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争议处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3:57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1

第一条为依法、公正、及时地做好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争议。

第三条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应当以法律、法规和土地管理规章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尊重历史,面对现实。

第四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以下简称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拟定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指定专门机构或者人员负责办理争议案件有关事宜。

第五条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由争议土地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

前款规定的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由乡级人民政府受理和处理。

第六条设区的市、自治州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二)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部门交办或者其他部门转送的。

第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跨设区的市、自治州行政区域的;(二)争议一方为中央国家机关或者其直属单位,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三)争议一方为军队,且涉及土地面积较大的;(四)在本行政区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五)同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交办或者其他部门转送的。

第八条国土资源部调查处理下列争议案件:

(一)国务院交办的;(二)在全国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第九条当事人发生土地权属争议,经协商不能解决的;可以依法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处理申请,也可以依照本办法第五、六、七、八条的规定,向有关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申请。

第十条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与争议的土地有直接利害关系;(二)有明确的请求处理对象、具体的处理请求和事实根据。

第十一条申请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的,应当提交书面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事项:

(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二)请求的事项、事实和理由;(三)证人的姓名、工作单位、住址、邮政编码。

第十二条当事人可以委托人代为申请土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委托人申请的,应当提交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应当写明委托事项和权限。

第十三条对申请人提出的土地权属争议的申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进行审查,并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提出是否受理的意见。

认为应当受理的,在决定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当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30日内提交答辩书和有关证据材料。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处理。

认为不应当受理的,应当及时拟定不予受理建议书,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不予受理决定。

当事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交办或者其他部门转办的争议案件,按照本条有关规定审查处理。

第十四条下列案件不作为争议案件受理:

(一)土地侵权案件;(二)行政区域边界争议案件;(三)土地违法案件;(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案件;(五)其他不作为土地权属争议的案件。

第十五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受理后,应当及时指定承办人,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情况进行调查。

第十六条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应当申请回避;

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争议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有权请求该承办人回避。承办人是否回避,由受理案件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十七条承办人在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取证。被调查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协助,并如实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第十八条在调查处理土地权属争议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认为有必要对争议的土地进行实地调查的,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现现场。必要时,可以邀请有关部门派人协助调查。

第十九条土地权属争议双方当事人对各自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负有举证责任,应当及时向负责调查处理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有关证据材料。

第二十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调查处理争议案件时,应当审查双方当事人提供的有关证据材料:

(一)人民政府颁发的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二)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批准征收、划拨、出让或者以其他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三)争议双方当事人依法达成的书面协议;(四)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机关处理争议的文件或者附图;(五)其他有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一条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查证属实,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

第二十二条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的现状。

第二十三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受理的争议案件,应当在查清事实、分清权属关系的基础上先行调解,促使当事人以协商方式达成协议。调解应当坚持自愿、合法的原则。

第二十四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二)争议的主要事实;(三)协议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五条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由承办人署名并加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印章后生效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使土地登记的依据。

第二十六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调解书生效之日起15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并同时报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七条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调查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八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土地权属争议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因情况复杂,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出调查处理意见的,经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第二十九条调查处理意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和职务;(二)争议的事实和理由和要求;(三)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等依据;(四)拟定的处理结论。

第三十条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调查处理意见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同级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下达处理决定。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处理意见在报同级人民政府的同时,报上一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第三十一条当事人对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行申请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在规定的时间内,当事人既不申请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处理决定即发生法律效力。生效的处理决定是土地登记的依据。

第三十二条在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过程中,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徇斯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乡级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调查处理争议案件的文书格式,由国土资源部统一制定。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2

第一条为了及时、公正处理土地权属争议,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归属争议的行政处理,适用本规定。

已依法登记发证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应当遵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公平、公正、公开,维护权益和促进和谐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土地管理部门)承担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受理、调查等具体工作。

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水利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在土地权属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都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对擅自在有争议的土地上兴建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停止施工。

第六条土地权属的确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

第七条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土地所在地人民政府处理。

第八条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单位与单位之间的;

(二)本县范围内跨乡(镇)行政区域的;

(三)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

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争议,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当事人也可以向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

第九条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本市范围内跨县(市、区)行政区域的;

(二)在本市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三)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

第十条省人民政府负责处理下列土地权属争议:

(一)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的;

(二)在本省范围内有重大影响的。

第十一条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由直接利害关系人提出。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的,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处理的,向负责处理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个人之间的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处理的,可以口头方式提出;以口头方式提出申请的,接受申请的工作人员应当当场记录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的申请内容,并由申请人确认后签字(盖章)。

第十二条争议处理申请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二)请求事项、事实和理由,包括最初发生争议的时间、起因、争议的焦点、主要分歧、四至范围及面积。

第十三条当事人一方超过10人的,应当推选出2至5个代表人参加案件的处理。代表人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对其所代表的当事人发生效力,但代表人变更、放弃争议处理请求或者承认对方当事人争议处理请求同意调解的,必须经所代表的当事人同意。

当事人可以委托人参加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

第十四条申请人向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争议处理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在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申请人书面告知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受理申请的,应当将申请书副本同时送达被申请人。

第十五条下列情形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申请受理范围:

(一)属行政区域边界争议的;

(二)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

(三)因房产买卖、赠与、分家析产等引起的房产争议;

(四)法律、法规规定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的。

第十六条申请人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争议处理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符合规定要求应当受理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决定,并在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二)认为不符合受理要求不予受理的,应当提出不予受理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决定;不予受理决定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作出,并在作出之日起5日内送达申请人。

本级以及上级人民政府交办或者有关部门转办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按照前款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申请处理的土地权属争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接受申请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争议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建议向有权处理机关提出申请;

(二)争议属于土地违法案件的,接受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应当立案查处;由乡(镇)人民政府接受申请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

第三章调解与裁决

第十八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指定承办人员。县(市、区)土地管理部门设立的派出机构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处理土地权属争议。

第十九条承办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人的近亲属;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三)与本案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承办人员是否回避,由承办人员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条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申请书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交答辩书;逾期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的审理。

第二十一条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间内对本人提出的主张提供有关证据。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包括:

(一)土地权属证明,建筑物产权证明材料;

(二)征收、征用、划拨土地文件、附图和有关的补偿协议书、补偿清单,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和交付出让金凭证;

(三)农民建房用地批准文件;

(四)调解书、处理决定和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仲裁裁决书以及有关土地权属协议书;

(五)其他与权属有关的文件、资料、证明材料等。

第二十三条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进行调查核实,并收集相应的证据。被调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明或者材料。

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权属争议进行调查核实时,应当有两人以上参加,并向被调查人出示有关证件。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确认后,由被调查人、调查人签名或者盖章。

经调查核实的材料才能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

第二十四条对争议土地需要进行测绘的,土地测绘机构应当进行测绘,并对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承担土地测绘职责的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二十五条土地权属争议的处理,应当在查明事实、分清权属的基础上先行调解。

调解由受理申请的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主持,双方当事人、证人参加,可以邀请有关单位和个人协助。被邀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协助调解主持单位进行调解。

调解尽可能就地进行。

第二十六条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调解主持单位;

(三)争议的主要事实;

(四)协议内容及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十七条调解书及所附界线图经当事人签字(盖章),承办人、调解主持人署名并加盖主持调解的行政机关印章,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生效的调解书可以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

第二十八条调解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经调解达不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负责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第二十九条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争议的事实、理由和请求;

(三)认定的事实和适用的依据;

(四)处理结果;

(五)其他需要载明的事项。

第三十条土地权属争议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办结;因案情复杂确实无法按时办结的,经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第三十一条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土地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调解书或者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将调解书或者处理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当事人对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争议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提讼。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违反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破坏土地利用现状的,由土地管理部门责令其恢复原状;一方当事人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三十四条土地权属争议当事人以及其他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土地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予以警告,或者处5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

(一)伪造、毁灭证据的;

(二)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或者威胁、阻止证人作证的。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权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或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争议处理申请应当受理而没有受理的;

(二)承办人员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

(三)争议处理过程中收取费用的;

(四)违反规定的程序、期限办理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案件的;

(五)其他、、的行为。

第五章附则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3

一、土地纠纷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在现实生活中,因土地使用而引发的争议多种多样,通常表现为土地权属争议(其中又可分为土地所有权争议和土地使用权争议)、土地侵权争议、土地合同争议和土地相邻关系争议等四种类型。土地权属争议是指当事人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就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归属所发生的争议。在这里有必要将土地所有权与物权法中的所有权有所区别。根据相关物权法理论,所有权是所有人对其所有的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力,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完整、最充分的权力,其上述四种权能往往作为一个整体由一个主体来行使。而土地所有权作为一种具有财产权的用益物权,理论上当然包含着土地使用权,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特殊性,实践中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是分离的。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我国的土地所有权分为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主体单一、明确,就土地所有权发生的争议极少。实践中,大量的土地权属争议主要集中在土地使用权争议,所以,实践中的土地权属争议主要指土地使用权争议,这也是审判工作所关注的重点。

土地侵权纠纷是合法土地使用权人因第三人侵害其土地使用权而发生的争议。实践中,容易与土地侵权纠纷发生混淆的是土地相邻关系纠纷,在此有必要加以厘清。相邻关系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不动产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己方不动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力时与不动产相邻方发生的权力义务关系。相邻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方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合法权力的行使,同时,是对他人(相邻方)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限制。土地相邻关系作为相邻关系中的一种,符合相邻关系的所有特征,其与土地侵权纠纷有着明显的区别:(一)土地相邻关系纠纷中相邻权人在相邻土地上的相关行为是其合法权利的行使,而土地侵权中侵权人针对争议土地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二)土地相邻关系中相邻各方对争议土地都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而土地侵权争议中必然有一方或双方都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三)在责任承担基础方面,因土地相邻各方就相邻土地所进行的行为是其合法权力的行使,不存在过错,因此而给相邻方造成的不便或损失应予以补偿。而土地侵权责任承担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侵权人对其因过错行为而给合法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

土地合同主要指土地出让合同和土地承包合同。土地合同争议主要是发生在土地出让人与土地受让人或土地发包人、承包人及转包人在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其争议主体是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承包合同的当事人。鉴于土地合同纠纷主体、内容的特殊性,此类纠纷容易区分,解决途径和程序也相对明确。

以上对土地争议的种类从理论上进行阐述具有现实意义。区分土地争议的种类是确定土地争议主管部门及通过适当诉讼程序解决土地纠纷的前提。实践中,当事人因为对土地争议的种类认识不清从而不能正确认定土地争议管理部门,导致大量的土地纠纷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因此,必须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当涉及土地纠纷时首先要分清土地争议的类型,然后再确定适当的解决途径。另外,在实际生活当中土地争议的种类并非泾渭分明,往往混杂交织在一起,同一土地争议因当事人主张不同而异,需要认真加以鉴别。

二、土地争议的解决途径

土地争议发生后,应通过何种途径有效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目前相关的法律规定分析,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权利人可以通过行政程序,请求行政机关处理;二是通过诉讼途径,请求人民法院给与司法保护。必须明确的是,对于土地争议,权利人并不能任意选择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给予保护,因土地争议种类的不同其争议解决的途径有所区别:

(一)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途径。《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

1995年12月18日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处理”。据此,行政处理程序是土地权属诉讼的前置程序,在当事人双方对土地权属争议不能自行协商解决的情形下,只能首先申请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处理,对处理决定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律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作为土地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土地权属的认定是其法定职责,而且鉴于土地管理的专业性特点,由相关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权属争议先行处理确认,更利于解决纠纷。

(二)土地侵权争议、土地合同争议及土地相邻关系争议的解决途径。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属于土地侵权或者土地违法案件的应当依照土地侵权、土地违法案件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以上规定,对土地侵权、土地合同争议及土地相邻关系争议,土地管理部门可以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申请进行处理。以上三种土地争议不适用土地管理部门先行处理程序规定,当事人可以选择土地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处理。但实践中因土地管理部门和人民法院对以上三种土地争议的处理程序认识不一,对上述三种土地争议相互推诿,影响了土地纠纷的及时解决。那么,对于土地侵权纠纷、土地合同纠纷及土地相邻关系纠纷的正确解决途径是什么?土地纠纷行政处理与法院诉讼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首先,通过分析人民法院关于土地纠纷案件审理程序可以得出结论。根据民法基本原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属于民法调整范围,当事人因土地使用而引发的争议向法院提讼自无争议。但是,在土地诉讼中,原告要使其诉求获得法院支持,前提是原告必须有证据证明其是争议土地的合法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否则,必然面临自行撤诉或被裁定不予受理两种结果。此外,人民法院立案阶段对证据的审查虽然是形式审查,但所有证据要在法庭上经过庭审质证才能予以认定,土地纠纷的当事人要使其诉求得到法院支持,必须有证据证明其是争议土地的所有权人,否则即便是法院予以立案,其最终也必然面临败诉的结果。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对于土地侵权纠纷、土地合同纠纷及土地相邻关系纠纷的解决途径,虽然当事人有选择权,既可以要求土地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但无论当事人以什么理由向法院,最终有关土地权属证据(证明)必须由土地管理部门——这一法定主管部门进行认定,这是土地纠纷诉当事人在证据取得方面无法逾越的程序。

其次,从纠纷当事人角度分析,由于实际生产生活中土地纠纷往往是混杂在一起的,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规定繁杂,不具有专门法律知识的当事人不可能分清土地纠纷的性质、种类,也不可能悉知纠纷解决途径,往往是凭借自己的主观认识,笼统的以土地侵权纠纷为由要求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或人民法院处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土地权属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处理”。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土地权属争议案件,属于土地侵权或者土地违法案件的应当依照土地侵权、土地违法案件的有关规定处理”。据此,无论是依当事人申请,还是土地管理部门依职权处理,处理土地纠纷是土地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对此诉求,土地管理部门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处理。实践中,因土地纠纷处理耗时费力,加之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纠纷诉讼的证据规则及相关程序不了解,对当事人提出的处理土地纠纷要求往往以各种理由拒绝推诿,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作为土地管理的专门执法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具备查处土地违法案件和纠纷的专业队伍和执法条件,凡是因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或因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发生争议和纠纷的,应当履行解决争议和化解纠纷的职责,不能因问题的复杂或难以解决而推诿,将矛盾和问题推向司法机关,否则属于不履行职责的行为,既不利于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影响执法部门的形象,造成矛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引发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4

关键词:土地;产权完善;不动产登记;创新;效率

一、研究背景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不动产,是指土地、海域以及房屋、林木等定着物”。目前,全国众多城市已设立不动产登记部门,并逐步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土地登记是不动产登记的重要内容,是土地管理部门代表政府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手段,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过程;土地登记工作的效率,体现着国家政府机构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土地产权的完善操作模式,会影响土地登记机关的行政效率。因此,如何创新土地产权的完善模式,提高土地确权登记效率,是当前不动产统一登记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从具体案例出发,为提高土地登记效率提供参考建议。

二、案例分析

1、情况概述

广州至三水段铁路(下称“广三铁路”),主要经过广州、佛山两市,是1898年美商华美合兴公司在承修粤汉铁路时,作为粤汉铁路的支线经清政府批准建设。全长约30公里,自广州珠江南岸石围塘,经三眼桥、佛山、小塘至三水,分两段先后修筑,由美国合兴公司投资修筑,为清光绪年间建成的中国最早复线铁路。

广三铁路现属某国有企业管辖,全线土地性质为划拨用地,均未办理产权登记手续,为规范和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的管理,需对土地产权进行完善办证登记。

2、难点

(1)争议土地界线的协商确认。由于土地年代久远,证明资料的缺失,部分土地界线存在争议,尤其是铁路沿线铁路留用地部分大多数存在被占用的现象,城市建成区内铁路基本的安全范围线甚至都无法保障,城市的发展对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土地被占用的情况更加严重。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线路的复杂和位置的偏僻,造成管理上的难处,用来界定边界的界桩也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消失,具体边界已无法考究,更无法证明土地界线的归属,如何举证协商相邻用地单位或个人认可土地界线,是阻碍项目办理土地登记的重要原因。

(2)协调国土部门认可历史来源资料。企业现有历史来源材料是当年铁路建设时期的资料,图纸是民国时期的接线图,后来为了补充完善地物地貌,对原来图纸进行了转绘和绘制复测图。由于资料仅为企业内部管理的资料,与现行国土资源管理的地籍资料并不一致,缺乏坐标点,无法准确定位铁路范围在现在地籍图上的具置,且当年的转绘图以及复测图,经过年代也过于久远,相关地物地貌也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铁路在建设时因为建设的实际需要,实际线路的建设也发生了变化,与图纸的位置存在不一致,导致了确定具体范围的复杂性。如何协调国土部门认可企业的历史证明材料是一个难点。

(3)沿线承租给村民的土地难以确权。铁路用地范围包括线路所占的路基以及两边一定范围的安全距离用地。1953年,为使广三铁路两侧用于将来扩建增能的留用土地得到充分利用,铁路部门与南海、禅城等地共27个村、500余名村民签订了《耕种铁路土地承种书》,在明确承种土地属铁路用地的情况下,“暂时交由乡(村)政府分配给农民耕种,不收租金。如铁路方面需要时,无代价收回自用,不得拒绝或要求任何权利”。交付承种的土地由于年代久远,相关界桩点已缺失,部分承种书已遗失,而企业现有图纸资料地形图与现状相差较大,承租者自身对承租的情况不清楚,无法对沿线承租给村民的土地进行确权。

三、创新模式研究

1、技术思路

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案例采用先易后难,资料齐全,无争议的土地先办理土地登记的思路办理土地证。其中,具体细化为对无争议的铁路路基部分先行办理土地登记,其余土地再办理的形式。

2、操作方式

(1)争议土地界线的协商解决方式。相邻用地双方各自提供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互相举证。由于涉及的土地历史资料均较为久远,而现土地管理人员均不清楚具体历史情况,尽量询问当年熟悉土地来源情况的管理人员以及查询历史证明材料。同时,根据现在土地利用的实际情况,如现状地物利用的明显边界,当年经过双方无异议的围墙、沟渠等划分边界的地物,以及在现有地籍资料的基础上互相协商谈判,在保障双方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以无异议的分界作为土地界线,双方在宗地图上盖章或签字确定。

(2)协调国土部门认可历史来源资料的方式。企业土地权属来源资料历史较为久远,需要对原来纸质图纸进行电子化转绘以及绘制复测图,再与现状地籍红线图进行比对、衔接和匹配,在此基础上协商确定用地红线范围。在此过程中,鉴于实际地物地貌以及位置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要精确确定土地在现状地籍图上的位置较为困难。因此,在磋商的过程中,应从土地实际利用以及尊重铁路用地使用的特殊性出发,对于与实际用地范围变化不大,而且实际用地无争议的土地,应该认可该部分土地权属属于铁路用地部门,而对于有争议且实际发生较大变化的土地,应在原有图件和现在地籍图的基础上,以及双方提供的土地权属证明资料共同磋商,结合铁路用地确权的相关管理办法,共同协商解决。

(3)沿线承租给村民的土地确权解决方式。根据《耕种铁路土地承种书》,在明确承种土地属铁路用地的情况下,“暂时交由乡(村)政府分配给农民耕种,不收租金。如铁路方面需要时,无代价收回自用,不得拒绝或要求任何权利”。根据纸质红线图和转绘的矢量红线图位置,尽可能查找相关村委的历史承种书,积极与当地村民沟通,通过查找历史资料以及询问熟悉土地历史来源情况的相关人员,尊重双方历史的约定以及支持铁路建设和发展,针对有承种书的先行办理土地确权,承种书缺失的,与当地国土部门以及村民三方再具体协商解决。

3、实践经验总结

本案例针对产权复杂、区域跨度多、每个标段都具有不同产权问题等特点,采用创新方式和技术手段进行问题解决与确权办证,确保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1)思路创新。针对案例土地确权办证的时间要求及实际土地利用等状况,由于线路用地和大部分站场用地均为历史用地,历史悠久导致土地被占用或存在争议,对路基、站场、货场和铁路留用地等土地,采用独立分割、无争议土地先确权办证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解决产权完善过程中土地争议的难题。

该方式的提出与实践,争取到省级国土部门、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国土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果,为国有企业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和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保障企业后续资产管理和资产运营的可能性。该案例处理土地争议难题的多种方式,也得到企业和土地专家的高度认可。

(2)技术操作创新。一是针对历史用地资料严重缺失等问题,综合运用沿线村民小组及村委会盖章确认、关联方指界、历史用地公告、出具保证书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的手段,替代缺失的产权证明材料,简化办理流程,节省工作时间,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使铁路历史用地能够顺利确权,是项目解决历史用地产权材料缺失问题的创新手段。二是针对项目的特殊性,以及在现有法律法规制度下项目办理土地登记缺乏依据,是影响土地登记办理的制约因素,通过发文省国土资源厅来协调地方国土部门,使地方国土部门在办理土地登记过程中有政策依据,从而推动项目办理的进展。

四、提高土地登记效率的几点建议

通过上述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为提高土地登记效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土地登记中介机构的工作关系

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作为土地登记行业主管部门,要在机构资质、人员资质上加强对机构的监督管理,在建立和完善土地登记制的基础上,将土地登记全面引入市场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登记发展环境。

充分肯定社会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在立法上给予登记人员、机构、协会等明确的法律地位对登记的作用予以认可,将其作为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政放权,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在不动产交易日益活跃的现状下,土地登记机构通过自己专业的服务,减轻当事人的负担,提高土地登记机关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促进不动产交易的迅速完成,提升不动产登记的规范有序运行。

2、加强土地登记服务行业自律

行业协会要在政府与用地者之间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行业内部发挥组织、协调、沟通、监督作用。一是制定土地登记机构及道德规范,形成有序竞争的良好局面。二是组织土地登记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培训,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向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反映土地登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土地登记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四是组织土地登记机构之间的业务、信息交流,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合理处理土地权属争议

土地权属争议,特别是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土地权属争议,因时过境迁,有关事实证据难以查清,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土地权属争议问题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处理土地权属纠纷。除了做好争议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外,还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如通过收集证明材料、红线图签字盖章确认、关联方现场指界、历史用地公告、出具保证书、登报公示或分割无争议土地发证等一种或多种方法结合,解决土地权属纠纷问题,提高土地登记发证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福增、原显顺:浅析铁路土地确权的几个难题[J].山东国土资源,2013(29).

[2]谢永岐:浅谈如何盘活铁路土地资产[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6(6).

[3]徐守胜:当前铁路用地的地界问题与对策[J].山东国土资源,2006(22).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5

【关键词】土地确权登记复议前置救济制度

案情简介

农场职工王新成1987年开垦荒地,1995年与乡农经站签订1000亩土地开发合同,1996年因病与陈其兴签订转包合同,1997年底、1998年初经陈申请,新疆尉犁县政府为其确权办理了4宗地合计1054亩土地的国有土地使用证。2000年王向县国土资源局反映陈违法侵占其土地使用权,县政府经审核确认该国有土地使用证合法有效。王认为县政府的确权违法,于是提起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均败诉,两级法院均认定该土地使用权证合法有效。王申请再审,2004年高院再审认为,原一、二审审理程序违法、适用法律不正确,要求被告撤销发给陈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2005年,尉犁县政府分别下发了两份土地确权通知书,确认给王办理232.5亩国有土地使用证,给陈办理共计987.4亩的两宗国有土地使用证。王、陈两人均不认可确权,继续诉讼。2007年9月高院终审判决再次认定县政府首次确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撤销陈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尉犁县政府在接到高院终审判决后,因不服高院的终审判决而提出了再审申请,后又撤回再审申请,但对于王、陈二人争议的土地未进行确权。

2008年2月,经王申请,巴州中院执行局下发执行命令,要求尉犁县政府为王确权办证。7月,在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调解下,王与陈签订了调解协议书,确定王拥有829亩土地使用权,陈拥有519亩土地使用权。8月,分别办理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之后,陈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要求撤销县政府给王的829亩国有土地使用证。12月,巴州政府下发行政复议决定书,认定办证程序违法,做出责令撤销原办证行为,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决定。2009年,尉犁县政府撤销王与陈的土地使用证后,再没有对争议土地进行确权,并下发通知要求争议解决前,双方均不许擅自耕种。至此,这起土地纠纷前后经过了近十年,3次确权3次撤销,3级法院审理,仍不能确权并解决争议。

案件留给人们的思考

首先,关于这起纠纷的性质。最初的纠纷在于陈未按照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约定给付王8万元的转包费,存在违约行为,属于平等主体间的民事纠纷。但是在尉犁县政府为陈办理了829亩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后,王提出异议,认为自己才是该宗土地的使用权人,政府的确权行为有误,要求注销陈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同时为自己办理土地登记手续。这时纠纷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最初的王、陈之间的合同纠纷演化为土地权属纠纷,继而演化为土地确权行政案件。

其次,关于土地的确权登记。本案中最初的登记分别发生于1997年和1998年。按照当时的法律法规—《土地登记规则》第六条规定:“土地登记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土地登记申请;(二)地籍调查;(三)权属审核;(四)注册登记;(五)颁发或者更换土地证书。”其中,第二项地籍调查,就是要核实宗地的权属、确认宗地界线、查明宗地面积、用途、等级等,为土地登记、核发土地权属证书提供依据;第三项便是权属审核。所谓权属审核,主要审核土地权属来源、土地权属性质和土地使用期限。登机机关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时,不仅要对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审查,而且要对所申请登记的权利是否成立进行实质审查。本案当中,土地登记审核人是否对陈提供的权属证明进行了实质审查,申请人陈当时提供的权属证明材料是否清楚、充分地证明了对该土地的合法权属,决定着该审核登记行为是否合法。

另外,《土地登记规则》第十五条规定:“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核,对认为符合登记要求的宗地予以公告。”尉犁县土地管理局在对陈其兴提出的土地登记申请进行审核后,在确权登记前应将审核结果予以公告。公告是法律规定的环节,公告的目的就在于告知土地相关人,该宗土地进入确权登记程序,以便相关人在土地登记过程中提出异议、证明权属,也提示登记机关进一步审核,查清权属,做出正确登记,从而避免确权后的纠纷。新疆自治区高院在本案审理中认为,没有证据显示当时进行了公告。法律规定应公告而未公告,构成程序违法,在本案中侵犯了该宗土地相关人的知情权、提出异议等权利,引起确权后的权属纠纷。土地登记关系到土地权属的确定性,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土地登记务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再次,本案是否应当适用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根据案情,王提出土地确权异议后,尉犁县政府经审核后确认该国有土地使用证合法有效。王不服,依照法律应当如何进行救济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当中,王认为县政府的确权登记行为侵犯到了自己对该宗土地的使用权,是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适用行政复议前置规定。也就是说,王应当首先向州政府提出行政复议,只有对州政府的复议决定不服,才能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解决行政争议的不同救济制度,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属于行政监督,行政复议决定可以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或确认其违法,在当事人不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下,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行政诉讼则是人民法院针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属于司法监督。

最后,对土地权属救济制度的疑问。关于本案,回顾其处理程序,“确权—诉讼—撤销—再确权”的循环往复,经过了十年,案件却又回到了原点,确权机关三次确权,三次撤销,政府行为没有公信力可言,各级法院的数个判决都不能直接确认权属,不能实现定分止争。问题的根本在于行政裁决程序的非终局性与行政司法裁判内容的有限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对具有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适用依据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或者的、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等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也即,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上述情形的,可以决定变更。然而,从程序上来讲,这并不具有终局性。按照法律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对于土地确权行政诉讼案件来讲,土地确权具有有第二项规定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只能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当然,也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自治区高院再审认为:尉犁县土地管理局和尉犁县人民政府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审查事实不全面、适用法律不明确、程序违法,应予以纠正。判决撤销尉犁县人民法院作出的行政判决、巴州中院作出的行政判决和巴州中院的再审行政判决;撤销尉犁县土管局作出的关于王新成与陈其兴土地权属纠纷的处理决定和尉犁县人民政府作出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行政决定书;撤销尉犁县土地管理局颁发给陈其兴的土地使用权证书。但当中的问题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显而易见,法院只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合法性审查,实体权利的决定仍要由行政机关作出。法院在审查中发现行政行为不合法的,只能撤销该行政行为,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告的诉求。现有的行政诉讼判决内容的有限性,更多地体现了对行政机关的法律监督,并没有考虑到原告的诉讼请求,起不到定纷止争的诉讼功能。如此从政府决定到法院判决,再回到政府决定,一来二去,非但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反而因为时间的无限期拖延,导致权属争议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激化,土地得不到有效利用。

结语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6

一、完善监察体制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各类建设用地需求量日益增长,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易发生、难处理,呈现出违法行为主体特殊、违法形式更加隐蔽等新特点。一年多来,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新《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土地管理正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是,从前一阶段土地执法巡回检查的情况看,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用地现象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批先用,非法占地,毁田取土,非法转让、出租、买卖土地。特别是少数乡镇非法占用耕地进行非农建设的情况屡禁不止,造成了耕地资源的破坏,土地资产的流失,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也阻碍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如何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努力争创土地执法模范市,成为摆在各级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分析来看,违法违规用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干群土地资源法律意识淡薄,对“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对土地管理的禁止性规定和依法用地的合法性知之甚少。还有些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为公不算违法”的思想根深蒂固,其次是农民对农村土地管理、使用的相关法规政策意识不强,因而存在着违法违规用地现象的发生。

二是监管不力,动态巡查不到位,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制止、及时处理,一些地方未能将违法占地行为发现、制止在萌芽状态。

三是违法案件数量大、涉及面广,具有突出性,存在着土地执法难,难以处罚到位。众所周知,土地违法一旦发生,查处难度就大,执法过程中不和谐因素也多。对农民来讲,一幢房屋可能就是其一辈子的财力,拆除就意味着可能重新返贫;对企业来讲,依法查处,可能是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资金打了水漂,因此导致土地执法难、难以查处到位的的现象。

四是政府、法人违法比较突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两者的矛盾十分突出,因计划用地指标不能满足建设的需求,因而出现了“以租”或未批先用、少批多用现象发生。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总体要求,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将全面推行动态巡查责任制,将执法“关口前移”,力争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制止”。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监察网络,充分发挥镇村两级土地监察信息员的作用。在做好日常监管和案件查处的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土地执法长效机制,全面推行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健全国土资源系统内部执法监管网络,将违法用地行为发现在动工之前,消灭在萌芽状态。督促基层履行好保护耕地,随时发现、制止土地违法行为的重要责任,对土地执法工作做到统一指挥,上下联动,措施得当,力争快速有效地制止、查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监察人员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根本,土地执法监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行政执法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有较强的政治素质,熟悉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知识,因此,要把提高人员素质贯穿于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全过程,切实加强对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的领导和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和执法监察水平,增强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监察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名利观,提高办案抗干扰能力,掌握办案技巧。努力改善基层国土分局(所)办案条件,培养快速反应能力,保证在第一时间到达违法用地现场,及时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创新土地执法监察队伍的管理方式。建立严格的选拔机制,把一批年纪轻素质好的同志充实到基层土地执法监察队伍中。实行定期培训,深入持久的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学习教育活动;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实行办案考核制,对工作人员办案数量和质量进行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因工作失误失责的根据情节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实行评分奖励制度,开展评先活动,对执法监察人员贡献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实行廉政责任制度,切实增强廉政自律意识,杜绝办“人情案”、“关系案”和“权力案”。

三、创新监察机制加强土地执法动态巡查

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制度。进一步健全土地执法网络,完善预防机制,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用地,降低执法成本和违法造成的损失。改变以往坐等群众举报,“不告不理”的土地执法监察旧模式,创建预防为主、预防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新路子。全面落实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建立健全“防范在前,发现及时,制止有效,查处到位”的执法监察工作机制,建立完善“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监管”的执法制度。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村庄周围和基本农田保护区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土地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制止。建立上下联动、交错办案的执法监察新机制。土地违法行为错综复杂,有的案件因涉及到地方利益而使基层土地执法监察机构难以办理,因此,必要时可请上级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对下级管辖的案件进行督查或联合办案,也可实施交错办案。改变以往监察部门单一办案模式,实行科室间协作办案,加强与纪检、规划、城建、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以及镇政府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探索事前防范、事中监督、事后查处的执法监察路子。在土地违法行为发生之前,从思想上改变当事人最初的想法,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形式,深入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对结合当前开展的县乡村干部国土资源法律培训,加强对乡镇领导和村级干部的宣传、教育。在土地违法行为刚开始的阶段,通过巡查、执法检查等手段争取及早发现,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将其制止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土地违法行为只有早发现,才能早制止,这就要求基层土地执法监察员要拓宽信息来源,充分发挥村级联络员的作用。掌握主动,不仅发现得了,还要制止得了,达到预防的目的。对已发生的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该拆除的拆除,该没收的没收,该罚款的罚款,该移送的移送,以此来教育他人,达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是全面建立多元执法制度。改变过去那种仅依靠国土资源部门执法监察队伍的单一办案模式,积极争取各方力量,建立与纪检、监察、公安、检查、法院等部门的密切合作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建立与纪委监察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查处违法责任人。特别是对涉及党员干部的土地违法案件,积极争取纪检监察部门的配合支持,坚持各级联合办案,对下级处理不了的案件,上级直接查办。

三是积极完善土地执法问责制。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将土地执法工作作为目标责任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作为评定国土资源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因土地行政执法监察不力,导致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的地区,严格实行问责,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土地执法监察行为

良好的制度是做好土地执法监察工作的基础,规范执法行为是做好执法监察工作的保证。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察网络制度,多方配合,群防群治,及时发现,迅速、有效制止土地违法行为;坚持对侵犯农民利益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公开调查、公开处理,对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树立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力争得到群众的认同;实行执法监察岗位责任制和办案考核制,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工作任务,对办案质量和数量进行定期考核;制定规范的土地违法案件处罚依据、查处程序及办案时限,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设立土地违法案件举报电话、举报信箱和电子邮箱,随时接受群众举报,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限时办结,及时向举报人反馈结果。土地执法监察工作要贯彻"四个并重,四个为主"的方针。即:农村土地监察和城市土地监察并重,以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土地监察为主;查处土地案件和查处责任人并重,以查处责任人为主;查处和预防并重,以预防为主;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并重,以内部监督为主。各县(市)区对辖区内发生的违法用地案件,要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重点查处违反规划批地用地、未批先用、弄虚作假和非法转让土地的行为。对土地违法行为查处不力或不依法查处的,市国土管理局将实行下查一级,处罚上收一级,土地收益和罚没收入全部解缴市财政。要建立土地巡回监察责任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各地成立的土地监察队,要做到人员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改善土地执法监察装备,配备必要的监察车辆和通讯工具,切实发挥土地监察队在巡回监察和案件查处工作中的职能作用。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7

关键词:柳河;农村土地权属;处理

中图分类号:D6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47-1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60号)文件下发后,我县被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全省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试点县。按照国家、省、市农村土地确权发证文件要求,我县立即着手组织实施,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选取典型全面铺开,不断探索求创新,切实开展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目前,我县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79994宗,登记发证率达90.1%。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242宗,登记发证率达86%。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2826宗,登记发证率达99%,较圆满的完成了农村土地产权调查登记工作。现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出现的争议情况具体汇报如下:

1我县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基本情况

柳河县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历史沿革始于1950年全国。解放初我县依据《法》将土地分给农民私有;1956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农户自带私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加入合作社土地所有权;1958年成立时,土地所有权是其发展的高级形式;1962年实施《农村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时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过渡到生产队土地所有权形式。经过1982年和1996年两轮土地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将时的生产队转变为村民小组。目前,我县现有集体土地261774公顷,2854宗地分别归属于219个行政村的1680个村民小组。我们对于面积准确、四邻无争议的2826宗地,依法进行了登记发证。其中村内小组之间土地插花现象严重的198宗地,经相关小组协商确认后按共用宗地进行登记发证。村内村民小组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独立经济核算的16宗地,经村委会申请确认后,按村集体进行了登记发证,实行组有村管。其余2612宗地都发到了村小组。对于界线不清,存在争议且暂时无法调处的57宗地,在不影响登记进度的前提下,采取搁置争议,暂缓登记。

2我县农村土地权属争议的情况和处理办法

我县在集体土地确权登记过程中调查核实发现土地权属争议57宗,我们本着“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维护社会稳定”的原则,对这57宗存在土地权属争议的地块,全部进行了核查,逐宗处理。对时间久远暂无法短时间内解决的,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归纳、登记备案,计划将在今后集中一段时间加以解决。上诉情况可归纳为两大类。

2.1历史遗留土地争议问题

2.1.1土地政策调整产生的争议问题采取调解协商轮流使用和登记备案暂时搁置的办法,以后逐步加以解决。

2.1.2原始登记发证错误产生的争议问题采取“发现一宗、纠正一宗、登记一宗”的方法加以解决。

2.1.3行政区划界线存在异议产生的争议问题采取协调民政部门共同现场勘验,先确界后确权再予登记。

2.2具有代表性的特殊土地争议

2.2.1村内小组插花地现象产生的争议问题采取由乡镇政府牵头,村小组之间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在登记申请书上签字,按共用宗地登记发证。

2.2.2季节性河床改道产生的争议问题采取按双方约定,利用GpS测量界线和争取整治项目,协调河道管理部门通过综合治理,加以解决。

2.2.3国有林地与集体土地权属界线争议问题对此类现象按有争议的宗地暂时搁置,不予登记。

3我县农村土地权属争议急需解决的问题

(1)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一地多证界线不一致的问题;(2)军事用地与农村土地权属争议问题;(3)国有水库的淹没线和河道行洪泄洪界线问题;(4)国有公路、铁路用地与集体土地权属界线的问题。

4我县农村土地权属确权登记工作对策

4.1对所有权登记进行复核

由于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容易出现书写、装订、图件等错误,通过复核对所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避免以后出现不必要的争议。

4.2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对铁路、公路、部队和农村土地界线出现的纠纷及时加以解决,避免矛盾继续激化。

4.3实地权属界线在工作底图上难以标记

工作底图(卫片)采用的是spot5影像,分辨率仅为2.5米,由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无法分清村民小组权属界线。不像平原地区对村民小组界线容易判读,只能利用地方的CRoS基站进行实地勘测,增加了繁重的工作量,建议国家对山区县(市)放高分辨率的工作底图。

4.4区别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发证方法,对于插花严重的小组补发汇总证书

第一套是按照每个小组的宗地单独发证,这样每个小组存在多本证书,各宗地具置不易判别。另一套是按照小组内所有宗地发一个证书,这样可以容易辨别宗地的具置。

4.5档案管理

把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同“金土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确权登记发证的同时,完善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建设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数据库和动态监管查询系统,实现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的信息化管理。

4.6建立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成果动态更新制度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8

关键词:土地行政案件;常见类型;审理办法

一、土地行政案件的概念界定

土地行政案件,指的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设区的市、自治州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和县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等)关于土地确权、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不服而提起上诉,并依法被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土地行政案件包括土地确权行政案件、土地违法行政案件以及其他类型土地行政案件。

二、概述我国土地行政案件的常见类型

常见的土地行政案件主要是土地违法行政案件,这类行政案件,违法行为比土地确权行政案件更容易认定。能促成土地违法行政案件的土地违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买卖或非法转让土地的土地行政案件

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均不得进行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都作了规定。违反上述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不合理处置,一旦被上诉就形成土地行政案件。

(二)占用、破坏耕地的土地行政案件

对耕地实施保护是土地管理工作的重点。《土地管理法》规定,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新《土地管理法》又建立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等。如果违反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对耕地实施了占用或者破坏,就会依法受到惩罚。

(三)未经批准占用土地的土地行政案件

未经批准是指行为人没有取得任何文件批准而擅自使用土地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该土地违法行为可分为四种形式:一是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二是采取各种欺骗手段,骗取批准而非法占用土地;三是超过批准的数量,多占土地;四是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多占土地。未经批准占用土地,属于违法行为,很多人揣有侥幸心理,认为此类行为不易被发现,因而,此类土地行政案件常有发生。

(四)非法批地的土地行政案件

按照《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根据用地项目和占用土地类别的不同分别行使批准权。违法批地行为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没有批准权的单位非法批准;二是虽有批准权但超越批准权限而非法批准;三是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非法批准;四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程序而非法批准。有批准权的土地主管部门受利益驱动,时常进行非法批地行为,这是较为常见的土地行政案件类型。

(五)不服行政机关回收土地使用权处理决定的土地行政案件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有下列几种情形之一的,人民政府可以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一是因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二是因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需要调整使用土地;三是因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四是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划拨的国有土地的;五是因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经核准报废的。收回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原批准用地或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属于第一、二种情形,使用者无过错的,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补偿。目前,旧城区改建如火如荼,很多人对房屋拆迁问题坐地起价,对政府的补偿规定不服并采取诉讼方式解决问题,这类案件较为常见。

(六)不服颁发、注销土地权属证书的土地行政案件

对土地进行登记注册和颁发证书,其作用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合法权益、保护准备或可能取得土地权益的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保障足额收取税收,减少土地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等。《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或建设用地使用权。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同时,规定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如果违反上述规定,不依法颁发注销土地权属证书,就会形成土地行政案件,

(七)不服征地补偿、安置的土地行政案件。

《土地管理法》对征地的批准权限、补偿标准与程序、安置补助等都作了规定,《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还规定了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此类案件,当事人不服向人民法院的,法院应作为土地行政案件受理。

三、关于我国土地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

土地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是指对政府及其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管理过程中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

(一)审理土地行政案件的法律依据

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参照土地规章。这就给人民法院在审理土地行政案件时提出了一个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界定“法”的范围并有效实现其效力,而难点又集中在能否参考其他土地规范性文件对土地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大量成功的土地行政案件司法审查实践证明,参考其他土地规范性文件进行土地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是科学合理的。

第一,其他土地规范性文件是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一种,其作为土地行政依据是充分合法的。首先其制定有法律依据。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分别规定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有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其次,宪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作出相关规定,使之获得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再次,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了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上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对下级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权,其他规范性文件依法接受监督和制约。这些法律规定,为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提供了实质性的保证。

第二,行政诉讼法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复议条例规定:“复议机关审理复议案件,以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上级行政机关依法制定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为依据。”根据上述法律、法规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虽不是人民法院的审理依据,但却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土地行政案件时,要对其他规范性文件做到心中有底,要能正确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对其制定、的主体程序和内容进行严格审查。

(二)土地行政案件司法审查流程

土地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流程较为复杂,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事实审、法律审和程序审。

1、对行政机关的主要证据是否确实、充分进行审查,即事实审

土地行政案件的证据审查,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关于土地确权案件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二是关于正确处理被告举证与法院取证的关系。这里,我们主要来谈谈后者。审理土地行政案件,在强调被告进行举证的同时,法院仅在庭审中举证、质证是不够的,也要进行调查取证,法官要到现场去调查、勘查、取证。

2、对行政机关是否正确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即法律审,它包括土地确权案件的司法审查、土地行政越权案件的司法审查及对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

关于土地确权案件的司法审查相对较多,由于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对土地确权问题基本上无法可依,这给审判工作带来难度。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公有制,即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如何正确界定这两类土地权属是审理土地行政案件时的关键问题;关于土地行政越权案件的司法审查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有关土地管理权限,目前争议较大的是乡级人民政府在处理土地权属上的权限问题。在审判实践中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乡镇政府有权处理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为个人的土地权属纠纷。另一种认为乡政府无权确认土地权属,因此也无权处理权属纠纷。虽然《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确权的权限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乡级政府无此权限,但从实践来看,乡级人民政府则更加了解土地权属的具体情况,它处理此类纠纷更加方便当事人;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对象较为明确,依据《土地管理法》相关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因此,土地管理部门负有两项法定职责,即土地管理和土地监督。不履行这两项法定职责,即构成行政不作为。

3、对政府及土地管理机关在土地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符合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即程序审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结合土地行政案件的特点,在程序审方面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审查:(1)、回避制度。依原国家土地管理局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受理当事人的土地确权申请后,应当指定承办人员,当事人认为承办人与案件处理有利害关系的,有权要求承办人回避。若行政机关没有将案件的承办人告知相对人,则实际上剥夺了相对人的知情权和请求回避权,违反了法定程序。(2)、参与权和知情权。根据《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土地管理部门在实地调查时,应当通知当事人及有关人员到场指界,否则等于剥夺了当事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3)、先行调解原则。人民政府收到土地争议案件后,一般应根据《土地权属争议处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先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再进行行政裁决。

参考文献:

[1]刘希星,吴声鸣.土地行政案件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刍议[J].人民司法,1994,(11).

[2]钟良生.土地行政案件的若干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1999,(06).

[3]蔡小雪.试论审查行政强制措施合法性问题[J].人民司法,1994,(12).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9

一、坚持协商调解为主,多渠道化解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中的历史遗留问题

建国后,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度逐步确立,一些国家机关或原公社、大队等集体经济组织为兴办公益事业、经济实体或集体企业,通过有偿或无偿方式调用了原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当时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价值得到逐步凸显。巨大的经济利益使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迫切要求明确以前失去的集体土地权利归属,从而引发大量纠纷。这类问题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涉案时间长,一些纠纷发生在五、六十年代,当时档案材料缺失严重,涉及人员多已亡故,导致调查取证工作难以进行;二是用地手续乱,一部分用地者至今未办理合法用地手续;三是涉及部门多,协调任务大,增加了调处难度;四是土地确权发证不到位,目前的土地确权发证只到村一级,对村民小组的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确权和登记。

针对上述情况,我局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法,耐心说服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妥善化解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如*县新生劳改农场用地是期间经县革委批准从*公社*等大队划拨土地而建立的。*年省司法厅决定撤销*劳改农场罪犯关押点。其原使用的划拨土地应由县政府依法收回、管理和使用。而*市司法局在撤并*农场前已将其土地租给个人耕种,承租人以租地合同未到期为由,要求继续使用土地。从*年5月开始,*等村群众多次上访,以当初划拨土地手续不完备为由,要求将原农场土地退回原集体使用。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积极奔走在*市司法局、县政府、*镇政府等村群众代表之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和协调工作。一方面,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收回了*农场的使用权;另一方面,经与有关部门查证,找到了当初调拨江营等村集体土地时给予补偿费用的证据。在调查过程中,及时向基层干部群众通报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我局在对案件分析研究后,提出了解决方案:在原*农场多年用地已成事实,又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尊重*等村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把原农场土地作为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移民安置用地,通过宣讲政策,讲明利害,当地干部群众舍小利、顾大义,完全支持将农场用地用于移民安置,服从国家建设大局。*市司法局和县人民政府对此方案也表示赞同,派出专人全力配合案件后期处理工作,使土地权属及地上附着物得以顺利转交,历时十一年的土地纠纷彻底解决。

二、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中的政策运用问题

土地权属纠纷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许多问题错综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行政诉讼,激发群众情绪,造成新的不安定因素。因此调处集体土地权属纠纷时,需要活学活用有关政策,既坚持原则性又不失灵活性,妥善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20*年*镇曾营村十组与村集体关于原村林场用地发生纠纷,经调查,*年,十组人少地多,生产条件落后,大片土地荒芜,当时的大队领导班子和生产队队委会共同商定由原九队、十队各自划拨出一部分土地给曾营大队用于建大队林场。以后村集体在林场的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是以土地所有人主体身份出现的,直到20*年9月,曾营村十组也从来没有向村集体和有关部门索要过土地所有权。20*年10月,因林场土地原承包人吕光久没有足额上交承包费且合同已到期,曾营村委要求收回土地承包权,重新发包,引发了村组关于林场土地所有权争议。我局本着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公平合理的原则,依据法律法规提出了明确土地权属,公开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包的思路,在县、乡、村等部门共同努力下,双方同意在不改变*镇曾营村委拥有林场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将该土地优先承包给十组群众耕种,最终达成了共识,既避免了村集体收益流失,又彻底消除了这一不安定因素。

三、坚持协同办案,认真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中的涉法涉诉问题

在处理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中,我们坚持“三步走”:第一步是运用行政手段调解,充分发挥国土资源部门职能,加强村委会、乡镇国土资源所、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政府五级网络建设,切实发挥各级土地权属纠纷调处人员的“减压员、消防员”作用,以案说法,言传身教,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第二步是积极引导群众通过司法程序解决问题,20*年*镇*村四组与村集体发生土地权属争议,四组要求村集体归还60年代因村集体建农科所而平调小组的土地。我局调查后报经县政府依法将争议土地确权给*村集体。该组不服,我们引导该组向*市人民政府申请复议,行政复议维持后,该组仍不服,我局又引导其向法院提讼。在行政诉讼过程中,该组代表认识到了争议实质,对政府行为予以充分理解,自动撤诉,维持了县政府的确权决定。第三步是会同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加大对涉法涉诉土地权属案件的查办力度。近年来,我局与司法机关建立协同办案机制,20*年上半年调处集体土地权属纠纷案件3起,在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规范化水平

我局在工作实践中,依据法律法规制订了一套调处土地权属纠纷的工作程序和办案规则,从立案、调解、调查取证、提出调查处理意见、上报政府做出处理决定等环节进行细化,加以规范。对当事人提出的诉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该依法予以支持的依法支持,该依法驳回的依法驳回。20*年,我局处理*乡*村六组一起长达十六年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纠纷,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当事人无理取闹,多次对办案人员围攻、谩骂,并放火烧一名办案人员房屋未遂。我局坚持依法下达了处理决定,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经过法院一审、二审维持了处理决定,我局工作人员多年来秉公执法,敢于碰硬,维护了法律的尊严,树立了良好的执法形象。连续三年来,我局立案调处的集体土地权属纠纷案件,无一例在行政诉讼中败诉。

在近年来的工作实践中,对如何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我们有以下三点体会:

首先,认真摸底排查,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和不稳定因素信息库建设,是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基本要求。为了应对土地权属纠纷多发的形势,我们组织力量认真开展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常规排查,加强信息的收集,并针对每个案件进行预判分析,建立了完整的土地权属争议案件信息库,为开展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次,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工作主动性,是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工作的有力武器。在调处工作中,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思维,由被动接访向主动下访、超前介入转变,重初访、重协调、重化解,从源头上减少量;由单纯处理问题向对热难点问题作深层次归纳梳理转变,分析总结案件发生的规律性,为上级领导决策和问题的解决提供信息;由单纯依法行政向既依法接访办信又注重说服教育转变,采取规劝疏导的方法,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

土地争议处理办法篇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裁判的土地林地行政案件一直排在行政案件的第一位。据统计,最近几年的比例在宜昌市各法院中占前位;在湖北省山区县(市)法院中亦占前列。2001年共受理各类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15件,占行政诉讼案件总数的43%;2002年共受理13件,占总数的38%;2003年共受理12件,占总数的36%;2004年共受理6件,占总数的60%.4年共受理46件,平均占总数的67%.笔者通过分析审结的这些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得出其特点为:一是土地林地权属争议,必须由人民政府处理后,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不服才向人民法院起诉;二是争议的土地林地权属处于不确定状态,当事人对其权属不明确,由于历史等原因,缺乏有效证据,长期以来形成争议。三是此类属于裁决类案件,诉讼中均涉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及上述特点,处理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诉讼主体问题

首先,县(自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委托县(自治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处理权属争议,国土或林业主管部门能否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处理决定的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只有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作出土地林地权属处理决定,国土资源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处理决定。此外,人民政府处理权属争议有个处理权限问题,单位之间的争议只能由县(自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的争议可以由乡(镇)级人民或者县(自治县)级人民政府处理。总之,土地林地权属处理决定只能由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国土资源部门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无权处理,否则属超越职权。但是,依照《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第四条及《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四条的规定,县(自治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林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只能拟定相应的处理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作出确权处理决定。

其次,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主体问题。

农村集体土地和林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然呈现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三条及《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第十二条也作了类似规定。由此可以看出,集体土地及林地的所有权可以归属于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也可以归属于农村经济合作社或者经济联合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因此诉讼中,应以村民小组、村民委员会或者经济合作社、经济联合社为诉讼主体。农村集体土地、林地使用权由农民承包经营管理的,土地林地承包者以土地林地使用权人的身份对土地林地使用权权属发生争议的案件,承包者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再次,土地林地行政确权案件的被告确定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5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16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条的规定,土地林地行政确权案件的被告为乡(镇)级人民政府或县(自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的有三种情形:土地、林业管理部门按照同级政府的授权,以自己的名义对土地、林地权属纠纷进行处理,以谁为被告?土地、林业管理部门经调查,各自作出土地、林业行政确权决定,依政府名义、加盖人民政府印章,以谁为被告?区公所(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土地办公室、林业工作站或县(自治县)级以上政府土地、林业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能否成为适格被告?对于前两种情形,主要有三种观点:有的人认为,政府授权属行政委托,应按照行政诉讼法关于行政委托的规定,以政府为被告;有的人认为,按照行政法职权法定和越权无效的原则,政府授权土地、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土地、林地权属属无效行为,应以土地、林地管理部门为被告,并以超越职权为由,判决撤销被诉土地、林地行政确权决定。笔者认为此意见都有失偏颇。土地、林业管理部门是政府的职能部门,政府把自己的法定职权授权给土地、林业管理部门,属行政授权,而不属行政委托。人民政府是土地、林地行政确权的法定主体,如果把法定职权授权给职能部门,违反了行政法的职权法定原则,属无效授权。但如果只是把具体事项通过授权交由职能部门办理,由职能部分以政府名义作出土地、林地行政确权决定,与法律、法规并不抵触,应视为有效授权。据此,第一种情形授权无效,应以土地、林业管理部门为被告,人民法院可以以其超越职权为由,判决撤销被诉土地、林业行政确权决定。第二种情形为有效授权,应以人民政府为适格被告。对于第三种情形,笔者认为,区公所(街道办事处)作为县(自治县)、市(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土地、森林管理法律、法规对其没有特别授权。乡、镇政府的土地管理办公室、林业工作站和县(自治县)级以上政府土地、林业管理部门的内设机构,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不能独立对外行使职权。因此,只能以县(自治县)、市(区)政府和乡(镇)政府,县(自治县)级以上土地、林业管理部门为适格被告。

最后,土地和林地权属争议案件,存在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争议问题,不管哪方当事人提起诉讼,都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因此,在审理裁判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时,法庭应当通知第三人参加诉讼。

二、事实认定问题

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由于历史、客观等原因,土地林地权属不明确,长时间存在争议,大多数缺乏有效证据,给审理土地林地确权案件带来一定的困难。土地改革、“四固定”不彻底,以及在其后一系列政治运动中土地林地权属发生多次变更,历史遗留问题多,且缺少书面形式的文字记载,时间长,地形地貌已变,难于认定。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多发生在农村,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土地林地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与农民关系非常之大,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土地林地利用价值不断提高,发生的纠纷也随之增加。由于存在以上诸多原因,所以处理土地林地确权案件,要遵重历史,遵重现实,要从有利于国家建设,有利于生产、生活,有利于管理和利用的角度来处理争议。对土地改革时的土地证、1962年的“四固定”以及以后的一系列变化情况,要综合分析认定。

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土地改革时农民确认土地林地权属的凭证,但后来我国的土地林地权属有过几次变动,经过合作化时期,土地林地随人入社,土地林地由私有改造成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随后又经过人民公社,将农业合作社集体所有扩大到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到1962年“六十条”公布后,对土地(林地)、耕畜、农具、劳动力进行了“四固定”,按属地原则对土地林地进行统一的调整,归就近的生产队集体所有。因此,以土改时的土地证,并不能证明土地林地的所有权。

“四固定”作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林地所有权的依据应该说是明确的,但有些地方“四固定”不彻底,且“四固定”主要是对耕地和林地,对当时未开发的荒地,一般不固定。长阳在“四固定”时期的土地(林地)确权基本上没有法定形式的文字记载,应当通过田亩造册、交粮纳税、经营管理及使用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认定,只有以上因素欠缺的情况下,才可参照土改时的土地证。

在1962年以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有些地方对土地林地的权属作过变更,如“农业学大寨”时期开荒造田、平整田洋、农田基本建设等,都对土地林地进行重新规划调整,由于村、社、队、场合并或者分割发生土地林地权属变更。对这些通过合法转移土地林地权属的事实,可以按变更后的事实来认定。

三、法律适用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2条、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土地林地确权行政案件,以土地林地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参照土地林地规章。土地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我国《宪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土地管理法和森林法的规定较为原则,各地还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如湖北的《湖北省土地管理条例》、《湖北省确定土地权属若干规定》。

土地林地权属纠纷历史遗留问题多,处理此类案件应当根据不同时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应当参照有关的规章,如国土资源部关于《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湖北省关于《湖北省确定土地权属若干规定》。土地林地确权案件争议的多为历史遗留问题,因当初无法律规定,后时过境迁,现缺乏有效证据以致处理难度大。前述两个规章对于处理土地林地历史问题作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规定,对于处理不同时期的土地林地确权纠纷具有积极的作用。

实践中,有的地方还鉴于目前我国土地林地立法滞后,有关土地林地的行政规章尚未出台,行政机关依据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以下简称其他土地林地规范性文件)进行行政管理。这就在审理土地林地行政案件中给人民法院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如何界定“法”的范围并正确把握其效力,而难点又集中在能否参考其他土地林地规范性文件对土地林地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进行审查问题。对此,笔者持肯定意见。理由:第一,其他土地林地规范性文件是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一种,其作为土地林地行政依据的合法性有充分依据。首先,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有法律依据及法律保障。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分别规定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有权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同时对行政机关执行生效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作了相关规定,使之获得了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其次,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确认了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上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对下级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权,其他规范性文件依法接受监督和制约。这些法律规定,为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提供了实质性的保证。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32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虽然不是人民法院的审理依据,但却是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若将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排斥于合法性审查中“法”的范畴之外,就使行政诉讼法的上述规定失去意义。第三,从行政审判实践看,若单纯强调土地林地行政案件依据土地林地法律、法规和参照规章,将使大量的土地林地行政案件陷入无土地林地法律、法规、规章可循或适用法律、法规参照规章错误的两难境地。人民法院审理土地林地行政案件,应当一方面肯定一般性规范性文件不是法院裁判的依据,另一方面又要承认它是执行土地林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具体手段和对法律、法规、规章的有效补充。因此,应将规范性文件作为法院审查的内容之一,在审查时,运用法律、法规、规章对其主体、程序、内容进行审查。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的主体是否合格,是否有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授权,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规范性文件其主体才合格;其次制定、的程序须合法;其内容须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符合宪法、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如果符合土地林地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精神、原则,又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行性大,社会效果又好的,应承认其效力。但应当注意的是,对依照法律、法规制定的规章可以参照,除此之外的一般性规范性文件不是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制定裁判文书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要求,在制作的裁判文书上不能引用一般性规范性文件。笔者主张如果法院的裁判文书中非用不可时,可在事实或说理部分加以叙述。

四、事实依据问题

人民法院审查土地林地行政管理机关对土地林地权属关系的确认事实,必须以合法的权属证件、历史档案资料和调查勘测记载等客观事实为依据,如土地改革的土地证,1962年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即“六十条”公布后的“四固定”(固定土地、耕畜、农具、劳动力),以及以后的一些权属变化情况,综合分析认定。土地证是人民政府在土地改革时颁发给农民确定土地权属的凭证,应该肯定其法律效力,但是,土地证不是土地确权的唯一依据。解放后我国土地权属有过几次变动,经过了合作社土地随人入社,由土地私有改造成为农业合作集体所有制,以后又经过“人民公社”将农业合作化集体所有扩大到人民公社集体所有,1962年为了纠正“左”的错误,对土地、耕畜、农具、劳动力进行了“四固定”,按属地原则对土地进行统一调整,归就近的生产队集体所有。因此,生产队(现村民小组)所有土地(包括林地)并不等于农民土改时个人所有土地的相加,土地证经过“四固定”变更权属的土地所有权不一定具有证明作用。政策规定处理县(自治县)内纠纷,一般应以“四固定”确定的权属为准,所以,“四固定”确权的法律效力应优先于土地证,凡是“四固定”时确权的,一般应予维持。但是,当时的“四固定”,主要是耕畜和林地,对当时未开发的荒地,一般未固定。因此,随着这部分荒地的开发可能发生争议,按原有关政策规定:“四固定”没有确定权属的,参照土改合作化时期的权属。所谓参照就是参考依照的意思,不能把“参照土改证确权”理解为“以土改证确权为准”。因此,在行政审判中,对“四固定”未确定的土地权属争议,简单地依据土地证确权是不符合政策的。应当注意的是,“四固定”确权,一般没有法定的书面形式,认定“四固定”是否确权,应通过考察田亩,造册、交粮纳税和经营管理等情况综合分析确定。人民法院审查土地林地管理机关确认的土地林地权属是否正确,一般应以“四固定”确权的权属为准。对于“四固定”确权以后发生的土地林地权属合法地转移事实的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合理合法地处理。由于下列原因发生变更的,按变更后的现状确定集体土地林地所有权:(1)由于村、队、社、场合并或分割等管理体制的变化引起土地林地所有权变更的;(2)由于土地开发、国家征地、集体兴办企事业或者自然灾害等原因进行土地林地调整的;(3)由于行政区划变动和农田基本建设及封山育林等原因重新划定土地林地所有权界线的。又如人民法院以前对土地林地权属争议的判决、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合法转让协议等都是法律事实,凡是基于以上法律事实所发生的,有利于双方生产、生活,有利于经济管理、公益事业,有利于国家建设的土地林地权属转移的,都应予以法律上的确认和保护。

五、裁量原则问题

人民政府在作出土地林地确权决定时,应当本着有利于正确解决土地林地权属纠纷而确立土地林地确权的基本原则。笔者主张人民法院应审查以下内容:

第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而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就土地林地确权而言,遵循合法性原则即要求土地林地确权的执法者在实施土地林地确权行为时,必须遵守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及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有关土地林地确权的规定。合法性原则包含合乎实体法与合乎程序法两个方面,违反实体法或程序法即构成对合法性原则的破坏。如果土地林地确权不遵循合法性原则,则该行政活动将因此违法,再奢谈遵循其他基本原则已无意义了。坚持合法性原则,是“依法办事”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行政法治的重要保证。

第二、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决定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合理性即合乎理性,以理性作为思考和行动的参照系,通常的目的是“为我们的观点寻找令人信服的根据”,而该根据最核心的条件就是要达到令人信服的程度、符合公平正义观念的要求。 合理性原则的内涵在于: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情理。可以说合理性原则主要是针对行政裁量而存在的。对土地林地确权行为不完善的法律规范,无形中又扩大了行政机关在处理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时的自由裁量范围。防止滥用自由裁量权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坚持合理性原则。坚持合理性原则既有利于保障行政权力合法行使,也有利于维护公民、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三、维护国家利益原则。就土地林地确权而言,维护国家利益原则是指人民政府在实施土地林地我确权行为时,应尊重我国国家利益。它是政府进行土地林地确权行为时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土地林地不仅是当事人之间的事情,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国家利益,在解决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时,如果涉及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时,应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不可动摇的原则。当然,维护国家利益并非只保护国有单位或集体单位的利益,而是指在公平、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坚持维护国家利益,正确处理好土地林地权属纠纷,以不致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第四、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原则是指通过土地林地确权,确保相对人合法利益得到实现。它是政府实施土地林地确权行为的一个根本目的。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广泛的权利,而且国家具有保障人民这些权利得以充分实现的职责。另外,权利是现代法律制度的逻辑起点和终极关键,行政机关有义务促进相对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第五、保护林地森林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原则。保护林地森林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原则是指政府在实施土地林地确权时应考虑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前提,作出的处理决定应利于保护林地森林资源和合理开发。土地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土壤及其附载的森林、草原等都是环境的构成要素,对土地林地的破坏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土地林地就是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土地、保护林地是改善环境和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方面。在处理有关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时,尤其是处理各方均没有合法有效的权属凭证的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时,更应坚持保护林地森林资源和合理开发利用原则,以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保持生态平衡。

第六、有利于团结稳定原则。有利于团结稳定原则是指政府在实施土地林地确权时,应本着促进争议各方搞好团结,保证社会稳定的原则进行土地林地确权。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生产建设都离不开土地及林地,尤其在农业生产中,土地林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将土地和林地视为“命根子”,司法实践中,土地林地权属纠纷基本上发生在农村,当事人的矛盾一般比较尖锐,因土地林地权属纠纷引起的械斗也不鲜见。因此,在处理土地林地权属纠纷时,坚持有利于团结稳定这一处理原则,对化解矛盾、解决纠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六、复议前置问题

对于解决土地林地权属行政争议的途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十七条规定,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争议,由当地县(自治县)级或者乡(镇)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当事人对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都是由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提出的,于是存在着一旦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对土地林地权属争议作出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时,究竟应当采取哪种途径解决行政争议的问题。寻求救济中申请行政复议与提起行政诉讼孰先孰后,这一问题对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行政案件的受理影响十分关键,笔者的看法是:

第一、要正确认识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基本关系。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是我国目前解决行政争议的主要途径。二者是解决行政争议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是一种行政系统内的救济途径,属于行政监督的一种类型,而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救济途径,属于司法监督的一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由此可见,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基本关系是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自由选择为原则,以行政复议前置为例外的。所谓行政复议前置是指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的处理决定或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必须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此情况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定复议期限内未申请复议或者在复议期间,都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只有等到复议决定作出后才能起诉。因此,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两种不能同时运作的制度,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无论选择哪种救济途径,只能依据有关规定,有选择、有秩序地进行,而不能“脚踏两只船”同时使用这两种制度。

第二、法律和法规对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以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即行政复议前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法强调是“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而不是“可以先申请行政复议”,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了行政复议为对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也即行政复议前置。其实,对土地林地行政案件是否应当先申请复议的问题,有关的法律、法规在不同时期有过不同的规定,在1990年国务院的《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中,土地林地行政案件被排除在复议范围之外,主要理由是这类案件属于行政机关居间处理民事纠纷的行为,与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在1994年10月国务院修订的《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中,允许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涉及土地林地权属的具体行政行为申请复议。但1999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仍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涉及土地林地权属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从以上看出,法律、法规对土地林地行政案件在提起行政诉讼前是否需申请行政复议的规定有着这样一个从“排除”到“可以”到“应当”的过程。

第三、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实行行政复议前置的优点。为何规定行政复议为对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因为土地林地行政充分地体现了行政职权的运作,是一种包含了国家强制性意志的具体行政行为,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对土地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归属作出处理决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的授权作出的,在审判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这类行政案件时认定具体行政行为的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违反法定程序,超越职权或者滥用职权、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等情形的,即对土地林地权属争议处理确有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只能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而不能或不宜改变其权属处理决定,而且诉讼途径存在诉讼期间过长的缺陷;相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复议机关对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上述情形的,可以决定变更,因此,复议途径具有快捷的特点。另外,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实行行政复议前置的优点还在于:1、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有监督关系,因此,一旦下级行政机关与管理相对人发生纠纷,由上级行政机关先行处理,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本系统或本地区的工作情况,而且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强化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2、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处理解决这类案件需要专门的土地林地管理知识,确立行政复议前置原则,便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使土地林地权属行政争议得以及时解决;3、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数量大,复杂程度不一,确立行政复议先行处理原则,可以使大量的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解决于行政复议程序之中,可以减轻法院行政审判的压力,使法院可以集中精力审理经过复议仍解决不了的土地林地权属行政争议案件。因此,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两者相比较,对土地林地权属争议行政案件设定行政复议前置,可以减少当事人的诉累,提高行政工作效率,节省审判资源,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故对土地林地权属行政案件,应该先行复议。

第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需要说明的问题。2003年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有关问题的请示》作出法释[2003]5号批复:“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已经依法取得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经行政复议后,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涉及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不适用《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因此,《行政复议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具体行政行为”仅是指对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权属的确认和颁发权属证书,不包括对土地林地权属侵权纠纷的裁决和征用、出让、划拨、调整土地林地权属的决定,不包括涉及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如无偿收回土地林地权属的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等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不经行政复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外,该款“已依法取得”土地林地权属的规定,应理解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已经依法取得”土地林地权属即可,而不应单纯地理解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已经依法取得行政机关颁发的土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法律证书,行政机关侵犯该项“已经依法取得”的权利时,复议才是诉讼的前置条款,至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是否实际“已经依法取得”土地林地所有权或使用权权属,则属于实体审理中需要确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