚”等为关键词,在1990―2015年区间进行检索,每条数据包括文献的题目、关键词、摘要、作者及作者机构信息等。检索结果共计835篇,经过二次人工整理,数据清洗掉会议通知、通稿等类型无关文献后,结果为726篇。

本文图1至图3分别为,1990―2015年、2006―2015年、2012―2015年产业集群研究热点聚类结果的可视化。

图1聚类结果显示了产业集群理论在中国从引进到发展成熟集中关注的方面包括:(1)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探索中国经济热点区域长三角地区的集群现象与规律。(2)企业集群、批量生产与模块化,主要从企业主体进入集群,基于生产链与价值链的内在联系,发展模块化生产与服务,提高整体集群的产出效率。(3)从传统制造业集群向现代服务业集群领域的扩展与应用。(4)对创新主题的强调。从集群内联合创新到开放式创新,一直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产业集群组织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5)对于集群结构研究的强调,尤其是网络结构的相关议题。(6)对集群竞争力的重视,不断发展问题导向的集群研究,提出提升集群竞争力的系列对策等。

图2所显示的近十年研究的热点问题,不啻入时展特征。(1)创新的重要性得以得到持续的关注与研究。从科技协同的逻辑与路径延伸至开放式创新、集群式创新位置的提升。(2)为了应对经济结构转型,2010年提出的战略新兴产业及其集群发展迅速得到学界的关注与探索。战略新兴产业天然具备的创新因子,使其迅速地与集群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等集群组织形式深入融合。(3)对集群认识视角的扩展与丰富。传统的基于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学等视角的集群研究扩展至社会网络等。(4)集群被视作一个系统,引起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力量切入产业集群,系统动力学等方法的使用,深化了对集群的认识。

本文图3对近五年集群研究的聚类结果更为精细地显示研究趋向。(1)在创新驱动、开放式创新等基础上,探讨集群上的自主创新、知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创业生态系统等,特别是创新网络议题方面大量成果的涌现。(2)地域与产业上,从长三角热点区域扩展至中关村软件服务业、武汉光谷以及资源型代表的东营市的资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3)对于集群绩效、个人绩效以及绩效评价原理与方法的发展与应用。(4)集群网络分析视角的深入。社会网络和复杂网络逐步成为集群分析的主流视角,尤其是网络和创新的结合方面积累较多。网络其他主体以及场所的细节研究不断深入。例如科技中介、专业市场等网络相关主体及活动的探索。(5)更多方法描述集群景观,例如复杂适应系统的nK模型、Dea、SFa等效率评价的深化应用等。

二、产业集群研究路径的拓展与变化

综上所述,对于产业集群的关注与研究,其研究路径的拓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产业的拓展;从制造业、高科技等产业向农业、旅游业、生产业、金融业、港口服务等传统服务业的集群拓展,呈现行业集群遍地开花之势。研究的基本逻辑主要是已有理论的在相应产业的应用和不同产业细节上的规定性的不同,补充完善产业集群理论。第二,对简单地域聚集的突破;初期的集群研究主要强调以地域集中为基础与前提,但在信息化大潮对社会深刻的影响下,某些形式上生产、服务等的分散化而实质上关联紧密,集群化运作效率更高,逐步在突破简单的地理聚集,从地理邻近向关系邻近发展,这同时也对传统集群一些相关理论认识提出挑战。第三,逐步补充西方情景下集群理论的缺陷。例如,西方学者默认产业集群主要的对象是小企业积聚互动而演化成集群;但在中国情景下,部分比较有竞争力的集群基本形态是由数个大型企业作为集群核心节点,各个相关企业从产业链布局的完善上发展出产业集群。这种集群的组成和演化发展与中小企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差异明显,中国学者的工作已经在最新一些西方学者著作中得到认可。第四,集群议题的突破;产业集群升级问题、产业集群风险问题、集群创新、集群品牌、集群文化建设等,逐步从外而内,从硬实力到软实力,从部分到整体。例如研究的早期把集群网络仅仅看作集群的自然结构,随着社会网络分析、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对集群网络演化及网络的生产力属性等问题进行更多探索,取得良好的成果。尤其是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下,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得到的较多关注与突破,为集群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a业集群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经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产业集群从1990年波特教授基于区域竞争提出集群是实现区域与国家竞争力的有效组织形式后,一直就是各界关注的热点。研究主题热点的变化从集群国际竞争力、企业成长、集群评价、集群升级路径到集群作用动力机制、协同创新等;研究业态从传统中小企业、制造型企业向互联网产业、旅游业、战略新兴产业等几乎所有领域扩展;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特征,从早期的经典钻石模型到社会网络、复杂网络理论与方法等;学科团队背景从早期的区域经济、区域地理发展到社会学、管理科学等学科。未来的研究趋向集中于集群创新尤其是协同创新与价值链构造基础上的集群升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严炜炜,张敏.面向创新集群的跨系统信息服务融合推进――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113-117.

[2]吴荻.产业集群绿色协同创新网络的运作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24-62.

[3]瞿北航.“互联网+”与产业集群互联网化升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9):150-151.

[4]于斌斌,胡汉辉.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共生演化的机制与路径――基于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关系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14,(3):58-68.

[5]叶峥,郑健壮.集群企业网络特征与创业行为:基于创业能力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4,(1):58-65.

[6]阮建青,石琦,张晓波.产业集群动态演化规律与地方政府政策[J].管理世界,2014,(12):79-91.

[7]刘殿兰.提升我国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基于aHp模型的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3,(11):138-142.

[8]周小虎,刘冰洁.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2,(4):67-75.

[9]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基于局部空间统计的产业集群空间分析[J].地理科学,2012,(5):45.

[10]龚丽敏,江诗松,魏江.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治理模式与战略定位:基于浙江两个产业集群的比较案例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

2012,(2):59-69.

[11]左和平,杨建仁.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陶瓷产业集群绩效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9):78-87.

[12]王文平,张苏荣.产业集群网络演化中知识转移研究[J].管理学报,2011,(9):1372-1379.

[13]王文平,王为东,张晓玲.集群企业创新绩效生成的结构―行为路径研究[J].管理学报,2011,(10):30-40.

[14]姚伟坤,周梅华,陈金波.集群社会资本对集群内品牌学习关系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10,(1):32-41.

[15]吴义爽,蔡宁.我国集群跨越式升级的“跳板”战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10):55-64.

Hotspotsandpathevolutionofindustrialcluster:Basedontheeconometricanalysis

ZHanGJiang-peng,YULing

(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Baotou014010,China)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创作;学科建设

党的十上,“主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1]高等艺术院校,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艺术传播、引领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等方面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重任。

2011年3月24日,艺术学正式从文学中独立出来升格为第十三个学科门类,使学科设置更加有利于满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艺术专门人才尤其是大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艺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保障基础,为艺术学科的全面深化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学术体制,彰显了中华民族在新形势下的艺术自觉和艺术自信。

艺术类人才的培养是文化大发展的基础,文化产品是精神产品,既有艺术的成分,又有导向性的引领作用。四川音乐学院注重加强学院内涵建设,对人才培养做出准确定位,既重专业,又宽基础。力求在新形势下,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品德优、能力强、素质高、会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群策群力,就一定能实现艺术学科建设的跨越,我们高等艺术院校一定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主力军。笔者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对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思考拙见。

1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现状

川音从1939年创办至今已有75年校史,是目前全世界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高等艺术院校,有14000余人。拥有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美术设计学四个学科门类和四个门类的硕士点,117个专业方向,25个教学院系,拥有“五所四院四中心两基地”研究机构,综合发展特征明显。川音也是我国第一个申报艺术大学的高等艺术院校,已经省人民政府、审计专家和教育部专家验收通过,目前正在等待教育部的回应。

学院占地1200亩,在校生共计1.3万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固定资产19亿元。拥有文献丰富的图书馆、校史馆、陈列馆和声像馆。学院有系统的研究机构“五所一室四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音乐研究所、乐器研究所、美术研究所、流行乐研究所、录音合成与计算机音乐实验室、作曲技术研究中心、音乐治疗研究中心、音乐教育研究中心、古琴艺术研究中心)。四个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藏羌文化研究院、钢琴艺术研究院、小提琴艺术研究院)。成立了四川音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有正、副教授45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0人、二级教授13人。汇集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和高研究能力的教授、博士、研究员科研队伍。

川音的文化产业在院地合作方面有:与雅安市、汶川县、北川等地震灾区的精神文明合作。例如,已创作了《羊角花开》《红樱桃》《汶川依然美丽》《尔玛姑娘》《请来汶川我的家》等原创歌曲。为了更好保护汶川县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对羌族音乐文化的采集、整理、保护。我们将发挥高校的文化保护、教育培训、艺术实践、社会服务的功能。加强对羌族音乐推广、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意开发。已为雅安创作过《雨城》《芦山不哭》等原创作品,以后会加大力度与雅安市的文化艺术方面合作。加强与九寨沟县、松潘县、南江县、南部县、汶川县等地的文化和音乐合作,利用学院的资源优势,为推动艺术服务社会、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找到切合点;进一步搞好成都市文化惠民活动,争取省市宣传、文化部门更多的文化惠民合作项目。在文化产业领域,川音已经积极地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前不久,川音又与锦江区文化馆进行合作,并在锦江文化中心五楼多功能厅举行了“四川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基地”揭牌仪式,这标志着锦江区与川音的艺术人才交流合作正式拉开帷幕。同时,为此而举行的多项活动,如成都市锦江区领导干部业余艺术兴趣班,“我们的节日・清明”文化活动等等,都积极地促进了锦江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这一实践基地将开展更多有意义的文艺活动,提升市民的文艺修养。

川音文化产业在院校合作方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经艺术处和学生处的积极组织,学院交响乐团2011年1月――7月,先后赴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成都理工学院、四川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省邮电学院、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等,共计演出9场次,此次活动得到了所到高校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我们在活动中,始终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旨在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引领青年学生提高审美修养,提升精神境界为目的。真正地把艺术和实践相结合,真正地把高雅艺术带进了省内众多高校。

川音文化产业在院企合作方面:完善四川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东区音乐公园等艺术实践实训基地7个,拓展4个。进与中国移动无限音乐基地、万达演艺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川威集团等企业的全面合作。为大学生艺术实践、创业、就业搭建良好平台,为川音尚美文化传播公司效益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2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就业前景

这是众多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通过调研数据,各兄弟院校相似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的基本情况,且大部分学生毕业取向都选择留在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国内艺术管理专业的就业率来说,其就业率大都在95%以上;其就业的行业与市场有:艺术博物馆(包括画廊)、音乐厅、交响乐队、演出公司、话剧组、顾问公司、雕刻艺术公司、电视台、电影制片公司等。但在目前的艺术管理体制中,某些机构的管理方法和经验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要;“艺术管理”分别挂靠在公共事业管理、美术学或音乐学这3个学科上,并且把各个院校中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称谓作了罗列,说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基础。

3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

目前我院设有艺术管理系,专业方向有文化产业管理、公共艺术管理、文化事业管理、演艺策划与制造、文化创意产业等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强调音乐学理论用于公共文化产业管理或音乐文化产业管理的新型专业方向,是一个以专门培养应用型或实践型音乐学人才培养的专门学科。其专业指向突出了管理学强调实践性与操作性的特征,是一门有别于传统音乐学强调理论研究的新兴学科。早在2003年,川音就设立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文化艺术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运用其掌握的现代管理及艺术专业知识,从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组织和管理工作,并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实施和决策的基本能力。经过多年发展,此专业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科体系和教育方案,并培养了众多的可以适应时代文化发展的人才,他们在走向社会后,相继进入了电视台,个类音乐厅,画廊以及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机构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另外,我院积极推行校园学分制改革,注重应用性,将人才培养和人才指标体系相结合等特点。我院通过“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过程改革”、“实训实践改革”、“评价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学院学分制方案,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有序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川音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例如,在举办许多面向公众,面向社会的文化艺术活动中,由于市民对于艺术院校“象牙塔”的惯性认识,使得这些活动在宣传推广中遇到瓶颈,坐在台下的依然是痴迷于古典音乐的乐迷,并没有吸引太多的市民前来参与,没有达到先前所预想的效果。而在专业教育上,学生往往缺乏在艺术活动中实践的机会。同时,课堂教育又往往跟不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等等诸如此类“重理论轻实践”,“摸着石头过河”的问题常常出现,并且这些问题也影响了学生的就业,一部分学生进入了社会后,并没有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4对四川音乐学院文化产业的思考

第一,要强化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高校在以先进文化和科技引领文化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历史时期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文化产业的学科特性决定了有效提升高校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需要创新理念,加大跨界合作。高校在横跨学界、业界、政界、国界合作的多条路径中要充分发挥效应,以整合各种力量,更好地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引领创新文化的四项职能。”[2]

第二,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四川音乐学院在音乐、舞蹈、美术、流行音乐上的优势,与成都市政府、地市州政府合作,要加强到“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穷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多创作一些舞剧、歌剧、流行音乐剧目等,让大家有很多好剧欣赏。带动城市的文化品牌和产业发展。

第三,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人才共建。为他们提供所需文艺人才,为部分领导艺术素质讲座、干部艺术培训、文化系统从业人员艺术类继续教育、文艺沙龙、群众文化管理探索。培养文艺骨干艺术培训、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课程、街道文化艺术讲座。为街道群众文化辅导、调研。四川音乐学院提供音乐制作团队,利用录音棚致力于专业录音及音乐制作,为个人及驻区单位免费录制音乐作品。

第四,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作品共建。参与、扶持创作文艺类作品。创作或辅导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参加政府文艺活动,如演出、展览等,以市区为背景,创作各类文艺作品参加国家、省、市级文艺比赛。

第五,我们要与地方政府和文化部门活动共建。参与、扶持市区主办或承办各类文艺赛事。四川音乐学院协助成都市等政府拓展“春熙放歌”、“锦江之夜”、“社区文化节”、“锦江文艺沙龙”等文化活动品牌;川音协助成都市政府等承办国家、省、市级文艺赛事。例如,中国合唱节等。

尽管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些年以来,川音在文化产业上发展的决心和魄力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在学院与政府的共同努力之下,川音人定会巩固已有的成果,解决存在的难题,为整个成都市文化产业的大繁荣贡献出重要的一份力量!今天的川音,“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抢抓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改革、明晰发展思路,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节选)[Z].

[2]易奇志.开展跨界合作发挥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学术论坛,2012(01):215-218.

[3]吴宓雯.向中国大学说不(序一)[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0.

[4]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组.独立学院办学经验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李思雨,彭语良.传媒文化机构与高校合作的途径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

[6]王晓阳,韩英军,张玲潇.唐山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9).

[7]张永飞.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任重而道远[J].青春岁月,2011(14).

作者简介:凌洋(1973―),四川音乐学院研究生处招生科副科长,研究方向:钢琴演奏及教学。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5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既能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也能在宣传文化系统、文化管理部门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如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旅游、艺术演出、文化贸易与投资、文博事业等)的综合管理层中,从事相关的实际工作,也能到海关、银行等部门从事国际文化贸易管理及文化投资咨询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影视、公关、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影视/媒体/艺术/文化传播;

2、公关/市场推广/会展;

3、互联网/电子商务;

4、房地产;

5、广告;

6、教育/培训/院校;

7、金融/投资/证券;

8、新能源。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文案策划、储备店长、投资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文案策划;

2、储备店长;

3、投资经理;

4、注册监理工程师;

5、测量工程师;

6、电气工程师;

7、高级项目经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研方向(专业硕士)公共管理

(专业硕士)公共管理(学科代码:125200)是管理学领域下的专业学位专业。

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缩写为mpa)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

(专业硕士)新闻与传播

此专业为专业硕士(学科代码:055200)。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简称mJC,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

新闻学

新闻学(学科代码:050301)是新闻传播学专业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新闻事业与社会的关系,各种新闻媒介的特性、功能及其运用,新闻事业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规律,新闻事业的管理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传播技能与方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毕业生应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政策水平,遵守法律、能够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职业理念,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学实务和新闻学教学、科研工作。

传播学

传播学(学科代码:050302)是新闻传播学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它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培养目标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较晚,1998年教育部正式将其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1999年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次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本专业建设呈现如火如荼之势,开设的学校不断增加,到目前为止已达408所。随着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社会组织的发育以及国家和地方对于社会服务的愈加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尤其是地方综合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效却让很多教育管理者、专家学者感到焦虑。他们认为当前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及本专业发展前景。那么,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这将是公共事业管理工作者需要长期面临的课题,也是本研究的重要目的。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

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进行了广泛探讨,内容涉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内涵[1]、发展困境[2-3]、人才培养模式[4-7]等。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明晰,学者们对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努力:

1.明确具有地方特色性多元化才培养目标。教育部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各高校在具体实践中,培养目标的确定要以教育部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院校学科专业优势综合确定,总体上要突出特色,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上要走“应用型”“多元化”“多维发展型”发展模式,可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保险、社区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就业。

2.设置反映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理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与教学上,本专业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进行,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兼顾地方社会发展与需求现状,以管理学为核心,兼顾行政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拓展资源与环境管理、社区管理、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

3.多途径提升师资队伍质量。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复杂的情况下,要采取多种途径提升教学队伍质量,包括引进学术带头人;重视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安排教师到政府、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或参与政府与企业的项目开发等。

现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并在各大高校逐步深入实践。但是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既没有部属大学所具有的雄厚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又没有专业高校所具有的特色专业优势,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遭遇瓶颈,难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如何构建一种模式将地方综合性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有机结合并加以综合改善已是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产学研合作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教学科研模式转变的有利探索[8]。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将上述三个方面有机统筹并综合改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二、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产学研合作又称“产学研一体化”或“产学研结合”。根据《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9]中的表述,产学研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理解:狭义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所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广义的概念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和生产活动中的有机结合。目前大多数研究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合作来理解产学研合作,本文将突破狭义视角,从广义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进行理解。

关于产学研合作的优秀实践案例非常多,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不管实践或理论,一般所涉及的产学研合作基本上指理工科类专业,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是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涉及的内容主要是生产工艺、高科技创新等内容。那么是否能够从产学研合作方面推进作为文科专业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及发展呢?

首先,根据以上对产学研合作的广义理解,产学研合作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应该包括人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的所有方面,涉及理工科和文科类专业两大领域。同时根据已有研究和实践,现在所提的产学研合作内容及领域已经得到拓展,不再仅限于传统的工业、科技等领域。比如美国的产学研合作目前已经涉及所有学科,覆盖人才培养、科技攻关、产品研发、技术应用、商业资讯、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而德国产学研组织弗朗霍夫学会主要为中小型工业企业、服务性产业以及政府提供合同式科研服务[9]。

其次,地方综合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得到解决。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可以涉及不同领域的企业及政府的不同部门,这符合以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和“多元化”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和教学方面,可以帮助地方综合性高校较为容易和灵活的实现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产学研合作可以从多方面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在促进教师实践和理论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与企业和政府签订的各种科研项目也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的加盟。同时,高校通过和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各种学术交流及互动,可以吸纳和共享企业和政府中的优秀人力资源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师资质量。

因此,可以从广义产学研合作的角度提出地方综合国力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且本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涉及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等部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机地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结合起来并综合提高。

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策略探讨

(一)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意识

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式已被教育界普遍认可[10]。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建设应该树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识,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对其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首先,学院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领导要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家各项教育政策,尤其是产学研政策,同时积极借鉴其他专业和高校产学研合作实践成果,从而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对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学院要鼓励教师带队深入基层实践及指导学生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再次,学校及学院教师在与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往过程中要向其灌输产学研合作共赢的思想,不断增强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意识。

(二)深入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应该突破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转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既要重视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也要不断拓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领域。根据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可以设计以下几种产学研合作模式。

1.传统的合作培养

传统的合作培养包括定向委培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办学、共建基地、相互兼职等合作形式。其中产学双方共建教学实习基地是最广泛采用的一种方式,其是产学双方利用专业与职业(行业)相关的优势,以签订“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协议书”的方式,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与行业或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增加学生顶岗锻炼的机会[11]。地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应当与地方政府、城市社区以及各种大小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同时,各方也需要在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拓展其他培养方式,如定向委培、教师和各单位管理工作者互相兼职、互相学习,培养利益结合点,巩固产学各方的联系,稳定学生培养质量。

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企业和政府部门委托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进行某项研究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和科研单位可以通过这种模式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在委托研究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课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参与教师承接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课题。以吉首大学为例,本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种纵向和横向课题。如在湘西州和吉首市政府部门文化产业规划中,学生参与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撰写研究报告等工作,其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申请承接学校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的科研项目,让学生全方位参与项目设计、研究和撰写报告等工作,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研究素质和能力的成长,近两年来有多人参与湖南省“挑战杯”、吉首大学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课题、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等,并在国内多家杂志上发表科研成果。

3.共建研究中心

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地方政府或者企事业单位还可以设置针对地方事务的共同研究中心。以吉首大学为例,2012年吉首大学向省科技厅申请成立“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内容之一为武陵山片区社会事业发展与公共服务研究。这为吉首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本专业可以更好地实施传统产学研办学和委托研究合作模式。除此之外,本专业还可以成立规模较小的专业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成员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申报及科学研究、社会实践等学习性工作。

(三)建立产学研合作培养保障机制

产学研合作教育稳定可持续地开展需要科学的保障机制,具体可以构建以下几方面的保障机制。

1.管理机构保障机制。管理机构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注重机构建设和完善,可在学院下设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由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学院领导联合组成,负责产学研教育的顶层设计,共同研究、制订合作内容和组织实施方案。此产学研合作教育办公室可以包括两个中心:一是产学合作中心,由教师、管理人员、辅导员组成教师和管理队伍,建立和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负责实施学生实践教学计划;二是专业研究中心,是学生参与和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以上产学合作中心和专业研究中心均实行导师负责制。

2.协议制约机制。协议是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的长效保障机制,院系要和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以签订协议、规划和管理办法等形式,构建起产学研深度合作教育平台,如签订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等,双方制定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合作教育等管理办法。通过签订系列协议,明确合作双方各自的责任、利益和义务,规范学生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教学中各方的行为。

3.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产学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关键是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质量监控与反馈机制是加强产学研合作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1)建立标准化的考核制度。制定各种实践教学规范制度,使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考核。(2)加强交流。一方面,学生实践教学结束后,学院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另一方面,学院要积极组织公共事业管理相关讲座和学术报告,增加学生科研创新的兴趣,组织参加课题研究的同学和老师积极交流,提高学术视野。(3)追踪调查。学院对学生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实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将反馈信息反映到教学改革中,推进教学改革深入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同时巩固产学研合作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水金,王琼.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的关系辨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雷丽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第三部门的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0(1).

[3]金红磊.浅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思路[J].民族教育研究,2010(2).

[4]龙兴武.基于区域定位的地方性大学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改革与开放,2011(2).

[5]项宗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14B).

[6]莫利拉,李燕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06(3).

[7]高永红.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

[8]李志恒.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探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2).

[9]祖廷勋.产学研合作发展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7

关键词:逆向物流;内容;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2.19文献标识码:a

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废旧品的急剧增加需要强大的逆向物流系统支持。逆向物流是废旧物品回收、分捡、储存、拆解以及最终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组成的系统,自Lambert和Stock首次提出逆向物流这一概念后,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便不断深入。本文主要从逆向物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加以综述。

1研究内容方面

1.1逆向物流经营模式选择研究

经营模式决定了系统的效率和效益,也基本确立了各经营主体的责任、义务以及利益分配方式等,对于逆向物流模式选择学者大都基于一定条件下就某一行业或某一类物品展开研究,如KrumwiedeDw(2002)论述了基于第三方供应商条件下逆向物流模式问题。Spicer.a.J等(2004)阐述了在epR条件下的三种回收模式:生产者回收、联合回收和第三方回收。姚卫新(2004)分析了电商环境下闭环供应链再制造逆向物流回收模式的选择。范江华(2004)提出公益性社会机构、生产企业联合、生产企业独立和外包四种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曾强银等(2005)引入了生产者直销产品并负责回收的模式。常香云(2006)分析了政府负责制、生产者负责制和第三方负责制三种逆向物流模式特点以及所适用产品。杨传明(2011)依据参与回收过程主体的不同,构建了生产商协调、生产商联合、外包以及集群的模块化回收模式。孙柯等(2004)、马洁(2005)都专门分析了储运包装的回收管理,提出企业自行回收、行业回收两种模式,而安美清(2012)则针对包装物的逆向物流提出了包装押金制回收、柜台兑换回收、包装物流动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等四种回收模式。张云里(2006)、刘玉梅(2012)等都针对废旧电子产品提出了零售商、制造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多方联合回收模式。

1.2逆向物流网络建设研究

网络一般分为再循环网络、再使用网络、再制造网络(Fleischmann,2000)。对逆向物流网络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结构和网络设计,第一个对逆向物流系统网络结构进行定性分析的是Guiltinan和nwokoye(1995),他们提出根据流通渠道企业成员完成的再生或再制造的功能和能力之不同,构建不同的逆向物流回收再利用网络。Jayaraman(1999)分析了美国电子设备再制造公司的物流网络结构,根据对旧产品(或核心部件)的收集、再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分销等处理流程,建立了一个容量限制的多阶段选址模型,以确定在不同供应和需求假设下网络结构中设备的最佳设置数量和地点。min等(1998)研究了由初始收集点、回收中心构成的一个双层逆向物流系统网络。Berger和Debaillie(2006)将己有的某电子设备印刷电路板的生产/分销网络扩展为一个具有拆解、检测处理中心的网络,并建立了一个多级容量限制的miLp模型来确定设备最佳的安装地点和处理能力。温素彬等(2005)提出了epR制度下采用专用、共用两种不同的回收体系,并构建了基本的回收体系结构模型。melbinC(1995)研究了逆向物流运输网络规划问题等。Salomon等(1996)开发了一个ReVLoG的决策支持系统,用于辅助设计分销和回收网络。达庆利等(2004)讨论了逆向物流网络的结构特征、设计原则及设施的选址定位问题,并指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朱道立等(2003)、储洪胜等(2004)、肖文(2004)、何波等(2008)、赵晓煌等(2007)都研究了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

1.3逆向物流运营管理研究

对逆向物流运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库存、选址、渠道结构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研究的目标都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作效率:Fleischmann等(2002)提出需求和回收符合poission分布的库存优化模型。如Dobos(2003)提出以库存、再制造、最终处理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库存策略。inderfurth(2005)等认为随机性库存管理研究主要考虑了逆向物流中再制造产品的交货周期、回收产品的流入不确定等因素时的库存策略。黄祖庆等(2003)研究了单周期和多周期下逆向物流再制造库存控制问题,储洪胜等(2004)、谢家平等(2009)都研究了逆向物流库存以及再制造生产和调度等问题。SatoshiKanai(2005)研究了废旧电器回收再利用问题。Savaskan(2003)等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之上,着重考察了从消费者手中回收产品的逆向渠道结构问题。Dethloff和Jayaraman(2006)等认为逆向配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逆向渠道的选择以及逆向渠道和正向渠道的整合。G.Seliger等(1997)研究了以废旧产品回收价值为评价因素的回收方法,还开发出废旧产品的快速拆卸工具。陆忠平(2002)研究了不同形式下的闭环供应链模式选择及利润分配问题,以及废旧品回收方法和技术及系统运营管理等问题的相关研究。易余胤等(2012)分析了当回收再造相关参数(如成本、环保意识、渠道冲突程度等)发生变化时,对于各成员定价及系统利益分配的影响。

1.4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等在逆向物流过程中责任和行为研究

逆向物流运营过程中各主体责任和行为关系到系统运作效率和效果甚至系统安全,特别是制度规范和运作机制,对逆向物流的运营至关重要。owens(2000)研究了社会经济状况对回收行为的影响。周进(2004)、刘炜等(2007)都研究了促进逆向物流发展的政策制度问题。周垂日等(2008)讨论了政府在回收物流管理中的责任机制,并探讨了最优补贴率。范文晶(2010)从政府立法、经济管制及经济政策规范逆向物流经营。黄乐富(2010)、王世磊等(2010)运用博弈演化理论研究了政府管制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中的作用。江源等(2000)分析了居民认知度以及个体的社会—经济属性对回收的影响。吴刚等(2010)提出将废旧品回收分为规范和不规范两种类型,认为回收行为是建立规范体系的微观基础。王兰(2012)对废旧家电产品在第三方物流模式下的生产商、消费者、第三方回收企业和政府进行了利益博弈分析。

2研究方法方面

从收集的文献看,对逆向物流的研究,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都有,以定量分析为主,包括有数学模型分析、博弈分析以及实证分析。

2.1模型分析

模型分析主要是采用运筹学方法建模如混合整数规划、多目标规划、非线性规划等,目标函数大多是从产品运行周期角度要求平均成本最小,约束条件有物流运输平衡、生产处理能力、库存容量限制、设备数量以及决策变量的非负或非负整数约束等。集中在系统优化(Z.Q.Lu,2005)和选址定位上(a.marin等,1998)。如Carte(1998)最早提出逆向物流的驱动因素及约束模型,Hutung-Lai(2002)和Jayaraman等(2003)都构建了关于有毒产品的回收模型,模型中整合了多种有毒废料逆向物流系统(HwRLS)中的多个关键活动(废料收集、存储、处理和分销)和相关的物流运作需求。amini等(2005)以国际医疗诊断设备厂为例,说明了应如何设计高效的回收服务供应链,以获得快速的回收时间、最小化运营成本。V.Ravietal(2005)针对计算机硬件业的逆向物流提出第三方制造、共生物流概念和虚拟逆向物流网络。提出基于aHp的anp(analyticnetworkprocess)决策模型和方法。糜仲春等(2003)提出了一种通过专门管理机构进行协调的废旧家电回收逆向物流系统模型。马祖军等(2004)在生产分销物流网络基础上提出了对逆向物流网络进行优化设计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Lu等(2005)通过构建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研究了生产商、再制造加工中心和中间处理中心组成的两层网络选址问题。marin和pelegrin(2005)运用建模方法分析了一个综合分销物流和回收物流的设备选址问题。谢家平等(2003)运用基于作业的成本分析法,对报废家电产品在零部件重用、材料再生、安全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成本—效益的量化分析,并建立了产品回收处理的财务分析模型。徐大丰(2009)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讨论了电池的再生利用问题,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仿真分析了不同政策环境下的策略变化。

2.2博弈分析

主要针对逆向物流各经营主体间的合作和制约等关系分析,如企业与政府关系、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以及企业间行为方式的影响分析,如王玉燕等(2005)用博弈理论对双边垄断的市场结构下的闭环供应链的定价策略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出非合作模型的均衡解和合作模型的均衡解,魏洁(2006)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分析了由两个节点的网络结构扩展到k个节点的多节点回收合作,运用博弈理论对委托企业与第三方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申亮等(2009)运用博弈模型分析了是否有污染权的企业实施逆向供应链的惩罚与诱导机制。Savaskan等(2006)以博弈的方法从成本收益的角度确定闭环供应链网络中各个设施的位置和生产能力及其经营效果的评价。王世磊等(2010)运用博弈演化理论研究了政府管制在企业实施逆向物流中的作用,姚卫新(2003)、魏洁(2005)等对回收模式和回收效率进行了博弈研究,葛静燕(2007)分析了闭环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最终利润。

2.3实证研究

主要是通过对消费者、废旧品产生组织、逆向物流企业、政府等相关逆向物流主体调查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分析逆向物流实施的障碍和影响因素,以及对不同模式经营效果的比较等,如margarete(2006)通过案例研究、访谈的方式对客车引擎再制造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Ravi和Shankar(2005)利用iSm方法研究了影响汽车行业实施逆向物流的障碍。孟丽君(2010)通过浙江省300家制造企业的调查分析,得出了影响企业实施逆向物流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因素。虎陈霞等(2010)运用多变量分析法对浙江省77家企业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的认知与回收模式,通过比较不同产品回收模式,分析第三方、零售商、生产商在不同模式下的价格、回收率及获利情况。

3小结

多数文献从企业或政府的视角展开,集中于某个具体的行业或某种特殊产品的个案研究,分别专注于逆向物流中的库存、配送和产品规划等活动,综合研究较少(周垂日等,2008)。或是基于制造企业研究逆向物流,包括模式结构、网络优化、政府监管和制度建设等问题,而现实中往往是社会化多品种混合回收利用,需要产业链的综合协调。特别是逆向物流经营过程中的经营主体冲突、利益分配、运行机制等问题研究比较薄弱。所以目前对于逆向物流系统的研究内容,基本与中国目前的逆向物流现状不符,缺乏现实基础,也就是目前国内逆向物流还是社会化无序回收以及零售商以旧换新等形式的回收模式,鲜有制造企业回收或联合回收等模式,国家也尚未有强制的法律法规,对这些模式的比较只能是理论的探讨。

定性分析或以解析法为主的独立建模方法其结果多是一次性数据、图表等,而逆向物流系统主体构成复杂、相互影响大、影响因素多、环境变化快,此类研究方法较难适应逆向物流复杂适应系统的分析,需要动态的研究方法,根据经济水平和结构变化、废旧品种类和规模等的变化情况分别制定适宜对策的较少。

所以目前对我国逆向物流的研究要结合复杂适应系统和博弈论等理论,运用建模、仿真与大样本数据调查相结合等方法,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对多产品、混合性、社会性的逆向物流体系建设、行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经营主体的培育与规范、合作与竞争关系及利益分配机制等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Spenglert.,ploogm.,Schroterm.intergratedplanningofacquisitiondisassemblyandbulkrecyclingacasestudyonelectronicscraprecovery[J].oRSpectrum,2003,25:413-442.

[2]Z.Q.Lu.afacilitylocationmodelforlogisticssystemsincludingreverseflow:thecaseofremanufacturingactivities[J].Computer&operationResearchavailableonline,2005(5):123-139.

[3]m.m.amini,D.RetzlaffRobertS..Desiningareverselogisticsoperationforshortcyeletimerepairservices[J].L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eonomies,2005,96(3):367-380.

[4]SatoshiKanai,RyohtaSasaki,takeshiKishinami.RepresentationofproductandproeessesforplanningDissembly[J].ShreddingandmaterialSortingbasedonGraphs.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5(3):375-392.

[5]付小勇,刘诚,黄玉兰.模糊环境下的城市生活垃圾逆向物流网络设计[J].运筹与管理,2009(18):30-33,41.

[6]朱道立,崔益明,陈妹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5):673-679.

[7]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12):131-138.

[8]马祖军,代颖,张殿业.再制造回收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2):53-55.

[9]何波,杨超.基于成本/服务权衡的逆向物流网络设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6):90-95.

[10]谢家平,陈荣秋.产品回收处理逆向物流的成本——效益分析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03(5):25-28.

[11]田军,冯耕中.加强电子废弃物管理的政策制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2):33-37.

[12]周垂日,等.政府在废旧电子产品逆向物流管理中的经济责任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8(10):434-437.

[13]江源.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活垃圾管理中新政策的可导入性分析[J].管理世界,2002(2):65-73.

[14]申亮,王玉燕.逆向供应链的演化博弈研究[J].管理评论,2009(1):124-128.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8

一、深化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1.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河南工业大学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两部领导讲话和两个文件精神,深刻领会“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底,分析学科优势,就推进“2011计划”的思路、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学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011计划”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成立了由知名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和“2011计划”办公室;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争取多方支持;相关职能部门从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等机制体制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为学校“2011计划”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2.汇聚优势资源,特色学科率先行

2012年7月,河南工业大学面向超硬材料行业的重大需求,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等18家协同创新单位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郑州超硬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瞄准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组织创新要素协同攻关。“粮食储藏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解决国家粮食产后的有关重大科技问题为创新目标,着力服务和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以发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储藏相关领域相互支撑、相融共生的国内最为完整的粮食产后学科群优势为协同基础,成为国家粮食产后储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推动国家粮食储藏与安全科技进步,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外,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先期培育的基础上,还成立了“粮食产后安全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主食品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1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粮食储藏与加工、超硬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3.瞄准需求,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持续高效地实施“2011计划”,河南工业大学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与措施,制定了《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意见》《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评审程序》《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框架性协议》《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筹措与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学校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保障措施,为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强化协同意识与服务功能,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行业科技进步

河南工业大学因粮而立、依粮而兴、靠粮而强,在粮食产后储运流通、精深加工等学科领域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多年来,河南工业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需求,充分发挥粮食储运、加工、流通和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培养人才,提高学校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1.强化科学研究功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应用价值。一是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科研综合实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解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粮食行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发挥高校桥梁纽带和科技熔炉作用,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引进、吸收、创新,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原始创新领域,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团队协同研究为驱动,河南工业大学开创的“储粮昆虫分类学”解决了中国重要储粮害虫象甲分类的国际困惑;“我国主要粮种储藏期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及其引起粮食霉变发热、带毒的原因及防治途径”首次为中国科学储粮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理论”填补了国际缺氧储粮保鲜研究空白。在应用技术领域,瞄准经济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粮食产后深加工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粮食深加工的转化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粮食深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耗、粮食资源浪费和粮食加工生产成本。近年,学校在协同创新中涌现出一批集成创新成果,在粮食产后领域连续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国家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轻工和粮食行业20多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荣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全面参与了总投资82亿元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国家投资337亿元建设的1100多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1000多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绝大部分采用学校研发的储粮工艺技术和设计规范,综合应用了学校粮食产后各个环节的重大科技成果,使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存损失率由4%降至1%以下,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

2.强化创新人才培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是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学校拥有的“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部级平台,是目前行业中唯一可在粮食储运和粮食加工两个领域开展交叉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部级平台,这为会集高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转化工程技术成果提供了条件。“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粮食产后领域的省部级科研平台,为开展粮食产后领域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粮食产后领域拥有的各种学科科研平台,覆盖领域范围的广度、相互支撑度、交叉融合度、衔接紧密度等居于行业高校之首,为会集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以工程中心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3.强化文化引领功能,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而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居于特殊地位,它不仅是中原文化的基石,更是华夏历史文化传承的缩影。作为具有粮食行业背景的高校,大力开展粮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落实国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贯彻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的政治要求。河南工业大学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形成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以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产出一批以粮食文化为主题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述,推动特色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培养一批粮食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形成一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粮食文化研究团队,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农耕文明的现代化,增加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粮食文化的认同,打造具有中原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粮食文化品牌。

三、创造协同创新环境,提高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1年,河南工业大学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学校将以协同创新为契机,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协同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1.以需求为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高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要开展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这种结合国家需求的问题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通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来协同完成,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高校还应该着眼于行业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问题,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围绕目标,通过协同组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降低粮食产后损耗,完善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优先发展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等若干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了更新的目标。

2.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发、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通过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办学思路的创新,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充分发掘隐性资源,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快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寻求突破性发展,使自身特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创新与深入拓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把握未来学科发展主动权,产生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会聚作用,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做实交叉学科发展平台,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会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河南工业大学依托“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并以这些特色学科为龙头,与其相关省级重点学科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产业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交叉融合,建立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2个交叉学科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学科交叉中心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当前,我国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客观需要,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分散和封闭,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组织管理必须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河南工业大学制定、启动了相关配套改革措施,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政产学研用合作绩效,探索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做好制度顶层设计;面向重大社会科学问题,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集聚;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二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高校科研组织结构,实现从传统“直线职能型”向新型“任务矩阵型”的转变,设立独立于院(系)的科研机构,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调配科研人才与资源;强化科研管理制度,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双层管理”的转变,依托学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建立院(系)与项目组“双层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实现从“单一学科评价”向“综合性评价”的转变。

4.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协同创新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因此,促进协同创新顺利实施,关键之一是有效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由于粮食产后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具有非常突出的行业特殊性、学科交叉性、科技创新性和科学探索性。学校将推行“沿创新链条各个节点贡献的比例分配利益”的原则,以公平的利益链条紧密连接参与协同创新的各方力量。探索协同创新管理机制,成立由多方参与的管理机构,负责重大事务协商与决策,制定科学与技术的总体发展路线,明确各方责权和人员、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河南工业大学的仿真模拟中试平房仓、谷物加工中试实验室、油料加工和综合利用中试实验室等一批中试科研平台,分别由不同的创新主体来牵头,充分发挥协同方各自的优势,构建长效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体现了不同的阶段以不同的主体为主导推进协同创新、形成合力,成为粮食产业应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术转化的有效渠道、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支撑平台。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9

关键词跨媒介;文化管理;广电总局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34-0082-01

在当今媒体多元化和跨媒介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政府作为文化的监管者这一主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下,政府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理成为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对于文化传媒产业的管理模式有自身的独特性,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本文将以广电总局为例,就我国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特别是传媒产业在管理模式和内容方面进行探微,并分析广电总局在管理上的优势以及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比和借鉴外国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模式,为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开展,互联网深入全球各个角落,标志着信息化时代的诞生。多媒体标志着以数字媒体为代表的新大众媒介的诞生。中国也抓住了这一机遇,和众多发达国家一起进入了全球化的新媒介时代。与发达国家大众媒介研究较早、文化传媒产业成熟的情况不同,当时中国的大众传媒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与市场系统,基础较为薄弱。而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文化产业逐渐发展成熟,而多种媒介的交叉与融合更是推动了跨媒介时代的到来。在当今媒体多元化和跨媒介化高度发展的时代,政府作为文化的监管者这一主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在复杂的文化环境下,政府如何管理以及怎样管理成为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中国的学者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关注并引入文化产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

2研究方法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展开了对新闻传媒方面的比较研究,这方面较早的著作主要有:1994年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淘涵主编的《比较新闻学》;1994年9月出版,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樊凡教授编写的《中西新闻比较论》;由江西财经大学刘夏塘教授主编的《比较新闻学》;由童兵主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的成果:《中西新闻比较论纲》。我国学术界在研究广电总局的管理模式时,惯用的方法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管理制度进行对比,如《制度设计和财源:英、日、美、公共电视要素分析》(苏华)、《欧美传媒产业规制及模式》(董静,李本乾)、《传媒、政府、政党――对近现代欧美国家传媒与政府关系之演进的历史考察》(唐娟)、《国外传媒产业放松管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常永新)、《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赵月枝)等。这些专著在研究中都大量的使用了比较研究方法,大量的借鉴了国外的文化产业管理经验。整体而言,当时传媒产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在我国才刚刚展开,研究时间不长,研究成果较少,且没有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人员零散,资金投入较为缺乏,并且研究成果对管理实践的影响力不足。

3研究现状

崔保国在《大部制整合与大传媒时代的到来》中提出了“大部制”的概念: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场政府机构改革运动在西方国家普遍展开,掀起了“大部制”的潮流,大部制属于一种高效的政府组织样式也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府构建。国务院在改革方案中,提出了组建广电总局,将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两个领域进行整合,广电总局将统一负责新闻、出版、电视、电影和广播等多个行业,之前文化产业各领域条块分割的格局将得到彻底改变。

在《我国新闻出版与广电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前瞻――2013年“署局合并”之透视》一文中,吴锋、屠忠俊对我国近年来文化传媒领域的管理变革进行了概括。他们指出,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以来,新闻媒体的管理组织结构经历了11次大的调整,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从1949到1974是“勘探阶段”;从1949年到1974年为探索阶段;1975年到21世纪初是规范化建设阶段;将2013年“署局合并”作为转折点,文化传媒产业的行政机构进入了“大部制”改革的新阶段。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国家都在对文化产业进行管制,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性,同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系统地对以政府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相对起步较晚。笔者在经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进行了解之后发现,国内外现有的关于政府与传媒产业关系的著作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如何有效地对文化传媒产业进行监督;2)政府如何处理好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即政府管理与媒体自治之间的职能划分;3)分析国外政府对于文化传媒行业的监管模式与简单评析;4)具体研究国外某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

关于广电总局成立带来的积极影响,目前我国学者广泛认同,广电总局在促进三网融合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王效杰司长在接受采访时对“三网融合”的概念提出了界定: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下一代演进过程中,技术功能一致化,业务范围相同化,网络互相联通、资源实现共享。广电总局自合并之后,打破了行业间的壁垒,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流通,加快了三网融合进程。

4尚存的问题

文化传媒产业属于意识形态类的产业,历来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学术界在有关的理论框架层面已经取得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但纵观既有文献,研究较为片面的状况依旧存在,研究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为:一、研究主要侧重于微观层面,对于宏观体制改革涉及较少。当前的学术研究主要多聚焦于某个行业或集团的发展,如在新闻出版领域,广受关注的“转企改制”以及在广播电视领域着重研究的“事业体制与产业化分离”,而宏观角度的文化体制改革等议题的相关研究则很少涉及,研究层面较为狭窄,缺乏深度。二是在新闻出版范围的改革探究多,广电系统的改革探究少。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任务中,仅新闻出版领域所占的比例就达到三分之二,已积累了较多成果,管理者推进改革的积极性较高,宏观体制改革逐步进入较深层次;而广电系统的体制改革则相对滞后,研究基础较薄弱。

参考文献

[1]汤书昆,孙文彬.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2).

[2]崔保国.大部制整合与大传媒时代的到来[J].当代传播,2013(2).

[3]李红祥.英美传媒监管模式变革的动因考察[J].传媒观察,2011(3).

文化产业管理研究方向篇10

关键词: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开发风险经营风险

一、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回顾

(一)国外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外旅游风险研究萌芽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犯罪等社会不安全因素对旅游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旅游风险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了旅游风险研究历史上的阶段。国外旅游风险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与恐怖主义、旅游与犯罪、旅游与战争、旅游与政治不稳定等,偶尔也涉及对景区游览风险、饭店火灾等偶发性风险问题的研究。从内容上看,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旅游风险展开具体层面的个案分析。

(二)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发展历程

国内最早涉及旅游业风险方面研究的文章大约发表于1994年。在发展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裘新宝的《发展旅游保险业务之思考》,他在文中从保险的角度,对旅游涉及风险的范围进行了探讨。在此后几年中,旅游风险的研究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研究文献数量极少。

国内旅游风险研究真正兴起与发展是在1999年以后。当时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开发商大批盲目投资,这种投资在造成浪费的同时也带来了收益不确定性的增加,风险增大。针对这种现象,很多学者开始从投资风险的角度展开旅游风险研究,如梁明珠提出了观光农园式的旅游开发对于减少旅游开发投资风险的重要性。又如顾华详,在《论西部旅游业引入风险投资的若干问题》、《论wto环境下西部吸引风险投资发展旅游业》等多篇文章中,针对如何实现西部丰富旅游资源的转化、开发和利用问题做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引入风险投资是降低西部地区旅游开发风险和投资风险的有利手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危机出现的范围不断加宽,生态风险、经营风险、文化风险、政治风险等各方面的风险不断涌现,学者们对风险的研究范围也因此而不断扩展。目前,学者们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风险展开研究,这其中包括:黄建军开创性地对昆明旅游犯罪进行的实证性个案研究;赵书虹在《论中国发展国际旅游的风险与机遇》一文中对中国发展国际旅游风险的探讨;王宝恒在其《工业旅游的开发条件及风险提示》一文中,从主体、客体、媒介三方面条件对旅游风险进行研究,指出了工业旅游因自身局限性可能导致的开发风险。

二、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内容

当前国内学术界从理论上对旅游风险或危机进行研究的文献有限。代表性的研究文献是邓冰、吴必虎等撰写的《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这篇文献对旅游风险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指出旅游业风险是指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心并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从对现有文献资料分析来看,目前学界研究的主要风险有开发风险、经营风险、生态风险及文化风险四类。

(一)开发风险

在开发风险中,如何减少旅游开发风险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为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减少产品开发风险的产品开发基本原则。如鲍文君等指出,必须根据市场导向,对强势资源进行筛选、加工甚至创造,这样的旅游景点才具有吸引力,否则,一厢情愿地开发景点,其结果似乎难以如愿以偿。王林在《论旅游决策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中讨论了旅游者决策风险的成因,指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是一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矛盾体。而要解决这个矛盾,旅游企业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我,以旅游者需求为导向,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旅游开发投资因为旅游自身的特性和规律决定了其具有复杂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使旅游开发投资的风险加大。因此,旅游定位就成为减少旅游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李富红在其研究中指出,旅游地定位包括旅游地形象定位、旅游地产品特色定位和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开发投资不遵循旅游地定位规律,忽视旅游规律,就极有可能踏入旅游开发投资的“陷阱”。

此外,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旅游开发既有收益,也有损失和风险,同时还应考虑开发对象、人力、物力等资源作其他用途时的机会成本,增加投资的边际效益和风险等。

(二)经营风险

虽然中国的旅游产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国内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资旅游企业的不断进入,必将会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

龙凌是较早对旅游企业经营风险做出明确界定的学者,他在《旅游企业特殊经营风险的界定及应对措施初探》中将旅游企业经营风险作了界定,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将旅游经营风险划分了不同的类别。龙凌对于特殊经营风险的性质研究无疑为之后的研究者们就“非典”对经营风险的研究探讨提供了帮助。2003年“非典”发生之后,国内涌现的大量文献可以视为对旅游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拓展,如张广瑞、魏小安主编的《中国旅游业:“非典”影响与全面振兴》一书,收集了“非典”发生后旅游业做出的相关研究,其内容涉及“非典”影响、应对措施、危机管理、形势判断、政策动态、振兴策略和国际借鉴等方面。

对“非典”的研究使业界人士真正意识到了旅游业的特性。如石培华、张吉林等人在《“非典”后的旅游经济重建与风险管理》一文中指出,“非典”疫情强化了旅游业“敏感产业”的特性,进一步凸显了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几个“软肋”:旅游业的风险过度集中、旅游企业抵抗风险能力弱等等。学者们还对“非典”反映出的旅游企业的经营弊端及缺乏危机管理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非典”后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一文中,赵阳建议旅游企业建立并实施危机管理预案:要以市场竞争中旅游企业危机的出现为起点,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过程,通过识别、预测潜在危机,预先准备各种应急计划,尽可能阻止危机的发生、发展,并尽量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以争取新的转机。

(三)生态风险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已开展生态旅游。但从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仍然相当严重,旅游资源与旅游环境的危机,旅游引发的社会冲突与旅游经济日益尖锐的矛盾,都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尚天成、赵黎明在《生态风险分析在生态旅游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中指出:在生态旅游开发与规划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利于生态发展的负效应,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一定的环境胁迫和影响,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唐代剑、魏美才在《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系统总结了导致生态旅游开发风险的种种问题。

面对着不断出现的生态风险,学者们也纷纷提出了对策。如梁明珠指出,观光农园的拓展潜力较一般的生态旅游形式更深、更广,较之其它开发形式生态风险较小。关于这一点,学者唐代剑阐述得比较详尽,他在《千岛湖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管理对策》中,以千岛湖为例分析了旅游开发导致的生态风险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四)文化风险

旅游业的开发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旅游业开发中出现文化风险。通常旅游发展中的文化风险可分为两类:

一是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如外来文化和目的地原有文化的冲突,传统文化的消失,把不良的习惯在目的地传播等。部分研究主要体现在一些人类学者、社会学者的研究文献之中,如吴晓萍、何彪把民族旅游发展给民族社区的传统社会文化带来的风险归结为民风习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传统文化受到威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四个方面,同时指出这些负面影响可能对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破坏力。

另一类则突出地反映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在当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市场条件下,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对文化旅游景点盲目或过度开发,造成对文化景点原有历史价值的破坏。如黄芳针对山西日益兴起的大院文化旅游开发热,指出了布局雷同、对外宣传特色不明显、对整体形势把握不准可能导致的风险。

三、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局限

(一)处于初级研究阶段

世界旅游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并以一项新兴产业应有的速度和规模不断向前拓进。而中国当代旅游业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且最初是在外交目的的基础上缓慢起步,直到90年代才逐渐具备了大众旅游的形态。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旅游学术研究,与西方相比,我国不仅起步晚,理论基础也非常薄弱,多数研究只能借鉴西方旅游的发展经验和理论观点。

(二)研究方法单一且缺乏理论性研究

对于一个学科而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是学科得以发展的关键之一。但是国内旅游风险管理研究主要采取实证研究单一的研究方法,缺乏定量的分析,更不用说借鉴其它学科一些特有的研究方法了。同时,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绝大多数文献都是以实证研究为主,在笔者所能找到的研究文献中只有少数几篇是从理论上对旅游风险来进行研究的。一个学科如果没有定量的理论研究,就很难得以持续的发展,也很难形成一个研究体系。这是在未来研究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方向多元化且缺乏综合性研究

正是由于我国学者都偏向于定性研究,导致随着旅游业发展问题的不断增多,建立在案例基础上的研究成果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多数是由于问题的暴露而不得已进行的检讨和探因式的研究,对国外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翻译性论著颇丰。因此,纵观国内旅游业风险管理研究的整体历程,给人呈现出的是一种多元化、缺乏综合性研究的状况。对于统一、全面的风险研究著作较少,其出现也多为与国外的研究一起论述。这种研究状况如果长此以往地发展下去,会阻碍其发展步伐甚至停滞不前。

(四)研究内容相对狭隘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在出境游日趋成熟的推动下向世界旅游不断靠拢,因此发展所带来的风险远不止上述四个方面,例如政治风险、自然风险等等。这都需要学科研究人员不断重视,而依据我国目前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状况,很多现实中已经存在甚至对旅游业已经构成威胁的诸多风险,在学者们的研究著作中并没有或者很少谈及,这是旅游学术研究的一大缺憾。

综上所述,世界旅游组织曾经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第一位的旅游接待大国和第四位的客源输出国。所以,虽然我国对旅游风险方面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且暂时主要停留在操作层面,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强劲发展,加之风险管理在影响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旅游风险管理的研究势必在旅游业发展良好势头的带动下不断拓展,这将推动国内旅游研究与国际的接轨、探索层面的深入,从而反过来加快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冰,吴必虎,蔡利平.国内外旅游业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