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明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8:42

现代文明教育篇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农民问题,即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把堆进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作为培训党员群众、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来落实。

1.建立高规格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党群副书记,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政府分管教育和农业的副市长任副组长,纪检、宣传、农办、财政、教育、广播电视、电信、计划、科技、科协、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定编为副科级机构,专门安排3名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日常事务。全市28个乡镇均明确党委书记为抓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群副书记、组织委员具体抓,配备了专职远教专干;各村、社区都明确了支部书记为抓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和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并选配了专职站点管理员。目前全市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左右统筹协调,上下齐抓共管”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领导体系。

2.建立高配合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投入体系。市委明确规定,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入除上级以奖资金外,全面纳入市乡两级财政预算;村级站点建设实行“村开支为零”政策。对无校村,采取“上级补助一点,市、乡两级财政安排一点,市级留存党费负担一点”的办法筹集建设资金;对有校村,由市教育部门承建,统一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安排。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线路接入由广电、电信部门免费负责网络传输。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860多万元用于农村现代远程教育。

3.建立高标准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建管体系。我们围绕“郴州领先,全省一流”的目标,高标准推进站点建设,要求扩展型示范站点全部按“八有”标准建设,即有彩电、有VCD或DVD、有音响、有投影仪、有电脑、有卫星接收系统、有打印机、有空调;基本型站点除投影仪外,全部按“七有”标准建设。同时,建立了严格的站点管理制度,将站点所有设备都纳入了国有资产管理,由市委远教办配合郴州市托管,各乡镇党委负责监管,站点所在党组织具体管理;并按照这一管理机制要求,对各站点建立了设备管理台帐,选配了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站点管理员,健全了设备管理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二、学用结合,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农村“产业工程”来抓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根本就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我市始终坚持“抓培训,兴产业”的思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丰富的教学资源、快捷的信息手段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

1.以农村远程教育站点为平台,组织产业知识培训。市委远教办根据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结合我市实际,在制定各类教学计划的同时,突出将中央远程教育网、流媒体中的产业信息、实用技术下载,编成《产业知识学用指南》下发到各基层站点,指导各站点的产业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如白廊乡白廊村利用湖面网箱养殖“罗非鱼”、“叉尾肥鱼”,从引进、成功到发展,都是得益于下载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三、辐射带动,把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当作“固基工程”来抓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体现。我们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以远程教育为载体,有力地促进农村各项基层基础工作上台阶。

现代文明教育篇2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53-02

一提到说明文,学生就会想到这种文体语言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等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往往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一种枯燥无味之感,致使说明文课堂教学毫无趣味,达不到实际的教学效果。解决说明文课堂教学存在的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在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提到现代教育技术,农村教师往往脑海里就会想到投影仪、白板、电脑等教学工具,现在我们把这些统称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就是信息容量大、传输快、清晰度高、可视性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对改善说明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益,有着巨大的作用。

第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弥补老师在说明文教学技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记得1996年笔者所在学校举办语文组青年教师基本功预赛,当时指定好所有参赛的语文老师上一堂题目为《松鼠》的说明文课。笔者当时就动了一些脑筋,准备画一张松鼠的画进行课堂教学,可是画来画去,画的不像松鼠,老鼠倒有点像,心里很郁闷。以前读书年代,美术课基本没上过,哪里会画,只好请班上一个会画画的学生帮忙。现在使用多媒体就弥补了这个不足,笔者在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说明文时,就制作了一个课件,上面配有鲜艳的红花图片,并配有《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曲。如果是在以前,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由此可见,多媒体真的能弥补老师教学技能上存在的不足。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作为一名教师,你不可能样样都擅长,当我们进行说明文课堂教学时,你不会唱歌、不会画画不要紧,只要你会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它就会挺身而出帮助我们语文老师,实现课堂教学上的一个又一个突破,创造课堂教学的辉煌。

第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营造出愉快的课堂氛围,让老师轻松地教,学生开心地学。传统的说明文教学仅仅用粉笔板书教学要点,再加上说明文内容不如小说情节生动,没有散文的语言优美,这就决定了传统的说明文教学必然枯燥无味,学生越听越昏昏然。如果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说明文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道理简单化,学生便会感觉趣味无穷。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说明文课堂,能让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说明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缩短他们的疲劳时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刚参加工作不久时,曾上过一堂《宇宙里有些什么》的说明文教学课,由于地处农村的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有限,他们对这篇说明文中涉及到的恒星、行星、星云等知识非常陌生。当时笔者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课上感觉学生的学习少了一种激情,学生就好像炎炎烈日中被暴晒的柳树一样有气无力,以致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大打折扣。自从有了电子白板之后,再次上这堂说明文课,笔者通过多媒体视频播放的展示功能和动画演示功能,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声音和图像资料,强化学生感知教材的亲切感,弥补学生形象思维的不足和知识的缺陷。课上学生如同步入太空一般,去领略宇宙中的神奇和美丽。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让笔者深深体会到说明文课堂教学引进现代信息技术的重大意义,它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让学生爱上了语文,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真正提高了说明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真正打造“学的课堂”模式,使高效课堂不再是一句空话。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在二甲中学举办的语文特级教师论坛活动,活动中听了好几位专家的课,如黄厚江上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凌宗伟上的《听听那冷雨》等。笔者发现各位专家没有一人开设说明文文体的课,几位专家都没有使用电子白板,但上出了很高的水准。笔者当时就想倘若上说明文的话怎么办,如何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笔者认为如果能使用多媒体教学说明文,就一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的效果。笔者所在的农村初中,作为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都有喜欢直观形象的心理。为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构造“学的课堂”模式,在教学《凡尔赛宫》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在网上自己搜索有关凡尔赛宫的资料。很多学生都找来了凡尔赛宫的精美图片,他们对所看到的景色赞叹不已。此时,笔者再顺水推舟,对学生说本课我们将随着作者一同到凡尔赛宫去游览一番,于是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由于一开始就使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激起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整堂课都积极主动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且受到了美的熏陶和锻炼。

由此可见,在说明文课堂教学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确实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在说明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所讲的知识要准确科学。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是一个人,如果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出现了错误,那么造成的后果就非常严重。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力求知识的准确性,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的知识性错误。

第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仅要符合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教师制作课件是为了辅助课堂教学,这就决定课件不仅要有形式,让课堂热热闹闹,更重要的是要有价值,有实际用途。如果在制作课件时,教师没有从教学内容出发,更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那么在说明文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学生会更糊涂。

第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注意和备课相结合。

现代文明教育篇3

世界的网络化,这是时代对于我们的巨大挑战。这个又一次起源于西方的科技革命,使得我们又一次面对西方文明发展的优势。我们不能忘记,在上一次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西方领先了东方。在那一次西方的挑战面前,我们中国人曾经历的失败,由此而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的痛苦,是决不能忘记的。这一次我们必须自觉地迎接挑战。在战胜这一次挑战中,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这是教育工作者不能不自觉思考的问题。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致力于教育与因特网联网的发展计划。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时代提出的挑战,正在致力于建设教育网与教育信息上网的工作。计算机网络当然是要有物质性的技术基础的,因此有关教育网络化的问题就不是仅仅在理论上的务虚就能解决的。但是,网络时代的科技发展与上一次即工业革命的科技发展的一个最大不同之处,就是上一次科技革命是以有形机械设备等巨大的生产规模为标志的,而这一次用阿尔温?托夫勒的话说,叫做“信息炼金术”。今天的主要资产,是所谓“无形资产”,即信息。由此可见,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恐怕也不仅仅是以有形计算机、光缆、人造卫星,甚至像电话线这样的物质设备,仅有这些东西,还不能成为真正信息意义上的网络。所以,网络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与网络时代相应的教育思想观念。笔者把这样一种教育思想观念以“教育新概念”名之。但这决不意味着笔者提出的是一套系统的教育新概念,作为一种初步的探讨,只能说这是提醒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必须思考与“网络时代”相应的“教育新概念”问题。

二、教育的新生产力基础已经形成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个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今天教育的生产力基础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新生产力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网络为主要标志。既然社会生产力已经有了新的发展,那么网络时代的教育观念必然会有很大的转变。

信息是生产力,并不是只在今天的这个时代才出现的,其实信息的生产力性质,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中也如此。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以语言文字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在工业文明时代以印刷技术为基础进行信息传播,这些信息传播方式,既不能把信息的巨大力量释放出来,也不能导致信息的大量生产。我们说当今世界已经出现了新的生产力要素,但这并非说世界已经是新的生产力占主导的世界。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生产力水平的文明,甚至有些地方还处在农业文明的水平上。当今的中国也是三种文明并存。但是,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想落伍于时代,我们就必须发展最高的文明。如果我们的教育不想落后于时代,我们就必须使我们的教育建立在最新生产力的基础上。“教育先行”,这个我们早已接受下来的观念,在网络时代的巨大变革面前,成为切实的要求。事实上我们今天的教育还是没有能够做到先行,但是在知识成为主要生产力要素的今天,没有“先行”的教育就难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笔者认为给我们今天现实教育以很大影响的,还是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认识到这一点,对中国当代出现的“应试教育”与历史上曾有过的“科举教育”有相似之处,就不会感到奇怪了。所谓“应试教育”,在笔者看来就是农业文明水平上的教育。继续维持这种教育是可怕的。我们提出的“素质教育”,或者说我们今天对于“素质教育”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大体上也还在工业文明的水平上。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在工业革命基础上的教育思想。这一具有积极进步意义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当然还应坚持,但是,如果我们确认“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在网络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素质教育”还应有更新的内涵。

三、确立网络时代的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现代化实质性内容

社会要实现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要靠教育现代化。这一观点已深入人心。我们也知道教育现代化既有硬件设施的现代化问题,也有软件条件现代化的问题。但是我们在追求现代化方面,现在做的比较多的,也比较重视的主要还是硬件工作。即便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所做到的就一定能说是现代化的吗?我们在实现硬件现代化方面,是否有深刻的工业革命时代思想的影响?就是说,一味地追求规模、豪华等等,这是否有工业革命时代教育思想的印记?看来教育现代化,主要的还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那么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究竟是什么呢?当然,教育思想这个概念是太宽泛了,它所涉及的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育的哲学理念到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列出许许多的“观”来。这里,笔者不准备对各种“观”作一一具体的探讨,这里只想提出教育方法论思想问题,也即是说,教育思想现代化,在当今的时代就是确立网络时代的教育方法论思想。这里面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思想方法论的问题。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建设起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并能让所有教师学会并能方便地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热起来,并非不可能。但是问题并不在手段问题、技术问题或工具问题,而在思想方法问题。我认为在教育思想方法论上,目前在教育界存在着两个主要的问题:

现代文明教育篇4

【关键词】现代文明现代教育教育的理念与层次人尽其才以人为本

ReflectiononmoderneducationUndertheBackgroundofFinancialCrisisintheworldCurrently

Chenwendian

【abstract】alongwiththefrequentoutbreaksandquickspreadoffinancialcrisisintheworld,morereflectionsshowedonthemodernmodelofeconomicdevelopment,simultaneously,weoughttoreflectthethoughtandmodeofmoderneducation.moderneducationisnotonlytheoutcomeofthemoderneconomy,alsoisanimportantpartoftheprocessinmodernization,so,moderneducationmustbebasicallygearedtothedevelopingrequirementinmoderneconomy.theissueshowintensivelyinthetraditionalmoderneducationarelaggingbehindofthethoughtofmoderneducation,out-of-dateandnotenoughofthespecialtysetup.theoutstandingappearanceiscrisisinthediplomaoremploymen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moderncivilization,therelationofeconomyandeducationhasprimaryedsignificantchange.theprimaryexpressionisthatthefunctionofeducationisgrowingpowerofessential,perspectivenessandguiding.Forthisreason,thetraditionalanaclisisthoughteducationwouldbeamendedinmoderneducation,andtobreedthethoughteducationwithguidingbasicopennessspiritual.then,throughtherelationshipofinteractiveandmutualguidingbetweeneconomyandeducation,tobreedthemutualbringing-upbetweeneconomyandeducation.thereshouldbevarioustypesoflevelsofspecialtylayoutandsetup,andtoopenuptheintermediatenessdisciplinesandspecialtiesinmoderneducation,soastorealizescientificdevelopmentofputtingthepeopletothebestuse,makingadifferencewiththepeopleoriented,andpropeltheprogressofmodernizationandmoderncivilizationinhigher-level.

【Keywords】moderncivilizationmoderneducationthethoughtandlevelofeducationthepeopleoriented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和现代化征程的推进,现代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日渐完善起来。然而,频繁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启示我们:在深入反省现代文明的发展模式,反省现代化的理念的同时,也应认真省思现代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为什么在一个现代教育刚刚起步的国家就出现了“文凭贬值”和“就业危机”的严重问题?为什么人们一方面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又难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什么人们不是在主动受教育,而是在被动受教育?人们深深地陷入受教育是为了谋职,谋职是为了吃饭生存的魔圈之中。既然受教育不能解决谋职问题,我们为什么还付出那么高的代价被动地接受教育?所以,弃学厌学及不追求高学历的现象在当前似乎显得愈来愈严重。

一、传统现代化及传统现代教育内在的深层问题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接踵而至背景下,人们在反省现代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还应反省现代教育的理念与模式。随着世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创的现代文明和现代化的发展与深化,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甚至世界战争不断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墨西哥、阿根廷等南美国家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美国华尔街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新一轮的世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升级表现为超大型信贷公司的破产。银行等信贷公司不是不愿意周转资金,而是因为资金周转已经基本“停滞”,因而银行资金周转受阻。银行资产的漏洞表现为“资金缺口量超大,资金缺口时间超长”,而且已经到了公司本身,甚至市场已经“无法解决”的地步。如果政府不出面“救市”,只能是“死路一条”。

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复杂的,多层面的。首先,当代现代化模式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创的属于“传统型”的现代化。从时间上看,现代化作为现代文明的主导推进方式起始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从行动上看,新航路开辟、海外市场的开拓,说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创的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世界分化”的基础之上的。从经济产业上看,“产业革命”所开创的工业革命从源头上决定了整个现代化模式的主导产业及其单一性。从现代化的人文精神上看,主要表现为变革自然的机械自然观,以工具理性、自然科学为主导的科学主义,以进化论为底蕴的历史进步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根本价值取向的自由主义,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根本财产关系的自由市场机制。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已经表明了这种现代化模式的根本局现性及狭隘性。其次,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开创的现代化模式的狭隘性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单一性和主导产业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主导产业的单一性表现为支柱产业过于单一,如汽车产业、房地产产业。主导产业过于单一性的危害是消费群体空间狭小,市场潜力不足,市场资源稀缺,而且传统主导产业属于资源消耗型的产业,并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资源与环境所面临的危机已经显示了传统现代化模式的严重局限性。传统现代化是一种过于刚性的经济发展模式,缺乏大众性支持,缺乏再生产性支持,经济发展的循环性差以及带来的循环空间狭小,属于一种弱可持续经济模式,甚至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再次,当代世界经济结构具有严重而深刻的“二元性”。所谓当代世界经济的“二元性”是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之间的严重分化。其表现是发达国家拥有了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而其市场已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广大的非发达国家却仍然处于贫困状态,无力消费。它们是被发达国家边缘化了的地区。世界经济的“二元性”格局的危害在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受阻,发达国家的再发展问题已很难解决。造成世界经济“二元性”格局的主要原因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动的现代化模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创的“传统”现代化就是建立在“中心――边缘”、“殖民――被殖民”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民族利益狭隘性以及“二元化”的世界经济格局是“传统”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世界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之一。随着现代文明抽象体系的发展及高强度意义上风险的全球化,英国学者吉登斯说:“影响着千百万人生活机会的制度化风险环境也不断发展,风险意识本身作为风险,风险中的‘知识鸿沟’不可能被宗教或巫术知识转变为‘确定性’”。[1]所以,“西方的历史观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它的局限性就在于它是在神学谬误加人类学谬误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而这两种基本意识并不是属于其他知识体系,因此不能普遍地表达其他地方的经验。”[2]

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现代化理念的制约下,“传统”现代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传统”现代教育是在“传统”现代化理念及传统的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理念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传统的经济与教育的关系理念表现为:经济是社会所有一切问题的基础,教育应完全从属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现代教育既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本身又是“传统型”现代化的产物,因而是一种完全依附性的现代教育。二是,“传统”的现代教育由于严重的依附性,专业规划与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专业空间过于单薄,专业的持续性过短,热门专业太集中而且周期短,缺乏应有的战略眼光和长远规划,“应急性、应时性”强,灵活性差。三是,鉴于以上情况,教育的直接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而实际上却是在“生产”各式各样的“现代工具”。当经济发展模式出现了问题时,随之就出现了社会不需要这些经过多年花费高代价“生产”出来的“现代工具”。现代文明进程中经济与教育之间具有深层的联系。

二、现代文明的推进及现代经济与现代教育关系的新变化

“传统”现代化的理念与模式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已经说明:为什么在一个现代教育刚刚起步的国家,就业出现了“文凭贬值”和“就业危机”的严重问题?为什么人们一方面重视“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却又难以推动“素质教育”?为什么人们不是在主动受教育,而是在被动受教育?人们深深地陷入受教育是为了谋职,谋职是为了吃饭生存的魔圈之中。既然受教育不能解决谋职问题,我们为什么还付出那么高的代价被动地接受教育?于是就出现了“人才饱和”、“文凭危机”、“就业危机”等“不正常”现象。现代教育既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又是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因而,现代教育基本上依附于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代化标明的是,人的生存方式及生命再生产方式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所谓传统文明,是指人类历史的民族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封闭、保守、狭隘。当然,这是由于科学不发达,实践中介系统水平低造成的。现代文明作为人类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成就,本来就是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的深层转换。现代文明内涵着开放性、效率性、多元性与平等性等人文精神。作为现代文明精华的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从宏扬外在权威走向宏扬自身主体权威,从一元绝对论走向多元相对论,从本原论走向生存论,从存在论走向功能论,从因果必然论走向价值选择论等等”。[3]也就是说,现代文明的主导精神是:理性的科学的文化精神,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文化精神,法制性契约性的文化精神。[4]现代文明的根本支撑点是科学精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要立足现实,洞察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讲过:“教育一定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里,邓小平同志不单单在讲教育,我国的经济建设、现代化理念及模式都要做到“三个面向”。这里的“面向”不能理解为依附。面向现代化,这就要求变革现念,真正科学把握现代文明的主导人文精神。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加深,现代化的理念及建设模式逐渐明朗。在现代化模式问题上,我们应面向世界,在同世界经济大国、强国接轨的同时,应深察世界经济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具有的前景,认真反思世界重大经济问题。面向未来,是更为根本的面向。它意味着,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科学发展与可持续性发展。

把握世界现代化历程与中国国情是科学规划现代教育的基础。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强大的自立性。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扎实的经济根底。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经济大国,具有强大的经济自立能力。但是,我们应:①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中经济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三农”问题的解决,以农业现代化为根本为出路,以非农性产业为引导,逐步弥合“二元性”结构之间的界限。中国现代化建设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仍然在于农业现代化与“三农”问题的富有成效的解决。②更加自觉地面向未来,具有未来意识。只有可持续性、生态性的经济才是“未来型”的经济。因而,我们应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弹性,拓宽经济发展空间。以高技术为手段,以人文性与生态性发展为根本原则。③在国计民生中起支柱作用的主导产业要多样化,一定不能单一。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经济结构要灵活多样,主导产业要多样化。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结构与主导产业应富有基础性、人文性、引领性、生态性和高技术性的品质。

认清现代教育的新特性是修正教育理念的前提。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系统。尤其是现代文明,经济、教育等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更紧密,也更深层化。世界金融危机不但昭示了现代经济模式内在的问题,同时也折射出了现代教育存在的深层问题。目前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传统”现代化。以传统主导产业为基础支撑起来的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直接导致了现代教育的深层问题。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及深化,现代化的理念也正在逐渐变革,现代教育的基础性、渗透性、前瞻性与引领不断增强。因此,现代教育应修正传统的依附型教育理念,树立引领性、基础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通过经济与教育的互动互领,培育经济与教育的互养关系。

三、深刻领悟现代教育的新特性,合理规划我国现代教育。

现代文明经济与教育的互动互领,现代教育的基础性、渗透性、前瞻性与引领的不断增强,要求人们必须修正传统的依附型教育理念,树立引领性、基础性、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最高价值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发展。

首先,人们应深刻反思依附性现代教育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一是,依附型的现代教育受制于“传统”现代化与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过渡性”的现代教育。二是,恢复高考制度与改革开放初期,教育中存在严重的“应试”与“趋仕”现象。中国古典教育“重道”、“重德”。教育作为政治统治的有力手段,对技术教育的忽视。八十年代,高等院校教育出来的人才主要流向了政府机关的各级职能部门。九十年代,高等院校教育出来的人才基本流向各个层次学校。进入新世纪,由于经济模式与产业结构未能及时调整,由于高教专业设置的调整不力,或者“趋时”、“趋尚”调整措施,高等教育出现“饱和”、“滞后”,甚至“低迷”等现象。三是,传统观点认为,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因而,教育关注的是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这虽没有什么问题,但有严重的局限性。

其次,当代中国教育应有意识地自觉面向中国社会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趋向。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及现代化建设存在的典型问题是:各个层次均有高技术含量不高的现象,仍然十分严峻的“社会二元化”情况以及更显迫切的“三农”问题。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应倍加关注这些重大问题。探索具有超越“传统专业”的高技术,又实用的“中间性”趋向的专业。随着现代文明的深入发展与自觉发展,现代教育应该具有的调整原则:第一,专业设置应具有长远性、前瞻性、基础性、引领性和战略性。第二,专业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多层次性。第三,处理好现代文明深化时期的教育深化问题,处理“过渡性”经济发展时期的教育的“过渡性”问题,产业结构与产业水平要升级。

再次,现代教育是现代文明的基础中的基础,战略中的战略,不是附属性的工具。现代教育已构成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环节。教育不但具有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功能,还具有更为深层的全方位的功能。现代教育应基于“人尽其才”、“有所作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关注基础教育与应用教育的关系、现实性教育与开发性教育的关系、研究性教育与素质性教育的关系。

总之,在全球化时代,文明的冲突正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和平的重要因素,全球共治成为人类解决共同面对的一系列问题的必要途径,世界意识的形成及其同民族意识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尽快找到走出困境的新思维。“和谐世界”与“和谐教育”是中国人在时展的关键时期向全人类提出的新理念。通过和谐教育,促进人类世界意识和民族意识的协调发展,提高所有人参与国家治理和全球共治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全球化进程向良性方向发展,引导人们共同建构一个承认差异、多元互补、和谐共生的世界。[5]人才培育、人力资源、人尽其才、有所作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应有内涵,也是重中之重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中国经济与教育应该有自己的洞察力、适应力与转换力。中国是经济大国、教育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教育强国。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的影响力,有能力对现代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促进世界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实现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

参考文献

1[英]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109

2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2

3高清海.人就是“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65

现代文明教育篇5

【关键词】古代传统教育文化生态分析教育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漫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古代传统教育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的载体,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几千年教育史中,有着丰富的传统教育理论,表现在传统教育目的上,主要有“明伦”说、“成人”说、“入仕”说等。这些传统教育目的论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影响分不开,而与古代中国的文化传统更是密切相关。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和探索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不仅可以使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本质内涵,也增进我们对当代教育性质的探索与开掘。

古代教育及其文化生态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传递形式,能够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文化的生产尤其是文化的传播、增值有赖于教育这一重要途径,人类的科学与文化正是通过教育这一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和制度化特征的形式得以传承和发展。文化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文化状况、文化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效果;此外,文化的诸要素都从不同角度对教育产生影响,而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教育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的价值取向来体现的。

古代教育的文化生态。生态,源于生物学领域,是指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后来被广泛运用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人文过程,如果我们把文化称之为“人化”,教育则是“化人”过程,它是在文化生态这一有机体中发展的。

古代教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有一个形成发展环境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总是受到外部和内部双重影响,内部影响是先前的教育传统,外部影响则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因素。在外部影响中,对教育传统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教育是传递、选择、发现和创造文化的重要手段,教育离不开文化传统,在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换言说,教育是在一定的文化生态中形成、发展的,带有文化的时代特色。

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受到其特定的历史地理环境、政治经济结构的影响,促生了独特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具有持久性、多样性、凝重性和伦理型。中国文化生态由三个不可缺少的生态因子组成:文化精神的生长点和归宿;文化精神运作的内在机理;文化精神生长的根本意向。在中国文化的社会存在生态中,人们对情感予以了重视并导致了情感在文化价值中的绝对意义,情理成为中国文化生态的重要结构,血缘本位、情理机制培育了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入世意向。因此,血缘、情感、入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生态特征。

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分析

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构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原则等,是中国文化机制最核心的部分,而中国的文化机制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教育的内在机制。所以,研究中国古代教育,必须将其置于中国文化的整体框架之中,才能充分认识其规律和内涵。用文化的视角从其产生的文化生态入手审视古代传统教育,不仅可以更为准确而深刻地把握其传统生成、发展的文化背景、原因及趋势,也对当前我们实现传统教育现代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受中国文化精神生态的滋养最深,唯有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目的,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概有“明伦”说、“成人”说和“入仕”说等,而这些教育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在传统教育中的折射。

“明人伦”说的文化生态分析。“诗书教化,所以明人伦也。”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明人伦,即使人明了做人做事的道德标准之意。孟子认为,人伦有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目的就是使人懂得五伦、懂得那个时代做人做事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促使大家成为遵纪守“伦”的社会成员,促进社会的和谐。从古代传统教育的文化生态去分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和价值取向无疑受到中国文化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的深刻影响。

中国古代社会系统框架是以家族为中心的系统体系,所以,在本质上决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血统文化。以此为出发点形成了宗法专制的社会结构,而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正是理解教育传统中的教育目标的关钮。

因此,正是在这文化的影响下,教育传统的目标不是个体的自我、全面发展,不是自由、平等、民主与人权的追求,个体也不是为了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而有价值和意义,而是为了封建伦理纲常才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的培养更多体现在伦理道德培养上,集中在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大一统价值观念,强调群体价值,这也是与中国文化的宗法集体注意和伦理类型相契合的。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的伦理型文化环境中,传统教育中突出“明人伦”,则为顺理成章之事。

“成人”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成人”说,即立足于“人”的成长,是中国古代关于传统教育目的又一重要论述。百家争鸣时代,儒家以培养“君子”、“圣贤”为目标,道家以培养“真人”、“圣人”、“仙人”为弟子标准,佛家以培养“菩萨”、“佛”这样高境界的人为教育目标;”这些都共同揭示了当时传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品德高尚、有学问的人“士”和有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的“圣人“;宋代大儒朱熹更是把圣贤作为最终目的,认为凡人必须以圣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智者们所设计的母语教育,都以“君子”“贤人”“圣人”为培养目标。

古代母语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同样与古代传统教育的中国文化生态和文化精神相通的。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自然经济格局、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孕育了伦理类型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化系统中,伦理道德学说还渗透于其他文化形式中,如中国哲学是伦理型的,其核心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的文学也是以“善”为价值取向的,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即便是古代科技文化,也是先“正德”后“利用、厚生”。

作为中国文化子系统的古代教育,当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中国伦理型文化具有超越创化生命、超越自我的理想品性,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认为人可以而且只能通过存心养性的后天修养达到理想人格,如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肯定凡夫俗子也可以通过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而母语作为最普及而基础的教育,自然成为道德涵养和培养人格的途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教育传统中的目标设定在特定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也会引发人格修养上的平等与整个社会的不平等的冲突,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造成人的自我贬抑与约束,甚至在封建制度的压制下导致了教育传统的异化,良好的教育目标和理想的人格追求导致人的基本权利和价值的丧失,对于人的生命的提升变成了对于生命的戕害。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古代传统教育“成人”目标的设定和古代传统教育缺乏学科独立性而服务于伦理和政治,其所提倡的“成人”并不是今天所讲的全面发展,只是伦理道德意义上的单面人。

“入仕”说的文化生态分析。教育大家孔子认为母语教育的核心目的“入仕”,然后才能治人。他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孔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将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的教育大家;综观中国源远流长的整个中国古代社会,孔子的“入仕”思想统治阶级发挥到了极致,最典型的有比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这一思想最有力的佐证。几乎在整个中国古代,求学几乎是百姓们跻身上层社会的唯一通路,只有通过考试等途径他们才能获得一官半职。

“入仕”说对中国的古代传统教育有着长远而重大的影响:第一,促进了中国高考录取制度的雏形—科举制度的产生;第二,使读书能做官、走进上层社会,这一观点深入人心,使古代的读书人有共同的目标,形成共同的精神信念,利于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入仕”说的古代传统教育目的,从其文化生态上来看,这一意识形态的产生主要是由政治形态、经济形态以及文化形态三者结合融入的产物,满足了时代环境下人的追求功名利禄的个人需求以及以家族为核心的统治阶级为国家长治久安的精神统治需求;所以,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有十分现实性、世俗性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化的伦理特色使中国人和中国教育充满伦理道德色彩,中国文化的入世意向使中国人的世俗文化充满功利主义,加上中国文化的所具有的倾向现实政治色彩,教育入仕的目的得以张扬。而在科举考试等制度的推动下,古代传统教育的“入仕”目的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当然,从另外的角度去解读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入仕”目的,与积极进取、勇担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亦不无关系。因为在古代中国文化传统具有深沉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热心政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性,“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中国政治结构中,人们常常认为只有“入仕”为官,方能更好地实现人生报复,为民造福。“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即是如此。

通揽中国历史,我们也不难发现中国古代许多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通过读书“入仕“成就一番事业,造福一方百姓的。倾向现实政治和入世意向,涵养出古代传统教育中学用一致的作风,但对现实政治的过分依赖,使古代传统教育显示出浓重的功利色彩,甚至失去古代传统教育的独立性而沦为政治的工具。

关于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目的的探索,还有其他的诸如“为道”说、“化民成俗”说等,这些学说的产生带有强烈的政治、经济、文化烙印,是在中国古代文化浓重的伦理政治色彩笼罩下的独特产物。

关于当代传统教育性质问题的思考

伴随现代性弊端的日益暴露和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传统的合理内核得到了重新认识和评估。认识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既有矛盾、冲突、对立的一面,又有适应、协调和促进的一面。教育传统受各个时代、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传统影响,是在不断变革中形成、发展的,但教育传统又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凝固性,甚至落后于时代。教育现代化是优化旧的教育传统和创造新的教育传统的过程。

教育传统和教育现代化有着相区别的一面,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上,如:现代教育要求主动适应社会变革,教育观念是开放、动态的,强调多样性和个性化,具有超前意识,而教育传统则倾向于被动调节,教育观念是自我封闭和墨守陈规的,强调单一性、统一性和标准化,具有滞后性。但教育现代化也不是凭空想象和割裂传统的,教育传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和渊源,因此在当代实现教育现代化,其中重要的任务是实现教育传统的现代转化。

对于我们认识古代传统教育,借鉴古代传统教育理论,打开传统教育的新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古代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应赋予其什么样的社会功能,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

在二十世纪以前,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界定是模糊的甚至是依附的。单独设科的一百年来,中国传统教育者对古代传统教育的性质和功能进行过种种探索,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只存在唯一效能,即:它的唯一本质是作为语言交际训练的工具而存在;古代传统教育的本质决定了它的唯一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言语交流沟通能力,所以,他们认为古代传统教育是一种语言形式的教育。

第二类观点认为,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即:集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性和意识形态的人文性于一体;这一观点强调古代传统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这一派别历史上称为人文思想派。

第三类观点肯定第二类观点中古代传统教育具有双向功能,同时由略微有所区别,他们赞同“文以交际”的观点,且在交际中侧重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的交流,同时反对古代传统教育带有人文性的观点,倡导顺势而为对学生进行教育。正是由于对古代传统教育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庞杂而混淆,导致了令人忧虑的传统教育教学现状,因此,广大传统教育工作者提出“走出误区,探索革新之路”的建议,对传统教育教学“自身”进行再认识,重新确认传统教育的性质、任务,呼唤传统教育教学“个性”的回归。因此对中国传统教育本质的认识,我们要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其作为交际工具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其承载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一面,看到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总结

应该说,古代传统教育与我们人类的发展关系尤为密切,二者相互想成;首先,它的核心是语言,是人类用以沟通、交际的工具,生活中必不可少;其次,拥有了语言的人,又促进了人类的发展,是人类作为高级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的典型标志;所以,对古代的传统教育认知,我们应从客观的角度,对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这对创新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时代教育,意义深远。对古代传统教育目的进行文化分析和反思,目的是为了更为准确地把握当代教育的走向,促进传统教育现代化。在当代,古代传统教育扮演着很重要的社会功能角色,是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并指向是人的发展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

现代文明教育篇6

关键词:城乡“共谐”发展农村教育功能特征

城乡“共谐”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依托又保持各自优势的共生和谐关系。无疑,作为农村社会改革和发展重要推动力量的农村教育,其功能发挥应体现促进城乡“共谐”发展的内涵。

一、以人的发展为导向,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

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功能的“本”、“源”,是农村教育各种社会功能实现的前提。因此,农村教育功能在发挥过程中,必须立足于以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为导向,为农村社会全面健全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农村学生对象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奠基性。农村基础教育的对象是中小学生,他们是整个国家社会的未来,对其素质发展的要求并不能因“农村”而有所改变或降低,即农村教育在面对中小学生的教育教学时,其重心和任务与城市中小学生是一样的,即如何促进学生的基础性综合发展,而非“为农”或“离农”的功利选择,这是需要清醒的。农村“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性,是儿童进一步成长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而不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农村基础教育和城市基础教育中的农村和城市只是区域性的定语,绝不意味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模式”[1],无论农村教育包涵多少功能,其发挥都必须以受教育对象掌握的基础文化科学知识为前提,所以农村中小学教育要成为“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2],让中小学生具有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综合素质,而这一素质是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社会主体所必须具备的。

2.从农村社会成员发展看,农村教育功能具有持续性。时展到今天,“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农村社会成员没有理由落后于时代,而要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顺应时代的要求。由于学习化社会不仅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更要求每个人都有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品质,因此,农村教育要充分满足农村成员作为“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其生存、生活方面的综合素质,教会其懂得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最终使其能够“巧妙地适应”、“很好地生存”、“幸福地生活”,成为聪慧的、精神丰富的、对于各种生活有所准备的社会主体。当然,农村社会成员终身学习能力是一个内隐的集态度、方法、精神等为核心的个体素质要求,然其外延价值却可作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毋庸讳言,缺乏受教育机会、生活贫困和处境不利的人群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农村地区,农村教育顾及这些人群的发展,培养其对生活处境的反思意识与能力,有利于他们对受教育权利的争取、诉求,从而有助于以人的“启蒙”、“自觉”逐渐推动社会、教育民主与公平的进程。因此,农村教育功能的基础性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既可培养农村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能力,又可推动诸如包括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民主、正义的发展[3]。

二、以自然人文为资源,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

虽然农村和城市不是区别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依据,教育在性质和类型上不分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之别,但不能否认的是农村教育有不同于城市教育的发展特征。原因在于:其一,城乡“二元”发展是社会现实,且不可能短期内消失,在没有实现“城乡一体化”之前,农村教育依然处于发展中的“弱势地位”,在条件、资源等方面“有异于”城市教育而得寻求“自我特色”立足。其二,教育具有文化性格,农村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塑造了农村教育,使其形成了区别于城市教育的自身特点[4],不宜于以同一基准和尺度要求或评价它们二者[5]。因此,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考虑其功能的“乡土性”,那么这一乡土性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体现在农村教育的双重文化环境上。农村教育处于农村政治、经济、自然环境构成的文化之中,农村的文化传统天然地与农村教育联系在一起;同时农村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公民,主流的文化价值必然要在农村教育中得以反映。为此,农村教育需围绕农村成员的全部生活经验、基础、条件、前景加以构建和实践,既保证农村教育的国家主流文化特性,又积极寻求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文化、生活的联系,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将农村优良文化传统融合于农村现代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还体现在农村教育内容应积极吸收乡土文化知识。农村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维持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农村优美、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农村贵生重和、淳朴忠厚、勤劳耐苦等是现代社会需要进一步发扬的珍贵文化因素,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质。此外,农村有其不同于城市的许多生活方式和乡土人情,存在由建筑、服饰、饮食、人生礼俗、音乐舞蹈等组成的独特“文化心理场”,农村教育必须让自己的下一代继承和发扬这些民族文化传统,在教育内容中加入这些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资源,使农村学生不忘乡土,在活态的农村文化濡染中延续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3.农村教育功能的乡土性应体现在农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特色的构建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应局限于学习与借鉴城市教育和别国的农村教育理论实践,而应注重农村教育本土理论与实践构建和创新。如我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改造,接着是五十年代的扫盲运动,继而到八十年代的综合改革和二十世纪末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再到近年来的农村教育税费改革、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已经积累了极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注重这些经验的多元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搞“一刀切”,因时因地探索适宜的创新发展模式,建立本土化改革经验基础上的我国特色农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三、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发挥农村教育功能的“引领性”

教育规律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们只能认识它、利用它促进教育的发展,不能违背它、破坏它。农村教育虽然有着“向城”的“指示性”和“为农”的“乡土性”,但农村教育不能因其功能的“功利性”而在发展中丢弃教育的规律性。农村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具有奠基性的特点,其功能发挥的周期性长,应以人的整体生命发展为原则,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创新能力,依靠自身进行生命品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农村教育在遵循教育规律,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农村教育对教育规律的遵循,就意味着农村教育功能的超时代,农村教育得承担起促进农村社会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现代化的重任。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看,社会的演进依次经历了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再到后工业文明的历时性过程,但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并不完全处于社会演进中的某一文明阶段,而是表现出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交互作用、共时推进的特征。可以说,包括农村社会在内的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实质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对抗、融合过程,这一过程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发展并不能“守旧”于农业文明的满足,而应在“农业文明”的基础上不断向“现代工业文明”靠拢,在二者的对抗与冲突中不断走向“城市化”。所以,农村教育既要开发智力资源,培养建设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又要开发物质资源,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当然,农村教育不能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只能以综合的社会效益为准则,为创建高度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6]。

2.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趋势。农村教育要将城乡“共谐”发展作为目标,通过将城市文化价值观念和农村原有传统文化相融合,积极吸收和接纳外来的城市文化优势,并实现与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实现。而以往认为农村教育要面向农村的观点是一种僵化发展思维,弃农村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时代性于不顾,它必将导致农村社会发展的狭隘性,因为这种发展观认为农村只有完全实现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以后,农村教育才有可能对农村进行现代化改造,如照此逻辑发展,农村永远只能落后于城市或时代文明的发展中。为此,农村教育在促进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绝非“城市取向”和“农村取向”的相继发生,其价值定位不应摇摆于“农村”和“城市”之间,而应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改革方向,逐渐缩小城乡差距,并最终实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城乡共谐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和趋势,农村教育在这一趋势中要以人的发展为导向、以教育规律为准则,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人文资源,发挥出对农村社会的“基础性、现代性、乡土性”价值,实现农村社会成员物质生活的充裕兼精神生命的“富足”,促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鲍传友.论现代视域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

[2]白中军.农村教育该“姓”什么?――关于农村教育“本体”功能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2(12).

[3]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4]李少元.农村教育论[m].南京:江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7.

[5]刘世民.错位与抉择―论农村学校教育的主导功能和路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3-23.

现代文明教育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关系

0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具有极其紧密的关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使人们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与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起崇高的理想,进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进行相关的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定义

1.1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与道德规范对社会群体所产生的具有深远意义的影响,进而也影响了社会群体的实践活动。总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政治方向、思想理论、道德规范、审美情趣以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具有教育性的实践活动,它以“人”为教育对象,不但要求人们具有符合社会发展的政治素养,也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具体来说,我国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体系,它的理论根据包括:客观唯物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发展与矛盾的观点以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要求等等。

1.2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指的是人类精神生活上的一种状态,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主要目标。具体来说,一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与社会的物质文明水平相适应。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的内容:科学、教育、卫生、文化以及体育等相关的事业。

2思想政治教育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由以上定义可见,精神文明的建设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因此,我们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对我国精神文明目标的实现具有服务的作用。换句话说,提升我国的精神文明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的发展目标。

2.1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当代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思想政治建设与科学文化建设。而科学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人们思想道德与理论素养的提高,即科学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的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割裂的。再者,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渗透着对科学文化的教育。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

2.2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必须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指导下才能得到具体的展开。即当前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要树立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完善人们的政治素养、法制观念与道德规范,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最终实现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指导下,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科学文化教育,最终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2.3提升精神文明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目标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复杂了,拜金主义、腐败现象、堕落思想随之而来,给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带来很严峻的挑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深层次的发展目标其实是解决人们生活中的“思想”问题,即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为人们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人生观以及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价值观,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当代社会群体提供崇高的精神支撑。因此,良好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需要用先进的思想政治体系与崇高的思想道德境界来对人们进行灌输,增强人们日常活动的自律性和自知性,最终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目标。

2.4怎样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①从方式来讲,要实行疏导和灌输并重,尤其要强调疏导方式的应用。即要遵循人们思想发展的规律,循循善诱,通过各种引导与启发的教育,来扫除人们的思想障碍,使思想政治的教育对象能在情感感化、心灵震撼中体会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最终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层次。

②从方法来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人”的基础上,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精神文明的关键。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思想觉悟以及实践能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③从手段来说,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氛围。由于当前人们生活环境的复杂性以及人们思想层次的多样性,因此,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使用多形式、多载体的多样化体系,营造一个寓教于乐、易于人们接受的良好氛围,以此来达到促进当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

3结论

由以上可以看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当代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切实做好相关的工作,进而推进精神文明的提升,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

现代文明教育篇8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教育理论;经济价值;精神价值;实现观

邓小平教育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邓小平理论宝库的重要内容,它深刻地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确定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教师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精辟地论述了教育的性质、方向、培养目标、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实践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邓小平教育价值论

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于整个教育活动起着深刻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影响着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教育价值是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哲学观为基础,主要包括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两个方面。邓小平同志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作了全面的论述,提出了自己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价值观。

1.就教育的经济价值而言,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同志认为,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走”的目标,首先应从科技和教育着手。他曾说:“我国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上的。”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教育搞上去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就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重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认为:“人才的不断涌现,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他经常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没有希望。”他把我国经济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发展科教上,他深信:“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在邓小平看来,发展教育和科学,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的人才资源优势,关系到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

邓小平同志充分认识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程。我们是在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教育不够发达、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国家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今日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和人才越来越成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重要资源。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民族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

2.就教育的精神价值来说,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主要内容

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主要内容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知识和人才。知识的传播、人才的培养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实现。邓小平同志认为,培养“四有”新人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他站在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根本上还是要发展经济、发展教育和完备法制。他教育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要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既是对社会的统一要求,又是对学校培养目标的明确规定。邓小平同志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指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党内风气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他重申:“抓党风、抓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也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他认为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必须从教育入手。他科学地把进行法制教育、加强法制观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突破口,指出:“我们的重点是端正党风,但从全局来说是加强法制。”“法制观念与人的文化素质有关……所以,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思想道德建设归根到底是培养和形成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也就是树立高尚的思想和信念,这必须以提高文化水平为基本条件。由于学校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人的活动,它在人的思想品德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邓小平同志要求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共同理想以及民族的凝聚力,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新世纪发展伟大目标的最宝贵的精神力量和社会资源,而教育对于形成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我们的爱国主义传统、民族团结的传统、历史文化传统、革命传统和时代精神要靠教育来传播、弘扬、光大。教育在提高新一代和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在培养全社会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尤其是在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重视并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

精神文明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它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只有教育事业的发展,各级各类学校质量的提高,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种合格人才,才能加强和壮大建设者队伍,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1985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来。“中央提出要以极大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责任。”邓小平同志以战略家的眼光,把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

二、邓小平教育实现论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就必须从多方面加以落实。邓小平同志就教育问题提出了多种实现途径。

1.要求全社会都来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要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并从根本上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很难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现实与需求的矛盾,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人民教育人民办。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身体力行,曾自告奋勇管科教,要当科教的“后勤部长”,他指出:“抓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各行各业都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这里他特别强调各级领导要把教育作为大事来抓,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他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要求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适时提出了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实行多种形式办学,使教育真正成为全社会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全社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就一定会促进教育事业的篷勃发展。

2.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大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谈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能上得去?”他主张:“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同时还针对当时普遍存在的轻视知识分子、轻视脑力劳动的现象指出:“不论是脑力劳动、体力劳动,都是劳动……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1977年8月,在科技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邓小平同志又说:“要特别注意调动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要强调尊重教师。我国科学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的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我们要把从事教育工作的与从事科研工作的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使他们受到同样的尊重,同样的重视。”他反复重申:“无论从事科研工作的,还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都是劳动者……科研工作、教育工作都是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也劳动。”他动情地说:“要珍视劳动、珍视人才……人才难得呀!他深知,人力资源是关系国家、民族兴衰成败的第一战略资源,他坚信:“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在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是现代化进程中培养合格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关键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所以“我们要提高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不但学生应尊重教师,整个社会都应该尊重教师。”他要求:“对于在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该给以表扬和奖励。”在政治方面,要求“在优秀教师中发展党员”;在业务上,“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训师资”。对于“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定为特级教师。”在经济上,“要研究教师首先是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制度”,“我们无论怎么困难,也要提高教师的待遇。”“这个问题无论如何要解决。”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以敏锐的目光认识到教师是振兴教育的希望。要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就必须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偏低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否则,不但影响教育改革和发展,还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大局。正是在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教师的生活条件才得到了改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也才蔚然成风。新时期教育事业的每一项成绩,无不包含着邓小平同志无微不至的关怀,无不浸透着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知识、人才、教育寄予的无限希望和心血。

3.增加教育投资,确保教育事业优先发展

教育投入不足一直是长期困扰和严重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鉴于此,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投资也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内容。”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和全国人民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教育问题。“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4.提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的培养目标,最终是要为社会培养分工不同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或者说每一个在校的受教育者迟早要服务于社会,从事生产性或服务性劳动。虽然今天从事服务性劳动的人数比例在提高,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邓小平同志站在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来认识和阐述教、劳结合的问题。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他认为,第一,现代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要求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出好人才,快出人才,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方法不断有新的改革和发展,要求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正在迎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一定要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现代科技发展的要求,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邓小平同志对青年寄予厚望:“科学的未来属于青年,青年一代的成长,正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第二,学用结合。就是要求文化课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学校专业学习与社会就业相结合,生产劳动与科学实验相结合。第三,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现代文明教育篇9

关键词:国学复兴;文化复兴;国学教育;大学;担纲者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

收稿日期:2013-04-16

作者简介:向春(1965-),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研究生,《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编辑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国学是国本,国学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福祉。国学与教育密切关联,要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培养具有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应加强国学教育,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一、国学复兴是文化复兴

所谓国学,相对西学而言,是中国学术、中国学问的简称。正如蔡尚思先生所说:“国是一国,学是学术,国学便是一国的学术。其在中国,就叫做中国的学术”[1]。综合起来,国学涵盖古今,包罗广阔,从时间上看,纵贯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与文物;从空间上看,涵盖神州大地的人文和生活经验;从内容上看,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出的杰出智慧和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等思想文化形态,渗透在中国人的心灵积习和人伦日用之中。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复兴国学需要返本开新,开放包容,多元交融,促进国学现代转型。

⒈返本开新

首先需要明确,复兴不等于复古。复兴国学,不是对传统的简单回归,也不是一切“尊古法制”,更不是复辟封建思想。复兴国学,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返本开新。返本,是回到源头,传承和弘扬国学的精髓和根基,坚守中国文明中流砥柱的性质;开新,是拓展创新,对现代中国及人类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有系统的理解,更新国学的精髓,让中华文化走向全面复兴,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⒉开放包容

鲜活的文明总是生机勃勃地不断生长,丰厚的民族文化根基是其坚实的依托,多元文化交融是其旺盛的生长点。国学复兴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开放的姿态,广阔的视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复兴国学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包容不同的文化。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在闭关自守、固步自封中得到良性发展,而是需要吸取其它民族文化的养分。同时,复兴国学也不仅是少数人的事情,更不只是理论界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化为国民的行动。

⒊现代转型

复兴国学需要对内创造宽松的文化环境,对外实行文化开放,促进国学生长发展,进行现代转型,以现代全球视野创建现代国学。复兴国学既需要与当代市场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科学技术进步等结合起来,也需要与全球文明对话,与世界多元文化交流对话,包括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进行宗教文明对话。也就是说,复兴国学需要有一种对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增强其广泛的适应性,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增强其新陈代谢的充沛活力,在全面参与中国现代化和现代文化建设中不断释放其积极的正能量。

⒋文明进步

国学具有普适价值、普适意义,能够促进人类文明进步。面对中国的崛起,西方有人发出“中国”,其实是完全错误的。恰恰相反,作为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曾深刻影响和推进了世界文明进程。作为一个拥有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大国的文化复兴,将极大推进世界文明和人类文明进步,将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甘阳教授曾指出:我们要“达到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自觉地认识中国文明在当代世界中举足轻重的地位,自觉地去认识中国的崛起并不仅仅是中国文明史的事件,而且是世界文明史的事件”[2]。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从比较文明的角度探讨了中华文明的优秀之处,他认为: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文化具有世界主义精神,它比西方文化更能引导世界[3]。“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4]。

总之,复兴国学,海纳百川,吐故纳新,不断生长。国学兴盛,是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活力,是一种“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繁荣,是一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之康健。复兴国学,不仅使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更将为人类文明进步带来福祉。

二、中国大学应根植于中国文明深处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中国人。他们的根在中国,对身为中国人具有自信,对中国文化具有自觉自信,担负起中华文化复兴的责任,并在世界多元文化交融中培养国际竞争能力,并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贡献。这就决定了要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国文明教育。反之,缺少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底气不足,很难培养自信的中国人。

“教育根植于历史,体现为民族”[5]。一个民族的教育,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凝聚一个民族的观念、理想、信念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环顾全球,民族文化教育一直是世界各国和地区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美国教育一直十分强调西方文化和西方核心价值教育。在美国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通识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选修课,其精髓在于在核心课程中让学生接受高度强化的西方古典和经典教育。再如台湾地区,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消除日据时代(1895-1945)皇民教育的影响,台湾地区从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上不遗余力地大力恢复和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让所有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化、中国文明的基本经典。这对一代代人的文化素质、文化认同、心灵积习、道德水平产生了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可惜的是,我们当代的教育,无论从制度还是从内容上都存在着与传统文化的断裂,传统文化教育相当不足。近代以降,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十分强调西学,却过于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废科举、兴学堂”的过程中,建立了近现代学校制度(学制)。清末所颁布的两种国家学制(即1902年的《壬寅学制》和1904年的《癸卯学制》),规定各级各类学堂开设西学课程,此外还规定了读经课程,即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但是,后来民国时期所颁布的学制(1912-1913的《壬子癸丑学制》)取消了读经课以及忠君尊孔的内容,也就砍掉了中国古典文明教育的内容,将“孩子和水一起泼出去”。“”以后,进一步打倒“孔家店”,反孔,反传统文化。“”期间,更是“革文化的命”,反传统、反文化登峰造极。

在这种持续的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典文明教育一直没被放在重要地位,乃至从制度上、从根本上造成了几代人的文化欠缺,今天的中国人普遍感到文化功底不足,文化底气不足。

杜祖贻教授对中国人缺乏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状况不无担忧,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十三亿人口的庞大人口自投于西方传统文化的门下,作为追随者、臣服者,而自绝于其固有的历史和民族传统,自弃其文化和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又有什么好处?……此情形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两代之后,中华固有文化势将消亡”[6]。杜教授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宗文明没有信心,甚至持消极否定的态度、错误的认识、错误的做法,长此以往,它将极大地影响中国文化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国人很难建立起文化身份认同,文化无根,人失灵魂。

进入21世纪,中国正在大国崛起,复兴国学,呼声四起。国学需要普及,还需要提高;需要情感认同,还需要理性建设;需要民间的推广,还需要正规教育的培植。正如郭齐勇教授所说:“国学教育是有神圣性的,虽然可以用寓教育于乐的方式,但是国民需要通过庄严地学习,理解自己的文化精神传统”[7]。要传承和弘扬国学,离不开正规的教育,教育是复兴国学一个非常有益而重要的途径。因此,应当让国学大步走进教育,让国学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让教育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自信自觉的中国人。如此,才能构筑强大的文化根基,支撑民族的强盛。

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文化传承,不是博物馆的文物摆设,而是要一代代传下去;不同于运动员的交接接力棒,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含对文化的保存、研究、整理、理解、解释、批判、选择、应用、创造、创新等等。中小学教育机构,也承担文化传承的作用,但它主要是传承人类千百年来积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高深学问和高级技能的传承则需要大学来担当。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承担着文化批判和文化创新的任务。大学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创新中起引领作用,它需要批判不良现象,引导社会健康发展,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校正力量和引领力量,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站。

20世纪30年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大学建校20周年纪念之际提出了“中国大学要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他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提出,中国学术自成系统,“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大学应为中国学术之独立和复兴而尽职尽责,虽然清华大学为全国所最属望,职责更重,但“全国大学皆有责焉”[8]。在陈寅恪看来,中国学术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资源,事关民族精神生死,大学应肩负振兴中国学术的责任,让民族精神的生命充满生机。

与此相承,杨叔子院士也鲜明指出,民族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丢失了民族文化,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的特性,就是丢失了这个民族。他说:“一个国家的强弱兴衰取决于综合国力,而其中的关键又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显然主要取决于对民族人文文化的认同。丧失人文文化,必定异化,不打自垮”[9]。涂又光先生亦十分强调民族文化教育,他认为,文化与民族生死相依,随着文化的消亡,就是民族的消亡;欲亡其民族,必先亡其文化。中国的大学应重视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人文,办成中国文明特色。他说:“忽视中国人文,也就没有中国文明底特色,而没有中国文明特色的大学,只算是‘在’中国的大学(auniversityinChina),不算是中国‘底’大学(auniversityofChina)。换言之,只算是办美国大学底分校,不算是办中国底大学”[10]。

总之,复兴国学和教育密切相联。现代教育需要培养对中国文化自觉自信的中国人。大学在文化传承和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国大学的文化之根,应该深深地、牢牢地、坚定地根植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

三、国学复兴与教育改革

⒈从战略高度看待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定要重视中华民族之所以“立”的根本、国本。传承是根,创新是魂。对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会带来民族的富强兴盛,同样将会为人类文明带来福祉。如此,才能深刻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为国学教育指明方向。

⒉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

我们的教育需要培养作为中国人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价值,需要扎扎实实从制度和内容上加强国学教育。现代学生不必像古人那样对中国传统经典倒背如流,但对国学基本经典,如《道德经》、《论语》、《中庸》、《大学》等应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中国文学、历史、哲学等应有基本的认知。国学教育是生命教育,政治教育不能取代国学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育内容上要加大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切切实实让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教室。对于大学生而言,“补课”与“升级”并重,一方面对于中小学的欠缺进行“补课”;另一方面进行“升级”,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创新传统文化的价值。

⒊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一定要如杨叔子院士提倡的“背靠五千年,坚持三个面向”。五千年的文明,是我们立足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需要有中外融通的视野,加强中西文化比较与融会教育,一方面夯实自己对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扩大视野,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吸收和借鉴全人类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之中,寻求人类普适的价值观,促进人类的文明进步。为此,大学需要在中国文化基本经典教育的基础上,开设“西方文化”、“西方文明基本经典”、“西方哲学”、“西方文史哲通论”“西方宗教文化”、“未来学”等课程,并进行中西文明比较研究。这方面需要大学通过通识教育开设形式多样的选修课。

⒋努力培养现代国学专门人才

复兴国学不能缺少国学专门人才的培养,花大力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现代国学专门人才队伍。要尊重国学内在的学术逻辑和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学术有着不同于西方学术的研究视域、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它注重有机性和整体性,强调内在的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一体性,强调人文关怀,知行合一,身体力行。近些年来,有些高校创办了“文史哲班”等各种精英教育模式,就是考虑中国学术内在的有机整体性特色。这方面,今后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采取积极措施,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并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现代社会实践。

⒌注重培育人格,陶铸精神

国学教育不仅指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育人格,陶冶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厚的智慧,深刻的哲理,洋溢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交融生长发展的创新精神等。这种智慧和精神,哺育的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哺育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国学还蕴含着人类的普适价值,弘扬着人类所需要的仁义礼智信的良好美德,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谐观等。国学所蕴涵的智慧和精神品格是我们要进行国学教育的意义所在。特别是现代社会,人类拥有的高科技力量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如何善用科技的力量,为造福人类服务,需要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与“和谐”的精髓。在进行国学教育时,需要注重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育,强调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和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⒍加强教师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

国学教育的效果与教师的国学修养密切相关。当然,大学教师首先需要在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但是也需要对民族科学文化复兴有责任感。“高校教师……必须要对民族的复兴有高度责任感和为追求真理的奉献精神,这样我国的科学文化才能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11]。但是勿庸讳言,现在不少教师在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和中西文化融会上存在一定的欠缺。这种欠缺,使得他们不容易将学生引向一个开阔的视野,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甚至一些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还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和偏见,给学生灌输一些片面的、矮化中国文化的看法。因此,需要加强教师教育和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国学修养和对国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丰厚基础、宝贵资源和动力源泉。复兴国学,重振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蓬勃的生命力。因此,国学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应成为国学复兴的担纲者,正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蔡尚思.中国学术大纲[m].上海:上海启智书局,1931:5.

[2]甘阳.大学之道与文化自觉[J].教育,2008(5):46-47.

[3]池田大作,汤因比.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289.

[4]田广清.和谐论[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40.

[5]肖海涛.中国高等教育学制改革[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9.

[6]杜祖贻.儒家学说的文教力量[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12.

[7]郭齐勇.民间儒学的新开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29-35.

[8]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J].国立清华大学20周年纪念刊,1931(5).

[9]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J].教育研究,2002(11):12-16.

现代文明教育篇10

关键词:教育;主体观;社会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3-0108-04

一、农业文明与“奴化”教育主体观

“奴化”教育主体观是农业时代的产物。人类第一个文明时代是农业文明。进入农业文明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犁的发明,最早的犁是公元前3500年出现的,距今5000多年,它由一种原始双刃三角形石器发展起来的,被称作“石犁”。随后,人类又先后发明了铜犁、铁犁、直辕犁、曲辕犁。犁的发明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重大突破,它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大规模的农业种植成为可能。犁的出现以及其他生产工具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第一次分工,人类自此告别了以狩猎为生、居无定所的时代,转而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文明属于人类文明的低级形式,小农经济是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形式,它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这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是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几千年的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在此经济基础之上,人类建立了与农业文明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农业社会的鲜明特征是社会的高度确定性和稳定性,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及其自身利益,必须把农民稳定在土地上。《论语·学而》中提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使民以时”这句话集中反映了古人对农业生产规律的认识,更体现了社会稳定对农业社会的重要性。农业社会的社会关系突出体现在人对人的高度依赖、人对土地的高度依附。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中,还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统治阶级借此来维系社会的上下有序、等级森严,并最终发展为以“三纲五常”为基本规范的道德伦理。古代中国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不断进行自我调节(王朝更替)的系统,知识的更新速度缓慢,传播范围、途径、手段和速度同样受到局限,在“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等保守思想的控制下,靠它自身的力量已经很难打破这个统治系统。

在农业文明时期,教育表现出高度的依附性,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知识传承和生民教化。农业时代的教育主体观在本质上是“奴化”教育主体观,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礼教下的驯奴,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孔子在《为政》里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用行政命令来诱导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是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而不知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来教育百姓,以礼教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但有廉耻,而且人心归服。这段话说明孔子认识到教育不但和政治、法律一样,是一种重要的统治手段,而且还能起到政治、法律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因为教育可以感化人们,征服人心,既能使百姓守规矩,又能使百姓形成“羞耻之心”,即形成“道德信念”的力量,这样就可以使社会安定发展下去。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礼”和“德治”思想,强调“礼治”。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礼治”的重要手段,能起到“固国齐民”的社会作用。他说:“不教诲,不调一,则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教诲之,调一之,则兵劲城固,敌国不能婴也。”(《荀子·强国》)意思是若不抓教育工作,不用礼的思想教育人民,则退不可以守,进不可以战,国家就要灭亡;若抓紧教育工作,用礼的教育思想统一人民的意志,则国家强盛,敌国不敢侵犯了。可见他也是强调教育对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的重大作用。中国古代对人的评价,从根本上讲一直是道德评价,执行道德“一票否决”。这种思想时至今天还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教育上我们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选材上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充分体现了那个时期的人们对教育和知识的价值取向,它引领着一代代寒窗学子为了金榜题名不惜皓首穷经,甚至出现像“范进中举”这样的科举悲剧。在农业化时代的教育体制中,教师始终掌握着课堂话语的权力,学生始终是被教化的对象和知识的接受器,处在被动、从属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激发。

二、工业文明与“器化”教育主体观

“器化”教育主体观是工业时代的产物。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所以选择这一事件作为历史分水岭,而不是后来的蒸汽机的发明,是因为这一事件的发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3个必备条件:一是开辟了世界市场,二是提供了充足生产资源,三是带来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美洲的发现,使世界贸易空前扩大,西欧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从美洲掠夺的黄金等财富,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推动了西欧和世界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大生产,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呈现加速度和几何式的发展。工业化大生产的基本模式是“模具制造——批量生产”,它的鲜明特征是“标准化”和“规模化”。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集中表现在人对物的高度依赖、人对机器的高度依附,人类创造了更高级的制度和更先进的工具,同时自己也成为制度和工具的产物。人把自己的权力让渡给自己创造的制度和工具,转而成为异化了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类从神那里刚刚获得了自由,转而又成为物的奴隶。瓦托夫斯基指出:“现代西方哲学张扬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表明它从近代哲学对人类未来满怀激情的憧憬变成了对人类未来的惴惴不安,从近代哲学对人类理性力量鲸吞宇宙的幻想变成了对理性力量深感忧虑的怀疑。消解、拒斥、烦恼、焦虑,代替了大一、统一、和谐、全体。许多现代西方哲学家认为,生活是根据下一步必须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来考虑的,而不是根据人们会被要求为之献身的终极价值来考虑的,并把当今的时代概括为‘相对主义时代’。这种本体论追求的拒斥与丧失,从对人类理性的理解角度看,是从传统哲学片面夸大人类思维的至上性,走向了片面夸大人类理性的非至上上性;而从理论与现实关系的角度看,则是理论的折射出现达工业社会的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

在工业文明时代,这种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工业生产方式,对教育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农业文明的要求,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业化大生产培养大量的熟练工人。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培养工业化大生产链条上的零部件,教育主体观在本质上成了“器化”教育主体观,是为了把人塑造成为工业化大生产的实用工具。在教育理念上,它坚持统一标准,强调对人模式化的外在雕刻和塑造;在教学体制上,它坚持统一学制、统一课程、材;在教学主体上,它坚持教师的中心地位和支配作用;在教学方法上,采取的是灌输和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学生的主体性被束缚在这条标准化的教学生产线上,学生是以“教学产品”作为价值存在的。

三、信息文明与“人化”教育主体观

“人化”教育主体观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人类进入信息文明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计算机的出现,一开始,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般的自动化计算工具,还远没有认识到计算机以及随后而来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对人们在知识、信息获取上的革命性变化和在思想领域的深刻变革,也根本没有料到它的出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计算机的出现至今不过50余年,可就是这短短的历史时期,却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人类近30年来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占有史以来积累的科学知识总量的90%,而在此之前的几千年中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只占10%。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人几乎可以在同一时间接触到如此大量多样的信息。它可以分布分散的成员和团体发现彼此的存在,并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当互联网出现的时候,人们习惯用“虚拟空间”来界定它的属性,得出这个结论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时空观和思维方式,人们还习惯于面对面的人际关系,用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的观点,这种时空观在认识上属于直观唯物主义。在信息时代,我们身处其中的时空早已不是曾经踏过的“同一条河流”,而是经过深刻变革后的再造时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今天的信息化、网络化生活方式是当下现实生活和感性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网络意识也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技术与人性的交相辉映,成为这个时代最壮丽的景象。有人说,互联网的作用才只开发了1%,那么其他99%开发出来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什么样的世界?2007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颁给全体网民“you”,可以说他们已经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时代的脉搏和主题。正像著名的互联网专家尼葛洛庞帝所说:“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人类的第二次自我解放。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人类的第一次自我解放,信息社会则是人类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人类在与中世纪神权的斗争中,用“大写的人”、“大写的理性”战胜了封建神权,发现了人自己,让“上帝从天国回到人间”,人成为自己的主宰和“万物的最高法则”,从而实现了人类的第一次解放,人类社会自此步入了现代社会。但是,在这场人与神的较量中,为了获得整体的力量,人不得不以“类”的方式出现,这里的“人”是大写的人、抽象的人、单一的人。“大写的人”、“大写的理性”在成就现代社会的同时,也给人类自身装上了新的枷锁,对现代性的批判成为与现代社会伴生的一股洪流,并最终形成猛烈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它们反理性、反崇高、反标准、反等级、反价值、反因果,力图摧毁一切崇高,打破一切等级,一切标准,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其目的就是寻求人的再次解放——普通人的解放。传统社会靠信息控制来管理社会,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更加透明迅捷,控制信息已经不再可能。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第二次解放提供了可能。德新社柏林2009年12月7日电称,“在某种程度上,互联网促成了新的解放”。人类的第二次解放,是普遍的人性和普通人的解放。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第一次帮助普通人实现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使人第二次从“人”变为“类”,而这次的“人”不再是抽象的人、大写的人,而是现实的人的个体。

与农业时代的高度确定性、工业时代的高度标准化不同,信息时代的本质特征是高度的创造性和变化性。社会发展瞬息万变,信息四通八达,价值丰富多元,人的主体精神高度张扬,自由、民主、平等成为普世追求。信息文明时代需要的是个性化、创造性和富有主体精神的人。与农业时代“奴化”教育主体观、工业时代“器化”教育主体观不同,信息时代的教育培养的是“人”,是具有主体人格的人。它一方面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另一方面更反映了教育对人本身的发现和重视。信息化教育的进程与信息时代人的二次解放的进程遥相呼应,展现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的教育”图景。传统的教育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已走向了尽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追求的人的教育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中国社会既有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又有自身发展的特殊性。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一是中国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人们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良莠交杂的伦理文化一脉相承、体系完备、影响深远,很多落后思想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对人的主体性成长造成先天。二是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进入工业文明和现代社会时间较晚,工业文明基础薄弱,现代精神尤为缺乏。三是社会主义建设底子太薄、道路曲折,一方面要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任务,另一方面又要在信息技术上奋起直追。现今的中国,是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交织共存的社会。在信息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发展战略。这个特殊的社会状态和建设任务决定了中国教育的多样性、多态性,也必然导致中国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起步不久,并且拥有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工业生产,需要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熟练技术人员。另一方,我们又在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需要大量的创造性人才,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这就给教育同时提出了多重任务,我们实际上是在同时完成几个不同时代的教育使命。社会对教育的过高要求和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决定了选拔式教育在很长时间内难以退出历史舞台,从而给我们推进教育变革带来了体制。

在这种特殊国情的背景下,当下我国教育主体观实质上是“奴化”、“器化”、“人化”3个主体观形态并存的时期。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对人自身发展更加重视,“人化”教育主体观越来越深入人心;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思维方式、教育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的压力丝毫未减,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奴化”、“器化”教育主体观依然大有市场、大行其道,而这些正是推进教育主体观变革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瓦托夫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m].范贷年,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