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十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十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2:0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1

《县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健康教育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民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全国爱卫会制定的《国家卫生镇标准》中,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对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设、学校、医院、社区、行业、大众传媒、控烟健康教育等都作了具体的要求。根据县委、县政府对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的总体部署,对照全国爱卫会新修订的《国家卫生镇标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原则,积极配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大力开展讲科学、讲文明、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大力倡导革除生活陋习,树立健康观念,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健康素质,为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打下良好基础。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调整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为进一步做好我县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健教工作人事变动,特对县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

县健康领导工作小组具体指导和协调全县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卫生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全县的健康教育技术指导中心,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专用设备,并落实必要的业务经费。各单位、各部门要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按《县健康教育考核标准》确定相应的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从而建立健全全县的健康教育网络。

(二)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加强固定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市区繁华路段设立健康教育画廊和建立健康教育一条街。《今日》、电视台等新闻媒介要开辟专门的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各单位要结合单位实际,在单位醒目位置设立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利用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阵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宣传。

(三)加强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积极组织全县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进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标准学习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根据《县健康教育考核标准》,进一步明确学校、医院、社区和行业、大众传媒等各类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县爱卫办将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县健康教育工作的档案资料规范化管理进行指导和检查。

(四)深入开展全民卫生知识学习和教育。积极组织“卫生知识进千家”活动,在全县掀起卫生知识学习的高潮。重点针对学生、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职工、病人及其家属等不同人群,采取卫生知识讲座、健康咨询、黑板报、宣传栏、印发健康处方、卫生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教育知识问答手册》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全民卫生科学知识和自我保健知识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健康教育知识问答手册》做到机关、企事业单位每人一份,学校每个学生一份,居民每户一份。

(五)积极开展控烟健康教育。认真执行《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在主要街道和场所设立大型禁烟宣传牌(在磷都大道、东兴大街等主要街道每处设置2个,公园、广场、汽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每处设置1个)。在全县广泛开展争创“无烟单位”、“无烟家庭”活动。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及各单位禁烟区内要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标志,城区无烟草广告。提倡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单位工作人员带头禁烟。每年的5月31日“世界无烟日”,要积极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禁烟宣传活动,在全县上下形成浓厚的控烟氛围。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7月)

1、健全县健康教育工作领导机构。

2、制定《县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

3、召开全县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与相关成员单位签定目标责任状。

4、建立并完善全县健康教育网络。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专(兼)职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并建立健康教育专栏。

(二)培训落实阶段(8—10月)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举办全县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培训班。认真学习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标准和健康教育业务知识。

2、城关镇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技术指导下建立辖区内健康教育示范小区、健康教育一条街和健康宣传画廊。

3、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城关镇以社区为重点,开展“卫生知识进千家”活动。

4、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印《健康教育知识问答手册》,协助县直各医疗卫生单位、中小学校、企业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卫生知识学习教育。

5、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不同人群,在机关、学校、医院、社区组织卫生知识考试,了解其卫生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三)完善资料阶段(7月—12月)

1、县健康教育所制定下发相应的健康教育档案资料管理指导意见。

2、各单位、部门在开展各项工作的同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要求收集整理和完善2006年以来的各类健康教育资料,并分年度立卷归档。

3、继续组织全民卫生知识学习教育,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4、各单位与县健教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健康教育工作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四)督查整改阶段(1月—4月)

1、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对照《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及《县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达标工作。

2、县“三创”办、县爱卫办将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标准》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单位、各部门迎检准备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各学校、医院、社区、单位进行现场抽查,组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健康行为形成率测试,并进行通报。

3、各单位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对整改无力的将根据《县“三创”工作督查考核办法》进行处罚。

(五)巩固提高阶段(5月—8月)

1、迎接省、市爱卫会的工作指导。

2、根据省、市爱卫会的工作指导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认真、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按要求整改到位。

(六)迎接检查阶段(9月—12月)

进一步巩固、提高健康教育工作成果,加强长效管理,迎接全国爱卫会对我县国家卫生县城考核验收。

县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

为了使全民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根据《国家卫生镇标准》和《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及“全国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等有关内容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县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标准。

一、医院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医疗单位有一名业务院长主管健康教育工作,有业务科室负责健康教育的管理及业务指导。

(二)工作有计划、总结、评价、活动记录,档案资料规范完整。

(三)院内各处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制度和措施。

(四)院门诊设立就医咨询台向就诊患者和家属提供服务。医院门诊、住院区有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季度更换一期。

(五)每年对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培训覆盖率达90%以上。

(六)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日街头宣传、家庭病床、康复指导等健康教育活动每年8次以上。

(七)医院各科(室)要设立宣传栏,医护人员口头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康复、防病知识,对病人提供免费宣传资料,病人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75%。

二、学校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县教育局有县直各中、小学校基本情况统计表;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开课情况;学生健康知识知晓和行为形成评价情况;《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自评得分情况。

(二)县直各中、小学有一名校长主管健康教育工作,由医务室医生(教师)负责业务指导管理。

(三)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以班级为单位达100%,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分。其中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80%。

(四)通过教学和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电化教育等形式普及传播卫生知识。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控烟、性病、艾滋病知识培训率达95%,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0%。

(五)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监测工作。(提供的调查数据显示,随机抽查城区、郊区学校各2所,检测1500人,城、郊区检验人数各半,感染率均低于3%)。

(六)校内各处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制度和措施。

三、社区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城关镇人民政府有领导分管健康教育工作。有辖区健康教育网络。社区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医护人员的参与和指导下开展工作。

(二)社区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科普长廊等,内容至少每季更换一次。居民日常文明卫生行为规范或准则在居民区醒目处可见或发至每户居民。

(三)社区面向各种人群开展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在6次以上。活动方式有居民卫生知识培训、VCD传播健康知识、请专家和医生定期给辖区内居民进行健康讲座等。其中老人、青少年、妇女为专题的活动每年不少于一次。

(四)每户居民至少有两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健康知识入户率95%,居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70%,健康行为形成率≥60%。

四、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托幼园所等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各单位有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教育工作。

(二)有一处以上、经常更换的卫生宣传专栏或橱窗,在醒目地点有各种卫生宣传标语。

(三)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知识宣传活动,并有活动记录、资料档案等。

(四)会议室、办公室有禁止吸烟标志。

五、厂矿企业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厂矿企业健康教育以企业法人、技术干部、接触有害作业环境工人等为主要对象,进行有关劳动保护、职业病防治、安全卫生、常见病防治、女工保健等知识教育。

(二)在厂区内应设置一处以上1×2米的健康教育橱窗,辅以广播、卫生标语、闭路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卫生知识宣传。

(三)各生产车间、班组有一块定期更换的黑板报、宣传栏,并有三种以上卫生科普读物。

(四)有健全的管理组织机构,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本项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活动有记录等。

(五)职工知识知晓率≥80%,健康行为形成率≥60%。

六、大众传播媒介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今日》开设固定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健康栏目,编排出用稿目录并形成合订本。

(二)县广播电台有卫生与健康节目,有节目预告单,有专题节目播出情况汇总表,并有录音带备查。

(三)县电视台有健康教育专题节目,并免费播放“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录像带,专题节目每周至少一次,有播出情况汇总表和预告,并有录像带备查。

(四)电视、广播、报纸、无烟草广告。

七、公共场所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各公共场所要有专人负责,健康教育工作档案完整。

(二)凡是在公共场所就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

(三)根据不同类别的公共场所的空间和面积,设置1块以上1.5-2.5平方米的卫生宣传专栏,向广大群众进行卫生科普知识教育。

(四)公共场所不得有各种形式的烟草广告,并有醒目的“禁止吸烟”标识。

八、控烟健康教育考核标准

(一)各单位和公共场所应根据《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市关于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暂行规定》,开展控烟宣传,落实控烟措施,加强禁烟执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2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让生活更健康的总体目标,结合学校实际,经过多途径、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活动,全面推进我县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进取营造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传播健康信息,增强师生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本事,倡导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总体目标

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监测学生健康状况,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到达95%以上,健康行为构成率到达85%以上,各项健康教育工作指标到达国家有关标准。

(二)工作原则

1、面向全体。在教育对象上头向全县各学校及全体师生。

2、身心兼顾。在资料上做到生理健康知识与心理健康知识并重。

3、统筹结合。在方式方法上统筹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等学校工作,把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坚持以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

4、知行转化。在效果上注重将健康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健康习惯和礼貌生活方式,既关注学生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又关注健康行为构成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供给保障。

5、互相促进。在目的上,摆正为学生服务与为创立服务的关系,做到服从大局,服务师生。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建设。建立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要求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健全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构成领导重视,一级抓一级,人人参与的局面。要认真研究、统筹安排,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量化细化工作指标,落实人、财、物,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制。按照健康教育工作目标要求,建立目标职责制,层层落实职责,把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工作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学校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应及时书面报县教育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健康教育。学校要经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生活,改善学生的习惯,陶冶学生的情操,愉悦学生的心灵;配合卫生部门开展食堂分级量化管理,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小卖部及饮用水的卫生监管,确保师生用餐、饮水安全;按照《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学生团体用餐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学校卫生综合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发生和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努力按规定配备好专(兼)职保健教师和卫生技术人员,建立学校突发卫生事件联络员队伍,组织培训学习。

4、加大经费投入,规范工作档案。各校(园)应逐条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配足教材教具,改善教学卫生条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工作环境,配备必要的宣传器材,建立和巩固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营造健康环境。各中小学要有一名学校领导具体分管健康教育工作,搞好学校组织协调关系,结合学校的具体情景,制订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同时做好各项活动材料的收集、记录,规范健康教育工作档案。

5、建立考核机制,加强督查。根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好健康教育评价工作。学校健康教育与卫生工作做为考评学校工作的一项资料。对在健康教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人,教育局给予表彰、奖励。

五、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1、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为重点,确保每周0、5课时的课堂教学时间,系统开展健康教育。

2、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进取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将体、卫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在体育与健康课综合改革方面构成特色。

3、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配合卫生部门和家长做好学生的年度体检工作,重点做好入园(托)幼儿和中小学新生的体检。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对特异体质学生应在学校体育等各项活动中予以照顾。

4、进取开辟宣传阵地,加大健康教育传播力度。学校要利用健康教育橱窗、广播站、图书馆、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网页、电视课堂、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师生进行健康宣传教育。各校应设置健康教育专栏橱窗(黑板报),每月至少更换一次。有条件的学校应在网站上设立健康教育专栏。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3

一.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永教[]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2005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

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杭州、宁波、金华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4

1.1课程形式不统一

各个高校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必修课、选修课、心理讲座、网络视频课等不同形式的心理课程。在开设心理必修课的学校一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时为8个学时,仅仅普及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选修课一般是随机组班,每位学生四年内只能学习一学期,学生来自不同的年级,各个专业,其知识背景和认识水平各不相同。任课教师选择适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选择满足各年龄层次的学生需求的课堂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课堂效果。心理专题讲座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开设的场次可能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缺乏连续学习解决问题的机会。网络课程缺少现实课堂的互动和心理体验。

1.2教学教材滞后

心理健康课程是知识传授与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的综合课堂,目前教材内容多是理论概念学习,忽视互动实践环节。同时课程教材内容的动态性和发展性不足,某些教材内容固定化,不能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要。虽然目前众多学者依据实际应用编制新教材,但由于标准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

1.3师资力量薄弱

专业任课教师较为缺乏,某些由具有心理咨询师三级证的辅导员或教师担任,由于未受过专业心理训练,在运用心理学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在运用心理知识和技能与学生沟通方面,在觉察学生心理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心理案例分析、心理体验等课堂互动融入到知识教学中等方面不是很熟练,很难实现教学目标。

1.4课堂设计缺乏实践

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侧重在心理知识普及,忽略了心理体验、行为训练等心理技能培训。同时在教学方法多的选择方面,多媒体教学,单向知识传输,缺乏互动。

1.5课程效果评价单一

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采用传统考试时发现,难以反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2]。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心理健康课程的独特性,将其改为考查课,但是由于考查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随意性较大,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大学生心理是变化性,发展性的,在课程效果评价方面亟需合理有效的考核方式。

2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建议

2.1设置合理的课程标准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或者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

2.2选编优质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在听取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组织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专家教师,依据实践教学经验编著合理的具有实性的教材,并定期进行检查更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2.3提高师资素质

组成授课团队,课前进行集体备课,相互观摩学习,定期进行培训,学期结束进行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培训和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实践活动的拓展。

2.4设计合理的课堂内容

近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建议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以及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大学生心理随着年龄增长、经验阅历的增多,所遇到的心理困惑也会不断变化。课程的内容依据不同年级的心理需求有所侧重。例如新生主要是适应问题,侧重学习和掌握在人际交往技巧,情绪管理方法,学习思路的转变等技巧。大二和大三学生关注情感问题、生活琐事等,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大四个人发展的思考和就业压力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

2.5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在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教授内容设置互动环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自我,将教师教育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执行助人自助的理念。适合心理学专业授课特色的讲课方式有课程讲授、心理测试、课堂活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体验活动、情景表演、团体训练角色扮演等。例如在讲授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主体,在明确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首先是通过课堂讲授,运用案例导入法,通过现实案例,使学生直观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意义。第二步通过科学测评法,认识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将班级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设置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模拟情境,学生积极参与模仿,在模拟仿真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并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学会预防心理危机,珍爱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座,举办各类心理活动作为补充教学形式。

2.6有效的课程效果评价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普及知识、学生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依据课程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考核方式是授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将学生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结合实际情况,可选择考虑平时表现加最终考核的方式。在日常的课堂授课中,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心理体验,可以将学生课堂出勤、参与的程度、课堂提问情况纳入平时考核。最终考核内容更倾向于运用心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身边同学中普遍存在心理适应问题给出自己的有效建议等。与此同时,对于积极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学生要给予适当的加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5

一、指导思想

依据《山东省健康促进县(市、区建设)项目方案》和《冠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与创部级卫生县城相结合,开展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医院、健康促进学校、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村(社区)以及健康家庭的分类创建,达到省级健康促进县标准,确保如期达标验收。

二、工作目标

(一)全县50%的中小学校符合健康促进学校标准;教师、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健康教育开课率达到100%。

(二)全县各学校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健康技能掌握3项以上。

三、时间安排

(一)2020年9月—10月。制定《冠县教育局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县中小学创建工作推进会。

(二)2020年11月—12月。按照各类创建标准,逐项落实。各学校将创建活动全部资料,根据任务明细以文件、图表、图片形式充分体现,并以纸质版建档备查。同时,以电子版形式保存,上报时间另行通知。

(三)2020年9月—11月。县教育和体育局对学校进行工作督导,接受县有关部门模拟考核验收。

(四)2020年11月—12月。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全县分类创建工作考核,按照各类标准打分排名通报。各项工作进入省级考核验收状态。

四、创建要求

(一)召开全县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推进会,制定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县教育和体育局与学校签定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学校目标责任书。

(二)各学校完善健康促进学校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联络人。书面承诺建设健康促进学校。

(三)各中小学校召开创建健康促进学校大会,倡议教职员工、学生积极参与健康促进学校创建。结合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方案。

(四)各学校围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开展健康征文比赛、健康知识竞赛、健康演讲比赛、健康手抄报比赛、小手拉大手健康行动、控烟签名等系列健康促进活动。

(五)各创建学校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创建学校设置4个以上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6期,定期更换并建好更换记录和档案。悬挂创建条幅,营造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氛围。

(六)按照“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督导各中小学校逐项落实,在时间节点如期完成。

(七)贯彻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核心理念,将教育系统(包括各中小学校)有关教职员工带薪休假、控烟奖惩、救助帮扶、课间操、教室、宿舍环境改善、食堂改善、低碳出行等相关文件、制度、措施资料搜集整理建档。

(八)各参与创建主体单位的工作例会、专业培训、各类活动、健康教育课、健康查体等均以充分的文件材料、图片予以佐证,并按建档要求完整存档备查。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创建工作,各学校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按照工作计划和进度要求,将创建指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和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二)强化检查督导。县教育和体育局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对创建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及时组织经验交流,适时通报检查情况。

(三)营造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宣传栏、电子屏、新闻媒体等固定宣传阵地,密切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和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卫生热点问题,开展多种形式的卫生防病宣传和健康教育,对创建活动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努力形成全县教育系统关心创建、支持创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附:1、冠县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健康促进学校创建名单

3、健康促进学校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4、冠县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目标责任书

5、冠县创建健康促进学校目标承诺书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6

(一)新生入学必须建立健康档案,学校必须组织所有入学新生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二)全县中小学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

二、健康体检项目

(一)病史询问

(二)体检项目

1、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

2、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

3、口腔科检查:牙齿、牙周;

4、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

5、形体指标检查:身高、体重;

6、生理功能指标检查:血压;

7、实验室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2)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

注:“*”小学、初中入学新生必检项目;“**”寄宿制学生必要时到符合规定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项目。

三、健康体检组织机构及分工

(一)成立以尹晓明副县长任组长,郭侠军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局长任副组长的健康体检领导组。领导组负责对全县健康体检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

(二)县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对县直中小学、太师附小学生的常规体检以及全县中小学结核菌素试验、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胆红素)的检测。各乡镇卫生院负责对本辖区中小学生的常规体检工作,利民厂职工医院负责利民学校的学生体检,山西农业大学医院负责农大附属学校的学生体检。

四、健康体检的经费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检费用按照山西省物价局、山西省卫生厅《山西省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中小学学生体检按10元/人、结核菌素试验按10元/人次、肝功能按15元/人次,由学校公用教育经费支出。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体检费用由学生支付。

五、卫生部门的工作职责:

(一)县卫生局负责对全县学生健康体检人员的资格管理、认证考核和技术考核,保证健康体检人员专业技术合格。

(二)县疾病控制中心负责全县学生体检的业务考核、技术指导、各乡镇卫生院负责健康体检岗位设置合理,人员分工明确,工作职责到位。

(三)县疾病控制中心,各乡镇卫生院要保证学生健康体检所需的医疗检查设备与检验仪器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能满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运行,定期检验,仪器设备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四)学生体检后,体检单位分别向学生(家长)、学校和县教育局反馈学生个体健康体质结果与学生群体评价结果。个体报告单在体检2周内反馈学生,学校汇总报告单于检查后1个月内反馈学校,同时各乡卫生院及农大、利民医院将体检情况报疾控中心,全县体检情况汇总于检查后2个月内反馈教育局。

(五)各乡镇卫生院(利民厂职工医院、农大医院)抽调一名专业医务人员到乡办中学从事学校卫生工作。

(六)在校医务人员在学校应承担学生的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常见病、地方病、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救治,学生健康档案的管理、学校相关卫生的检测工作。

(七)抽调的医务人员工资由其原所在医院发放。

六、教育局部门的工作职责:

(一)教育局负责学生健康体检的组织、协调、管理以及体检经费的落实工作。

(二)各中小学依据健康条件的要求设置场所,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学生的组织工作,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7

关键词:女生体育课堂成绩评定探究

1.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志,也是检验学校办学及素质教育落实的重要部分之一。中学体育课成绩考核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师通过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记录,考查与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必要的知识、技术与技能,特别是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习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改变以往那种以竞技体育成绩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沿用新课程前的考评办法。因此,如何正确地考核与评价一个学生在一学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成绩,是体育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

2.现行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办法所面临的困惑

中学体育课考核与评价在新课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状况下,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评价的形式不断涌现。评价的形式是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等等。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发现自己的进步,又体验成功的快乐。然而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推行的是“结构考核”办法,就是我们常说的百分制常规考评方法,强调学生的参与,其过程性、学习态度、心理表现等方面欠完善。突出表现在评价内容统一性太强,技能与素质项目固定化,过于强调定量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这种单一地从“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已越来越显出它的局限性:只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却无法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无法了解学生自我内在愿望和动作技术掌握程度,以及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对人才培养的准确作用。这种评价体系考核结果明显一目了然,往往缺乏过程考核,终端评价重视了,过程评价自然被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水平不能正直体现,从而难易看出学生的进步程度。

3.制定女生体育课成绩评价的理论依据与措施

3.1新课程标准为我们制定了先进的评价理念。

“教学评价建议”明确指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等信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学习评价重点的转变”也说明了教学评价的重点应该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过程中,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所学运动技术的运用,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和机械的掌握,更不是追求一个最终的运动成绩或测试分数。

3.2一直以来,女生体育成绩的评价就是根据她们的身体素质测试和技术评定的成绩,结合平时上课“好”“一般”“不好”的表现,给予成绩。

通过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根据新的课程标准中的五个领域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本校女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体差异,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对原先实行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通过摸索、反馈、修正、选择评价内容及方法,初步设计出了切合实际的具体操作方法,并重新制定了体育成绩评价方案。力求新的评价方案能激发与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新的评价方法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力求学生逐渐把对规则的遵守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能够深刻地意识到各种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

3.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提高和进步,是这一评价体系更符合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更符合健康第一的要求。评价体系只有结果考核,缺少过程考核,只重视终端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不仅难以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难以看出学生的进步程度。以往一般都是直接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内容是四个方面的总分为100分,以60分为及格界限(见表1)。这种评价方法的特点是重视定量、终结性与横向相对评价,而忽视定性、诊断、过程和个人纵向相对评价;受竞技思想的影响,重视运动成绩的测评,轻视真正的健康、体育修养、行为习惯的评价,突出表现在评价内容统一性太强,项目太固定,过于强调定量评价,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实施至今,这种单一地从“分数”角度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已越来越显出它的局限性。只注重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却无法了解把握学生学习的过程,无法了解学生自我内在愿望和动作技术掌握程度,以及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对人才培养的准确作用。一句话,现行的“四合一”评价体系只有结果考核,缺少过程考核,只重视终端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不仅难以体现学生的健康水平,而且难以看出学生的进步程度。

3.4女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的操作内容及步骤。

3.4.1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的内容

3.4.1.1女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主要由平时表现与出勤(20分)、技能与技术(30分)、自评与互评及教师评定(20分)、基础理论(10分)和体质健康与素质(20分)五部分组成,总分100分,并增设一备注栏。考虑到学生参加校、区及市等运动会和更高级别的体育比赛,获得名次后相应地给予了加分,还有小组长、体育委员根据平时工作的表现给予了加分(见表2)

表2高一(1)班女生体育课期终评价表

3.4.1.2经过两个学年度的尝试,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总人数的比例划分,成绩分数在85―100分之间为优秀级;成绩分数在70―84分之间为良好;成绩分数为60―69分之间为及格;59分以下不及格。

3.4.2“平时表现”部分是体育课成绩评价的重点之一,主要从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自主创新、健康行为及其他六个方面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具体内容设计了相应的评定表格参见表。有了对学生的评定内容、评价标准、评定的形式,结合新课程标准,通过实施两年来不断的修改,根据中学女生体质健康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了一张学生体育课平时成绩评价表(见表3)。

3.4.3态度决定成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掌握技术,掌握知识的重要保证。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能否主动、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能否全身心地投入;能否积极主动思考,为达到目标而反复练习;能否认真接受老师的指导,完成老师布置的值日任务,等等(见表4)。

3.4.4情意表现有多个方面:敢于和善于克服主客观的困难与障碍,坚持到底;能自觉地调整心理,调控活动中的不良情绪;自己能积极分析体育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展示自我,勇于挑战自,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在比赛与竞争中,能为小组、班级荣誉全力以赴;在体育学习中遇到障碍时,具有自信心,勇于克服各种困难,能战胜胆怯、自卑,充满自信地进行学习与练习;中途不退缩;能自觉通过体育活动调整心理,能自主调控体育活动中的不良情绪,如胆怯、恐惧、精神不振;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欲望和行为,并能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见表5)。

3.4.5合作精神:能否理解和尊重其他学生和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表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努力承担小干部的责任,与他人很好地交流沟通、互相帮助。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3.5女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的操作步骤

3.5.1教师的课堂管理无论多么有效,都会面临突发问题的出现,如果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规范,就会出现问题,影响课的效果,因此开学初应把体育课成绩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向女生讲清楚。

3.5.2在班级授课制度下,人数很多,体育教师如何来观察与测量每个女生在运动实践中的表现实际情况是一个难点。体育教师对女生的测评应是每节课还是一周一次,还是一月一次,她们的实施情况与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都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很可能由于需要增加工作量而流于形式。但只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和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的积极作用,将变得非常简单、快捷。如一个班级50人,可以分成四小组,每组12―13人,每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两名小组长。每班用四本小练习进行记载,每小组一本,每页都有一张体育课的评价表,如表1,在具体操作前,教师应向学生说明每个类别的具体内容和操作尺度,可对小组长们单独培训。在每一次课后,由小组长和同学们一起评议本小组同学的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表现好的可以加分,不好的可以扣分,表现一般的可以减半加分,没有表现的不加不减。然后由她们把观察结果登记在如表2的体育课成绩评价表上,并总结,记载本每次课后记载完交给教师,学生可以随时产看自己的成绩,教师同时也可以构件excel操作平台,把学生相应的数据输入电子表格,便于保存和期末汇总。

3.5.3学期结束后,由小组长帮助统计每个学生平时体育课中总共获得了几次加分的次数和总分,根据每节课的表现情况,再由各小组长算出平均分,并计入如表1女生体育课期终评价表中的“平时表现”,算法:平时成绩=每节课所加总分/总课时。

3.5.4“运动技能”的评价根据水平学习的运动技能要求,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育教学现状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与以前体育课中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既是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强调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进行评定。评定参照《体育与健康》教学参考书。

3.5.5一般一学期安排3个运动技能项目的测试,每个项目10分,每次测试一般由老师和小组长、体育委员共同打分得出结果,每项10分,三个技能项目30分,计入总分。

3.5.6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根据评价对象在体能、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进行综合评价(参见表3),并由小组长根据学生自我评价表,负责统计好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的分数,把结果登记在学生体育课自我评价表上。(见表7)

在表1的“基础理论”一栏中,每学期末主要针对本学期所学各项内容以及国际同内时事体育新闻等方面进行理论考试,所考成绩计入表8内。

在表1“体质健康”一栏中,我区体质健康测试主要是五个项目:肺活量体重指、800米、50米跑、立定跳远、掷实心球,总分500分,为了便于计算,折算成4%的成绩,满分20分。

3.6最后教师在表5个人体育课期终评价表中填好五个大项成绩(出勤与表现、技能与技术、自评与互评、体质与素质和基础理论及总分与等级)与评语,和学生自我评价表合在一起,在期末可以作为成绩单交给班主任及学生本人,并存一份留档。

4.女生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案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1做好成长记录袋。成长记录袋是过程性评价最主要的方法之一,结合体育课的特点,记录袋的内容主要包括:个人期终体育评价表(出勤与表现、技能与技术、自评与互评、体质与素质和基础理论及总分与等级),学生体育课成绩评价表,学生自我评价表,学生自己的学习体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等等。记载本上这些内容既有学生学习态度与社会适应方面的评价,又有运动技能学习和体能测试方面的评价,基本涵盖新课程标准的各个学习领域,是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轨迹”。成长记录袋的收集、编排和保存等工作主要应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主要负责指导学生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

4.2在小组评价中,教师在放手的同时要注意学生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处理好小组内合作与监督的关系。评价是在教学的动态过程中实施的,方法与尺度的把握,对实施的顺利与否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

4.3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些女生经过个人努力从40分提高到70分,可能比另一些学生从70分提高到80分获得的成功意义更大,具有更大的价值。对这类女生,每一个项目测试应该允许她们申请两次甚至三次重考,直至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为止。

4.4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如何保证它的客观公正而不失真,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难题。因此,在学生自评与互评中,教师要事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在互评中出现相互提高或压低分数现象,使评价失去公正性和公平性。

4.5教师评语要精练、中肯、有针对性、富于感情,让学生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学习心态。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找出问题的原因,为学生改进学习锻炼提供具体的方法,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特别要关注学生的“弱势群体”,写出激励性的评语,相对客观地给出一个运动处方,给予最大限度的鼓励,促使学生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4.6对于评价成绩体育教师不能一给了之,应特别注意评价成绩对女生产生的影响和她们的反应;每一学期在第一堂课引导上我们都要和学生一起对上学期的评价成绩进行分析和讨论。我们发现,女生对体育成绩是比较看重的,优良的评价成绩对大部分学生鼓励很大,评价成绩不理想的女生通常会抱怨,但通过讨论分析后,能有效地引起她们的反思,在新的学期里往往更加积极努力。因此,我们在强调评价成绩对学生的双向作用时,考虑到女生是一个需要教师多加关注的群体,容易激动,应从关心她们的角度出发,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平等待人,得到她们的信任,使女生大胆、充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使她们在全面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主体地位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评价的反思、调控与激励的功能。

5.结语

本成绩评价方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的评价思想,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起到了强烈的导向作用,成绩的评价记载简便易行,容易操作,教师在学期结束时对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了如指掌,体育课的成长实录更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经过近两年来的操作尝试,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真刻苦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运动技能知识与时事体育知识增增强了,身体素质提高了,培养了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当然,这只是初步的尝试,刚刚起步,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易操作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曲综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

[2]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116.

[3]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5.

[4]冯克诚.实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论全书[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6).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8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宁夏

【中图分类号】G47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588-02

1引言

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而应该把人类健康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为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一方面帮助人们实现健康,是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另一方面引导人们合理的健康消费,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宁夏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宁夏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视,自2007年开始,拨出专款,先后开展了宁夏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和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工作,使城乡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广大老百姓从中受益匪浅。

然而,在工作开展中仍存在如政府职能不突出、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体制不规范,单位职责不明确,工作机制不健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人员素质不高、创新思维不够,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活动少等问题,妨碍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的发展。

3先进城市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做法

为全面巩固“健康宁夏全民行动”工作成果,建立“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近日,宁夏健康教育专业考察学习组前往健康教育工作较为突出的北京、唐山、长春三市,主要针对北京市卫生局和西城区德胜街道安德路北社区、唐山市卫生局和文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春市健康教育所和八里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工作的考察学习,本人在考察期间受益匪浅,各地工作成绩值得称赞,经验值得借鉴,做法值得推广,总结如下:

3.1政策方面

地区具体政策

北京市・北京市人民政府制定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

・2011年6月出台《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

唐山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唐山市“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工作方案》;

・制定了《唐山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指导意见》、《唐山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校实施方案》、《唐山市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

长春市・政府提出了以控制慢性疾病为重点的《健康长春行动计划(2009―2012年)》。

3.2制定目标方面

地区总目标具体目标

北京市通过10年的努力,使市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市民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健康寿命延长,将北京建设成为拥有一流“健康环境、健康人群、健康服务”的国际化大都市,开创具有首都特色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道路。全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上升;吸烟率下降;运动人群比例上升;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5/10万以下;新生儿死亡率控制在3‰以下;人群健康体检合格率逐年上升;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有条件提供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服务;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81岁等。唐山市全市健康人群明显增加,健康服务更加便捷,健康环境显著改善,健康社会更为和谐,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险、人人享有健康服务、人人享有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健康环境、人人享有健康食品”,为建设全国健康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包括6项环境指标、10项人群指标、7项服务指标、10项社会指标、4项食品指标、8项民意指标和2项特色指标,共要求达到7大类47项指标。

长春市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率达到100%;实现全市居民步行15分钟,即可获得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控制医疗费用快速上升趋势,促进合理、科学的医疗消费和医疗行为;有效控制疾病发病水平,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上升趋势,逐步实现发病水平平稳下降;使全市主动参与健康保护的人群逐渐增加,社区健康人群比重逐年增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居民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全市所有公共场所实现禁烟,控制青少年及妇女吸烟率上升趋势;市民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比例不低于70%,每天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群众比例达60%;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5‰以内;人均期望寿命逐年提高;

3.3机制方面

地区机制

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市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建设健康北京的第一责任人,建立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完善目标管理,建立日常督查机制和评价考核体系,每年对各区县、市相关部门健康促进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与评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区县和部门的年度考核。

唐山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3名市委、市政府领导任副组长,25个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行动领导小组;

・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机构独立的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康办);

・明确了25个成员单位在实施9大工程、开展40项重点项目的工作职责,并以市委、市政府引发的《工程项目推进计划》将目标任务、推进举措、完成时限分解细化到市直各责任部门和牵头单位;

・建立了健康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和市民健康行为监测体系,将“健康唐山、幸福人民”行动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考核,在千分制考核中占10%的权重。

长春市・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6位市委常委、8位副市长及市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45个部门为成员的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专门的健康促进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健康办);

・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部门分工负责,专业机构技术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有效管理,广泛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

3.4经费方面

地区经费

北京市・各级政府把建设“健康北京”工作纳入财政预算;

・市、区两级财政设立了“健康北京”建设工作经费;

・相关部门、成员单位根据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在预算中安排相应经费;

・通过公益事业投资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各界投入和捐赠,引导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建设,形成多渠道支持的局面。

唐山市・市财政第一年拨付专项资金4000万元用于行动工作开展,三年共投入资金9000万元;

・地方财政列入预算,有行动经费和配套资金的投入;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组织以及个人赞助或捐款;

・开展国内、国际合作,加强技术交流,争取科研立项专项资金和国内、国际基金组织的支持。

长春市・财政引导资金。一是发挥公共财政在防病工作中的作用(市政府每年拨款1000万元);二是确立专项资金,实施引导投入(政府的引导资金带来社会资金的利用达到9000万元);

・业务保障资金。政府财政给市健康教育中心每年下拨业务经费在30万元以上;

・保险保障资金的合理利用。

・社会资金的利用。有效调动社会积极参与,盘活资源,弥补资金不足;

・医疗机构资金利用。建立有效机制,吸引医疗机构积极参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国内国外项目资金利用。

・个人、单位资金利用。

3.5工作亮点

地区具体措施

北京市・组建有一支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建立了一个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管理、专业指导、技术服务、大众传播、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健康促进中心和健康教育场馆,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在主要公共场所、办事机构设置了北京市民健康教育信息平台;

・向市民家庭配发健康教育大礼包,内装控油壶、限盐勺、腰围尺、大折扇、雨伞、健康书籍、光碟等;

・市政府每年一次“北京市人群健康状况白皮书”,向社会公布北京人群健康状况,明确未来行动目标;

・健康社区、健康之星评选活动有声有色。

唐山市・市政府成立了专门的“健康办”,避免了该项工作主由卫生系统承担的弊端;

・资金投入充足,使“行动”工作的开展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由38个学科的“百位名医”组成“唐山市健康教育专家库”,提供了人力资源;

・以“健康火种工程”为龙头,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培训;

・探索创新了健康教育30类100个工作模式;

・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大型健康教育与健康体检于一体的健康展馆;

・健康县(区)、健康乡镇(街道)、健康村庄(社区)、健康机关、健康医院等健康细胞创建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45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体检受到社会认同。

长春市・资金体系庞大,解决了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瓶颈;

・慢病防治模式基本建立;

・城市健康促进工作模式基本建立;

・健康体检机构形式多样,健康相关的非政府组织数量迅速增加(从2006年的35家增至2011年的110家);

・健身路径发生变化。如社区建设路径500余条,市区晨晚练辅导站1700余个,城区所有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率100%,体育健身公园23个,体育场所8827个,人均体育用地面积2.03平方米等,形成了8分钟体育健身圈;

・医疗救助成效显著。如特困家庭人口体检,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先天性唇鄂裂修复,白内障复明术,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等;

・健康知识传播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如电视台有《新知频道》开设的《健康指南》栏目;长春日报开设了《百姓百病健康讲堂》专栏;健康教育所承办了《健康谈话》和《社区医生通讯》两本公益性卫生科普杂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大量图文并茂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4学习体会与借鉴探讨

为了进一步落实好科学发展观,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动员群众参与健康行动、政府提供健康保障等手段,达到全面提升宁夏居民健康素质、改善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延长居民健康寿命的目的,结合本次对北京、唐山、长春等地的考察学习,得到如下体会: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9

[关键词]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机制

[作者简介]李里(1966-),女,重庆人,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云南昆明650214)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073-02

农村教育的和谐健康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的影响比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方式更为显著,同时还影响着学生及其他教师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因此,要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农村教师,研究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机制。

一、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农村教育教学设施简陋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公共事业开支经费的比例较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不发达,政府之外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少。这不仅导致教学设施的简陋、教学材料的匮乏以及办公经费的紧张,也导致教学研讨和业务学习经费的紧张,使得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视野难以拓展。在简陋的条件下,农村学校的素质教育、新课程实施等要与国家的教育改革形势同步,必然是困难重重,这给农村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二)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流失严重

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也相对较差,许多农村教师羡慕城市生活而想方设法离开,暂时留下的教师也普遍存在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同时,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频繁流动,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带孩子到城市读书。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生源都集中到城市,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变。农村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再加上留守孩子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难以管教,在缺乏先进教学手段和理念的情形下,职业的理想与现实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使得农村教师陷入巨大的迷惘和郁闷中,从而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三)农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

农村教师工作负担较重,平均周课时在14节左右,许多教师周课时甚至多达20节,平均每天7点半前到达学校,下午6点以后才离开学校,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工作负荷较重。回家以后还要备课、承担家务,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由于教育经费紧张、人手不足,部分落后地区教师还兼任各种勤杂工作,诸如给学生做饭、负责保卫等。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农村教师还要不断上门家访以劝说流失学生复学。这些导致农村教师工作量繁重,脑力、体力透支严重。虽然工作任务繁重,但是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不如城市教师,有些地区甚至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导致农村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越发严重,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环境较差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网络学习范围逐渐扩大,但农村学校由于条件限制,网络学习以及网络使用普及程度较低,导致农村教师资讯丰富性不足,再加上外出学习机会有限,专业成长环境不利。农村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漠,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比较落后,强调制度管理,官本位思想严重,对教师的个人成长缺乏人性化关怀,管理评价不是以人为本而是倾向于官本位,任人唯亲而不是任人唯贤,教师专业成长缺乏良好环境,从而产生不公平感、挫折感、自卑感。

(五)农村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差

农村教师大多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学习能力差,一方面对新教学思想的接受和适应能力较差,教学研究意识淡薄;另一方面对心理健康常识的学习了解很少,自我调节能力差,缺乏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意识。农村教师满足于完成教课任务,自主拓展的能力较差,不懂得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也不懂得了解自身的心理问题,遇到问题时,怪罪学生、怪罪家长、怪罪别人,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不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遇到挫折时,思想狭隘,性格偏执,怨天尤人,钻牛角尖,攻击性强。再加上农村教师人际关系范围狭小,猜疑、偏执、攻击心理普遍存在,导致农村教师个人心理健康维护能力差。

二、农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现状

(一)在继续教育课程中进行培训

我国日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这种重视主要针对学生,对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部分省市开始进行教师心理健康常识培训。例如,昆明市在继续教育中开设了“教师职业发展与心理调节”等课程,主要以地方选修课的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进行心理调节的尝试,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这些课程往往采取大规模的理论培训,以讲授为主,辅之以视频讨论、案例分析等。这种培训的需求量很大,但由于培训人数众多,大多为60人以上的大班级,教师教学只能以知识传授为主,无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教学成效有限。

(二)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讲座

由于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学校或县区进修学校开始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但多是围绕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进行讨论,真正围绕教师、帮助教师进行自身心理健康维护的讲座还是很少,而且邀请专家到农村学校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也是少数现象,多数学校还没有这种意识或者缺乏这种条件。

(三)教师的个人零星学习

在社会发展以及心理健康日益受到关注的情形下,部分教师也开始关注心理健康,自学心理学相关书籍,学习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内容,但大多数的农村教师仍然不懂得心理健康常识,不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更不了解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的常识。

由于国家要求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出台了相关的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纲要性文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这种重视是主要以发达地区的学校为主,农村学校在这方面重视远远不够。农村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也有限,许多学校认为政治教师也可以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或者是承担课程少的教师附带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些都是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误解。对于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视更是有限,很少有学校将教师心理健康纳入校本培训内容,学校对教师的心理状态关注不够,没有致力于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导致农村教师心理问题时有发生。

三、加强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的措施

(一)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培训计划

我国从2010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部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主要进行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培训相关学科知识以及教材教法,费用由国家承担,解决了农村地区培训经费不足的难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但这些培训计划的参训名额有限,基层教师还是缺乏机会参与学习。国培计划主要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帮助农村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强调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关注紧缺薄弱学科,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很少。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国培计划,邀请心理学专业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培训,开设心理学系列讲座和心理咨询与辅导,进行教师心理调节技能的训练,帮助农村中小学教师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提高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学会理性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必修课程

重视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要将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必修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上要将普及性的理论课程和实践性的心理辅导相结合,可以开设心理健康常识、心理卫生、心理诊断、心理辅导等课程,以系统的层次递进的方式开设课程,帮助参训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要改革课程和教学模式,突出参训教师的参与性和自我反省,以小班化教学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培训过程中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教师掌握缓解不良情绪的方法,有效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建立心理档案

要关注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对农村教师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普查。由于涉及面广,需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与高校建立协作联系,利用高校现有的心理测评软件系统,对农村参训教师进行心理测评,建立心理档案,对有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筛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教师进行回访咨询和个别辅导。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大投入,提供经费和人力、物力支持,在基本掌握所属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本培训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按阶段来具体实施,不能急于求成。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继续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纳入校本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委托心理学专家列出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清单,让农村学校提供给教师参照阅读,写出阅读心得,之后再请心理学专家结合阅读书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座,从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五)开展远程心理健康课程培训

教育主管部门或继续教育中心可以利用远程教学方式来进行培训,通过电视、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广大农村教师可以通过收看教学节目或网络教学视频进行学习。这样经费投入较少,节约成本,普及面广,有助于农村教师以较低廉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初步的情绪调节方法。

(六)建设一支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咨询队伍

为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教育行政部门还要建立专业教师咨询队伍,专门为教师服务。我国严重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如果我国5000名学生需配备1名专业人员,以全国2亿中小学生来计算,至少也要4万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口相当大。专业咨询教师要具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心理专业训练,考取部级心理咨询师的专业资格二级,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入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在将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十所学校或五所学校就应拥有一位心理咨询人员负责维护教师心理健康,进行教师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专业服务。也可以请高校心理专家定期进行专家巡回讲座,或者有高校教师与心理专业学生进行定期心理普查回访,帮助教师队伍维护心理健康。

(七)将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工作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指标之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提高农村教师的心理素质纳入议事日程,把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作为测评、考核学校的指标之一,考核农村学校领导是否营造了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否实行人性化管理和发展性评价,所有的管理措施是否有助于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活动,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农村教师心理档案,建立专业的教师心理咨询服务系统,排解教师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考核方案篇10

1.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规划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必要前提,是保证专业课程教学准确对接职业岗位的重要环节。以辽宁省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为具体参照,经过反复调研和具体论证,专业建设团队成员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岗位分布情况,将本专业人才培养职业目标定位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三大职业岗位,具体对应七个典型职业岗位。通过各岗位工作任务与过程分析,我们得出相应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并以此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依据。2.培养模式探索。专业建设团队成员依据上述职业能力分析的结果,并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探索新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主导、校企结合、素能并举、多证融通”。它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就是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学年由学校培养,主要学习公共领域课程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学年以心理专业的技能培养和教师素质的综合训练为主,以实习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体验式学习,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领域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引入教学领域;第三学年是由社会培养,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顶岗实习。

二、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专业建设教学团队进行更科学的课程优化与设置,并逐步进行动态调整与完善。1.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结合当前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趋势,将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计划做进一步的修订,努力构建以“通识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拓展类课程”等为模块的课程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通识类课程以人文素质课和文化基础课为主,专业类课程以提升教师素质和掌握心理基本理论、心理辅导技能为主,拓展类课程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习专业技能。2.核心课程的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心理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需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蒙台梭利职业资格考试等职业技能培训内容适当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适时改进课程计划,结合课程建设的实际,将部分课程即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心理咨询与辅导、团体心理活动设计等列为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

三、完善专业教学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解决心理困扰、优化心理品质的教学总体目标,广泛采纳其他多所高校的优点和长处,通过整合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与建设。1.教材建设方面。专业团队成员在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以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为主线、回归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原则,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改革做了大胆的尝试。具体说来,本专业选定的教材主要有三类:(1)自编教材。为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干性教材。另外,本专业还采用几本由主讲教师主持或参与编写的高等教育系列教材《心理学》、《心理学学习指导》,配合课程的课堂教学,以保证教材既符合专业教学的特点又有比较全面的知识面。(2)辅助教材。第二类为辅教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推荐教材。以我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专业建设负责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操作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教学内容方面。专业教师紧扣社会脉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力求加强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在实践中及时添加和更新教学内容,以探索教学结构的不断创新。(1)课标及其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人际关系心理学等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并按照课标要求进一步完善了心理健康教育各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方案。(2)教学课件习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专业建设团队成员着手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现已初具规模。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的编制,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四、调整专业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