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导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0:30

应用化学导论篇1

目前,英语教育界对于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但在如何进行文化导入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很不利于文化导入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将在前人和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化导入的原则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丰富文化导入的理论研究,指导文化导入的实践。

一、已有的对于文化导入原则的研究

我国学者鲁健冀(1990)、赵贤洲(1992)、束定芳(1996)、鲍志坤(1997)、王英鹏(1999)等从教学材料选择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文化导入的原则,大家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相似。这些原则是:实用性原则(或相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或层进的原则)、适合性原则(或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文化导入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阶段性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导入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适合性原则要求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属于主要目的语国家中有代表意义的主流文化,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导入目的注意文化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系统性原则是针对大纲而言的,它要求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阶段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方法以及要求学习者所要达到的水平。这些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材料的选择而言的,它们对选择和编排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

二、教学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原则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也应有整体性的特点。因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原则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总调节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需要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的指导,即有针对教学过程的目的、内容、活动和结果诸成分的系统原则,对教学全过程提供有效的指导。正如苏联的巴班斯基从四个方面所提出的九条教学原则一样,每条教学原则都要按逻辑顺序同教学过程的每个主要环节及其主导因素相符合。这样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就都有调度它以发挥最优作用的原则。以往的文化导入原则虽然可以对文化导入教学材料的选择起指导作用,但从总体上说,是不够完整的,未涉及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本文拟从教学原则的整体性要求出发,针对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提出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有序性原则、对比性原则、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完善文化导入的原则体系,从而有效地指导文化导入的教学实践。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是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最终目标”(曹文,1998)。文化知识的导入只是文化导入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学习者对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它是文化理解的基础。文化理解是指学习者能够以客观、正确的态度看待、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得体的行为方式与非本族语者进行交往。这一原则是由教学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所决定的。当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这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文化理解是国际间交往的桥梁,没有对自身及彼此文化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实现国际间,即不同文化间的顺畅交流。没有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正确理解,英语学习者就不可能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此原则对教学有如下要求:1•在实施文化导入教学时,不应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简单模仿,应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分析和解释等手段使学习者认识到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异同以及异同之渊源和生成的原因;2•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侧重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共情能力(empathy),而不应强调他们对非本族文化的排斥或接受情况。比如,在讲授美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时,就不应以中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为标准去衡量美国人的行为。中国人尊老、敬老,并认为老年人由于经历的事情比较多,阅历丰富,因而在处理问题上,一般经验较年轻人多些。我国的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语“姜还是老的辣”和“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就充分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认识。然而,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老”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老”意味着精力衰退,生存能力降低,因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害怕说老,避免说老,在美国,老年人常被称作seniorcitizens。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态度与中美文化中深层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不同的社会现实等因素有关。因而,在教授这一文化现象时,就不应简单地判定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而应该从一种文化现象的渊源上了解其生成的原因,从而理解其存在的现实。

(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文化导入内容的编排要体现文化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及其系统性;其二是指文化导入的教学活动要结合文化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英语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期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全面理解目的语文化。有序性原则是文化知识本身系统性的要求,也是教学制约于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文化知识像其他科学知识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学习者学习文化知识就必须参照其逻辑顺序,掌握其基本结构,否则,难易颠倒,杂乱无章,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序性原则要求:

1•在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知识内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如价值观体系内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又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如宽泛的文化环境知识和情境文化知识或价值观体系和社会规范之间的相关性;

2•在文化导入内容的编排上,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有序过程。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过程,记忆也要经过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等等。根据学习者智力发展的规律,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的安排要从简单、具体的文化事件到概括性的文化主题,最后才应是对目的语社会的全面理解。相应地,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目标要求也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从以感性体验、感性认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理性认识和理解为主。

(三)对比性原则在以往的文化导入研究中,有些学者将对比作为一种导入方法。本文将其作为一条原则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1•在学者们以往提出的导入方法中,几乎每一种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对比,也就是说对比几乎蕴涵在每一种方法之中,正如陈光磊在其《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文中所说的,“文化背景比较法是其他一些方法运用的基础,具有方法论的意义”;2•文化导入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涉及到至少两种文化,因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或具体的教学过程,都离不开对比,它不仅是导入方法的基础,也是文化导入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正是基于此,笔者将其作为教学原则。首先,选择文化导入的内容要遵循对比性原则。我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的一般共同特点,它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具有正迁移的意义。个性是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各自具有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导入的重点,而共性与个性的确定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比如,在词语文化的研究中,有些学者提出词语文化在两种语言中的分布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或大致相同;2•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同;3•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在一种语言中有内涵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内涵意义(胡文仲,1999)。另外,还有些学者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文化分为四种或五种情况。这些分布情况就是通过对比确定的,有助于我们决定什么需要介绍,什么不需要介绍。又如,有些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导入称呼、问候、道谢和告别等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他们之所以能确定以上言语行为作为导入的重点,也是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的学习者在这些言语行为上易犯文化错误。因此,对比是我们确定文化导入项目的依据。其次,进行文化导入教学要贯穿对比性原则。例如,我们在教授称呼(formsofaddressing)这一言语行为时,就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称呼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其蕴涵的不同文化意义。中国文化规约中的长幼、上下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对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的称谓。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即使是在称呼自己的长辈、上级,在多数情况下,也可直呼其名。称呼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是两种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权势”(power)在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超级秘书网

而美国社会重视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致性”(solidarity)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两种语言在称呼及其他言语行为上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不仅可以让学习者认识到称呼这一言语行为在两种语言中实施方式的不同,而且还让他们明白了言语行为上的差异是深层文化差异的表现,从而使他们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同时,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设法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符合知识学习的规律,又符合文化导入的要求。因为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它以掌握为目的,以应用为结果。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掌握,但是仅有掌握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须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会运用就不能算作真正的掌握,真正的掌握在于操纵知识的力量去行动。杜威的“从做中学”和“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实践出真知”等都说明了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而不给他们提供练习或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他们还是难以获得正确运用文化知识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就像语言形式教学不能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样,单纯的文化知识教学也不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这是过去文化导入的失误之处。过去的文化导入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将文化和交际分割开来,文化导入以文化信息的输入为主要教学形式,结果是学习者虽然拥有很多文化知识,记忆了很多文化事实,但却仍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交际中,仍然会经常地犯文化错误。事实上,介绍和传授文化知识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而传授,而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文化导入中,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学习过程应经历以下四个步骤: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其前因后果,做出解释,亲身体验(曹文,1998)。

比如,在教授中英文化在话题选择方面的差异时,首先应向学习者说明两种文化在话题选择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经常谈论一些诸如家庭背景、婚姻状况、个人收入等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而英美人却把这些情况视为个人隐私;接下来应向学习者解释这一差别是由中国的群体主义价值取向和英美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之间的不同所造成的;然后就要创造条件,利用英语角或在课堂上创设交谈的情景,让学习者练习话题的选择,以巩固他们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运用这一方面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真实的交际奠定基础。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仍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文化导入都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比如如何制定系统的文化导入教学大纲,如何编写既能促进语言学习,又适合文化导入的教材,如何设置更合理的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的课程,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如何在培养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全面发展,达到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如何在跨文化交流日趋多元化的天培养学习者的国际意识,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英语教育界、语言教育界的同仁及关心外语教学的各界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7-10.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9-3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37-45.

[8]束定芳.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1):11-17.

应用化学导论篇2

学案导学方法的基础是学案,因此,教师采用学案导学方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首先要合理的编写学案。学案的设计要方便学生的使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提取出教材中章节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及难点,这样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对重难点进行学习。高中化学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解决,从而将学生的主观性发挥出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讲解原电池的相关知识时,以Zn-Cu原电池为例,教师可以在学案中设计这样的问题,在原电池中,闭合回路电池的正负极是怎么确定的?闭合回路中电子是如何流动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是什么?通过提问,不仅能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还能让学生了解新旧知识的关系,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结构。教师在设计编写学案时,要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如在讲解物质的量浓度时,可以在学案中设计一些质量分数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的知识。学案的编写对整个学案导学方法的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保证学案编写的合理性、科学性。教师在编写学案时,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导学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导学案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预习方案;导学性原则是指编写的学案既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指导,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探究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将教材的知识点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层次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将构建一个了解、理解、运用的循序渐进模式,让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科学的进行课堂引导

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选择合理的教学突破点,根据编写的学案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生动、直观的实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学生能在实验过程中,了解实现现象,掌握规律,分析得出实验结果。学生在预习时,必然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如果教师按照教材进行讲解,就很有可能让学生感觉无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无聊,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几个化学方程式,铜在空气中被氧化其反应方程式是2Cu+o2=2Cuo,氧化铜在氢气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Cu+H2o,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这两个化学方程式中铜元素的化学价都在发生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存在元素化学价的变化。这样能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学生在学习消化新知识时,会对新知识和就知识之间的联系产生疑问,感觉学到的新知识比较杂乱,逻辑性不强,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帮助学生理清新旧知识的关联,让学生在尝试中灵活的运用化学知识。

三、课后练习及评价

课后练习及评价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经过课前学案设计编写、课堂引导教学后,要检测学生是否真正的掌握知识,这就需要通过课后习题来对学生进行检测。导学案习题的设计难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能过难也不能过于简单,习题中要注重应用实例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后练习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性的对学生做出评价,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

四、总结

应用化学导论篇3

关键词:专业硕士;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33-02

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高层次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市场的迫切需求,而研究生培养是向社会提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渠道。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1]。2014年11月在天津大学举行的第八届全国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会议,来自125所高校共计235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就化学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讨论,议题涵盖招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双导师制及论文质量等方面。开展并不断探索改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现代化学工程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工程型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3],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育水平也稳步提高,双导师制、产学研一体化等新型培养模式不断被提出[4,5],但部分院校专业硕士教育存在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模式尚未成熟等问题。本文针对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专业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化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现行的培养体制主要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阶段。研究生入学后首先进行化工专业课程的学习,随后进入实验室进行相关科研工作,企业实践阶段主要针对企业项目解决工程问题。目前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中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双导师制重视程度不够,校外导师指导较少。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学校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但是工程实践机会不多,得不到校外导师的充分指导,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严重影响了双导师制积极作用的发挥,不利于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2.校内外导师缺乏交流,与研究生沟通平台有限。在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以及校内外导师的沟通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部分校内导师只关注研究生的校内理论学习,以完成校内培养为己任,并不重视实践阶段,没有真正做到联合校外导师培养,导致专业硕士的校内外培养出现脱节现象。

3.毕业论文应用性不强,考评体系单一。毕业论文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而全日制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没有与学术性研究生毕业论文区别开,内容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校外导师也没有真正参与到评价体系中,论文的整体质量得不到提高。在研究生学业考评中,学校缺乏对专业硕士创新性科研成果以及工程实践成果的评估和相应的奖励机制。

二、“三位一体”创新型培养模式

研究生、校内导师、校外导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是以体系化教学方法指导全日制化工类专业硕士,以工程实际问题为研究课题,采用双导师制的培养方案,以全日制专业硕士为主体,校内导师针对研究的课题为研究生提供理论指导,校外导师针对课题提出预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能力。研究生在汇集校内外导师的各方面建议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技术方案

并开展实验研究。校内导师根据研究生反馈的实验情况,提供方案指导与技术改进,校外导师根据研究生提供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其进行完善。总的来说,校内导师着重从理论上对研究生进行培养,校外导师则着重培养研究生实践能力,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导师各自的优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1.加强校内外导师协同培养。校内外导师的协同指导,有利于对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准确定位。对于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以化工过程系统工程方向为例,学生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理论研究,在掌握理论专业知识基础上,参与企业合作的研究项目,企业导师给予学生实践指导,同时向学生提出工程中的问题。学生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计算机模拟,设计流程方案,提供技术方案,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向校内导师汇报实践难题,与校内导师共同研究解决,完成企业的工程要求。

2.建立研究生与校内外导师的沟通机制。在教学过程中,校内外导师以及研究生要充分利用现代交流方式,丰富沟通渠道,不仅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还要充分利用e-mail、网络聊天工具、博客、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如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研究生三方可以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即时通讯平台,针对所研究的课题,实时交流讨论并将合理性思路融入到课题研究中。

3.完善专业硕士论文考核及奖励制度。化工类全日制专业硕士所完成的毕业论文应与企业实践相结合,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对论文的考核也要遵循这一原则。如化工类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考核,在专业硕士论文答辩、评阅、审议环节中,严格把关,着重考核研究生的工作量及论文的实用性等,不仅要满足论文的基本要求,还要满足企业的工程要求,贯彻实行双导师制,让企业导师和相关领域专家充分参与进来,通过全面、客观、科学、公正、可靠的评价,提高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

完善的奖励制度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硕士奖励机制,如筹资设立奖学金,奖励在科研以及工程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的研究生,调动参加工程实践的积极性。同样建立导师的奖励制度,定期在学生中进行导师教学评估,将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量与职称晋升直接挂钩,提高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积极性。

总之,要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优越性,加强校内外导师的协同培养,形成校企结合的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教学科研评价体系及奖励制度,不断推进化工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规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国琮,李士雨,张凤宝,等.工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化工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改革的研究与实施”项目成果简介[J].化工高等教育,2006,23(1):8-11.

[2]陈海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培养合格的工程应用型研究生[J].化工高等教育,1990,(4):32-33.

[3]王静,郭文英,郭秀芬.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实验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实践[J].中共化工贸易,2016,(3).

应用化学导论篇4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1],其教学内容和方法也应有别于普通高校。化学作为高职院校化工、食品、医卫类等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一直是沿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验分开教学,实验的开设依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并不完全适用于高职学生的实际和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学生普遍认为化学难学,感受不到化学与专业、就业之间的联系。如何化难为易,变知识为应用,是高职化学教学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化学理论和实验的应用可以解决职业岗位上的许多实际问题,如果将化学理论与化学实验融为一体,实行一体化教学(以下简称“理实一体化教学”),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实验中学习必须掌握的理论,在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后,又可用理论指导实验。这样不仅能降低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据此,我院化学教研室开展对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

2研究目的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心理倾向,是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因此学习兴趣是评价教学改革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2)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否迅速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实际能力,所以知识的实践应用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的根本。(3)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校获取的知识和技能是有限的,许多新知识和技能要靠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主动学习。要保证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1],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研究过程

3.1主要做法

3.1.1教学内容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按“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选取教学内容[2],淡化纯化学理论,加大实验和应用比例,将教学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即基本操作技能、基础知识、基本应用。

3.1.2教学方法在三大模块的教学中,分别以“模仿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实施学中用,用中学,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3.2实验对象实验班:2010级药学1班,按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授课。对照班:2010级药学2班,按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分开的教学模式授课。

3.3研究方法在教学中,尝试应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为本课题研究提供文献佐证。(2)案例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上公开课,对教学效果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他人评教[3]的方式集中讨论研究,对教学方法不断改进,总结出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实施的方式方法。(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教学相关信息。(4)访谈法。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做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映。

3.4教学实践

3.4.1边做边学———模仿学习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是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1],所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学习的第一阶段,先进行基本操作技能模块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常用化学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学会运用基本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重结晶、萃取、蒸馏、分馏等是物质分离或提纯最常用的方法,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上也是非常实用的技术。以往此类实验是纯化学实验,缺少相应理论知识的支撑,学生做实验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操作也不够规范。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后,教师将实验所涉及的必要理论融入实验,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实验操作是引导学生如何做,规范每一项实验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基础,以模仿学习的方式为主,强调操作的规范化,知识与技能的内化、迁移、应用。对于重结晶实验涉及的实验的用途、原理、适用范围及仪器的操作要领,首先要进行课程设计[1],再把整个实验分解成所需的各项技术,如仪器安装技术、滤纸折叠技术、液体倾倒技术、脱色技术等,按演示、模仿的教学模式逐个训练,边讲边做边学,循序渐进,最后设置某一具体实验任务重新整合这些实验技术,突出实验的实用性和应用。如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某一物质,让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落实和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3.4.2先做后学———发现学习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再将教学重点转移到理论学习上来,在学习的第二阶段,进行基础知识模块的教学,这部分内容过去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用验证性的演示实验辅助教学,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后,主要是引导学生用实验来发现问题,运用发现学习[4]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自主建构知识、学会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5个环节:①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②教师围绕主题提出问题;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讨问题;④学生通过归纳总结消化问题;⑤解答或解决问题,以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如在缓冲溶液的教学中,先安排学生完成“缓冲溶液的配制和容量的测定”实验,当学生发现缓冲溶液的pH不会因加入少量酸、碱、水而发生明显变化时,提出问题:①什么是缓冲溶液?②缓冲溶液为何有抗酸、抗碱、抗稀释作用?③哪些物质混合可组成缓冲溶液?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答疑、解惑。在学生基本理解教学内容后,教师围绕主题进行知识构建,对学生习得的理论知识进行归纳小结,根据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将发现的知识纳入相应的认知结构中(如缓冲溶液在调节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答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3.4.3先学后做———体验学习按“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应用为根本”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1],在学习的后阶段,即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理论和技能后,教学内容必须加大与岗位实践活动对接的力度,强化学生职业意识,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为此,我们增设了基本应用模块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验学习,通过体验性教学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5],用具体的实验项目或任务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学生用理论指导实验和实验后的反思。我们把教学过程分为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项目、任务或案例)、学生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学习体会和总结4个环节,其中项目内容的选择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定———以职业岗位活动或培养职业能力的需要为依据,提炼出典型的工作任务并转化为学习项目,让学生体验学习,内容包括物质的鉴定、成分分析和制备,如阿司匹林的制备、纯化及含量测定等;二是学生找———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企业、市场或生活中寻找与未来岗位相关的化学问题,报告给老师,确定实验项目,如食盐中碘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等。教学的前两个环节安排在课外进行,教师用问答题的形式编写自学提纲,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外自学;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借助教材、互联网、文献等资料自行构建相关理论知识,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审查,提出指导性建议,再进行实验。组织实施环节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不断修正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并完成实验任务。学习体会和总结环节是对实验过程中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得到优化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报告。

4实验结果

(1)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影响。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我们对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水平作了3次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续增长,其中,学习兴趣高的学生由学期初的6%增加到28%,而学习兴趣低的学生则由学期初的52%下降到8%。(2)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开学和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考试,其中期末考试试题是从化学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3)理实一体化教学对学生化学技能的影响。布置具体的实验任务,对学生单个考核,按语言表达能力及准确性(10%),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性(50%),实验操作技能的熟练程度(10%),实验效果(20%)和科学态度(10%)5项综合评分[3],对考核成绩的统计结果见表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班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班,我们认为:理实一体化教学较传统的理论与实验分开教学有以下优势。(1)整合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兴趣。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整合为一体,边学边用。不仅可以避免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授课可能会出现的重复教学,而且实验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理论又能指导实验。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同时进行,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解决当前化学课时少而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实用性。(2)变被动听为主动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行化学教学大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用实验来带动教学,学生会因实验需要而产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动力,使课堂教学从学生被动听讲变成教师积极引导。(3)变实验为实践,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现行的高职实验课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的目的主要是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没有突出化学实验的应用性。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把实验设置为具体的项目或任务,用实验来创设与真实职业活动情境相同的教学情境,能给高职学生一种身临职业岗位的体验,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践环境中,运用化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岗位中的问题,把化学实验转变为化学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实践,学生的职业技能也能得以提高。

5问题与对策

5.1课前要充分准备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课和实验课合二为一,有可能会加大授课的难度和容量,故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5.1.1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必须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理念,设计的重点和关键是项目或任务的设计,设计思路可从3个方面考虑,首先要根据专业实际或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本次课堂教学的目标,基于职业行为设计出任务或项目的具体内容;确定任务或项目后,要详细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对怎样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怎样组织、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都要作通盘考虑和统筹安排;最后要选择任务或项目的素材,如案例、新闻背景、化学史、实验等,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化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1.2亲自动手实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验不是验证性实验,准确地讲是应用实验手段和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训项目,特点是内容新、任务重,所以,授课教师要协同实验教师准备好实验仪器和药品,以保证学生实验能顺利进行;教师要亲自完成实验的全部操作,以便了解实验所需时间及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做到在教学指导时心中有数。

5.1.3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尽可能将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合为一体,因为多媒体技术及其课件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如实验仪器的用途、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理论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可用powerpoint、authorware、Frontpage等软件制成多媒体课件,既可节省板书时间,又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对一些难懂的有机反应历程和复杂的分子结构可用Flash、3DStudiomax等软件制作成动画课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2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一体化教学使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自主操作、相互协作、自由讨论,但这也会给组织教学带来难度,如果不注意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

5.2.1处理好教师“讲”与学生“做”的关系教师“讲”主要集中在教学引入和知识小结上,其中教学引入是要站在学生职业岗位的角度,提出实际问题[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归纳小结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易记,尽可能精简讲授内容,压缩讲解时间,把更多的学习时空留给学生“做”,坚持以“做”为主,以“讲”为辅的原则。

5.2.2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在教学中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适时、适度指导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如果指导过度,学生会失去自主探索问题的机会,失去学习的主体地位;若指导不到位,学生可能会产生畏难情绪,失去探索问题的欲望。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时要掌握以下4项原则:(1)整体性原则:教师要全面关注每一组和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及时发现并指出问题,保证教学有序进行。(2)启发性原则:教师的指导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在发现学生实验确实有困难时,才去“扶一把”,尽可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3)探索性原则:学生提出的不同实验方案或见解有对有错,教师不应立即肯定或否定,最好是提供条件,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如物质的检定,学生会提出多种方法,教师就提供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己实验并得出结论。如果学生有疑惑,教师要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做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护学生的创造力。(4)鼓励性原则:坚持多从正面评价学生,即使实验不成功,也要从中找到闪光点,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树立学习的信心。

应用化学导论篇5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郑州450011)

【摘 要】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以大学生网络舆论为镜,在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的同时,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缺陷,进一步优化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互促影响

作者简介:郜军艳(1988—),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硕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助教。

0 引言

大学生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对于一切感兴趣的社会生活领域、社会公共事务尤其是校园公共事务所产生的一切意见、愿望、态度、情绪、期待、评价和想象的公开表达,是多种主导性社会意见的集合体。

随着网络力量的发展,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事业的发展受到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的制约和影响。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与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正呈现日益加强的趋势,因而,研究探索如何运用大学生网络舆论,推动高校管理服务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1 大学生网络舆论及其教育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论具有与其他社会舆论不同的特点,即信息传播速度极快,对校园群体性事件反应迅速、影响面广,如果控制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网络舆情煽动性强,控制难度大;网络舆情难辨,容易造成学生群体的盲从与冲动。

一方面,大学生网络舆论,必须加以有效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是指在遵循网络舆论自身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舆论反映的大学生对学校和社会的意见、情绪和态度,设置符合大学生心理诉求和社会知觉的相应议程,回应大学生的合理诉求,缓解大学生的不满情绪,解答大学生的疑惑,疏导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合理应用各种方法和技巧达成大学生态度向积极方向改变的过程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方面,相关学者研究较多,本文不再赘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应注重符合高校教育精神和人文理念,而不能采取极端化手段,片面追求“一种声音”。

另一方面,通过大学生网络舆论,反查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漏洞;以大学生网络舆论为镜,监督完善高校事业发展,是高校行政管理极易忽视的。根据大学生网络舆论,通过统计分析等手段,优化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利于高校长远发展。

2 结合大学生网络舆论,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大学生网络舆论代表了公众相对一致的某些态度与观点,对于高校不仅具有监督的作用,而且直接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新形势下,对于大学生网络舆论阵地,高校不能被动地接受,而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应对与解决,以师生为本,致力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2.1 畅通大学生问题反馈渠道,建立和完善表达机制

舆论环境的变化使高校“教育、管理、服务”的职能受到了充分的考验,并强化了新时期高校文化的人本特质。高校一方面应“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强调个体的“个性化”。这样以来,构建上通下达的信息传导体系,正确把握网络舆论真假缘由与发展势向,及时权威真实情况或问题解决方案,持续关注网络舆论变化,并以此为监督,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2.2 加大校务公开力度,提高高校管理部门、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

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宣泄情绪等现象很大程度是由于校园信息的不完全或不对称引起的。基于此,高校管理部门、教师应加大校务、教学等信息的公开力度,引导学生对学校、教师予以正确认识,提高行政管理部门、教务教学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水平。校务公开是引导大学生网络舆论、纠正大学生认知偏差的一项根本措施。

2.3 提高高校服务意识,提高学生满意度,建设和谐美丽校园

众所周知,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但是,新时期以来的大学生知识诉求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被服务”意识也逐渐增强,大学生认为学校应尽可能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氛围,由此而引发的网络事件不胜枚举。因此,高校应转变认知,将服务意识充满到教育、管理工作中,提高学生满意度,构建和谐美丽校园。

2.4 第一时间平稳舆论危机,建立校园突发事件舆论应急和事件处置机制

面对校园突发性事件,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信息是化解舆论危机、赢得学生甚至社会理解和宽容的第一道屏障。举例:2003年2月25日,清华北大两校食堂同天发生爆炸,信息迅速传遍国内外,北大校园网在一个小时以内就播发了来自校方的权威信息,宣布两校共有9人在爆炸中受伤,并通过BBS张贴了相关信息,各方恐慌情绪很快安定,校内校外舆论趋向平稳,常常与突发事件相伴生的流言四起、谣言肆虐、小道消息漫天飞的景象并未出现。此突发事件的处理,北大正是通过网络的积极引导,使舆论朝着有利于将危机转变为转机的方向发展,促成健康、积极的主流舆论的形成。

当然,平稳舆论危机的同时,高校应抓紧调查事件发生原因、控制事件恶化发展并落实解决事件及相关隐患,构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高校应急事件处置机制,切实有利于解决各类校园突发事件。

2.5 利用新媒体,掌握舆论主动权,建立校园舆论发展的“参考系”

目前,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大学生利用微博、微信、易信等新媒体平台个人公开言论,其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个体化与社群化,自由性与参与性等特点,增强了大学生的校园主人翁地位。为发挥高校主导地位,引导大学生正确舆论,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甚至个人,应利用新媒体平台,及时权威信息,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真正建立校园舆论发展的“参考系”,以大学生舆论为镜,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的同时,引导舆论。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大学生网络舆论亦是如此。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身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高校应以符合形势要求的教育精神和育人理念引导、提高大学生的事物认知能力,正确引导大学生舆论态度;另一方面,高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应运用辩证的哲学思想和发展的观点,正确看待分析大学生舆论内涵,查找问题根源,并通过设计管理制度、改进技术设施、引进专业人才、完善服务机制等手段,全面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只有这样,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才能得到长远发展。

本文研究过程中,未能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来对大学生网络舆论与高校教育管理服务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化分析,有待在后续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葛晨光.做好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广角,2009(12):54-55.

[2]邱启照.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探析[J].大学教育,2012(10):16-18.

[3]汤桂香,王小飞.论高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与和谐校园的建立[J].云梦学刊,2006,27(3):123-125.

[4]张沛.论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D].中国政法大学,2010.

应用化学导论篇6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法;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20-02

《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计算机基础不足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容易迅速的理解该课程中涉及的概念,不易迅速的掌握课本中所说的技巧。模块化的教学思路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适合技能培训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以循序渐进的理论教导为教学方法,而是把握illustrator平面设计的整体教学目标,以模块性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次研究将说明基于“模块化教学法”的《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1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思路

在传统的软件教学中,教师会从基本原理开始引导学生学习软件知识。以平面设计为例,过去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了解RGB颜色、CmYK颜色、Lab颜色。对于缺少计算机基础的学生来说,要理解这些颜色模式非常困难。单从理论来说,学生难以理解以上的模式有哪些差距,为什么在平面设计中要了解该类模式。应用模块化的教学方法,就是打破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界限,改变只有先学理论知识才能开展项目实训的教学方法,直接让学生实训。在实训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摸索掌握理论知识。

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颜色模式来说,在模块化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先告诉学生颜色模式的理论,而会直接引导学生绘制图形。教师可引导学生先绘制矢量图形,再引导学生绘制像素图形,让学生通过放大缩小图形了解到矢量图形与像素图形的本质区别。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绘制RGB图形,再将图形打印到打印纸上,让学生从实践中了解到RGB颜色混合的原理与CmYK颜色混合的原理。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中,会摸索出钢笔的用法、学会调整笔刷、学会应用橡皮擦等工具。于是,学生一边学习了颜色模式的概念,一边学习到了平面设计软件面板、菜单的用法。

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实际上就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平台,给予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学生要在实践的过程中自由摸索,这种高自由度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中,教师会先花大量的时间讲述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待理论知识告一段落,再让学生实践,当学生学会灵活的应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以后,教师再教新的理论知识……这种循环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为学生难以迅速消化大量的理论知识,导致容易忘记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待学生开始实训后,常常找不到实训的要点。如果教师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教师就可应用全新的教学方法,比如项目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练习法等。

比如以教师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完成一张拼图任务。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中,要学会应用钢笔等工具绘制矢量图形、从其他的图片中抠出需要的图形作背景、应用软件菜单修正图形等。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当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了项目任务以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喜欢的项目,学生在完成新的项目任务中,能熟悉软件工具的用法、在设计平面图形的过程中,设计的激情能被激发。

3应用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训效果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会把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当学生能完成教师给予的案例任务以后,教师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实际上此时的学习学习的成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据调查了解,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走向职场以后,常常碰到以下的求职难题:用人单位觉得学生仅仅只是掌握了知识,却不能熟练的应用工具,于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请这类学生;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只会应用平面软件的工具,却不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由于用人单位觉得学生欠缺实践经验,因此不愿意聘用该类学生;用人单位觉得学生只会机械式的制图,不会创意设计,于是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这类学生。

模块化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重视实训效果的教学方法,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练习、项目任务以外,还要引导学生了解到用人单位的需求,直接以用人单位的需求为标准,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如果学生不能按企业的要求完成项目任务,即项目完成失败。

在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中,教师常常忽视引导学生理解企业要求这一环节,而在模块化教学中,它非常强调实训的效果,教师必须以企业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平面设计软件应用的技巧、高效地完成项目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突出设计创意。

4总结

教师应用模块化教学法法引导学生学习《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建立知识与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能让学生从实践的角度,应用跨知识点的方法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技巧,完成项目创作任务;能用复合的方法评估学生学习的成果,令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企业的要求。模块化教学法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平面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迅速的掌握《illustrator平面设计》课程的知识。

参考文献:

应用化学导论篇7

关键词:权变理论行为理论外部环境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等的发展,组织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的复杂,组织该如何面对这种迅速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摆在许多企业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此,重新审视权变理论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效益和增强管理的有效性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权变管理理论的历史渊源和兴起的原因

(一)权变理论的历史渊源。

虽然说权变理论是20世纪70年形成,到80年代达到顶峰,但是并不意味着权变理论的原则在这个时候才有的。事实上关于权变理论的管理实践,自古就有之。例如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主张:“因材施教”,并且这一思想对我国现在的教育仍然有很大的影响;在军事上对于权变原则的应用也很多,著名的军事思想家孙武在《孙子虚实篇》写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特别强调将领指挥战争要“因势利导,因变制胜”。在国外也有很多关于应用权变原则的鲜活的例子,甚至在基督教的世界里,“圣诞老人”也有一句名言——为了让每个人都高兴,我会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帽子。

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权变理论中权变的原则自古就有之,也许人们在应用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或者是不自觉地,但毕竟给现在的权变理论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权变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1、上个世纪50、60年代的美国,石油危机、经济动荡和政治的骚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对西方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所处的环境瞬息万变。但以往的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等,主要侧重于研究如何加强组织的内部的管理,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关注则很少。这些理论在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这给权变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时代背景,也起了促进的的作用。

2、在20世纪60年代很多的学者发现要找到一个万能的适合任何组织的领导风格类型和领导行为方式都是不现实的。

3、领导风格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表明,不同的风格都有不同的适用条件,在一种条件下有效的领导方式,在另一种条件下不见得有效,也就是说领导的有效性有赖于情景因素。

4、行为理论是在世界发展相对平缓且可预测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很难反应当今世界变化极快的现实,一些研究者认为有效的领导者应该表现出发展导向的行为。

5、近年来的跨文化研究发现,文化是影响领导行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为文化的差异会表现出不同的领导行为。

(三)权变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是在以上原因的作用下,美国的管理学家卢桑斯(fredluthans)于1973年发表了《权变管理理论:走出丛林的道路》一文,三年后又出版了《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这标志着权变理论的形成。这种理论从系统观点来考虑问题,其基本思想是,管理的方式和技术要随着企业或组织的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一是系统性。权变理论认为管理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整体,考虑问题时不但要了解组织内部的机制,而且要分析组织系统与外部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二是实证性。这就是通过管理实践检验理论,同时把实践研究的结果变成方法,以促进更有效的管理。三是多维性。权变理论认为管理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对不同变量的组合也必须采用多维分析技术,对不同的管理理论加以灵活应用。权变理论力图将各种管理理论统一起来,并将各个管理学派的优点加以综合,构筑通向实践的桥梁。

二、权变理论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研究成果

在权变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理论,如:坦南鲍姆的领带行为联系带模式;菲德勒的随机制宜的领导理论。还有赫塞赫布兰查德所提出的情景领导理论,在此值得特别提一下:这种理论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他们认为下属接纳或者拒绝领导者,直接影响领导的有效性,因为领导者无论做什么其效果都取决于下属的活动,因此领导的风格,领导的行为应当适应下属的“成熟”程度。“成熟”程度主要是指个体完成某一具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领导的行为应当随着下属的“成熟”程度作相应的调整。当下属的成熟度较低时易采取集权的领导方式;当下属的成熟度较高时宜采用分权的领导方式来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

另外通过深入的调查我们发现,有两个概念贯穿于大多数理论之中,这就是“任务”和“人员”。这两个概念常常被表达为不同的形式,但其实质意义是相同的。另外人们还经常使用一些中间变量,如工作的结果化程度,群体规范,下属的士气等等。了解这些对于我们更好地应用权变理论很重要。

三、各种领导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领导理论在20世纪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先后出现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等。每一种理论的出现都是对前一种理论的借鉴吸收、批判继承的结果,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领导内涵深入认识的结果。由于行为理论同特质理论一样都没有考虑情景的因素,也就只获得了有限的成功,一些研究者认为有效的领导应该表现发展导向的行为,因此权变理论营运而生。这种理论对前两种理论进行了批判地吸收,认为有效的领导不仅取决于领导的特性及其行为,而且取决于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以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理论的发展是在批判和继承的关系上螺旋式进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一个企业和组织中,并不是只存在一种领导理论的,很多时候是好几种理论并存的,几种理论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领导理论,方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对权变理论的评价

(一)权变理论的不足。

权变管理理论对以前传统的管理理论的认识存在误解:权变理论认为传统理论往往寻求“所有条件下惟一最好的方法”,对此,著名的管理学家孔茨作出了解释,他指出:有经验的管理者都知道在实践中要根据特定的环境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的道理,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在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最好的方法。具体看一下权变理论所存在的不足:

1、权变管理理论有保守主义的倾向。

虽然权变管理理论看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管理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影响。但却更多的是强调人对外部环境的被动的适应和顺从。忽视了组织中的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人毕竟是具有高级智慧的,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环境的变化作出一定的预测,从而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2、权变理论的分析框架过于简单。

在权变理论的分析中,设定了“环境变量”和“管理变量”等参数,也就是说如果同样的某种环境条件,那么采用某种管理技术和方法比其他方法能更有效地达到目的。但这种分析对现实的分析过于简单,现实的情况要复杂的多。

(二)权变理论的积极意义。

尽管该理论存在不足,但作为一种后起的理论,其积极意义是不可否认的。

1、使人们关注外在环境的变化。

以往的理论更多的是关注企业内部的管理,而权变的理论则把人们的视角转到了组织的外边,使领导者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领导模式和策略,从而达成组织的目标。

2、权变理论使管理更加规范化。

正如我们在前面论述权变理论的历史渊源的时候所述,关于权变的原则自古就不缺乏,但人们在应用的时候大都是无意识的。但权变理论的出现使这种权变的原则变成可以被传播、理解和接受的管理理论,也使管理者的管理活动更加有效率。

当然权变理论最大的意义就是它适应了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环境变化日益复杂的大背景,要求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灵活决策。

五、权变理论在现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权变理论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1、权变管理理论明确要求管理者应根据组织的环境去采取相应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的企业不顾本企业自身的特点,盲目地追赶潮流,大搞企业的流程再造,匆匆忙忙的建立什么学习型组织,甚至有的企业生硬地“造文化”,结果不但没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当初的初衷相去甚远。

2、权变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不足现象。

同上面的现象形成一定对比的是,很多的企业面对外面瞬息万变的环境,却关起门来搞发展,全然不领会外面的世界如何的发展变化,其结果很可能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企业本身的原因外,还因为对管理理论的重视程度不足有很大的关系。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目的,希望同过对权变理论的重新审视能引起更多的组织和学者对该理论的重视。

(二)领导者要在领导活动中锻炼权变能力。

权变行为是一种具体的领导实践活动,权变艺术只有经过较长时期的实践锻炼,才可能被掌握并逐步提高其运用水平。正如詹姆斯•库泽斯(jamesm..kouzes)与巴里•波斯纳(barryz.pos2ner)在《未来领导者七堂课》中所说:“领导者只有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不断锻炼与实践,最终才能将愿景和价值观实现”。掌握权变艺术,纸上谈兵是行不通的,想一蹴而就只会欲速则不达。总之,领导者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确立权变的观点,权衡选择自己的领导方式,真正成为一名成功的领导者。

参考文献:

[1]任浩.公共组织行为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版.

[2]邹文娜、胡晶晶.权变管理理论初探.科技与经济,2006年第19期.

[3]魏延军.权变管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版.

应用化学导论篇8

关键词:合成氨;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7-0039-03 中图分类号:C-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设计以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反应原理(选修)》第2章第4节“化学反应条件的优化――工业合成氨”为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前三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的速率”的延续,是对前三节知识的综合应用。合成氨工业对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和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是重要的化学工业Z--,同时氮气、氢气合成氨的反应也是一个学生熟悉的、典型的平衡体系。本节以合成氨反应为研究对象,有利于学生应用化学平衡理论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尝试综合选择化工生产的适宜条件,从而体会化学理论的学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2 学情分析

2.1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

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都达到了较高的层次,他们正从习惯于感性思维、形象思维向更加关注理性思维、抽象思维转轨,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使他们的认识从直观的体验和想象上升到理性的思维。

2.2学生的学习方式

经过高中一年的训练,学生善于质疑、主动思考、积极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已基本养成,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已有较明显提高。

2.3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平衡理论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3 教学目标

3.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如何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了解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分析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体验实际生产条件的选择与理论分析的差异。

(3)通过对合成氨适宜条件的分析,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合成氨适宜条件的研究选择,学会把握主要矛盾、统筹兼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在运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从多方面综合思考问题的意识。

(2)认识化学反应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对化学反应价值的认识,从而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4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2)了解应用化学反应原理选择化工生产条件的思路和方法。

5 设计思路

根据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确定的教学目标,先让学生就合成氨反应的热力学、动力学问题分别进行讨论,再综合考虑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因素,对合成氨反应的适宜条件进行选择。在讨论时注意问题设置的难度,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对反应转化率的探讨只局限在定性分析的水平上,而对于化学反应速率的研究则从半定量的角度进行。

我把本节的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①分别利用学过的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②综合考虑合成氨生产中动力、设备、材料、生产效率等因素,寻找工业合成氨的优化生产条件;③展望合成氨的发展前景,拓宽学生的视野。

6 教学过程设计

7 教学小结与反思

(1)本教学案例中教材分析与处理合理得当,教学目标设定全面,教学步骤设计精细,教学程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化学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两个维度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注重科学方法的引导。让学生通过教材中提供的“交流・研讨”展开讨论,使学生深刻体会化学理论的学习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

(2)本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训练为主线,把合作与探究结合起来,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探究的兴趣和热情,较好地落实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应用化学导论篇9

关键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硕士论文质量思考

我国《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中指出:将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特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是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及安全监管等方面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是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食品产业为宗旨,为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本文试图分析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完成的学位论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讨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1.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中存在问题

1.1选题缺乏应用特色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是为了培养企事业单位和管理部门从事生产、开发、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但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学位论文选题来看,大部分仍是是以学术型研究为主。其原因是大部分导师具有较多的研究课题,但具体实施人员不足,因此需要专业型研究生参与并通过学位论文来完成,使得对其论文的指导仍偏重于学术指导,不少论文仍沿用了学术学位论文的选题标准,直接造成了应用型研究生论文的过于学术化。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大多由校内第一导师直接决定,研究生负责论文的实施过程,而校外第二导师多数仅作为一种形式,很难对研究生论文的完成提供足够的建议,因此造成论文缺乏与食品生产、新设备研制与开发、技术推广和管理实践问题的有效结合,无法体现出专业型硕士注重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此外,部分(在职)研究生所从事专业与目前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对口性不强,也造成了其对整个论文深度把握不够,内容缺乏生产应用特色。

1.2研究手段相对缺乏

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内容来看,其研究手段多数相对简单。论文中对技术指标的主观评价方法(如感官评价法)应用较多,而化学分析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应用较少;应用常规手段进行理化指标分析的内容较多,利用先进仪器或方法揭示内在科学规律的研究较少。由于研究手段相对缺乏,造成论文研究内容水平较低,即使部分研究内容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但不少成果的认知度却大大逊于学术型论文。

1.3工学矛盾影响论文质量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非全日制研究生,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原单位边工作、边学习,其既是工作人员又是学生,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个特点使得研究生有机会直接接触实际,进行论文研究及撰写工作,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工学矛盾。目前,食品专业学位在职研究生主要来自质量及卫生检测机构、食品加工企业、科研与教学单位,他们大多是原单位的技术研发、工艺控制或教学科研骨干,在读期间其经济利益、职称晋升等与原单位紧密挂钩,因此在完成论文同时,还得承担本单位的工作任务。当工作需要时,学习便成为次要,因此较大的工作压力严重影响了学位论文的质量。

1.4论文整体质量较差

文献综述能力不高。(1)整段摘录,明显缺少对文献内容的整理与再吸收;由于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风格迥异,整段摘录造成语言可读性较差、表达突兀,且存在剽窃之嫌。(2)文献表述不当,歪曲原文报道内容,片面追求、夸大本研究的新颖性及原创性,缺乏严谨的学术性。(3)文献现状把握不清,无法全面表现该方向的研究进展、存在问题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技术等。论文规范性较差。学位论文和科技论文都有规定的形式,便于交流和保证论文可读质量。但部分专业学位论文存在繁简不当、重点不突出;大篇幅文献综述充数、研究内容过少;图表、文字编排不当,引文不规范等。论文内容提炼不够。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注重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即使很多论文结果具有较高实践意义,但对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发现和提炼不够,除单纯地描述实验现象、罗列数据之外,较少从理论上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探讨,较难做到以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

2.提高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硕士论文质量的几点思考

2.1加强导师团队建设,充分发挥“双导师制”作用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导师队伍的建设,着重考察导师生产实践能力,遴选应打破单位和地域限制,注重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从企业选聘生产一线人才、从社会上选拔优秀实践兼职导师。导师素质和责任心是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导师在学生选题及论文指导上,可坚持指导方式上的“双导师制”,即由校内导师根据食品企业生产实际情况,在深入了解加工技术和工程管理方面实际需求的同时,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选择既紧密联系生产、又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并尽量与导师学术专长和研究方向一致。校内、外导师与研究生定期沟通,商讨选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研究方案等;建立校外导师对食品专业学位论文的实际指导机制,发挥校外导师实际生产研究的优势。

2.2加强研究生培养环节的监管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论文研究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方面对论文质量的监督和促进作用。(1)课程设置管理。着重体现学科间的渗透性、融合性及跨学科性,加大方法论课程和选修课比重。(2)教学方式多样化管理。改善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3)督导管理:成立督导组对导师教学进行检查,同时发挥研究生的评教作用。(4)加强实践管理。积极联系研究生培养基地,增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实现学位论文研究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5)由导师团队参加研究生的论文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实践指导及答辩环节等,严格对照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检查落实,防止培养环节形式化。(6)研究生管理实行“弹性学制”,以学分制为基础,依据学习情况实行弹性学制,鼓励潜心做应用型、高质量学位论文。(7)研究和实践定期汇报。要求学生每月(或每周)写出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定期与导师交流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8)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引导研究生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摒弃学术不端行为。(9)研究生日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减少管理环节,不断提高管理效率。(10)研究生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所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3严格把关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研究生多数在单位独立完成论文,其开题报告在此后的研究工作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因此绝不可走过场,必须严格把握选题、开题报告关。研究生在开题前,必须查阅大量文献,并进行必要的预备试验,并针对性的进行生产实地调查,明确研究重点。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明确研究方向、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基础上,由导师协助制定出课题研究方案及路线,编制出较为完善的开题报告。开题检查应邀请校内外(5名以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智慧和经验,集思广益,对选题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实现措施及计划作出分析、评判,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选题在原有基础上更趋于科学和完善。开题检查组重点审核论文选题内容的实际效果,是否符合生产实际需求,是否具有实践普遍性等,避免因选题不当导致论文难以如期完成、工作盲目和简单重复现象的发生。

开题报告后,研究生正式进入论文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任务重、难度大、问题多,因此,学位论文中期考核是保障学位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首先,要求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时间,应在完成论文开题后的半年左右进行,研究生必须按时提交论文中期研究报告。中期考核的实施由所在院系具体负责,组成评价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进展、阶段性成果、存在问题、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等进行评价,考核成绩计入研究生档案。建立严格的中期检查制度,有利于学科组及导师及时发现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控制实验进度,把握课题研究方向,又有助于研究生及时总结和分析前段时间的研究情况,明确以后的研究方向,对于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保证具有承上启下作用。

2.4严格审核学位论文质量

对于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学位论文的质量审核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论文规范。论文的外在质量即论文格式的规范性,规范的学位论文格式要求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论文封面、扉页、论文使用授权说明、中英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参考文献、致谢、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及附录等部分;此外,要求论文表述条理清晰、文笔流畅、书写格式及引用规范等。(2)论文选题。要求应来源于生产实际,重点针对食品加工、贮藏及运输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一定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3)文献综述能力。要求具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能够反映本方向或相关领域最新理论和应用情况,且具备较强综合分析能力。(4)研究方法和手段。要求论文体现作者较为全面掌握论文选题所涉及的科学技术的现状,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所研究的问题。(5)研究结果效益。要求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创新性,产生一定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或是有潜在应用价值。(6)论文必须是基于一定工作量的实验研究或调查研究,综述性论文不得作为学位论文。

2.5改进论文盲审方式及评价标准

专业学位论文盲审专家遴选应在相应领域内领先的教授、副教授中选择。盲审专家初步确定后,可由研究生管理部门与相应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联系,征得专家同意后,最终建立盲审专家库,严格杜绝论文评阅过程中的人情现象。论文评阅意见书中应附带一个量化详细的评分表,确定若干个评分指标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并提供文字表述的评审意见。这种方式既能对论文的优缺点给出全面准确的评价,又方便对多篇学位论文进行横向比较。

3.结束语

食品加工与安全领域专业学位加入我国学位培养体系以来,极大推动了我国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对于该领域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改善,需研究生培养部门、导师、任课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为研究生提供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和现代管理模式,加强对农业推广硕士的规范化管理,进而推动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不断向前发展。

基金项目:浙江海洋学院研究生教学项目“双导师制与校外基地对研究生能力提高的研究”(11131064111)。

应用化学导论篇10

【关键词】高中英语;探究;任务;表达

倡导运用合作体验、实践活动、情景互动等方式活化教学认知过程,使得课堂教学更有情境趣味,便于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探究中强化理解感知。突出思维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交流,一方面,对活化课程资源和活跃课堂教学情境起到一定外化推动作用,便于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中主动探索;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合作探究中主动发现问题,生成敏锐语感和丰富思维方法。

一、同桌对白,查漏补缺

设置一定的导思问题,鼓励学生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相互表达,让他们在主动查漏补缺的过程中互通有无。运用同桌对白的方式引导学生沟通,能使得课堂教学更有生本主义和人文化,更利于学生主动接受。

同桌对白的运用,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表达机会。如,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七第一单元Livingwithtechnology的“ReadingBtVandaudiodevices:areview”阅读指导时,可结合“Readinga”问题,建议学生就“DoyouknowaboutthehistoryoftVandaudiodevices?”和“whatdowegetfromtV?”引导学生从电视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价值意义主动进行对话沟通,让他们在认真梳理相应的知识要点中获得深度感知。结合学生的对话,可建议学生在交流中主动提出自己的各自想法,让他们能够围绕“thedifferentproblemsofthearticle”主动摘录筛选相应的表达信息。

结合学生的对白不同,可引导他们就各自的疑难和问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梳理相应的认知难点。结合学生的对白,可引导学生在发现共同问题的同时主动提交相应的学习小组,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进行探究。关注学生的不同发现,多建议他们根据阅读理解主动摘录相应的问题,形成深刻感知。

二、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发挥群体的学习力量和智慧,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深化理解,更利于他们在主动转变认知思维方法的过程中深化理解。小组讨论运用,能使得学生在彼此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深入总结反思,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独特认知。

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支持学生相互沟通,利于他们在群策群力的过程中产生正确的认知。如,在模块三Unit1theworldofoursenses的“ReadingFog”引导中,根据“whatdidpollymeetinthefog?”表达主题,可建议学生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就“whatdidhappeninthefog?”和“ifyoumeetthesamething,whatwouldyouliketodo?”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在不断深入交流总结的过程中找打更多有意义的素材。通过讨论,能使得学生在收集相关意见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丰富体验,能使得他们主动梳理认知素材,形成更多的深刻认知感悟。

借助小组讨论活化理解感知,引导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深化认知,更能使得他们发现有效和有趣学习内容。创设不同的话题任务,引导学生在主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利于他们在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表达运用技能和语言知识。

三、情景活樱延伸认知

将学生的探究转化为实践运用,能帮助他们在不断优化整合相应的资源中发现更多不一样的真实认知,能使得学生有了更多丰富的感知。运用情景活动深化探究,让学生由被动的英语知识接受者向主动实践者转化,利于他们强化实践运用。

实践活动的创设应该体现情趣性和多样化。如,在模块六Unit1Laughterisgoodforyou的“ReadingStand-upforyourhealth”阅读中,不妨建议学生围绕“Howtokeepahealthybody?”主动创设一定的情景小品,可引导学生运用随机采访、游动游戏、广场舞展现等方式,就“theimportanceofhealth”来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延伸自己阅读学习感知,帮助他们在深入互动交流中提升英语表达综合运用技能。

围绕学习内容,多给学生更多的自我模拟的情境,鼓励他们就各自的阅读积累发现主动收集相应的素材,帮助他们深化理解。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有针对性互动协作,让他们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深化感知,抓住有效信息点进行深入沟通。

如前所述,借助多样化形式探究帮助学生在认真研读素材的基础上形成更丰富认知,更利于他们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强化理解感知,获得不一样的深度感知。突出教学资源活化,引导学生在对话合作、互动交流中丰富认知思维情感,能有效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其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