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1:29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1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城乡统筹规划的快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涉及地区、城乡、工农、社会与经济等一系列关系的重大调整,城乡统筹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要尽快解决好农村中的“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转变为现代化结构。这就要把城市与农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城乡统筹规划的快速发展、规划建设、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促进城乡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要赋予农民公平的待遇,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完整的财产权利和平等的发展机会,建立城乡统筹规划经济社会新体制,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促进城市的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城市的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的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让所有农民共享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带来的利益。

一、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关系

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浙江党政领导的一项重要决策。正因为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这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部署,所以有必要讨论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是什么关系。现在,有许多市、县编制了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这些城乡一体化规划当中,对城乡一体化的含义还没有达成一致。城乡一体化规划已经看到的一个比较好的表述是:“城乡一体化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条件下,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文明的社会经济状态”。这样一个表述,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基本含义,至少要讲清两句话,第一,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转变为现代结构;第二,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的是使城乡居民共享现代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或者说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居民有相同的共享现代文明的基本权利。

按照这样的理解,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系上,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不断的进行规律性探索。城市文明基本普及到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发展应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如,城、镇、村的空间布局,人口和产业空间集聚的规律,对于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至关重要。这些,都需要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实践中加强研究,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协调工作。

在实际的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工作中,还要注意防止一些可能产生的问题。第一,就是要防止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片面性。比如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要谨慎地加以权衡。显然,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当中,应该说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是充满着公平的理念。但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这个公平的理念不能离开效率,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不能过度的损害效率来达到公平。第二,要防止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简单化。例如编制城乡一体化规划,就把产业、生态等等都戴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帽子。这个城乡一体化到底是什么含义,如何来实现,并不是十分清晰。就我国现在的产业来说,在一个县的城乡一体化中,一个县的产业能否达到城乡一体化?如果一个县的产业是一体化的话,那么,该县在较大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分工怎样考虑?生态一体化,一个县是否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体化,还是属于一个大的生态系统里的一个部分?城乡一体化各地情况不同,因此要因地制宜。第三,要防止城乡一体化理想化。比如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一体化,要有一个过程,从城乡一体化不同相关水平、不同方式的社会保障做起,要考虑到我国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国情,考虑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过程,考虑到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条件。要有一个推进的时序。如果没有一个时序,在实践中可能会个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带来一定的困难,或者是城乡一体化要求过急,或者是做不到,或者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二、统筹城乡规划,加快推进城乡空间一体化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可以推进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科学规划是龙头。我们坚持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理念指导规划编制,把广大农村纳入总体城乡统筹规划,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一是科学编制区域城乡统筹规划。按照我区全部纳入相关的范围要求中,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明确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区域功能和发展方向,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领先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增强相关产业竞争力为重点,全面启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为重点,加快建设。科学编制新一轮城市总体的城乡统筹规划、生产力布局的城乡统筹规划、土地利用总体城乡统筹规划,及时修编基本农田保护城乡统筹规划、区域城镇体系城乡统筹规划,形成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二是科学编制专项城乡统筹规划。根据区域总体发展的城乡统筹规划,编制了覆盖城乡的综合交通、公共服务设施、非建设用地控制等一系列专项城乡统筹规划。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全面完成46个示范村和推进城乡统筹规划编制。三是科学编制重点区域城乡统筹规划。坚持分类指导,对城乡一体化重点区域进行科学布局。

三、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城乡统筹规划的改革和发展,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在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参与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建设的权利;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目的是享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享有同质化的生活条件。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实行的是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支持重工业的高速增长的战略,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重城轻乡”的城市偏向的相关政策和制度。首先是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由此城乡一体化产生的城乡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服务体系以及财政投入体制等。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中包括进城务工长期住在城市的农民工和他们的家属,城乡一体化不仅享受不到同城市居民一样的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待遇,甚至发生交通事故所得到的赔偿也大大低于城市居民。因此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在制度安排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推动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城乡统筹规划发展主要包括城乡住宅区规划、文化教学区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产业区规划、市场规划、电力规划、水利规划、医疗规划、给排水工程规划、热力燃气规划等。城乡统筹规划发展须经各级人大立法确认。杜绝“一届班子一套规划”的短期行为,城乡统筹规划发展要防止“先建后拆”的劳民伤财现象发生。

结束语

总之,实现这样一个城乡统筹体制转型,是城乡统筹规划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保证。这三个转型是互动发展的过程,是城乡统筹规划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缺一不可的。

参考文献

[1]颜华.我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

[2]覃乐敏.财政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中的难点及思考[J].传承,2011,01:34-35.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2

关键词:城乡统筹发展;无锡创新精神;五大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53-03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树立和落实科学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无锡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一个基本的战略部署,就是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坚定不移地走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

从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来分析,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点和潜力在农村。就区域来看,无锡农村包括江阴、宜兴2个县级市,锡山、惠山、滨湖、新区等4个城郊区;有59个镇、1061个村;户籍人口168.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万人。无锡农村地域总面积3007.6平方公里,占全市的62.8%;耕地面积228万亩。农村的地域面积和人口数量是无锡全市的“大多数”。无锡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份额虽然仅有2.2%,但几乎承担了城市全部的生态环境、生活保障等功能,意义重大,地位重要。农村既是今后无锡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之所在,也是希望和潜力之所在。

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差距和难点也在农村。尽管近年来无锡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不断改善,2004年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已达到5021亿元,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比例超过8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15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与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相比,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仍然在扩大。可以说,这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演进,无锡农村与城市的时空距离在缩短,而经济社会发展上的距离在拉大。农业建设滞后、农村生产退后、农民生活落后,农村与城市形成了明显的反差。199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1.45,到2000年,这一比例扩大到1:1.65,2004年则达到1:1.88。这一核心指标,从一个侧面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农村与城市在发展上日益拉大的差距,生动地表明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本和关键在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两个率先”,离不开“三农”稳定发展这个重要基础,离不开城市和农村的协调共进,必定应该是努力建设一个城乡利益关系和谐、发展布局和谐、生态环境和谐、制度体系和谐、文明素质和谐的社会。因此,建设和谐宜人的新无锡,实现“两个率先”的大目标,根本之策和关键之举是破解“三农”难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的迅速发展,无锡的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具备了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特别是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无锡农村,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基础,完全有可能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上先行一步,率先示范。从无锡来说,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定不移地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反哺农业、回报农民”的方针,以创新精神全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

第一,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建设。把规划编制作为实施统筹战略的龙头,按照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特大城市的要求,全市一盘棋,统筹规划,统筹布局,扩散城市能量,集合农村资源。一是城乡结合统筹规划。打破“市、县级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城镇体系的结构布局,科学编制并不断深化、完善体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一中心、二副中心、十二城镇组团”的“1212”三级城镇体系规划。二是总分结合统筹规划。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好城乡统筹的交通规划、生态规划、城镇组团规划、“三个集中”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区域范围,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三是远近结合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着手编制城乡融合、相互衔接、全覆盖的农村镇村布局规划和农村新型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第二,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产业体系建设。围绕整合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发展的目标,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建设与生态湖滨城市相适应的现代都市型农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交通枢纽、现代商贸中心、国内外旅游胜地・促进三个产业的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一是努力构建农业发展新格局。坚持把农业发展融入到生态湖滨型城市建设之中,全面实施《无锡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规划纲要》、《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工作意见》,加快建设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唯琼四季阳光生态园等一批现代都市农业重点园区,加大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都市农业规划区集中的工作力度,促进农业布局进一步调优、水平进一步提升、功能进一步显现。二是努力构建工业发展新格局。按照“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进一步加快乡镇工业开发园区和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推动工业企业“进区入园”,增强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提高集约利用土地的水平。三是努力构建三产发展新格局。加快重点镇片区商业中心和一般镇社区商业中心建设,构建城区、片区、社区城乡一体、功能错位的商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无锡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中心和长江港口物流园区,优化物流资源配置;加大环太湖乡镇生态休闲游、阳山水蜜桃观光农业游、吴地民俗文化游和荡口水乡古镇风貌游等农村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推介力度,开发和利用农村旅游资源。

第三,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政策体系建设。城乡政策的不平等是导致城乡二元结构的最根本原因。要立足城乡统筹,结合地区实际,积极搭建城乡平等、和谐的政策平台和制度框架,加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共同发展。一要加大政策配套力度。要制定并不断完善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各项农村政策,破除传统思维定势,突破部门利益束缚,切实做好各项政策的配套细化工作,真正把上级的政策落实到位。二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区要根据当地实际,在积极做好对上争取支持的同时,加快研究、制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支持政策,真正使政策向“三农”工作倾斜。三要加大政策激励力度。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激励农村基层和广大干群的创新创造,探索新

的建设机制和推进办法。要突出制定和深化完善有关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和股份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增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

第四,大力推进城乡统筹的富民体系建设。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继续做好促进就业、鼓励创业的同时,以贯彻实施“富民工程”为主线,在完善保障、实施帮扶、创新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加快增长。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力度。在低保、医保基本做到应保尽保、以土地换社保逐步到位、乡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加快推进的基础上,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办法,大力推进从事农、林、牧、渔生产的“纯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一方面,继续组织实施“百村奔小康”工程,进行全方位、多途径、强力度的帮扶,加快贫困村脱贫转化。到今年底,全市103个经济薄弱村累计脱贫转化比例将超过50%,明年将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对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低收入农户,组织实施“万户农民扶贫帮困工程”,努力使农村低收入户的致富能力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生活状况明显改善。三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以推进“三大合作”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增收活力,创新增收机制。今年基本完成村级年可支配收入在200万元以上村的改革任务,累计完成改革村增加到230个左右。明年力争使村级可支配收入超150万元的村全部改革到位。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多形式、多层次、多途径加快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今年底,每个乡镇建成市级“四有”示范组织2个,全市将建成100个以上。积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预计今年使全市农民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土地流转并取得收益的比例达到30%。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3

一.统筹城乡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积累了很多问题,其中最核心的矛盾是城乡矛盾。这些矛盾是中国所处发展阶段的矛盾多发性所决定,是中国制度改革滞后导致了矛盾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实施的是城乡分割的管理制度,导致了城乡发展严重失衡。

城市是发展中的赢家,享受了发展中的绝大部分成果;同时,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居民与农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财政等优质资源绝大部分集中在城市,而农村社会各个领域的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使各类社会问题在乡村中不断积累。在城市化的时代,乡村的问题反过来又限制了城市的发展。传统的以城市为核心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尽头,必须改革发展方式,将乡村发展统一纳入国家发展的战略框架,谋求城市与乡村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农村和城市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就是要把城市的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转移到农村,就是要借助城市的力量带动农村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发展的孪生姐妹,统筹城乡发展是手段,城乡一体化是目标,它们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国家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经济一体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二是社会一体化——提高乡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三是制度一体化——为农村地区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缩小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四是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淡化与消除。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也和全国一样,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县城得到发展的同时,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各方面都没有取得更大的进步,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群众的整体素质严重滞后,特别是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没有达到全县经济增长水平。所以,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全县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快全县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实施“四步走”战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城石碌人口不足四万,二十多年来全县农村人口快速向县城转移,目前达到了七万人,说明解决人口流动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实施“四步走”战略:

第一,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扩大就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发展空间,解决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流”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起点。

第二,通过城市的户籍制度创新和改革,使进入城市的人口及其家属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解决富余劳动力如何“留”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三,“三个集中”谋求规模经济效益,解决全县富余劳动力及乡村入口往“哪里流”的问题,这是统筹城乡高效有序发展的关键。

第四,为全县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提供全方位、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解决“不流入城市留在乡村”的居民的发展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落脚点。

“四步走”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口的合理流动,使统筹城乡发展进入到一个很好的循环,我们需要把这4个环节有机串联,成为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三、构建新型健康的人口管理制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既是城乡发展的动力,也是城乡差距的矛盾所在。所以,统筹城乡发展不能就农村论农村,一定要将城市的发展、以及建立城乡之间开放的人口流动制度纳入框架之下。

现存人口管理制度与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两大制度障碍。例如,我县城市居民贫困补助是每月440元,高于乡村居民人均收入,城市医疗补贴、教育资源远好于乡村。这就决定了城市户口还不能完全放开,全县乡村人口只能有条件向县城迁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构建新型户籍改革模式。新型户籍改革模式是:就业+社会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户籍。

这个城市户籍管理改革模式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门槛,农村要向县城石碌流动,必须满足新型健康户籍的三个条件:就业、社会保障、健康合法住宅。我们要构建新型户籍改革模式,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努力创造条件:一是扩大就业。要完善乡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城乡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要完善企业职业培训制度,将全体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纳入常态管理,保障将新增城市人口及时培训为合格的现代产业工人,减少失业。要充分利用劳动力优势创造财富,为未来社会积累财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推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考虑企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问题,减少低效的经济增长,构建健康的社会保障运行机制;构建全县统一的跨区域、行业、单位的转移制度框架与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三是自建、购买、租赁健康合法住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办法:(1)政府规划住宅小区,储备建房用地,出售给进城农民,用于自建住房;(2)政府可以通过行业规范认定、引导民间提供低价格合法健康住宅;(3)满足“就业+保障”条件达到特定年限的人及其家属可以申请公共住宅;(4)建设以普通住宅为主的住宅体系,努力开拓城市房屋租赁市场,建立规范的租赁、进退机制;(5)政府与民间合作发展公共住宅。特别是在郊区城市化的进程,借助郊区民间力量合作发展公共住宅租赁产业。

四.大力发展中心现代服务业,促进农村人口在城市的良性管理

市场规模及其和专业化水平是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城市服务业与制造业相比具有较低的技术门槛和投资门槛,但由于其不可运输性和不可储存性,只是其需要较高的本地化市场门槛。鉴于××的情况,我们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四大市场:(1)为钢铁、水泥等制造业发展提供的生产业市场,如运输、建筑等;(2)居民提供的生活业市场,如宾馆,为企业职工提供食品等;(3)中心城市功能提供的综合性高层次服务业市场,如金融、保险等;(4)服务于基本民生的公共服务业市场。当市场规模充分大的时候,就发生细分的市场,城市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变得更加昂贵,效率也更高。通过做细、做好、做高,促进服务业做大做强。

五、推动公共政策向农村的转型,构建城乡均等公共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我国的公共政策,在过去长时间里和很大程度上傾向城市,忽视了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就是要推动公共政策向农村的转型,将乡村发展规划统一纳入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的框架下。

(一)调整公共政策,构建城市与乡村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建设。一要全县各级政府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农村的优惠的公共政策,加大实施力度。二要不断丰富农村优惠政策的内容,加大经济社会规划及其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设,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建设作为乡村地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实现以下的农村公共体系: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4

(一)统筹城乡建设规划,绘就新农村建设宏伟蓝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农村建设必须规划先行,必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鹤壁市从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把新农村建设规划置于总体规划体系中。全市确立了“1个中心”(新区)、“3个支撑点”(老城区、2个县城)、“8个重点镇”、“76个示范村”为核心的多层次发展格局。为了提高全市城乡建设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鹤壁市委、市政府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就城乡规划作了高层次的咨询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努力提高规划的质量和水平。在做好城乡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各村镇因地制宜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规划。

在城乡建设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全市各村镇坚持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不断修改完善原有的村镇规划,不片面追求建多少新房,不盲目追求向城市看齐,注重保持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和古朴风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如善堂、河口、小屯等村镇,没有多少新的建筑物,但是经过完善规划、清理整顿和规范管理,村容村貌整齐美观,焕然一新。实践表明,鹤壁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了城乡布局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就业和劳动保障、政策措施等六个方面的协调统一,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鹤壁特点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道路。

(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奠定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在这方面,鹤壁市坚持既统筹规划全市的产业布局,又突出城乡各自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和现代农业,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在工业化方面,根据资源和产业特点,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统一规划建设了“三大产业基地”,即新型资源型产业基地、环保型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食品加工业基地,以产业集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这些措施不仅改变了鹤壁市依靠单一煤炭等资源型产业支撑发展的脆弱局面,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了新型工业化进程,而且显著增强了工业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目前,全市有35%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鹤壁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实施意见》,坚持用现代产业理念改造发展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一是围绕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配套产业,使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仅淇县大用、永达、裕丰等企业就带动周边2.3万农户协作生产,吸纳3.8万农民就业;通过积极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化程度,近两年新成立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就有400多家;通过发挥畜牧业优势,带动食品加工、种植、饲料、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使51%的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轨道。二是努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3%,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三是以新技术改造农业。通过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使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9%和97%,小麦精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入户率和到田率均达到90%以上。为了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的长效机制,鹤壁市与有关农业科研院校等单位联合,每年选派200名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员到鹤壁农村做农业技术特派员,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

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下,鹤壁市还根据各个村庄的产业发展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对相对富裕的村,按照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的要求,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上重点壮大已有的主导产业,提升产业档次,扩大产业规模;对中等村,重点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对中下等村,根据各自比较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种植、林果业或养殖业;对于个别贫困村,以劳务输出为主,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收入,脱贫致富。

(三)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缔造新农村建设均等平台。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推进建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近年来,鹤壁市下大力气抓好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2006年投资4亿多元,主要实施了交通便民、沼气入户、安全饮水、生态环保、信息服务、连锁超市等工程,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行政村通班车覆盖率达99%;沼气入户率达到适宜建沼气农户的35%;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60%;全市行政村光缆覆盖率、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农村电话入户率63%;有便民连锁超市的行政村占60%。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5

一、典型模式

经过实地调研,乌海市、鄂尔多斯市五家尧村和风水梁新村、赤峰市长胜村、通辽市兴隆村、呼伦贝尔市奋斗镇等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

(一)全市整体推进的乌海模式。乌海市从全市农业人口较少、工业和城市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出发,于2004年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将全市5万多农民一次性全部转为城镇户籍,使其在子女入学、参军、复转军人转业退伍、就业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待遇。同时,用城市化思维解决农村问题,用工业化思维解决农业产业化问题,在“转移、减少、集中、富裕”的工作思路引领下,引导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向城区和二、三产业转移。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也给乌海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乌海市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大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城郊型农业。2010年,留在农业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45元,收入水平连续6年居自治区12个盟市首位。

(二)以现代农业为发端的准格尔旗五家尧模式。五家尧模式是指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五家尧行政村为中心的十二连城乡“西六村”(另包括兴胜店、董三尧、五十顷地、杨子华、康布尔等5个村)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为前提,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为标志,逐步推进城镇化的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以土地规模经营为切入点,发展现代农业。2005年开始,由五家尧行政村村长牵头成立远洋新农业有限公司,经过与全体村民“七次开会、逐笔算账”的艰难过程,于2006年和全村80户村民签定了600亩土地承包经营10年的合同,完成了十二连城乡历史上的第一例土地流转整合,启动了准格尔旗历史上的第一个现代农牧业项目。在随后一年的时间里,又有多家当地和外地的公司以及农民合作社以同样的方式从农民手里承包、整合土地1.05万亩,并聘用本村450位农民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实现了土地的整村集中连片经营,开创了五家尧村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篇章。二是立足发展现代农业,优化空间布局和要素配置。先后编制了《十二连城乡人口布局与产业发展规划》《准格尔旗五家尧村产业布局规划》。三是从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出发,注重农民自主式规模经营的推进和农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四是政府大力扶持。

(三)完全由企业投资建设的达拉特旗风水梁新村模式。风水梁新村地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库布齐沙漠东缘,原为一片沙漠,现在是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依托獭兔养殖,投资14亿元,历时6年打造的“中国西部第一村”。其主要做法,一是企业依托生态种植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长产业链,吸引农牧民来基地从事养殖业,让农民转变为专业农民。二是按照发展沙漠循环生态种养业,依托养殖综合利用深加工的大循环发展思路,投资建设种养殖业基地和屠宰加工、肉食品加工企业,企业成为种养加三个产业的投资主体,吸引相关企业向基地集聚,转变了以往农牧业产业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创造了公司建种养基地、加工企业,农户入场专业从事养殖业的新的农牧业产业化模式。三是按规划发展产业,依托产业集聚人口。风水梁新村建设中按照种养、加工生产、流通、生活服务以及产业与新村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对10000多公顷土地进行整体规划,一、二、三产业,加工业,物流业,生活区同步建设,使风水梁新村逐渐步入产业发展集聚—就业岗位增多—人口集聚—产业多元的良性循环轨道。四是按照现代城市标准,建设为产业生活服务的小城镇。

(四)依托工矿企业建设新农村的赤峰市元宝山区长胜村模式。其主要做法,一是坚持村企合作共同发展。通过积极与企业友好协商寻求支持,发展与矿业企业密切相关的二、三产业,在支持矿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争取到了矿业企业为长胜村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为村里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基础。长胜村为支持煤矿扩能增产,将5000亩荒山沟提供给露天煤矿做排土场。同时,煤矿企业承诺,排土场填满后,矿方负责平整,并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后,交由长胜村复耕,相当于再造5000亩耕地,一举两得,实现了村企共赢。二是长胜村在处理元宝山露天煤矿占地补偿金问题上,把补偿金作为全村发展现代化、城镇化建设的第一桶金,为全村“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约化、农村城市化、生态园林化”提供资金保障。从全部耕地的水利化,到全部人畜饮水的自来水化;从“整村制种”基地的确立,到标准化肉驴养殖基地的建设,无不受益于“以工补农”资金的积累。三是围绕“耕作机械化、种养科学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知识化”发展和壮大种养殖基地,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全村产业结构优化和农牧民稳定增收。四是抓住国家在农村实施“一事一议”政策的机遇,全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村容村貌的改造,实现了农村向现代化村镇的转变。五是建立“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投入制度,依托元宝山煤矿的征占地补偿金,加快城镇建设和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初步实现了农村城镇化。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6

关键词城镇化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年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质量。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从十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新一届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新型城镇化,并进行了重点部署。这向国内外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撬动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

一、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

1、城镇化是我们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刚超过50%,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左右,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如果城镇化率的提高保持目前水平,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和城市集聚效益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带来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加,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从而持续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能,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所在。

2、城镇化有助于普及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从而促进人民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的提高。人口在城市的集中,大大降低了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供给的平均成本。与农村相比,城市在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优势也是明显的,这种优势不仅是因为城市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还因为城市集中了优秀的相关人力资源。

3、城镇化有助于促进政府治理的改善。城镇化使政府与民众的距离空前的拉近了,政府及其官员的一举一动变得更容易观察和监督。人口的集聚推动了社会生活中的组织化和分工,民意表达变得更加专业化和专职化,公众意见的传播成本大大降低,更易于采取集体行动。在发展中国家,虽然农村人口众多,但是由于人口聚集程度低、居住分散,采取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比较高。因此,在争取政策影响力的过程中,农民这个数量更大的群众反而缺乏与城市居民对等的影响力。

二、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城镇化在给我们带来巨大机遇时,也带来各种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空间布局和形态、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推动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全面为城镇化破题。十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这些观点提出,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同时也为我们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国家将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继续加大农村设施、农民住宅条件的建设,对县城为中心相关周围重点集镇和中心村建设加大投资力度。

1、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

城镇化是客观历史趋势。对我国来说,城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动力,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和最现实的选择。要尽快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以政策和体制创新为重点,有效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我国已进入发展型新阶段,随着城镇化的条件、需求、角色的深刻变化,规模城镇化发展已难以为继。只有人口城镇化,才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一方面人口城镇化有倍增的空间,未来8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有望从35%提高到2020年的52%左右,2030年有望进一步提高到65%~70%的峰值。另一方面人口城镇化拉动内需的潜力巨大。到202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进程将带来百万亿级别的内需规模,成为7%~8%中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因此,需要把人口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出发点、落脚点。

2、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体系。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交通的对接,加快构建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一是要统筹城乡公路交通网络建设。要加强对城乡公路交通网络的统筹规划和建设,既要做好城市公路交通规划,也要做好农村公路交通规划,要加快城市道路向农村拓展,大力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使城乡道路建设紧密衔接、互联贯通,形成城乡通达、高效便捷的城乡公路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经济、城市文明更加顺畅地向农村辐射、延伸。二是要统筹抓好铁路干线、支线、货专线及港口建设。要加强铁路支线、货专线和港口、公路建设,实现铁路、公路、港口运输的有机结合和紧密联结,扩大铁路货运的覆盖范围,提高货物运输量,减低运输成本。

3、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和户籍制度。

城镇化进程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大都与人口城镇化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相关。因此,需要以更大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公共服务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一是完善就业政策。要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建立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改变农民长期在城乡之间来回流动的状况,让农民在城镇落地,使农民真正市民化。二是保护农民工权益。要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将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医疗保险、住房租购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三是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要逐步剥离附着在城市户籍上的福利制度,扫清实现城乡一体化人口管理的制度障碍,这是户籍制度改革能否城功和彻底的基础。取消进城人口计划指标管理,以城乡统一户口登记制取代非农业和农业人口区分管理制,凡在城镇有合法职业、有稳定生活来源、有因定住所(含租住房)的居民及其共同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登记为城镇居民人口。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7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系统总结,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对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上台阶进行了部署。

2009年5月14日,由四川省和科技部通过部省联动方式在成都隆重召开“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大会”。大会由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主持,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四川省委副书记李崇禧同志,四川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陈光志同志,四川省副省长李成云同志等出席了会议。科技部有关司局,各市(州)分管领导、扩权强县试点县(市)分管领导,市(州)、县(市、区)科技局局长,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科技型龙头企业负责同志,18个援建省(市)、9家中央属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科技特派团代表,省内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负责同志,科技特派员代表等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简称城乡统筹发展1000人大会)。这标志着依靠科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迈出了实质的第一步。

对于科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院科技处全面参与,本院科技人员积极行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积极为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出谋划策

2008年3月,四川省和科技部决定通过部省联动形式,以科技为依托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自此以来,四川省农科院院领导先后30余次,组织本院科技人员350人次参加了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战略构想、行动纲要框架和实施方案编制研讨会,对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的背景意义、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对策措施等

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二、精心编制专题规划和工程方案

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文件由1个《行动纲要》、6个专题规划、1个配套政策和1个《实施方案》、8大工程子方案构成。其中,《纲要》及6个专题规划和配套政策是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指导性文件,着眼长远,提出并细化了科技支撑、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方案》及8大工程子方案是实施《纲要》第一阶段(2009~2012年)工作的具体操作性文件。受四川省科技厅的委托,黄钢副院长牵头编制了《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专题规划,任光俊副院长牵头编制了《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专题规划和《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子方案;院科技处组织人员参与了《行动纲要》的编制;我院有关科技人员也参与了其他专题规划和工程子方案的编写。这些工作为启动大会的顺利召开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大力协助召开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大会

1000人的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大会涉及面广、任务重、事情多,四川省农科院积极主动地给予了大力协助。一是先后派出2人专职协助科技厅进行会议筹备和召开;二是作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承担了全省农作物和畜禽育种攻关成就图片展和实物展;三是承担了在会上进行有关重大项目签约的协调和衔接工作;四是精心组织了会后在彭州进行考察和参观的现场布置。

四、作为科研院校代表在启动大会上发言

在启动大会上,李跃建院长代表科研院校作了《坚持创新转化一条线,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发言,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金翔宇董事长作了《构建现代生猪产业发展技术体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发言,对口帮扶科技特派团代表、江苏省镇江农科所刘照亭同志作了《灾情就是命令,科技就是力量》的发言。李跃建院长在发言中提出“‘创新转化一条线,专家农民面对面’是我们科研院校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导向。”李学勇副部长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并给予了肯定。李跃建院长的发言彰显了四川省农科院实力和地位,也更进一步提高了四川省农科院的声誉和影响力。

五、彭州市地震灾后重建科技示范项目成为样板

2009年5月14日下午,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启动大会召开后,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同志在四川省政府副省长李成云等陪同下,考察了四川省彭州市新农村科技试点工作,并为该市通济镇“新黄村农业科技园区”和小鱼洞镇太子村“川西民居木结构抗震房”揭牌。通济镇黄村在“5.12”地震中遭到重创,在我院等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共同努力下,短短的数月中,建立了集水果、蔬菜、花卉种植为一体的面积达300多亩的“新黄村科技农业园区”。李跃建院长介绍了园区建设内容和进展,郑林用处长介绍食用菌种植技术和效益情况。李学勇高度称赞科技专家通过“创新转化一条线、农民专家面对面”的帮扶方式,使全村通过发展樱桃番茄、生态猕猴桃和新型花卉种植,带动300户农民增收,每户能增收1万元;并希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推动灾区“生产、生活、生态”的统筹发展。

六、全面介入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项目规划和申报指南

四川省科技厅将以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统领今后包括项目计划在内的科技工作。《行动纲要》和《实施方案》确定了一大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院科技处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优势领域总体进入到项目规划中。在2009年度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中,7个方面的内容我院都有项目申报,特别是在科技创新产业链培育工程和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上优势明显。在科技创新产业链培育工程的8个创新产业链中,我院均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地震灾后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的4个项目中,我院作为技术支撑主体承担了2个。

七、提出了农业科技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路线

一方面,紧紧围绕城乡统筹发展的科技需求,着力构建技术链,支撑延长产业链,挖掘放大价值链,努力实现统筹链。大力开展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以突破品种、实用技术和重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技术示范,提高良种和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完善践行以“科技特派员”和“专家+协会+农户”为主要模式的成果转化,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坎”的难题;深入开展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为主要目标的农民培训,提高城乡统筹发展参与主体农民的综合素质,为其持续增收提供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将营造氛围、完善体制和创新机制,为广大专家和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和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最便利条件和充分保障,努力做到把专家留到基层、把实验室搬到农村、把论文写在田间、把成果留给农民、把产品延伸到车间,真正在城、乡之间搭建起双向互动和高效便捷的绿色通道。

八、全面启动科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相关工作

根据四川省委、省政府和科技部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行动,在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已经启动和开展了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纲要确定的六大任务和实施方案确定的工程。

1.推进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

针对农村人才、技术、项目、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先天弱势的瓶颈问题,推进城市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重心下移,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建立和完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引导科技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增强农村科技供给能力,缩小城乡“科技鸿沟”。目前,我院在全省建立了水稻、小麦、食用菌、茶叶、节水农业、旱作农业等50多个专家大院,参与的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近500人;建立水稻、薯类、茶叶、食用菌等产学研联盟以及粮食、果树、养殖、蔬菜协会等利益共同体18个,与100余家龙头企业或科技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德阳市、金堂县、简阳市等全省48个地方政府签订了院县合作协议。

2.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产业化

针对我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按照“攻克核心技术,培育特色产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的思路,构建了“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采后处理与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技术链和产业链,开展了突破性粮经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资源高效循环利用、节水农业等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实施了科技增粮、现代农业试点示范等科技专项。

3.利用科学技术培养新型农民

针对农民科学素质整体偏低、返乡农业民工再就业的问题,大力开展科技普及和技术培训,促进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2009年以来,我院已派出科技特派员243人,举办各类培训活动345次,发放科普资料10万份,培训农民7.8万人次。

4.探索以科技为纽带的新型农民组织化模式针对我省农业生产分户经营、高度分散的问题,鼓励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创新创业,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园区+农户”、“专家+协会+农户”等以科技为纽带的多种组织化模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目前,我院主持和参与建设的相关项目有“农业科技园区+农户”3个、“科技企业+基地+农户”5个、“专家+协会+农户”14个、“科技大户+农户“2个。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8

一、抓好农民新居,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

该乡位于县城北郊,石吉高速贯穿其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随着乡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统筹城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对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日益迫切。为此,我乡移民安置按照“四统一分”(即统一规划、统一新户型、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社区功能配套、分户建房)的要求,建设移民住宅安置示范小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总体规划,紧紧围绕“道路硬化、围墙标准化、环境绿化香化、街路亮化净化”的建设目标,坚持普遍改造与重点改造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投资,精心打造园林式新农村,全面完成16个建设点村庄整治任务。

二、扶持产业发展,建好现代规模产业基地

该乡注重狠抓农业产业化工程,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油茶、水面养殖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该乡土地流转协会作用,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示范、乡村干部带头、群众后续跟进”的产业发展梯次模式。目前,该乡产业发展迅速,杨村设立了一个500亩的花卉、苗木基地,田溪村开辟了一处1000亩的油茶林基地,并已全面种植到位。

三、提升绿化品位,打造鼎城公路沿线美景

该乡紧紧结合省农工部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结合“一大四小”绿化工程围绕沿线做亮点。建设好鼎龙杨村花卉、苗木园区一杨村社区综合大楼建设一杨村至鼎龙公路两旁绿化一田溪村红军楼建设一千亩油茶林建设及美化杨村至鼎龙公路两侧的村庄,高标准规划建设集“生态、产业、优美”为一体的精品线路;重点打造特色文化新村。狠抓生态治理工程,大力搞好造林绿化,实施“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在全乡公路沿线投资20多万元进行绿化、美化、亮化。

四、注重民生工程,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该乡在杨村设立一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还在敬老院旁边投资6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了一处园林式红军楼,集休闲、娱乐、养老为一体。红军楼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设立,进一步推动了全乡民生工程的建设。

五、狠抓圩镇整治,实现村镇联动齐头并进

2012年该乡圩镇整治重点以“六整治六建设”为中心,即对“基础设施、绿化亮化、示范街、文化中心、休闲场所、景观环境”实行“六建设”,对“卫生、违章搭建、临时建设、占道经营、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做到“六整治”,达到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整洁卫生、交通便利、市场繁荣的要求。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9

未来五年,海林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将努力“做好一个规划,破解两个瓶颈。实施三点突破”。

一、做好“一个”规划。以战略的思维和全局的眼光谋划引领城乡一体化发展

受城乡二元结制约,规划“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村要么没有规划,要么规划标准不高、配套不强、缺乏特色,导致各干各的,各自为政。因此,要树立城乡“一盘棋”理念,高标准做好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形成城乡一体、铺满盖严、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

一要注重规划的发展性。规划的发展性集中体现在前瞻性、支撑性和持续性三个方面。前瞻性,就是要树立战略思维,把海林的城乡一体化放到全国、全省、牡丹江同城化的大格局中去布局定位,明确远景蓝图和近期目标。支撑性,就是要突出产业支撑、项目支撑,做大城区工业园区,提升反哺能力;做强镇村产业园区,增强造血功能。持续性,就是在全市选择一批基础好的镇村作为一体化试点,以点带面,梯次推进,逐步实现整体提升。

二要注重规划的多样性。各镇各村基础、特色不同。决定了规划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简单“复制”。以小城镇为例,把横道镇定位为全省旅游名镇。把新安镇定位为新农村建设整乡推进镇,把山市镇定位为山产品流通商贸大镇。把柴河镇定位为牡丹江卫星城镇。把长汀镇定位为冰雪旅游名镇,把二道镇、三道镇定位为环湖旅游名镇,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都注重了突出各自优势和特色。

三要注重规划的衔接性。城乡一体化规划涵盖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哪方面衔接不好,都可能导致资金浪费,甚至留下“后遗症”。在规划衔接上,一手抓纵向衔接,主动融人牡海宁同城化发展规划;一手抓横向衔接,在总体规划框架下制定城乡产业发展、基础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

二、破解两个瓶颈,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制约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是让农村居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哪一样也离不开资金支撑,哪一样都要求解决土地问题。

一是破解土地瓶颈。根据《2006―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20年,海林建设用地指标只有507公顷,无法满足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如何做到既保住耕地红线,又腾出发展用地?有四个途径。向国家政策要土地。国家出台了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可采用出让、转让等多种方式有偿使用和流转等系列政策,把这些政策研究深、研究透,结合实际,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是破解土地瓶颈的重要前提。向园区升级要土地。海林开发区既是工业园区,又是城市新城区,二者互动互补。共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省商务厅正与相关部门协调园区扩区有关事宜。向撤并村屯要土地。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10年内要将3万多个村并成1万个;牡丹江规划到2020年,将1544个村屯合并成500个。我们经过调研,海林共有72个村屯具备撤并条件,通过撤并可增加150公顷建设用地。向规范流转要土地。嘉兴的“两分两换”模式,荷泽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做得很成功。从政府角度讲。应当以土地“确权”为切人点,通过发放多个“权证”,引导农民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土地集约经营。

二是破解资金瓶颈。尽管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支农财政资金的要求从原来的“三高于”提升到了“三优先”,但支农资金还远远不够。因此,在筹资上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上,要积极争取。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国家和省的相关政策,结合新农村建设,精心包装一批产业支撑型、基础设施型、民生改善型项目,争取国家、省给予支持。对外,要吸引投资。以开发区为平台,实施“招大引强”战略,全力引进一批世界五百强和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壮大工业总量,增强反哺能力。乡镇引进工业项目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比照城区给予优惠政策,降低人驻门槛,提升造血功能。对内,要搞好扶持。财政支农资金必须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各方投资,激活创业潜力,形成多元投入格局。海林近几年的棚户区改造、居民小区改造。包括民营经济、全民创业和食用菌发展,都是通过优惠政策,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了“没钱也办事,钱少办大事”。

三、实施“三点突破”,带动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提速提效

省里提出的“十个带动”、牡丹江提出的“五个带动”,为统筹城乡发展指明了路径。作为城乡统筹具体的实施者,县一级选准工作切入点至关重要。我认为,实施城区、镇址、中心村屯三点突破,是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是建好城市,让城市发挥龙头作用。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带动能力越强。据统计,世界GDp的25%,是由仅占土地面积0.3%的城市创造的。有专家测算,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城1人,GDp总量平均增加2.34万元。所以说抓城乡一体化,必须先抓城市升级。改造老城区。要采取政策倾斜、市场运作、资产置换等方式,引进客商,高标准连片开发城市棚户区。新建的楼房,一部分用于回迁安置和安排保障性住房;剩余的一大部分,依托同城化效应,吸引牡丹江周边和农村人口入住。三年来海林新建商品房130万平方米,有近1万户农民进城住上了楼房。建设新城区。未来五年力争把新城区放大到30平方公里。利用升级机遇,引进更多优秀企业落户园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以俪涞酒店、大学城等项目为牵动,发展第三产业,撤并周边村屯,以城市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做优大环境。未来五年海林环境建设的重点,就是完成“五城同创”,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目前我们正在对照国家园林城新的指标体系,全力推进创建工作。今后加快推进滨水城市建设,建好斗银水

库、沿河景观带和海浪河沿河景观,带动城区南部整体开发和升级。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篇10

[论文内容提要]旅游促进经济的繁荣,促进文化的建设,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使命下,乡村特色经济——乡村旅游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入手,拟通过对乡村旅游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之分析,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应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路。

一、深化认识乡村旅游发展的广阔前景

1.乡村旅游概念的提出。乡村旅游早在19世纪便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它起源于英国。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在乡村旅游的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初,西班牙率先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乡村旅游,而大规模的乡村旅游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出现。事实上,在乡村旅游的推动下,世界许多国家独特的地方文化得以保存,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我国的乡村旅游是在发达国家的影响下、在我国特殊的扶贫政策指导下应运而生的。“98华夏城乡游”和“99生态旅游年”的推出,促使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乡村旅游的热浪。国家旅游局“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活动的启动,更是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赋予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和任务。

2.乡村旅游的内涵。乡村旅游的英文解释是ruraltourism,即发生在乡村地区的旅游行为。是指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的主要对象,以村寨民俗文化和乡野农村风光活动为吸引物,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生态性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3.乡村旅游的特点。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乡村旅游除了可以为游客提供与传统旅游形式相似的体验和感觉外,还避免了传统旅游形式带来的距离远、可达性差、旅游成本高以及旅游容量过大带来的旅游拥挤感。与传统旅游产品比,乡村旅游具有以下特点:(1)地域性明显,多分布在城市周遍。乡村旅游的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都以现有的自然村或村落为旅游发展的对象,而且这些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庄以城市周遍的为主。(2)旅游产品参与性高。目前乡村旅游产品中大多以“农家乐”形式为主推产品,这种旅游形式强调游客的参与。(3)旅游客源市场固定。参加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以居住在城市中的城镇居民为主。(4)乡村旅游的低投入、高产出。乡村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村庄现有的建筑、设施,现有的民俗风情和自然环境,不需要过高的投入和改造。而旅游业带来的收益却高于经营传统农业的收入。

二、乡村旅游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口就有九亿农民,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未来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没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就很难实现[1]。

1.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农村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优化农村的产业和产品结构,使得一些由于自然资源缺乏、生存状态原始或生产力低下而导致贫穷的农村可以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它迅猛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中国反贫困战略的重要实践。据有关调查,我国至少已有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富[2]。乡村旅游的产业关联度大,涉及到食、宿、行、游、购、娱等多种行业,据测算旅游产业对相关产业的拉动比为1:4,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直接带动农村手工业、住宿业、餐饮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交通运输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对于打破以往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粮食+蔬菜”的产品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乡村旅游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民不再需要“背井离乡、抛家舍业”地远赴城里务工,在家就可以获得就业的机会。这对缓解城市就业压力、解决农民工问题都有着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2.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在给农村带来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一方面为了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村民中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和职业培训,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农民的文化程度。另一方面,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也把文明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带进农村。最后,乡村旅游的发展还促使一些农村制定村规民约、卫生公约等规章制度,并且逐渐地在村中形成了行业的管理机构,如: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大大地增加了农村中的村民自律性。

3.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我国目前经济社会中突显的问题就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发达地区的城市居民之间和城乡居民之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落后地区的相比差距都达到了1万元人民币。乡村旅游的发展会促进城市向农村传输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大多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他们的消费水平与消费观念会给农村或欠发达地区居民起到示范效应,使得乡村居民在一切可能的前提下模仿客人生活和消费方式[3]。同时旅游接待要求农村具有干净、整洁、齐全的硬件设施做基础,因此各级政府加大了农村在道路、宾馆、餐厅、卫生、医疗等基础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与之相配套的水、电、村庄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大大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4.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乡村旅游作为新兴的旅游产品,它吸引旅游者的正是农村质朴的生活方式、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无公害的农业产品。发展乡村旅游离不开生态环境的保护,为了吸引和招徕大量的旅游者,农民会自发的、有意识的去保护农村的生活环境,翻新农舍、整治环境、兴修道路、治理环境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农村的生活环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民也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切实的感受到良好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农民保护环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农村乡村环境和乡土风情的保护。

三、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1.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坚持传统农业与特色农业并举。特色农业是指为了适应特定的农业生产条件,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人文环境、区域、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围绕“特色”进行农业生产或提供服务,从而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农业发展形式[4]。特色农业是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更为合理有效的利用,是对传统农业进一步的挖掘和提升。国外的经验表明,乡村旅游是一种阻止传统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对传统农业的一种补充。在我国乡村旅游也被看作是农村快速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随着国家旅游局“2006中国乡村游”和“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的宣布,中国的乡村旅游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我们在追求旅游带来的高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护好传统农业的生产。然而在一些地区为了扩大旅游接待规模,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盲目的占用耕地良田建宾馆、酒店、农庄的现象屡见不鲜。我们应该认识到,传统农业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来源还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坚固基石,无论何时候农业的基础地位都是不能动摇的。

2.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乡村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容易带来村民道德的下降,乡村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商业化、庸俗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原本质朴、单纯的乡村精神环境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变得淡漠、唯利是图,我们始终应该保持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性”。乡村旅游给农村社会文化层面带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不及它对环境、经济的影响那样明显,但它带来的后果却远远要超过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例如:在江西的某个乡村旅游地,只要你进入了村庄处处都需要花钱。参观非景点的普通农舍也要付费,甚至与村民合影也要收取5元/人的照相费,实在让人很难接受,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被赤裸裸的金钱所代替,这样的乡村旅游开发完全违背了最初的目标,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

3.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国内外的实践都表明政府宏观调控对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旅游起着显著的作用。乡村旅游地往往区位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如果在发展中没有科学发展观对开发模式和项目管理进行指导,很容易破坏乡村旅游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政府应该为乡村旅游发展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选择出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模式,避免村民盲目的开发而带来的破坏。并不是所有的村庄都适合开发乡村旅游,也不是所有的乡村旅游都适合一种模式,可以根据自身资源的特点选择农庄型、生态型、工业型等等不同的特色产品。其次,政府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应当发挥政府在管理中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宏观调控合理地控制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加强乡村旅游地区域资源的共享,构建大区域旅游网络体系,避免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旅游的旺季。最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投资力度,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负担。同时,政府还应该协调好政府、投资者、农村、农户、旅游者等多方的利益,做到各得其所。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是共同富裕,任何个人和集体的富裕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政府还应当尽量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给农村带来的负面效益。

4.加快乡村旅游发展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始终要坚持合理、适度和科学的原则,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建立生态足迹模型,用以测量乡村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从而确定科学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要做好有效的控制,避免盲目的开发对农村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和开发绿色产品和生态产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引导村民使用自然、无污染的能源和耗能低、污染小的设施和设备。有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可以给予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并且建立环境监测机制和观测站,真正做到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