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专题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03

教研专题总结篇1

一、进行不定时园内专题公开课及培训

我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的给新老师进行培训,让她们明确的知道怎样上好一节《蒙氏数学》课,知道上课的流程。教研小组开展了不定时抽查班级的授课情况,实行授课透明化,并且给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作出了针对性的研究和讨论,并邀请湖北亿童早期教育研究中心的专业教研员给我园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上示范课、听我园教师授课并加以点评,使每位教师能更好地学习和改进!

二、活动时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前制定了一些各年龄阶段的活动目标,要求及工作计划,(如:小班年龄阶段以日常生活操作为主;中班年龄阶段以感官教育及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为主;而在大班年龄阶段则以抽象教育及数学教学为主等;)同时,我们还逐步摸索《蒙氏数学》教具的操作方法;根据其原则配备了生活部分的操作材料,设立了《蒙氏数学》操作区角。让幼儿自由选择教具操作,教师进行分组及个别指导。

三、制作和投放了丰富的活动材料

我们在制作教具时围绕以朴实、干净、明亮的色调为主,适合幼儿的操作和对教具的兴趣,材料具备目的性,有规则、步骤和顺序,在设计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有些则可混合使用,还设有错误控制等融入教具,让操作更灵活!

四、形式要多样化

活动形式主要分为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在集体活动时教师们都能有明确的目的、计划、组织、连续性,突出集体意识,培养合作精神;在分组活动是能按幼儿的兴趣、爱好、意愿进行选择活动,并结合幼儿的能力进行。

五、实践的效果与体会

这学期的蒙氏数学教育,幼儿的各方面能力提高较快,大部分学过幼儿与过去没有接触蒙氏数学的幼儿对事物感知的灵敏度要高,观察细致,无论是生活能力,还是学习习惯,都有很强的顺序性。同时,他们还爱动脑筋,思维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

六、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在探索活动中,教师在运用每一种教具时还不够灵活和充分利用教具;

2、进行蒙氏教具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精炼简洁。

3、方案教学中的实施工作中,中班级和小班级的有待提高,在下学期应加强。

4、坚持做好环境布置工作,方案教学的专栏及分区活动的设置有待提高。

教研专题总结篇2

当前中小学校课题研究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虽然“草根式”课题研究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但仍存在选题较大,表述不够准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认识不到位;研究思路和操作过程模糊不清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拟就小专题研究与教师反思性实践能力提升作一些探讨。

一、小专题研究的特点

源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有研究价值、需要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小专题研究有小、近、实、活的基本特点。“小”体现在选题都是由小现象、小问题入手,关注教育教学活动中某问题的一点或细节,其切口小、易操作、见效快。“近”体现在小专题研究内容贴近教师、贴近现实、贴近问题,教师作为研究者,可以从教学现场生发教学问题。“实”体现在教师研究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问题,都是来源于教师真实的课堂问题或教师日常的工作问题。

二、教师反思性实践的内涵与结构

根据前麻省理工学院萧恩教授的观点,整合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的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想与行动的对话,通过这一对话过程我变得更有技巧”。教师的反思性实践是一个包括“选题和计划――行动和分析――反思和实施――总结和提升”的螺旋发展的实践行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行动进行思考和批判性的分析,以此提高教学实践合理性。

(一)选题与计划

好的选题有助于教师明确问题情境,发展问题意识,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循环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教师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收集其他渠道的信息,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产生研究的问题。问题类型有:学校明确提出的;来自于个人的经验。在确定好选题后,教师便要开展有计划性、有针对性的研究,并形成研究方案。

(二)行动与分析

通过行动和分析,来理解各种经验。教师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可以有文献资料的整理、调查问卷的发放、问题呈现的方式、当前研究的现状等。教师在行动之后,应学会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资料的充分性、有用性和综合性。

(三)反思与实践

对所进行的小专题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调整,并再次投入到实践过程中,从而产生新的具体经验,开始更深层次的学习过程。这样,经验学习和专业发展就成为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

(四)总结与提升

在分析大量资料、反思和实践后,教师要在目标与行动、行动与结果的分析基础上提炼出有关研究成果,考虑思考和行动的有效性问题,通过概括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实践经验,使研究更趋合理,研究成果得以丰富,以实现研究能力的提升。

三、小专题研究促进教师反思性实践

小专题研究依据“问题即课题、实践即探索、过程即收获”的思路,经历了一个“选题――计划―行动―分析―反思―实践――提升”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运作过程。根据以上思路和运作,不难看出,其形成轨迹实则是“根据现象找问题,根据问题定选题,根据选题去行动,根据行动去分析,根据分析去反思,根据反思去实践,根据实践得提升”。

(一)以教育教学问题确定小专题选题

1.立足实践,记录价值性问题

问题是课题研究的开端,问题意识是一个人反思性的基本体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总会遇到很多困惑,从众多的困惑中形成一些思考,而这些思考便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来源,再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从所记录的问题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或急需解决的问题。

2.组内讨论,形成共识性问题

学科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教师生活的基本单元。教师们可以在组内交流、讨论,碰撞出有价值的“火花”。当教师个体确定好自己的问题后,在与同学科组的教师商讨时,发现很多问题都是大家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在同时期遇到的共性问题。当老师们的问题成为组内教师的共性问题时就形成了有价值的研究专题,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小专题名称。

3.确定选题,填写小专题申请表

当学科组确定好选题后,以小专题组长为代表的团队开始填写小专题申请表。在申请表初步完成后,教科室成员会与学科组的教师一起反复的讨论,小专题组长将整理讨论后的修改意见以及时完善小专题申请表,最后形成确定的小专题名称。

(二)以确定的小专题选题推动课题研究计划

1.根据申请表,确定学期研究目标

在小专题申请表经教科室审核通过,并上报上级教科研管理机构之后,各小专题组长带领成员开始小专题实践与探索。首先是完成小专题研究计划,以计划推动课题研究。各小专题组长要根据各自选题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与组内共研教师的学期研究目标的商讨,在此基础上,形成本期研究目标。

2.立足于目标,分解学月研究内容

确定学期研究目标后,各小专题组长继续与组内成员跟踪此课题的研究情况,将学期目标分层、分步地渗透到学月研究内容中。要注意界定题目中的关键词和研究的重点、范围、对象等,以研究内容的达成满足研究目标的实现。

3.着力于内容,撰写小专题研究计划

当各小专题组既有了确定的、整体的学期研究目标,又有了具体的、详细的学月研究内容时,小专题组长将与成员们一起共同撰写学期研究计划,而研究计划的落实情况则是教科室考察各小专题研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以课题研究计划展开小专题行动研究

1.源于研究计划,进行理论学习

教师在参与小专题研究时,首先应明确小专题核心概念的含义与实质,并厘定核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这需要教师们加强理论学习。一方面,教师可以自主购买相关理论书籍,便于寻找理论来源或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专业数据库,以便拓展研究的深度和研究高度。

2.进入研究情境,实施课例研究

研究情境是教师了解研究对象,获得真实资料的第一来源。课例研究来自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并以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为支撑,集中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如语文组是每周四上午、数学组是每周一上午、科任组是每周三上午,每周的备课组研讨活动都会提前告知教师研讨主题、研究内容,并在活动中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拟实施的策略。

3.根据课例研究,撰写教学反思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对教学行动的反思。反思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进行回顾和思考,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各小专题成员组的教师在参与完每次的课例研究或自己执教的小专题研究课例后,都会撰写出富有个人见解,有较为深刻的反思,这些反思有助于解决选题时存在的教学问题。

(四)以行动研究为基础进行课题研究分析

1.依照行动研究,分析教学问题

小专题研究离不开对具体教学问题的分析和研究,这个过程既是教师进行反思的过程,又是教师与教学现象、事件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这种参与式的研修中对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对实施策略的有效性和无效性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一定的经验,进而寻求合理的意义解释和问题解决方案。

2.遵照研究现状,分析过程性资料

教师在研究小专题时会随时收集过程性资料,如详实的文本、图片、教学案例及反思等,在众多的资料中再进行分类和整理,使之有序,教师通过对材料的整理和归类,材料的分析和比较,这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过程。教师每一次分析研究资料的过程,都是与文本进行新一次的对话,都会产生新的认识和感悟,让动态的教学在分析中生成观点。

3.开展组内例会,分析研究困惑

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曾说过:“当不同的观点发生冲突时,便会产生思想的火化。在一个良好的组织中,这种火化就是创造力的源泉。”每学月,各小专题研究成员会围绕本月研究情况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本月研究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这种集体式的课例研究让教师们围绕某一研究问题开展交流、讨论,在不同教师的思想火花和碰撞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这些课例的分析和思想碰撞中各抒已见、相互辩论,在观点的交换中提升认识。

(五)以课题研究分析实施小专题研究反思

1.根据研究分析,梳理研究进展

在对课题资料和研究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后,小专题研究成员会将一学月来的具体研究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并提炼出学月研究进展,总结出学月研究点滴成果。这些研究进展为课题的结题报告撰写和课题最终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研究进展,反思研究困惑

小专题研究的本质是促进思考,没有思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研究。在小专题研究过程中,思考质量是决定研究高低的关键,唯有深入本质的思考,才能使教师较快地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专题研究成员会在总结学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当前研究的困惑或问题。

3.根据研究困惑,拟定实施策略

当有了研究困惑或问题时,研究组的成员需要面对此种研究现状,一起商讨出下月研究计划和拟实施的策略。过程性学月小结让教师们即时记录下当时的思考、当前的研究现状、当时的研究问题,这种坚持、扎实的研究让小专题至少每月能有一小结,每月有一成果,每月有一问题,每月有一措施。

(六)以课题研究反思指导小专题研究实践

1.以学月考评意见为小专题研究反思的适时监控

每月25日,各小专题研究过程性资料都会交到学校教科室,由教科室成员查阅资料,填写学月考评意见。教科室的意见会总结一学月课题研究总体情况,并提出修改意见。学月考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各小专题研究成员的反思性实践。

2.以教科室个体交流为小专题研究反思的重要动力

除了教科室的纸制意见外,教科室成员会单独找时间与教师们一起讨论研究中的问题、困难或困惑。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和对话让教师们缩小了研究范围,找寻到研究点之间的关系,并剖析了表象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了拟采取的措施。而就在这种质疑、启思、讨论的研修共同体中,小专题研究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3.以学月例会集体解惑为小专题研究反思的智力来源

教科室成员每学月都会举行小专题研究例会,一起解决大家遇到的某些共通性问题,如学月研究小结撰写的思路,结题报告撰写的基本框架,过程性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问题等。此外,教科室会让各小专题组长分别陈述当前研究困惑,让其它参会人员共同思考解决的办法。这种集思广益、共生共进的学月例会让教师们在研究团队中很快地成长起来。

(七)以小专题研究实践作为研究提升来源

1.根据研究实践,撰写结题报告

在小专题结题报告撰写时,每个教师都要承担自己的任务,通过课题组的共同合作将教师当时的教学研究行为融入研究常态之中,在研究的过程中共同梳理和总结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成效,这种教学即研究的方式解决了教学实际问题,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和完善了自我。

2.依托教科室指导,修改结题报告

当各小专题结题报告完成后,教科室逐个修改,并分别为各报告提出意见或建议,如,报告标题的完善、摘要的撰写、小标题的提炼能力、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报告的格式问题等。各小专题研究成员需要在原有总结的基础上,依托一年来的研究实践,根据教科室的意见多次进行修改。这种反复的修改大大提升了教师的思维品质、逻辑能力、提炼能力和总结能力。

3.借助专家引领,完善结题报告

教研专题总结篇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在我国1000多万中小学教师中,农村教师占80%,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景,直接关系到教育发展的全局。

在报告中,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并强调要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

国家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上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就,多种形式的农村教师培训已经常态化,成果瞩目。但是作为农村学校本身,对于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的研究还很缺乏。

我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薄弱环节和短板在乡村。发展农村教育,帮助农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发展农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必须把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局面。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努力于新课程的实践,在其过程中不断完善更新自我,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才能与新课程同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农村学校的一些特点,决定了提升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农村学校的区位环境,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农村教师自我定位甘愿低于城市学校,从而降低了对自身专业素养的要求,安于现状者居多,尤其是一些中青年教师,他们缺乏足够的教育情怀,缺乏奋进的专业精神,仅仅把当教师看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调往城市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奢望,他们对于教师职业缺少发自内心的认同与热爱。农村学校教科研整体水平偏低,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动力不足,成果匮乏,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氛围。

2、由于相对滞后的教育条件,农村学生学习能力普遍低于城市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较多,家庭教育缺失严重。这就对农村教师提出了比城市教师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农村教师更要有爱心、耐心、恒心,更要有奉献精神。

3、我校目前为数不多的骨干教师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求。近几年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和农村教师的招聘要求明显低于城市,如本镇,几乎招不到一本毕业生。农村学校师资相对落后现状的改善,有赖于我们去探究建立一套适合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模式。

4、本课题的研究,将落实并发展原有的研究成果,培养和造就一批骨干教师和省市名师,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助力农村教育的振兴,农村教师队伍会越来越壮大。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政策依据:

1、为深入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和要求,采取切实措施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明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特制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要求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这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年规划,是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行动纲领。《规划》提出: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县域校际资源均衡配置。

理论依据:

终生教育思潮的兴起,加之教师专业化的呼声日益强烈,使教师职后培训和素质提高的研究与实践形成高潮。各国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与职前教育相衔接的继续教育体系,以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保证教师有不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英国教育专家詹姆斯提出的著名的教师教育“三阶段理论”。他认为,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是教师教育中相互衔接的三个阶段。

我国一些学者、专家和一线的教育改革者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许多研究。顾泠沅教授领衔开展了以校本研究、校本培训、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的“行动教育研究”计划。北京教育学院教授王长沛曾说:“真正决定课程的不是写在书上的各种观念与规定,而是天天和学生接触的教师。尽管专家们花了大量的精力,认真准备了课程标准和教材,但是一进教室,教师一个人便决定了一切。”

教师的专业素质关乎教育的兴衰,此类真知灼见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基础指明了研究方向。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的研究,增强教师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意识,提高教师有效性教学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最终建构农村教师发展的专业成长模式。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研究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模式。

1、研究农村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提高的有效方式,重点研究职业道德的形成方法。

2、研究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方式,重点研究在实践活动中转变教师观念的方法。

3、研究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有效方式,主要从青年教师、中老年教师、骨干教师三个方面研究。

4、研究校本资源的开发和运用,研究搭建高效的校本培训校际交流平台。

5、本课题立足于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研究农村教师重树自我、重构课堂、自我教育成长的有效模式。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将综合运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育科研方法。

文献法。主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根据我校实际,对有价值、值得借鉴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分析和提炼。

行动研究法。主要体现为改进前后反思和具体情境中反思,所尝试策略是否有效,都以是否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为评价标准。如果没有效果则要反思,从反思中再尝试新的策略和思路,从而不断积累与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一致的经验。

调查法。根据课题研究目标,以全镇教师为样本,在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采取阶段性、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多种调查方式,获得最原始的一手资料。

案例分析法。主要是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前后对比分析,进行个案总结,整理出案例集。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本课题研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2016年6月-11月)

1、确立课题负责人和课题主要研究成员人员,召开课题组会议,明确研究方向和任务分工。开展前期调查、选题、立项工作,确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有关农村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资料。

2、完成对本校及全镇教师的调查、访谈以及分析工作。制定问卷调查表,将调查情况在表中以数据显示出来,并形成调查分析报告。教师们对于教师专业成长计划达成共识,保证积极参与,并自主确定成长目标,课题研究确立了整体观察对象。

3、制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交流方案,讨论通过了《教师专业素养升级措施》,动员所有教师制定具体的专业成长“三年规划”,严格按规划逐项落实专业成长的各个环节,其效果纳入年终考核。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4月)

一、课题组负责人召开全校教师会议,公布研究内容,鼓励全员参与。召开研究小组会议,提出研究的总体要求,分工细化:政教处重点研究教师师德培训的方法与途径;教务处重点研究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教学方法,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升等方面培训的方法及途径,结合实际开展了对教师的全面校本培训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科组和课题组的作用,落实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教师专业成长状况。对专题研究逐一突破,并形成相关经验论文。

二、建设丰富多彩的“育师”文化

1、举行“寻找最美教育风景”主题演讲活动,激发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提升自我的热情,强化对农村教育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2、举行教师英语口语比赛。

我们先后以“青春校园行”、“我的成长日记”、“教农村孩子练口语”等为主题开展了活泼生动的英语口语比赛,在英语教师“共同体”里,练口语用口语的教研氛围空前高涨。就英语课堂和学生兴趣习惯来看,这种活动对英语教师专业成熟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成效显著。

3、举行“精准扶贫,教育先行”送课下乡活动。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这几年,我们中心

小学送课下乡活动成为了一种教研常态,在拓展农村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探究路上耕耘不已,带动了本地教育教学的协同发展。

4、举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读书感悟演讲比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教学相长,老师们在阅读和比赛中,洗去了浮躁,涵养了务本求真的专业精神,升华了专业水平,陶行知的教育名言老师们都能信手拈来。

5、举行“师徒结对”茶话会。

“师徒结对”是我校的传统。近年来,我们经常举行“师徒结对”茶话会,主题或者是新老师“拜师学艺”,或者是交流互学互助的情谊与收获。在这样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建设之中,新教师学老教师的育人经验,老教师学新教师的信息技术,相得益彰,合作共赢。

三、开展名师养成系列主题活动

1、实施校际帮扶结对工作计划,推动本镇教育整体协调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形成。

2、举行评选本镇名师活动暨专业成长研讨会,汇报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成果,推动校本培训和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深入发展。

3、深化集体备课,实行全员赛课和“推门听课”,观察分析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成长状况,探究反思教师专业素质和高效课堂的关系,形成了相关论文。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优化常规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师资结构中老中青帮扶带的良性循环,马湾小学全面全程开展了听课评课辩课活动。

学校对教研活动高度重视,制定了缜密的推进计划和激励方案,成立了以分管领导、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评辩团队,从备课情况、教材组织、课堂氛围、教学效果、教学特色等多方面反思提升课堂效果。

每周一三五上午两节课为活动时间。从授课前的精心准备,到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再到课后的交流总结,马小的教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这样的教研活动,推动着马小的高效课堂建设日趋成熟完善。

4、开展访学和培训教师学习成果汇报交流活动。

我们努力探寻城乡教育的平衡点,精心筹划开展了系列性的访学和培训教师学习成果汇报交流活动,以点带面,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优秀的教改成果及时地宣传与普及,从汇报到交流,从实践到反思,从反馈到提高,环环相扣,形成了自觉的有机的专业成长小系统。

5、五月市教研室领导和专家到我校视察教学工作,对我校课题指引下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估,给予了肯定和建议,课题组据此完成了研究报告《近年我校教育教学发展分析及促进措施》。

四、收集各方面的研究资料,完成了中期评估和中期报告。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研究阶段(2017年5月-2018年10月)

1、召开课题研究推进会。2017年5月,课题组各位成员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交流,课题组长对课题研究前期工作进行了总结,市课题专家对前期工作给予点评,指导课题研究下阶段工作。

2、举行“国培计划”研修项目总结交流会暨魏书生、李镇西等教育名家学习笔记展示会。

3、举行反思写作交流会,总结日常教学写作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老师们感悟深,获益良多。

4、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评选。对研究中获取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炼、撰写相关论文、典型案例和工作经验等,形成了总研究报告的初稿。

5、编写《马湾中心小学与华湖小学帮扶结对工作总结报告》、《全员辩课录》、《教学能力进阶督导与诊断策略》等,初步完成“优化驱动-专业共同体-反思写作”的专业成长模式的建构。

教研专题总结篇4

【摘要题】体育研究

1前言

在体育社会科学领域,从总体上来研究我国体科所科研工作发展的问题,《中国体育报》2002年1月10日第7版已有报道,但以人才问题为视角,专门研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论文却尚未见诸报道。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的重要方面军,与高校体育院系教师所组成的科研队伍不同的是,它是一支专门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队伍,是我国体育科研队伍中的专职队伍。本研究拟结合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整体状况,从其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展开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原始定义为:“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如今,其内在的涵义已得到较大的拓展和延伸,学者们更多地将其理解为一种辩证的发展观。在对人才资源的看法上,该发展观注重人才资源与人才成长环境、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发展、科技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具体到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则指伴随体育科研工作的不断进步,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当走上持续、快速、健康、和谐的发展道路;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要走优化结构之路,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将推进体育科研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作为重要使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不仅要重视科研人员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更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目前,我国共有36所体育科学研究所。虽然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逐渐壮大,科研工作的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但也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队伍的管理还没有严格按照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去实施,科研工作与运动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与科技创新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健康发展。欲建设好这支队伍,须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优化队伍的结构,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工作能力(包括科技创新能力),并努力营造有利于这支队伍茁壮成长的环境。只有科研人员队伍成功地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预定目标,才能促使体科所的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进而提高这支队伍对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的贡献率。因而,对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发展状况的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研究,对其作出合理规划。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从全国体育科学研究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将其科研人员(专职)作为调研对象,共计178人。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读了我国体科所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了解了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状况;从inteRnet网上浏览了朝鲜、韩国、德国体科所科研人员若干方面的情况;参阅了我国科研人员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专著,以及与可持续发展有关的论文。

(2)抽样调查法。从全国体科所中抽取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及山东、福建、山西、广西、湖北、河北、辽宁8所体科所,通过函调的方式,了解这些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及承担课题研究的状况,为探讨如何优化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作好准备。调查从2002年10月中旬开始,至2003年元月上旬结束。

(3)比较研究法。为了研究的便利,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系、三峡大学体育系等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状况。将研究对象即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学历、职称与年龄结构与上述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同类情况进行比较,于比较中评价其队伍结构之优劣。

(4)统计分析法。运用SpSS10.0软件对调查所得的众多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科研人员的数量状况

1985年,我国共有28所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共计729人。至2000年,体育科学研究所增至36所,科研人员则增至1700人,见图1。

图1科研人员的数量统计图

3.2科研人员队伍的结构状况

3.2.1学历结构

学历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学历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1可知,8所体科所中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的有3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21.4%;学历为本科的有92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51.7%;学历为专科的有3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9.6%;学历为中专以下的有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7.3%。本科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共占73.1%,居主体地位,但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与科研出成果需要较高比例的高学历人员的趋势不甚相符。中专以下学历的科研人员虽只占7.3%,但这部分人员学历太低,难以适应科研上水平的要求。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基本上合理,但远不够理想。

表1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学历结构(人)

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以下

总局体科所241175

山东体科所32082

福建体科所11110

山西体科所41960

广西体科所2410

湖北体科所1735

河北体科所11011

辽宁体科所21080

3.2.2职称结构

职称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职称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2可知,拥有高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76人,占42.7%;初级职称的科研人员有26人,占14.6%。显然,高级职称人员与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持平,略显稍高;而初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则略显偏低。这种职称结构不尽合理。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宜为1.5:2:1,即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稍大于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约为初级职称人员的2倍。

表2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职称结构(人)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总局体科所2419 4

山东体科所16134

福建体科所652

山西体科所12134

广西体科所250

湖北体科所565

河北体科所445

辽宁体科所7112

3.2.3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由表3可知,所学专业为体育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15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84.3%;所学专业为理工科专业的科研人员共计2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1.2%;所学专业为文科的科研人员共计8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4.5%。8所体科所中除湖北体科所科研人员的专业结构(比值为9:6:1)较合理外,其他均不够合理。总局体科所中虽有4名理工科专业人员和4名文科专业人员,但与其科研人员总数相比,比值显得太小。从总体上看,科研人员队伍的专业结构虽不算单一,却不够合理。

表3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专业结构(人)

体育专业理工类专业文科类专业

总局体科所3944

山东体科所3030

福建体科所1120

山西体科所2711

广西体科所700

湖北体科所961

河北体科所940

辽宁体科所1820

3.2.4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不同年龄人员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处于30~50岁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5.7%,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分别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8.0%和16.3%。从互联网上搜索到的信息表明,国外著名的体育科研机构中,30岁以下与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至少占科研人员总数的1/5,50岁以上的科研人员中通常有1/4的为学术骨干。与之相比,这两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所占的比例显得稍低一些。人才群体的最佳年龄结构理论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的“最佳年龄区”将向高低年龄两个方向延伸,各国将更加重视科技人才的年轻化。因而,这种年龄上的比例搭配就显得不够科学。从有利于科研人员队伍协作攻关、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这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

表4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年龄结构(人)

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

总局体科所8336

山东体科所4227

福建体科所01l2

山西体科所4223

广西体科所700

湖北体科所2ll3

河北体科所463

辽宁体科所3125

3.2.5性别结构

性别结构是指科研人员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统计可知,8所体科所中男性科研人员共计113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63.5%;女性科研人员共计65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36.5%,超出科研人员总数的1/3。这种性别上的比例搭配比较合理,有利于科研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合作研究。

表5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性别结构

男性女性

总局体科所3017

山东体科所2112

福建体科所112

山西体科所1712

广西体科所52

湖北体科所106

河北体科所85

辽宁体科所119

3.3科研人员承担课题(省部级以上)研究的状况

从表6可见,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最多的为总局体科所,共17项,其次为辽宁体科所,共4项,其他体科所均为2项。反映出在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能力上,总局体科所与其他7所体科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山东、福建等7所体科所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的总量为16项,不及1所原总局直属体院1年承担该级别课题的数量,说明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

表62000~2002年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年均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数量状况(项)

年均数量年均总量

总局体料所17

山东体科所2

福建体科所2

山西体科所233

广西体科所2

湖北体科所2

河北体科所2

辽中体科所4

3.4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

体育院系教师(均系体育教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与科研工作,也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一部分,只不过是这支队伍的非专职队伍。体科所科研人员则主要从事体育科学研究工作,是体育科研人员队伍的专职队伍。本研究试图将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作一比较,以揭示这两个群体在队伍结构上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为此,笔者查阅了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大体育系、湖北大学体育学院、三峡大学体育系、江汉大学体育系、黄冈师院体育系、荆州师院体育系、襄樊学院体育系、湖北师院体育系、咸宁师专体育系、郧阳师专体育系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将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

3.4.1年龄结构比较

虽然用于比较的3个年龄段为近似年龄段,但仍具可比性。由表7可知,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超过80%,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近50%,较体科所科研人员在近似年龄段的比例高出31.9%,与体育院系教师中硕土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的年龄分布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高学历人员大多为35岁以下的青年人,是高校体育院系近年来重点培养与引进的人才。要在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中建设一支年轻的学术骨干队伍,就有必要加大培养与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步伐。

表7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年龄结构比较(%)

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

体科所科研人员18.065.716.3

35岁以下35~55岁55岁以上

体育院系教师49.940.79.5

3.4.2学历结构比较

由表8可见,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已达到了2.1%的比例,共有14名,而在8所体科所中仅山东体科所有1名博士研究生。这与体育院系近年来出台的优待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才的政策有很大的关系。体科所科研人员中专科以下学历的人员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一学历层次人员所占的比例。体科所当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提高这部分人员的学历层次,使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表8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学历结构比较(%)

研究生本科专科以下

体科所科研人员21.451.726.9

体育院系教师22.772.44.8

3.4.3职称结构比较

由表9可见,中、高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均居主体地位,超过80%。稍显不同的是,体科所科研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育院系教师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体育院系教师中中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略大于体科所科研人员中同类人员所占比例。初级职称人员在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所占比例大致相当,均在16%左右。

表98所体科所科研人员与11所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职称结构比较(%)

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

体科所科研人员42.742.714.6

体育院系教师34.947.117.9

4结论与建议

(1)从总体上说,我国体科所科研人员队伍的发展状况不够理想,应从以下4个方面予以优化:在学历结构上,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下)的步伐,尽快通过脱产学习或在职进修等途径提高专科以下学历人员的学历层次;在职称结构上,高级、中级、初级职称人员的比例搭配以1.5:2:1较为合理,应朝着这一目标发展;在专业结构上,科研人员所学专业应以体育专业为主,兼有少量的理工类、文科类专业;在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30~50岁、50岁以上3个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较科学的比例搭配宜为3:2:1,应向着这一方向迈进。

(2)体科所科研人员的整体科研实力相对不足,应注重与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之间就某一学科或项目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各体科所的职责、功能虽相近似,但在科学研究上却有着不同的特色,对不同运动项目的研究各有其优势,建议体科所之间就某些项目开展合作研究,以利于形成合力优势。

(3)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年龄在50岁以下与55岁以下的人员均占队伍的主体,说明中青年人员构成了这两支队伍的主体。体科所科研人员与体育院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及中、高级职称人员均居主体地位,但在体育院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稍高于体科所科研人员。

【参考文献】

[1]李元伟.我国体育科技事业现状及问题[n].中国体育报,2002-01-10(7).

[2]马淑燕.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1999,20(2).

教研专题总结篇5

【关键词】数控加工;师资队伍;专业带头人

1问题提出

1.1课题立项的重要性和必要

1.1.1培养专业带头人是示范校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

2012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单位,数控加工专业作为本次立项的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该专业青年教师居多,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专业建设水平与新的要求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为了尽快地改变师资队伍的现状、完成示范校建设的任务要求,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并且发挥他们的带头与示范作用,成为数控加工专业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1.1.2培养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培养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可以让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承担起数控加工专业中重要的、关键的、核心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尽可能地发挥出他们在专业建设中的个体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突出专业带头人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带动本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共同进步与提高,努力打造一个专业强、技术硬的师资队伍,有效地推进数控加工专业全面建设与发展的步伐。

1.2主要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及目标

1.2.1理论依据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文件中提出,示范校建设共有七项重点任务,其中第5条就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求“创新人事分配制度,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落实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中青年校长培养,提高队伍整体水平”。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中明确要求,逐步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业务水平较高、教科研成果突出的校级拔尖人才,带动学校各专业建设,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一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声誉和较大影响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为打造一流的国家中职示范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中指出,学校数控专业是本世纪初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专业课和技能课教师都比较年轻,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因此,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急需优化提高,要把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中明确了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预期目标:两年内培养2~4名专业带头人,提升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建设水平。

1.2.2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课题依据数控加工专业建设任务书的要求,以数控加工专业现有教师为研究对象,对照徐州市高级技工学校专业带头人选拔与聘用制度,仔细研究分析现有教师情况,选拔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培养计划,通过出国培训、下企业实践、担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指导青年骨干教师、参与专业建设、主持科研课题等多种途径的培养,使其达到省级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标准。

1.2.3课题研究的目标

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两年内,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通过学习促进、培训提升、任务驱动、教研带动、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培养对象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教育能力、科研能力和指导能力,促使其达到专业带头人标准,能够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师培训等方面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1.3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及分析

1.3.1有利条件

(1)示范校建设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契机

数控加工专业作为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在示范校建设之初,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工作就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课题批准立项。

(2)数控加工专业教师团队素质较高

数控加工专业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专业教师团队,共有专业教师2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22名,高级职称9名,高级技师7名,教师团队的人员构成及基本素质为培养对象的选拔与培养提供了基础。

(3)各级技能大赛的有效平台

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技能节,是师生同台竞技的演练场,更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大舞台;一年一度的省市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以及全国数控专业技能大赛,为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更为宽阔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与全市、全省甚至全国的同行们在一起寻找差距、不断提高。

(4)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学校自2009年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以来,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不断地为专业教师与企业的交流提供机会,给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1.3.2利因素

(1)专业带头人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时间分配上留给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2)专业带头人的实践创新能力较薄弱,对专业的带头人的培养机制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应继续探索并逐步建立“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的长效机制,真正发挥专业带头人的引领、示范作用

2研究过程

2.1研究经过

按照数控加工专业建设方案及建设任务书要求,课题组结合培养对象实际情况制定了明确而合理的培养计划,按照计划逐步落实培养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2.1.1学习促进

抓好学习制度的落实,一是利用每周例会的时间,重点学习政策法规、职业道德,增强专业带头人遵纪守法意识、道德水平和敬业精神;二是在学期末开展学习评比,根据评比结果查找问题并整改提高。

2.1.2培训提升

选送2名专业带头人到美国培训考察学习,进一步了解国际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发展情况,学习借鉴国外同类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并及时进行了培训总结与汇报;安排1人参加国内培训,获得培训合格证书,提交1份培训总结材料;安排1人参加省内培训并作了培训专题汇报;利用假期,安排6名专业带头人赴企业顶岗实践1个月,完成顶岗实践总结6篇,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2.1.3任务驱动

培养过程中,督促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方案,编写实施性教学计划6份,制定数控加工专业课程标准4门,主持完成省级精品课程1门,大大提升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水平。

2.1.4示范引领

采取签订师徒协议的方式,每个专业带头人指导1~2名骨干教师。通过跟踪培养,被指导的教师业务水平显著提高,其中9名教师成为数控加工专业骨干教师。同时,专业带头人每学期为校内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观摩课,为校内本专业教师开展专题讲座,在专业团队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1.5教研带动

培养过程中,每位专业带头人都担任了2门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或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还积极进行一体化教学研究并撰写论文,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的教研教改课题,教研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2.2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与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对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文献的研究,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研究法:广泛开展与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相关的调查,充分了解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现状,掌握培养对象的相关信息,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负责,将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措施付诸行动,确保课题如期完成;

(4)案例研究法:对特定培养对象的培养实践进行分析与总结。

2.3步骤

2.3.1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成员职责分工,认真学习教职成[2010]9号文件内容,进一步提高对本课题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积极参加本系组织的示范校建设专题讲座,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紧迫性、重要性。分析数控加工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情况进行摸底,选拔培养对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查询专业带头人建设成功案例,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根据示范校建设数控控加工专业建设目标的具体要求,初步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开题论证研究方案。

2.3.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课题研究全面开展的阶段,本阶段共分两步走:

第一步,课题组制定培养方案和引进计划并报主管部门批准,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准备申报材料。

第二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培养。

组织部分培养对象出国考察学习并提交学结;督促培养对象对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跟踪指导并提交指导相关材料;利用暑假组织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赴企业顶岗实习;督促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改革以及专业建设等相关工作。

2.3.3总结阶段

该阶段为总结阶段,《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的定位与建设》课题组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收集分析资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及做好结题工作。

3结果分析

3.1课题的研究成果

(1)完成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任务。共培养数控加工专业校级专业带头人7人、市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其中,2名专业带头人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1人被评为校园双十佳教师,2人获得市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支撑,“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

(2)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3)初步探索了专业带头人培养的长效机制。

3.2课题的评价意见

3.2.1通过本课题研究,提升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建设水平

(1)形成了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骨干教师为支撑,“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学团队,为示范校建设和数控专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2)优化了数控加工专业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3)在专业带头人的带动下,数控加工专业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改革、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通过专业带头人的示范指导,数控加专业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研能力得到加强。

(5)通过国际培训学习,专业带头人不仅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而且促进了其他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3.2.2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1)专业带头人参与企业的顶岗实习、生产实践,发挥了专业特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2)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企业技术人员及职工培训、技能鉴定工作,为企业输送了大量的高技能人才。

(3)专业带头人积极参与或主持专业建设工作,与同行合作,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

3.2.3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1)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初步探索了一种“选拔、培养,激励、考核”的专业带头人培养长效机制,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成效显著提高,为其他地区和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培养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模式与方法。

(2)通过课题研究,专业带头人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在吸收别人长处的同时,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展现在兄弟院校面前,提高了学校与数控加工专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本区域的专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4问题思考

4.1存在问题

通过两年来的课题研究,专业带头人的总体素质提高得很快,在专业发展中的领先与示范作用已经初步彰显,他们在专业发展中逐渐成为中坚力量。但是,他们需要承担着繁重的教育教学,在时间分配上留给科研工作、企业实践就不是很多,他们的科研能力、参与企业的技术合作能力距企业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见,专业带头人在实践教学中就不一定能够始终站在专业及行业的领先地位,他们的教科研成果也就不一定能转化成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这是专业带头人培养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应该时刻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4.2对策建议及应用推广

根据两年来的研究体会与感受,课题组认为应继续加强专业带头人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带头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拓宽专业带头人的培养途径,加强与其他单位专业应用技术研究和合作,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项目研发、生产性实训,加强专业带头人与企业、行业的对接,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与技术革新。同时,多安排专业带头人多与外界接触,与同行合作,开展纵横向课题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吸收别人的长处,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及服务能力。

总之,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有计划、有跟踪、有推进、有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思路,优化工作方法,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专业带头人的培养任务,形成高素质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0〕9号.

[2]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教职成〔2010〕13号.

[3]林小兰.重视师资队伍培养,提高职业教育质量[J].工业与信息化教育,2013(5).

[4]杨良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培养浅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4(3).

[5]刘红委.职业院校校企双带头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

[6]颖委.中职示范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12(4).

教研专题总结篇6

一、工作思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研究。

二、总体要求

在现代教育改革实验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将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加强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以教学研究来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中,我们必须把立足点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把生长点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学校领导和各教研组长要积极成为实验的参与者、组织者、服务者,成为教学研究的帮助者、实践者,建立全员参与的教学研究管理与活动机制,确保教学研究工作落到实处,推进课题实验。

三、具体制度

1、学校领导积极参与制度。学校领导至少要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实验,定期参加课题组活动,及时了解实验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督促课题组开展教改实验工作,掌握和积累第一手资料。

2、课题实验专题研讨制度。各课题组安排专门的时间,围绕课题开展以总结、交流、反思研究情况,进行课例评析,思考、研讨下次研究内容为重点的研讨活动。针对实验中遇到的难点、疑点、突破点进行研讨,发挥集体智慧,提高课题实验的实施水平。

3、课题研究组教师示范制度。课题组成员通过定期开放研讨课、示范课等方式带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参加实验的老师每人每学期上1次公开课,依托典型引路来提升课题研究的水平。

4、课题实验工作学期小结制度。各课题实验组成员要坚持写实验札记,要将课题研究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成功做法和体会、理论学习体会、课题研究等情况写成书面材料,供集体研究、交流和存档,每学期就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总结,为下阶段实验作准备。

5、家校联系制度。为了使课题研究中好的理念、好的设计让每一个家长都知晓、认可,进而引导家长支持和参与,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实验年级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学校活动,对家长进行普及性培训,同时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直接参与听课、评课活动,利用家长的覆盖面宽的优势,为课题实验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帮助。

6、校际协作交流制度。要积极参加各级教改研究和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举行课改研究与交流活动。

7、领导小组监督制度。学校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监督课题研究工作。

8、经费保障制度。学校根据课题实验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9、课题实验奖励制度。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按有关规定通过对课题实验实施情况的综合考核,根据学校的考核制度,视情况予以奖励。

石门小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我校教育科研课题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整体水平和效益,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现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本办法。本办法仅对课题研究过程及课题档案管理结合本校实际作具体规定。

一、课题开题。

1、课题开题工作由学校教研室与课题组(负责人与执笔人)共同完成。自立题通知下发之日起2个月以内,课题负责人应召开开题会议,形成开题报告(或课题实施方案)。开题报告(或课题实施方案)应上交学校教科室并上报上级备案。

2、课题负责人要认真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并准备好以下材料方可开题:课题的立项通知、课题的背景材料或调查报告、课题方案、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前期研究总结等。

3、开题过程:宣读立项通知、课题背景介绍、介绍课题方案、宣布课题研究工作计划时间表、前期研究小结、课题咨询与论证、开题会总结等。

4、课题开题应视研究领域邀请有关人员参加开题会,会议所涉及的问题要有记录,会议所有的材料应进行整理并存档,开题情况用简报形式报上级部门。

二、课题实施。

1、由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实施,按课题研究工作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开展各种研究活动。活动中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均应承担一定的任务并发表自己的意见;每次活动后,认真分析得失,做好记录,并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2、做好课题组活动记载工作。以上表格由学校教科室统一印发,由课题组负责人或执笔人记载并形成电子文稿,学期结束将电子文稿上交学校教研室存档。

3、课题阶段进展报告。学校教研室及课题负责人对各级科课题进展情况应进行认真阶段登记;原则上要求学校各级课题都要举行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会并上交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三、结题管理。

1、课题研究期限已满,课题负责人应主动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结题,并向学校教科室上交结题报告;若需延期,需提交延期报告说明原因。

2、课题申报、结题鉴定、及其他研究费用由校长室决定调拨。

2、学校教研室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提交结题申请报告。请求鉴定的成果应报齐鉴定材料:课题结题鉴定申请书、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或专著)、附件等。

四、档案管理。

1、选题阶段。包括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立项申请与审批手续、申报方案等。

2、研究阶段。各种原始记录、音像资料、工作日记、会议记录、进展报告、研究方案及其修改记录、经验总结、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效果检测情况、阶段报告等。

3、总结鉴定阶段。立项文件及通知复印件、结题证书复印件、结题报告、申报方案等。

4、成果获奖材料。学校教研室应将获奖课题的获奖证书复印件、公布文件、结题鉴定证书、结题报告、推广应用方案进行存档。形成成果获奖汇总表。

5、档案管理以打印文稿与电子文稿并存的方式进行。

石门中心小学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研究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时俱进,特制定本方案,以保障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指导思想:

本方案以研究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为核心,遵循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注重发挥教师的自育自学能力,以把教师培养成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名师为目的,追求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通过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寻找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克服问题中不断提升、进步,明确学校发展目标与方向,形成学校发展的行动方案,从而有效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讨这一课题,树立全校领导、教师新的学校发展观,从有效学校的认识观入手,不断调整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进行学校管理的改革创新,以质量求生存,以学习求发展,建立学习共同体。

2、通过课题研究,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构建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框架,研究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律,努力实现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造就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培养我校一批具有专业素质的教育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理念。明确我校的科学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研究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学校可持续性发展规划,把我校建成学习型学校,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研究理念

1、立足我校教育教学现状,突出针对性,体现层次性,注重实效性。

2、坚持引导教师从经验中学习,指导教师在理念更新上有所突破,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改革的反思中成长。

3、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以求得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四、组织管理

为加强对本校课题研究的管理,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决定成立领导小组。

名单如下:

组长:辛常福

副组长:袁振华刘元泉

成员:杨亚起李姗姗邬宽香王英业

王立友魏文忠孙金龙

五、研究内容

在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研究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规划,建立合理的教师、学生评价体系,形成有效学校的评价观,掌握实践层面的运作方式。

1、研究有效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引导教师以办学思想讨论为铺垫,总结自己的工作,组织对学校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主要的机遇与挑战等,将这些讨论归纳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在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教研组制定学科发展规划、部门制定分管工作规划的基础上,提炼、汇总,形成学校发展规划。

2、研究有效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包括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现在发展状况的分析、学校发展对教师个人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要求教师在制订规划时要将现状分析与愿景的追求结合起来,要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思考今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为自己设定发展目标。

3、研究制定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1)教师的评价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而教师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师的认可态度及对教师的工作评价。为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成就教师的集体归属感,如何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合理、有效、科学地进行教师评价,使之积极地投入教学研究实践,适应并参与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来,是学校管理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2)学生的评价

有效学校评判的核心在于学生个体的发展,研究有效的学生评价方式,建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性评价体系也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六、研究难点

1、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何落在实处、起到实效?

2、如何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投入教学研究实践,反躬自省,内在升华,适应并参与到学校的整体规划中来。

七、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座谈研讨、专题讲座、自修反思、经验总结。

八、研究步骤

1、组织学习阶段(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期资料准备及相关理论研究阶段,构建组织体系,组织课题组成员和教师认真学习,使教师们在理论上有初步的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树立课题意识,形成研究计划,确定落实实验研究人员。

2、研究实施阶段(2019年9月~2019年12月):按子课题分工,明确职责和实验要求,全面付诸实践,及时反馈,随时调整,经常总结,形成随时记录,个案分析和阶段报告。

3、自我评估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月):综合整理,总结成败,调整改进,反馈校正,使每个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更清、方向更明,升华思想境界,掌握研究方法。。

4、成果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依据课题研究实验,总结得失,推理归结,为最终课题的成果形成做好全面准备

九、实施意见与考核办法

a)广泛宣传,全员参与;

b)教师参加研究的年度记录,是教师年度考核、晋级、晋升职务的必备依据。

教研专题总结篇7

就地理教学而言,校本教研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八个方面来确定研究专题,并进行深入研究。

一、教学理念的研究与探讨

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教学理念有关的问题:地理教学怎么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问题、地理教学目标的落实问题、人文性和自然性的统一问题……实践中,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机械地设计课堂活动;有的老师将三维目标中的每个维度都分解成若干细化的目标,从而造成一节内容有七八项教学目标……这些现象表明有些教师对教学理念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有时甚至产生了误解。

带着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理念的研究和学习方面进行校本教研。研究专题可以从宏观角度展开,也可以从微观角度进行研讨。宏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教学理念在地理课堂中的体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微观角度的研究专题,如怎样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制订、练习中如何体现教学理念等。

这方面的校本教研一般可采取专题研讨会、教育论坛、教育沙龙等形式进行。

二、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与探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表述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如在地理必修1中非常具体地指出,“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但作为具有宏观指导作用的课程标准,大量的表述又只能是抽象的,即使像资源、环境等的具体目标也是针对整个高中学段的,不可能具体到年级。

如何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地理课程标准,是广大地理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这方面的校本教研应该尽量从微观角度展开,重在教学实践中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定位和具体落实。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取备课组交流、教学研讨会、教育论坛、论文写作等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研讨,否则就会失去校本教研的价值。

三、教材的研究与探讨

地理教材涉及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我们集体研讨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总体研究、局部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如可以研究教材的结构问题,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的关系问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衔接问题,鲁教版、人教版、湘教版等教材的学习专题问题,教材与读本的关系问题,教学顺序安排问题(选修部分尤其重要)等。

教材研究与探讨可以采取个人研究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法。集体研讨可以采取备课组交流合作、集体备课、专题研讨活动等形式,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较大范围的教材研究。

四、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探讨

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与探讨,是校本教研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事地理教学,我们会遇到许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制订计划,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进而反思总结,再进行新的实践,一定会有许多成果。关键是要做发现问题的有心人,只有在教学实际中发现了问题,我们才能进行研究。

课堂教学可以研究的问题很多,宏观层面的如地理探究性学习的基本课型研究,活动体验、问题探究等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研究,预习课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合作学习的模式研究,分层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一堂课教学过程的反思和研究、教学方法运用的反思和研究、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步骤和细节进行反思和研究等。

五、检测与评价的研究与探讨

传统的教学评价常常关注终结性评价,创新的评价机制则要求高度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

这方面的研究课题比较多,宏观层面的课题如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研究、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评价研究、促进特长生的个性化发展研究、学生的发展性评价研究等。微观层面的如教学专题的检测研究、模块的检测研究、高考方案研究、高考研究、学业水平测试研究、学分认定研究、学生素质综合评定的操作研究、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实施研究等。

关于检测与评价的研讨可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实验、反思总结、专题研讨等是常用的方法。

六、校本课程与教材开发的研究

校本课程的开设和教材开发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其中一部分课程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补充。这类课程可以从大地理的角度来设置,也可以跨学科甚至跨学习领域设置,也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设置。

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规范地开设校本课程,如何设计课程纲要,如何编写校本教材,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教学,如何处理校本课程与其他教材的关系等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可采取理论学习、专题研讨、实践分析、教材编写、教学个案反思总结等方法进行。

七、研究性学习与地理教学结合的研究

现代教学注重探究性学习,这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何将地理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也是校本教研的研究项目之一。这类研究可以和研究性学习融为一体,如结合地理学习的选题指导研究、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指导研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监测研究、研究性学习的成果鉴定研究等。

这类研究可以运用个案分析、反思分析、实践总结、论文写作等方法进行,还可以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校本教研。

八、地理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开展地理教学,需要建立丰富的资源库。如何建立适合本校特点的资源库、如何发挥资源库的作用等,应该是校本教研的内容。

教研专题总结篇8

关键词:主题教研;涵义;功能;问题;策略

主题教研是把平常教学中遇到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题,各教研组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学校主题教研一般有如下方式:以问题为驱动的教研方式;以课例为载体的教研方式;具有鲜明主题的教研方式;人人参与互动的教研方式;源于需要并充m期待的教研方式。

一、学校主题教研的基本功能

1.针对性强,利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因为教研主题是从教师平常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或疑难中提炼出来的,容易引发教师探索,启发大家思考,激发集体智慧;其活动目标明确,避免了随意性和盲目性,能消除表演、做秀的现象,有效提高教研实效性;运用科研方式开展教研,能深层次研究解决问题。

2.合作性强,利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由于主题教研通过一个教研主题将全学科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活动是集体行为,其运行过程能形成一种有效拉力,有利于促进教师由被动转向主动。由于目标一致,任务分工明确,易于形成和谐的教研群体及“同舟共济”的合作局面。

3.研究性强,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主题教研活动是将教研、科研自然结合的一种方式,利用科研形式,组织教研内容,按着科研流程完成教研任务,研究性极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反复学习、思考、实践、交流、反思和总结,既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能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升业务能力与水平。

二、学校主题教研存在的问题

1.教研活动意识淡薄

有的学校领导教研意识淡薄,只管升学率,所有考核都以学生成绩为标准,不看教研成果,导致学校教研活动可有可无、可多可少。这类学校很少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导致学校团队互助工作环境缺失,教师间相互研究解决问题的氛围难以实现,很难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教研活动开展随意

一些学校没有制定学期或学年度教研工作计划,无教研活动方案,有的虽然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研究主题,教师不明白该准备些什么、思考些什么,献课的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上这堂课,听课的教师不知道要研究解决什么问题,研讨会泛泛而谈,这种随意性、盲目性及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难以解决学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教研活动形式主义

部分学校虽然制定了教研工作计划,也有活动方案,但往往形同虚设,有的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需要;有的不按计划落实,缺乏对教研组、备课组和教师工作的督促和检查;有的教研组只是为凑齐教研活动次数,很少考虑提高教研质量问题,有数量无质量。

4.教研活动方式单一

有的学校也经常开展一些教研活动,但方法简单,几乎都是听课评课,常常是听课不够投入、评课不够深入,教学与研究脱节,教师觉得没有任何收获,久而久之,会对教研活动产生厌倦情绪。

5.教研活动风气不正

一些学校上教研课的教师“逢场作戏”,听课的教师如“观看演出”,研讨零敲碎打、火力分散、蜻蜓点水,多是七嘴八舌的浅层议论,通常是优点多说,不足少说或不说,把研讨会开成评功会。

三、学校主题教研的改进策略

1.端正教研风气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理论支撑

(1)树风正纪强化管理。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主题教研的益处,才能更好贯彻学校主题教研活动,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主题教研活动的效率和成果。只有思想顺了,才能变为实际行动,减轻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阻力,带动一个教研组、一个学校在教研方面的创新和发展。要真正落实这一点,必须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并通过一系列的组织、领导、制度化管理,奖惩分明,同时纳入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评职评优晋级等。

(2)养成教师良好教研意识。主题教研活动把教师摆在了重要位置,最终都要依靠教师实施,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主题教研活动的达成度。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教研组成员间的共同研究,浓厚的教研风气离不开日常的活动,应扎实搞好“研讨课例”、“同课异构”、“对话反思”、“命题研究”、“专题研究”、“公开课”等活动。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督促,也是一种引导,有利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研观念。

2.优化操作流程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基础

操作流程能有效保障工作的规范性,主题教研活动中要开展哪些工作、怎样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和集体的作用等都是制定操作流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操作流程如下。

(1)筛选问题,确立主题。学校要广泛收集教师意见,把教师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系统整理,把带普遍性的、制约教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列出来,经过提炼,确定为学校教研主题,每个学期确定1~3个研究主题,各教研组可与学校研究主题保持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具体研究主题,如“地理课堂中乡土地理知识渗透”,“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学”,“地理习题讲评教学”,“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与管理”等。

(2)学习专题,提高认识。各教研组确定主题后,让每位教师围绕主题进行学习,学习分实践前学、实践中学、实践后学三个阶段,学习方式分自学和集体学习两种。教研组长事先查找相应的理论资料,筛选对本次主题教研活动有帮助的材料,印发给组员自学,组员也要根据主题自主查寻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召开集体学习研讨会,组员交流主题学习的体会,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并加深认识,明确每个人承担的相关事务,设计教师们在活动中的参与点,确保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都能够参与,有所收获,为下一步组织主题研讨课作准备。

(3)教学实践,交流反思。主题教研活动主要通过个体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结合,专题研究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来实现,分以下两部分:一是教学实践。个体活动要求每个组员事先围绕专题独立备好课,在集体备课时,每个组员先谈自己是怎样围绕主题进行设计的,然后大家针对执教教师的设计,提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补充、修改,最后围绕主题研究,把共同认可的方案写成教案。之后,执教教师把共同设计的教案用来上课展示,全体教研组人员进行听课。二是交流反思。课后,执教教师围绕专题再说课,谈教学过程的得与失。组员对执教教师的上课过程作详细记录,每一堂研究课都要音。讨论时不讲虚话、套话、围绕专题,人人发表意见。评课后,教师根据自己的上课体会、听课评课后的认识,进行反思分析,形成案例、经验总结等文本资料。交流研讨时,组员间交流自己撰写的案例、论文、经验总结等成果。对每个人的成果,组员要发表意见,在讨论中形成教研组统一的意见,作为教研组专题研究成果,并在全校进行展示交流,优秀论文可推荐发表,良好的经验可在区县及全市推广。

3.强化考核评价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保障

(1)重视对教研组的监管与考核。学校领导要重视过程管理,加强对各教研组活动的监管、检查与考核。学校领导亲自参与教研活动,倾听组员讨论,与组员共同围绕主题探讨教学活动。每次教研活动结束,教导处、科研室应联合检查流程手册的填写情况,每个主题研究必须有以下资料:①所有组员的备课教案;②所有组员设计思路的交流记录;③围绕专题讨论形成的集体教案;④执教人员的两次说课;⑤执教教师上课的详细课堂实录;⑥课后组织的评课讨论记录;⑦组员的案例、教研组的案例。学期结束,根据各教研组的活动质量、流程手册的记录、研究成果的情况,评选出优秀教研组,并根据教科研管理条例给予奖励。

(2)注重对教师的管理与评价。主题教研质量如何,关键要看教研活动是否全员参与,是否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全组教师的创造潜能。评价目的就是要了解教师参与主题研究的情况。评价方式可采用“自评互评组长总评”的三级评价方式。评价内容主要为:①参与度(包括教学设计思路交流,听课、评课的意见发表,反思交流与案例、总结、认识的交流,根据自我表现分a、B、C三等)。②主题研究过程(包括参考了哪些资料,与其他组员研究了什么问题,在集体研讨时提出过什么问题,收集过什么资料)。③主题研究成效(包括在研究过程中教研组采纳了你的几条有价值的问题与建议,你取得了什么专题研究成果等)。评价中,不仅关注组员人人参与研究的过程,关注参与的量,还关注组员参与主题研究的质,加大主题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切实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强化教研组长意识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的关键

教研活动中实施主题研究,组长是关键。学校一定要选用好教研组长,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训,帮助教研组长树立四项意识。

(1)科研意识。重视与开展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深化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仅仅凭经验上课,而不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教学就不会有长进,缺乏科研的教学就缺少含金量。组长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才能带领组员进行专题研究。

(2)管理意识。组长要有强烈的管理意识。每次活动应定时、定人、定内容,围绕组内主题进行研究,当组员讨论“跑位”时,组长要及时调控,确保单位时间内产生最高效益。

(3)指导意识。教研组长是学校科研骨干,应深入课堂听组员的课,帮助组员解决专题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在教师总结经验、案例分析时,要耐心细致地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进行指导,使教师有能力自己总结研究成果,获得成功,体验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教师的科研意识。

(4)成果意识。进行主题研究的目的是提炼经验,总结、应用成果,提高教学效益。对于组内的主题研究,组长要带领组员善于捕捉、发现、总结研究成果。活动后,不但有教师个体成果,而且要有教研组集体研究成果,并及时通过各种途径予以展示、交流、推广。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是提高教研活动质量、加强教学实效的有效途径,也是开展校本培训、实施优质教师工程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87-89.

[2]董文起.如何开展校本主题教研[J].教学与管理,2006(10):42-43.

教研专题总结篇9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seminar互动课堂;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27-02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地方高校承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任务趋重,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1-2]目前,因研究生招生政策、导师队伍素质、学校硬件水平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造成地方高校研究生水平层次不齐,体现在:招生规模小;本科背景专业差异大;读研动机与学习兴趣不足;专业知识功底差等问题。[3-5]这给研究生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机会,如地方高校研究生课堂人数少,专业课程一般在6~12人之间,为开展seminar小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

本文以笔者讲授的研究生课程“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为例,充分吸纳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6-8],总结针对地方高校隧道工程方向研究生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转变观念,由本科课堂灌输模式向研究生课堂讨论模式转变,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模式探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一、Seminar教学模式浅析

Seminar,即“小型研讨会”,是目前欧美大学课堂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最早出现于18世纪德国教育家Frank创办的师范院校内。1737年,德国学者Gesner在哥廷根大学创办哲学Seminar讲座。此后,该种教学模式得到广泛推广与发展。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的教学主体,其彻底颠覆了传统东方“授-受”单向教学模式,可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的“学有所获、教学相长”,其核心思想:充分挖掘课程参与者的学理潜能,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互动,深化对某一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最佳效果。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9]:

第一,互动性。Seminar采用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就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提问,也可提出自己看法和主张,教师可以旁敲侧击,同样也可以以非权势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民主性。Seminar教学模式建立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不必拘泥于师尊和权威,完全畅所欲言,围绕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第三,激励性。Seminar教学法营造双向互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认识到宽广知识视域的必要性,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飞跃。

二、“隧道结构设计原理”听课学生情况调查

为准确把握讲授对象背景情况,在接到教学任务之后,笔者通过座谈、问卷调查形式对选修或旁听该课程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其中选修生8名、旁听生4名,合计12名,详细调查情况如图1~4。

依据调查结果,可得到如下结论:

“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面向对象的本科背景多为西安科技大学或类似相近水平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尚可;讲授对象调剂入校比例较高。学生对待调剂入校问题,及由此产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有待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引导;讲授对象本科专业背景层次不齐。以路桥工程方向和地下工程方向为主,但受制部分高校专业区分影响,有2名学生专业方向不明,1名学生属跨专业入校;学生课程背景情况尚可。多数学生有过学习“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经历,但仍存在3名学生未学过该课程,给本课程研究生拔高教学造成一定影响。

三、“隧道结构设计原理”seminar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依据问卷调查结果,基于我校研究生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在广泛吸收国内外重点高校课题组普遍开展的seminar模式后,尝试在“隧道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可详细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延伸。详细阐述如下:

课时安排方面,依据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为54个,授课时长为1-18周,每周1次,1次3节课。本人在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与听取老教师建议后,采用了“1+2”课堂模式,即第1节课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后2节课进行专题课堂讨论。

授课模式方面,主要采用专题教学模式,即1~3次课程安排一次教学专题,具体课时依据教学内容及难易度确定。依据本课程教学大纲和考核大纲,将课程分为8个专题:隧道工程面临技术难题及未来发展趋势;隧道选线与选型;隧道结构断面设计;三维隧道围岩受力及结构荷载;隧道施工方法比选;隧道支护技术及发展;natm专题;隧道通风、防排水专题。

授课方法方面,采用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全程参与课堂教学与讨论。除了教师完成专题对应工程实例背景知识讲解和基本信息引导外,主要依靠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将每个专题分解到个人,每个专题对应主讲人2~4名(2人1组),每位主讲人针对负责课题提炼其核心思想,完成课件制作与讲解,由教师和听课学生对其提问或讨论,主讲人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若现场难以解答,下次课程继续完成问题答疑。最后,由教师完成专题总结,并提出本专题存在研究难点或热点,诱导学生课后进行探索,以期达到交流中升华与提高。

帮扶工作方面,部分学生未进行过“隧道工程”及相关类似课程的学习经历,进行专题讨论时存在明显吃力,进而产生厌学、逃课情况。一方面采用“1帮1”形式组成2人小组,一般有1名基础知识较好和1名较薄弱学生组成,2人合力完成1次专题汇报和解答。另一方面,对该部分学生单独开小灶,由教师给其提供相关基础教程进行补课学习,并引导其逐步理解课题内容。

考核模式方面,依据课程考核大纲,结合8大专题,要求学生自选其一,完成不少于7000字的课程报告,该课程报告必须结合课堂讲授内容或工程实例,并应结合课后阅读进行深化提高。要求达到:内容有深度、思想有创新。课程报告应按照《西安科技大学学报》正规出版样提交,所有课程报告由教师完成学术不端检测,抄袭率超过30%视为不合格。学生成绩采用课堂讨论积极程度(20%)+主讲汇报情况(20%)+课程报告(60%)综合评定。

四、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效果调查及分析

经过“隧道结构设计原理”一个学期课程教学后,为检验本教学方法的实效性,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与反馈效果。课程结束后,一方面对学生总成绩进行整理分析;另一方面,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学生总评成绩情况如图5示,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如图6示。

对学生总评成绩及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可知:

(1)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接受程度较好,绝大多数学生按照课堂安排,进行了专题汇报与讨论,并按时按质完成课程作业提交,总评成绩优秀率为64%。

(2)对于旁听生的成绩测评与认定,学校制度有待进一步规范。除1名旁听生最后未提交作业外,成绩在60~79分段内有2名旁听生,经与学生沟通得知,旁听生在我校研究生教学体系中属于“编外人士”,即在评分系统里面无该部分学生信息,教师也无需给其成绩,其听课纯属个人兴趣。但该情况给课堂教师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扰,旁听生流动性大,教师是否应给其进行布置专题汇报及课程作业,是否应按照选修生标准要求,诸类问题亟待解决。

(3)学生对本教学模式产生的学习效果满意度较好,满意率在80%以上,说明该教学模式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较好,值得完善后进一步推广。

(4)根据学生反馈的建议中看出,学生对部分章节难点理解不够,特别是未被安排专题汇报的学生存在“夹生饭”现象,如何克服该情况是下一步分析的重点。此外,采用该教学模式对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不仅应掌握专题相关知识,还需引导学生扩展知识结构与体系,高屋建瓴把握问题核心。

五、结论

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质量及课堂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探索适用于地方高校研究生教学的seminar互动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归纳为:基础知识做铺垫、工程实例为对象、专题讨论为方式、课后探索做延伸。

通过对选修或旁听“隧道结构设计原理”的2012级土木工程研究生教学实践,并结合相关问卷调查,反馈效果良好,该教学模式可在土木工程及相关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该教学模式进行推广实践过程中,需要解决几个问题:课堂专题凝练与分解问题;学生积极性与能动性调动问题;旁听生成绩测评与认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恩,崔家能.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定位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218(8):76-77.

[2]鹿荣建.影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5):157-160.

[3]孙健.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203(5):78-79.

[4]王晶.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9(2):174-176.

[5]徐吉洪.基于创新能力提升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447-451,467.

[6]赵嘉平,冉隆贤.研究探讨型Seminar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09,(4):13-15.

[7]谭月辉,李召瑞,张天辉,等.Seminar教学模式与提高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18-19.

教研专题总结篇10

【关键词】土壤肥料学;教学改革;研讨式教学;农业

一、前言

土壤肥料学作为农业种植类各专业本科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综合性、专业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在整个农业学科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传统的土壤肥料学教学方式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农业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亟须改革,在众多教学改革创新“教法”中,研讨式教学模式应用较为广泛。本课程部分教学内容在难度、可研究性、可接受性、可讨论性方面均符合研讨式教学的要求。通过分析该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并对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为农业种类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与参考。

二、传统教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土壤肥料学”作为种植类专业基础交叉型课程,涉及到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微生物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营养学等内容,显现出知识范围的广泛化和专业化。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传授知识为方向,以学生学会为目标。课程设计一般为选定教材,根据教材内容编排拟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按教学大纲的设计做出课程授课计划,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单纯的课堂讲授型理论,填鸭式满堂灌无法保证学生对“土壤肥料学”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还容易产生负面效果,如学生接受知识灌输被动,缺乏主观能动的思考,容易造成对本课程学习兴趣淡薄,对所学的知识大多停留在抽象、空洞的理论教条层面。

为有效解决“土壤肥料学”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土壤与植物营养教研室教师深入理论探索、研究了研讨式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土壤肥料学”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针对授课对象的特点进行教法改革尝试,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目标,提出运用“研讨式”模式对课程体系部分内容进行构建,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三、研讨式教学实践

研讨式教学法将研究与讨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讨论,进行知识建构。学生要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知识面,激发能动性和创造力,达到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进行研讨时要确认研讨内容核心应该围绕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在研讨题目中充分体现出课程教学的目的和知识点。针对研讨式教学的理论研究及前人经验总结,“土壤肥料学”研讨式教学改革首先通过理论探索,理清相关关键科学问题,通过确立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在实践中贯彻研讨式教学理念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建立适应时展的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新模式奠定了基础。

(一)更新教学理念和课程设计

将传统教学理念过渡到研讨式教学理念,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由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变为学生为主;由以课堂为主变为课堂与课外相结合;由以学会为目的变为以会学为目的。本课程教学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他们接触信息渠道来源丰富,初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土壤肥料学”教学的课程设计要注意以下关键环节:首先是面向教学主体学生,按照便于学生发现问题、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获得结论的原则重新建构课程内容;按照“基础―专项―专题”三个层次来划分内容和时序安排,使其在内容上全面系统、结构清晰、重点突出、相互衔接且便于学生学习。

(二)研讨教学实施过程

1、基础知识导入研讨式教学建立在学生对研讨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充分的掌握基础之上。在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时,精讲先行。通过课堂讲授,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掌握土壤的形成、土壤的特性、植物营养、肥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作为发现研究、分析和讨论问题的基础。在这一阶段,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上,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并能理解教材相关案例,把握好理论知识与实际系统之间的运用联系。教师根据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对研讨选题做出具体要求。

2、研讨主题确定在理解和掌握“土壤肥料学”相关基础知识上,选择适合研讨模式的选题,如土壤污染的治理、农业土壤的利用与改良、不同作物配方施肥设计以及新型肥料的利用等。确定主题后,学生分组根据每个选题的不同方向进行任务划分,自主选择相应分任务模块,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各种媒体查找文献和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3、分组交流课堂讨论课下小组集中讨论交流,对选题有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比较统一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初步完成研讨方案设计,并推选课堂讨论发言代表。在课堂进行研讨时,每个小组代表针对选题方向汇报陈述,小组成员可以对本组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对其它组的代表发言可以质疑。教师就选题引导、启发学生参与课堂研讨。出现不同观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课题辩论,通过学生辩论,对选题认识更加深刻,加深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达到学习掌握知识的目的。经过讨论、思考、分析、求证等一系列实践和思维活动,开拓学生思考的广度、深化思维的深度,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

4、归纳总结考察评价完成讨论后,教师对学生课堂讨论做阶段总结,并对选题做出客观的评述:对正确的部分给予积极肯定、错误的部分给予适度指正、不足的部分给予适量补充、对偏颇的地方给予及时引导。在研讨环节可以通过回顾基础知识,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各组在得到指点和反馈后,修改总结并提交选题报告。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进行自我检阅、自我提高。在研讨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贯穿考察评价,包括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课堂发言与讨论中的表现、提交报告的深度、广度、合理性。老师对每组学生的研究报告认真评判,给出结论与建议,以激励、监督学生积极参与整个研讨设计。评价最终结果直接作为学生期末成绩重要组成部分。

四、研讨式教学总结与思考

“土壤肥料学”课程引入研讨式教学模式后,从实施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初步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1、学生课下学习自主性提高:如在进行土壤热点等内容主题研讨式时,学生在课外借助发达的媒体工具,完成专题研讨的设计,提高了自身探求知识的兴趣与能力,积极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创新性;

2、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研讨式教学方式引导下,学生参与度显著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一改过去听课不敢提问和质疑的状况,台上台下互动频繁,在辩论答疑中促进了对教学内容主题的深入理解。

在进行实施“土壤肥料学”课程的研讨式教学后,对农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58名学生进行了回访调查,90%学生能接受研讨教学模式,认为研讨式教学能积极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研讨热情,有力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土壤肥料学”由于受到课程培养方案、教学软硬条件以及实践对象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研讨式教学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科研能力不足作为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专业研究领域接触较少,对研讨题目的理解不透彻,在进行研讨资料总结、探索与深入时未能与学科关系连接起来。出现了为完成讨论任务而查资料,整理资料,堆砌资料的情况。探究问题意识淡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不足,主讲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实践能力有限也会降低说服力。造成研讨效果与设计的效果有一定差异。

2、学生参与片面性经过调研,学生在接受研讨式教学的基础上也提出了意见,如各个小组确认选题后,会重点只关注自己选题而忽略其它小组选题,在对其他组的观点进行质疑时,表现出对知识全面性的掌握有所忽略。

3、受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讨式教学的有序高效进行。如园艺专业土壤肥料学设置在大二第一学期,农学和种子科学与工程设置在第二学期,在进行结合农时部分内容研讨时会受到一定影响。

研讨式教学法在“土壤肥料学”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坚定了我们对常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信念。为达到研讨式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和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教师要注意在研讨式教学中结合选题导入理论知识,教给学生查阅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学生根据理论结合选题,在查阅、归纳、总结、讨论和探索中形成对学科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基本能力。今后将在研讨选题设置、组织方式、提高效率和考核评价等方面探索、完善,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瑞珍,匡希龙,何S泽.“高层结构与抗震设计”专题研讨式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2):126-127.

[2].郑惠玲,魏泽辉.《动物试验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家畜生态学报,2014,2(35):91-93.

[3].印敏,孙学金,梁妙元,刘凤.“大气遥测技术”课程研讨式教学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2):134-135,137.

[4].刘振宁.“比较文学”研讨式教学的实践与省思[J].教育文化论坛,2016,(3):58-62.

[5].陈一良,陈子鹏,蒲忠勇.本科生研讨式课堂教学法现状和实施要点探析[J].高教论坛,2016,(2):47-50,101.

基金项目: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16Z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