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土地承包法全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5:57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1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思考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4)10-0032-02

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全县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了农户土地流转,流转土地农户不断增多,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规模流转比率逐步提高,规模经营效益逐渐显现,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效益最大化,带来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的现状

1.制定土地流转政策,成立组织领导机构

二九年十月,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细则》,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担任组长,成员单位为县政府办、财政、国土、农林、发改、烟办、水务、纪检监察、、司法、法制、人社、审计及全县各乡镇主要领导,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协调全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县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农林局,负责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日常工作。全县各乡镇依托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成立了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为我县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服务工作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

2.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流转服务

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为土地流转双方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沟通、合同签订、流转管理等各项服务。通过县、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规范,促进了全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到2013年末,全县累计流转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128787亩,占全县二轮承包土地面积的54%。流转承包地农户11705户,签订流转合同5784份;耕地流转入农户的62525亩,流转入企业的51073亩,流转入专业合作社的5977亩,流转入其他主体的9212亩。

二、采取的工作措施

1.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农业发展

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全县农业发展规划内容之一,作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与农业产业调整和发展重点进行有效对接,优化种养殖业结构;与新农村建设对接,实施村庄规划建设布局。全县以部级农业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为载体和平台,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导向有计划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全县的农村土地流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2.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有序规模流转

县人民政府出台文件规范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对流转方式、流转程序、价格议定、流转管理、流转扶持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政策和法制保障。

3.积极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工作

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为土地流转当事人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解答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当事人在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的疑问,引导土地流转当事人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规范当事人的流转行为,为全县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健全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受理和调处流转纠纷

2013年全县接待农村土地承包及流转纠纷来信来访164件,调解161件。通过县、乡土地承包管理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细致的查询,调解了一些多年来难以解决的土地纠纷,规范了一些程序不完备的流转,为全县的土地流转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三、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效

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不断增多,农村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获得长足发展。促进了粮、烟、畜、果、菜、花、林七大产业良性发展。随着蔬菜基地建设以及花卉、苗木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全县设施农业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全县农业正在朝着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组织化发展、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动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为农业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土地资源要素支撑支持,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石林台创园得到了蓬勃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就地就近解决了租地农民的转移就业问题,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了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快速发展,开展了家庭农场调查,2013年末,全县发展专业大户100余户,农民合作社132个。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了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偏低,农户靠土地流转收入不能维持正常生活。

二是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担心土地流转出去后找不到合适的谋生途径。

三是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法规虽然有明确规定,但是促进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县、乡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力量薄弱,人员不足,相关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

五、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的思路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国家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土地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依靠,农民的休养生息无不与土地密切相关,农民对土地是有感情的,几千年的传统农耕文化要想在短期内让农民离开土地,另谋生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对农村承包土地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任重而道远,为进一步做好全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工作,从以下几方面谈一点个人的初浅认识和想法。

1.进一步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提高各级干部和农民学法用法的意识。

2.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营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良好政策环境。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完善城乡一体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制度。

3.健全完善县、乡、村土地承包流转管理服务机构,形成三级联动的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管理服务体系。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2

《农村土地承包法》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和农民心愿,其现实和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一个方面:

一、它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坚实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明确地把“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制定这部法律的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并把它放在最首要的地位,是立法的主要目的。这充分表明:(1)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表明从法律角度认识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符合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不仅适应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也适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的现代农业”,可见,作为基本经营制度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将长期存在。(2)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从法律上界定了“家庭承包经营不仅是集体经济的一个经营层次,而是双层经营体制的内在基础”,可见,家庭承包经营在双层经营体制中的重要和主导地位。(3)以法律形式明确赋予“统分结合”的法律地位,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3条、第14条、第16条和第17条条文明确赋予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与要求发包方和承包方承担的义务,使“统分结合”体现了法律保障,从而,能更好地发挥“统分结合”的各自作用,为稳定和完善这一制度创造了法律环境。(4)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稳定和完善,不再是一般性的工作要求和政策性的规定,而是具有严格明确的法律约束,成为必须依法实施的工作。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承包法》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充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坚实基础。

二、它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有力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条第1款规定:“国家依法保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这一法律规定,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该法具体体现在:(1)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已由政策保障上升到法律保障;(2)它必半消除农民怕政策变的心理顾虑和障碍,有利于保持和调动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有利于农民对生产的预想,为加大农业投入创造了法律环境;(4)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为基础,给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了可行的条件;(5)只有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才能真正实现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三、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土地使用权的法律保证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明确规定:“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它是该法的立法核心。该法具体体现在:(1)依法赋予农户有足够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年至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到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门批准可以延长。(2)依法“对家庭承包的土地实行物权保护”,通过家庭承包方式使农户取得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其物权保护力度大大强于债权保护力度,达到使农民真正享有有法律保障的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3)依法明确“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1款),切实保护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4)依法明确“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调整承包地”(《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第1款),使“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规定得到法律肯定,从而真正达到“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5)“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3条第1款)。它具体落实“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法律规定的行为,是保护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项重要行政措施。

四、它是充分调动和保持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的重要举措

《农村土地承包法》从保护农民承包权、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和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作出法律规定,从而真正体现了充分调动和保持农民生产劳动积极性的立法之本质。该法具体体现在:(1)依法赋予家庭承包的农民享有平等的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2)依法尊重家庭承包的农民平等的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土地承包法》第7条)。真正实现“按户承包,按人分地”,充分体现公平优先原则。(3)依法要求发包方和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尊重承包方的生产经营自,不得干涉承包方依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4条第1款第22页)。(4)依法赋予承包方“享有承包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1款第1项)。(5)承包方有权依法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的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4条)。(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3条第1款第5项)。(7)“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7条)。(8)侵犯物权性质土地承包经营权,实行物权法律保护,侵害者“承担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4条)。

五、它是保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的法律武器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是一项重要的财产权。《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明确规定:“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它是《农村土地承包法》立法的指导思想和根本目的。该法具体体现在:⑴依法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法律对此明确规定,“农村土地承包应当坚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7条)。⑵承包方依法享有承包地收益的权利(《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1款第1项)。⑶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承包方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6条第1款第2项)。⑷“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4款)。⑸家庭承包的承包人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承承包“(《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6条)。⑺“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时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3条)。⑻“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该承包人死亡,其应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在承包期内,其继承人可以继承承包(《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0条)。⑼“任何组织和个人擅自截留、扣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益的,应当退还”(《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8条)。⑽“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征用、占用土地或者贪污、挪用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责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9条)。上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具体法律规定,充分体现了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农民根本利益的重大举措。

六、它是农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

《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赋予农业行政机关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和承包合同管理的职责,是农业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法律依据。该法具体体现在:⑴“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负责全国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的指导。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分别依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农村土地承包及承包合同管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1条)。一方面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实现“国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另一方面切实负责地承担承包合同管理工作。⑵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批超过70年以上的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0条)。⑶实行家庭承包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除按规定收取证书工本费外,不得收取其他费用”(《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3条)。⑷“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5条)。⑸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等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批准因特殊情形引起承包地调整实施方案(《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7条第2款)。⑹乡(镇)人民政府等组织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第1款)。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产经营自,或者强迫、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等侵害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给承包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责任;情节严重的,由上级机关或者所在单位给予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农村土地承包法》第61条)。上述内容,充分说明了农业行政机关要正确树立尊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思想,树立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的思想,把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由贯彻落实政策转到贯彻落实政策与实施法律相结合并以实施法律为重的法制轨道上来,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做到依法行政。

七、它是推动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农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面临着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面临着国内市场环境的变化,同时,农村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苦。《农村土地承包法》颁布和实施,将对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变化: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必将有利于保持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加大土地投入,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不断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竞争力。⑵有利于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⑶有利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⑷有利于吸纳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⑸必将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八、它是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条明确规定,把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作为制定这部法律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实际上,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中国九亿农民在农村,农村稳定事关中国全局稳定。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土地承包法》依法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得到了法律切实保障,同时法律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村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

九、它是农村真正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农村土地承包法》充分体现了稳定、规范、维权、发展四个重点,其核心是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中的具体实践。

十、它是实现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20多年的实践证明,农村实行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主要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为推动我国的全面改革,解决人民的温饱,进入小康发展阶段,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期,中央提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实际上,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其关键是繁荣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农村小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和保持农民的积极性,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保障农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使农村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群众安居乐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教育、卫生条件,丰富农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实现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颁布和实施,必将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快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渠道,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可见它是实现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版权所有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3

[关键词]陇南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护;限制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1-163-2

陇南山区位于甘肃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土地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67%。全市土地分为三个地貌类型区:一是东部浅中切割浅山丘陵盆地地貌区;二是南部中深切割中高山地貌区;三是北部全切割中高山地貌区。该地区属于秦岭山地,坡度较大,坡度超过25°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55.86%,90.17%为坡地。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家庭为单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建立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当地的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逐渐产生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承包经营权利的保护与限制方面,应当不断的调整平衡点,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一、陇南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意识淡薄。据实地调研发现,该地区大部分村民搞不清自己所耕种的土地所有权归谁,在被调查的80名村民中,23人认为土地的所有权是属于自己的,占比28.75%。35人认为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占比43.75%。而只有22人认为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占比27.5%。说明村民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法律知识掌握甚少,法律意识淡薄。

(二)土地弃耕、抛荒现象严重,但相应的政策法规未能跟进执行。该地区坡陡土薄,农业生产的效益低下。当地农民通过比较利益分析,大部分选择外出务工,不愿意在家耕种土地,弃耕、抛荒现象严重。特别是土壤肥力差、交通不便的山坡地,抛荒现象甚为严重。根据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的有关规定:“承包人连续两年弃耕抛荒的,发包人有权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但是,当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依照相应的政策法规跟进执行。

(三)承包方不遵守法定的义务,随意改变土地的用途。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17条规定,承包方应当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但是,该地区的农村土地在承包经营期间,私自建住房、厂房的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承包土地的农业用途,给土地造成了很大的损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当地农民的封建愚昧思想依然存在,为了寻求更好的“风水”,许多农民将自己承包的肥沃土地埋葬老人,作为自家永久性的坟地,给土地造成了永久性的损害,农村承包经营家庭的权利无限扩大,侵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所有权。

(四)个别家庭占有的山林、山坡未经依法登记,未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该地区个别家庭经营着成片的山林、山坡,在树木的维护、植被的保护方面做出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据调查了解,这些山林、山坡大部分属于继承“祖业”,解放前就一直由其祖宗经营管理,这些农户自始至终的认为自己拥有山林、山坡的所有权,并不清楚自己经营管理的山林、山坡的物权法律关系。这些山林、山坡未经依法登记,未取得相应的许可证书。部分山林、山坡的经营者持有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承包契约,当地人称为“文约”;但还有部分经营者没有任何相关产权的证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61条明确规定:“本法实施前已经按照国家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规定承包,未向承包方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者林权证等证书的,应当补发证书。”但有关的执法部门并没有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依法登记,要求这些林地、坡地的承包经营户办理使用权证书。

(五)农村土地承包家庭成员的数量不断变动,但承包的土地面积没有相应的调整。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26条第二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第三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但是从陇南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的现状来看,举家迁入城市的农民,并没有按照法律的规定将承包的土地交回发包方,有的无偿借给亲戚朋友耕种,有的出租给他人耕种,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或粮食。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以来,该地区几乎所有的家庭成员数量都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一度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通过婚姻、出生、死亡等事件引起的农村家庭成员的变动,不能与相对静止的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相协调,造成了土地多的家庭用不完,土地少的家庭极度不够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近几年来,由于该地区农业种植的效益低下,外出务工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一问题才得到初步的缓解。

(六)村民自发开垦的土地,没有依法进行确权登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农业人口的增加,该地区开垦的土地数量急速增加,甚至连不具备生产能力的陡坡陡峭,都被开垦出来。近年来由于在家务农和外出打工比较效益的衡量下,这些陡坡陡峭已经弃耕,但开垦的痕迹依然存在。对于新增的农村开垦土地,该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没有做过统计,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也没有依法进行确权登记。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保护路径

(一)加强村民关于三农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首先加强农村法制教育,利用开会、布置工作、党团活动等时机,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学习三农法律知识;组织送法上门,分发宣传资料;利用高音喇叭、村部宣传栏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向村民宣传三农法律法规;邀请法学专家、法律实务的工作者给村干部和小学生上法制课等;普遍开展“学生带法回家”活动等途径加强村民关于三农法律知识的学习。农村的图书室是农村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农民学法的好场所。农村图书室应有一定数量的法律藏书,特别是涉及三农的法律书籍。订阅一些法制报刊,建立定期开放和图书借阅制度,配备负责任的图书管理员,为农民学法提供服务,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

(二)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的程序,培育农业农村执法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我国制定出台了比较完善的涉农法律法规,内容涵盖农业、农村、农民的各个方面。但从陇南山区的执法现实来看,并没有将这些法律落到实处,严重制约了该地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这些涉农法律没有严格执行的原因发现,相关的行政执法人员文化素质较低,法律知识欠缺,是其重要的原因。因此,提高基层行政管理人员的理论修养,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尤其是三农法律法规,是规范农业行政执法程序的关键因素。其次,建立健全规范的农业执法机制,为农业农村的依法行政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再次,必须重视法律大环境的培养,坚定不移的树立起依法治农观念,培育农业农村执法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健全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制度。为了深入贯彻《物权法》的“公示公信”原则,关于农村家庭承租零散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当制定规范、统一的审批程序和许可书,通过农业行政执法的程序规范充分保护农民的承包经营权利,同时达到限制公权力滥用的作用。完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水面的承包经营制度,对于陇南山区来说,意义非常重大。这样可以调动该地区农民维护生态植被的积极性,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完善农地法律法规,形成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土地面积的变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26、27、28、29、30、31条规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家庭人口的数量变化后,关于承包土地的调整情况。从该法对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土地面积的变动作用来看,该法关于承包土地的调整不够科学合理,土地面积的变动调整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再加之该法的实际执行力不足,导致人口数量与土地失衡现象严重。因此,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鼓励地方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形成农村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与土地面积的变动协调发展的机制,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必然路径。

(五)通过土地整治,依据法律制定新增减土地的确权登记制度。在陇南山区可以明显看到,许多土地是土地承包到户后,村民自发开垦的荒山荒坡。据了解,这些新增土地至今没有进行统计与确权登记,该地区农村土地的规划都是在原来土地承包到户时的统计数据为依据的,没有全面规整增加耕地的绝对量与相对量。为了彻底的从法律的意义上保护国家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农村家庭的承包经营权,通过土地整治,依据法律制定新增减土地的确权登记制度。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限制措施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4

关键词:农村;土地;承包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8—0039—1、

1当前土地承包工作现存的矛盾和问题

我县农村土地承包工作从整体上看,开展得很好。土地二轮承包政策基本贯彻到位,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基本稳定。但从局部上看,个别乡镇、个别村屯土地承包工作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1.1农村土地承包长期不变带来的土地分配公平性问题

我县于1983年开展第一轮土地承包,承包期限为15年。1996年,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基本上采取在第一轮承包的基础上直接过渡延包方式。按现行政策,在1983年—2025年42年承包期内,不得调整土地。这势必造成了死亡人口仍享有土地,而新增人口无地可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承包地共有人中,由于升学、参军、工作等原因转变成城镇居民或市民(设地区的市),不再是农民,不再是本集体组织成员,按现行法律规定不得取消其土地经营权。造成在享受城镇(市)居民待遇的同时,又享有农民的权利。

1.2农村土地仲裁结果执行难

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工作的开展,创新了农村土地纠纷的调处机制,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缓解了和法院的工作压力,但客观上,由于仲裁裁决受执行对象法治观念淡薄、情况复杂以及土地这种标的物的特殊性制约,仲裁结果很难得到落实或无地执行。如果采取候地解决的方式,侵权案(事)件得不到及时纠正,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维护,甚至引发强种、抢种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仲裁委员会的裁决的法律强制力不同于法院的判决。裁决后,当事人拒不执行的,又不得不到法院再申请强制执行,这也是造成执行难的又一主要原因。

1.3“开荒地”、“册外地”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为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国家和我省曾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开垦荒地,但在执行过程中,管理不到位,留下纠纷隐患。一是随意扩大开荒范围,出现毁林开荒现象;二是优惠期满后,村集体未及时履行手续转为承包地,地仍在开荒户手中,形成“册外地”、“黑地”,导致村集体资产流失。

1.4私自流转引发的矛盾和问题

目前,全县流转涉及农户16404户,流转土地31万亩,签订标准流转合同并备案的仅2703份;由于私自流转多,而引发很多问题。一是合同不规范不健全,有的甚至是“口头合同”不能有效保护流转双方的权益;二是私自流转,给村集体增加了管理难度;三是私自流转规模小、面积小,不利形成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1.5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是其最重要的生活来源。但由于国家经济建设而征占了部分农民的土地,从而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一是征占耕地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二是征占耕地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矛盾。如不能有效地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其生活保障,势必会引发群体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2做好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建议

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呢?我们认为

(1)确权登记,明确权属,是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前提

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健立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制度,健全农村土地承档案管理体系,土地台账、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登记薄和经营权证要相符;经营权证要填写规范发放到户,明确农民的承包经营权,维护承包关系的稳定。

(2)坚持合同鉴证,减少合同纠纷

坚持并完善合同鉴证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特别是以其他方式承包的土地,可以加强监管,减少纠纷。

(3)重新核实,解决“册外地”身份问题,化解人地矛盾

对“册外地”要重新核实,区别对待,属于毁林开荒的要依法按林业政策解决;属于依法开荒并未发包的由集体收回,另行发包,既明确了“册外地”的经营权,又化解了人地矛盾。

(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问题

(5)建立科学、权威的农村土地评估体系,规范土地流转行为,成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逐步建立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

(6)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解决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

参考文献

[1]喻文莉.农地使用制度改革之探索[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

[2]?聂铁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思考[J].社会科学论坛,2002,(03).

[3]?邹爱勇.我国土地产权制度:问题与变革[J].法制与社会,2008,(20).

[4]张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J].理论研究,1994,(05).

[5]?刘克美.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J].湖湘论坛,2001,(04).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5

关键词: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3.024

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是对农民的土地进行法律性保护,从而促进农村土地更好的利用,充分实现土地的价值。因此,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十分必要的。

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及其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由县(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协同项目实施单位,在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一定比例尺对现有承包土地进行航拍、制作工作底图,参考二轮土地延包台账、承包合同、经营权证等相关资料,查清每块地的名称、坐落、面积、四至、权属、土地种类和经营方式;摸清农户家庭土地承包状况,对土地承包人的地块信息进行收集、归纳、整理核对;经张榜公示无异议后确权登记,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核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资料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解决承包地面积不准、四至不清、位置不明、登记不全等问题,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农户,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且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

2.1有利于土地承包关系稳定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在现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从新认定,并对经营权人及其土地承包经营的信息进行全面登记备案,有利于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为调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是对原来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的健全与完善,是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举措。从而促进土地更好的处于良性的经营状态,促进土地承包关系的和谐稳定。

2.2有利于推动土地规范流转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清晰,农民好比吃了“定心丸”,要外出务工经商的,或劳动力不足的农民就可以放心地把土地流转出去,既不会造成撂荒,还可以增加财产性收入。如若发生承包地纠纷,调解处理就会有据可查。可见,颁证后,土地流转将会更规范,土地权属人的合法权益将受到更好的保护。通过土地的规范流转,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均衡配置、新型城乡关系的形成,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3有利于促进土地规模经营

通过土地的规范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主要体现在专业化合作社,如经济作物规模化生产、水产品规模化养殖等,这些都是在市场竞争中摸索出来的新的发展模式。因此,新型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是集中的连片土地,这也显示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必要性。

2.4有利于扩大农民物权范围

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从而建立农村产权制度,完善农村市场经济制度,拥有明确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可以自主进行土地的出租、转包等形式的流转,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土地物权归属不动产,农民还可以进行银行抵押贷款,缓解生产经营过程的资金不足,实现土地的保值增值,使得农村土地在权益用途范围上得到拓展。

3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可能遇到的问题

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虽然有过试点,但宣传力度不足,干部群众缺乏认知;二轮土地承包的原始资料不完整或不准确,有的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已丢失;土地面积变动较大,有被国家征用的,有因自然灾害损毁的,有被撂荒的,有改变用途的,这些都给航拍带来一定难度;有的原户主死亡、分家拆户,都须要变更承包经营权证;有的地块有争议。这些都会给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增加工作量和一定难度。

4结语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虽然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是登记颁证是对农民利益的明确确立,是对农民土地产权的澄清与认可,有利于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和谐与稳定,从而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探讨[J].当代农机,2014,(6):45-46.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6

主张这样的观点,或许令人诧异,不要土地承包经营权,那物权法中用益物权体系不是少了一个重要类型吗?其实不然,土地是不动产的核心部分,土地使用过程中的私权类型在物权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当然不能不要。笔者认为物权法中不宜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是说农村土地使用形式中的物权类型不存在了,也不是要否定农村土地使用过程中权利的“私”的特性,而是认为在称呼了20多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在随着形势的变革而发生从内容到形式的根本性变化,也就是说,从今往后的农村土地使用形式中的私权类型将完全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应当适应这一新的形势,规定一种新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利制度。下面,笔者将从三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对物权法草案[1]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括评价

物权法草案中规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十之七八抄袭于《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和《草原法》等,因此,很难说这部分内容有何创新之处,更难说此部分内容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和能够适应今后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初步,其规定存在三个明显的问题:

1.没有体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私权之“私”的特性

在草案中,土地承包经营权部分共有12个条文,但半数以上条文规定的内容都与行政机关或发包方的批准、登记、同意、备案等职权的行使有关,留给农户的自由空间很小。显然,条文内容的重心放在了国家公共权力的运行方面,反映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无法让市场经济在农村土地使用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体现有限土地资源的功能价值。

2.没有体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私权之“权”的特性

受上一问题的,草案中该部分的内容在结构上没有贯彻以权利为中心,在内容上没有反映农村土地使用权的实质,不仅条文简陋,而且过于抽象。民法是权利法,物权法作为民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尽管要遵守物权法定原则,但在其规范的重心上不得偏离权利这一基点,这是民法发挥其功能的客观要求。而草案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一章的多数条文并不是围绕权利制定的,也不是以该种权利从产生到消灭的完整过程架构的,于是,有关用益物权的基本内容,如权利的行使方式、权利的变更和续展等都缺乏相应规定。

3.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最突出的是草案第一百三十五条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与户口关系的规定。户籍制度在中国已经有47年的,1963年,公安部的文件规定将全国的居民户口划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1975年,修正的新宪法取消了关于公民迁徙自由的条文,从那时起,中国的户籍管理逐步变成行政性、经济性、福利性的管理,户口成为身份的象征,户口性质的不一样,就必然导致居民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的不一样,这种情形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社会各界纷纷对中国的户籍制度提出质疑,有的甚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于是,不可避免地,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正式启动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打破二元社会的格局。浙江省在全国率先掀起户籍制度改革的浪潮,四川省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规定,任何人只要在城市拥有合法的固定住所,有稳定的职业或者生活来源,都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市常驻户口……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建立全省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2]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江苏、广东、重庆等十几个省(直辖市)和数十个城市进行了户籍制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湖北全省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之后,统一称为“湖北居民户口”。针对这种大趋势,公安部正在抓紧起草户籍法,改革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以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可是,我们的物权法草案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丧失和农业户口捆绑在一起,这既和社会发展形势相脱节,又与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相背离,还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冲突!

二、农业政策的变化将使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7

关键词:土地;流转;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100-02

一、实行土地流转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党的十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发展城乡一体化,土地问题是关键。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对以往我国土地制度的否定,从而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用仅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成功解决了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的话,那么土地流转就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之否定,就是由大田分小田回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要求中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并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这是因为: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缺陷逐渐暴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我国农村旧的生产管理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社会衍生出了一种不可调和的“农村病”,“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地区伴随着改革而产生的‘农村病’是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及乡镇企业、小城镇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滞后于农村工业化、非农化,农业劳动力和其他农村经济要素的流动受到制度或政策性力量阻碍,大量剩余劳动力和已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仍然滞留于农村而引发的社会经济问题。”[1]81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差距等原因,使非农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加大,且农村的发展也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2.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20世纪末,国家开始允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后,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做出重大改革,提出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从而承认了“土地流转”的合法地位,使土地流转有了政策依据。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有关农业政策中,鲜明地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这使土地流转制度成为一种必然的改革要求。

二、土地流转制度的形式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即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保留土地承包权,而转让土地使用权。”(引自百度百科“土地流转”词条)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无疑成为开启城乡一体化的一条新路径。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土地流转模式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均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使用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进行流转。具体形式有:(1)转包,转包即土地承包人将部分或全部承包土地以一定期限转移给集体或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包括自行协商和委托两种形式,原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变。这种模式目前较为普遍,其特点是:流转对象为本集体组织成员,可以对全部土地承包使用权进行流转,也可进行部分流转;(2)出租,出租是指土地承包人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承租人,并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行为;(3)互换,互换是土地承包人为了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和扩大耕种规模需要,单个或多个承包户主动将自己承包土地使用权与其他相关农户以对等或约定差额数量的土地使用权进行交换,使承包地连片集中的行为;(4)转让,转让是指在有稳定非农职业或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经发包人同意,土地承包人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让渡给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者,由其履行相应土地承包合同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5)入股,入股是指在明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土地承包人以土地承包使用权作为股权联合从事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或以土地承包使用权量化为股权入股组成股份公司或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为;(6)抵押,抵押是指土地承包人以自己拥有的土地承包使用权为抵押,取得银行贷款的行为。无论哪种形式,都是在保证农民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使土地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流转。

三、土地流转制度的作用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8

土地档案会说话

文昌市档案馆馆藏有1953年分田时期形成的土地档案681卷,涉及农户近10万户。近几年来,该馆的档案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每年接待来访群众在2000人次以上,年利用档案资料近3000卷(册)次,有时日利用档案人数在20人次以上,其中又以土地档案的利用率最高。特别是近几年该市经济和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大项目相继落户文昌。在搞大开放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可谓是开放到哪里,矛盾就出现在哪里。现在在农村发生的矛盾有80%是土地纠纷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矛盾,把矛盾解决于萌芽状态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况下,土地档案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西昌、酒泉外,国家又一个航天发射基地选址文昌。2008年航天城龙楼安置区的搬迁工作全面铺开。文昌市成立10多个工作组全面配合征地和搬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尽快做好农民的安置工作,2009年6月15日征地工作组符副秘书长亲自带队到档案馆查阅有关土地档案,时间紧迫,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这次征地安置工作,我馆工作人员连续放弃两天午休时间,加班加点复印相关土地档案,无偿提供龙楼东鲁乡12个村委会共计844户土地档案,共涉及土地3192亩,征地工作组根据土地档案信息,明确权属界限,依法推进征地工作,顺利地解决了在安置工作中土地权属矛盾,现搬迁农户已得到妥善安置,航天城项目建设用地征地工作已基本完成,航天城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做好保护开放土地档案和接待服务是该市档案馆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是继续接收征集土地档案。自50年代末移交进馆以来,仍有38个村委会没有移交。为避免这些宝贵资源的流失,虽然时间间隔过长,但是该馆仍然多次去有关镇、村委会进行联系、查找,通过努力把遗失的15个自然村土地档案接收进馆并整理完毕。二是保护好土地档案。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土地档案逐页检查,凡发现破损、字迹退变的,都及时进行裱糊、复印备份。由于原案卷较厚,翻阅频繁易于破损,且一个自然村分散在几个卷存档,不利于查找。为此,档案馆将全部土地档案进行拆卷,按自然村集中在一个卷进行整理组卷,共整理土地档案681卷。三是对土地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土地档案的利用率历来是档案馆档案利用之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查阅,另外也为保护原件不受损坏。2010年底,他们投资近11万元用了3个月的时间完成了馆藏681卷土地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共扫描160809页,涉及农户102457户,现已成功实现通过机读目录检索和全文利用土地档案,极大地提高了利用效率,在服务群众中口碑很好。

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

根据海南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法制办、省档案局《关于在三亚市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为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依法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三亚市档案局(馆)自2011年以来积极与市农业局配合,选定育才镇作为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试点单位,成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到育才镇各村委会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档案工作。

至目前,试点单位主要开展土地承包档案清理、查清承包地块面积和空间位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变更、注销登记、对其他承包方式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对农户承包地块进行空间定位、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资料归档等八项工作。把承包地块、面积、合同、权属证书全面落实到户,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和集约化农业生产打下基础。

创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市

今年4月18日,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组对琼海市创建部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进行了验收,琼海市荣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杨继波在验收时指出,琼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动手早、见效陕、百姓欢迎、政府方便,是档案部门为政府和百姓做好事的重要途径。琼海市政府十分重视新农村档案工作,资金有保障,制度有保障,确保了应收的档案尽收,同时又通过科学的手段实现了档案的提供利用。他认为琼海作为示范市,在全国是领先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标杆,经验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同时他希望琼海市档案馆要把档案收集全,尤其要重视华侨档案的征集,为琼海市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2009年琼海被确定为创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琼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市委办、政府办副主任、市档案局长为副组长,各镇和涉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于工作出色,市档案局长符才益在今年的全国档案工作表彰先进会议上,被评为“全国档案工作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琼海市通过创建新社会主义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市,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使村镇两级的档案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为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村社会服务创造了条件。

琼海市档案档案部门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一方面指导和帮助村镇档案工作的开展。他们制订了《琼海市新农村建设档案管理试行办法》,明确了各镇、涉农部门和村委会的职责。编印了《三农工作文件汇编》和《琼海市村(居)委会档案工作制度汇编》发给各村委会。制作了“村级档案立卷归档的基本方法”光盘发给村镇档案室,指导村档案员学习档案的整理方法。积极争取上级和市财政的支持,为12个乡镇和63个村委会配置了电脑并安装了“琼兰档案管理系统”,为所有村(居)委会配置了档案柜。还充分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这个平台,实行档案资源共享。

目前,全市203个村(居)委会建档率达到100%,146个村达到市级以上规范标准。村委会对党务、村氖财务、户籍、经营承包、换届选举、养老保险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建立了档案交接工作制度,换届档案齐全完整。同时,__些村组织利用本村档案资源,编写了村史、村志,内容涵养本村的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风土人情等方面。全市10个镇机关综合档案室达到海南省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三级以上标准,建立了二轮土地承包、林权改革、计划生育、城乡养老保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婚姻、党员等专项档案,各镇均配备了与市政府信息网连接的计算机。村委会每天都有专人值守,积极提供档案服务。镇档案室在提供档案利用的同时,还向农民提供查阅政府现行文件服务,从而把矛盾和问题都消化在基层。近两年来,农民查阅婚姻档案、土地承包档案达6000多人次。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9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金融产品;贷款

一、前言

众所周知,自古中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我国农民的人口数量在全中国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65%,然而,我国的大多数农民,其经济来源渠道单一,经济收入量少,经济保障不够健全和完善。因此,要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与时俱进,就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在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城市化(或称为农村城镇化)潮流中,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就要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现行的我国农村金融保障制度及其金融支持体系、相关产品等是建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的,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农业、农民对于金融产品及金融服务的迫切需求。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一直以来都对“三农”主体存在一定的“歧视”色彩,这种“异象”一直以来在我国农村都广泛存在,这为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带来障碍。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适用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金融支持体系的新型农村金融产品,分析其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农地流转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有效载体和运行条件。

二、农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可行性

《物权法》中为确立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地位打下了法律基础,对长期以来争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问题予以立法明示。但是《物权法》中抵押问题的规定却过于简单抽象,如果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就会丧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功能;如果不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那么,面对阻碍农村发展的贷款难的问题似乎没有更好更合理的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国家的制度设计则更偏向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社会保障功能,这就体现了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和农地经济发展职能的本质矛盾。

本文认为,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这是大前提,因为农地关系着我国9亿农民的安身立命,但是,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大局,如果一味限制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稳定问题。因此,应该承认集体农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和农村地产市场地位,从世界各国以及历史经验来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具有客观必然性。对于农民来说,他们有着独特的财产结构,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是他们仅有可以用于抵押的财产。既然允许农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理所应当地应予以允许抵押,以实现其经济职能。而为了保障农民不丧失土地,则应该从抵押操作层面予以金融和政策保障,创新出金融担保机制和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在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所有权的从属权利,如果不予以进一步的法律明确,就会丧失债权性,容易带来低腰风险。要建立科学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就应放宽承包人对于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分权,并适当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带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经济收益提升。另外,要创设和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立法,为农地金融创新产品制度提供法律保障,并提倡政府积极参与,提供行政支持,为农地金融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三、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的可行性

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涉及不动产收益权,一类是不动产法定的孽息收益权,如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的收费权;另一类是不动产的天然孽息收益权,即土地农作物和其他农牧渔产品的收益权。

然而,在我国,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的质押并没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只是对于不动产的收益权质押有规定,如公路桥梁、隧道、渡口等不动产收益权进行出质。不动产的收益权按照法律规定应属于财产权,而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显然隶属于财产权。本文认为,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能否通过市场的交易来实现经济价值,则是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能否实现质押的关键。当前,我国法律对于上述内容还没有细致的论述。因此,为有效实现农地承包经营收益权质押贷款,我国法律必须予以全面的明晰。

四、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的可行性

如前文所述,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模式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并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有效实现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关键在于对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进行科学和合理的定价。企业债券的定价方法一般有结构化方法和简化法,但这些方法只对单个企业发行债券融资有效,并且没有考虑到第三方担保的问题。因此,要有效实现涉农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融资模式,就要开发出全面的定价计算模型,在担保的中小企业在集合债券到期之前违约的情况下,由于担保方有多个企业,他们对于这些违约企业有无条件提供不可撤销的连带担保责任,债券损失可由其他连带的企业承担。因此,出现违约的机率较小,安全性高。

五、联保贷款对农地流转信贷支持的可行性

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联保贷款在防范信用风险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许多瓶颈问题。首先,由于联保的小组成员要对他人承担连带担保责任,这一点对于很多成员无法承受,即无法接受用自己的全部财产去承担他人违约还贷的风险,因而联保小组难以自动组成。其次,联保协议的内容不够完善,很少有约定保证期限,也没有规定保证人的追偿权,这不利于对债权人债权的保障。再次,联保人的权利义务难以平衡,尤其是对于交叉联保,借款人从事的投资产业风险不同、经济收益率不同,短期贷款人不愿意为长期贷款人承担担保义务。因此,必须针对上述问题将联保贷款制度加以不断地完善。

六、小结

农村金融产品的创新,可以为农村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平台,有效提高农地流转的金融服务质量。因而必须从法律、金融、政策等多方面入手,为提高农地流转金融创新水平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金融保障、政策保障,要善于运用经济和行政这两只手进行调控,有效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力求为我国农地流转的金融创新寻找突破口。另外,在完善农地流转金融支持保障体系的同时,必须要完善农村的金融市场,创新和开发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工具,才能确保农村金融机构有效地为农地流转提供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敏.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的风险分析[J].理论探讨,2008(16):79-80.

[2]高锋,周雪梅,肖诗.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制度探讨[J].农村金融,2009(3):40-42.

[3]张理平.资产证券化的融资特点与效率[J].财经纵横,2009

新土地承包法全文篇10

农村土地流转是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以及农用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土地承包者将土地使用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并转移给其他农户或经营者的行为,其实质就是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农村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在土地经营者之间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并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吸引各类社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业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回顾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进历程,总结农地流转政策的成就与缺失,有利于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及农地制度未来的改革。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演变

1.流转的开始,“允许转包”阶段:1984―1987年

1982年一月,中共中央第一次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高度评价了农村改革取得的巨大成果,充分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鼓励农民发展多种方式的经营,同时明确规定:社员向集体承包的土地,不得买卖、出租、转让或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承包地;社员如果无力经营承包地,或者转为经营非农产业时,应当将承包地归还集体。1982年《宪法》第10条也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以其它方式非法转让土地”。因此,这个时期的农民在处理农地时只有两种合法选择:自己耕种或者归还集体。但是,部分农民不顾法律和政策的限制,依然进行农地的自发转包,这可以看作是农地流转的最初形态,带有自发、非正规、短期性和政策不明朗的特点。中共中央注意到农民转包农地的行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了土地政策。1984年的“一号文件”尽管依然规定承包地不准买卖或出租,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松动迹象,文件明确规定“社员在承包期内,因无力耕种或转营他业而要求不包或少包土地的,可以将土地交由集体统一安排,也可以由社员自找对象协商转包”。这意味着社员对待承包地除了自己耕种与交还集体外,还多了一种选择,即在获得集体同意的前提下转包给他人,这是对农民群众自发转包行为的认可,也是党的正式文件中最早对农地流转问题作出规定。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在发达农业地区和大城市郊区勃兴,这些地区有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出现一部分农户舍不得放弃土地但又不好好种地、另一部分农民想多种地又得不到足够多地的状况,有关农地流转的政策再次提上议事日程。中央政治局于1987年1月22日通过了有关深化农村改革的五号文件,规定长期从事其它职业又不耕种土地的承包户,原则上应当解除与集体的承包合同,将承包地交还给集体;或者保留与集体的承包关系,经集体同意后将承包地转包给他人,这就将“允许转包”政策正式写入了党的文件。决议对土地转包中的一些具体事项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例如原承包户如果在承包期间改良了土地,转包时有权获得相应的价值补偿;承包户如果自己不耕种又不采取措施让别人耕种,即擅自弃耕抛荒,则会遭到经济处罚,集体甚至有权要求解除承包关系,强制收回其承包地。根据不同情况对承包户进行“补偿”或“处罚”,这明确显示了党中央鼓励土地转包的意思。

可以看出,这一阶段主要是党中央通过决议的形式,实现了农地政策由禁止转包到“允许转包”的历史性转变,但这一时期相关的法律并未做出相应的规定。自此以后,农民对农地进行转包现象逐渐增多,相关的国家法律与政府法规也将陆续出台。

2.流转的探索,“依法转让”阶段:1988―2000年

为了及时解决土地转包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效规范土地转包的程序,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权益,国家连续出台了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并且正式将“依法转让”的条款载入了宪法。

1988年4月12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对1982年《宪法》的首次修改,修正案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它区分了土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并且进行了灵活处理:在土地所有权方面依然毫不动摇地坚持土地公有制,所以保留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占或买卖土地的规定;但在土地使用权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废除了有关土地出租的禁令,新增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的条款,这就为土地流转奠定了宪法基础。这一宪法修正,为土地流转从理论走进实践奠定了法律依据。与宪法的修改相呼应,同年年底召开的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次会议对《土地管理法》也进行了首次修改,这次修改废除了“禁止出租土地”的规定,明确指出即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都可以依法转让。《宪法》与《土地管理法》的相继修改,不仅消除了土地转包的法律障碍,而且为农地流转提供了法律依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农村土地流转也逐渐纳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轨道,农地依法有偿转让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1993年11月5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当年的十一号文件,规定在符合“三个前提”(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经发包方的同意)的情况下,允许“依法有偿转让”土地的使用权。一周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其中第三十一条就肯定了“依法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做法,并且列举了转包与入股两种发展规模经营的具体形式。从“允许转包”到“解禁出租”再到“承认入股”,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不断增多,农地流转的形式也渐趋多元化。

为了贯彻1993年十一号文件的精神,于1994年底形成了有关土地承包关系的具体意见,要求建立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该意见于1995年3月获得国务院的正式批转,成为后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指针,其中有几点尤其值得注意:一是除了重申农地流转的前提外,又特别规定保护实际耕地者的利益与严禁擅自将耕地变为非耕地,以落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与重视粮食安全的发展战略;二是增加了农地流转的具体形式,除了肯定之前的转包与入股外,还列举了转让与互换等方式;三是既赋予流转双方就流转形式与经济补偿等事项进行自由协商的权利,又作出了一些约束性的规定,如要求发包方与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机关对流转合同进行备案,以掌握当地农地流转的数据资料;还要求各地限定土地流转费用的最高限额,以遏制虚抬流转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为。该通知比较清晰地界定了农地流转的内涵与形式,是第一份正式使用“土地流转”措辞的文件。

针对有的地方第一轮土地承包期后没有及时开展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工作,有的地方以各种名义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强行收回或部分收回农民的承包地,有的地方违背农民意愿,强行推行土地规模经营等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于1998年1月24日联合颁发了关于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强调“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具备条件和群众自愿,不许强制”,以保障承包户在农地流转中的自主权,维护农民群众的土地权益。1998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在时隔十年之后再次修订《土地管理法》,尽管全篇没有出现“土地流转”的说法,但在总则中直接地提出“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并且增加了规范转让行为与惩治非法转让行径的详细规定。但是,它限制了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受让该组织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后来的法律法规也未见松动,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农地流转的封闭性。1998年10月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议要求“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要坚持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进行,不得以任何理由强制农户转让。”继续强调“依法”流转。1999年5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坚决查处土地使用权非法转让和农民集体土地非法交易的行为。

可以说,从1988年到2000年这十多年间,除了中央决议的持续推进外,《宪法》与《土地管理法》也相继进行修订,使土地流转步入了于法有据有法可依的轨道。

3.“规范流转”阶段:2001年至今

2001年12月30日,中央颁发了《关于做好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工作的通知》,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份专门关于农地流转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农地流转政策进入规范化的新阶段。

2002年8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专门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其中第十六条承认了承包方享有农地流转的权利,第三十四条进一步肯定了承包方是农地流转的主体,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承包地是否流转以及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流转,第三十七条则规定了流转合同必须涵盖的条款。当然,该法依然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对农地流转的方式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未能确认农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所以极大地影响了农地的自由流转。2005年1月19日,农业部专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就流转当事人、流转方式、流转合同与流转管理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农地流转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实施细则。从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入规范和法律轨道。

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酝酿多年后审议通过了《物权法》,首次将农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物权,解决了法律上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模糊不清的情况,是立法史上的一大进步。但是,《物权法》对于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物权化并不彻底,主要表现在流转登记规则的前后矛盾、多种流转方式的缺失以及流转范围的相对封闭等。因此,虽然农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物权,但目前农地流转仍旧只能依循《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回顾了三十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决议,关于农地流转再次引起各界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是为农地流转划定了三个底线,即“三个不得”:“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针对农地流转滋生了一系列矛盾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的情况,2008年以来的“一号文件”反复强调做好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如2008年的“一号文件”要求加强农地流转的中介服务工作,强化土地流转合同的制度建设;2009年的“一号文件”则鼓励发展农地流转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做好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与纠纷调处等服务工作;2010年与2012年的“一号文件”都要求加强对农地流转的引导、管理与服务工作,完善相关纠纷的调解与仲裁制度,以化解农地流转中的矛盾,消除群体性事件的隐患,构建和谐新农村。

总之,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不断总结农地流转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逐渐完善了农地流转的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各级政府也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渐转变自身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尽量减少微观层面的行政干预,日益重视宏观领域的管理服务,努力营造农地流转的健康环境,积极构建农地流转的强大平台。

三、深化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目前,涉及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自相矛盾之处,需进一步修订完善。在30年的农村承包权市场发育中,关于农地承包权流转问题,为防止地方和基层误读中央政策,借机侵犯农民承包经营权,消弱农民的承包土地收益权,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落实农民土地承包权长久不变,是保证农地流转的制度前提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具有重要政治经济意义,它有助于制约地方政府和基层组织借承包期和发包权动农民的承包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的预期。土地承包关系的长久话,是进行土地流转的前提,必须在制度上尽快落实:第一,着手修改《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将现行的农地承包期改为“长久不变”。第二,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边界,并明确权发证,以保护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第三,进行以地块(而非农户)为单位的农村土地确权、发证试点。

2.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权能,切实保护土地流转中承包农户的主体地位

⑴在推进土地流转中,坚持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2001年中央18号文件明确强调,农地承包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农户。之所以强调这是农地流转的前提,是因为《农村承包法》已经赋予承包农户长期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土地的流转权是这个权利约束中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坚持农户土地流转的主体地位,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承包权流转市场,才能保护土地承包者的权益,又能稳定承租户的投资预期和合约关系。

⑵必须由农户与土地转包者签订合同。既然土地承包权属于农户,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农地承包权的权能,充分保障农民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而产权权能中最重要的两项权能就是使用主体的排他权和转让权,赋予农民排他性的转让权,是完善农民农民土地承包权权能的最重要内容。而土地流转中排他性的最主要体现就是,土地的流转必须要由承包农户与土地接包着直接签订合同,村委会及乡镇府不可为了土地流转的便利替代承包农户与接包着签订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