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6:46

计划经济利弊篇1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公司;市场信用;会计舞弊;财务危机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97(2012)11-0342-02

近期,我国上市公司频频曝光的财务舞弊事件,例如顾雏军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银河公司伙同华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财务造假,秦丰农业通过会计事务所为自己造假账目等,这些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利用各种手段对其盈利水平和财务状况进行人为包装,来隐瞒财务风险,为社会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进而误导投资者的正确判断。这些痛心的事例,在此告诫我们,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还很严重。这些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现象,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仅影响中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损害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形象,到最终所受影响最严重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水平。

一会计舞弊的分类

对中国上市公司舞弊现象的研究,就应先研究会计舞弊的定义。我们通说的会计舞弊是指上市公司、会计事务及审计单位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单方或伙同一起的实行有周详计划、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有目的地故意去违背财务真实性原则,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的规章规范,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造成市场投资者判断失误的行为。

在对各种资料的汇总,对会计舞弊作有多种多样。例如有职务舞弊与职权滥(aCFe),资产侵吞,有现金侵吞和非现金侵吞之分,而现金侵吞包括现金盗窃、瞒报漏报、付款舞弊(付款舞弊包括发票舞弊、支票纂改舞弊、薪酬舞弊、费用报销舞弊、出纳舞弊);还有腐败贿赂,最后是财务报表舞弊,这包含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财务报告舞弊和侵占资产等。通过对这些零碎的现象细分类可以为:

1.会计舞弊从管理角度上划分,可以分为管理舞弊和非管理舞弊。会计管理上舞弊施工次的管理层为粉饰公司业绩和财务发展,通过虚报资产、企业业绩、利润等,单方造假公司二财务报表或伙同会计事务所来歪曲事实的会计数据错误的引导市场投资者或债权人,致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巨大的损失。非管理舞弊是公司的费管理人员为了侵占或堵住公司财务漏洞,而采取的不正当欺诈手段来获取其公司的财务或其他利益行为,主要表现盗窃公司财务,挪用公司财务等。

2.从技术层面上看,会计舞弊又可以划分为合法手段的会计舞弊和合法的会计舞弊。非法手段进行的会计舞弊,就是公司或审计单位通过非法手段进行会计造假的行为,这是目前会计舞弊中最为常见的,如利用关联方交易来造假,从大量资料收集整理可知,非公允关联交易一定会扰乱我国经济市场秩序,会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而在这方面最出名的例子是,2000年的“St猴王”事件。另一种合法手段的会计舞弊,是利用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曾在制度上的缺陷,我国只是在2000年加入wto后,国家经济体制才有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会计制度也由原来的苏联模式转向西方现代模式,给我过会计制度发展留下了不少漏洞和缺陷,在这不完善的制度下,许多企业一味追求利润,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

3.从会计信息角度上看,可以把会计舞弊划分为会计报表舞弊和会计事项舞弊。会计报表舞弊,我们很常见,就是公司为了隐藏公司发展不好的情况,通过在编排本公司的财务报表中故意虚报某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操作上会采取的技术手段有,增加好的经济数据,虚报不存在的业务或业绩、将不获利转为获利,这样来欺骗投资者、债权人等公司利害关系人。会计事项舞弊是指公司虚构不存在的经济业务或正在办理没实行的会计业务过程中的舞弊行为,通常比较常见的有,通过相关联交易恶意调节利润,。

4.从会计舞弊表现方式,又可以划分为操纵利润,调节资产,偷逃税金三种类型。在操纵利润上所表现的情况有蓄意造假来操纵利润,这是在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谋取企业局部或个人不正当利益,有计划、有联络的,通过欺诈、舞弊等手段,对会计信息造假,来误导市场的投资者、企业相关的利害关系人,非法的来操纵利润,1996年红光集团为骗取上市资格一案就是典型。

二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现状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几年里,中国经济逐渐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对于上市公司的治理,国内立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来一步一步的制定和修改,因此,在这一期间,许多上市公司利用了中国法律的漏洞,为了局部利益或个人非法利益,做出违反相关规定的活动,尤其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大量企业纷纷上市,虽然推动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但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有几百万家企业组织,它们都有开展会计工作,对于这些会计舞弊业发展到的境地有以下描述:范围广,社会的各行各业,包括政府、事业单位、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手段多变化多样,各种技术方法日新月异,种类尤其繁多,涉案金额也在变大,常常以“亿”计算,在犯罪主体方面发生了变化,权力犯罪、职务犯罪逐渐增多。

在通过历史文献分析法基础上,我着重对我国近年来比较典型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如琼民源、蜀红光、银广厦,做了比较深入研究,以此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会计舞弊手段及方法更加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纵观国内各时期上市公司会计舞弊案例,当前中国的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已有以下新的发展趋势:

1.大量利用关联交易来编造公司虚假利润。上市公司关联方关系错综复杂,在中国税制治理不是很清楚的清楚下,这种情况更为复杂。我国上市公司与其控制的大股东会故意利用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告。通过重组等方式,追求一种华而不实的短期逐利行为。有的企业则设立众多的子公司或合伙公司,来构建极为复杂的关联方交易网络,利用关联方交易的复杂性与隐蔽性制造虚假的利润,迷惑投资者和债权人。

2.通过所创新金融工具来造假。21世纪,世界金融业发展迅速,为满足各种高新科技产业公司或企业筹集资金,也推动金融工具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形式日趋复杂,这些金融产品在为上市公司提供多样性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某些想在会计造假的中国上市公司骗取资金提供了犯罪途径和来源。

3.通过地方政府扶持行为来进行造假。在中国法律中,上市公司上市需得到政府的审批,在这一制度下,上市公司的指标就属于稀缺资源。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是地方国企改制发展成的,他们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财政税收有着巨大意义。而我国地方政府在认识到这一点后,对需要上市的公司就减少条件限制或不计条件的,便极力扶持上市公司。其行为主要有:对需要上市的公司进行补贴与减免,出具上市证明,并授意包装等。

参考文献

[1]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02)

[2]王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7(05)

[3]孙晓梅,田文静,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与独立性缺失分析--基于证监会处罚报告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9(07)

[4]路云峰,行为会计、会计行为与行为经济学[J].商场现代化.2009(07)

计划经济利弊篇2

[关键词]财务;舞弊;危害;手段;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7-0088-01

1财务舞弊行为的定义

舞弊是指组织相关人员采用欺诈等不正当的手段,损害或谋取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为个人带来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行为。舞弊是经过事先预谋,精心策划,运用非法手段作弊的一种故意行为。舞弊行为可以划分为组织舞弊和个人舞弊两种,组织舞弊是指领导人为了本单位和其成员的利益,授权有关经办人员,利用不正当和非法手段,损害国家和其他单位利益的故意行为。个人舞弊行为是指员工为了个人私利,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进行有目的的、有预谋的财务造假和欺诈行为。这种做法给国家、组织或他人利益造成极大的损害。

2财务舞弊的手段

财务舞弊的通常做法是虚增资产、收入和利润,虚减负债、费用。财务舞弊手段及其表现多样化,归纳起来如下:

(1)财务当事人在做财务报表时抱着恶意的、不良的企图故意书写潦草,令人难以辨认,从中获利。这是常见的会计作弊手法――数字书写舞弊。

(2)会计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不正当的目的,通常采用以下恶劣的手段,比如:使用不符合规范、无明确名称的原始凭证,达到舞弊目的;通过采用销毁、藏匿发票、收据、支票等原始凭证等手段,来达到自己非法的目的,这种作弊的方法叫做凭证舞弊,也是常见的一种财务舞弊行为。

(3)由于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严密或不健全等因素,导致了财务人员就会使用如下的手段进行舞弊活动,如:账簿目录记名的账户与账簿内容不符,启用时不注明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的姓名、签章。账簿摘要不真实,不清楚,不及时登记记账、故意隔页、跳页、留有间距,不结出账户余额。

(4)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会计业务趋向于电算化,计算机大量地应用于财务业务当中,这给那些作弊人员带来了不便。但是,还是有些财务人员为了达到个人不良目的,直接在微机中进行篡改财务数据,作假账,以达到与账簿、凭证纪录相符的目的。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比手工会计系统作假造成的危害更大,计算机犯罪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所以我们要坚决防范与杜绝。

3财务舞弊的成因

3.1金钱、政治诱惑下的道德丧失

为了某种政治目的的需要,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不合实际地夸大自身工作业绩,强迫企业财务人员随意改动财务报告,使财务报告不仅为他们的经济服务,而且还为他们的政治服务。同时,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为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除了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经济之外,还要有各种社会交往,如此多的需求就要依靠大量的经济资源做保障。金钱、政治的诱惑下,足以使道德丧失从而实施舞弊行为。

3.2不严格的财务制度及宽松的惩罚制度

(1)财务制度及措施的不严格是舞弊者作假账的最好条件;不严密的会计控制系统,也为舞弊者作假账创造了机会,不被发现。

(2)一般企业都是由决策层决定制造虚假的财务报告的,由财务人员进行操作。某些企业管理层具有过大的权利,这些权利一旦失控,就会成为犯罪的帮手,如多计存货价值、提前确认收入、隐瞒重要事项等,这些无异于为造假的可能性创造了条件。

(3)当前适用于财务报告舞弊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明确,惩罚力度不够,造成舞弊的成本远低于收益。处罚的方式大部分以行政处分、罚款为主,缺乏法律的震慑力,这样就使得作弊的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得以偿失。

4财务舞弊带来的危害

(1)财务计算可以反映一个企业的赢利与亏损,会计作假账将给出错误的信息、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使企业失去发展与生存的基础,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最近几年,我国经济领域内假账案件屡屡发生,使得投资者在经济上遭受巨大损失,引起了社会公众对我国审计责任的质疑,动摇了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的信任。

(2)财务舞弊使经济业务失去了本来面目,使得企业会计信息与客观事实不符,扰乱了经济,最终作假人受益,作假企业受益、最高管理者受益,却侵害了企业自身利益,企业职工利益,股东权利和债权人利益。

(3)会计舞弊行为对职业道德规范和社会风气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严重损害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严重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

(4)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诚信危机已成为世界性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财政部在抽查国有企业会计报表及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发现存在严重的会计信息虚假问题。此外,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活力28”到39医药事件;世界通信公司38亿美元的财务欺诈案;黎明服装到麦科特事件,这些假账事件都给我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暴露出了会计诚信问题的严重性。

5对财务舞弊行为的治理

(1)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使其能自觉抵制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2)继续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善“一股独大”的局面。此外,改革管理体制,推行会计委派制,要减少行政干预,政企分开,给企业一个透明、高效的运行机制。

(3)实践证明内控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预防作假账行为的发生,所以要全面改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会计制度。加强会计账簿的监管,加快财务电算化建设。

(4)取消财务造假的单位负责人员、会计人员从事相关职业的资格,加强法律监管,健全民事赔偿制度,加大违法处罚的力度,取缔财务造假的中介公司,提高造假者的成本,降低造假者的收益,实行市场退出机制。

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都将存在财务舞弊这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治理舞弊必须依法治理、有效监管、预防、追究等多方面入手,标本兼治。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层的法律责任,加大监督力度,完善监督体系,加大外部审计力度,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以从根本上解决财务舞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龙平,王泽霞.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3(4).

计划经济利弊篇3

关键词:财务舞弊审计监督

一、财务舞弊的定义

财务舞弊可以定义为:法人单位在财务报表的编制中,有意制造不正当、不合法的会计资料的欺骗行为。一些上市公司,利用监管的漏洞,存在严重的现金舞弊现象,如虚构现金、隐瞒现金受限、虚假现金流及挪用募集资金等。这些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质量和证券市场的平稳发展。

仅以私设“小金库”为例,据中央治理“小金库”领导小组的新闻:2009年至2011年11月,由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和国家审计署牵头领导,政府多部门参与,开展了“小金库”的专项治理工作,在对全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行自查和审查后,共发现各类“小金库”60722个,涉及资金315.86亿元,10429人被追究责任,纠正违规资金253.23亿元,财务舞弊的危害可见一斑。

二、财务舞弊的动因与危害

1.动因。首先,攫取非法经济利益是财务舞弊最主要的动机。通过做假账,提供虚假信息,以集体或个人名义,获得法外利益。分析查处的案件,以集体名义获得的所谓集体利益,最终还是转化成了个人利益。其次,环境影响、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到位,是产生舞弊的主要原因。社会环境的影响,舞弊行为的横向比较,得大于失的利益导向,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一把手”说了算,为财务舞弊开了方便之门;监察、审计流于形式,监管不到位,查处力度不大,导致财务舞弊有恃无恐。

2.危害。一是影响政府宏观调控。舞弊的财务信息,会影响到一个单位、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二是不利于单位的健康发展。资金的流失会影响单位的正常运转,个人或少数人得利,会挫伤其他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很难齐心协力把一个单位建设好。三是会计制度的公信力、社会诚信受到严重挑战。屡曝光的财务丑闻,使得会计制度、审计监察的作用受到质疑,失真的会计信息使得会计行业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使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恶化。

三、财务舞弊的审计方法

1.利用社会信息发现和查处财务舞弊案件。一是听别人闲谈。审计监察人员应多方收集信息,在不同场合倾听旁人的聊天,不经意间就能发现案件的蛛丝马迹,为查处提供灵感。二是听取被审计单位及有关业务部门介绍情况,从中发现线索。三是从主管机关和往来单位听取反映情况,这些单位往往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自觉地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四是通过单位的年度工作总结、典型经验介绍、统计资料和新闻报道等信息,发现财务舞弊的线索。五是听取群众反映情况或举报。

2.通过检查发现和查处财务舞弊案件。第一,从检查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如果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有效性差,则这个单位就很可能产生违纪违规问题。在检查中,以单位内控制度的评审入手,从内部控制制度到会计核算系统为基本途径,从凭证传递程序到人员素质,进行重点检查。通过以上工作,测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找出薄弱环节,这是审计工作发现舞弊的有效方法。第二,细心查看会计资料。在检查中,通过细心看会计凭证、报表、有关合同、计划等资料,从中发现与正常情况相异的问题;查看保险箱盘点现金,看账实是否相符,有无账外资金。第三,核查账户。选择挂账时间长、长期未变动或变动频繁又长期未对账的往来业务,进行调查和核对,看有无货款收回未交账,有无贪污等问题;核查银行账户,看有无资金体外运行的情况。

3.利用审计、监察工作经验发现和查处财务舞弊案件。一是利用工作人员平时积累的审计资料。在审计工作中,注意把平时审计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积累与归类,以便在其他审计项目中进行系统地、动态地、联系地加以运用,达到发现舞弊行为的目的。二是实际检查与政策攻心相结合。在实际检查中,若怀疑有重大问题,可以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政策攻心,即观察其言行、揣摩其心理、破解对方的心迹密码。一些心理防线薄弱或受人指使甚至胁迫而违法违纪的人,在接受检查时往往会发生微妙的心理变化,神色和言行会出现反常,如:接受谈话时神色慌张,答非所问;提供资料时有意拖延或借故推诿,表现出既后悔又不敢声张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采取刚柔相济的策略,一方面向对方宣传党纪、法律知识,严肃指出其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另一方面向对方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其放下思想包袱,看到光明,主动说明情况和问题,以降低查案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郭大焕.经济职务作弊对策[m].人民日报出版社,1991,11

计划经济利弊篇4

关键词:城乡规划;利弊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对所谓的城乡规划的定义,是指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的规划,具体说来,是对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部署和实施的管理。在十报告中,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越加注重对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要一如既往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在中国城乡建设的过程中,既有好的地方,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一些弊端。正确认识到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是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第一步。下面就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一些利弊进行分析。

一、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有利因素

(一)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

国家从宏观层面上重视中国的城乡规划,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有专门的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相关事项、问题做了详细的说明,使得我国的城乡规划建设有了法律依据。此外,从这些年来国家对于城乡规划的相关工作的重视,出台与完善相关的政策,为我国的城乡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等,就可以看出,在宏观层面上,国家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城乡建设发展。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思想指导的作用,对于中国的城乡规划尤为如此。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发展”为第一要义,践行统筹兼顾的方法论,在城乡规划中,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不会脱离现实情况。科学发展观对于中国城乡规划的指导,不仅仅是在于城乡规划本身,还在于对整个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不仅仅在规划上,还在于实际的实施过程中。科学发展观可以从整体上把各种资源因素联系起来,全局把握。这有利于城乡规划的进行,因为城乡规划是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与建设的设计,不单单在于城市与乡村的建设上。所以,从客观上来说,中国的城乡规划也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二、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弊端

(一)在中国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为了加快城镇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步伐,对于城乡的规划建设,没有突出本地方的特色,盲目地模仿其他大城市的现象较多,这样就会出现城乡建设“同质化”问题,一方面,这样既丢失了自身的优秀城市与乡村的文化特色,甚至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不注重对原有历史文化古迹的保护。另一方面,这样的盲目模式,还会把其他地方的城乡建设中一些不好的存在的问题也带过来,这直接影响到本地区的城乡发展建设,容易造成新的问题,例如土地问题、污水问题等。在规划的过程中看似没什么大的问题,到实际的运作或建成后就显现出来,最后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中国城乡规划决策过程中“官僚化”现象严重

城乡规划本来还可以是一门专业学科,有专门的城乡规划人才,并且城乡规划对将来的影响深远,因此,要注重听取有个专家的建议,多方考证,甚至还要实地考察,这样才会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情况是,一些领导为了在短时期内取得成果,搞出政绩,在城乡规划的决策过程中习惯于“一言堂”,不管该决策是否合理,是否从本地方实际出发,只要是对自己的仕途未来有利就可以了。这种不符责任的城乡规划决策,对于某些领导有利,但对于城市与乡村的发展不利,结果只会浪费了老百姓的纳税钱,建成的工程又成了摆设。

(三)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方法论,更是要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做到。特别是对于城乡规划来说。城乡规划设计,虽然只是设计出一些方案,但是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收到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中国城乡规划容易出现脱离实际的情况,与之前说到过的城乡规划过程中没有突出地方特色,盲目模仿的现象突出不同,这里主要指的是在规划的过程中脱离了实际,也就是对于一些重要的项目决策,在实施之前,没有经过详细的考察,没有遵从客观的数据,而是只凭借一些固有的经验,与学来的知识来设计,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四)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

我国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要做到正确认识这一事实,争取通过城乡规划建设来缩小城乡之间的距离,做到有效地利用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但在当前的一些城乡规划过程中,不注重城乡之间固有的差异性,也就是设计出来的方案,或者是不适合城市,或者是不适合乡村,大大影响了实际的效果。

三、结语

中国的城乡规划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只有正确认识现阶段其存在的一些利弊问题,才会做到去弊扬利,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真正做到利用国家的有关政策支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掉已有的弊端,规划出科学合理、令人满意的城乡建设图来。

参考文献:

[1]应巧艳,王波.城乡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01).

[2]罗益.论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6).

计划经济利弊篇5

企业会计舞弊可以分为一般舞弊和重大舞弊,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是一种故意的造假行为,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但是,与一般会计舞弊相比,除舞弊所涉及的金额大小不同之外,重大会计舞弊还有许多明显的特点。深入分析这些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判断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中的作用。

1、舞弊所谋取利益的归属主体不同。一般会计舞弊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归属于舞弊者个人、领导、亲朋或小集体;而重大会计舞弊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却归属于“大集体”,甚至还包括企业之外的利益主体。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做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舞弊的策划、参与人员的范围和素质不同。一般会计舞弊的策划、参与人员往往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人,舞弊者的素质有高有低;而重大会计舞弊则多是集体参与,策划者都是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精通业务、会计、管理、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3、造假的方式和对象不同。会计舞弊都要通过假帐来实现。一般会计舞弊的造假往往只是会计凭证造假,记帐做假,或帐簿、报表数据作弊,造假的范围较小;而重大会计舞弊的造假行为往往是高智力、全方位、深层次的,全套业务造假最为典型。

4、承担舞弊损失的主体不同。一般会计舞弊的损失承担主体主要是企业本身,而重大会计舞弊的损失承担主体却不限于企业本身,还包括投资人、贷款人,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蒙受难以挽回的损失。

5、舞弊过程的复杂性、时间性和隐蔽性不同。重大会计舞弊的过程要比一般会计舞弊的过程更复杂,涉及的时间更长。从单项审计的角度来看,重大会计舞弊的隐蔽性比一般会计舞弊的隐蔽性要强。

6、舞弊的和演变也不同。一般的舞弊,其形式和特点受和环境的较小,如员工的小偷小摸、贪污盗窃,发生在古今中外的案例都有相同的特征和手法。而重大会计舞弊却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重大会计舞弊的特点和形式都木同。1996年的琼民源可以通过资产评估的手段虚增净资产,而现在的上市公司却不能再用此法了。上市公司、国营企业的重大会计舞弊多是虚报业绩以表功,而私营和外资企业则多为瞒报收入和利润以逃税。

二、常规审计在重大舞弊审计中的无条

常规的审计方法包括审阅、验算、核对、盘点、观察、询问、函证、比较分析、帐户分析和内部控制测试等等。这些审计方法对于发现一般的会计舞弊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原始凭证的个别伪造,可以通过仔细审阅来发现其作弊痕迹;公司财物的贪污盗窃,可以通过盘点和对帐发现;在往来帐上的空手套白狼事项,可以用函证和帐户分析方法找到证据;因岗位设置不而产生的舞弊则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测试锁定重点审查领域。

然而,在重大会计舞弊面前,这些常规审计方法却显得软弱无力了。

1、内部串通舞弊。企业重大的会计舞弊通常都是在企业管理层甚至企业领导层出面策划并主持下进行的。比如,通过业务造假最终达到会计造假的重大舞弊,就要由企业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操作才能完成。企业在财政困难时期,以实际上较低的条件买进劣质材料、用低素质的员工和陈旧过时的设备进行生产、制造了大批量的低质量产品;如果按实记帐的话,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都会显出不如人意的真实状态;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串通作弊,那么从材料采购开始,直到产品入库的全过程,都编制虚假单据和文件作凭证,以达到虚增存货价值、粉饰财务状况的舞弊目的,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就难以奏效了;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有效的、原始凭证是真实正确的、数额是没有错误的,产品的质量很难在监盘中发觉。

2、内外单通舞弊。多公司操作是企业重大会计舞弊的常见形式之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朋友关系不应作为关联关系进行披露,即使规定应披露,也是无法实施的。因此,如果是关联企业内外串通以达到作弊的目的,或者是有主管单位甚至政府机关的部门或人员参与的串通作弊,那就更使常规审计方法望而却步了。

3、行业特色舞弊。不同性质企业的重大会计舞弊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不同业务种类的企业在重大会计舞弊上也有不同的形式表现。比如,外资企业为了逃避增值税和所得税,它们会在进口材料的购进计价和生产使用方面舞弊,会想方设法虚列成本费用、隐瞒收入和利润;而上市公司则相反,它们通常是要虚增业绩。又比如,房地产企业的重大会计舞弊常常是虚列销售以“改善”业绩,或者虚列成本以“合法避税”;而企业则可能是隐瞒不良贷款和经营风险以“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常规审计方法虽然适用于各种行业企业的审计,但是对于这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却是不够有力的。

4、时代特色舞弊。监管与舞弊是一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矛盾,监管者根据舞弊的特点制订监管方法,舞弊者不得不探索出新的舞弊方法,监管者根据舞弊的新特点又制订新的监管方法,舞弊者根据新的条件又找到了舞弊之法……。重大会计舞弊的时代特色在上市公司的舞弊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不同的时期,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关联交易、损失和费用挂帐、虚假合同、资产交易等不同途径达到舞弊目的的现象都相当的普遍性。常规审计方法只是针对常规业务才有效,对于这些经常变化的舞弊行为,常规审计方法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5、高舞弊。高科技舞弊有三种类型:第一,用高科技手段造假;第二,利用财务软件技术做假帐;第三,在高科技产品上做假。所有三种类型的舞弊都几乎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也都是常规审计方法所难以识别的。

6、高智力舞弊。高智力舞弊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钻法律、法规、监管的空子,通过精心的策划,达到似是而非的舞弊目的。比如企业资金的挪用,有的企业股东单位将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以“备用金”或“往来帐款”的形式收回用之他处;有的企业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以项目投资的名义为合法外衣,实际上却是在帐外运作。常规审计方法对此类舞弊的揭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三、职业判断在重大舞弊审计中的独特作用

职业判断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两个阶段。

在审计计划阶段,首先要利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分析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确定重大会计舞弊可能存在的业务和帐务领域;其次,要利用职业判断分析重大会计舞弊的最新变化情况,并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舞弊现象;第三,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要利用一、企业重大会计舞弊的特点分析

企业会计舞弊可以分为一般舞弊和重大舞弊,二者具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都是一种故意的造假行为,都是为了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但是,与一般会计舞弊相比,除舞弊所涉及的金额大小不同之外,重大会计舞弊还有许多明显的特点。深入分析这些特点,有利于充分发挥职业判断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中的作用。

1、舞弊所谋取利益的归属主体不同。一般会计舞弊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归属于舞弊者个人、领导、亲朋或小集体;而重大会计舞弊所谋取的不正当利益却归属于“大集体”,甚至还包括企业之外的利益主体。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做假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2、舞弊的策划、参与人员的范围和素质不同。一般会计舞弊的策划、参与人员往往只是一个或少数几个人,舞弊者的素质有高有低;而重大会计舞弊则多是集体参与,策划者都是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人员,精通业务、会计、管理、法律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

3、造假的方式和对象不同。会计舞弊都要通过假帐来实现。一般会计舞弊的造假往往只是会计凭证造假,记帐做假,或帐簿、报表数据作弊,造假的范围较小;而重大会计舞弊的造假行为往往是高智力、全方位、深层次的,全套业务造假最为典型。

4、承担舞弊损失的主体不同。一般会计舞弊的损失承担主体主要是企业本身,而重大会计舞弊的损失承担主体却不限于企业本身,还包括投资人、贷款人,甚至会使整个国家和社会蒙受难以挽回的损失。

5、舞弊过程的复杂性、时间性和隐蔽性不同。重大会计舞弊的过程要比一般会计舞弊的过程更复杂,涉及的时间更长。从单项审计的角度来看,重大会计舞弊的隐蔽性比一般会计舞弊的隐蔽性要强。

6、舞弊的发展和演变也不同。一般的舞弊,其形式和特点受时代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如员工的小偷小摸、贪污盗窃,发生在古今中外的案例都有相同的特征和手法。而重大会计舞弊却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重大会计舞弊的特点和形式都木同。1996年的琼民源可以通过资产评估的手段虚增净资产,而现在的上市公司却不能再用此法了。上市公司、国营企业的重大会计舞弊多是虚报业绩以表功,而私营和外资企业则多为瞒报收入和利润以逃税。

二、常规审计方法在重大舞弊审计中的无条

常规的审计方法包括审阅、验算、核对、盘点、观察、询问、函证、比较分析、帐户分析和内部控制测试等等。这些审计方法对于发现一般的会计舞弊是行之有效的。比如原始凭证的个别伪造,可以通过仔细审阅来发现其作弊痕迹;公司财物的贪污盗窃,可以通过盘点和对帐发现;在往来帐上的空手套白狼事项,可以用函证和帐户分析方法找到证据;因岗位设置不科学而产生的舞弊则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测试锁定重点审查领域。

然而,在重大会计舞弊面前,这些常规审计方法却显得软弱无力了。

1、内部串通舞弊。企业重大的会计舞弊通常都是在企业管理层甚至企业领导层出面策划并主持下进行的。比如,通过业务造假最终达到会计造假的重大舞弊,就要由企业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操作才能完成。企业在财政困难时期,以实际上较低的条件买进劣质材料、用低素质的员工和陈旧过时的设备进行生产、制造了大批量的低质量产品;如果按实记帐的话,企业的资产质量和财务状况都会显出不如人意的真实状态;相反,如果企业内部串通作弊,那么从材料采购开始,直到产品入库的全过程,都编制虚假单据和文件作凭证,以达到虚增存货价值、粉饰财务状况的舞弊目的,用常规的审计方法就难以奏效了;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健全有效的、原始凭证是真实正确的、数额计算是没有错误的,产品的质量问题很难在监盘中发觉。

2、内外单通舞弊。多公司操作是企业重大会计舞弊的常见形式之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朋友关系不应作为关联关系进行披露,即使规定应披露,也是无法实施的。因此,如果是关联企业内外串通以达到作弊的目的,或者是有主管单位甚至政府机关的部门或人员参与的串通作弊,那就更使常规审计方法望而却步了。

3、行业特色舞弊。不同性质的重大舞弊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不同业务种类的企业在重大会计舞弊上也有不同的形式表现。比如,外资企业为了逃避增值税和所得税,它们会在进口材料的购进计价和生产使用方面舞弊,会想方设法虚列成本费用、隐瞒收入和利润;而上市公司则相反,它们通常是要虚增业绩。又比如,房地产企业的重大会计舞弊常常是虚列销售以“改善”业绩,或者虚列成本以“合法避税”;而企业则可能是隐瞒不良贷款和经营风险以“美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常规审计虽然适用于各种行业企业的审计,但是对于这些具有行业特色的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却是不够有力的。

4、特色舞弊。监管与舞弊是一对不断变化的矛盾,监管者根据舞弊的特点制订监管方法,舞弊者不得不探索出新的舞弊方法,监管者根据舞弊的新特点又制订新的监管方法,舞弊者根据新的条件又找到了舞弊之法……。重大会计舞弊的时代特色在上市公司的舞弊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在不同的时期,上市公司通过资产评估、关联交易、损失和费用挂帐、虚假合同、资产交易等不同途径达到舞弊目的的现象都相当的普遍性。常规审计方法只是针对常规业务才有效,对于这些经常变化的舞弊行为,常规审计方法就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5、高舞弊。高科技舞弊有三种类型:第一,用高科技手段造假;第二,利用财务软件技术做假帐;第三,在高科技产品上做假。所有三种类型的舞弊都几乎可以做到“天衣无缝”,也都是常规审计方法所难以识别的。

6、高智力舞弊。高智力舞弊就是打政策的擦边球,钻、法规、监管的空子,通过精心的策划,达到似是而非的舞弊目的。比如企业资金的挪用,有的企业股东单位将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以“备用金”或“往来帐款”的形式收回用之他处;有的企业将筹集到的经营资金以项目投资的名义为合法外衣,实际上却是在帐外运作。常规审计方法对此类舞弊的揭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三、职业判断在重大舞弊审计中的独特作用

职业判断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审计计划和审计实施两个阶段。

在审计计划阶段,首先要利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被审计单位的行业特点,确定重大会计舞弊可能存在的业务和帐务领域;其次,要利用职业判断分析重大会计舞弊的最新变化情况,并判断被审计单位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舞弊现象;第三,在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时,要利用职业判断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经过这些分析后,在制定审计计划、分派审计工作时,就要利用职业判断提高计划和组织的精密性,确保重大会计舞弊被全面覆盖。

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要利用职业判断能力捕捉重大舞弊的蛛丝马迹、分析重大舞弊的可能性、获取有力的审计证据。舞弊审计的一般方法是在发现舞弊迹象后追加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如突击盘点、对供应商或客户重新调查、作深入的分析性复核等等。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实施延伸审计程序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要增加审计成本,如果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舞弊的事实,审计成本的增加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会客户关系,如果舞弊迹象识别出错,实施延伸审计程序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形象和声誉,客户会认为该注册会计师水平或思想有,进而投诉或考虑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条件下,这两方面的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如果不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就无法获得有力的审计证据,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这方面的风险同样对会计师事务所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在审计外勤工作中,识别、分析舞弊迹象并作出是否存在重大会计舞弊的判断时,职业判断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规避前述风险,必须依赖注册会计师过硬的职业判断能力。

在实施延伸审计程序以获取证据的过程中,职业判断仍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取证方法的设计与选择、证据效力的辨别都离不开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充分发挥职业判断的作用,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取得最有力的审计证据。相反,如果让一个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去完成延伸审计程序,就会事倍功半或功败垂成,甚至适得其反。

四、在舞弊审计中如何用好职业判断

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经验的丰富程度、执业技能的精熟程度等等都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方面的能力。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舞弊都有明确的经济利益目标,将重大会计舞弊揭示出来,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经受住利诱、威胁等考验。

职业判断能力是注册会计师学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是无法做好舞弊审计工作的。比如,一个在校成绩十分优秀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如果不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没有丰富的阅历,他在审计过程中就无法识别会计舞弊的各种迹象;一个道德水平低下的注册会计师,处处为舞弊者利益着想,甚至为舞弊者出谋划策,他怎么能将舞弊揭示出来呢!

其实,被审计单位未揭示出来的重大会计舞弊,无论是对注册会计师还是对会计师事务所等实施审计的单位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活火山。因此,提高审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的业务委派制度和业务质量控制程序,对于充分发挥职业判断能力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职业判断分析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缺陷。经过这些分析后,在制定审计计划、分派审计工作时,就要利用职业判断提高计划和组织的精密性,确保重大会计舞弊被全面覆盖。

在审计实施阶段,注册会计师要利用职业判断能力捕捉重大舞弊的蛛丝马迹、分析重大舞弊的可能性、获取有力的审计证据。舞弊审计的一般方法是在发现舞弊迹象后追加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如突击盘点、对供应商或客户重新调查、作深入的分析性复核等等。对于注册会计师来说,实施延伸审计程序有两方面的风险:一方面要增加审计成本,如果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后没有发现舞弊的事实,审计成本的增加是不划算的;另一方面,会影响客户关系,如果舞弊迹象识别出错,实施延伸审计程序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形象和声誉,客户会认为该注册会计师水平或思想有问题,进而投诉或考虑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两方面的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如果不实施延伸审计程序,就无法获得有力的审计证据,很有可能得出错误的审计结论,这方面的风险同样对会计师事务所极为不利。由此可见,在审计外勤工作中,识别、分析舞弊迹象并作出是否存在重大会计舞弊的判断时,职业判断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成功规避前述风险,必须依赖注册会计师过硬的职业判断能力。

在实施延伸审计程序以获取证据的过程中,职业判断仍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取证方法的设计与选择、证据效力的辨别都离不开高超的职业判断能力。只有充分发挥职业判断的作用,才能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取得最有力的审计证据。相反,如果让一个缺乏职业判断能力的审计人员去完成延伸审计程序,就会事倍功半或功败垂成,甚至适得其反。

四、在舞弊审计中如何用好职业判断

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业务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经验的丰富程度、执业技能的精熟程度等等都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在重大会计舞弊审计方面的能力。重大会计舞弊的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舞弊都有明确的经济利益目标,将重大会计舞弊揭示出来,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够经受住利诱、威胁等考验。

计划经济利弊篇6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企业责任人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审计类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经济责任审计愈加重要,同时其凸显的问题也愈明显,因此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研究势在必行。

根据有关法规的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被定义为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企业责任人任职期间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及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自经济责任审计运行以来,领导人员权力的行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监督和制约,政府廉洁、勤政的迹象确实得到了更好的维护。然而,由于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起步较晚,以及我国法制本身的局限性,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在很多方面的缺陷,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一、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不足

1.经济责任审计有关法律法规表现形式的层次较低、效力不够大。

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文件仅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县以下党政府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审计署关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细则》、《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意见》等几个法规性文件。www.133229.Com

2.经济责任审计很难有效防范管理层勾结舞弊。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中经济责任的界定是以承认会计核算资料可以基本真实的记录经济活动为基础的,而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审计方式的一种重点也是为了防范领导层舞弊导致的会计失真。会计信息一般是经财务人员之手编制出来的书面资料,这些书面资料可以是客观的经济活动的反映,也可以随财务人员主观意识稍做扭曲。因此如果领导人员与财务人员之间勾结舞弊,则审计工作将很难进行。

3.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界定难、审计风险大。

由于配套政策落后,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往往难以找到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指导。界定、确认被审计人的经济责任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和关键。鉴于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和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难以准确界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划分经济责任的边界难

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涉及的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情况比较复杂。被审计单位发现问题容易,但划分经济责任为领导个人责任,还是集体责任就比较难。

(2)确定经济责任的承担者难

有些问题的出现是集体行为,要把这类责任分解到具体的领导者,具体到主要领导应承担的份额,就难以划分。

(3)全方位的审计评价难

许多地方和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但是至今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审计评价体系。目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往往限于财务审计,重在进行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审计,受自身建制和执业范围的影响,难以对被审计对象作出全方位的审计评价。

4.现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功用没有被有效的发挥。

由现行的“惩防体系”,我们可以越来越意识到事前、事中的防范比事后的惩罚更加有效。而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也重在监督和防范。然而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般在领导人员离任后进行,由于职位已发生变动,审计结果不会对他们的仕途产生影响。从而一些“形象工程”和所谓的“政绩”等一系列的短期行为蜂拥而出,而离任后,也无须对从前的行为承担完全责任。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预警功效。

二、对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几点设想

1.重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地位,建立整套健全的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在内的法制体系,并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地完善这一法制体系,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根据舞弊动因理论,管理层勾结舞弊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

(1)领导人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观。针对这一要素可以对领导人员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培训,提高其素质,从根源上防范舞弊的发生。

(2)机会。应当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这一点可以改变现行的机制,将财务部门从组织中分离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机构,实行垂直管理。使财务人员的经济利益同组织脱钩,财务人员不受组织领导。改变这种隶属关系,尽量使领导人员与财务人员没有个人利益的共荣,另一方面财务人员也不必考虑来自领导层升迁和下岗的压力,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勾结舞弊的机会。

(3)压力。管理层承受的压力也是产生舞弊的动因之一。在我国领导人员的考核非常强调政绩,强调任期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高压之下必有勇夫”,因此为舞弊提供了可能。为避免这种无形压力,可以取消现行的设定任期的具体任务,正如大中专院校“四、六级”改革一样,只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经济指标体系,将领导人员任期的政绩全部以数字量化,同时建立一套合理的竞争激励体制,引导领导人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促使现行体制向着更正确、更健康的方向迈进。

(4)发现以后的惩罚。针对该因素,应加大舞弊惩罚力度,使舞弊的成本远远大于舞弊带来的各种利益,从而使欲舞弊者望而生畏。

计划经济利弊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7-0126-03

证券投资的效率决定着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发挥,而财务舞弊则是影响证券市场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风险因素,使证券投资效率大大降低。自证券市场开市以来,财务舞弊就如影随形不曾间断,近年来,国内外频频发生影响力巨大的舞弊案件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震荡和社会广大公众的强烈不满,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危机。

一、国外相关文献回顾

(一)财务舞弊概念的界定

对于舞弊的定义,美国SaS16解释为:“舞弊指故意变造虚假的财务报告。可能是漏列或错误地反映事项与经济业务的结果;篡改、伪造记录或文件;从记录中或文件中删除重要的信息;记录没有实现的交易;蓄意乱用会计原则以及为管理人员、雇员或第三者的利益随意侵吞资产。”2006年,我国财政部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该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在新准则中,对舞弊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舞弊是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甚至非法利益而使用欺骗手段的一种故意行为。”

借鉴上述定义,本文所研究的财务舞弊具有违法性、蓄意性和危害性三个方面的特点。

(二)财务舞弊成因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对于财务舞弊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完善成熟的证券市场为国外财务舞弊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料。下面将国外有代表性的四种主要财务舞弊成因理论阐述如下:

1.冰山理论(二因素论)

著名的“冰山理论”把舞弊比喻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庞大的危险部分隐藏在海平面以下。从结构和行为方面考察舞弊,海平面上的是结构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为部分。舞弊结构的内容实际上是组织内部管理方面的,这是客观存在且容易鉴别的。而舞弊行为的内容则是更主观化、个性化和更容易被刻意掩饰。该理论强调,在舞弊风险因素中,个性化的行为因素更为危险,必须多加注意。

2.三角理论(三因素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舞弊的产生是由动机、机会和自我合理化三个因素构成,这三种因素相辅相成,缺少了任何一项要素都不可能构成企业舞弊。其中,舞弊者具有舞弊动机是舞弊发生的首要条件,舞弊者的自我合理化(借口)是指主观上存在的某种态度、性格或价值观念,使得管理层或雇员能够将舞弊行为予以合理化,是舞弊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组织内部控制在设计和运行上的缺陷会给舞弊者提供成功的机会。

3.Gone理论(四因素论)

“Gone”理论是流传最广的反会计舞弊的著名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会计舞弊由G、o、n、e四个因子组成,分别为Greed(贪婪)、opportunity(机会)、need(需要)、exposure(暴露),即舞弊者有贪婪之心且需要钱财时,只要有机会,并不易被发现,他就一定会进行舞弊,带走被欺骗者的权益。四个因子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企业舞弊风险的程度。

4.风险因子理论

在Gone理论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风险因子理论。该理论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舞弊动因理论,它把舞弊风险因子划分为个别风险因子与一般风险因子两大类别。其中,个别风险因子,主要指道德品质与动机,这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存在于一个组织的管理控制范围之外;一般风险因子,主要有进行舞弊行为的机会、舞弊被发现的可能性以及舞弊被发现后舞弊者可能受罚的程度,这类因素是由组织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因素。当实施舞弊者认为一般风险因子与个别风险因子结合在一起,舞弊就会发生了。

二、理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的启示

(一)理论评析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四个理论各具特征,但实质差异不大,没有孰优孰劣的绝对区分,对会计舞弊成因的诠释也并没有质的差别。一方面,其理论框架均从组织(制度)、个体(行为)两个维度建构;另一方面,虽然各自理论中因素内部的细分有所区别,但所包含的基本因素大同小异。具体而言,在组织(制度)维度,主要包括有无预防舞弊的制度、制度是否有效两方面。在个体(行为)维度,主要从行为人的压力(或动机)、道德两因素来构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四个理论观点虽然都基于组织和个体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但是较少涉及对这些舞弊成因进行深层次原因的探究,这是上述观点共同的理论缺陷。本文将针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财务舞弊成因深层次探究分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国内学者娄权(2004)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四因子假设,认为当文化、动机、机会和权衡四因子皆备时,财务报告舞弊就会发生。根据国家会计学院《会计诚信教育》课题组(2003)对216家企业总会计师进行的问卷调查,45.24%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根源在于“政府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44.54%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的主要原因是企业领导要“业绩”,另有33.61%的被调查者认为作假账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些官员要“政绩”。

1.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问题催生舞弊

计划经济利弊篇8

1998年乌拉圭世界审计组织第18届大会将舞弊确定为一个概念,即为了获得某种不公正的或不正当的利益而采取的欺骗、隐瞒或泄密行为,也就是两个实体之间的非法交往,其中的一方通过虚假的表现故意欺骗另一方,以谋取非法的、不公正的利益。英国国家审计署的规定,舞弊指通过欺骗获得不公正或非法的利益,或者有意误报或隐瞒记录或财务报表金额或应披露事项。同时,不论是否在会计材料或财务报表中有所反映,盗窃行为都是舞弊。

所以一般地讲舞弊指为了获得某种不公正的或不合法的经济利益而采取的故意欺骗、隐瞒事实或重大信息的行为。舞弊最常见的表现方式是故意欺骗、隐瞒某单位记录或汇总的信息,它的与会计错误类似,相应的审计对策包括测量、检查是否发生或披露等。从审计的角度来讲,舞弊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它通常与隐瞒、篡改、误导某单位的会计记录和报告相联系。隐瞒、欺骗的行为可能是由该单位的管理人员进行,这种行为导致许多单位经营失败。

关于舞弊的技术性定义。在大多数国家,舞弊属于法律概念。舞弊与错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否故意,但是否存在故意通常很难确定,尤其是相关事项中有需要进行主观判断成分时更是如此。

舞弊的构成因素:舞弊行为中必须至少有两方参与,即舞弊者和利益受到损害的一方,被称为受害方。舞弊者必须有故意的重大的隐瞒不报或误报行为;舞弊者的误报行为必须是针对受害方而进行的;在法律上,受害方与舞弊者提供的材料存在依赖关系;因为依赖关系,受害方遭受到实际损失或面临损失风险;一般来讲,舞弊者都企图掩饰其行为;舞弊往往涉及对信任的背叛。

最典型的舞弊行为是:1、虚假报告及虚假声明,即某人有意地伪造虚假的重大事实,或提供虚假或编造的言论,或提出虚假或编造的声明,从而导致接受虚假材料的一方遭受经济或财务损失。2、挤占挪用,即受托关系的一方,通过欺骗手段改变个人财产的占有关系。隐藏挤占挪用行为的主要包括开空头支票或截留移用。3、开空头支票:即某人通过没有资金支持的支票从银行提现。为了隐藏舞弊行为,舞弊人不得不采取开具连环支票的形式来维持根本不存在的账户资金4、虚假合同:即采购人员出具虚假发票,要求付款的行为。5、追加付款舞弊:即合同人向另一方提供虚假信息,要求追加付款的行为。6、偷税漏税:包括各种导致政府税收损失的情况。7、不公正的录用行为:在录用人员的过程中任人唯亲,以便获取非法的利益。8、机舞弊:某人为获得不诚实的好处而实施的任何与计算机相关的舞弊行为。例如,“腊肠切片法”就是利用计算机将钱款一点点转移到个人账户的舞弊行为。一般来说,在计算机环境下搜集审计证据会比传统手工审计环境中搜集证据要复杂得多。在计算机环境下,不仅要了解进入信息系统的技术以及数据的安全性,还必须建立收集证据的有效途径。审计证据搜集准则由最高审计机关根据各国的审计法律、法规予以制定。由于计算机舞弊审计是一个新生的审计领域,并且变化的速度很快,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应当考虑加强在计算机审计信息及技术方面的信息共享。

二、舞弊及会计造假可能造成损失的18种手法

舞弊的表现方式主要有:伪造、虚报或篡改记录或文件;挪用、滥用资产;从财务记录或文件中掩盖或省略某些交易行为的影响;会计分录没有凭证支持;滥用会计政策。舞弊及会计造假的种种手法主要有:

1、利用销售业务多计收益。主要手法一是企业一般在年终时开具空头发票虚构本年产品销售收入,次年用红字发票冲销,并称是销货退回业务。二是业销售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等不冲减销售收入、虚增利润的审计。三是利用虚假委托其他单位代销产品,编制虚假代销清单,虚增本期收入。四是采取分期收款结算方式,提前确认收入。五是销售给关联方的重要客户的产品价格有意高价结算粉饰经营业绩。

2、故意虚减费用多计利润。企业为了增加利润,常采用少提或不提折旧,或使已发生的当期支出暂不入账,或少计不计当期应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提或少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方法。

3、随意变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来调高利润。企业为完成本期利润指标利用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变动,故意调低存货成本,调高利润。

4、利用预提费用或待摊费用账户调高利润。当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或发生严重亏损时,常常将应摊的费用少摊或不摊,把本应由当期负担的费用当作待摊费用处理,减少本期的成本费用,人为调高当期利润,或者采取应预提的费用不预提,虚增利润等。

5、利用结算账户调高利润。企业为了虚增销售和利润,虚构债权,或将应收账款长期不转账,实际是呆账死账,或少计不计坏账准备,虚列资产,同时使管理费用虚减,利润虚增。此外,企业还会利用其他应收账款账户预提收入,人为调高利润。

6、利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挂账,虚增利润。企业经营不好的,会将因经营不善、上当受骗,或因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等原因造成的财产损失长期挂账,不及时予以处理致使利润虚增。

7、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调高利润。当企业发生会计政策、会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时,其相应的会计处理将会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损益益均产生影响,用会计政策,调高利润的现象。

8、企业制度不健全违规担保,随意担保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有企业未经慎重,为个体、集体及合伙企业等提供债务担保,借款到期后,因债务人不能及时归还,而由担保人代为清偿债务。

9、企业无形资产,防止土地、商标、专利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流失于账外。由于原因,9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使用土地由国家无偿划拨,很多国有企业的土地尚未估价人账,上地未被列入固定资产,频频被蚕食侵占,招商引资不作价,流失严重。另外,有些企业商示、专利权、专利尚未估价人账,无形资产流失于账外。

10、截留收入或虚增成本套取现金设立“小金库”账外账,防止因挥霍和私分国有资“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在审计中经常发现有些企业设立小金库,供企业领导和个别人吃喝玩乐,挥霍浪费的情况。

11、利用关联交易转移国有企业利润、虚构关联交易编造会计利润。主要手法有:通过关联交易,从关联企业如朋友、亲戚的公司中高价购进原材料、设备等,从关联企业中获得回扣款,却增加了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利润;大办三产,进行关联交易,转移利润,使国有资产流向集体和个人。

12、利用捐赠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有单位向非国有主体单位或个人非法捐赠现金或实物,如有的将国有资产赠与个体经营业户、集体及合伙企业等;有的将国有财产以悬殊的低价处理给个人,明卖实送;还有的通过非正常渠道,把国有资产转移到个人公司名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3、对外借公款给亲戚朋友经商、炒股票和房地产逾期未归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领导人或掌握财权的人将公款借给亲戚朋友(或亲戚朋友所开的公司)经商、炒股票和房地产,由于经商、炒股票和房地产失败,无力归还借款,甚至有人一走了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为出奇的是被外商特别是假冒外商套取资金。

14、企业违规拆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有些企业贪小利、吃息差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15、固定资产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部分企业与施工单位内外勾结虚增工程量或高套价格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16、利用会计凭证上造假。这是造假者最常用的手法。一是编造虚假经济业务,如假餐费发票、假销售收入发票,虚列劳务费,特别是临时工工资尤为普遍。二是夸大或缩小会计事项,采用多开发票、大头小尾等方式非法谋利。三是采取偷梁换柱的方式,在费用中列支公款行贿、私人购物等非法事项,这些虚假的原始凭证进入记账程序,使记账凭证失真。

17、在会计账簿和报表中造假。有的单位将销售收入、预算外收入、租金收入、返利或收回外单位欠款等不按规定存人开户银行,设置“账外账”,存人其经济实体或以个人名义存人储蓄所,乱支乱用,滥发奖金;有的单位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更有一些企业编制多套会计报表。

18、在会计核算上造假。如将已支付应计人当期损益的费用有意隐蔽在银行的未达账当中或挂在“其他应收款”账上,将已竣工的基建项目发生的长期借款利息投人工程成本,或将当期费用转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账户,以调节利润;如在税金核算上造假。有的企业将当年的收入挂在账上或采用压单方式转到下年度清算;有的企业为偷逃增值税,购买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人账;有的企业为偷逃营业税,变造发票等;如调节股权投资比率,视其盈利水平自行调节子公司股权持有比率,进而根据“需要”选择采用成本法核算或权益法核算,以达到调节母公司收益的目的。

三、揭露舞弊审计的20种主要方法

十六大报告从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高度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国务院领导同志年初在审计署视察时也指出:“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要一查到底,决不退却。”为此,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应进一步加大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面对新形势、新目标,以及复杂多变的审计环境,审计人员如果固守传统、墨守成规,将难以应对日益变化的形势。因此,必须与时俱进,转换观念、思路,创新审计方法。在做审计计划时,应当掌握被审计单位工作环境的重要方面;深人了解责任关系;考虑审计意见、结论或报告的形式、内容和用户;详细说明审计目标以及达到目标必须进行的测试;找出管理系统和管理控制的关键点、对其作初评、指出优缺点;确定被考虑事项的重要性;评价对其他审计可能依靠的程度;确定效果最佳和效率最高的审计方法;检查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对以前报告过的审计调查结果和建议采取了适当的行动;

1、制定审计方案,检查相关文件、协议,了解机构的设置、管理、程序和实务,检查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控制度的强点与弱点,对内控弱点进行重点审计。

2、了解过去曾发生过的舞弊类型,确定舞弊可能存在的领域,审查舞弊者是否使用了不当的政策,检查隐匿亏损,夸大业绩及偷逃税款等事项,披露事实真相。

3、测试各机构的工作目标和道德环境,思考舞弊当事人的动机,在何种环境和状况下,揭露财务人员利用手中权利通过串通转移、支取挪用等手段侵占各种资财,营私舞弊。

4、寻找潜在的能证明有会计事项的文件,审查这些文件的异常现象,如虚假制造、篡改、歪曲。更改会计报表进而据以编制相应的会计记录、原始凭证等会计资料和其他相关资料;不适当的账目分类;长年不结的往来款项等。

5、确定有效的调查方式,查明账户余额中有问题的和异常的会计事项,如随意改变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费用、成本的确认标准或计量,以便虚列、多列、少列、不列费用、成本情况,披露编造虚假收益或隐瞒收益情况。

6、收集保存证据,证实资产损失、伪造会计事项和虚假财务报表存在的事实;进而获得刑事、民事或保险方面的索赔权利。

7、确认舞弊犯罪事实的证据,确认被怀疑人是否是这资舞弊行为的唯一个人,确认被怀疑人从中得到某种好处的准确证据,是否存在无法说明来源的财产,生活水平是否超出收入水平。

8、评价调查发现的结果,在舞弊调查各阶段,都要用证据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调查结果,对口头证据要仔细询问,找出破绽;对书面证据要细心审查,找出漏洞;对实物证据要细致观察,找出疑点,以确定某种断言、某一公众关注热点或举报是否存在舞弊事实证据,并能说明其意图动机。

9、从异常时间上发现问题。从经济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上发现异常时间。如果会计凭证上没有反映业务发生的特定时间,或所反映的特定时间与经济业务的有明显矛盾,就应视为异常时间,需要借助其他资料,进一步核查。

10、从时间长短中发现异常时间。在商品购销过程中,商品的购、销、调、存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并且可以凭借有效单据测算正常的时间,如果发现先后顺序无故颠倒,或在时间上远远超过了正常时间,就需要进一步查明原因。

11、从异常的地点发现问题。一是从距离的远近发现异常地点。经营过程中,同一商品可以从多渠道,多地点采购,在同等条件下为节约成本,应就近采购,而舍近求远,或频繁多次倒买倒卖的采购行为,就有拉关系,得回扣,贪污钱财之嫌,应作为异常地点,进一步查明原因。

二是从商品流向发现异常地点。商品流向决定了购销业务所涉及的地点有一定的。如果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内容无关或相矛盾,电应视为异常地点做进一步调查。

三是从异常数字中发现问题。从数字值的大小变化发现异常数字。要把握经济业务本身量的界限。如某企业的管理费每月有个正常的数值区间,而某一个月的管理费突然上升许多,就是异常数字,需要作进一步审查,以便弄清疑点。从数字的正负方向发现异常数字。应把握经济业务本身应该是正数,还是应该是负数,或者既可以是正数又可能是负数。如资产账户中的固定资产、材料、货币资金等,都应该是正数,如果出现负数,便是异常数字,需要进一步详细查明。

12、从数字的精确度发现异常数字。一般来讲,会计核算的数字比财务汁划的数字要精确。在会计核算数字中,该精确的而没有精确,不该精确的而精确到脱离实际的程度,均是异常数字,需要问个为什么,并进一步弄个明白。

13、从资金运动的去向发现异常账户对应关系。资金运动总是有来龙去脉的,商品资金是由货币资金而来的,具体是通过“库存商品”账户反映其来路。在正常情况下,“库存商品”账户的借方;对应“银行存款”账户或“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反映商品的减少,在正常情况下,其去向有出售和本单位领用;在特殊情况i、,有库存盘亏、毁损等。因此,与“库存商品”账户的贷方相对应账户有“银行存款”、“应收账款”、“霄理费”、“待处理损失”等账户。查账时发现异常去向,应特别注意,进一步弄清真实情况。

14、从资金运动的来路发现异常的账户对应关系。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涉及有关资金来源与去向两个方面,如货币资金减少,可能形成商品资金,也可能形成债权,还可能购置固定资产。如果发现非对应关系,应作为异常对应关系加以审查。

15、从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的转账中发现异常账户的对应关系。在审计过程中,发现一些单位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其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应收款、应付款账户作手脚。因此。查账时应特别注意审查那些没有原始凭证的应收款、应付款账户。

16、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问题的侧重点。如:被审计单位的关键人员突变,就要查“活”账,从实际的经济活动和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去发现线索;再如:被审计单位有账外“账”,就应查清落实账外“账”的来源、形成过程及存在形式,便可发现问题。

17、走访座谈法。以被审计单位外部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为询证对象,通过座谈寻找审计线索的一种辅助审计方法。审计组进驻后,可以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

18、在进行绩效审计时,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必要时应对遵守相关法规的情况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应对审计进行计划,以便为发现那些可能严重审计目标的违法行为提供合理的保证。同时,审计人员还要保持警惕,关注那些与可能间接影响审计结果的违法行为有关的情况或交易事件。

19、当出现任何可能对审计有着重大影响的违规、违法、欺诈及错误行为的迹象时,审计人员都要予以注意,并进行延伸审计以证实或消除这些疑点一旦发现有未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严重问题,审计人员应当保持适度的职业怀疑,调查内部控制失败的情况,但却不能想当然地认定被审计的管理层及其职员就是不诚实的。如果相关证据已被更改,或者有人借这些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获得了好处,审计人员也要进行检查。

20、应当借助包括第三方证据在内的原始凭据加以证实,以确保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审计人员要认真确定需要收集多少审计证据来支持审计结论。审计人员还要认识到,他们收集的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将可能成为法律或纪律处理的基础。

另外在日常的审计工作中,许多记录都是由机来处理的,审计人员应当了解如何收集并处理这些记录作为审计证据。收集计算机证据要求审计人员要仔细计划,认真实施审计。为确保计算机证据的真实性,审计人员要检查是否存在适当的内部控制系统。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审计人员必须:寻找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因为证据可能会被毁损、丢失或遗忘,不要忽视微小的线索,寻找事实来证实疑点,集中力量调查舞弊问题的最薄弱之处,查找并汇总那些表明舞弊行为可能已经发生的证据,并说明所涉及的会计及内部控制制度、经济往来所涉及的纸质线索以及违规情况等问题,确定舞弊问题可能出现的程度。关于证据来源主要是:

计划经济利弊篇9

2004年,欧盟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中国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他们的要求相去甚远,不便于进行贸易保护调查。而国内,通过财政部历次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报告和不绝于耳的中小企业各种会计舞弊案件的审理,充分说明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不仅仅是令人堪忧,而是迫在眉睫的需要治理。如何改变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现状,让实力派中小企业做为领头羊,在国家多项措施的合力推动下“任意驰骋”,才能真正达到中国政府乃至各国政府对其的发展目标: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中小企业舞弊的会计环境

“有什么样的会计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会计活动”,“所谓会计环境,即是指会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是其经济活动受环境制约而不断适应环境的会计反映。它主要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文化教育环境等。尽管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当中99%是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一样蓬勃发展,但是随着其发展壮大,与外部会计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凸显。

1、经济环境的影响

“重国企、轻民企”的经济行为压缩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使他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在与国企和外企的市场博弈中,在夹缝中求生存,银行出于风险最低,收益最大的考虑,很少青睐它们。我国市场经济由于建立的时间不长,且是从计划经济的土壤中改革而来,不可避免地带有不完备性,这种不完备就是信息透明度不够,信息传递不及时,于是“夹缝中生存”的中小企业利用会计舞弊来完成资金的积累或需求,就不可能通过市场拒绝并驱逐。

2、政治环境的影响

中小企业能否如实提供财务信息,关键在于约束、监督和管理机制是否有效,事实上,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监管处于缺失的真空地带。政府对其会计监管的缺失、行业会计信息不可比、基层税局稽查的手段和力度较弱,都为其舞弊提供便利。

3、法律环境的影响

市场经济要求的是法制经济,严惩以儆效尤,以维护市场的诚信与公平。在我国,只要政府权力不退出市场,官员就有寻租的空间,难以改变执法不严、处罚不重的“人治”环境,既给中小企业带来舞弊的可乘之机,又使之在铤而走险中获得“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补偿。

二、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危害

中小企业处于社会金字塔的底层,是国家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和基石,其会计舞弊干扰社会经济秩序,滋生官僚腐败现象,给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体制改革、企业和投资人的利益造成极大危害。

1、严重损害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会计信息是国家经济决策的依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为其保驾护航,可谓用心良苦。可是,国家对其经济形势的了解和掌握主要依靠基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汇总,逐步形成地区、行业、部门、国家的信息,那么中小企业会计舞弊必然影响总体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失误。

2、严重危害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持续运行

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虽不像上市公司那样波及面大,但是作为一个大群体,大面积的会计舞弊其危害尤为严重。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和体现者,其灵活多变、优胜劣汰的竞争形式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可是会计舞弊打破了这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劣币驱逐良币,其结果扰乱了市场经济。

3、摒弃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增添社会的不稳定

会计舞弊导致经济主体的恶性无序竞争,其“财富”的积累不是诚信发展的结果,而是舞弊套取信贷支持、偷逃税款,舞弊取得项目、赢得市场等,给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带来强烈的“飓风”冲击。如果企业和社会普遍缺乏道德观和对规则、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社会机体本身就存在着失败的基因,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的失范。

三、336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考察中小企业舞弊成因,为治理方案提供积极的支持,笔者以河南省中小企业、税务稽查、社会审计、银行信贷人员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从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和供应方分析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影响因素。

1、问卷调查情况

(1)问卷设计。问卷共设计12个问题。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所接触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此类问题侧重了解调查对象的职业素质,所调查的中小企业是否具有一般性,考察中小企业会计舞弊是否与执业者的教育层次负相关。主要包括被调查人员学历、专业、技术职称或者资格以及被调查中小企业的规模、行业类型等。二是设计了中小企业会计舞弊成因的相关问题,核心问题为:您认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税负重资金短缺造假成本低廉人员素质或公司管理。为了便于我们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统计分析,我们要求回答该题的非企业人员进行假设认定。

(2)问卷的回收情况。问卷采取无记名的方式,并声明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仅用于非官方的学术研究,问卷的发放形式有三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现场发放;通过相关网站发放。调查于2014年8月进行,历时40天,共收回433份,其中17份填答不完整,43份针对国有企业,37份针对大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剔出无效问卷,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336份,其中有效率达77.6%,符合社会调查技术方法的规范要求。

(3)对每个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第8个问题的统计情况如下。表1可见,有87.4%的受访者认为税负太重,有74.3%的受访者认为资金短缺,说明目前中小企业舞弊的主要目的是为偷逃税款和融资;同时也可以看出,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成因中,外部因素是主导,因为只有13.1%的受访者认为会计舞弊的成因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素质和公司的管理体制。

2、基于问卷调查结果的列联表和Logistic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在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中,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这里对调查问卷第8题的结果做深入分析。将调查结果分成两组:将选择税负重、资金短缺、舞弊成本低廉视为倾向外部会计环境,选择人员素质或公司管理缺陷视为倾向内部会计环境。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总共有58人,即17.26%的受访者认为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诱因为内因,即人员素质或管理缺陷等;而剩余278人即82.74%的受访者认为主要诱因为外因,即税负重、资金短缺、舞弊成本低廉等。

根据调查问卷第8题的调查结果,拟采用列联表和回归分析进行统计检验。先将有关变量做如下定义:

att――样本人员对我国中小企业会计舞弊诱因不同认识的态度,其中:0――认为内因主导,1――认为外因主导。

inD――样本人员所属的行业,其中:1――企业,2――税务,3――银行,4――社会审计。

SCa――样本类别,其中:0――中型企业,1――小微企业。

(1)列联表分析。对于研究离散变量的名义变量和有序变量是否相关,统计上常用列联表进行独立检验。列联表检验的零假设是两变量X和Y相互独立,先计算一个X2值的统计量,它与在列联表中的频数取值和零假设下期望取值的差相关,当X2值很大时否定零假设。对问卷第8题的调查结果采用列联表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见表3至表9。

由表5可以看出,样本人员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内外因的态度与其所处的地位和企业的规模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2)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于数值型变量,统计上通常是通过计算其相关系数并进行回归分析来研究其相关性。我们进一步以样本人员对内因和外因的态度(att)为因变量,以企业规模(SCa)和行业(inD)为自变量进行二维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的结果见表6至表9。

表6和表7是对模型系数的总检验和模型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模型非常显著、拟合效果较好。

从表8可以看出已经出现了预测为外因倾向的研究对象,正确率为80.3%。结合表7的拟合优度,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表9是进入回归方程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就行业来看,处于不同的立场,对中小企业会计舞弊诱因看法也不一致,经营者显著认同外因作用,其次是社会审计和银行信贷,税务稽查也认同外因作用,但是不显著;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显著认同在会计舞弊方面外因的主导作用,与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趋同。

3、小结

通过本次的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的结果分析,以及进一步的列联表和二维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现象很普遍(以河南省为例)。有71.3%的中小企业会根据需要蓄意舞弊,主要目的是为了偷逃税款(100%)和取得融资(80%)。

(2)中小企业会计舞弊是外部环境造成的主观行为。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和企业走访,得知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外部会计环境,并在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中得到了证实。

(3)治理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应该从改善其生存环境入手。

四、中小企业会计舞弊的治理措施

1、建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监管制度,加快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进程

为了有效降低监管成本和难度,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建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共享机制,并要求共享的会计信息必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对其会计舞弊承担连带民事、刑事责任,从而形成国家、社会、新闻在该信息共享下的统一监管模式,避免中小企业针通过会计舞弊满足不同部门的不同需求。

工信部从2005年起开始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至今已有10年,但是重在信息化服务平台,电子商务,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普及,宣传培训等方面,关于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平台建设,处于缺失地带。利用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平台,建立其会计信息共享机制,即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和技术难度,同时能够有效制约中小企业的会计舞弊。

2、建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用档案和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会计信息共享机制,制定中小企业的会计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中小企业的会计信用档案,划分信用等级,作为其银行信贷、税务稽查、工商年检、质量检查等的依据,也为国家的扶持政策能够有针对、有差别、有层次、有调整地落到实处提供借鉴。一方面敦促中小企业如实提供会计信息,另一方面可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扶持优质中小企业扩大发展,带动中小企业的良性循环。

3、加大行业自律的职责和作用

计划经济利弊篇10

 

从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来看,企业会计上市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秩序,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权益损失。积极研究企业会计舞弊不仅可以维持证券市场稳定,也是保证投资者权益的主要方式,必须及时对其进行分析。

 

一、概述

 

目前会计舞弊定义还存在很大争议,经过查找并分析相关资料,将企业会计舞弊定义为:会计舞弊是会计行为者为了获得不正当利益,有目的、有针对性、故意的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一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会计舞弊最显著的特征是:第一,会计舞弊行为的发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造假行为。第二,使用欺骗手段,违背了真实性原则,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第三,舞弊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不正当利益,主要获得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等私人利益。第四,会计舞弊是一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方式。

 

二、分析企业会计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

 

第一,经济利益是舞弊的直接原因。经济利益是舞弊者造价的驱动力,舞弊者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不顾风险进行利益驱逐。相关人员认为,一些公司成长速度缓慢时,就会在压力作用下产生舞弊行为。此外公司财务增长速度、股价和公司历史都是舞弊产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第二,公司治理机构缺陷是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产生的内在基础。国内外相关均认为,公司治理机构完整性与企业信息真实性具有很大联系,只有在一个管理稳定、治理完善的企业中,才能保证会计行为的稳定运行。此外,企业内外部均可对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成为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股权结构设置不合理,容易导致会计信息需求不足;另一方面,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中失去了内部监督和制约职能。

 

第三,独立审计较缺乏。独立性是保证会计审计的灵魂。注册会计师已经成为跨级舞弊治理中不可缺少的建立机制,对会计舞弊治理具有很大作用。虽然会计舞弊与审计意见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但舞弊行为保留的审计意见已经成为舞弊发生的必然条件。在实际分析中,可以将审计理解为会计舞弊行为发生的信号。

 

三、我国会计舞弊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公司缺乏健全的治理结构

 

一方面不能满足中小股东财务监督权。虽然我国实施的《公司法》中规定了股东的权利,但是由于法律规定不详细,不能结合实际对会计账簿的种类、范围和期限进行查阅,不能保护股东的权益,缺少实际操作。而且没有划分清正当和不正当目的的界限,成为了股东实行查账全的借口;另一方面,独立董事会制度不全面。董事会是企业中重要的部分,直接影响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目前我国董事会主要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选聘机制不合理等问题;最后一方面,监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充分发挥其的作用。首先,监事会设置的办事机构都是兼职,不符合公司财政会计监督;其次,监事会成员绝大多数都是职工代表,主要为内部员工;最后,监事会任职资格没有详细规定,缺少财务检察权,不能发挥财务监督作用,经常会出现会计舞弊现象。

 

2.法律责任规定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处罚力度不够,《会计法》中对违法会计人员、单位责任人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处罚力度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作用。其次,没有规定详细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以救济他人为目的,主要赔偿在社会中损失的利益。目前我国对企业会计舞弊法律监控主要存在重视行政和刑事责任轻视民事责任等问题。在我国发展成熟的市场环境中,不仅要追究刑事责任,还要对监事会、董事会等责任进行追求,保证投资者的权益。

 

3.独立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独立审计是一种防弊机制,注册跨级人员承担着会计信息风险、降低会计信息成本、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等责任,但是由于我国审计制度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导致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行为短期化发展。经过分析可知,独立审计法律规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行注册的会计师聘任制度影响了独立审计独立性。很多会计事务所为了获得较多的业务,不得不根据政府官员指示形式一些业务,而且注册会计事务所数量较多、规模较小;第二,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监督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主要存在监督管理手段低下、监管人员缺乏等问题,财政监管流于形式,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第三,行业门槛较低,法律责任较轻。我国会计事务所主要实施有限责任制和合伙制,影响了会计行为的发挥。

 

四、完善我国控制会计舞弊会计法律制度的建议

 

1.完善企业内部监督

 

第一,完善监事会监督财务的制度。首先要及时完善监事会人资格规定,保证监事会的设定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监事会必须具备财务、审计、法律等管理的水平,监事会内部员工必修有注册会计师职业证书和会计资格证书,并具有从业经验。其次,划分清监事会财务职权,规定好监事的监督权利、监督方式和首先,保证监事会检查权利的程序化进展。监事会可以对财会计报表、中期报告和年度报告等财务状况、资金流量和编制方法等进行分析,保证董事会制定的会计报道不能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规定,提出书面审核报告。

 

第二,建立健全审计委员会制度。首先,在审计委员会中选择独立董事。在实际操作中必须遵循:(1)选择候选人时,要求董事回避选择,避应利益问题造成财务问题;(2)对候选人独立任职做出明确规定。独立董事会任职不能超过3年,一般超过三年后留任董事会失去董事资格;(3)薪资问题给董事独立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可以利用独立董事会激励机制实现董事会和股东利益的统一。

 

2.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制度。首先,完善注册会计师监管制度。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在实际操作中,政府监管机构和自律监管机构必修寻找积极的切合点,可以设置主公司机构,使用整卷市场实现各方面信息分析,让财政部、证券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形成监管合力。其次,发挥审计的独立性。积极改变跨级事务所和审计单位的雇佣关系。积极改变会计事务所和设计单位的经济关系,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隔断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关系,让注册会计师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

 

3.完善法律责任规定

 

一方面积极建设并完善民事赔偿制度,保证违法行为责任人必须承担异性的民事赔偿责任。同时还要完善并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投资者的影响程度,确定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另一方面,及时对违法乱纪的责任人实施“市场禁入”。另外,还要在民事责任方面,扩大会计舞弊遭受损失的组织和个人,主要为供应商、市场监督部门。

 

4.使用合理的审计技术和审计程序

 

只有应用合理的审计技术和程序,才能有效的实施审计程序控制。第一,加强实地观察和监测,在很多舞弊事件发生中,都可以利用观察和监测发现问题,所以必须加强观察;第二,加强复核性程序审查。审计人员不能及时发现舞弊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仅仅关注当期会计数据,与之前数据发生了分离,所以必须强化程序审核,促进审计程序的进展。

 

五、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企业会计舞弊行为法律使用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舞弊产生的原因和我国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企业会计针对性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可以及时解决企业会计行为法律使用问题,促进企业会计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