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十篇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十篇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31:44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1

1.摆正位置,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知道小学教育是育人的奠基工程,而数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尤其在今天,我们更应该摆正位置,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教育应该从一年级就抓起,并始终贯彻于各年级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材、进行教学等各环节中,都要有意识地考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要坚决贯彻知识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统一的原则。

2.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同时在教学知识时,注意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的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教学中。例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的人,并讲述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完全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当然,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或先进人物这些显性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教育要有针对性、趣味性,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内,教师不仅要寓德育教育于数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筛选资料,从中受到教育。如高年级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后,组织一次“我是小小交通员”的数学调查和访问活动,到交通路口测算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访问交警,把测算和调查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动手制作统计图,动脑编应用题,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样不仅智力能得到发展,学生还会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从而寓德育教育于学习之中,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4.善于发现渗透点,有机适时渗透德教育

数学课不同于思想品德课,也不是少先队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够整节课对学生进行品德、说理教育,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进行渗透。如五年级教学统计时有这样一道题目:“我国运动员在第24——26这三届奥运会上各获得奖牌18块、54块、50块,请制成获奖牌的统计表。”对于这道题,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解题,而是让学生先仔细读题,接着让学生说说想到了什么,好多学生都想到了我国的体育成绩前进了一大步。然后我就对学生说:我国的体育成绩是进步神速的,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感到无比的光荣。你们也应该努力学习,像运动员那样为祖国争光。结果,学生都受到很大的鼓舞,做起题来特别认真。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2

下面我就围绕小学数学教学所蕴含的德育内容,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量的侧面的反映,小学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都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对此,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分析、讲解,浅显地提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知识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渗透实践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数学知识学习中。综观数学教学内容,安排了多个阅读材料,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实际生活中的数学、数学趣题、知识背景等,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应用意识,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教育。例如我国商代形成的十进制,比西方早2000年;公元3世纪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了分数除法法则,给出了最小公倍数的严格定义;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在世界上首先提出3.1415926<3.1415927,这项记录保持了近一千年之久,现称为“祖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和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幅度,感受祖国发展的时代脉膊,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兴趣指的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感到骄傲。结合教学内容,用实例说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逐步认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意义,立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学好数学。如:在为灾区献爱心活动中,统计算出全体师生捐款的数目总额;另外,再计算出同学们日常买零食浪费钱财总和。让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应该把勤俭节约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有意义的地方。这是教师利用日常生活实践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达到学习数学的目的。新课学完后,又让同学们分小组活动,联系生活中有关问题,举出种种不同的实例,把教学活动再推进一步。使学生真正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和真实,以激发同学们学好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明确学习目的。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从而达到教学的最大化。

三、加强国情的认知教育及环保教育

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如何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已成为目前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新的课题。新课标在这方面重点安排了一些例题和习题,以帮助青少年来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

如,在讲六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我给学生出示了总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说过的话:“13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如果你用乘法来算,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如果你用除法的话,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的数目。”出示这句话后我让学生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说:“我是这样理解的,全国有13亿人,每人浪费一滴水,乘以13亿都是一个大数字,再比如现在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如果把污染的总面积除以13亿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就是一个小数字就好办了。”

四、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辩证思考;理性操作

数学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承活动,必然体现和反映了参与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必然需要渗透具有时代社会特征的伦理观、道德观。著名学者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对人的素养是如此,对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任务之一。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必须重视,并要在数学教学中切实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1.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辩证思考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观点:

1.1数学教学不需要德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是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语文课的任务,数学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的,这种说理育人的事,与数学无关。但有些教师总认数学仅是一门工具学科,本身就不具备德育的功能,内容上也缺乏德育素材,因此,数学教学不需要德育。

1.2数学教学必须要渗透德育教育。许多老师认为,既然新课程提倡在各类学科中渗透德育,那么作为主要学科的数学,当然要在教学中强调德育。应该每一堂课都要进行德育教育。甚至,我们一些老师还常常把思想教育作为教学中的设计亮点,为了能进行德育颇费心思。

其实,对这两种对待德育的态度进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前者,过分强调了数学学科的工具性,狭隘的理解了数学与德育关系。忽略了数学本身的德育功能。其实,数学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如辨证唯物主义观的启蒙、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科学价值观的建立、数学素养的提升等等。而且,新的国标本数学教材在选材等许多方面都十分注重德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德育素材的有机渗透,比如:“我们去植树”、“折线统计图”、教学小数后安排了与“神五飞天”“刘翔夺冠”为内容的练习等等。如果老师只重视数学学科知识教育,那将回到知识本位的片面认识中,从而,忽视了许许多多德育资源和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后者又过分强调了德育,忽视了数学学科的特点。“德育味”冲淡了“数学味”,本末倒置。认为数学课一定要渗透德育,不然总会显得美中不足。例如,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教者播放了奥运冠军刘翔夺冠的录像,认识了其100米栏的“飞人”成绩,并且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众说纷纭:我要向刘翔学习,长大当奥运冠军!我要从小练跑步,向刘翔学习!……老师还要“画龙点睛”:是啊,这块金牌还是我们中国在短跑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呢!我们要从小学习奥运精神,长大才能为国争光!其实,选用这样的教学资源,无可厚非,但是过分的渲染,会让人产生牵强附会、生搬硬套的感觉,而且会使教学的目标发生偏移,不但思想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知识教学的目标也无法很好的达成。

2.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理性操作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觉得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必须要注意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德育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然进行,让人感受到它的真正价值。

2.1抓住时机润物无声。“润物无声”常常被用来形容德育渗透的最高境界。它潜移默化地给人以影响,仿佛是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教育和启发,但是,这不经意往往蕴含了教者丰富的智慧和敏锐的眼光。例如:国标本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认识正数和负数”后安排了这样一道习题: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出发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说说中间6个站的上下人数各是多少。

(2)中间的6个站,哪个站没有人上车?哪个站没有人下车?

(3)从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在讨论交流第3个问题时,一位孩子说“我发现了记录时都是先记下车的人数,再记上车的人数。”“是吗?那你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记吗?”学生思考了一下,回答:“因为乘车时都是先下后上的。”老师说:“是啊,这样记还反映了先下后上的乘车秩序呢!”结合学生的发言,老师巧妙地进行了德育教育:“先下后上、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乘车规则”,没有“号召”,但是相信学生会记住这个“先下后上”的乘车顺序,因为,它没有豪言壮语,但是却融合进了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融合在教师仿佛“轻描淡写”的点评中,没有痕迹,但让人心有所动!在数学教学中,这样的契机将会无数次的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抓住这样的机会,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适当点拨,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2实践体验自我认识。道德实践活动是学生德育体验的主要形式之一。许多老师认为数学课中一般不会有专门的道德实践。然而,随着新课程教材的精心选题,一些数学实践活动的安排与开展,我们发现,许多数学实践活动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学生参与数学实践的过程,就是德育体验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要精心组织这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内化德育行为。

例如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1册数学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一课中,教材在让学生“拼拼算算”,探索了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后,又安排了让学生“拼拼说说”:找10盒火柴,先在小组里拼一拼,看看把10盒火柴包装成一包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想想为什么,在全班交流。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先各自探索包装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在交流对比中发现:将火柴盒较大的两个面拼起来,每两盒一层,堆放五层,这样拼时包装纸最节约。再如“我们去春游”中怎样合理租车等同样也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数学活动来设计合理(即同等条件下花费最少)的租车方案。不需要老师更多的言语,学生们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利用自己的计算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发现了合理而又最节省的方法,从而懂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学好数学可以应用于自己的生活,更懂得生活中要时时处处注意节约。正如《数学新课程标准》所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这里既有知识的获得,同样也有道德的内化。

2.3把握教材相机渗透。新课程的理念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数学同样传承着真、善、美,数学中丰富的历史故事、众多的数学人物、辉煌的数学成就以及深刻的数学思想等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特别是一些真实的数据更能说明一个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和变化,因此,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些书本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相机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一、引言

有句话说“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可见学校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何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挣脱出来,注入完善的、科学性的内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教育模式。数学虽作为一门理性学科,却蕴含着丰富德育内容。可以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使得小学生不仅学到书本的知识,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学科教材中

根据数学这门学科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注入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内容。做到有机结合,自然渗透的效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刚刚步入学校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是认知社会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萌芽期,所以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工作从此刻开始,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德育教育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学科是沙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而小学生犹如长在沙土里的嫩草,吸吮着沙土中的水分。因此,小学数学中德育渗透,就是将德育本身的因素与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品德。而数学教材是教学工作主要使用的教学工具,也是授课的依据,更是小学生获取知识与理解做人的来源,由此,编制科学有效的数学教材为课堂授课提供有益的方式。在人们以往的观念中,德育教育应该只是和语文、思想品德等学科有关,以目前的教育内涵来看,这种观念是落后的,也是十足错误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有教育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由此可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来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原则性的教育。

三、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课堂中

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知识,渗透德育教育。诸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注释、解析中,融入不少进行德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及由说服力的数学数据或知识点。将德育因素融合数学知识进行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学模式。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无论是在备课中,还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找准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数学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要授课的内容加入生动的德育元素。重要的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联系教材,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善于将渗透德育教育延申到课堂内外。

四、课堂内外相结合,通过数学活动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应该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师可以开展一些课外数学活动渗透德育。要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与实践性,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让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将知识回归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是数学学习的本质归宿,学生要有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如在学习乘法估算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每个人一天的用水量,回学校后估算全班60人一天的用水量,再估算全校三千多人的用水量。在巩固新知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水资源的宝贵,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思想就会在小学生们小小的心灵扎根。又如,在学生学过统计后,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的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结合我校附近的垃圾场影响环境的现象,最终总结出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让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再比如,培养小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时,督促小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这样做,不但能扩大小学生的信息源,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也能满足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例如:教学“长方体认识”,可以先出示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长方体实物,如:火柴盒、粉笔盒、砖头等,这些物体都是长方体。然后让学生自己列举长方体实物(书柜、木箱、厚书、铅笔盒等),通过感知实物,学生对什么样的物体是长方体获得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感受美、享受美。

五、结合数学学科特点,通过德育渗透,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科学性与逻辑性很强,但可以让小学生在学好数学的同时从中养成严格、认真的好习惯。显而易见,小学生计算粗心,错误率高。而提高计算能力就一定要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教师要时时提醒学生不要抄错数,看清是什么运算,加减时注意进位和退位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简而言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善于捕捉,时时注意、注重在数学课堂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数学学科的的德育教育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效,最终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齐建华.数学教育学[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07

[2]管建福.小学数学教学艺术[m]2000

[3].cn/xxsx/jszx/xskcbj/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5

一、以身作则、师德育人

古人云:“言传不如身教。”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教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智者,更是道德修养的楷模,对于每一位教师而言,不管你是否自觉或愿意,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体的德育教材。因此,提高教师的德育素养大有必要。只有教师身体力行,才能确保以身施教。同时还要清楚地认识到对学生的德育教养,身教固然重要,言传也是不容忽视的,即在平时的授课中以及其它的活动中都要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使每位教师懂得:教师应具有多元化知识,不只是业务学科知识,还要不断加强教育心理学、社会学、思想品德等学科知识的培训与学习,着重自身道德素质的形成,从而真正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神圣使命。

搞好自身建设,树立师德形象已成为新时期条件下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历史和人民既然赋予我们“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我们就应该认清德育渗透的重要性,时刻把德育渗透放在我们平时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把握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时机,以达到全体学生政治思想觉悟的提高,抵制精神污染之目的。

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机融入德育

我是一名数学老师,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使我熟悉了小学各册的数学教材,发现教材中牵涉德育的内容有许多:有的直接出现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显示在学生练习的作业中,还有的暗示于“相关链接、生活趣味、数学名家小传、你知道吗?”等不同的窗口之上。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首先应遵循数学教学规律。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涉及德育的因素,使我们在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巧妙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轻松认知受益。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面值不等的人民币,进而通过使用人民币,教育学生要珍爱它,因为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爱护它就等于爱护我们的祖国,从而达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使学生懂得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实践,数学知识源于身边生活。确保小学数学课堂在一贯坚持以数学知识传授为主的前提下,巧妙融入思想品德教育,进而达到德、智双收的教育目的。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一定要遵循数学课堂的教学规律,依据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和教法中涉及德育的因素。还要注意研究课堂教学与德育两者处在一个相容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收到实效。

三、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不仅要持之以恒,还要讲究技巧

为顺利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客观的讲就是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寻找德育修养的切入点和渗透点,把品行教育自然融入数学教学之中。借助情景教学可以对学生实施道德修养教育,新的课程标准对数学活动也有新的要求,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给学生营造或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掌握技能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可以通过数学兴趣小组开辟第二课堂。在进行数学游戏教学时,借助情景教学,结合游戏规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抓住学生身边数学知识和数学发展史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如在讲圆周率时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业绩。同时简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让同学们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德育的渗透也赖以时机的把握,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如果施教者能把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时机把握恰当,运用灵活,对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抵制心灵污染,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6

小学数学的德育主要指教师利用数学课堂与传授内容做为载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将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穿插渗透于课堂之中,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包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劳动、社会公德、自觉纪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德育教育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达到改善目前数学课堂枯燥乏味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并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证。

2.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工作的渗透的思路

2.1.培养教师自身高尚的素养促进德育工作的进行。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的形象与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比如,教师认真书写的板书与精心设计的搭配比例,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效果、精益求精的授课语言,以及对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符号都认真的推敲研究的精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会以一种无形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将德育工作溶于课程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塑造学生严谨务实的求学态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提高学生修养。

2.2.充分挖掘课本的德育素材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数学教材中,包含有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篇章比比皆是,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丰富的德育素材,在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学习圆周率,可以先行为同学们讲解祖冲之的一些情况,他不仅是一位数学家,同时还通晓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音乐等领域。教师通过那些跃然纸上、观点鲜明的古代文化与思想遗产推进德育工作,结合知识点辅以事例不断树立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人文精神熏陶着每个学生的思想,达到智育与德育共同完成的目的。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文化的差异,很多学生对于中华民族古代历史任务等了解较少,在这种背景下,利用小学教材中包含的祖国灿烂文明与文化熏陶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和谐民族建设的宗旨更具积极意义。

2.3.用丰富的第二课堂渗透劳动教育。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数学课堂上,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习情况与课外生活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比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学习小数点知识的时候,可以发动同学们在周末跟随父母买菜,看看买菜时算账怎么用小数点的,同时帮父母洗菜。一方面学习了数学知识,一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劳动教育与尊敬父母的教育;又如学习四则运算时,可以利用班里集体劳动的机会,比如帮助敬老院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每人擦几块玻璃,一共几个人擦,除去打扫别的卫生的同学,班里一小时可以擦几块玻璃等等。一方面在劳动中渗透了数学课堂知识,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社会公德教育,间接促进了数学课堂上德育工作的开展。

2.4.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是所有课程教学都必须要融入的,这关系我们的名族与未来,只有具备集体主义精神、团结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民族。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在课程中穿行集体主义方面的德育教育。比如,对于低年级小学数学中可以利用一些上课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同学们分组并记录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次数与效果,然后给那些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里面贴小红旗,一方面可以通过让同学们数小红旗的数量来增强对数字的印象,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小组的集体主义协作精神。

3.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7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不仅要教会学生科学知识,同时也要在进行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知识素质与人格素质共同提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德育的渗透呢,这是小学数学教师共同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的思考与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已经找到有效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法进行探讨,希望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利用课本中的德育素材进行德育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不需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而是面对大量的素材,做个“有心人”,自觉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找准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点,精心设计,把握时机,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教育的熠熠火花,照亮孩子们的心灵。教科书中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启发诱导学生掌握有关的思想观点。

1.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插图。

教材中的插图有反映我国历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作出巨大贡献的,有反映我国古代历史文化和劳动人民智慧的,有反映祖国新貌及现代化建设成就的,这些插图都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是德育教育的生动教材。

2.充分运用教材中的数学背景知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在适当的地方介绍了一些有关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例如:在数与代数部分,介绍历史上各种记数法,使学生体会十进位制记数法的优越性;通过对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大数目表示法的介绍与比较,使学生体会现代大数表示法的优越性;介绍历史上各种计算工具,使得学生认识不同的计算工具对数学以及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在空间与图形部分,介绍七巧板的有关史料,特别是古人给出的七巧板构图,使学生感受几何构图的优美和我们祖先的智慧;介绍有关规、矩的历史资料,使学生体会它们在中国古代几何作图及测量中的作用;介绍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对各种简单几何图形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结果及其现实背景,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几何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关系等。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用好数据材料。

数学是用数据和统计材料来说明问题的,利用教材中“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统计材料”可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和爱科学的教育。如教“时、分、秒”时可进行守时惜时教育;在应用题数学中,可结合“植树造林”事例,培养学生绿化祖国意识,以及结合诸如节约用煤,粮食增产,计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时间,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全国总面积的大小,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等类似上述内容的题目,启发、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在学习上奋发拼搏的精神。

二、利用第二课堂教学进行德育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兴趣也很高。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第二课堂教学渗透德育,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图形拼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单独进行一节第二课堂——手工制作各种图案、图形活动。在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练习,之后请同学们评出哪个小组做的最好。教师适时进行道德教育: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他们小组做得最好呢(因为他们相互合作,发挥了自己所长)。其他小组的同学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向他们学习上课认真听讲,小组活动时相互合作)。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但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提高了团结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吸收他人所长来提高自身能力。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进而渗透德育

小学教学阶段,教师积极研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进行多种手段协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学手段,渗透德育。

比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将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听讲。教师可以这样渗透德育: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媒体是谁发明的吗?是科学家叔叔,他们为我们发明了许多高科技的产品,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啊?他们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我们长大后是不是也应该努力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呢?教师运用丰富的语言,再结合实际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明白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同时树立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四、教师进行言行示范,引导学生接受德育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自身高尚的言行来影响学生,进而德育的渗透。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8

摘要: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思想意识、逻辑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学生一生发展。将德育思想与数学概念知识融合,注重学生德育品德培养。但是怎样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德育理念,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对此,笔者基于德育教育思想,就其渗透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方法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将德育思想融入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这门课程像一根金线,贯穿教学始终;而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德育意识发展阶段,将其相互融合对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帮作用。

一、数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操理念

数学这门课程具有抽象化特点,加之小学生思想结构是直观的。因此,想要完全掌握概念知识,具有一定难度。怎样将数学概念转为直观的概念知识,将单调的数字变得形象化,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成为教师重要研究问题。

例如:在牢记公式时,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有关公式背景帮助学生记忆。在“圆周长”学习时,教师可以渗透一些历史知识,让学生知道2000年前,我国就有周三径一的说法,即:圆和直径比率为3∶1。在1500年前,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远远超过国外数学家数值精确。通过圆周率起源介绍,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人的伟大。同时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提高文化自信,深化道德情操又掌握了公式,两全其美。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习惯养成

数学知识点的深化,是通过一步步知R点学习累计的。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有充足的信心和勇气;并且要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放弃的精神。

数学学习过程中,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对学习具有重要重要。学生想要学好数学,首先需要养成勤奋、能吃苦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成绩。知识掌握的过程是学生不断复习的过程,简而言之,“学”与“习”之间相互督促、帮助。另一方面,学生也要能够在学习中学会总结、抓住学习技巧与方法,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应用题学习一直是数学课程的重点与难点。一些学生在应用题学习环节中出现学习障碍。这还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形式进行指导、增强学生信心,找到解题方法进而突破学习障碍。让学生发现数学这门课程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随后引导学生从兴趣入手,进而摸索应用题解题方法,超越自己,提高数学成绩。例如: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多余已知条件,让学生自己选择,根据问题准确选择出所需条件,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例如:动物园中,有5只白猫,其中3只公猫,2只母猫;有6六只花猫,黑猫与白猫数量相同,提问白猫和花猫一共有多少只。其中5只、6只、一共是其关键。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一种信念,是探索数学应用题解题前进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会自主寻找方法,也就是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

三、观念价值的渗透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发展阶段,教师怎样引导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语文课程中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是重要的。而数学教材中,教师只要细心观察,也会发现其中的德育知识,影响着学生的观念知识。例如:数学应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就是一段故事,其中数字间的转换、相加、相除;以及人们开凿隧道的团结精神;工人节约用煤;工人超额完成任务等。在应用题解题过程中,不仅需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方法,教师更要学会渗透有关德育思想,让学生懂得节约粮食、劳动光荣、坚持不懈等美好德育品质

例如:在为偏远山区献爱心教学中,学生计算出班级全部捐款金额;而后教师引导学生计算出平时生活中学生在购买零食上花费的钱。两者进行对此,让学生认识到节约的概念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合理规划用钱、怎样用钱才是有意义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知识的渗透,进而实现知识和德育品德同时进行的目标。

数学教材中包含一些日常用语,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有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在教学前,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合理规划、综合评价。引导学生懂得帮助他人、关爱同学。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置生活情境,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学中,想要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还需要注重方法的掌握、数学知识概念的观察,掌握学生思想意识,使之在无形中渗透德育品质。笔者分别从:数学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操理念、培养学生习惯养成、观念价值的渗透,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起到帮作用。

参考文献:

[1]赵淑鹤.刍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J/oL].学周刊,2016(08).

[2]刘翠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9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 德育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德育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和方式。就目前来看,德育确实应该在每个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数学作为小学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才能针对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更好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小学德育存在的弊端

1.德育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小学的德育通常是在德育课或者班会课上由教师统一授课。每节课有固定的内容和固定的思维方式,形式刻板。但对于德育本身来说,它并不像一门学科要受到课时、时间、地点、多少等的限制,它形成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德育的渗透也不应该局限干课堂。

2.学生对德育认识不足。由于受教师的授课方式的影响,学生自己也把德育当成了一门学科,甚至于是一门需要背诵或记忆的学科,而不是把它当作需要理解的、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的,这也就失去了德育本身的意义,更不会使学生对德育有所领悟,有所感染。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标准,更好地施行德育,必须改变我国目前德育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1.在课堂上找准时机,随时进行德育渗透。事实上,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德育渗透的机会。例如在学《圆》这一课知识的时候,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发现圆周率的人叫做祖冲之,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教师可以通过这堂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向祖冲之学习,努力钻研,善于发现,勤于思考,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深挖教材,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数学课程中,有很多知识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挖掘,找到生活中与数学的契合点,在课堂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学习“时间”这一部分内容时,学生从不认识时间到了解了时、分、秒的换算规律,对时间有了深入了解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时间对于人来说是很宝贵的东西,我们要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充分利用时间来学习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能把课本上的知识形象化,而且更懂得了珍惜时间的道理,达到了德育渗透的目的。

3.丰富数学课堂,加强德育渗透。如果数学课还是一味地进行讲课、提问,学生对课堂会失去兴趣。教师不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地丰富内容。例如提出某一个稍微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牢记知识,而且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数学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帮助,通过这样来促进团结,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4.开展社会实践,丰富德育。德育渗透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教师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可以利用数学知识充分开展社会实践,例如学习《统计》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家里所有家长的年龄、生日等信息进行统计,以此来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好品德。

5.通过作业对学生加强德育渗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很重要的一项。教师在数学作业这一个环节上,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养成做作业一心一意、书面整洁、不拖沓、认真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德育活动不应该只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和思考,德育可以存在干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为了给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建议教师积极对教学方式进行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完善,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德育的重要性,并将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德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5)

[2]屈育中.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J].陕西教育,2010,

小学数学教学与德育教育篇10

一、突出德育渗透的重点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把学生培养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的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占首要地位。但在许多人心目中还认为“德育只是在思想品德课、语文课或在班队课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这是天经地义的。而数学是自然科学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加一等于二,有什么德育可教呢?”而我却不这么认为。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数学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份。因此,数学教学也应该无时无刻都渗透着德育教学。而且在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抓好德育教育。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必须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科学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突出渗透的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做有心人,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抓好德育渗透点,明确内容,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找好方法,就能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例如:要上好一堂数学课,课前,老师要做好大量的准备,备好课,做好课件。上课时,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再加上慈爱的目光,慈祥的笑容鼓励他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课后辅导“后进生”要耐心、细致。这样学生不仅对学数学产生愉悦感,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爱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对教学的责任感,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掌握德育渗透的原则,组织数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观

未来的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团结、合作。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许多事情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形成合力,才能办成,一个人单枪匹马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合作观念,使他们认识到依靠集体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也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视为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践由于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因而非常适合学生合作观念的培养。例如实践活动《我们去春游》: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游览计划,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这个问题的难度较大,要解决就需要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不但增强了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而且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养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四、利用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可在教学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教学题材――“北京赢了”就是一个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内容。在完成此题的知识传授后,教师可借机渗透:“2001年7月13日,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北京申奥成功了!那天电视进行了现场直播,电视画面上以及老师身边的人们个个欣喜若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申奥成功会令全国人民如此激动吗?因为一个国家申奥能否成功,不仅仅看这个国家体育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你们看,现在我国的宇宙飞船上了太空,我们身边的很多家庭都购买了小轿车,这些都是国力增强的一种表现。申奥的要求这么高,我们国家能争取到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同学们听后群情激昂,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爱国情感油然而生。

五、结合课外活动开展德育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