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3:19

生态经济规划篇1

大城市郊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表现出很强的边缘效益,是我国最有生命力、经济发展最快的新兴地带,也是我国人均收人较高的地区,这不仅在我国,而且在世界也是令人瞩目的,称得上是本世纪末期在东方出现的奇迹.郊区孕育着城市发展的未来,是城市快速发展蔓延的主要地区,是卫星城镇的前身,是农村发展的榜样和先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城市郊区是我国持续发展的范例,搞好这里的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做为城市化的前沿,城市郊区在发展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诸如:郊区做为城市蔬菜、副食品重要生产基地的功能在逐渐减弱;郊区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危机的转嫁地;郊区的土地利用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脱节;郊区自身资源配置结构不尽合理,等等。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去探讨,如不加以解决,就会把暂时取得的发展抵消了。

1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理论思想

1.1持续发展理论持续发展的涵义是指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题下,寻求我们当代人对自然资源、人力、财力进行再分配的发展途径。它包涵了六个基本嚎则:公平(Justce)、持续性(Sustainability)、和谐(Ha~ny).需求(n氏过)、高效率(托gheffianCy)和质量升级(Quslitypromotion),其中持续性是最基本的原则。持续发展理论做为人类新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已经得到全世界的认凤.持续发展战略是本世纪乃至今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持续发展理论是“共生”理论、“共同创造”理论的发展,认为地球上的环境各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相互作用的,人类要认识到地球具有整体性和其间各子系统的相互依存性,人类必须考虑到环境与发展两个方面.持续发展理论并不反对经济增长,反而认为无论是发达工业化国家,还是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只有积极发展经济,才是解决当前全球性危机的根本出路.同时,持续发展理论强调:要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保护环境,不能以环境恶化来换取经济的增长。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建设必须遵循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提高.

1.2边缘效应理论奥德姆(e.p.odum)的边缘效益思想是纯生态学的.国际上把产生边缘效应的空间域称为ecotone.实际上,边缘效应不仅存在于生态学,同时也存在于自然界的许多领域。如:林农交错带(山地平原交错带)、农牧交错带(森林草原与草原交错带)、城乡交错带等,这些地带已经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大城市郊区位于城乡交错带,这一过渡带对ecotone的特征体现得十分明显,从环境、人口数量和质量、经济形态、社会生活以及物质能量交换等方面都具有过渡带的时空变化,主要特征:(l)多样性:受城乡经济的双向辐射,产业结构具有双向衔接的特点,综合性强,部门多样;(2)机动性:不受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束缚,决策管理灵活,产业选择机会多,获得信息快,部门结构变率大,产品更新快,使郊区的经济充满生机;(3)突变性:其产业和管理都不是单一的线性延续,而是突变的、非线性的.乡镇企业的产值经常是成倍增长;(4)脆弱性:大多数乡镇企业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产业结构依赖城市大工业强,独立性差.而且大多数乡镇企业在发展初期只注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些特征中有正向效应,也有负向效应.其正向效应包括很强的竞争力,变化速度快,移动能力强,是突变的产生区,生物具有多样性,等等。负向效应是指具有脆弱性、恢复原状的机会小,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因此,在大城市郊区的发展中要应用边缘效应理论扬长避短,以特定的理论去指导特殊地区的经济发展。

2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原则

大城市郊区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一个多等级的复合的生态系统.在规划中要从整体上研究大城市郊区各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寻求对该系统进行整体的协调规划,使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最合理,整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是以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士地利用规划为重点,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内各种生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和系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区域的生态经济开发方向、发展目标、途径和对策,对其生态经济结构合理布局,促进大城市郊区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协调持续地发展。要协调系统整体之间关系,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各方面综合效益的持续提高,应考虑到两个方面。即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大城市郊区位于大城市向农村的过渡带上,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城市郊区具有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和农村生态经济系统都不具备的特征。在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要本着两个原则,第一要保持和提高整体的持续性;第二:充分利用边缘效益.

3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大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就是在规划原则的指导下.对确定规划期内该复合生态系统的一种优化设计,这种设计主要是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规划,该规划是以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为基础的.规划程序可用框图表示如图1所示.复合生态系统辨识要从系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生态状况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分析。自然生态条件主要着重于经济建设的自然生态条件分析,包括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诸多方面.社会经济条件包括所辖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构成、固定资产、年创产值、利税、人均收人等.生态经济发展现状是指该规划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规划区现有的产业结构。在上述诸多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搞清楚规划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认识复合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大城市郊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土地资源性质进行分析。因为复合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土地资源之上,土地资源的性质是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的性质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自然类型、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这些方面的分析是一环扣一环的。在复合生态系统辨识和土地资源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系统进行预测.本文主要进行了人口预测和土地预测。人口预测是为了清楚规划期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决定生活必需品的消费量和各项生态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从总体上看,人口的发展是各项用地的依据,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的水平决定了土地利用结构.因此,人口预测是复合生态系统预测的基础。按非建设用地类,上地需求预测应该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用地、交通(包括水利设施)用地、水域、事业居住用地.这类用地可根据所规划区的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方向和土地资源性质对某类用地进行重点预测,有条件的可对各类用地均进行需求预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但由于土地是自然的产物,土地资源是不能再生的,既使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灾害全部消除,人口、土地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会日益尖锐.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可以确保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规划期的上地利用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在大城市郊区,土地的生态经济需求预测还有自身的特点。大城市郊区有强的边缘郊应,居民的生产、生活也有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特点,物质能量的商品性很强,口粮很少部分自给,蔬菜、副食品的生产主要是满足城市消费因此大城市郊区的人门预测只能影响到居住用地和轻度影响农业用地的需求,郊区农用地的需求和大范围内农用地需求预测不同.如:大城市郊区耕地需求预测分两个部分第一是为当地居民提供蔬菜副食品和部分口粮的耕地濡求预测;第二是为市区提供蔬菜副食品及其它调剂商品所需的耕地数量.在上述系统辨识和需求预测基础上,对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规模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做出大城市郊区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经济类型规划、生态经济产业结构及指标规划在内的具体规划方案和规划图.

4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规划的几点认识

4.1经济发展的起点高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大城市郊区比城市、农村和一般的城乡过渡带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搞好其生态经济规划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大城市郊区除了具有城乡交错带的普遍优势外,在我国特殊的经济环境下,还具有许多时代的特殊性.首先它具有较大城市内部更为廉价的土地资源优势;其次,没有传统计划经济的束缚,也没有计划经济留下的包袱,运转灵活机动,容易实现高速发展;第三,集体经济为主体的郊区乡镇企业较城市个体经济和国有经济容易筹集积累资金,且周转速度快,比较易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第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城市居民对绿色食品的消费、对旅游休憩的需要更为旺盛,这为郊区农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市场需求。在犬城市郊区的生态经济规划中不仅要利用其边缘效应,还要抓住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时期殊地带速变性特点,站在经济发展高起点上,合理布局.农业要实行规模经营,形成高投人、高产出的大批量、无季节性的蔬菜生产基地、花果基地、乳肉蛋基地。工业生产要立足本村面向城市,把当地经营与异地经营相结合,在大市场环境中抓住机遇.发展经济.形成农工商一体的大型产业集团。

4.2生态环境具有脆弱性要重视郊区的农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在齐齐哈尔市郊区就存在沙化、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多数乡镇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缺乏环境保护的配套设施,排放的“三废”危害了郊区的生态环境.郊区又是城市垃圾、废水的排放地、倾倒场,污染工业的搬迁地.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郊区的生态环境,从这一点看,大城市郊区是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形势最严竣的地区。

生态经济规划篇2

关键词: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田园城市;生态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

团结、胜利、圆满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创新思维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创新论述:“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保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听了振奋人心,看了鼓舞士气。十六届五中全会为谋求跨越式发展的上海金山农业园区提供了思想上、理论上与政策上的支撑,金山农业园区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一、思想渊源于田园城市的理论

108年前,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霍华德先生在《明日: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出版,霍华德先生提出了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已被规划界视为生态城市的思想奠基,书中提出了如下昭著于世的观点:

田园城市是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生态城市。这种城市的增长模式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如3―5万,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10万人以上)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

在每个田园城市里,既有城市生活居住社区,又配套齐全文教卫体等基础设施:同时集中布局产业功能区,为产业工人提供就业岗位与经济支撑;而区别于传统城市是其生态理念,田园城市的周边是大片、大面积的生态用地、农业田地,确保田园城市的生态品质。通过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田园城市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成功实践,金山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市12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之一,园区规划以发展科技含量高、消耗少、污染少的生态型农业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动植物优良品种繁育、生物高科技、蔬菜与花卉、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绿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及都市型农业。借鉴田园城市理论,本文试图提出金山农业园区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营建模式:田园城市中心是金山农业园区与镇政府所在地、人口约2―3万人,是整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生活社区3―4平方公里,文教卫公共配套与市政配套完善,居民在这里可享受城市现代的现代文明;配套工业区4―6平方公里,入驻的主要为清洁环保型工业区,为整个区域提供较大比例的就业岗位;结合农业产业,周边布局4―5个农民聚居点(下简称新村),每个点约1000―2000人,他们都是农业产业工人,就近工作于邻近的农业产业园。中心与村、村与村之间以便捷的、不同等级的公路相联通,之间以不同种类的绿色农业产业园相填充。

根据金山农业园区总体规划,金山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是“科技领先。效益显著;世外桃源,诗情画意;品牌卓越,人才荟萃”,实现“生产、生产、生态三位一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

金山农业园区的发展理念与田园城市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所谓田园城市,望文生义,田园说明其有农村优美的田园生态环境,城市说明其有城市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所以田园城市就是一种体现城乡一体化、体现农村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和谐社会发展理念的社会形态,她既是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又是明日的社会主义新城市。

二、发展动力是产业结构的创新

城市发展最彻底的动力是产业与制度的更新。如果说上面的论述只为农业园区提供了外在的框架网格,那么下面就要讨论深层次的就是产业结构的创新。

众所周知,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处在工农关系、工商关系综合调整时期:而现实却是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仅0.79:1,发达国家已达4:1,深加工不足,农业产前、产后与产中链接偏短,农产品国际流通不畅。故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结构的创新可从两个方面探索:一是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二是引导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嫁接提升。

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要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无非有两条途径,一是替代高产农业,以经济价值高的农业品种替代经济价值低的品种: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由现状的分散的个体经营的模式变为集中的规模经营,农田农地流转出来,集中给农业经营能手。

引导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嫁接,促进产业结构能级提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告诉人们。杂交的品种成功之处是能保留嫁接个体各自的种源优势性状,达到优势互补。劣势互消的目的。产业也是这样。第一产业农业具有环境生态优势,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具有经济效益优势,如果把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组合,将延伸第一产业的产业链,衍生新兴产业。首先农业与工业组合。将形成现代农业加工业,农业产品原来仅为低价值资源型商品,经过工业深加工。附加值大大增加,农业与工业之间形成产业协作,距离邻近,互相促进。再次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组合,将大力发展农产品物流产业,形成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与休闲农业良好生态环境为旅游服务业、体验农业提供环境、背景与场所,协同带动休闲娱乐、宾馆餐饮业的发展;久居城市的人们来这里放松身心,倾慕于自然回归,寻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心境。

三、构建廊下示范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上世纪80世纪年代初,提出“小康社会”。并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提法,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体现和谐社会时代特征的新农村。

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体现城乡统筹要求,推进城乡一体化,增加对农业与农村的投入,明显改善农村的生活和整体面貌。

2、体现农业现代化要求,更新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能力。

3、体现农村现代化要求,具有完善的

公建配套与市政配套。农民生活方便,能享受着改革开放成果,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4、实现农民富裕的愿望,通过拓展农产品市场、挖潜农业内部潜力,促进乡镇企业发展,转移农民富余劳动力等各种途径以广开农民增收渠道。

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体现“六新”“六有”要求,“六新”即新设施、新环境、新房舍、新保障、新风尚、新水平,“六有”即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健全的民主保障、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有优美的村容村貌、有健全的社会保障、有较好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

(二)金山农业园区构建社会义主义示范新农村的意义

1、金山农业园区构建社会义主义示范新农村有深远意义,它是建构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实验基地。今年2月书记在中央党校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进行深刻阐述,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6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目前人类社会从环境景观角度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社会形态,一种是城市社会,另一种就是农村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社会形态又是怎样的呢?能否推出一个模式,能否树立一个榜样,让大家来参观、来研究、来学习呢?如果这样,建构我国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影响将是巨大的,就会像当年改革开放前搞深圳特区一样轰动世界。它也是实现上海市三次产业示范全国的关键一环。近代中国发展发展史表明。上海一直扮演着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领头羊的角色。首先,上海自解放后至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大基地,为全中国提供1/3的GDp,其次,在第二产业方面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自上世纪90年代至进入新世纪后通过“退二进三”,致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方面成为全国学习的榜样。上海能在第一产业农业有所作为吗?能否发挥良好的基础设施与技术平台以及人才集聚集的优势,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示范基地吗?它还是展示金山区区位优势的重要举措。金山历史优势产业是农业,历史发展到今天,“优一进二”是时势的要求,快速推进工业发展已是当务之急。51平方公里的农业园区已然是全中国最大的农业园区(崇明岛除外),中国城市化水平只有40%不到,金山农业园区做好了,就会对10亿中国农民具有示范作用,将引领中国农业、农村改革新方向,其意义将是十分深远的。

生态经济规划篇3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规划;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848(2015)05-0079-18

[作者简介]孔凡斌(1967―),男,江西九江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江西财经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主要从事生态经济、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李志萌(1965―),女,湖南醴陵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农业经济研究;马回(1986―),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应用对策研究室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江西南昌33007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新模式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例”(12&ZD213)、国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13JBGp028)与江西省普通高校科技落地计划科学前沿项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与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优化技术”(KJLD12065)的阶段性成果。

title:aStudyonthe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theplanningandimplementationof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

By:KongFanbin,LiZhimeng&maHui

abstract:Duringitsimplementationofthenationaleco-economicstrategyinthepastfiveyears,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hasbeenactiveinexploringnewmodelsofaharmoniousco-developmentofeconomyandecologyandhasachievedremarkableresultsinenvironment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Butwiththeincreasingpopulationandtheacceleratingprocessofindustrializationandurbanization,the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andtheeconomic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isfacingseverechallenges.itissignificantforthefuturedevelopmentof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toobjectivelyevaluateitseffectivenessofimplementationandplanning.Basedontheimplementationof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planning,thisarticleassessestheimplementationeffectivenessinecologicalconstructi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dustrialdevelopment,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andsocialdevelopmentandprovidessomerelatedpolicyrecommendationstopromotetheconstructionof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

Keywords:poyangLakeeco-economicZone;implementationeffectiveness;evaluation

自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来,经过近五年的实施与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项建设顺利展开,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鄱阳湖区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不仅要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而且要在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江西样板、引领江西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面提供良好示范①。开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成效评价研究,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差距,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国家战略背景

(一)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条件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29°45’,东经115°47’―116°45’,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以及环湖区间来水,经湖盆调蓄后由湖口注入长江,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是否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我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我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社会经济条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其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会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②。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功能分区的要求,根据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湖体核心保护区、滨湖控制开发带、高效集约发展区三个功能分区③。

(三)规划的定位及目标要求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四个定位: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率先探索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国其他湖区综合开发和治理发挥示范作用;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发挥保障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的重要作用,构筑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以生态产业建设为核心,建成全国粮食安全战略核心区和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区,建成区域性的先进制造业、商贸和物流中心,建设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区和休闲度假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积极借鉴国际生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充分发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自身特色,探索建立国际生态经济合作新机制。围绕上述定位,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09―2015年为先行先试、强基固本阶段,主要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态文明社会初步构建①。

目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大幅增加,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与我国周边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因此,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江西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将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路径,引领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措施及成效

(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1.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成效明显,湿地面积显著增加②

图1反映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促进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恢复和发展。2009年,湿地面积为46937.5公顷,到2013年末湿地面积为78830.22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31892.72公顷,增长幅度达67.94%。但是受到上游来水减少、湖区水位严重下降等因素影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湿地面积2011年后的增长幅度出现明显回落,不仅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2012年甚至出现了负增长,这对区内湿地保护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2.森林资源保护有效,封山育林面积波动上升

如图2所示,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封山育林面积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区域内封山育林面积达到311.18千公顷,较2009年增长约42.97%。但相对于全省的增长情况来看,区内增长的速度及比例相对较低,需要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封山育林工作,促进封山育林面积的增长,实现全省森林覆盖率63%的总体目标。

3.绿色屏障建设显效,森林覆盖率直追总目标

图3反映出了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覆盖率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009―2013年绿化覆盖率匀速增长的状态,森林覆盖率不断增长,从2009年的44.62%增长至2013年的45.26%。随着各项工程的开展,区域内森林覆盖率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且增长幅度将会提高。

4.绿化工作显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稳步增长

从图4可以看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9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4.86平方米,约增长25.08%。对比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绿化覆盖率变化图(图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同绿化覆盖率的增长趋势一致,增长幅度比例相似。可见,随着绿化覆盖率的增长,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会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结合全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2012年前均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2年开始逐步超越全省平均水平,到2013年末已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5平方米,可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化工作成效十分显著。

总体来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的各项措施实施成效比较明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向符合生态经济区的实际,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生态经济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措施及成效分析

1.水环境状况改善,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截至2013年末,鄱阳湖流域内的85座县(市)级污水处理厂已经全部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提前完成建设任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城区全部具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管网工程正在完善,区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正加紧推进,新增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能力6000吨/日,完成规划目标的40%,区内各县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

(1)水环境改善

根据图5所示,2013年全省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污水处理率呈现增长状态,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污水处理率始终高于全省水平,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实现38个县市区全覆盖,废水处理能力不断加强。

水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行,区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实施水环境治理和保护工程,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3年末,鄱阳湖水质状况整体稳定,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得到改善,水体总氮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如表1所示,从全省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废水中氨氮排放量对比可以看出,排放总量占全省比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到2013年末仅占全省的36.27%。依据表2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省比重波动变化,到2013年末变化明显,下降至全省总量的40.89%,水环境状况改善明显。

(2)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增强

加快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收集系统,区内所有市县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如图6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到2013年末,鄱阳湖上生态经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2.82%,高出全省约12个百分点,区内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不断向实现区内所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标靠近。

2.大气环境逐步优化,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大气环境保护治理以加强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所有工业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要求做到持证排污和达标排放,防止产业承接中的污染转移。淘汰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污染排放不达标或对当地环境影响严重的企业必须实行“关停并转”。鼓励工业企业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行深度治理,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粉尘防治。加快重点污染企业排污在线实时监测体系和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加强高污染、高危险物品和放射源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加快危险废弃物处置设施建设。

(1)大气环境逐步优化

如图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较稳定,从2011年开始略有持续下降。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二产业产值和第三产业产值的逐步提升,二氧化硫排放的情况呈现不断好转的趋势。

如图8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氮氧化物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情况,氮氧化物排放具有良好的控制,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产值的不断提升,工业环境污染控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从图9可以看到,全省烟尘排放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且2013年相对于2009年具有明显的下降幅度,约下降84000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烟尘排放量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相对于全省的不断下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烟尘排放上面的工作开展出现较明显的问题。针对烟尘排放问题,需要加强监管力度,或者寻求其他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工作,降低烟尘排放量。

(2)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不断提升

在固体废弃物、永生物综合治理方面,一是农业方面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膜、地膜回收利用,推广使用可降解材料,推广畜禽排泄物收集与再利用模式,加大畜禽养殖场改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污水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禁止未处理排放;二是工业方面治理重金属污染,加强部级和省级重点区域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重点防控铅、汞、铬、镉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加快建立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事故应急体系和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体系;三是城市废弃物方面加快推进全国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餐厨垃圾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建立和完善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

如图10所示,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利用率接近80%,2010―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同全省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固体永生综合利用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准,且具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各项环境保护治理工程及技术改造工作顺利进行,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到2013年,各项主要指标均显示出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区内污水处理实现38个区县市全覆盖,垃圾运转能力不断增强,立即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工业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烟尘排放方面工作出现问题,需要改进和加强烟尘排放监管方面的工作,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1.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指标增速较快,如表3所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9年4491.39亿元增长至2013年8452.6亿元,年均增长12.1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49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39个百分点。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增长迅速,第一产业由2009年459.51亿元增长到2013年697.44亿元,年增长率分别为10.2%、18.3%、5.1%和10.8%;第二产业2013年达到4947.71亿元,是2009年的2.02倍,4年来翻了一番;第三产业2009年为1580亿元,2013年达2807.45亿元,年平均增长19.4%。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五年三产比重分别为10.2∶54.6∶35.2、9.1∶57.2∶33.7、8.7∶56.5∶34.8、8.3∶58∶33.7、8.2∶58.5∶33.3,三产中第一产业比重在绝对值持续增长的情况下比重进一步缩小。由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工业投入,使第二产业无论是生产总值还是比重上都呈现上涨趋势,第三产业则在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产值比重较为平稳。

2.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加快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用现代手段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巩固和加强粮食主产区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内动力明显增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规模明显提高。

2013年区内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达到1192.06亿元,比2009年增长53.1%,比全省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44.2%。

2009年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一步强化国家粮食主产区地位,明确安全责任,执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09―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建高标准良田90万亩,建设高产示范片共计436片;启动建设了一批良种繁育基地、高产创建示范片、机插育秧与推广示范基地,粮食生产科技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提高;启动建设了多个耕地质量监测区域站、病虫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区域站及监测网点、水稻新品种和新技术集中展示区,生态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2013年区内粮食总产达217.44亿斤,比2009年增长15.91%,增速比全省高10.31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为51.38%,比2009年提高3.39个百分点。全省47个商品粮基地中,区内有19个;前8名产粮大县全部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分别为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余干县、高安市、新建区、临川区和樟树市;其中,丰城市、鄱阳县、南昌县粮食总产量超过20亿斤。

绿色有机农产品开发稳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山水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推广“猪(牛)―沼―果(粮、鱼、油、菜)”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优质油菜基地建设工程、鄱阳湖水产品生产能力建设工程、生态柑橘基地建设工程、生态茶园建设工程、优质蔬菜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实施进度良好,共建设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130个,新建设高标准菜园121个,面积11.43万亩,新建育苗中心25个,年出苗量25000万株,创建蔬菜标准园67个,面积8.46万亩,建成优质蔬菜基地100万亩。2013年区内油料总产达74.23万吨,比2009年增长21.6%,增速比全省高1.9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为60.76%,比2009年提高0.92个百分点。

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经济区着力推进以“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为主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依托鄱阳湖生态优势和重点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建设绿色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基地3个,配套建设相应研究开发中心1个、生态农业观光园2个,推进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条,实现了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如表4、图11所示,区内肉类产品由2009年的135.67万吨增长到2013年的149.46万吨,年平均增长为2.54%,占全省比重为43%。生猪出栏:2013年为1498.24万头,比2009年的1341.72万头增加156.52万头,增长11.67%,占全省比重为46.03%。园区内水产品:2013年达149.44万吨,比2009年增加25.72万吨,年平均增长5.19%,占全省比重为60.09%。

3.新型工业驱动力增强

《规划》实施以来,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工业化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工业经济主要指标保持平稳增长,重点产业发展壮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龙头企业持续做大做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加。工业已经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壮大生态经济的主要支撑力、实现绿色崛起的主要保障力。

如表5、图12所示,2013年区内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42.3亿元,同比增长22.46%,占全省比重为56.1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为4826.6亿元,2013年增长到9296.70亿元,增长了92.61%,占全省比重为69.42%;主营业务收入及利税总额2013年分别为16741.92亿元、1337.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45%、19.12%,占全省比重则分别为60%、51.7%。

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效果明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划》提出的光电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工程、航空产业基地建设工程等重点工程主要工程任务进展顺利。如表6所示,2013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达702个,比2009年增加108个,占全省高技术产业企业单位数的46.63%;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为776.34亿元,是2009年的2.13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57.59%(见图13);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分别为3306.9亿元、194.91亿元,分别是2009年的2.86倍、3.08倍,占全省高技术产业比重分别为54.82%、50.85%。

4.现代服务业规模化扩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资金投入和改善环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商贸旅游业、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生产业,拓展提升生活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

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80.00亿元,2010年为1865.89亿元,同比增长18.09%,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2011年达到2392.73亿元,同比增长28.23%,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0个百分点;2012年达到2570.94亿元,同比增长7.45%;2013年为2807.45亿元,比上年增长9.2%,占全省第三产业比重为56.78%(见图14)。

旅游业稳步发展。随着《鄱阳湖生态旅游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开发力度持续加大,旅游要素配套和便民服务建设不断加强,旅游产业竞争力稳步提升。乡村旅游、温泉庄旅游、森林旅游等生态旅游迅速升温,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大旅游网络基本形成。区域内部分国家4a级以上精品景区旅游基础市井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了一批鄱阳湖生态码头和环湖旅游公路网,重点打造了一批示范点、生态旅游名镇(名村),南昌、九江、鹰潭、抚州等地的环鄱阳湖生态旅游商品研发基地建设主要工程任务顺利推进。2013年,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25009.83万人次,同比增长22%;旅游总收入1896.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18%。国内旅游人数24846.22万人次,同比增长22.11%;国内旅游收入1863.55亿元人民币,入境过夜旅游者163.61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6%。其中接待外国人53.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5.49%;香港同胞56.4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19%;澳门同胞24.4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57%;台湾同胞29.59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4.70%。旅游外汇收入52508.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33%。

商贸物流业稳步发展。区域内物流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不断加强,行业经营连锁化、物流配送化、管理网络化、企业规模化、业态新型化、服务系列化、设施现代化逐渐凸显,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如表7、图15所示,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亿元,同比增长18.46%,占全省比重达58.52%,比2009年提高2.3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限额以下批发零售法人企业销售额2597.71亿元,是2009年的2.32倍,占全省比重为69.7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法人企业营业额63亿元,比上年增长8.62%,是2009年的1.52倍,占全省比重为58.66%;2013年区内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56个,年成交额达1073.42亿元,占全省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年成交额的69.85%;与上年相比增长7.06%,增速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

拓展金融服务效果显著。信贷力度支持不断加大,2009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563.2亿元,经过四年的发展,到2013年年末,区内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至9072.9亿元,增速高达98.83%。使用金融市场融资取得明显突破,2009―2013年,区内企业通过ipo融资合计32.26亿元,上市公司再融资合计374.57亿元,区内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各种债券融资94.51亿元,发行企业债合计160亿元。保险产业的保障水平逐步提升,区域内保费总收入由2009年的96.74亿元增至2013年的180.61亿元,增幅达86.7%;区内保险赔付金额由2009年的24.87亿元增至2013年的64.31亿元,增幅达158.59%。金融体系日趋完善,《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区大力引进境内外银行和股份制金融机构,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金融机构,2010年到2013年,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38家,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16家,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业聚焦效应逐步凸显。财政补贴对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持续增加,2009年,区内政策性保险的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226万元和1470万元,截至2013年末,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分别为10892万元和7257万元。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措施及成效分析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依托近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的区位优势,不断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

1.铁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铁路事业发展迅速,初步构建了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快速铁路网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重要经济区之间的快速铁路通道,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等区域的联系奠定了更为优良的区位基础,也使省内各地市联系更为紧密。

全区7项铁路干线项目已完成4项,完成率达到57.1%。如表8和图16所示,除2011和2012年外,全区的营运里程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且全区2009―2013年铁路营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4.6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9个百分点。昌九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实行了高速铁路零的突破。向莆、衡茶吉铁、九景衢、京九向塘以南段电气化改造进展顺利,形成了京九、浙赣、皖赣铁路联系本地各中心城市的运输网络,使江西省与周边主要城市联系更为紧密,基本形成南昌至省内各设区市1小时、至周边主要城市3小时、进京6小时高铁交通圈。

2.公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周边地区及全国重要地区的公路通行能力稳步提升,公路建设里程稳步增长。省会城市南昌到各地级市,以及九江、景德镇、鹰潭等相邻城市之间早已互通高速,鹰瑞、石吉、澎湖、九瑞等一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都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地区信息、人员的快速流动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截至2013年底,公路总里程达5922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548公里,新增36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57681公里,新增5057公里。公路网密度为115.68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通往周边省的出省主通道全部建成高速公路,县县通高速公路,所有县(市、区)半小时进入高速公路网络的目标。区域内普通国省干线二级及以上公路达2634公里,公路路面优良率达到85%以上;区域内县乡道公路等级进一步提高,县道50%达到三级以上公路水平,乡道90%达到四级以上公路水平。另外,乡镇和行政村100%通水泥(油)路。

3.水路设施建设

鄱阳湖水系高等级航道建设顺利推进,基本形成了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良好的生态水运体系。在内河航运建设方面,如表9和图17所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内河里程在2013年具有一定增长,2009―2013年全区内河航运里程年均增长率为0.4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6个百分比。

4.民航设施建设

截至2013年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拥有4个民航机场,占全省民用机场总数的66.67%。其中,宜春的明月山机场已经建成并开始营运,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正在加紧扩建,民用机场年均增速约为5%,高于全省3.33%的年均增速。初步形成以南昌、九江、景德镇、宜春、上饶为主要枢纽,达到联通全国主要城市和联系全球的机场网络系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38个县(市、区)在100公里半径内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提供支撑。

总体而言,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综合交通体系,使区域内各城市之间人员、货物、信息便捷往来,形成了以昌九景为中心、通江达海的4小时环鄱阳湖区发展经济圈,为促进本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措施及成效分析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生态城镇、城市建设、招商引资、消费品市场、社会保障建设等方面。

1.生态城镇创建和城市建设均稳步推进

宜居环境进一步改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各县市绿化净化美化工程成效显著,居住环境明显趋好。

如表10和图18所示,2009年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88平方米,到2013年增长到14.86平方米,累计增加25.08%;2009年至2013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年均增长5.7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个百分点。

如图19所示,2009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3.2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1个百分点;2013年全区建成区绿地化覆盖率为46.30%,比同期增长2.6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60个百分点。

2.招商引资势头强劲

江西省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用足、用活国家给予的先行先试政策,努力打造环境品牌,把扩大投资与扩大开放、全民创业结合起来,大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障碍,创造平等准入、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成为投资兴业的一方热土①。如香港理文集团在瑞昌投资3亿美元的理文化工项目、香港华南城控股有限公司在南昌投资2.74亿美元的华南城项目、四川金天集团在湖口投资50亿元的硅锰合金新材料生产项目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在成为招商引资、项目落户的热门地带。

如表11和图20所示,2009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达26.49亿美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65.84%;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增长到63.64亿美元,占全省总额的80.59%。2009―2013年,全区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增加37.15亿美元,累计增长约140%。2009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695.36亿元,在全省所占比重达50.86%;2013年区内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增长到2219.3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52.39%。2009―2013年,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金额累计增加219.16亿元,累计增长约219%。

3.消费市场稳中趋旺

《规划》实施以来,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多方筹划,积极应对,改善消费环境,开拓消费市场,刺激消费增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消费品市场运行活跃、稳中趋旺,运行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

如表12和图21所示,2009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6.25亿元,占全省比重达56.20%。2013年,区内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49.27元,同比增长18.4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58.52%。2009―2013年,区内社会消费品总额累计增加1353.02亿元,年均增长19.38%,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1.56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387.9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66.96%。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1297.70亿元,同比增长35.3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3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69.41%。2009―2013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零售总额累计增加909.79亿元,年均增长46.91%,比全省平均累计增长高2.36个百分点。

4.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加强

《规划》实施以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力度,尤其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表13和图22所示,2009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233.64万人,占全省比重达40.2%;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1351.56万人,同比增长2.31%,占全省比重达40.09%。2009至2013年,区内农村合作医疗人数累计增加117.91万人,累计增长9.56个百分比,年均增长2.39个百分点,但低于全省平均增长速率0.07个百分点。2009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61.08万人,占全省比重达39.99%。2013年全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60.56万人,同期增长0.1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达40.23%。2009至2013年,城镇化进程加快,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故区内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累计减少0.53万人,年均减少0.21个百分点,但高于全省平均速率0.15个百分点。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市的调研及统计分析,国务院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近五年来,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推进过程来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江西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层次不高,产业结构调整难度较大,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处于加速发展的爬坡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生态建设的提升期,既面临加快发展、做大总量、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保护好青山绿水、巩固好生态优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任务艰巨①。由于江西地方财力有限,相对于繁重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任务,投入能力不足的矛盾已经显现,持续保持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难度很大。

(二)水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

近十年多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以及近年来鄱阳湖上游来水减少等因素影响,鄱阳湖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的问题十分突出,枯水位天数平均延长51天。这种常态化、趋势性的枯水期低水位,给全区生态、民生、经济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一是严重威胁鄱阳湖的水生态安全,主要是湿地面积萎缩,候鸟生存环境变差,各类鱼类资源衰减,枯水期劣Ⅲ类水质比例明显上升。二是严重影响湖区生产生活,主要是灌溉水源不足,居民饮水困难,湖区血吸虫病呈上升趋势②。

(三)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力度还不够,许多体制机制创新要么没有实施,要么实施力度不强。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仍然进展缓慢,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条件较好的城市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仍遥遥无期,鄱阳湖银行尚未筹建,国外金融机构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也没有动静。绩效评价考核体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绿色GDp制度目前仍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离真正实施困难重重,使得鄱阳湖生态资本价值难以真正体现。市场调节机制创新、政府引导机制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创新、绿色消费机制创新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社会参与机制方面,许多项目仍然没有改变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传统模式,未能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以兼并、收购、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还刚刚起步,非政府组织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机制创新不足。另外,利益补偿机制也不完善,有关生态补偿的标准、补偿对象和补偿者等关键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重点领域、农业节水补偿、养殖业退出补偿、重点污染企业退出补偿仍停留在理论层面,未实质开展。

(四)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力度不够

虽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来看,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经济区内部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尤其是南昌这样的省会城市,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既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又有更好的容纳城市人口的能力,因此,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最高①。南昌、景德镇等几个大城市的城镇化率远高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他县市。二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集聚和辐射功能较弱。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内,城区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城市只有南昌1个;2014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也只有南昌,超过200万的只有南昌和九江。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缺乏,小城镇发展能力不足,城镇规模结构极不均衡,难以发挥超大城市和大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三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协调。按照钱纳里发展模型,城市化与工业化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在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和中期阶段,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工业化率。自2000―2012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一直超前于城市化,城市化率滞后工业化率6个百分点以上②。

(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

水陆空全面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形成,特别是高铁和港口建设落后,与兄弟省市差距较大。江西高铁建设严重滞后,2014年9月16日才开通第一条高铁―沪昆高铁江西段,北上南下的高铁尚处于前期工作阶段;港口和水运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支持力度不大,内河水运优势未能有效发挥;省道、县道、乡道建设相对滞后,国家投入少,补助标准低,尚不能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对策建议

(一)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根据控总量、减存量、压增量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一是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在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同时,建立电力、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上项目与当地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落后和过剩产能退出相结合的机制;积极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建设,实现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从而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生产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二是加强自然生态修复。加强水生态建设,巩固“五河一湖”及其流域的水污染防治,确保水质的稳定提高。加大自然保护区保护力度,改善自然生态平衡,提升森林资源质量。加强湿地资源保护,提高环境修复能力,巩固退田还湖、还泽、还滩成果①。同时,加强生物多样性维护,积极推进濒危野生动物繁育及放归自然,促进其野外种群的恢复与增长。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依托江西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进一步优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产业结构布局。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转化效率,确保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量;提升区内农产品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打造品牌效应。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打造出在国内农产品中的领导品牌。二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范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力争将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先进装备制造、光伏产业、生物制药等产业培育成区内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低能耗、低污染、技术密集型行业,推进钢铁、有色、煤炭、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②,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从“黑色”转向“绿色”。三是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充分利用江西省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好生态旅游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业,加快培育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建立体现责任、价值、公平与监管的体制机制

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干部考评机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通过推行分类考核办法,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并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评价体系,增加开发强度、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和水资源管理等评价指标。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明确问责对象、问责主体、问责内容和追责范围、追责方式、追责程序。二是建立严格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深化主要自然资源利用制度、农村土地利用制度和矿业权制度改革,推动森林资源利用制度改革,设立中国南方(江西)森林碳汇基金,推进碳汇造林和碳减排指标有偿使用交易③。三是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加大重点领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最终形成具有政策和法律保障的长效生态补偿体制。四是建立环境资源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各项环境资源监测体系;完善环境承载能力预警应急机制。构建多元、立体的社会监督监测网络。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污染物源头控制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和执法力度④。

(四)构建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的新型城镇化体系

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发挥资源整体效应,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潜在的巨大经济价值发挥出来,促进整个区域城镇化建设。积极建设布局科学、结构协调、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产业支撑力强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挥区域内大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功能,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推动建立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新格局。要充分重视特色小城镇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打造其优势产业,促进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实现经济区新型城镇生态化建设,重点打造生态城镇,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镇,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五)形成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建立布局协调、能力充分、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是综合运输通道建设。建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环十通”综合运输通道,实现经济区主通道与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周边省交通主通道相连通,区内中心城市群、城镇带互相连接,形成布局合理、通畅快捷、能力充足的运输通道。二是湖区交通网建设。完善连通核心保护区的控制开发带范围内的旅游景点、居民点的公路网络、湖区航道网、沿湖码头等设施,为滨湖区的旅游、居民出行和经济活动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服务,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交通体系。三是高效集约发展区交通网建设。建成纵贯南北、承东启西、覆盖全区的高速公路网络,区内县(市)半小时内进入高速公路。建成以县道为骨干、乡村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农村公路网。建设连接干线铁路的支线铁路、产业集聚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区内综合码头、产业专用码头及支流航道。实现客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网络。

生态经济规划篇4

论文摘要:以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的突出特点为背景,分析了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重经济轻生态、重城市轻乡村的情况,以及“自然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实施的客观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从“中立”的视角,提出了城市规划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相融合的理念和方法,并指出其具体的融合点为空间管治规划.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发展压力和对土地的需求更加强烈.如何做到一方面保护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另一方面仍然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是新时期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所面临的挑战.

1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将生态规划相关理论、方法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在生态目标导向下对现有空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进行改进与更新[y.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理论就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现实问题和生态建设的迫切性,侧重从生态(尤其是自然生态)的角度来探索作用于空间规划的理论Cz7.本文所指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应用生态思维和生态学理论,对城乡土地和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协同共进的物质空间规划,是一种落实城乡空间规划的生态学途径.

虽然引进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的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很多,但是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在某种意义上,导致生态规划往往处于一种尴尬的“弱势”地位);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留出大片的绿地作为纯粹的自然景观;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又使得生态空间时常受到蚕食和冲击.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我国新时期发展的特点,不断探索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我国城乡空间发展的主要特点及其对生态规划要求

2.1现阶段我国的城乡空间发展的突出特点

2.1.1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景观快速向城市景观演替

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自然乡村景观不断向城市建设景观演替,尤其是城乡结合部成为土地利用性质和生态系统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一方面,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生态规划不能对此简单的“打压”;另一方面,无限制的发展又给乡村景观、生态空间带来强烈的冲击.

2.1.2继续支持小城镇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发展极快,小城镇已成为推动具有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一支重要力量.但这么多年的小城镇建设也带来诸多问题,如资源浪费、小城镇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遍地开花式的小城镇布局,使得人工建设斑块更加分散化,自然生境破碎化,进一步加大了城乡空间生态规划的落实难度.

2.1.3高等级公路发展迅速

近几十年,我国高速公路(高等级路网)迅猛发展,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地截断,破坏了景观的连续性,人为切断了野生动植物的流通路线,将自然生态区变为一个个越来越小的孤岛,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同时,发达的交通网络也使得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触角伸向地球各个角落,人类对自然的干扰程度空前加大.

这些发展特征使得生态问题从以前人们认知的城市或乡村个体的局部问题拓展到涵盖整个城乡系统的地区问题.此时,不是一个城市进行生态规划与建设就能够为人类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的,二流的区域环境孕育不出一流的城市环境,生态规划与建设必须统筹城市、乡村和生态空间协同共进.

2.2生态规划必须同时满足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需要

2.2.1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仍然要贯彻此精神(3].我国城市化、工业化才处于中期阶段的前期,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经济发展仍然是各级政府的要务,限制经济发展的生态规划是不合时宜的,也是难以落实的.

2.2.2保护特珠生态资源、优化生态空间

目前,我国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的控制角色逐渐淡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力量更加强大,此时生态规划必须能够强有力地保护区域内不可替代的生态资源,并应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优化生态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3传统区域、城市规划在生态方面的缺陷

受工业化时期经济建设压倒一切的思想影响过多,我国传统规划体制主要是针对城市的,或者是以城市为核心而展开的,并且主要以中心地理论、区位论、增长极等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而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这种以发展为重的规划方案在地方政府还是具有一定执行力度的.然而,也正是这种偏重发展的规划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生态规划在空间的落实情况往往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被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牵着鼻子走,为了总体规划内容的完整性,所做的生态专项规划也只是“有名无实”的附属品.甚至很多规划中,总体的城镇建设扩张、产业布局方案已经形成定论,要生态规划从生态环境容量等方面来为总方案提供支撑.另一种情况是,生态规划傲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脱节,虽然应用一些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进行区域、城市生态空间优化,但是由于其对发展的限制,勾画的完美图景根本得不到实现.

4自然生态优先的“反规划”方法在现阶段过于理想化

所谓的“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是应对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和在市场经济下城市无序扩张的一种物质空间规划川.

由于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建设用地对乡村景观、农业用地和生态空间均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加之传统的区域、城市规划对此力不从心,致使大范围的生态破坏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正成为威胁我国特别是城市生态安全的主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以俞孔坚为代表的景观生态规划学者积极引进欧美国家区域、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倡导“反规划”、“生态优先”的理念和方法,试图提高自然生态、乡村景观的地位,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充分尊重.

“反规划”将对传统的基于发展计划的规划在方法论上指出一条根本性的改革出路,它从建设规划方法论转向不建设规划方法论;对规划师来说,从主要进行有计划的建设规划方案的制定,转向优先制定不建设规划;从被动的因开发建设需要而进行的被动的规划,走向主动的为土地和城市整体的安全和健康而进行的规划

可以看出,“反(逆)规划”类似于空间管制,主要是针对生态战略资源的强制性保护进行控制,这种偏重于生态保护的初衷会使得实践中出现管制与发展的矛盾.其结果要么是给发展戴上“紧箍咒”,要么是“生态优先”根本无从落实.

另外,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潜力最大化,不是建设空间和非建设空间谁先被规划的问题,而是两者有没有很好的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传统的先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可以因为发展的需要把范围扩大化;同样“反规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可以因为发展的压力,把非建设空间缩小化规划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的次序,只是问题的表面现象,其实质是目前在我国发展仍然是主流,生态规划又与城市规划相脱节,因此缺乏实际效力,致使美好的生态规划图景终成空.

5与空间管治相结合—城乡空间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的出路

不管是一味重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传统城市规划还是“自然优先”的“反规划”都是一种极端,显然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目标仍然是“发展”,只是其发展方式是节约的、高效的、可持续的).在这方面,马世骏、王如松提出的“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s],是对可持续发展的深人诊释,只是由于其规划目标体系太过庞杂,从学科体系、资料收集、规划人员出发的知识结构等都远远超出了“生态规划”所能达到的境地,以至于在城乡空间难以落实.

但是,如果精深的生态专项规划和广博的区域、城市总体规划融合为相互反馈和协商的整体,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各自都从对方的角度考虑一些(生态规划的时候不要一味保护,给经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建设发展规划,考虑生态的需求),那么操作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已有学者探索和研究[[n.笔者通过对规划的实践总结,结合理论的可能性,认为空间管治是城乡空间规划与总体规划的重要结合点,解决空间管治(其实质是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的意志体现)和城乡空间生态规划各自为政的病疾,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协调.

5.1规划原则

5.1.1整体性原则

从保护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整体要求出发,统筹城乡空间生态保护区体系,融城郊绿化、田野景观、生态用地于一体,构筑大地园林景观.芒福德特别强调区域整体自然环境保护对城市生存的重要性,指出“在区域范围内保持一个绿化环境,对城市文化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旦这个环境被破坏、被掠夺、被消灭,那么城市也随之而衰退,两者的关系是共存共亡的”[61.

5.1.2重要的生态资源首要保护原则

虽然这种方法提倡生态优化发展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进行,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区域内具有不可替代意义的生态战略点(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还是要强制性保护的.

5.1.3保护与发展协调原则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替代关系”,特别是发展初期};.从我国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来看,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应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知识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既不能像《增长的极限》中悲观地主张“必须停止人口和经济增长(零增长)”;也不能像《没有极限的增长》中过度乐观,认为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使环境污染得到遏制[s].因此,城乡空间生态规划除了使生态空间得到保障,还应该给经济建设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

5.1.4景观生态学原则

在总的空间管治框架下,充分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优化城乡空间自然斑块、廊道、网络、基质等景观生态要素的空间格局;尽可能通过廊道的规划与建设将相邻保护区连接起来,在穿越生态敏感区域的高速公路上建设动物通道,防止生境破碎化,维护整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5.2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空间确定的方法—经济敏感性和生态敏感性盛加分析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情况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一般选用对区域开发建设、生态系统影响较大的植被、水系、坡度、高程、农田等自然生态因子作为生态敏感性分析的主要影响因子,并按重要性程度划分等级,赋予分值,进行叠加,得出综合的自然生态敏感区划.生态敏感性越高的地区越需要保护,不适合经济开发建设.

经济敏感性的实质是对投人产出的分析,主要是指在相同的经济投资、资源占用的条件下,预期带来的经济增长,经济敏感性愈强的地区开发的潜力愈大.经济敏感性分析的指标一般可以选择经济实力基础、产业基础、城镇建设基础、交通区位条件等因子,分级赋值,进行叠加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分区和经济敏感分区(发展潜力分区)协调生态保护空间和城镇建设、产业空间的协调,结合一般的生态目标(生态总量平衡、重要生态资源得到保护、建设空间隔离带等)进行总体空间管治规划.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下,再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区域生态景观格局进行优化.

5.3生态规划与空间管治相融合的编制步骤

这种融合不是把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简单地归拢在一起,眉毛胡子一把抓,仍然是分工明确的工作组,只是他们对各专项的分析、评价、方案是要相互反馈和循环前进的.

5.3.1生态调查

生态调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翔实的资料是全面掌握区域内重要生态资源、生态敏感性分析、生态演替过程分析等工作的关键,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是,由于我国近几十年一直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实际规划中,经济发展资料往往比较充裕,而自然生态资料显得匾乏和不成系统.因此,生态调查往往需要反复的补充调查(调查目的逐渐明晰,需要的资料逐渐具体化),需要书面资料搜集、政府工作人员座谈、当地高校相关研究所座谈、当地居民调查等多种途径.

5.3.2生态分析与评价

主要对区域内生态演替过程分析、重要生态资源识别、生态敏感性分析等,以了解和认识环境资源的生态潜力和制约.该过程为区域重要生态资源强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空间管治提供参考、也是最终的城乡空间生态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

5.3.3经济分析

主要是经济敏感性分析,以便确定哪些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最大、投资回报率较高,不仅能使经济发展相对集中(避免遍地开花式的、高投人、高消耗、低回报的随意建设与开发),又能使经济集中在效率制高点.如前面所述,经济分析如同生态敏感分析一样选取一定的指标,在空间上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区域经济敏感分区图,为空间管治规划提供直接依据.

5.3.4空间管治区划

主要是结合生态敏感分区与经济敏感分区,作出城乡空间总体管治分区.其中在生态分析与评价步骤中确认的重要生态资源,在这里要首先强制性作为生态保护空间.

5.3.5生态规划

在空间管治的框架之下(注意,这并不意味着生态简单的服从于发展,空间管治本身已经充分结合了区域内重要的生态资源以及生态敏感分区),应用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原理对城乡生态优化发展做较为系统的规划设想.

5.3.6融入区域、城市规划

从前面可以看出,生态规划在编制的过程中,其灵魂已经融人了区域、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空间是相互反馈和协调的,在最后把规划成果(也是表现形式)融人总体规划中,完善总体规划成果的内容,便于城市管理者执行.

5.4城乡空间生态规划落实的政策引领

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的特殊历史时期,对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有必要创新现有的规划实施体系,针对性地建立生态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使生态规划实效得以保障[2].本文所提倡的以空间管治为结合点,与城市规划相融合的城乡空间生态规划方法,亦需要有相应的政策作为支撑,引领全区域不同行政主体、产业与生态、城市与乡村统筹发展.

5.4.1政绩考核差别化

传统的政绩考核强调“GDp至上”,如果继续如此,势必会造成各个层次的行政主体都在大搞工业,形成遍地开花式的污染;从全区域城乡空间高度划定的生态保护用地也会受到冲击.因此,要实行差别化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同功能定位的行政单元其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环境指标有所不同.

5.4.2生态环境准入门槛差别化

根据不同空间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意向,通过规定性政策限制和税收差别引导两种方式,实行差别化的生态准人门槛.

5.4.3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因生态保护用地、农业空间可以优化周边建设空间环境从而使其增值,但现行价格体系下绿化、农业本身的经济收益相对低下.所以,需要对生态、农业和各类建设空间采取差别化管理,如采用税收、财政、直接补贴等手段,使建设空间收益的一部分反哺绿化、农业等.

生态经济规划篇5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理论依据指导思想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包括规划和设计两个内容,二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规划是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设计是规划的深入和具体体现。规划是反映战略性的长远设想和全局的安排,是领导决策和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设计的依据;设计是近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具体安排,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施工的依据。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体系。

一、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在1984年就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和开展城乡生态建设的观点。他认为,虽然社会、经济和自然是3个不同性质的系统,都有各自的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制约。这种各系统间相互结合又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称为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

具体讲,马世骏的复合生态系统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观点:

1、我国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就其涉及的因素及性质而言,是一个社会一经济一资源一人口相互作用的复杂体系,这4类组分的协调程度,直接关系着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反之,不可避免地将加深生态环境恶化。

2、地理上出现的地形差异,如高山、低丘、平原、洼地等。分割使用都有其局限性,如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则可扬长避短,发挥整体效益。我国长江以南的农业地貌被描绘成七山二水一分田,就形成规律来说,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国群众对此已积累出了不少的成功经验,这亦是近年来提倡区域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3、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着适度的量与质的问题。适度的含义是经济有效,是否适度还要视时间、空间及措施先后的排序,即何项安排在何时?决定该措施的经济价值及有效程度,则关系到整体效益,所以“管”字,是整个技术措施的增产关键,它是技术与经验的结合运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十分强调应用生态经济学原则进行规划和管理,这是社会一经济一自然复合系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4、阶环结构的体制是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保证。优化组合或管理的作用是通过对各组分的优化组合而实现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又必须通过一定的结构来体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要求建立经济的良性循环系统,建设相应的保障体系,就是要在国家、集体、个体各自独立经营之间建立起物质、信息、产品等的交换桥梁,使3个层次在调节功能上结成链环,大、中、小三环相套,在资源、生产加工、运销方面可互补、调节、攻守自如,适应国内外的供需形势变化,以便保持社会与经济系统的稳定发展。

二、指导思想

1、全局性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十分注意系统中各方面的整体要素,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优化的同步发展。因此,必须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考虑各方面的特点与关系,从“天、地、人”即政治、社会、经济、自然资源条件和人类活动各种因素的需要出发,制定、协调发展的策略,防止顾此失彼。从研究方法来看,它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林业生态工程综合体进行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规划设计。

2、长远性

规划设计本身要求在较长时间内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指导作用。因此,要用整体、综合、宏观的观点来探讨林业生态工程总体的地域差异、结构模式、总体布局和战略方向以及建设重点、措施等,正确制定出一个林业生态工程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范围,为指导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强调大方向、大目标,反对急功近利。规划一经确定,要求一代人或几代人为之奋斗,尽量避免决策者在指导思想上的波动,减少经济工作中的损失,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3、实践性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来自实践,经过总结、归纳,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后,用以指导实践并为领导部门进行宏观决策服务,因此,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规划设计集理论、科学技术、政策法规于一体,要求人们按照这个规范去实践、去扎扎实实地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

4、群众性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要靠群众去实践,是为千千万万群众造福,因而应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在制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时,不能只考虑专家的建议,也不能只考虑领导的意见,还应考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只有把广大群众真正动员起来了,经过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所制定出来的发展规划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规划设计的任务、内容和程序

1、规划设计的任务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任务,一是制定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方案,为各级领导部门制定林业生态工程发展计划和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林业生态工程设计,指导林业生态工程施工,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科学性,保证林业生态工程质量,提高林业生态工程成效。从而实现扩大森林植被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林业的需求。

2、规划设计的内容

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是根据任务和要求决定的。一般来说,其内容主要是:查清力地和森林资源,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用地;搞好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地质等专业调查,编制立地类型表、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和森林经营类型表;在完成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营建等各项规划,编制规划设计文件。但是,由于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种类不同,其内容和深度是不同的。

生态经济规划篇6

生态政区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自1987年由当时的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科委支持的江苏大丰全国第一个生态县规划开始以来,作为技术支持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与当地政府生态政区建设办公室合作组织了一大批跨学科的研究人员先后开展和跟踪了大丰生态县、扬州、日照生态市和海南生态省等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典型生态政区规划、建设与管理以及相关课题的理论和应用研究。18年来,我们与当地的科研、决策和管理人员一起在理论探索、规划编制、能力建设、人才培养和典型工程示范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和机遇,在这里与大家磋商。

1生态政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富人阳春白雪的奢侈品吗?

生态政区的测度指标是过程的健康程度而不是目标的绝对数量,必须看趋势、看进步、看活力、看阈值(饱和度)、看公平性、看和谐度、看满意度。经济富裕的不一定都是生态合理的,发展滞后不一定生态落后。生态政区的目标是生态和谐而不是环境优美,自然条件较差地区也可以通过生态建设实现关系和谐。目前创建生态政区的过程中,人们过分看重生态政区评估的绝对指标而忽视相对指标,着重结构指标而忽视功能指标,着重静态指标而忽视动态指标,导致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创建生态政区的积极性不高。今后除部级的评估考核指标要逐步完善、科研部门的重点要有所倾斜外、体制改革要相应配套外,各地区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型十分重要。

生态政区的内涵远不是经济发达和环境优美,其根本宗旨在于引进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不同发展水平下城乡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1)系统化针对传统城市建设中条块分割、学科分离、技术单干、行为割据的还原论趋势,引进生态学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整体、协同、循环、自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原理,重视景观整合性、代谢循环性、反馈灵敏性、技术交叉性、体制综合性和时空连续性。

(2)自然化营建一种朴实无华、多样性高、适应性强、生命力活、能自我调节的人居环境,具有强的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强调水的流动性、风的畅通性、生物的活力、能源的自然性以及人对自然的适应性和低的风险。

(3)经济化以尽可能小的物理空间容纳尽可能多的生态功能,以尽可能小的生态代价换取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以尽可能小的物理交通量换取尽可能大的生态交流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4)人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居民身心健康的基本需求和交流、学习、健身、娱乐、美学及文化等社会需求,诱导和激发人们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信仰境界和天地境界的融和与升华。

2生态政区建设是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建设,钱到渠成吗?

生态建设是各类自然、社会和经济生态关系的建设,需要从体制、技术、行为多方面全面规划、设计与管理,资金可以加速硬件环境的建设,而软件核心件环境的建设光靠资金是不行的,必须以认知文化和体制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观念转型、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催化孵化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来培育。才有可能引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改善硬件环境。

生态政区建设面临新旧体制的矛盾、条块分割的冲突、上下认识的差异、内外环境的匹配、近期和远期效益的权衡,以及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处置。事实表明,成功的生态政区建设必须有一个革新的班子、一类先进的理念、一种统筹兼顾的机制,一套决策咨询、科技术孵、信息反馈的技术支撑体系,一支长期合作、相互信赖的科研队伍,以及一个人才培训、绩效考核、生态监测、社会参与和舆论监督的能力建设网络,缺一不可。

3生态政区追求的是环境、经济双赢目标吗?

当前社会上流行一种观念,认为国内外经验表明,先污染后治理、先规模后效益、先腐败后廉洁是资本积累的必由之路,最终都能达到环境经济双赢。其实,早期工业化国家经过200多年的摸索实现的局部环境经济双赢,是以对全球生态资产的掠夺、全球环境的恶化、殖民地人民的贫困和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换来的。沿海一些经济发达但生态失调地区局部可以双赢,也是以牺牲区域利益、健康利益、农民利益和社会利益为代价(不健康、不公平、不文明)换来的。

发展是硬道理,包括经济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生态政区建设就是要在资源和环境容量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以生态为纲,拉动社会、经济的快速起步和环境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富裕、健康和文明,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三赢而不是双赢,双赢不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省、市、县规划要在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产业层次上物质生产方式的重组,文化层次上人的素质观念和体制耦合方式的升华,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这里的生态不只是生物生态、景观生态,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利用方式的经济生态、和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整合生态。

4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是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循环利用的环保产业吗?

面向循环经济的生态产业是生态政区的动脉。循环经济是针对传统线性生产、单向消费、线性思维型的传统工业经济而言的。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3r原则(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但不是全部原则。循环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或闭路循环,而是一种螺旋式的有机进化和系统发育过程,包括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再生(将时空错置的废弃物资源重新纳入代谢循环中);能源的清洁利用和永续更新;信息的灵敏反馈和知识创新;人力的培育、繁衍和继往开来;资金的高效融通和增值;空间格局和过程的整合而非破碎,融通而非板结,平衡而非滞竭;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连贯性、代际公平性和过程平稳性;以及自组织、自适应、自调节的协同进化功能(进化而非优化,柔化而非钢化,人化而非物化)。循环经济导向的产业生态转型需要在技术、体制和文化领域开展一场深刻的革命。

循环经济不只是物质的闭路循环,而且是一场技术、体制、行为领域有关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结构、功能的重组。与资源合理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的3r小循环相对应,当前我国循环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是促进观念转型、体制改革和功能重组的3R大循环。

观念转型(Rethinking):从还原论走向整体论,从掠夺型走向共生型。促进决策者、经营者、消费者、科技工作者和社会传媒在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方面以信息反馈为核心的理念更新和观念转型。

体制改革(Reform):从基于产值与利润的物流型部门经济小循环走向面向社会与自然的服务型区域经济大循环,引进催化、孵化机制,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景观结构、管理体制和科技结构的横向、纵向、区域和社会耦合。

功能重组(Re-function):从谋生型被动受控行为到学习型自主自生行为,从物态、事态走向人类生态,促进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等不同时、空、量、构、序尺度的功能整合和规划、建设、管理领域的技术更新,促进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功能健康型循环。

3R大循环的核心是运用产业生态学方法,通过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结构柔化、能力组合、增加就业和人性化生产等手段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转型,变产品经济为功能经济,促进生态资产与经济资产、生态基础设施与生产基础设施、生态服务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首先是一种市场经济,遵守竞争原则、效率原则和效用原则。现代循环经济既要求宏观尺度上资源利用的效率,又要求微观尺度上经济发展的效用,实现高效与和谐的辩证统一。我国整体上还处在工业化的初期,我们的建设既需要发展的稳度又需要发展的力度,如果只强调物质的闭路循环而忽视产业发展的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骤会十分缓慢。循环经济依托于自然生态的大循环(水、土、气、生、矿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的全代谢过程),社会生态的中循环(规划、管理、研究、教育、消费)和产业生态的小循环(研发、生产、营销、废弃物管理和培训)。未来循环经济的焦点正从运筹物态(优质畅销的物质产品)向事态(多功能的社会系统服务)、生态(无形的自然生态公益)和人态(企业和社区文化与人的能力建设)转型(图1)。

生态政区的产业不可能都是生态产业,而是面向循环经济的产业生态转型,包括传统产业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孵化,要通过从产品经济走向服务经济的功能导向、从链式经济走向循环经济的纵向闭合、从竞争经济走向共生经济的横向联合、从厂区经济走向园区经济的区域耦合、从部门经济走向网络经济的社会复合、从自然经济走向知识经济的软硬磨合、从刚性生产走向柔性生产的自我调节、从减员增效(效率)走向增员增效(效率加效用)的就业结构调整以及从务工谋生走向生态乐生的价值观念转化,系统推进生态政区的产业革命,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效和谐发展地方经济的新型产业化模式。

5生态文化是文物保护、景观塑造的物态文化吗?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政区的灵魂。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化,涉及体制文化(管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局部与整体关系的体制、制度、政策、法规、机构、组织等);认知文化(对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以及天人关系的系统生态的认知,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学、生态技术、生态美学的教育和传播);物态文化(人类改造自然、适应环境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消费行为,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物质产品,如建筑、景观、古迹、艺术产品等);心态文化(人类行为及精神生活的规范,如道德、伦理、信仰、价值观等,以及有关自然和人文生态关系的精神产品如文学、音乐、美术、声像等)。其核心是改造人、增强人类种群利用资源、适应环境,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进化的能力,而不只是狭义的文物保护、景观塑造意义上的视觉文化。

6生态政区建设规划就是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规划吗?

生态政区建设规划不同于政区生态环境规划,它是一类综合型的可持续发展规划,是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以及三者相互关系在内的战略发展规划。“生态政区”中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清水秀,而是一种竞争、共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具有开拓性、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其理论基础是作为自然哲学、系统科学和工艺美学的生态科学。生态是辨证的,和谐而不均衡、开拓而不耗竭、适应而不滞留、循环而不回归。

生态政区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其中,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类生态因子规划;生态关系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生态网络规划。

(1)自然生态因子规划水(水量、水质、水生、水景、水灾);火(太阳能、化石能、气候、大气);土(土壤、土地、地质、地理、景观);木(植被、作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他生命有机体);金(矿产、建材,营养物、废弃物)。

(2)人类生态因子规划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动态);人力(劳力、智力、购买力);人文(技术、体制、文化);人心(价值、信仰、伦理、道德、风尚);人气(集聚效应、环境影响)。

(3)生态关系规划空间区域流域政域城域街区;时间:地质地理城建经济人文;数量:规模速度密度容量足迹;结构:人口产业景观社会基础设施;序理:竞争共生自生再生进化。

(4)生态功能规划生产功能(物质和精神产品);生活功能(就业、消费、居住、游息);流通功能(人、财、物、信息);还原功能(环境净化缓冲、废物循环再生、医疗保健、教育改造);调节功能(人工管理和自然调节)。

(5)生态网络规划物质代谢网络(输入、排出);能源聚散网络(供需、耗散);水代谢网络(量与质、自然与人工);交通运输网络(人、物、信息);城市景观肌理(风、水、形、神);城市社会纹脉(商贾、人文、邻里);城市管理体制(社会、经济、环境);城市安全网络(治安、急救、防灾)。

生态概念规划是一种新思路、大手笔、粗线条的战略规划、目标规划和概念规划,它不是代替,而是引导、促进、补充、协调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这些规划的制定和修编提供战略指导和生态协同方法。其功能在于指明方向、孕育机制、推荐方法、控制进程。主张一种逆向思维:不是怎样才能可持续发展,而是不这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生态承载力K(含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市场潜力)、内禀增长率R(技术、体制、行为)以及系统整合力i(景观整合、产业整合、文化整合)的动态变化是生态政区调控的抓手,是生态规划的核心内容。

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生态工程、能源生态工程、景观生态工程、交通生态工程、建筑生态工程以及废弃资源利用的生态工程等的系统设计、规划与管理。

生态管理规划包括政区生态资产、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其中城市生态资产指城市的生存、发展、进化所依赖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支持条件和环境耦合关系,它是城市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形生态资产如太阳能、大气、水文、土地、生物、景观等自然生态资产和附加有人类劳动的水利、环保设施、道路、绿地等人工生态资产。无形生态资产包括生态区位、风水组合、气候组合等自然生态资产及交通、市场、文化等人工生态资产。生态资产审计、监测和管理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城市生态服务是指为维持城市的生产、消费、流通、还原和调控功能所需要的有形或无形的自然产品和环境公益。它是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一种产出和功效,如合成生物质,维持生物多样性,涵养水分与稳定水文,调节气候,保护土壤与维持土壤肥力,对环境污染的净化、与缓冲,贮存必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元素循环,维持城市大气的平衡与稳定等。城市生态服务有时折合为生态足迹来计算。城市生态代谢是流入和流出城市的食物、原材料、产品、能流、水流及废弃物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具有正负两方面的生态效益和生态影响。可以通过生命周期评价和投入产出分析来测度。城市生态代谢评价是城市产业发展和市政建设的基础和依据。

海南、扬州、日照等省市的生态规划中提出了通过生态产业的孵化、生态环境的培育和生态文化的诱导去弘扬一种高效的生态技术、和谐的管理体制和系统负责的社会行为,促进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建设新模式,为各级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方法。如扬州生态市规划的重点是:以水资源调控、水环境治理、水生境保育、水景观建设和水安全保障为核心的区域生态建设;以生物资源循环再生、生态卫生设施建设和生态工程整合为核心的乡村生态建设;以可再生能源利用、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延续为核心的城镇生态建设。

7生态政区规划编制是规划单位的事、生态政区建设是环保部门的事吗?

生态政区规划不是一个职能部门或一个科研单位可以完成的,而首先应是主管领导的事,是各部门间综合协调的事。规划单位只能提供技术指导,其数据来源、关系调查、信息反馈和实施办法全靠各主管和职能部门承担。当前很多生态政区规划只是为完成任务,请一个规划单位,炒点概念,列点指标,纸上划划,墙上挂挂而已。其实,政府部门要的不是本本,而是推进生态政区整体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和符合区情的行动纲领和外引内联的技术途径,规划不仅要写在纸上,更要渗透到地上和心里。科研单位的职责不只是编一个本本,而是要连续跟踪、与当地部门紧密配合,参与当地的能力建设和软硬技术的催化、孵化和策划。不仅要告诉执行者哪些不能做(红线),还要告诉他们哪些能做(绿线)和怎么做。多年来,我们跟踪和参与大丰生态县建设18年、海南10年、扬州6年、日照5年等地的生态建设,帮助他们引进项目、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更新规划、推进能力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生态政区建设不是单一环保部门可以组织和协调的。大丰1988年就成立了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直属县政府领导,有编制、有经费、有计划、有检查。海南省由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由计划厅和资源环境厅联合牵头成立了生态省建设联席会议和综合协调办公室,扬州、日照等市也都建立了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在分管市长主持下协调各类超越环保部门权限的统筹兼顾事宜。我们也调查了一些正在开展生态政区建设的地区,凡是主要负责人不重视,没有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没有落实人员编制、资金渠道和管理办法的,其生态规划都如同虚设,生态建设只是一个口号。

8生态政区建设就是分部门指标的达标建设吗?

很多地区在争创生态政区时往往有一项或多项经济或环境指标差距较大,导致这些地区要么灰心丧气,可望不可及,要么几年内分部门突击,“全面”达标。这些都是片面的。

生态经济规划篇7

一、建立健全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随着温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逐步深化,温州市已经开始逐步完善相应的生态市、县规划体系。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同样也要遵循规划先行的原则,建立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体系。循环经济是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到经济、科技、法律、政策、教育、宣传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不是环保部门一家单位的工作,需要市委和市政府从战略的高度,组织力量,系统地研究和制定温州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计划、实施步骤、方针政策和对策措施,以加快温州的循环经济的发展的步伐。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必须将循环经济理念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

温州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应当会同有关市级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具体推进计划。此项工作,本课题组组长与市计划发展委员会和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正在开展中。其次,由温州市经济、水利、农业、商业、市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题研究,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生态农业发展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定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工业合理布局等规划,规定鼓励、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确定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和推广项目,推动温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温州市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市级以上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农业园区、生态镇乡(村)、生态服务业、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和资源循环型社区建设试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温州特色的循环经济规划体系。

循环经济是一种系统化的生态经济系统。制定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方案,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采用生态设计方法,提出一系列管理和技术措施,以建立新的具有补偿作用的物流通路,即进行“补链”“补网”,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经济系统,构造全新的生态经济系统。根据温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指标水平,结合温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按照三级循环经济圈划分方法,提出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初步方案,见表5-1。

二、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法规体系

温州市没有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是循环经济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温州市要想快速实现经济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温州市政府和各县地方政府除了认真贯彻执行现有的国家、省颁布的相关法律以外,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省市的成功经验,根据温州市的实际情况,按照省里的部署尽快进行地方循环经济立法,抓紧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项法规。如先编制《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再逐步制定《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办法》、《温州市工业建设项目使用土地和资源控制标准》、《温州市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废旧家电和计算机回收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城市生活废弃物分类处理和再资源化办法》、《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办法》等等。

建立和完善主要用能设备能效标准、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高消耗、重污染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设备强制淘汰制度,及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重点产品和新建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坚决制止破坏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三、建立健全生态税收和经济刺激体系

现在的经济刺激措施仍以提高排污收费、减免税收、对环境保护的优先优惠贷款待遇等措施为主,建议温州市政府逐步完善末端费税、源头费税、排污许可证、贴息或免息贷款和生态补偿措施,贯彻和执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加强资源费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增强其生态补偿功能;积极探索区域间生态补偿方式,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逐步健全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者经济赔偿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引导社会各方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温州政府可运用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价格差异和利益驱动等经济激励政策来激活发展循环经济的脉搏。例如,一些亏损或微利的废旧物品回收利用产业,对于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产业,可通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政策,使其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率;通过征收农业生产资料使用税的方式,控制农业生产中对于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过度使用,从而逐步诱导农户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含有再生材料的商品要给予税收政策上的优惠,并在政府集团购买中享受优先权。

在增加生态、环境(污染排放)、资源使用税的同时,可对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资税收抵扣。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强通过减税、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保证从事资源循环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促进本地的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及管理办法,加大各项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并向欠发达地区、重要生态功能区、水系源头地区和自然保护区倾斜。

四、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温州市要建立面向企业、生态园区和社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和监督制度。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以循环经济的指导原则为基础的,结合所描述对象的特点,能够定量评价所描述对象发展过程的指标集合。温州市的统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建立健全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切实做好有关经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公布结果,以便比较全面准确地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定量描述,有效地进行监测、检查和督促。新晨

生态经济规划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化;对策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economy,ourcountrycitytospeeduptheprocess,butitcomeswiththeincreasinglyseriousecologicalproblemsemergeinanendlessstream,payattentiontotheeconomicbenefitsandignoretheecologicalbenefit,ecologicalrequirementsofpeopletothecityconstructionofgrowing.thisarticleembarksfromtheourcityplanningecologicalproblems,cityplanningandecologicalimportanceandurgency,putforwardreasonablesuggestion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problemsofthespecificdescriptionlanguage,cityplanningandecologicalmeasures.

Keywords:cityplanning;ecology;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低碳环保理念也传达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关于建设生态城市、城市规划生态化等相关议题引起极大讨论,诸多发达国家不仅建构出较为成熟的城市规划生态化理论,并且将之付诸于实践。我国近年也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理念,但是就如何将城市规划生态化理念导入现有的城市规划实践中仍然成为一个亟需攻坚的难题。在当前许多城市中,城市规划生态化理念还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是否实践、如何实践等问题仍未解决。除此之外,城市规划生态化也缺乏国家政策保护与法律规范定位,生态规划实施主体也未明确界定,种种问题导致了我国城市生态规划的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1.城市规划生态化的紧迫性

自出现城市以来,其对人群聚居的扩大、人居环境的改善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尽管城市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但是作为一个包容经济、政治、社会与环境的实体,其在自身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发展至今,这些问题愈加明显。以环境问题而言,据有关纸媒报道,当前全国各地有超过两百个城市正被垃圾所包围。城市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问题不但有碍城市自身的发展,同时对城郊、农村等其他城市外的区域也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从本质上来说,城市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城市中的人没有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没有摆正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没有深刻意识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诸多现象已经表明,城市问题的严重性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城市规划生态化已经迫在眉睫。

2.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对策与思路

城市规划生态化将生态化理念导入传统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一大突破。针对当前种种城市问题,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必须向前推进。我们必须以传统城市规划理论为基础,但又要跳出既定的城市规划模式,以一种全新的具有生态价值的价值理念诉诸于城市规划实施进程中。具体而言,我们应该从当前我国的国情出发,从城市的地情出发,在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拿来”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的价值理念指导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将西方社会城市发展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实现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历史性发展。现笔者就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对策逐一阐述:

首先,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积极应对,主动应对,缓解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当前,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城乡差距过大导致城乡冲突不断。要想缓解城乡冲突,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平等,让乡村的发展机会变多,这就涉及到了政策、法律以及城市化进程等诸多问题。缓解城乡矛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的平等并不等同于将农村改造成另一个城市,而是将农村与城市视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能仅仅着眼于城市,还要放眼于城市之外的农村,使农村能够与城市共同发展、互相促进。针对以前的城市规划,我们必须革故鼎新,摒弃传统理念中城市规划的数量型,而要对其进行升级,转变成质量型。农村的人口并不需要大量涌入城市才能称作城市化,只要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作机会增多,生活配套设施更为完善,这也可以视为城市化。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可以改善其生活水平,更可以使其真正从土地中解放。

其次,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变,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传统城市规划注重经济发展,尤其注重重工业发展,往往导致环境问题加剧、资源问题严重。因此,在推进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时,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路线,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于城乡产业结构需要大力进行调整,将粗放型生产方式积极转变为集约型,将外延型生产方式转变为内涵式,积极发展一批质量高、资源省、生态好、高科技的企业作为先导力量,大力推进知识经济的发展进程。针对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情况,必须大力实行垃圾最少化政策,积极提高资源使用率,鼓励研发清洁能源,将以不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变成多元化能源并用的能源结构,这样不仅践行了资源节约理念,也实现了环境友好理念。

再次,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增强公共教育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优化人口结构。加快教育发展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公共教育事业,在生态化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在推行公共教育时,必须积极推进生态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向各个年龄各个行业的人提供生态教育,增强生态意识。除此之外,由于我国人口多、素质普遍偏低的国情,因此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推行人口结构优化与人口素质提高的双轨制理念,在重视人口素质提高的同时控制人口数量,尤其是农村人口数量控制与素质提高方面是重中之重。

最后,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必须大力建设生态化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城市生态规划生态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提高人居环境,这首先要从人居环境的软件入手,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包括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大力推进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其次必须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对落后、蒙昧的文化及时更新,建立生态伦理等文化,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结语

在城市规划生态化进程中,我们应该平衡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摆正经济与生态的关系,深刻意识到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的发展自始至终都不能离开生态文明的发展。从当前国情与地情出发,在借鉴发达国家城市规划的先进经验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将西方社会城市发展中的不可能变成现实,开拓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康庄大道,实现我国各项建设事业的历史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环境科技.2010(06)

[2]刘钧霆,程伟,宋雅杰.从狭义生态到广义生态的后发国家视角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10(06)

生态经济规划篇9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设计

引言

资源利用效率高、污染排放量少是生态工业园区最显著的特征,其规划建设的主导思想为生态工业思想,强调生态网、生态链的构建,从而形成环境、社会及经济和谐发展的模式。研究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实现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保证细节设计效果,更好的指导规划和设计工作的开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述及其发展现状

工业的发展同国民收入有着直接的联系,是我国的支柱性产业,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处在现代化社会中,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的一大追求,要求构建一种新型化的生态工业园区,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环境污染[1]。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效率则取决于规划设计效率,只有从根本上提高对园区规划与设计的重视,结合园区的发展特性,制定差异化的系统规划方案,把握各项设计要点,充分发挥生态工业园区的功能,才能推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行业的进步。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将生态环境与工业系统有机的整合起来,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消除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二者间的矛盾,成为当前园区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就当前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虽然数量较多,但并未形成大规模的发展模式,不够成熟,发展类型不多,大部分工业园区仍属于试行点。当前国内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与设计的研究有限,多集中在多样、高效和循环等规划设计等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分析

(一)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理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环境理论以及生态工业原理的指导下,从企业的废物以及产品副产物的最优治理、可持续使用、重新进入到生产环节的目的出发,充分开发再利用系统,应用能量、资源最大化利用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2)对园区的生态结构、产业特点和生产加工流程进行综合探析,对建设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重组,构建一种循环生态经济网络;3)在生态学理论的引导下,深入探索和研究园区产业类型,融合多个企业发展优势,构建企业共同体,在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下共同进步;4)严格遵循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强调环境同工业园区的高效融合,做好生态工业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2]。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系统规划

在对生态工业园区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即基础资料研究、工业生态系统设计和组织运行模式探究[3]。首先,应认真的分析工业园区的发展状况,综合性研究园区的工业、环境及产品技术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的设定园区产业结构,明确主导产业,制定出最优化的生态链;其次,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设计,对该园区内的生态系统功效、运行流程进行考察,保证企业生产活动间的联系性,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最后,还要设计规范化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组织运行模式,借鉴其他生态工业园的成功设计模式,应用一体化的管理方法,加强园区内部企业间的沟通和联系,有效的降低成本费用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三)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生态设计

景观生态设计是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原本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要借助景观生态学理论,充分保护原有的环境,形成独具乡土特色的园区景观特点,将生态化设计观念深入贯彻到生态工业园区的整个建设过程中,使园区产业和生态环境自然的衔接起来[4]。景观生态设计包括廊道设计、斑块设计、基质设计及缘的设计五大要点,其中生态景观走廊、生态景观轴线共同构成了景观廊道,可以结合景观轴线的具体类型,构建同环境相适应的景观,体现设计的生机;而绿化组团、景观节点是斑块设计的主要内容,一方面要将植物、假山等景观同交通、产业结构联系起来,提高生态设计的个性化,打造不同特色的景观环境,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园区风格定位和园区具体特点来设置景观节点,突出不同类型斑块的作用,使生态环境更加美观。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人文环境设计

除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经济发展之外,还需要注重对园区人文环境的设计,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系统,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一个优质的环境。应加大生态教育力度,逐步提高居民的素质,传播生态文化,保持园区秩序的稳定,完善园区内基础设置建设,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使园区居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保证文明、生态和社会的协同进步[5]。

(五)生态工业园区的支持系统设计

现代设施是生态工业园区的重要支持系统,也是园区信息、能量、人力等物质高效流动的基础保障,对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能量消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管理服务系统、信息系统及道路交通系统是三种主要的支持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应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构建一套先进的生态工业园林信息系统,将企业生产信息、园区评价体制、环境法律法规等内容融入到信息系统中,实施分层管理的方法,为园区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并统筹布局交通体系,使园区内部、外部都能有效联通,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保证运输的通畅性。

三、结语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与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任务,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应基于工业生态学的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合理把握各方面的因素,将文明、生态和经济作为切入点,保证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科学性,结合与园区产业结构分布状况,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达到生态工业园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园区规划理论的指导下,按照健全的系统性设计方案进行建设,能够为广大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高质量的生态工业园区,保证社会-自然-经济三大系统的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左晓利,李慧明.生态工业园理论研究与实践模式[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7)

[2]田野,肖煜,宫媛.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09(S1)

[3]刘娟,谢家平.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理论综述[J].未来与发展.2009(06)

生态经济规划篇10

中图分类号:F1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自然生态原则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努力实现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当外界压力很大,使系统的变化超过了自我调节能力的限度即“生态阈限”时,它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之下降,以至消失。此时,系统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阻,以致整个系统受到伤害甚至崩溃,此即通常所说的生态平衡失调。城市生态系统是外界压力最大的生态系统,如果不以自然生态原则为基础,必然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畸形发展和恶化,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充分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的社会生态原则是城市生态规划的方向。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因此,任何经济发展决策时都不能只考虑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影响,还要把该决策所影响到的所有方面都做深入的分析和考察。如果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带来的只是当时当地短期的经济利益,而对人类的长期发展,人与生态的和谐共存带来的都是不良的影响,那么这种经济模式就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获得人类文明的长期存在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尊重生态。

3.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的经济生态原则是城市生态规划的体现。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自然生态原则、社会生态原则和经济生态原则有机结合的复合生态原则是城市生态规划实现的必然途径。城市的自然、社会、经济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二、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