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4:40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1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是父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所以我们无论是做事做人,还是言谈举止都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记得去年年底的一段时间,乐乐经常说脏话粗话,有时还会骂人。有一次,乐乐又说了脏话,我大声训斥他时,他大声反驳道:“你们都骂人了!为什么不让我骂?”乐乐这一句话让我们惊呆了!仔细想想,确实,有时我们不注意会说一些不文明的话。于是,我和乐乐爸赶紧向乐乐道歉,并让乐乐参与制定了“改正政策”:谁再骂人、说脏话、粗话,就罚站五分钟!“屡教不改”的罚在门外站!乐乐负责监督!这一招,非常有效,很快我们全家就改了这个坏毛病。

第二,学会和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沟通,最重要的是平等、有耐心,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问题,不要总是以家长的身份居高临下的批评教育孩子。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理解和尊重,我想,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犯了错,狂风暴雨式的批评和打骂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不如心平气和的坐下来,和孩子聊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帮他想想解决办法,我想这样更有效。(乐乐买零食事件)。自乐乐上幼儿园时,每天晚上我们都利用临睡前几分钟“说点幼儿园的事”譬如,今天那个小朋友哭了,老师穿了一件特别漂亮的裙子,我们窗户外面来了一只小猫”等等。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保留着这个习惯。所以我和乐乐不仅是母子,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另外,我们在听孩子讲事情时,一定要认真听完,不要随意打断,,其实有时孩子的想法很单纯。(倒垃圾事件)试想,如果不听完孩子的话,我们怎么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

第三和孩子一起快乐的学习。

众所周知,学习是一项很枯燥的工作,对大人是如此,更何况6、7岁的孩子。对于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乐乐会毫无条件的完成。可对于其他的作业,他就很明显的反抗。于是,我就变着法的陪乐乐尽量以轻松快乐的方法学习。例如写生字,都是以全家比赛的形式写,乐乐任意挑选“挑战对象”,写完再由“评委”评选,谁写得好就奖励一个小贴画;背课文也是我们三人一起背,谁背的又快又好,就奖励小贴画,如果背不过,也可以找人替,但贴花也要给人家,当然,多数都是我们“不会背”,乐乐也很乐意替我们。攒够十个贴画可以得到一个小礼物。做口算题,我们则以15道题为起始,如果每天都做对了,第二天则减一道,做错一道,第二天不加不减,做错两道,第二天则加一道,这样每天乐乐都想着今天该做几道了,连续几天减题,乐乐就很有成就感。这种方法,提高了乐乐学习的兴趣。其实,只要我们家长多用心一点,多付出一点,孩子一定会在学习中找到快乐的!

第四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习惯一旦养成,则很难改变。如果孩子幼儿时期、小学时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在乐乐刚上一年级时,我就要求他每天必须先写完作业,再玩。值得一提的是每周五,乐乐的作业写的尤其快!因为这是我们给他规定玩电脑的时间。现在乐乐已经养成了先写作业的习惯。还有每天晚上早晨的听英语,读古诗,讲故事等,都是久而久之慢慢形成的习惯。

第五多给孩子表扬与鼓励,适当批评。

乐乐曾经是个胆小、敏感、不自信的孩子,干什么事情都先说:“我不行!”为此,我只要发现他的一点进步就表扬他,鼓励他!肯定他!并建了一个小本子,专门记录他的进步,如,邻居家的小弟弟来玩,乐乐热情招待,并亲自送弟弟回家;某天主动让我吃了一口鸡腿;控制自己不和小朋友起冲突等等。就在这一点一滴的进步中,乐乐变得自信了,活泼了!其实,如果家长以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就会发现孩子其实有很多长处和优点。家长不断地去肯定这些优点,孩子就会把这些优点发扬光大!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2

关键词:家庭教育;小学教育;有效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53-01

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教育网络,才能保证对少年儿童教育的真正落实,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小学和家庭如何有效地协调与配合,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

教育对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家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又是小学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为补充,小学生仍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继续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有自己的特点。家庭教育是指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家庭中其他成年人)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对其子女施加的积极的教育影响,传递正能量。它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随意性和不专业性。由于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水平不同,职业、兴趣等的差别,家庭教育是多种多样的。

2、浓厚的亲情性。家庭成员间有一种深厚的天然的爱的感情作为动力,这种爱会产生积极的或者是消极的影响。

3、教育方式方法上具有个别性和示范性。再从家庭教育的内容来看,它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学习辅导、审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指导、卫生保健等。由此可见,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培养社会合格人才这一根本问题上具有一致性,这必然要求我们将两者相互配合协调起来。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小学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小学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小学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小学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庭教育咨询、校长接待日等。在各种形式中,笔者认为,最简单易行,同时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家访。

家访即家庭访问,是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强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家访可以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的目的是明确的,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此对家庭教育和小学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我们看来,两者是紧密相连的,家庭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又是小学教育的补充。作为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家长对自己的子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起到奠基的作用。作为补充,小学生仍有很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继续接受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和教育,家长对学生仍起着关心、检查、督促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有自己的特点。

要促进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家庭和小学两方面都要做出努力。一方面,家长要把配合小学教育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另一方面,小学要通过多样形式如: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进一步拓宽家长小学办学的路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为此可采用多种形式。

如何搞好家访工作,是每一位班主任更好掌握学生情况,进行双向管理,开展班务工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所在。就此问题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1、高度重视,视为班集体建设的起点。2、家访目的明确,内容真实具体。3、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效果更佳。4、谈话讲究艺术,力求做到“三忌三宜”。5、学生在场原则。6、保证教育的延续性,确保学生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7、注重实际,加强自我约束,做到言出必行。家访时的内容必须要体现在实际的工作中,让实践去检验自己的言行。在实践中实现许下的诺言,确保家访的真实性,切实可行性,真正实现小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使两者得以配合协调。

家庭教育与小学教育越接近,产生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效果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小学教育,保持一致性,关键在于双方的配合与协调,形成小学――家庭的德育工作统一战线。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我们恐怕再难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了,每时每刻的新变化在向我们的旧有观念挑战。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们德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的探索之路永无止境,唯有一颗博爱之心才是探索路上永恒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凤梅.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6).

[2]贾莉莉.美国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研究[D],2005.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3

关键词:家庭教育;中学生

以前我班有个学生小白,刚进入校时的小白很少说话。开学第一周,他就与同学发生冲突,起因是下课两个同学打闹碰在小白身上,他认为同学是故意的,一怒之下,打了同学。我找他了解情况,他也不辩解,最后只说了一句话:“谁也别惹我。”之后也经常为了一些琐碎的小事与同学闹意见,学生对他很有意见。久而久之,大家对他躲之大吉。

在一次期末考试期间,监考教师因小白在某学科考试过程中与同学说话,影响考场纪律,而对其行为予以批评。没想到小白在试卷上通篇写满了侮辱谩骂该教师的话语,甚至在冷静下来后还认为如果老师当场收掉他的试卷,他一定会打这个教师的。体育课上,教师指出他的动作不规范,小白认为教师与他过不去,即开口骂人,随后跑进了教室。经说服教育,他承认自己有错,但称“决不道歉,除非死”。一年多的时间内,小白几乎与每一位教他的教师发生过类似的冲突。

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在不断地与他和他的家人的交流中,我对小白的成长轨迹有了越来越深的了解。小白原本是个活泼可爱而且聪颖的孩子,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爸妈和奶奶对小白宠爱有加。在全家的呵护下,眨眼小白上学了,可父母之间因父亲的外遇经常打架,最后父母离婚,父亲不久和另外的女人结了婚。父母在小白的抚养问题上更是推来推去。小白的一切都只能由奶奶承担,可奶奶几乎没有文化,只会疼爱而少管教,而小孩子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加上家庭的变故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影响,因此小白学习成绩不断地下降。六年级他又迷上了玩游戏,网吧里经常看得到他的影子。进了中学,靠小聪明勉强完成小学学业的小白,学习上显然跟不上班级,于是父亲的打骂也愈演愈烈,小白与学校的对立情绪也越来越强烈,因为,他认为自己的挨打是由教师告状造成的,并扬言要报复。

了解到这些,我多次找他的父母交流,先做通小白父母的工作,恳请他的父母改变各自对待孩子的方法,给孩子成长的机会。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小白的改变很大,变得能心平气和地和周围的人相处,学习上也有了很大进步。看着孩子越来越开朗,成绩越来越好,教师和他的家人都很高兴。毕业典礼上小白和父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

一、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家庭的结构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四世同堂”的时代已经过去,独生子女、丁克家庭、核心家庭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数量也在增加。

在众多类型的家庭中,父母的离异势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良的影响:原有家庭结构的变化,孩子在感情方面的理解,父母双方对于孩子的态度……有些家庭重新组合后,对“新爸爸”或者“新妈妈”能否适应等。以上的因素对于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都有很大影响。

二、家庭教育内容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现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品质教育、立身处世的基本规范、生活习惯养成、消费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如何,往往也决定了他们自己所采取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在应对各种情境时所表现出的情绪、处理问题的方式,无形之中,感染熏陶着孩子。当遇到不快乐的事情时,他们是以愤怒的形式展现或者以宽阔的胸襟坦然处之,会在无形中告诉孩子对事、待人的原则,是“睚眦必报”,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儿童在与成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了解、学习,并通过亲身的经历,不断地实践和巩固这些情绪法则。

三、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1.“独裁专制型”。在这样的家庭中,什么都是家长说了算,孩子没有发言权,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生活的方式、游戏的形式,甚至于自己的道路都是家长们铺好的,孩子只要听话就行。久而久之孩子要么只学会了顺从,要么就会以极端的方式与家长对立,对这种专制表示反抗。

2.“保护主义型”。生活在这样家庭模式下的孩子,什么都不要愁,什么都不用怕。稍有不如意,只要向家长倾诉,家长自会帮忙摆平。这样家庭的孩子事事学会了依赖,他们从来都不用发掘自身的潜能。只要遇到问题,他们的选择就只有退缩。

3.“放任自流型”。这种家教模式下,家长不会操心,孩子也不用烦心。所有的事情,只要孩子自己觉得好、觉得对,便可以不计后果地去做。家长们不负责任地将一切的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决定的事情,后果由自己承担。这样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无非两种可能:第一,不断碰壁,不断遇到挫折,要么成为强者,要么成为懦者;第二,自我堕落,无所事事。

4.“民主合作型”。这是当前被认为最好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这样的家庭家长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宽容和帮助孩子,坚持正面引导与教育,并教会孩子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始终是孩子坚强的后盾,精神的支柱。

许多有成就的大家也都是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生活方式的熏陶,最终奠定了他们成功的基础。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成功就得益于父亲对他的培养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他的熏陶,而成为一代伟人。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4

家庭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开端,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造了”。而在这时期里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空间,家庭教育是他们所接受的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幼儿园必须和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影响着教育整体功能的发挥。近年来,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理念为指导,全面、系统、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教育工作,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使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建立了一种合作、互补的关系,在彼此的互动中,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1构建家园共育平台,创设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园必须牢固树立家园合作的思想,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构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创设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1.1建立健全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

完善、健全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是推进家长工作的有力保障。我园的家长工作组织架构网络清晰、层次分明:幼儿园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园家长委员――班家长委员――班家庭小组――各幼儿家庭,层层责任明确,管理到位。每年全园共有园家委12人,班家委近70人,家庭小组近70个。园家委、班家委成为园大型亲子保教活动、各家庭小组活动的中坚力量。

1.2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培训。

幼儿园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是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实施家园共育的基础。因此,构建家园共育平台,应重视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全面的培训。我园从1988年起就成立了家长学校,开始有家长委员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叶向红园长在1993年就参加了广东省“家庭、幼儿园同步教育工程”的课题研究,成为省课题组的研究成员之一。近几年来,我园更重视家长学校的工作,坚持立足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家长学校工作,把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幼儿园的整体计划中,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园领导担任家长学校的校长,进一步健全了家长学校的组织机构,规范了家长学校的工作制度,家长学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2.1以幼儿园为主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家长培训。

我园通过一年一次新生家长会,定期、随机的级组家长会、班级家长会,每年一次的接待家长日活动,每月一次的园大橱窗板报,班家园联系栏、每周一次派发家长学习资料,家访、电话访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全面培训。除了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学习平台定期提供资料外,还请家长在我园网站上的家长学习平台中进行心得交流、分享。我园还结合本园教科研课题研究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如国际象棋家长普及班、提高班、比赛,分享阅读、科技教育、主题教学的课程理念、内容分享,指导家长在家里开展家庭阅读角、亲子小书制作、家庭科学角的活动。我园还邀请专家为家长进行幼儿牙齿保健、视力保健、幼小衔接等专题讲座,通过调查问卷,帮助家长掌握有关的知识。我园还指导家长参与每周幼儿的营养膳食食谱的制定、对个别特殊行为儿童的家长进行情况分析、跟踪指导、辅助训练。每次的家长培训活动,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家长参与率达100%。

1.2.2走入幼儿家庭,对家长实施手把手的教育实践指导。

近年来,随着我园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仅靠“请进来”式的家长培训是不够的,“走入幼儿家庭”的家长培训对一些特定的教育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直接为家长提供幼儿教育的学习样板,对幼儿家庭教育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近年来,我们在如何将幼儿教育延伸到幼儿家庭中去这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我们根据我园科技教育、阅读教育课题的进程,大胆尝试开展“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活动。各班先选出几个试点家庭,由教师上门指导这些试点家庭建立与布置“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并手把手地指导家长如何指导幼儿进行家庭科技活动和阅读活动。接下来再以试点家庭为辐射点,以点带面,带动各家庭小组开展“家庭科技角”和“家庭阅读角”活动。各家庭结合幼儿园课程经常性地开展“每天一读”或“每周一个小实验”等活动,各家庭小组也经常利用周末聚在某些幼儿家庭中,进行小组式的科技与阅读活动,不仅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加强了家长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现在,我园各班家庭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幼儿家庭中的科技氛围、书香气息都越来越浓,幼儿教育有效地延伸到幼儿家庭中去。

1.3家园双向互动,协同教育,实现家园共育的双赢效果。

在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都注重将家长纳入到幼儿教育中来,使家园双向互动、协同教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充分发挥家长们的职业优势,请不同职业的家长来园助教。还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到班级环境布置中来,大大提高了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意识。

在国际象棋教学活动中,教师们先教会家长们下棋,然后请家长们配合在家指导幼儿下棋,长此以往,幼儿和家长们的棋艺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科技”和“阅读”活动中,家长们积极配合幼儿园课程的进展,在家指导孩子进行家庭“科技角”和“阅读角”活动,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与成功的快乐,孩子们在家长的精心培养下,学习兴趣与能力得到更大的提高。据今年统计,我园新增家庭科技角50个,家庭小组科技活动31次,家长参加人数219人,撰写科技教育心得25篇。新增的家庭阅读角79个,家庭小组活动24次,家长参与人数188人,撰写分享阅读心得13篇,亲子制作小书83本,其中有两本小书还获得相应课题省的一等奖和三等奖。幼儿家庭科技和阅读活动深化了我园的课题研究,家长们也在亲历的教育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了幼儿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科技节”、“亲子趣味运动会”、“艺术节暨大班毕业汇演”是我园每年一届的大型活动,到今年为止,已举办了十届的活动。每年这些大型活动中的亲子小实验小制作、亲子比赛项目、亲子表演节目及家长单项表演活动,从筹备策划到组织参与,家长们都全程跟进。司仪、节目编排、服装道具等等都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筹备。有了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和倾力协助,孩子们参加活动的劲头更加高涨,各活动的开展计划性强、组织管理好、活动效果优,家委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长们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增强了作为机二幼家长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和教师们一起共同铸就了各班的凝聚力、铸就了机关二幼的凝聚力。

2充分开发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学习空间,丰富教育内容

多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纲要》精神,在社区教育工作中,面向社会,把幼儿教育置身于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的大环境中,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大扩展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1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学习空间。

我们将社区作为育人的大课堂,充分开发社区环境中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家长牵线、直接联系等形式逐步开辟了一批富于教育性的教育实践基地:在市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建立了“情感教育基地”;在市红色军事博物馆、市武警支队建立了“国防教育基地”;在市气象局、市电视台、部分家长开办的服装厂、灯饰厂及多个农场建立了“科技活动基地”;在市污水处理厂建立了“环保教育基础”;在市消防支队建立了“安全教育基地”;在市图书馆、博雅书店建立了“亲子阅读基地”;在市中心小学等多个小学建立了“幼小衔接教育基地”等。基地的建立,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扩展了广阔空间。

2.2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有了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我们还力求在资源的利用上做到广泛性与经常性。教师们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与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以园、级组、班级、甚至是以幼儿家庭小组为单位等多种形式带领幼儿走入教育基地,让幼儿在真实环境中、在大自然中去发现、探索与学习。如:在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期间,各班的家委们积极配合班级的科技教育活动,组织班集体的亲子科技活动,如参观市气象局、市消防局、咀香园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广州科技馆、香江野生动物园、五桂山金龙居农庄等。在国庆节“我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中,教师们组织孩子们去市红色军事博物馆参观、去市武警支队和武警叔叔们零距离接触,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结合“世界阅读日”活动,教师和各家庭小组的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去市图书馆、书店进行阅读活动等等。近五年来,我园组织家、园、社区活动70多次,家长参加人次为18900次。生动直观的社区教育实践活动,开阔了幼儿视野,也提高了幼儿的实践能力、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形成幼教新格局

多年的实践,我园逐步形成了以幼儿园为主体,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的幼儿教育新格局,初步构建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家长的教育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家长不再是简单的、被动的参与者,而逐步成为了创设环境和活动设计的潜在力量。在这种模式下,家长和幼儿园之间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沟通,幼儿园充分地挖掘了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家、园、社区共同促进了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这种模式也更进一步地提升了我园的品牌效应。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5

一、调查实施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全镇居住的居民,调查方式主要是实地考察、深度访谈、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等。调查结果:走访了120名农村妇女,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为100%。被调查的120名农村妇女中,已婚妇女90人,未婚22人,离婚或丧偶的8人。年龄结构,20岁以下的8人,2130岁的22人,3140岁的42人,4150岁以上的48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

二、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特点

从调查情况看,**镇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农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程度提高,但仍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实地调查反映,95%的农村女性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很重要,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儿童的全面发展都给予一致肯定。71%的农村妇女表明愿意不惜一切投入,培养子女成才。问卷调查中显示,67.61%的农村女性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业问题(成绩差、听课困难、学习态度不端正等),重视孩子情绪问题(暴躁易怒、焦虑、抑郁、自卑等)、交际问题(内向冷漠、不善交际、经常与人发生矛盾等)以及行为问题(违反校规等)的比例分别为11.83%、13.80%和6.76%。很多农村家庭父亲和母亲分头负责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教育。而且父母共同管理儿童学习教育比例最高达77.55%,说明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以及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与核心的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所认同,多数家庭民主和谐,父母协力、协商共同承担家庭教育责任。

但实地调查也发现,农村学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农村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到自己对子女教育负有责任,并能较好地担当起这一责任的农村家庭只占15%。85%的农村家庭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老师、在学校,与己无关,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了学校,孩子出了问题就怪学校和老师,一味感叹孩子没遇上好老师,甚至指责学校误人子弟。有的家长和监护人甚至认为:孩子在学校,家长出钱学校管,自己还操什么心?这种教育理念与思想认识,大大增加了学校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管理的难度。更有一部分父母或监护人教育理念差,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认为只要能挣钱,读书也没什么用,不读书照样可以赚钱,大学生不是还找不到工作吗?这些观念势必影响孩子,产生学习无用的情绪;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中,由于学校单方施教,往往收效甚微。

(二)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更新,但科学家教任重道远

问卷调查中,52.6%和32.3%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私下赞赏、公开表扬方式鼓励儿童的进步。孩子做错事时,61.5%的农村女性家长选择心平气和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与孩子沟通交流上,60.5%和30.4%的被调查者觉得自己与儿女的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64.5%的女性家长表示自己能够很好或较好地与孩子沟通;47.94%和47.17%女性家长明确自己的孩子经常或偶尔告诉父母他(她)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走访调查发现,孩子有事瞒着家长时,多数家长采取引导而不是强迫孩子交待的方法。孩子与家长意见相悖,一时难以确定对错,45%的家长会采取冷处理。孩子有吸烟、喝酒、沉迷网络游戏和上网聊天等不良行为,部分家长能按照问题的性质采取不同的纠正措施。这说明,广大农村家庭教育方法逐渐在改善,但调查也反映,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传统简单,不能适应现今社会的发展:

一是教育方式简单粗暴。部分农村家长认为棍棒下面出孝子,信奉棍棒教育,觉得孩子是打出来的,父母打孩子天经地义,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体罚等。问卷调查显示,在教育孩子做错事情的方式上,有32.41%的被调查者选择教育方式是责骂或打孩子;3.77%的被调查者采取禁止孩子参加喜欢的活动或拿走孩子喜欢的物品等惩罚方式,甚至有2.76%农村家长认为,小孩子都会犯错误,做错就做错了,由他去。被调查的家长中,对孩子采取物质奖励的占8.86%。而且,考试取得名次或完成某件事情,均以物质奖励;直接用金钱奖赏的家长占2.08%。在与小孩之间的沟通问题上,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24.21%的农村女性家长表示沟通的时间很少,6.49%的农村妇女反映自己与孩子双方虽有沟通的想法,但沟通过程中,总是因无法克制的情绪而中断与孩子交谈;有2.91%的农村妇女直接表态自己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或很难与孩子沟通。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长此以往,孩子容易变得胆小、退缩、冷漠,或以攻击和敌意对待他人。

二是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实地调查反映,大部分家长整天忙于农活或打工挣钱,没有更多的精力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有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交流、沟通,基本疏于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有些农村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漠不关心,不管不问,甚至有些家长连孩子的确切年龄和所在年级都不知道。有的家长过分纵容子女,对于子女不正确的言行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管教不严、一味纵容,认为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就是对孩子的爱,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中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在这方面显得更为突出。

由此可见,教育方式传统简单,缺乏先进家教理念和科学家教知识,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仍是我镇广大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提高广大农村家庭科学育儿的家庭教育水平任重道远。

(三)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支持能力欠缺,家长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一方面,农村家长素质普遍偏低。被调查的农村妇女中,小学及以下的48人,占40%;初中的66人,占55%;高中(职高、中专、技校)的6人,占5%;大专的0人,;本科以上的0人。农村妇女承担社会、家庭双重角色,大部分时间被挤占,很少有时间来充实提高自己,有部分小学文化的人渐渐退化到了半文盲的状态。现在读书真难,孩子的作业拿回家,我根本看不懂是农村家长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镇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家长所受的教育少,文化底蕴差,因而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

另一方面,农村家庭缺乏教育氛围。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相对滞后,大部分农村家庭条件差,家庭收入只能是解决衣食问题,家长们根本无能力投资家庭教育设施建设,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虽然广大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有书房或书桌的学生并不算很多。同时,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农村女性家长农闲时大多用于聊天,或沉迷搓麻将、打扑克,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的占绝大多数。

教育孩子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家长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对孩子影响是综合的,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家长认识不到知识和文化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责任、义务,忽视家庭教育。许多家长缺乏家庭教育知识,无法担当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还有一些家长采取粗暴的家庭教育方式,甚至在无意识中对孩子进行错误的教育和导向,直接影响了农村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作为家长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扬长避短,加强对孩子的家庭教育。

三、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一)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关注农村家庭教育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要把农村家庭教育作为重要任务来抓。要认真做好农村家庭教育指导、督查工作,使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规范化。

政府应该适当加大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投入,设立农村家庭教育基金,应付必要的农村家庭教育支出,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正常运行。政府要尽最大可能挖掘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创建有益孩子身心的娱乐活动场所。尽最大努力发挥农村的家庭教育功能,使农村家庭教育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家长要想方设法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丰富的信息环境来帮助孩子扩大视野,培养其探索的兴趣和习惯以及陶冶情操。家长可以利用电视机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节目,指导孩子收看;可以带孩子到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可以为孩子选购有关书籍,订阅报刊杂志,并坚持与孩子一起阅读、欣赏。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农村中小学应注重宣传发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学校章程,规划教学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管理,采取多种措施,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农村学生家长整体素质。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家长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并尽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避免用专横的态度对孩子进行体罚,让孩子去接触社会生活影响,包括社会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甚至是敌对作用的影响,父母应该指导他们去跟不好的影响进行斗争,从而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另一方面,给孩子的自由空间应该是有限的,不能一味地去溺爱孩子,所谓一切为了孩子、盲目地去爱自己的子女,结果是害了自己的子女。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6

关键词:大学生家庭教育问题

一、当今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情况

家庭教育是人类教育实践的主要形式,是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有意识、有目的施加的教育和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形式上强调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事业,但实质上往往将教育归之于学校和社会。在我国,绝大部分人认为家庭教育主要着力在基础教育阶,而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被重视。实际情况是,虽然大学生从法律意义上讲已是成年人,可是其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共同引导和教育。现在大学生存在很多问题,信仰不坚定,盲目攀比拜金,道德水准下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奢侈浪费等等状况,不能不说,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

二、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家长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

作为大学生的家长,一方面认为子女在高中阶段已十分辛苦,现已考上大学,没必要继续严格要求孩子,放弃继续家庭教育。另一方面部分家长也认为子女上了大学就算成人了,加上子女又远离家庭寄宿学校,认为是否继续施以家庭教育无关紧要。所以很多家长把注意力放在物质方面,而对子女在学校期间的情况不太关心。

2.部分家庭存在着现实的家庭教育障碍

除了因家长的认识导致对大学生家庭教育出现误区外,对于部分家庭,在现实中还存在家庭教育的障碍:

(1)有的家长知识水平不高,难以对大学生进行。

(2)有的家长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

(3)有的家庭本身存在问题,如父母婚姻出现危机,有的分居甚至离婚;有些大学生的父母是吸毒人员或者是违法犯罪分子等。

(4)有的家长由于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子女产生抵触情绪。

(二)学校因素

1.学校在思想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意识淡薄。一直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都是实行封闭式办学、封闭式管理,很少与家庭社会联系。没有真正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意识还是很淡薄。

2.学校在家校联系工作中明显存在人手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采用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家庭联系的主要也是政治辅导员。由于高校的连年扩招,高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对于与家庭联系管理育人的事情,管理干部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1.从社会角度: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家庭教育

现代社会呈现出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社会变迁快速化、知识更新爆炸化的发展态势,这对人才质量规格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因此,培养人才只靠学校不够,还必须有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学校可能在专业发展,学习能力拓展等智力因素方面具有更大优势,而家庭教育可以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发挥特殊作用。不同的教育可以发挥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2.从学校角度:教师资源的有限需要家长参与

由于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总规模和学校平均规模得到很大提高。一方面在校生数量增加迅猛,另一方面,主要实施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数量却显不足。某些“问题大学生”会选择家长作为求助或倾诉对象,这自然给大学生家庭教育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3.从学生自身看:身心现状需要家庭教育

当前很多大学生是计划生育政策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有着新时代的特点。同时,他们生活独立性不强,纪律观念淡薄,不愿意吃苦,劳动精神匮乏,这种性格和他们成长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是心理年龄还偏小,到了大学阶段不适应独立的生活,和家人的联系仍然很紧密,需要家庭教育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4.家庭方面:家庭新变化有利于开展家庭教育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家庭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构成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给属于家庭一份子的大学生带来很大影响。现在,家庭生活水平在提高,闲暇时间在增多,家长有更多的精力教育孩子,且其文化程度有提高;现代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家长的时间资源没有被其他孩子分担,所以他们更有条件享受到来自父母的教育。

四、增强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策略

(一)家庭、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家庭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作用

1.学生在大学阶段还离不开家庭的帮助。大学教育是一种宽松的开放式教育,老师不可能经常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生活细节,且子女往往对家长有很强依赖性,还离不开家庭的帮助,家庭的这种特有的功能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

2.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两种教育必须承担各自独有的职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相互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家庭要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利用各种条件,做好大学生家庭教育

1.家长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注意教学方法,为做好家庭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家长要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使子女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

2.利用各种沟通途径,积极对子女进行教育

长要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及时了解子女在学校的情况,以争取家庭教育的主动,适时进行家庭教育。

(三)学校要以人为本,创造家校交流平台,促进大学生家庭教育不断发展

1.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学校领导要转变教育观念,切实加大学生管理力度。要加强学生管理队,并增加配套设施和资金,为更好地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创造条件。

2.要主动增加与家庭的互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目前家庭教育还是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学校要增加与家庭的互动,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家校合作教育的相关事宜。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7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所说:“现今的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家庭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家长)对有特定关系(血缘关系)的受教育者,通过特定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实施的一种教育。家庭中的成人承担着传播道德行为、传授一定的文化生活知识的任务,家长用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行为以及所掌握的社会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孩子从一个生物人发展为一个社会人,在这样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的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社会结构得以稳定和发展。家庭教育的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在未来的命运。

随着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及2004年中央8号文件精神的贯彻实施,家庭教育问题特别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得到了高度的重视。但在现阶段,这种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更多地表现在城市家长身上。农村的家庭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还只是停留在相关文件的语言表述上。随着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留守子女家庭教育”成为我省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农民家长是否充分地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思想观念和认识上还有哪些误区?他们掌握了多少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想把子女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笔者通过所调查的河南省南召县农村,发现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丧失了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本文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南召县农村家庭教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南召县农村现状

南召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由于南召县地处深山区,交通相对不便,经济不够发达,当地的教育是相对比较落后的。

2.南召县农村家庭教育状况

(1)家庭主要教育者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意识淡漠

在南召县农村,今天中小学生的家长一般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初中期,当时的社会环境由于没有学习和受教育,加上农村家庭的贫困,造成他们这一代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他们所受的教育是极其有限的。下面是随机调查的南召县皇后乡不同年级120名学生的家长的文化程度。

由上表可得出,家长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其所掌握的教育知识也是极其贫乏,无法对子女进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导。调查及走访中发现只有不到20%的家长具备基本的教育知识,绝大多数家长在很大程度上采用他们曾经历和接受过的教育方式教育子女。对于学校的专业知识,小学高年级以上的课程绝大多数家长辅导起来有困难。“教育孩子是学校老师的事,我们只要管住孩子吃穿就够了”。可见,绝大多数农村家长已经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根本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

(2)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家庭教育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其主要表现在:

一是“读书无用论”。在河南省南召县皇后乡,绝大多数家庭能够保证孩子完成小学教育,部分家庭能让孩子完成初中教育(其中,绝大多数女生读完初中后就不再继续接受教育),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不到全乡受教育者总数的4%,大学生的比例更小,约为2%。在河南这个有着浓厚文化传统的中部大省,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接受高中教育的孩子那么少,上大学的比例这样低呢?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南召县农村普遍存在一种“读书赔本论”的谬论。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大学毕业、高中毕业、初中毕业都是打工挣钱,念大学投入了那么多钱,毕业后也不一定找到好工作,不如趁早出来打工挣钱合算。

二是“上大学是唯一出路”的观念。“农村生活太苦,农民太累”,“考大学,赚大钱”,城市中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遇成了孩子学习的最终目标。调查显示,92.1%的家长希望子女能跳出农门走进城市,“城市最优化”成为不变追求。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交友状况、内心想法很少问津和关心。如何根据孩子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为他们确立一个正确的教育目标,这是做好农村家庭教育工作应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是在教育投资方式中重“物质投资”,轻“精神投资”。在问卷调查中,学生每月伙食费(不包括周末)支出平均在百元以上的占80%以上,其中半数家庭用于孩子的生活费用占全家总收入的50%;相反,在家庭中备有孩子专用书桌的仅占21%;有50本以上书籍的家庭占7.2%。在孩子所阅读的书籍类型中,教科书几乎是孩子的全部,不让孩子看小说、杂志和报刊,否则视为“不务正业”,让孩子淹没在题海之中,这种状况持续发展,必然带来“物质超前,精神迟滞”的后果。

四是教育内容上重视知识轻能力。相当一部分家庭认为知识越多能力越强,考试分数越高能力越强。所以,相当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做习题比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实践更有价值。

五是重生理健康、轻心理沟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躯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日常生活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营养补充,而与孩子的心灵沟通交流几乎是空白。

(3)父母外出打工较多,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主体

河南省南召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农民在6万人以上。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农民日益增多,该县留守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加。据该县教育主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共有4900多名,占全县儿童总数的6%左右。表2是我们所做的一个调查。

这样的现状,造成父母监护该管管不了,祖父辈让管不会管,学校代管想管难管好的现状。家庭教育难以到位,“放羊”式教育和“遥控式”教育现象严重,教育效果甚微。“放羊”式教育的孩子,父母均不在身边或父母每月偶尔回家一两次,其余时间孩子基本处于散养状态,家长即使偶尔回家,也只是因为孩子的生活费用,无暇关心孩子的教育。“遥控式”教育的孩子,家长多通过电话对孩子实施“远程遥控式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在教育空间上是距离,在教育形式上是脱节,教育效果低微,甚至无效。

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三、南召县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河南省南召县农村家庭教育出现的以上状况,与社会环境的影响、该县的经济发展、农民的意识形态变化等密切相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父母角色的缺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南召县农村的经济发展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农民的需要。在国家加快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基于大的社会背景和南召县当地的经济发展,该县农民为了改善当前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好地生活,大量的南召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流向城市及沿海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家庭几乎所有的劳动力全部选择了打工这条出路。又因为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外出务工的绝大多数父母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这种情况必然会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的出现,农村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家庭教育主体的缺失,家庭教育的“放羊式”教育方式和“遥控式”教育方式又不能将家庭教育的实效落实到位,致使该县农村的家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缺位。

2.家长自身素质的制约

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农村家长,受到地域经济和教育事业等发展的制约,农村家长的自身素质普遍不高,受自身素质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实效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上文分析,家长教育观念中极端思想“两头聚”,学习好的一门心思考大学,其他的事情可以不闻不问;学习不好的则及早辍学,务工挣钱。教育思想上重视物质满足,轻视精神营养;教育方法上的简单粗暴、不科学等都与当地农村家长的素质不高有很大的联系。

3.当地政府相关的组织部门对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组织还比较欠缺

据了解,农村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仍处于一种“自谋生路”的状态,80%的家长是从电视中获取,5%的家长是从报刊杂志上获取,另外15%的家长则是从邻里那里获取。因此,有组织、有目的地唤醒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为他们解答心中教育子女的疑惑,引导他们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就显得十分迫切。而目前,当地政府中还没有家庭教育专职部门,妇联牵头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存在诸多实际困难,如经费限制、人员限制、职能限制等。当地政府的相关组织部门在如何有效地帮助农民进行家庭教育方面显然落实的还很不够,没有开展有系统、有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

四、改善南召县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建议

1.当地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农村的家庭教育,构建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全面落实《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从中央8号文件精神到2010年2月8号中央7部门联合印发的《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都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尤其是新印发的《全国家庭教育大纲》详细地介绍了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及要求,并从组织领导、职责分工、资源整合、队伍建设、社会宣传等5方面对家庭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措施,作为主管的地方政府应该要切实地加强并落实“大纲”在农村地区的有效实施,这应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2.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者队伍的培育和建设

要提高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素质,对他们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很重要,而在宣传教育和指导的过程中,除了职能部门的明确分工和物质资源(资金)的必要前提外,专业、强大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工作队伍很重要。作为地方政府的相关主管部门,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基础的专家队伍、讲师团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等,以便从人力资源上保证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施。

3.对家长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培训

正如本研究中的调查与分析,目前农村地区之所以家庭教育实施开展的不理想,其关键原因在于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子女才科学有效,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家长有效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家长自身有效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手段等需要更新学习。作为基层的教育管理部门应从提高家长的认识、转变观念入手,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教育,举办家长教育讲座,有条件的地区积极举办家长学校,通过有效地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有效的活动组织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在操作实施上,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我们可以借鉴他省的先进经验,如山东潍坊的“百名专家农村行”“百万家长进课堂”,山东临沂“素质教育家校先行”等活动,为我省的农村家庭教育铺路。

4.积极鼓励农村兴办儿童教育机构

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保证了农村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可以暂时缓解父母家庭教育知识贫乏的压力。但在0~6岁这一庞大的学前教育群体,目前在农村绝大多数还无园可上。农村幼儿园严重不足,既无法保证早期教育的实施,又无法对该阶段比较薄弱的农村家庭教育起到补充和支撑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而且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着力保证留守儿童入园。多种形式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新建扩建托幼机构,在小学附设学前班,充分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富余校舍和教师资源。

5.政府适当地干预和控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

作为全省的劳务输出大县之一,在南召农村,据该县教育主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共有4900多名,占全县儿童总数的6%左右。为了生计而常年奔波的父母们,想通过外出务工来缓解家庭的经济困难,给子女物质和金钱上的满足,但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地方政府部门应发挥其职能,适当干预和控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以保证农村家庭教育的正常进行,保证孩子在父母的监护之下健康成长。

6.发挥学校的主力军作用,主动加强与家庭的合作联系

鉴于目前农村家长自身观念和素质的局限,在家长没有意识到家校配合协调的重要性时,农村学校应发挥其主力军作用,主动和家长联络,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诸如家长会、家访、书信交流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教育。

我们认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要求学校制定一个具体的和家长交流联系的方案,形成学校制度性的规定,并将家校合作交流情况纳入到校长的绩效考核中,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作为学校的一项必抓日常工作,将学校的教育理念、有效的家校合作措施带给学生的家长,以共同完成对孩子的教育。

五、结语

中国的家庭教育,城市比农村重视,城市比农村投入得多,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城乡差别。这种差别不缩小,不但影响农村孩子的成长,影响农村家庭的发展和生活质量,也影响农村人口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关注农村家庭教育。政府首先要关注,城里人要关注,农村人更要关注。

参考文献:

[1]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2010-2-1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3]马卡连柯.关于《父母必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3.

[4]冉隆锋.农村家庭教育——当前我国教育的忧虑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8

人口流动家庭化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尤为引人关注。家庭是流动人口子女城市化的初始环境,提供了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的社会化的基础条件,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具有特殊而基础性的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流动人口家庭流动性强,在流入地就学的学校办学质量相对较低,居住的社区环境比较复杂等,因此,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特别是在其社会化过程中的意义显得更为重要。

尽管流动人口家长跟城市家长一样,对孩子有较高的期望值,同样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他们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更偏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促进子女全面发展的意识淡薄;对自身的角色认知不足,对家庭教育的职责和任务认识不清;多数不懂教育规律,家庭教育方式存在偏差,等等。

因此,如何构建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提高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质量,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健康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探讨。我认为当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社会家庭教育指导力量,其实施指导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二是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力量,主要由子女就读学校的教职工进行。对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指导而言,我认为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是最重要的方面。

1.为了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收到显著效果,学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召开座谈会,分析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学校还发出“家庭教育调查表”,了解流动家庭家长在家里为子女提供的教育条件、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对子女有过错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期望,等等。此外,通过多种调查,了解教师的指导、家长的反应和出现的典型事例等方面的情况。开展了“同读书,共成长”活动后,学校通过“‘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调查表”,了解以下方面的情况:学生家庭在建立学习型家庭活动中的表现,家长是否改善了家庭学习环境,是否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读物,等等。

2.倡导学习与反思,学校根据家长个体户多,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提高自我。学校一方面直接组织多种学习交流活动,如请校外专家来校做家庭教育讲座、举办咨询活动,举办教子经验交流会、家长座谈会等,另一方面给家长赠送教子书籍,印发家庭教育有关资料,发动家长订阅家庭教育的有关报刊,让家长在自学中提高。在推动家长不断学习的同时,学校还推动家长不断反思和总结,发动家长写教子经验文章和读书笔记等,要求每位家长都总结出家庭教育的“一点感想,一个做法,一条经验”,让家长在反思与总结中加深对家庭教育各种问题的认识。家长反思总结出“感想、做法、经验”之后,学校给他们提供了发表的平台,这些平台主要有:家长论坛,学校的宣传栏,社会有关报刊,学校结集出版的读物。学习—反思—发表,每一个环节既互为基础,又相互推动,共同激发着家长参与家庭教育研究的热情,推动家长持续学习,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教育影响

家庭是幼儿的天然学校。家庭教育对一个人来说,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父母的生命延续,是父母感受生命伟大的载体,是父母感受人生快乐与幸福的重要源泉。许多父母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孩子就会感到快乐。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非常大,不同的家庭教育对幼儿的性格、行为影响不同,作为父母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选择合适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尤为重要。

现在我国家庭结构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父母都竭尽所能地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最多的关爱,有的甚至到溺爱的程度。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行为,特别对于幼儿来说,0―6岁是一个人性格行为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儿童身心需要都得到满足和受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儿童就会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否则儿童可能会出现行为障碍、人格缺陷等问题。0―6岁时期,家庭是幼儿主要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接触最多的人,父母是幼儿最亲密、最直接的生活与成长伙伴,为人父母者的生活行为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是孩子的标杆,是孩子行为、性格发展的影响指针,所以家庭教育方式在幼儿性格行为问题发生中起着最直接和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家庭教育方式往往不太让人满意。我们要探讨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性格行为的影响,防止幼儿行为问题,对形成健康人格有重大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及正确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曾说:“您自己的行为,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东西。不要认为,只有当您与孩子谈话,或教导他,或命令他的时候您才在教育孩子。”“在您生活中的每一时刻,即使您不在家的时候,您都在教育者孩子。”“父母对自己的要求,父母对自己家庭的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一举一动的检点――这就是首要的和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家庭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更多的是加以分析与引导,通过自身的行动帮助孩子成长,这应该属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的家中会充分尊重子女、信赖子女,使其感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身教胜于言教”,做家长的如果说到做到,时时乐于助人,处处做表率、做榜样,那么孩子就会学有榜样,做有所依。做家长的率先垂范在教育过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更多的父母往往不是选择这样的教育方式,例如:有个小女孩每天早上都是爸爸送到幼儿园。一次她站在教室门口就是不肯进来,也不让爸爸走。教师问她为什么,她也不说。后来才知道,爸爸在校门口与朋友聊了几句没理她,就生气了。教师发现她不太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也不愿和小朋友分享,还不会自己穿衣服、穿鞋子,一不如意不分场合就大喊大叫。一次大便,过了半个小时还没好。只见她坐在小马桶上面哭,她说自己拿不到纸。其实放纸的地方离她不远,只要屁股离开马桶就能拿到,可她什么方法也不想就是哭,后来我把纸递给她,她还是哭。后来,带班老师来了问了一句让我很意外的话:“小羽,你现在会不会擦屁股,老师不是让你在家学了吗?”最后还是老师帮她擦了屁股。这属于明显的溺爱型的教育方式,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无原则地满足,在家中包揽子女的各种生活琐事,生活上不让孩子受一丁点的委屈。父母的这种包办代替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的多种锻炼权利,而且使孩子的依赖心理愈加顽固,长此下去,将造成儿童懒怠、骄横甚至无能。因为溺爱,幼儿不能体验对家长对他人的关爱、家长对幼儿的行为失去约束能力。溺爱等于抹杀了一个孩子,适度疼爱才是有分寸的家长。

现实中专制型教育父母不少见。父母要求孩子绝对服从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们按照自己为其设计的发展蓝图去成长。希望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五一放了三天假,放假结束继续上课了,老师往往会让孩子分享自己在假期里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很多小朋友在假期都去了许多地方旅游、做了许多有趣的事,当老师让陶陶分享的时候,他说我上了三天课。老师问,那你觉得假期里最有趣的事是什么?他竟然回答说是学习。教师印象中的陶陶是个胆小不爱讲话、不爱回答问题,不善于交际的孩子。不应盲目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像陶陶一样没有假期的孩子还有很多,因为父母的专制教育方式,让孩子只能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围棋兴趣班,每次课城城的爷爷都会陪他一起来,当城城下棋赢的时候,他会表扬城城,可当城城输了的时候爷爷会说,这都能输,和这个小朋友再下一盘,再输的话就不要回家了或者说再输的话回家就不要看动画片了。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能采用威胁恐吓、哄骗利诱、讽刺挖苦、甚至体罚、变相体罚等方法。这会给幼儿身心成长带来创伤,不仅无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还会染上一些坏毛病:胆小、不自信、不愿意与人打招呼。见到陌生人不愿说话,感到害怕。针对这种情况,如果成人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怪孩子没出息,或者对孩子说一些恐吓的话,那么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要用榜样、说服、鼓励的方法,坚持从正面向幼儿讲道理,进行引导。

还有一种很少见但也存在的教育方式是忽视冷漠型教育方式,家长教育目的不明确,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冷淡,缺乏教育孩子的热情,对孩子的发展没有信心,认识不到家庭教育的价值:父母通常忽视儿童的心理需求或身体不适,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只是一味地拒绝,从而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挫败感,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心理发展,引发一些不良的行为。父母应该从自身出发,改正自己对家庭教育的态度,改变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看法,忠实家庭教育,从而重视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未来的发展。

二、建议

1.首先,要给孩子创造和谐融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家庭环境中开心、健康地成长,“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

2.第二,父母对孩子的爱要适度,不能总是包办一切。让孩子学会独立,学会自己穿衣吃饭、与人交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

小学生家庭教育方式篇10

家长学校是做什么?普及家长学校有何意义?

家庭教育与学校无关?

很长时间以来,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无关。

《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这样一件事:2016年11月,北京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位二年级女生在下课时不小心踩到了另外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抬手就推了她一把。放学后她告诉了来接自己的奶奶。奶奶首先问孩子:“你踩她是故意的吗?你道歉了吗?”在确认孩子是无意踩了一下,并且道了歉之后,这位奶奶这样教育自己的孙女:“再有人动手推你,你就还手打他!抽他嘴巴!咱们不先动手,但是也不能被人欺负!”

这种家庭教育显然存在问题。而且问题马上就来。第二天上午,这名女生在堑览镌俅尾恍⌒呐龅搅似渌同学,那名同学同样不听她道歉,没有表示原谅,而是不假思索地推了她一把。受到奶奶教育的小女孩对接下来的事胸有成竹:挥手就向对方打去。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一片混乱,最后两个小孩都被叫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并请了家长。那位指导孩子还手的奶奶在老师办公室里坦然承认是自己要求孩子还手的。她真诚地认为自己是对的。班主任和教导主任一时惊讶得无言以对。

对此,有家长持不同意见。很快,家长群里有家长这样留言:“提请老师和家长注意:近日听说班里有不少孩子之间的纠纷动手现象。我们还是要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今年以来教育部门十分重视校园欺凌事件,5月份推出了连续8个月的专项治理日程,本月推出了针对校园欺凌的专向法规。我自己在家多次向孩子强调,我们没有权利要求同学必须做什么,也不要和同学动手,不要抢同学东西。如果遇到同学强拿自己东西,语言拒绝的同时,要警告对方自己会告诉老师:如果对方坚持,不要动手抵抗,尽快找机会告诉老师。动手和还手或许能让我们一时占上风,但将让我们陷入暴力的泥潭无法自拔。以上措施和各位家长分享,希望全体小朋友和谐、愉快、健康地成长,远离不良行为!”

但是,上述留言在群里发出数日,没有得到一个响应。平时家长群里经常贴出一些到哪里玩,或者买什么新衣服的留言,引来无数跟帖。说到正事了,反而没有响应。

家长五花八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家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难有共识,也与学校立场经常出现偏差。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学建立家长学校,显得十分必要。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家长能否教育好孩子,靠的是家长的教育素质――包括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这不是先天就有的,是需要后天习得的。孙云晓强调:“家长与孩子关系的好坏决定着教育的成败。”北京培英中学校长张瑞凯称:父母的行为和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身教重于言传,家长要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孩子、教育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其中包含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终身教育中处于起点位置。家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对人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密切结合、相互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但是,在家庭这所学校里,家长却未必都是合格的。

事实证明:学生在品质、才智方面表现出来的差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家庭教育的不同。如: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有69.8%来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它们的身心发展从小就得到家长的引导和训练。据统计,北京西城区工读学校两个班的48名学生中,受家庭的教唆或不良行为熏染的有18人,家庭教育不当者16人;家庭结构破裂,父母离婚、吵架,孩子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教育的9人。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三十三中学教师王建飞认为:班主任是家校教育结合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做好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家庭教育有它的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学校应成为家庭教育的宣传者和调节者,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要求上保持一致性,从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形成卓有成效的教育网络。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的居住条件和经济状况不同,父母的思想水平、文化教养和从事的职业不同,对待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思想和方法也完全不一样。有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且教育有方;有的家长对待子女却教育不当;甚至有的家长有意无意地以封建的或资产阶级的道德观影响孩子。所以,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走访学生家长是非常必要的,是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指导学生家庭教育,与家长共同配合教育学生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

成熟经验可借鉴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在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家长学校,在城市建校率达到90%,在农村达到80%,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

有专家指出:学校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十分必要,但“教什么”“怎么教”却需要仔细斟酌,不要让家长学校变成“走过场”,可借鉴一些先行一步地方的成熟经验。

从2008年开始,广州市教育局就会同市文明办、市关工委每年选树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至2012年,共选树443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从2010年开始,每年在市教育局局属学校实施家庭教育特色项目;从2013年开始,每年选树30所示范家长学校。广州市家长学校一个重要的经验是:办家长学校不能“以会代课”。家长学校不是家长会,要让家长有进步,家校有互动,才是有效的组织形式。

广州父母学堂创始人许化利表示:开设家长学校十分必要,但开展的形式、授课内容、授课人等都需要经过认真思考,而不是泛泛而谈,随便开展。“有些家长学校采用‘以会代课’的形式,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学校一年组织两三次家长会,一次大概两小时,有时候校领导还要先讲一小时,家庭教育讲师只剩下三四十分钟做指导。”S化利说:“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家庭教育应该侧重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四年级至六年级应着重解决青春期的问题。”2016年11月5日,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市真光实验中学、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等荔湾区多所中小学,发起设立“中小衔接家校共育名校联盟”。该联盟旨在通过影像成长日记、名家课程、专题讲座、自制绘本、营地教育等专业方法,对家庭成员终身学习、全面成长提供服务,包括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心身评估、个体咨询等。真光中学校长陈秋兰表示:将来,学校要为家长设计一定课时的培训,对合格的家长颁发证书。

在江苏省苏州市,通过政府采购的合作方式,由新东方培训机构在苏州的公立学校推行家庭教育。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婧娟表示,目前苏州市教育局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培训了100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教材和评价体系也在探索建设中。

利用资源,依规而行

而今,教育界人士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不容乐观,推进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要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2015年12月,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该调查显示:“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辅导孩子力不从心”“太忙,没时间”“不了解孩子的想法”这四个问题是家庭教育面临的最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家长对孩子盲从、溺爱、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简单粗暴等各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关家庭教育项目进行过一些探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2008年成立了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该机构和苏州教育局合作,政府采购企业的家庭教育产品。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苏婧娟介绍:目前苏州教育局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专业机构合作,培训了1000名家庭教育指导师。家庭教育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各个学科,教材和评价体系也在探索建设中。新东方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应光表示: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家庭教育的主导者是政府。“美国政府在家庭教育方面投入的比例和绝对数,都很庞大,绝大多数国家是做不到的。在澳大利亚,很多家庭政策跟得非常紧密,比如离婚以后子女抚养问题,家长必须陪伴孩子一定时间,才能享受相应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