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安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3:32

科技创新安全篇1

基本内容

国务院23号文件要求“加大对高危行业安全技术、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引导高危行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合理确定生产一线用工”,并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组织研发一批提升我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关键技术和装备项目。国发40号文件要求“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装备的研发,在事故预防预警、防治控制、抢险处置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积极推广应用安全性能可靠、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企业必须加快国家规定的各项安全系统和装备建设,提高生产安全防护水平”。

根据上述文件要求,《规划》重点围绕建设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安全生产控制力和事故防范能力,提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重大灾害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避险与应急救援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安全监管监察技术装备与方法研究、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7项重点任务,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突破,这对于实现安全生产科技支撑遏制重特大事故、降低事故总量、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规划》还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科技研发的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和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的重点内容,力争在攻克防范重大事故的关键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设方面有所扩展,安全技术示范工程建设方面有所推进,政府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水平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提升。重点包括以下工作:

强化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

“十二五”时期,围绕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科技需求,突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职业健康、应急救援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重点和难点,着力破解安全生产技术瓶颈制约,提出一批科学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论依据,解决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安全生产重大技术装备,制定一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标准规范,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生产科技水平,最大限度地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为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打下坚实的安全生产科技基础。

在规划目标上,力争取得100项创新性成果,较“十一五”的61项增长64%;建立20大类100个专业门类相对齐全、独具特色的安全技术示范工程,较“十一五”的60个增长67%;在科技项目研究中制订安全生产技术标准不少于200个,较“十一五”的161个增长24%。

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及应用

“十二五”时期,跟踪安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对先进适用的新技术和成果及时引进、推广和转化,并积极进行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集成、再创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培育发展安全科技产业。同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行业共性与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推广应用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建立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科研单位、政府、中介机构等相结合的多元化科技成果推广模式,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我国安全生产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在规划目标上,稳步推进大型企业安全科学技术进步,培育100家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型中小示范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安全装备升级换代,开展安全生产100项先进适用技术和1000项新型实用产品的遴选工程;引导、支持、鼓励各地创建一批安全产业园区,创建5个安全产业示范园。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

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是支撑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投入绝对量稳步增加,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十二五”时期,在继续完善现有各类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搭建科技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培训、安全标志申办与咨询服务等的技术支撑平台。同时,加强分类指导,引导各类技术支撑平台按照各自功能要求实现良性发展。此外,还要加快高科技条件资源的开发应用,推进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强化支撑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为安全生产科技研发创新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保障安全生产科技创新顺利推进。

在规划目标上,建立9大类100个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建立30个安全工程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和50个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培育发展和规范建设5个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

现实意义

《规划》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领导,完善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经济政策,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加快安全生产科技资源融合,加快人才培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规划落实情况检查与评估工作,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规划》的出台以及上述重要举措的制定实施,都将为“十二五”期间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提供重要的物质支撑和制度保障,为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创新保驾护航。

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机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

“十二五”时期是完善我国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的重要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创新要支撑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就必须要强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领导,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把握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领导、支持和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统筹规划和系统推进,在促进全社会安全生产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提升企业本质安全化程度和政府监管监察科技水平。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科技创新安全篇2

[关键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科技创新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4-0094-03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随着食品国际贸易日益增加,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严重关系到我国农产品、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国际形象。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瘦肉精、假绿色猪肉、劣质奶粉、毒豆芽、回锅油、染色馒头等食品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民以食为天”,食品质量与安全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离不开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知识的专业人才。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教育部的批准下,首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随后,许多农业院校及原来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增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全国已有几十所院校设置了该专业,培养了大量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各院校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因其各自学科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由于各高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不同,对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各校在该专业中的课程设置情况,其基本思想均是把食品产品的检验分析和质量控制作为学习的重点,而忽略了食品生产中的安全控制和预防管理。

广东省有众多高校开设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仅广州市就有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药学院等六所院校设置该专业。因此,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严峻,为此,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迫切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创新人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科技创新与创造性思维

创新是科学的本质,也是科学的灵魂。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要求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正处在攀登科技高峰征途的教育者,更应该发扬创新精神去建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创造性思维是智慧的源泉,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准备阶段,即发现、提出问题,并根据已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初步理解与加工,然后广泛地收集各种相关信息或资料。

第二,酝酿阶段,即应用现有的理论与技术去理解新问题,这是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的阶段。

第三,豁朗阶段,这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阶段。即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意象,并形成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

第四,检验阶段,即将所产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经过检验、鉴定,确定它的价值。

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的创新

(一)建设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建设离不开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教师团队。要定期派一些精英老师到相关国内外知名院校进行研究访问,或者邀请其他高校的优秀人才来校交流。还可以聘请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了解企业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提高追踪学术前沿的能力。此外,充分发挥学术团队在专业教育中科研、建设和在改革中的作用,组建学术团队、进行内部交流。利用目前我省实施的“省部科技特派员”计划,积极联系青年教师与企业实施对接,派出科技特派员,实现高校与企业的人才对接,推动建立产学研结合长效机制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科研能力。

(二)实践性教学要创新发展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性教学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还是让学生开拓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得到提升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实验教学中也要进行改革,将本专业的实验课程分解成食品分析技术、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化学与工艺学综合实验、质量检验技术等四门实验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平时实验中,采用技能训练型模式,即在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之后,提出实验任务,要求学生自己设定实验方法,并设计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任务。实验结束后,老师和学生同时对实验的实验方法和最终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但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而且经过这样一番动手和思考之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开设综合实验,而实验内容可以结合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深入的参与感,激发了他们的内在动力,还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与探究的机会,能让学生将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用于实践。这样,不仅能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还有利于培养综合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出现的问题:首先,积极开拓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要涉及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的监察、检测和认证机构还有食品生产企业iSo、Gmp和HaCCp体系认证机构等实习基地,多多组织学生到实地进行生产实习和参观,使学生能接触生产实际情况,熟悉并了解从食品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的过程,从而能更好地从实际出发来面对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

科技创新安全篇3

2月11日,由科技部、农业部、林业局、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博鳌农业(种业)科技创新论坛在海口开幕。农业部副部长李家洋在致辞中强调,加强种业科技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强化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加快种业科技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培育商业化育种主体,不断完善种业科技政策环境,构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当前推进种业发展的主旋律。农业部高度重视种业发展,专门成立了种子管理局,会同16个部委组成推进种业发展协调组;修订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大幅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持续开展了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冬季企业督查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套牌侵权、制售假劣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执法监管工作深入开展;编制完成了《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全面推进种业发展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今年是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中央1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的核心领域,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打基础管长远的政策措施,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是推动我国种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任务,要把提高种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关键基础支撑,把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有序有力推进,全面提升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一是要全面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重点推广农业重大实用技术、支撑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着力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力推广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掀起农业科技引领产业方向、服务产业发展的新高潮。二是要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的种业科技体系。以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为核心,推进基础材料创制、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分工明确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优化科研育种结构和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以科研单位为主体的种业基础理论、共性技术和高技术研究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研发与应用体系。三是要加快强化种业基础性研究。增加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大农作物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权属登记和育种材料创制力度,深化育种理论方法、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标准等基础性研究,加强前沿性技术研究,开展强优势杂交育种与分子育种技术研究,强化常规作物品种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育。四是要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整合育种材料、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快速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加快推动一批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育制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企业育种创新的基础设施水平。五是要加快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引导科研单位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品种新技术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种子企业在良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园艺作物标准园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六是要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创新种业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以品种为导向,逐步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格局。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构建面向种业行业与全社会的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发挥种业领域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的作用,建立种业成果转让交易平台,开展知识产权交叉许可、协同实施、集中采购、共同管理、联合创造。

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发展关系全局、关乎长远、责任重大。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意见》精神为契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以脚踏实地、锲而不舍的精神加快推进农作物种业新发展,不断开创种业科技工作新局面。

科技创新安全篇4

关键词:科学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6.09.002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农业生产作为食物链的起点,最容易受到污染。我国是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在融入全球化的时候,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逐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更好地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实际操作中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是加强科学技术的运用。

1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制约因素

1.1人才不足

虽然我国很早就开始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但是实际上直到2006年才有第一批食品安全专业的本科生进入社会工作,2009年才有第一批食品安全的硕士充实到各部门工作。目前来看,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专业型人才还是比较缺乏。所以长期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都要依靠政府部门来监管,而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部门的工作人员较多的是从事检测工作,专业人才十分缺乏。

1.2科技积累少

在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也较薄弱,目前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队伍。另外由于受机制限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工作人员分散在农业、质检、卫生等多个不同部门,致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工作不能规划及系统地进行,更不能围绕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这就导致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严重滞后,技术成果和储备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技需要。

1.3投入不足

我国在关注和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在一些项目中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安排。但是由于实际条件限制,目前我国农业相关技术研究的核心依旧是农产品的产量问题,而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还是偏少。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支持力度小,投入少,使得研究人员不能全心投入研究,而且也与群众对农产品的高质量需求相差很远。

2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2.1加快人才培养

人才是第一手资源,任何工作的研究都离不开人才,只有杰出的人才才能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际需要,我们要加快科研人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和生产实用人才的培养。首先,政府要将人才培养工程向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领域倾斜,推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加快培养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的技术创新人才和带头人才。同时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扶持力度,争取在高校和科研部门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以做好科研人才的储备;其次,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专业素养及科学生产指导水平;最后,加快培养生产实用人才。加快农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人才的组织和培养,使其较系统地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2.2加快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

首先要加快优质品种的研究,在一定的区域内,优质的种子对产品质量的决定率是70%,而环境和其他占30%。所以要深入分析现有的和将要投入使用的种子品种,对符合环境的优质品种,要扩大种植,同时要加速繁育达到和超过发达国家的优质品种。对优质种子品种的繁育要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通过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程序培育出合适的新品种;其次要严格控制污染。科学地使用肥料,严格控制污染物对农作物的污染、水质污染和农药污染。对于施肥,要根据地块和作物选择既增产又不影响作物质量和种植环境的肥料。对于污染物,一般都是工业三废,要进行科学处理,减少污染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对于水质污染,要科学地处理因土地开垦造成的土壤流失和不科学施肥造成的水质污染。对于农药污染,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要建立常规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相融合的技术体系,要研究既能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不会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先进技术。

2.3加快产地环境的技术创新研究

保护和改善农作物的产地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保障。加快研究对产地环境零污染或少污染的农药、生物性肥料和安全的饲料添加剂,以保证在添加技术方面环境污染的减少。加强农田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建立健全减排技术体系,控制住农业污染的源头、控制住环境的生态污染,并在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减排,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2.4加快加工和运输技术创新研究

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农产品的加工工艺也在不断发展,加工出来的农产品附加值在不断提升,在给农民带来更多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添加剂超标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粮食农产品中生物毒素污染的控制和脱毒技术;其次要开展防腐剂、添加剂等的安全评价,开发出无毒又经济的包装;最后要加强产品的保鲜、运输、贮存技术的研究,使农产品达到健康标准。

参考文献

[1]叶志华.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的战略思考[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09(06):7-10.

科技创新安全篇5

[关键词]中央企业;安全技术;科技创新;安全生产

abstract:nationalenterprisesarethelifeingneofpublicownershipeconomyandthefoundationofthedevehpmentofnationaleconomy.thesituation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representstheimageofthenation,whichreflectsthehighestlevelofworksafetyinChina.nationalentelpdsespossessnotonlytheadvantagesofsufficientfoundandadvancedequipmenttechnology,butalsohighqualitystaff.nalionalenterprisesownenoughfavorableconditions,basesandactualstrengthtoinnovatesafeeytech—nology.nationalenterprisestakingthe1eadinthe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wouldplayanimportantexemplaryroleinpro—pellingtheprogressofworksafetytechnologyandenhancingintrinsicsafety1evelofenterprises,andwouldexertdecisiveimpactonworksafetyofthenation.thecurrentstatusofworksafetyinnationalenterprisesisanalyzed,andtheirmajorproblem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arepointedout.theexperienceoftop500enterprisesinfieldofsafetytechnologyinnovationisde-scribed,suchasthatofChinapetrochemicalCorporation(SinopeC),ChinanationalpetroleumCorporation(CnpC)andDUpont.Furthermore,foursuggestionsaboutinnovationofsafetytechnologyinnationalenterprisesaremade.

Keywords:nationalenterpriseSafetytechnologytechnologicalinnovationworksafety

1引言

在我国能源、冶金、石油、石化、机械制造、军工、航运、海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和领域,中央企业历来占据着主体地位,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中央企业原油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7.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9%,水运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86.3%,发电量占全国的40.8%,汽车产量占全国的30.2%,钢产量占全国的20.4%。

近年来,中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发、研究和生产出了不少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上半年,16户中央科研企业申请专利215项,授权专利111项,中央企业的科研创新取得重大成果。

在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在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历史进程中,中央企业同样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上,中央企业也具有示范作用。如何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2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现状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转型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安全生产科技水平相对落后。中央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好于国内企业的一般水平,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央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安全生产工作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在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过程中,一些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生产与改革发展的关系,强调了效益优先,忽略了安全生产;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结构和改制、改革过程中,一些单位削减了安全工作力量,甚至撤销了内部安全机构;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分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一些单位安全管理出现了“高位截瘫、层层衰减”现象,越到基层安全工作越薄弱。

中央企业生产集中度高,设备功率大,生产经营活动涉及面宽,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损失惨重。根据国家局调度数据,2003年中央企业发生伤亡事故303起,死亡535人,受伤162人。2004年上半年发生各类伤亡事故168起,死亡142人,受伤93人。近年来,中央企业相继发生了一些重特大矿山事故、油田井喷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等等,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2001年以来在国内外影响严重的3起一次死亡百人以上事故,全部发生在大型、特大型企业,其中两起发生在中央企业。此外,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停产、停运、停供等事故相当频繁,经济损失巨大。

分析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深层次原因正是由于中央企业缺乏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强调:“要加大政府投入,扶持大中型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改造;要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

中央企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中,提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本质安全,建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水平。”中央企业在安全工作制度中,也提出“安全生产与企业改革发展‘三同步’制度,强调要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整体布局,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安全投人和‘三同时’制度,企业要保障安全投人,安全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走“科技兴安”之路。

3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机制,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中央企业加快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尤为重要。安全科技创新属于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安全科技创新能力必然依赖于企业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中央企业进行安全科技创新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3.1企业安全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够完善

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市场经济体系不够完善,部分企业尤其是部分国有企业依赖政府的思想依然存在,技术创新的意识不强。安全技术创考新则更缺乏动力。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企业还没有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尤其是研发激励机制和研发经费。目前,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企业仅占30%,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仅占25%。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仍处于一种松散状态,缺少必要的积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很难提高。

3.2企业安全技术创新投入明显不足

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重要指标。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75%,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1.5%水平的1/2,而发达国家大企业一般在3%以上。与之相比,我国存在明显的差距。而安全技术创新的投入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但忽视安全生产、忽略安全投入的现象仍十分严重。中央企业具有资金雄厚、设备先进的优势,并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和高素质的人才,最具安全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实力。中央企业能否率先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4国内外优秀企业技术创新经验借鉴

目内外优秀企业,以世界500强最具代表性。世界500强大致可分为两类企业:

一是高新技术企业,这类企业通常改变了行业游戏规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兴行业;

另一类是在传统行业里不断开拓创新,使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并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世界500强企业产值的70%—80%是科技和文化创造的(而我国这一指标仅为30%左右)。世界500强企业始终不断地在现代技术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实现设施的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设备和质量上乘的操作系统,保证最快的加工过程,生产最好的产品,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通信手段等等。它们往往拿出企业资金的6%—7%或更多,用于外出调研、设备和系统的更新及发展新产品。安全技术的创新则紧密融合于企业的登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

4.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中油股份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转变观念搞勘探,解放思想求发现”,以“创新管理和问题管理”为管理切人点,总结了“勘探开发一体化”、“岩性油气藏精细勘探”等19项创新成果,取得勘探开发一系列重大突破,仅2003年就新发现5个亿吨级油气田和12个5000万吨级油气区块,石油控制和预测储量创近年来新高,确保了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在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建设中,依靠科技进步,弘扬铁人精神,把西气东输工程建设成为高科技工程、绿色工程、优质工程、阳光工程。

4.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治理隐患,努力创造安全文明的生产环境

中国石化对已建成的装置、设施和公用工程开展风险评价,积极进行隐患治理,按照分级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从隐患的检查评估、制定方案、立项审批直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序化管理。2003年隐患治理项目557项,投资10亿元,一批隐患得到治理,有力地保证了装置的安全生产。

重点加强对关键生产装置、要害生产部位的安全监督管理,有针对性地制定重大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事故预案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在役装置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并消除生产装置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石化注重节能、降耗、节水、减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2003年中国石化对系统内首批4家清洁生产示范企业进行了评估、审核和验收,示范企业通过开展清洁生产,建立了开展清洁生产的正常秩序,其总体环境状况、环保管理水平、资源利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清洁生产过程中,评定了4项具有推广价值的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加强工业用水工作的管理,强化用水考核,注重水的回用和串级使用,在生产负荷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2003年工业用新鲜水量比上年下降了1%。

为向社会提供更加清洁的燃料,中国石化相继开发了降低汽油烯烃的催化剂、助剂和汽油清净剂及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等多项技术。中国石化于2003年7月1日起,全面执行新的汽油国家标准,向社会提供清洁产品。

4.3杜邦以“零”为目标

200多年前,杜邦公司仅是一家生产黑色火药的制造作坊,而今发展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多元化的跨国科技企业之一。杜邦是全球工业安全的标准,其他公司均以杜邦为参照衡量自己;同时,杜邦在全世界也以环保著称。杜邦安全成就的取得,应归功于它所坚持的十大安全信念:(1)凡是工业意外均可避免;

(2)管理层必须对发生的意外负责;

(3)尽一切所能控制容易引起危险的工序;

(4)保持安全的工作环境,杜邦员工人人有责;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工业安全训练;

(6)管理层必须时常检查安全设施及系统;

(7)发现任何疏漏,必须立即纠正;

(8)员工无论在工作时还是在下班后都要注意安全;

(9)安全动作产生经营效益;

(10)安全系统以人为本。

此外,永远从“零”开始是杜邦的信条。

4.4产品技术的转化需要高额投入,但也会带来丰厚的利润

荷兰菲利浦电器公司过去几年技术老化,产品更新缓慢,经营失去活力,一度出现高额亏损。近几年来,该公司制定和贯彻技术革命方针,依靠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不仅改变了高达20多亿元内亏的状态,而且使公司在未来5—10年内可实现250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使该公司成为西欧最富竞争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公司之一。

4.5加快新技术转化

发达国家之所以走在世界的前列,除了注重研究开发新技术外,还在于能够及时推行技术转化,使新技术很快转化成生产力,从而促进企业的技术进步。先进的技术固然是竞争的资本,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时间和效率比利用技术本身更重要。时间的缩短,为企业争得了更多的市场机遇,取得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大的安全保障。

西门子公司的管理专家曾做过精确计算:产品开发的时间每缩短一天,便可增加0.3%的商业利润,缩短5天可增加1.6%,缩短10天便可增加3.5%。据说,西门子公司仅缩短产品开发时间一项,每年便可获取近6亿美元纯利润。而这种

利润却不花费任何代价,只是时间利用得比别人更充分。

企业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提高。向技术要利润、向技术要安全已成为现代企业的共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中央企业的经济效益已得到明显改观,使得中央企业在人、财、物、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具备了安全技术创新的有利条件。

另外,做好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工作,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的需要。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已有400多户进人中国,187户中央企业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已多达2278个。中央企业要跻身于全球大企业之林,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生存和发展,必须提高安全技术创新能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要首先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加快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加快建立安全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是中央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5提高中央企业安全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我国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安全科技发展运行机制,初步形成安全生产理论体系,建成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平台,提高安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安全科技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实现我国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目标,必须率先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

5.1安全科技创新与企业改革发展同步进行

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与企业的各项工作总体推进,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使安全科技创新工作融人企业的整体技术创新工作之中。增强技术创新意识,努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宽松的

环境。针对目前我国中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优惠力度,制定相应的信贷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自主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5.2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生产科技进步

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包括中央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和效益状况,普遍得到改善。应进一步加大安全费用提取和投入力度,完善安全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开发的主体地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5.3中央企业应发挥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的示范作用

建立中央企业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强、效益好的大企业。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研究开发主体和决策主体,逐步建立起“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科技服务体系联动”的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形成一批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强、市场效益好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中央企业应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落后设备和落后工艺,率先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以大公司、大集团为依托,探索建立产、研、学一体的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基地。

5.4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以企业为主体

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进行科技成果推广我国围绕着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已经制定出台了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为提高中央企业的安全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政策支持。据第二次全国基本单位普查,在我国1万余家科研行业单位中,有3000家为企业单位,占33%,企业比重不高。表明除国家办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单位外,还有部分科技机构游离于市场之外。

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确保基础研究得到加强的同时,促使更多的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或与企业联合。对于一些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国家应统一引进,然后组织产、学、研进行联合消化吸收,最后再转移到企业。

实现中央企业安全工作思想观念、体制和机制、方法途径、科学技术和安全文化“五个创新”。开展重要工业领域安全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公益性技术难题的科学研究,促进重大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安全科技示范工程。对于能够明显改善安全生产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的科技成果,采用召开推广会、成果展览、科技成果信息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推广。

6结束语

笔者通过对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及安全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研究,特别强调,中央企业是公有制经济的命脉,是窬梅⒄沟幕V醒肫笠档陌踩纯觯砹斯倚蜗螅砹宋夜纸锥伟踩芄淮锏降淖詈盟健L岣咧醒肫笠档陌踩际醮葱履芰Γ侵醒肫笠瞪婧头⒄沟男枰彩侨耸篮笥饺蚓靡惶寤牡蔽裰保?nbsp;

(1)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工业文明的需要;

(2)体现了珍惜生命、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

(3)世界500强的成功经验,企业生存发展之道;

科技创新安全篇6

科学技术既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安全生产科技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安全生产科技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的作用日趋显著,但安全生产科技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势头,安全生产科技面临重大挑战和巨大需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逐步过渡到深部开采,水压、地压、地温、瓦斯压力都相应增加,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的复杂性和治理的难度将加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重化工产业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生产装置的复杂性与危险性也将不断增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资产和人口的日益集中,城镇生命线工程将日趋复杂,城镇的安全压力将增大,由安全生产问题引发的环境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的风险将增加;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将使安全生产管理及其监督监察的难度和复杂性加大。所有这些必将对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急需创新安全生产理论和构建技术标准体系,急需加强安全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科技攻关,急需壮大安全科研人才队伍,急需开展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与示范。对此,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主动挑起重担,有所作为。

“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执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实施“科技兴安”战略,树立创新观念,以增强安全生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科技攻关,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施安全生产科技示范工程;推进安全理论创新、安全技术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手段创新,构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体系,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保障体系,支撑和引领安全发展,形成有利于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和安全生产科技人才的培养体制,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及其监管监察的科技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水平,为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提供科技保障。

科技创新安全篇7

关键词:文化;科技;创新;产业

中图分类号:G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2-0143-02

一、县域城市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时新刻异,各国之间的竞争态势变化深刻,文化越来越成为竞争的重要力量。可以说,文化与科技融合态势越趋紧密,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业态不断创新,科技已交融渗透到文化的各个层面和关键环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加强,有力推动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标。“积极把握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良好契机,加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全面提高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对我国文化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可以说,国家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号角已经吹响。

目前,临安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青山湖科技城落户临安,文化科技发展正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临安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条件下,文化消费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52万人口,浙江农林大学,青山湖科技城,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这些都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舞台。加快融合步伐,通过创新,涌现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知名企业,促进文化领域技术和产业体系整体的跨越发展,必将更加有利于促进临安的发展。

二、临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现状

临安,文化源远流长,彭祖、徐霞客、李时珍、坡等都在临安留下过足迹,也是唐末五代吴越国的创立者钱■的故乡。近年来,临安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构建吴越文化名城建设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进程中发挥了自身的积极作用。三年前,临安在市十二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推进临安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战略思路,高举“两面大旗”,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由此确立。

(一)临安文化科技发展的优势

1.推进政策建设

2002年下发《关于临安市吴越文化名城建设的实施意见》,2004年出台《临安市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若干意见》,2005、2007年分别制定出台《临安市“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临安市“十二五”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07年制定出台《临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临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保驾护航。

2.推进硬件建设

“十一五”末期,临安所有乡镇(街道)成为省级“东海文化明珠”。镇街文化活动楼总面积3.15万平方米;全市298个行政村村村建立图书室和健身苑点;市图书馆通过国家一级馆复评验收。目前,我市298个行政村中村级文化活动用房300m2以上的有14个村。文化广场、文体中心等文化公共设施不断健全。

3.推进队伍建设

目前,已经建立市、镇、村三级队伍。市级以文化、图书、文创等为龙头,中间以镇街为腰,村以宣传员为基。全市298个行政村都配备文体宣传管理员。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档次的演出队伍20支。另外,人才储备优势前途广阔。浙江农林大学等院校每年培养大批的文化方面的优秀毕业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浙江西安交大研究院、浙江大学研究院、香港大学研究院也即将落户。

4.推进活动建设

“吴越风”元宵灯会成为文化大餐。“吴越风情”广场文化艺术节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吴越风情”文化广场(人民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实施“百姓阳光”文化工程。“临安水龙”等13支民间表演节目参加法国尼斯狂欢节,捷克国际民间艺术节、欧洲国际民间艺术节表演。“临安水龙”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三届全国群星奖金奖。鸡血石雕、钱王传说等2项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公布了五批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编纂《临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大观》(26卷)等。

5.推进文化科技产业

近年,发展依托浙江农林大学为资源优势的教育培训业和设计服务业,发展依托生态、吴越文化为基础的文化休闲旅游业。2010年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0.97亿元,占GDp比重7.3%,按现价计算,高于服务业增速。高新技术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有各级高新技术企业125家,2011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49%。25家科研机构和1家高等院校正式签约入驻科技城,推进浙商研发总部基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创新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有各类创新平台67个。突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龙头骨干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构建特色产业基地―行业研发中心―企业研发中心三级创新平台体系。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这几年的大力发展,临安文化科技创新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取得的成绩也令人高兴。当前临安推动文化科技创新具备先发优势和现实基础。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与临安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要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科技创新的现实发展速度等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临安文化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文化设施相对滞后

公共文化设施不足。没有博物馆,没有大型体育馆。市文化馆建于20世纪70年代,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设施陈旧落后。全市18个镇(街道)综合文体站大部分是改建的。全市298个行政村中,有81个行政村的文化办公场所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下,60个行政村的文化办公场所在50平方米以下,功能不全。

2.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文化体育事业经费的基数较低,专项经费增长幅度偏低,基层文化体育事业资金投入偏少,与周边县(市)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度,临安公共文化事业费支出3586万元,占财政支出比重1.07%,在全省综合排名列59位,与周边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文化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要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的历史性跨越,需要进一步建立相配套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但我市文化人才队伍中,专业队伍年龄偏大,真正科班出身、高学历领军人才较少;全市文化系统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较少,整个文化系统只有正高1人,副高7人,体育系统副高4人。在全市18个镇(街道)文化站中,全职干部5人、兼职或移作他用13人,兼职过多,换岗频繁的现象较为普遍。

4.文化科技创新企业缺乏

对文化科技创新产业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目前,科技城的定位主要是面向企业,主要是围绕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重点支柱产业,还没有提到真正的文化科技创新企业。

三、临安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对策

实践证明,临安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依靠科技创新,发挥科技的巨大力量,克服生态环境和土地要素这“两大制约”,推进临安更好更快发展。

(一)强化政策引导,突出政府主导

完善文化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把文化科技重大项目纳入相关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予以持续稳定支持,支持开展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科技类企业符合相关条件的,按规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现行有关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技术成果向文化企业转移,支持文化企业提升科技研发和技术集成应用能力。根据上级精神并结合临安文化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文化建设配套政策。研究完善发展临安农村文化产业优惠扶持政策,增加文化事业单位的编制数,以适合临安文化的实际工作需要。

(二)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新兴业态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创新能力。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支持和引导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开展产品创新、商务模式创新、组织方式创新,向总部型、品牌型、高新型、上市型、产业联盟主导型企业方向发展。引导、支持民营资本和科技人员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企业,鼓励和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改造提升发展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奖励和重点扶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确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协同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区域或行业创新平台。

(三)强化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

面向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服务体系。发挥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服务示范。充分各类文化交流渠道,构建网络化交流服务平台,架设桥梁,弘扬临安传统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强化文化执法科技手段,营造文化诚信经营市场秩序。注重部门联动,协调好宣传部、市科协、市文创办、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等单位,统筹解决问题,为全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氛围。

(四)加大技术研发,强化精品基点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推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提高科技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建设,依托科技城等建立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强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强文艺积极分子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使他们拥有一门或几门绝技绝活,成为当地农村各类文化艺术队伍的“老师”“大师”“精英”,通过他们的传播和带动作用,营造出更浓郁的文化氛围,拓展文化精品创作的项目与领域,关注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三个特殊群体,保障他们的文化权益。要重点扶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作品,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市场发展潜质、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文艺精品,提高临安知名度与美誉度,扩大临安的影响力。

(五)强化人才队伍,提高科创水平

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力度,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向企业集聚,确立企业在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优先支持企业牵头并统筹高校、科研院所的力量打造重点创新团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支持科技人员到企业转化文化创新成果,鼓励科技人员领办创办文化科技型企业,对符合条件的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创业扶持资金。依托浙江农林大学高校、科技城科研院所,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综合性研究中心,为文化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强化氛围营造,激发创造空间

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宣传、知识普及和教育工作,在临安全社会形成支持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出台的政策要一一进行宣传,可以开展行业“沙龙式”政策解读和宣讲培训把政策送到企业、送进车间。要化服务保障,深入一线企业进行走访。要造浓社会氛围,力弘扬“敢为人先、敢争一流”的创业创新文化,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教育和科普活动,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择优评选一批文化领军型企业并予以奖励扶持,营造崇尚创新、支持创业的浓厚氛围。增加农村文化礼堂等相关文化设施建设,实行“一室多用”的管理机制,构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同时,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使各种文化资源变成文化优势,转为文化享有。

参考文献:

[1]中共临安市委.生态文明之路――临安的实践与探索[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5-36.

[2]陈凡,陈红兵.文化与创新(第六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会议论文集)[C].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239-

258.

[3]杜辉,刘慧卿.城市科技体制机制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9-103.

科技创新安全篇8

科技资源优势一直是西安发展引以为傲的产业发展资本,也是西安高新区有别于其他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2012年,西安高新区着力利用西安的科技资源优势,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统筹改革,促进科技自主创新,使其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驱动器,并以此领跑产业发展。

大力推动科技资源统筹走向深入

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西安高新区近年来重点工作之一。2012年,西安高新区完成了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区发展规划,科源一路开工。协同创新港加快建设,现代制造服务业创新示范基地一期启动建设。创新大厦完成规划定点及方案设计,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西北基地等项目签约入驻。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与市科技局共建的西安科技大市场,坚持“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功能定位,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探索运营机制,创新服务模式,平台资源聚集效应凸显,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显著,科技大市场已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最活跃的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2012年,在科技大市场的大力推动下,全市完成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6793份,技术交易额突破300亿元;科技大市场平台吸纳入库共享仪器设备3026台(套);帮助科技企业落实各类优惠政策,全年减免税收超过20亿元;举办各类产学研交流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数超过16万;为企业提供线下线上服务,服务大厅受理量超过18000件,网络平台流量突破162万次。

西安科技大市场在建设过程中,重点推动技术、设备、人才、政策等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的聚集,积极探索统筹科技资源的新途径和新模式。科技大市场搭建多层次的技术供需信息展示、平台,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大量产学研用对接活动,积极落实促进技术交易政策等措施,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技术交易。

创新创业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2012年,西安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的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创新创业环境,使得西安高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过去的一年中,高新区积极与大专院校、各类研发机构、企业加强沟通与合作,建立常态化、规范化合作机制,做好各类检测、研发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平台)的引进与共建工作。其中,引进西安芯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西安半导体功率器件测试应用中心等7家企业自建的公共技术测试中心,自建、共建了西安立迪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现代转化医学公共实验平台”等8个公共测试研发中心。这些平台的引进与建设,为行业企业产品研发,解决共性技术难题等方面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保障,促进了孵化企业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高新区加大科技服务机构的引进力度,引进一批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科技服务机构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园区企业开展长期深入的高水平服务。此外,高新区以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环境建设为基础,重点提升企业培育的专业化能力。2012年,部级科技企业加速器一区(总建筑面积16.5万平方米)全部建成投用,各项配套建设同步推进,现已引进特变电工、星展测控等38家高成长性企业。科技企业加速器-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于年底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并进行开工建设。新增各类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18家,发展科技服务站点12家,聘请创业导师36名。西安智能电网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欧洲市场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进出口孵化器15家企业获得进出口权。全年认定技术合同1300多项,交易额突破17亿元。火炬创投投资北村精密等4家企业3280万元。创新担保累计担保金额6亿元。

知识产权突破性增长

科技创新安全篇9

 

2021年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关于教育、科技和网信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深入实施高校科技创新“转学风、提质量”和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攻坚行动为重点,求突破、建高峰、强基础、重服务,全面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网络强国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强化党建引领,加强党对高校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全面领导

1.持续加强政治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高校科技和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正确方向,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和网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迎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2.深入推进组织建设。巩固拓展“百年行动”建设成果,深化“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通互促,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业务工作。以党建带动队伍建设,持续推进青年干部学习导师制,建好青年理论学习小组。通过“领导领学、集中研学、个人自学”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对党员干部的关心爱护,积极营造担当作为、团结向上的奋进文化,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开展经常性警示教育,做好节日节点、日常业务工作廉政提醒,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强化党员干部的规矩意识和纪律意识。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整治“四风”,引导全司党员干部在业务工作中践行一线规则,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涵养担当作为、攻坚克难、团结奋进、严格自律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加强统筹谋划,建设高质量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4.系统谋划高校科技创新。制定新时代高校科技行动指南,印发《高等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高等学校“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思路方针、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为“十四五”高校科技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顶层设计,研究制定“关于加快构建高校高质量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聚焦打造国内一流思想库和智囊团的总目标,推动教育部科技智库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教育部科技委高水平智库作用,谋划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新格局。

5.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启动实施顶尖学科建设计划,组织高校锚定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关键领域,以补齐当前基础理论弱项和技术创新短板,锻造未来20-30年能够形成制胜能力的创新长板为目标,通过强化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实体化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在高校打造一批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目标、有长期稳定的大团队、有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支撑、有国家战略任务、能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6.完善和优化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争取在高校新增一批部级创新基地,组织高校做好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优化整合工作,并争取新增布局;组织高校新建若干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台站等条件保障类平台。培育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完善教育部平台布局,围绕国家急需、重大战略、新兴交叉领域,建设布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

三、立足自主创新,加强高校创新策源能力

7.进一步强化高校基础研究。继续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围绕科学前沿和重大需求加快前沿科学中心的布局和建设。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在数学、物理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启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和机制。组织高校稳步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任务,围绕设施组建研究中心,并积极争取承担“十四五”新项目。组织高校积极承担量子科学、脑科学等新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8.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实施“五五行动”,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引导高校转变科研组织模式,着力汇聚高水平人才,组建攻关团队,力争在更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自主可控,练就更多独门绝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组织优势高校围绕产业链梳理“卡脖子”问题,联合龙头企业提出攻关建议并主动“揭榜挂帅”承担攻关任务,加快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

9.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深入推进新冠疫情科技攻关,完成在研攻关任务,布局一批种质创新、病原微生物等长期跟踪研究项目。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组织高校服务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进“四点一线一面”区域高校科技平台建设布局,服务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

10.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指导高校完善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加快探索职务发明披露制度和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构高质量发展、专业化建设,总结推广一批高校成果转化典型经验。指导试点高校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推动国家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

11.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加强高校国际科技合作顶层设计,提升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和水平,完善高校全球创新合作网络。组织高校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动高校牵头组织和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加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推进高校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12.推进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推进《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深化落实,破除唯数量、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良倾向,引导评价工作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推动高校科研人员回归学术初心。优化完善高校科技奖励工作。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的高校科技期刊建设,研究制定推进高校科技期刊建设指导文件。

13.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讲好高校科技报国故事,建设求真务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水到渠成的创新文化。完善科研诚信制度建设,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持续推进高校学风建设“三落实、三公开”。

14.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推进高校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抓好绿色通道和扩大自主权两个试点改革,充分尊重科研规律,引导高校科技管理战线作风转变,着力打造高校科技管理队伍的新风貌新气象,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治理和制度执行能力。推进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对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

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

15.加强教育信息化谋篇布局。《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系统布局未来5—15年教育信息化发展,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总结过去10年教育信息化工作,面向“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部署下一阶段教育信息化工作。

16.指导和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出台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以互联网为动能,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破解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

17.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抢抓国家布局新基建的重大机遇,明确教育新基建的概念与内涵,谋划和提出“十四五”教育新基建体系构建的思路举措,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提高质量为目标,以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为重点,加快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包括技术、硬件、软件等在内的一套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支持教育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

18.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启动教育专网建设,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教育大资源建设与应用,深化普及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提升教育服务供给能力。持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行动和百区千校万课引领行动,试点开展信息化支持下的教育评价改革。深化“三个课堂”应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提升信息化领导力和师生信息素养。加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通用业务服务平台应用,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多方协同监管,持续引导教育app有序健康发展。修订并印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管理办法,完成教科网专家组换届。

六、做好安全保障,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科技创新安全篇10

(1)课堂教学以教师的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授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只起到网络安全导论的作用,缺少互动性和项目实践。

(2)学生从大二第二学期才开始接触到信息安全课程,在入学初期没有培养起对信息安全的兴趣,不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就业岗位,教师也没有为学生科学地制定大学4年的学业规划。

(3)随着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各种网络安全攻击手段和保障网络安全的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目前,信息安全的一些专业课程还只是停留在基本原理的讲解上,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少讲授前沿的网络安全应用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并投入到对前沿网络技术和安全技术的研究中。

(4)缺少网络安全工具实训。现在很多网络安全工具都是开源工具如Backtrack等,掌握这些工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需要开设网络安全工具实训课程,让学生掌握如何配置、安装、使用和定制个性化的开源工具。

(5)缺少安全软件设计等实践课程。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除了要能够利用安全工具进行系统安全测试外,还要掌握如何防御和解决系统安全漏洞,另外,还有很多学生希望从事安全软件开发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设置安全软件设计开发类的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安全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6)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国内大学生的创新性较欧美大学生有所欠缺,因此要注重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并且要从大一开始就进行创新思维的锻炼。

二、网络安全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的实践

结合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培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我们阐述如何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4年间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1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首先,我们要积极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网络安全的任课教师可以担任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在学生入学后通过学习方法和学业规划等主题开展学习交流会,在会上介绍网络安全的知识结构、科学背景、发展趋势、行业需求、就业领域,并引用前沿网络安全技术和最新的网络安全隐患案例和视频,如利用智能手机安全漏洞和“云”查杀病毒技术等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对课程的参与度高低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成果,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增强他们对网络安全技术的兴趣。导师应在易班网上学生活动社区或其他社交网站上建立网络班级,保持与学生的日常沟通,为学生选课提供帮助;协助学生进行学习生涯规划,同时为专业学习提供帮助;在网上班级设置“我的idea”专题,让学生在论坛里发表自己的创新想法,如要做什么样的系统或软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该阶段学生还没有实现这些软件的技术能力,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某方面的技术以实现这些有创意的想法。

2.2以赛代练,参与国家和市级大学生创新

项目和高水平信息安全竞赛在创新实践中,辅导员和学业导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学业导师都是计算机学院的在职讲师或教授,他们可以把自己主持或参与的科研课题介绍给学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学业导师的课题研究,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积累科研所需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辅导员和学业导师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安全大赛,如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和信息安全技能大赛。同时,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每年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和上海市的创新实践项目申请,学生组团挑选专业课教师作为项目导师,共同探讨创新课题、撰写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书并提交给专家组,学院组织专家评选20多个创新性高且可行性强的课题并给予资助,在大四上学期对给予资助的项目进行结题审核。学院鼓励获得上海市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的学生将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与大四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获得专利创新设计的学生还可提前完成毕业设计并参与创业基金项目的申请或到优秀企业实习。在这些科技创新项目中不乏优秀作品,如基于手势识别的文档加密系统的开发、基于android的动态一次性口令生产器开发、基于android系统的短信隐私保护软件的开发等。学院每年举办的这种创新性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项目管理和软件设计开发能力。参与科技创新竞赛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项目实践能力远远高于平均水平,同时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广大教师和实训单位的认可,大部分学生获得了直研和被优秀企业聘用的机会。

2.3重视多元化实践工程教学,将实践与理论充分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