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物流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14

智慧物流方案篇1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三、总结

智慧物流方案篇2

1.物与物交流的物联网时代

物联网(web3)的物与物之间交流不同于web1的人与物交流与web2的人与人交流,其主要区别在于:web1的物主要指计算机,人与计算机打交道,互联网通过计算机终端提供服务,交流之主体是人与计算机;web2的人与人交流更凸现了实时性和多媒体特征,人们之间的通过文字、图片、动画、语音和视频的形式即时信息互动,超越了人机交互界面,交流之主体是人与人(图1);而物联网之物与物交流是通过传感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和互联网络将具有感知的物品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和生活体系”2,交流之主体则是更为广泛的包括人类在内之智慧物。

2.物联网使具有“智慧”之物成为可能

物(things)指客观世界中万物之总称,“物也者,大共名也”(荀子•正名)。而物联网中的“物”是指能够通过网络联系起来的“物”,换句话说,能否实现此物与彼物的相联,关键在于“物”是否具有相连的条件,即物联网中的“物”是否具有环境感知、身份识别、信息接收和行为决策等智慧特征。只有具有这些特征的“物”构成的“智慧地球”,才可能实现物联网中物与物的“对话”。因此,物联网中的“物”并非是物质世界中所有的物,而是具有一定智慧之物3。智慧是指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解决的能力4。按照这一定义,以产品类“物”为例,要使其具有“智慧”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传感器的应用使产品有了“感觉器官”,RFiD的应用使产品有了可识别的身份,再通过无处不在移动网络使产品有了判断和处理问题的大脑,原本无意识的物体变成了有智慧的物品。也可以说物联网中“物”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智慧,至少要让物联网络知晓你是谁(能识别)、在何处(能定位)和做什么(能感知和沟通)。

设计对象的更新:从常规智能产品到智慧型物品

从产品设计视角,为了区分常规的智能产品设计与面向物联网的产品设计,我们将后者的设计对象称之为“智慧型物品”。从本质上说“智慧型产品”的也属于“智能产品”一类,但其与一般意义的上智能产品有所不同。

1.“智能”有限的智能产品

常规的智能产品也可以具有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功能,如智能导航仪、智能洗衣机和智能冰箱等。这类产品是机械、电子、信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结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norman认为“由于机器的智能并不存于机器中,而是存在于设计者的大脑中;因此,当意外事件发生时,由于设计者不在场,所以机器往往就不灵了”5。机器的“失灵”并不等于机器完全没有“智能”,而是设计者使机器所具有的“智能”不能应对“意外事件”。理由有二:第一,设计者设定的或设想的智能处理程序与实际情况不符,因为设计者的智慧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穷尽所的可能性;第二,特殊情况下超出了智能产品的应对能力,从而出现错误。譬如,GpS导航仪由于无法反映道路拥堵、交通管制或维护等实时情况,从而导致错误的导航。

2.“智能”无限的智慧物品

与常规的智能产品相比,物联网中的“物”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人工智能产品,而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或终端,其智能与网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离开了网络,其智能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以3G手机为例,如果没有了网络不仅不能上网,甚至电话都不能用了。另一方面,来自物联网的智能使产品更具有智慧,如物联网导航仪可以随时接收实时道路情况,选择最佳的行驶线路;物联网冰箱会及时提示用户购买将要用完食物,进入商家购买界面享受商家自动配送服务。从“戴物联网‘表’保老人平安”到“‘智慧旅游’开启智能时代”无不具有“智慧”的烙印。对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物联网终端产品来说,与其称为智能产品,莫如定位于“智慧型物品”更为合适。正如前述,这种“智慧型物品”是物联网环境下的产物,完全依赖于物联网而存在。因而,“智慧型物品”的“智能”存在于物联网中之中。名为nabaztag(后更名Karotz,图2)的无线智能兔子,法国Violet公司将其称为首款Facebook硬件。

Karotz是为社群网络整合打造的,具有“智能”的“智慧型物品”。当连接至互联网时,内置网络摄像头可在语音识别软件的指挥下拍摄照片,并将照片上传至Facebook,且还能阅读twitter信息流和天气播报等内容。在此基础上Violet公司还推出了android版和ioS版的一款应用程序,能在android或ioS移动设备上向Karotz智能兔发送文字信息,从而让Karotz“讲话”。

从设计“智能产品”到设计“智慧型物品”,设计师的思维方式将发生变化:智能产品具有智能不再是固化的和有限的,而是动态的和可扩展的。设计者虽然不能让产品本身的智能应对所有情况,但可以让产品接收来自网络的“智能”变得更加“智慧”。设计师不只是设计产品对象本身,而是要设计好产品与物联网对接的形式和获得智能的路径。

设计策略的变革:从一体化解决方案到智慧解决方案

物联网的发展和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许多过去认为是天方夜谈的事情,如今已变成了现实。千里之外,人们可以看到家中的情景,智能家居让小偷们“失业”;凭借一部手机,就能远程轻松指挥智能家居,显示了智慧生活的神奇魅力1。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得益于革命性的“智慧解决方案”。

1.一体化解决方案产生的非“聪明”产品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提供的产品创新方案”2。这种创新方案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对多个产品解决方案的评价、筛选、组合和决策,其根本目标总是为了满足产品服务的对象——产品消费者(间接用户或直接用户)的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然会涉及到产品解决方案的选择问题。对于常规的产品设计来说,满足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主要立足产品对象本身,即利用产品本体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来实现设计目标。设计者基于独立的、有界的或者封闭的产品空间,提出一体化解决方案。立足于产品本身的一体化解决方案由于受自身条件的约束,在由用户、产品和场景构成的产品系统中,用户始终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产品总是为用户服务的客体,二者的主从属关系也总是恒定的。如家用智能洗衣机,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洗衣程序,但确不能保证一定能将衣物洗净;家用智能电冰箱,可以提供最佳的食品保存温度,但确不可能提醒用户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这是因为局限于一体化的产品解决方案,由于缺乏“智慧”是不“聪明”的产品。

2.智慧解决方案催生的“聪明”产品

智慧解决方案超越了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局限,将立足于产品本身的解决思路扩展到开放的物联网空间,利用以“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深入的智能化为特征”1的智慧方法来实现常规产品无法企及的目标。实现智慧解决方案的基础是物-物之间的透彻识别和全面互联构成的有机网络,依托的是物联网海量、高速、实时的数据超常处理能力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智能决策和行动技术。纵观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如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建筑、智能生活和智能家居等均是采用智慧解决方案的结果。

采用智慧解决方案不仅可以构建具有“更深入的智能化”的各类智慧的应用系统,还可以设计出“聪明”的各类物联网终端产品。正如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的报告中所描绘的那样:“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海尔的世界上首台物联网冰箱,不仅可以储存食物,而且可以通过与网络连接,实现了冰箱与冰箱里的食品、与超市的食品、与人类之间自由沟通2。例如wifi体重计(图3)就像我们的便携私人健身教练一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咨询健身相关资料。可帮助用户坚持完成节食和健身计划,还可以将数据共享到其他健身app中。凭借内置的wi-Fi连接,可以自动记录用户所有的体重数据和阻抗测量值,并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用户的iphone、ipad和ipodtouch上。用户通过下载免费的itunesapp,便可随时安全登录查看完整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脂肪和肌肉量等信息。与智慧型物品需要依赖于物联网技术一样,设计师要实现设计能够理解人意图的“聪明”产品也必将以基于物联网的智慧解决方案为设计策略,这种设计策略采用开放的创新设计思维,体现了直接方式与间接支持、产品终端与网络系统的交集与整合。

设计思维的转变:从服务设计到智慧服务设计

服务设计命题的提出,为产品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是物质条件不断提升的前提下,从为生存到为生活方式而设计的设计理念变革之使然。从本质上说,立足于非物质的服务设计是为了“将设计的理念融入到服务的规划与流程本身,从而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3,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则为单纯的服务设计转换为智慧服务设计提供了可能性。

1.从为“一次”到“服务”之设计思维转变

传统意义上的产品设计主要针对用户购买产品的“一次”,由于从“购买——使用——废弃”全过程完全由用户自主进行,产品提供的服务功能是在有限的设计过程中完成的,用户的按受的服务也是在一个有界空间进行的。在服务设计之中,所谓的产品只不过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个节点或产品终端,设计不再囿于相对独立的产品和不可拓展的服务。可以认为,为“一次”的设计是有限的,而为“服务”的设计是无限的。从“有限的服务”到“无限的服务”促使了设计思维的转变与创新:首先,由于产品与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设计是“包括服务模式、商业化模式、产品平台和交互界面的的一体化设计”1,因而这种设计必定是多学科的团队行为,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不同背景开发人员同力完成。其二,实现“无限的服务”,需要一个合适的运作平台,该平台允许众多的第三方设计公司可以在平台上、断更新和扩充服务功能和内容,以满足用户的无限需求。苹果公司的appStore和itunes、Googleplay以及诺基亚的oviStore等正是这种平台的具体体现。

2.从为“接受服务”到为“智慧服务”之设计思维转变

物联网的引入使服务系统的感知服务成为可能。接受服务的对象进入服务提供环境之后,由无处不在的计算技术和网络构成智慧系统就能够自动识别接受服务的对象,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如应用于北京故宫、成都都江堰、南京中山陵和杭州虎跑寺等景点的自动导游系统借助集智能多媒体导游和GpS全球定位系统,随时感知游客所处的景点位置,自动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服务模式虽然只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服务雏形,但其“智慧”特色已见端倪。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服务系统的设计不只是对用户需求、产品终端、计算技术和互联网络的整合,其服务对象和形式也将发生变化。服务对象将由消费者扩展为物联网中的“物节点”,如汽车自动驾驶、不停车自动缴费、宠物位置定位、远程信息采集和安全防护监控等。服务的形式将由接受服务扩展为基于感知识别的更智能的个性化“智慧服务”,如根据感知到的病人状况,提供医疗咨询和诊治建议、根据感知到的家庭养花的物理信息(品种、湿度、温度和养分等)提供自动养护等。物联网的引入对服务设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设计创新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将使真正智能化的智慧服务成为现实。

武汉侨亚百老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无线通信等信息化技术,提出“信息化养老”服务模式,希望将智能养老服务模式延伸至老人家中。e-脉手表的服务内容涵盖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该方案以网络和电话为主要实现形式,整合社会上已成熟的专业化老年服务机构力量,结合信息化终端e-脉手表和智能健康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搭建了一个居家养老的信息化服务平台2。

结语

智慧物流方案篇3

【关键词】发展机遇建设思路愿景

1概述

1.1智慧城市涵义

通过摄像头、传感器、RFiD读写器、GpS等模块实现图像、声音、温度、湿度、风力、标签、地理位置等数据的识别、采集,完成基础数据的收集,形成大数据的原始数据。

将人们为实现自身服务需求而要完成的任务、目标思路、路径、规则进行抽象,形成计算机能够完成的算法,通过计算机来实现要完成任务、目标的思路、路径、规则,这类算法形成的软件形成基础功能模块,将这些基础功能模块进行整合,提供更为复杂的功能。

智慧城市就是通过上述所说的软件功能模块对各类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借助互联网共享技术,得以实现人们所需要的服务目标。因此,智慧城市只是一个工具,人们通过这个工具来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管理效率和服务能力提升的程度取决于人们的管理和服务目标和思路,是取决于人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讲,各地建设的智慧城市管理、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智慧城市项目因各地实际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智慧城市不仅是城市智能化,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智慧城市不是一个行业,而是能够带来社会深刻变革的一个引擎,它的内涵和涉及到的领域绝不是“智慧城市”这四个字能够代表的,“智慧城市”只是一个符号标志。

1.2智慧城市特征

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海量原始数据构成大数据;云计算实现数据处理规则;依托互联网完成信息传播、共享;构筑以人为本、面向社会各领域、各阶层泛在的、机会均等的生产、生活服务;全民参入,互动创新;跨域、跨界协同运作。

1.3智慧城市建设意义

全球都在推进信息化革命,智慧城市建设将全球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的变化都将对全球产生影响。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推动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对各领域传统企业的深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由于智慧城市建设将跨域、跨界技术和产品整合变成了现实,同时在管理思路、理念和市场渠道拓展等方面对传统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这些都将进一步刺激和促进传统企业在生产、管理和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转型。各类服务将更加完善和便捷,市民生活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服务态势将由“需求型”向“供给型”转变,情景消费将得到大力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不知不觉”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智慧城市建设以其涉及范围和领域广的特点,将对消费、生产、管理等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继而影响到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

2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发展机遇

2.1现状

2.1.1政府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第一次将智慧城市纳入部级战略规划,代表着“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成为国家行为。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落实指导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部和国家标准委为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在智慧城市中推广应用,确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旨在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城市技术与标准体系和解决方案,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2014年9月10日,国务院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我们将抓住世界新技术和产业革命机遇,加快“宽带中国”、“智慧城市”等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区域梯度开发,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措施,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会议决定,要积极支持云计算和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催生基于云计算的在线研发设计、教育医疗、智能制造等新业态。在疾病防治、灾害预防、社会保障、电子政务等领域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加强信息安全评估和防护。支持云计算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项目建设。

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2.1.2企业积极投入智慧城市建设

从互联网建设、数字城市建设、物联网建设到现在的智慧城市建设历经将近二十年的时间,我国各个领域企业都在积极参入,重视程度和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在不断加大,直至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企业生产、运营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已经深刻影响到了企业市场拓展、营销渠道和服务提供的各个环节,大型的生产制造企业都引入eRp生产流程管理和基于大数据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等智能管理手段。技术的进步迫使企业由被动使用互联网等技术转变为目前的主动研究物联网、智能管理等技术。同时,涌现出一大批软件研发、硬件开发等提供智能产品的企业和一大批智慧城市建设的研究机构和解决方案咨询机构。现在,中国本土的软件研发能力、硬件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存储技术等足以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

电信运营商作为信息化技术网络的提供者一直跟踪、参入互联网、数字城市、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电信一直走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前列,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早在2004年就提出中国电信转型战略,中国电信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快推进转型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长远,创新发展,积极推进业务转型,在提升客户价值的基础上,提升企业价值和员工价值。

为充分发挥青岛良好的经济、产业优势和中国电信技术优势,2011年9月9日,中国电信集团董事长王晓初与青岛市市委书记李群、时任市长夏耕分别会晤,签订中国电信集团与青岛市政府关于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合作协议,这份协议是中国电信集团第一次与地市级政府签订的合作协议,协议涉及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水利、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领域。为切实落实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同日,在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和时任青岛市市长夏耕的共同见证下,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三方签署《中国电信信息服务(青岛)基地合作建设协议》,协议约定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按照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总体规划,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中国电信信息服务(青岛)基地,提供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呼叫中心外包服务、云计算服务、灾备中心业务服务、软件研发和培训服务。于2012年1月由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一亿元人民币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成立山东省信息产业服务有限公司,以落实三方签署的《中国电信信息服务(青岛)基地合作建设协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3年4月12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学习十会议精神省级公司总经理专题研修班上,集团董事长王晓初做了题为《坚持“一去两化”加快企业转型发展》的开班授课,明确提出“去电信化、推进市场化、坚持差异化”,融合信息服务,推进互联网创新思维,积极参入物联网和智慧城市建设。与阿里巴巴合作,达成涉及天猫、虚拟运营商和阿里云oS的三项合作意向,通过跨域合作,共享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被称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元年,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遥感遥测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带来了研发、生产、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高,还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产业跨界、跨域合作、整合,使智慧城市建设向乡镇延伸和覆盖,让城市管理更加科学、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产业结构更加高效、城市发展更加均衡。与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相对应的是,在国家层面缺失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和智慧城市的战略定位,很多人对智慧城市的内涵、核心和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缺乏各领域智慧城市建设目标,致使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形成合力,打造不出全国乃至全球标志性、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产品、方案,不具备应有的竞争力,很难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有所作为。有些地方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顾实际,盲目模仿,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形成粗狂的式推进现象,致使盲目投资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2.2发展机遇

2.2.1全国各级政府对智慧城市建设高度重视,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纳入部级战略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正式成为国家行为。2014年8月29日,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各地相继出台系列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指导意见,聚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譬如:上海市为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2015年2月6日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将创新应用,加快推进智慧北京建设作为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系统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山东省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有关要求,为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制定《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山东“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总数居全国之首。在2015年2月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与合作年会上,青岛市入选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建设优秀城市,位列全国智慧城市惠民评价指数第三名。

2.2.2中国经济发展需要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30年来,采用的是“粗放型增长”模式,对生产效率、生产成本、投资关注度很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对生产经营进行精细化管理,政府提出“调结构”,调结构就需要对产业、产业模式、人力资源、市场模式进行调整改革,智慧城市是一个抓手,创新思维,创造新的产品、产业、市场等,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各个领域。

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聚力效益提升,才能实现经济高层次发展。迈向中高端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迈向中高端也是中国提升国际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途径。环顾全球,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竞相向高新领域拓展,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可以说,谁抢占了发展制高点,谁就能主导世界发展格局。

我国区域、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巨大,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都为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提供了纵深空间。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将大大增强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提升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

2.2.3提升城市管理需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原有的交通、医疗、环保、安全、食品、金融、教育、养老和应急系统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不能为市民提供便捷、优质的服务,通过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教育、智能环保、互联网金融等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可以有效地解决服务供需之间的矛盾,有效提升城市竞争力。

2.2.4企业发展需要

经济新常态意味着生产发展的国内、国外环境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必然成为决定企业、产业对新常态的适应能力。

传统企业在经济新常态大潮中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曾经的成功经验、对渠道的认识、产品的定位、生产的管理等等已经远远滞后或者已经开始落伍,已经阻碍企业的发展,在全球技术革命的大潮中,如不能迎头赶上,将在瞬间崩溃。智慧城市建设构建的是一个崭新的产业生态系统,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重新定位企业、产品和服务,构建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管理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渠道,跨界整合,资源共享,才能使企业在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3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3.1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化

在智慧城市建设推进过程中,目前绝大部分人谈的还都是停留在智慧城市的概念、理念和愿景层面,一旦谈到实施就会觉得无从下手。譬如:谈到智慧医疗,就会讲智慧医疗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智能终端实现患者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从而解决医患矛盾,提高就医效率,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至于如何解决医患矛盾、提高就医效率和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就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采用什么解决方案了。因此,调研各领域社会服务诉求,将各领域的智慧城市概念转化成为可实施的一系列可实施的项目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够落地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最基础的一步。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须加强国家、地区、产业等诸多层面的统筹,统一各个层面人员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培养中国新常态下各领域的信息化思维,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形成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机制,以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为目标,以政府、企业、公众需求为核心,推进“智慧城市”的整体布局,优先考虑、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和领域,采取急用先上、效益为本、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推进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建设。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将智慧城市建设在各个领域的诉求转化为一系列目标明确且可实施的项目,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譬如:首先考虑智慧医疗建设,以解决医患矛盾、方便就医、公平就医、专家资源共享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智慧医疗至少应考虑患者、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个维度,其中:为患者提供的服务应包括:患者健康档案(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家庭成员、患病史等信息)、急救、辅导、咨询等;医疗机构应考虑的环节因素包括:急诊、挂号、电子病历、各种检查化验报告、缴费、取药、住院、咨询、提醒和涉及到医疗机构管理的财务、人力、后勤、仓库、药房、药品进销存、易耗品进销存等。医护人员应考虑的维度包括人员档案、值班、培训等。将以上三个维度综合在一起,根据医疗机构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患者需要和医护人员的能力构筑智慧医疗的顶层设计,编制包含各个服务模块的综合解决方案。

在确定智慧城市项目时,应考虑到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必须要有社会责任感,因为智慧城市的任何一个方案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的覆盖规模,都将给国家和人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项目的社会价值是评价方案是否可行和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譬如:目前,某公司花费巨额资金为其打车软件开拓市场,结果褒贬不一,成功与否尚无定论,其原因我认为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该公司的打车软件只是考虑到了方便叫车一个环节,而这个环节还只是考虑到了会使用智能终端的年轻人一族,忽略了更需要提供便捷服务的老年人,二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出租车行业的管理,这种管理的改变是否有利于推进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和服务完善,答案起码不是肯定的。这样的智慧城市项目方案如果不加以调整的话注定寿命是不会长久的。如果换个方案,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的资金就可以为各年龄段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也可能推广到其他行业的车辆管理、调度等服务领域,解决了智能交通三要素中车、人和道路中的车的问题,其生存能力就不言而喻了。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搭建服务平台是基础,提供的服务内容是更关键的,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项目的内容服务,只有内容服务才能体现项目的服务价值和存在价值,因为市民真正感受到的是服务。譬如:对于一般人来讲,到互联网上看什么?答案是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多,但是不聚焦,找不到对工作、学习和生活有针对性的资源,对绝大部分人来讲,在互联网上主要是浏览新闻和一些信息,不是作为提高自己生活品质和工作能力的工具。电信行业4G开通了,通过智能终端做什么?对绝大部分人来讲,答案和互联网基本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增加了微信、淘宝和QQ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使用时间一长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没有解决提供服务内容的核心问题。因此,为社会和人民提供学习、生活、健康等内容服务是目前最紧迫的,也是推进智慧城市快速发展的源动力。总理在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针对社会关切的网速和网费问题明确要求有关负责人,““加快协调工作,研究如何将流量费降下来,“薄利多销”。”总理还说,“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评估,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的排名在80位以后。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带宽,这方面我们的潜力很大,空间也很大。”总理的要求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内容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网络基础。内容服务具有很大的空间,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这就需要通过不同的维度来研究服务内容,譬如:①以年龄为划分维度,为婴幼儿提供哪些内容服务,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我们应该提供什么内容、怎么引导,为青年人的学习提升、生活提供什么服务,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哪些服务内容。再上升一个层面就是如何以时间为轴,为人的一生提供连续的服务内容。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课题,都需要深入研究,继而提供出综合解方案。②以行业为维度,根据行业特点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案对行业提升、秩序优化会起到决定性的促进作用。以化工行业为例,为青岛市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搭建的化工园区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的服务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政府提供的服务,即为园区管委会、平度市政府、青岛市环保局、应急办等提供实时数据、报表分析等服务;二是为园区管委会提供园区管理的实时数据、预警、应急指挥、园区管理等服务;三是为企业提供实时数据、预警、培训、危险品管理、仓库、材料等管理服务。该平台提供的不是一个仅限于园区基本管理的功能,而是更加注重的是内容服务,涉及到化工产业链管理的每个环节,达到智慧城市中智慧园区管理的物联、智能、高效的效果。青岛市市长张新起在检查新河化工园区时对该化工园区管理系统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新河化工产业园智能管理系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园区智能管理”,并要求相关部门参观学习,以推进青岛智慧城市建设。另外,从企业角度来讲,要想做大、做强企业,必须进行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而市场细分是指营销者通过市场调研,依据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产品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市场分类过程。每一个消费者群就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是具有类似需求倾向的消费者构成的群体。细分市场不是根据产品品种、产品系列来进行的,而是从消费者(指最终消费者和工业生产者)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是根据市场细分的理论基础,即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并根据其多元性和差异性提供不同的服务内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市场细分对企业的生产、营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2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运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全局的角度,对某项任务或某个项目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集中有效资源,高效快捷的实现目标。顶层设计是自高端向低端展开的设计方法,核心理念与目标都源自顶层,因此,顶层决定底层,高端决定低端。顶层设计强调设计对象内部要素之间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形成的关联、匹配和有机衔接。顶层设计的成果应是可实施、可操作的。因此,各领域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的服务能力高低取决于顶层设计的质量。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跨域、跨界进行资源高度整合、高度关联,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顶层设计尤其重要,否则就很难取得预想的效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顶层设计过程中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1)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智慧城市建设本身就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业态,不是原有技术的改良,而是采用已经具备支撑能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将现有技术、流程在进行整合、再造,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再生出来的业态与原来的业态不管是存在形式还是管理方式、运营模式都将有着天壤之别,就好像是乐高积木,在新搭建的模型中已找不到原来模型的影子,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这么可怕,又是这么刺激!摆在我们面前的例子就是阿里淘宝,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业流通模式、市场模式,颠覆的速度是我们始料未及的。

(2)清晰的定位。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顶层设计首先要给项目一个清晰的定位,不同的定位,其后续得到的结果将会是不同的,譬如:智慧养老项目,若给出两种不同的定位,其中定位一,搭建覆盖全国的智慧养老平台,为老人提供物质生活、精神文化、医疗卫生、情感和心理慰藉等方面全产业链服务,为政府和医疗机构提供各年龄段老人诉求、建议、不同季节、不同体质老人的保健、医护需求等。定位二,搭建一个智慧养老平台,为某市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显而易见,这两种定位的覆盖区域、服务内容相差很大,一方面反映了这两个顶层方案设计者的格局,另一个方面决定了这两个顶层设计方案后续运作过程中资源整合的维度、深度和广度。

(3)明确的目标。在清晰的项目定位指导下,制定明确的可实施的项目目标,譬如:智慧农业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一是为政府监管提供的服务;二是为那些农业生产者(根据地域、农产品、生产规模等来划分)提供哪些服务内容,这些服务内容的服务方式、标准等;三是智慧农业平台,平台覆盖能力、提供的与服务功能相匹配的技术功能、需要配套的电信运营商资源等。

3.3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在明确项目目标后制定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完成项目各项目标的一整套方案,是一系列单项目标解决方案的汇总,因此,智慧城市建设解决方案都应是综合解决方案。

(1)综合解决方案的编制原则。

①立足实际:根据已有资源(包括市场、技术、资金、人力等资源)实际编制综合解决方案;②适度超前:综合解决方案是为了实现项目目标的,切忌方案落后,但是更不能太超前,以免造成方案实施后达不到项目需要。③可操作性:综合解决方案是一系列方案的有机融合,确保方案的各个环节均可实施。④时效性:方案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实施周期越短越好,因为我们正处在大力推进技术革命、万众创新的时代,时间较长的实施周期往往会导致方案由于不能及时满足市场和服务需求,而致使项目失败。

(2)综合解决方案的组成要素。可操作的解决方案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项目建设背景、项目要达到的目标、提供的服务功能、技术模块功能、投资和成本预测、运营模式、实施保障和实施周期等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勘察,编制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

3.4技术实现方案

依据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综合解决方案中的服务功能和技术模块功能编制技术实现方案,因为智慧城市项目的服务功能将不断增加,因此技术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①模块化设计,功能扩展灵活;②采用云技术,具备开放性和兼容性;③结果输出,方式多样性。

技术方案的基础平台为大数据平台和呼叫中心平台,通过这两个平成信息处理和服务功能。其中:

(1)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完成数据的逻辑运算,即:①数据提取、识别:提取通过有线、无线途径传送来的感知设备产生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识别、转换为大数据平台统一标准的数据模式,形成大数据平台的基础数据;②数据分析、处理:根据处理规则编制的软件程序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根据需要输出相关处理结果到下一级,根据处理结果是否为最终需要结果,下一级包括两个方向,一是如果处理结果就是最终需要结果,则将该处理结果直接输出到客户端;二是如果处理结果不是最终处理结果,该处理结果被作为下一级的原始数据传送到下一级或触发下一级的处理流程,继续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直至处理结果为最终需要的结果。

(2)呼叫中心平台。呼叫中心平台是一个统一、高效的服务工作平台,是一个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为用户提供系统化、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采用云计算技术,现在的呼叫中心服务方式分人工话务人员服务和自动语音应答服务,为用户提供咨询服务、提醒服务、调查服务等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因项目提供的服务而不同。

譬如:青岛市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智能管理系统项目

(3)管理系统特点:①应用云技术,具有开放性、兼容性;②应用物联网技术,应对快捷;③模块化设计,扩容灵活;④人化数据分析报表管理。

(4)系统技术架构。系统技术架构包括应用层、逻辑层和物理层。其中:

应用层:包括门户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基础管理子系统、应急调度子系统、数据收集子系统、数据分析管理子系统、呼叫平台子系统等,完成的功能包括:

①实时监控(传感器、视频)――环保、安全、生产流程、厂房、库房;

②预警――控制室告警、短信告警等;

③应急调度。

区域隔离:对讲、广播、视频调度、通报。

④基础管理:园区车辆管理、人员管理、区域管理、道路管理、危险品管理、应急物品管理产品(生产产品、库房内的原材料)识别、统计、使用等管理。管理流程、法律法规、操作流程、周期检查通报、应急预案、案例库、专家库、联系人等知识库。

培训管理:三维动画场景培训;应急演练;考试认证。

逻辑层:呼叫语音工作流管理、数据分析比对管理、报表生成管理、紧急呼叫管理、服务闭环管理、培训管理等。

物理层:硬件设施(包括数据采集设备、云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语音终端设备等)、基础数据(老人信息库、服务机构数据库、体征参考数据库、GiS地图、知识库等)。

(5)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实现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项目的安全和质量保证:根据项目需提供的功能确定项目所采用硬件设备和软件的安全等级和质量标准;②适当考虑项目的性价比,未必采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都是国内顶级的或世界顶级的;③在确保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项目的实施周期。

3.5项目实施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与传统单一功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施工组织,由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是综合性很高的项目,设计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比较多,是一种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因此施工组织尤其重要;其次,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技术优化的过程,项目建设采用的是整体设计、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因此,在整体框架搭建完成,某些功能一旦实施完成,经验收后就要投入使用,循序渐进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工作。

3.6推广、复制

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都是为某一领域或某个产业解决一系列服务问题或提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运营效率等而实施的,由于相同领域或产业遇到的服务问题或提升管理能力、生产能力、运营效率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实施方案均可以在相同环境下进行复制推广。

譬如:青岛市平度新河化工产业园智能管理系统在新河化工产业园成功上线运行,提供的功能能够满足园区生产和管理需要,表明新河化工产业园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满足化工产业园管理需求,其他的化工产业园在管理和生产上与新河化工产业园基本相同,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将新河化工产业园的智慧化工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复制到其他化工园区。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建议通过以下过程来实现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复制。

①建模:将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进行简化,提炼为能够满足某领域或某产业最基本服务需求、管理提升、生产提升和运营效率提升的基本方案,将该基本方案作为一个可复制、推广的模型。②试点:将抽象、提炼出来的模型运用到某领域或某产业进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一要对模型设计的功能进行验证、测试;二是查找模型存在的技术缺陷和功能缺陷。③优化:针对试点过程中发现的技术缺陷和功能缺陷,对模型进行优化,直至达到综合解决方案设计的功能要求。④固化:将优化后的模型固化为该领域或该产业的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模型。⑤个性化:因为同一领域或同一产业所处的地域或企业不同,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会产生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将这些个性化的需求提炼为相应的服务或提升管理、生产能力的功能,将这些功能添加到固化了的智慧城市建设综合解决方案中,这样得到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综合解决方案就是客户所需要的综合解决方案。⑥复制:以修改完善后的个性化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综合解决方案为依据,编制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完成综合解决方案的复制工作。严格意义上,复制的是该领域或该产业固化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综合解决方案。

3.7培训

对于一个新生事物来讲,培训对新生事物的成长、壮大是非常关键的,对智慧城市建设这个新生事物来讲,培训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智慧城市的培训内容,大体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智慧城市相关知识培训,譬如: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意义?智慧城市涉及到哪些技术?什么是云计算、大数据?通过对智慧城市相关知识的培训有利于社会各阶层对智慧城市的了解和认识。

一类是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培训,通过培训有利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建设和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使用。譬如:大家都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如果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食品追溯项目的建设目的、提供的服务和如何读取溯源数据等方面进行培训,该项目就会在社会上迅速推开,有利于项目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产业、各个年龄阶段、等等,总的来讲,涉及到了每一个角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人员的事情了,而是关乎到社会的每一个人,因为它与全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因此,对智慧城市的培训不能局限在传统的培训方式,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培训,使全社会对智慧城市建设有所了解,从而,促进和推进全民创新、万众创新。

4智慧城市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促使经济迅猛发展,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近二十年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建成全球最大的通信基础网络、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革命中也跟上了世界的步伐,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化人才,支撑、推进了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智慧城市建设与以前的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革命有着很大的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几乎涵盖了以往我们知道的所有信息化技术;②时间窗口短,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壮大的时间窗口不会长于五年,在五年之后将会迎来新一次信息技术的应用升级,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改变着这个世界的生活形态和产业形态。③涉及范围广,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改变着人们传统的衣、食、住、行生活形态,在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流程,将我们的生活全球化,将全球连成了一个整体。

鉴于以上差异,为能够接应、发展这一轮智慧城市信息化革命,人才队伍的整合、梳理和建设是必不可少和刻不容缓的。中国二十年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信息化技术人才,适应了以往的信息化建设需求,而这一轮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的人才与以往需要的人才有着天壤之别,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的是项目架构师,可以说,目前中国现在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将这些技术融合形成具有一定功能并可操作解决方案的架构师,我中华泱泱大国二十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的政府关注、人力、物力、财力不可谓不多,而在互联网、物联网革命中只是跟随,而没有有所建树的根本原因,我想就在于此吧。

这个项目架构师不是指传统的软件架构师,而是综合硬件、软件以及管理、生产、运营流程等于一体的架构师。这个架构师能够解决上述所讲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当下智慧城市信息化革命需求,引领中国智慧城市在这一轮信息革命中有所建树,实现国务院总理的“中国制造2025”的宏伟计划。

智慧城市建设架构师需要对智慧城市有着系统的、体系化的深刻理解,准确掌握智慧城市的核心。各级架构师队伍建设将对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将决定着这一轮信息化革命的成败。

5传统企业面临的危机和机遇

5.1传统企业现状

管理粗放: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粗放型的,导致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是粗放和有些野蛮的,前期,在足够的利润空间下只是考虑到了规模扩张,而没有像关注企业规模扩张那样关注企业的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目前,传统企业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导致成本浪费、人力浪费、投资失误等问题的出现,致使企业管理层对资产、运营、人力、市场渠道等掌控力越来越弱。生产组织效率低下:传统企业的生产组织缺乏互联网思维,流程陈旧,信息传递缓慢,致使生产组织的效率远远低于市场的风云变幻。产品开发没有做到极致:传统企业的产品开发往往是由企业技术人员闭门造车,没有关注客户需求和感受,所以开发出来的产品不能够引发用户尖叫,市场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在这个方面,美国苹果公司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为什么中国那么多人倾心于苹果手机?究其原因,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将手机在现阶段做到了极致。苹果手机的成功还带给我们另一个启示,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壮大未必需要很多产品,在某一个阶段,一个产品就可以打遍全球,抢得先机。市场渠道单一:传统企业往往依靠的还是直销渠道,对电商、微商等网络渠道可能还不屑一顾,但是,互联网提供的线上销售渠道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销售渠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用户需求不清晰:传统企业还沉湎于以往的成功经验里,自认为对用户需求很清晰,但是往往知道的只是用户的一个需求概念或产品概念,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够为用户提供出引发尖叫的产品,更不能引导用户的消费。市场策略滞后:由于传统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引领消费的力量越来越弱,不可避免的导致市场策略落后于市场发展,更何况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缺失,不能够及时掌握市场发展动态,极易导致市场误判,给企业造成或大或少的损失。在物联网、智慧城市和“互联网+”推进大潮中无所适从,传统企业也是为社会、人民提供服务的,因此,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推进也会给传统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但是在这个大潮中,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企业、如何融入信息化革命的大潮、如何在大潮中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尚未得到一个清晰的答案,只能在焦虑中无所适从或者是学习模仿其他企业进行一些信息化项目建设,而往往由于对自己的需求不明晰、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不到位,而致使项目建设失败或者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2传统企业的危机

由于无法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渠道效率低下,管理粗放,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产品和服务不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智慧城市和“互联网+”形成的大环境下,传统企业很可能在短时间内走向崩溃。对照一下在互联网环境下迅速成长起来的阿里巴巴,就可能明白传统企业面临的处境有多么危机。

5.3传统企业的优势

资源优势:传统企业经过多少年的经营发展,拥有雄厚的人力资源、渠道资源、技术资源和资金资源等资源优势。文化沉淀:企业文化形成传统企业很强的凝聚力,便于生产组织。产品和服务:传统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在很短的实践进行整合和优化。

5.4传统企业的机遇

智慧城市建设不只是一场信息技术革命,以其覆盖范围延伸至社会每个角落的特点,对产业来讲,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就是重塑产业秩序的过程,传统企业在智慧建设过程中如果能够重新定位,完善或调整企业顶层设计,调整企业管理思维,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重新打造生产、管理、运营和市场、渠道等流程和理念,传统企业就会变腐朽为神奇,成功转型,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

6电信运营商的机遇与发展

电信运营商在近二十年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过程中,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着通信和信息服务,建成全球最大的基础通信网络和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运营商企业也在不断地调整着各自的发展方向和运营思路,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全国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今天,运营商的发展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往?在考验着电信企业驾驭市场经济的智慧和本领。

目前,运营商提供的服务还主要集中在语音业务和宽带业务,其中,语音业务包括固话语音和移动语音两大类;宽带业务主要是提供流量服务。尽管三个运营商还开展诸如:iCt业务、号码百事通、短信、彩信、飞信等增值业务,但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集中在语音和宽带两大业务。

运营商为互联网企业提供传送通道,是互联网业务的承载者。随着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以智慧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信息服务、创意产业、智慧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消费已经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引擎,智慧城市建设带动经济发展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面对智慧城市和“互联网+”行动这样的大势和机遇,电信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电信运营商具有以下优势:

网络优势:全国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化企业的业务通道都是由运营商提供的。

技术优势:电信运营商的技术人员掌握着信息化领域的基础和根本技术,物联网、智慧城市乃至“互联网+”技术都是以这些基本技术为基础的的技术延伸或嫁接。

科研优势:邮电部期间建立的三大研究院: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和广东研究院具有很强的科研力量,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组织协调优势: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和服务覆盖全国,业务组织、拓展全国一盘棋。

实施能力优势: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阶段,邮电部时期的中国通信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就组织建设了覆盖全国的“八纵八横”网络。目前,三家运营商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年收入超过700亿元的香港上市公司,项目施工和维护能力不仅覆盖全国,而且在积极进行企业转型,成立集团客户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电信运营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具有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势,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创新,必将大有作为。至于如何抓住机遇,我想是否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的定位:既然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运营商具有上述所说的那么多优势,三大运营商又是国资委管控下的企业,运营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的定位应该是引领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而不是跟随。现在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不引领或将失去发展机遇。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的作用:既然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的业务通道都是由运营商提供的,就意味着运营商掌握着信息化领域的核心、基础技术,这种情况下,运营商理应发挥重要作用,就要用心研究在这轮信息革命大潮中,运营商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我认为至少应该起到架构和发动机的作用,为现在万众创新、全民创新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持,为互联网和物联网企业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在此基础上,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群,有针对性的推出附加产品或业务。

整合资源,广开合作渠道,主导合作:整合资源包括整合企业内部资源、三大运营商资源、政府资源和社会资源。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是一个打破旧的产业秩序形成新的产业秩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须放空我们的大脑,丢掉原来的思维,构建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这个产业模式与原来的产业模式相比注定是面目全非的,在新的产业模式指导下拓展我们的企业。用开放的心态,主动合作就可以引导合作,被动合作就失去了先机。

体制创新: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业态,需要新的体制和机制。这次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将对产业秩序进行重塑,对企业来说将是生死攸关的,因此,需要挑选企业精英,组建专业团队来投入到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对这个团队的管理应该与原来的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这个团队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方案研究、支撑:智慧城市和“互联网+”行动中的方案有别于以往的方案,它具有综合性强、技术涵盖面广、服务功能丰富等特点,因此,需要组织能够准确把握智慧城市和“互联网+”行动核心及理念的人员研究、编制适合于该轮信息革命的综合解决方案,以支撑运营商企业参入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

7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几个关系

7.1长期与短期的关系

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行动和“中国制造2025”都是长期的,经过一阶段的成长壮大,虽然将不再是国家发展的重点,但一定是以后国家其他发展重点的基础,因此,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长期和短期兼顾,在综合解决方案设计格局和设计框架上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处理好长期和短期的关系。

7.2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政府和企业需要分工协作,政府起到定方向、引导、把关的作用,确定顶层设计、建设目标、建设原则;企业在政府的整体顶层设计框架下发挥各自优势,在政府确定的目标、方向指导下参入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政企联动、各负其责、共同努力,形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的合力,才能使中国在这一轮信息革命中有所建树、有所作为。

7.3国企与私企的关系

因为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目前推进万众创新、全民创新的新形势下,国企和私企都将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国企和私企各自优势和特点,合作推进,共同发展,在推进过程中,两者的定位用一台红旗轿车来做比喻进行说明,发动机、车架子等部件基本由国企来负责生产,方向盘、车门、车灯等部件基本由私企来负责生产,国企和私企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生产出高质量的红旗轿车。

7.4先进技术与现实需要的关系

技术的进步是无止境的,在智慧城市建设和“互联网+”行动这轮技术革命中,要明确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追求技术的先进还是在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技术的适度超前,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信息化建设二十年,无论从基础、研发和技术还是推进环境上与西方发达国家譬如:德国、英国、美国等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因此,我们要立足实际,不能被德国工业革命4.0等干扰和迷惑,要立足实际,不能去片面追求技术的先进。当然,先进技术的研发是必须的,但是要取决于条件、环境和需求等因素。

7.5标准与认证的关系

智慧物流方案篇4

信息透明共享

2013年5月,马云大张旗鼓地宣布退休,但仅仅过了十几天,他又高调出现在公众面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深圳召开会,宣布建立中国智能骨干网。按照设想,中国智能骨干网将利用建立开放、透明、共享的数据应用平台,为电商企业、物流公司、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提供信息服务,让各种社会资源能够高效协同起来。

马云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B2C的智慧物流平台,早在2011年,宁波市政府和iBm公司就开始着手研发B2B的“智慧物流云平台”。如今,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已经在食品快销、家电和危险化学品运输领域均有所应用。

作为交通领域开发“智慧”的先行者,宁波智慧物流是浙江省智慧城市首批启动的13个示范试点项目之一。2011年5月11日,作为宁波“智慧物流”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暨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正式落成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设计中融合了最新的技术,跨越云计算、物联网、优化和智能分析以及移动技术,涉及物流运作管理服务、供应链可视化服务、关联方门户服务、供应链协同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移动服务等多个领域。它将企业、物流及服务连成一体,帮助货主企业提升供应链水平,通过产业联动,帮助成长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整个供应链的优化,智慧的“物流云”还可以将物流行业的闲散资源汇聚起来,以大中型物流企业带动中小物流企业的成长,促成物流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行业的良性发展。

iBm通过对全球29个行业400位企业供应链主管深入调研发现,企业在物流和供应链中存在五大挑战,其中实现物流与供应链全程可视的需求最高,占70%。而对于风险预警和管控、更精准地预测市场客户需求、降低整体物流与供应链成本、实现跨区域的物流与供应链协作整合分别占到60%、56%、55%、43%。

云计算最大的价值是资源共享,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提供的是信息的透明和共享。“我们首先想要提供的是全面的信息交互和感知,我们希望所有业务信息以及其他关联在贸易和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信息能够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之间即时传递,这样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有效地掌握目前的业务运作情况,以便于控制企业风险、降低成本。”宁波智慧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裁李乐乐说。

公共云加私有云

智慧物流平台目前支持的业务模式分为公共云和私有云,共同打造供应链协同网络,共享公共服务。公共云为物流及供应链相关的供应商、生产商、承运商、零售商、分销商等提供各项共有云服务;而私有云作为专门为大链主构建的个性化专属平台,通过智慧科技公司与大链主企业分别组建专属平台公司,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资本对接;通过私有云的模式,实现大链主平台与智慧物流平台的技术衔接。

私有云平台不但最大程度的为大链主提供个性化定制,而且可以有效进行成本分摊、充分实现服务共享,同时有利于供应链上下游及多领域业务拓展。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并结合国内物流及供应链的实际情况,私有云将首先对粮油米面、大家电/家具、服装纺织、化工危化品等四个行业提供相关服务。根据企业的物流及供应链上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智慧物流平台已开始与其中多家企业提供试点服务,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比如在化工危险品行业的应用,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毒害、腐蚀等特性,特别是危险化学品运输设备事故不确定性强,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针对这一行业特性,iBm为宁波当地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危险品运输领域,提供了一整套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监控与预警解决方案,通过实现车辆司机管理、实时全景监控、主动预警告警、历史轨迹回放、数据优化分析、多渠道访问集成等功能,并结合到电子锁、移动终端等物联网技术,真正实现了从人,车,货,环境路况以及应急处理等多角度,提供危险品运输一体化监控和预警解决方案。

供应链价值延伸

除了帮助企业随时随地查看货物在途信息外,宁波“智慧物流云平台”还希望将信息的价值延伸到整个供应链的两端。希望链主企业、分销商、供应商可以共享信息,通过信息反馈产品营销情况,从而调整生产计划,以及安排货物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区域的配送方案,同时可以为分销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使经销商可以对链主企业能够有更高的业务粘合度。同时将应用服务透过链主企业通过上下游进行共享,帮链主企业把业务流程拓展到供应链的整个环节。

智慧物流方案篇5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区居民;移动网络

目前,全国很多城市开始智慧城市的相关建设,作为城市主要组成部分的社区建设也在持续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础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更多质量可靠、性能稳定、物美价廉的硬件产品;软件设施上智慧社区建设应打造适合城市发展的智慧社区平台。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不同地区生活习惯各不相同,所以关于智慧社区的运营模式也不尽相同。

1智慧社区

1.1智慧社区的概念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科技越来越方便人们的生活。智慧社区是社区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是新科技下社会管理创新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为社区的居民提供了一个现代化、智慧化、智能化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社区服务,形成一种智能管理形式的社区。从专业角度出发,智慧社区涉及到智能家居、网络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多种领域。智慧社区是一种在新科技革命和信息化产业下的新“产品”,该“产品”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通信产业的高速发展、领先的RFiD相关技术,以及电信业务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良好等优势。

1.2智慧社区的作用

智慧社区可以平衡社会、经济和环境的需求,同时提供优化信息化资源,为各种流程、系统和产品提供城市智慧化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为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化建设带来了很多利益。例如,某市的妇幼保健医院的移动医疗,已经可以实现患者提前预约门诊,在手机上查阅各项检查报告等功能。将装备了移动医疗设备的体验车开进社区,为社区居民上门服务,提供健康检查、疾病预防、现场打印体检报告等服务,并将社区居民的体检数据保存在医院的内网中,建立社区居民个人的电子医疗档案等。再如,社区居民如果在马路上发现井盖不见了或者是树被风吹倒了等日常生活常见现象,居民都可以利用手机拍照的功能,将照片以微信(彩信)的形式发送到应急联动中心,这样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就能实时地去解决,通过智慧社区平台系统,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共同创建和谐美好的新社区。

1.3发展现状

由于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区、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影响,智慧社区的建设并没有固定的商业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要综合考虑民族文化、社区文化、周边环境设施以及住户的生活习惯,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社区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更好地建设智慧社区的新模式。智慧社区的建设是近几年刚发展的新项目,各城市大力扶植社区建设,也有许多物业公司、房地产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公司,都在向智慧社区方向进行大量的投资和探索。智慧社区的经济投入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见到经济效益,这是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表现状态,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观望经济收益。因此,合作共赢是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业以及民众应用共同参与到智慧社区的建设中,投入更多的物力、财力和精力去经营建设好智慧社区。如在智慧社区的移动网络建设中,可以更好地实现即定的具体目标,利用前沿的信息化技术,针对于智慧社区存在的问题,从管理、服务、通知等多个角度进行实践,以确保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的实现。

2基于移动网络智慧社区的方案

2.1设计时应规避的问题

(1)智慧社区的建设包含的系统和产品非常多,负责运行整个社区平台软件的开发商,都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统和产品。(2)智慧社区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各个开发商在进行开发时,由于产品和系统过多导致开发难度较大,而且各个开发商之间也无法实现互通互利,如果全都由一个企业进行开发,需要的时间和财力的投入难以想象。(3)虽然智慧社区的概念在逐渐地被人们所熟知。但由于拥有住房的用户都已经在对应社区生活一定时间,对所处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固有的习惯。很多用户认为没有必要去接受这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改变自我已经所习惯的生活方式。(4)独立的开发一个新的app,需要用户去学习许多新的功能,而这样的模式并不能使很多用户轻易接受。

2.2方案设计概要

2.2.1功能构架

围绕智慧社区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形成解决设计方案的思路。包括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与社区通告。社区用户在对社区内的移动终端专用的信息移动网络,对养老,医疗等数据进行采集,该数据在系统中形成电子化采集。政府通过专用的移动通信网络,对采集的数据通过推送页面,使社区的居民对该服务进行评价,充分地表达社区居民的想法和对智慧社区服务建设的建议。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将社区居民需求的信息通过电子化应用、电子化升级、电子化开发等方式,在社区展示牌进行展示。

2.2.2社区信息化功能

移动网络的服务端与数据业务服务的安全管理体系,在前端展现时要体现出服务对象,包括社区服务中心,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等。服务的渠道可以通过社区电子屏、飞信接口、平板电脑、个人电脑小助手、个性业务和市民主页。用户在接受服务时,包括的内容有工作协同,无线采集、服务支撑、综合评价、公告通知。该系统的核心应用层包括社区管理工作、协同系统无线信息采集系统、社区服务支撑系统、社区综合评价系统、以及社区公告管理系统。社区的信息接口包括虚拟服务层和核心数据层,通过虚拟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从而达到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管理、资源接收等核心数据层的应用。飞信网关接口,离线交互数据交换接口,可通过社区云计算系统、系统管理平台、安全管理平台、web应用中间件信息支撑层来支持it基础设施,服务器系统集中存储系统网络系统网络安全设备等信息基础层。

2.2.3智慧社区的内容

(1)协同功能。上门巡视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提供随时随地的专用网络联系沟通。通过pC、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在移动网络支持的条件下,在移动设备的主页面上选择社区通信化软件,进入到社区信息化的平台中,用户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接收信息任务,在该软件的使用上加以计费。居委会的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后台登录,在网络上将飞信账号,授权账号进行捆绑。通过社区信息化软件中的企业飞信界面,指定工作给工作人员完成用户的任务,并且居委会管理人员还可以对完成的任务进行巡查和监督,以保证通信的实时沟通。(2)本地信息采集功能。通过pC和移动设备进行现场采集,将含有文字、数字、录音、视频、照片、电话、短信等信息收集在用户的存储数据中,将采集后的数据进行保存、分类,以便日后的使用。信息采集功能需要包括前端采集功能,社区居民可以到用户所在的家中进行日常的巡视,如发现家中有老人存在的情况,要对老人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行采集;信息采集功能在后端工作时,可以形成闭环,请社区居民进行评价。该功能对小区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进行排查和处理,并采集相关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后端采集管理系统,对前端系统采集后的数据进行相应的管理,实现社区的管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跟踪、监控和对采集的数据处理。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通过移动公司自由的短信,网线、网站的方式填写综合的服务评价问卷。

3智慧社区设计方案的实现

社区信息的设立是为更好地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等融会在一体,通过服务自助化、运营自主化、决策智能化的方式,将社会通知、活动信息化、在线查看缴费情况、社会周边商家服务、物业服务统一化等归纳为服务自助化中;将远程统一服务、运营状态实时监控、广告自动播放等归纳为运营自动化中;将基于数据营销活动、精准社区业主服务、商业精准营销、智能数据分析等归纳为决策智能化中。移动互联网技术为社区带来了科技改革,可以享受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使用智能设备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可以拉近业主和物业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合作为物业管理增加收入。对现有社区的智慧化改造,是一个抛弃陈旧管理,打造新型的智慧社区管理的方式,业主通过新的信息化服务,可以接受社区新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还可以重新构建业主与物业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物业管理,这种新形势主动创造了社区服务管理的价值,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智慧社区管理可以通过3方面来实现:(1)可以实现手机app智能门禁,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注册业主用户,经过物业管理办公室相关认证并授权后,手机app账户就具备养的智能钥匙功能,可以通过手机app自己开门或者是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进行远程开门,社区居民与访客可以进行远程视频,业主通过app内的访客留影,可查看开门记录;(2)可以通过智慧物业进行邻里互动,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由于信息时代的发展,邻里之间的冷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注册app的用户可以通过物业的认证,享受到物业服务,如门卫接收快递、费用催收、维修通告等服务。社区居民也可以直接通过app进行故障申报,社区内的用户可以在app平台面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互动增加与邻居间沟通交流,促进和谐友好的社区关系。(3)还可以认证识别社区周围的商家。社区居民通过手机app的网页,可以了解到社区周边的商家服务信息,可以在线直接下单进行支付,选择自己想要的个性化服务,对于感兴趣的商家也可以自行关注或入住该平台,实时掌握该商家的优惠促销信息。

4结语

智慧社区的设计与实现,方便了社区居民的现代化生活,推动了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新翔,王驰,朱传华,等.基于移动网络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J].电信技术,2015,(11).

[2]朱琳,刘晓静.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服务公众采纳实证研究———以打浦桥街道“in标签”为例[J].电子政务,2014,(8).

[3]冯亚飞,陈连刚,刘建华,等.基于移动GiS的北京市智慧社区研究与实现[J].地理空间信息,2017,(4).

[4]陈军.基于oauth协议的智慧社区平台的设计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5.

智慧物流方案篇6

近三年内,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神州数码)将“智慧城市”作为主营业务方向,他所倡导的“智慧城市”的目标是以物联网为基础,利用和融合更为先进的技术,通过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方式,使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互联互通,从而提高城市的智慧化程度。也就是说一张市民卡就可以实现购物、就医、订票、社保、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用移动终端便可随时交水气煤电费、搜索和选择小区周边的生活服务……

然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远远要比概念更复杂,不仅需要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更需要对城市的实际建设和模式进行分析,这一点对于本土的it服务供应商来说会更有优势,神州数码经过多年的发展,蓄积了强大的势能,面对中国城市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新趋势,在2010年就“智慧城市”战略,借此战略实现新的跨越。

2012年,神州数码继续以“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为主要业务方向,“智慧城市”业务布局也逐步清晰,为神州数码服务转型地不断深化奠定了基础。同时,神州数码作为一家扎根中国的it服务商,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和需求有较深入地了解,多个智慧城市项目成功落地,在全国范围内带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012年,神州数码还建立了我国首家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基地,该创新实践基地通过互动式的体验设计,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其智慧城市战略的理论架构,以及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神州数码智慧城市创新实践基地不仅能够进行体验式参观、互动式授课,还可安排各类主题沙龙、高端交流等活动,是围绕市民、企业、城市管理者三类服务对象,打造智慧化企业沟通、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以智慧城市战略布局为契机,神州数码不断优化服务业务结构,加强软件及服务业务收入比重,重点开拓政企、金融行业客户需求,并深入探索智慧城市运营模式,不断提升服务业务的整体价值。联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神州数码促进实现中国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共同打造“智慧城市”产业链,为推动智慧城市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目前,神州数码“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在全国67个城市展开,并与12个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希望成为既有理论架构,又有成功案例的“智慧城市专家”。

智慧物流方案篇7

自温家宝总理在去年“两会”将物

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如今,在浙江智慧城市建设中,无论是远程医疗、实时交通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还是公共安全预警,物联网技术都已经渗入其中。

根据《浙江省物联网“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对浙江省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制高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浙江物联网行业作为支持“智慧浙江”建设的新兴产业,其巨大发展潜力受到关注。

浙江省自启动“智慧浙江”工作以来,物联网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省是物联网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技术研究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目前,杭州、嘉兴、温州等地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区,在关键技术攻关、新型标识和传感元器件制造、商业化应用开发以及网络运营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其中,杭州物联网技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总体走在全国前列,在无线传感网、射频识别、物联网技术应用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核心技术。除了杭州,嘉兴是国内首批步入无线传感网项目产业化的城市,拥有物联网领域发明专利181项,占据国内物联网领域80%发明专利。专家预测:到2015年,浙江省物联网产业产值将达2000亿元以上。日前,记者专程采访了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和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技术研发企业。感受到物联网产业对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巨大推动作用。

“智慧医疗”,浙江走在前列

浙江智慧医疗创新技术应用已走在了全国前列。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田华告诉记者,浙江物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从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到2009年的新医改,诞生了市场占有率享誉全国的杭州创业软件公司和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公司。从数字卫生建设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诞生了移动医疗、感控管理、远程会诊、区域医疗、社区医疗以及延伸至家庭、个人的智慧健康、慢性病监护及第三方服务平台,引申出产业链细分领域的独特产品和优质企业。

据协会秘书赵子川介绍,联众科技运用物联网技术,创新的供应室RFiD管理信息系统,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供应室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的总后勤部门,它为全院的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提供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用品。所供应的物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每一名患者的诊治,同时,也是最容易造成医院感染的媒介之一。因此,医院供应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联众科技供应室RFiD管理信息系统为每个器械包配带一个RFiD芯片,负责采集和存储器械包流程各个环节的属性信息。通过芯片,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每个器械包灭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时间曲线,随时查询现有器械包的存放位置,统计、分析器械包的使用情况,了解到该器械包的相关信息和负责器械包管理的相关人员情况。由于RFiD芯片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可以为医院节约大量的成本开销,在运用RFiD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后,不仅使医院的工作更加高效、准确、便捷,还可做到无纸化作业,更可有效控制再生手术器械感染的发生。

记者在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作为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全面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和服务商,该公司拥有八大系列100多个自主研发产品,营销网络遍及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为30-40个城市提供城市居民健康档案,为3000多家医院提供服务,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目前,公司在药品溯源、移动医疗、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其中,药品溯源用于对药品条码扫描,以甄别身份。当前,该项成果在杭州上城区、上海闵行区都有广泛应用。今年,公司成立了移动医疗事业部,并加大对研发的投入,通过产品创新、加强服务来提高公司新的增长点。为加强主动服务,公司专门成立客户服务部,通过项目经理、区域经理、客户总经理三级管理的方式来针对性地为客户服务。

中控信息公司副总裁章全告诉记者,中控之所以能在智慧医疗领域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中控的解决方案更贴近用户的需求,具有功能更完整、技术体系更完善等特点。据了解,中控科技在智慧医疗领域,凭借多年行业经验以及与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合作基础,提出了涵盖医院建筑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区域协同医疗的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目前,在国内能为医院提供这种数字化建设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中控可谓是开拓者和领跑者。中控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以医院基础业务系统为支撑,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以系统集成平台为纽带,以信息安全支撑系统为保障,以科研、管理、远程及区域协同、客户关系管理等为其服务外延,形成完整的数字化医院信息整合平台,实现医院所有管理和临床业务的电子化、医疗工作流程管理的科学化、临床信息服务的广泛化以及临床、管理、科研决策的智能化。目前,北京301医院、湖南湘雅医院等已经采用了中控数字化医疗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城乡医疗资源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占总人口30%的城市人口享有80%的卫生资源,绝大多数高素质医生和高质量医疗设备均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网络医疗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大医院――小医院――社区(乡镇)医院――家庭的联网结构,实现医疗资源的充分共享。邦泰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网络医疗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小医院病房内终端监护设备的各项数据、图像等,实时传输到省级大医院的专家交流端,省级医院的专家组通过这一交流端,对异地病人进行会诊,实现“面对面”交流,并给出诊疗意见。在浙江,通过网络医疗平台,包括浙医一院、省人民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等省级大医院,已经与省内多个地区的近80家市县医院和近3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网,无论在金华、衢州还是舟山,当地住院病人都可以得到省级医疗专家的远程会诊、门诊服务。

近年来,银江股份以“智能识别、移动计算及数据融合”的核心技术手段,打造新一代数字医疗整体解决方案。陆续将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移动临床护理系统成功运用到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同时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合作,开发出全球第一款“电脑医生”――mCa移动医护助手,在浙一医院、邵逸夫医院成功运用,下一步还将运用到区域医疗中。“今后医院里医生可以不用拿着一大堆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据等在病房跑来跑去,只需要一台mCa,就可以为病人提供全面的医疗诊疗服务。电脑医生运用到社区后,医生还可以提供全面的上门医疗服务,真正把医疗诊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银江股份董事长王辉介绍道。

如今,银江股份专注于医疗数字化解决方案,其医疗网络集成、区域医疗数字化平台、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临床移动信息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系统、婴儿防盗系统等已成熟应用于全国多家医院。

另外,在浙江物联网协会提供的智慧医疗应用案例中,无论是致力于无线移动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创新应用杭州医惠科技、致力于“腕式”生命传感系列电子产品研发与生产,集个人健康管理平台服务于一体的统捷通讯科技,还是适用于医院、社区、家庭、个人的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列产品及物联网健康服务平台的好络维医疗,以及定位于智能健康体重管理、方案的杭州偌伽特健康公司,在为智慧医疗建设中都研发出自己的特色产品。

智慧交通:为城市行路难提供支持

智慧交通是银江股份成立初期最先涉足的领域,经过十年的耕耘,银江股份已成为智慧交通领域的领先企业,拥有城市交通诱导系统、高清卡口自动检测系统、高清闯红灯违章自动记录检测系统、道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城市快速路匝道控制系统、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平安城市监控系统等一批成熟的应用产品与解决方案。

2000年,银江股份开始涉足城市职能交通领域的第一个研究课题――改造红绿灯设置。一年后,银江股份智慧交通第一个产品在杭州体育场路等繁华路段应用。目前,银江的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在杭州的占有率达到了90%以上,在整个浙江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同时,随着智能化系统的提升,银江的智慧交通产品已渗透进了国内12个省会城市,包括昆明、成都、厦门等,国内交通智能化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2011年,银江股份仅智慧交通经营收入就达4.4亿元。

“中控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是国内的第一集团军。目前其业务领域已经涉及城市智能交通,高速公路收费、监控、通信三大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浙江浙大中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全自豪地说,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中控通过一平台(城市交通管理集成平台)、三系统(诱导、信号、电子警察)来进行交通管理和优化控制。例如,杭州滨江区江南大道“绿波带”系统。该系统可根据道路车辆流量,通过红绿信号灯优化配时,保证进入江南大道的车辆,在规定的时速下,从遇到第一个绿灯开始,一路绿灯畅行无阻。另外,在萧山智能交通试点项目,中控对老城区的50多个路口信号系统进行了改造,通过信号灯优化控制,使得高峰时期的上下班行车时间节省15%~19%,道路通行效率提高了25%以上。

中控智慧交通解决方案中,还包括异构交通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城市的大型枢纽站,连接了城市公交、城市轨道交通、高铁、民航、长途客运等等,各运输系统有效信息的互联互通及综合服务,既可以优化配置交通资源,也可为乘客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甚至可以为乘客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智慧物流方案篇8

据浦发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斌介绍,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建设“智慧城市”已受到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已有超过200个城市积极开展申报工作,“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巨大的融资及配套金融服务需求,是金融机构崭新的蓝海。作为浦发银行五大重点突破领域之一的投资银行业务,牢牢把握这一机遇,有助于抢占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先机,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推动自身转型发展,以及品牌和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

覆盖十大重点领域,为“智慧城市”融资融智

“智慧城市”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业务应用系统,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的新模式,是智慧的建设城市、智慧的管理和服务城市、智慧的推进城市可持续运行。

作为国内绿色信贷业务开展的领先银行,浦发银行一直密切关注智慧城市政策的发展和变化,积极开展配套的融资服务方案研究。本次在业内首推主题为“智慧城市,智绘未来”的“智慧城市”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针对“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信息基础设施、智慧能源、智慧建筑、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智慧环保、智慧产业等十大重点领域及其典型项目,整合了传统金融产品和浦发银行的特色产品与服务,从项目运行模式和项目操作流程等角度,梳理了浦发银行对项目参与各方能够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依托在绿色金融领域广泛的合作伙伴和渠道,浦发银行可向政府推介国内外一流的“智慧城市”建设总承包商/集成商、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为业主/项目公司提供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服务,针对“智慧城市”项目的特点,提供有利于降低客户融资成本的外国政府转贷款和特色能效融资产品,以及利用在资产证券化领域的优势,提供包括企业资产证券化在内的金融服务;为总承包商/集成商(含节能服务公司)增信,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合同能源管理特色融资,通过1+n供应链金融服务为下游供应商提供各类融资产品;为相关软硬件及设备供应商提供买方信贷、订单融资、1+n供应链保理等特色融资服务。

此外,浦发银行还能为政府下属投融资平台提供债务融资服务;为政府及下属项目公司或业主提供项目融资财务顾问服务,推介引入融资租赁,设计有助于后续融资的最优融资租赁方案;为政府成立的“智慧城市”发展基金从设立到退出提供全流程综合金融服务等。

02

智慧城市前景广阔,浦发投行业务新机遇

“十”提出通过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国家住建部于2012年底开展了“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国务院2013年8月出台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指导意见》。目前,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工信部、科技部等8部委已研究提出《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上报国务院。

2012、2013年,住建部已经确定了两批共193个智慧城市试点。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物联网、宽带和无线等数字化通讯网络的建设、基础设施(交通、能源、供水、供热)的数字化,业内人士估计,按照中国2050年实现70%城市化率的目标,以平安城市、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智慧医疗等内容为核心的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在万亿以上,为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创新、配套融资支持、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拓了崭新的天地。

智慧物流方案篇9

经过几年的发展,政府部门、企业及相关机构也为物联网的落地做了很多工作。有人说2012年我国物联网已从概念走到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物联网究竟如何落地,又是什么阻碍了它的规模应用?带着这些疑问,物联网-智慧城市传媒旗下网站“智慧中国网”采访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先生。

物联网“画饼”不能“充饥”

智慧中国网:有人说2012年我国物联网已经从概念走到了现实,您如何看待我国2012年物联网的发展?

张建宁:从产业角度来讲,物联网与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有许多不同之处。物联网产业链长,其应用涉及到用户原有使用习惯的改变,这一过程非常复杂,并导致了物联网产业和应用的发展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当前,之所以有人认为物联网很“虚”,关键在于物联网从诞生之初就在“画饼”,过于乐观地预估市场,一开始就要打造万亿级的产业,却忽略了物联网发展是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实现产业的大规模增长。

物联网的发展前提是要有耐心,要符合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想当然,用不切实际的目标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是有害无益的。物联网概念大于现实,画饼不能真正充饥。

当前物联网行业确实存在过热的隐忧,要解决这一问题,唯有落地。随着近两年智慧城市在各地纷纷规划建设,智慧城市被业界看作是物联网落地应用最有效的途径。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建设“智慧北京”的构想,推出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的活动。总之,要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唯有实实在在做事情。目前各个行业的解决方案现在都在深化,这为物联网后续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搭建物联网平台让政府与企业鹊桥汇

智慧中国网:作为联盟秘书长,在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您有哪些体会?

张建宁:主要有两方面的感触:一是业界都在积极探索,整个物联网产业链无论应用领域还是产业供给方都比较活跃。二是政府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即便目前我们已经搭建了许多相关的平台,力求实现行业需求和产业的对接,但政府和用户不知道企业的创新,同时政府在提出需求时,也不能及时找到优秀的方案。政府和企业之间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这是物联网产业近几年碰到的最大问题。

务实地建设智慧城市

智慧中国网:2012年11月27日,首届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启动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联盟也作为本届大赛的主办单位之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大赛。

张建宁:此次大赛以“无线城市、智慧北京”为口号,由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云计算产业联盟,北京信息化协会、软件行业协会、通信信息协会,以及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等机构共同主办,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冠名支持。通过举办“智慧北京”大赛,评选在过去3年里北京各个区县、委办局,包括各个行业属于“智慧城市”建设范畴的工程,以及推选出已经确确实实有效地起到了示范作用的解决方案,促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搭建起政府与物联网企业的桥梁,加速我国物联网落地。

“无线城市智慧北京”这个口号源于2012年初,北京移动和北京市政府签订的《关于未来要建设无线城市助力北京城市发展一揽子战略合作的协议》,这个协议涉及的项目高达300亿的规模。因为北京移动也是我们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的副理事长单位,在共同策划大赛的过程当中,经过一年的研究,特别是对欧洲提出来的物联网四大商业模式的研究,发现第一个商业模式就是物联网会做成一个以硬件为基础的,以相关的网络服务提供支撑的和具体行业结合的平台,这些平台需要充分利用我们原有资源。所以我们开始探讨怎么用电信运营商既有的网络平台来建设智慧北京,这也是我们希望把运营商和北京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结合起来的结合点。

智慧中国网:其实近几年这一类的大赛很多,在您看来这些赛事的举办对行业发展有何影响?

张建宁:从行业角度来讲,中国移动杯“智慧北京”大赛和其它大赛相比是有区别的。主要是大赛针对性比较强,锁定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几个新兴产业,涉及智慧城市、智慧北京的建设,真正为政府、企业解决困难。务实是我们做事的宗旨,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相信以后这个平台所汇聚的资源会越来越多,会为未来智慧北京的建设和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智慧中国网:在2013年甚至今后几年中,联盟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善上述情况?

张建宁:目前联盟已为物联网产业搭建起了“软”、“硬”两个层面的交流平台。软即信息交流平台,定期举办相关的主题沙龙活动,包括承接一些项目的对接活动,让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领域沟通交流更加便利;硬的平台就是利用具体的项目,一方面帮助需求者寻找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为解决方案在具体应用时提供金融方面的支持。总之,我们希望把软服务进一步硬化,把硬服务进一步优化。作为一个产业联盟,其主要宗旨就是为产业提供组织、协调的服务工作。

智慧中国网:您曾预测说物联网将会做成一个paaS平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领域会成为物联网的热门应用领域?

张建宁:从领域来讲,三个市场将会是热门: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具体的行业市场,如电力、交通这些大的行业;社会民生、市民化的市场。

从规模或经济范围来讲,越接近于最终消费者市场的领域其发展规模可能越大,成熟效应越高。

大体上来看,现阶段物联网先启动的领域还是靠政府引导。因为像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的管理,存在的许多问题不用物联网技术已经解决不了了。就我而言,我更看好社会民生领域。

始于中小城市“智慧”一大片

智慧中国网:在您看来物联网和智慧城市这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

张建宁:物联网是支撑智慧城市的主要的产业和技术中的重要一项,但这二者不是一一对称的关系,而是交集的关系。因为它们都还有其他的行业,但是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中很重要的技术支撑性产业。

智慧中国网:在业界看来,智慧城市是物联网应用最有效的途径,您对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热潮有何看法?

张建宁:需求产生市场。智慧城市建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家有热情,这是好事。但是切忌盲目做规划、想当然。立足于现实,为大家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智慧,否则容易把智慧城市变成科幻城市,只存在于想象,不存在于现实。

对于我们而言,要尽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们已经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建议针对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要逐步开展,不可盲目跟风。智慧城市建设要从中小城市开始,各个击破,最后才能“智慧”一大片。

智慧中国网:现阶段“智慧北京”的建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点是什么?

智慧物流方案篇10

201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文件,将发展智慧物流作为一项国家政策。根据该实施意见,国家支持物流企业建设智能化立体仓库,应用智能化物流装备提升仓储、运输、分拣、包装等作业效率和仓储管理水平等[1]。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物流市场。2016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30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1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2]。智慧物流的出现,对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物流更需要对智能物流流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仓、干、配的柔性自动化等熟悉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2]。普通高校物流专业的大学生成为物流企业需求人才的重要资源。然而,现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智慧物流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存在失衡。多数大学毕业生只懂专业理论基础知识,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实操技能。

如何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物流作业的实际操作技能,已是当务之急。物流实操技能包含诸多方面,如条形码设计、叉车使用、自动化拣选、包装、物流软件使用以及配送线路规划设计等等。以Flexsim为代表的物流仿真软件具有立体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物流实践模拟的功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在使用物流仿真软件方面的实操技能。邱建伟以Flexsim仿真软件应用为例,分析了解决物流系统的“瓶颈”问题[3]。王瑞亮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实践,表明基于Flexsim开发的物流仿真软件可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4]。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其他物流仿真软件在物流课程的教学中的效果[5][6]。本文侧重于在智慧物流背景下重点分析物流仿真软件教学模式和物流仿真软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1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模式创新

在智慧物流背景下,尤其受教育主体是95后大学生,需要创新物流专业的教学模式以满足他们得需求。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情境化数字教学模式

以情境化数字资源为内容,构建智慧学习环境,是满足数字时代学习需求的教学模式。教师运用交互智能paD进行授课。通过无线互联,有效融入“教”、“学”、“评”环节,实现教学互动、即时测评、教学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院校支持学生开展移动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式学习,形成混合式学习。以“智慧物流”为主题,实现课堂与院校仓储、运输等仿真教学系统无缝对接,在仿真实践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实时互连并及时反馈实践成果,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与评一体化的智慧化教学。

1.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特征出发,由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问题探究与讨论解决问题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支持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与协作学习。这样,才是“适合的教育”。在日常教学中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物流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同时,培养学生主动了解行业前沿技术与动态趋势的意识。

2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简介

Flexsim系统仿真软件是一款3D,全实时的离散系统仿真软件,支持二次开发。广泛应用于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生产制造物流。其面向实际系统直接建立比例真实的三维仿真模型。每个实验项目由实验目的、案例描述、多媒体视频操作指导和若干小练习组成。该软件提供一系列物流系统、交通运输系统、生产系统的模板,方便建立物流系统中的各种物流设备。可用于仓储和配送、配送中心操作、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交通系统仿真、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仿真、订单拣选、传输带系统和布局、物流货架,传送带、叉车、堆垛机、港口集装箱船只的装卸过程仿真等。目前Flexsim这款软件被国内的500多所各层次高校导入用于教学,为高校的物流教学实验课起了显著的教学作用。主要适用专业包括: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工程、生产物流管理、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工业工程等专业。可适用的课程包括: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物流仿真分析、仓储配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生产管理、供应链与物流、交通运输等。

3Flexsim物流仿真软件的教学思考

Flexsim仿真软件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提高学生物流系统分析与应用能力

学生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实际的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可分析物流系统的作业环节。在建模的过程中加入生动的动画,对物流过程和物流相关概念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的物流应用和分析能力。

3.2应用于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企业的生产问题。在物流毕业设计中,可以采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物流管理的多个活动进行系统建模与仿真,如配送中心设计、自动仓库设计、自动分拣设计、货运站作业分析等。

3.3参加全国物流仿真设计大赛

全国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是一项专业物流赛事,旨在促进在校物流专业大学生学习与实践能力提升的赛事活动,面向全国物流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物流仿真设计大赛以团队竞赛模式,以物流仿真软件为平台,参赛团队模拟运营一家物流企业,通过在仿真模拟的过程中发现并思考企业实际运营过程中的问题,根据所学的物流相关知识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培养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