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28:37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1

摘要本研究对常见的体育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以及为使德育教学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所应有的物质、制度以及情感环境的营造进行了分析,力图为体育教师在传授体育技能、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德育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德育内涵

在体育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内容所蕴含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观念意识,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提高运动技能、强化身体素质的同时,道德得以升华,人格得以完善,心灵得以净化,品味得以提升。作为体育教师要善于挖掘不同体育项目所蕴含的德育内涵与积极因素,并且在实际教学中营造出良好的实施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在德育中的作用和功能。

一、体育教学内容的德育内涵

(一)田径运动

田径演化于人体最基本的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各种体育项目的基础,也是体育教学中比重最大的内容,主要分为跑、跳、投三个部分。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追求目标的坚定信念和持久努力;障碍跑要勇于征服障碍,培养勇敢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接力跑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短跑折射出人类超越空间的努力和对拼搏进取的崇尚;跳跃与投掷可以培养勇敢、冷静、果断、自信、勇于进取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二)体操运动

体操在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体操,如队列队形和徒手操、支撑跳跃、单双杠等,培养耐心、遵守纪律、团队合作的品质;单双杠,培养沉着、冷静、坚毅、顽强、勇于克服困难的品质;支撑跳跃,培养勇敢、果断、不畏困难、迎接挑战的进取精神等品质。在体操运动中个别动作需要学生相互保护与帮助,可以增强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安全防范意识。体操在塑造学生健美、协调的身体形态的同时,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注意力、自控力、自信心、进取心,培养刻苦、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同学间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三)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分为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集体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和个人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可以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能力,调控心理状态与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而个人项目则可以培养学生沉着机智、果敢、乐观向上的品质。

(四)健美运动

健美运动包括韵律活动和舞蹈,融音乐、表情、动作于一体,具有韵律感,具有活泼愉快、节奏鲜明、灵活自由、舒展大方的特点。健美运动能塑造优美的身体姿态,陶冶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健康、活泼、自我表现等心理素质,树立文明大方的行为举止,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美的情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精神。

(五)武术

武术强调内外兼修。体育教学中要加强武德教育,让学生在学练中磨练意志品质、陶冶情操,培养民族自尊意识、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武术礼节是中华武术精神文明的完美体现。抱拳礼、持器械礼表示对老师的尊重和求学的真诚,比赛和表演时表示对裁判员、观众和对手的尊重,心怀敬意。“习武先习德”是习武者的传统美德,绝不能以强欺弱,防卫时也只能点到为止。

体育的教学内容在具体知识、技术、技能外蕴涵着大量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法则的教育,然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完成德育的任务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性,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一般不能游离体育教学内容与教法而独立进行;其次,教学内容的教育性是潜在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启发、引导学生领悟其道德价值,并内化为自己的人文精神,才能最终收到应有的效果;最后,道德教育必须与体育实践相结合,这种结合必须是有机的而不是附加的,是和谐的而不是生硬的,是确有成效的而不是形式主义的。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环境的营造

(一)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隐性课程的重要来源。要注意发挥体育设施的教育。根据教学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的需要,尽可能增加投入,提供充足、优良的场地器材,器材摆放充足合理。同时,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统筹安排合适的项目、时间和场地进行授课,灵活机动地选择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使学生张扬个性、缓解心理冲突、真正热爱体育,享受到体育课的快乐,真正达到身体的放松和心灵的自由。

(二)制度环境

课堂常规是体育课堂教学所必需的一系列要求与措施,包括体育课上的着装、组织纪律、请假见习等基本要求;进行安全教育,防止伤害事故发生;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布置场地,保养场地,收还器材,以加强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意识;进行考试制度教育、杜绝作弊现象发生。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严格执行课堂常规的培养和训练,凡事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学生逐渐建立整体意识和养成集体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履行道德义务所需要的自我控制能力,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法纪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环境

教师的情感是影响学生的众多因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师要热爱学生、接近学生。情感是一种力量,它不但具有激起学生求知狱和愉悦的功能,还起到心理催化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应注意了解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心理变化规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升华的沃土,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项目(课题编号:2013GJYB13)。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2

>>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壮汉双语教学质量保障的内涵与特征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策略探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浅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思考成人高教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与特点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内涵建设探究U―G―S模式下的学校内涵发展与教学质量提升丰富教学内涵,提升教学质量探究体育教学质量与学生体育学业成绩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初探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对策研究从庄子的是非观看体育教学质量的是与非高等体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浅议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方法关于提高我市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调查与思考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与策略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3]于素梅.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J].体育学刊,2014(3).

[4]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七:关于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教学,2012(8).

[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译.美国学校体育国家标准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4.

[6]毛振明.明确质量标准,提高教学质量[J].体育教学,2014(3).

[7]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六: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及形式[J].体育教学[J],2012(7).

[8]沈丽群,季浏.构建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系统工程的思考[J].体育学刊,2013(3).

[9]体育教学编辑部.专家学者畅谈新课改之七:关于体育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体育教学,2012(8).

[10]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教育研究,2013(6).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3

【关键词】素质教育体育教学人文精神

前言

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即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着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意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性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它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人文精神回归的潮流。然向,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重“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轻“三力”(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重共性,轻个性;重教师包办学习的主导作用,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身体教育,轻心理培养等现象。长此下去,使学生惰性上升,思维定式,难以创新,主体丧失,人格失调,自信受压,自立意识减弱,丧失独立生存、应付挑战的竞争力,这一切完全与人文精神相悖,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格格不入。因此,加强人文精神,推进高校体育教学人文化的改造,培养具有创造精神、自尊、自强、自立、个性健全的人才,是时代摆在高校体育面前的严峻课题。

1人文精神的内涵

1.1人文精神的概念:是指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里,无形地贯穿于人的社会性文化现象中的所有反映人良知的总和。其中,社会性文化现象是指历史、科学、艺术、道德、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体育、绘画等社会的意识形态。

1.2人文精神的内涵:无论在过去,还是在现在;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虽然对人文精神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但其仍有统一性,统一的基础不在于文化现象的表面形式,而在于贯穿其中无形的基本精神要素,称为情感良知。它包括对人的尊严、情感、需要的尊重,对人的自由精神的追求,对人的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探索,对人类遗产中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以及对全面发展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弘扬。这些“求真”“求善”“求美”的良知情感是人文精神要素的具体体现,它反映的是人意识世界里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这部分人特有的情感良知至今未能消失,延续不断。

1.3人义精神的特性:从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内涵表述中,可以推演出人文精神的种种特征,概括而言,人文精神主要有以下特征:

1.3.1社会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规定了自己的本质――社会性,这就给人的一切打上了深深的社会烙印。人文精神作为人情感世界中最阳光、最活跃、最积极的部分存在,也逃不过这一印记。

1.3.2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不仅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还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随着历史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精神财富不断随社会意识形态储存、传承下来。

2人文精神、素质教育、高校体育教学的关系

要想弄清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应该弄清两种教育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加强人文精神。如今的素质教育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涉及人生命意识之外,通过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灌输过程丰富信息的教育,称为知识教育;另一种是涉足于人的情感世界,需要通过培养、唤醒的教育,称为人文精神教育。前者使人获得能力,后者使人获得情感良知。二者虽统属素质教育,但二者却有以下区别:(1)存在方式上:前者存在于生命之外,有形,易被感知,如文字的人文知识、体育理论知识、体育技术等;后者存在于人的情感世界,无形,不易感知,如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2)实现手段上:前者是用单一的灌输法较直接实现;后者需要用多种艺术感染的方法较间接实现。

3加强人文精神,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提高素质教育的途径

3.1转变教育观念,丰富教学思想

李岚清曾经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转变观念抓起,首先是领导的认识,同时,还要社会达成共识”。这说明观念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的整体认识,决定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学思想是统属于教育观念之下的、局部、具体的理念。它们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应试教育能否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的问题,关系到2l世纪的人才能否全面发展的大问题。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教学思想也难丰富。如果观念不转变,那么再好的教师队伍和客观条件,都难以满足21世纪人才的需要,弘扬人文精神的伟大理想将落空。因此,转变教育观念,丰富先进的教学思想,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是加强人文精神的基础。如何做呢?我们先要努力实现“一个提高,两个转变”。

3.2加强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

体育教学是落实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由于课堂教学具有时间稳定,教育对象集中,教育目标明确,教法灵活,内容多样等主要特点,所以,它是加强学生人文精神,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舞台之一。

3.2.1课前紧抓实际,深挖教材,完成育体和育心的统一。育心和育体是高校体育教学要完成的主要任务。社会快速的发展使心理素质的教育地位日益突出。如何科学地完成好育心任务,实现育心与育体的统一日标,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育心是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回归的实际要求。如今社会要求人才必备的心理素质大体包括:意志坚强,沉着果断,较强的竞争,创新意识和能力,富有团结协作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自尊、自强、自立等,这些内容反映出当今的育心教育正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回归。其次,深挖教材是育心向育体渗透的关键。育心必须在育体的过程中渗透,脱离育体这个载体,育心的实现将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高校体育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为育心提供了广大的舞台,应利用体育竞赛的特点,通过竞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吃苦耐劳的毅力,提高学生公平竞争意识;通过集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协作的团队精神;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并组织准备活动,来提高学生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以及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丰富想象力。如此精心的育体设计,将使育心教育更深刻、更具体,必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加强产生积极的影响。

3.2.2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课堂教学不断创新。课堂已成为师生共同育体和育心的场所,是师生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交流的小型世界,是个性多边互动过程,人文精神内化沉积的乐园。群体训练、小组合作练习、同学互助、个人自觉练习,师生相互切磋,应该成为当前普遍教学形式。结合实际,充分和创造性地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研究、开发、利用(如多媒体教学,微机模拟操作系统等等)使高校体育教学的过程更趋于现代化。因此,我们应该一方面加快教材内容的更新,增加兄弟院校体育教学的交流合作,对教师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活跃学术,丰富教师知识,使教师更具感染力。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实际差异,改进和丰富多层次评价体系,把传统的注重成绩的“一刀切”的评价和学生“多刀切”的综合素质的评价结合起来,把最终目标评价与教学过程评价结合起来,把课内成绩与学习态度、行为表现、素质提高情况等与全面评价结合起来,真正把尊重个体差异落到实处,不断深层开挖体育的娱乐等功能,充实教学内容,让高校体育教学出现不断创新的局面,加快人文精神的推进,这本身体现着人文精神。

4结束语

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促进人的文化、心理、生理等层面的全面发展,不断推进人文精神的创新和继承。素质教育的战车已经开动,它将满载着人文精神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新的活力,高校体育教学也将同其他科学一起加入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行列中,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我们将不会满足现状,不断提出问题,改善我们的教育环境,满足未来人才需要,使人文精神在21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3-18.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4

摘要经济发展催生了众多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滞后严重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为了给体育行业培养更多更好的职业人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等方法探究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从历史变迁、办学主体的地域分布、类型与层次、功能等方面探索其独特之处。准确定位、与其它类型体育教育及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发展,高等体育职业院校中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相互促进是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体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内涵

截止2010年,全国1239所高职院校、1008所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独立学院)中开设高职和本科体育专业的分别有59所、334所[1]。高等职业院校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重要补充,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级体育专门人才的任务。从2010年开始,教育部在在职硕士的基础上增加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教育类型,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位列其中,121所招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中有67所招收体育硕士[2]。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的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

经济发展催生了许多体育营销、管理、服务等新兴的职业岗位,市场对体育行业的职业岗位人才需求巨大。然而,许多本科体育专业,甚至部分体育学硕士存在就业难的情况,据资料显示,近几年本科体育专业就业率在70%左右,就业专业不对口现象普遍存在[3],相比之下,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对口就业率在80%左右[4]。

诸多迹象表明,我国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正步入新兴发展阶段。高职体育专业的定位以及对本科体育专业的发展有何借鉴意义?体育专业硕士如何定位与发展?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承担着怎样的历史使命?等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探讨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特点及发展趋势,已成为体育教育领域研究的崭新点。它关系到不同层次与类型体育教育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并且,体育人才供给平衡将最终影响国家体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一、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内涵

根据顾明远《世界教育大系-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基础教育水平和职业需求的不同,传授特定职业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职业技术和技能,陶冶职业情操,增强职业意识的教育。

《教育大辞典》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表述是: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包括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

有学者研究认为:体育职业教育是为劳动者及后备劳动者传授从事体育相关工作所需的业务知识、技术和培养其实际工作能力,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专门人才而进行的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在一定文化水平的教育基础上,进行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的教育[5]。

国家在颁发的一系列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针对某种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特殊要求所进行的一种专门教育,即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针对性”人才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形态。

对上述归纳后认为,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指为体育行业或体育相关行业,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等职业岗位,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专业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的特殊形态。显然,我国的高职体育专业和体育专业硕士明确提出了针对体育行业的相关职业岗位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前者包括5年制、3年制全日制高职以及针对运动员的成人制高职教育,办学主体主要是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有社会体育、体育教育、体育保健、体育服务与管理、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等7个专业,后者的办学主体是部分有体育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单位,其中在职专业硕士学制3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制2年,目前主要开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等专业。我国的本科体育专业是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于应用型、技能型综合人才,受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思想以及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导向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学科性倾向,除体育教育专业外,其它专业的职业针对性不强。另外,我国尚有十余所未升格为本科的高等专科学校开设有体育专业,其人才培养与本科体育专业相似,主要按学科知识的分类组织教学。

二、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

(一)时空特点

1.历史变迁特点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二个阶段。

(1)初创期――成人高等职业教育阶段(1983年-1999年)。根据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提出的“要试办一批花钱少,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取的专科学校和短期职业大学”的精神,为贯彻“优秀运动队向院校化过渡”的方针,1983年原国家体委与原国家教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试办职工运动技术学院的意见》,湖南、陕西、辽宁、上海等10个省市在“体工队”和体育运动(技术)学校的基础上先后组建了成人制运动技术学院,标志着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工作步入规范化发展阶段。在原来统筹的人事分配制度下,几乎所有的专业运动员通过政府安置渠道进入各行各业,其中一部分进入体育相关行业。因此,此阶段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役或退役运动员接受文化学习,获得学历文凭,职业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2)发展期――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阶段(2000年-至今)。世纪之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颁布,赋予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与自主择业的人事制度改革而蓬勃发展,国务院《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通知》,《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颁发与实施。在原成人技术学院基础上,整合原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大队、各项体育运动中心资源,全国先后成立了13所普通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成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其生源包括专业运动员和社会考生(占大部分)。另外,部分高职院校开设体育专业,是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2009年以前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太少,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太理论化而实践太少,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教育部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含体育硕士),全日制体育专业硕士与前几年推行的在职体育专业硕士同属于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范畴,可获得学历和学位证书。

2.办学主体的地域分布特点

表1我国高校体育学、体育专业硕士,本科、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省(市、自治区)分布情况

地区华北东北华东

省、市、自治区京津冀内晋辽吉黑沪苏浙皖闽赣鲁

体育学硕士7212466561153358

体育专业硕士312134413641116

本科体育专业53157181211103131111101720

高职体育专业605422032631110

小计21623142724211914362316152434

续表

地区华南西南西北总计

省、市、自治区豫鄂湘粤桂琼渝川贵云藏陕甘青宁新

体育学硕士3756312512073101121

体育专业硕士343310240102110167

本科体育专业1615181616291917131142235334

高职体育专业441323000500000159

小计26302728226132818211236438581

注:数据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年公布的数据整理,独立学院单列,高职体育专业不含高等专科学校中的体育专业。

我国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单位主要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分别是10、9、19、14,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与华南地区,分别是17、14、17,呈现严重的不均衡分布现象。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市场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较大,体现了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办学规律。由于体育专业硕士和体育学硕士是同一招生单位培养,体育专业硕士招生单位地域分布情况与体育学硕士基本相同。

(二)类型与层次特点

图1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类型与层次

1.类型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尽管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均培养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还兼负着培养学术型、科研型人才的任务,注重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平台,以教师为主体,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要手段来培养人才,就业的口径较宽,往往缺少环节将知识转化为职业岗位技能与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习得进行考核与评价[6]。

受国家职业教育宏观政策的指导,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导向作用下,我国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不同程度地确立了为体育行业培养职业岗位人才的定位。然而,由于专业硕士、和本科专业及学术型硕士专业大部分是同一办学主体,加之专业硕士的起步较晚,处于摸索发展期,体育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基本相同,未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因此,有必要对体育专业硕士进行准确定位,并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的评价标准。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职业能力训练,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7],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高等普通教育的整体类型特征。这是近3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必须迎合上述类型的办学定位。

2.层次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包括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必须迎合市场对不同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在国家教育政策宏观调控下,我国高职院校实现了量的增长,但还没有实现质的飞跃,我国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部分普通高校设有职业教育学院开办本科专业,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全国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开始试办本科专业,但尚未有开设本科体育专业,因此我国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出现了本科断层的现象(见图1),形成了体育专业硕士和高职体育专业教育两个端点,前者构成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给体育行业培养高级职业岗位人才,后者是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低层,给体育行业初级职业岗位培养人才。因此,有必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分层培养目标进行规划与设置。

(三)功能特点

图1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示意图

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体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发展体育职业教育是满足社会对体育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是巩固业余训练,扩大后备人才的重要基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成为“既是向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的主渠道,又是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和输送基地”。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具有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双重功能,不仅要完成后备人才和优秀运动员的学历文凭教育,而且要对优秀运动员的再就业进行相关培训,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与职业素养,使其顺利实现二次就业。新形势下,将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结合,为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解决运动员的再就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块式教学,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对专业运动员实施职业教育比普通高校教育更适合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的运动员,是完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降低体育体制改革风险与减少改革成本的重要举措[8]。

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许多体育行业的新职业、新工种,就业岗位不断增加,除了传统的体育教师、教练员、体育行政人员以外,体育经纪人、体育保险商、体育市场营销员、大型赛事管理人员、体育仲裁、体育媒体报道、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体育相关职业大量涌现,以体育谋生和从事与体育相关职业的人越来越多。体育行业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技能运用型体育人才。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承担对体育行业职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这种针对体育行业职业岗位(群)能力培养的教育,有效弥补了按学科分类来培养专业人才的不足。

三、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准确定位,不同层次、类型的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组成部分,它与普通高等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是,它与普通高等教育是有区别的。第一、前者的目的是培养应用能力强、熟练的技术人员;后者的目的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为科研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第二、前者培养的周期短、职业针对性强;后者培养的周期较长、职业针对性不明显。第三、前者培养合格标准主要是获得“双证书”(职业资格证与毕业证)、实现就业;后者培养合格标准主要看获得毕业文凭、学位、具有多种自主发展的选择[9]。所以,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就是直接面向社会一定的技能、技术工作岗位培养人才,这类人才要求具备高技能,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性与实用性,要求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准确定位,具体到每个承担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就是要转变观念,确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打破按学科知识来培养人才的束缚,要有创新精神,针对新兴职业就业岗位(群)反复展开市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要求,将学科知识重新优化组合,并以此为根据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教材,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以及完善硬件设施,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评价和监督机制等等,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是硕士、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的协调发展,这是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是伴随教育制度转型和体育行业新兴职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高职体育专业招生单位为本科体育专业的1/6、专业硕士招生单位不到体育学硕士的1/2,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仅占高等体育教育的1/10左右,学科研究型人才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严重的比例失调。社会对职业应用型人才的市场需求巨大,高职院校的体育专业教育发展空间巨大,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本科专业尚处于摸索阶段,在政府宏观教育政策指导下,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将来这类院校可能开设本科体育专业,而普通高校本科体育专业也将尝试着发展体育职业教育,这需要多元办学主体积极探索与实践,与时俱进,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与优势互补,实现与各类院校之间的协调发展。

(二)比翼齐飞,高等体育职业院校中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相互促进

作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我国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承担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为社会培养体育职业人才的双重任务。

针对运动员的职业教育,要立足行业,服务社会,积极探索科研、教学、训练实践一体化,即做到运动队学院化、人才培养多样化、教练员教师化、运动员学生化,着力培养全国冠军、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等高水平竞技人才,打造办学品牌,形成业余体校(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体校、体育高职院校高水平运动队(即省体工队)和国家队四级竞技体育人才结构模式[10]。要依托高等体育职业院校的场馆等资源优势加强运动员的学历制教育,针对在役与退役运动员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与认证,使其顺利实现二次就业。

竞技体育为体育教育提供政策、软硬件条件的支撑,体育教育为竞技体育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竞技体育带动相关专业发展,培养体育产业、社会体育、健身服务、康复保健、大众娱乐等市场所需求的各类人才,二者最终要实现人、财、物等资源高度共享。

高等体育职业院校最终要形成以体为本,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的体育行业“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明确培养目标的针对性,加强院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改革、实训环节的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体育实用技能性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等,形成具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育教育的三重特色。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实验研究工作项目(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eB/oL].gaokao.省略/zsgs/.

[2]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eB/oL].yz.省略/.

[3]刘官元,王进.专业与职业分离情况下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9.16(3):47-47.

[4]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全国体育职业学院书记院长会议[R].2009.

[5]范洪悦.试论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6):808-809.

[6]曾良骥.高职"六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3-6.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省略/zwgk/2005-11/09/content_94296.htm.

[8]李锡云.我国竞技体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现状与发展思路[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91-94.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5

关键词:民族高校;体育师范;师德养成教育;内涵

引言

师德是教师从事本职工作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在校生所学专业并非就是他们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方向。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时,基于学生就业发展角度,对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上难免会出现多重考虑。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完成就业率绩效考核目标,在师范生的培养上民族地区高校往往会偏重于专业素养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师范生也因自己就业目标的多元化而放松了对自身师德素养的日常养成。近期网络报道山东乐陵某小学实习女教师体罚学生:全班70人63人被扇耳光的事件,再次敲响了加强在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警钟。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师德养成教育的目标、意义、重要性、方法和途径上,但专门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的研究不多,特别是缺乏对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研究,导致师范生对师德的认知和理解非常肤浅,不能形成真正的教师职业精神和从教品德。为此,本文着眼于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这一特殊群体,以加强师德教育、提升师德水平、突出教育效果为主旨,探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界定

词海把定义解释为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揭示概念中所蕴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逻辑方法。要探讨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必须先弄清楚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概念的定义。

学界关于“养成教育”的定义或含义,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永宝、蔡立雄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单纯的行为教育,是“指导和训练个体并使其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魏莉莉等把养成教育等同于教育,认为是全面培养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的综合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教育。闫玉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一种方法或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其个人修养、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教育方式。张帆等学者把养成教育看同于德育或者思想政治教育,或者把其看成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或补充,认为通过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多种教育手段,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愈挫愈奋、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勇气。④徐浙宁博士强调养成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他认为养成教育的微观意义在于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整合。⑤雷道文等学者认为养成教育是一种习惯教育。⑥

综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是指师范生在学校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长期的训练与文化熏陶下,并在经过不断地实践与体验的基础上,将师德的要求标准、行为规范、职业理想等转化为师范生个人的需求、准则和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自觉养成良好的品质与素养的过程和方式。

二、内涵阐释

师德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为了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4),明确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内容和底线。作为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办学的高校就读的体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者,他们所具有的师德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整体素养的水平、质量以及未来的教育状况。因此,加强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民族地区高校必须以教师的师德标准和要求作为重点和出发点。但因师范生毕竟还是学生,只是教师的后备军,不是真正的教师,除了在教学实习实训中有一些实践机会,他们还难以像一个真正的教师那样践行师德。因而,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不同于教师师德养成教育,只有正确、全面地认识和把握师范生师德教育的内涵,才能促使体育师范生尽快地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本研究认为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尊师重教行为的养成过程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历来凡有作为的我国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但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民族地区高校的体育师范生更应该把尊师爱校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可据我们调查,师范生遇见老师不主动问好的占80%以上;上课迟到,却不报告就进入教室的大有人在;在课堂上居然当众顶撞老师,更有甚者,讥讽自己的教师等等。在师范生的言行中都没有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理解和敬重教师,教师及教师职业在师范生心目中的地位并不重,他们何来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荣誉感,更不用谈他们会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第二,遵纪守法行为的养成过程

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必须的道德品质,更是F代社会生活对每个公民的起码要求。可据我们调查,民族地区高校体育师范生有近三成以上的有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有近四的不遵守作息制度,晚归醉酒现象也时有发生。所以,作为未来的教育者,如果在校期间自己都不遵守学校校纪校规和国家法律,何谈爱国守法、依法执教?自己都不能在遵纪守法上以以身作则和率先垂范,哪来体现为人师表这些师德品质?

第三,友善乐学行为的养成过程

友善就是与人相处友好、和善的意思。乐学,就是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过程就是自我享受、自我快乐的过程。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民族地区高校有将近六成以上的体育师范生当初选择师范专业的原因不是因为喜欢教师职。所以体育师范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少动力,加上他们本身文化水平较低,有将近五成的学生有补考、重修现象;同学间打架斗殴现象也时有发生。师德是处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准则,如果体育师范生对同学都不能友善对待,何谈体现师德品质中的关爱学生?学业是学生的本职,师范生自己学习都不努力,学业质量完成不理想,如何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这些师德品质。

第四、吃苦耐劳精神行为的养成过程体育教学活动一般都在室外,教学条件相对较差,身为民族地区体育教师,在教学条件相对较落后的民族地区教学,光有教学技能和专业素养不够,还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扎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甘于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作奉献。所以,体育师范生在校期间要加强吃苦耐劳精神行为的养成。

总之,民族地区高校要取得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突出效果,前提是必须加强对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由于本人研究水平的有限,只从尊师重教、遵纪守法、友善乐学、吃苦耐劳精神等四个方面的行为养成过程探讨了体育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内涵,认为只有正确掌握了这些内涵,才能在师德养成教育过程中使体育师范生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师德品质。

参考文献:

[1]来永宝,蔡立雄.养成教育透析[J].龙岩师专学报,2002(l).

[2]魏莉莉.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5).

[3]闫玉.略论养成教育的内涵及实施途径[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0(6):70.

[4]张帆.高师大学生养成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10.

[5]徐浙宁.微观的养成教育:个体的自我发展与自我整合[J].当代青年研究,2004(5)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6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重要关系;政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01-0005-05

收稿日期:2013-11-19

作者简介:曹晔(1963-),内蒙古丰镇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与经济;刘宏杰(1975-),河北新乐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背景

(一)教育发展背景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没有普及、专科层次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又严重塌陷,中等和专科层次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职业教育首先要优化中等和高等教育结构和社会人才结构,为此职业教育被限制在中等和专科两个层次。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十多年的大规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高中阶段教育也已基本进入了普及阶段。可以说我国高中阶段职普教育结构调整、高等教育本专科层次结构调整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表明,我国中职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的比例已达到或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略低于欧盟21国52.4%的平均水平,高于oCeD国家45.9%和20国集团37.6%的平均水平;我国高职生占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比例为45%,世界平均为24%,发达国家为22%[1]。

(二)经济发展背景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以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期。经济发展方式表现为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高能耗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由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变;产业结构表现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增加;低技术产业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增加;低附加值产品减少,高附加值产品增加的趋势。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教育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和全面性产业,迫切要求“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促使教育结构调整进入了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发展已具备了从一个层次提升为一个类型的条件。为此,《纲要》提出:到2020年建立起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现代是针对传统而言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时间概念,体系是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演进是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教育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是教育要素、教育结构、教育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不同历史时期,相应区域职业教育体系和相对优化的职业教育关系的外在表现。当前,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以满足社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和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化发展为核心,以制度、标准、资金、师资等辅助系统为支撑,建立政府科学规划、行业有效指导、校企合作育人、与其他教育沟通协调、职业教育与培训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区域布局合理、行业配套齐全、层次结构合理、要素配置科学、办学形式灵活、培养模式多样、社会广泛参与的办学格局,并具有开放创新性、多元融合性、动态适应性、系统协调性和服务人本性特征的新型职业教育体系。

开放创新性。创新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动力特征,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第一推动力。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存在着产生的滞后性、发展的不完善性、观念的滞后性、环境的制约性、体系的复杂性和主体的多样性等特点,需要通过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多维的创新来化解发展中的各种矛盾,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的体系。开放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只有对内对外开放,才能增强发展活力,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多元融合性。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多元融合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特征,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实施职业教育有“三大支柱”,即基于学校的职业教育、基于工作场所的职业教育和基于社会的职业教育[2]。三大支柱必须形成合力方能体现职业教育体系的社会效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农科教结合,职普融通、职前职后一体、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并重、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融通是多元融合的具体表现,也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外显。

动态适应性。动态适应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效能特征。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表现出阶段性、动态性和时代性,从而才能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静态来看,适应性既表现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企业和产品竞争的需求,也要满足个人提高技术技能水平、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从动态来看,适应性既表现为根据服务对象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完善自身体系和结构,也表现为能够根据国民教育体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系统协调性。系统性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结构特征。现代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需要协调好内外关系。系统内要按照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结构,科学定位和布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统筹协调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多类型、多主体的教育,必须协调好各类职业教育和各办学主体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是教育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协调好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要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相互沟通的机制。

服务人本性。服务人本性是职业教育的功能特征。职业是人们谋生就业的手段,是任何人都不能回避的,人们只有有效就业、就好业,才能体面生活,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从而实现体面工作和生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树立人人成才的观念,开展全纳教育,能够满足各级各类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需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建立庞大的教育培训网络,能够使人们随时随地接受职业教育,促进人的终身教育和职业生涯发展。

三、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处理好的关系

(一)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关系

职业教育与产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专业设置直接与产业对接,专业依托产业需求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直接服务产业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世界一些优质产业大部分集中在教育发达和劳动力素质较高的地区。依托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办一个专业,育一批人才,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已成为专业与产业对接的真实写照。职业教育价值只有通过产业才能体现,其价值创造与产业发展是同一过程,要统筹安排。德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由产业部门颁布,瑞士在经济部设立职业教育与技术的管理机构,许多国家教育部门和劳动部门共同管理或合并成一个部门管理职业教育,以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联系。

产教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普遍遵循的规律。产教结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的含义:宏观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上的产教结合,即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协调配合,形成经济和教育之间的良性循环;中观上,办学体制上的产教结合,即教育部门、教育单位(学校)同产业部门、行业、企业有机结合、合作办学,学校按行业、企业的需求办学,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全过程;微观上,教学体制上的产教结合,即把教育教学过程同生产(含经营、服务)过程融为一体、互相渗透,教学过程要按照企业工作过程进行。

(二)学校与企业的关系

职业教育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从职业教育最初的产生来看,职业教育是在企业(手工作坊)内部进行的,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来看,由于企业的再生产本身就包含着劳动力的再生产,企业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任何一类教育都有特定的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专用性教育资源,企业资源是职业教育的专用性教育资源,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离开了企业教育资源就难以培养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培养人才,实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统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相一致、工作与学习一体化,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培养的人才在企业可实现零距离上岗。此外,按照企业管理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设备提取折旧,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因此,依托企业开展职业教育既可以培养出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又可以实现人才培养成本的最小化和培养效果的最佳化。

随着知识经济与学习型社会的到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终身教育和继续教育,现代技术技能人力资源开发已从传统学校和企业分而治之的双轨运行发展为以现代学徒制为标志的产教高度融合,教育与培训概念的交集越来越大。在学校进行的正规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采取双元制、实习和顶岗培训等多种实训的培训模式;单一的企业培训也加强了与职业学校的合作,提高受训者的理论知识水平。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制度开始朝着“一体化”的方向进行改革[3]。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在传统学徒制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就是在传统学徒制现场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场教学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

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是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在专业化成长道路上需要不断接受高一层次的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同一类型而不同层次的教育,既有共同的职业基础,也有不同的岗位面向;既有同一职业共性的知识和技能,也有体现不同岗位差异的知识和技能,二者必须系统设计,才能有效衔接。在职业世界领域,人的能力水平往往通过取得的资格证书等级来衡量,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按照从新手到专家的成长规律进行系统设计,同一职业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是阶梯递进的,要取得上一级职业资格必须学习新的能力模块和进行相关实践。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因毕业生不能继续升学而难以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因不能继续培训提高职业技能而影响专业化进程。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与沟通,是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成长,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客观要求。

(四)学校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是职业教育结果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学历证书是基于学校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成果,职业资格证书是基于工作场所职业教育的主要教育成果,但学历证书教育必须满足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否则基于学校的职业教育就会远离职业世界。学历证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等值与沟通的重要体现,职业资格证书是教育领域与职业世界沟通的重要载体,没有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学历教育就偏离了职业世界。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培训灵活多样,是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可以随时随地帮助人们获取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或提高职业胜任力,是在职和转岗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最为便捷的途径。

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领域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要形成多个层次的职业与教育培训,以满足不同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需求。学校职业教育都要开展与学历层级相对应的职业培训,一方面,为人们在学历教育和资格证书之间提供选择,使职业教育成为面向人人的教育;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职业教育资源利用率,促进学校学历证书教育改进教学,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五)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与教育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职业教育是把具有不同教育基础、既往经验和能力的人变成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人的教育活动。接受职业教育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在基础教育没有普及的情况下,职业教育是普及初、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在基础教育普及的情况下,职业教育层次高移,并与普通高等教育加强了联系。人们在完成基础教育后一般不再去接受基础教育,而职业教育会随着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变迁,形成“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多循环教育模式,因而成为终生教育的主体。

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不同类型的智力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多方位开发效果最佳;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是阶段性的,不同阶段的需求不一样,建立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沟通机制,可以促进人的智力多元化发展,优化人力资源智力结构,满足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构建起与其他教育的沟通机制,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六)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人的素质包括走向社会所需的文化素质和走向职业世界的职业素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共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不同人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教育就是给不同智力结构的人提供适合的教育,没有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的。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办学主体、多样化的办学类型、多领域的教育内容,与其他教育相比,覆盖的人群最广,提供的教育类型最多,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容易使受教育者成为片面发展的人,产生“劳动异化”,因此要加强与普通教育的沟通与联系,重视系统培养和发展职业继续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在妥善处理关系中的政策选择

(一)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涉及多个利益主体,政府要加强统筹的力度。统筹职业教育的管理权限,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各利益主体的职责和权限;统筹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分类管理高等教育,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办学;统筹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以现代学徒制为突破口,促进现代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统筹考虑各项政策,围绕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来制定和落实各项政策。

(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中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制度改革,广泛吸收技术技能人才接受高一层级教育,形成技术技能人才专业化成长通道;二是完善五年制高职制度,允许一些技术技能水平要求高的行业或经济发达地区职业学校举办五年制高职;三是高等教育实行分类管理,发展技术应用大学(学院),招收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具有技术技能潜力的人才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四是探索中职与高职、中高职与应用技术大学(学院)系统化培养人才的制度。

(三)提高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融通性

一是建立各类教育之间相互开放的制度;二是在普通初、高中开设职业技术教育课,试办综合高中,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三是建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转学或升学互通机制;四是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等值互认制度;五是建立职业教育与开放大学衔接制度。

(四)建立职业教育面向人人的学习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县域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二是在城市建立社区职业教育中心;三是落实好企事业单位职工培训制度,保证企业职工在职教育的权益;四是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网络学习平台,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要;五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教育制度和特殊群体教育培训资助制度。

(五)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制度化

一是修订《职业教育法》,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等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职责;二是探索建立现代学徒制,形成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制度;鼓励行业、企业创办、参与职业教育,或双方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六)重视实践探索和群众的首创精神

一是落实好职业教育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鼓励各地大胆试验、大胆探索;二是地方政府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大对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模式、新机制、新体制;三是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学校的办学自,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四是重视对实践中创造的经验和成功案例的调查总结,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和制度。

(七)提高国际化水平

一是与世界接轨,把国际化的技术标准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产业国际化竞争的人才;二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标准、优质的课程和教材及教育资源,结合国情本土化,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三是建立政府、联盟(协会)、学校三个层面的中外合作与交流机制,促进职业教育项目合作和师生交流;四是鼓励支持国内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学院)、高职院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在国外独立或合作办学,提高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孙诚,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孙善学.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n].光明日报,2013-04-07.

[3]曹晔.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11):41-45.

ontheConnotationandtheimportantRelationsneedingtoBeHandledproperlyofmodernVocationaleducationSystem

CaoYe1,LiUHong-jie2

(1.ResearchinstituteforVocationaleducation,tianjinVocationalandtechnicalnormalUniversity,tianjin300222;

2.Facultyofeducation,BeijingnormalUniversity,Beijing100875,China)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7

1体育教学质量内涵

1.1体育教学质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质量是什么?目前的研究尚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多数研究都在围绕体育教学质量而分析影响因素、建构评价体系,以及与体质健康的关系问题等,针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的研究少见。从一些研究中发现了未能准确理解体育教学质量的现象,如王莉敏[5]将体育教学质量理解为教师教学系统和学生学习系统质量的综合体,教师教学系统中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态度、教学效果5大要素;学生学习系统中包含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4大要素。方强[6]认为体育教学质量评价应从教的评价、学的评价和施教效果评价3个方面展开,而且将教的评价要素确定在教学组织、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式等6个方面,将学的评价要素确定在技能掌握、学习能力、安全意识、合作精神、运动兴趣等5个方面,将施教效果评价要素划分为课堂教学满意度、教学效果、学生能力培养、品德教育成效等4个方面,将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与体育教学评价完全等同起来了。很多研究之所以不对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进行界定,教学质量具体指的是什么,尚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或许是尚未思考清楚体育教学质量究竟与体育教学有何本质的区别;或许是错误地认为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是对体育教学的评价。

在为数不多的两篇文章中,隐约看到了体育教学质量概念的雏形,孙立海[7]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的定位是:体育教学质量是通过体育教学这一固有特性,达到体育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受教育者个体的发展要求。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这种满足程度的高低,即学生学与练的质量上,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运动技能、锻炼习惯、社会适应和体育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变化程度上。陈召杰等[8]认为:教学质量是指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体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指标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学生体质的发展,终身锻炼、卫生习惯的养成,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术的掌握,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等。这两项研究尽管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内涵尚缺乏全面而准确的定位,但都触及到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本质,即都能从学生的角度解释体育教学质量,而且,前者谈到了目标问题,后者谈到了效果问题,但都有待完善。前者强调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说明质量高低与达到目标的程度有关,可以说参照物比较准确。尽管谈到了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学生学与练的质量上,但将“社会适应、体育素养”等多种因素都归结为体育教学质量衡量标准中,显得过宽泛,缺乏针对性,且难以实施评价工作。后者强调了“教学工作的实际效果”,说明认识到了质量是看效果而不是看过程,但是将“终身锻炼、卫生习惯的养成”等也作为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素,显然也是不够准确的。

通过对体育教学质量相关研究的分析,也通过参与国家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质量监测工具研发过程和监测试验,更通过自2011年以来对《基础教育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有效促进策略研究》教育部重点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对体育教学质量的理解,本研究初步将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界定为:“所谓体育教学质量,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各目标要素集合而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而非过程。”衡量体育教学质量高低,可以从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心理品质、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等方面展开。除了运动心理品质采取量表测试的形式以外,其他方面都可以采取现场测试的方式获取评价数据。这样理解体育教学质量,一方面定位相对较为准确,评价要素也较为清晰,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体育教学质量是依据目标评价教学效果的内涵体现,而且,提出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1.2体育教学质量不等同于体育教学

从体育教学质量的概念可以看出,体育教学质量一般指向的是结果,而体育教学却是一个更加宽泛的概念,它既包含教学过程,也包含教学的结果,即体育教学与体育教学质量二者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而不能完全划等号。但是,在一些研究中却很容易将二者混淆起来,尤其是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很容易将体育教学评价当作是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如李鸿斌[9]将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设定为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效果5个方面[9]。该研究显然评价的是体育教学而非体育教学质量。实际上,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学生身上,如同食品或服装生产质量一样,结果看的是食品或衣服本身,而不是看整个生产过程各环节情况。但是,很多人却未能区分开体育教学过程与结果,从而出现对体育教学质量概念认识不一。

1.3体育课程目标决定着体育教学质量由多因素综合体现

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重点是看受教育者即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需要依据具体的目标。《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主要包含5个方面:(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10]。诸如知识与技能掌握的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习惯的养成情况,运动心理品质的培养情况,学生的健康意识、能力等的获取情况等,都反映着体育教学质量的水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体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并不是用教学设计水平、教师的教学能力等来体现的,而是由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衡量,而且不是单一目标确定的,而是多项目标达成情况的综合体现。

1.4体育教学质量可以用“有、懂、会、能”来归纳

用目标达成度来衡量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依据是清晰的,而且也是能够进行定性和定量综合评价的。为了更便于确定体育教学质量的特征,本研究从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目标的达成情况出发,初步将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要素归纳为:“有、懂、会、能”。其中,“有”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了运动的兴趣、习惯和一定的态度;“懂”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会”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了与人交往、合作,并学会了学习;“能”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提高和运用所学技能(见表1)。因此,用“有、懂、会、能”简单概括体育教学质量的各维度,不但依据清晰(依据体育新课程目标),简单明了,且便于分层设定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当然,体育课堂教学最终能否达到这些目标,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后续研究中将做进一步分析。

从以上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分析可以看出,体育教学质量与体育教学本身不是一回事,体育教学质量与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目标的达成度越高,教学质量越高。由于目标的多元性,意味着体育教学质量也将从多个角度来衡量。本研究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的理解,只是一种阶段性的认识和定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工作的推进,体育教学质量概念的界定必定会更加完善。

2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

明确了体育教学质量是什么,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也很值得关注。因为,它不但对体育教学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容易被一些人误认为是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素。实际上,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与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要素并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影响质量的,后者是衡量质量的。既不交叉,也不重叠,各自发挥的作用不同。

2.1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各研究者认识不一

从对1998—2010年的关于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7-8,11-14]的梳理中发现,不同研究者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的研究视角不同,认识上也有较大分歧。如陈召杰等[8]提出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包含体育教师、学生、政策、学校管理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很显然,该项研究确定的影响因素过于宽泛,超越了课堂本身的最直接影响因素的范围,如政策、学校管理、社会影响等都不是最直接影响因素。又如石晶[11]将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定位在教师的主导性因素、学生的主体性因素、体育教学因素、体育教学评价因素等4个方面,其中体育教学因素与教师的主导性因素、学生的主体性因素不在一个层面上。也就是说,体育教学因素中已经包含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对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确定还较为杂乱。

实际上,就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而言,应该具有相对一致的认识,甚至影响因素确定的范围应该按照某一依据有层次地进行划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应该有一个相对一致的顺序排列。但目前,由于体育教学质量相关理论尚不完善,固然会存在认识上的不统一现象,但若这种认识长期存在,或体育教学质量相关理论得不到及早的完善,对有效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策略的研究,甚至对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2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从“人、事、物”归类较为全面

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需要通过开展大量的观察、调研、数理统计分析、访谈等研究活动综合做出判断,也是本研究后续要做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已有研究关于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概括和总结,也基于长期对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思考,本研究提出从“人、事、物”3个方面探讨其影响因素。

首先,人的因素。体育教学中的人有任课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人群,忽略任何一方,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其中,需要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和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其次,物的因素。体育教学关联物,主要有教材(即教什么)、场地、器材、辅助教具等。物的多样性,决定着影响作用的复杂性。体育教学质量水平与教学内容关系十分密切,不同的内容,除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同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外,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喜爱度不同,学习效果会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内容的确定上,除了要考虑规定性外,选择性也不可忽视。场地器材以及辅助教具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不言而喻,应该说是成正相关关系,但要和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水平关联起来考虑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再好的场地器材条件,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认真投入,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准备,课堂上以放羊或半放羊的形式组织的话,也很难有理想的质量。

第三,事的因素。除了人与物,剩余的与体育课堂教学有关联的大都可以归属到“事”的因素之中,如撰写教案、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课堂教学评价的操作、课堂教学安全隐患的防范等情况,这些对体育教学质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不撰写或不认真撰写教案,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几乎不太可能;教学目标设置的不具体或难度不适宜,体育教学质量也难以衡量或难以达到理想化程度;安全防范措施不得力,或不重视安全防范工作,一旦出现伤害事故,体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

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关键在措施给力

体育教学质量要提高,采取有效的措施是关键。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需要从分析影响因素着手,并非从衡量质量的若干要素出发,这一点需要十分明确。

3.1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认识存在模糊现象

在诸多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有人提出了5项措施:(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贯彻终身体育思想;(2)注重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培养健康的人格;(3)提高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水平,使学生懂得健康的重要性;(4)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取向;(5)加强体育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9]。也有人认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应从“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器材设备的建设,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资源,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加强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因地施教;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15]等方面入手。这些措施不但空泛,难以落实,而且混淆了目标和影响因素。显然这些认识对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缺乏全面的把握。因此,要想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对体育教学质量有一个正确而清晰的认识,任何模糊的认识都难以达到理想的促进效果。

3.2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可以从“全、新、实”入手

第2章谈到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有多个归纳视角,从“人、事、物”3个方面展开讨论比较全面,但是,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各影响因素的条件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各影响因素的正向影响作用。本研究从“全、新、实”3个方面探讨了可行性操作技巧。

首先,“全”,主要体现在全面性上。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是某一单方面的事情,尽管老师有很高的热情和责任心,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假如60多个学生只有一个或几个篮球的话,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篮球技术的速度和牢固程度都难以实现。因此,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全方位协同,即人、事、物全面配合。

其次,“新”,主要体现在创新上。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能在方法上推陈出新,不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器材上从数量、质量、形式、种类上要能够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起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去体验;在组织形式上要敢于打破常规,让学生有新鲜刺激感,便于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为此,体育教学质量有时需要“以新取胜”。

第三,“实”,主要体现在实招上。即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要能够摆脱形式化,要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采取针对性的实招。如通过分析发现一些体育课上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兴趣不浓,结果导致大部分学生达不到预定的目标。对于这类课而言,要提高其教学质量,要能够分析影响质量效果的关键因素。从表面上来看,以人的因素尤其是学生的因素影响性明显,但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之所以不愿参与或兴趣不浓,或许与教师的因素关系也十分密切,还有就是教材的难度或许与学生的年龄段不相匹配。因此,单纯将原因归结到学生不愿意参与上,难以解决实质性问题,只有透过现象看到了事物的本质所在,才便于改变其结果。

3.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可忽视其相对性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但是,在实施任何有效策略之前,都不能否认体育教学质量状况是有层次性的,同时,也是有不同类型的,即要考虑其相对性,否则用一刀切的方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难以发挥其功效的。

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对性,首先表现在质量分层上,即体育课教学质量水平有高低之分,不过,我们可以按照常规划分等级的方式,将体育课划分为相对较差的、一般的和相对较好的3种水平。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在每一层次基础上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因此,不同类型的体育课,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策略应有一定的区分度,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表现在不同影响因素缺失类型上,即“人”的因素不足、“物”的因素不到位、“事”的因素不明显等,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上,所采取的策略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并做出有针对性的促进举措。如因“人”的因素导致的质量问题,就不能采取弥补“物”的方式来提高质量,反之亦然。第三表现在不同类的课型上,即常态课和观摩课质量的提高应有所区分,尽管具有相同的时间,也具有相同的结构,但是,由于两类课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提高常态课和观摩课的教学质量也应区别对待。

基于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层次的课、不同影响因素为主的课存在一定的区分。因此,采取的促进体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措施也具有相对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S/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3-11/16/c-

132892941.htm,2013-11-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S].2007年5月.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S].2012年10月22日.

[4]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2010年7月.

[5]王莉敏,体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凯里学院学报,2013,31(3):80-82.

[6]方强.高等学校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层次分析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3):109-112.

[7]孙立海.影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5):77-78.

[8]陈召杰,刘贯勋.浅谈中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8,17(2):78-80.

[9]李鸿斌.青海大学体育教学质量评价量表的设计[J].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6):87-8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石晶.影响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监控内容与方法[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6):86-88.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有机联系;交往实践;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710

当前主体间性这一范畴引起了各界学者广泛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也不例外,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并没有弄清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和教育环境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离开了这些基本要素的有机联系,我们就无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那么,它们之间又是如何联系的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千差万别的事物之间可以通过无数中介或过渡环节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无限的总体系列。这里所说的“中介”就是指两个事物之间的中间联系、中间层次。任何事物之间不论存在多大的差异,都可以通过中间联系沟通起来。联系又与“差别”这一范畴相关。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别即其确定的界限为前提的。因为,否认了事物之间的界限,就不能区别事物,就无法知道究竟什么事物在联系着。

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内在含义。首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主体,他们都有主体性,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他们又是两个有区别的主体,他们的主体性也是有差别的。其次,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为的”和“为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完整的人发生相互作用的行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

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建立在交往实践基础上的一种认识活动。因此,我们在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时,必须把它放在交往实践的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关系。交往是人的一种普遍生存方式,任何人类社会实践都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一个总体性范畴,它指一个系统,包括物质交往、精神交往和语言交往三个层次,而“物质交往”是多极主体间物质交换过程,它构成精神与语言交往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当然也离不开交往。国内首次提出交往实践观是任平先生。他的论述对于我们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要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弊端,实现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它既强调了要充分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又明确指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不同的特指概念,不容混淆,不能平分秋色地对待他们。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要回归生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中介客体―――教育资料(有形客体)、教育方法、手段(无形客体)和交往主体的人际交往关系(交往实践)之上的“参与―合作”关系。它强调的是教育双方的平等、差异、自主、开放关系,在教育者的价值引导与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过程中实现个体思想政治品格的提升。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就成为一种教育双方共享知识、情感共鸣、智慧共建、意义生成、精神觉解的过程。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展而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既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全部肯定,也不是对它的全部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是一种积极的扬弃。为此,我们就要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进行认真的研究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找出其对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合理的因素,同时也要克服其弊端。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观点和核心理念到底是什么呢?依照众多学者的观点,我们可以现,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抑或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对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二分的弊端,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具有积极意义。把人的主体性理论作为立论基础,这也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有些探讨已经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的萌芽,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交互主体关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思想的视域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交互活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他们在活动过程中各自展示的是个人交往主体性,而不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理解、双向交流,达到主体间的互识共识,从而成为教育的有效主体和能动主体。所以,我们在强调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时,绝不能顾此失彼,忽略了教育者的主体性。无论在什么时候,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都是不能代替的,关键是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和如何发挥作用。二者之间需要的是真诚的交流、深刻的反省和积极的对话,以达到认识上和情感上、需求和价值取向上的共识和融合。如前所说,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是一种以共同客体为中介的主体际关系,即“主体―客体―主体”的关系,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的主体性就不再是占有性个人主体性,而是体现为交互主体性。

综上所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含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主体间性,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和预期目标具有基础性作用和开拓性意义。

参考文献: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9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成人教育;内涵建设

以学习型社会为契机,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有助于解决问题并促进我国成人教育继续科学、规范发展。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发展机遇

我国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已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社会、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在吸取优秀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并将其工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样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工作内容之一。所以,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发展成人教育是必然要求。从根本上说,内涵建设是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内在实力,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我国在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也逐渐认识到发展成人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将其纳入教育发展工作范畴。虽然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得到较好的发展并取得一些成绩和成果,但仍显露出问题。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给成人教育带来发展良机。第一,成人教育内涵寓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事业中,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成人教育的内涵可从其字面意义理解,即“成人”与“教育”。“成人”指的是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即为成人群体;“教育”指的是高等教育,表明成人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因此,可将成人教育的内涵简要概括为以成人群体为对象的高等教育。这里将“成人群体”的概念定义为法律上已成年、并拥有自主民事和刑事权利的群体。他们往往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无法进入高校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该体系的建设中包含成人教育的全部内容,既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主体,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第二,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知识化、信息化、智能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意味学习型社会建设势必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建设学习型社会要求人们一方面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通过再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改善工作能力。在成人群体中,存在一部分人员由于自身或者外界因素影响,较早脱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导致知识水平较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均受到较大限制,这也直接导致其渐渐无法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从而影响该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工作,因此,发展成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学习型社会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发展成人教育也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向前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在时展背景下渐渐显露出不容忽视的弊端和缺点,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受教育群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成人教育在提高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教师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我国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所在

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是指我国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依据现有的办学条件,采取不同方法,积极开发有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各类优势资源,寻求自身内在品质不断提升的科学发展模式,简言之,即不断寻求内在属性持续提升的发展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发展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含义,即为在已有教育条件基础上,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摸索中渐渐稳住脚跟,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和成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大环境影响下,我国教育事业同样处于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其教育理念、教育形式以及教育理论成果不断丰富与发展。21世纪初,我国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其内涵建设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与关注。因此,讨论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的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成人教育虽然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但是成人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总体仍然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对内涵建设重视不够。成人教育的宗旨在于两大方面:一是为广大成人群体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给予成人群体以接受再教育的机会;二是提高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工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因此,成人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广大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然而近年来成人教育体系建设中忽略内涵建设问题,导致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未达到预期目标,其受教育对象即成人群体的综合素质仍有待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有利于提高成人教育内在质量和水平,也是提高成人群体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其次,当前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总体上有了提升,但是仍然难以满足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这也成为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瓶颈所在。马克思主义指出,世界均处于不断变化发展进程中,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也都处于相应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中,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类世界至关重要的教育事业,也是世界发展规律的一部分,其通过各种方式和方法不断向前进步与发展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逆转。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处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成人教育的质量反映了内涵建设的程度和水平。为此,要牢牢把握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内涵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高成人教育的质量。最后,成人教育发展已经由量的发展向质的提升转变,但是内涵建设的挖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这是促进成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我国的教育事业,对从业人员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教书,二是育人。教师不但要在教育过程中传播知识,而且要通过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个人素质和修养,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教育也应遵循“教书育人”的要求,在提高成人学生知识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同时,也改善其精神状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从而促进成人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传统成人教育中内涵建设的意识不够,质量不高,这导致该教育体系下培养的人才良莠不齐,差异较大。因此,成人教育要促进成人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成人全面发展,必须加强内涵建设。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对策

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成人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根据成人教育当前内涵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探究成人教育内涵建设的路径。

(一)与时俱进革新成人教育理念与观念

1.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与观念指导教学实践。教育理念和观念在教育事业中起到指导性作用。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大体系,教师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传统成人教育中,由于不注重内涵建设,而将工作重心置于发展外延建设之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成人教育事业起步较晚,虽然在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以及国外优秀经验借鉴下,发展速度显著提高,教育水平不断改善,但是仍存在成人教育总体水平不高、相关制度不够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理念和观念落后等问题,影响了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基于教学理念的指导性意义,树立符合时展的教学理念以指导教学实践非常有必要,因此,应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教学理念与观念,以符合时展的教育理念和观念指导教学实践。2.结合社会需要的实际优化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设置。成人教育宗旨之一即为通过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对成人进行再教育,从而提高成人群体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有所改变,强调专业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使得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有限的成人群体渐渐不符合时展需要。传统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的人才,也渐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与深入,一是以社会实际需要为导向,进行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设置,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使其在专业素质建设上符合社会人才标准;二是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理论教学基础上联系实际情况进行模拟教学,改变传统理论教学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增强受教育群体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设。3.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成人教育与高等教育相似但不相同,其相似点之一在于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都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区别在于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为成人,并且其办学目的在于培养专业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由于成人教育群体的特殊性以及传统的人才培养机制存在落后、僵化等问题,导致该人才培养机制下培养出来的成人群体依旧跟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与时俱进,以马列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武装精神世界,时刻保持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先进性及科学性;并在先进、科学的理念指导下,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教条化弊端,以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为纲领,努力提高成人教育质量和水平。

(二)结合现代科技,促进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多元化

1.重视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推广。现阶段,基于现代科技和设备而产生的新媒体,在对我国传统媒体形成一定冲击的同时,也带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启示。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课本均以文字方式,通过“纸”这一载体,结合教师口语化教学,将知识传播给广大学生群体。其教学过程单调、枯燥,尤其对于成人而言,其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本身极为有限,也导致其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习效果不佳。多媒体教学是在现代科技和设备支持下,通过文字、静态图片、动态图片、视频资料、声音材料等向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以图像、视频、声音材料的方式传授知识,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享受,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单调枯燥,也将理论化、概念化的知识直观、客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易于理解和掌握。2.加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教育模式开发与应用。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为成人,与高校教育对象不同,成人群体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以及各方面均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诸多差异,其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于成人群体进行的教育也具有特殊性。成人教育具有时空分离性,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内容、学习安排、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安排的差别性和独立选择性明显,因此,提出远程教育理念。远程教育是基于互联网技术、一定的设备如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通过远程操控进行教育活动的模式。在该模式中,充分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高速的信息交流和传递,以及场地限制小、时间安排自由等优点,适用于成人教育内涵建设。3.新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应用。在传统、保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必然导致教学方法落后于时代。在成人教育中,也存在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不符合时展等问题,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应更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如项目导向教学法,通过教师设置项目,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项目工作的形式,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能力。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1.规范教师队伍人才选拔标准,保证教师队伍质量。教书育人是一个良心职业,只有合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对于学生而言,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够带领学生投入学习过程中,从中获得知识;相反,一个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并由于其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加强成人教育内涵建设,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首先,应规范人才选拔标准,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在成人教育中,存在教师队伍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现象,导致教师队伍良莠不齐,其专业素养缺乏绝对保障,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相关院校应保持重视,规范化制定人才选拔制度,确立选拔标准,按照标准进行教师招聘,从根源上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2.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培训工作比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于学校中已有教师而言,也应通过各种形式的工作检验教师的专业素养。具体而言,可设立定期考核机制以及奖惩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设立,定期考核教师队伍组成人员的素质建设情况,有助于提升教师队伍的危机感,从而促进教师队伍不断学习、进步和发展。奖惩机制的设立也是基于教师教学成绩的考量,对于认真工作、态度负责的教师给予奖金奖励或者荣誉奖励;对于消极工作、态度恶劣的教师给予适当的惩罚,严重者直接开除,以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行使“清道夫”职责,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参考文献:

[1]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1):3-11.

[2]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6):79-84.

[3]秦凯.论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6(1):63-65.

体育教育的内涵篇10

关键词:茶文化;体育教学;机制理念;教学体制改革

随着我们对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不断成熟,如今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理念。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其不仅是我国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同时也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发展的实质性表现,而对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运动技巧,更重要的是其能够为学生成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精神理念。

1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体育教学是整个教学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中,不仅包含了丰富完善的教学元素,同时也融入了具体的教学要求,然而就目前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实施状况看,整个教学体系中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首先,当前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使用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内涵缺乏有效完善与更新,尤其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缺乏教学元素的及时丰富。从当前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状况看,其使用的教学方法长期未能进行更新与完善,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价值发挥,其次,在现阶段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时,其教学关注点存在偏差,其更多情况下关注的是体育技能的教学,但是忽略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事实上,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精神理念。体育教学与一般的科目不同,其不仅是具体内容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最后,当前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未能对学生的运动习惯形成有效引导和科学培养,特别是很多老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其关注点在于课堂教学中,未能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结合当前学生的体质状况看,不难发现由于多数学生未能形成科学、健康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开展的效果。

2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

结合目前体育教学活动不断成熟这一客观状况,如今我们在实施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时,无论是具体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要求认知都更为成熟。而体育教学活动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活动,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方法,还是整体教学元素,都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行完善和优化,特别是通过丰富教学理念内涵,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教学方案的优化和教学体系的改良。然而目前,我们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由于缺乏正确的理念内涵认知,加上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认知不到位,从而影响了整个体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结合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要求,必须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各项元素融入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结合当前学生培养的具体状况看,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技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形成内涵丰富、实效性强的思维理念和价值元素。同时,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既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充分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与的良好习惯。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运动形式,更重要的是一种生活理念和价值内涵。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将思维理念的引导和培养,整体融入其中,从而确保整个教学活动改革取得理想成效。所以,在开展该教学活动改革时,既要注重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要注重完善课下教学环节的有效融合。

3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认知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叶饮用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对茶叶具体功效的应用探索,当然在我国茶文化体系应用的初期,其并实现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全面有效融入,其更多是一种贵族生活元素。自唐朝开始,随着整个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加上人们对茶叶的饮用需求不断提升,饮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大众生活习惯,而在这一背景下,茶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并且在整个茶文化体系内,我们可以寻找到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联的要素。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发展状况及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有内涵丰富的茶文化理念元素,而且茶文化元素中所具有的各项理念内涵,也在时展的今天,实现了创新提升,尤其是其中通过与时代特点和价值内涵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具有积极元素的文化体系内涵。在当前开展各项活动时,我们都可以将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和行为规范融入其中。因此,在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传统茶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作为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为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机制改革提供重要帮助。事实上,我国茶文化理念的传承基础是物质元素,而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来说,其根本是饮茶这一生活习惯与社会文化体系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当然茶文化体系不仅是一种精神理念,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尤其是随着当前我们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如今可以将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融入到体育教学活动中,而在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不仅是具体内容的教学,同时更重要的是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引导。而体育精神的具体孕育,才是整个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根本。

4茶文化对我国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启示

对于我国体育教学活动来说,想要实现其最大价值的基础和关键,是教学内涵与人才培养理念的全面、有效结合。而结合茶文化体系的具体理念内涵,可以看到茶文化理念,能够对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有效帮助和借鉴。当然,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想要应用好传统茶文化体系内涵,就要注重选择茶文化理念与我国体育教学活动之间的具体结合点,通过合理探究,从而确保茶文化理念内涵能够被应用到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对传统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理念认知日益完善、体系化,如今在茶文化资源具体应用过程中,其应用价值面更宽,而且也更适用于现阶段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从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看,想要有效借鉴茶文化理念内涵,在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时,要凸显体育教学活动的具体内涵,而想要实现这一理想效果,就需要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相关要求认知入手。传统茶文化体系内包含诸多体系,无论是直接的物质元素,还是间接的精神理念和价值内涵,都能够成为现阶段我们应用茶文化体系的重要切入点。结合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借鉴茶文化体系,从而为当前我们更好开展体育教学训练提供准确借鉴,同时也能为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够、主动性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有效借鉴,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为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形成全面完善的思维理念和学习观提供了有效支撑。具体来说,教学方案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只有学生形成了完善的学习理念和内涵,才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从茶文化体系中寻找可供借鉴的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精神理念和行为规范,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有效借鉴。因此,借鉴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涵,能够为我国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和有效借鉴。

5结语

我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体系和价值内涵,通过对整个茶文化体系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包含着诸多元素理念,而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其中可以寻找到当前能够被应用到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内涵和价值理念。当然在融入传统茶文化体系,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其也从本质上为体育教学活动的优化开展寻找到合理的载体和平台。当然,借助茶文化元素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从客观上看,也是学生培养理念科学化、体系化的重要要求。

参考文献

[1]胡艳珊.从传统茶文化融入看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思路[J].考试周刊,2014,(12):76-81.

[2]王圣.高校体育文化与教学管理研究———论高校课程改革中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高教研究,2015,(05):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