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制度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1:15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1

abstract:Fullypricingfortechnologypatentsandstrongprotectioncanonlyleadtomonopoly,andthushinderingtechnologydisseminationanddiffusion,whichfurtherhindersthetechnologyinnovation.therefore,inordertoencouragecompetition,fromtheperspectiveofethics,thisarticlemakesapreliminarystudyofthestrengthoftechnogypatentprotection.non-completepricingshouldbeadvocatedtothetechnologypatents.

关键词:技术专利;技术全球化;技术伦理

Keywords:technologypatents;technicalglobalization;technicalethics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2

学科馆员制度的内涵

“学科馆员”是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个院系或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学科馆员”一般能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有力地帮助。学科馆员是具有某种学科背景同时受到过文献情报专业训练,向特定学科领域的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信息获取与利用服务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设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要性

1.学科馆员制度满足了读者个性化信息服务的需要

当今教育注重向综合素质、展现创新、发展个性的方向发展,读者信息需求也呈现出很强的个性化。图书馆要在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和信息用户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满足读者个性化的信息需要,而学科馆员就是这座桥梁。

2.学科馆员制度有助于学科建设的发展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重心,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学科建设离不开完善的文献保障体系支持和信息资源服务支持。对每一个学科部门来说,有了图书馆的信息支撑和优质信息服务,每一个学科部分将顺利实现所规划的学科建设奋斗目标。

3.学科馆员制度可以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率

由于图书馆服务的层次和能力有限,很多专业文献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而专业人员却找不到需要的图书、文献电子文献、网络信息资源、各种二次文献数据信息,使专业人员未对图书馆资源充分利用。学科馆员对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率起到了很大作用。

4.学科馆员制度能提高图书馆员的自身素质

学科馆员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除具备图书情报学专业外,还应熟练和掌握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信息资源的日益更新,各类学科的快速向前发展,是学科馆员工作的巨大的挑战,他们要想成为所管辖专业信息资源的专业人员,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文化素质。

我国高校学科馆员的现状

1.定位不清晰,工作目标模糊

部分高校馆员仍停留在传统馆员的角色上,认为只负责整理分类图书、借出和收回图书、解答借书者问就可以了;有些大学图书馆的学科馆员成为各院联系的联络员;还有一些大学让每个学科馆员负责多个院系的信息资源服务工作,由此看出部分学校对学科馆员的定位及工作职责较为模糊,造成了学科馆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做法五花八门。

2.人才层次偏低,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现有的大部分学科馆员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上都无法满足其所服务对象的需要。让这样一群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背景缺乏的学科馆员去为一群具有学历高,受过专业知识熏陶的科研群体提供最新的研究内容和专业的研究方法等信息,起不到应有的服务作用,也就使得图书馆资源浪费了。

3.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落后

设立学科馆员的图书馆对学科馆员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这些管理办法虽然对馆员的具体工作内容、详细工作程序、考核指标都有所规定,但从整体上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并没有脱离图书馆原有的传统管理和服务模式,使得学科馆员工作拖沓、单一、死板。

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对策

1.加强思想认识。高校和高校图书馆领导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科馆员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职业道德。

2.完善图书馆中的配套设施。只有确保了硬件的完美,学科馆员制度建设才能不断健康的发展,因此,要配备与学科馆员制度相关的设施。随着现代化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同时高校对科研重视程度的提高,使得学科馆员制度将成为今后几年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之一。

3.人才是学科馆员制度的关键。(1)“学科馆员”是由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专业人才担任,他们能对图书馆的文献开发有针对性地提供给读者,使图书馆的资料得以充分利用,有助于提高文献的利用率。(2)担任“学科馆员”的同志本身不仅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较为熟悉,而且对其服务的院系的文献资源也比较了解,“学科馆员”可以根据对口院系学科设置和科研的需求,为图书馆采购图书期刊资料提出合理的建议,使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更为合理,使新的文献信息及时得到宣传、利用。

4.明确学科馆员职责,优化图书、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明确规定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是实施这项制度的保障。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熟悉图书馆相应学科的资源情况;深入科研群体和学生中了解其具体信息需求;为科研群体和学生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为科研群体和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的教育和培训;在科研群体和学生中开展咨询活动,解答其在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5.建立学科馆员选拔、培训、考评制度。要建设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图书馆,一流的图书馆要有一个好的服务机制,落实好这一制度就需要对学科馆员的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将制度以规章制度的方式公布,让学科馆员接受读者和同事的监督,不仅对学科馆员起鞭策作用,还能促进学科馆员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得学科馆员制度更加成熟与完善。

6.保证图书馆与院系的完美对接。与院系做好衔接工作,就要完善学科馆员制度。使院系能充分地了解到这一制度优势,从而更加积极地配合学科馆员的工作。

结语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3

导致当前诸多社会矛盾凸显的体制性原因

与会者普遍认为,从经济指标来看,最近几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但也是民生问题日渐凸显和能源、资源消耗强度最大,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的时期。这巨大的反差,主要是体制和制度原因造成的。

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民生问题。有专家从干部考核制度层面分析认为,这些年来,我国将经济增长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从而导致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而忽略了民生问题。

而且,由于财税体制不合理,更加剧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行为。有专家指出,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减少了,但是支出责任没有变,这导致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背离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为弥补财政缺口,地方政府只能尽快发展经济,并且把所垄断的资源变成财源。

从税制结构上看,增值税是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以增值税为主体的财税体制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越大,工业特别是容易增加产值的重化工业发展越快,越有助于财政增收。

另外,由于预算法对超收资金的使用,规定得非常模糊,而且在超收转化为超支的过程中,基本不需要人代会的授权和审批,而是事后走一个向人大常委会通报的手续,这就导致地方政府可以先支用,后通报,或者边支用边通报。而且,超收部分可以在本级政府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调用,这就促使各级地方政府从过去被动地接受超收结果,改为主动追求超收的目标了,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政府职能没有实质性变化,结果是地方财政收入被大量用于经济建设,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而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明显不足。因此,有专家提出,如何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全面履行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的关系,与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的关系,都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澄清。这些理论问题不解决,就很难从体制上解决问题。

由于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并且对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导致腐败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中大量存在“权钱交易”,导致腐败问题很多。因此,有专家提出,如何防止仍然高度集中的政治以及行政权力和日益发展起来的各种分散的市场主体之间,通过权钱交易形成权贵阶层,是一个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有专家通过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收入和不明来源的收入等灰色收入,已经达到4.4万亿。它主要来自五个方面:一是财政资源、社保和国有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资金的漏失;二是金融领域的腐败;三是政府官员在各类审批、许可等方面的寻租行为;四是垄断行业的超额收入;五是土地资源征用和出让过程中的资金流失形成的灰色收入。这些方面足以说明,目前,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不是市场化的结果,而是腐败和制度不健全造成的。

由于多数资源的价格由国家控制,资源价格没有体现出资源的供求关系和稀缺状况。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虽然越来越受到资源瓶颈的约束,但是资源依然被不合理地开采、使用。有专家认为,这是资源产权改革不到位的结果。比如,矿产资源名义上归国家所有,但是,国家所有者的权益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我国多数矿山企业的开采权是通过审批取得的,而且国家向采矿企业征收的资源税税率和资源补偿费都很低。这样,资源开采成本自然被压低了。在这种情况下,采矿者便不会珍惜资源,往往“采厚弃薄”、“吃肥丢瘦”,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还有专家指出,目前矿难频频发生,也与现在的资源产权制度有关。由于产权不明确,私人采矿主担心今天拥有的采矿权,明天就有可能被收走。因此,他宁可用钱行贿政府主管部门,不关掉他的矿山,也不愿意在矿山的安全生产设备方面投资,矿难的高发以及矿工安全知识缺乏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专家提到,目前,山西正在推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的做法,但是难度很大,因为涉及到已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而且负责资源采矿权审批的政府部门与矿主的利益深深地搅在了一起,更增加了改革的难度。但是,也有专家指出,尽管资源产权改革涉及利益结构的调整,短期内会遇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但我们只有下决心推进这项改革,价格扭曲状况才能扭转,资源使用效率才能提高。

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影响社会和谐的原因之一。有专家认为,近年来,一般的国家积累率只有20-30%,消费率占70-80%。而我国的积累率往往达50%,去年超过了60%,消费率只有30%多。由于积累的比例太高,必然带来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货币供应过多,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外贸顺差过大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积累比例高了,就会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不可能提高。所以,要缩小收入差距,首先应该提高消费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的比例。

农民工同工不同酬,工资可以任意压低,甚至恶意拖欠,这不是市场法则,而是行政手段分割劳动力市场的结果,也是权利不平等的结果。针对当前社会上关于农民工工资低是由于市场竞争造成的看法,有专家给予了驳斥:现代劳动力市场首要的一条,就是反对就业歧视,国际劳工组织专门就有反对就业歧视的国际公约。我们长期对农民工的身份界定相当于欧美一些国家对外国公民就业的规定,是不符合一国公民平等就业权利的。国际劳工组织半个世纪前就通过了集体谈判的国际公约,而我们还很少有人提集体谈判工资理论和工资分享理论。还有专家认为,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劳动力成本低,而劳动力成本低又由于工人缺乏集体谈判能力,使企业能随意压低工人的工资。因此,劳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失衡的背后,是劳动者缺乏基本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改革是解决当前社会突出矛盾的根本出路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解决当前影响民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决不能像一些人提出的那样,回到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正如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面对新的挑战,只有坚定不移地进一步推进改革。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有专家从反腐败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现在,腐败案件已经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领域,涉及的金额越来越大,涉案官员级别也越来越高。尽管有关部门对腐败案件惩处的力度并不小,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腐败被有效遏制住的迹象。为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必须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民主法律制度与舆论监督的制度。我们现在对政府权力的监督,主要靠党内监督,这远远不够。从权力来源的角度看,还必须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行使监督权利的主要渠道。新闻自由度越高,对权力监督的力度就越大,腐败现象就会减少。特别是要真正消除现在广泛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民主法治是根本不行的。

对于政治改革的具体思路,有专家提出,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改革,坚持先内后外,即先在党内搞出一套经验来,不要急急忙忙在社会上铺开。为此,最好在党内允许有不同意见存在。我们不可能搞多党制,但可以考虑在党内有某种派别存在,像日本的自民党那样,奋斗目标只有一个,但政策不一定完全一样,各派可以在党内公开发表意见,然后由党员选择,最后让社会来选择。这样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能力,也符合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

明确界定政府职能。近些年来,社会舆论对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的指责几乎从未停止过。但是,政府改革的推进速度比起其他经济社会领域的改革过于迟缓。有专家从明确界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角度提出,政府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等于政府要直接从事经济建设,主导资源配置,甚至直接参与招商引资。政府发挥“经济调节”职能,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供信息服务,通过政策和法规合理引导资源配置。而当前最迫切的是要明确界定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促进地方政府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退出来,把更多的资源用于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只有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规范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才能得到加强。

还有专家提出,政府在解决民生问题时,要搞清楚哪些事情是政府要做的,哪些事情是老百姓应该对自己负责的。如果把老百姓自己负责的事情全部都由政府承担起来,就会又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也容易养懒汉。因而,政府的责任应该是有限的,应该承担起保护最贫困者的最基本生存权利的责任。在这个基础上,民众若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就必须通过个人努力来获取。

针对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以改革为借口,推卸理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又扩大不应该拥有的权力的问题,有专家提出,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是大一点还是小一点,这是可以讨论的,但必须是对应的,不能没有责任的权力,也不能没有权力的责任,两者不相对应也不行。人民给政府多大的权力,政府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总之,这个问题只有在的框架内,才能得到真正解决。

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财税体制。有专家提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包括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履行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权责,相应提高中央政府的支出责任和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地方政府特别是困难地区履行公共服务的能力;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改革资源、环境方面的税收制度,提高资源税率、开征环境税;开征物业税,逐步建立以财产税为主体税种的地方税收体系;整合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等等。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在我国的财力增强了,对过去公共服务的欠账,可以也应当送一些"礼包",群众对此反映很好。但是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要依靠建立起面向民生的公共财政制度,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支出。

但是,也有专家担心,现行体制能否使政府扩大的社会公共支出,真正落实到广大人民群众身上。他认为,政府为解决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增加社会公共支出无可非议。但是,如果现行制度不能保证公共资金正常运行和合理分配,逆向再分配,花在穷人身上的钱反而进到了富人的口袋里,就会造成更多的资金流失,形成更多的灰色收入。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要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光靠政府自己监督自己是不够的,应该同时建立起公共监督和社会监督机制,而这涉及到政治改革和政府体制改革。

发挥税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有专家提出,在税制改革方面,在保证税收总体增长的前提下,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方针。根据我国的国情,应该把创造财富的生产经营领域的法定税负,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减到不高于或者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对个体经济,通过减免税,减轻它们的税负,以鼓励人们实现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自主创业和就业。这不仅能减少税收管理成本,而且能使人们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治安的好转和社会稳定。同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的监管力度,提高资源税的税率。

有效推进改革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无论是解决民生问题,还是解决民主政治问题,都要靠改革。所以,改革不是可有可无的,是无止境的。进一步改革不能仅局限在经济体制改革,还应该包括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只有协调推进各项改革,才能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会专家就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推进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1.必须转变观念。有专家认为,斯大林式的社会主义模式已经被实践证明失败了,中国的改革必须寻找新的路径。至于具体什么样的路径,应当允许讨论,逐步摸索。不能以斯大林模式为标准来批判不同的建议。现在,很多人的观念仍然停留在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上。这种观念不改变,体制改革就进行不下去。只有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避免过去的错误,才能够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体制。也有专家提议,我们应该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路径应该怎么走,如何坚持改革方向。

还有专家提出,各级领导的观念应该从“为民作主”转变为“由民作主”,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财富的主体,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4

一、(《生物多样性公约》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

《生物多样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遗传资源”是指具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遗传材料,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或其他来源的任何含有遗传功能单位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尚未为人类所充分认知的遗传资源可能隐含着巨大的科学和经济价值,因此,充分重视遗传资源是十分重要的。

《公约》还规定了要依照国家立法,尊重、保存和维持原住民和当地社区体现传统生活方式而与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和持续利用相关的知识、创新和实践并促进其广泛应用,在创新和实践的拥有者认可和参与下并鼓励公平地分享因利用此等知识、创新和做法而获得的惠益。这表明遗传资源的保护范围延伸到了相关的传统知识。这是迄今国际法层面上唯一具有法律约束力记载传统知识的规定,也是各国传统遗传资源保护的法律渊源。

《公约》对“国家、事先知情同意和获取与惠益分享”三项基本原则的确立明确了遗传资源提供国对其境内的遗传资源享有永久;一国对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协定中的提供者在批准获取之前,要求利用者就所获取的资源提供真实、全面与合理的资讯,以便提供者进行决策的程序;每一缔约国应与遗传资源提供国分享因利用遗传资源所获的惠益,以实现遗传资源的提供者和利用者利益的平衡。以上三项基本原则贯穿在《公约》执行与发展的始终,是制定《公约》的出发点,其中“获取与惠益分享”是《公约》实施的手段,又是《公约》期望达到的目标之一。

二、日益严重的“生物剽窃”及其防范

虽然《公约》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作出了一定的保护,但是,由于各国难以达成共识,尚未通过传统知识保护国际性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或者议定书。

实践中,遗产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保护面临着较大威胁,最主要的表现是日益严重的“生物剽窃”。一些发达国家仰仗自身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打着“勘探开发”、“合作投资”的幌子,无偿或者廉价地掘取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一经开发出植物新品种或者新型药物,回头就以高价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获取高额利润。“生物剽窃”现象,不仅使培育和维持遗传资源和传承传统知识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们得不到丝毫惠益,还使传统知识的维持、保护以及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丢失或失传的严重威胁。

中国作为全球12个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自然也面临此类问题。目前,我国的传统知识已经遭遇了生物剽窃。以黄芩汤案为例。张仲景是我国东汉年问著名的医学家,素有“医圣”之称,其著作《伤寒杂病论》记载了众多古方。其中一名为黄芩汤的方剂,由黄芩、白芍、大枣和甘草四味中药组成,主治阳邪入里导致的痢疾。2001年,耶鲁大学先后在美国和中国提出了名为“草药组合物pHY906及其在化疗中的应用”(HerbalCompositionpHY906anditsUseinChemotherapy)的专利申请,主张的权利要求包括草药组合物pHY906以及其在治疗因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的用途。该草药组合物pHY906恰好是由黄芩汤中的四味中药组成,适应症也都包括腹泻(痢疾),遗憾的是,申请人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对黄芩汤只字未提。这一专利申请已经获得美国和中国专利局的批准,获得了专利权。但是由于我国中医药领域只有《中药品种保护条例》、《中医药专利管理办法(试行)》、《中医药条例》等效力等级较低的法律法规,保护范围小、措施力度低,面对生物剽窃行为无计可施。

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此类现象的发生,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一样,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尤其是在国际上,最早形成共识的是传统医药领域。其中,来源披露制度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

三、充满争议的来源披露制度

为了解决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保护,1999年9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三次专利法常设委员会(SCp)会议上,哥伦比亚提出了来源披露制度。

来源披露制度,是指对于通过利用传统知识或者遗传资源而研究出的智力成果,在申请专利时,专利申请人必须明确指出该传统知识或遗传资源的来源。《公约》第8(J)、10、15、18和19条,共同组成了这项义务。来源披露制度作为一种保护性措施,初衷是希望通过要求专利申请者披露传统知识及遗传资源的出处,增加对“生物剽窃”现象的监测力度,进而增加发展中国家获得惠益的可能,并以此来实现《公约》要求事先“知情同意”程序和“惠益分享”制度。

实践中,中国、印度、巴西、丹麦、荷兰、瑞士等许多国家已经将此制度列入了国内法,但仍存在诸多争议。

首先应当看到来源披露制度有其积极的意义。各国可以依据《公约》规定的国家原则,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体现这一制度能有效防止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生物剽窃”行为,使遗传资源提供者与专利申请者通过协商获得货币惠益和非货币惠益,如先进技术等;还可以起到对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宣传保护作用,并立足于保护,促进“可持续性发展和利用”这一长远目标的实现。

但另一方面,如过分强硬的来源披露制度,也可能会带来负面作用。《公约》中虽然有披露要求,但作为规定于专利法中的制度,其与trips协议的规定却有明显的矛盾,这也成为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指责来源披露制度不符合trips协议宗旨的依据。对就拥有此规定的国家来说,具体也存在操作难的现象。以中国专利法为例,其中只规定了应当披露来源,却对于披露的来源的范围或内容、“依赖”一词的含义、甚至不披露的法律责任没有进行细化。在内容组成、法律后果、相关制度配合等方面尚有欠缺。没有法律后果做保障很难督促申请人积极履行披露义务,由于缺少相关制度配合,使得对于披露内容的审查全部交由专利审查部门进行,既影响了行政效率又无法保证审查结果的准确性,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这一制度自颁布至今尚未真正发挥作用,更类似于宣示性的条款。这有违立法的初衷。同时,来源披露制度会增加技术公司的科研成本,不利于对中医药传统知识及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

当然,就现在的立法水平和南北利益平衡来说,来源披露制度依然是保护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有效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方法。通过这一制度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生物剽窃”,又不需要对现有的立法框架进行大幅度的修改,更加符合经济学原理。

四、在来源披露制度中增设事先知情同意制度

就披露制度本身来说,不论是从制度设计还是实际的执法效果来看,对事先知情同意的证据的披露远比披露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来源更为实际和重要。

我国专利法中的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只规定了对遗传资源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的披露,并未涉及事先知情同意的内容。事先知情同意的披露是来源披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衡遗传资源提供者和利用者的利益、保护遗传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现有的专利法中已经存在一些为防止申请人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制度安排,事先知情同意的加入并非突兀之举。因此,建议我国将这一内容纳入到专利法体系中。目前,澳大利亚、挪威、秘鲁等国家已经规定了事先知情同意的内容。安第斯共同体在第486号决议《知识产权共同制度》第二十六条中明确规定,专利申请所提交的材料中应包含如下信息:“如果申请专利的方法或产品是从成员国的遗传资源或副产品中获取或开发而来,申请人应提供获取合同副本;在适用的情况下,依照第391号决议及生效的修正案和其他规则,如果申请专利的方法或产品是基于成员国国内的土著、非洲裔美洲人或当地社区的传统知识获取或开发而来,申请人应提供上述群体许可或授权文件的副本。”在上述规定中遗传资源利用者与遗传资源或传统知识提供者之间签订的获取合同或授权文件等被作为专利申请必须提交的材料,用以证明事先知情同意义务的履行。这一内容的规定既能保证事先知情同意制度的有效实施又不至于给专利申请人施加过重的举证责任。

我国可以借鉴上述规定,在《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登记表》中增设“事先知情同意”这一填写项,对于填写“是”的专利申请人,要求其提供相应的证据加以佐证,如提供上文所说的遗传资源获取者与私人提供者签订的合同/经授权的国家主管部门的授权文件。在所利用的遗传资源源自中国的情况下,这一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生物剽窃的发生。

五、完善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的运行机制

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其他制度的协调配合。因为,对于专利申请人是否真实进行了来源披露、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准确等问题,专利审查部门没有能力进行审查,也不应当作为其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事项。这些内容的审查应当交由专门机构负责。目前,我国的来源披露制度尚缺少此类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而就其他国家的立法实践分析,许多国家已经相应建立了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专门机构。例如,哥斯达黎加通过本国的《生物多样性法》设立了生物多样性管理委员会,主管遗传资源的获取和相关知识的保护。再比如印度,先后颁布了《生物多样性法》和《生物多样性条例》,并建立了国家生物多样性总局,并在各邦设立邦生物多样性管理局。该机构的职能中与专利部门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负责监测审查和批准利用印度遗传资源的申请;二是负责监测世界范围内的知识产权申请,对未经许可而利用印度遗传资源的申请予以制止。在实践中,印度政府通过国家生物多样性机构已经签署了100份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共享协议,各部落团体已经开始从中受益。

我国可以借鉴上述国家的立法经验,制定有关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专门法律将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纳入其中,并依据该法律设立相应的遗传资源管理的专门机构,为专利审查部门分担部分审查职能,负责有关遗传资源来源披露相关材料的审核,这样既能减轻专利部门的负担,又能提高审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效率性。此外,可以赋予其更多的职能,如负责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开发以具体行使事先知情同意权和公正公平惠益分享权,使其在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具体来说,在事前负责收集各地方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的具体信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负责批准遗传资源获取行为的申请;事中进行专利申请材料的审查;事后对相关专利的授权和专利权的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和监督。总之,要保证遗传资源来源披露制度的有序运行,应该进行遗传资源的单独立法,使其与专利法中的来源披露制度相配合,完成法律体系问的“无缝”衔接。

从长远来看,笔者认为只有将获取与惠益分享管制立法与传统知识保护专门立法相结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一做法既考虑到了获取与惠益分享问题的一般性,将解决与遗传资源有关的所有问题统一立法;也考虑了传统知识保护的特殊性,制定与其自身特点相协调的保护机制。

结语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5

金融商业方法是金融行业主体在其商业活动中所运用到的商业方法,主要是金融商业活动方法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例如金融信贷方法、支付交易方法、风险管理方法等。正是由于现代商业方法通常与计算机软硬件紧密关联,商业方法在其专利化道路上曾一度在各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基本认可了金融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但相应的审查制度却仍旧有待分析和研究。我国金融方法专利审查起步较晚,在国际上又缺乏统一完善的审查制度可供参考,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亟需健全和完善。对此,本文将对上述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各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分析

(一)欧洲

在欧洲,商业方法的专利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1986年的Vicom案审查过程中,欧洲专利局(epo,europeanpatentoffice)意欲建立关于“技术贡献”(technicalcontribution)的判决标准,但由于受到英国知识产权局的强烈反对而搁浅。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UK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坚持认为,商业方法必须在“电脑外部”(outsidethecomputer)作出贡献才能符合专利申请要求。在后来的iBm案、merrillLynch案及Gale案中,欧洲法院指出,在商业方法上改良某种电脑功能也属于一种技术贡献,特?e是某些程序信息能突破相关在先技术,则具有专利性。从此,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在欧盟各国不断展开。

欧洲的商业方法专利制度性文件主要有《欧洲专利公约》和《专利审查指南》等。2013年10月重新修订的《欧洲专利公约》(europeanpatentConvention)第52条第1款给出了一般专利的授予条件:“欧洲应授予所有技术领域的任何发明以专利,如果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工业应用性。”[1]欧洲并没有广泛地明确商业方法相关专利的审查标准,而是更多地从计算机相关发明的专利认证入手,将商业方法同计算机软件紧密联系起来。此外,epo于2010年4月修订的《专利审查指南》仍旧主张商业方法的技术特性原则,为欧洲商业方法专利提供了保护政策。一方面,业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epo在商业方法专利审查上的保守态度,另一方面,一味强调商业方法的技术性也使得一些申请者有迹可循。坊间有这样的说法,只要申请者在描述其待审商业方法时避开纯粹的商业方法,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凸显该发明具有现有技术所不能实现的技术效果,即可开辟捷径。

(二)美国

在1998年道富银行诉签记金融集团一案(StateStReetBanK&tRUStCo.V.SiGnatUReFinanCiaLGRoUp,inC.)中,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肯定了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2],从此,美国开辟了商业方法专利化的道路。CaFC在该案的最终判决中指出,如果商业方法利用计算机使得商业活动实现了“有用、具体和有形的结果”(auseful,concreteandtangibleresult),即可能被赋予专利[3]。美国是全球金融和经济的领跑者,在该案裁判后,金融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逐步被其他发达国家所认可。

自道富银行案裁判后,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UnitedStatespatentandtrademarkoffice)逐渐放宽了商业方法专利认证的限制[4],没有采取欧洲在其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中的“技术性”要求,而是指出方法只要能够产生“有用、具体和有形的结果”即有专利化资格。随后USpto于1997年新创705号专利分类,其中包括金融、商业实践、管理、成本、定价等方面,正式将商业方法归类,使得涉及到商业方法的有关专利申请有据可依。USpto在2000年3月27日进一步出台了《自动化商业方法白皮书》(USptowhitepaper―automatedBusinessmethods―SectioniiiClass705),旨在理清现代化商业数据处理中涉及到的商业方法、工程支持,并对1977年至1999年美国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商业方法专利审查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战略指导。此后,2011年的美国发明法案(americaninventionact)中有18条之多是专门涉及商业方法专利的。

2000年,USpto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商业方法的质量改进计划――《商业方法专利的起源:一个行动计划》,要求对705号专利分类进行强制性的第二次审查,扩大705号专利的抽样范围,对705号专利中与商业有关的非专利文献进行强制性检索。

(三)日本

美国道富银行案裁判后,日本专利局(Jpo,Japanesepatentoffice)也紧随其后,颁布了《专利审查指南》,规定计算机软件可以提出发明申请,并将商业方法发明作为计算机软件的一种形式,但同时也否定了不与特定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抽象的商业方法思想。

日本的专利审查制度基本上依据Jpo出台的专利审查指南,20世纪之前主要是《计算机软件发明专利审查指南》在给商业方法及软件相关专利提供审查标准。2002年开始,《日本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审查指南》更进一步地对计算机软件及其以外的专利申请给予规范和指导。日本专利审查指南中非常强调自然法则的利用,Jpo对单纯的商业方法同USpto一样并不予以认可,就是因为其认为空洞的商业方法没有利用到自然法则。鉴于此项关键因素,在日本,商业方法要想得到专利认可,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同样重要。Jpo认为,自然法则包括硬件运行规律、器具的控制功能以及基于一个物体的有形系统或者技术性能的信息处理,也因此,“商业模式发明”(Businessmodelinvention)与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结合,有时会作为计算机相关发明的某一个种类[5]。此外,审查指南中还提到了发明专利的创造性和发明描述的清晰性,这是包括商业方法在内的专利申请都要重视的问题。

(四)中国

由于我国商业方法专利起步晚,相关审查制度并不如欧美日本等国完善。起初,企业采取版权的方式来保护商业方法,但很快大家发现版权法并不适用于商业方法的技术性和功能性。此外,也有人曾尝试过用商业秘密的方式来保护企业内部的商业方法,但是很显然商业方法如果不被授予专利,其强烈的排他性并不能得以彰显,其他企业可以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破解所谓的商业秘密[6]。综上,国内企业一直以来的实践证实了专利认证可能是保护商业方法的最佳途径。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虽然在实务中肯定了商业方法有可能获得专利权,但在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却都没有对其作出明确规定。根据专利法中的相关规定可以确定的是,没有技术特征的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是不受专利保护的,包括不与计算机等实物设备相结合的普通的商业方法,这一点是与其他各国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较为相似的地方。同时,技术性也是我国追求与国际上成熟的专利审查制度求同的地方,强调专利要能够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达到一定的技术效果,才可能具备可专利性。

二、金融商业方法的特性

首先,金融业是现代信息技术集中汇聚的行业,大量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需要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因此,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商业方法在金融行业中尤为重要,亟待确权。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长久以来的实证工作都检验了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重要性,其不仅在横向上使得金融机构和商务企业在国内外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也在纵向上带动了金融业中宏观市场和微观个体的发展完善。

其次,金融业是商业方法专利的高度集中地,因此其中很难避免专利的重合,一方面获得商业方法专利的企业可能在行业中形成垄断,另一方面其他企业可能碍于技术先在性而引起经济或法律损失[7]。

再次,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是金融专利和商业方法专利的交叉。金融专利既包括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也包括其他金融领域的发明专利。国内外致力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专家学者至今都难以为其给出确定的范畴,上述所有对于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的分析都显示,其审查标准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时效性,并不是完全规范和确定的[8]。目前国内知识产权申请的通病是不能有效解决技术发明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问题,完善健全的审查制度不仅是专利产品转入的关卡,也发挥着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的指导作用。

三、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实证研究

(一)资料来源及指标说明

我国目前的专利审查制度还有待完善,其对金融商业方法尚没有明确的定义,国际上对于金融商业方法的范围也没有给出准确的界定。根据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Sipo)网站上提供的《国际专利分类表》(2014版),大致可将金融商业方法专利限定在表1所示的细分类别中[9]。

表1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细分类别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sipo.gov.cn。

(二)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实用新型专利总数为899例,平均年龄为3年;中国发明专利总数为3354例,平均年龄为5年。此前,董雪兵和王争在其对软件最优专利期限的研究中指出,商用软件及中间件市场上约定俗成的生命周期一般定义为5年[10]。目前尚未有针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有效期限进行研究的文献,因此,值得在本文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金融商业方法的最优专利期限。此外,虽然图1中列出的四个细分类别的专利数量差额一部分是由于其划分口径不一致导致的,但仍旧可知科技发展水平越高以及市场竞争越激烈的领域,其专利申请及授予数量都相对较多,例如银行内的支付系统。但是我国的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结构仍旧有待平衡和完善,金融创新仍旧亟待关注和加强。

资料来源: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

图1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细分类别数量(中国专利)

资料来源: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

图2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年和公开年总量(中国专利)

从图2可以看出,20世纪初金融商业方法逐渐得到了认可与重视,专利化程度开始激增。一方面,国内金融行业及专利审查部门开始意识到商业方法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国外金融机构从19世纪末便开始试图打破其在中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市场中的壁垒,尤其是美国花旗银行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中国获取了大量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一石激起千层浪,金融界开始逐步放宽商业方法的审查标准,以便国内金融机构的创新可以得到有效的认证。

但显然好景不长,大开专利之门的同时也带来了问题。2008年12月18日,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理事长张楚教授发起了花旗银行“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专利无效的公益诉讼活动。2009年5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最终给出的审查结果认为,花旗银行在中国的“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发明专利共28项权利要求全部无效。

此后,国内金融商业方法的授权数量明显有下降趋势。由于宽松的审查制度导致了较多的专利诉讼和其他问题,相关部门逐渐意识到唯有拉紧专利审查制度,放慢专利授权速度才能使金融商业方法专利获得高质的保证。

资料来源: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

图3我国及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年总量

我国及国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量变化有趋同性,都是在90年代末期专利的申请及授权总量开始提升,又在最近几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从图3可以看出,美国相对图中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明显宽松的审查制度,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得以在金融行业及专利界获得极高的认可。此外,我国也极力在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化道路上紧跟国际轨道,逐渐缩小国内外专利审查的差距。

资料来源:CnipR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

图4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主要申请人构成分析(中国专利)

从目前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申请人来看,除了我国国内的一些主要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外,还有两类申请人值得关注,其一是个人专利权人,例如上图中占比高达10%的黄金富先生。黄金富是香港著名的发明家、实业家、慈善家,其在科技发明与保护知识产权方面见识过人,是首位提倡及建议中国要融入国际社会,必先要有专利法、版权法、商标法等知识产权的重量级人物。不仅是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申请,在各类专利申请中都应当提倡这种个人的发明创新精神。

此外,不容忽视的是,在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主要申请人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外资或是合资的公司和企业,如上图中的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和日立欧姆龙金融系统有限公司。当然,对国外的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给予授权并非坏事,它不仅有利于专利构成的多样化,也有利于国内外专利申请者相互学习、相互受益。但是国内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质量远不及国外这一点却无法回避,对此相关部门的专利审查制度的确有待完善,同时,国内金融机构与商业企业也应提高金融创新水平和专利申请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

当今,金融业已经跨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商业方法也在各个行业及领域得到了专利认可,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其未来的经济、社会甚至人文价值都可谓不可估量。但是,上述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现状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小觑,一方面,如果不对金融商业方法予以专利化会导致其在行业和市场中不受重视,微观主体可能会在相互竞争中失去利益或蒙受损失;另一方面,过度的金融商业方法专利认证会降低其品质,引起整个大环境的一种规模经济递减。

对于我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审查标准,本文提出了以下相关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松紧有致的审查制度。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的松紧程度,已然成为了我国乃至国际上主要国家和地区为之头疼的问题[11]。尤其是在国内,金融商业方法现有质量较低,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些都导致了相关部门难以制定恰当的审查标准。上述实证已经证明,紧缩的专利审查制度可能会阻碍金融商业方法的专利化,加之中国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兴起较晚,唯有放开审查标准才不至于抑制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成长和发展。相反,过于宽松的审查标准也有难以避免的缺陷,持续宽松的审查制度不仅会使得国外专利的占比加重,还会拉低整个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平均质量,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未来会因此受到影响。此外,宽松的审查制度下较低的模仿门槛甚至会招致国外申请人对其新技术采取延迟保护模式①,严重影响到国外企业的技术外溢以及东道国汲取先进技术的速度。由此看来,宽松还是紧缩的审查制度将影响整个专利市场的基调,只有定好这个基调,才能保证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化的道路越来越畅通。此外,完善的审查制度必须依据健全的法律法规,鉴于我国目前在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方面的法律制度十分欠缺,这是亟待补充和完善的部分[12]。

(二)研究金融商业方法最优专利保护制度,合理调整专利认证“门槛”的高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制度通过其专利长度和专利宽度来对金融商业方法创新进行激励,专利长度即专利的保护期限,专利宽度则是指专利的保护范围,是对专利权人认准的垄断权,通常用他人侵权行为的惩罚金或专利权人R&D成本的超额垄断利润来定量[13]。微观方面,专利长度越长,专利权人获得的垄断利润就越多,创新激励就越大,但由此带来的消费者的剩余损失也越大,垄断权力所关系到的社会福利水平也越低。这其中也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忽略了创新中的模仿成分。如果其他申请者采取模仿策略,那么垄断利润就不一定会与专利长度成正比,此时,有效的专利宽度将起到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抑制了专利的模仿程度。Gilbert和Sharpiro最先将专利保护宽度引入最优专利保护制度设计的研究中,并提出了“窄范围”和“长期限”的专利政策[14]。但在后来的专家学者的研究中,普遍被接受的观点是,不同特性的行业、市场和产品,其相应的最优专利长度和最优专利宽度都应当有所差别[15]。因此,针对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最优专利保护制度设计仍有待研究和商榷。

(三)分析典型案例,加入第三方审查。美国和欧洲的商业方法专利审查制度一方面通过其国家专利局来明文公布,另一方面还通过各种侵权诉讼法案来表明当局对专利审查的看法,甚至有人提出,这些专利诉讼的成败很大一部分都取决于大法官而非明确的法律法规。那么是否可以将这种案件审理作为一种方式来优化我国目前的审查制度呢?鉴于金融商业方法判定标准模糊,且由授权人主观判定,因此通过分析相关的典型案例,可以让申请和授予双方都对审查制度加深了解,也有利于金融商业方法专利质量的提升。此外,可以尝试在专利审查环节引入“第三方参与机制”。此前的微博直播庭审以及春节放假安排网上征求民意等事件,都体现了第三方参与的互动性,在金融商业方法审查制度的建立中加入第三方审查,引起大众对金融商业方法的重视和关注,鼓励其参与其中,对于专利审查来说可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6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同源性;同旨性;功能互补性

据统计,美国政府花在社会保障管理局界定的“社会福利用途”上的资金从1950年的140亿美元上升到1994年的近14340亿美元。社会福利制度对一个国家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发放和实施更是关乎到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作为这项职责的主要承担者,其重要性更是与广大民众的福祉息息相关。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我国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蓬勃发展的成就,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在此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和积累了日益成熟的经验,二者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社会工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衍生品,目前也成为其不可或缺的辅助部门;二者均以提升民众的福利、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二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互相促进,互为补充,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帮助着更多的受助群体成就自我,贡献社会。交融性是指事物之间的交汇融合,在这里主要指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在以上三方面的发展交融。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能够推动二者的协调发展,促使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功能的最大发挥。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同源性发展

郑功成教授认为:社会保障是具有经济福利性、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三个层次,并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性保障措施。而社会工作作为一项救助措施,更多的是利用民间的力量来对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补充,日前也日渐得到完善和规范。李迎生教授在其主编的《社会工作概论》一书中,他将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分为五种,分别是复原的功能,提供和配置资源的功能,预防的功能,发展的功能和稳定社会的功能。由于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自身专门的发展背景和特征,其已成为对社会中处于困境的人们提供救助的有效机制。从历史上看,二者均起源于欧美国家的社会救助活动,在英、德两国的表现尤为明显。随着救助过程中国家责任主体的确立及专业化手法和职业化手段的逐步形成,社会救助活动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出现了分化与分工,形成了两条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条是通过国家和政府的力量,以立法为基础,逐渐形成了政策性与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条是依靠民间和npo(非营利组织)、nGo(非政府组织)的力量,在“受薪专业工作者”的推动下,形成了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从而,由政策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专业性的社会工作构成了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网络系统。至此,社会保障制度就在世界各个国家得到了蓬勃快速的发展。我国是从20世纪初才开始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的,由于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我国处于剥削阶级的统治之下,社会状态比较动荡,严重阻滞了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和服务发展,社会影响和作用也比较小。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和重建,社会工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可,其通过个案工作、团体工作以及现在的社区工作等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来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救助,1986年国家教委首次将社会工作与管理作为一门专业引入到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中。

由此可以看出,早期的社会济贫活动是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二者共同的起源,而且随着济贫活动的政策支持以及组织结构的变化,二者又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轨迹。社会保障逐渐成为了国家层面上的全面的规范性的为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政策性救助的社会安全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六大项。而社会工作则从早期的个案工作发展到团体工作,并向现代的社区工作发展,逐渐形成了一门系统化的专业和职业,并处于不断地规范和发展中,二者共同支撑着现代社会福利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二、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同旨性

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同旨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二者的对象同一性,二是指二者终极目标的一致性。在我国,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二者保障和服务的对象,都是指那些处于困境当中而通过自身的力量和身边亲友的帮助又无法回归到正常的生活当中的社会底层民众。他们或者身患残疾,或者由于某些原因失去了生活来源,或者患有某些心理疾病以至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等经济或精神困难,急需得到来自除却自身和亲友以外的救助。面对此种情况,国家和社会通过颁布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以法律为依据,通过社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优待抚恤等方式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受困民众的经济或精神压力。而社会工作者在“以人为本”“助者自助”等基本理念的指导下,通过采用个案指导或团体协助等多种方式,提供受助者寻求帮助的方式或者精神上的慰藉,“授人以渔”地使其摆脱困难,成长自我并造福社会,社会工作是对社会保障对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进行社会救助的深层次的补充和完善。由此可以看出,二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类似的社会群体,只是体现在服务手法和凭借依据的不同,社会保障更多的侧重于社会政策和法律的指引,而社会工作更多是采用个案或者团体工作的方式。

作为一种制度的社会保障和作为一门专业的社会工作,都是“解决工业社会的社会问题的组织化的努力”。过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面对着个人能力的有限性,政府作为承担民众福祉的责任主体就毅然站了出来,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社会福利措施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安全,例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劳动者就业保护制度等。而社会工作自成立之初,就以社会福利制度人的身份出现在广大民众的面前。工作的地点从刚开始的福利院和贫民窟逐渐发展到以后的医院、学校和企业等多个部门,服务的对象也从受困人士(尤其以社会底层民众为主)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经济或者精神各方面需要帮助的成员,服务的内容也从起初的“济贫”发展到以后精神健康、人际关系调解甚至包括种种社会“富裕”问题。为此,以社会保险为基本层面的内容各不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关于社会救助的各种社会工作规范和章程应运而生。由此可见,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在终极目标上是一致的,二者都是为了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提升民众的福祉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至此,服务对象的同一性以及服务宗旨的一致性使得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成为完善并促进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的坚实基础。

三、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的功能互补性

“社会福利制度是指由一整套目的在于改善公民生活素质的福利理念、资源、机构等构成的社会系统,它和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一样,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①社会福利制度的重要程度由此可见,近年来各个国家用在“社会福利用途”上的资金也在逐年增加。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作为社会支持系统的两大支柱,只有二者的相互配合才能促进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这就要求二者必须具备功能上的互补性。

在我国,作为一项社会服务事业,社会工作的服务活动大多集中在社会保障领城;作为一种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主要是在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推动下起步并且成长起来的。除此之外,社会工作发展的日渐成熟又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首先,社会保障制度在完善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福利资源为受困群体提供援助,这在一定程度上便利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为受困群体提供深层次的生活救济和精神慰藉,提高了其工作效率,促进了自身的完善与发展;其次,社会工作由于自身的特征和工作方法的独特性,往往更接近受助者本身,全面了解社会保障政策实施的真实情况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这可以为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修改提出更加合理化的建议。再次,秉承着“助人自助”“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社会工作者在政府和广大受助者之间扮演者重要的沟通和辅助的桥梁作用,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缺陷性的一个强有力的补充,它可以改善整个社会福利资源在市场和社会中的配置,提高社会保障管理和配置资源的效率,以及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弥补体制的不足,提升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并使其朝着受助者的方向发展,促使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革新、完善和发展。

总之,具有共同起源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具有共同的宗旨目标,鉴于二者服务对象的不完全重合和方法手段的差异性,必须在功能上进行互补才能更全面的促进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有效实施。实践证明,社会保障与社会工作二者的互相融合,既推动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改革与发展,又使社会工作拓宽了专业领域,使其本身得到升华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共同致力于民众福祉的提升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共同目标。

注释

①社会福利(Socialwelfare)和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但是境外学者往往在应用时不加严格区别,大多指宏观上的一种社会政策与社会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是一种从属关系,社会保障是一种制度,而社会福利则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部分。本研究把社会福利看成是一种理想目标和制度安排。

参考文献

[1]田萍,左蕾.社会工作在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的拓展[J].社会工作理论索,2009(4).

[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周沛.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的同源性及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2(2).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5]朱勇.社会工作专业对社会保障的介入[J].中国社会工作,1997(4).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7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加快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既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但更重要的是要完善我国的农业生产体制,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引导农民自发的组织起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走自主化、高效化、集约化的农业发展道路。从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形势来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1.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社会化大生产要求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专业化的生产、服务和销售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实现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够按照市场信息,有计划地组织农产品生产、运销、减少市场风险,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城市农副产品的稳定供给。从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最终增加了农民收入。

2.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减少资源浪费。

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模式下,农户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单位,占有和掌握了大量的农业生产资源,大量的农机具、畜力等农业生产资源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被闲置,甚至报废,这种生产资料的分散和闲置造成了农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组织各种专业技术服务队,服务于农业生产,如水利灌溉队、农田机耕队、病虫害防护队、农作物收割队等,还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结合当地实际,组建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企业,实现专业化协作、产业化经营和优质化服务,减少农业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3.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下,广大农户由于受思想意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再加上信息来源渠道不畅,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很难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造成农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也低,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名义,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带动农民,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4.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优势产业规模的形成。

农业生产与工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有所不同,受地域性、季节性和农民认识水平的影响较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最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求各地专业合作社,要立足于当地特色优势产业,优化配置和组合产业相关的品种、技术、资金,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引导带动周边农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促进新产业带的形成和产业规模的扩大。通过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金担保等服务,引导和吸引社员以及周边农户发展特色农业,建立各具特色的核心示范中心,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规模优势的形成,创出了自己的品牌,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农民收入。

5.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十多年来,由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不足,加上农村基层组织占有和掌握的农村经济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讲,还是要依靠农业自身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问题,即“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个集体”,才能够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和标准,去加强和改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乡、村两级的政府职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就是要充分利用其信息、技术、销售等有机结合的服务功能,区域性、专业性和外联市场、内联农户的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与农产、农产与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形成了合作各方优势互补的服务机制,解决于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农民单家独户又办不好的事。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在政府与农户之间架起了桥梁,成为政府落实农业产业政策、实施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为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宏观调控与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基本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各种类型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起来,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形式上讲,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

1.农民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协会是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自愿结合的经济组织,通过某一项产品共同开发、生产、经营,或就某一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交流、推广和学习,而形成的专业性组织。农民专业协会拥有140多种不同专业,按行业划分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瓜菜、林业、农产品加工和其他,共7大行业。拥有专门知识的农民组成的农民专业协会,在生产性投入、生产技能、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产品的质量、品种、产量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2.村级经济合作社。村级经济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互经济合作组织。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原村一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上,社区内的农民进行分工,成立专业化的生产组织。在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区,原有的集体经济与组织基础较好的村社,实行村内的分工,形成了村级经济合作社,在村内逐步组成了种植、养殖、机械、加工、建筑、运输等各类村办企业,使村内每一成员参与一项专业性生产活动,这种村内的分工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每个农民的专业化生产技能,提高了村集体的经济实力,增加了成员的收入,也有利于改善生产条件,有的村镇还成为某一产业的专业村。

3.贸工农一体化企业。近年来,一些原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为了拉长产业链条、拓展生产经营范围而介入了农业生产,出现了一批贸工农一体化联合经营企业。这类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一开始就把农业专业化生产提高到较高水平上,对农民进行一定的专业技能培训,或者使其成为企业员工,或者按要求向企业提供初级产品,然后,对农产品再进行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精加工和深加工,这样,即保证了原材料的来源渠道和产品质量,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使农民特别是纯农户分享到农产品加工、运销过程中所获得的后续收益。

三、对建立和完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议和思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迅速发展起来了,但它毕竟是在新的农业生产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发展能力不强、管理制度不够规范、政府支持力度不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现提出如下的建议和思考: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营造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农民合作互助形式,它必将对我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和出台至在鼓励和保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在法律上要明确界定各级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性质、任务和地位。具有经营性质的企业和村级经济合作社要在工商部门登记为合伙企业或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法人实体,承担法人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具有经营性质的农民专业协会要在民政部门登记为社团法人,从事非赢利的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经验交流等活动。政府职能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

2.建章立制,加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农民专业协会,或者是村级经济合作社,也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毕竟是一个组织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都必须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要制定和出台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的规范和要求,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原则和目标,构建出适合当地特点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并就该组织体系中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监督保障机制和政府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职能定位等问题作出相关规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也要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组织运行章程.以确保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正常运行;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争取各级财政对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提高专业合作组织的积累能力,逐步建立起专业合作组织自身的积累发展机制。

3.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多的生存空间

我国农村的发展并不只是农业的发展,而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兼有工、商、建筑、邮电通讯、教育、服务等多行业并存的社会体系。因此,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空间是非常广阔的,为此,应该按照完整的社会体系,来规划和设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思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地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且,我们也深信,随着城市空间的拉大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有很多新兴产业将不断地转移至农村,也必将接纳和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所以,也必将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8

内容摘要:生态环境破坏的日益加重,使人类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最终要依靠技术进步。本文分析了绿色技术发展及绿色专利申请状况,并在探讨国外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绿色技术低碳经济绿色专利

绿色技术发展与绿色专利申请状况

绿色技术,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和资源而对环境科学的应用,以消除人类参与导致的负面影响,其目标是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主要包括:回收、水净化、污水处理、环境治理、固体废物管理、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及减排技术等。美国环境保护局根据美国的情况确定了主要环境风险。针对这些风险,列出了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十二个方面的主要技术领域,它们是:能源获取技术,能源储存技术,能源最终使用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替代与精细农业技术,制造模拟、监测和控制技术,催化技术,分离技术,精密制作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以上这些用来克服上述环境风险的技术为绿色技术的主要内容。

绿色环境技术发展较快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从2005年到2009年,上述三国该领域年均增长率分别为8.1%、15.2%和10.1%,2009年,三国合计占该领域全球国际专利申请的比例达到61.2%(见图1、表1)。这充分说明,在后危机时代以“低碳”为主题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主要发达国家正在率先抢占技术制高点。

从1990年至2009年,十年间全球共公开了11万余篇低碳技术专利申请。太阳能、先进交通工具、建筑和工业节能相关技术领域是申请量最多的三个领域,各技术领域中,日本、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均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进行国际专利申请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抢占创新制高点的重要手段,除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增速放缓外,2005年至2008年绿色环境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公布量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6.2%,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新亮点。中国的环境技术pCt申请为2.7%,远低于美国的24.7%和日本的23.9%,差距巨大。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达国家有义务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气候友好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但由于缺少应有的政治诚意,同时也缺乏相应的实施机制,十几年来发达国家并未真正兑现转让技术和提供资金的承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发展中国家也表达了对知识产权限制气候技术交换问题的担忧。此外,绿色专利技术对于减缓气候变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通过建立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低碳转型技术和气候友好技术”的开发和转让。

多年来,国际组织一直呼吁发达国家通过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帮助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护和改善环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明确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促进、资助环境技术或其他专有技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1994年通过的《wto协定》序言和《关于环境与贸易的决定》,确认了贸易与环境措施协调的重要性。wto法律框架内的各主要法律文件也都规定,各国有权采取环境例外措施,用以对国际贸易实施必要限制。尽管如此,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一直进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主要是专利制度和商业利益使得发达国家推动技术转让的政治意愿动力不足。

国外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的推进

(一)美国

美国专利商标局于2006年8月推出“新加速审查程序”。凡是有关于绿色科技且尚在审理中的专利申请案,一旦申请人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加速审查的请求,美国专利商标局受理后会安排加速其审查作业。根据此程序美国专利商标局对发明创造均可在12个月内完成审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0年1月初公布了一项总额23亿美元的税收优惠计划,旨在通过推动绿色能源来增加就业。该计划覆盖了183个项目,涉及太阳能、风能和其它节能项目。同时规定有关气候变化对外资金援助的条件以及严格执行现行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要求。可见,美国正在利用知识产权这把利剑,维护其在绿色经济中的技术优势,创造就业,占领新的制高点。

(二)英国

自2009年5月12日起,英国知识产权局(UKipo)启动“绿色专利加速审查专案”,凡是有关“环保”技术于2009年5月12日以前提出的专利申请案,申请人可提出请求加速审查,以使这些致力于环保产业的企业申请人可及早取得专利,加速环保产品的上市时间,“绿色”专利加速审查程序,此类申请最短有望9个月获权。同时申请人需以书面申请,注明他们的专利申请是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理由,并提出申请加速的程序:检索、审查、检索与审查合一或者公开。这项服务有助于绿色技术发明的加速申请审查,同时英国知识产权局对其系“绿色技术”的理由本身不做详细的审查,但如果明显不合理的则予以拒绝。

(三)日本

为加快对节能减排等“绿色技术”研发成果的保护,日本专利局(Jpo)自2009年11月1日起试行将“绿色申请”列入专利优先实审优先复审范围。此举将大幅缩减“绿色申请”的实审周期,其“一通”周期由原来平均29个月大幅缩减至2个月。申请优先实审和优先复审者,须在“优先实审相关情况说明”和“优先复审相关情况说明”中简要阐述其发明是具有节能减排效果的技术。提交“实施关联申请”时,则须将自其专利申请日起两年内的相关投产情况记载于申请文件中。

(四)澳大利亚

发展绿色创新需要行业的巨额投资,澳大利亚政府希望对此能够予以全力支持。澳大利亚启动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加速审查通道,将涉及应对气候变化的环保型技术专利申请的待审期降至4到8周。加速审查请求可在申请提交后提出,申请人应提交书面申请,并陈述该申请需进行加速审查的理由。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加速审查条件将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必须满足的一点是,申请应涉及绿色技术领域。申请人提出加速审查申请无需缴纳额外费用。

我国绿色技术专利申请制度发展策略

(一)根本解决路径

1.自主创新求发展。这应该是我国研发单位和企业的根本出路,这些企业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力图从根本上摆脱危机,但困难较大,产品和技术大多被发达国家企业的专利技术所覆盖。从发达国家在世界上申请的各种专利布局来看,比如低碳经济、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等基本已经全部到位。从技术层面来看,发展中国家在整体低碳经济的时代都难以逾越这个格局。特别是资金不足、经验不足、抗风险能力差等方面较为明显,对中小企业来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大企业来说也是举步维艰。

2.规避专利权求生存。做好绿色技术的专利分析和预警。通过专利数据分析,能够有效跟踪创新主体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创新趋势,了解国内企业掌握的绿色技术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分析相关技术的成熟程度以及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比如可以采取监视专利期限,寻求专利未覆盖地区等办法,研发立项立足于快要到期和未在某地区(如中国)申请专利保护的专利技术,寻求相对稳定的市场。但这种做法可解一时之困,总体来说,不太可靠,且难成大器。

3.跟进创新求交叉许可。在原创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挖掘或补充,在原有保护范围之中进行可行的选择发明,从原创发明内部限制其专利权,从而获得新的专利保护和相应的市场。这种方式非常可行且具有战略性意义。其根本在于从以发达国家企业为主占有的较大的专利权覆盖面当中寻找缝隙或特定的区域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发明,以求限制原专利权人在某些地区应用新的发明,从而可能达到交叉许可的目的。这种策略的优点在于资金投入少,风险较低,见效快,但也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原创发明通常为发达国家企业的发明,普遍具有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所以专利权人本身也会不断改进发明,提出新的专利,因此这方面的竞争可能更多的会表现为技术、信息和研发速度上的竞争。

(二)其他措施

1.强制许可。专利是保护绿色技术最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为了平衡利益,许多国家都在其本国专利制度中包含了限制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的强制许可制度。但是实行强制许可有很多限制,实施起来困难重重,许多发展中国家主张在绿色技术转让的问题上类比医药产业适用强制许可制度,但发达国家则明确主张,绿色技术相关产业与医药产业不同,不能适用强制许可。例如,美国作为绿色技术专利大国已经在2009年修改了相关的法律,加强了绿色技术转让和扩散的壁垒。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2009)》、《对外业务和相关项目融资拨款法案(2010)》以及《2010和2011财政年度外交关系授权法案》。这些法律包含了对美国参加任何国际气候变化事务的限定条件,同时规定有关气候变化对外资金援助的条件以及严格执行现行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要求。在绿色技术领域,巴西、印度等国也对于实施强制许可大声呼吁,谋求在国际舞台中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我国应采取积极审慎态度,在不违反tRips协定的前提下,讨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中适用强制许可的可能性。

2.政策扶持。从20世纪末开始,发达国家开发绿色技术已形成一种潮流,并渗透到交通、化工、能源、制造等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美国1994年就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技术报告”,并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加拿大1993年即制定了绿色技术创新计划。日本政府倡导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革命,使其同电子技术和汽车技术并列成为日本在世界上领先的三大技术。欧洲制定的尤里卡计划,其中环境技术类项目占非常重要位置,有时仅次于信息类项目居第二位。

建议在我国已经出台系列政策鼓励节能减排,扶持绿色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进一步提升绿色技术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水平。同时政府应该通过财税金融等制度的调整,推动企业加快利用绿色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水平,实现产业升级。而对于建筑节能,应该重视制订相应的标准,对材料的生产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实行监督,推动建筑节能的实施。

另外,绿色技术共享问题依然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危机问题上的瓶颈,双方在转让技术知识产权问题上依然相持不下,存在较大分歧。在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在转让技术问题上达成一致已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但是多哈宣言已经给了人们希望,灵活适用本国知识产权制度,进而超越tRips协定的规定。目前强制性的使用实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只是威慑手段,而与专利人合作,共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绿色技术转让与实施才是最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何隽.从绿色技术到绿色专利.知识产权,2010(1)

2.吕选忠,于宙.绿色技术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现代企业报六版,2008-10-28

3.刘河.日益恶化的全球气候危机促使―“绿色知识产权”再度浮出水面.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8-12

4.赵行姝.发展中国家有权分享“气候友好技术”.人民日报,2009-7-2

5.别涛,熊英.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例外”措施.中国法学,2004(4)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9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和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在*年至2010年间,通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大规模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活动,使水利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树立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技术水平,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优秀的水利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利系统继续教育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为全面提升我国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的整体素质提供有力保障。

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使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率达到100%。重点在水利规划设计、水资源管理、建设管理、水土保持、农村水利、防汛抗旱、水能资源及农村水电、水文和水利信息化、水利移民等9个领域培训10万名紧跟水利科技发展前沿、创新能力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新时期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素质、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

(二)紧密结合各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要和专业技术人才成长的需要,紧跟水利科技发展前沿,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分专业领域进行培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领域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四)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管理方式,建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体系、课程体系、培训机构网络体系,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

(五)按照归口管理、分工协作、分级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级人事部门和水利部门在知识更新工程中的作用,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落实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各项任务。

三、主要内容和方式

(一)开展公需科目和水利基础科目的培训

按照人事部的统一要求,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需科目的培训学习。同时,结合水利行业工作实际,开设具有水利特色、突出创新能力的基础性科目,由专业技术人才根据实际情况选修。水利基础科目分为水利综合知识和水利法律法规两大类。水利综合知识主要包括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针、水利部党组的治水思路及其实践、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水权与水市场理论、水旱灾害及防治、国内外水利发展概况及先进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经验、我国水资源基本状况、水利建设主要成就、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等内容。水利法律法规包括水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可再生能源法、立法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河道管理条例、水利产业政策等法律、政策规定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实施水利基础科目培训,使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拓展学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二)分领域开展水利专项继续教育活动

根据水利各专业领域的发展和人员知识更新的需求,紧跟水利科技发展趋势,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规划设计领域:包括水资源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流域和区域水利概况;水利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及要求;环境评价、水工程规划同意书、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和资本金测算方案等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方法;各种水利规划设计项目编制规范、规定和办法;国际先进的水利规划设计理论、理念和方法等内容。

2、水资源管理领域:包括水资源概论,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法制,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需求分析与节水、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管理,水资源管理经济运行机制等内容。

3、建设管理领域:包括水利建设管理的政策法规、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新理念;水利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质量与安全评价;监理法规、监理理论、合同管理;造价理论、造价管理体系、投资控制;工程管理理论等内容。

4、水土保持领域:包括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理念、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水土保持规划编制的内容与要求,水土保持数据采集、传输、分析、汇总的技术与方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关键技术,各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综合防治技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水土流失监测技术与方法等内容。

5、农村水利领域:包括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业节水灌溉、泵站技术与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包括灌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灌区现代化管理、改造技术、水资源承载力评估、信息化建设、量水技术等;农田灌溉方法与技术、田间节水技术与工程管理、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泵站更新改造技术、新理论与新技术、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及泵站电器设备新技术等内容。

6、防汛抗旱领域:包括防汛抗旱与经济社会发展、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理念及实践、我国防洪减灾历史与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国内外防洪减灾先进经验、防汛抗旱新技术新材料及应用、防洪减灾法规制度建设、洪水资源管理、洪水风险理论、洪泛区规划与管理等内容。

7、水能资源及农村水电领域:包括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方式及特点,水能资源开发的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价,河流综合利用与梯级开发,水能资源的开发许可和市场化配置,我国水电开发的设想和部署;农村水电的发展趋势和战略,农村水电站管理,农村配电网建设与管理,电力通信系统,农村水电发展规划及专项规划,农村水电建设、运行管理及其相关科学决策方法论,农村电力体制改革等内容。

8、水文和水利信息化领域:包括水文监测新仪器、新技术;水质监测技术与应用,水质信息处理与评价;水文站网规划、水文水资源调查评价;洪水预报技术;国内外通信业务新技术、新方法,水库、蓄滞洪区、山洪预警、应急通信相关技术;信息化建设;气象新技术与新领域;水资源预测预报新技术、新方法;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等内容。

9、水利移民领域:包括水利移民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水利移民工作方针、政策,国内外水利移民实施概况及管理经验、水利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移民安置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监理、监测评估、信息管理、移民统计、库区建设基金项目管理和资金的稽查审计及典型移民安置案例分析等内容。

(三)主要方式:

1、研修培训。人事部和水利部每年在水利系统举办1~2期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级研修班,并纳入人事部"653工程"整体培训规划。水利部每年选择1~2个专业领域举办专业技术人才示范性高级研修班;水利部机关业务司局、各流域机构和直属单位每年面向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举办20~30期专题培训班。各地水利部门会同人事部门根据本地区水利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在本地区内有计划地组织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

2、网络远程培训。大力发展水利远程网络教育,依托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等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

3、工作实践培训。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结合重点工程,重大科研项目,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实践锻炼,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

4、在职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设个性化的自选科目,进行在职自修培训。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人事部、水利部共同负责制定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办法,中国科协参加;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举办示范性继续教育活动。水利部组织制定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科目指南和培训大纲。

2、地方各级人事部门会同水利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办法;制定本地区相应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活动;组织举办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活动。

3、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教育协会等单位承担编写制作培训教材、开发培训课件,承办水利部示范性专业技术人才研修班等工作。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积极承担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活动,按照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要求,在培训实施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制度建设

1、实行统计登记制度。委托水利部人才资源开发中心,按照人事部实施"653工程"的统一规定,利用"中国水利人才网"对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参加"653工程"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登记和管理,并将统计结果及进展情况定期报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

对参加人事部、水利部主办的高研班并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统一颁发《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结业证书》。对参加水利领域"653工程"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由人事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联合颁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培训证书》。

水利部直属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上述"653工程"培训的学习情况应记入《水利行业培训证书》,各单位人事(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年终应将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情况记入本人学习档案,并统计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学习学时达标情况,并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与上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评优评先有机结合起来。地方各级水利部门根据当地人事部门对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的要求做好培训登记工作,并将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学习学时达标情况列入年度统计内容,健全完善各项机制,保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顺利实施。各继续教育主办单位或专业技术人才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应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登记,建立完善培训档案。

2、建立项目论证制度。水利部各流域机构、直属单位要组织专家对拟开展的"653工程"的主要项目、科目指南、培训大纲、教材课件等进行评估论证。"653工程"重要项目要及时报人事部和水利部,并在人事部网站、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网、中国水利教育培训网和中国继续工程教育网以及中国人事报、继续教育杂志上公开。

3、建立质量评估和监督检查制度。由全国"653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对"653工程"水利领域的培训开展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估。人事部、水利部不定期地对水利领域"653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施教机构要积极配合,及时反馈"653工程"运行的情况和问题,按照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施教能力与水平。

(三)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建立健全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继续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水利部将组织编写、开发适应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特点的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课件及培训教材。各地区和有关培训机构在组织实施培训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培训需求,选择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点的培训课程。认真抓好师资(库)建设,逐步建立起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师资队伍。组织专家、专兼职教师进一步开展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和方法。

(四)经费

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关于职工参加继续教育经费保障的相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并重点向"653工程"项目倾斜。

人事部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对水利领域"653工程"重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对纳入人事部整体培训规划的高级研修班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水利部将对每年确定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积极拓宽继续教育经费渠道,大力筹措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施教机构开展面向社会、学员自愿参加的培训活动,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可以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节约高效地完成知识更新工程各项工作。所有收费培训项目须报水利部人事劳动教育司审批,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五)其他

1、水利专业技术人才每年参加包括"653工程"在内的各类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累积要求不少于12天或72学时。

2、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的人事部门要把水利专业技术人才参加"653工程"培训的情况作为职业能力考核的内容,并和人员的岗位聘用与工作使用结合起来。

3、各级水利部门和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水利领域"653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653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

五、实施步骤

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年起到2010年逐步推进。

(一)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部署实施水利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工作,拟定科目指南。除结合人事部公需科目培训要求,组织开展信息化和知识产权培训外,结合水利工作实际开展水利综合知识和法律法规基础科目的培训。

(二)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2010年上半年)

每年重点选择1~2个专业领域和3~4门基础科目,辐射带动其他专业领域,开展一定规模的更新知识培训,稳步推进整个水利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工作。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建设一批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扶持一批优质的施教机构,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专利制度的起源篇10

论文关键词专利保险知识产权维权意识

一、专利保险提出的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产权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专利诉讼来看,由于专利侵权的诉讼主体广泛、技术难以判断、取证举证难、侵权形式多样、赔偿数额难以确定、法律关系复杂等因素,使得专利诉讼的维权难度大、周期长,并且在维权的过程往往中产生许多费用,如诉讼费、为获取证据而产生的调查费以及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相关费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导致诉讼成本高,加大了企业法律风险,使得大量中小企业难以充分维护自己的权利,加剧“权利贫困”的现象。并且,即使企业有能力支付高昂的诉讼费用,其仍有可能面临败诉的风险,关乎专利利益的企业自然有规避风险的需求,而专利保险恰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专利维权保驾护航。

二、专利保险的概念与作用

(一)专利保险的概念

专利保险(patentinsurance),又称为专利侵权保险,是指投保人以授权专利为标的向保险公司投保,在保险期间,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为专利维权而支出的调查费用进行赔偿。?即投保人按照保险协议缴纳保险费,在专利研发、专利申请、专利实施与转让、专利使用、专利诉讼过程中,一旦发生保险协议中约定的专利风险事故,则保险人应按照约定支付保险赔偿金的保险服务。

专利保险可归为诉讼保险。诉讼保险(Legalexpenseinsurance)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是指投保人购买特定险种(诉讼险),在自己与他人发生民事诉讼时,由保险公司通过理赔方式向投保人支付诉讼费用的制度。

(二)专利保险的作用

专利保险是接近正义的有效途径之一.法律致力于维护公平正义,依靠法律维权是国家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平等权利。和法律援助制度一样,专利保险有助于公民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避免“权利贫困”的现象加剧,有利于减少国家对法律援助的投入,弥补法律救济资源的不足。

专利保险能够有效地防范及化解法律风险.有风险就由保险,保险本就是为降低风险产生的损失而生。专利保险的优势在于:事前预防将风险降至最小,可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不至于受到大的商业利益冲击,这对于确保中小企业的稳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专利保险具有分散危险功能,把集中在某一企业的因偶发的专利侵权行为所致的经济损失,通过直接摊派或收取保险费的办法平均分摊给所有被保险人。专利保险还具备补偿损失的基本功能,把集中起来的保险费用于补偿被保险人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专利侵权行为)所致经济损失。专利保险制度的意义就在于:将当事人的诉讼风险进行社会分化,使中小企业通过风险社会化而摆脱沉重的诉讼费用负担。

三、我国专利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专利维权意识及诉讼意识不足

中国古代以大同社会为最高境界,追求无刑无诉,排斥纷争,处处体现德主刑辅的政策,造成普通民众至今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厌诉、鄙诉”。这种思想根源导致企业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疏于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甚至在发现专利侵权时,双方也多主张“私了”或是自认倒霉这一类“大事化小”的解决办法。

而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赋予的权利仅意味着公民享有某项权利的可能,而要将这种权利转变成现实的权利,诉讼程序就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现实保障。而专利维权表现出非诉性特点,无疑成为发展专利保险制度的最大障碍。既不崇尚诉讼维权,那么又有谁会为了将来可能发生的诉讼购买保险呢?

(二)专利保险的推行本身具有风险

除却保险标的即专利权的侵权事宜发生,专利保险的推行还具有如下风险:

首先,对于保险人而言,专利保险在投保人转嫁专利侵权诉讼风险与成本的同时,往往导致其降低注意程度,疏于防范侵权事件的发生。如此一来,就势必会加重保险人的损失。其次,一旦侵权发生,就必然会增加诉讼概率,这主要是由于投保人“反正打官司的钱都是保险公司出的,不打白不打”的心理作用,导致社会总体诉讼成本增加,甚至造成滥诉,社会法律资源浪费。在现实的法律适用中也没有无相关制度,以有效排除恶意投保和滥诉。最后,对于投保人而言,由于保险市场体系不够发达,投保本身也存在有风险。

(三)保险费用及保险金额难以确定

保险费用、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保险费用取决于保险金额,而保险金额又最终由保险价值确定。由于专利保险标的作为一种无形财产,缺乏评估标准,专利权的价值往往难以准确评估,除此之外,律师费的不确定性也会造成保险金额的不确定。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甚至会引发新一轮的保险合同纠纷。

一个新的风险出现后,需要保险公司提供保险供给,然而保险经营者必须对各种风险的性质、特点、出险概率、出险损失率以及对这种风险的防灾防损的知识和技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才可能对这种风险的提供保险供给。因此,从事保险业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数量都制约着专利保险的发展。

(四)专利保险作为新险种,公众知悉度不高

专利保险制度的成功运作不仅仅依赖体系完备的保险市场,还取决于公众对专利保险的广泛认同。

专利保险的概念最早由知识产权最为发达的美国提出并且实现?,英国、日本等国在后来在企业界的要求下也相继推出专利保险。在我国,专利保险起步较晚。直到2010年底,才推出了我国首款专利保险产品——“专利侵权调查费用保险”,开创了我国专利保险事业的先河。专利保险作为新生事物,由于大众对其尚缺乏了解而导致需求较小。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早已不再适用。专利保险是否能够良好的发展并步入行业“成长”阶段,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市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四、完善建议

(一)加大研究及宣传力度,开拓市场

要想进一步发展专利保险制度,首先应该加大对专利保险制度的研究力度。其次,基于公众对专利保险的认识普遍不足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让专利保险进入大家视野之中。保险公司应该加大专利保险的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专利保险制度的价值所在,明确专利保险制度在当今知识经济的优势及作用,同时更加了解专利保险的运作机制,如前期的投保条件、中期的专利权管理和监督以至后期发生专利侵权事件后的维权等,只有让公众更加了解专利保险,才能够促进专利保险的发展。并通过运用多样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不断地致力于推进专利保险进入市场、在市场中发展,甚至最终促进市场的发展。

(二)完善专利价值与风险评估

如前所述,专利价值和风险难以评估制约着专利保险的发展。完善专利价值与风险评估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培养专利价值评估专业人才,深入研究、借鉴西方理论和方法;二是改善现有的专利价值与风险评估机制,做到随时变化随时更改;三是加大专利价值与风险监督,达到动态监督的目标;四是保险公司可以同投保人一起进行专利价值和风险管理,协同合作,尽量避免专利价值减少以及风险加大的情况发生。

(三)将专利保险和专利仲裁机制有效结合

我国目前的专利权纠纷解决机制,主要是行政解决及司法诉讼解决机制。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两种纠纷解决机制随着专利权纠纷的发展和变化已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其弊端愈发明显:现行的行政解决专利权纠纷机制由于其过分强调效率,而往往忽视了专利权的本质,专利权作为一种私权,应当是自主、平等且独立的,国家通过行政手段对专利权进行过度不合理的干涉有悖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平等性;而司法诉讼程序,由于我国传统的朴素法律观念和现实的影响,民众多把它当做最后不得已的救济手段,其复杂、冗长的程序,与行政解决机制不遑相让,“时间就是金钱”,对于商业活动而言,效率就是财富,而诉讼程序中对侵权事宜的认定耗时长,并且,审判公开原则也会打破专利技术的保密性,这些缺陷无疑会使得权利人蒙受损失。同时,我国现行的解决专利纠纷机制存在职能分工不明确的问题,出现各职能部门相互推诿扯皮或是重复监管的现象,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案件积压。

而专利仲裁机制兼具以上两种专利纠纷解决机制的优点,有具有其内在优势,如高效快捷、亲和人本、忠于事实等。

(四)建立“诉前审查“制度,以避免滥诉

针对滥诉的问题,保险人与投保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应当加大审查力度,做到实质审查,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道德风险。避免滥诉现象的发生,可以通过在保险合同中明确规定“诉前审查”条款来解决,“诉前审查”即在专利保险合同中规定一定的诉讼发生的条件,例如当胜诉几率高于一定比率时,保险人才能够支持进行诉讼,若不满足此条件而被保险人执意发讼时,保险人可拒绝支付相关诉讼费用。制定严格的“诉前审查”条款不仅可以减少滥诉产生,并且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保险合同纠纷。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