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0:31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1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对策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与热点,尤其近几年曝光出“三聚氰胺”、“地沟油”、“山寨食品”,食品安全相关新闻总能引起人们的恐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占食品消费大头,农村食品市场日益繁荣,使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环节。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事关村民的人身健康与切身利益,直接影响村民生活质量,对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重要作用。如何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有效性,进一步规范农村食品市场,各地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当引起重视。

一、当前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淅河镇位于曾都区的东大门,距市区8公里,版图面积278.8平方公里,人口15余万,下辖43个行政村、5个社区。淅河镇食品药品监管所自2014年6月成立以来,于每年7月-10月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治理,着力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较好落实,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得到严厉打击,农村食品安全总体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但是该地区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周期较短,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依然突出。

(一)食品生产环节问题

一是农村地区存在较多生产白酒、食用植物油、豆制品等食品小作坊,小作坊未按生产规范和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原辅料进货验收、生产过程关键点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产品出厂检验及销售等4项台账记录不全,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不严;二是存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等严重违法行为;三是从业人员素质低,工厂设备简陋,“五防设施”不健全。

(二)食品流通环节问题

农村食品销售者在食品采购过程中,未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及索证索票制度,记录销售台账也不规范,未主动向配送食品的上游食品经营者索取许可证书和销售票据;农村食品销售者未定期开展自查,及时清理过期变质食品,“三无”食品,“傍名牌”,假冒伪劣食品乘机流入农村市场。

(三)食品消费环节问题

一是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隐患突出,未及时备案,食品原材料采购比较随意,食品操作加工不符合卫生标准;二是农村小餐馆、农家乐、家庭厨房分布广,数量大,监管滞后,管理制度不健全,很难达到食品安全量化等级;三是学校周边饮食摊点卫生条件差、流动性大、无照无证经营,难以保障食品安全。

二、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生产经营者诚信缺失,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生产经营违法违规食品;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农村食品生产者大多是加工小作坊,生产者文化程度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农村食品经营者采购商品时未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使不合格食品乘虚而入农村食品市场。第二、农村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理性维权意识,在购买食品时未索要发票,未查看食品标签,买东西图便宜采购劣质食品,在购买到假冒伪劣食品后不知采取什么渠道举报投诉。第三、农村食品监管不到位。一是监管力量薄弱,执法人员不足,以淅河镇为例,淅河镇管辖人口15余万人,辖区内农村加工小作坊18家,农村食品店139家,小餐馆285家,实际食品安全执法人员仅3人,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二是多部门监管出现重复监管,交叉监管,监管空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城管、工商、食药监、农业多部门,部门沟通不畅,在执法过程中出现推诿扯皮。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检测不及时。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农村缺乏食品检测设备,食品安全科学技术手段落后,监管人员只能从外观、包装、索票索证进行检查,无法检测食品质量,有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第四、食品安全宣传力度不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普及力度不足,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制度不健全。淅河镇食药所每年举办“12331”、“食品安全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通过食品免费快检、食品安全知识咨询、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展览等形式,传播科普饮食理念,提升公众辨别能力、自我保障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但是宣传活动多集中在镇区,针对农村地区的宣传较少,农村地区老人与小孩食品安全知识严重欠缺,食品安全宣传范围应更广泛宣传对象应更具体。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

(一)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也是改善农村食品安全的治本之策。要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完善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奖惩机制,将生产经营违法违规食品企业纳入黑名单,及时在监管平台进行公示,真正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二)增强农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

大力宣传及普及食品安全及法律法规知识,充分利用广播、农村宣传栏、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尤其向老人及儿童宣传教育如何识别过期食品、三无产品、假冒伪劣食品。

(三)提高食品生产经营准入门槛

基层监管所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行政审批流程,对新开办食品企业做好现场审查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四)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

有效整合执法力量,食品监管、工商、质检、公安、农业等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调与配合,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予以打击,加强综合整治,保障群众饮食安全。特别是辖区内小餐饮、流通小摊贩的监管,不能部门单打独斗,各部门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规范小摊贩经营行为,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五)发挥群众力量形成监管合力

通过制定一定的有奖举报制度,发挥和依靠群众力量,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调动基层网格员、食品协管员、村干部积极性,有利于及时掌握基层食品安全信息,完善农村食品安全信息网络。

(六)提高农村食品监管水平

一是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充实基层执法人员,引入技术人才,调动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提高基层食品检验检测水平,加强技术投入,改善检查设备,加大食品抽检力度,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实效性,三是促进执法人员与周边地区、上一级监管部门的交流学习,提高执法能力及业务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2

关键词食品监管体制改革监管空白行政效能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徐汇区人大教科文卫工委,对口食药监,每年都要开展相关调研,听取食品监管情况的报告。现将自己的看法和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情况作如下阐述:

1978年12月以来,国务院机构经过了7轮改革。通过前6轮改革,我国行政体制逐步完善,形成了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力度、范围、层次上比前6轮更进一步,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

一、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体制改革情况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前,我国的食品监管体制采取多部门分段监管、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总协调的机制,如图1所示。

事实上,除了《食品安全法》之外,还有多项法律法规涉及了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形成了复杂的监管体系。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机构改革《方案》。2013年,国务院先后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即“三定方案”),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两个重要部门职责已经厘定。新的监管体制如图2所示。

二、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探索和改革

随着食品安全形势日趋不容乐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我市在这方面的探索包括:

(一)松江模式

松江区很早就开始注意探索推进食品安全一体化监管体系建设,其主要途径是,在不打破既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前提下,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办公室”(以下简称“食安办”),如通过抽调相关职能部门执法工作人员、安排专门办公场地、配备专业技术力量、明确责任,使“食安办”由“虚”的协调机构,成为“实”的联合执法机构,更充分地发挥了协调监督作用。应当说,这是一种不突破现行政府行政管理机制前提下,能够采取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

(二)浦东模式

2014年1月,浦东新区将原来的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并,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挂“食品安全办公室”牌子,力图通过资源、队伍、职能和工作流程的整合、再造,形成从市场准入到市场监管全过程市场“一体化”的监管模式,实现从生产到流通、消费环节的监管责任连续性,克服以往难以厘清的监管职责边界、不同环节间食品追溯以及联动监管的机制障碍。

(三)市政府关于“3+1”模式探索

2014下半年,市政府在黄浦、静安、徐汇等8个中心城区,将工商、质监、食药监、物价局四局合一,组建市场监督管理局。徐汇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也于2014年10月20日挂牌成立。

三、本市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探索和改革的困难与问题

(一)相关行政执法依据的配套问题

除《食品安全法》之外,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众多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如此,先行探索的各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必然面对着仅靠地方政府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其他法律的修改问题。例如,同样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不可能因为《食品安全法》的修改而无效。二是行政法规的问题。例如,生猪屠宰监管职责由商务部划入农业部,这与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的规定是矛盾的。三是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的问题。由于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众多,可以想象,这方面的冲突甚至更多。

(二)“从下往上”改革与垂直管理的问题

各区(县)探索推进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属于区县级行政部门,又属垂直管理部门,其业务方面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各自的垂直管理特点依然存在。例如,在三个执法领域内,三个国家总局都有着不同的规章以及内部执法程序、流程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目前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过程中,每个执法人员熟练掌握三套执法程序,并能当场判断如何综合运用――可以想象其难度是比较大的。

其次,在区(县)推进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而市级主管部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必然同时存在三个“婆婆”,有可能一项执法由三个主管部门同时指导,出现执法口径不统一的情况,基层执法工作会面临较大难题。

(三)机构合并不能消除职责交叉与监管空白现象

目前机构改革的途径,就是针对监管过程中的职责交叉与监管空白现象,将市场中一些业务相近、相互联系的事务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探索和尝试,就是将原来分属各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合并到一个部门之中。其内部照样存在分工,其职责仍然按照环节设置成众多的内部职能部门、处室来负责,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就有17个内设机构。这些承接了原来诸多部门职责的处室,人员、职责、工作环节等与改革前的部门仍然有较大延续性,不会因为目前归属同一个市场监督管理局而完全协调,彼此之间仍然具有相对独立、相互对抗的倾向。

因此,类似“三局合一”的改革,只是将职责交叉等现象,由外部转为内部,通过减少协调者的数目、增强协调者的权威,从而为减少职责交叉与监管空白提供更好的条件,但并不完全地消除上述问题。而且“三局合一”的改革,也使社会民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不满情绪,找到了更集中、明显的归绺对象。

四、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深入梳理相关的行政执法依据

《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规定要“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立、改、废情况及时调整、梳理行政执法依据,明确执法职权、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并向社会公布。”例如,本文《国务院各部门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范围》所示,机构改革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复杂。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梳理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二)自上而下积极推进行政机构改革

深化改革即制度变迁中的“顶层设计”,应当是在高层领导下,以基层建议和专业眼光论证为基础,就目标模式、体制机制、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关键项目等,做出战略性、系统性和实践性总体安排与部署。“由管理结构所决定的运行机制”被认为是“国家领导集体主导下的部门和行业管理者”的职责。[1]它其实是一种自下而上(基层建议)、自上而下(总体安排与部署)的“上下结合”的改革路径,也就是说改革的方案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听取基层的意义和建议。从这一点来讲,基层的探索的意义在于提供经验和建议,是一种试点;高层汲取的应当是不同条件下不同试点的经验。

因此,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在各地的探索、推进,有着积极意义,但不太适合成为机构改革的主流。基于法律效力的层级关系,以及行政机关上下级之间的领导、监督、指导关系,由上而下的机构改革方式,可能更加符合目前的行政机制,也更能够减少目前基层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的困惑与不便,减轻对行政当事人的不利影响。

(三)依据统一和效能的原则,构建分工――协调的内部运行机制[2]

大多数的管理者并不否认,即使在原来的体制之下,如果各部门都能够跨前一步、协同监管,就能够有效地解决绝大多数问题,各地纷纷在探索、尝试的“大联勤”“大联动”“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综治中心”等等,无一不是出于此目的。

所以,无论是“三局合一”还是“四局合一”,其出发点都是通过“统一”的方式,来实现“效能”这个目标,以便使相关部门能够按照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履职提供本公共服务的职能。然而机构之间的合并,并不会消灭内部的分工。法律的滞后性、职责划分的机械性与多变复杂的社会生活之间,永远存在着差异,各机构之间依然会存在职责交叉和监管空白的问题。因此,如何处理好分工、协调的关系,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方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改革的关键问题。

注释:①参见马凯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说明》。

②1997年12月19日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猪屠宰活动的监督管理。”为与2013机构改革方案内容相对照,特将相关部分也列入图表之中。

(作者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作者简介:沈维佳(1985―),女,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2014级mpa研究生3班。]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管制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12)06-0093-04

食品安全是关系亿万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关键,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食品加工的技术链条已经漫长到让我们大多数消费者难以根据简单的生活经验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的程度”[1],政府行政力量的介入显得异常重要。近二十年来,国家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措施,从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到2009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期间颁布实施的基本法律法规100多个,专项法律法规近700件[2]。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种食品安全监管措施更是不计其数,食品安全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虽然层出不穷的法律法规,日趋先进的监管技术,一路高歌的严打整顿,为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利保障,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效果并不理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地方政府是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执行者,其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职责、所拥有的权限决定了它是整个监管过程的关键。纵观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进程和现状,可以发现地方保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管不力等现象时有发生,食品安全并没有得到切实的保障,地方政府监管效能明显不足。

一、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中央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地方政府在监管执行方面显得更灵活,也获得了更多权利,能够依据中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级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规章;监管技术日趋先进,包括检验检疫设备、方法、人员等都较以往有了较大进步;执法手段日益多样,在保证公民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有进步并不代表没有问题,仔细审视地方政府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仍然会发现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1.地方政府监管目标存在偏差。从正面讲,政府之所以进行食品安全监管,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保证公众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然而,在具体执行中,地方政府往往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要顾及本地的GDp增长水平,一方面又要维持当地社会稳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大多数地方政府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因为毕竟食品安全仅仅是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方面而已,只要不出现大的事故,没有人会把主要精力投到这个上面。就算发生了特大食品安全事故,只要全省、全市不遗余力的狠抓一段食品安全,风头一过,一切就又可以恢复从前。继三鹿奶粉案件之后,双汇“瘦肉精”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地方财政羞涩,影响监管意愿和能力。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各地的财政自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到自身财政积累现状的约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很多地方政府仍然没有摆脱囊中羞涩的局面,很难拿出经费用于食品安全监管。在双汇“瘦肉精”事件之后,农业部调查组的人员曾透漏,畜产品检验检疫的基层部门缺少编制、人员、仪器和资金的问题在整个事件中暴露无疑,直接导致了部分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3]。而且,财政资金的紧缺,也使部分政府在卫生许可证的颁发、工商执照的办理、甚至检验检疫过程中,无视客观规定,人为的篡改相关标准,纵容不法商贩的经营活动,以增加财政收入,为地方食品安全埋下了严重隐患。

3.问责机制缺失,政企利益相容严重。所谓的利益相容,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双方都可以从中获得好处。一些企业宁愿拿出利润的10%去换取一张相关机构的免检证书,也不愿意每年缴纳1%的检验费。原因有二:一方面他们疲于应付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的吃拿卡要,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一劳永逸,为自己将来可能犯的错误买下一份长期保单。相关部门又何乐不为呢,既获得了经济实惠,又减少一部分工作,甚至还可以享受的到该企业为当地经济带来的利益。

4.监管职能交叉重叠,责任不明,难成合力。在2009年2月28日《食品安全法》通过之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呈明显的“九龙治水”特征,涉及部门包括工商、质检、卫生、农业、药监、商务等近10个之多;此法出台之后,规定食品安全管理权仍归多部门共有,各部门在各自不同的环节和领域、场所内形式各自的权利,看似分工已经相当明确,殊不知执行是难上加难。权利的分散和责权脱节,造成的监管真空、重复监管、越权监管现象时有发生,一旦问题出现,往往连问责的人都难以确定,严重的条款分割致使统一协调难上加难。

二、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不力的原因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4

1监管情况

1.1基本资料

自2006年上海世博会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浦东地区先后有66家世博工地食堂申办了食品卫生许可证,期间因工程完工而陆续关闭的有24家。现有的42家工地食堂规模大小不一,就餐人数也从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由于工程建设不同时期的建筑工人数量变化较大,食堂就餐人数也会随之有较大的变动,少数工地食堂的就餐人数在高峰期可达上千人。目前每天在世博工地食堂用餐的人数大约为1.5万人。

1.2监管信息

目前,浦东新区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世博工地食堂的日常监管任务,主要是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后的证后监管和经常性监督检查。3年来,我们始终把对世博工地食堂的监管作为各项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为世博服务为指导思想,坚持监管与服务、监管与宣传、监管与指导、监管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世博工地食堂的监管力度。2008年对世博工地食堂的检查频次、限期整改和行政处罚情况较前2年都有明显提高(表1)。

2监管措施

2.1落实专人联系,强调重点监督

鉴于世博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和紧迫性,浦东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大胆突破,为世博工地食堂食品卫生许可证办理工作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专人负责,做到特事特办、急事急办、要事快办。同时,对食堂监管工作也落实专人,并逐户建立电子监管档案,对世博工地食堂实施重点监督。

2.2运用GpS定位,实施跟踪检查

对世博工地食堂实施的跟踪检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证后监管,即许可证发放后1个月内逐户上门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设施、设备运转情况、食堂管理、原料采购、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另一方面是跟踪复查,即对责令限期整改的食堂及时进行回访复查,督促整改。

针对世博工地食堂因地址不确切、园区临时道路多变等导致工地食堂查寻困难的问题,浦东分局专门配置了GpS导航器对世博工地食堂实施定点、定位,为一线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3开展监督公示,推行分级管理

从2008年开始,我们将运用于餐饮单位监管的监督公示和量化分级管理模式推广沿用到了对世博工地食堂的监管工作中。2008年上半年,我们在日常监管的基础上对42家世博工地食堂全面实施量化分级、分类管理。经初步评定,评为“良好”的有19家,“一般”的有18家,“较差”的有5家。我们还在量化分级的基础上开展了对世博工地食堂检查情况的监督公示,以促使食堂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并对评定为“较差”的工地食堂加大监督检查频次,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质量。

2.4建立电子档案,完善一户一档

为了加强世博工地食堂监管的连续性和监管资料的完整性,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对世博工地食堂建立了“一户一档”,并逐年进行整理归档。2008年年初开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又逐户建立了电子监督档案,每次现场检查资料都必须在24h内输入分局建立的企业诚信系统,使每个工地食堂的监管信息查询更方便、更快捷。

2.5电话温馨提示,加强沟通联系

为了保障世博建设顺利进行,保障世博工地食堂的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针对世博工地食堂地址不确切、信件邮寄困难的特点,我们建立了工地食堂负责人电话联系册,在节日前期、夏秋高温季节、奥运会期间、食物中毒多发期等及时与工地食堂负责人进行电话联系,提醒食堂加强自身管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3年来,世博工地食堂从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2.6强化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年来,我们每年以组织召开培训会、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对世博工地项目部负责人、食堂管理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培训。在2008年还通过世博局工程指挥部发放了4000多份世博建设工地食堂专用宣传画。在日常检查过程中,我们也不断把食品安全宣传材料送到世博工地,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工地负责人、建筑民工和食堂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3存在问题及对策

3.1整合资源,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体化监管

上海世博会园区分跨浦东、浦西两岸,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浦东、黄浦和卢湾3个分局,园区内除现阶段的工地食堂外,配套服务的酒店、餐饮、食品销售等单位的二次装修也已陆续上马。建议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组织专门的人力和物力,开展集受理、设计审核、审证、发证、监管一体化工作模式,培育一支业务精良,又轻车熟路的监管队伍,简化办证手续,降低监管成本,为世博做好服务,也为2010年世博会期间的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搭建平台。

3.2资源共享,运用信息化手段,管理有序上台阶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5

关键词食品安全农村监管体系

一、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问题

我国农村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城乡二元体制的职责不明晰导致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执法过程中易出现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现象。再加上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繁重,监管力量薄弱,一些无证无照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流动食品小贩,往往成为监管空白。农民的低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假冒伪劣食品在农村的销售。

二、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1、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依据不明确。目前我国《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对农村食品监管的法规部全面,同时有关法律法规相互之间有交叉和矛盾,造成监管部门职能重叠。

2、食品药品监管工作重视不够。由于农村经济本身就不发达,许多部门和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历来对食品药品监管抱应付态度,而乡(镇)村一级经费本来就很紧缺,设施设备投入不足。这些原因直接导致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对食品药品的监管不够重视。

3、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素质较低。农村大多数人文化素质较低,食品药品行业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意识、卫生知识缺乏,辨别伪劣食品药品的能力较差。

4、群众法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成立时间短、人员少、经费不足等原因,深入农村宣传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少,加之群众素质低,农村地区的食品药品供应网络不健全,人民群众饮食用药难以保障。

三、构建农村多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实必要性

构建农村多元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是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必然要求,农村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农村群众、乃至整个国家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头等大事,有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利于及时发现农村食品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并揭发食品安全违法和犯罪行为,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在源头上和过程中能达到安全标准。同时,在公民权利逐渐得到保障、公民社会不断成长的形势下,政府行政合法性的来源转而更多的依靠社会管理的质量。

四、提高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能的措施

1、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多个部门共同承担的责任,需要科学统筹、统一调控、形成合力。各相关部门应完善软硬件建设,建立顺畅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平台,在网上及时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定期公布检测结果,实现信息共享。县和乡(镇)应建立分级、分线、分项食品质量安全负责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和村的职责。加强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解决好他们的工作报酬,并建立奖惩机制,改善检测条件和检测手段,加大食品抽检力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食品检验结果。

2、狠抓薄弱环节,加强对散装食品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审批力度,规范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加强依法审批、依法登记注册相关制度,严格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关。加强日常监管,坚决取缔无照经营行为,查处超范围经营行为。加强不合格食品的退市监管,依法责令企业停止销售和追回不合格食品,完善相关的处置措施。

3、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做好维权工作在目前监管部门监管力量和监管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农村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社会监督网络。

4、建立农村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加强对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运用农村广播、电视和黑板报等宣传途径引导农村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改变过去只重价格不重质量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取向。

五、结束语

为了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持续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应切实增强政府扶持力度,增加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认识,以构筑政府重视,行业自律,维权方便,全民参与的农村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br>

[1]袁小武.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控体系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26).

[2]赵燕.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32).

[3]杜楠雅.农村食品安全现状及原因探析[j].北京农业,2011年5月下旬刊.

[4]肖月强.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监管体系的构建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5]王瑞.浅议农村食品安全问题[j].热点关注,2011(6).

[6]张万亮,张涌.农村食品安全应立足于监督网建设[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8).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6

一、__区局基本情况

__区始建于1965年,1970年设区建制,从而形成政企合一体制。区政府辖五个镇(林场)区(局)机关设在小扬气镇内,总面积459048公顷,人口49611人,其中镇内23397人,形成面广、人疏、线长的自然情况。

__区人民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大事常抓不懈,积极推行食品放心工程的实施和综合评价,加大对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为保证全区人民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我区食品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38户,其中,豆制品加工19户,面食类加工8户,熟食加工8户,冷饮加工3户,已获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4家,占总数的36%。这些企业,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较好,加工设备较落后,产值五十万元以上的只有1家,5人以下家庭式作坊居多。各类食品经营企业有280家,年销售额五十万元的有6家。

餐饮业(包括食堂)有37家,其中饭店32家。食堂5家,全区共37户学校食堂和餐饮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共分为a、b、c、d四个等级,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我区评为b级的餐饮单位共有3家,其余34家均为c级单位。

以上反映出我区的食品加工业整体处于低水平状态,生产加工能力差,种类偏少,是外地生产加工食品的销售区;食品流通业处于一般水平,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餐饮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呈逐步扩展的趋势。

三、近年来我区保障食品安全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近年特别是20__年以来,我区借助“食品放心工程”这一有效载体,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集中各方力量开展了不同种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粮、肉、蔬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酒、饮料、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等10类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的违法行为;认真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无证照生产小作坊的取缔力度,对有制假劣迹和质量不稳定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和整治,对提高全区食品质量的总体好转起到了明显效果。

四、我区部分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我区肉制品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隐患,突出表现在:牛、羊肉定点屠宰尚未实行,没有检验、检疫设备,肉类品种的检验、检疫工作等于没有开展,导致我区鲜肉的安全质量没有保证;少数城乡结合部定点屠宰操作尚不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2、豆制品行业。我区豆制品生产企业有19余家,都为家庭作坊式,加工设备简陋,工艺简单,环境卫生不符规定。而且都未办理生产许可证,虽进行多次清理整顿,但仍难以改变。

3、街头饮食摊点的卫生状况甚忧。随着我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增多,尤其是夏季夜市开始,绝大多数小吃摊点也随之开张,他们对碗筷等用具消毒不够,加之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容易形成监督的盲点和病从口入的隐患。

4、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现象依然存在。我区经济欠发达,为了生存,一些人无视法律法规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由于牵涉到社会稳定,使查处取缔的力度大打折扣。

五、目前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现状

1、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情况

我区于20__年6月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的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负责对全区食品安全总体分析、部署安排工作。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使区政府在保证食品安全方面有了一个“抓手”。这个机构成立以来,通过定期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针对发现的问题整体部署各类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等活动的开展,集中了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和力量。

在该机构运转过程中,我们感到虽然协调委员会在改善食品安全状况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总感到这是一个议事的、协调的机构,统一性、权威性特别是高效性难以得到真正树立,如果要使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比较明显的改观,需要有一个更有力的机构具体进行实施。

2、检测监测情况。

要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一方面在规范食品进货渠道的同时加强食品的检测和监测非常重要,我区目前还没有检测监测设备,要想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是很难达到的。

3、人员、经费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范围广、责任大。目前,我局仅有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而无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经费。给食品综合监管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六、有关思考建议

食品安全涉及面广,牵涉部门多,在目前监管体制下,做好这项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针对我区食品安全现状,提出下一步工作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综合协调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部门的力度,通过分析评估食品安全的隐患,在预警和控制上下工夫,形成一个快速预警系统,提前控制、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防止事件的发生。

2、加强监督执法的力度,在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上进行适当的探索。我们认为,充分保障食品安全,一是各食品监管部门要在现有的法律法规框架内对食品企业监管到位,加强食品生产和市场准入;

3、加大食品检测监测资金的投入。

4、食品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根据我区食品现状调查,我们选择了3家企业作为食品信用体系试点单位,(1)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试点单位:__区林格贝有机食品有限

公司,为我区最大的食品生产企业,年销售金额为五十万元,生产厂房布局合理,环境卫生好,加工设备先进,主要产品为加工提取华青素,生产前景好。(2)__区南味饭店:在我区餐饮业中为规模较大酒店,此企业进行了量化分级信誉度等级评定,经过地区评定小组认真检查评分,被评为b级餐饮单位,为__区最高等级评分。(3)__区东兴商店:此企业为批发兼零售食品超市,为__区信誉好的一家企业。

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农委、质监、工商、卫生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我区已召开了动员会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对试点企业进行了培训,并建立了诚信档案。

5、开展食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性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7

一、我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成效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经过各职能部门及乡(镇、街道)的辛勤努力,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监管体制逐步完善,监管职能进一步理顺。县政府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调整、理顺、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将质监、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移交食药监部门,明确了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卫生等部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和职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和工作机构正逐步完善和规范。在旧县街道、纳章镇和通泉街道设立3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分局),在全县10个乡(镇、街道)成立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办公室,并明确了负责人及监管工作人员,每个行政村配备了监管信息员,形成了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责任体系。

(二)强化领导,齐抓共管。为了抓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县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县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安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县食药监局,全面负责食品安全的组织、协调和应急处置工作。成员单位涉及18个相关部门,分工具体、职责明确。并定期不定期的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全面部署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系统和应急处置预案,每年与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签订《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职责和权限,并将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考评内容。同时制定出台了相应的考核办法和标准,将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监管部门和乡(镇、街道),形成了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提高了全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体质量和水平。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8

关键词:技术监管;配套制度;备案制度;农村食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DF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16)06-0075-06

2015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从法律层面正式确立我国现阶段对食品安全实施全程监管,将原有的分段监管体制变更为由农业部门和食药监部门按照不同环节的两段式监管体制,即农业部门履行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监管职责,而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则由食药监部门实施统一管理。从建国后到现在,按照监管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总体划分为四个阶段:1949―1979年以各主管部门管理为主,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为辅;1981-1992年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导;2004―2012年实行各部门分段监管;2013年至今由食药监部门统一监管[1]。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不断改革和变化,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及食品工业迅速增长的需要,特别是近十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已经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可续发展,新法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调整也符合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2]。自2009年以来,国家已将食品卫生提升为食品安全国家战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处罚力度,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大力更新技术检测手段,城市中的食品市场秩序明显得到了改善和规范,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反观农村地区,食品安全事件仍然不断发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虽然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的《食品安全法》,但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同,进而造成在农村地区落实《食品安全法》过程中存在监管能力、资金支持以及检测手段上的巨大差异;第二,2009年版的《食品安全法》更加关注总体制度的建立,2015年版的《食品安全法》则是对旧法的升级和进一步细化,两部法律对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没有给予更多有针对性的关注。同时,由于长期在城乡二元结构的作用下,农村食品市场普遍存在食品生产领域不规范、流通网络不健全、消费渠道单一以及集市贸易、小商小贩、小作坊和大型聚餐等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顽疾。因此,《食品安全法》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集中表现出落实效果差,监管制度无法落实等问题[3],因此对该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在农村地区配套制度的研究也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身体安全。

一、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实施中的不足

(一)监管人员设置不合理,缺乏技术支撑,很难形成全覆盖

首先,新《食品安全法》第六条第三款规定:“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该条意在解决县级以下广大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中区域较大、经营主体多而分散,监管职能部门人力严重不足的状况。但从2012年十后,政府消除超编人员、解聘临时人员一直是各级行政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国务院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有11个区公所,19522个镇,14677个乡,181个苏木,1092个民族乡,1个民族苏木,6152个街道,即乡镇级合计41636个[4]。那么按照新《食品安全法》在乡镇或者特定区域设置派出机构,如果每个机构设置2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事业编制,大致就需要增编8万余人。即使不包括村级监管人员的数额按照每个街道2人的配置,也根本无法应对广大农村食品市场的监管需求,反而会造成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其次,技术监管已成为快速鉴定食品安全与否的重要手段,随着食品工业的高速发展今天已经不能仅依靠监管人员的个人经验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还缺乏快速检测设备,少有检测车等流动性监测装置。固定的检测和检验中心往往设在大城市,食药监部门在农村集市中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往往要把样本送到市级检验中心进行检验,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和一定的检验周期,常常等到结果出来,集市也早已结束。正是由于监管人员配置结构的不合理以及技术手段的严重匮乏,致使现阶段很难在农村地区落实新《食品安全法》提出的全程监管以及全覆盖。

(二)对不同经营主体,缺乏性对性配套制度

小作坊、小超市、小餐饮、小摊贩、集市贸易以及散装食品售卖和群体性聚餐都是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最薄弱的环节。对于这些不同的经营主体,由于人数不同,流动性不同,生产方式和售卖方式不同而采取一刀切的办证式管理方式是不科学的,也缺乏相应的针对性,无法体现新法提出的预防性监管原则。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农民的交易习惯限制,农村食品市场的现实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这些小的经营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农村食品市场主要的销售主体。那么针对这些不同主体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监管,对正规的要进行规范,对零散的要实施集中,对集贸市场要实施登记,对于流动的要形成新举措进行监管,这样才能形成对农村食品市场不同经营主体的有效监管。

(三)社会力量监管基本缺失

社会共治原则是本次新法的重大举措,是希望在食品安全治理过程中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有关生产经营单位、社会组织乃至社会成员个人,共同关心、支持、参与食品安全工作,推动完善社会管理手段,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管共治的格局[5]。从我国现有的社会监管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监管职能部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监管,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社会监管的职能长期处于缺失状态。首先,行业协会监管缺失。行业协会主要是针对本行业内部企业实行自律性管理的社会性自治组织,其主要针对的是本行业内的正规企业和会员单位。现阶段,我国食品企业的行业协会尚没有形成全覆盖,很多省市还没有专门的食品行业协会。同时,农村地区食品经营主体大都是无证的小作坊、小工厂,食品行业协会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其次,缺乏媒体监管。近年来,媒体监管在城市改善食品安全环境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往往一些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新闻媒体首先予以披露的。但在农村,新闻媒体往往因路途遥远,提供线索的人员不多以及社会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常常忽视对农村市场的关注,农村地区因此也成为了媒体监督的盲区。再次,农村居民的自我监管不足。长期以来法律意识淡薄、诉讼成本高、举报途径匮乏以及奖励机制不健全一直是限制广大农村居民主动举报食品安全不法行为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在广大农村居民中形成了怕麻烦、怕花钱、怕耽误事不愿举报,不愿多管闲事的氛围。同时,现有的激励机制也缺乏有效鼓励农村居民进行投诉和举报的措施。

二、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现状的成因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经济和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发展进程相比,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依然要大大落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6]。在食品市场领域,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食品市场巨大,但却因长期存在的城乡分离以及受制于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交易习惯和生活环境等问题,致使农村食品市场长期存在市场规范不健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品安全法》在农村地区落实效果不佳的现状。现阶段,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条件简陋、质量差

作坊式生产、自产自销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代表,其形式主要包括小作坊、家庭作坊以及一些制售一体、制售分离或分离不清的初级农产品加工作坊[7]。按照2009年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和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小作坊是指:“从事食品生产,有固定生产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无预包装或简易包装,销售范围固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不含现做现卖)的单位和个人。”这种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在改革开放前20年,一直是农民就业增收、丰富农村食品市场以及农村食品来源的主要途径,同时它也是我国长期小农经济的一个缩影。但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已从生存型社会进入到了发展型社会,已经从吃得饱不饱进入到吃的健康不健康的阶段,农村食品小作坊已无法满足现今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特别是近些年来,农村小作坊集中表现出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卫生条件脏乱差,生熟区难以区分,缺乏必要的消毒设施,没有明确的操作规范以及存在违规使用添加剂的现象,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同时,近年来农村地区的小食品工厂也呈现增长势头,这些小工厂绝大多数是以假冒仿冒为主,极大地扰乱了食品市场,对食品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

(二)食品流通环节三无产品多,证照不齐

长期以来,对农村食品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一直是一个难题,在农村食品市场中经营主体数量巨大,规模较小,分布较广,这也致使对农村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出现了一定的混乱。首先,农村食品市场大量存在制售假货、“五无”食品五无食品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食品生产许可、无食品标签。”以及变质过期食品较多的状况。由于农村居民长期受生活习惯和消费能力的局限,价格因素一直是农村居民选购食品的主要考虑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市场假冒伪劣泛滥,山寨食品“上山下乡”。再加之农村居民辨别能力不强,小商户进货途径不规范,这也为假货生产经营者提供了进入农村市场的条件和渠道。其次,缺乏必要的进货检查,长期存在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不全现象。经营者是保障食品安全权的第一道关卡,但农村经营者常常存在进货把关不严,只注重价格,不注重质量,缺乏完备的进货检查制度,其货品存放、储藏更是存在极大的随意性。同时,这些食品经营者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往往都是作坊和家庭式经营,再加上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又怕麻烦,很少有经营户做到票证齐全、台账规范。再次,散装食品规模巨大,市场混乱。散装食品一直是农村食品市场消费的重要产品,在不同区域的农村,其销售的散装食品又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深受广大农村居民的青睐。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散装食品大量存在生产加工工艺简单,违规使用添加剂,操作人员流动性强,无法保障其健康状况以及卫生条件根本无法达标的问题。

(三)食品消费环节渠道单一、食品安全意识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逐利性成为经营者追求的主要目标,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在食品领域的基础设施、产供销体系以及交通条件上都大大地落后于城市,甚至在很多领域还存在着空白,这直接导致大型商店和正规销售门店很少在县级以下地区设立。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农村食品市场走向规模化和正规化的重要因素。首先,从农村销售主体看,小作坊、小摊点、小商店、小超市和集市贸易是农村食品的经营主体。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一般在县级以下地区很难见到正规的大型超市,再加上农村居民粗放的选购方式、先尝后买的交易习惯也往往造成大型超市不愿进入农村市场。其次,销售渠道单一,可选择的途径不多。商务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接近2.6万亿元,其中农村网购规模约为1830亿元,但其中主要消费品多为大件家用电器并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地区[8]。据相关数据统计,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进行购物的大多是城市居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部分村镇还没有快递集散中心,这就决定了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经营者、集市贸易依旧是农村食品消费的主要渠道,生存型消费依旧是农村消费的主要内容。再次,农村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差,鉴别能力不强,维权意识不足。近10年我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大量的造成食品危害的因素已不简单是依靠农村消费者能够用肉眼发现的。同时,广大农村居民由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农村居民自身鉴别能力明显不足,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后也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受到侵害,自身的维权诉求也明显没有城市居民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假货泛滥和食品事件频繁的状况。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管配套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队伍

农村食品市场区域大,经营者分散,流动性强,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已成为农村食品监管的缩影。2015年11月,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的意见(食安办〔2015〕18号)》以加强对农村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涉及人口多,范围广,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形势复杂,监管难度大,监管设施老旧以及监管人员严重不足的状况。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解决:首先,将食品安全监管产生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统筹拨付。食品安全是关系百姓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同级政府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应统一规划,充分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以及城乡食品安全监管设备一体化。同级财政应设专项经费支持农村食品监管技术设备更新,增补监管人员编制以及专项打击各种违反《食品安全法》的不法行为,真正做到从财政上给予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配合和支持。其次,组建自治性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新《食品安全法》已明确提出,可以在乡镇设置食品安全监管派出机构。但我们认为,该机构应定位为指导性机构、协调性机构,为县乡村常设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做好技术上的支持。未来应成立“县―乡―村”三位一体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同时在不过度增加地方财政负担和人员编制的基础上,在县和乡设置由食药监局直接管理的稽查大队,该大队对县乡食品经营者进行巡查,而在村级则成立食品安全自治委员会负责本村的食品安全巡查。村级食品安全自治委员会由本村村委会成员或村民代表组成,这些成员熟悉本村村情,有利于方便管理本村的经营者,特别是可以强化对流动商贩的监督和检查。再次,加强联动机制。新《食品安全法》确立了统一监管的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但它并不意味着农业、工商、质检等相关部门退出食品市场的监管。在广大农村地区,更需要各部门在自己的权限和管辖范围内对违法行为进行打击,并且应该更多地进行有针性的专项整顿和打击,各部门要形成有效联动机制,相互协调形成合力,这样才能在分散的经营户中形成有效的监管。

(二)构建具有农村特色的食品安全监管配套制度

2009年后,国家不断通过加大惩罚力度来治理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状况,经过多年的重点防治城市的食品安全状况已得到明显改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却表现出了相反的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农村食品经营者与城市相比规模较小、非常分散且流动性较强,这对监管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同时,两版《食品安全法》都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制度的创建和完善上,没有给予农村食品市场更多的关注,也没有专门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设计有针对性的配套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食品安全法》在农村地区的执行力。下一步,应根据农村不同的食品经营主体和重点食品安全隐患设置专门的配套制度。首先,建立集市贸易和大型聚餐备案制度。集市贸易一直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进行商品交换的初级贸易市场,它长期以来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大型村镇每周都会有集市,集市开集时周围村镇的居民都会来进行商品买卖。但这种存在了上百年的贸易形势,在现代市场经济下却集中成为“五无”产品集散地、假冒伪劣聚集区,特别是在食品安全领域大量充斥着不合格食品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的现象。因此,应对集市贸易进行管理和规范,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实施监管。我们认为对集市贸易应推行备案制,一是在工商局备案,二是在食药监局备案。备案的意义在于,每当开集时工商部门可以来检查产品标示,食药监部门可以通过快速检测或检测车对相关食品进行抽样检查,迅速做出判断,更好地保障集市贸易的合法、安全。同时,对农村大型聚餐也应采取备案制,主要备案的机关为食药监部门。大型聚餐是农村地区的习俗,无论婚丧嫁娶还是家有喜事都要举行少则1日多则1周的聚餐活动,这种大型聚餐往往涉及人员众多。食药监部门进行备案后,应对超过一定人数规定的聚餐予以抽检,以预防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其次,建立流动商贩登记制度。流动商贩走街串巷式的叫卖是我国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贩售杂货或小食品的一种主要形式,由于上门叫卖的商品大都是农村居民比较受欢迎的小物品,价格一般比较低廉,至今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在食品领域,这种流动式商贩绝大多数没有经营许可证,没有个人卫生许可证,无法提品的来源,更加无法保障原材料的无毒无害。现阶段,不可能一刀切地禁止农村流动商贩这种形式,但首先应该对这些流动性的商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经营范围、健康状况以及产品原材料进货途径。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化进行管理,将这些信息进行登记录入后既方便监管者日常管理、抽查和检验,普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读取流动商贩的数字信息进行识别。再次,规范小餐馆、小作坊审批制度。小作坊、小餐馆一直是农村食品市场的主要经营者,不能因为其规模小就忽视对其监管,放宽监管标准。这些食品经营主体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严格规范其经营和生产过程,使其真正做到符合法律所规定的生产要求。

(三)实现技术监管和信息化管理

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年,我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如今的食品安全问题已不简单的是“三无”食品问题,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已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依靠监管人员根据手摸、眼观和品尝来进行判断。未来,食品安全技术监管应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技术监管是落实新《食品安全法》事前监管原则的核心手段[9]。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农村与农村之间在基础设施和食品监管技术配置上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一些农村地区,特别是绝大多数西部农村地区,还不具备快速检测能力,还没有配置流动检测车辆,食品检测体系还尚未形成,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监管的效果。下一步应把技术监管纳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中来,充分发挥技术监管的优势,更好地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技术监管能够有效地监管集市贸易、流动商贩和大型聚餐中的不安全因素并能快速作出反应。首先,建立食品安全技术监管检测体系。该体系应依托省市级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在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农产品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在大型的集贸市场所在的镇设立小型的农产品食品检验室。这样的设置可以使技术监管成为一个体系,在体系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技术指导和安全预警,促使监管更具有科学性,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可以做出更准确和及时的预警。其次,要逐步实现农村食品经营者信息化管理。现今,全国许多大型城市已在广泛试点网格化管理和信息化监管,这种信息化监管在农村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更为重要。由于农村食品安全经营主体过于分散,规模较小,流动性较大,那么采取信息化管理较之传统的登记办证模式更加快捷便利,也方便消费者查询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和资质。食药监部门应采取核准制,为登记申请的经营者发放技术性条码,该条码记录经营者生产销售食品的范围、进货信息以及个人信用等相关资料,这样有利于对流动性经营者进行监管和检验,也有利于实现追溯机制。

(四)充分发挥社会共治的作用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单一主体变为多元主体,即改变政府单一食品安全监管者的状况,吸引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如非政府组织、消费者、公众、企业等共同参与到食品安全治理中,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另一方面由监管方式变为治理方式,改变自上而下、被动的监管方式,构建自下而上的、主动的、多元主体合作共赢的协同运作机制[8]。我国农村地区比城市更加需要在食品安全领域形成社会共治,以解决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监管力量明显不足、经营主体缺乏责任意识以及新闻媒体关注度不够的问题。首先,在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后,通过加大处罚力度,明确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现阶段,农村地区的经营者主要表现为小作坊、小餐馆、小食品工厂和小超市等,在我们对其主体资格进行规范后,应不断加大惩处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五无”产品和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要使这些经营者变被动接受监督为主动参与,要使经营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律,使经营者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的机制,要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将经营者设立为第一责任人的基本原则。其次,组建规范的食品行业协会,提供更多的下延式服务。食品行业协会应是食品行业的自律性监管机构,食品行业协会应形成合理的服务体系,更多地为农村正规食品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上的帮助,使其成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食品企业,使其自觉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约束自己。再次,媒体监管应给予农村食品安全更多的关注。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媒体建设和网络建设都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标准,广大农村居民也更加渴望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世界和身边发生的事,新闻媒体应起到重要的传播和宣传作用。在食品安全领域,新闻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挥媒体的责任。第四,拓宽检举揭发的途径,完善激励机制。1993年《产品质量法》颁布的时候,掀起了全国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浪潮,全国出现了许多职业打假人,这为日后产品质量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反观2009年《食品安全法》诞生后,即便是设立了10倍赔偿的激励机制也并没有掀起揭发不安全食品的浪潮。这主要是因为现有检举揭发的渠道过少,激励机制明显不足,下一步相关部门应设置专项举报渠道和专门奖金,大力鼓励农村居民进行举报和投诉,使广大农村居民主动参与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来,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

参考文献:

[1]倪楠,徐德敏.新中国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12(11):103105.

[2]倪楠.论食品安全法中的分段监管原则[J].西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55158.

[3]倪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33135.

[4]都芙蓉,崔洋.农村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构建的难点与路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2(4):135138.

[5]倪楠.食品安全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228229.

[6]倪楠.后改革时代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提出、内涵及其现实依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9498.

[7]吴春梅,朱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基层政府职能分析[J].消费经济,2011(3):132136.

[8]央广网.“双十一”城市网购狂欢,农村网购快递送不到[eB/oL].[20151110].http:///2015/11/10/aRti1447122771712241.shtml.

[9]倪楠.对RFiD在食品安全法可追溯机制中应用的研究[J].陕西教育,2013(3):6364.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9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在关注民生、确保广大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上下功夫、见成效

民以食为天,食品药品安全是民生问题。加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保障人民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总书记关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科学论断,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把确保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具体举措。在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要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加大力度整治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确保广大农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放心。

一要提高食品药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安全意识。近年来,随着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不断规范,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食品和医药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食品最基本的生态环境较差;食品的可控能力低;农村小市场、小商店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餐饮业众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安全隐患;广大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防范能力欠缺,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薄弱;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普遍不强,缺乏自律。在药品安全方面主要表现在:群众药品法律意识和用药安全意识淡薄,识别假劣药品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存在非正规渠道采购药品现象,日常检查中,发现生产厂家销售代表直接上门推销药品,由于厂家和销售公司只管推销,对销售代表的管理较松,导致销售代表队伍鱼龙混杂;农村医疗机构数量众多,药品质量管理仍存在隐患,尤其是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安全用药形式不容乐观。

二要解决好农村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体制尚未理顺。食品药监局成立之后,担负起了协调各部门食品监管工作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食品安全管理的进程,但由于分段监管的弊端,多头监管、重复监管现象依然存在。监管工作不能做到全覆盖,某些领域存在模糊监管甚至无人监管的现象,盲点不少;监管部门对食品安全投放的力量不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涉及面广、对象多、工作量大。由于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者众多,消费需求又参差不齐,这都增加了监管的压力和难度。在药品安全方面:农村药品监管网络的监督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在政府的重视下,建立起了农村药品监督供应网络,在各乡镇选聘了食品药品义务协管员、信息员,农村药品规范化管理已走向成熟。但由于协管员、信息员的药品监管知识缺乏,而这支队伍量大面广,要通过相关部门进行培训,提高其知识水平,面临着经费等困难,难以真正发挥其全方位、广覆盖的监督作用,加之没有落实相应的报酬,仅靠义务,不能很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人员、经费不能满足药品监管的需求,难以对药品、医疗器械实施全方位的监管。

三要加强科学监管,保障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有效。十七大报告要求以农村为重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要深化对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认识,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和发展质量的新要求,深刻领会社会和谐对食品药监工作的新要求,坚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用药权益,着力解决食品药品领域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在实际工作中,要实事求是,坚持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重心放在农村,突出重点,在实现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有效监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的作用,切实加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加大农村食品药品市场监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宣传,帮助提高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使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不断得到改善,确保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在加强监管队伍素质建设,提高农村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在当今社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对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领导干部来说,既是新课题,也是新考验。面对新任务、新情况和新问题,食品药品监管队伍责任重大,因此一定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农村食品药品的监管规律,科学实践,努力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一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为民办实事的思想意识。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坚持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有把公众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才能赢得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区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薄弱,一些饮食用药的陋习在山区农村依然存在,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习俗给监管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是广西近5千万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广大干部职工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历史重任,知难而上,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扎实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的昂扬精神,切实履行好食品药品监管职责,把农村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要建设一支掌握农村科学监管规律,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有道是,“心态决定状态”。在贯彻十七大精神的过程中,中央一再强调干部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推动工作的“催化剂”,是推陈出新的“清新剂”,是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前进的“凝聚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旺盛的斗志,保持一个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树立和践行科学监管理念,运用科学决策化解工作中的难题,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由于我区农村食品药品监管点多、线长、面广,监管力量的严重不足难免出现监管力度不够、打击不严等问题。因此,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干部职工要始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事业中,刻苦钻研农村食品药品监管规律,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努力实现农村食品药品监管效益最大化。

三要进一步提高业务技能和依法行政、文明行政的水平。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的复杂落后,给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依法行政、文明行政的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机构能否依法行政,将直接影响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社会形象。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要求及社会公众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期望越来越高,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深感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对自身所处的地位、担负的工作职责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有十分清醒的认识,要正确把握形势,把科学监管理念不折不扣地落实到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要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的依法行政意识,坚决制止在行政执法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坚决杜绝、等行为的发生。要大张旗鼓地在全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服务人民、确保公众饮食用药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

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指针。要真正实现城乡食品药品监管协调发展,必须在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上下功夫。由于农村食品药品监管形势较为复杂,加快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机制显得格外重要,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各领域、各环节的作用,建立协同作战、齐抓共管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才能做好农村食品药品监管这项工作。

一要防治并重,努力提高农村食品药品安全质量。全面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加大对不符合基本准入条件、管理差、质量安全无法保证的小作坊和无证照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加大对农村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销售和使用假劣药品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农村食品药品流通消费秩序。积极推进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质量检验、抽查力度,构建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网。食品药监部门要充分发挥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作用,组织成员单位开展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联合整治,确保群众饮食安全。要抓住农村医疗机构药品安全的薄弱环节,联合卫生部门开展医疗机构规范化药房建设,以此规范药品购销渠道,提高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以农村食品安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和实施农村群性宴席报告制度、农村“乡厨”培训管理制度,凡就餐人数50人以上的农村群体性宴席均实行报告备案,报告备案内容包括:就餐时间、就餐人员、场地卫生条件、菜名清单、厨师健康状况等。乡镇政府要与行政村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促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社会化、立体化,减少农村群体性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篇10

一、明确工作目标,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

全面履行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责任,在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研究食品质量安全状况,采取有利措施,科学、依法监管。要通过持续开展清理整顿和规范食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使食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好转,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形势得到根本好转,食品产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不断得到满足。

二、建立健全风险评估体系

从近年来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得出的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必须转变原有监管模式。。“苏丹红”、“三聚氰胺”之所以泛滥成灾,与我们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有很大的关系。假如能及早发现“苏丹红”、“三聚氰胺”污染食品以致对人体造成危害,就可采取相关的监管措施,从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要从过去侧重于事前审批、许可,事中进行抽检、检验,发现问题进行处罚、处置转变到以食品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为主,并建立食品从生产到餐桌的一个全过程监管体系上来。各级监管部门应按照科学监管,关口前移,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针对地方特色产业、块状产业和高风险产业,加强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大力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有毒有害物质鉴定排查、风险评估和预警等技术能力。通过对产品的信息收集、分析,实施风险安全预测预报,做到对质量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及时预防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的发生,切实提高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把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积极突出政府主导地位

食品安全是打造“产品质量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质监局要积极主动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汇报食品整治工作总体思路和进展情况,赢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将食品由监管整治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的投入,保证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正常运转。

四、加大对专业检测人才的培养,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检验机构检验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行政监管的执行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