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宣传应急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08:06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1

一、主要内容

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和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高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素质,提高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医院等基层单位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以市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

市、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公共安全形势,宣传政府切实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宣传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预案演练,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具体有:

1.围绕市总体应急预案进行深入报道。市总体应急预案简本公布后,由**日报全文刊登,同时配发短篇评论文章。广电总台在**新闻等节目中摘要播出。“一报两台”、**在线、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刊登或播出介绍制定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背景、目的、意义、原则和主要内容的通稿。各级主要新闻媒体要及时报道各级政府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市总体应急预案的做法,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由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负责落实,县区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共同配合)。

2.开展专项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的解读宣传。市专项预案和应急保障行动方案简本公布后,由**日报、**广电总台和**在线等新闻媒体陆续刊登可对外公开的市专项应急预案37个、应急保障行动方案7个简本及其解读文章、背景材料,稿件由专项预案牵头起草部门负责提供,经市应急办统稿后供媒体选用(由市应急办、市级主要新闻媒体和专项预案牵头起草部门共同负责,在总体预案简本公布后1个月内陆续刊登)。

3.进行典型案例的宣传。一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对县区、各部门成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在应急处置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宣传报道。原则上,对外公开的市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各选一个典型案例。此外,由市级主要新闻媒体采访有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基层干部和专家,以及曾受到突发公共事件严重影响的普通群众,请他们根据自身体会谈对贯彻落实应急预案的感想和看法。二是介绍市内外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反两方面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思危有备,有备无患”的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同时,总结分析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由市应急办协调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规划建设局、市卫生局、市安监局、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科技局等部门提供有关材料,请市委宣传部负责安排新闻媒体采访)。

(二)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增强公众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

以出版和发送《公众防灾应急手册》为契机,进一步宣传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前、中、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事发前,能使公众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事发中,能使公众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作出迅速反应,如何自救、互救;事发后,能够抚平公众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等,提高公众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具体有:

1.开辟公共安全和应急知识专栏和系列访谈。在市内有关新闻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开辟形式多样的专栏、专版、专题、专刊和系列谈等,介绍普及公共安全知识、灾害知识和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由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负责组织,有关新闻媒体具体落实)。

2.编辑和发放科普读物。充分整合我市科普宣传、音像制作方面的优势,广泛收集有关灾害和应急处置方面的资料,分类别整理有关应急知识,编辑出版科普读物,制作和播出有关电视、广播等作品(由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市文广新局、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气象局、市安监局等部门和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3.举办报告会、论坛、讲座等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专家,就当前公共安全形势、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等问题,举办形势报告会;依托电视台、广播电台、图书馆、科技馆等载体和场所,举办多种形式的论坛、讲座、科普展览、知识竞赛,从不同层面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研讨、交流和宣传的力度(由市应急办、市委宣传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4.开展应急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活动。根据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提出的“把乡村、厂矿、街道、学校的处置公共危机工作做细做实”,“防灾救灾到户到人、应急救援到点到位”的要求,开展应急管理特别是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的活动。结合区域特点和应急工作实际,山区农村以防御自然灾害为重点,企业以安全生产为重点,社区、学校以平安建设为重点,采取典型示范、案例引导、培训演练、宣传教育等方法,加强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由县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与经贸委(经发局)、建设、民政、农业、教育、安监等部门以及基层组织共同负责组织实施)。

5.针对特定人群进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对外来民工、暂住流动人口和外籍在湖人员,采取集中宣讲《公众防灾应急手册》、出墙报、放幻灯片、放映时插播应急救护知识内容的短片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在聋哑学校、福利院、敬老院等特殊人群和场合,对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进行讲解和帮助阅读,进行专题讲解或演示,制作宣传橱窗,进行持久而深入的宣传(由县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和宣传部门会同公安、民政、建设、农业、安监等部门以及基层组织负责实施)。

6.开展心理咨询服务的宣传。通过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及时帮助社会公众梳理各种复杂信息,预防和克服危机中的恐慌心理(由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局会同市级各主要新闻单位组织实施)。

(三)以专题宣传活动为载体,增强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1.开展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公共安全宣传周和每年“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全国消防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安全生产月”、“法制宣传日”、“110宣传日”、“人防宣传月”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声势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使社区、乡村基层群众了解公共安全知识,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掌握避险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由市应急办会同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科协、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公安局和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市气象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宣传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知识。结合普法、依法行政等宣传活动,联系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实际,宣传普及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由市应急办会同市司法局、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3.结合政府应急能力建设进行宣传。宣传政府加强应急体系和平台建设、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等方面的内容(由市应急办和市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负责安排)。

(四)以不同特定岗位为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训

1.学校教育。积极参与编写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共安全课程教材,使应急防护知识尽快进入课堂(由市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2.公务员培训。制订培训计划,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培训,不定期举行短训班或专题研讨班;对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机构人员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教育;对公务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和案例教育。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和利用现有条件,整合各方面资源,建设应急管理培训和教育平台,加快人才培养步伐(由市应急办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市教育局、市行政学院和市政府新闻办负责组织,分步实施)。

3.职业培训。对高危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在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中增加相关内容(由市劳动保障局和市安监局等部门负责组织,分步实施)。

4.志愿者培训。加强应急技能的培训(由市应急办会同团市委、市民政局等单位负责组织实施)。

(五)以公共场所为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

一是制作宣传海报,在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以及工地、车站、市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广泛张贴;二是拍摄公益广告和应急知识短片,在市、县区电视台播出,在公共汽车等运输工具上广泛宣传;三是在主要公共场所设立宣传栏,摆放展板,悬挂标语,发放宣传提纲,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四是不定期开展应急知识和技术展览等活动;五是利用电子信息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形式扩大防灾信息及应急科普知识宣传;六是创造条件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基地(由市、县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

二、工作要求

(一)积极配合新闻媒体,主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统一安排,成立由本部门负责人牵头的工作小组,细化方案,分步实施;同时要落实责任,及时提供素材,主动接受采访,积极做好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县区政府负责组织本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制订宣传教育工作计划。从今年开始,利用4年的时间,在全社会树立起比较牢固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普及基本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宣传“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人人关心公共安全、家家知晓应急防护知识的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减少生命和财产损失。

2.多形式宣传教育。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发挥网络资源在知识普及、宣传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将科技馆等列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细分受教育者的层次,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教育,将宣传教育工作的触角延伸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并努力取得实效。

3.健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日常宣传与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宣传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和健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经常性地开展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特别要利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有利时机,结合救援和调查等工作的开展,及时、动态地进行宣传教育,扩大宣传效果。

4.开展应急咨询服务。随着应急观念的深入人心和各种应急工作的不断开展,社会公众将从被动接受宣传向主动了解、学习相关应急知识转变,应急管理也要从宣传教育向应急咨询转变,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条件,建立完善全面的应急知识咨询库,在政府门户网站的醒目位置进行宣传,及时更新网页,建立互动机制,并将各种短期与长期宣传方式结合起来,设立和公布相关咨询机构、网站、论坛的地址、联系方式,畅通群众了解、学习应急知识的渠道。

5.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要动员社会团体、新闻、文化、教育等事业单位、企业以及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其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二)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宣传教育效果

市应急办会同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共同负责宣传教育实施方案的指导和协调工作,对县区、市级有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每年进行一次回顾和检查,对宣传教育阶段性任务基本完成情况作出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三)提供专项经费保障,确保宣传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同级财政部门应予积极支持。市级有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所需经费,原则上在各部门相关预算中优先安排,需增加的经费在年度预算中申请。同时,也要动员、鼓励、支持媒体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发挥好公益宣传作用。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切实履行政府应急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提高全社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突发事件应对法》深入落实,为构建和谐新*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孙洪军任组长,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姜文任副组长,政府办、应急办、农经、经贸、教育、公安、城建、民政、国土、交通、水利、海洋与渔业、卫生、环保、广电、体育、安监、旅游、动监、地震、气象、消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供电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应急办,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三、活动安排

(一)组织形式。由县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牵头,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配合,新闻媒体参加,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

(二)宣传内容。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主线,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大类别,分别开展领导论谈、预案解读、案例剖析、经验交流、专家讲座、科普宣传、设立宣传板等活动,并在县政府网站设置专栏进行宣传。

1、领导论谈。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要接受县新闻媒体采访,结合部门和单位职能,介绍本部门、本单位抓好应急管理工作的经验及进一步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下步工作安排。

2、预案解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对本系统、本行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解读,并印成宣传单进行发放宣传。

3、案例剖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结合案例,深入剖析引发原因、处置办法等,并在宣传活动周期间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加强群众自救意识和本领。

4、经验交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形成工作经验材料,进行交流,促进工作。

5、专家讲座。邀请有关专家,举办《突发事件应对法》讲座,组织各乡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集中学习。

6、科普宣传。县新闻媒体要设立专题、专栏,播发、刊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有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常识。

7、设立宣传板。10月27日,在兴隆三百门前设立集中展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分别制作宣传板,规格为长3米、高1.5米,要附带图片和文字说明,每个单位要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负责发放宣传单和接受群众咨询等。10月28日—31日,展板由各单位在本单位门前等合适位置摆放。县政府要在重点道路和显著位置悬挂标语横幅,各乡镇也要设立展板、悬挂标语横幅。

8、网站宣传。要在县政府网站上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县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文件汇编》以及宣传周活动开展情况。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3

加强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需要,是增强公众公共安全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需要,是最大程度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及其造成损害的需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粤府〔*〕16号)和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实施《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粤府办〔*〕89号),进一步提升全省应急管理水平,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党的*大和省委*二次全会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应急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的组织指导,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各有关单位,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的作用,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教培训活动,普及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防护知识,增强公众应急意识,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和各级组织、各基层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总体目标

从*年开始,用3年时间,初步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宣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的理念,普及基本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技能,逐步在公众中推广应急识别系统,倡导通过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应对突发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省干部教育培训总体安排,用3年至5年时间,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三、主要内容

(一)以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为突破口,普及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按照省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通知》(粤府办〔*〕102号)要求,结合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对这部法律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以各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重点加强对基层单位的宣传。借助“一网五库”(应急管理工作联络网,救援专业队伍库、物资库、专家库、法规库、典型案例库)中的法规库,宣传与应急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

(二)以总体应急预案为核心,做好应急预案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要深入分析我省公共安全形势,宣传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各地、各有关单位围绕“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法制)、“一网五库”建设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宣传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和处置规程。特别要宣传抓好总体应急预案落实的重要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培训和演练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重点抓好社区、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三)以应急知识普及为重点,提高公众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和减灾等能力。要通过开辟应急管理科普知识专栏,设置应急标识及张贴应急管理宣传口号,编辑出版科普读物、音像制品,举办论坛、讲座等形式,按照灾前、灾中、灾后的不同情况,分类宣传普及应急知识。灾前教育以了解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为重点,掌握预防、避险的基本技能;灾中教育以自救、互救知识为重点,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护措施,提高公众在事发第一时间迅速反应,开展自救、互救的能力;灾后教育以经历过突发事件的公众尤其是妇女、儿童为重点,抚平心理创伤,恢复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四)以典型案例为抓手,增强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通过总结分析典型案例中使用的处置手段、采用的应对措施等,进一步提高各级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介绍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剖析公众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灵活运用自救、互救知识,配合政府救援、减少人员伤亡的正确做法,增强公众忧患意识,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五)以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组织编写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公共安全课程教材,尽快让公共安全知识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突发事件应对法要求,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应急演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六)以定期培训为主要手段,提高公务员和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置水平。制订培训计划,定期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负责人、公务员和新闻发言人等进行应急培训;对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进行实战培训;对高危行业、事故多发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在职业资格认证及招考公务员考试中逐步增加公共安全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全民的应急素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周密组织,加强领导,分管领导要亲自抓,应急管理办事机构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确保领导到位,组织措施到位,确保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二)制订详细计划。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根据职责,结合实际,制订应急管理宣教培训工作计划。每项计划要有具体内容、牵头负责单位、协助单位、完成具体时间表、预期效果等。

(三)创新工作形式。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方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细分受众层次,尽可能使用通俗语言,简明扼要,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管理科普宣教,触角要延伸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和家庭。要借助我省与加拿大卑诗省签署的应急管理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快双方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合作。要充分依托有实力的高等院校,加快建设应急管理学院,加强高层次的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训,推动应急管理产学研工作,实现应急管理事业可持续发展。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4

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使我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及时、准确有关信息,主动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避免、缩小和消除因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为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制定依据

依据《*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处置发生在我县境内的特别重大、重大、较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公共新闻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新闻工作。

四、基本原则

1、统一协调,突发事件的新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县委宣传部负责协调,负责处置事件的责任单位,要积极同县委宣传部沟通,提出新闻意见,按照新闻的分级原则进行。

2、统一,建立健全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制度,突发事件新闻由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进行。

3、正确引导,突发事件新闻要尊重新闻规律和遵守宣传纪律的一致性,坚持有利于全党、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工作的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时间妥善处理的原则,做到及时主动,准确把握,正确引导舆论,注重社会效果。

五、工作原则

(1)及时主动,准确把握。事件发生后,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和新闻媒体的不准确报道,掌握新闻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要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有利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新闻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严格执行新闻发言人工作规程。具有全县影响的特别重大、重大、较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工作,由县委、县政府及县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新闻工作由负责事件处置的政府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对违反工作纪律,蓄意封锁或随意散布消息,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依纪、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新闻领导小组

1、新闻领导小组为县政府成立的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应急指挥机构决定设立,在县委宣传部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相关工作小组,由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派员组成。领导小组组长由负责应急指挥的县政府领导同志指定。副组长由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以及负责事件处置的县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别确定具体成员。

2、新闻领导小组职责

(1)接受县政府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的授权,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各工作小组,有关部门迅速派员集中办公,必要时设立新闻中心;

(2)审定新闻方案,决定新闻内容,负责新闻;

(3)管理采访事件的中外记者;

(4)收集、跟踪境内外舆论,及时向应急指挥机关报告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通报情况,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5)落实应急指挥机构交办的其他事项。

3、相关成员单位职责

(1)负责事件处置或具有应急管理职能的县政府主管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新闻事项的工作;要主动配合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及时提供事件有关信息;拟定新闻内容的初稿,起草向新闻媒体提供的新闻稿;参与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视情况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

(2)县委宣传部提出新闻、新闻报道工作意见,组织新闻、新闻报道工作,协调解决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收集、跟踪境内舆论,组织舆论引导。政府办信息科负责互联网的监控、管理及网上舆论引导工作。

(3)县新闻中心在县委宣传部的领导下,组织开展新闻、报道,及时组织和协调有关方面开展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的工作。负责与市政府新闻办沟通联络,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记者的采访及管理工作。

(4)县新闻中心同市外办沟通联络,负责受理外国记者的采访申请及管理工作。

(5)县委统战部台办与市台办沟通联络,负责受理台湾地区记者的采访申请及管理工作。

(二)各工作小组的组成及主要职责

1、新闻组:由负责事件处置的县政府主管部门和新闻部门组成,负责制定新闻方案,拟定新闻内容,组织新闻并回答记者提问。负责事件处置的县政府主管部门为组长单位。

2、信息监控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县公安局组成,负责对境内外媒体有关事件报道的收集、整理。

3、综合协调组:由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县台办和负责事件处置的政府主管部门组成,负责新闻领导小组的运转,情报信息的上报及通报,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及管理等工作。组织对互联网的舆论引导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县委宣传部为组长单位。

4、新闻中心:必要时临时设立。由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县台办、负责事件处置的政府主管部门组成,负责组织新闻会,为事件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提供采访和发稿等服务。

(三)新闻应急响应分级

ⅰ级:由市、县政府分别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指挥处置(包括市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ⅱ级:由县政府牵头组成指挥部指挥处置、具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ⅲ级:由县政府指挥处置、造成局部影响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ⅳ级:在乡镇发生的,由乡镇政府直接处置,影响较小的突发公事件。

(四)启动

1、发生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重大(ⅲ级)突发公共事件后,根据需要,经县政府领导同志批准,县政府成立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同时设立并启动新闻领导小组;县政府授权主管部门处置的突发事件,由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会同新闻宣传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组织新闻工作。

2、新闻领导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传达县委、县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指示精神,分析形势及境内外舆情,明确工作要求,启动各工作小组。

3、启动新闻方案审批机制。迅速拟定新闻方案、内容,报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审批;其别重大事件(ⅰ级)新闻方案,须按《*县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向市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请示,按市要求制定。在组织新闻过程中,如遇到难以把握的重大、敏感问题,要及时向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人请示,并遵照指示迅速组织落实;必要时,向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请示。

4、启动新闻机制。按照批准的新闻方案,有关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及时、有序的新闻。新闻由新闻发言人(通常为负责事件处置的县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或发言人)通过新闻会、记者招待会、新闻通报会、新闻公告、网上会、现场新闻会等,应优先安排、接受中央、省和市主要新闻媒体的采访。

5、启动中外记者采访管理机制。由有关工作小组及时受理中外记者的采访申请,向记者提供事件有关信息。必要时迅速设立临时新闻中心,并提供电话、传真上网以及电视信号传输等服务,为记者的采访报道提供方便;同时加强对记者采访的组织、现场管理以及引导工作。

6、启动境内外舆情跟踪和通报机制。由有关工作小组收集和整理境内外舆情,汇编舆情简报,上报县委、县政府和应急指挥机构并通报有关部门。

7、启动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机制

(1)、迅速开展有效的网上舆论引导工作,及时报请市政府新闻办,协助封堵和删除网上有害信息。

(2)、由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授权或指定相关新闻媒体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文字、图片、音像和影视资料的采写、拍摄工作。事发单位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应对中央、省、市级主要媒体的采访、拍摄给予支持。

(3)、新闻宣传部门要及时采写突发公共事件内参报道向县委、县政府报送;同时,经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授权,采取适当形式,在第一时间对事件进行新闻,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五)新闻工作要求

1、及时准确。要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新闻既要争取时效,又要确保信息准确。情况较为复杂的突发公共事件,在事态尚未清楚、但可能引起公共猜测和恐慌时,应在第一时间已认定的简要信息,根据事态发展和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再作后续详细。

2、把握适度。新闻既要使公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又要讲究策略,认真策划,循序渐进,确保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要适时、适度,要有助于公众对事件的正确了解,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群众参与事件的处置,消除和化解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

3、突出重点。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先入为主的效果,打好主动仗。除及时事件造成的伤亡、损失和影响等信息外,应着重组织报道各级党委、政府妥善处置事故的情况,有关部门已采取的减少损失的应急措施;报道社会公众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考验、战胜危机的信心,宣传有关方面的科普宣教知识。

4、分类处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危及公共安全并造成广泛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组织新闻。涉及重大政治性、,危害国家安全、损害我国国际形象的事件,以及其他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一般不作公开报道,可通过内参反映。确需公开报道的,要按照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统一部署,授权新闻单位消息。未经授权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外。

(六)记者采访管理工作

1、要为记者采访突发公共事件提供服务和方便,确保记者正当的采访权益。

2、对境外记者经批准采访突发公共事件,既要尽可能提供方便条件,又要加强组织管理。

3、必要时,由有关工作小组在事发现场设立临时新闻中心,及时向到事件现场采访的中外记者提供信息,组织新闻。

4、在确保事件处置和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应安排记者到事件现场(或靠近事件现场)采访。经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到事件现场采访的记者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门的管理,不得干扰或影响事件的处置工作。县委宣传部要派员到事件现场协调、组织记者的采访活动。

5、主动引导境外舆论。对于境外媒体对我县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歪曲性报道和别有用心的人借机进行造谣攻击、诽谤煽动,县委宣传部要及时通过适当方式和途径,做好辟谣和驳斥澄清工作,以正视听。

(七)应急响应

一般性、影响较小(ⅳ级)的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响应工作,在县政府有关部门、事件发生地乡镇政府的领导下,参照上述做法执行,并及时向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请示、报告。应充分发挥现场指挥员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中的作用。属于行业管理职责范围内的,在向同级新闻宣传主管部门通报的同时,一般由共同管理部门(或行业)新闻发言人负责新闻,县委宣传部给予配合、协调和指导。

(八)后期处置

(1)善后工作:应急处置结束后,新闻领导小组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工作人员负责善后工作中的有关新闻事项。

(2)总结评估: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完毕后,县委宣传部、县政办应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对事件发生、应急处置等过程中境内外新闻媒体的报道情况进行全面总结与评估,并上报县政府应急指挥机构。

(3)县委宣传部、县政府办应针对事件处置过程中新闻等工作的成功经验及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并向县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本预案及相关规定的意见和建议。

(4)对参与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和新闻报道等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形式的表彰;对工作不力、,导致突发公共事件报道和舆论引导不力并造成重大消极影响和严重后果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领导者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新闻媒体擅自有关突发公共事件事态发展及处置信息或报道虚假情况的,视情节轻重和造成的后果,涉及本县媒体的,依法对其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涉及域外媒体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触犯刑律的,提请司法机关惩处。

(九)、应急保障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通信网络系统,确保应急期间新闻领导小组与应急指挥机构之间、新闻领导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以及新闻领导小组与媒体之间的信息畅通。明确参与应急工作的所有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机构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人员的通信方式,并指定联络人。

2、资金、场所、设备及人员保障

根据有关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专项经费解决。负责处置突发事件的政府有关部门及事发地政府要为新闻工作提供必要的场所、设备及相关的工作保障条件。负有处置工作职责的相关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新闻事项的机构和人员应相对固定。

3、宣传与培训保障

(1)、公共信息交流。公布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信息、接警电话和部门(单位),做好相关应急法律法规以及预防、避险、避灾、防病、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宣传。

(2)、从业人员培训。县政府新闻主管部门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班,并利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的具体案例,对有关领导干部、新闻管理和新闻机构的有关人员进行培训。要将突发公共事件新闻作为各级政府负责处置应急工作人员及县政府相关部门(单位)新闻发言人的必修课进行专门训练。

七、纪律及注意事项

1、县级新闻单位突发事件,要充分尊重各级党委、政府对事件的重视和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反映和行动,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控制突发事件的数量和规模。影响范围不大、后果不严重的突发事件,可不作公开,对境外关注而境内不宜的事件,原则上不。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5

王红兵,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曾任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之一,东城区是北京市政治中心的主要载体,全国性文化机构聚集地之一,传统文化重要旅游地区和国内知名的商业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坐落在东城,20多个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都设在东城。提高政府传播能力对东城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没有自办媒体的区级政府,重要的是提高政府组织新闻传播的能力,即做好新闻宣传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落实长效机制以提高政府传播能力。为此,1989年,东城区成立了区委宣传部直属的新闻报道中心,作为全区新闻传播的业务平台。在20年的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通过建立选题征集、新闻、新闻应急和干部培训四项长效机制,调动全区各单位新闻宣传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的传播能力。

选题征集机制

为进一步发挥区新闻报道中心在全区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凝聚全区新闻宣传力量,东城区创新工作模式,实施了面向全区各单位的“选题征集新闻”制度。制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围绕重点,定向征集。选题征集以区新闻报道中心编务会为策划平台,围绕全区工作重点,每月由区新闻报道中心通过政务网向全区各单位发通知,让各单位围绕本月全区工作重点报送本单位近期将要开展的重要活动、实施的工作举措,按照固定的格式报送区新闻报道中心。

2.精心策划,三级。全区各单位报送的新闻选题汇总后,经过区新闻报道中心编务会认真讨论、筛选策划,明确“三级制”,“一级”为配合全区重点工作的重大新闻选题,“二级”为基层单位重点工作的新闻选题,“三级”为日常工作的新闻选题。

3.组织媒体,宣传报道。选题被确定分级之后,区新闻报道中心专门组织人员登门到选题报送单位研究选题工作。从确定新闻点、撰写新闻稿、准备新闻素材,到会当天的会务安排、记者接待、新闻、记者采访等,进行细致研讨,以期达到最大程度的宣传效果。

4.培训引导,提高水平。配合选题征集工作开展,区新闻报道中心加强了对全区各单位宣传干部、社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力度,将培训辐射到重点社区和基层单位,发挥社区工作者在新闻选题征集方面的作用。

新闻选题征集工作模式的实施,在东城区各单位之间形成了竞相报送选题的态势,得到了全区各单位的积极响应,他们踊跃报送新闻选题,新闻中心每月平均能征集到40到50个。由于主题鲜明、策划周密,新闻宣传效果良好。

新闻机制

东城区的新闻机制建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制度建设。东城区新闻制度由分层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备案制度和备忘制度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分层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首先,确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作为东城区新闻发言人;其次,全区各街道和委办局都设立了各自的新闻发言人和联络员;从奥运期间开始,还在重点社区设立了百姓发言人。

二是备案制度。通过建立《东城区新闻备案》制度,对全区每一次新闻活动备案,加强了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的信息管理,完善了与新闻发言人之间的沟通与信息传达制度,实现了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是备忘制度。建立《东城区新闻备忘》制度,对每一次重大新闻进行总结,注重资料留存、信息反馈。

2.规范媒体接待。东城区坚持“善待媒体”的原则,从三方面入手,规范媒体接待。

一是做好采访点、采访线建设和外宣品工作。拟定了古都风貌保护采访线、城市管理与社区文化采访线、文物保护及城市建设采访线、北京传统文化体验采访线等4条境外媒体“采访线”,精心推荐了城管监督中心、东四奥林匹克社区等12个记者集体参观点,并认真做好相关服务接待工作。制作了一批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外宣品,包括《走遍东城新闻采访手册》等。

二是规范媒体接待流程。制定了《日常新闻采访接待流程图》,编写了《善待媒体新闻服务手册》,对媒体采访做到“四有四不”,即“有求必应、有应必备、有备必给、有给必快”,“不拒绝、不应付、不回避、不耽误”。

三是做好境外媒体接待服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点,决定了东城区媒体接待工作任务重大。例如在北京奥运筹备和赛事期间,东城区共协调、安排、指导接待来自53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媒体采访81批,500余人。

3.组织新闻。政府的新闻形式主要有两大类:正式的新闻会和非正式的新闻透露,包括集体采访、单独采访、传送文稿、情况说明、预先吹风等。

对于正式的新闻会,东城区通过制定严密、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了新闻会的效果。但在不少情况下,仅靠新闻会上的介绍和回答问题不能满足记者的信息需求,东城区的做法是,组合多种手段,立体,为记者提供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的服务。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北京市确定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的宣传重点。围绕这个宣传重点,东城区去年组织了两场大型会和集体采访相结合的新闻活动。

以“消夏节”新闻会为例:

确定主题。从2009年7月开始,东城区启动旨在拉动内需的特色街“休闲消夏月”活动,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销售形势喜人。经过分析,东城区确定了“特色街‘消夏月’打造地区消费新亮点”的主题。

选定时机。当时,东城区共有王府井、南锣鼓巷、簋街、南新仓四条商业街在同时开展“消夏月”活动,但每条特色街开展的时间有所不同。从区商务委员会了解到仅半个月他们就取得销售额1987万元的好成绩时,区新闻报道中心会同区商务委员会,梳理了每条特色街的特点,决定及时召开新闻会。

制定预案。在确定举行新闻会后,区新闻报道中心制定了新闻会方案,明确了新闻会的时间、地点、组织形式和任务分工。

收集素材。分别向特色街的主管部门王府井建管办、北新桥街道、南新仓商贸有限公司、交道口街道和区商务委员会搜集到相关特色街的材料,从中提炼新闻亮点。

拟定口径。经过策划、提炼新闻亮点后,区新闻报道中心组织完成了新闻通稿《东城:特色街“消夏月”打造地区消费新亮点》,并配以《“簋街消夏美食节”活动火热进行中》、《南锣鼓巷“消夏购物节”火热开场》、《首届“南新仓之夏”消夏节活动火热登场》、《王府井消夏购物街拉开帷幕》4篇新闻素材,一起提供给记者。

安排会场。为了办好这场新闻会,突出东城特色,区新闻报道中心非常重视会场的选择。在经过多次商量后,决定将新闻会的地点放在有着600年历史的南新仓。一方面突出本次新闻主题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作为本次消夏节的街区之一,也便于媒体记者在参加完会后能够实地参观采访。

邀请媒体。作为区级政府,东城区新闻宣传主要面向的是北京市市属媒体,所以,此次新闻会邀请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等多家市属主流媒体。

组织流程。会上,区新闻报道中心、区商务委员会派出专人接待记者,现场给记者发放新闻通稿、新闻素材和宣传品。确定区商务委员会主任为本次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消夏节的整体情况,各特色街区的负责人介绍各自街区活动情况,并组织记者到南锣鼓巷和王府井大街实地参观采访。

总结经验。会结束后,区新闻报道中心认真做好此次会的总结工作,梳理问题,查找不足,为以后的新闻提供借鉴。

新闻应急机制

公共突发事件和危机事件的应对是对政府应急能力以及与媒体打交道能力的考验。

东城区历来重视突发事件的新闻应急工作。除制定《东城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宣传应急处理预案》、《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流程图》外,还编写了《突发事件新闻应急手册》,作为全区基层单位处理突发事件的培训教材。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期间,针对外国游客、境外媒体增多的情况,还制定下发了《东城区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涉外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协调力度,提升涉外应急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东城区越来越重视利用网络进行对突发事件新闻应急工作。2009年7月24日,国内某知名网站登载有关地铁六、八号线南锣鼓巷站拆迁工作的严重失实报道,区新闻报道中心工作人员迅速行动,及时与区相关主管部门协调,拟定了新闻通稿,并在第一时间与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网站进行了沟通。两家网站在十几分钟内将正面报道迅速上网,其它网站也纷纷转载,有力地回击了失实报道,及时有效地平衡了新闻舆论,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干部培训机制

在当前的环境下,要使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博弈最终能够达到共赢的效果,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新闻素养则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在这方面,东城区逐步探索形成分层分众的干部培训机制。

1.对全区领导干部的新闻素养培训。从2007年开始,东城区开始将领导干部新闻素养培训纳入区委折子工程,每年都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专业院校和媒体资深专家学者对全区相关单位行政“一把手”进行新闻素养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政府新闻、新闻发言人形象塑造、政府与媒体关系、突发事件新闻等。

2.对宣传干部的业务培训。基层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新闻信息辨别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为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东城区一是举办通讯员培训班;二是定期组织新闻业务专题培训。为提高全区各单位宣传干部新闻选题的策划能力和新闻报道能力,每季度邀请媒体资深编辑记者为通讯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沟通交流,达到提高新闻报道水平的目的。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6

高职院校的决策者必须要树立危机管理意识,要事先制定好应急计划,同时还要制定突发事件媒体应急预案。提高有关人员素质,建立稳固畅通的公众联系渠道,广泛宣传危机应急预案,树立媒体危机感和媒体意识。

(一)树立长远的管理观念,增强危机管理意识

高职院校的决策者需要有敏锐的危机感,在顺境中也要有危机意识,更要有对危机来临时能处治的能力,正如萨姆•布莱克所讲的,危机管理“最基本要求是能够预见到将要发生的事,而不至于在问题突然出现时措手不及”。建立危机预警系统是一项重要工作,即预警能更快反应危机发生,能及时排除危机隐患,从而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害。因此,高职院校的决策者要树立长远的管理观念,增强危机管理意识,具有管控危机的能力。

(二)提升高职的决策能力与行为意识,事先做好应急计划

高职院校的决策与行为应当自觉考虑到社会的利益,符合师生和社会环境的利益与要求。院校的决策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操作最为简捷最有效的方法是事先周密的应急计划制订,而不应在单位已遭受危机的打击后,再匆忙去应对。应急计划的制订主要有三大内容,具体有:其一是要明确各类危机处理中的负责人。要确认危机处理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人选,同时明确各部门分工与各自职责。其二是要建立有效的信息传播沟通途径,并明确具体的联系人员。确定与危机相关的沟通方法。其三是对各部门单位潜在的危机形态进行系统分类,并制订各类危机预防的方针政策。

(三)加强培训学习提高有关人员素质,广泛宣传危机应急预案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训或学习,使学校全体师生有足够的重视与了解对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应付方法。通过培训与学习,经过相关人员的演练,也可提高高职院校有关人员素质,当危机真的来临时,就能轻车熟路和得心应手,提高危机应急处治能力,从而提高时间效率。高职院校要制定突发事件媒体应急预案,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因为有了危机媒体应急预案,当危机发生时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就会自动将舆论管理纳入危机处理中。媒体舆论引导好了,公众也就不会出现恐慌,从而为危机处理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舆论管理往往决定危机处理的成败。

(四)建立稳固畅通的公众联系渠道,应有媒体危机感和媒体意识

高职院校要危机处理的先决条件是建立稳固畅通的公众联系渠道,只有平时保持畅通的信息,才能不因临时匆促应对危机而延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首先,要依据危机影响程度,成立危机管理小组,明确责任,落实任务,该小组要对危机发展趋势做出全面、准确地预测,确定有关处理策略和步骤,合理地安排和调配并组织好现有的人、财、物,快速启动信息沟通网络,与传媒及目标公众保持顺畅联络,指导和咨询危机处理过程中各项工作。其次,确定新闻发言人,尽快发出组织信息,统一信息口径,及时通告所有已知信息。尽快查明危机根源并公布事实真相,澄清事实,尽量邀请权威技术部门或人士介入,会使信息的可信度得到大幅度提高。再次,妥善处理与舆论界关系,一是主动通报危机事件的详细背景材料与最新进展情况,积极配合有关媒体的报道,争取媒体理解与支持;二是通过媒体了解信息,及时正信息,正视谣传的危害性,妥善处理各种错误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其传播;并保持与媒介的联络通畅渠道。因此,高职院校能否及时保持信息的畅通渠道,是关系到是否处理好危机的先决条件。在当今社会中,危机与媒体总是相伴的,有的危机是由媒体引发而起,有的危机是由媒体放大造成,而且需要充分利用媒体来消除危机。因此,现代高职院校领导应有媒体危机感和媒体意识。一是媒体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舆论的监督作用,特别是对促进教育公平、遏制教育腐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高职院校决策者以何种态度应对舆论监督,是积极应对还是回避对抗媒体,对当代高职院校领导者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以回避或对抗的方式出现,就难免会引发舆论危机。二是媒体的快速发展和膨胀带来的消极面给现代高职院校领导者也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各媒体都想要抢先报道有关新闻,以求得在电视领域里收视率高,在报纸领域里发行量大,在网络领域里高点击率,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媒体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不择手段,在新闻核实工作上往往没有进行严格地核实落实,结果常常出现一些不够准确的新闻或不够严肃的消息,甚至存在一些捕风捉影甚至捏造的假新闻。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必需要有媒体危机感和媒体意识,才能抵制和消除媒体引发的危机。因此,高职院校是否有媒体危机感和媒体意识,是应对舆论危机事件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二、结语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7

本年度“安全生产月”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排查整治阶段工作任务为重点,以“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为主题。

为有效组织、协调、指导酒店“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确保取得实效,成立以酒店总经理为组长,行政部经理及经营部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主管级以上管理人员为成员的2020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工作领导小组,并拟定下发《酒店2020年“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方案》。

五、内容活动

(一)“安全生产月”活动

1.深入学习贯彻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

酒店主管级以上人员要安排理论专题学习,加深对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的理解,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通过报刊、广播、新媒体宣传媒介,对学习贯彻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解读宣传,推动学习贯彻走深走实。

2.开展主题宣讲、宣传活动。

酒店主要负责人要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知识技能,深入一线部门面对面交流安全生产心得体会。宣传方面:一是酒店利用公告栏、宣传栏张贴安全生产标语,在作业场所增设永久性警示标志,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二是在酒店公区显示屏上,安排滚动播放安全生产宣传标语。

3.开展“排查整治进行时”、疫情防控常态化”专题活动。

发动员工开展“安全生产啄木鸟”“企业风险扫描仪”“隐患排查显微镜”等活动,积极举报风险隐患,排查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做到防患于未然。

4.开展网络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参加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

组织酒店员工线上观看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以及观看学习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智云等主流媒体客户端的“安全生产大家谈”云课堂培训课程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政务新媒体及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作用,紧紧围绕酒店复工复产、隐患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防范、安全指导服务等,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公开课”“微课堂”等线上活动,辅导传授安全生产知识技能,交流心得体会,扩大安全宣传覆盖面,切实增强安全教育实效。组织酒店员工参与线上“公众开放日"、全国网上安全知识竞赛、抖音“我是安全明白人”话题等相关活动。

(二)“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

酒店“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与“安全生产月”同步启动,至2020年12月结束。要围绕《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排查整治阶段工作要求,曝光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宣传推广经验做法,推动酒店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工作。

1.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式,扎实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重点围绕酒店员工进行重点安全提示教育活动。

2.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酒店将在“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期间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演练。酒店要结合各部门重点行业领域和潜在的各类风险隐患,组织开展综合、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3.开展安全生产文艺精品创作活动。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8

摘要:论述森林防火的必要性,介绍森林火灾工作的防范措施,以为保护森林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防火必要性措施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使林地失去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水旱风沙灾害,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在居民点、农田、山林交错的山区发生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房舍、粮食、农具和耕畜,影响群众生产、生活森林火灾还会烧死林中的大量益鸟、益兽和烧毁各种林副产品。发生森林火灾的,必须动员大批人员去扑火,既耽误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

一、建立健全各项护林防火制度

如生产生活用火制度、护林防火责任制度、进山管理制度、防火检查和奖惩制度,特别是冬至、春节、清明节“三节”期间,加强对进山人员的火源(火柴、打火机)和鞭炮的收缴工作,防患于未然,并使森林火灾扑救人员时刻处于待命状态。这些制度对控制火源、防止森林火灾起到很好的作用,要认真制订和严格执行。在2009―2010年森林防火警戒期,认真贯彻落实省、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措施到位。

二、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

1.通过政务信息进行大力宣传。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掌握工作情况、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一种更深层次和更高要求的宣传手段。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做好林业信息的报送工作。

2.通过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宣传。各级党报和广播电视台是当地的重要信息宣传阵地,要积极争取、配合、支持新闻媒体记者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报道。鼓励森林防火职工向各级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要加强与当地新闻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大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森林防火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3.通过林业部门新闻媒体宣传。各级森林防火部门要加强系统内部宣传媒体的沟通和协调,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4.向林区基层群众和中小学生宣传。通过办墙报、刷写标语、印发通告和宣传资料、树立宣传牌、出动宣传车、组织文艺演出、制订村规民约、签订责任书、发放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加大对林区群众和风景区游客的森林防火宣传力度。

5.加大信息资源的采用力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的信息资源,加强对森林防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创办信息宣传载体,拓宽信息采集和宣传渠道,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

6.切实增强防火意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把防火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到每个乡(镇)、村组、农户。把森林防火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告知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良性循环。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一些典型火案进行公开曝光,以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除此以外,对于野外生产用火,要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专人负责管理;生活用火也要严格控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火柴、汽油以及其他易燃物品要严加管理。加强望,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扑灭。

三、加强火源管理,最大限度地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一个地区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控制和扑灭一场规模巨大的森林火灾,因此,预防措施在森林防火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只要尽最大努力减少火源,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在森林火灾高风险时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切实消除各种火灾隐患。在入山管理上,防止各类火种入山,切实从根本上消除火灾隐患。对重点人员和地区要进行细致地检查工作。在控制野外火源上,采取宁紧勿松、宁严勿宽的工作方法,堵塞各种漏洞,彻底消除火灾隐患。具体实施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加强对保护区内施工人员、露营者、放牧者及其他重点人员的监护管理,进一步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二是在景区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禁止任何人携带火源,对所有人员和车辆进行实名登记,随时掌握保护区动态,做到情况明、信息准,及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之中。三是加大巡山力度,坚持巡护到位,不留死角,做到天天有巡查,处处有监督、时时有登记。四是在节日用火高风险时期,加大对重点段和重要地点的巡护、监查力度,对林区内民俗用火点实行定人定点看守。

四、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把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各责任单位要将森林防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完善详实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精干高效、信息畅通、反应快捷、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落实与完善规章制度,启动每日零报告制度,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亲自抓。要层层签订责任状,对辖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落实到人、落实到山头地块,领导及工作人员实行划片包干,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

五、增加防火基础设施投入

1.地面道路防火工程。有计划地逐年修筑防火公路,是一项长远性预防措施。只有在森林区修筑一定密度的封闭成网的防火公路,才有利于森林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现,畅通无阻地及时运送扑火队员和物资到达火场。防火公路也可作为扑火的控制地带,阻止地表火蔓延。

2.生物防火工程。大力提倡营造生物防火林带,阻隔和控制林火蔓延,是今后林业部门应广泛推广的措施之一。利用植物或树种的不同燃烧性,减少林分的易燃程度,提高林分的抗火性。在造林上应严禁造纯林,要造混交林,用混交林代替纯林可使针叶树冠呈不连续分布,避免树冠火的发生。利用不同生物的混生或引进真菌、微生物可以促进可燃物的分解。在林地喷施菌种,可产生大量的木耳、蘑菇,同时可分解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低可燃物的燃烧性,减少火灾隐患,也可以增加林区职工收益。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9

一、活动时间

20*年5月9日—15日,其中5月12日为集中宣传日。

二、活动主题

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

三、牵头单位及重点责任单位

市政府应急办为活动牵头单位,负责活动组织和总体协调工作。

市*、交通、水务、国土、林业、卫生、环保、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外侨办、粮食、安监、人防、农业、地震、气象、地矿、消防、交警、供电公司、建设、、旅游、经贸委、教育、司法、民政、信息中心、广电等部门和象湖镇政府为重点责任单位。

四、宣传内容

宣传介绍各类突发事件的种类、特点和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的基本技能和自救互救的应急常识;宣传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应急预案等内容;宣传介绍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方法、采用的各种应对措施等。

五、宣传形式

(一)集中宣传

1、时间:5月12日(星期二)上午8:30—12:00

2、地点:红都广场

3、参加单位及宣传要求:市*、交通、水务、国土、林业、卫生、环保、药监、粮食、安监、人防、农业、地震、气象、地矿、消防、交警、供电、建设、经贸委、教育、民政等部门。宣传要求:①5月12日上午7:30前,各单位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3—5名工作人员在红都广场布置好展台;②每个单位设置应急知识宣传图板1—2块(图板规格高1.5米、宽1.2米),现场散发与本单位工作相关的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知识宣传资料;③*电视台、*报社、信息中心各派1名记者或工作人员现场宣传报道集中宣传日活动;④市*、卫生、环保、药监、安监、人防、地震、地矿、消防、交警、教育、农业、水务、林业等有条件的单位要开展现场应急处置演示。

4、市安监局负责做好宣传点会标、彩拱门、音响、话筒等现场氛围布置工作。

(二)媒体宣传

宣传周期间,*报、*电视台、政府网站等各种媒体要大力宣传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应急常识等。

(三)多层面宣传

1、全市各乡镇、各部门和社区、学校、企业、村(居)等均要采取张贴宣传画报、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学习应急知识等形式广泛宣传应急知识。宣传资料由*、交通、水务、国土、林业、卫生、环保、药监、粮食、安监、人防、农业、地震、气象、地矿、消防、交警、供电公司、建设、经贸委、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制作和提供。

2、有单独院落的重点责任单位、各乡镇政府均要在机关头门口悬挂1条横幅宣传标语;并张贴相关宣传资料。

3、市电视台、*报、市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要设置专栏、专刊,专题宣传介绍《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对处置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知识。

4、各部门、单位要在5月9日—15日,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应急知识“四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活动,举办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知识专题讲座,分别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进行宣传介绍。宣传重点及责任单位:

①进社区:重点宣传介绍地震、火灾、供气、供水事故等应急知识,由地震局、消防大队、建设局和象湖镇负责;

②进学校:重点宣传介绍地震、食物中毒、交通事故、卫生防控等应急知识,由教育局、地震局、卫生局、交警大队和各乡镇负责;

③进企业:重点介绍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等应急知识,由安监局、环保局、经贸委负责;

④进乡村:重点介绍地震、山洪地质灾害、防汛抗洪救灾、森林火灾事故、动物疫病防控等知识,由各乡镇和地震局、国土局、水务局、林业局、农业局负责。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应急能力是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最大限度减少全社会灾害的需要,各乡镇、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强化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抓,集中精力抓好宣传周各项活动的开展。

媒体宣传应急预案篇10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论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区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论有利于全区和财政工作,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论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论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我局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论,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后,预成立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舆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黄本松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李京同志担任,局内设股室预算股、国库股、债金股、党建办、行财股、监督局、社保股、投资股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舆论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工作,主要工作职责为:

1.根据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股室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对舆论突发事件与信息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股室进行处置。

3.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论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股室(中心)要密切注意舆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由各科室负责人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局舆论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人参室接到报告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论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宣传部,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健全制度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健全舆论监控体系

一是做好新媒体管理工作。局网络管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进涛,网评员为席峯、陈玮,加强新浪微博等网评工作,积极应对媒体舆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论信息正能量。二是由网络管理员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险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