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十篇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十篇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1:45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1

一、3-4月份做了以下具体工作

(一)起草了《XX年度全区农经工作意见》,并送区政府办公室审签待发。

(二)继续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工作。一是完成了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区建设:白羊柠檬协会示范建设、甘宁镇农业综合协会示范建设、熊家蜡烛枇杷协会示范建设等4个项目建设任务书,并上报了市局;二是在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召开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三是组建了李河柑桔协会,并指导董家小岩无公害蔬菜协会完成了理、监事会的改选工作;四是完成了市委研究室下达对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开展调研的任务,并形成书面调研材料上报;五是向科委申报了万州区分水镇5000亩无公害李子基地建设项目;六是向区计委提交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政策落实情况及完善政策的建议》材料;七是重新调整上报了《万州区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申报书》;八是完成推荐分水镇石碾李子合作社和天城镇茅谷贡桃协会为市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材料上报工作。

(三)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一是代区政府起草了向区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所做的《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情况报告》(万州府议[XX]1号);二是向区委督查室提交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三是代区政府起草了向江西省上饶市考察团介绍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的经验材料;四是向区计委提交了《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情况》的调研材料;五是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项目建设任务书;六是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报表的收报工作。

(四)狠抓了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工作。一是按财政部新会计制度编写了《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培训教材》一书近10万字;二是按新会计制度培训了师资;三是与区财政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实施<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万州农业[XX]55号);四是下发了《关于填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基本情况调查表的通知》(万州农业[XX]52号),并就此开展了调查,完成了上报任务;五是深入部分乡镇,开展村财务“乡代管”和村社财务电算化实施情况调研;六是继续抓好农村财务管理部级点沙办玉城村,市级点高梁镇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五)继续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一是做好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的前期摸底调查工作;二是回复了政协第二届第三次会议第299号《关于出台全区农村土地流转实施意见的建议》的报告;三是调查处理了百安街办天星村土地租金分配纠纷;四是接待农民来访5次。

(六)开展了全区农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摸底调查,并完成了推荐2个市级示范龙头企业和2个市级示范种养殖大户的材料收报工作。

(七)推荐评选了14名XX年度全区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并下发《关于表彰XX年度农村经营管理先进工作者的通报》(万州农业[XX]54号)予以表彰。

(八)开展了农户收支情况调查,完成了农户收支情况季度预测报表。

(九)开展了全区农经人员情况调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乡镇、农村经营管理职能调查和招聘农经公务员等工作。

(十)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体制调整决定的政策,重新组建了区农经站,并对所有人员进行了合理分工,将全站分为了六个工作组,各就各位,各司其职,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十一)完成了XX年度农经工作档案整理工作。

二、5-6月份打算

(一)按区政府印发《XX年度全区农经工作意见》,制发全区农经工作目标考核意见,并力争召开一次全区农经工作会议,理顺农经工作体制。

(二)启动万州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区建设和白羊柠檬协会、甘宁镇农业综合协会、熊家蜡烛枇杷协会以及万州区农村劳动资源调查建设5个项目建设工作。

(三)完成区委布署的《关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研究》等两个专题调研任务。

(四)回复人大议案,政协提案5份。

(五)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宣传发动工作,力争新筹建4—5个协会,1个行业协会。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2

没有任何事能一蹴而就,再精美的蓝图也需要精心的绘制。辉煌总是建立于历史精华的沉淀,而真正的辉煌在于能在经典中创新。也许,这就是供销系统的历史魅力!

自上而下的改革,由内至外的创新,近年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荡气回肠的涅之路。这其间,有诸多重要的事件需要铭记。这些事件影响了每一个供销人乃至整个云南省供销行业的发展脉络。这些事件,是无数人长期以来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一段缩影。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新起点上回眸伫望,诸多的感动令我们难以释怀。在岁月的记忆中,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看似亲切熟悉却又疏远陌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见证永恒的碑铭,都将成为幸福时光的吟唱、都将成为云南供销行业改革创新中的历史赞歌!

这些事件,影响了过去,影响了现在,必将影响未来!

“二次创业”十大事件

一、2006年12月,在滇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工作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见图1)

二、2008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工作会议,并于2008年7月10日下发《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文件。(见图2)

三、2008年9月,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督查深化改革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工作的通知》(云府办明电〔2008〕147号),专题督查《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文件落实情况,同时组织3个督查组分赴各地现场督查推进工作。(见图3)

四、2009年3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召开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座谈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建甲、省政协副主席王学智等领导出席会议。(见图4)

五、2009年7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云南省人民政府签订“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加快云南特色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省委书记白恩培参加签字仪式并致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杨应楠参加签字仪式,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丁绍祥主持签字仪式。(见图5)

六、2010年1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曲靖市会泽县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云南省政协常务副主席管国忠出席会议。(见图6)

七、2010年6月,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曲靖市召开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曲靖经验现场会向全国推广云南经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介绍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经验。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秦光荣接见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主任李成玉,副主任李春生、戴公兴等全国供销总社领导,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加会议并陪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参观考察。(见图7)

八、2010年9月,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在昆明市举办首届“千社千品”暨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与北京、上海、四川、重庆、贵州、海南等6省市供销合作社和国内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30多项。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江巴吉才、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监事会副主任张祥茂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见图8)

九、2010年12月,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供销合作经济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在开远市举办专业合作社发展论坛,总结推广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张晓山、温铁军、徐祥临、孔祥智、何广文等全国知名“三农”问题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见图9)

十、2011年7月,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4次会议审议《关于全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与会委员的充分肯定。(见图10)

“二次创业”十大特点

近年来,云南省供销系统在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发展,实现了由衰到兴、由弱渐强、由落后变先进的转变,树立了团结、务实、创新、发展、廉洁的新形象。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誉为“云南发展特色”“云南发展模式”,连续多年受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

一、坚持创新思路谋发展

抓住助农增收的重点,把握流通服务的特点,以发展“两社一会”为切入点、以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为结合点、以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为平台,点面结合、上下联动、全面推进,一年一个新台阶,整个行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

推行以“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扭转了连续十一年的亏损局面,卸下了人员臃肿、债务沉重的包袱,化解了历史遗留的重重矛盾,社有企业改革改制面达95%以上,经营效益连创历史新高,农村流通主体地位基本确立。

三、坚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提高农民组织化,增强社会化服务

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以发展综合服务社为农民提供内容丰富的社会化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实现助农增收;以发展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加快行业的发展。供销社系统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占全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的80%以上。

四、坚持重构乡村流通网络,打基础、强基层

以“县配送、乡中心、村终端”的思路,重构乡村流通网络,改善农村购物环境,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乡村综合服务社覆盖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

五、坚持增强县级社服务能力,提高整体实力

盘资产、引外联、强投入,实施“四百四三”计划,一批县级社服务能力和实力大大增强,一批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正迅速壮大,一批新的合作项目正全面启动,一个有服务能力、带动实力,创新发展的新型供销社正成为云南农村流通的主导力量。

六、坚持开放办社,多元化联合促发展

依托各地资源优势,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不同所有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联合,引进先进理念、管理和技术,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增强供销社的整体实力和提升为农服务水平,合作办社、开放办社,成为全行业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

七、坚持“人才兴社”,全力抓好行业培训工作

走出去学,引进来教,上下结合,突出重点,全力抓行业职工素质建设,年年有新举措,层层有新动作;壮大供销社队伍,提高农民经营能力,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在培训中做到“五结合”(与扶贫结合,与边疆民族素质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培训结合,与妇女素质培训结合),五年培训50多万人次,闯出云南特色培训的新路子。2008年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为“全国第一”。

八、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协调各部门合力推动

勤汇报、多请示、强沟通,为政府分忧,为群众解难,把行业工作列入党委、政府议事日程。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一次工作会,一年一个新文件,5年省、州(市)、县党委、政府下发文件150多份,各部门联合下发文件30多份。明职能、定目标、解难题、缓热点、给政策。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2008〕14号文件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为云南供销社“二次创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九、坚持和谐发展,注重解决难点热点问题

深入调查研究,为基层排忧,为职工解难;做好老干部工作,深入基层社慰问;做到职工保增收,企业保增长,行业保稳定,促进了行业和谐;内外联合,上下统一,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形成了团结统一、和谐共进的好氛围。

十、坚持合作社文化建设,增强行业凝聚力,树立新形象

重宣传,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树立行业形象;强文化,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增强行业凝聚力;创立了“团结进取、勤奋务实、拼博创新”的云南供销精神。

“二次创业”十大思路

一、打基础强服务,在全省乡村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

二、深化行业改革,实施“三减三转”(减亏、减债、减包袱;职工转身份、企业转机制、联社转职能)。

三、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四进村、五个有”(便民超市进村、市场知识培训进村、信息服务进村、行业管理服务进村;有一个专业合作社、有一个综合服务社、有一个专业协会、有一个集贸市场、有一批农民经纪人)。

四、打造龙头企业,实施“四百四三”计划(打造100个以上县级配送中心项目建设、扶持100个乡村集贸市场建设、扶持100户龙头企业、引进100个合作项目;发展“两社一会”3000个、抓好30个省级“乡村流通工程”试点示范县、力争2012年完成300亿元的经营总额、经纪人培训3万人)。

五、建立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流通工程”(改造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络、整合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完善农副产品购销网络、优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健全农村流通信息网络、加强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建设)。

六、推进“二次创业”实施“五个创新”(创新体制增活力、创新思路强服务、创新经营增实力、创新理念抓人才、创新方法抓落实)。

七、落实国务院(国发〔2009〕40号)文件和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云发〔2008〕14号)文件县县“五个一”(县委政府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

八、创先争优树立供销合作社“五个新形象”(团结合作、改革创新、清正廉洁、高效务实、负重拼搏)

九、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实施“一个龙头、两个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经营龙头企业、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

十、提高农民经营素质,大力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个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与边疆民族地区能人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结合,与妇女共青团工作培训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结合)。

“二次创业”行业十大领先

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在2008年7月出台《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意见》(云发〔2008〕14号)文件,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高度评价,为起草《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0号)文件提供了借鉴和基础性作用,省委、省政府文件创新力度大,政策指导性强。文件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李成玉主任评价为全国各省出台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中最好的一份。

二、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一年召开一次推进会,高位推动工作,并以省委督查室专题督查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的落实,做到县县“五个一”(以县委、政府名义召开一次供销工作会议、出台一个贯彻落实云发〔2008〕14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制定一个“乡村流通工程”总体发展规划、确定一批“乡村流通工程”示范点、建立健全一套“乡村流通工程”工作机制),其力度之大,工作之实,为全国行业首创。

三、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综合绩效考核连续五年受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表彰,连续四年获特等奖,步入全国行业标兵方阵,全国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现场会在曲靖市召开,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孔垂柱参会,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亲自介绍云南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经验在全国行业属先例。

四、在滇全国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供销合作社工作,对云南省供销合作社创新思路服务“三农”积极发展“两社一会”、实施“四进村、五个有”、推进“乡村流通工程”建设给予高度肯定,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视察情况在全国行业属首例。

五、云南省发展“两社一会”(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专业协会)2.4万多个,发展数量居全国行业第一位,其中,综合服务社1.7万多个,覆盖90%以上的行政村,高于全国行业平均水平,发展专业合作社(协会)7000多个,占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80%,列全国行业省级发展数量第一位。

六、率先在全国实现县有配送中心、乡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便民店)的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体系,覆盖95%的县(市、区)。

七、率先在全国行业建立县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乡(镇)有指导服务站、村有专业合作社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并全面推广。

八、全省近五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共同下发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文件200多份,各级落实力度和财政补助、配套资金量全国领先。全省系统一次性解决县以上联社机关人员参公问题,全省行业社保、医保全部一次性解决,在全国行业属领先地位。

九、培训农民经纪人,实施“六结合”(与扶贫开发工作结合,与边疆民族地区能人培训结合,与军地人才培训结合,与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结合,与妇女共青团工作培训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结合),培训数量大、培训效果好,在全国行业教育培训工作评比中位居第一。

十、云南省供销合作社提出“打造一个龙头企业集团、建立‘两个服务体系’、发展新型供销合作社”的思路在全国领先。

“二次创业”十大荣誉

2006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5年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一等奖。

2006年10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供销合作社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先进单位。

2008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7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08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突出贡献单位。

2009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8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09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农产品经纪人星火科技培训突出贡献单位。

2010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09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10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行业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认证突出贡献单位。

2011年1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2010年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省级优胜单位特等奖。

2011年3月,云南供销合作社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突出贡献奖。

“二次创业”十大突破

一、各项发展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

2010年,全系统年经营总额突破300亿元,约占云南全省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的1/3;年汇总盈利突破3亿元,呈现出盈利面大和基层盈利多的特点;年化肥销售总量突破700万吨,占全省供应量的85%以上,保证了农业生产及边贫救灾用肥需要;年帮助农民推销各种农产品总额突破50亿元,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展“两社一会”24454个,服务农户678万户,夯实了为农服务网络基础。

二、在明确行业定位、承担目标任务上取得新突破

国务院国发〔2009〕40号文件和云发〔2008〕14号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供销行业的历史定位和目标任务。实现了由思路不清、职责不明、目标不准转变为承担“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社有资产管理等三大任务,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三、在创新思路、服务“三农”上取得新突破

根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四项改造”和“新网工程”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的大局,在搞活流通中选择突破口,在助农增收中寻找切入点,先后提出了大力发展“两社一会”、推进“四进村、五个有”、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两个服务体系’”等一系列重要思路,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供销社特征和时代特点的“云南发展模式”。

四、在落实文件、推动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40号文件和中共云南省委14号文件中,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年召开一次工作会,一年出台一个新文件,一年安排一次工作督查。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和各级部门先后下发有关文件200多份,把供销工作真正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列入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局,从行业边缘化逐步走向了服务“三农”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全部纳入参公管理、社有企业职工养老金问题一次性解决,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动力。

五、在加强外部协调、改善内部环境上取得新突破

自觉把供销合作社工作融入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之中,主动汇报,加强协调,争取支持。先后与各有关部门联合调研几十次、联合下发文件30多个,形成了主动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推进的良好环境。着力化解历史性、政策性债务,妥善处理了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改善了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形成了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上级支持有力度、职工工作有干劲的供销行业新形象。

六、在打基础、完善“两个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从云发〔2008〕14号文件下发开始,通过财政扶持、行业投入、社会融资等渠道,累计带动投入资金60多亿元,完成建设项目580多个。先后建成各类配送中心147个、农村超市6333个、乡村集贸市场341个、综合服务社1.73万个,初步构建起“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村有综合服务社”的农村流通经营服务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6156个、专业协会996个,占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发展总数的11.2%,带动和服务农户252万户,初步形成了“县有联合会、乡(镇)有服务站、村有专业社”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指导服务体系。

七、在实施人才兴社战略、扩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与组织、人事、民委、共青团、妇联、军队等有关部门联合,共同开展了对乡村干部、农民经纪人及行业干部职工的专业技能知识及实用技术培训。做到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扶贫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农村妇女技能相结合、与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相结合、与边境少小民族培训相结合、与提高行业素质相结合,采取各级层层培训、省外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先后培训各类人才51.86万人次,其中有3.6万多人获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壮大了农村现代流通队伍。

八、在搭建平台、推进信息网络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结合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初见成效。全系统“乡村流通工程信息网”实现了各级供销合作社及所属企业的信息联通,及时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农特产品展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红河州“红农信息网”建有143个信息站点,涉农信息71万条;玉溪市供销合作社与气象部门联合农业信息,实现了信息“村村通”。

九、在拓展服务领域、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上取得新突破

加强与云南省金融办的协调,研究制定有关金融部门支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办法;与云南省农村信用社签订合作协议,加强涉农项目信贷资金扶持。开远市成立了农兴投资担保公司,缓解了中小企业和农民群众贷款难题。弥勒县供销合作社创办的社员股金服务中心,入户社员10人,吸纳股金1.1亿元。文山供销金合小额贷款公司组建一年,向农民贷款2800多万元。红塔、永善、宣威、文山、弥勒等县(市、区)纷纷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农民金融组织参与到农村金融发展中,逐步壮大了供销合作社的资金和经营实力。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3

就治理国家来说,应当有健全一个国家的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就象解决国际争端有斡旋、谈判、战争等方式一样,也应有解决国内各种矛盾的渠道,包括当事人和解、第三者居中调解、专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法院诉讼等。但是,在法制社会里,法院诉讼是解决矛盾纠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就是说,应该让其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解决大部份矛盾纠纷,只有在其他渠道不能解决的时候,才能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来解决。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人民调解工作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分别出台司法解释和规章,把人民调解工作带入了一个春天。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撰写此文,旨在通过对人民调解这一法律制度的论述和探讨,与广大调解员、基层法官和司法行政工作者共同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正确运用并使之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武器,成为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人民调解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

我国的人民调解,源于中华民族“和为贵”和“息讼止份”的传统美德。《宪法》和《民事诉讼法》、《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等法律法规对人民调解都有明确规定。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和高度重视下,人民调解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纠纷,其主体、内容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许多纠纷会发展成为,甚至激化为刑事犯罪案件,严重干扰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据统计,我国现有人民调解组织90多万个,人民调解员800万人,每年调解各类纠纷600多万件。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工作优势,调动调解队伍的积极性,对于及时有效地化解新时期的社会矛盾纠纷,建立长期有效的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地位

我国《宪法》第111条,《民事诉讼法》16条,以及《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相关规定,可以概括人民调解的性质。人民调解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依据法律、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对民间纠纷进行规劝疏导,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解决纠纷的群众自治活动。这一定义体现了民间纠纷的一般特征,突出了我国人民调解的基本性质,也揭示了人民调解的重要地位。

1、人民调解是基层群众民主自治的重要内容。

它与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不同,不具有国家权力的属性,而是不收费的一种社会性、群众性和民间性活动。人民调解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的具体内容之一,通过对民间纠纷的调解,实现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2、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制度。

调解具有及时、经济、和睦关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弥补司法裁判在功能上的缺陷和不足,成为多样化的纠纷解决替代措施的主要形式。矛盾纠纷的增多和多元化、多样性、复杂性,对社会稳定构成严重,仅靠通过诉讼渠道加以解决,人民法院难以承受,也加大国家、社会和群众解决纠纷的成本负担,效果也不一定好。要建立健全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特别是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及时将民间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预防民间引起自杀、民转刑和群体性械斗、群体性上访,有利于缓解监狱管教压力,减轻党政领导工作负担,是新时期。

3人民调解是实现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重要基础。

调解的根本特征是自愿性,即当事人平等协商,解决纠纷,自觉而积极地按照公认的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我国人民调解工作的依据首先是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和政策,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进行调解,并通过调解活动进行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的宣传教育。当事人通过调解活动,维护和实现自身权益、承担法律和道德义务,直观而深切地理解和掌握有关的法律知识和社会道德规范,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生动实践。广大群众在调解活动中受到活生生的教育,不断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这对于加强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社会基础、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民调解的任务和原则

基层司法实践中,人民调解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

1、人民调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任务:1)积极调解民间纠纷;2)深入开展纠纷排查、预防激化;3)大力开展法制宣传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4)努力与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相结合,深化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效果。

2、人民调解工作要掌握以下原则1)平等自愿原则;2)合法合理原则;3)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司法解释第四条和第五条就是根据这些原则制定的。

在此有必要阐述不限制当事人诉讼权利原则。人民调解不是诉讼的前置程序,不得因未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而阻止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这一原则要求,一是民间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有权迳行向人民法院,二是当事人有权中断调解,三是当事人对经调解达成的纠纷仍有权提讼,请求人民法院对纠纷和协议予以裁判。

此外,人民调解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还涉及到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成,工作制度,人民调解员的产生以及司法部正在开展规范化建设问题,这里不一一赘述。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2002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若干规定,从2002年11月1日施行,与此同时施行还有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这一部颁规章。这两个规定把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和规范化建设带入了一个春天。

《若干规定》第一条开宗明义:人民调解协议具民事合同性质,擅自解除和变更人民调解协议违法。

(一)《若干规定》的重要意义。

由于《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第2款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规定不明确,当事人以为达成的调解可以随意反悔,挫伤了调解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也使基层法官在受理和审理涉及类似案件时左右为难,无法可依,导致近年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调解率、成功率下降。因此它具有以下意义:1、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法律制度。法学界人士认为这一司法解释在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2、为人民法院公正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与此相关,引讼时效、举证责任等问题的处理。3、为建立起人民调解和法院诉讼协调发展的良性机制创造了条件。它使“第一道防线”与“最后一道防线”有机结合,两种法律制度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共同为稳定、改革、发展服务。4、为正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供了素材。为人民调解协议这一原来无名合同上升为有名合同奠定了基础,实际上就是在《合同法》的15种有名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种有名合同。因此,《若干规定》这一司法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意义。

(二)人民调解协议的有效构成要件。

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充分说理,耐性导,消除隔阂,帮助当事人达成协议。调解协议书将作为民事合同对待,适用《合同法》有关合同成立和效力的规定,可以成为民事权利义务的发生依据。因而,不论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权属纠纷,还是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纠纷等,只要属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范围,由此而产生的协议,都具有独立的价值,即不依附于原有的纠纷事实而产生权利和义务。也就是说,合法有效的人民调解协议产生后,非因法定事由,不得改变。人民调解协议书本身具有当然的证据效力,原告请求履行调解协议时,只要举出了人民调解协议书,立案案由即可成立,并完成举证责任,不需对调解协议书存在的基础即原纠纷提供证据(目前其它调解组织或个人制作的调解协议还不能享受如此“待遇”);当事人一方以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时对方当事人仅以调解协议书作为反驳证据,证明自己承担的义务仅限于人民调解协议书载明的义务。同时,依据《若干规定》第十条,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债权内容的,债权人可以凭人民调解协议、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归纳起来,人民调解协议书内容和形式上成立的有效要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须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2、双方自愿,不带强迫性;3、当事人无重大误解,是真实意思表示;4、内容合法、合理,约定清楚;5、当事人签名盖章;6、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三)人民调解协议的执行

依据《若干规定》第十条,人民调解协议具有债权内容的,债权人可以凭人民调解协议、公证书及执行证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对新时期我国农村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中人民调解工作看法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的纠纷呈下降趋势,受理的纠纷总数与人民法院受理的一审民事案件的总数的比例(笔者称之“调诉比”)已由80年代初的17.1:1下降为目前的1.7:1,这不利于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应当引起立法、司法和法学部门人士重视和探讨。

(一)新时期农村的矛盾纠纷

“三农”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人民调解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中共中央六个“一号文件”稳定农村大局,农民是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三亿份农业承包合同给九亿农民吃了“定心丸”,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扶农政策,使农村形势正朝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新时期农村体制正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农业小生产经营方式向产业化、现代化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些地方在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上访量大、集压,群众告状无门,干群关系恶化的情况。

1、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主要有:1)、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由此产生的使用权、经营权、分配权纠纷突出,这类纠纷引起的上访量大,甚至引发群体性的械斗事件;2)、农民负担过重,不合法不合理,村务不公开,干群矛盾恶化;3)、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现象死灰复燃,容易引起自杀和“民转刑”;4)、重男轻女、家庭暴力、赡养老人、离婚纠纷增多;5)、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纠纷调处难度大;6)、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严重;7)、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调处困难;

2、对策

解决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关键在加强法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更加显示人民调解制度的优势。新时期人民调解必须转变思路,建立大调解工作格局,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强化全局意识、责任意识、防范意识;2)、健全制度,规范程序,建立排查化解不稳定因素和处置的动作机制;3)、加大投入,重视“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庭)建设,发挥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和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处辖区重大疑难纠纷的作用;4)、标本兼治,既要加大打击,又要深入普法。

(二)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的矛盾纠纷

群体化,易激化;复杂化,难度大,这就是新时期企事业单位改革中矛盾纠纷的特点。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触及了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势必产生大量而复杂的矛盾纠纷,不及时调处可能导致激化。近几年,先后有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被杀害、绑架的报道,少数地方甚至发生上街游行,阻塞交通的严重事件。一个人下岗后,其影响是多方面的,纠纷是多重性的,企事业单位整体改革又使纠纷呈群体性特征。同一件纠纷,在单位表现为与领导、同事之间为纠纷;在家庭主要是抚养、赡养、婚姻纠纷。他们往往是在单位与领导或管理人员纠缠;在家里与家庭成员吵闹;在社会公共场所游行、静坐,阻塞交通,甚至于围攻政府机关,这些矛盾纠纷,影响到安定团结,很需要人民调解发挥作用。

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人民调解应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包括公民道德教育、家庭职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等。

2,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企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大格局,在治本治标上想主意、下功夫。树立调解工作也出效益的思想和观点,把它纳入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妥善处理在职职工、家属工、农民临时工、退休职工、内退职工、下岗分流职工等不同群体因工资、奖金、住房、工伤、劳动保护、保险保障等纠纷。

3,加强组织领导,提高队伍素质。

四对完善和发展人民调解制度的一些思索和探讨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群众对依靠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的认识逐渐提高,人民调解工作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法律制度,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值得我们去思索和探讨。

(一)丰富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的内涵,拓展其工作领域

前面已经谈到人民调解协议在诉讼中作为民事合同对待的问题。但是,在调解实践中,当事人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平等时,对这类纠纷人民调解可否受理,达成的调解协议书是否有效就产生了争议。司法部《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对人民调解受理范围作了规定(包括两条限制性规定),这些规定虽无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但对人民调解组织具有指导性。

在实际生活中,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纠纷十分广泛,如农村土地承包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纠纷,,农业产业化服务中的合同纠纷,,划分宅基地、财务管理等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往往是农村村民与农村合作组织、经济组织、乡镇企业等:企业在转制、租赁、兼并、破产、收购、转让过程中与职工之间的纠纷,或者因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用等发生的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为企业职工与其所在的企业;城市街道市政建设、危旧房屋改造过程中因拆迁、安置、施工、噪音、道路交通等引发的纠纷,这类纠纷的主体主要是城市居民与城市市政管理组织,施工单位、企业事业单位等。这些纠纷在性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符合民间纠纷的特征,应当也完全可以纳入人民调解工作的范围。这些纠纷往往因为于法无据或依法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容易引起激化,如当前村、社在讨论集体征地补偿费分配立案时,凭社员或村民讨论意见,剥夺少数村民的分配权益,引发上访。对这些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应当认真受理,积极调处。

(二)调解工作统计考核中应引入“调诉比”

“调诉比”与过去的“调解率”和“调解成功率”能全面反映一个地区人民调解质量、社会稳定程度,把这三项作为考核基层法庭、司法所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指标。

(三)建立调诉有效结合机制的几点思考

1、申请支付令。2004年7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轩在全市人民调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谈到,当事人持有效人民调解协议书,可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进行程序性审查后,应当受理。笔者对此深表赞同。

2、建立法院立案告知制度。基层法院立案部门和人民法庭在受理民事案件时,应当在立案通知书上告知当事人,可以向当地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以减少诉累。

3、调解不成的纠纷,原纠纷的诉讼时效中断。《若干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有些欠缺,实践中,一些债务纠纷因债务人暂无履行能力或怠慢履行,债权人会面临“两难”:,须预交诉讼费用;不,按照诉讼时效一般规定,胜诉权可能消灭。如果此时,债权人申请人民调解,债务人不参加或者参加调解又未能达成协议,人民调解的这种活动应当引讼时效中断.

(四)大力加强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建设,提高调处重大、疑难纠纷的能力

新时期农村、城市社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大格局的形成,要求在乡镇、街道社区象建招商引资平台那样,建立一个人民调解齐抓共管的平台,把人民调解与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及依法治理结合。

(五)规范和鼓励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和中介鉴定人员参与人民调解中的非诉讼、鉴定活动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4

关键词农村经济信息工作;问题;建议;辽宁彰武

中图分类号F32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9-0339-01

彰武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发展,在实现了100%行政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宽带网络覆盖全省大部分农村地区,其中乡镇的宽带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的宽带覆盖率已超过80%。农村信息化试点初见成效,以建立农村综合信息服务长效机制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可复制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其基本理念是坚持“服务于第一产业,收益于第二、三产业”。广泛开展农村信息服务,构建了以农业信息网为龙头,以农产品供求、农产品网展会、畜牧兽医、种子、植保等专业网为骨干的农业信息网络。

1农村经济信息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经济信息向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彰武县1/2以上的农民却还秉承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传统信息接受方式,并依此安排种植养殖项目。由于缺少宏观信息的把握和科学预测,致使广大农民无论在种植还是养殖领域,仍存在跟风走、慢半拍的现象,影响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提高,且存在着一定的经营风险。

2建议

2.1政府推动,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目前,彰武县农村经济信息工作水平不高,需要政府的推动与参与。政府应支持、引导彰武县涉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经纪人组建彰武县农村经济信息协会,以农村经济信息协会为依托通过高端、市场调查,分析梳理、科学预测,形成优质的农村经济信息,并通过政府网站、彰武电视台、《彰武时讯》等媒体定期或不定期,引导广大农民按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种养殖结构。政府还要推动农村经济信息协会的延伸,在每个乡(镇)、村都要设立专兼职信息员,负责农村经济信息的整理、发送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实效性,提高信息服务工作水平。

2.2强化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由于用工体制、从业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彰武县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普遍存在着文化水平低,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低等问题。因此,要真正发挥农业经济信息的作用,必须从受端根源入手,提高农民的识别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政府要增加投入,安排布置各级涉农部门、农技校以及农村经济信息协会发挥农民培训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广大农民参加各级各类文化、技术、信息工作培训,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实装备各乡(镇)、村的图书室和文化室,利用农民书屋,开展农民读书读报活动,扩大农民学习、交流、提高的实用平台,真正使农民具有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1-2]。

2.3广泛参与,整合社会资源

2.3.1发挥好农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目前,彰武县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261个,专业合作社把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等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竞争、发展与提高。同时,联系更加广泛、视野更加拓展。一是完善各专业合作社经济信息化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同型合作社的交流,强化与国内外经济组织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合作社信息服务平台。二是加强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员手机、微机入网率和信息传播覆盖率,发挥农信通和农信机的作用,利用省、市、县涉农专家的资源,为农民提供相关的信息及服务。三是引进培育专业的信息人才,熟练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工作。四是加强合作社信息网络的辐射作用,加强合作社的吸引力、凝聚力,调动农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使农村专业合作社保持生机和活力[3-4]。

2.3.2理顺信息利益相关群体之间的关系。依托农村经济信息协会、合作社、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台以及信息服务中心、互联网等信息利益相关群体,利用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手机短信群、信息服务中心等媒介,大量“绿色信息”,使广大农民看得着、用得上、使得起。

2.4注重提高,规范农村经纪人队伍

在农村生产流通领域,活跃着一支既了解市场、又沟通民情的经纪人队伍。他们在活跃流通、化解民难的同时,也部分存在着信息欺诈、唯利是图的通病。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经纪人规范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成立农村经纪人协会,制定协会章程、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等相关制度,实现“民办、民管、民受益”。二是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对农村经纪人进行市场经济、法规政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技能,并审核颁发农村经纪人经营执照,规范行为、维护权益。三是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群众监督体系。完善经纪人资格认证、除名制度,打击经纪人坑农害农行为,促进农村经纪人队伍健康发展。

3参考文献

[1]王健.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建设的系统工程研究[J].中国信息导报,2000(2):53-54.

[2]鞠晴江,庞敏.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5(4):89-92.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5

[关键词]齐齐哈尔;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

[中图分类号]D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5)03―0043―0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最早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主要经历了农业合作期、期、改革发展期,特别是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进入快速发展期。2014年底,齐齐哈尔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028个,广泛分布于种植、养殖、机械、渔业等涉农领域,是2001年的107倍左右。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加强合作社党组织建设已然成为农村党建的一个重大课题,需要在理论上充分阐释、在实践中深入探索、在运用上提升完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要载体。齐齐哈尔作为农业大市,在“两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中具有重要位置,有效保证改革各项任务顺利推进,必须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必须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第一,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国有8亿多农民、4万多个乡镇、近70万个行政村。“三农”问题关乎经济发展,关乎社会稳定,关于执政基础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扶持和正确引导下,把市场、企业、农户有效对接起来,充分发挥集约化生产优势,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使农民融入到农村变革发展之中,切身感受到党的政策带来的实惠,更加依靠依赖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地位。

第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生产要素联合,建立基于经济利益纽带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特殊性。就齐齐哈尔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数76.37万户,占总数的86.9%。在推进合作社发展、维护入社群众权益等事项中,迫切需要把党组织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延伸,填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空白,以实现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

第三,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合作社创新发展。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工作的有效对接,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党组织能够发挥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优势,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扶持,能够充分发动群众做好教育宣传引导工作,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进而提高合作社发展水平。从另一角度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给农村组织结构带来了一定影响,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顺势建立合作社党组织,探索和把握合作社党组织建设规律,进一步统筹城乡党建工作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齐齐哈尔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签订责任状推进,实行“百日攻坚”活动抓组建,具备条件的合作社中都建立了党组织,实现了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与此同时,受客观情况影响和制约,一些不适应、不利于合作社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问题也突显出来。

第一,认识存偏颇,杂音比较多。主要是三种声音:一是“无用论”。一些基层党员干部认为合作社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建不建党组织无所谓;有的认为党员还是那些党员,有村级党组织管理就可以了,合作社建立党组织没必要。二是“包袱论”。部分合作社理事长认为成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分散合作社抓生产经营的精力,增加运营成本;一些理事长担心书记干扰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另立“山头”,影响团结。三是“”。以村党组织书记为代表,担心合作社建立党组织会“分庭抗礼”,削弱村党组织的领导;个别村党组织书记有私心,担心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影响力扩大,在换届时会分散自己的选票,对自己连选连任构成威胁。

第二,党员数量少,个别素质低。全市合作社有党员1.7万多名,平均每个合作社仅有3名党员,其中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合作社有2000多个。合作社党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有1.1万多人,占总数的63%;50岁以上6686人,占总数的37%,参加组织生活积极性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造成党员流动性比较大,直接影响合作社党组织的存在和作用发挥。

第三,书记人难选,工作事难办。当前,合作社党组织书记中兼职的有1797人,其中兼任3个以上的有47人,最多的同时兼任5个合作社党组织书记。大多数人没有党务工作经验,研究生产发展在行,搞党建工作是“门外汉”。合作社是农民自愿联合成立的经济组织,党组织书记同普通社员一样,没有特殊待遇,多劳不多得,岗位没有吸引力。合作社党员人数少,一些书记也是“矬子里拔大儿”,对党建工作没兴趣也缺少本事,党建工作推进落实难度较大。

第四,运行不规范,作用难发挥。合作社是近几年才大量出现的新兴组织,合作社党组织的功能定位、设置模式、运行机制、活动载体等缺少明确规定,实际工作中没有成型经验可供借鉴。齐齐哈尔市合作社党组织成立时间短,制度不健全、运行不规范、活动不经常的问题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合作社党组织有心想干点事,由于合作社依照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特殊性质,事实上伸不开腰、插不上手、说不上话、叫不动号,工作基本停摆,作用难以发挥。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合作社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在合作社发展中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促进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意义重大。解决合作社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紧紧抓住党建责任制这一关键,着力在六个方面深入研究、统筹推进、加以解决。

第一,要落实合作社党建工作责任。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合作社党建已成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各级党委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把合作社党建纳入各级党组织重要工作日程,县、乡党委书记是合作社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县、乡党员副职分工负责所联系合作社党建工作,村党组织书记按照合作社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加强领导协调。县(市、区)委组织部承担合作社党建工作的规划、指导、协调、督查和考评职责。农业、财政、工商、民政等部门要与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密切配合,结合各自职责发挥指导、协调、服务、监督作用,共同推进合作社党建工作。

第二,要规范合作社党组织功能定位。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作为合作社的政治领导核心,承担着政治领导、协调服务、推动发展、教育管理和维护权益的职能。要积极宣传和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重大决策,引导和监督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依法经营。要全面负责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引导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要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社员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团结和依靠社员群众,关心和维护社员的合法权益,化解矛盾,凝聚人心,不断增强合作社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第三,要明确合作社党组织管理主体。坚持把明确管理主体作为规范合作社党建运行的重要步骤,根据合作社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合作社党组织隶属关系。对那些单独组建党支部或党小组的,应明确单一管理主体,以属地管理为主,由村党组织负责管理;对那些跨村、跨乡,甚至跨县的联合党支部,不提倡变更合作社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其党支部可由村或乡或县管理,党员则接受原所在村党组织和合作社联合党支部双重管理,既可有效防止联合党支部中的党员数量过多、分散村级党员、造成村级工作不便的现象发生,也可防止村社抗争、引发矛盾的问题出现,从而使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更突出,基层组织设置更合理、更科学。

第四,要选好配强合作社党组织带头人。一是内部选。对由村党组织领办或村干部创办,并且党员人数较多的合作社,着重在内部产生党组织书记。二是上级派。对党员人数少或没有合适人选的,由乡镇党委选派分管领导或熟悉党建工作的农业技术党员作为临时负责人,先开展工作,再通过培养、发展等办法,逐步解决党组织书记人选。三是外部引。对党员人数少并且没有合适人选的,从机关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党务干部、村干部、返乡创业人员和其他人员中聘请有党务工作经验或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服务群众有热情的优秀人才任党组织书记,开展党建工作,培养后备力量。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6

一、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职责

根据党内有关文件规定和当前农村实际,村党支部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好以下职责:

(一)推动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主持讨论决定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富民强村路子,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带领农民致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各项支农惠农强农政策,带领和引导党员群众抓好农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业技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致富项目,为农民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领导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搞好生产服务和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三)密切联系群众。经常深入到村民群众中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听取群众对村党支部工作的意见建议,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及时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做好困难群众帮扶工作。坚持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村民群众有序参与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支持和保障村民依法开展自治活动。

(四)维护农村稳定。加强村民群众教育,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道德素质和集体观念。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人民调解、计划生育等工作,疏导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

(五)加强村党支部建设。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的决议。带头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组织开展“五个好”村党支部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增强党员主体意识,督促党员履行义务。负责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培养,做好经常性的发展党员工作。带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抓好对村、组干部和村办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

二、建立健全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工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机制

1、明确选任标准。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素质好,就是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较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带富能力强,就是有知识、有见识,思路宽、点子多,懂经营、会管理,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共同致富;协调能力强,就是热爱农村、对农民有感情,善于运用民主、法律、示范和服务的方法做群众工作,妥善处理矛盾,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2、拓宽选人渠道。主要从本村优秀现任村干部、致富能手、农民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的农民党员中选拔村党支部书记。鼓励优秀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县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居二线、提前离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的党员回原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本村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也可以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选派。积极探索村党支部书记跨村任职,采用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的办法建立联合党组织,从中择优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提倡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

3、改进选任方式。选拔任用村党支部书记由乡镇党委具体负责,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根据不同村情,采取“两推一选”、“公推直选”、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乡镇党委委派等方式产生村党支部书记。

4、培养后备人才。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把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认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完善和落实激励保障政策措施,加强跟踪培养,严格管理监督,帮助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尽快成长成才。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贫困村、工作薄弱村任职。

(二)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监督机制

1、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村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工作职责,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提出任期目标、年度目标和每年要办的实事,报经乡镇党委审核同意后向党员和群众公开作出承诺。完善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办法,准确评价履职情况,考核结果要作为落实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和其他激励措施的主要依据,严格兑现奖惩。

2、完善村党支部书记民主评议和监督制度。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要向乡镇党委、本村党员大会述职,并向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通报工作情况,接受上级党组织的考核和党员、群众的评议。健全村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认真落实党务公开,加强党员监督和群众监督。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广泛听取党员意见,在党员和党组织中充分酝酿,经过党员大会形成决策建议,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村党支部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督促村党支部书记认真落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3、健全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调整制度。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形成发现、调整不合格村党支部书记的机制。

(三)建立健全教育培训机制

1、明确教育培训的目标要求。教育培训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牵头组织进行。通过培训提高村党支部书记执行农村政策、引领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矛盾纠纷和加强村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本领,增强履行岗位职责能力。

2、制定和落实培训计划。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要把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纳入整个干部培训规划,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年度培训计划。省、市、县党委组织部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培训工作,确保村党支部书记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或县以上的集中培训,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7天。

3、丰富培训内容。组织村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对现代农业、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组织编写切合村党支部书记实际需要的培训教材。

4、改进培训方式。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等方式和手段,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作用,开展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巡回宣讲活动,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先进村实地学习考察,进行短期实践培训。鼓励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学历教育,提升文化层次。

5、整合培训资源。发挥市、县党校主阵地作用,运用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广播电视大学、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和资源,积极探索建设农村党员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培训。通过多种途径落实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经费。

(四)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1、保证合理经济待遇。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劳动力平均收入水平,确定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报酬。在此基础上,建立村党支部书记业绩考核奖励制度。具体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强化保障措施。在自愿参保的前提下,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逐步为在职村党支部书记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对正常离任但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支部书记,根据任职年限和贡献,给予一定生活补助。有条件的地方,可定期组织村党支部书记体检。

3、拓展发展空间。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和具体办法,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考试录用乡镇机关公务员、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定期评选表彰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注重树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中央组织部将适时对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

三、切实落实领导责任

(一)县委要发挥关键作用。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县委要把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抓落实的情况要纳入县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全委会向党代会报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县委组织部要对村党支部书记登记造册,制定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对村党支部书记实绩考核、民主评议、调整任用情况要及时备案。加强对乡镇党委落实有关政策情况的督促检查。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7

为全面贯彻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的要求,加快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尽快增收脱贫,充分发挥省供销合作总社和县人民政府的各自优势,加强双方全面、长期、稳定合作,实现资源统筹、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全力做好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

(一)总体思路

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发挥各自在资源、产业和政策上的优势,依托供销社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行业优势,围绕试点贫困县区特色优势产业,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与合作,引导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以股权形式精准投入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依靠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示范带头作用,培育壮大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二)合作内容

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依托农头、发展产业、带动脱贫”原则,共同推进县域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县政府与供销集团签订全权委托投资协议,委托供销集团对该项财政扶贫资金行使出资人权利,选择管理规范、经营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行股权投资。县政府统筹协调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积极参与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工作:

1、确定产业精准扶贫投资企业。县政府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负责选择推荐县域内管理规范、经营状态好、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型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如县域内无符合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可商供销集团推荐选择县域外其他龙头企业参与,带动本县产业发展。供销集团对推荐的企业或联合社进行实地考察后,商县政府确定。对确定的企业或联合社,由供销集团将受托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目标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进行投后管理,帮助被投资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引导被投资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实现产业带动扶贫的效应及收益。

2、支持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围绕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双方发挥各自资源和职能优势,积极支持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做大做强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省供销总社所属事业单位、行业协会与县域相关企事业单位及各类经济组织开展全面深度合作,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确保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取得实效。对企业在项目建设、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支持,并积极争取中省其它政策扶持。县政府成立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确定企业所实施的产业发展项目,在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方面,统筹各方面资源予以积极支持,并给予相应资金配套和融资支持。优先将企业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县级重点项目管理,推荐申报争取省级和国家政策支持。积极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社建设和发展,对产业发展中土地流转、技术和人才给予协调支持。确定的企业或联合社等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共建农产品展销工程。双方以各自资源优势为平台,共同在西安、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名优农特产品展示直销网络。省供销社确定由供销集团负责展示直销中心的选址、联系、宣传、推介和管理,为县域内企业在展销中心提供展位、专柜,在供销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开设线上销售店。县政府负责确定牵头部门,组织当地名优农特产品进行展示直销。县政府在该工程建设前期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扶持。

4、支持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省供销社支持县政府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参与电子商务扶贫工程。支持供销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县政府合作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县政府支持县域为农服务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给予一定资金补助。

5、开展人才队伍建设。省供销社从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优秀人才,分别委派到确定企业或联合社担任出资代表、高管人员,完善试点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经营管理团队,参与企业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和重大决策,提升管理水平。供销集团电子商务公司帮助指导县域电子商务企业编制相关方案、开展人员实际操作培训。省供销社直属学校根据县政府需求,组织开展农民经纪人、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训。县政府选派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到确定企业或联合社,参与协调管理,对企业或联合社发展急需人才可选派到省供销社机关、企事业单位交流锻炼。同时,积极组织贫困户等到省供销社三所学校进行培训,提高其脱贫致富技能。

(三)合作机制

省供销社领导与县政府领导双方建立高层沟通机制,进行不定期座谈研究,共商有关重大合作发展事宜,具体事宜由省供销社办公室与县政府办公室负责联络。

(四)投资收益

根据《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资金委托投资协议书》约定,被投资企业具备分红条件时,按照投资资金的比例,投资收益分成达到投资资金5%以内的部分,收益分红为县政府所有,由省供销集团在收益分红到账15日之内支付县政府。超过5%的部分直接为省供销集团所有。

二、工作进展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多次和省市供销合作社衔接洽谈,今年九月份,我县被省政府列为产业精准扶贫试点县。随后,我县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先后多次与省供销合作总社和省供销企业集团公司衔接,积极协调推进此项工作。目前县政府已分别与省供销合作总社、省供销集团公司签订了《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合作协议》、《省现代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资金委托投资协议书》。

    三、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8

一、党委、人大主席团、政府的主要职责

党委的主要职责:镇党委是镇各种组织和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统揽全局和“龙头”作用。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及镇党员代表大会决议。(二)讨论决定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实施。需由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决定的问题,责承并督促镇政权机关或集体经济组织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作出决定。(三)领导镇政权机关和群团组织,支持和保证这些机关和组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各自的章程充分行使职权。(四)抓好党委自身建设和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和其他基层组织建设。(五)负责对本镇干部的教育、培养、监督和推荐工作。(六)抓好上级有关部门派驻本镇单位的党组织建设,协助管理上级有关部门驻本镇单位的干部,领导和协调上级有关部门派驻本镇单位的工作。(七)领导本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社会主义计划生育工作。(八)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人大主席团职责:㈠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本镇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㈡听取和审议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情况的报告,监督本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议、决定贯彻实施情况。㈢审查和批准本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财政预算和部分变更,并向下次代表大会会议备案。㈣将代表提出的方案和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交有关机关或组织研究办理,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将办理情况答复代表。㈤组织代表联系选民、开展视察、执法检查、调查、评议本级人民政府和它所属的各工作部门及上级人民政府派出机构的工作,组织代表向选民代表大会报告。㈥接受人民群众对本级亿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并督促有关部门办理。㈦组织选民依法罢免、补选本级和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㈧接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辞去代表职务的请求,确认代表资格自行终止,报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备案,并通知原选区选民。㈨接受主席团成员和镇长、副镇长的辞职、决定副镇长的个别任免。镇长因故不能担任职务时,从副镇长中决定人选。主席团决定后,报下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备案。㈩负责召集下一次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十一)办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交办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交办的工作。

政府的主要职责:㈠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决定和命令。㈡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发展各项服务事业。㈢加强水利建设、国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㈣依法征收农业税,管理本镇财政、执行本级预算。㈤管理和发燕尾服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广播、体育、卫生和劳动保障等事业。㈥保护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力、民利和其他权利,保护各种组织的合法权益。㈦开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管理司法行政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调解民事纠纷,维护社会秩序。㈧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㈨管理民政工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做好社会保障荼,办理兵役事项。㈩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十一)办理同级党委和县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下属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一)行政机构

单列机构

(1)纪委

主要职责,按照《》规定对镇党委管辖区域内的党员履行党的纪律检查,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和其他党委的决议,协助镇党委加强党组织的建设,检查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在本镇贯彻和落实情况,履行党员的“教育、监督、惩处、保护”四项职能,当好镇党委的参谋助手,发挥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主力军、牵头人作用。

(2)武装部

主要职责: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部门的领导下,负责农村民兵整组、培训和兵役工作;组织民兵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担负战备和治安勤务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战时动员和组织民兵参军、参战,配合部队作战,保卫后方,支援前线。

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其他任务。

(3)统工联

主要职责:1、负责联系本镇的县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搞好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组织本镇的县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2、做好统战工作,团结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党委的领导下,为本镇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3、做好工会工作,围绕着党委和全镇工作的大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工会的决议,抓好新经济组织的建会工作,突出和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4、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其他各项任务。

(4)妇联会

主要职责:1、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参与经济建设。2、教育广大妇女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全面提高素质,促进妇女事业发展。3、为妇女儿童服务,推动社会各界为妇女儿童办实事,办好事。4、代表妇女参与社会的协商对话,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参与有关妇女儿童事务及其规约的讨论制定、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5、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5)团委

主要职责: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坚持以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为中心,求实改革,建功立业,在改革发展中健全团组织的职能,拓宽工作领域,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后备军和助手作用,带领团员和青年农民为两个文明建设献智献力。完成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综合机构

(1)党政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镇各部门的综合协调,上报下达、文印收发、信息反馈、文书档案管理、机关后勤保障工作。

(2)党建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基层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干部考核、老干部管理、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共青团、妇联、统工联、武装等工作。

(3)工业经济发展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工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工业项目的开发、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搞好工业经济发展的服务和协商。

(4)农业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宣传贯彻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本镇农业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负责本镇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综合服务部门的工作。

⑸财经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财经、税收、农村财务管理及商贸流通工作。

⑹计划生育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计划生育行政管理工作;落实、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相关法规;协调、指导计划生育服务工作。

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司法所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主要职责:负责本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涉法案件的协调、乡村政务公开、经济环境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工作;负责本镇普法宣传、教育及法律服务、民事调解工作。

⑻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劳动保障服务站的牌子)

主要职责:负责基层政权建设、村委会换届选举的组织领导;负责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贯彻落实;科教、文体、卫生工作;负责统计以及其他社会事务性工作,劳动力资源开发、富剩余劳动力转移、本镇社会保险、劳动用工管理以及安全生产等项工作。

⑼城镇建设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镇、村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镇村调整的管理与维护;负责国土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负责本镇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㈡下属事业机构

⒈农业综合服务站

其主要职责:负责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家机等技术推广工作,为家民提供信息指导及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

⒉计划生育服务站

其主要职责:负责计划生育“四术”及生殖健康服务。

⒊财政所(农业税征收管理所与财政所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其主要职责:负责本镇农业税的征收及镇、村财务管理;完成财经办公室交办的有关工作。

4、文化体育服务站

其主要职责:负责文化、体育、电视、广播等工作,不断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搞好各项服务。

5、城建土地所

其主要职责:负责落实乡村建设办公室交办的有关工作。

6、民政所

其主要职责:负责拥军优属、复退安置、社会救济、救灾防疫、婚姻管理、殡葬管理工作,完成社会事务办公室交办的其它工作。

7、统计站

其主要职责:负责本镇的计划、统计工作,为本镇的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数据,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三、人员编制、领导职数、股级职数

县机构改革办公室核定我镇行政编制34个,事业编制36个。

(一)领导职数

1、党委:设委员9名(含交叉任职)。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不含镇长和任纪委书记的副书记);

2、人大主席团:设主席1名,副主席1名(副书记兼职主席的,设副主席2名);

3、政府:设镇长1名,副镇长3名;

(二)其他副乡级干部2名(统工联主任1名,科技副镇长1名)。

(三)股级职数

单列机构:

1、纪委:设副书记1名;

2、人大主席团机关:设秘书1名;

3、统工联:设兼职委员若干(不定级别);

4、武装部:设干事1名;

5、妇联会:设主席1名(兼职委员若干,不定级别);

6、团委:设书记1名(兼职委员若干,不定级别);

综合机构

1、党政办公室:设副主任(秘书1名);

2、党建办公室:设组织员2名;

3、经济发展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4、农业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5、财经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6、计划生育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7、社会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8、社会事务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9、城镇建设办公室:设副主任1名;

10、司法所:设所长1名。

下属事业机构

1、农业综合服务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名(名额根据站的人数,按县下发的《实施方案》确定;

2、计划生育服务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名(名额根据站的人数,按县下发的《实施方案》确定);

3、财政所:设所长1名,副所长1名;

4、文化体育服务站:设站长1名,副站长名(名额根据站的人数,按县下发的《实施方案》确定);

5、城建土地所:设站长1名,副站长名(名额根据站的人数,按县下发的《实施方案》确定);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9

一、甲乙双方对借款事实及本金、利息金额和该借款全部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事实无异议。

二、乙方同意以该村的机动地平方米(折合亩)的耕地承包经营权抵偿所欠甲方全部借款本息。

三、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5日内,乙方负责配合甲方对抵债土地进行丈量并绘制抵债土地示意图,抵债土地面积以双方丈量面积为准。抵债土地示意图作为本协议书附件二。

四、宗地位于该村方向,东西长米,南北长米,东至,西至,南至,北至.(土地详细情况见本协议书附件二)。

五、对甲乙双方达成的以机动地承包经营权抵偿借款本息的方案,乙方已于年月日召集村民代表会议讨论,获得村民代表会议全票通过(村民代表会议决议见本协议书附件三)。乙方依据该决议并根据村民代表会议的授权与甲方签订本协议书。

六、乙方保证对抵偿债务的土地拥有权并且享有以之抵偿债务的合法权利。

七、抵偿债务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为年,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八、在本合同有效期间,甲乙任何一方不经对方书面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本协议书内容。

九、本协议履行期间,不因下列情况而改变,甲乙双方仍应按本协议书约定内容履行各自义务:1、甲方或乙方的负责人、经办人变更;2、甲乙双方名称改变;3、甲方与其他信用(联)社合并,乙方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村民委员会,或者乙方与其他村民委员会合并为一个村民委员会。

十、在本协议履行期间,因自然灾害或者不可抗力造成年度绝收或者减产50%以上的,抵偿债务期间自动延长一年;减产50%以下的,抵偿债务期间自动延长半年。十

一、延长抵债期限,自乙方收到甲方书面通知之日起生效。甲方通过邮寄方式送达书面通知的,该通知交邮之日起即视为送达。十

二、甲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后,只能用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农业用途,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十

三、自本协议抵债期限开始之日起,甲方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乙方同意甲方在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可以自主采取对外发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十

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取得的收入全部归甲方享有,乙方不得对此主张任何权利。十

五、甲方采取发包、转让、出租等方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乙方村民有优先承包、受让、承租等权利。十

六、在乙方村民无人承包、受让、承租的情况下,甲方可以与乙方之外的其他村民委员会成员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十

七、在乙方村民承包、受让、承租抵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情况下,乙方应负责做好配合工作,做好乙方村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的签订、流转款项的收缴等工作。十

八、在本协议履行间,因抵债土地所发生的农业税费由乙方承担,甲方不承担相关农业税费。十

九、在本协议履行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土地毁损、灭失而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的,乙方应在甲方已收益的范围以外重新提供其他土地或者财产抵偿债务。二

十、在本协议履行期间,国家因需要征用抵债土地的,征地的各项补偿费用,应优先偿还甲方未受偿部分的款项。甲方受偿后剩余部分,归还乙方;甲方受偿后不足部分,乙方仍然负责偿还。二十

一、本协议书履行期间,乙方应负责协调好村民的相关工作,保证甲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二十

二、对甲方与村民签订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协议,乙方无权对协议内容进行干预。二十

三、本协议书签订之日起10日内,乙方负责逐户通知抵债土地的现承包人,向现土地承包人说明抵债事宜,做好现承包人今后年度继续承包、受让、承租土地的宣传工作,停止收取下一承包年度的承包费。二十

四、抵偿债务期限届满,在土地未毁损、灭失和被征用的情况下,甲方负责将土地交还乙方。二十

五、本协议书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补充;补充协议视为本协议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十

六、如因本协议发生纠纷,由甲乙双方友好协商予以解决;协商不成或者不愿协商的,任何一方均可向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讼。二十

农业合作社合作协议书篇10

__市“红盾护农行动”经验交流会议主持词

同志们:

现在开会。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组织交流“红盾护农行动”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和部署今后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出席今天会议的有:__市政府秘书长__*,__市工商局副局长__*、市场科长及有关人员,各分市局分管局长、市场科长,,__市政府副市长__*、政府秘书长__*、市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各工商所长及有关企业负责人共计75人。刚才我们现场观摩__公司图片展、__供销社(农资超市)、____农资经营网点。今天的会议主要有四项议程:

一、__市政府领导致辞;

二、四个单位典型发言;

三、__市工商局__*副局长讲话;

四、__市政府__*秘书长讲话;

今天的会议时间不长,内容非常重要。希望大家保持良好的会场秩序,集中精力,共同把会议开好。

现在,会议进行第一项,请__市政府__*副市长致辞;

下面,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单位典型发言;

首先,请__市工商局__*局长发言;

下面,请__市工商局__分局__工商所__*所长发言;

下面,请__市供销社__*主任发言;

下面,请农资经营企业代表(__公司)__*经理发言;

下面,会议进行第三项,请__市工商局__*副局长讲话;

下面,会议进行第四项,请__市政府__*秘书长作重要讲话。

同志们,今天的会议内容已经进行完毕。在今天的会议上,__市政府__*副市长致辞,__市工商局、__市工商局__分局__工商所、__市供销社、__市农资经营企业代表分别作了典型发言,__市工商局__*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最后,__市政府__*秘书长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开得很好。下面就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我强调以下三点: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红盾护农行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进一步深化“红盾护农行动”关系全市千万家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单位要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充分认识,进一步开展好“红盾护农行动”,维护农民利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切实把“红盾护农行动”开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