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7:35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1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计算机优劣势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逐步规范,所有级别的学院和专业都有相应的调整,一部分院校将原来的电化教育技术系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系,也有些师范大学新设立信息学院。

学校在招聘信息技术中学教师时,会同时有这两个专业的学生申请该职位,究竟什么专业的毕业生更适合呢?难道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更适合任教吗?下面我们具体探讨。

一、专业优势区分

(一)信息学院的计算机专业是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置的,学习的专业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库、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等。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库课程应针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使数据结构对中小学信息技术竞赛发挥作用。

(二)教育技术学是电化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和转换,主要进行非线性教学视频编辑、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新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基础(也称为计算机文化基础)和其他学科。因为现代教育技术是年轻的,但在教学方法很专业,所以更适合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而且,教育技术学专业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二、中小学选择教师时应考虑三个职位要求

(一)教育技术管理人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逐渐普及应用。教育技术专业教师不仅要负责管理仪器,数据维护,而且要电子投影、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教学设计,更要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逐渐独立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原来的计算机老师逐渐有多重身份,在从事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同时,也可以从事学生的信息技术竞赛辅导工作。

(三)专业化的网络管理人员。他们专门负责校园网络的维护、管理和资源建设,是网络管理员,并从事项目设计、网站开发工作。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就职信息技术教师岗位和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教师岗位,他们有擅长教学设计和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就职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岗位,他们有网络管理和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优势。以上分析表明,这两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空间有相同处,也有差异处,选聘教师时要看两个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

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师范生申请高中计算机教师岗位,许多成功的就业方案论证、综合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网络管理、组装维修、程序设计等方面有着其他专业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随着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水平考试的举行,非计算机专业如数学和其他专业的学生也能胜任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所以,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发展,计算机和教育技术学专业应该对“独家”的看法。

事实上,毕业生在学校的地位并不像大学生想象的那么理想。教育部门在对信息技术的工作要求不统一,比如大量的信息技术研究成员负责信息技术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员负责信息化教育开发。因此,一些学校将信息技术教师单独设置,一些学校将信息技术和电子专业教师设在一起,但目前需要更多的“技术多才多艺的“信息技术教师。

当今教育,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跨专业任命成为发展趋势。因此,对于毕业生来讲,大学课程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专业定位上各有不同,但如果合理规划职业,努力学习,准确定位,练好过硬的知识和技能,就能更易求职成功,更好地适应岗位。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2

关键词:师范专科学校教师教育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师范专科学校(以下简称师专)已由单一的教师教育办学格局转为教师教育与高职教育共存发展。教师教育在“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转型中面临巨大的挑战。首先,培养目标的下移,由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转为培养小学教师;其次,小学教师已经由量的需求转为质的需要,必须以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小学教师。再次,教师要由熟悉的初中教师的培养方式转为小学教师的培养方式,这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考验。新的挑战也为师专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明确发展路向,师专的教师教育,应该大有作为。

一、发挥优势,树立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的自信心

师专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功不可没。近十几年来教师教育改革进行得非常神速,中师资源几乎丧失殆尽,相当多的师专或独立升格,或与有关院校合并后升格。目前,仅存的师专不足50所,其中80%以上分布在地(市)一级,是地(市)唯一的一所高等学校。顺应师范教育的转型,师专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重点转向为国家培养基层人才(小学教师)。

一是源于转型的培养目标要求师范教育体系由三级向二级转变,取消原来的中师,小学教师的培养任务由师专承担。

二是源于师专大多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基础教育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优势,为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小学师资兴趣不大。1998年教育部师范司正式启动“面向21世纪培养专、本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项目,从此,我国开始了高师院校设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尝试。2002年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被正式列入国家教育部设置的本科专业目录,小学教师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截止到2005年,全国高师本科院校有96所,培养本专科师范生的综合性非师范院校达到207所。而目前全国仅有97所高等院校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大多数高等院校对培养小学教师兴趣不大。“本来期望其他大学都来培养师资,但综合性大学对培养普通中小学师资根本没有兴趣”。这为师专发挥优势占领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四是本科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在“教师职前培养中“去农村化”非常严重,师专仍是农村师资的培养主体。多数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校)培养农村教师的目标不明,他们普遍缺乏培养农村小学教师的经验,相关师资也缺乏农村教育体验,对农村教育教学规律,农村中小学生的特点,适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不够,培养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农村,特别是“村小”任教。而师专所具有的处于地级市的地理位置和培养农村初中教师的经验,使其熟悉农村、了解农村中小学校和中小学生,在培养农村师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可见,师范专科学校的教师教育在农村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低估。要树立信心,加强内涵建设,努力为农村教育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毕业生,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科学定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

学校办学定位是事关学校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是大学的理想与价值追求的体现与反映,是办学成败的关键。师专的教师教育要走好转型发展这步棋,首先,要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对教师教育进行科学定位。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要立足于自身的办学实力和现实状况,从自身的校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要考虑地方性和市场性。只有准确、合理的定位,才能保证教师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师专教师教育的定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办学方向定位。师专大多分布在各地级市,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这是师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教师教育应以满足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主线来确定办学目标,为农村地区“两基”成果巩固和发展需要,做强做优教师教育。二是培养目标定位。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优质师资奇缺,部分边远山区的初中教师仍需要师专培养。因此,师专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地方农村地区小学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教育理念先进、师德良好、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强、体魄健全、学生欢迎、人民满意的优质基础教育师资”比较切合实际;三是服务面向定位。师专是地方高校,教师教育在服务面向上理应发挥地方优势。立足地方、服务基层,为提升地方基础教育品质提供丰富的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四是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特色对高校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高校只有在某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发展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地方师范院校来说,其办学特色不能离开“师范性”和“地方性”两个基本前提。因此,师专应针对自身的特点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农村小学师资市场等方面形成办学优势和特色,从而更好地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

三、产学结合,实现校校合作双赢

产学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师专教师教育产学结合主要是通过教学与生产冲小学校)、科研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基础教育师资。在“依托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三个不同层次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超级秘书网:

依托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应紧紧依托农村基础教育对人才的素质需要、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场地等进行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和农村学校的实际,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基础教育提供较高水平的师资来源;让中小学及其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教育体系中来,共同培养未来教师。通过选派中小学的优秀教师作为师专的兼职教师、为师范生开设专题讲座,使师范生了解基础教育实践层面的最新发展动态,丰富师范生的感性经验;依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场地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建教育实践基地,搭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的桥梁,为师范生的教育见习、顶岗实习提供便利,为师专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平台。

服务基础教育。这应该是师范院校的一个重要使命,一项基本职能。因此,师专教师教育要立足于地方基础教育的发展,不断引导教师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基础教育。教师要主动走出去,进入地方,深入农村中小学,在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为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全面支持。首先,积极回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充分考虑并满足中小学的需要。其次,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工作。不仅进行理论培训,还要参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进行指导。再次,主动与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研究。使研究做到即时现用,有效解决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引领基础教育。实质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引领具有以下特点:客观性(依据客观实际情况);创新性(提供有效的帮助);示范性(发挥辐射作用);实践性(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高师院校积聚了一批教育研究人员,其学科构成与中小学相对应,并有一定的沟通渠道,高师院校引领基础教育比其他院校更有优势。“引领的基础是研究和参与。师专的研究人员和教师要深人中小学教育教学一线,与教育实际工作者展开合作对话,在合作对话中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一线教师并开展教育教学的行动研究。应避免教育研究人员与中小学一线工作者之间产生“生产——消费”“传授一接受”的单向关系。

在产学有机结合中,中小学校可以获得师专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技术支撑和研究成果支持得以实现改善。教师可以获得师专的专业人员支援得以发展,师专在人才共育和实践基地共建中达成人才培养日标,教育研究人员能够在一线的研究中获得新的理论生长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为专业的持续发展注入生命力,从而实现产学结合、校校联动、合作共赢的格局。

四、加强建设,以品牌求发展

师专的教师教育要做强做优,关键在于加强建设,把教师教育打造成品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与本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师范大学拼学术研究、全国知名度不是师专的长处,坚持打造“精品师范”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求特色、创品牌,在地方形成一枝独秀不是不可能。因此,要加强建设,完善机制,重视规划,保证投入,确保形成地方品牌。须抓住几个最关键环节: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国以来,师专办学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教学过程普遍存在重教师传授,轻学生研究;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应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技能。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足,工作的适应期长。在新的形势下,师专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目标下移的现实,可采用“l+l+l”的培养模式,即建立“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小学教师需要的是宽广而不是专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有较强的职业技能,而且他们最好在艺术方面有所专长。因此,在第一年的通识教育阶段,应注重文理渗透,重视培养艺术修养,学生集中修完公共专业课、专业通修课。第二年学生集中一年时间修完学科专业课程,最后一年修完教师教育课程,完成教育实习、自主研习和实践活动训练。该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有利于综合型、多能型小学教师的培养。

二是课程建设。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在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简单照搬原来培养初中教师的课程来培养小学教师。应以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新要求和农村学校的实际设置课程。在课程体系、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所创新,要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建立课程负责人制,由课程负责人组建教学团队,围绕该课程进行精品课程、网络课程、重点教材、教改项目等建设。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力求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了解,树立扎根农村教育的信念。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3

关键词:综合大学;师范教育;模式

近几年来,我国的综合大学。尤其是一些名牌综合大学,开始涉足师范教育这一原先曾被它们颇为睥睨的领域,纷纷开办师范专业,积极发展教育学科,一时蔚为热流。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从国际视野看并不新奇,但是,由于在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有过长达半个世纪的分家经历,因此,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还是有意义的。

一、我国的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经历了一个由合到分、由分再合的发展历程。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艰难曲折发展的历史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早期的许多大学,形式上虽然是综合的,但实际上都承担师范教育的职能,其中有一些大学在开办之初,甚至以培养师资作为主要任务。著名的如,1897年创办的上海南洋公学,首先设立的就是“师范院”,并以此构成南洋公学的主体部分。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最初只开“师范馆”和“仕学馆”,二馆各占京师大学堂半壁江山。五四运动之后,一度出现了“高师改大学”的势头。一些基础较好的高师,通过改制或与他校合并而改为大学,例如,由南京高师改为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由武昌高师改为武汉大学,由成都高师改为四川大学。高师虽然被改制,但在这些新的大学之中,大多仍设有“师范学院”或“教育学院”,承担原先高师的师范教育任务。从总体上看,在20世纪上半叶,我国虽然有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存在。但就大学、特别是国立大学而言,多数仍把师范教育“综合”在内。承担着为各级学校培养师资的职能。

我国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分离,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2—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这次院系调整的方针是,“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1]为了确保师资培养这一重点和突出综合大学的文理二科,师范教育全部从综合大学中分离出来,重新组建了一批独立设置的、专门的高等师范院校、以使师范院校“任务明确、人力集中,设备增加,布局合理”。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分离之后,在某些环节与局部二者仍有关联,如综合大学少数毕业生仍然被分配到中学任教,另外,50年代后期由少数师范院校改制成的综合大学(如杭州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等)仍负有一定的师范教育任务,但是,综合大学少数毕业生分配到中学任教并非其职能所致而只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由师范院校改制成的综合大学也为数甚少、影响甚小,且改制后师范教育职能又不断萎缩乃至消失。因此从总体上可以说,在院系调整后的三、四十年中,综合大学基本上与师范教育分道扬镳了,综合大学仅仅成为文、理二科的综合。

综合大学与师范教育的再度携手,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鉴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先是有一些师范院校再次改制或合并为综合大学(如苏州大学、延边大学、扬州大学等)。对于这次改制与合并,上级主管部门大多发文予以限定,改制或合并后,原有的师范教育“职能不变,规模不变”,从而保证了师范教育在新的综合大学内的发展。此外,从90年代后期起,一些名牌综合大学,开始主动地向师范教育靠拢,或是开办师范专业,或是增设教育学科,或是开展教师职后教育,如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于2000年正式挂牌,厦门大学于2001年开始招收“3+1”模式的师范生,清华大学于同年开办校长职业化研修中心。这样一些有重要影响的名牌综合大学,对师范教育投以如此的热情与努力,对国内其他的综合大学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至此,一场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潮流正在形成之中。

二、当前综合大学兴办师范教育的动因,从外部看主要缘于教师职业的逐渐走热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确立;从内部看主要缘于综合大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及经济利益的驱动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综合大学表现出很高的办师范教育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和内在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教师职业的逐渐走热。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比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许多行业的相对不景气,十多年来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明显提高,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我国教师工资由1978年的人均年收入559元增加到1998年的近7000元,位于国民经济各行业平均收入中等以上的水平。[2]加之比较稳定的工作性质和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特点,教师职业日渐受到城市青年的欢迎。据2000年对高考生的调查,曾长期不被他们看好的教师职业。在本次调查中已进入到他们“理想职业”的行列,在企业家和工程师之后位居第三,获选率达11%。[3]第二个方面的外部动因是建设高质量中小学教师队伍目标的确立。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2010年前后,力争使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在上海、北京、江苏等发达地区。已经提出三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的目标、小学教师的学历将提高到本科层次。面对这样的目标要求。仅仅靠师范院校,已不能完全满足。因此,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这样一种现实对综合大学不可能不具有挑战性。

内在动力大体由有两个方面。一是缘于综合大学学科建设的需要。经过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综合大学实际上只剩文理二科,“综合”早已名不符实。从80年代始,综合大学致力于真正的综合,文理二科以外的学科纷纷走入综合大学。惟独教育学科,由于其特殊性,基本还囿于师范院校。但是,既然教育学科是我国高校专业目标中的一个大的学科门类,加之国外著名的综合大学大多设有教育学院,出于提高学校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考虑,致力于“学科齐全”的综合大学对教育学科当然不会无动于衷、等闲视之。二是利益的驱动。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拥有世界第一的教育人口,始终保持着对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庞大需求。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满足不了这种需求,离教育现代化的高标准更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工作,既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工作母机,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或者说是市场;从事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培训工作,既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又有可观的经济效益。面对着学科、社会、经济的多重利益,综合大学对此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三、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独特的内在优势是其高学术性和多学科性,而不利的因素是我国目前的综合大学大多缺少基本的教育学科师资和基本的师范教育氛围

我国目前的综合大学是自50年代院系调整逐渐演变而成的。这样的综合大学在办师范教育方面,有它独特的优势,也有其明显的弱势。客观地了解和认识这些优势和弱势,扬长补短,是推进综合大学的师范教育健康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优势之一,是其高学术优势。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林硕儒把师范教育的公式写成“大学十师范”,其意就在于强调,师范生首先应该达到大学的学术水平。[4]教师工作,是极富创造性的工作。教师只有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高屋建瓴的把握和学者的睿智,他才有可能真正达到“举一反三”“喻教善教”的境界。对师范生进行学术教育,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是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进而提高他们的教育智慧和能力的重要前提。这种学术教育越充分,那么他们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品格也将越是完善。综合大学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综合大学一般都具有坚实的文理基础学科,有利于基础理论的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综合大学一般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往往代表了一国或一地的最高水准;综合大学一般都拥有一批知名的学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学术的化身;综合大学还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要素。这些学术优势,是高水平师范教育极其珍贵的资源。

优势之二,是综合大学的多学科性。多学科性是综合大学的重要特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的新一轮院系调整,通过院校合并与重组,综合大学开始走向真正的综合,大多囊括了文、理、工、农、财、管、医等主要学科门类。这种较高水平上的多学科性,对师范教育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有利于拓宽师范生的知识面,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只要我们承认教师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授某科知识而是塑造一个完整的心灵,那么我们对未来教师知识面和视野的拓宽再怎么强调都不算过分。另一方面,在多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师范教育,也是培养多样化的师资、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需要的重要途径。

除以上二者外,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还有一些其他的优势,诸如较先进的硬件设施、较高的国际化程度、较好的学校认同感、较广泛的社会服务面等等。总之,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这些优势,是综合大学自身所有的、有利于师范教育的内在因素和可能性。只要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好这些优势因素,将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那么,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意义将是显而易见的。苏州大学作为一所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自1982年由江苏师范学院改制以来,经过20年以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实践,表明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能够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提高师范专业的教学层次,提高师范教育的师资质量,强化师范专业的全面素质教育;还有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益;有助于促进学科发展和提高非师范教育的质量。[5]其最终的结果,不但是促进了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交互发展,而且为中小学提供了更多的合格师资,促进了整个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虽然有种种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就我国目前的综合大学而言,办师范教育也有其内在的弱势甚至是劣势,这是不能不加以强调的。

弱势之一,现有的综合大学,大多数都缺少最低数量要求的教育学科师资。师范教育是双专业教育,即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进行教育专业的教育,从范围上看,既需要教育学、心理学及其有关分支学科的专业教师,还需要各个学科的学科教学论专业教师,在现阶段甚至还需要“教师口语和书法”等课程的教师;从质量上看,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教师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培养教师的教育学科教师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教育学科的教师,不仅要能够教给师范生教育的理论,还要以其自己的学术素质教给学生教育的智慧和能力。不经过完整的、严格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训练,是难以胜任教师的教师这一使命的,更不是那些能够写几篇貌似教育学的“教育时评”的人可以充数的。综合大学虽然在学科专业上有充分的师资保证,但目前大多数综合大学教育专业的师资都严重匮乏。因此,目前情况下,综合大学开办师范教育应慎重行事,不能一哄而起。为此,特提出两点建议。1.实行师范教育资质审查制度。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牵头组织一个审查委员会,对综合大学的师范教育资质(师资、设施、实习学校等)进行审查,合格者方可实施师范教育,以保证师范教育的质量和声誉。2.加快教育学科学位点的建设。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对高质量教育学科师资的高需求。但是,近几年的学位点审批却将教育学科列为“限制学科”,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建议取消这种限制,并将其列为加速发展的学科。

弱势之二,是由于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优势发挥不当而造成的。综合大学具有高学术性、多学科性的优势,如果这些优势利用不当、发挥不当,那它们就非但不能成为有利于师范教育的优势,甚至还可能走向反面,成为不利于师范教育甚而妨害师范教育的渊薮。如果不发挥好高学术性的优势为师范教育所用,而是片面地强调高学术性,那么,高学术性就会成为轻视师范性的理由,成为师范性的对立面,最终以学术性来压制师范性,否定师范性,使师范教育变质,甚至给师范生带来心理的压抑和伤害。如果不把师范教育当做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而仅仅把它当做众多学科中的一个学科,或者仅仅把它当做教育学科的事,那么,就会妨碍师范教育对多学科的有效利用,使师范教育偏于一隅,成为孤家寡人,终而还是限制了师范生知识面的拓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优势明显,弱势也不容忽视;优势与弱势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消减弱势,重要的是充分认识师范教育的特殊性质和作用,建立起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有效模式和机制。

四、采用“4+1”模式,即四年的学科专业教育再加一年的教育专业教育,是现阶段我国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并发挥其优势的可行模式

目前我国师范教育的课程安排,大部分是将教育课程的教学分散在第四至第七学期中,与学科专业课程并行开设。这种做法虽然保持了教育专业训练的连续性,但是由于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并设,教育课程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学科课程的挤压,师生的精力、时间投入都严重不足,效果大打折扣,而且,由于拉长时间分散教学,也很难开展一些较大规模的教育实践活动。针对这种弊端,一些院校,尤其是有师范教育职能的综合大学,提出了师范教育的“3+1”模式,即师范生前三年与非师范生一样学习学科课程,第四年集中进行教育专业训练。这种做法虽然较好地克服了教育课程分散教学带来的弊端,但是,却未能体现出综合大学的优势。四年的学科专业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只接受前三年的学科专业教学而放弃第四年的学科训练,而且第四年的学科训练往往是前沿性的选修课和科研训练,这显然不利于体现综合大学高学术性的特点,对师范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为了较好地克服上述两种情况的缺陷,发挥综合大学办师范的优势,体现综合大学办师范的持点,在综合大学的师范教育中实行“4+1”模式,在当前是一种可行的选择。“4+1”模式是一种五年制的教育,前四年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学习同样的学科专业课程,接受完整的学科专业训练,取得该学科的学业证书(在这前四年中,师范生可以明确师范身份,也可以不明确,这仅仅是一个操作的问题),第五年则进入到教育专业学习,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这一年的教育专业学习,在内容上可以分为三大块。1.教育理论课程,主要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可集中在第九学期开设,此外,还可以在第十学期开设必要的教育类选修课(如教育国际比较、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2.教育实习,时间应不少于十周,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分两段进行。目前,师范专业的教育实习仅6至8周,时间明显不足。3.在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撰写教育论文,以此训练师范生的教育研究能力。并作为一年教育专业训练的总结,有条件的应进行教育论文答辩。完成以上全部教育专业训练者,发给教育课程学业证书。

“4+1”模式应该能够较好地体现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的特点,发挥其优势。这种模式,在国际上也是有先例的,美国综合大学中的师范教育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其效果已经得到肯定。[6]林砺儒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倡导过这种模式。[7]当然,为了更好地实施“4+1”模式,一方面需要对一年的教育专业训练进行更科学的设计,将理论学习、教育实践、教育论文保持在合适的比例,并且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手段进行全面改革,以更好地体现师范性的特点,使师范生既能学到教育的理论,又能增进教育的智慧,而且还能掌握教育的方法和技能;另一方面,则需要有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以保证“4+1”模式的五年制师范生毕业工作后,有一些稍微不同的待遇。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研究。

总之,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在当前为社会所需要,而且政策又于以鼓励,加之综合大学本身有很高的积极性。理应受到支持。但是、对综合大学办师范教育,又要认真规范,严格资质,建立体现综合大学优势的师范教育模式,从而使综合大学的师范教育在健康、高质量的道路上发展。

注:

[1]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233.

[2]我国教师社会地位明显上升[n].人民日报,2000—09—11.

[3]2000年高考考生填报志愿趋向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0—07—19.

[4][7]周川等。百年之功[m].福州:指建教育出版社,1994,4.29.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4

英语教育专业隶属于英语专业,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除了能够获得英语语言基础技能和知识以及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外,还可以学习到教育方面的相关知识,最终成为一个拥有进步的教育思想及理念、能娴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法的优秀英语教师。本文首先分析了师范院校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所面临的挑战,随后探讨了在新形势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就业

一、新形势下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

(一)英语教育专业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优势减弱

在新形势下,“育人为本”、“实践导向”、“专业导向”等基本的教育理念尤其被重视。我国从2011年开始深人推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立足点,提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新《标准》。新《标准》重新确立了对于教师培养的教育课程,同样对于教师资格也划分了全新的标准。不久,我国的新标准改革在部分中小学试水,2013年又逐渐增加了试点。本次改革之后,师范专业学生与非师范专业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时将被同等对待。8月,教育部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在教师资格证改革试点启动后人学的师范专业学生,毕业之后无法像从前一样直接获得教师资格证,而是需要通过参加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后才有机会申请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的改革使其他非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同等条件下相共同竞争,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不再受到区别对待,并且职位的需求量没有扩大,师范院校的优势减弱,从而加大了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有着一定缺陷

第一,课程的设置老旧单一,还是沿袭的数十年前那一套。第二,英语教育专业使用的教材陈旧,不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第三,没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教育,这导致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不灵活,较为死板。

(三)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生受传统就业心态影响较重

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就业时主要考虑大城市的重点中学以及带有编制的职位,而那些偏远地区的乡村中小学、或者城市私立中小学则不在其考虑范围。这说明由于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依然思想严重,仍保持着传统的就业心态,希望从一开始就能在找到高薪、稳定的工作,而看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积极进取、艰苦奋斗的一面。

二、更好地促进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课程的设置更加合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应当根据现下社会形势,并且结合学校本身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英语教育专业的特殊性,来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帮助英语教育专业设置更合理的教学课程,使得学生所学的英语课程具有所在高师院校所拥有的特色,使学生们在毕业时相较其他专业的学生能够拥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当下的就业情况之所以如此低迷,主要原因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比较单一。相比之下,非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专业学生同样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具备能够应对多种工作的英语能力。这使得纯粹的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应聘学校或者事业单位时缺乏竞争力。良好的英语能力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在当下的社会条件下是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面对这样的形势,高等师范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应当转变思路,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培养更加全面的英语专业人才。即在英语教育专业设置一些交叉学科,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比如学校所能提供的人力资源、环境及教学资源等。将不同专业的课程相结合,培育出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学校里的招生就业处应当积极与中小学、企业联系,在学生毕业前两年就开始为他们提供实习的机会。这样,当学生完成学业正式工作时,就会有一定的经验。学校还可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或者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乃至出国深造等,这些途径都能拓宽学生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就业水平。

(三)加强教育见习,提升教学水平

高师院校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将教学理论融人教学情境,更能凸现师范学生的优势。师范院校应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始临床教学,组织学生有规律地在中小学课堂上实地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从中小学优秀教师的身上学习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利用多种途径针对性地训练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教学水平。通常来说,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期30到45天,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很难取得上佳的成效,适当的将这个时间延长,也不失为提高实习效果的的一个办法。事实证明,师范生完成一学期或以上的教育实习后,教学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改变就业心态

影响大学生求职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他们的整体素质。所以,就业压力大不应成为大学生找工作难的借口,提高自身素质与综合能力才是找到好工作的最好保证。首先,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英语水平以及使用英语的熟练程度无疑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好本专业知识,全面锻炼自己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只有能够极其熟练地运用英语,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有能力与其他专业学生竞争,以此弥补自身在其他能力方面的不足。其次,外语是一种语言,只是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一种手段,如果只掌握这门语言而缺乏其他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取优势的。因此,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应注重其他专业技能的学习,比如金融、管理、财会、旅游、法律等,努力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英语专业学生也可以参加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资格考试,比如报名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等,以此提升自己并增加自己就业的筹码。同时,学习掌握多国语言,能够轻松驾驭导游、翻译等职业。这些方法都卓有成效地拓宽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面。

三、结语

新形势条件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应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教师职业技能。英语教育就业形势的艰巨不容忽视,应当引起学校以及学生本人的重视,学校与学生应当勇于挑战,勇于创新,携手走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作者:周敏娴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殿娇,当前英语专业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理论界,2007(12):201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5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分析了“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内涵和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设计了“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并结合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实践,探讨了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2-0037-04

目前,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但从现实来看,尽管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好,却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高职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职业品质、职业素质欠佳。如何培养“职业人”的优势品质,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合格“职业人”,是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对大学生要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近年来,随着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不断加强对学生品质的培养。

(一)“职业人”的概念

国内许多学者对“职业人”进行了界定。综合多种论述,“职业人”是指从事社会中特定的相对稳定的职业,直接承担一定的职业责任,受过职业教育,具有从事特定职业的知识、技术、能力、素养等职业资格,并能够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职业人才。而在高职院校提出的“职业人”理念是指其培养目标有明确指向——特定的行业或特定的工作岗位。教育过程就是按照行业工作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要求和人才培养规格实施教育,从而完成由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过程。经过高职院校的培养,毕业就能就业,实现从学校向行业的“零距离”过渡。

(二)“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人”培养方案中的专业优势品质培养,是学院对高职教育特点、学生特点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所产生的必然成果,是多年来学院对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教育方式和“职业人”规律不断深入探索的结晶,是实现“全时空”塑造、“全方位”转化的系统构想,是一项具有开创新意、富有战略性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专业优势品质与专业优势技能培养共同构成“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一体两翼”的纵深发展。

因此,“职业人”优势品质的科学内涵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优势品质与优势技能并重,并同为“职业人”培养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二是“品质与能力”是对“做人与做事”要求的概括,是“职业人”事业成功的个人素质的两个基本点。职业教育的过程,既要重视人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也要重视人的社会品质、职业品质的培养。三是“职业人”品质,即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道德和素养,是特定行业特定职业对劳动者的基本要求,而“职业人”优势品质是在基本要求之上的规格更高、层次更高、更具有竞争力的职业素质,是能够使“职业人”提高就业能力、不断进取、达到成功的保障,是“职业人”职业品质、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因此,“职业人”优势品质是符合人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规律的。具体分析如图1。

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加强“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对“职业人”品质的形成、变化、发展进行研究,把握大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第二,是行业、企业的迫切需要。实践证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高职毕业生时,不仅注重其是否具有该行业、企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注重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该行业、企业的职业品质与职业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职业品质的培养。

第三,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明确提出本院人才培养的目标是:立足杭州、面向浙江、融入长三角,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换言之,通过三年的教育培养,使学生成为既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又有过硬的行业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德才兼备的职业人。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

“职业人”优势品质设计

为把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落在实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由学工部门牵头,各专业教研室配合,学院的每一专业制定了“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并结合四门活动课程的实施开展。“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与“专业职业人培养方案”相互呼应,共同服务于“职业人”优势品质和技能的培养。

(一)优势品质的提炼

优势品质的提炼是职业人素质从一般到特殊、从共性到个性、从笼统到精确的概括和归纳的过程。优势品质必须是2—3个精确的、凝练的、核心的形容词,必须要经过层层推敲和细细斟酌,才能确保其准确性和科学性。

首先,人员安排和调配。根据各分院、系德育教研室的成员构成和学工人员的基本工作情况.对工作年限、经验、任职、所带班级的专业因素等进行综合考虑,以专业为单位统一分组。其次,广泛搜集材料。各小组对本专业的行业背景、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调查和搜集,征求专业教研室教师的意见,对本专业的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员工素质进行基本的概括。第三,问卷调查征集。面向在校大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阶层进行问卷调查和意见征集,确定最终作为专业优势品质的备用词。第四,专家审核确定。学院成立专家组对各德育教研室编制而成的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中提炼的优势品质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并最终进行审核和确定。至此,优势品质提炼完成。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汇总如下页表1所示。

(二)“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形成历经从提出到雏形、从初稿到定稿、从简单到成熟的过程。在多年实践中,制定出25个专业的“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以岗位工作的职业品质作为逻辑起点,开发了以四门活动课程为实现载体的社会活动课程来实现“职业人”优势品质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个性化和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活动课程被纳入规定的教育计划,与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起成为培养学生素质的四大板块。

“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方案”由培养目标、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和培养进程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培养目标。指出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能熟练掌握相关行业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人才,并涵盖初次岗位定位和发展岗位定位。二是优势品质。各专业的优势品质几经调查、斟酌、修改、完善提炼而成,每一个专业品质都结合了行业、岗位要求和学院“职业人”培养理念与精神。如市场营销的专业优势品质为“诚信、敏锐、耐挫折”、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优势品质为“求真、求精、耐心”、物业管理专业的优势品质为“吃苦耐劳、踏实严谨、爱岗敬业、热心服务”。三是培养途径。即各优势品质实现的载体,包括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公益服务、社会实践四类活动课程。现代服务业“职业人”培养要求有社会活动课程的设置,该课程以学生活动形式为主。四是培养进程。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所处阶段的不同开展针对性教育,根据“大学生”向“职业人”转化的进程逐步深入、递进,从入学第一学期至离校前的第四学期,每一学期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理论到实践,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专业“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途径如图2所示。

“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途径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职业人”优势品质的培养主要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社团活动”等四门活动课程进行。

(一)以主题班会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针对性

实施主题班会的目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基于“职业人”培养的班集体建设。主题班会既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具体途径,也是培养“职业人”优势品质的重要内容。

第一,主题班会的主题方向性与丰富性的辩证统一,贴近性与导向性的巧妙融合,使主题班会成为寓教于乐的有效教育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得到启发和提高认识。主题班会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教育手段。主题班会的广泛参与性、集体性,更有利于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精神,使主题班会成为专业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主题班会的内容与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相适应,使主题班会成为学生的自主性教育。

第二,主题班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课程的实施.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促进合格“职业人”培养。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建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职业观念和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为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主题班会活动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多边活动,既要体现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交流,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其内容既要体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又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专业。其形式应根据主题班会活动的主题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可以是知识竞赛、技能比赛、交流会、讨论会、艺术欣赏、郊游、演讲、辩论、小品、表演等的一种或几种相结合。

(二)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效性

实施社会实践课程是“职业人”优势品质培养的重要一环。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有力抓手。特别是学院将社会实践课程作为必修课程纳入社会活动课程板块,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实践课程对优势品质养成的重要作用。

学院始终坚持暑期以“三下乡”为主、寒假以“专业实践”为主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社会实践与学生专业特长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通过广泛开展以社会调查、时事宣讲、文化宣传、支教扫盲、法律普及、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了解社会、走近百姓、获取知识、强化技能。

(三)以公益服务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实践性

公益服务活动以“立足校园、服务社区、走向社会”为目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活动宗旨。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感受幸福,通过奉献社会实现自我,通过专业实践体验成长,在服务社会和服务他人的同时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使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职业人”的人生品味和境界。

(四)以社团活动为载体,加强优势品质培养的多元性

社团是学生的群众性组织,社团活动是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和个性发展的校园文化基本载体,是培养“职业人”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活动从单纯的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发展为“职业人”培养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学院成立了二级社团和社团联合会,社团活动纳入课程体系,进入“职业人”培养方案的教育系统。学院提出了社团活动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社会活动课程板块四大课程之一,并成为考核课程,要求大一、大二学生社团活动参与率达到100%。进入社团文化月的活动要进行项目申报并进行答辩,同时评选优秀社团活动和指导教师。同时,加强对社团活动的整合,使社团活动规模化、项目化、专题化,更能服务于“职业人”培养的需要。学院以社团文化月为依托,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促进了学生优势品质培养和个体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6

关键词高考改革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变革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中小学校实行“班主任制度”,距今已有60多年。“班主任制度”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20世纪初。我国自封建社会隋唐时代起实施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于1905年完全废除,1904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实行的系统的学校制度“癸卯学制”颁布,从此,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办学经验开始走入国门。学生管训制度自此开始形成,从清末训务部的成立到民国初年“级任教师(教员)制”的推行,可以说历经时代变迁。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借鉴学习苏联的“班主任”制度,我国颁布《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并在中小学普遍实行班主任制。

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首次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我国现行的中小学班主任制主要是学科教师兼任班主任岗位。中小学班主任工作任务极其繁重、琐碎,班主任的智力、体力投入巨大,然而成效如何呢?现实大多数情况是:学生状况百出,班主任精疲力尽。中小学班主任面临的学生问题呈现出愈发多元化、复杂化,具有时代性、发展性等特点,这也导致大多数班主任职业幸福感低,焦虑、倦怠、无助等心理问题多发。

为致力于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学术界很关注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如研究班主任的专业精神和道德、专业理想和信念、专业能力和技能、专业知识和理论、专业职责和作用、专业智慧和艺术等。但是解决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困境的最根本工作制度因素却被忽略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14年,我国“高考改革实施方案”确定并试行。高考改革的重点是探索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简单地说就是“两依据、一参考”。目的是破解“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问题,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增加学生的选择机会,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高校科学选才。2017年全国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势在必行,2020年将最终形成“促进公平、科学选材、监督有力”的高考机制,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伴随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深入探索,素质教育真正进入了攻坚阶段,基a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思路也更加明朗,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直接目标差异显现。新高考改革政策的提出,某种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人性深入透彻分析的科学基础上,传统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在此时代背景下遭遇挑战。对比、参照发达国家的班级管理制度变迁,本文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思考、研究高考改革新形势下的中小学班主任教育制度变革。

一、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变革

我国当前的小学教育经历了“唯知识论”到“重视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培养”的观念转变,这种教育思想虽已是老生常谈,但迫于现实考试竞争压力,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还是更多地聚焦于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以“一维两极智能观”而不是“多元智能观”来评价学生。新的高考改革政策取消文理分科,赋予学生部分学科自主选择的自由。改革方案考虑学生心理过程、心理倾向、能力及个性的个体差异,提倡挖掘、发扬个体的优势和特长,以长促短,符合积极心理学提倡的优势成长规律,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

传统的小学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主导,其他学科教师只负责本学科课堂管理,这就导致班主任难以全面融合并交叉渗透式的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利于小学生潜能的挖掘和培养,不利于因材施教。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7

关键词:职业教育;地方院校;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11-02

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隆重推出《2015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这是RCCSe连续第12次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强专科院校之一,开设有50个专业,在校全日制高职专科生总人数为10531人。学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园林式单位和省级平安校园,经华中招生就业信息网联合多省教育厅官方招考网站高招流量数据评选为“华中地区热门报考院校”。本文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各专业在校生情况分析

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一方面由于我国年龄结构将高中生源带入波浪跌落期,另一方面国家对高职的整体规模掌控于小步发展等因素,从而造成高职招生难的不争事实,一些学校难以完成下达的招生计划,更有少数学校因贫困地区、弱势行业等原因遭遇“零投档”。这所位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职业院校,逆水行舟,负重争先,以特色办学取得发展,以真诚服务羸得信赖,内涵建设与办学规模同步提升,2014年各专业在校生情况如下表。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在校生统计(人)

从上表可以看出,招生效益良好的前10个专业在校生达到6672人,占在校生的63.35%;其他在招的32个专业在校生为3859人,占在校生的36.65%,从中不难看出重点专业在学校发展中的顶高梁作用。未招生专业的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等专业因属于艰苦行业而被冷落,文化市场、物联网应用等专业因就业市场发展尚不完备不被学生看好。法律事务、景区开发等专业因就业门槛过高而拦住了学生,国际贸易、精密机械等专业因办学条件缺少竞争力而被淘汰;还有一些专业如旅游专业与导游专业,前者就业面较广而受到欢迎,后者因就业面单一而被受到冷遇;工程技术专业与物业管理专业,前者因技术技能特征突出面而受到追捧,后者则反之受到抛弃。

二、咸宁职院优势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2014,咸宁职院招生专业共有50个,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人数为10531人。在校生超过600人的专业在全省中的排位情况如下:

会计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14所,排名第一位的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1779人,咸宁职院排名第二为1541人,排名第三的黄冈职院为1524人。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长江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1175人、注册会计师专业1122人,合计为2297人,实际上应为湖北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在校生最多的学校。

工程造价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4所,排名前三位的是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1645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1300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1163人,咸宁职院位居第四位1010人。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10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6所,排名前三位的是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1552人、鄂州职业大学1370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1352人,咸宁职院位居第五位,1034人。

语文教育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6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2所,位居第一位的是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361人,咸宁职院位居第二,651人。全省仅有3个招生专业点。

初等教育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6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5所,其中3所学校的在校生超过1000人,咸宁职院在校生638人,排列第四。本专业为咸宁职院新开专业,招生刚满三年,招生态势好于语文教育专业,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建议咸宁职院做大做强这两个特色专业,将人文艺术学院建议更名为“教育与艺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014年在校生超过600人的学校湖北省有8所,排名前三位的是武汉工程职院1151人、武昌职院961人、武汉职院947人,咸宁职院位居第八位,618人。全省有36个专业点。

三、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发展建议

咸宁职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2014年高职专科在校生在湖北省高职院校排列第18位,当年招收新生4486人。取得这一成绩来之不易,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招生环境上,咸宁职院并不占优势。一是咸宁市人口总数在湖北各市州中不占优势,应届毕业生相对较少;二是距离武汉近,一些学生选择了到大城市武汉读书;三是周边的武汉市、岳阳市、九江市有多所部级省级示范或特色高职院校,招生上形成压力;四是招生较好的学校多开设了护理类专业,而咸宁职院在此方面是缺项。

分析咸宁职院招生取得成就的原因,除了招生决策的正确,全体招生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外,专业建设上的特色是重要原因,会计专业在咸宁职院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是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近年来以对证教学为切入口,狠抓内涵建设,以质取胜成为全省全国的典型。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近年发展的新专业,其成功之处在于抓住了市场需要,同时也抓住了技能培养和毕业生就业。语文教育专业的成功与会计专业有类似之处,得力于原咸宁教育学院教育专业良好的基础和近年来坚持不懈的改革与创新。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咸宁职院的传统专业之一,其招生成功得力于教育质量也得力于社会的广泛需求。为做大做强学校的优势专业,发挥其品牌效应;补齐修正弱势专业之不足,发挥其后发优势,现提出如下对策:

1、既要善于传承优势也要勇于科学创新

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要立足校情、立足国情,弘扬传统、开发优势。地方性高职与行业性高职各有自己的资源优势,组建型高职与独立升级型高职各有不同的资源优势,示范性高职与特色性高职各有自己的资源优势,等等。当然,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扬长避短、与时俱进,才能成为泰山顶上不老松。湖北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语文教育专业与学前教育专业能一枝独秀,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护理类专业首屈一指便是有力佐证。

不能仅仅依赖传统优势办专业,没有传统优势也要努力办好专业。经济在发展、技术在进步,需要高职教育敢于担当创办新的专业,任何传统强势专业都经历过创建阶段,都走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现代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需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要高起点创新和高效率创新。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会计专业、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专业均没有传统优势,十年磨一剑,发展为湖北省一流的高职专业,这些专业的创建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既要满足社会需求也要考虑学生愿景

专业建设只有适应社会需求,毕业生才有就业创业的用武之地。但事实上,社会急需的某些专业人才,蛤学校不一定能办成很红火的专业。工业化、信息化与城镇化建设的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就读的学生也多;但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人才的专业门前冷落鞍马稀,我们不能一味地埋怨责怪学生及他们的家长,需要政府、学校与社会方面的决策者们倒骑毛驴,创新思维、创新举措,解决社会需求多与人才培养少的矛盾症结。毋庸讳言接受任何教育之目的主观因素多是为了改变人生,让人生有出彩的机会,要让学生和学生家长转变传统观念,政府、学校和社会得创造他们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环境与条件。

3、既要突出技能专长也要重视专业理论

扎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务必长期坚持、努力彰显这一特色,加强专业实践、规范技能考核。为保障学生不学屠龙之术,必须切实“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教育教学坚持质量至上、双证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步发展,连续在湖北省会计专业技能大赛中蝉联冠军,代表湖北省出征全国职业学院会计技能大赛,三年中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一等奖。

专业建设要考虑到当前学生就业创业需要也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永续发展,要将技术技能培养与必要的专业理论学习有机结合,这里不是鱼与熊掌的取舍问题。这一要求是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必备的。我们提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的技能人才能够发明、能够创造吗?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努力消除学习专业理论是“竹篮打水”的想法,要坚决克服学习上的畏难情绪,作为一种完备类型的职业教育,高职高专学生无疑是高职本科、专业硕士与博士的重要人才源头,“问才哪知得清许,唯有源头活水来”,高职专科的教育者们,必须在清醒认识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尽快付之于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实践。

4、既要发展品牌专业也要打造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建设是学校专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学校的声誉主要是靠品牌专业与名牌教师树立起来的。品牌专业需要在效益良好的传统专业之基础上加以开发创新,它需要历史的积累与校内外优势资源的汇集凝炼。打造品牌专业需要名牌教师的支撑,打造品牌专业的过程就是培养名牌教师的过程,也是名牌教师培养优质学生的过程。名牌教师与优质学生的持续良性循环,才能造就在省内外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社会公认。

特色专业建设关键是要抓好“特”字。特色从何而来?首先,要找准区域与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有针对性的为其培养人才,才能优质服务区域或行业支柱产业的发展;其次,在办学思想、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别具一格、卓有成效,这样才能具有鲜明特色和较高社会声誉。一所学校有二三个品牌专业、三五个特色专业,专业的声誉就提升了,规模也上去了,效益也好起来了。

(上接第8页)境,实现大自然的回归。建筑是巨大的、静止的、向下压着地面的庞然大物,而反曲向上的大屋顶,四角起翘的屋角就赋予它很强的向上动感,也使实的建筑变得更为轻巧,两者相配合,就创造出一种亦动亦静、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心理是完全吻合的。而这种审美结构的获得,依赖于木质的承重结构。

五、结束语

创业团队调研中发现,位列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的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业团队中调研的中国建筑艺术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别美丽的一枝。

参考文献:

[1]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

[2]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

[3]乔治・麦克林.传统与超越.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8

一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当前信息化建设正逐渐影响、改变着云南的社会生活,不仅在经济、政治、科技上,更在教育事业上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已然是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教育信息化也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伴随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分工的要求越来越细,对从业标准的划分和制定越来越具体,其内涵要求也越来越明晰,其标志就是从业者需要更加专业的能力和深厚的专业发展潜力。作为社会事业的一部分,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人力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受社会的发展规律支配。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从业要求和社会能为教师提供的支持保障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与区别,但总体的发展趋势要求现代教师具有信息人的特质,即教师具备使用教育信息的知识、技能及其相关能力。云南农村特殊的地理方位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是客观存在的阻碍,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不会因为地理区域的因素而强迫要求社会公众对此自动调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发展趋势展望与区域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职业的专业要求是密不可分的。云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决定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方向。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趋势,离不开对社会规律的把握和对社会发展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习得与教师有关的角色期望和规范的社会化过程,不仅表现在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变化的方面,对于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而言,更重要的是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方面的水平和潜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信念、角色期望与规范会随着人们对农村教育的理解而发生变化。在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占中小学教师总量80%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云南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知识的传播技能,还应具备知识的引导职技。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还需要储备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在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未来走向中,将积极融合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和技术,优化农村教师教育资源的保障,逐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改变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的教学认知和行为习惯,从而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力。

二教育信息化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技术支持

早在2003年,国家为了缩小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为西部广大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承担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启动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耗资过百亿,为西部农村中小学配备了教学播放光盘,建立了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建设了计算机网络教室,覆盖了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学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大规模的投入,显示出我国欲实现以信息化促进教育革新与发展的决心。但是,倘若缺乏专业化教师队伍这一重要的教育人力资源,再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设施、再多元的教育资源呈现方式、再多样化的教育资源提供路径、再丰富的教育资源使用模式,能发挥出教育功能是微乎其微的。就像既有秤又有砣,如果没有会使用秤之人,依旧无法称量出物品实际的重量一样。展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建设,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培训力度,逐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数字化生活环境、教学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存在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主体―――中小学教师、学生、职前预备教师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均平等拥有可供选择的、丰富充盈的教育资源,能确保所有实践主体都能够获得教育信息化的惠及,并且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真正需要的教育资源。这不仅能保障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诸多实践主体的教育资源均享之权益,又循环促进各实践主体及时反馈急需教育资源、应用教育资源、受益教育资源的良性运转系统。或许,要把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都集中到较为先进的区域学校去研训、学习委实是难以承受的人力、物力之大耗,但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有可能将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而面向所有实践主体的。

三教育信息化中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实践方向

依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将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到研究及实践云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工作方案中,重点研究解决缩小城乡中小学的数字化建设鸿沟、增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云南农村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加强云南农村教育信息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在参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现代学校建设工程等大力推进以网络为主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中,夯实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基础。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将密切结合国家及省所启动实施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计划。伴随国家、地区大力开发的优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国家及省已建设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注入数字校园的成功实践经验,争取成为扩大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层试点,积极参与将要启动实施的“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围绕云南农村中小学面临的部分学科教师短缺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促进云南农村中小学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上加大力度,提高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目前全国尚有约四分之三的中小学没有接入宽带,云南农村中小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国家及地方都将政策的倾斜方向放在农村中小学,所以构建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必须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为探索建立“政府政策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学校持续使用”的机制打下基础。

四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教育信息化载体

1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其本身就具有培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广大教师专业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职能。到目前为止,“农远工程”已经在广大西部农村中小学形成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积累了相当的教育资源。未来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以依托现有的“农远工程”网络,开展灵活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以提高教师质量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农远工程”有三种形式可以采用:一是光盘播放教学的形式,这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容易保存和传递,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条件,从光盘资源中获取教育教学所需的教育内容,甚至相应的培训指导。二是卫星广播电视教学系统,可以由高校制作好视频或者文字等形式的教育资源,通过卫星网络传输,由接收电视接受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提供直播和录播两种形式的资源,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加灵活的时间地点,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学习内容。三是利用网络教室,利用互联网传送培训资源,可以实现海量、交互的培训,时间、地点更加灵活,更能满足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2网络学校或者网络课程

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由云南地方高等院校与农村中小学合作建设,云南农村中小学不仅可以借助地方高校完备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系统,也可以采用网络视频交流等方式获得合作专家针对农村教育教学的实践指导。成熟的高校网络学院或者网络课程,由专业人员设计和开发的教学资源,对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有更强的针对性,远程的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可以让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任何教育内容的专业发展培训,有专门人员提供协作交流的互动,更有利于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以致用,改进农村教育教学实践。

3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

基于手机的数字移动学习平台可以视为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数字学习平台的一个延伸。随着手机这一通讯工具的普及以及手机通讯网络的覆盖,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覆盖面广、资源获取便利等优越性。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建设的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可利用手机数字移动学习平台,由资源终端提供丰富的教育学习资源,由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和适合的学习内容,利于营造云南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学习和专业生活的教育信息化氛围。

参考文献

[1]项华,毛澄洁.北京-云南:数字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e-pDS)―――教师专业化高位均衡发展的新尝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5).

[2]白晓明,王家忠,袁玲俊.网络环境下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J].教师培训,2007(6).

[3]袁同庆.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远程方式探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4).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9

摘要:农学是科学领域中的传统学科,已成为目前我国农业大学中的优势学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的特殊时期,开发传统农学学科教育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传统农学学科教育

一、开发传统农学学科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发挥学科优势

学科是教育发展的龙头,建设优势学科,发挥学科优势,是学校发展教育、形成特色的首要任务。传统农学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中历史最长的学科,鉴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物质资料生产的供需矛盾突出,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正是社会需求与农学学科的功能相吻合,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该学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了该学科的建设,同时该学科培养的人才为我国农业科学、农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经过几十年乃至近百年的建设,目前该学科在农业大学中往往是师资队伍水平高、研究条件好、科研经费多、综合实力强、优势明显的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教育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传统农学学科的优势是否得到利用,利用程度如何。当前,开发传统农学学科教育资源的潜力,对于扩大高等农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

(二)适应农业功能转化的新形势

马克思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必然对农业教育和农业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业已结束了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实现了农产品数量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增强,应当说,传统农学学科为实现这一跨越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正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农业内涵正由单纯的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的产业化延伸,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转化,由就农业抓农业向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转化。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的非农化、农业的集约化、农业经济体制的多元化、农业的国际化程度逐渐增强。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功能、方式的根本性变化,无疑会对农业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农业发展的新动向一方面拓展了农业教育的发展空间,为传统农学学科提供了新的生长点,给开发传统学科教育资源潜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传统农学学科固有的办学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迎接挑战,主动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是传统农学学科持续发展的历史选择。

(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趋势

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关键,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又必须通过教育来实现,因此教育就成为开发农村劳力资源的关键性因素。高等农业院校尤其是优势农学学科作为农业教育的龙头,理所当然的应该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在建设小康农村进程中、在增加农民收入中起带头作用。但传统农学学科专业设置单一,专业口径狭窄,招生规模扩张空间小,教学内容陈旧,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不够,基础课程、人文科学和经济管理类课程相对薄弱,培养模式单一、统得过死,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传统就业渠道逐渐萎缩,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不能发挥其师资水平高、仪器设备好、科研实力强的学科优势,不适应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需要。如何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是近年来全国农业院校的农学院面临的严峻形势。

二、开发传统农学学科的措施

(一)加强教学研究,理清办学思路

教学研究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通过教学研究才能理清办学思路,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明确办学目标,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需求人才;通过教学研究,才能确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路子和模式,减少或避免失误,把人才培养的各项工作建立在科学根基之上;只有通过教学研究,确定和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措施才有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学研究是科学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持续发展的先导性工作,是比一般自然科研课题更重要的研究项目。通过教学研究,才能确立适合自身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学院办学思路和定位,才能固本立新,以教育的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

(二)建立一支优良的师资队伍

教师既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开发利用其他教育资源的主体,是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对整个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更新,具有决定性影响。教师的知识结构、思想素质、人格品质和知识能力水平,不仅对学生人才观、价值观的形成和整个素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整个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更新起决定性作用。

(三)增加专业数量,优化专业结构

学生多少是衡量教育资源利用状况的关键指标,学生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专业数量。本科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因此,本科专业数量、专业结构、专业特色和水平,制约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直接决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通过传统专业的改造,有利于优化专业结构,拓展学生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增强办学活力和竞争力和学院人才培养的综合实力。充足的生源、宽广的知识结构,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学生的多样性需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的需求客观上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进行教育资源重组、开发利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才培养模式是服务特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蓝图,是各种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是满足学生需求的载体。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影响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制约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要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必须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型”人才可以发挥农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提高办学率。

参考文献:

小学教育专业优势篇10

关键词:教师在线专业发展;院校协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94-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__。在此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小学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优化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障。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也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各级政府纷纷加大投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轮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教师继续教育的高潮。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及实效一直没有大的突破与提高,亟待一种新型的、切实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来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

一、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变化趋势

1.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

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科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这部分内容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而获得。二是依存于情境和经验的实践性知识。这部分知识源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经历的积累、感悟,源于教师对教学实践的思考与反省,源于同行之间的教研交流与探讨。传统的教师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而没有触及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实践性知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没有反思的教学,缺乏创造、研究的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现实和未来的需要。

2.以多媒体与网络通信技术支持教师在线专业发展

教师在线专业发展(onlineteaclrerprofessionaldevelop―merit,简称otpD),是以多媒体与网络通信技术为支撑建立的,由中小学教师、学科专家、教育学专家、心理学专家、教育技术专家、教育行政人员等构成的虚拟学习社区。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以其平等、互动、不受时空限制等优点,通过教师的教研、学习、反思等为其专业技能成长营造一个开放、宽松的学习、交流和成长的氛围,并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发展支持和持续学习机会。

3.探索院校合作开展教师教育的新模式

院校合作开展教师教育在我国长期存在,但是这种合作只是一种低层次的合作。中小学作为师范院校的实习基地,帮助师范院校完成实习生的指导工作;师范院校则为中小学临时性的教师培训提供支持,或承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对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除此以外,双方几乎处于隔绝状态。这种状况不仅无助于提高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不利于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大学和中小学基于共同的兴趣和利益,通过建立一种制度化、规范化、契约化的协作关系,共同实施教师教育和研究项目,以此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4.注重城乡教师的协同发展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指出,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平衡长期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方面,城乡教育差距甚至进一步拉大。“教育的城乡发展失衡又主要表现为城乡学校之间教育信息资源和优质教师资源的配置失衡”。如何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实现城乡教师的协同发展,使农村学生享受城市学生同等的优质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势。

二、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内涵与优势

1.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内涵

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目标是,为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建构一个网络平台。网络平台具有远程性、共享性、交互性、灵活性、自组织性,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有助于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可以促进城乡教师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协作,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帮助农村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同时在交流协作中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丰富;可以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在中小学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中的引导和组织作用,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常态化。在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网络通信技术支撑的虚拟的教师专业发展社区,中小学教师通过浏览相关网页、阅读在线刊物、观看专家视频讲座等方式实现专业自主发展;参与专业发展共同体,构建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通过与其他教师、学科专家等的探讨问题、交流经验、分享心得、集体备课、协同开展课题研究等,实现专业协同发展;通过撰写教育Blog,评论其他教师的教育Blog,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实录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2.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优势

(1)促进城乡教师自主性的可持续发展。教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是实践性知识发展、积累的过程。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主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诉诸教师个体内在、主动的专业发展策略。相对于以往那种短期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optD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持续性支持,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日程灵活地作出安排;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和讨论话题,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教师通过otpD提供的即时同步或延时异步交流平台,可以实现思想交流、情感碰撞。otpD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帮助教师形成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2)理论、实践、科研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方式。otpD可以为教师提供“菜单式”理论学习方式,教师可以点播自己感兴趣的学与教方面的理论课程,从而充实专业发展所需的理论基础。教师可以浏览平台上的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同大学研究者、其他中小学教师探讨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协同备课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实践性知识的增长和丰富。借助于otpD平台的支持,中小学教师可以和大学研究者共同开展校本研究,提升教师的课程教研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3)促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倾斜、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校校通”工程的迅速开展,部分缓解了农村学校教育硬件资源匮乏的问题,但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整体不高仍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为改变乡村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匮乏的现状,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教师轮岗制度、挂职锻炼和城镇支援农村等一系列举措,但这些措施均属于短期行为,治标不治本。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师资源薄弱的现状,关键在于利用城市优质教师资

源帮助农村教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实现城乡教师一体化协同发展。otpD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为城乡教师协同发展搭建一个长期的交流协作平台。农村教师可以借此平台更新教育观念,丰富理论知识,提升教育实践能力。

(4)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与能力。信息化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及常用信息技术设备和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我国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通常也需要计算机和网络的支持。然而,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教师没有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专业发展的机会,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进行信息化教学。otpD可以使教师获得信息化教学的真实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形成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5)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对话与协作,实现双赢。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师范生教育、职前教育、实践反思等三个阶段,是一项系统的、多方合作及参与的行为。师范生教育不仅是大学的责任,也是中小学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的专业发展,不仅是中小学的事情,也是大学的事情。院校协作的otpD可以使双方借助网络平台进行长期稳定的对话与协作。在协作的过程中,中小学可以获得大学的学术支持与理论指导;大学则可以获得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素材,可以发现在师范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改进。

三、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模式

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模式建构的基本思想是,以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协同发展为目的,地方师范院校和当地城乡中小学校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制定规章制度,明确双方权责,商定长期合作计划,从而建立一种平等的合作关系。在师范院校的专家、学者的引领下,依托在线专业发展平台,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推动中小学教师养成一种自觉参与在线专业发展的日常行为习惯。院校协作的城乡教师在线专业发展模式由教师个体在线专业发展和教师群体在线专业发展两部分组成。

1.教师个体在线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应该避免强求一律,要尊重教师个体的专业意向和主体能动性,帮助教师形成“内发式”的专业成长和发展模式。教师个体在线专业发展借助网络平台的支持,尊重教师专业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体能动性。在otpD平台的支撑下,教师个体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是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但是理论学习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otpD平台可以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资源,并且动态地充实和更新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意愿选择学习内容。

(2)共享资源。随着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教师可以从otpD平台下载、上传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3)互动问答。教师就教学、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在“互动问答”中提问,由专家、名师及同行互助解答。同时,平台系统采集典型问题及优秀回答,自动建立一个地区性教学问题库。

(4)案例观摩。教师浏览平台上收集的学科专家、教学名师的教学设计案例,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5)视频课堂。视频课堂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VoD)。教师登陆平台后,点播学科专家、教学名师以及普通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教师可以将其他教师实施教学的步聚和策略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促进专业发展。

(6)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是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教师利用otpD平台集成的Blog系统撰写博文,叙述教育教学中真实的现象和事件,以此展开对现象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研究。

(7)聊天室讨论。教师登陆otpD平台上的聊天室,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科专家、教学名师、同行求助,也可以就聊天室中正在讨论的现象或问题发表看法,提出解决办法。

(8)论坛交流。教师登陆otpD平台上的论坛,通过发帖、跟帖的形式就某个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交流不仅能使自己的隐性知识外显化和精细化,同时也能丰富、深化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2.教师群体在线专业发展

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职业具有社会属性,教师无法独立于他人或文化情境。教师有必要通过与教师群体成员的沟通、互动与合作,厘清和建构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在他人的协助下,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在在线专业发展活动中,随着教师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了解与交流的深入,讨论的话题也会趋于集中。这时,大学的教育研究者、学科专家、管理人员,要善于引导参与在线专业发展的城乡教师、在校师范生,形成按学科门类、兴趣爱好、学习专题、科研项目等分类的多个虚拟共同体。以共同体为依托,可以开展以下教师群体在线专业发展活动。

(1)主题研讨。教育研究者、学科专家在充分调查,并听取中小学教师代表的意见的基础上。确定研讨主题和计划。借助otpD平台的支持.开展在线主题研讨。研讨的主题应该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持续性,能够激发教师讨论的兴趣和热情。

(2)教案点评。教师上传教学设计方案至otpD平台,教育研究者、学科专家、同行对教案进行点评。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教学反思。反思教学首先是反思教案,教案中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多个要素。通过点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升教学实践能力。

(3)案例分析。教师的观念大致可以分为“倡导的理论”和“采用的理论”两类。单纯的理论学习只能改变教师“倡导的理论”,而不能触及他们“采用的理论”。通过对一些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的分析,可以让教师亲身经历一个自觉的感悟、反思、分析、评价、提升的过程,促进教师将“倡导的理论”转化为“采用的理论”。

(4)协同备课。通过0tpD平台为城乡教师营造一个协作、交流的开放式环境,城乡教师在专家引领下协同备课。这不仅能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也可以在专家引领、交流协作、自我反思中使教师获得专业成长。

(5)协同开发。教学资源在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实践新型的教学模式,培训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都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支持。协同开发可以集合地区城乡中小学教师、大学教育研究者、学科专家等多方智慧与力量,实现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构建一个区域性网络教学资源库。

(6)微型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是“两位一体”的,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线专业发展平台为区域内城乡教师跨校进行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支撑平台。中小学教师研究课题的选择要突破“高(目标)、大(课题)、全(方位)”的思维定式,以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目的,选择针对性、时效性强的小课题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菊.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8):89-93

[2]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3):5―8

[3]周速.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J].电化教育研究,2007,(6):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