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十篇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5:59:25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1

一、着力抓好思想理论建设

1.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镇党员、教育干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增强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是继续坚持了每月一次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并做到“三个结合”,即: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坚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与推动**经济发展相结合;开展学习讨论与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二是坚持不懈抓好镇村干部的理论学习,坚持做到机关干部每周一次集中学习制度,各村(居)党组织利用每月一次的党员电教学习日、远程教育播放日、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使全镇党员、干部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激发热情、调动工作积极性,全面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的建设。

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开展了全镇性的形势政策教育,积极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正确理解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改革、发展、市场意识和责任意识。广泛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教育,结合本镇实际,开展了直辖十周年和建党86周年庆祝活动,弘扬红岩精神,进一步掀起爱国教育的热潮。切实加强公民道德、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促使广大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有所提高。

3.扎实开展党的宣传舆论工作。紧紧围绕促进我镇“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力宣传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实质和要求。围绕巩固区级文明单位和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开展好宣传舆论工作。围绕全镇范围内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性事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今年,我们在继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要在着力提升基层干部素质上下功夫。一是把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按照“一要干事、二要干净”的总体要求加强干部的素质建设;二是要实施好“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对镇、村(居)干部的政策水平和工作技能的培训。

二、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1.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扎实推进“强基工程”,大力开展“三培养”活动,造就了一批“双带型”党员和“双强型”干部。围绕建设和谐村居,扎实开展了“五个好”党建工作示范村、居创建活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和服务能力。一是明确了目标任务。镇属各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和镇十七次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增强了抓好党建主业的政治责任感,努力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二是落实了工作责任。按照“镇党委是龙头、各基层党组织是基础、党组织书记是关键”的要求,层层落实了党建工作目标。三是严格考核。进一步完善了考核、评比、奖惩机制,对村(居)党组织严格按照镇党委制定的党建工作目标进行责任考核。

2.按照“素质强村、科技兴村、民主管村、制度建村”为主要载体,切实开展了“四村”建设活动。以实施“党员电教科技工程”和“双培双带”(即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人,在致富能人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工程为抓手,以开展干部培训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重点,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

3.全力抓好基层党组织的管理。一是狠抓基层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2009年,我镇决定新建***3个村的活动室,现已动工建设,同时对2个村的活动室进行了改造。现全镇27个村(居),均有固定的活动阵地,其中,按区委组织部要求,面积达到350平方米,实现“四室十有”标准的有13个。2009年建设党员远程教育基地4个,现全镇共有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点8个,并按要求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电视机、影响等设备。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的整顿,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结合去年开展的村(居)两委换届工作,完善了村(居)的任期工作目标和各项管理制度,对****相对落后村状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三是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相关制度,健全了在村(居)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

4、狠抓干部队伍建设。2009年,按照区委的统一要求,对全镇25个村、2个社区的村支“两委”进行了集中统一换届,基层党组织的换届,采取了“两推一选”的办法。全镇选举出村(居)“四职”干部108人,上届继任的91人。其中女干部48人,年龄35岁以下的15人,36至49岁的79人,50至55岁的11人,56岁以上的只有3人,平均年龄41岁,比上届下降了1岁。文化程度初中3人,高中和中专53人,大专及以上52人。共2页,当前第1页1

2009年我们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一是要抓干部的结构优化。在培养村(居)和相关党组织的后备干部时,充分考虑年龄、文化、技术水平等结构层次。二是抓干部的素质提高。在抓好政治理论基础知识培训的同时,积极鼓励年龄在45岁以下的干部参加大专及以上的学历培训,提高文化水平,并组织开展科技知识的培训力度,使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实现“双强”干部的比例逐年提高。三是抓“公道正派”长效机制的建立。将“树形象”活动拓展到党的基层组织中去。四是抓老干部的管理。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老干部、重视解决老干部的特殊困难。进一步完善离退休干部的医药、养老保险机制,加强机关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建设。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导思想。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战略部署,推动乡镇党委抓党建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落实,促进乡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全面提升,有效解决乡镇党委党建功能弱化、党委书记党建责任虚化、其他党员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边缘化、党建考核“指挥棒”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参照执行。

第二章抓党建工作职责

第三条明确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从严治党有关要求,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把上级党组织党建要求与本乡镇情况紧密结合,制定本乡镇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对上级党组织党建工作要求中的“规定动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贯彻落实;把握好“规定动作”与乡村实际相结合这个关键,有针对性地提出目标要求、具体任务和推进方式,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使党建工作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工作实际、贴近党员群众实际。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班子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党内组织生活、工作运行机制、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

第四条强化乡镇党委书记统筹谋划职责。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拿出足够时间和精力思考党建,带领党委班子提出科学合理、明确清晰的党建工作思路,指导制定本届党委班子党建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好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责任分工,明确党建具体责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一岗双责”。每月主持召开党委会议,研究安排基层党建工作。每半年专题听取其他党员领导干部抓基层党建工作汇报,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分析。将党委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提交党委和党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注重总结、提升、宣传本乡镇党建工作创新经验和特色做法。

第五条落实乡镇党委书记带头抓党建要求。细化并落实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台账。每季度牵头对所辖村党建情况观摩1次。每年领办1个基层党建工作重点工程,打造1—2个基层党建创新点。每年至少为乡镇党员干部上1次党课。每年主持召开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本届任期内走遍所有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至少直接负责1个本乡镇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带头抓好村党组织会议制度、党课制度、党日制度、民主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汇报制度、报告工作制度等7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每月到村指导1次整顿工作,

每月按时参加村党组织的“主题党日”活动,每半年参加1次村党组织民主生活会,每年为村党员上1次党课,每年参加1次全体党员大会;按照规定期限,完成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

第六条抓实其他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年度计划要求和党建责任分工要求,围绕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对分包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抓好村党组织7项组织生活制度规范落实工作,每月参加分包村“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每季度参与分包村“逐村观摩”活动,每半年参加1次分包村民主生活会,每年为分包村上1次党课,每年参加1次全体党员大会;每半年向乡镇党委汇报1次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

第三章领办党建工程

第七条领办总体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乡镇党委书记领办党建工程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乡镇党委书记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书记抓、抓书记,以上率下,示范带动,促进乡镇其他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建“一岗双责”,推动乡镇党委党建主体责任全面落实。街道党工委书记领办党建工程工作,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八条组建党建工程库。县(市、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县年度中心工作、党建工作要点、党建工作问题、“三单制”管理要求、党建创新要求等,在征求乡镇党委意见的基础上,建立本县(市、区)党建工程库。党建工程库内容一般在上一年度末确定,年度内确需新增工程的,要提前征求乡镇党委意见。

第九条集中开展工程申报。各乡镇党委书记在党建工程库范围内,按照“抓住热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新亮点”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党建工程库工程进行细化,确定1—2个本人拟领办党建工程,报县(市、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党建工程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既从预计实现的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每个党建工程的完成周期一般不超过一年。

第十条严格进行工程初审。县(市、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乡镇党委书记上报的领办工程进行初审。初审重点围绕工程工作导向、课题价值、可行性分析评估等方面开展。

第十一条认真确定工程项目。县(市、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对初审工程进行集体研究,讨论通过后,以文件形式进行印发,同时报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第十二条抓好相关工作落实。乡镇党委书记要高度重视领办党建工程,要以具体执行人的身份亲自负责工作推进和落实,严禁其他党员领导干部代管代办;要注意发挥本人领办党建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本乡镇其他党员领导干部落实党建“一岗双责”。县(市、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乡镇党委书记领办工程建立台账,把工程纳入党建调研、督导范围,确保每个工程年度内督导走访一遍;对成效突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党建工程,要指导乡镇及时总结经验。市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择优对乡镇党委书记领办的党建工程进行“以奖代补”,跟踪指导,并积极进行宣传推荐。

第四章督导考核与结果运用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3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14-28周岁的农村青年58876人,其中团员23396人,团青比例达39.7%。共有129个村团总支,1533个村民小组共建立1104个基层团支部。12个乡镇团委干部平均年龄24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全县129个村团总支,配备团干部129名,配备率100%,村团总支书记平均年龄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2名,占40.3%,村级团总支书记兼职率100%。截至8月底,全县外出务工青年为21531人(28岁以下)。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党政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组织结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列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团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乡村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调动乡村团干部工作积极性,有的乡镇制定了团干部任期目标,并将团的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有的乡镇选择经济条件好、党建工作成熟的村进行试点,采取党建带团建、先进带后进的方式,为其选配了年富力强的团总支部书记,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团内规章制度,并以点带面,推动其它村团的建设。

(二)乡镇团的建设有所改观。各乡镇把建好班子、选好书记作为工作的重点,对那些素质低、能力弱、威信差的团干部坚决进行调整,调查的12个乡镇中,团委书记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23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党员6人。调查发现,多数乡镇团委能够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贯穿工作始终,积极推进“青年奔小康行动”,体现出较高的素质。乡镇团干部较可喜的变化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发生很大转变。大多数乡镇团干部思想观念跳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等、靠、要”状态,市场积极意识、竞争意识强烈,能够用民主的、示范的、服务的方法来处理事务,比较明显的是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催收催种向示范引导转变,由行政命令向技术培训指导转变,由简单粗暴向依法办事转变。

(三)村级团组织活动基本正常,能发挥一定作用。被调查的村团支部基本能坚持“”制度,定期向广大团员宣传、贯彻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乒乓球、篮球、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村团支部班子大都主动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自觉维护党组织权威,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决议。许多村团组织积极主动带领青年致富奔小康,团干部带头致富渐成气候。六苴镇六苴村团总支书记余金华带动团员青年推广大棚蔬菜、水果等高效科技项目,建起了10多个大棚,既解决了六苴镇靠外运蔬菜的问题,又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

(四)抓待遇落实,全面激发工作活力。根据20__年中共楚雄州委《办公会议纪要》第5期中“村级团干部原则上同意每月按不低于100元考虑,州县各按50%的比例承担”的规定。今年2月,县委就解决村级团干部的报酬问题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议。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7.74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级团干部的报酬问题。至今年8月13日前,县财政已将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并从今年1月份起,全县129位村级团总支书记每人每月将领到100元的报酬,这将全面推动全县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活跃。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农村基层团组织现状与共青团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团的基层组织网络不健全,“软瘫散”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较为突出;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的管理方式、团的活动形式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束缚,个别地方甚至还没有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落后,在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方面无所是从;一些地方的团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团员队伍的个体素质还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形势和要求,个人的发展愿望与当前的发展形势不一致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减弱

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精力投入不足,关心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强,个别地方甚至放松了对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许多基层党组织也本着“能维持、能交代、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不给团干部交任务,不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特别是乡镇党委在对待和评价团干部工作上,只重党政统一部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一些地方单纯以完成乡镇党政安排工作好坏来看待团委书记,不看团的工作效果。有的认为只要把党政部署的工作做好了,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了,团建工作自然就会跟上来;还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抓团建。由于放松了团的建设,有的乡镇团委自身建设薄弱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乡镇团委书记面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疲于应付临时性任务。有些团委书记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乡镇党政布置的工作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的建设,本末倒置。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对团干部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村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四是个别干部作风浮躁,怕吃苦、图清闲,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缺乏好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急功近利,没把两手抓很好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只强调抓经济,忽视团的基层工作,成了纯“经济书记”。

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和青年就业转移的新形势下,村级团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是自身素质不高。多数村团支部书记为初中文化水平,有的村团支书甚至是小学毕业,外边事懂得少,新知识不熟悉,市场意识差,信息闭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老观念、老做法的束缚,思想意识落后,工作方法陈旧,一般号召的多,扎实服务的少。二是带领青年致富的办法少。有的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号召团员青年创业致富,自己却想不出办法,拿不出方案,起不到带头人作用。三是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些团员反映,有的村团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混同于一般青年,干部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也有的虽然是村里的能人富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一心只想挣“票票”,缺乏一名团干部应当有的修养和觉悟,难以完成团结带领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的任务。

(三)基层团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萎缩。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备多半是按照需要来考虑的,不再单独把团干部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和后备力量;乡镇团干部专职不专用,致使部分乡镇团委有人无组织或有组织无人。村干部队伍精减后,行政村团支书普遍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二是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多年不开会、无活动,许多农村团组织变为空壳团支部,团支部书记无人当,团干部无人干,“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亡”。三是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力,存在着制度“上墙不上心”的现象。一些相对后进乡镇团委,虽然也有各种制度,但不够规范,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力度不够,遇到问题不是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而是看人办事,决策随意,工作随意。

(四)外出务工青年增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

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团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流动团员管理薄弱,多数外出流动团员游离了团组织管理,相当数量的外出归来团员的组织关系无处落实。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两个团员,更有的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由于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村里大部分团员思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不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

有的乡镇党委把乡镇团委书记混同于一般脱产干部,政治上关心少,工作上指导少,方法教的少,任务安排的少,相应待遇落实少,加之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影响了热情和积极性。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的工作带有义务性质,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其报酬往往是兼任职务的工资收入),有的乡村党组织没有真正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来对待和扶持,多数乡村党组织对团的干部育而不备,备而不用,使广大团支部书记感到经济上无报酬,政治上无前途,认为团干职务没什么吸引力,团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六)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存在一定困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村团总支书记的待遇问题被列入了县委常委会议事日程。在财力十分困难、州补助资金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县财政一次性拨出15.48万元解决了全县129个村(居委会)团总支书记每月100元的补助。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又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是由于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三职干部(书记、主任、副主任、文书)每月收入400多元,几大员(卫生员、治安员、林业员、计生员)每月收入仅为200多元。村团总支书记由谁来兼任,其收入就将多出100元,这样,会造成村干部之间利益分配差距拉大,不利于村委会开展工作及管理。所以,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问题上,还需要作专题研究。

(七)乡村两级无活动经费。乡村两级组织活动难,主要原因是缺活动经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村委会取消了一切收费项目,除县财政转移支付的每年5000至7000元的办公经费外,基本无其它收入,对村团总支的经费支持也几乎为零。乡镇团委也普遍缺乏活动经费,关心支持团委工作的乡镇,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能够给予几百元的经费支持,工作不重视的,就基本没有活动经费。乡村两级团组织无活动经费是导致活动开展不正常的主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鉴于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中的问题,应坚持以下团建基本原则: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把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使农村团组织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坚持以服务促活跃,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工作手臂、丰富活动内容焕发新的生机;坚持城乡联动,形成兼顾城乡两种特色、两种功能的工作局面。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争取党组织重视和支持

各级团组织应紧密配合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农村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真正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联动局面

县乡镇团委是区域内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指导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团县委是加强乡镇团委建设的关键,乡镇是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点,团县委书记是乡镇团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团委书记是村级团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按照“以作为求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把乡镇团委建设摆上县级团委工作重要位置,把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作为乡镇团的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一要底子清、思路明。要把乡村团组织建设好,首要的问题是把其现状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乡村团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按照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十条标准”、“四个规范化”要求和“五好”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真抓实干。实行乡镇团委联系村级团组织制度,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那些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自身建设问题较多的村级团组织,乡镇团委要帮助他们整顿提高。一些长期薄弱落后的村,乡镇团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乡镇团干部要负起对村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责任,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执行好各项制度。三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乡镇团委要结合地方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考核。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对完成年度目标的,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完不成年度目标的,进行通报,连续两年完不成年度目标的,对村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谈话。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1、探索实施团组织规范化管理。在团组织管理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乡村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在对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上,重点抓好“四个规范化”: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努力消除村团组织的“空白点”,对于部分基层组织瘫痪、工作难度较大的村,团建工作可与后进村整顿工作一并进行。二是干部配备规范化。进一步强化乡村团干部配备,把一些德才兼备,文化层次较高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并且尽可能地使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三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突出抓好团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和团籍管理两项工作,搞好集中交接、集中办理,杜绝“档案随身带”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团员流失。四是工作考核规范化。要建立农村团的建设“双重四关”考核机制。“双重”就是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实行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双重考核。“四关”即把好目标关,制定好党团考核和团内考核的目标,形成考核意见;把好签状关,对工作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制定出工作目标责任状和合同书,层层签订;把好考核关,按照考核意见和责任状,对团的工作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把好兑现关,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相衔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搞好奖优罚劣。

2、加强乡镇团委建设,关键是抓好班子。首先要配好团委书记。乡镇团委书记的配备,原则上应是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青年工作经验、熟悉农村经济工作或基层党务工作。要根据实际确定1-2名专职或兼职团干部,把年纪轻、素质高、懂经济、事业心强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到团的一把手位置上来。同时要解决好乡镇团委书记的编制和待遇等问题。其次要抓好班子建设。根据乡镇大小和经济结构类型,从行政村、乡镇企业、社区或机关分别挑选2—3名优秀团干部兼任团委副书记。团委委员的分布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第三是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在建立和完善乡镇团委书记上岗培训制度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强化对团干部的职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要抓好对那些素质能力不适应要求或新上岗的团委书记、副书记的培训,增强他们带领农村青年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3、不断优化村团组织设置。村级团组织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团组织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的问题。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行政村团组织的调整、改组力度,发展和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地方,要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建团步伐,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各种营销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团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要着眼于提高工作的开放化、社会化程度,探索中心村、农村小康示范村团组织的建设,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抓好亦工亦农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增强行政村团的工作与乡镇团委工作的内在衔接。要按照“一轻二强三高”标准配备团干部,从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种养加”大户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担任团支部书记。这部分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已形成一定群体,具有相当群众基础。

4、加强落实待遇后的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工作。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建议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村“三职”干部原则上不再兼任团总支书记;二是建议在村委会几大元中选配村团总支书记,并做好待遇及工作量的权衡工作;三是村干部中无合适人选的,可将选配范围扩大到一般群众及村民,特别注重选拔年轻优秀的致富带头人或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担任团总支书记。总之,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必须坚持既要明确岗位、人员及报酬,又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共青团工作推动村委会全盘工作的原则。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材提供保障

只有为农村青年提供扎实有效服务,才能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性,赢得农村青年的信任,在农村青年中树立起共青团的好形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协调,借力就势,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从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多为青年办好事、办实事。宣传普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把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青年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搞好三阶段服务,即产前当向导,及时向青年介绍产业发展信息,推介最新产品、技术,引导青年以市场需求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产中当保姆,加强乡村业科技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教、帮、带”活动,加大乡土科技人才培训力度,帮一级,一级带一级,把服务及时送到青年手中;产后当红娘,建立健全各类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在发挥其产前品种选择、产中技术指导作用的同时,着重搞好产后销售服务,切实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分享流通环节利润。

(五)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以提高素质、改进方法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团干部团员青年的教育培训。强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市场经济、科技新知识以及实用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团员青年和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青年致富的能力。突出农村法律法规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培训,教育引导乡村团干部正确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善于运用民主法制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法,处理同青年的关系,减少和及时化解各种消极因素,更好地团结凝聚青年。要把农村团员青年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经常给他们上团课、作形势报告,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组织青年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创业致富,同时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年的民主法制观念。

(六)积极向上级团组织和地方党委政府争取支持,每年适当为乡村两级团组织解决一定的活动经费。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4

在农村推广应用卫生适宜技术和药品是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培训教育,使其熟练掌握卫生适宜技术,并应用于实际临床诊断和治疗中,不仅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也直接降低了人民群众的医疗费用,这符合中国现行医疗体制改革的基本国情[1]。但要保证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效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就必须逐步构建长效机制,而长效机制构建第一要素就是基层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其中因为乡镇卫生院在基层卫生机构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乡镇卫生院的人力资源成为了适宜技术长效投入的关键。

1重庆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

乡镇卫生院是连接县级医院和村卫生室的中间力量,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核心,也是中国三级预防医疗网络的枢纽。因而,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重庆市共有乡镇卫生院1090所,其中中心卫生院304所,一般乡镇卫生院657所,非建制乡镇卫生院129所[2],但医疗人力资源现状令人忧心。据200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乡镇卫生院仅有职工29552名,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205名,占总人数85.29%;聘用临时人员5295名,退休职工13553名。

1.1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才结构

1.1.1本市乡镇卫生院人员学历结构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学历主要以中专学历以下为主,占总人数的比例为63.81%,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则比较少,还不足总数的4%,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不到1人;硕士则更是凤毛麟角。突出显示本市基层卫生人员普遍存在学历低的现象,严重影响到适宜技术在农村地区推广的效果,见表1。表1、2是根据重庆市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整理得出。

1.1.2本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所占比重最大的前3项为: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和无职称,其总和占卫生总人数的98.86%。其中仅初级职称就占到总人数的73.72%。可见本市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普遍偏低,见表2。

1.1.3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中执业资格分类截止2008年全市共有执业医师7549名,占29.95%,执业助理医师6444名,占25.57%,注册护士4481名,占17.78%,药剂人员1600名,占6.35%,检验人员755名,占3%,其他人员4376名,占17.36%。

2农村适宜技术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2.1乡镇卫生院体制混乱,卫生人员整体队伍不稳定,严重阻碍适宜技术推广进程基于各地财政状况的不尽相同和乡镇卫生院机构改革步伐不一致,致使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不能统一解决,呈现出乡镇卫生院所有制形式各异,同一个行政区域内乡镇的机构性质、人员身份、工资待遇等却不尽相同。目前,全市尚有60所卫生院未纳入机构编制管理。在已实施编制管理的乡镇卫生院中,大部分依然是集体所有制单位。大多数区县多年未对乡镇卫生院编制进行调整,由于没有统一的编制核定标准,造成乡镇卫生院编制极不平衡,核编最少的仅2名,多的达到180名,差异甚大,导致乡镇卫生院整体队伍很不稳定,随意性较大,严重阻碍了适宜技术的推广进程。

2.2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总体数量不够、结构偏失、整体素质低从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不难看出,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面临极大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整体数量不足、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适宜技术对推广机构的需求,何谈更好地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卫生服务。(1)卫技人才紧缺,2008年调查显示全市共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54665名,其中乡镇卫生院29552名,乡村医生25113名,平均每千农业人口拥有卫生人员2.31名,低于全市每千人口3.0名和全国每千人口3.42名的水平。(2)医护人员比例偏失,wHo推荐的医护比标准是1∶2,而本市乡镇卫生院医护比例仅为1∶0.32;有关规定护士在医技术人员中不低于30%,但本市仅为17.78%,相差甚远。(3)职称分布不均,wHo推荐的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人员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例是1∶3∶1,而本市乡镇卫生院高级职称人员仅288名,基本上以初级职称为主,占到总人数的73.72%,不符合标准的橄榄形分布[3]。

2.3年龄结构分化严重,内部学习和传授机制不全一般来讲,人员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分布,从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即人员数应以35~45岁年龄组为中心向两边逐渐减少为最好。这样的人员年龄结构,老、中、青梯队合理,能够通过卫生院自身人员的“传、教、帮、带”,使医院业务能力能够在较长时期保持一定的水平,有利于卫生院的长期发展[4]。但从实际调查结果来看,几个示范县-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年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式分布,即年轻人比较多,不符合人员年龄结构呈橄榄型分布的特点。

2.4乡镇卫生院医生待遇和福利低,一定程度上影响适宜技术在基层的应用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本市乡镇卫生院人员年平均收入仅为18883元,比重庆市职工年平均工资23098元低4215元。其中在职职工工资中财政补助所占比例平均为24.12%,最高的也仅为60%。全市有709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职工医疗保险,占总数的63.53%,未建立职工医疗保险的乡镇卫生院仍有407个,占总数的36.47%;有501个乡镇卫生院建立职工养老保险,占总数的44.89%,未实行养老保险的乡镇卫生院615个,占总数的55.11%。适宜技术推广的本质就是让基层医生在保证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卫生适宜技术,来降低农村居民的医疗负担,从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当然这难免会影响到乡镇卫生院的效益及基层医生的个人收入,这对于本来就不富裕的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更是“雪上加霜”,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人对适宜技术产生抵制情绪,因此只有解决好乡镇卫生院职工的福利、待遇问题,才能使他们真正的全身心投入到适宜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去。

2.5人力资源区域分布失衡,致使各地适宜技术应用掌握程度千差万别据2009年卫生适宜技术示范县的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可知,各地卫生人力资源差别很大,卫生人力资源最好的铜梁县,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97名,占全市总数的2.36%,超过服务人口比例;荣昌县情况次之,拥有执业(助理)医师764名,占全市总数的2.29%,也超过服务人口的比例;情况最差的是秀山县,全县仅有卫生技术人员915名,占全市总数的1.03%,平均每千人口仅拥有0.78个卫生技术人员,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90名,注册护士156名,两者都不到全市数据的1%,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力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致使适宜技术在各地推广进度差别甚大,适宜技术应用掌握情况也千差万别,见表3。#p#分页标题#e#

3对策与建议

3.1加快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步伐,统一规划编制,稳定基层卫生队伍

加快乡镇卫生院改革步伐必须做到两点:(1)要根据新形势发展要求和自身的功能定位,彻底改变陈旧的经营观念,建立新型农村卫生服务理念,强化农村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要把传统的“院内服务”、“坐等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服务、综合服务和终身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把传统的“医疗”服务功能转变为“公共卫生联合基本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2)政府要根据本市各地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服务人口、服务范围等为基础,开展全市范围的定岗、定编,实现岗位与权责对等的人才编制机制,同时公开招聘新型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充实和完善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保证基层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得到满足。

3.2增加财政投入,解决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

西方公共产品理论中,Samuelson曾指出公共产品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两种特性,根据是否完全具备以上两种特性公共产品可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具有明显的公益性,但它又有自身的特征,其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都是不完全的,属于准公共产品[5]。理论还指出只有政府成为公共产品的供给者,才能保证服务的公益性和可及性,而中国自1994年的财政体制改革以后,出现县乡两级政府履行事权与其可用财力严重脱节,导致乡镇卫生院的投入责任一直处于空缺状态,因此只有明确政府投入责任、增加财政投入、稳定职工收入才能稳定乡镇卫生院人员队伍,同时逐步解决职工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卫生院人员的后顾之忧。

3.3通过各种政策,增加乡镇卫生人员数量,提高其素质

基层卫生队伍是农村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农村的基本保障之一。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履行职能,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的医学教育资源,选择具备条件的中等卫生学校鼓励申办为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门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医学高等专科技术人才。对乡镇卫生机构定向培养的考生可适当降低录取分数线;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国家指定的边远、贫困地区可以安排定向服务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农村定向招收的学生可优先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适当减免学费、优先获得勤工助学的机会[6]。在培养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同时,可将适宜技术的部分内容作为课堂内容或选修课,这样不仅增加了他们实际操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卫生人员对适宜技术的知晓率。

3.4完善适宜技术对人力资源的激励和补偿机制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省第七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以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总抓手,大力实施“紫塞先锋”工程,进一步加强乡(镇)村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全面提升乡镇党委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领导发展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把乡村两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团结协调、开拓创新、公正廉洁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骨干力量。通过抓乡带村,使全县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不断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明显提升,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村级党组织比例进一步提高。同时,积极探索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有效途径,建立健全乡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三、基本要求

开展“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重点是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时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提出的“要增强信心、振奋精神,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改变家乡面貌”的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要求和乡村党组织“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大力加强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乡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强力推进全县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1、要提高认识,大力加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自身建设。乡镇党委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组织者,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和枢纽。乡镇党委直接面对着群众,处理最现实的基层矛盾,担负着一定的宏观管理协调任务,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乡镇党委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强弱,作用发挥的好坏,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着本乡镇乃至全县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和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各乡镇党委要切实提高对“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要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学习《文选》,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有关长效机制的文件以及中央、省、市、县委关于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的有关要求,学习省第七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有关要求,学习党建工作的业务知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理论修养和业务能力。各乡镇党委每季度都要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参加集中学习,同时吸收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起参加学习,并认真记录学习笔记。各乡镇党委要全面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廉洁勤政、团结协作、务实创新,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要切实转变作风,开展调查研究,扎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经常深入到村组、站所和企事业单位,围绕加强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向最基层的党员群众询计问策。要严格对照省委《关于落实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冀办发〔20*〕22号)的各项要求,查找自身建设方面、落实管党责任方面、思想工作作风方面,特别是所辖村级党组织换届以来在村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对照上级要求,专门召开党委会,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制定出详细的“五个好”乡镇党委创建规划和创建目标,拿出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改进措施。要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紫塞先锋”工程、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公开、“双述双评”等重点工作,认真谋划好本乡镇所辖村级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要以党支部为核心,健全配套各类村级组织,健全以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确保“一制三化”工作机制的良好运行。要通过下村、包组、领导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等方式,突出抓好后进村的治理整顿,认真完成年度转化目标任务。进一步合理设置乡镇直基层党组织,加强乡镇直单位的党建工作,促进其发挥作用。

3、要认真落实中央党员教育四个长效机制文件,继续深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必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的有关文件精神,继续深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各乡镇党委要坚持“双述双评”工作机制管理村干部,发挥党员教育管理联系会议办公室作用,利用好电化教育设施,做好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培训。要把党建工作经费(每个村600元)落实到位,继续深入实施“紫塞先锋”工程、农村基层干部“素质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乡村党员干部队伍。要突出高中以上文化、有带头致富本领、35岁以下、女性四个重点,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切实改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要进一步完善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创优争先等经验做法,加强对党员的责任化管理,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充分发挥流动党员服务站和流动党员登记站的作用,构建城乡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逐步探索党内关怀机制,注重关心和帮扶困难党员、伤残党员、农村老党员等弱势群体,使他们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认真落实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按时进行党务公开。

4、要认真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强力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省第七次党代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乡镇党政领导班子要以贯彻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重点,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文明”建设的关系。要按照“工业立县、产业富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制定和完善符合本乡镇实际的经济发展路子。要把发展壮大乡镇、村集体经济列入“一把手”责任制,乡镇主要领导要带头抓、持续抓,要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通过抓基层组织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建设,使乡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加,乡镇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经济指标增长幅度明显提高。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务和村务“双公开”,确保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要努力做好九年制义务教育、计划生育、法制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项工作,推动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大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拓宽投入渠道,广播电视、通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力争适应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性转变。

四、推进措施

“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是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深入实施“紫塞先锋”工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采取领导联系、公开承诺、排查整顿、责任追究等有效措施,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整体推进。

1、县乡党委领导挂联。在“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中,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1个乡镇、1个先进村、1个后进村{中共*县委关于20*年度县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关事宜的通知(承县字〔20*〕7号)},每名乡镇党委成员都要具体联系1-2个村,确保每个村都有乡镇党员领导干部党建工作包村。联系村的县乡领导要具体负责指导和督促所联系乡村的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落实。

2、推行乡镇党委党建工作承诺制。乡镇党委对一年中要做的具体工作、要办的具体实事向全乡镇党员干部做出承诺。承诺要详细具体地列出一年中在党建工作方面要落实完成的具体事项、完成时限、第一责任人。承诺内容要广泛深入地征求群众意见,向党员群众,便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知情和监督。乡镇党委要确保所承诺的事项如期兑现,做到有诺必践,取信于民。

3、整顿后进乡镇党委。县委按照省委《关于落实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冀办发〔20*〕22号)的要求,根据2006年党建考核、乡镇党委书记述职等内容,对全县各乡镇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分析和综合排位,按10%的比例到排确定党建工作后进乡镇党委。后进乡镇党委要紧密结合“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针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整改方案,确保经过一年的集中整顿,彻底改变后进面貌。被确定为党建工作后进乡镇党委的,当年不能评为实绩突出单位,乡镇党委书记不能评为优秀,连续两年党建工作考核排位为后进的,乡镇党委书记不能提拔使用。

4、进行乡镇党建责任追究。根据省委《关于落实乡镇党委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若干规定(试行)》(冀办发〔20*〕22号)中明确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的六种情形,对工作中发现符合责任追究条件的,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情节的轻重,按照乡镇党委党建工作的责任分工,县委依据有关党内法规,对乡镇党委书记或其他相关成员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主要包括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引咎辞职、职务调整、免除职务等。进行责任追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并报市委组织部备案。

5、命名表彰先进典型。县委按照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有关要求和市委关于“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年底前对此项活动进行考核验收。对达到“五个好”标准的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申创“五个好”的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申创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的乡村两级党组织及乡镇站所进行确认和挂牌公示,对原来达到“五个好”标准,但因工作退步或出现问题经考核没有达到“五个好”标准的,摘牌并在全县范围内通报。对在“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中认真履行管党责任,党建工作有创新、有特色、成绩突出的乡镇党委和贡献巨大的乡镇党委书记,推荐参加全市“十面红旗乡镇党委”和“十佳乡镇党委书记”的评选活动,对受到表彰的乡镇党委书记,在干部任用上优先考虑提拔使用。

五、组织领导

开展“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是加强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把这一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保证活动扎实有效。

1、要明确责任。县委是“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对活动负有领导、指导和保障责任。乡镇党委是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找准突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落实具体责任,总结党建经验,注重工作创新。

2、要形成工作合力。县委组织部负责总体协调和综合调度,并加强分类指导,同时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统筹兼顾,既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把“乡镇党委建设年”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6

(讨论稿)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乡镇(场)党委是直接责任人,乡镇(场)党委落实党建目标责任制的效果,直接影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运作。为认真做好新一轮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按照农村党建工作“关键在县、重点在乡、落实在村”的要求,不断强化乡镇(场)党组织的责任意识,进一步规范乡镇(场)党委落实党建目标工作责任机制,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落实党建目标工作的职责体系版权所有

各乡镇(场)党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乡镇(场)党委领导落实党建目标工作职责》,明确党政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的目标和责任,并把责任落实到党委的每个成员,形成党委统一抓、书记带头抓、党政班子成员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乡镇(场)党委要紧紧围绕乡村两级党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紧贴乡镇发展实际,建立一套以“五型班子”为目标的乡村领导干部选任机制,以“双培双育”发挥党员先进性为活动载体的党员干部选培机制,以形成科学民主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工作运行机制,以培育壮大“五大支柱产业”、推进“四个进程”为发展要求的小康建设目标机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内容、形式、方法和制度”上的整体创新。在具体工作中,乡镇场党委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党建经济齐抓共管、整体推动,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切实发挥乡镇(场)党委牵头抓总的职能,真正做到抓基层组织建设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

二、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落实党建目标工作的制度体系

一是针对过去农村基层组织制度建设中零散、繁杂的问题,以“管用、实在、简便、可行”为原则,建立和完善乡镇农村基层组织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乡镇(场)党委要紧紧围绕“五个好”目标,重点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委抓村级组织建设的责任制度、(乡镇党政干部抓党建岗位责任制度、乡镇干部包村抓党建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和年度考评考核制度等。指导村级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目标,重点落实村党支部“”制度、党建工作制度、党支部定期报告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一整套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责任,切实解决有章理事的问题。二是制定落实《乡镇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领导干部分片包村工作责任制》、《村队干部“民主日”制度》,规定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年下基层搞调研不得少于个月,到联系村队进村入户时间不少于天,认真记写“民情日记”定期汇总向党委反馈,有针对性解决村队党建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使得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成为“三级联创”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同时,各乡镇党委要注意在制度的具体制定和运行方面,坚持上下衔接、互相制约、协调运行的原则,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三、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落实党建目标工作的考评体系

建立考评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用细化、量化的党建和经济指标对乡村两级党组织进行综合评价,采取全方位监督管理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考评体系。在考评实施过程中,要重点解决好抓好党建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创新党建经济齐抓共管、协调运行的考核评价机制;在考评内容上,要把争创“五个好”乡镇(场)党委、村(队)党支部活动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并努力实现“转变一个方式”,即:推进“三级联创”以构建工作载体为主向强化效果为目标的创建方式的转变;在考评方法上,实施“上考下评”制度,即乡镇对村队考核,村队对乡镇评议。“上考”,即乡镇对村队、组织对个人的考核。具体办法是每年年初逐级签订《“五好”村队党支部目标考核责任书》、《党员目标考核责任书》,分级分类确定考核标准和细则,建立乡村组织和干部考核卡、实绩工作档案,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和部门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办法,逐层对乡村两级组织及其成员进行考核;“下评”,即群众和党员分别对村干部、村支部评议,村支部对乡镇党委及乡镇干部进行评议。评议前,乡村领导干部要就一年来落实党建和经济工作的情况进行述职,由党员及村民代表对其认真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党员干部选任、奖惩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科学规范、便于操作的考评体系,进一步明确党建工作“抓手”,推进农村党建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

四、建立和完善乡镇党委落实党建目标工作的奖惩体系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7

一是坚持选优配强打好基础。组织力量对换届后的乡镇(街道)领导班子的运行情况和乡镇(街道)干部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专门考核,及时发现和解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邻水县对20多名不在状态的乡镇干部进行了及时调整。在村(社区)换届中全面推行公推直选、公推公选等扩大民主和竞争择优的办法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加大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干部到村(社区)任职或挂职锻炼的力度,同时,今年将公开选聘300名大学生到村(社区)任职,进一步改善村(社区)领导班子结构。

二是坚持超强培训提升能力。年内把所有基层干部轮训一遍。组织全市所有乡镇党委书记到省委党校、选送330名村党组织书记到四川农业大学参加省上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9月中下旬分期分批组织全市所有乡镇长在市委党校进行不少于一周时间的集中培训;第四季度(村、社区换届后),在市委党校举办一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主任示范培训班,集中培训一批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社区)主任。指导各区市县、乡镇抓好其他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

三是坚持强化服务改进作风。开展基层干部作风集中教育整顿,集中解决基层干部中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等突出问题,引导广大基层干部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树立“群众满意”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为民排忧解难活动,组织动员广大基层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社会治安等突出问题。总结完善并全面推行“一线办公”、“领导干部工作目标公开承诺”、“为民服务全程”、“村三职干部轮流坐(值)班”、“为民服务卡”等制度,促使广大基层干部在改进服务中树立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8

紧紧围绕各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总体部署和中心工作、重点任务,按照中央和省、市委提出的创先争优活动总体目标要求。把乡镇、村党组织“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争创目标和内容具体化。

1推动科学发展。重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研究制定发展思路,发展乡村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富裕的乡镇和全市“千村示范”工程村以及“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中评定为标兵、先进的村,要以全面建设小康村为目标;经济发展落后的乡镇和“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中评定为达标、偏弱、薄弱的村,要以加快发展、脱贫致富为目标;产业发展有特色的乡镇、村,要积极以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为目标。通过争创,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增长10%以上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村集体积累和乡镇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乡村债务得到有效化解。

2促进社会和谐。重在加强平安建设。党员、干部要经常走村入户听取群众意见,解群众意愿和心声,及时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影响乡村和谐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尤其是矛盾多、维护稳定任务重的乡镇、村,要把加强平安建设、创建和谐文明村镇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通过争创,无群体上访和,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恶性治安案件发生,平安乡镇、平安村屯的比例均达到90%以上。

3服务人民群众。重在改善民生。使服务民生有形化、具体化。每个乡镇、村都要进一步完善乡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民生工作站(点)建立健全农事村办、一站式”服务、为民服务全程等制度和做法,拓宽服务渠道,提高服务质量。乡镇、村党员干部、党务工作者要向沈浩同志学习,大力弘扬沈浩精神,进一步树立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切实在出行、饮水、用电、就医、上学等生产生活方面,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实用的服务,真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争创,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4加强基层组织。重在优化乡村基层党组织设置。提高整体工作水平。要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对加强乡村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深入推进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通过争创,先进乡镇党委要进一步提高标准,努力实现更高层次的五个好”中间状态的乡镇党委要进一步巩固提高,努力建设成为先进党组织;后进乡镇党委要进一步抓好整顿建设,努力实现转化提升。全市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的数量,力争到年“七一”前,达到建制村总数的75%左右,10%左右的偏弱村和薄弱村至少晋位1个档次;力争到党的十召开前,达到建制村总数的85%左右,同比再有10%左右的偏弱村和薄弱村至少晋位1个档次。

二、贴近党员实际分类设计活动载体

乡镇、村党组织要以“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农民致富、维护乡村稳定”为争创主题,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要求。以实施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载体,结合乡村基层实际,按照党员好参加、群众看得见的原则,分类设计活动载体,进一步把活动载体具体化,确保每个党支部都行动起来,每名党员的工作热情都激发出来,周围群众都带动起来,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风气。

广泛开展“驻村入户、结对帮带”活动,要在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中。每名乡镇党员干部都要驻村指导,并与困难户进行结对帮扶。

深入开展“技术到田头、服务到农家”党员一线行”推行党员联系户等活动,要在乡镇站所党员中。站所党员干部要进村入户,面对面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服务需求,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

开展“双培双带”活动,要在致富能力强的青壮年农民党员中。引导他争当“双带”先锋。

广泛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党员中心户等活动,要在无职农民党员中。根据他自身的条件、特长和意愿,设置不同岗位,明确具体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办法,引导他积极参与村务管理,发挥积极作用。

开展“双向带动”活动,要在乡村流动党员中。鼓励引导他带动本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带动城市资金、人才回家乡创业发展。

组织开展“创业富民”活动,要在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党员中。政策上给予倾斜、资金上给予扶持,引导他争当创业致富能手,带领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开展“立足岗位、争创佳绩”活动,要在乡镇、村党务工作者中。乡镇、村党务工作者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乡村党建的新路子,日常工作中创造优秀业绩,党员和群众中树立党务工作者良好形象,努力成为“五个表率”

三、完善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方式方法

按照易于操作,要结合乡镇、村的实际。群众好评价的原则,完善推进方式,规范推进步骤,确保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1对标定位。乡镇、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和党务工作者要安照“五个好”五带头”五个表率”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和争创目标。

2公开承诺。乡镇、村党组织要围绕实现届期目标和年度计划、完成中心任务、兴办实事好事等作出承诺。并通过党建网站、党组织服务民生网站、党务政务公开栏等途径向党员、群众公开。要认真履行承诺,把承诺真正落实到行动上。

3领导点评。要将履行职责、兑现承诺、发挥作用等情况作为主要内容。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和努力方向。县、乡党员领导干部要通过参加组织生活会、调研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分别对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进行点评,党组织书记对党员进行点评。每半年点评1次。

4群众评议。组织党员、群众对党组织和党员履行承诺、创先争优的情况进行评议。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乡镇党委书记要向县(市)区、开发区党(工)委和本乡镇党员以及群众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村党组织书记要向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本村党员以及村民代表述职并接受评议。

5选树典型。要以完成中心任务、做好本职工作、创造一流业绩、赢得群众公认为依据。大力宣传他先进事迹,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夯实有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基础

大力加强乡村基层基础工作,要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三项工程”为统领。认真抓好乡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任务,为有序开展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1抓好乡镇党委建设。按照“五个好”要求。推动乡镇机关工作重心下移,促使乡镇机关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真诚服务群众,树立良好形象。着力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特别是涉农项目资金使用、公务接待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

2全面贯彻落实“一定三有”政策。继续抓好村党组织书记建设“一定三有”政策的全面落实。深入实施村“两委”负责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三项补贴”制度、正常离任村党组织书记生活补助制度、乡村基层干部“双选双聘”机制。重点落实好村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一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村党组织书记的职责任务,全面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党员评议、村民评议和实绩考核,促进村党组织书记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带头人作用。

3大力推广“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要认真贯彻执行吉办发〔〕10号《关于在全省乡村推行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的意见》通知精神。制定实施意见,抓紧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党(工)委要认真研究所辖村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真正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同时,要积极探索党组织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规范村务重大事项议事决策程序,完善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乡村基层管理的规范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4全力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建设。各县(市)区、开发区要高度重视。集中力量,确保省委提出的年月底,实现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全覆盖的目标。要健全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制度,完善配套设施,坚持“一室多用”发挥综合效能。

5组织开展建制村“划档分类、升级晋位”工作。各县(市)区、开发区要结合本地实际。推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的指导意见》长组发〔〕5号)贯彻落实工作,年9月底前,按照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偏弱村、薄弱村五个等级,完成所辖村划档分类工作,力争到年“七一”前,全市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数量达到建制村总数的75%左右,10%左右的偏弱村和薄弱村至少晋位1个档次;力争到党的十召开前,全市标兵村、先进村、达标村数量达到建制村总数的85%左右,同比再有10%左右的偏弱村和薄弱村至少晋位1个档次。

6扎实做好后进村整顿和党员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年度排查整顿后进村党组织制度。集中开展整顿建设,确保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整改转化一批、巩固提高一批。认真落实党员培训五年规划,突出抓好乡村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和技能培育。

五、切实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

关键在县、重点在乡镇。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加强领导,组织开展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精心组织,推动落实,务求实效。

1落实领导责任。县(市)区委、开发区党工委要加强对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县(市)区级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在乡镇、村建立联系点。县(市)区直有关部门党组织要把抓党建与抓业务结合起来,指导督促乡镇基层单位搞好创先争优、促进业务工作。乡镇党委既要认真抓好自身争创活动,又要加强对乡镇站所、村级争创活动的领导和指导,确保每一个支部都行动起来,每一名党员都参与进来。那一世

2强化指导督查。要建立健全督查指导制度。加强对乡镇、村创先争优活动的调研、检查和指导。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群众不满意的要及时提出批评,限期进行整改。县(市)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深系点调研指导,努力将联系点建成示范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要联系一个村。联系人要经常深系点,及时掌握活动工作情况,指出具体指导意见。要根据乡镇、村党组织和党员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提高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

3加强宣传引导。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基层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特别是要大力宣传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创先争优的良好社会风气和舆论氛围。要探索切合乡村实际、易于农民接受的宣传途径,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增强宣传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深化乡镇政务公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党的全会和省委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以保障基层群众的民利,维护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乡镇政府工作透明度,推动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基层依法行政,更好地为推动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服务。

(二)基本原则。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要坚持依法、真实、便民的原则。坚持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对各类乡镇行政管理活动和公共服务事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要及时、全面、如实公开。

(三)工作目标。深化乡镇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要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和全面推进乡镇政府依法行政的目标和进程相一致。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政务公开成为乡镇政府施政的一项基本制度,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得到切实保障,促进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实现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二、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主要任务、内容和形式

(一)主要任务。

进一步深化乡镇政务公开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适应当前基层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深化乡镇政务公开内容,增强乡镇政务公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省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省乡镇政务公开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全面总结近年来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乡镇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和监督保障措施,形成较为完备的制度规范和运作机制。推动基层公共企事业单位加大办事公开力度,扩大办事公开范围,推进办事公开进农村、进社区,为基层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基本内容。

1、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村工作政策措施的情况。重点公开粮食最低收购价调整、农机具购置补贴、扶贫标准上调、农民工返乡创业、家电汽车下乡、农村低保政策的具体内容和落实情况。

2、乡镇重大事项。重点公开当年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经济社会发展年度目标;乡镇长、副镇长任期目标、年度目标;乡镇机关及有关部门的年度目标;目标责任制实施、完成、检查、考评情况及奖惩结果。

3、乡镇财政收支、各类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重点公开年度财务收支、预决算的具体情况;年度预算外资金收入、支出、使用的具体情况;各类专项资金的名称、数额、使用和支出情况;农业和农村公共事业投入情况、罚没款的回收、使用情况;水电费标准及收缴情况;乡镇当前债权债务的具体数额、内容、原因和时限;其他需要公开的项目。

4、乡镇政府和区政府部门派驻乡镇的基层站所履行职责事项。重点公开职责权限、行为规范、法律政策依据、办事条件、办事程序、办事期限、办事结果和监督办法;收费项目的依据、标准、范围、程序、管理和使用情况;处罚依据、标准和执行情况;各项服务承诺及其他有关事项。

5、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使用的审核情况。重点公开年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宅基地审核审批的条件、程序和收费标准;各村委会和乡镇上报申请的户数和对象名单;区政府批准的对象名单、面积、限建时间。

6、征收或者征用土地、房屋拆迁及其补偿、补助费用的发放、使用情况。重点公开因国家经济建设、小城镇建设及其他公益事业需征收或征用土地、房屋拆迁的政策依据、征用程序、办法及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发放使用情况。

7、抢险救灾、优抚、救济、社会捐助等款物的发放情况。重点公开上级下达的抢险救灾、优抚、救济以及本乡镇接受社会捐助款物数量及发放标准、程序和办法;各村委会上报的抢险救灾、优抚、救济对象摸底名单;对各村委会的分配数额和批准享受抢险救灾、优抚、救济对象的名单;具体款物的发放及使用结果。

8、乡镇集体企业及其他乡镇经济实体承包、租赁、拍卖等情况。重点公开乡镇集体企业、经济实体的承包、发包、租赁、拍卖的内容、程序、对象、条件、结果等情况;乡镇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内容、程序、对象、条件、结果等情况。

9、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情况。包括乡镇委托各村公开的内容和在乡镇公开的内容。乡镇委托各村公开的内容有:本年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可安排生育的对象名单;当年落实节育措施情况和上报的出生情况;征收社会抚养费和罚款人员名单。乡镇公开的内容有:计划生育合格村名单;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逾期无故不落实节育措施或补救措施人员名单;“双查”二轮未到位人员名单。

10、公共企事业单位服务情况。医院、学校、社保、电信、金融、供水、供电、供气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农村基层实际,规范办事公开目录和指南,并重点公开以下内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决策,与服务对象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部门的职责权限和服务范围,办事的依据、时限、流程、收费、结果以及工作纪律、监督渠道等有关事项。

1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还可以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等特殊需要,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公开相关政务信息。

12、乡镇机关内部事务。重点公开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干部交流、考核、奖惩情况;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情况;政府采购、基建工程、资产状况、公车使用等情况;机关干部职工关心的其他重要事项。

(三)具体形式。

要按照“看得见、看得全、看得懂、能监督”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确保基层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发挥传统公开方式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固定公开栏、召开会议、墙报、印发文件、告知单、便民手册、明白卡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发挥广播、报刊、电视、电脑显示屏、咨询服务台、电话服务热线等载体的作用,定期或随时公开政策事项、办事服务事项以及重大事项的决策、执行及监督情况。乡镇政府应建立至少两块总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的公开栏,设置于政府驻地或群众易于观看的街道显著位置。乡镇机关及有关部门、基层站所履行职责事项,应装框上墙,悬挂于办公室或便于群众查看之处。

2、丰富和创新其他公开形式。通过实行社会公示、听证、专家咨询和论证以及邀请群众旁听政府有关会议等形式,对政府决策的过程和结果予以公开。各乡镇政府应充分运用政府门户网站,上网政府信息,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和交流。进一步发挥流动广播、移动公开栏等载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扩大公开覆盖面。同时,逐步建立乡镇档案馆、公共图书馆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为群众获取信息提供便利。加大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的建设力度,实行集中办公,公开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依据、程序、时限和结果以及部门的服务职责、服务承诺、投诉渠道等。

三、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政务公开的制度和程序

要结合乡镇实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政务公开制度规定,保障乡镇政务公开工作规范运行。一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要及时主动向社会公开有关事项,严格限制不公开事项的范围,对不属于本文规定的公开范围,但群众要求公开的其他事项,只要不涉及国家秘密、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内容,都应当公开。二是审议制度。乡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要组织对公开内容进行预先审议,准确把握公开的内容、范围、形式和时效,确保公开事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三是评议和反馈制度。乡镇政务公开监督小组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乡镇政府要广泛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并根据民主评议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和反馈。四是备案制度。乡镇政府应将政务公开的重要事项向区政务公开(效能建设)工作机构报备,并加强政务公开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五是责任制度。把政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中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乡镇政务公开要认真遵循“提出--审核--公开--评议--反馈”的一般程序,保障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规范运行。

四、进一步加强对乡镇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乡镇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保证政务公开各项任务的落实。乡镇政府主要领导作为政务公开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全面领导责任,研究并督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乡镇政务公开工作提供有利条件。

乡镇基层年度工作总结篇10

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乡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保障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农村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某某镇在新的历史阶段,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衔接之际,某某镇的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显得更是尤为重要,只有以干部队伍建设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加强乡镇干部队伍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不断激发点燃乡镇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才能有效保障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基层干部、干部队伍建设。

指出,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目的就在于培养造就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

基础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农村工作发展建设,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干部队伍敬业精神、工作态度、能力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发展建设质量和层次。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培养忠诚敢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开启新发展时期新征程的客观需要,只有做好干部队伍建设工作,才能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使广大干部符合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符合为选人用人树起的时代标杆。基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是适应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某某镇基层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某某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99平方公里、人口7万。大沙河、岱河流经境内。311国道、萧(县)砀(山)公路和萧(县)丰(县)公路过境。辖八庄、曹庄、杜集、杜老楼、杜庄、郝新庄、郝庄寨、红庙、马阁、孟窑、小圩子、业庄、朱解庄、纵袁庄15个行政村。农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果有黄桃、白桃、红富士苹果、葡萄、石榴和八斗杏。乡镇企业有建材、果品罐头加工和矿山开发等业。

通过调查发现,某某镇现有基层干部137名,其中乡镇干部43名,大专及以上学历43名,占比100%。30岁以下6人,占比14%;31岁到40岁有4人,占比9.3%;41岁到50岁有25人,占比58.1%;51岁以上8人,占比18.6%。其中村基层干部94名,30岁以下11人,占比11.7%;31岁到40岁有13人,占比13.8%;41岁到50岁有25人,占比26.6%;51岁以上的有45人,占比47.9%。男性70人,占比74.5%;女性24人,占比25.5%。其中本科学历1人,占比1.1%;大专学历26名,占比27.6%,中专学历4名,占比4.3%,高中学历的有57人,占比60.6%,二次学历6人,占比6.4%。

二、调研发现的问题

1、人员结构不合理

干部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性别、学历等方面,通过对基层干部队伍调研结果统计分析,发现当前乡镇干部队伍结构不合理处有以下几点: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40岁以下的年轻干部较少,大多数乡镇干部为40岁以上“中年人”。干部年龄结构偏向于老年化,乡镇干部队伍面临断层现象。

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高中学历人数多、占比重,三是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多,女性少。乡镇工作很多都是直接面对农民,需要细心、耐心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从男女干部的性别特征来看,女性相对男性而言,工作的细心和耐心程度一般要比男性高,因此,乡镇干部性别比例必须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一般认为乡镇干部男女比例宜控制在1.2:1至1.5:1之间。四是基层干部的学历普遍较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很少,大专学历人员所占比例也不足60%,普遍学历在高中、中专甚至是初中。专业结构不合理,调查发现,乡镇干部队伍中熟悉精通农业、法律、金融、市场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人很少。并且很多乡镇干部每天忙于各项事务,很少有时间进行学习,对新形势以及新知识了解甚少,更不用说用新方法新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工作压力超负荷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干部的具体工作,涉及到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乡村振兴、维稳信访、三大革命、环境卫生等等一系列的内容,一名基层工作干部往往身兼数职。其中很多工作指标都是对于干部考核而言,都是能够“一票否决”的“硬指标”。近年来,乡镇的发展越来越快,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与日俱增并且更加的多元化,基层干部经常是“白+黑”“五+二”的高强度工作状态,造成的结果就是疲于应付。调查表明,基层干部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太大,加班时间太长,休息时间太短,身心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利于基层干部的生活和工作。

3、福利待遇较低

目前,某某镇经济相对落后,经济不发达,在反腐倡廉的新常态下,基层干部取消了各种形式的补贴和补助,甚至于一些明文规定的正常福利待遇(例如节假日加班三倍工资)也没有执行到位。很多倍调研人员反映自己的工资待遇太低,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缺乏相关的奖惩机制,不仅不能激发基层群众的工作激情,还极大的打击了工作积极性高,热情主动的基层干部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此外某某镇办公条件和生活条件一般,基层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单调。

4、晋升难度较大

镇村作为最基层的管理部门,所具有的岗位职数的基数比上级政府部门要小很多,因而基层干部的提拔和晋升空间较小。现有的岗位大都已被占用,新进来的人员需要等老同志退休后腾出岗位才能得到晋升。从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干部不仅提拔晋升无望,而且受编制和身份以及工作条件等影响,交流到县直事业单位、周边乡镇工作的机会也较少。一些基层干部长期在同一个单位、部门从事相同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工作极易出现消极情况。

5、事业干部待遇相对滞后。

全镇除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外,事业干部占乡镇干部比例较大。当前.大多事业单位干部难以选任到乡镇领导岗位。事业站所干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和提拔使用等不如机关干部有优势,且多数站所专业性较弱,职称评定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事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事业发展。

不注重学习,学风不浓。平时读书看报看新闻较少,学习时敷衍塞责、浮于形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重要理论系统学习不够,领悟不深,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大局高度不够。有的干部缺乏应有的本职业务知识,缺乏市场经济、农业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识,不熟悉党的方针政策,开拓创新能力不足,面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无法正确把握,新办法不多,难以更好地服务群众,引导群众,更难以依法行政。

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分析

1、乡镇机构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

近年来,政府一直在强调要简政放权,减少基层负担,但现在改个还没有正在做到位,虽然事和责下放了,但是权和财却没有完全下放。当前基层干部在压力型的管理体制下,面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穿不进、理不顺”的混乱局面。上级各项检查评比繁多,造成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分身乏术,很难自主安排工作时间,没有足够的经理和时间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很多基层干部反映,自己一年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开展扶贫工作。同时在机构改革中,虽然七站八所已下放到乡镇管理,但实际工作并未理顺,相互牵制,各单位的工作积极性不易调动。

2、经济落后、待遇低,付出与回报不对应

萧县是贫困县,某某镇隶属于萧县,故经济欠发达。各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低,基层政府的经费保证较为困难,基层干部能够自由安排的时间较少,上面不断下任务,穷于应付。现在的财政体制造成了基层经费保障不到位的现象,基层干部的待遇等方面收到很大影响。“基层干部工作累,待遇差”很多被调研人员认为萧县基层干部比发达地区差很多,生活质量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对于一些没有在县城买房子的基层干部来说,子女的教育都是一个问题。以基层干部现在的工资水平,在县城买一套95平方的房子需要80万,也就是基层干部30年的工资。面对这种不平衡,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差,时间一长,更加对工作不上心,得过且过平。

3、基层干部自身存在一定问题

部分乡镇干部自身定位不准,观念转变不到位,一旦遇到职业上升瓶颈,就怨天尤人。二是乡镇属于我国政权的最基层,有的地处偏远,由于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上级政府对乡镇监督管理存在漏管失管的现象。加之对乡镇十部的教育培训相对滞后,一般的乡镇缺乏接受培训的机会,使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适应新时期新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4、基层干部培训缺乏规范化、制度化

干部培训能够让基层干部学习掌握新形势、新知识;培养基层干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水平。通过调研发现,基层干部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且受训时间较短,导致培训大都是没有效果的。虽然要求基层干部培训应常态化,但是全员培训很难实行,没有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进行实施。主要原因:一是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缺乏此类培训的财政预算。二是培训师资力量缺乏,没有上级安排的专门人员进行培训。三是基层干部缺少时间参加培训。基层干部大都身兼数职,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很难抽身进行培训。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关系到基层政府未来发展的大事,关于如何建设成一支能为国家为人民效力好、服务好的基层干部队伍,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结合某某镇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以下的建议和对策:

1、从政策入手优化队伍结构

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能够让基层干部值得组成和比例更加合理,能够让基层干部后继有人,持续发力。首先要改善专业结构,根据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中设置一定的专业要求,例如金融、法律、农业、规划等相关岗位必须要有相关专业的学历才可报考,能够及时的补充专业人才,优化基层干部专业结构。其次要放宽基层干部的调任条件,对于基层干部人员表现特别优秀、突出、符合其他调任条件的,可提拔调任乡镇副科级领导职务。再次要保持基层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要严格按照基层干部任期的年限规定,将干部履行最低服务年限承诺书情况纳入个人档案,乡镇党政正职一般应任满一届,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无特殊原因任期内不得调动或调整,确保乡镇领导干部的稳定。最后是完善遴选、选调的程序和条件。对现有遴选、选调的程序、条件等政策规定进行补充完善,做好不同政策间的服务期限、工作程序上的配套衔接。保证基层特别是乡镇干部的相对稳定。

2、健全奖惩提拔机制

只有健全了基层干部队伍的奖惩机制,才能打消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念头,才能够营造出能者上不能者下的竞争激励机制。首先要对也就优秀的人员予以重点培养并及时提拔,调动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于工作成绩突出,能够让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要予以肯定和及时的提拔,让有能力的人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才能让其他人信服,让优秀的干部更优秀,有激情的人更愿意奉献自己的激情和热情。其次要尽快出台相应的提高基层干部职级待遇的方案政策,实现物资向基层倾斜,让基层岗位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岗位。最后要开拓创新,用更多能够激励人的办法,除了用物资和岗位相结合的方法,还应当给与一定的荣誉激励,通过各种新媒体,对优秀基层干部进行大力宣传,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让其他基层干部,见贤思齐,掀起比群众满意度、比为百姓办实事、比工作具有成效的新浪潮。

3、健全培训机制

要将干部培训作为一项重要且迎长期坚持的工作来做。基层干部培训不仅能提高干部的执行能力还能提高他们对新形势下的政策理解能力。首先要完善培新机制,将学习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的业务知识以及提升学历教育等贯穿到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来。其次要开展自我学习和集中学习,把集中培新常态化。同时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相关政策理论知识培训。最后按照“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专业要求标准,提高基层干部的专业技能,重点在农业、法律、金融、市场管理等专业领域加大培训力度。

4、健全考核机制

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一是要继续加大乡镇机构改革力度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形成乡镇干部权责利对等机制,着力解决乡镇干部“权力无限小、责任无限大”的现状。否则,权责利不对等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监督考核对乡镇干部是不公平的。二是要结合乡镇工作实际,进一步提高对乡镇及其工作人员考核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适当减少考核的内容,同时提高考核的精准度。多些人文关怀,少些“一票否决”,以减轻干部的应付感、疲倦感,也便于其腾出时间来做好本职工作。

5、提高基层待遇

只有拴住人心,才能留住人才。1、要提高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首先要树立从基层选用干部的导线,坚持对基层干部的重视,在上级选用干部时应选拔使用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干部。县直单位应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职位面向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基层干部进行选拔。其次是要加大表彰奖励力度。提高基层干部考核优秀等级的比例,在开展立榜样、树新风等各项活动中,评选出优秀人员以及让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进行重点表彰,增强基层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大力宣传榜样事例,并对其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再次县区应设置一些专门的职务,致力于解决基层干部的待遇问题,并为基层干部的晋升提供新的渠道。最后要重视基层事业单位人员,增加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的比例,降低专业技能岗位评职的门槛,做到乡镇事业干部与公务员的待遇同步提高。2、提高经济待遇。综合考虑基层工作的强度、压力、工作年限、当地房价等一系列因素,对基层干部予以合理的基层工作补贴,形成以工资收入为主、津补贴为辅的工资结构,确保乡镇干部经济待遇高于县级机关同职级干部,这样才能真正留住人。保证基层干部的下乡补贴、定期体检、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