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44:36

产业链的定义篇1

关键词:国内;产业链;概念;综述

在我国,从文献资料上看,1985年,姚齐源、宋武生、李国忠、殷君伯、过杰等学者在学术期刊中开始著有“产业链”一词,但未对其定义有明确阐述。1988年,张文合在“青海省工业战略性优势产业群决择”一文中对产业链做出了定义。1990年至1993年,傅国华在课题中,从农产品的角度提出了产业链的概念。此后,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链的定义作出了说明。

一、从供给和需求等前后关联的角度解析

在产业链研究的最初,学者们多仅从分工角度,从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解析产业链,认为产业链是由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而形成的一种顺序向的前后关系。从文献的梳理来看,这种从供需角度解析的概念也是在发展变化的。最初的解析相对静态,仅停留在生产要素的提供和购买上或单纯的供给和需求上或单纯的投入与产出上形成的链条状联系。如:1999年,陈博在“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不同的产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提供和购买的关系,形成的产业之间链条状的联系。2001年,周路明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生态图谱,这种生态图谱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2002年,鲁开垠在“解析产业链”一文中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指出产业链实质上是指各产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2003年,郭海君在“产业链构建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一文中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来描述产业链。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对产业链的定义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从单纯的供需、投入与产出角度向从原材料到消费者流动的相对动态的角度进行。如,2005年,郁义鸿在“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个纵向的链条,是一个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链。同年,在“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一文中,李心芹等也指出了产业链是一个以企业为单位的纵向关联的系统,其观点也定位在产品或服务上,与郁义鸿的观点基本上相同。也于同年,王缉慈等在“关于区域发展中‘打造产业链’的问题的讨论”一文也指出了类似的观点,把产业链界定为一个过程,这一个过程也是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整个过程。2013年,高成亮等在“产业链效应与产业链传导机制研究”中也指出了类似观点。在研究中,也有学者把产业链的定义笼统地从前后经济的关联上进行阐述,如2006年,王云霞等在“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一文中提到从分工的角度指出产业链是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形成经济、技术关联。2007年,刘贵富等在“产业链的‘内涵链’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由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等若干企业依据产业的前后关系组成的经济系统。

二、从产业关联形成机制的角度解析

从2004年开始,学者们对产业链的定义从单纯考察前后之间的联系扩展到从探究这种前后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开始从产业关联形成的机制上对产业链概念进行探索。在这一探索中,有的从围绕核心产品或主导产业关联性的角度解析产业链。在这种解析中,学者们强调产业关系的形成所围绕的核心却有所不同,有的认为应围绕某一主导产业,如2004年,乔忠,贾敬敦等在“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文中提到产业链是一个前后联接的有机链条,但这一前后联接的有机链条是以某一主导产业为主的,是围绕着该主导产业而发展形成的。有的学者认为这种产业关系的形成应是围绕某一核心企业,如蒋国俊等在“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种战略联盟关系链,但这种战略联盟关系链是以某个产业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为核心而形成的,是该企业与与相关产业中的企业结成的。也有的学者认为产业关系的形成应围绕某一特定的核心产品或服务。如2004年,卢明华等在“从产业链的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产业集合,而这种产业集合是要围绕特定产品生产或服务。2007年,董磊等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一文中也提出了产业链是一种顺序性的纵向链条,是以某种产品为核心的从该产品的研发设计到生产制造,再到实现商业价值所包含的各个环节的整个纵向链条。

三、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解析

而后,有的学者把视角拓展到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定义。在这一视角下,有的学者直接把产业链等同于价值链,如2005年,张铁男等在“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一文中就明确指出产业链是价值链,在其定义中,虽也认为产业链是一个从原材料到半成品到最终产品的一种过程,并且这种过程是围绕着某一核心企业而形成的,但其强调这种功能链是一种价值链,该价值链上相互关联的企业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郑胜利在“产业链的全球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一文中也指出产业链主要是指产业价值链。在这一视角下,也有学者只是从价值增加的角度对产业链进行描述,认为产业链不仅是一个前后联系的动态过程,还是一个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如2006年,芮明杰等在“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一文中就指出产业链是一种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2008年,郭彤梅等在“我国产业链构建的思路探”一文中对产业链也作出了同样的定义。

四、从横向及网状角度解析

从前述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对于产业链的定义,学者们从产业前后之间的关系到从探索这种关系的形成机制,到从价值增加的角度的探索,都是从纵向的角度对产业链作出解析,2005年开始,有的学者把产业链的研究拓展到从横向联系的角度,进而从网状系统的角度进行探索。

在横向联系的角度中,有学者在概念中做过描述,但是并未更详尽地对横向拓展的方式进行描述。如2007年,李炜在“产业链中企业分工与协同效应分析”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产业的横向与纵向拓展。

对网状系统这一视角的拓展中,有学者泛泛认为产业链是一种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系统。也有学者认为产业链是具有网络组织特性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模式。但对网络的边界却没有相关说明,这无疑使其与正在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等概念可能存在混同或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如2005年,梁学忠在“产业链在开发区招商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就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网络状系统,这种网络状系统是以若干个企业为大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2012年,张晖等在“产业链的概念界定――产业链是链条、网络抑或组织”一文中将产业链定义为是具有中间性组织和网络组织特性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

在对网状系统这一视角的拓展中,大部分学者并未脱离产业链的“链”式结构,只是把这一“链”从单纯的纵向关系往横向关系拓展,把这一“链”加粗至为“网链”或“链网”结构。有的学者在描述时只是简单提出了“链网”或“网链”,并未对其扩展方向进行更为详尽的探究,如2007年,陈朝隆等在“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与动力机制”一文中虽指产业链是一种以企业为主体的链网状产业组织系统,但是并未进一步说明该链网是从哪个方向上进行拓展的。有的学者对于产业链横向拓展的方式进行了更为详尽的描述,如2006年,刘贵富等在“产业链核心企业研究”一文中指出产业链是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网式结构,在该定义中,其肯定了产业链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前后联系,也指出了产业链的形成应是围绕某核心企业,而对链条的拓展其是从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层面上而言的。2009年,黄正平在“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对产业链所做的定义与此并无不同。

在“链网”或“网链”视角下,有的学者从产业集合、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扩展“链”。如2006年苏景军等在“构建产业链,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一文中就从产业集合和空间布局的角度指出产业链是一种网链状的产业形态,在其定义中,也肯定了这种产业集合需要围绕某种特定产品或服务需求。2008年,赵红岩在“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一文中从生产关系和空间分布,把产业链定义为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网链式企业战略联盟。而2012年,王秋菊在“产业链内涵及结构分析”一文中也把产业链定义为一种“链网式组织”,在其定义中,除对分工、前后顺序联系、价值增值进行了肯定,还强调了区域性、基础性(指出应以资金、技术、产品和信息为基础),并强调了这种“链网”的动态非稳定性。

除上述对产业链概念探索的角度外,还有的学者从其他角度对产业链的概念作出了解释。从对我国产业链概念的梳理情况来看,从最初的仅涉及供需的前后联系的垂直链条到探索前后联系的相关机制,到引入价值增值,并到拓展到链网或网络状结构,我国学者对产业链概念的认识正逐步从单一而向丰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对产业链的一些共性特征也得到学者的共识,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尚需进一步进行探索并界定的内容,如价值增值性是否等同于价值链,“网链”或“链网”的“网”的范围的界定等。

参考文献:

[1](美)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垦经济,1996(11).

[3]陈博.产业链与区域经济的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1999(05).

[4]周路明.关注高科技“产业链”[J].深圳特区科技,2001(06).

[5]鲁开垠.解析产业链[J].珠江经济,2002(05).

[6]郭海君.产业链构建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3(01).

[7]郁义鸿.产业链类型与产业链效率基准[J].经济管理与研究,2005(11).

[8]李心芹,等.产业链中间产品动态定价研究[J].经济师,2005(03).

[9]王缉慈,等.关于区域发展中“打造产业链”的问题的讨论[J].产业经济评论,2005(02).

[10]王云霞,等.产业链现状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信息,2006(10).

[11]董磊,等.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研究,2007(03).

[12]刘贵富,等.产业链的“内涵链“研究[J].学术交流,2007(12).

[13]高成亮,等.产业链效应与产业链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11).

[14]卢明华,李国平,等.从产业链的角度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4(04).

[15]乔忠,贾敬敦,等.基于产业链的工厂化的农业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01).

[16]蒋俊国,蒋明新,等.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J].重亲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

[17]张铁男,等.产业链分析及其战略环节的确定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

[18]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中译本)[m].华夏出版社,2002.

[19]郑胜利.产业链的全球化延展与我国地区产业发展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5(01).

[20]芮明杰,等.产业链整合理论述评[J].农业经济研究院,2006(03).

[21]郭彤梅,等.我国产业链构建的思路探索[J].经济问题,2008(05).

[22]赵红岩.产业链整合的阶段差异与外延拓展[J].改革,2008(06).

[23]梁学忠.产业链在开发区招商中的地位和作用[J].国际商报,2005(09).

[24]刘福贵,等.产业链核心企业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10).

[25]苏景军,等.构建产业链,推进高科技产业化发展[J]科学学研究,2006(S1).

[26]陈朝隆,等.区域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形成因素和动力机制[J].热带地理,2007(02).

[27]李炜.产业链中企业分工与协调效应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03).

[28]黄正平.产业链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学术论丛,2009(35).

产业链的定义篇2

关键词:产业链延伸,税制,税收管理权限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对产业链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以及《群聚区和新竞争经济学》等著名论著中率先提出了“产业群聚”的概念,认为产业群聚的形成会大大提升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尤其重要的是,波特还通过对加利福尼亚葡萄酒群聚区以及意大利皮具时装群聚区的考察,发现这些群聚区都是以“产业链”作为骨干串联起来的。于是部分学者对产业链开始进行深入的研究,并给产业链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郝礼翰认为产业链是从供应商开始,经生产者或流通业者,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物质流动。哈里森将产业链定义为将采购的原材料转换为中间产品和产成品,并且将产成品销售到用户的一种功能性网链。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新生等编著的《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给产业链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产业链是指一产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按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要求,将有关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按次序连接起来的链式结构”。应该说,这些定义都对产业链的内涵作了较为科学的揭示。笔者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的内涵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究竟如何给产业链下定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深刻领会和把握产业链这种链条式的关联关系形态的本质。产业链是产业部门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的反映和表现,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日益扩大化的产物。

产业链延伸能够优化我国的产品结构和经济结构,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而税收是政府调节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所以,税制的具体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链的延伸。本文试图从广义的税制视角来探讨一下当前税制中影响甚至阻碍产业链延伸的一些具体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产业链延伸的表现形式及条件要求

1.产业链延伸的表现形式。(1)从产业链上各节点所在区域上看,产业链延伸有区域内延伸和区域间延伸。所谓区域内延伸是指延伸后的产业链的所有节点均在一个地区内,即产业链延伸的范围局限在一个地区内部。所谓产业链的区域间延伸是指延伸后的产业链的各个组成部分不在同一个地区,即产业链的跨区域延伸。也就是说,产业链在宏观经济视野里是环环相扣而完整的,而从区域经济视角看,链条不一定就是完整的,某个特定区域可能只有一个完整链条,也可能只有一条完整链条的一部分节点。(2)从产业链各节点的来源方式上看,产业链延伸有自身分化延伸和不同关联企业问由于连接、联合和重组而延伸。随着技术进步和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从原材料供应、制造加工、组装分销到最终用户等过程中的有些环节,独立性不断增强,脱离了原有企业,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企业。这样,由一个大企业内各个组成部分所组成的供应链形式的产业链通过自身的分化使产业链得到了延伸。另外,随着经济和制度环境的改善,一些作为孤环和断环而存在的关联企业也可能会实现某种形式的接通和重新组合而形成产业链条。(3)从产业链延伸的方向上来看,产业链延伸可以表现为纵向延伸和横向延伸。前者又可分为前向延伸和后向延伸。所谓前向延伸是指某企业通过一定的方式取得对本企业的产品加工或销售系统的控制权或所有权,从而使企业已有的业务范围沿着供、产、销的方向所作的延伸,如石油开采企业开办炼油厂就属于产业链的前向延伸。所谓后向延伸是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自办等形式取得对供应源的控制权或者所有权,使现有企业的业务范围沿着销、产、供的方向所作的延伸,如加工企业向原材料生产发展就属于后向延伸。所谓横向延伸是指某企业通过对经营同类业务的企业收购、兼并或与之进行联合经营,使现有业务范围作横向扩展,以扩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实力。如海信电器公司跨地区兼并淄博电视机厂和贵阳电视机厂就属于产业链的横向延伸。

2.产业链延伸的条件要求。前已述及,产业链的延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延伸都是产业链的空间分布的适应性调整,是各种资源的一种优化组合和连接,是一种帕累托改进。而要使这些调整和改进能够迅速得以实现,除了企业间的关联性和互惠互利的要求以外,畅通的物流渠道、发达的要素市场、快速的信息传递、公平的竞争环境和其他有利于促进产业链延伸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也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条件的实现很大程度上都和税收制度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税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税制是指国家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税收管理体制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狭义的税制是指各税种的法律法规,即税法。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制度的设计具有一系列非常重要的功能。舒尔茨在1968年发表的《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论述了制度的五种功能: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费用、提供信息、共担风险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卢现祥在1996年出版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一书中认为制度的具体功能主要有以下六种:降低交易成本、为经济提供服务、为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激励机制、外部利益内部化、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所以,一个设计合理、运行高效的税收制度会充分发挥上述制度的重要功能,进而促进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反之,则不利于税收调控经济职能的充分发挥,阻碍产业链的延伸,影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现行税制对产业链延伸的不利影响

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的税收制度作了优化调整,对于改变当时的“诸侯经济”、完善全国统一市场、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与快速流动以及我国产业链更多、更快、更好地形成和延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实践证明,在税制变迁的过程中,由于制度惯性和路径依赖的作用,这次的分税制改革仍不能说是彻底的。一些税收制度的设计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税收调控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责和功能。另外,在税收的实际征管方面也存在许多影响产业链优化和快速延伸的问题。这些制度缺陷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税权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以延伸具有当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链。税权是财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充分发挥税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地方税的立法权、解释权、税种的开征停征权、税目和税率的调整权,甚至一些税收的优惠减免权都过度集中在中央,不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从而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一部分地区原来不理想的某些资源有可能在新的市场需求下凸显其比较优势,在产业链优势区位指向的客观要求下,产业链上某些环节的布局可能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该区域。而非常明显的是,要使这种转移能够顺利进行,必须有当地政府的允许及大力支持。但由于相关税权过度集中在中央,当地政府无法从这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取得税收收入,故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产业链优势区位的选择和宏观层面上的跨区域延傍。

2.划归地方的税收收入不稳、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致使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经济欠发达地区没有充足的财力提供产业链延伸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筹集财政资金仍然是现代税收最基本的职能。政府只有拥有充足的财力才能有效提供社会必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化投资环境,为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各类企业的相互联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1994年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划分上,那些收入来源稳定、税源集中、增值潜力大的税种都被列为中央税或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入不稳、税源分散、征管难度大、征收成本高的税种几乎都被留给了地方。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地方税收入规模过小,而在现行的税收返还制度下,又缺乏科学、严密的转移支付制度与之配套,致使基层财源锐减。而基层的事权却并没有减少,导致困难地区事权大于财权。而在税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调节收入合理分配和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三大经济调节功能当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县乡政府主要履行资源配置职能。提供有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共物品和服务是基层财政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形式,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公共物品和服务正是产业链形成和延伸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恰恰由于税收收入划分不均衡导致基层公共产品和服务缺乏财力保障,严重影响了税收优化资源配置职能的充分发挥。由于制度冲突的存在,这种耦合得不好的地方财税体制结构更缺乏激励功能,因而必然是低效率的,不能从根本上为产业链的延伸提供一种激励机制,从而对于打造和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来说也相当困难。

3.在具体税种上,部分税种的设置不利于我国产业链的延伸。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作为地区增长极的主导产业扩散作用的发挥。应该说,根据经济发展的非平衡理论,政府应有重点地把一些发展潜力大、辐射作用强的主导产业培育成地区经济的“增长极”。由于生产型增值税使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主导产业不能抵扣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金,影响了企业技术进步等创新行为的发生,而且相对较重的税负也影响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并最终通过制约创新能力和规模经济效益延缓增长极扩散作用的发挥。在此,扩散作用包括前瞻效应(对下游产品)、回顾效应(对上游产品)和旁侧效应(产业外的广泛社会影响)。由此可见,生产型增值税制约增长极扩散作用的发挥,实质上是影响产业链的前向延伸、后向延伸和横向延伸。

4.在税收征管上,由于与企业相关的税收没有实行彻底的属地征收,形成了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的偏好,进而形成地方保护主义,抑制了产业链的延伸。属地征收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对本辖区居民而言,只需就其辖区范围内的收益、财产和所得纳税,即使在辖区外有收益、所得和财产,也没有纳税义务;二是对于本辖区的非居民(辖区外居民)而言,其在该辖区领地范围内的收益、所得和财产必须承担纳税义务。非常明显的道理是,税种的征收环节和纳税地点决定税收利益的地域归属。如果辖区政府充分行使属地管辖权,就不会对辖区外的企业采取歧视措施,限制外地企业到本地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即不会阻碍产业链的跨区域延伸。由于增值税在商品的流转环节实行道道征税,并且通常在销售地点缴纳,因此,商品销售到哪里,增值税就缴纳到哪里,税收实现了属地征收,地方政府就不会阻挠外地商品到本地销售。但其他一些与企业相关的税收没有实行彻底的属地征收,例如,国内特殊消费品的消费税在生产和委托加工环节征收,因此其生产和加工地点就是纳税地点,一家外地企业的特殊消费品的消费税归外地政府所有,这些特殊消费品流人到本地来,对本地财政收入没有贡献,而且对本地生产同类消费品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影响本地财政收入,即使本地企业不寻租,地方政府也会积极干预,阻止外地特殊消费品的流入。其他如企业所得税在机构所在地缴纳、营业税中的运输和工程等应税项目,规定向其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等情况,都是没有实行彻底的属地征收的表现,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三、完善我国税制,促进产业链延伸的具体对策

许多著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分别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详细论证了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例如,诺思在1971年发表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由此推之,我国税收制度的优化和创新必将为产业链延伸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市场对产业链延伸起基础性作用的同时,我们应不断完善税制,充分发挥税制对于产业链延伸的调节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地方税收管理权限,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发展具有本地资源优势的产业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地方税的立法权全部集中于中央的做法很不合适,它不利于地方政府根据本地的需要和实际开征和停征税种。笔者认为,一些具有典型地方税特点的税种的立法权应下放给地方,允许地方有一定范围内的开征或停征地方税种的权利以及调整和减免地方税收的权利等,使地方在规定的范围内,依据需要与可能对地方税的征收做因地制宜的调整,以保证税收制度的高效性。从而提高地方政府开发利用本地特色资源的积极性,为我国产业链的空间分布调整和转移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2.科学选择我国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并附之以必要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培植地方财源和增加地方收入,努力提供产业链延伸所需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根据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税制结构状况,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可考虑将财产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我国地方税的主体税种。地方政府应积极发展经济,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使以上三税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税种。同时,要继续滦化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从而使地方收入得到稳定增长。要注意平衡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使基层财政有能力充分行使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生产要素市场,搭建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便利的交通、发达的通讯促进生产要素自由交易和转让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递。这既有利于产业链在区域内延伸,也有助于不同区域间的企业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甚至招引外地关联企业在本地落户。

产业链的定义篇3

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

1.煤化工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开展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研究,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针对现有的能源资源优势,如何发展煤化工,发展什么样的煤化工,围绕这个问题通过构建数学模型,从客观、科学的角度来优选适合陕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以及技术可行性的煤化工产业链;另一方面是对现有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路径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引导煤化工产业发展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之路,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1)理论方面的意义

从理论层面来看,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和框架,尤其是针对在不同区域资源禀赋不同的情况下如何选择和发展不同类型的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还很肤浅和薄弱,缺乏量化的依据。本文通过开展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分析的陕西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视角来分析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为煤化工产业链路径选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并进行了积极的尝试[1]。

(2)现实方面的意义

从实践层面来看,煤化工的发展在我国起步较晚,煤化工产业链的发展和路径选择急需产业链、价值链等相关理论的指导和解释。近年来,煤化工在我国发展势头强劲,各产煤大省纷纷发展煤化工,但由于缺乏相关理论的指导,部分地区不顾资源环境容量,竞相规划和建设煤化工产业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负面影响。

2.煤化工的概念以及煤化工产业链的涵义

煤化工按不同的工艺路线可以分为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按不同的产品路线可以分为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醇醚、煤焦化—焦碳—电石、煤气化—合成氨等。目前在业内引起关注的煤化工,主要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和煤制醇醚类的新型现代煤化工,像煤焦化、氯碱和合成氨制尿素等都属于传统煤化工。由此可以看出,煤化工产业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化肥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以及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烃、油品等现代煤化工产品[2]。

针对本文给出的煤化工产业链的定义包含以下几层的涵义:

(1)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和发展主要依赖煤炭资源投入的物料平衡和梯级利用,通过上下游各环节的逐级加工和生产,形成煤化工的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它需要煤炭开采企业和煤化工企业的协同运作,才能保证煤化工产业链的高效、稳定运行。

(2)煤化工产业链上的节点企业要以整条产业链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寻找产业链上自己适合的位置,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或先进工艺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努力争取占领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较大的环节,也可以通过外部资源的内部化,把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或核心环节整合为企业自己价值链环节,提升煤化工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相对地位。

(3)煤化工产业链的形成是围绕产品或服务为最终目的的,通过煤化工产业链上各环节的投入产出以及各节点企业的相互协同,在资源约束的前提下,发挥产业链的竞合和协同作用,通过扩大市场容量来提升整个煤化工产业链的存活力和竞争力[3]。

(4)煤化工产业链本质上就是由具有一系列供需关系的节点企业在不同环节上共同创造价值、按照一定的分配规律共享价值的价值创造系统,其结构性特征包括:产业链的结构类别、各个环节上价值大小的分布、各个环节上企业数量的多少、各个环节上企业内部价值链结构,这些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化工产业链的存在功能就是通过创造价值,从而再次分配价值。

(5)煤化工产业链是一种组织形式,它根据产业链上上下游企业间投入产出的特定关系,即上游企业的产出是下游企业的投入,而形成的具有技术经济关联的又相互依存的链式组织。

3.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析

从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各节点企业占据产业链的位置不同,其获取成功的关键驱动因素也不相同,可以依据企业自身所处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和位置的核心驱动要素来实施和推行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据煤化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营运模式和特征,把煤化工产业链的运行驱动因素分为资源驱动、创新驱动和品牌驱动三种。

(1)资源驱动

对于煤化工产业链上游的煤炭开采企业来说,企业运行的驱动因素主要体现在矿产资源的占有上,在这个“资源为王”的时代,只有拥有的资源,也就拥有了话语权和决策权,它直接制约和限制着煤化工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它也是煤化工产业链上价值分布最大的环节,因此,煤炭开采企业在煤化工产业链上的地位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

(2)创新驱动

煤化工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提供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功能以及单位成本等方面。为了获取这些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需要进行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采取差异化经营的策略,用以满足下游消费群体的多样化需求;还要对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创新,用以提高煤化工企业整合资源和高效运作的能力,从而用质优价廉的产品扩大市场容量,提高市场占有率[4],凸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3)品牌驱动

煤化工产品以及深加工的产品的分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群体对煤化工企业或是煤化工产业链的下游企业以及对其生产产品的认知程度,打造一个知名品牌能够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针对煤化工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出售企业而言,只有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强化科学管理以及通过强大的分销渠道将自身的产品展示和提供给消费群体,并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和信任,才能赢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4.结束语

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是我国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内关于煤化工产业链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而言比较深入而且全面,但总体来说,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华民,等.榆林市煤化工产业发展探讨[J].煤炭工程,2009(1):26-28.

[2]陈广超,丁红刽.加快煤炭转化,促进集团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04(6):64-66.

产业链的定义篇4

【关键词】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一、国内外对供应链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这一名词直接译自英文的SupplyChain,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随着人们对这一概念逐渐的认识,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

最初,供应链仅被视为企业内部的一个物流过程,它所涉及的主要是物料采购、库存、生产和分销诸部门的职能协调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经营效率。这种传统的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注重企业的自身资源利用目标。

之后,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之间,将供应商纳入供应链的范畴,把供应链的概念与采购、供应管理相关联,用来表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还有些学者将分销商等分销渠道中的实体纳入供应链的概念。如《英汉物流管理大辞典》中:供应链是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过程,供应链亦称销售链,如果较强调客户则称需求链。这种观点仅仅局限于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关系和各企业的独立运作,忽略了与外部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联系,往往造成企业间的目标冲突。

其后发展起来的供应链管理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企业的外部环境,并将用户、消费者纳入供应链的范围,认为供应链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产品“运动”过程的范畴。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Handfield&niches(1998)认为,供应链包括了从原材料阶段一直到最终产品送到最终顾客手中与物品流动以及伴随的信息流动有关的所有活动。史迪文斯(Stevens,1999)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陈国权(1999)认为:“企业从原料和零部件采购、运输、加工制造、分销直至最终送到顾客手中的这一过程被看成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条,这就是供应链。”这些定义注重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所有成员操作的一致性。

最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对供应链的认识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里森(Harrison,1999)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马士华(2000):“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在我国2001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以上的概念是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划分的。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加深、扩广,供应链的长度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从单个企业一方面向上延伸到供应商以及供应商的供应商,另一方面向下延伸到顾客以及顾客的顾客直到最终的消费者;供应链的结构则从“单链”扩展到“网链”。

还有的学者从其它角度给出了供应链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价值链。马士华(2005)认为它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王金圣认为,供应链虽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的是供应链不仅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2)业务流程。沈厚才(2000)认为,供应链实际上是一种业务流程模型,它是指由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产品的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的价值链组成,完成由顾客需求开始到提供给顾客以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整个过程。(3)合作伙伴关系。陈功玉(2003)企业与其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业务往来关系,而是结成了一种全面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被称为“供应链”。

二、国内外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的研究

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的客体。对供应链不同范围、不同角度的认识决定了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角度,也由于人们对供应链有不同认识,相应地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没有统一的说法。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SCm)作为一种新的学术概念首先在西方被提出来,但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并不清楚。GordonStewart,mikeadhajanian认为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大卫・布莱纳(DavidBremner)于1869年出版的《苏格兰工业》。SimonCroom&pietroRomano认为,从Forrester(1961)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源于使用工业动力技术的分销和运输。还有些学者认为供应链管理起源于后勤学,因此早期的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主要集中于物流管理。

其后发展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范围更为广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哲学。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强调了它的系统观、战略观、合作观、顾客导向观、价值的创造、集成的思想。Houlihan(1988)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强调战略决策,是一种新系统方法―整合而不是接口连接。Dornier(1998)认为供应链管理本质就是在追求企业合作的效率,以较少的产品前置时间与营运成本的最佳,来获取企业营运的竞争优势。Fisher(1997)等认为应围绕市场产品需求设计供应链,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马丁・克里斯托弗(2006)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是从供应链整体出发,管理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以更低的成本传递给客户更多的价值。马士华(2006)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思维观和“流”思维观,对供应链中的一切活动的优化要以整体最有为目标,对各个环节的运作管理要实现小河流水般的顺畅。

第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具体性的管理方法体系,体现了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控制、协调、决策。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CLm)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在企业组织之外的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在内的物流活动。1998年,CLm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认为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物流,还包括对物品、服务、信息进行从起始点到消费点的计划、实施、控制,以满足最终用户需求的全部过程。赵先德(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即对供应商、制造商、运输商、分销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等。陈国权(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是指对整个供应链系统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

第三,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流程管理。Lalonde(1997)明确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的流程思想,认为供应链管理所管理的是伙伴关系、信息和物料流的流程,该流程超出了企业的边界。RhondaR.Lummus&RobertJ.Vokurka(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将所有供应链中的活动整合并集成为一条无缝连接的流程。马士华(2005)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供应链管理的定义:供应链管理就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高效率地操作,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

第四,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关系管理。Harland(1996)将供应链管理描述为对商业活动和关系的管理:组织内部,直接的供应商,供应链中一级和二级供应商与顾客,整个供应链。陈功玉(2003)认为,如何建立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一种长期有效的运行机制,被称之为“供应链管理”。

三、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没有统一的概念。综合以上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观点,供应链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核心企业。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结构,核心企业相对于链中的其它企业或实体具有一定的优势,必定由其担当起实施供应链管理、执行管理职能的责任。供应链管理的客体:供应链即一种功能网链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实体,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运输商等。流,包括物(包括物质、非物质)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和流程,将供应链中各个实体实际连接起来的是流或流程。合作关系,是与流和流程相对应的将供应链中的实体联系起来的虚线连接。供应链能够正常运转的精髓在于企业间的合作。供应链管理的拓扑结构:网链。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供应链中的灵魂,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之中,包括系统观、战略观、集成观、顾客导向、价值的创造和网络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方法,应体现管理的职能包括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而这些要素中的基础是合作关系,关键是管理思想和理念。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2]陈功玉:论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刘刚:供应链管理――交易费用与决策优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产业链的定义篇5

关键词:不完全信息供应链管理协同策略研究

供应链协同SCC(SupplyChainCollaboration)是指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在向需求方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共同努力,从而创造出大于各环节价值简单总和的供应链整体价值。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管理的崭新的也是最为现实的模式,是供应链业务流程顺畅、资源有效利用的一种手段。而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同可以将某一行业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研究开发、生产加工、资源提供和市场营销等价值增值诸环节上具有特定优势的不同企业联合起来,依靠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的流动,实行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利益共享,从而产生“1+1>2”的放大效应,使得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都获得整体的竞争优势。所以,不论是对整个供应链还是对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供应链协同都有重要意义。

供应链协同效应的研究综述

关于供应链协同对企业的作用,张莹(2003)认为供应链企业管理的协同,一方面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抑制了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减少了为防范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而制定完备契约的交易费用;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网络,增加了经济主体的理性,减少了经济主体为做出充分合理的决策而获取信息的交易费用。顾桥(1999)认为供应链管理的协同可以加强企业的关系协同,从根本上缓解“牛鞭效应”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降低经营成本。李玲鞠(2006)认为在供应链系统中,存在广泛的协同效应,而信息协同是供应链系统统筹决策的关键。供应链协同效应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到目前为止,对协同效应的研究比较完整。

关于供应链协同效应产生的观点有:迈克尔·波特(1997)的价值链观念;沈厚才(2000)的系统论观念;Stevens(1989)的流程再造观点;赵先德(1999)的关于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三流”观点和坎贝尔(2000)的“搭便车”论。张莹(2003)则认为内部化交易费用是供应链协同效应产生的根源。有关协同效应产生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供应链协同效应产生的各种原因有较为完整的研究。

关于供应链企业如何实现协同的研究方面,刘永胜(2004)建立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供应链企业实现协同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在完全信息下,供应链企业通过协调可以实现整体利润的增加。赵柱元,张长元(2005)通过数学模型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成员间协同合作的博弈过程,得出了实现供应链总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刘开军、张子刚(2005)分析了不对称信息下供应链的协调机制,认为要在决策权分配、定价与定量折扣、订货批量承诺、返销等方面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协调机制,重新分配供应链中的利润,激励成员企业目标与系统目标保持一致。对实现协同的研究,较多的侧重在完全信息下,对不完全信息下的研究偏少。

文献研究表明,大多数研究都是假设供应链企业间信息是充分共享的,各企业作出决策时信息是完全的。但对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供应链企业实现协同的障碍和策略研究较少,或只侧重在某一方面。因此,本文从不完全信息角度,分析影响供应链管理实现协同的障碍,从而提出供应链管理协同的策略。

不完全信息下供应链协同的障碍分析

(一)统一、规范的供应链协同制度稀缺

制度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是合作的前提。一般资源的稀缺经常与“匮乏性”相联系,而制度稀缺性来源于制度供给的有关约束条件。即制度供给总是相对不足,所以供应链企业中才会出现那么多的不合作现象。这里的制度稀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制度的总供给缺乏,即缺乏完整的对供应链企业约束的明文规章制度;制度创新缺乏,供应链管理打破了传统单个企业管理的小圈子,将供应链中的不同企业柔和在一个大的系统内进行统一管理,这要求管理制度的时时创新以适应新条件下的管理需要。统一、规范的供应链协同制度的稀缺是供应链企业协同的主要障碍。

(二)实施机制的缺失

供应链协同制度实施机制的缺失是供应链协同的又一大的障碍,一方面现有的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一些规范供应链企业合作行为的有效制度安排形同虚设;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有选择地执行规范企业行为的规章制度,执行对企业有利的规章制度,而对暂时不利于企业的规章制度置若罔闻。

(三)企业的有限理性

传统的经济理论假定经济主体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做出充分合理的决定,而现实中,由于受到信息传播能力、传播效率、接受信息的能力以及经济主体自身知识等因素的限制,信息是不完全的,并不具备做出理性决策的条件,因而经济主体只具有有限理性。正是因为这种有限理性的存在,使得供应链企业往往仅仅从自身利益考虑,做出短期对自身有利而对整个供应链不利的行为。

另外,由于企业有限理性的存在,导致企业间信用的缺失,供应链企业不愿意相信上下游企业,一些企业的经理人甚至认为,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供应链内企业间的合作是不可靠的,他们宁愿追求企业经营一体化的老路,而不愿追求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效应。企业的有限理性是不完全信息下供应链协同的重要障碍。

(四)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机会主义表述了个体在对自我利益考虑和追求的时候,具有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的行为倾向。学者威廉姆森假设,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其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只要有机会,就会追逐自利(o.e.williamson,1985)。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资产的专用性的存在,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常常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企业的信誉,严重破坏了供应链企业间的协同。

(五)供应链企业的短期自利行为

在供应链模式中,各个成员企业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虽然成员企业之间有长期、稳定合作的伙伴关系,但是每个成员企业是独立的经济主体,有自主的决策权,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唯一目标,企业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而每个企业从自身出发谋得的自身利益最大化时整个供应链的利益却未必能达到最大化,因为局部的简单相加并不等于整体之和。因此供应链企业的这种自利行为也影响供应链协同。

不完全信息下供应链管理的协同策略

(一)建立有效的制度供给,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制度协同

首先,要用硬性的明文契约来规范和约束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行为,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制度协同,这里要求契约要尽量完整,尽量细化,要考虑到各种情况。

其次,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加强跨企业的协同。产权明晰主要是针对有形资源而言的,而供应链上的协同的基础是无形资源,如相互之间的关系和信任等等。而这种资产恰恰需要模糊产权而不是明晰产权,供应链的制度创新,在于强调无边界企业,而不是工业时代画地为牢的“明晰产权”。供应链上的这种制度创新,通过模糊产权,虚拟合作,加强了彼此的协同,降低了交易成本。

再次,通过跨企业管理制度的协同加强合作。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都是为了使企业的各个部门的活动能够达到协同,而随着供应链时代的来临,企业间也需要通过制度上的优化和协同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如通过制度层面上的优化来使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二)完善供应链的制度运行机制,实现供应链企业运作机制的协同

仅仅有好的制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运行机制。供应链上的制度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目标激励机制、冲突解决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就是要构建一个信息共享的平台,例如链内企业的局域网,这样供应链企业可以在信息最大化的基础上做出有利于整个供应链的最优决策。利益分配机制就是要平衡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的利益,要求供应链企业不能只顾自身的利益,应考虑到供应链的整体利益。目标激励机制就是要激励成员企业目标与系统目标保持一致,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为目标。冲突解决机制就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解决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冲突的办法和规定,同时要成立诸如仲裁机构之类的调解机构。

(三)发挥隐性契约的作用,实现供应链企业的关系协同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提出将长期契约用来代替纵向一体化经营时,可以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选择依靠在法律上强制执行的明文契约来保障;二是选择如果出现机会主义行为,就通过“断绝来往”的市场机制强制执行的暗示性契约(即隐性契约)来保证。由于不确定性和有限理性,绝对完整的明文契约是不可能,所以需要隐性契约来保证企业间协同与合作。

依据博弈理论,供应链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协同效应是供应链成员之间博弈的结果。例如在供应链成员中存在着两个博弈的参与者,企业甲和企业乙它们分别有两个可以选择的策略,即合作与不合作,并且他们均可独立地采取策略。我们假定当企业甲、乙均采取合作策略时,其收益为8单位,当企业甲合作、企业乙不合作时其收益分别为3和10单位,当企业甲不合作,企业乙合作时,其效用分别为10单位和3单位,如果双方都不合作的话效益都为3。

产业链的定义篇6

供应链金融大致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角度来分析,广义的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由供应链中特定的金融组织为其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狭义的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为上、下游提供的信贷产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等特定的金融机构以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为背景,以企业经营的贸易行为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并根据核心企业与相关贸对象的信用水平,为企业提供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程中有针对性的信用增级、担保、融资、风险规避、结算等金融产品与服务。

2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因素分析

2.1政策风险

一方面,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其相关的政策、法律不尽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充实与发展,新的金融信贷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市场与相关领域不断广阔,因此这些新的信贷产品所涉及的领域其法律法规往往存在空白,甚至有些地方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相关商业银行一旦遇到法律纠纷,通过相关的司法程序维护自己权益就会面临一定的困难,尤其是我国动产浮动抵押的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动产浮动抵押面临主要抵押财产不特定性,容易产生担保物债权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管理不完善。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应收账款质押登记的内容撰写缺乏规范性的要求,而这些将导致商业银行在相应债权到期后无法顺利实现自身权利。

2.2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也被称作违约风险,它是指交易对手在合同到期时未能履行其义务而导致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整个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在业务流程中面临的难题与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瓶颈之一。传统信贷业务是对单个企业作为主要考察对象,而供应链金融是通过核心企业作为传导,实现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仓储物流公司、第三方监管和银行多方位、多主体全面参与的有效运营模式。因此,供应链金融主体的多元化也势必造成风险源的多元化、复杂化,而这些风险突出的表现为资金引发的风险与质押货物引发的风险。在资金引发的风险方面,一旦核心企业资金链条无法正常运转,这样风险会迅速波及当前供应链条上的各个主体,给商业银行造成巨大损失,或者融资企业由于自身财务等问题,无法归还信贷资金与利息都会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在质押物引发风险的方面,由于在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中,商业银行对质押物的管理较传统信贷业务有所创新,在整个监管过程中,商业银行只过于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如果监管公司对质押物处置不当就会导致商业银行遭受风险甚至重大损失。

2.3市场风险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是指由于金融市场环境的变动及不确定性造成市场商品价格大幅变动而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主要分为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首先,价格风险是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在供应链金融中,企业商品流通产生的现金流是融资企业归还商业银行的第一还款来源,所以平稳的市场价格是融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一旦质押物因为市场价格下跌则会导致企业蒙受损失,进而影响商业银行收回信贷资金及利息产生风险。其次,汇率风险是由于汇率波动继而导致商业银行的长期市值和净收益下降的风险,供应链中,如果相关的供应链主体涉及国际结算,汇率则会对融资企业及商业银行造成一定的风险。最后,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市场利率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融资产品在定价方式上仍然采取传统的信贷模式下的固定利率定价方式,如果国家对当前利率进行调整,而商业银行不能根据当前市场利率及时调整其战略计划,那么银行只能承担此期间因利率调整而带来的风险。

2.4操作风险

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来看,其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因素有信贷流程不完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首先,信贷流程不完善导致的风险,由于供应链融资过程较一般信贷业务流程主体众多且流程复杂,且由于供应链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配套的业务规范、流程制度不完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信贷经办人员无据可依,进而造成操作失误引发操作风险;其次,内部因素导致的风险。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相关业务人员在业务调查、授信审批以及贷后监管过程中,由于其经验、技能不足或者人为主观原因产生渎职、欺诈等行为而导致的风险;第三,外部因素引发的风险。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灾害、战争等不可抗拒的因素。这些风险一旦涉及供应链融资中的相关主体或者是质押物,都会引发资金链断裂,直接或者间接给银行带来风险。

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风险防控措施

3.1建立严格的准入条件

首先,商业银行在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伊始要对核心企业进行全方位的审查,挑选效益好、行业前景好且规模大,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同时对供应链金融内的其他交易主体进行严格筛选。其次,鼓励核心企业对其上下游的交易企业设置奖罚措施,这样有利于商业银行利用核心企业的行业地位约束融资企业,降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最后,充分利用核心企业给予上下游企业的排他性优惠措施,有利于商业银行实施信用捆绑技术,降低商业银行承受的信用风险。

3.2建立科学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构建科学的供应链风险预警机制可以有效对供应链内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防范,发现风险发生的源头,提前对风险源进行处理,降低供应链金融风险发生概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首先,建立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科学的风险分析机制能够发挥供应链金融风险信号的检测诊断功能,通过发现供应链金融中的异常信号,应用当代科学的风险诊断技术对其进行分析与判断,对风险的大小与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评估。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办法是将其采集的信号传输给供应链金融预警分析系统,通过各项风险指标与风险预警的判断模型对风险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判断;其次,完善风险预警后相应措施。通过供应链金融预警信号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别对风险进行有效处理,将可能出现的损失降到最小。

产业链的定义篇7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供应链物流系统

在21世纪,企业面临着一个更加复杂的竞争环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增加,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产品周期缩短,产品结构越来越复杂。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赢得竞争优势,提升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必须改善企业的物流管理。近年来,随着物流的深入发展,供应链管理成为管理领域的热门词汇,受到学术界的大量关注,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引入供应链,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优势,共同赢得市场,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

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管理的概念

根据《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修订版(2006)的物流管理的定义是:为以合适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满意的服务水平,对正向的及反向的物流过程及相关信息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也就是说,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的流动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和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益。可以看出,物流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具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职能。

(二)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许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供应链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面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随着供应链观念的发展,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于一切前向的关系,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也就是说,供应链的概念拓展到注意企业与其他企业乃至于供应链环境的联系。可以看出,供应链成为一个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

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对供应链的定义是:生产,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组织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供应链管理的提出只有不到30年的时间,学者对于供应链的理解有所不同,给出的定义也有差异。综合国内外的众多观点,本文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从最终用户到原始供应商的关键业务流程的集成,它为客户和利益相关者提供价值增值的产品、服务和信息。供应链管理反映的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成功的供应链管理强烈依赖于企业之间的协同战略关系。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一方面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降低总的交易成本。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既要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整合,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也要努力使整个物流系统成本最小。

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应用

目前,物流管理处于供应链整合的阶段,在这一阶段表现出四个重要特征: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成为支持物流过程和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因素。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的应用,即无纸贸易得到了最广泛应用并展示了巨大效益。电子商务改变商务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商务模式的影响不可估量,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操作的趋势,将来还将有全新的供应链模式出现。物流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物流管理已经变成许多大公司非常重要的战略环节。例如,世界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已经将物流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成为关注的重点。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已经从最初的被动支持其他业务活动的职能发展演变成为影响战略决策思维的中心。

学术界曾讨论过供应链管理和传统物流管理的区别。供应链管理本来就源于物流管理,其发展过程就经历了从传统物流管理到供应链管理的演化过程。物流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物流管理跨越组织间的界限,寻求综合的物流控制和管理;狭义的物流管理仅限于企业内部的库存、运输等管理。实际上,广义的物流管理等同于供应链管理。Copper等学者就认为供应链是物流管理范畴的拓展,它除了包含与物品实际相关的各种活动外,还包括组织间的协调活动和业务流程的整合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成为供应链管理。可以看出,物流管理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功能整合,而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强调企业间的合作性与协调性。因此,将供应链应用于物流不但优化了传统的物流系统,更使物流系统向前后延伸,拓展了物流的链长,提高了价值链整体协调性,使供应链管理发挥最佳效果。

我国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总量庞大但物流产业竞争力不强

从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来看,我国仍然不是物流强国。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观念滞后,体制落后等原因,我们至今还缺少规模化的富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我国物流作业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真正实力超群的,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屈指可数。“小”(经营规模小)、“少”(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弱”(竞争力、融资能力弱)、“散”(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或网络分散,经营秩序不规范)是对我国目前绝大多数物流作业企业的最好写照。

(二)物流成本上升且企业兼并重组的压力加大

产业链的定义篇8

关键词:广义价值链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引言

在长期的竞争实践中,各企业的管理者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都有一套独特的商业模式,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的竞争”,明确指出了商业模式创新在企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在认识到商业模式创新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潜在价值后,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也变得日益迫切。而广义价值链视角将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一个全新的切入点,从而创新出更多有更强竞争力的商业模式来助推企业发展。研究广义价值链视角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价值链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本文将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根据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状况,为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盈利能力而设计出的一系列方案和计划安排”。

前面已经指出,企业商业模式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目前对商业模式研究最流行的主要有四种视角:企业运作视角、价值链视角、系统论视角、业绩与财务视角。本文主要从价值链角度切入,研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并简要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综述。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已经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形成了很多非常成熟的理论。而不同的学者所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存在很大差异,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罗氓教授等(2003,2005)提出,商业模式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战略创新或变革,是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系列制度结构,它是企业在内、外部环境一定的前提下,用于整合所有利益相关者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战略创新意图。翁君奕教授(2004)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一个由价值主张、价值支撑、价值保持构成的三维空间,它为商业模式的创意思维和决策提供了一种思维方法。他通过运用大量的案例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分析,帮助企业管理者掌握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分析体系,以此来获得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程愚(2004)认为,企业的全部活动不仅仅是价值创造活动,而且是一种交易活动,可以从“交易-价值”的范式来认识研究企业商业模式的结构和创新问题,这样可以得到更高的企业运行效率。国外学者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定位和企业价值链活动。

安纳利·萨克森宁(1994)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模式和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它包含了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结构。詹姆斯·弗·穆尔(1999)认为,企业商业模式包含生产技术、企业管理方法和消费者划分等一系列内容。欧洲学者timmers(1998)在对电子市场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认为,商业模式是对企业的产品、资金、信息的运作机制。Venkatraman和Henclerson(1998)将商业模式和it技术结合起来研究商业模式。他们认为,知识运用在商业模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客户互动、资产组态共同构成企业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沿着这三个方向设计战略的协作计划。amit和Zott(2001,2002)从电子商务的背景研究商业模式。他们认为,商业模式是通过对电子商务交易中的内容、结构和治理进行设计,以此来创造商业机会,创造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者很早就开始从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但已有文献对商业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上,而忽视了企业商业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本文针对这一研究局限,从广义价值链角度对整个商业模式分析框架进行了研究,重点进行了商业模式创新的环境分析和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实现与维护途径分析。

广义价值链视角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环境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变化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商业模式改进与创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企业商业模式环境分析是建立有效商业模式的基础。企业是由土地、资本和人力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和方式组合而成的,任何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都会与外界进行互动,因此必然会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现代企业的发展都以产业链的形式存在,单个企业是广义价值链中的一个单元,价值链上任何一个单元的变动都会造成整个价值链的变化。只有通过对广义价值链的环境,包括企业利益相关者、企业交易方式、产品创新方向等进行认真研究和分析,才能为明确企业在广义价值链上的定位提供科学依据。

产业生命周期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单个企业的发展总是受制于所处行业的发展状况,不同的产业阶段会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因此只有认清产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才能认清产业未来发展方向,才能对企业发展作出明确定位,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股东、企业债权人、企业管理人员、雇员等。根据博弈论的理论知识,企业发展过程实际是各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过程,只有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才能获得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必须全面考虑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维持利益平衡来维持系统稳定。

产业链的定义篇9

[关键词]供应链安全运营风险

一、供应链概念的再认识

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人类一直不自觉地存在于供应的链条中,供应的链条本身就是客观存在,实际上,把这种链条叫做“供应链”也未尝不可。但是,传统的链条是由双边关系延伸所形成,人们只从和我相联结的这种双边关系来考虑问题,而不可能从上下延伸所形成的所有双边关系来考虑问题.优化只局限在双边问题,最精明的企业家,也许会在双边基础上向上下适当的扩展,但是,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顾及到上下的尽头,因此,整个链条不处在可控的范围之中。

国家标准中,对供应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虽然给出了标准的定义,但是这不等于人们对供应链就有了明确的、正确认识。道理很简单,按照国家标准的定义中所表达的若干元素,供应链的概念实在太宽泛了,因为世界上的所有角落,都有最终用户,都有上游与下游企业,都有不管是混乱还是有序的网链结构,都有精心规划的、有效管理的和根本不在控制状态的这种结构。按照这个定义,供应链自古就有之。因此这个定义无法反映现代社会所倡导供应链的本质意义,一句话,这个定义完全没有反映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涵。如果能对最后一句话:“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做如下的修改,“经过整合和信息联结所形成的网链结构”,这个概念的时代性就会更明显。

二、供应链环境风险分析

wto时代的到来,供应链环境已经初步形成,在供应链环境下,市场竞争的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的竞争不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市场的参与者也发生根本变化,供应链专家克里斯多夫的精辟表述:“未来的市场上将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的双边关系不再是主要的关系,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市场的主体关系。单个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将别无选择的成为某个供应链中的一个单元,不管是否愿意它必须跟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进行协作。一个供应链网络也许包含几十个乃至几百个企业,单个企业间资产属有权、企业文化、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政治经济环境千差万别,更重要的是企业的价值取向的本位化,将使供应链网络在运作过程中将会出现不协调的音符,甚至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和危机因素。能否加强对供应链运行中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是关系到供应链和其中的全部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如果认为按照供应链的思维实施了供应链管理模式就能高枕无忧的享受供应链的美餐,就把供应链管理看得太简单了。供应链风险无处不在,它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会利用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害和损失。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彼此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了解并识别这些可能的风险因素,探索其引发的因素和发展的规律,对参与供应链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供应链风险通常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以下两个方面。

1.自然环境风险

风险主要有水灾、火灾、地震、闪电、雷击、风暴、陨石、冰雪损害、火山爆发、山体滑坡、外界物体倒塌、空中运行物体坠落等来自大自然的破坏,时刻威胁着供应链的安全。飞利浦公司的大火就是因为大自然的破坏引起的:暴风雨中的雷电引起电压增高,陡然升高的电压产生电火花点燃了车间的大火。又如,2002年的非典,引起全球的震动。今年在东南亚流行的禽流感对食品供应链的打击也是致命的,人类目前普遍面临着环境恶化的问题,天灾爆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不可抗力,它将成为供应链的致命杀手。

2.社会环境风险

(1)独家供应商的风险。采用独家供应商政策存在巨大风险,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崩溃。

(2)信息传递的风险。当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结构日趋繁杂时,信息传递延迟以及信息传递不准确都会增加,并使整个供应链因此陷入困境。

(3)物流配送的风险。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的不稳定将会造成物流配送的延迟,并导致供应物流的中断,从而影响到供应链下游企业的运营。

(4)财务状况的风险。某些企业在生产运营中可能会占用上下游企业大量的资金,如果其财务状况不够稳健,将随时导致对整条供应链的致命打击。

(5)市场波动的风险。影响销售的市场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旦出现不可预料的不利因素就可能导致销售下滑,市场出现逆转,整个供应链可能立即崩溃。

(6)合作伙伴的风险。供应链中各企业之间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都影响着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并决定着供应链的稳定与否。

(7)利润分配的风险。供应链中的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应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利润的提高会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应链,使供应链崩溃。

因此,企业要重视供应链风险控制,当危机发生时以免被动挨打坐以待毙,使企业陷入绝境,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的安全运行,造成全局性危害。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与运作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企业X再造.(美)钱匹.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4]约翰.哈格尔三世:企业借力增长之道.哈佛商业评论,2003~1

产业链的定义篇10

摘要:21世纪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即构建纵向、横向价值链。通过博弈理论的分析,企业构建价值链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创造的过程不是自发的过程,需要对价值链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关键词:价值链;博弈论;公司价值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4-0087-05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和信息化,市场竞争的激烈、顾客的需求不确定性和苛刻性,使得企业不得不将有限的资源用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反应。许多行业的发展正在从传统的一体化格局向专业化分工转变,行业间和行业内的分工日益细化,呈现出所谓的超分工格局。而另一方面,在一条产业价值链上有着过多的专业化分工的企业节点,而这些上下游之间的节点企业如果仅仅是完全市场化的交易,依据威廉姆森的观点,可能产生过多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需要构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即纵向价值链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波特《竞争优势》一书是基于竞争的视角来研究如何谋取竞争优势。为了谋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波特提出了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聚焦战略。在21世纪的今天,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着眼于竞争,忽视合作,将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事实证明市场竞争的价格战、恶性竞争只能带来两败俱伤。因此,企业与同行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即构建企业的横向价值链,将使企业、社会和消费者多方受益。

一、企业构建价值链的绩效分析

1.企业构建横向价值链的绩效分析

企业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实体,进行着各种决策,这些决策无不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决策和反应。博弈论告诉我们,基于整体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决策可能实现企业本身利益的理想最大化。当然,这种竞争中的合作并不等于企业间的合谋和串供,企业间的合谋和串供即企业间组建公开的卡特尔,这是很多国家的反托拉斯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所禁止的。

企业参与横向价值链是一种战略选择,是竞争方式和竞争手段的深化和发展。ericJ.Friedman对企业构建横向价值链进行的研究表明:企业构建横向价值链,就会创造更大的公司价值,实现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的跳跃。

设有企业m与竞争者企业n,生产的同质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竞争,其逆需求函数为:

p=p(Q)=a-(qm+qn)(1)

式中:a>0,常数;

qm,qn分别表企业m、n的产量;

p代表产品价格。

两个企业有相同的边际生产成本c≥0;他们的利润函数为:

ui(qm,qn)=qi(p(Q)-c)=qi(a-qm-qn-c)i=m,n(2)

假设企业m在t时刻先选择产量qm(t),企业n观测到企业m的决策qm(t)后,在t+1时刻决策自己的最优产量qn(t+1),于是,企业n的问题是:

maxun(qm,qn)=qn(t+1)[a-qn(t+1)-qm(t)-c](3)

s.t.0≤qn(t+1)≤a-c-qm(t)

企业n的最优产量为:

unqn=[a-qn(t+1)-qm(t)-c]-qn(t+1)=0

q*n(t+1)=12(a-qm(t)-c)(4)

因为企业m在t时刻预测企业n将选择q*n,所以企业m决策其产量时,就是规划问题:

maxum(qm,qn)=qm(t)[a-q*n(t+1)-qm(t)-c]

s.t.0≤qm(t)≤a-c-12(a-c-qm(t))(5)

求解(5)得:

q*m(t)=(a-c)/2(6)

代入(4)得:

q*n(t+1)=(a-c)/4(7)

式(6)、(7)即为企业m、n动态博弈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结果,将其代入利润函数(2)后,有:

um(qm,qn)=18(a-c)2

un(qm,qn)=116(a-c)2(8)

u(qm,qn)=316(a-c)2

而当企业m、n构建横向价值链,以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时,设产品在市场上的逆需求函数为:

p=p(Q)=a-Q(9)

式中:a>0,常数;Q,分别表企业m、n的总产量;p代表产品价格。

则合作总收益为:

V(Q)=Q・p(Q)-(c・qm+c・qn)=Q(a-Q)-c・Q

Q*=12(a-c)(10)

V*=14(a-c)2

企业向市场上提供的产品量有所减少,避免了产品供大于求、恶性竞争及库存过度积压的局面。正如荷兰飞利浦电子的高管BarbaraKux指出,如果公司要对市场需求做出更快地反应,更好、更廉价的提品,他们不得不采取整体的观点。

利用博弈理论的证明,企业与同行企业之间构建横向价值链,企业与横向价值链成员分别在产品市场和研发领域进行合作,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不仅如此,企业通过构建纵向价值链也可以提高企业绩效。

2.企业构建纵向价值链的绩效分析

设某一产品市场有两家同类企业a和b,一家企业a构建了与上游供应商合作的纵向价值链,另一家企业b仅仅与上游供应商保持完全市场化的竞争关系。企业a与上游供应商构建纵向价值链,需要投入部分资源,用于信息共享、原料质量的提高、牛鞭效应的减少等等,进而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最终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设企业a投入的部分资源的成本为t(ΔCa),资源的投入使企业a的产品成本减少额为ΔCa。一般有:t(ΔCa)=ΔCa2,Ca=Ca0-ΔCa,Ca0为企业a的产品的未构建纵向价值链时的成本,Ca为企业a构建纵向价值链后的产品成本。企业b仍然是从市场上购买原料,其产品成本Cb=Ca0。企业a,b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πa=qa[a-(qa+qb)-C0a+ΔCa]-ΔC2a(11)

πb=qb[a-(qa+qb)-C0a](12)

假设企业a,b在同种产品市场上进行古诺博弈,则有:

πaπa=0,πbπb=0

其均衡产量分别为:

qa=a-C0a+2ΔCa3(13)

qb=a-C0a-ΔCa3(14)

因此,企业a,b的利润分别为:

πa=a-C0a+2ΔCa32-ΔC2a(15)

πb=a-C0a-ΔCa32(16)

企业a会选择最佳资源投入量ΔCa2,使其利润最大,有πaΔCa=0,得

ΔCa=25(a-C0a),此时,企业a,b的利润分别为

πa=15(a-C0a)2,πb=125(a-C0a)2显然有πa>πb。

从上面的简单博弈模型分析可以看出,企业通过构建纵向价值链与没有构建纵向价值链同类企业相比,能够有效提升公司业绩。比较可知,以集体利益为目标的总收益大于以个体利益为目标的总收益,实现了公司价值的创造,创造的公司价值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升级、产品的研发、产品质量的提高,最终有利于顾客价值的创造。

二、企业构建价值链绩效提升的不确定性

通过下面古诺产量竞争模型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横向价值链成员合作绩效的提升不确定性。

古诺模型的基本假设是:生产同质化的产品,横向价值链成员的博弈属于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在纳什均衡中,横向价值链成员都选择使自己利益最大的产量作为应对策略。设公司1和公司2的策略是选择产量,得益是利润,它是两个公司产量的函数。用qi∈[0,+∞]表示i个(ι=1,2)公司的产量,Ci(qi)表示成本函数,p=p(q1+q2)表示逆需求函数。第i个公司的利润函数为:

πi(q1+q2)=qip(q1+q2)-Ci(qi),i=1,2(17)

(q*1,q*2)是nash均衡产量,意味着:

q*1∈argmaxπ1(q1,q*2)=q1p(q1+q*2)-C1(q1)(18)

q*2∈argmaxπ2(q*1,q2)=q2p(q*1+q2)-C2(q2)(19)

找出nash均衡的一个办法是对每个公司的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并令等于零。

π1q1=0,π2q2=0

上述两个一阶条件分别定义了两个反应函数:

q*1=R1(q2)

q*2=R2(q1)

反应函数意味着每个公司的最优策略是另一个公司产量的函数,两个函数的交点就是nash均衡q*=(q*1,q*2)。

nash均衡是每个公司以自己利润最大化所作出的选择,实际上,横向价值链成员进行合作,可能存在着比nash均衡更好的收益。

这表明:追求公司自身利润最大化,并不会给整个行业带来最大利润,行业中满足古诺纳什均衡条件的竞争对手数目越多,古诺均衡和横向价值链成员合作情况下的结果差距愈大。单个公司在只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而进行的决策时,横向价值链行业整体利润达不到最优的原因在于单个公司的决策相对其他公司而言产生了负外部经济性。理论上讲,横向价值链成员都放弃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共同追求行业利润最大化,那么每个成员都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利润,实现帕累托最优。因此,横向价值链成员的合作绩效具有不确定性。实际上,横向价值链成员之间必须存在着一种惩罚机制,合作才能由可能变为现实。否则,每个成员就会以自身利润最大化而回到古诺纳什均衡点上。

不仅横向价值链成员的合作绩效具有不确定性,纵向价值链成员之间的合作绩效同样存在着不确定性。近年来,许多企业开展的纵向价值链实践证明了纵向价值链本身在实施过程中有非常高的失败率[2]。根据ohmae的调研结果,大约60%的纵向价值链因为未能实现预期的目标而解体。这些失败的纵向价值链显然未能帮助企业实现公司价值创造。因此纵向价值链尽管具备实现公司价值创造的潜力,然而将这一潜力转化为实际的公司价值创造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相反,企业必须通过对纵向价值链实施积极、主动的管理,保证纵向价值链的稳定和高效率才能确保公司价值的潜在能力得到发挥。[2]为此,许多学者,特别是管理会计和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从不同方面归纳了导致纵向价值链失败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纵向价值链成员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契约充分说明纵向价值链成员的责任、义务和违约情况发生后的应对办法[3]。第二,纵向价值链成员无法有效的监督、评价纵向价值链的所取得的成果,这将导致伙伴间的摩擦和误解的产生。[4]第三,缺乏可实施的契约和其他机制,防范合作中的投机行为。[5]第四,企业由于顾忌纵向价值链可能导致的关键技术和资源的流失对其自身竞争优势的威胁,而未能履行对于纵向价值链的投入。这可能导致纵向价值链不能达到预期的绩效目标而解体。[3]

根据以上分析,企业必须在建立纵向价值链之后通过积极主动的管理措施,降低合作过程中的投机风险,提高与纵向价值链成员的协调效率,才能实现其与纵向价值链成员在公司价值创造方面的功能。基于这一认识,许多学者指出,有效的纵向价值链治理是实现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保证。[6-7]会计领域研究者从跨组织控制的角度强调了纵向价值链治理的重要性。根据Fisher(1995)的观点,组织内部的控制的本质是创造激励组织完成既定目标的条件。[8]Dekker(2004)将这一观点进一步地延伸到了组织间合作的情景当中,认为跨组织的治理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纵向价值链是否能在较低的交易成本和协调成本的条件下实现预期目标。[9]我国著名的会计学家阎达五(2003)也从价值链会计的角度指出了纵向价值链实现价值创造功能的关键在于有效的控制和治理。[10]因此,有效的纵向价值链治理是实现公司价值创造的关键。

三、企业价值链的管理和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企业构建的无论是纵向价值链还是横向价值链,企业的绩效提升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价值链不是自发形成的,必须对企业构建的纵、横向价值链进行有效管理,才能真正创造公司价值。因此,必须在价值链成员之间建立一种机制,促使成员之间得以合作,实现公司价值的创造。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为了使局中人加强合作,必须建立惩罚机制,使不合作的成本足够大,使不合作成员得不失。通过下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价值链成员何时合作,何时不合作。

设贴现因子为δ,pi(t)表示企业i在t期的价格,表示企业利润,则其利润现值为:

pVi=∑∞t=1δt-1πi(pi(t),pj(t))(20)

令π*i:企业i的合作的利润;

πBi1:企业i进行自由市场竞争的利润;

πri:企业j遵守合作定价,企业违背时的利润,

显然有:πri>π*i>πBi。

考虑企业i在时期背离,企业j随之进行自由市场竞争以惩罚i,于是企业i的最佳反应也是进行自由市场竞争。则其利润现值为:

pVri=πri+∑∞t=+1δt-πBi=πri+δπBi1-δ(21)

δ反映了人们对未来收益的看法,δ越大,说明未来收益越重要。δ也表示了博弈双方再次相遇的可能性,δ越大,可能性越大。δ也代表双方的耐心程度。

企业i一直合作的利润现值为:

pV*i=∑∞t=0δtπ*i=π*i1-δ(22)

当pV*i≥pVri时,企业i不值得背离。

δ≥πri-π*iπri-πBi=δ(23)

因此,当δ达到一定值时,价值链成员具有足够的耐心,任何短期机会主义行为的所得都是微不足道的,价值链成员有积极性和动力为自己建立一个乐于合作的声誉,同时也有机会惩罚对方的机会主义行为。那么,δ值受如下因素影响:

第一,价值链的治理机制。价值链成员属于不同的法人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机会主义行为,亦即某一成员可能为了自身利益存在着背叛行为。价值链成员属于不同法人主体,显然不同成员具有不同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企业文化。因此,需要努力去协调不同成员的行为。在价值链成员间建立基于契约的正式治理机制,签定契约,明确成员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监督成员的行为,有利于减少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加强成员间的协调行为。在成员间建立基于契约的社会治理机制,建立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增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相互支撑、相互理解,有利于减少成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成员间的协调行为。综上所述,正确运用基于契约的正式治理机制和基于信任的社会治理机制,使得δ足够大,使得合作的收益大于背叛的收益,亦即价值链成员没有动力去选择背叛和不合作行为。

第二,价值链成员合作目标的一致性。目标的一致性是指企业价值链成员间具有一致的战略目标和愿景。在建立价值链的过程中,成员目标的一致性是选择合作伙伴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良好的价值链成员关系一般都始于一个单一和清楚的战略意愿,很多价值链运行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成员间缺乏可以共享的目标。价值链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可以显著加强成员的合作意愿,提高合作的收益,减少成员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δ足够大,使得合作的收益大于背叛的收益。

第三,价值链成员资源的互补性。正如本文所述,市场竞争激烈使得很多行业的发展正在从传统的一体化格局向专业化分工转变,行业间和行业内的分工日益细化,呈现出所谓的超分工格局。然而,分工的细化使得企业的未用资源和核心能力必须与其他企业的相关资源互补后才能形成真正的产品,使其价值得以最终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否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及时地从价值链成员获得所需的资源与其自身资源匹配。价值链成员资源互补性是指合作伙伴彼此具有独特的资源,其成员间相互合作可以产生比单一企业更多的利润。价值链成员间资源互补性越强,则成员彼此的资源和能力产生良好的结合,更容易实现协同效应。根据基于资源观点(RBV)理论时,认为成员间不同的互补性资源的组合所产生的租金大于资源单独存在而产生的租金之和。亦即价值链成员间互补性的资源的共享能产生额外的租金――关系租。关系租的产生使得价值链成员获得了额外收益。因此,价值链成员间的资源互补性越强,使得δ足够大,使得价值链成员有足够动力进行合作。

第四,价值链成员企业文化的相容性。企业文化的相容性是指价值链成员之间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之间的相似性或相互认同的程度。当企业构建价值链时,成员企业文化相容性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合作的效果。当成员企业差异较大,无法彼此相容时,会对价值链的合作关系造成一些不利的影响。价值链作为一种中间组织型态,与市场和层级组织型态相比,合作关系更注意成员之间的互惠、互利和相互依赖。价值链成员之间只有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工作理念,才能顺利地推进合作进程。相容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成员间融洽关系形成,有利于成员间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和相互信任,减少成员间的机会主义行为,使得δ足够大,使成员间产生更大的合作意愿。

第五,关系专用性资产投资。关系专用性资产是指合作成员之间为发展彼此的合作关系而投资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资产。关系专用性资产与其他资产相比,在成员合作领域之外的其他领域的价值较低,或者说即使关系专用性资产能够用于其他用途,其转换成本较高。因此,由于关系专用性资产投资具有较高的转换成本,短期获得的收益无法弥补成员关系一旦结束该类关系专用性资产价值损耗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促使价值链成员间必须适合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获取持续的收益。价值链成员间持续地进行专用性资产投资,有利于减少成员中机会主义行为发生的概率,使得δ足够大,使得价值链成员的合作持续地进行下去。

第六,市场信息完全化程度。市场信息完全化程度愈高,公司愈能观测到价值链其他成员的一些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观察到其他成员对合作的任何偏离程度,就能快速的对这种机会主义行为进行惩罚和报复,使得对手失去了机会主义的吸引力,维持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七,价值链成员的数目。构成价值链的成员愈多,偏离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有效的合作活动就变的越困难。因为公司数量较多地情况下,个体公司就更多的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其他成员的影响。

参考文献:

[1]D’asprement,C.andJacquemin,a.CooperativeandnoncooperativeR&DinDuopolywithSpiovers[J].americaeconomicReview.1988.1133-1137.

[2]ireland,R.D.,Hittm.a.,Vaidyanath,D.alliancemanagementasasourceofcompetitiveadvantage[J].Journalofmanagement,2002.28(3):413-446.

[3]Kamagarentnam.DoctoralDegreeDissertation[m].GraduateSchoolofSyracuseUniversity.2000.

[4]Segil,L.Strategicalliancesforthe21stcentury[J].Strategy&Leadership.September/october.1998.12-16.

[5]Spekle,R.F.explainingmanagementcontrolstructurevariety:atransactioncosteconomicsperspective.accounting[J].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1.(26):419-441.

[6]Dyer,J,H.Singh.therelationalview:cooperativeStrategyandSourcesof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4):600-679.

[7]tomkins,C.interdependencies,trustandinformationinrelationships,alliancesandnetwork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1.26:161-191.

[8]Fisher,J.Contingency-basedresearchinmanagementcontrolsystems:categorizationbylevelofcomplexity[J].JournalofaccountingLiterature,1995,14:24-53.

[9]Dekker,H.C.Controlofinter-organizationalrelationships:evidenceonappropriationconcernsandcoordinationrequirements[J].accounting,organizationsandSociety.2004.29:27-49.

[10]阎达五,尹美群.价值链会计――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会计思想(上)[J].财会时报,2003,(4).

[11]Dyer,J,H.Singh.therelationalview:cooperativeStrategyandSourcesofinterorganizationalcompetitiveadvantage[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8.23(4):600-679.

[12]BernheimBD,whinstonmD.incompletecontractsandstrategicambiguity[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98.88:9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