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物流的运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01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1

关键词:运输企业;现代物流;转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商品生产、流通、消费方式的改变,传统运输企业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对运输服务的要求。传统运输企业具备组织运输的经营经验及服务网络密集等方面的有利条件,为了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可能也有必要向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而传统运输企业应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采取积极应对策略,转变经营观念,扩大经营范围,提高服务水平,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效能,成为探索运输企业转型的关键。

一、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国内几家比较成功的现代物流企业中,北京双臣一城快运有限公司主营快速物流服务,广州宝供物流集团主营供应链物流服务,中国远洋物流公司主营国际物流服务。从国外的运输企业来看,日本的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原来以道路货运为主营业务,日本1973年陷入第一次石油危机后,运输企业接受委托承运的大宗货物大量减少。这对完全依赖于承运大宗货物的大和运输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对此,为增加业务量,大和运输采取了“小宗化”的经营策略,1976年根据需要开通了“宅急便”,即户到户特快递送服务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1995年大和运输株式会社已经占据了日本快递业最大的市场份额。

从以上国内外运输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总结出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过程中常见的几种模式:

1、进化型。广州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原来从事传统的铁路货物运输,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下,逐渐转型为供应链物流企业。在进行业务转型的过程当中,企业并没有事先制定物流服务发展的方向,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改进物流服务项目,逐步形成现代物流中的核心竞争力,确定企业的战略服务定位,该模式称之为进化型转型模式。这种转型模式可适用于任何类型的企业,其要点在于能够及时发现市场的需求,并适时顺应市场变化,不断提高服务,形成竞争优势从而达到顾客满意的目标。

2、转基因型。北京双臣一城快运公司定位于快速物流服务,企业首先就确立了战略目标和明确的战略定位,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案,并在战略执行中按照预定的目标逐步推进,称之为转基因型模式。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刚成立的企业。对运输企业来说,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选择嫁接型或再生型模式的时候,就可以选择转基因型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模式的要点在于,战略目标的制定应具有前瞻性,而且在体制上、机制上要保证战略目标之间的一致性。

3、嫁接型。中国远洋物流公司原来主营传统海洋运输,慢慢向国际物流服务转型。这家公司在转型过程中,在传统海运业务的基础上开拓了物流增值服务,使它成为能够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这种模式称为嫁接型转型模式。它适合于目前具有一定规模并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且与公司长期战略相一致的运输企业。

4、再生型。日本大和运输由传统的道路运输转向快递物流服务,在此转型过程中原来的道路运输业务服务流程、服务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按照新的要求重组了物流服务项目,并成为新的物流服务提供商,该模式称之为再生型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目前具有一定规模,但运输服务的项目没有竞争优势或者前景很暗淡的企业。这类企业拥有现代物流所必须的一些资源,经过重组和重新定位后,能够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如果再导入新的现代物流理念,就可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

二、传统运输企业转型的基本对策

物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企业必须转变经营观念,广开门路,选准服务目标市场、寻求战略性合作伙伴,加强物流研究、努力培养和引进物流专门人才,为企业稳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创造有利的条件。

1、转变经营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当中,先进的理念往往比丰富的物质资源更重要。如果没有先进的理念就没有积极的实践,如果没有积极的思考和率先的行动就必然会失去先机和优势。因此,运输企业首先应该转变经营的观念,能够去打破多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形成强大的综合运力,更好地组织货源和货物运输过程,并衔接好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其他重要的环节,如:仓储、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以缩短货物的运输时间,减少货损货差等,尽量为客户提供到位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以较低的物流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服务企业自身能够获取满意的利润额。在发展物流业务中,应尽量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地配备各类物流设施和设备。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可控物流资源与可利用资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创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特色鲜明的物流服务和经营理念。并找到适合本企业的核心业务,创建企业的核心产品,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广开门路,提升企业形象。品牌是一种良好的无形资产。较好的企业外部形象,有利于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企业一方面要拓展业务市场,另一方面应广开门路提升企业形象。树立企业形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转型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决策的基础上,兼顾短期经营与长远发展,把硬件建设和软件管理相结合,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则,防止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

(2)加大宣传力度。物流既要体现社会效益,又要体现经济效益,要建立和开创一个良好的物流氛围,就离不开厂家、商家和物流企业的相互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研讨会、培训班或者新闻媒体等形式,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尤其要提高货主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在经营管理中,要采取多种方式扩大物流的影响,来获取社会各界的广泛理解与支持。

(3)建立物流企业信息平台。信息已经成为物流科技化的先导,因此,物流企业要及时进行市场调查,掌握物流需求的分布结构和流向规律,适时地建立物流信息系统。力争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网络进行网上交易,同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调配物流资源,提供信息公告、单证传递等服务项目,使物流过程尽在客户掌握之中。

3、选准服务目标市场,寻求战略合作伙伴。物流企业的服务宗旨应该是“始于顾客需求,终于顾客满足”。在转型中企业不能“闭门造车”,不能“以为”市场和用户会需要物流服务。物流企业必须把客户作为服务的目标,清楚地解决“用户是否需要”、“用户需要什么”、“用户要求什么”等问题,根据用户的需要和要求来构建用户需要的业务流程。在确定和明确用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提供运输服务,对主要用户,还可提供“量体裁衣”的定制式物流服务。

可见,发展物流服务,企业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要明确自己的客户在哪里,必须去寻找自己的服务对象。物流企业发展的前提是要有客户,要对客户的服务要求和标准有透彻的了解,要根据用户的经营规模、经济性质和所处行业等情况,初步确定出目标用户对物流服务需求的程度,为不同用户提供局部的或整体的物流服务解决方案,采用优质服务为用户市场营销战略提供支持,并能够消化掉一部分用户自营物流成本,同时自身还能获得足以维持发展的利润,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企业要发展物流服务,不但要建立稳定的客户关系,转型企业还应积极与名牌企业结盟,为该企业提供包括运输在内的多个环节的物流服务,甚至可以延伸到合作企业生产环节的物料采购与供应环节,与其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和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商家们开始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自己的主营业务,而将自己不擅长的运输业务交给专业的物流企业来完成。如果物流企业与名牌用户结盟,则可以达到“双赢”。名牌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有利于为物流企业提供稳定的货源;名牌企业具有良好的信誉和效益,能及时清算费用;名牌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手段,有利于促进物流企业提高素质,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4、加强物流研究,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物流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是随着运输集装箱化和现代信息系统化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涉及仓储、运输、信息技术、公关谈判、政策法规等广泛内容。它不仅吸纳和使用着许多代表当今科技发展水平的现代化技术,其运作模式也在创新。因此,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努力尝试与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开展现有物流服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在开展好此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摸索出第三方物流服务业所需知识体系结构。

(2)定期选送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学习。培养具有全新的现代物流理念、熟悉物流政策法规、掌握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专门人才。同时,应有计划地引进从大专到研究生多学历层次、复合型的物流人才。

(3)由于现代物流具有鲜明的应用性、开放性、国际化的特点。因此,物流企业应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吸取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总之,传统运输企业要实现向现代物流企业的转型,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业务范围,从而全方位地为制造企业或服务企业提供更贴切的物流服务。

作者单位:熊青,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贺美兰,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索沪生.关于物流的译法―谈“pD”与“Logistics”的不同[J].汽车运输研究,1997(1):47-49.

[2]唐纳德.鲍尔索克斯著.林国龙、宋柏、沙梅译.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2-105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2

关键词:物流运输,GpS,气体传感器

0.前言

现代物流环节中,物流信息是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当前物流产业规模日益扩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但我国物流发展中仍存在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等问题,特别物流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低的问题尤为突出,这就决定了物流企业在运输中对安全、高效、高性价比具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危险货物如危险气体的运输配送,高安全性、高性能、高效率的装载车辆配套装置技术亟待发展。论文设计的智能车载终端主要针对危险气体运输,解决了车辆运输配送中的车辆定位信息获取,以及危险气体在运输过程中的气体泄漏预警等安全问题,实现了运输车辆的实时定位和物流指挥中心的智能监控,为实现安全、高效的危险物品运输提供了现实依据。

1.现代物流运输的需求分析

现代物流运输追求的是更加低成本、高效率和安全的实现货物运输,传统的物流运输装备技术及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针对一些传统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例如后方物流指挥中心如何科学地进行运输车辆的调度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驾驶员如何随时随地了解道路堵塞、车辆方位等情况而更加省力地到达目的地;对易泄危险物品运输如何做到及时准确检测出危险的存在从而做出妥善处理;移动车辆如果遇到麻烦或者其安全受到侵害,如何向主控中心发送报警信息,求得就近援助等,均对现代物流专用车辆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物流运输监控中,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是一个瓶颈问题。由于物流运输系统是一类极其分散的系统,显然不可能采用有线通信方式进行各类数据传输,且车辆一般处于高速运动状态,这就更加需要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

2.智能车载终端的系统组成

智能车载终端主要由信号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3部分组成,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信号采集模块主要由前端的传感器和GpS模块、采集电路、信号调理和串口发送单元组成,其中GpS模块用于实时接收车辆的位置信息,传感器采用专门的气体传感器用于采集车厢内部气体浓度参数,采集电路实现气体浓度信号的模拟放大、简单滤波后送到单片机进行a/D转换处理,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发送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计算,得到可读的浓度参数、位置信息,实现实时显示的同时无线发送到后方指挥中心进行分析。

图1智能车载终端总体设计框图

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负责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必要的现场处理、存储和转发,以及对数据的编码,然后通过标准接口RS232/RS485将数据信号传送到GpRS模块。GpRS模块对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再通过GpRS空中接口接入到GpRS网络进行数据的透明传输,最后经由apn专线传输到后方物流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进行远程控制时,可以将控制信号发送到GpRS网络中,然后经过GpRS模块传输到智能车载终端中,进而对运行车辆进行控制和处理。气敏传感器是能够感知环境中某种气体及其浓度的一种敏感器件,它将气体成分、浓度等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可以进行检测、监控、报警,还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组成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系统。

3智能车载终端的单元模块设计

(1)电源模块

电源系统是否稳定对于整个系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电源模块的设计考虑:一方面电源模块应尽可能满足对各模块的不同用电电压需求,另一方面要努力降低整个系统的功耗。本系统中要用到的电压比较多,主要用到Lm7805集成稳压器、线性稳压器CX1117等实现多电压供电。

(2)采集电路模块

系统数据采集模块完成对信号的采集和简单处理,即对采集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a/D转换,主控芯片可以采用ti公司的16位系列单片机mSp430F149。利用此单片机内置的a/D转换单元完成信号的转换,并通过片内的串口与其它模块通信。以液化天然气运输为例,选用对甲烷具有相当敏感的气体传感器GS-B2设计的电路如图2所示。该类型气体传感器用于便携式仪表测试甲烷,稳定性好,灵敏度高,具有较好的重复性,体积小,功耗低,GS-B2型的工作温度是-45°C到10°C,湿度≤90%RH,检测范围是10到5000ppm。

图2GS-B气体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3)GpS模块

GpS模块采用3.3V电源供电,GpS数据是通过串口进入单片机,单片机接收到数据后经过简单处理后暂存其中。e531硬件连接简单方便,只要给该模块提供3.3V的电源并连接相应的GpS天线,e531就会从串行口输出相应数据,输出电平为RS232电平,因其内部自带电平转换电路故可以与单片机直接连接。

(4)数据处理单元

数据处理模块主要完成对采集信号的处理,即对采集来的气体浓度信号和GpS位置信息进行对应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显示和发送以及人机交互功能。处理器采用S3C4510B芯片,其中两路1.3V电压由高效率1.4mHz同步降压型稳压器LtC3404提供,实现系统超低功耗设计。

(5)无线通信单元

无线通信单元考虑两种情况:有公网的状态下,通过GSm/GpRS模块来进行数据传输,包括采集信号向后方的传输和GpS差分信息的传输。GpRS利用GSm网络资源、覆盖面大、通讯质量高、永远在线等特点可以为物流运输车辆提供一种快速可靠的无线数据传输通道。无公网的情况,此情况无GpS差分信息的传输,传输采集数据信号可以采取FSK传输方式。

4结论

结合GpS定位技术和GpRS无线传输技术的现代物流运输车载终端,集检测、监管、调度、警报于一体,符合现代物流企业对运输车辆动态控制的需要,且针对性地降低了危险易泄货物的安全隐患问题,对降低物流企业成本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四元.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范海健.基于GpS_GSm_GpRS车载定位监控终端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交通大学.2007.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3

关键词:物流;移动定位;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F506文献标识码:a

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高速发展,物流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上油价节节攀升,如何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成为各物流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研究表明,我国物流企业中运输成本在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并且物流水平越高,运输成本在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高。物流企业必须对车辆进行动态控制,合理调度,优化运输方案,从而降低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安全也是物流运输的一大问题。近年来,我国交通安全事故频发,很大一部分就是货物运输的安全事故,特别是贵重货物和危险品的运输。

移动定位技术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支撑技术,至今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将移动定位技术和城市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可以为客户和物流企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将对物流的优化组织、科学管理,提高物流企业的工作效率,保证安全,增加企业利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现代物流运输

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一般认为,物流具有运输、保管、装卸、包装四个基本功能,从物流管理者的角度看,物流的四项基本功能是物流业发展的中心内容。其中物流运输是使商品产生价值增量的过程,是物流的核心。物流运输包含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也包含消费地向消费者配送时的运输回归。

降低货物运输成本,缩短货物送达时间,随时掌握货物在途中的状态,是整个物流运输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近年兴起的移动定位技术恰恰能满足货物运输这些方面的需求.

二、移动定位技术

1.移动定位技术概述

移动定位技术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获取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并且在电子地图系统支持下提供用户所需要的方向、位置等信息。国际上对移动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动车辆导航系统(aVL),最早的定位服务源于1996年美国政府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对突发事件服务制定的强制性法规(e-911法规)。我国移动运营商提供定位服务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发展很快,也已经比较成熟。目前的移动定位方案,根据进行定位估计的位置、定位主体及采用的设备的不同可将对移动台的移动定位方分为三类: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方案、基于网络的定位方案、GpS铺助定位方案,以及组合定位方案。

2.基于GSm网络的定位原理

GSm定位技术是基于现有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移动台(手机或GSm移块)位置的确定。基本原理是通过测出电磁波从发射机(移动台)传播到多个接收机的传播时间或时间差来确定目标移动台的位置。电磁波从发射机传播到接收机的距离与电磁波传播时间成正比,若电磁波从目标发射机到第个固定位置接收机的传播时间为t,电磁波传播速度为C,发射机的位置坐标为,接收机位置些标为,则发射机必定处在以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上。在多个接收机上进行上述计算,则目标发射机的二维位置坐标可由三个以上圆的相交点确定。

通过三个基站可以确定出发射机的当前位置坐标,测出电磁波从发射机传播至多个基站的传播时间或时间差来确定目标移动台的位置。定位原理如图1所示。

从该方程组可解出所要的发射机的当前坐标。

三、系统结构功能及实现技术

1.系统构架及功能

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主要由车载移动定位模块、GSm网络服务系统和调度信息中心组成,调度中心配有先进的GiS。

当物流运输车辆装车出发后,车辆只需间隔一段时间向调度中心发出一个信号,GSm服务网络通过三个基站可以确定出车辆的当前位置,然后通过GSm通信网络传给监控调度中心,调度信息中心将接收到的位置坐标以及其他数据进行处理后,与GiS系统的电子地图进行匹配,在电子地图上对车辆的准确位置进行直观显示。通过这样,调度中心的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运输车辆的动态信息,如位置、速度、行驶状态等。并且可以通过与交通管理系统、气象信息系统的接口根据运输车辆所在区域交通流量状况和沿途天气情况对运输车辆行驶路径进行优化。

2.系统主要实现技术

(1)调度信息中心

信息管理中心主要有运输车辆管理,GiS信息(最优路径选择)管理,物流资源和需求管理,以及与其他系统的接口功能。

调度信息中心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对运输车辆的动态管理。该系统利用GSm/GiS技术,提供一个动态的电子地图,可以动态掌握整个运输网络车辆状态和物流需求状况。可以为物流企业管理人员提供准确的车辆定位查询,最优路径选择以及其他一些管理功能。被授权的客户也可以用公司所提供的用户密码登录该管理系统行信息查询。

调度信息中心和车载终端进行通信的时间间隔是可以改变的,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应用需求,系统动态的控制信息发送间隔,在满足实时监控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2)定位技术以及通信网络

移动定位技术是21世纪一项很重要的增值业务,较之传统的GpS定位技术具有费用低,不受树木、高层建筑遮蔽影响,初次定位时间短等优点。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市场应用广泛,目前已遍及我国大部分地区,技术上很成熟可靠性高,误码率低。GSm定位技术的定位精度在50-100米之间,满足该系统的精度要求。所以,该系统利用GSm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定位和通信。

四、结束语

作者提出了建立结合移动定位技术和GiS技术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本文的设计思想符合现代物流企业对运输车辆动态控制的需要,对降低物流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起到积极作用。

该系统在具体实现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很多设计思想还很难从应用层面上得到解决,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建立基于移动定位技术的物流运输管理系统必将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烟台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缪六莹.物流运输技术管理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20-125.

[2]佚名.论物流的概念、功能及发展趋势[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9,2:45-47.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4

关键字:电子物流;现代运输业;优势

经济的腾飞离不开现代运输业的迅猛发展,在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电子物流,电子物流借助于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促使现代物流流通速度成倍增长,电子物流的发展不仅冲击了传统物流产业,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对电子物流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与现代运输业的发展。

一、电子物流概述

电子物流是利用互联网与电子计算机来完成现代物流业中的控制、调解与管理,以实现对最终客户的服务,它是商务活动的自动化、电子化。具体来说,电子物流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网络,它通过对商品产供销等各环节的控制,对各种物流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的涉及物流系统的流通环节进行组织,以实现物流管理的高效率与高质量。

电子物流的兴起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密切相关,企业通过网络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企业内部各部门与消费者、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协调与合作。消费者也可以在网上获取需求产品的信息,实现网上订货。这种高效便捷的购物方式,能够使企业全面、迅速地了解市场信息,实现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模式与服务。

电子物流具有智能化、开放性、多变性的特征。电子物流能够对消费者的订单进行跟踪处理,以提供顾客投诉、货物跟踪查询、企业库存决策与优化服务调度等方面的服务,电子物流的智能化能够快速实现对消费者需求的分析与处理。电子物流是以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对整个企业的物流链条进行整理,以实现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和物流的增值,在对订单的数字化处理过程中,企业内部将各部门的职能管理、组织机构进行了有效集成。电子物流的开放性体现在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上,企业通过互联网与电子物流的结合,分析减少企业的经营成本与交易成本,获得经济效益,企业利用互联昂通过电子物流,实现与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与技术支持。电子物流的多变性体现在电子物流的结构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企业组织的变动与新业务的开展。

二、电子物流对传统物流业的挑战

传统物流是指企业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等一系列环节,由信息流、物资流与商流三个有机部分构成,产品的生产与出售地域的变化构成了物资流,产品所有权的变化形成了商流,而产品的信息传递构成了信息流,在传统物流业中,这三部分是相互分离,又相互联系的,商流在物资流之前,而信息流又在商流之前,信息流将物资流与商流联系起来,构成了传统物流体系的主要支撑。电子物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物流的模式,它是企业的物流需求紧密的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系统化、科学化的物流模式,企业的商流、信息流、物资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极大改变了传统物流业的信息分散、产品调度不协调的局面。电子物流通过统一调度、一体化管理,逐渐为企业形成一个区别于传统物流业,以高效、顺畅为标志的现代物流模式。

三、发展电力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短缺

现代电子物流业的发展需要高技术人才,他们不仅要有管理学的知识,更要有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国外电子物流业的发展表明,电子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与操作经验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发展与经济效益的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国外已经形成了科学的电子物流人才体系,从人才培养到物流体系建设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我国电子物流产业人才相对匮乏,这方面的就教育还很不够,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极端缺乏,这对快速发展的物流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电子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电子物流实现了企业跨国家、跨地区的交流,但由于各国对物流产业的法律规定各有不同,没有统一的规定,阻碍了企业对物流资源的分配,在关税、特权变更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因此,全球化电子物流的建设需要各国的协调统一,更需要各国在wto框架内制定电子物流发展的法律规定。

(三)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和观念落后

目前,由于我国的现代运输业的发展相对滞后,现代运输业的网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这造成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企业缺乏电子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与配送运输工具,配送中心的规划和管理不完善、仓储设施的配置较低、这制约了电子物流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企业的电子物流观念落后,国内大多数电子物流企业的综合实力不强,这导致一些企业缺乏电子物流观念,不懂得利用电子物流技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四、电子物流在发展现代运输业中的优势

虽然我国电子物流产业还存在很多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电子物流业发展现代运输业中有巨大的优势,电子物流利用计算机技术是信息的传递呈现了信息化、快速化、科学化的趋势,使分散的现代运输业通过网络连接到一起,形成了一个集中控制、合理调配的巨大运输网,不仅加快了现代运输业物资的快速流通,也提高了整个运输业的运行效率与经济效益。

电子物流满足了现代运输业中多批量、零库存的流通需求,其服务的范围与服务功能大大扩展了,在现代运输业的大环境下,电子物流也不但满足了传统物流业仓储、运输、装运等功能,同时还扩展了个性化服务,增加了快速便捷服务,物流的操作与流程也大为简化。利用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进行管理时,能够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同时处理消费者订单,还可以扩展到商品配送,物流信息的咨询等等。在电子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运输业体系逐渐的到完善与发展。

五、总结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电子物流与现代运输业的紧密结合,只有明确我国电子物流业的发展状况,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促进电子物流产业与现代运输业的长远发展,实现运输业的电子化、信息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何伟.略论电子物流与现代运输业的发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2).

[2]周大勇.电子物流与电子商务——探讨外贸航运业电子物流时代的发展之路[J].国际商务研究,2011(09).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5

关键词:我国传统现代物流运输转型

一、传统运输和现代物流的区别

我国传统运输一般只单一是以满足物品移动为目的的简单经济活动,它只是为了达到适应货主对物品移动的需要的目的,运输承担企业和货主之间亦只是简单的承托关系。而现代物流是传统交通运输物流业转型的目标。与传统交通运输物流企业“功能单一、服务低质量、服务被动化”的特点相比,现代物流具有很多显着的优势。现代物流企业不只是运输、保管等功能活动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功能之间的彼此内在联系,为达到整体活动最优的目标基于功能有机整合而形成的一个综合系统。它实行了现代化企业的管理制度,通过运用先进的物流设施、并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手段,为托运用户企业提供最便捷最快速、标准统一化、内容多元化的物流服务。

二、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一)国际形势要求我国传统物流业向现代商业化、信息化的物流水平方向发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建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和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商业和科技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到2008年为止,经我国相关部门累计批准设立向外商进行投资的企业达到了33.7万家,而世界500强企业中也已经有300多家进入了我国商业市场。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一方面为我国带来了现代高新物流管理的观念和先进的物流操作系统,另一方面也迫切地希望我国大部分企业能实现有更方便、更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方式作为跨国生产和营销高质量的服务保障。

(二)加快我国国有企业物流管理改革和发展需要向现代物流发展和转型。

现代物流业的大规模启动已被世界上的企业广泛的认为是能降低社会物质资源消耗、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优化社会资源经济整合创造的第三产业利润源泉的重要举措,也是各个企业实现降低自身生产经营成本,并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的生产管理运作方式是“重生产运营、轻物流管理”,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人事、经济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经济和人事实力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产品采购、运输、仓储、商业、产品加工、产品配送等一系列物流环节顾及甚少,可控能力十分有限。加上我国这一方面的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例如“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的“万事不求人”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不计其数难以估计。通过传统企业管理上的改革创新,推进现代物流企业的高新技术和创新观念,能压缩企业资金的占用率和加快资金周转、降低利息支出和财务费用大有潜力可挖。

三、转变策略

(一)转变传统企业的陈旧经营观念,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传统物流企业在向现代物流企业形式进行改革过渡的过程当中,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往往比拥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更为重要和有效。如果没有先进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就没有积极的实践和有效的成果。因此,国有传统物流运输企业要扭转现状首先应该转变经营上的陈旧观念,加强信心去打破以多种运输方式各自为政的陈旧经营格局,大力发展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的联合运输形式,以形成强大丰富的综合运输实力,更好地有效组织集中货源和科学有序的安排管理货物的运输过程,并衔接好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其他相关的重要的环节。

(二)采取多项措施提升企业形象。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我国传统物流企业要兼顾短期经营与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科学有效的办法把把先进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管理系统灵巧的相结合,并加大在其中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还要遵循物流市场的经济规则,避免和止出现重复建设和浪费资源的现象。

同时加大企业宣传力度:进行物流操作既要体现社会整体效益,又要体现经济效益和价值,因此,在转型过程中企业应加大广泛的宣传力度,通过开展职工研讨会、技术培训班、并利用互联网或者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认可,尤其要提高不同货源的货主对现代物流技术的认识和重视。

建立物流企业信息搜集整理平台:物流企业安排专门队伍要及时积极地进行市场调查,以掌握各种物流需求的最新分布结构和市场流向规律,适时地建立物流信息搜集整理系统。并能通过网络实施快捷方便的交易,同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进行物流资源的调配和管理,使更好更全的掌握各项物流信息。

(三)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物流产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它涉及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信息技术的使用、公关谈判技巧、国家政府政策法规的熟知使用等广泛商业和政治内容。它不仅吸纳和综合利用着许多代表当今世界。因此,物流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开展物流基础理论学习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努力尝试与专业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多方强手式的长期合作,另一方面要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力度,提高从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专业水平和管理技术水平。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6

abstract:thispaperdealswithatwo-stagesupplychainincludingonesupplierandonepurchaser,establishesamodelconsideringbothinventorycostandtransportationcost.thetwocoordinationmechanisms:traditionalsupplychainandvendor-managedinventory,areanalyzedontheirlogisticscostoptimizationcapabilitiesunderthecentralizedanddecentralizeddecision-makingconditions.theconclusionsarethatthelogisticscostaresameunderthecentralizeddecision-makingnomattersupplierorpurchaseroffordtransportationcost;vendor-managedinventorycoordinationmechanismisbetterthantraditionalsupplychaincoordinationmechanismunderthedecentralizeddecision-making.

关键词:供应链;协调机制;库存成本;运输成本;供应商管理库存

Keywords:supplychain;coordinationmechanism;inventorycost;transportationcost;vendor-managedinventory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0-0006-03

0引言

传统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两种常见的供应链协调机制,每种机制均有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两种情况。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供应链各成员以自己物流成本最优为原则进行决策。这种情况较容易实现,也是供应链常用的决策形式。但供应链某一成员物流成本最优往往会导致供应链物流成本的增加。供应链成员以供应链物流成本最优的原则进行集中决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但这会导致供应链成员间的利益冲突,通常难以实现。传统供应链一般是采购商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向供应商下订单订货。这种方式可以最小化采购商的物流成本但增加了供应商物流成本,不利于供应链物流成本的优化。有学者提出通过供需双方的合作即集中决策建立联合经济批量模型来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Banerjee[1]建立了有限生产率下的联合经济批量模型,买方与供应商通过合作,达到双方独自决策下更大的经济利益;Goyal[2]建立了假设单供应商和单需求方通过契约方式进行协调的联合经济订货批量模型。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以供应商管理采购商的库存并承担物流成本,这种协调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供应链物流成本。张爱文等人证明了当订货成本比与库存成本比相差比较大时,供应商管理库存可以有效降低均衡价格[3];tayar和Ganeshan[4],tersine和Banman[5]等人建立了多个订单一次派送的Vmi库存模型;Cetinkaya和Lee[6]建立了存货补足和派送的Vmi模型;waller和Johnson[7],Banerjee[8],Goyal和nebebe[9]等人研究了集成库存管理问题,提出了单制造商-单零售商环境下的Vmi库存策略;woo等[10]和Zhang等[11]研究了单制造商-多零售商Vmi库存策略;钱芝网借助arena软件求解了Vmi模式下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和缺货成本最小的最优订货点[12];郑长征等人将tpL引入Vmi,研究表明引入tpL能有效降低供应链平均总成本,避免制造商高库存成本和高运营风险[13]。

以上研究主要集中于某一供应链协调机制不同决策方式的比较分析,不同供应链协调机制的对比研究鲜有涉及:罗兵[14]等人在其固定周期检查派送和存货补足库存模型中定性的比较了Vmi相对经济定货批量的优点;赵金实[15]等人比较分析了对传统供应链、寄售、供应商管理库存三种协调机制在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情况下的库存成本优化能力。

本文以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采购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例,建立同时考虑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的物流成本模型,比较分析传统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库存两种协调机制的物流成本优化能力。

1模型构建

1.1模型假设

假设单供应商向单采购商供应单一产品,构成一个二级供应链。采购商根据自己的经济订货批量向供应商下订单,供应商则根据订单准备生产。运输成本有供应商和采购商分别负责的两种情况,运输能力无约束。装卸搬运成本忽略不计,不考虑订货提前期。

1.2模型参数

模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如下:

Q:采购商的订货批量,也即决策变量;

D:采购商的年需求量;

m:采购商一次订货的订货成本;

Hm:采购商单位产品的库存成本;

S:供应商的订单转换成本;

HS:供应商单位产品的库存成本;

p:供应商的产品生产速度;

K:一次订货的运输成本;

Cm:采购商的物流成本(供应商负责运输成本);

CS:生产商的物流成本(供应商负责运输成本);

Ctrad,Dec:分散决策的传统供应链总成本(供应商负责运输成本);

Ctrad,Cen:集中决策的传统供应链总成本(供应商负责运输成本);

C■■:采购商的物流成本(采购商负责运输成本);

C■■:生产商的物流成本(采购商负责运输成本);

C■■:分散决策的传统供应链总成本(采购商负责运输成本);

C■■:集中决策的传统供应链总成本(采购商负责运输成本);

C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物流成本;

CVmi,Dec:分散决策的Vmi供应链总成本;

CVmi,Cen:集中决策的Vmi供应链总成本;

1.3传统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模型

1.3.1供应商负担运输成本的传统供应链物流成本模型

采购商的物流成本模型为

C■=■m+■H■(1)

供应商的物流成本模型为

C■=■S+■H■+■K(2)

当采取分散决策时,采购商根据自己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决策订货批量Q,即■=-■+■=0(3)

得Q■=■(4)

因此,在分散决策情况下,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

C■=(m+S+K)H■+■m■(5)

当采用集中决策时,采购商和供应商根据供应链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决策订货批量Q,即

■=-■+■-■+■-■=0(6)

得Q■=■(7)

因此,在集中决策情况下,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

C■=■(8)

1.3.2采购商负担运输成本的传统供应链物流成本模型

采购商的物流成本模型为

C■■=■m+■H■+■K(9)

供应商的物流成本模型为

C■■=■S+■H■(10)

当采取分散决策时,采购商根据自己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决策订货批量Q,即

■=-■+■-■=0(11)

得Q■■=■(12)

因此,在分散决策情况下,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

C■■=

(m+K+S)H■+■(m+K)■(13)

当采用集中决策时,采购商和供应商根据供应链物流成本最低的原则决策订货批量Q,即

■=-■+■-■-■+■=0(14)

得Q■■=■(15)

因此,在集中决策情况下,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

C■■=■(16)

1.4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物流成本模型

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情况下,供应商负担库存成本和运输成本,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模型为

C■=■m+■H■+■S+■H■+■K(17)

可以看出,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物流成本模型下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的最优订货批量Q是相同的,即

■=-■+■-■+■-■=0(18)

得Q■=Q■=■(19)

因此,供应链的物流成本为

C■=C■=■(20)

2供应链总成本的比较

2.1集中决策的供应链总成本比较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由(8)式、(16)式和(20)式可以得出:传统供应链在采购商和供应商分别负担运输成本的两种情况下集中决策的物流成本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物流成本是相同的,即

C■=C■■=C■

=■(21)

2.2分散决策的供应链总成本比较

2.2.1传统供应链由采购商和供应商分别负担运输成本两种情况的比较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由式(5)和式(13)可得出

■=

■■

由此可得C■

即传统供应链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由供应商负担运输成本能使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更低。

2.2.2传统供应链和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比较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由式(5)和式(20)可得出:

■=■

所以C■

即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无论是供应商承担运输成本还是采购商承担运输成本,传统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总要大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物流成本。

3结论与不足

在集中决策的情况下,传统供应链无论是由供应商负担运输成本还是由采购商负担运输成本,其物流成本和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物流成本总是是相同的。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传统供应链无论是由供应商负担运输成本还是由采购商负担运输成本,其物流成本总是高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物流成本。传统供应链在集中决策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的最优,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由供应商负担物流成本有利于物流成本的优化,与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供应链相比,不同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只是改变了供应链上的成员对物流成本的分担比例。

本文的不足在于对运输成本的描述不够准确,在模型中把一次运输的成本看做固定支出这并不完全符合实际。当运输成本对订货批量的变化不敏感时此结论较为适用,当运输成本对订货批量的变化比较敏感时此运输成本的模型则不够准确,结论也不完全正确。此外模型中没有考虑订货提前期、缺货成本以及牛鞭效应等因素。

参考文献:

[1]Banerjee,a.ajointeconomiclot-size-modelforpurchaserandvendor[J].DecisionSciences,1986,17(3):292-311.

[2]Goyal,S.K.ajointeconomic-lot-sizemodelforpurchaserandvendor:acomment[J].DecisionScience,1988,19:236-241.

[3]张爱文,陈俊芳.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价格效应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1:98-100.

[4]tayur,S.&Ganeshan,R.QuantitativemodelsforSupplyChainmanagement[m].Boston(ma):Kluwerpress,1999.

[5]tersine,R.J.&Barman,S.economicinventory/transportlotsizingwithquanlityandfreightratediscounts[J].DecisionSci,1991,22(5):1171-1179.

[6]etinkaya,C.&Lee,C.Y.Stockreplenishmentandshipmentschedulingforvendor-managedinventorysystem[J].managementsci,2000,46(2):217-232.

[7]waller,m.&Johnson,m.e.&Davis,t.Vendormanagedinventoryintheretailsupplychain[J].JournalofBusinessLogistics,1999,20(1):183-203.

[8]Banerjee,a.ajointeconomiclotsizemodelforpurchaserandvendor[J].DecisionSciences,1986,17(3):292-311.

[9]Goyal,S.K.&nebebe,F.Determinationofeconomicproduction-shipmentpolicyforasingle-vendor-single-buyersystem[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00,121(1):175-178.

[10]woo,Y.Y.&Hsu,S.L.&wu,S.anintegratedinventorymodelforasinglevendorandmultiplebuyerswithorderingcostreduction[J].inte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1,73(3):203-215.

[11]Zhang,t.&Liang,L.&Yu,Y.anintegratedvendor-managedinventorymodelforatwo-echelonsystemwithordercostreduc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productioneconomics,2007,109(1-2):24-253.

[12]钱芝网.Vmi模式下基arena的最优订货点仿真[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9,14(2):21-26.

[13]郑长征,刘志学,徐彬彬.确定需求下Vmi-tpL分销供应链集成库存策略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4):76-83.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7

【关键词】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现代医院应用

引言

现代化医院管理;物流传输;建筑空间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院规模的扩展,临床专科越分越细,科室之间联系更加频繁,每天所消耗的一次性物品、药品等非常多,如何规划与安排合理简捷的运输路程,并配置合适的物流运输工具,已是目前医院所面临的新课题。目前中国现代医院物流的现状主要是:“专职递送员加十多部电梯”,这种现象造成人流与物流混合在一起,病人和专递员楼上楼下多处跑动,多处排队等候,增加了交叉感染或疾病传播的危险性,特别是2003年初的SaRS疫情,促进了人们对感染病的防范意识和警惕;同时这种现象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是在处理紧急医疗事件中要用极短的时间来挽救病人的生命,本文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医院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

台州市中心医院是一家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是台州地区首家应用此系统的医院,该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效果非常理想,大大缩短了送取药品、标本、化验单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奔波,特别是夜间抢救病人,只要轻点“按键”,1min内,各种急需物品就可传输到指定站点,虽然它只能传输小件物品,但它所传输的却是医院内最常用、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而且传输速度快,深受医务工作者的青睐。

1、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1.1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微机处理器控制,控制器能自动处理所有传输命令,外接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全程监测,并实时模拟显示每一次运转,跟踪系统分析及打印运转记录。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远程诊断及远程服务,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1.2空气泵:通过空气换向阀的转换产生正、负气压来传送气送子。

1.3换向器:转换输送管道,使气送子在预定管道里传输。

1.4传输站:按现场实际安装情况可分为交换站、终端站和多发送端口的传输站。

1.5传输管道:pVC材料制成,由直、弯、套管,线夹,软管夹和钢质连接套管组成。

1.6气送子:工程塑料制成,两端有双旋盖、橡皮抗震垫。

2、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技术特点

2.1使用要求:系统运行环境温度在一259C-+60℃之间;适用于连续24小时运行;传送药品、标本、血浆、化验单、针剂、处方单、诊断书、病历、消毒器具、文件、小件商品等任何适当体积的物品。

2.2传输原理:以空气压缩机抽取及压缩空气为物理动力,使装载物品的气送子在密封管道中传送,系统控制软件接收站点指令后,自动调节换向器路径方向,气送子将要到站时或将要发送时,站点预先接收

光电传感器指令,将气送子送到预定管道内,在气垫减速器作用下平缓进站和启动发送,单管道内可进行双向传输。

2.3电源及控制:系统控制信号的电缆和电源线为同一条电缆线,电缆线设有双重屏蔽功能,系统电子电源具有防雷击、防杂波、防短路的功能。

2.4传输速度的特殊性:为了保证标本的安全运输,防止因传输速度过高而对标本产生影响,可根据传输物品的要求改变传输速度,选定一个传输站点进行人工或自动设置调整传输速度,系统传输速度为2-10m/s,正常设定值为6m/s.

2.5传输的平稳性:各收发站均具有气垫和无噪音减速装置,使气送子到站时能在气垫减速功能下安静平缓进站,保证传输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破碎,气送子平稳进站后,对血液标本传送前后指标的临床检测无变化。

2.6系统扩展的自由性:每一个传输站可根据特殊的尺寸和需要加装多倍的发送接收端口以增大传输量,也可以根据医院的需要预留系统扩展接口容量,以满足医院今后发展增加传输站点的需要。

2.7发送免等候:各收发站均配备有预置入口,可容纳一待送之气送子,使用者能在任何时间(不论在接收或发送状态)均可将气送子送进置人口中,待系统收发完成后便自动发送。

2.8开闭功能:当收发站点不使用时,可将此站设定为关闭,系统便不再接收送往此站的物品。

2.9气送子未到达目的地,系统自动重送一次,仍未到达,系统自动执行清管,清管时气送子会被送至指定的接收站。系统设置定时清管消毒,防止管道感染,以保持管路内清洁。

2.10同系统中的任何收发站间均可互相传送。

3、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

3.1型号选用

台州市中心医院选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常用的110系列(即管道外部直径为110mm)。该系列气送子的大小比较适合医院的实际运行环境,因医院内实际操作者多为女性护士,而气送子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操作过程中的方便程度,同时110系列气送子大小空间也比较适合传输检验标本、化验单、急救药品等,加上台州市中心医院已启用paCS系统,无需在管道内传输X线片,所以选用安装110系列。

3.2站点分布情况

根据医院各科室来往频率的多少,分别在医院所有病区护士站、药物配置中心、手术室、病理中心、中心实验室、检验中心、血库、药房、影像中心、急诊抢救中心、血透室、住院收费处、营养食堂等重要部门共设35个站点。

3.3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安装

气动管道物流传输系统安装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把管道沿吊顶内敷设或沿墙面敷设,气动管道传输系统不一定非要建造医院时安装,也可以在运行的医院中安装,并且不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和美观。气动管道传输系统机房占用空间不大,一般情况下只需3-4扩即可,也可以与其他系统的机房共用空间。传输管道为pVC管材,管道壁厚2.3mm,外部直径110mm,管道弯管半径为650nun,传输站有终端站和通过站,站点尺寸为435nunx675nun,站点安装要求离地高度900mm,pVC管道中心线离墙面93mm,站点厚度252mm,安装工艺复杂,要求站点之间上下垂直,偏差不得大于5rnm,否则系统运行时管道振动幅度增大。为保证其垂直度,管道安装时最好从终端站开始,每层垂直向下铺管,pVC管道与站点上下连接口预留20mm空隙,用钢质连接套管固定连接口,避免pVC管道因热胀冷缩和振动对站点内管道平移的影响。管道安装完毕后在站点内调节传感器位置,

使气送子到站时能在上下垂直管道内减速平缓进站,管道在楼层间铺设时尽量减少弯管数量和换向器数量,安装时严格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固定支架、吊架安装间距控制在每1m/个左右,保证管道运行平稳性。

4、系统运行成本分析

台州市中心医院占地161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可开设床位100()张,医院共设19个一级临床专科,21个二级临床专科,15个医技科室,实际开设床位750张,设有站点35个。台州市中心医院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安装运行1年多来,目前系统运行平稳,2005年医院平均每天的传输量约为780次,过去由人工传送平均10min/趟,日平均工作量为780x10=7800(min)=130h,需雇佣员工130h=8h/人=16.25人(8h工作制),医院雇佣员工16人方可完成日常传送任务,年支付工资约50多万元,且工作效率低下,从效益上看,采用该系统完全可以取替人工递送,减少成本可观。由于医院采用了先进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应用图像管理系统(paCS)、电子处方系统,大大地缩短了病人的看病时间,过去看病平均每人需3h,现在仅30nun,快速的物流系统,提高了医院各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医院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益,医院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诚信服务”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

结语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作为国外现代医院的一种成熟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国际先进的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我们不仅要引进先进设备,同时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Swisslogwalther.operatinginstructionsofpneumatictubesystem.

[2]Swisslogwalther.technologydocumentsofpneumatictubesystem.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8

传统的运输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运输的需求,现代物流需要新型的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体系,其应集信息处理、货物运输、货物仓储和货物装卸于一体。这种集合在一起的全方位物流一方面能降低物流费用,另一方面还能体现物流优质的服务。轻轨铁路物流运输必须对传统的物流进行创新和改革,对铁路运输组织进行优化,树立物流的全方位服务和全过程管理理念,提高铁路物流运输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的创新和转型。

1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的现状及创新设计

1.1对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不仅仅表现在人们日常的网上购物,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很多大宗货物的交易也都在网上普及,网络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另外,我国的正在由速度粗放型转为高效集约型,对于资源的运输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物流市场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运输系统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铁路运输系统中需要速度更快的轻轨铁路来加快货物的运输。

1.2轻轨铁路运输的优势

随着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物流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和空运等方式,在这几种运输方式中都各有优势和不足。铁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相比,水运运输的价格相对较低,但是水路运输的速度非常慢,铁路运输虽然没有水路运输的价格优势但其速度远远快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相比,公路运输的承载量比铁路小,且安全系数远不如铁路运输。在铁路与空运相比中,铁路运输的费用远低于空运,且其装载量大。

1.3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的创新方案

在轻轨铁路的运输中,要对铁路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比如其安全性,可以把这作为一个竞争店,并要对所运输的货物进行划分,增强轻轨铁路运输的便捷性,也要使轻轨铁路运输的服务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1)发展大宗直达货物运输。在轻轨铁路辐射范围内,如果有大宗物品如煤炭、港口物资等,针对这样的地区可以开设直达列车,并对车次和时间还有周期进行规划,要做到准时和定时。这样不仅能减少货物在中途的转车次数,节省运输时间,还能为客户节约成本。

(2)轻轨铁路运输要向现代化物流发展。以前的铁路运输知识负责简单的运输,对货物的信息处理、仓储等一概不管,这样就无法满足部分客户的要求。轻轨铁路运输要面向现代化,增加物流运输的服务系统,要建成集打包、信息储存、运输、仓储、装卸货于一体的运输系统,还可以对客户实行定制化物流方案,拓宽物流运输方式,使轻轨铁路运输向现代化物流发展。

2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2.1铁路货运地域设置不合理,导致能力不足

物流运输需要很大的货物集装地,而我国的铁路货运场大都规模比较小,且分布得比较分散。部分货站处于市中心的位置,扩建空间有限,即使火车有强大的装载力可其狭小的货物集散地也不利于其发展。我国的铁路货场大都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到先进设施已经陈旧落后,而仓库、运送设备、撰写机械等也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2.2铁路运营管理落后

一方面是铁路运营的组织过于陈旧,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可许多铁路企业仍没有改变自己的组织机构,还在沿用传统的组织机构,这种不仅与现在的现代化的物流流程不相符,而且不利于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严重制约着铁路物流运输的发展。另一方面是铁路运营的管理不集中,我国的铁路物流分十八个物流点,而且各个铁路物流点之间没有整体统一的规划,这会导致我国铁路整体营运效率下降,网络运营的整体优势得不到发挥。

2.3物流人才缺乏,理念较落后

目前我国的物流从业人员大都是从铁路上分配下来的,传统的铁路货运理念对他们影响比较大,且对现代物流理念认识不充分,不具备服务意识,没有跟随市场的变化和客户的需求对物流设备及理念进行改变和更新,仍采用等客户的方式,而不是主动去发掘市场。物流在我国的起步较晚,铁路物流也是新发展起来的,在铁路物流中具有现代物流理念的人才较少,且铁路系统不注重对物流人员的专业培训,也没有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致使铁路物流综合人才缺乏,使得物流方面的经营和管理水平都不高。

3轻轨铁路物流运输组织管理体系的创新策略

3.1对铁路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对铁路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和统筹兼顾,以建设全面发展的全方位的大物流运输为目标,对铁路物流运输的软硬件设施都要建设,使铁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铁路物流运输组织顺利进行。

对于铁路物流运输线路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一些对物流需求大的地区可以建立运输线路,或者对于有物流需求且离货站远的地区,可以派专车定时去接货,拓宽铁路物流运输的通道。

3.2政府加大对铁路物流的支持

轻轨铁路要想发展壮大就要建设铁路网店齐全且场站容载量大的物流设施网。轻轨铁路物流运输是我国铁路运输的又一大突破。政府要加大对轻轨物流建设的投入,政府可以对其进行直接投资或者向社会机制,政府也可以向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多走轻轨铁路物流运输。对于铁路物流货站政府也要有相对的土地政策支持,是铁路物流货站得以扩大,增加货物容纳量,为轻轨物流运输提供充足的货源。

3.3对轻轨铁路物流运输进行科学规划,避免盲目发展

对铁路物流中心的规划要与城市整体规划步调相一致,尊重城市的整体功能。在整体规划中还要注意物流点和物流线路结合,使两者在量上能够协调,也要适当扩大物流点的功能,扩大其服务,要做到,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3.4加强轻轨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

要想使铁路物流组织系统向现代化发展,就要借助网络和不断发展的科技和数据信息等,加强铁路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引进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对外服务,建立和完善企业的网站,使客户能在网站中能及时了解铁路信息,对于具体的轻轨铁路线路和时间都要在网站中进行展示,也要把物流服务网点信息加以公式,让客户能清晰地了解物流情况。还可以建立电子交流平台,客户和铁路系统能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客户可以足不出户的解决问题,提高轻轨铁路物流的服务质量。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9

1、现代物流对于运输服务提出的新请求

不管从何种角度定义,不管实现管理的情势以及手腕为什么,现代物流的基本实质似乎均可以用“降低本钱、提高效力、改善服务”来概括。现代物流的这类实质内涵,对于作为其管理与经营运作的核心环节的运输组织与服务,在上述3个方面较传统的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请求,运输组织与服务能否适应这类新的请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以及系统运转的顺畅。

综观当前现代物流的发展特色,斟酌到未来现代物流的整体发展趋势与方向,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服务的请求体现在下列7个方面:

(1)对于运输本钱的请求

运输本钱在现代物流总本钱中占的比重较大,尽管物流组织的情势或者供应链的结构不同,但运输本钱大体在物流总本钱中占五0%~九0%摆布的比例,所以,运输本钱的高下,直接关乎物流本钱的大小。现代物流对于运输本钱的请求主要反应在五个方面:一.要拥有较低的运输本钱。请求运输本钱要公道以及提供这类运输服务的企业的本钱低于社会平均本钱。二.运输本钱拥有比较优势以及竞争性。其含意是同1种运输方式的运输供应商在本钱较低的基础上,因管理与经营的优势而拥有与其他企业竞争的能力;或者不同运输方式企业因运输组织方式、服务方式的公道以及科学,使完成运输全进程的本钱拥有系统性竞争优势。三.运输本钱比较不乱。在必定时间以及空间规模内,能使本钱的波动在公道的、不影响物流总本钱的规模内,确保物流系统的不乱性。四.运输本钱可以调理以及节制。现代物流是1项管理技术,管理技术的特色是利用该技术构成的管理系统随管理对于象的扭转而可以扭转,但在这类扭转中,对于运输的组织会产生变化,运输本钱在这个进程中,就要能够调理以及节制,以适应这类系统性的变化。五.运输本钱可以不断降低。在物流服务范围化运作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公道的运输组织与管理,具备较大的降低运输本钱的空间。

(2)对于运输时间的请求

不管何种结构的物流供应链系统,完成物流全进程的时间的准确节制,对于物流系统的不乱性以及施展作用是无比首要的,既然运输是物流流动的核心环节,对于运输时间的节制就成为很首要的因素。物流对于运输时间的请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对于运输时间的准确性请求。从目前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这是1种时间段请求,即通常请求在规定的时间段(如天、小时)内完成运输任务。二.对于运输时间的精确性请求。供应链系统对于各个环节的衔接拥有严格的时间请求,当这类请求到达较高水准时,运输的投递时间就必需做到精确,如零库存的出产线、Jot(just_on_time)物流系统等。三.运输时间的可调理与可节制性请求。有时因为出产以及销售流动产生变动,供应链进程需要调剂,以便保持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效能,这类调剂请求运输能从速度以及完成运输的时间长进行调理以及节制。四.时间的不乱性。物流系统在必定时间内请求相对于不乱,在物流节点上的时间相对于容易节制的情况下,运输进程的不乱性将无比症结。

(3)对于运输效力的请求

运输效力的高下除了取决于运输技术以及设备外,较为首要的因素是:一.运输组织的公道性。请求运输企业的服务组织、运输进程的指挥与调度等要科学以及公道,适应或者相符物流系统对于运输组织的高效力请求。二.运输衔接的快捷性。在完成运输的进程中,常常请求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运输与节点功课之间的衔接要尽量节省时间,以保证所需的运输效力。

(4)对于运输能力的请求

运输能力是构建物流系统的基本保障,从宏观的角度,物流系统请求运输基础设施以及设备的供给要足量,但从物流的特色动身,所请求的还包含:一.运输能力的适应性。在物流组织进程中物流量的变化中,在服务能力上运输要能够做到适应这类变化的需要。二.运输能力的选择性。物流量的变化常常会致使在批量上发生对于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输本钱经受能力的扭转,从而可以选择与过去不同的运输方式来完成运输任务,运输要为这类扭转提供可能的前提。三.运输能力的延续性与不乱性。从经营管理的角度,运输能力知足物流服务请求应是基本目的,但从物流效力以及本钱特征动身,到达这类目的需要经营管理能保证能力提供上的可延续性与不乱性,否则,运输能力仅仅是物理上的意义,而没有实际的经济价值。

(5)对于运输安全的请求

从物流流动的总体安全性分析,运输的安全性对于其拥有首要影响,集中体现在下列二个方面:一.运输车辆的安全。从整体上分析,运输车辆的安全既是技术性指标,也是管理指标,只有选择技术可靠的适应物流服务请求的车辆,和在管理上保证车辆的安全,才能到达安全的目的。二.运输货物的安全。货物安全也是形成运输安全的因素之1,除了去车辆本身因素对于货物安全的影响,货物安全主要来自运输装卸进程的功课安全,驾驶员依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防盗措施,防变质、毁损等措施。

(6)对于运输质量的请求

从目前已经掌握的第3方物流服务合同中对于运输质量方面的请求分析,物流对于运输质量的请求是1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条目既多且细,既包含上述已经经触及的运输本钱、运输时间、运输效力、运输能力、运输安全等方面的具体指标性请求,这些请求集中体现了物流对于运输服务的可靠性的请求;同时,也包含单证传递、信息传递、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质量请求,反应了物流管理对于运输管理的可靠性、运输组织的可靠性等方面的请求。因而,在反应物流服务质量的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指标中,至关部份是针对于运输进程以及环节的,从这类特性斟酌,传统的运输是很难做到的。

(7)对于运输服务系统的请求

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物流对于运输的上述6个方面的请求,站在运输发展的高度,即是对于运输服务系统的请求,这类从系统角度的请求,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要有适应物流网络化运作的货物运输网络系统。请求具备功能完美、布局公道、范围适量的运输节点设施,要具备保证运输效力的网络化运输服务与组织方式,节点与运输间的衔接要便利。二.运输企业的服务组织要适应运输网络系统发展的需要。运输企业必需通过企业组织立异、服务模式立异、管理技术立异,以运输服务的多样性,运输组织方式的可选择性,适应物流网络化运作方式以及运输网络系统建设的需要。三.必需树立拥有信息化特征的运输服务体系。信息化是运输网络化以及企业服务组织立异的基本保证以及首要手腕,运输领域从总体上必需具备必要的

信息管理手腕,并使信息管理手腕成为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车辆调度、车辆跟踪、货物跟踪、信息传递的基本技术手腕,从而树立拥有信息化特征的由运输网络以及企业服务组织系统形成的运输服务体系。

2、货物运输发展理论的立异问题

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化、运输经营管理与组织高效化、运输服务质量与水平高标准化、企业经营管理与运作手腕的信息化等方面的基本请求,从现状的货物运输基础设施功能、布局、建设等方面掂量,从既有运输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与服务模式现状分析,从货物运输总体效力、质量、效益角度斟酌,传统的货物运输要完整适应这类拥有现代经济基本特征的服务需要,差距是显明的,指点上述各个领域发展的基本理论,也因货物运输发展环境的扭转而很难完整适应需要,因而,必需进行货运发展理论的立异,以期用新的理论引导货物运输向适应现代物流发展请求的方向转型。

(1)树立现代货运的概念,推动货物运输的全面发展

既然传统货物运输已经在至关程度上不能很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要推动传统货物运输服务转型以及货运产业进级,必需首先树立新的货物运输发展概念。一.现代货运是在更高水平上发展货物运输的新概念。现代前提下的货物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以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之所以提呈现代货运概念,并不是指超越既有运输方式呈现了1种新的运输技术或者服务形态,而是但愿通过对于既有运输方式注入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现代物流管理需要等方面的新的发展内涵,使其在服务效力、本钱、质量、安全等方面到达更高的水祥和层次。其“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是综合运输理论的成熟以及利用环境的逐步具备,对于货物运输的总体经营组织以及结构调剂提出了新的请求,依照发展综合运输请求展开的货物运输服务,其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形态是全新的;现代物流技术的呈现,对于运输组织效力、本钱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请求,为提高效力、降低本钱以及改善服务,各种货物运输方式必需从运输基础设施布局、企业经营组织管理、企业经营运作瓜葛等方面做出相应扭转以及调剂,其管理以及经营业态与传统运输是不同的。二.应依照现代货运的基本内涵,推动货物运输的发展。现代货运是指在现代经济发展前提下,依照综合运输理论以及现代物流发展对于运输的基本请求,从寻求系统效力的角度与公道的社会综合货物运输本钱的层面,通过管理立异、技术立异、服务立异而构建的拥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的货物运输系统。依照现代货运的内涵,推动我国货物运输的发展,将既是货物运输出产力发展的内在请求,也是物流管理技术进步对于货物运输的请求,相符现代经济发展以及货物运输产业更新的基本规律。

(2)现代货运概念作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的基点,缘于经济社会发展违景扭转后1系列新的发展命题的呈现

首先,货物运输与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瓜葛亲密,是出产、流通、消费链条的有机衔接者以及组成部份,现代化的社会出产流动需要患上到高效力货运的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现代化的货物运输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文明进步拥有踊跃意义。为使社会再出产患上以有效进行以及提高各个环节的效力,现代化的货运系统是不可缺乏的,这是社会再出产对于货运发展提出的新命题。其次,我国在新世纪将全面施行推动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将在既有基础上患上到进1步晋升,人民糊口水平也将患上到更大程度以及规模的改善,对于高效力、低本钱的货物运输系统的需要将更加强烈。从我国施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为全面提高国民经济的发展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民糊口水平,我国也必需面对于货物运输现代化的命题。其3,经济的全世界化、区[文秘站:]域化以及企业的跨国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是流动的规模扩展、发展的层次提高、竞争的程度加大,国与国之间的发展竞争激化以及对于发展机遇的掌控请求提高,更需要高效力以及网络化、集约化的货物运输发展的全面支撑。与此同时,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市场竞争已经经不可防止地会更剧烈,提高运输效力以及降低运输本钱是晋升产品竞争力以及竞争规模的必然请求。货物运输的现代化恰是在经济现代化以及全世界化发展违景下的全新的交通运输发展命题。

从我国货物运输系统的总体发展示状分析,我国货物运输尚处于服务水平较低的发展状况,必需尽快依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包含货物运输基础设施、政府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技术设备更新与技术进步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良以及提高,以便全面提高我国货物运输效力,降低运输本钱,这是现代货运概念作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的基点的根本缘由所在。这1基点的成立,是树立在下列四个方面的基本命题基础上的:一.宏观经济命题。从宏观经济的高度,货运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请求。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对于货物运输发展战略上的请求,和构建支撑经济发展战略所需要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请求;2是经济结构调剂方针继续执行,需要从培养现代服务产业角度加快晋升货物运输产业发展水平的请求;3是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施行,需要通过货物运输的信息化以及以信息化的货物运输支持现代物流的发展,从而推动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的请求;4是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分工日趋深化及联络愈来愈亲密,需要货物运输在基础设施公道布局、运输组织高效力与货物服务高质量方面的支撑;5是科技立异及产业化的发展,既需要货物运输的支持,也需要货物运输本身的科技立异与产业化发展;6是可延续发展战略的施行,需要货物运输在资源应用、环境维护等方面的支撑,货物运输可延续发展自身也是可延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份;7是农业以及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低本钱、利便、快捷、安全、高效的运输将是基本前提。二.微观经济命题。要实现货物运输发展理论的立异,在微观经济的领域,依据市场经济发展的1般规律,要解决发展的若干机理问题。1是竞争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从竞争的意义上分析五种现代货物运输方式的呈现,除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外,追求新的市场竞争手腕,致使了不同运输方式的呈现,同时,竞争也致使了不同运输方式的不断发展以及壮大。在现实的前提下,我国需要谋求通过公道、有效的市场竞争,加快推进货物运输进1步向现代化方向前进,这应该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基本法则;2是效力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氛围中,拥有效力的企业以及运输方式应该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胜利,确保拥有效力的企业以及运输方式的发展,是货运发展中应解决好的问题之1;3是价格与本钱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问题。依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能够以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品以及服务的企业及运输方式,将会取得更高利润,从而具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从此角度,公道的价格以及不断降低本钱,应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首要推进气力;4是管理

方式与服务模式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推进作用。货运在市场中存在的形态是企业组织,企业的发展无疑将推进其作为经营手腕的运输的发展,但这类发展其实不是固化的,常常是以相应的管理方式以及服务模式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改良而变化的,管理方式以及服务模式的演进偏偏是发展的首要体现,因而,从微观角度推动货运发展,应将此作为基本条件。三.综合运输命题。综合运输理论1直是我国推动运输发展的首要理论,但这1理论要在实践中患上到真正利用,获得预想的效果,需要在利用领域进行理论的立异,利用理论将是综合运输理论目标实现的首要依靠。为此,应解决下列问题:1是运输分工的基本原理问题。综合运输理论下运输分工的基本原理是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市场竞争,但在政府的调控以及企业的发展取向作用下,从世界规模的运输发展态势分析,运输分工的界线愈来愈隐约,运输在效力、综合本钱、服务模式的作用下,替换性增强。所以,运输分工的原理应向技术经济为特征的运输效力、综合本钱以及服务模式的方向转变;2是运输发展的调和原理问题。既然运输分工的原理产生了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的调和中,不应再有太多的人为的判断,而应引进拥有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可延续发展战略的概念,用资源使用本钱以及环境本钱进行节制,为运输分工提供有效的决策信号。四.现代物流命题。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的呈现,对于货物运输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命题,这是本文提出货运发展理论立异命题的基本所在。因为现代物流是在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先进管理技术,明确了现代前提下经济发展对于运输提出的基本命题,也就在必定程度上明确了物流发展对于货运发展提出的新请求的命题,现代物流对于货物运输发展的请求较过去任什么时候候经济对于货物运输的请求都要全面以及具体,物流管理是1种必然呈现的技术,货运的适应物流请求的转型就成为必然。

(3)在现代货运的概念下,实现货运发展理论立异应解决的系统性理论问题

传统物流的运输篇10

铁路发展现代物流已势在必行,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化的条件和优势,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抢占物流发展先机,加快铁路物流的发展。下面对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几个契机逐一作出客观地分析。2.1垄断与竞争问题一方面运输市场存在着5种运输方式,且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性;另一方面,在铁路行业内部,铁路的经营大体仅限于国铁一家,因此,将铁路行业定义为:“外部的非垄断性与内部的垄断性并存”是比较合适的。[2]外部的非垄断性问题。运输市场的完善意味着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的增强,这其中包含了其它运输方式对铁路运输方式替代性的增强。如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上,公路运输已延伸至长途;而民航在发挥超长距离运输优势的同时,也将自己的服务向中长途、城际间延伸。在各种运输方式间替代性已经日趋强化的状况下,铁路外部的垄断日益淡化。其次,铁路内部的垄断性问题。迄今,中国铁路的主要经营者基本国铁一家,尚未出现第二个主体可以与国铁进行对等或平行地进行竞争经营。虽然中国铁路网中已出现了一些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但这些铁路大体上分布与铁路网的末梢或支线,基本与国铁不构成竞争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铁路行业内部,确实存在着国铁一家垄断性经营的问题。社会运输形式的多样化促进了铁路观念的改变,只有主动地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铁路才能成为现代物流寻求社会运输力量的首选。为了解决内部的垄断可以通过组建若干铁路路网集团公司,增加竞争机制,打破垄断。因此,观念转变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化的第一个挑战,同时第一个契机。2.2政策与法规

“十五”规划中,明确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是货运物流化。建立综合的物流体系,为铁路提供了一个发展机遇,铁路应抓住这一机遇,实现运输资源的重新配置。

党的十六大以后,铁道部提出了实施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作为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铁路分离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产权制度改革滞后,推进主辅分离和改制,必须解决辅业发展的体制,从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实施突破。政府必然会在铁路创建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这就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提供了另一个重要契机。2.3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物流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基本保障。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以及库存管理、采购管理、配送中心管理等软件的开发,同时最优化算法和模拟预测算法的应用等,对各子系统的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和处理,优化了决策支持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安全、高速、可靠和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构造了资金流、实物流、信息流“三流” 合一的一体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平台提供了运输全程的实时监控信息,使物流中心实时的掌握所托运货物的运行路线、到达时间、装卸搬运情况已有无货损货差等意外情况。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铁路从传统运输服务向现代物流服务的转变提供了第三个契机。3.铁路物流企业建设3.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