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4:29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1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的详细阐述

(一)资金来源和运用符合法律的要求

我国的农村合作社需要资金互助业务,资金互助业务经营是农村合作社中十分重要的业务,能够充分的保证资金的来源,符合制度化和规范化要求,满足农村合作社办理的程序,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够保证资金的来源符合法律的规定,满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例如社员借款投放的流程图、社员入股的流程图、借款申请书、入社申请书、借款回收凭证、借款审批表、借款延期合同书等等。上述的这些做法都是在资金互助业务的初始环节完成的,在这一环节中就充分的保证了资金互助业务的规范性和安全性,符合流程操作的要求,能够切实地维护农民的基本利益,也满足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性的保证。因此从农村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的会计核算来看,会计凭证在填写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相关经济事项客观、清楚,会计凭证上的审批人签字、经办时间和经办人都要清晰完备,充分的满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因为原始凭证是填写记账凭证的根本依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充分的保证农民互助资金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切实的保证合作社的资金都合理地应用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合作社的作用。

(二)各个经济事项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会计核算账户在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从账户设置的根本目标出发,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内容要全面地覆盖,保证核算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但是会计账户在设置的过程中,一定要杜绝出现擅自更改或者是遗漏经济事项的情况。会计账户的设置要满足合作社资金互助业务的主要性质和特点,可以设置长期互助金、短期互助金等相关的账户,不同的农村合作社在会计核算中有着较大的差异,一定要根据合作社的具体特征来进行会计账户的设置,在股金核算方面,有些农村合作社使用的是传统的核算方式,设置了固定股金、流动股金和股金等账户。除此之外,还要符合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要将农村合作社社员所借款的时候预先扣息的收入计入到长期借款账户中,这样就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整个经济业务的??际预收情况,设置应付分红账户,社员能够进行分红,应付分红账户主要是对需要分配的盈余进行设置的。

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接受捐赠及财政补助资金核算存在的问题

1.转向基金量化问题

专项基金必须要进行平均量化,各个成员账户都能够享有合作社的财政资金,通过量化份额来对接受捐赠财产进行分配,但是合作社的相关会计制度并没有对相关的量化进行详细的说明。笔者认为专项基金的量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成员的基本数量进行平均量化,另外一种是根据各个成员之间股金的实际比例进行量化,但是按照股金进行量化是不能够进行合理的量化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容易会形成投资入股多,那么专项基金的占有数量就会变多的情况,但是会导致后续的盈余分配较为简单的情况,但是这样是符合后续剩余的根本要求,从根本上来看,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使得后续的盈余分配变得较为混乱,不利于后期的会计核算。

2.财政补助资金直接支付部分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是应用于信息服务和培训等方面,这时财政补助资金在核算的过程中,分为使用时候的会计核算和收到时候的会计核算,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计核算应该是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在收到财政补助资金的时候,需要借记:专项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在上述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审计监督,这样就极容易形成主要成员或者是合作社董事长的小金库,这样是不利于财政资金的科学利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的途径并不明确,这样就可能会出现资金多用于培训等极容易控制的相关项目。

(二)盈余公积计提有着随意性

盈余公积主要使用的方式就是内部筹资,一定要按照详细的规章制度来进行,如果成员大会已经决议要从当年的盈余公积中进行提取,用来进行扩大再生产、弥补亏损或者是进行成员出资的基本需要,并且要量化到相关的成员,农村合作社中的盈余公积在提取的过程中,具体的比例主要是由成员大会或者是相关的规章制度决定的,但是这样做有弊也有利,尽管给了合作社较大的自主权,但是盈余分配的机制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着一定的随意性,但是现实中能够计提的相关的盈余公积较少,这样就极容易产生不公平的现象。

三、会计核算问题的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各个专业合作社的资金来源都是符合运用操作规范的要求的,尤其是用途一定要明确,这样才是符合我国三农政策的基本要求的,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出台规范化的会计核算规范,也会出现较多不明确的现象,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相应的分析:

对于预计净残值的估算可以规定各类资产预计净残值率浮动范围,目前合作社对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的会计核算大都采用平均年限法。事实上,相关资产受生产特性和生长规律的硬性约束,在各个报告期内的产能分布并不一定相同。因此按照折旧方法选择的原则,应该根据资产产能情况和为合作社带来经济利益流入情况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使成本收益相配比。

可供分配盈余在盈余分配和剩余盈余分配之间的比例实质上是合作社利益分配中谁与谁之间的博弈,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比例进行分配主要在于会计制度中如何看待合作社的地位和成立的目的;如果重在鼓励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进而增强农民在市场中的地位则应该较多地按照交易量进行分配。所以在盈余分配比例核算中关键的问题在于合作社立法中如何看待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2

一、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中的主要问题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属于地形地貌比较复杂,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财政主要靠转移支付。对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存款来源少,支农资金主要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投放的贷款本息难以收回,隐藏着较高的金融风险,也给增资扩股带来不少的困难。就云南昭通市来看,2004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有11个县联社、基层法人社144个。各项存款余额31.44亿元,比年初增加10.33亿元,增长48.94%;各项贷款余额22.67亿元,比年初增加5.33亿元,增长30.71%。由此可见,全市农村信用社的存贷规模不及发达地区一个县级联社。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增资扩股中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扩股的认识片面。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较差、历史包袱重、资本充足率低、增资扩股的任务较重,特别是对长期亏损社来说,其难度更大、困难更多,对此的认识也不明确。有的农村信用社认为,中央银行设计的资金支持方案与增资扩股、提高资本充足率挂钩是条件苛刻,多此一举,不如比照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和补充资本金那样,直接把“真金白银”送给农村信用社,实实在在体现国家的支持。还有的农村信用社不是把增资扩股作为自身改革、促其长久发展的措施,而是纯粹把它作为在短期内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手段,精力放在如何谋划获得国家资金的支持上。这样的认识必然带来不规范的实际操作,很难促进农村信用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不能达到“花钱买机制”目标。因此,业内有关人士指出,与其这样,还不如把中央银行向全国农村信用社发行的1600亿元专项票据资金直接用于建立存款保险基金,以发挥这部分资金在农村信用社风险防范和化解中应有的作用。

(二)股权的结构不合理。由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不活跃的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困难,长期未对股东分红,导致各方入股积极性不高。加之,这些地区的中小企业偏少、经济效益不高,增资扩股的对象主要依靠农民和农村信用社职工。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股本金结构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即自然人股多、法人股少;资格股多、投资股少;股民多、股额少。2004年末,昭通市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余额为1.28亿元,较上年增加4119万元,增长47.33%,其中:自然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0.1%,法人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9%;资格股占股本金总额的93.8%,投资股占股本金总额的6.2%;农户入股额的起点仅100元,职工入股额的起点也仅1000元,目前全市户均股额也不足200元。由于农民入股份额小,持股分散,农民民主参与意识相对比较淡薄,不可能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最终还得由内部人控制。

(三)股金的分红无保障。农村信用社取消股金的保息分红后,只能靠改善经营,加强内部管理,增加盈利来回报股民。但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仍然较差,即使个别经营较好的,也只是微利,只能象征性分红。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信用社的盈余额还不足以弥补历年亏损挂帐,更无从为股民分红。不仅影响股东的投资积极性,而且直接影响自然人股和投资股的股份稳定。2004年,昭通市农村信用社盈亏扎差后净利润177万元,而历年亏损挂帐高达11110万元,按这样的发展速度,还要几十年才能弥补完历年亏损。

(四)扩股的透明度缺乏。由于担心农民了解股金的真实作用后不愿入股,一些农村信用社不愿意宣传入股的意义、股民的权利和义务,更没有向股民定期公布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情况,有意无意地回避入股有风险等重要问题。大多数农村信用社只宣传“入股社员贷款优先”,你要贷款就必须先入股。因此,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扩充的股金中,主要是农户为取得农村信用社贷款支持的资格或为享受到农村信用贷款的优惠利率,而按照申请贷款额度的一定比例向农村信用社被动入的股,至于入股后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收益或承担什么风险,大多数是不知道的。入股社员并不关心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更无法参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而农村信用社也无须向社员负责。这样下去的增资扩股难以起到推动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改革,也难以促进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改善。

二、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的几点建议

增资扩股是历次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重要内容,是不能逾过的一道坎。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想靠自身的积累来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做好增资扩股,才是实现农村信用社长足发展的唯一途径。

(一)提高增资扩股的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国家适当给予资金支持,主要是由中央银行有条件给予支持,目的是通过“花钱买机制”,促进农村信用社长效稳定的发展。因此,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试点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不仅是快速提高资本充足率、达到认购和兑付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条件、获得中央银行资金支持、消化历史包袱、改善经营状况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促进农村信用社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举措。因此,农村信用社必须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增资扩股工作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二)不断改善股权的结构。要针对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单一的情况,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调整股权结构,扩大入股范围,提高入股额度,广泛吸收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其他各类经济组织入股。要按照银监会有关农村信用社入股的的规定,规范股金管理。要根据经营状况合理确定扩股计划,本着“入股自愿、风险自担、服务优惠、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增资扩股的长效机制,使扩股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循序渐进开展增资扩股工作,发挥好增资扩股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中的应有作用。同时,人民银行要会同银监部门加大检查和查处力度,对“以存化股、以贷求股、以贷入股、花钱买股”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工作的合法合规,提高股本金的真实性。

(三)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有盈利,要按照财务制度和信用社章程的规定,用利润的一定比例对股东及时分红,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如果当年盈利社还有历年亏损,要将盈利的绝大部分用于弥补历年亏损挂帐,少部分用于分红。地方政府应帮助农村信用社落实股金分红措施。农村信用社当年如出现亏损,不能给入股者分红时,必然给增资扩股工作带来困难。建议地方政府从财政预算中拿出一部分专项资金或从信用社税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予亏损社股民分红补贴,以增强股东的积极性和入股热情,以此吸引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向信用社入股。同时,要制定扭亏增盈的计划,加强内部经营管理,限期扭亏为盈。

(四)增强扩股透明度。农村信用社在募股时,要力戒误导股东,在向股东客观宣传股本金性质、盈利分红前景和可以得到优惠服务的同时,必须如实披露信用社的风险状况,对股东做出必要的风险提示,并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如果夸大其宣传,必然使股东心理预期产生巨大的落差,这将对今后信用社的信誉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农村信用社在广泛宣传增资扩股的政策基础上,要如实向社会公开近几年来的财务状况、入股社员分红情况。不能简单地向股东承诺分红多少,不能有意无意地用高分红“承诺”,更不能使入股又变为了“存款”。要让股东自己根据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趋势,来预测风险和预期收益,增加对信用社投资的信心,从而决定自己入多少股。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定时召开社员代表大会,调动股东参与农村信用社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不断促进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附件: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农村信用社历次改革中的增资扩股的特定含义

1980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讨论银行工作时提出要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目的是变官办为民办,把农村信用社办得灵活一些,不受银行约束,要起民间借贷作用。这是国家第一次要求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当时负责管理农村信用社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试点,并向国务院上报了改革信用社的报告。1984年8月,国务院批转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报告,从此在全国拉开了2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序幕,这期间的改革都把增资扩股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但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表述和含义。

──1985年至199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体现合作金融组织的群众性。这期间,根据《国务院关于批转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的通知》(国发〔1984〕105号)的精神,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是恢复和加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在这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又多次强调要把信用社办成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推动这项改革的重要措施就是“增资扩股”。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实行了“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息分红”的办法,无论盈亏都按一年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付息,如有盈余,还可照章分红。可见,这时的农村信用社向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吸收的股金,实际上是存款化股金,其目的是用优惠的政策来吸收股金,把信用社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不断增强群众基础,壮大农村信用社支农资金力量。

──1994年至1995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表明合作金融组织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从1993年7月1日起,《企业财务通则》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根据《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又制定了包括金融保险等行业在内的企业财务制度。当时,作为农村信用社主管部门的中国农业银行随后与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制定了《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对农村信用社的资本金的筹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实施。按照有关规定,农村信用社对吸收的股金进行了清理和规范,今后增资扩股时不再吸收存款化股金,也不对股金实行“保息分红”,只能在年终决算后按盈余分红。这之前,由于国家曾两度开办保值储蓄,农村信用社财务支出因此大增,加之农业银行已向商业银行经营大步迈进,不再给予农村信用社亏损补贴,这之后的农村信用社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不断,没有盈利也就无从为股民分红。但为了适应当时试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一些信用社仍然吸收存款化股金,以此完成增资扩股任务。

──1996年至1997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是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的重要标志。随着农业银行从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转轨,行社之间的利益不断冲突,鉴于“一个经济实体不能领导另一个经济实体”的实际,国务院在1996年8月下发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作出了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的决定(简称“脱钩”),由中国人民银行承担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职能,把农村信用社逐步改为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性金融组织。199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了《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重新规范农村信用社的工作,清理规范农村信用社的股权设置,适当提高股金起点,在扩大吸收农民(尤其是专业户)个人股的同时,适当吸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股;取消股金保息分红政策,实行按股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主要是体现农村信用社坚持合作制办社方向和为农民服务的标志。

──1998年至2002年农村信用社改革中的增资扩股,在于增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能力的措施。随着东南亚金融风波出现,为了做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工作,中央在1997年底召开了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了整顿金融秩序、深化金融改革、防范金融风险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重点转向了防范和化解风险。199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整顿规范管理意见的通知》(〔1998〕145号),要求农村信用社要清产核资,核实损失。同时,继续实行自愿入股,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实行社员股金盈利分红。这时的增资扩股不再是坚持农村信用社合作制的标志,而主要的作用是以此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风险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促进农村信用社稳健发展。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3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纽带,我国历届政府都将其发展与解决“三农”等战略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许多发达国家也都予以高度重视,并形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定义和基本原则。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其基本原则认识不清,结果导致对其法律地位定位模糊,甚至异化进而背离其本质法律属性。我国2006年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没有对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合作组织进行规范。从当前国家有关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政策上看,新一轮金融改革即将拉开序幕。在此背景下,厘清相关农村金融机构主体的法律属性、权利义务及其发展模式,对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金融机构,从组织形式上看,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等。从功能上讲,可以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限于篇幅,本文着重对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及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等金融机构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村信用社法律问题考察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法律属性

1.公法人亦或私法人?农村信用社往往是农民基于自身利益,为改善自身的市场竞争条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而自愿联合起来从而产生的经济组织。从国家对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定位、经营方向等指导意见上看,农村信用社既有关心社区的传统,又有关注“三农”的现实责任。但从法律角度看,其宗旨是为内部成员服务,其设立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民商法、经济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因此,笔者认为,按照民商法有关划分公私法人的标准及其法理精神,农村信用社应当为私法人。

2.社团法人亦或财团法人?根据法人成立的法律条件和基本性质,社团法人以人为基础,财团法人以财产为基础,但农村信用社的法律特征则具有人合兼资合的双重特性,即具有人合为主、资合为辅的特征。虽然社员在参加农村信用社时需要交纳一定的股金,但这只是其取得成员身份的基本条件。在农村信用社的本质属性中,劳动居于首位,资本处于从属地位。其每年对资本的分红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从设立行为上看,农村信用社是由多人共同发起、以设立法人为目的并制定章程的行为,不同于财团法人一般由单方的捐助行为设立;从设立人的地位来看,农村信用社发起人成为组织的成员,且其宗旨就是为成员提供基本的服务。而财团法人的设立人通常与成立后的法人具有多方面联系;从内部管理层面看,农村信用社由社员民主管理,实行“一人一票”制,社员大会是组织的最高权利机关,强调成员对农村信用社的民主控制。而财团法人则无社员大会或意思机关,只有一个管理机关;从变更和解散的条件看,农村信用社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社员可以自主决议变更或解散组织。而财团法人的变更和解散须有特定机关依职权为之。因此,无论从成立基础还是设立方式、设立人地位、组织机构、变更解散等诸多条件和标准分析,农村信用社都应当属于社团法人。

3.公益法人亦或营利性法人?所谓公益,是指社会一般性利益,即不特定人的利益,往往又是非经济利益,例如学校、医院、体育机构等从事科教文卫事业的社会组织。农村信用社从一开始就着眼于维护“具体人”的利益,其主要宗旨是为组织成员服务。如果为组织成员以外的人提供服务就一定要遵循商业原则,积极追求经济效益,谋求更大的利润,往往带有很多的营利属性,而非对社会上不特定的人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从这一方面分析,农村信用社不属于公益法人。当然,从另一方面分析,农村信用社对外服务虽追求盈利目标,但是其盈利的目的不是为了向成员分配,而主要是为了维持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资金和资本积累,即使向成员分配一些利润,也不同于其他企业公司的按资本分配,而是以按交易额向社员返还和劳动分红为根本方式。所谓营利,从法律意义上讲,是指从事经营获利并将所获得利益分配给组织成员的行为。所以,据此,农村信用社也不属于纯粹的营利法人。但是,农村信用社是建立在自助、平等、公平和团结的价值观基础之上,它不仅坚持为社员服务的基本目标,而且关爱弱者、关注民主、关心社区,关注“三农”,甚至要从盈余中提取一部分资本作为发展积累,不是将利润全部返还给社员。从该角度看,农村信用社也属于非营利性法人。

4.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亦或机关法人?我国民法学者根据法律规定和基本精神,将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进行分类研究并进行区别对待,后来该观点被立法者采纳。企业法人概念,是由企业概念同法人概念相组合而成。所谓企业,通常是指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其典型代表就是公司制形式。我国民法上企业法人的概念,与传统分类的营利性社团法人基本相同。但是,社会团体法人却不同于传统分类中的社团法人。在我国,除国家机关、企业组织、事业单位外的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之社会团体,其外延比传统社团概念广,如基金会这样的财产的集合也属于社会团体。因此,社会团体法人概念,既包括了人的组织的各种协会、学会(社团),也包括财产的集合的各种基金会(财团),即相当于传统分类中的公益社团法人加上财团法人。我国现行民法未规定公益法人和营利法人的概念,在民法理论上公益法人是不能从事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而营利法人实际上等同于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企业法人。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及其相关组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农村信用社是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的合作社组织,具有典型的合作社互助合作、对内非营利性的特征,其宗旨既不符合营利性企业法人的特征,又不具备公益性社团法人的条件[1]。在现实立法背景下,农村信用社是一种介于企业法人与社会团体法人之间的中间状态的经济组织,是一个复合概念[2]。同时,鉴于合作社的特殊性,我们又无法将其纳入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法人分类和法人登记制度的框架中去,因此,必须修改相应的现行法律法规,以消除现行法人注册登记制度下合作社难以进行法人注册登记的法律障碍。根据主流的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民事主体的本质条件包括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存在及其国家法律的确认。因此,农村信用社的主体资格问题必须通过立法予以解决,从现实和完善我国的民事主体制度的需要出发,修改我国民法关于法人类型的分类已是十分必要。笔者建议采用通行的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的立法分类。在社团法人中,以设立目的分为营利法人和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公益法人和其他非营利目的而成立的法人。在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界定的前提下界定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概念。#p#分页标题#e#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农村信用社的民事主体地位之后,应该进一步明确农村信用社具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作为独立法人,农村信用社应该具有我国法律关于独立法人的一系列权利和义务,同时,还应具有特殊法人的特定权利和义务,除此之外,它还具有信用组织的基本特征,即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权利和义务。

1.农村信用社的权利

(1)作为独立法人的权利。作为独立法人,农村信用社拥有依法登记成立、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财产独立、自主经营的权利。农村信用社的正常活动与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干涉和侵害。如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其依法具备诉讼主体资格,有权提起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能出庭应诉。根据法人责任的规定,独立财产与独立责任是法人独立人格的两大基本支柱,而独立责任是独立财产的最终体现[3]。一般认为,农村信用社财产既独立于农村其他各种经济组织,即非国家和集体组织财产,又独立于投资入股的农民或其他组织,即不得对其任意抽资或分割,农村信用社对其公积金与社员股金等财产享有完整的所有权。同时,农村信用社以其财产对外独立承担责任,其成员社员以其投入的股金为限对合作社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2)作为非营利组织的权利。农村信用社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其价值源于自助、民主、平等、公平的基本理念。2002年6月20日第90届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合作社促进建议书》指出:本建议书适用于一切类型与形式的合作社。一切国家,无论其发展水平如何,都应该采取措施发挥合作社的潜能量,以扶持合作社及其社员。故此,国家应当采用各种手段扶持农村信用社的发展,比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采取多种形式,为农村信用社提供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享受国家规定的涉农资金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完善农业保险体系,降低农业投资风险及法律方面的确权等等。

(3)作为从事金融业务组织的权利。金融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所有国家重要管控的行业。农村信用社从事的是特殊的金融业务,国家金融监管当局应当予以鼓励,在准入政策、业务运行规则、监督管理方面制定不同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法规规章。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农村信用社经营各种“三农”需要的金融业务,允许其进行业务服务创新,以推动农村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

2.农村信用社的义务

(1)作为独立法人的义务。作为依照法定程序成立、依法合规经营的组织,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照章纳税。

(2)作为非营利组织的义务。作为特殊“身份”的社会组织,农村信用社要满足其成员的需求,为成员提供服务,这是所有合作社的最高宗旨,农村信用社必须遵守这一合作制的基本原则,不能发生变异成为商业性营利性组织。当然,农村信用社也可以按照商业原则为非成员提供服务,其盈利的目的仍然是为成员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为了向成员分配利润。为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壮大,农村信用社有权将获得的政府财政资金和补贴以及其经营收益提取一部分作为公积金保留下来,以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但提取的公积金应当按照其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3)作为从事金融业务组织的义务。众所周知,金融业是特殊的行业,农村信用社作为金融机构必须遵守国家金融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开展金融业务,不断改进金融服务,坚持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宗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流动性、安全性的基础上,各级农村信用社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自觉接受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促进自身业务长足、稳健发展。

二、农村商业银行法律问题考察

(一)法律主体地位的缺失

1.所存问题: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举措的落实,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成了农村商业银行。从法律和一般逻辑来说,改制的过程包括改制后的一切经营管理,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其法律地位应该是明确的。也就是说,如果法律上认可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法律赋予其可享有的权利、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与其他商业银行相一致的,其行为规范应受一般法律特别是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但是,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首先,我国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并没有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界定。根据该法规定,“本法所称的商业银行是指依照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依据该条规定,农村商业银行本是该法所指的企业法人之一,但是,《商业银行法》通篇列举了“商业银行”、“城市合作商业银行”、“农村合作商业银行”,却未规定“农村商业银行”这一金融组织形式,其他正式法律也都没有提及。其次,依据法律规定,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应适用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但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正式文件中,有关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条件之一,即关于发起人的数量要求(不少于1000人)、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的任期(最长不超过9年)等规定,在《公司法》中都是找不到相应法律依据的。显而易见,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中,农村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尚没有得到明确。最后,既然没有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那么,目前我国进行的农村信用社的新一轮改革,即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的法理何在?最直接的法律规范可能就是《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0号)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规定。这里可能就涉及到法律与政策的效力问题了,因篇幅有限,本文不予赘述。可见,在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改制的过程中,其法律依据和操作过程中所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些混乱。也就是说,我国《商业银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农村商业银行作出特别规定。事实上,既然操作上与其他商业银行别无他样,那么,对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就应当适用现行的金融法律法规。然而,无论是在江浙地区的改革试点中,还是在中部地区的改制中,有关部门所依据的法律法规都缺乏统一性。很多省份为规范农村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当地的人民银行及银监局制定了一些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办法,这些办法有关风险控制要求等基本规定的依据仍然是《商业银行法》。然而在实际运作中,有关机构设立、股权设置、管理架构等又脱离了《商业银行法》的规定,随意性较强。我国《商业银行法》第17条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但在一些省份的银监部门和人民银行的政策性文件中,有关农村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立条件等规定,在《公司法》中都是找不到依据的。这实际上表明,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尚没有明确的主体地位。#p#分页标题#e#

2.解决建议:在此背景下,应该如何解决农村商业银行被法律边缘化的问题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赋予其明确的法律主体地位,生活中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在法律上身份模糊的商事主体,怎么获得应有的权利保障!基于此,可以通过对现行的《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进行修订,在其中确立农村商业银行作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法律主体地位,并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对其设立、组织机构等事项作出一般性规定。然后,在遵循《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制定专门的《农村商业银行法》。如能这样,就可以适当避免政策调整的随意性问题。

(二)支农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

1.自身矛盾:根据《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0号)的规定,农村商业银行是指由辖区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发起成立的股份制地方性金融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从该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农村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以全部法人资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第二,作为企业法人,农村商业银行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第三,作为农村商业银行主体,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并以所持股份为限对农村商业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第四,在性质和任务上,农村商业银行不是标准的股份制金融企业,特别是其服务的目的和对象主要是针对所谓的“三农”,即农业、农民和农村。按照《农村商业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农村商业银行需将一定比例的贷款用于支持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具体比例由股东大会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并报当地省级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第五,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联社,是对农村信用联社一次比较彻底的“洗牌”,在改革理念上它应该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全的市场竞争主体。但是,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又要面临两难的选择,即面临支农的政策性与企业效益性的尴尬境地。

2.解决对策:应如何正确解决当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从逻辑性和矛盾论看,随着城市的迅速扩展,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农村正逐步趋于消失,真正意义上的支农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其企业所追求的效益性很难得到统一。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脱胎于农村信用联社,加上我国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时必然要思考这个问题。首先,既然要体现政府支农惠农的政策性,那么,作为金融企业的农村商业银行就要最大限度地争取政府的财力、政策支持。综观我国自从上世纪对农村信用联社的改革到2005年提出的“花钱买机制”的新一轮改革,历次改革都没有走出倡导“合作”机制的范围,而历次改革的结果都事与愿违,没有实现真正的合作。所以,本次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是对以往改革的总结,是在新形势下改革农村信用联社新模式的探索。如果能够争取到国家相关政策和财力的支持,将更加有利于农村商业银行脱掉历史包袱,进而轻装上阵,迎接市场和同业的竞争。其次,应对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市场定位,真正实现经营主体、利益主体、竞争主体和金融主体的价值选择。农村商业银行只有树立了真正的主体理念,才会尽快找准位置,积极参与到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

三、省农村信用联社法律问题考察

根据2003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布的《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省级联社是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地)联合社、县(市、区)联合社、县(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农村合作银行自愿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履行行业自律管理和服务职能,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省农村信用联社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金融市场主体。但是,具有更高位阶的国务院却将这一省级联社定位为省政府领导下的管理机构。笔者认为,国务院对省农村信用联社的法律地位这样定性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探讨:

首先,该定性体现了对农村信用联社的一种改革模式,这一改革模式违背了我国经济法关于政府正当干预的原则。就政府而言,通过行政权力取得所辖县级行社的控制权缺乏合法性基础,明显违背了法人制度的基本原理。从原理上看,县级行社法人为解决各法人之间资金清算、资金融通以及其他跨区合作问题,共同出资设立了联合社,并且共同拥有对联社的控制权。换言之,农村信用联社是为各个基层信用联社服务、受其支配的法人。这种自下而上控制、自上而下服务的体制符合信用社的运转规律。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者的民主管理权力没有得到法律保护,行政人控制与内部人控制成为常态。它不仅没有消除原有的信用社管理中的不当行政干预现象,反而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来,将控制权明确地集中到省级政府手中,进而有政企不分的趋势。从现实操作上看,省级行政权力与农村信用联社的结合,必将使农村信用联社发展成为披着企业外衣的准政府机构,成为又一个政企不分的怪胎。在这种状况下,省级信用联社及县级行社不可能建立起符合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模式,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内部制衡机制、作为所有人的社员的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制度必将流于形式,作为社员的股权性的投资必将异化成为债权性的存款。在这一方面,多年来的国有企业的曲折经历已经给我们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其次,管理模式改革也没有遵循经济法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原则,这必然会使农村的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地方政府一旦控制了县级行社,出于本能考虑,必然会将包括财政支农行为在内的行政行为与对县级行社的控制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其结果是,第一,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未来既不是合作化,也不会是商业化,只能是一种行政化或者官商化。可以说,农村信用社在当前的种种改制,实际上是地方政府向正规金融部门的再一次扩张,导致农村金融的行政垄断性加强,公平竞争的原则遭到背离;第二,各种金融自治与互助团体更加缺乏生存空间,农村生产发展获得资金更加困难;第三,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违背必然使改革的走向与目标南辕北辙,现有省农村信用联社体制的设计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继续改革的对象。#p#分页标题#e#

总之,既没有资本出资关系,又没有专门法律授权,省级政府以服务“三农”的口号取得对县级行社的资产控制权的行为是违背基本的法治理念的。在今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总理也提出了省级信用联社去行政化的工作目标。因此,对现行省级农村信用联社的模式进行规范,恢复法律对其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规定的本来面目,应该成为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改革的必然选择。

四、完善与创新:我国农村金融立法之展望

(一)域外风情:国外对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法律规定从合作社的发展历史看,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合作社的立法,合作社的发展史也清晰地显示了合作社的法制史。但是,不同国家由于经济文化和法制传统存在差异,与之对应的合作社法律也表现出了明显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综合立法模式。例如,德国的合作社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合作社,包括农业合作社、信贷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等[4]。二是个别立法模式。如日本的合作社的法律由农业协同组合法、水产业协同组合法、信用金库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构成。三是没有统一的合作社法,主要由全国性的反垄断、农业信贷法等相关法律和各州的公司、合作社立法来规范合作社。美国是其典型的代表[5]。可以看出,世界上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的立法都比较完善,法律地位一般也比较明确,几乎都明确规定了信用合作社的法人地位。但是,关于法人的具体性质和类型,各国却不尽一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陆法系国家,以德国为例,认为合作社(包括信用合作社)是一种互助经济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其主要是为一定范围内的成员服务的,是一种特殊的法人,所以在立法中设有专门的合作社法人。而另一种是英美法系国家,它们把合作社视为公司法人的一种。两大法系的这种区别,不仅是对合作社的认识差异,跟两大法系的法律传统和立法模式也有关系。英美法系国家的公司法中,不但公司有营利和非营利之分,而且还包括按特别法成立的合作社法人。合作社既可以按照公司法之中的特别法登记合作社法人,也可以按照民法或州合作社法注册取得合作社的法人资格。

(二)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我国农村金融立法设计我国现有农村金融产权不清、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已严重阻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难以对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可以说,目前农村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相关金融法律制度的缺失。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组织相关法律效力层次低、法律法规自身缺陷多、配套法律制度欠缺、法律性质模糊,法律地位不清。为了规范农村金融机构的合法运营,我们需要借鉴他国先进经验,全方位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立法设计。

1.立法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部完善的农村金融立法,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农村金融法的指导思想应是: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金融需求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型合作经济理论为基本依据,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遵循国际金融合作原则而构建真正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法。农村金融立法,应坚持如下原则:第一,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坚持以扎根农村、服务社员、关注社区为宗旨[6]。第二,遵循现代合作制的基本原则。不遵循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就不是真正的合作组织,最终可能就会蜕变,背离互助合作、服务成员的宗旨。第三,明确扶持政策。农村金融是弱势金融,具有高成本、高风险、低效益的特点,因此,国家必须制定优惠于商业银行的资金信贷、财政税收、设立和监管条件等政策。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扶持是为了帮助和支持新合作金融的发展,而不应在具体经营方面对农村金融组织进行干预。

2.立法模式和体系

根据法律属性,立法分为促进型立法和管理型立法两种类型。具体来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在法律领域表现为大量管理型立法的存在,这些立法是我国金融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带有很浓的管理色彩,我们称之为管理型立法。促进型立法是一种新的立法模式,它通常针对需要鼓励发展的领域和社会关系,主要解决供给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导向作用。促进型立法更多强调政府的服务功能。农村金融作为为“三农”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有效组织方式,需要国家给予扶持和鼓励发展。因此,农村金融立法应主要体现促进性立法的特点。根据现阶段情况,我国应制定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法律法规[7]。首先,应在宪法中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地位,明确其地位,国家还应对其引导、鼓励和支持。其次,鉴于我国民商事立法基本确定不采用民商分立模式,我国应在民法典中明确农村金融机构的民事主体地位,强调农村金融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强调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之间的中间法人的性质。再次,制定农村金融机构的部门法,这应是目前立法的重点,具有现实的紧迫性和可行性。我国《立法法》规定,牵涉基本经济制度及财政、税收、金融、海关和外贸基本制度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在具体内容上,基于农村金融机构属于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应在其概念界定、组织原则、机构设置、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监督与管理等方面作出一般性的规定。最后,根据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特点进行个别分类立法,既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制定法律,也可以制定法规和规章,并不断进行补充和完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

3.立法内容

(1)法律性质和地位。明确合作制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基本组织制度,合作金融机构同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机构一样,是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主体,具有独立的非营利性的法人地位,享有社员股金、公共积累以及合法取得的其他财产等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并以法人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经营目标和原则。农村金融机构以互益性、安全性、流动性为经营原则,自愿入股、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自担风险。以其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营利性不是其经营目标,但要保持可持续服务和发展,对外按商业规则开展业务。其依法开展业务,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非法干涉。鉴于农村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我国新型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也应是双重的,即“盈利性与非盈利性并重”。对内的非盈利性由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决定,对外的盈利性可以使合作金融组织的资金不断充裕,增强抵御外部风险,提升市场竞争能力。#p#分页标题#e#

(3)成立条件。农村金融机构的注册资本数额不宜过高,应放宽设立的条件,合理设定入股人数和入股金额的上下限度。充分发挥合作制以合作为本、信息传递快、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具体的数额应根据各地的具体条件设置,给予其充分的自主和弹性空间,从而建立适合多层次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

(4)产权和分配制度。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必须兼具人合和资合两种情况。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需要,实行不同的产权制度。农村合作金融可以按照股权结构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多元化的产权制度。股份合作制能够实现追求一定盈利和为社员服务并举的目标,顺应了合作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种可行的金融制度安排。合作制农村金融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主要任务是为农村社员服务,是适合我国广大贫困地区农村合作组织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分配制度与产权制度相适应,农村金融机构的分配制度是多重的:既有按劳动分配,又有按交易量或者股金分配。采用股份合作制的,以按投资份额分红为主;采用合作制的,以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为主。为了保持合作金融机构的持续发展,盈利分配前应留存公共积累,公共积累(亏损)的大部分应量化到股东,以明晰合作金融机构的产权主体。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4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 需求追随 发展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有关精神,江苏省赣榆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政府、银行监管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等的支持、监督和管理下,在保持县级机构独立法人地位的同时,实行了股份制改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开业。这次的改革是在中央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初步解决了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为其健康稳定发展打下制度性基础。同时顺应城区内农村信用社机构服务对象城市化的实际,把农村信用社合并重组为商业银行,既可以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又可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还可以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可以说是一项颇具意义的改革。

改制后的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下设44个营业网点,其中营业部1个,支行30个,分理处13个。为广大城乡客户、企事业单位提供存贷款、结算、汇兑、、银行卡和保管箱等全方位、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改制后,截止2010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0.8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8.1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91亿元,较改制前增加了19.8亿元。赣榆农村商业银行以更快捷的汇兑业务、更丰富的贷款品种、良好的银行信誉和高效的银行服务赢得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称赞与信赖。

一、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理论基础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t.帕特里克(hugh.t.patrick,1966)提出两种模式:一是“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及发展方式的变化,市场主体会逐渐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且随之不断变化。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农村金融体系必须进行相应的发展与变革。也就是说,需求是农村金融机构产生、发展及其相关服务不断完善的动力。二是“供给优先”(supply-leading)模式,该模式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认为,供给先于需求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而经济发展后反过来又促进了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良性循环。帕特里克同时指出,两种模式特点不同,适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也不同,因此不同地区模式的选择也存在一个最优顺序问题。在经济尚不发达的阶段,“供给优先”型模式居于主导地位,而当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后,“需求追随”型模式替代“供给优先”型发挥主导作用。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休.t.帕特里克的理论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对当地的农村信用社产权选取不同的模式进行改革,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村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现代化程度比较高,因此能够达到商业化金融运行的基础,如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信息共享等。此时,农村经济也对金融服务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根据休.t.帕特里克的“需求追随”理论,农村金融应该针对农业、农民对金融的需求来提供商业化的金融服务。因此,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目标应该是农村商业银行。

二、农村商业银行成长的现实基础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化趋势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必要性

以赣榆县为例的东部地区的农业已经率先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生产与经营,产业化过程中的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更大,储存原材料、抵抗自然风险、建设完善的外部环境,都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而且,发达国家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产业化越是发达的地区对商业金融的需求越强烈。此外,东部地区在农业已经基本现代化的同时,非农产业迅速发展,二、三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及从业人数持续上升,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村金融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实力雄厚的私营企业、公司,与城镇中的商业企业没有任何区别,对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有着天然的需求。因此,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有着商业银行存在的天然土壤。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良好条件使得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具有可行性

在东部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经济环境良好,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较少,没有政府指令性贷款形成的不良资产,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相对领先

。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信用社是按照商业化在运作,他们具有雄厚的资本实力,能够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信贷资金的投放方向已经与商业银行无异,完全是以盈利为经营目标。因此,对于这样的信用社保留其合作之名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顺应形势组建为农村商业银行是必然选择,使其在以后的经营管理中更加能够名正言顺、无所阻碍。

(三)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利于公平竞争

除农村信用社外,早已有一部分商业银行把东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分支机构。因此,将这些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与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遵循同样的经营规则,享受同等的待遇,能够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将会对其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很好的满足地区经济、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有效遏制非正规金融的滋生,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规范农村金融市场。

三、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因农而立、服农而存,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为己任,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几十年扎根农村服务的经验以及与农民所建立的紧密联系,是农村商业银行的宝贵财富,也是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具备、短期内很难实现的独特竞争优势;而且,在可以预见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商业银行仍将是农村地区网点最多、客户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特别是通过近几年的改革发展以及这次改制,已使农村商业银行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资产质量、经营机制、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等,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竞争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也要看到,在国家放开了农村金融市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今天,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不仅有邮储银行的组建及其资产业务特别是涉农业务的不断扩大,有农业银行的加速回归,还有各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成立等。可以说来自各方面的冲击与竞争是很大的。同时农商行自身在综合实力、风险控制以及金融创新等方面还有有待改进的地方。以赣榆农商行为例的农村商业银行如何保持自身的行业优势,

在把握好服务“三农”的基本业务基础上,开拓业务模式,走出区域经营,提高综合实力,建设成真正治理有效、以盈利为目标和具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仍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在经营和改革中要面临的挑战。

(一)把实现银行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支持“三农”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说,商业性金融与乡村信贷、小额信贷不矛盾,完全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的根在农村,服务“三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商业银行又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金融企业,实现自身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储户资金安全、维护金融稳定同样是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服务“三农”必须以确保自身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必须把农村商业银行自我发展融入到地方经济和谐发展的大潮中。以前的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一些问题,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支农责任而忽视农村信用社自身商业可持续发展高度相关。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正确的银行经营理念作指引。这些理念包括市值理念、资本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服务理念、创新理念等。其中,“追求过滤掉风险的真实利润”和“银行市值的长期稳定增长”应当作为农商行这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的银行业务发展的核心经营理念。虽然通过改制,解决了产权模糊、所有者缺位这个根本性问题,并实施了财务重组、消化了历史包袱,实现了自我发展,但也要看到真正建立好一个现代金融企业,还要做好各方面的内功修炼,要在塑造品牌、丰富渠道、创新产品、建设团队等方面下工夫,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逐步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形成多元化的利润来源

中国银行业特别是赣榆农村商业银行这样的中小商业银行,现在的营业收入和盈利渠道还比较单一,对存贷款利差的依赖性过强,中间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并不大,普遍地只有在10%左右,这与国外银行业利润构成中30%以上来自于中间业务收入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虽然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上也获得了可观的投资收益,但实际上也与成本低廉的资金来源,尤其是居民储蓄存款的低利率有直接的关系。这是由我国金融发展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所决定的。但这种过于依赖于存贷利差的盈利模式,一旦遇到经济周期向下波动,对信贷的需求减少时,要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就是相当困难的。而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存贷款之间的巨大利差逐渐缩小又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要单纯依靠存贷利差来实现利润的稳定增长可能难以为继。如何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保持利润的稳定增长,是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而银行业经营管制的逐步放松和混业经营的发展,给银行业带

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在资产扩张过程中,抓住中国金融改革开放、金融自由化的大好时机,努力探索更多更广的中间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里,形成以存贷利差为主导、各种中间业务利润并存的多元化利润来源。

(三)把握好业务发展及资产扩张与风险防范的关系。建立严密的风险控制体系

发展是农村商业银行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的发展。只有防范好风险,发展才有质量。农村商业银行一直面临发展不够的问题,发展业务是首要任务,但风险控制仍然是薄弱环节。当前,信贷风险依然是最大的威胁,我们要做的是全面清收不良贷款,加强大额贷款监管,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国际金融动荡对我国经济金融健康发展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安全运营带来一定风险和挑战。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要根据新的经济金融形势,对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动荡带来的各类风险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和估量,及时调整发展观念和思路,巩固业务发展成果,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同时,建立起一体化的危机应对机制,完善相关制度,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四)统筹好金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关系

我们要努力开发新金融产品,积极地进行金融创新。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需要,也是作为银行业控制风险的需要,是核心竞争力在对客户提供服务和银行自身发展中最现实的体现。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加快,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不仅商业银行自身面临着更高的风险,而且一般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也同样地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风险,它们的剩余资金也需要寻求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平衡。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慷慨地提供信用便利恐怕不足以对企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它们不仅需要信用便利,而且还需要更专业、更精细的理财服务,需要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更好地配置财务资源。同时,制度建设要与业务创新同步跟进,规范管理,不断强化监控,提高风险监管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此外,银行业的风险控制固然需要良好的制度安排,但通过金融产品交易来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又获得盈利机会同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都需要商业银行大胆地进行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

(五)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5

【关键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农村科普;非盈利性

2012年3月25-26日,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中国农技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胜利召开。会议总结了农技协五年来的工作情况,其中,比较引人注意的一点是,“农技协已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强有力抓手,是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的力量。”[1]要进一步认识农技协在农村科普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它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要作用,就有必要把农技协放到农村科普工作中作深入考察。研究表明,农技协具有科技推广、携农入市、技术服务、互助交流、信息传递、行业经营服务和农村科普、政策宣传、利益协调等功能,在调节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普及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村科普事业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生力军。作为科协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有效抓手,农技协有着它特别的条件和优势,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

1.非盈利的科技服务广受农民欢迎

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与服务,是农技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独特优势,也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基础的有效形式;同时,农技协是科技服务型、非盈利性社会团体,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和科学普及的能力,是农技协联系会员的纽带,是农技协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科协将农技协视为农村科普生力军的主要原因。[3]近五年来,中国农技协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以科技为纽带,不断拓宽服务面,延长服务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服务,坚持依靠科技增长与农产品安全相结合,技术服务与市场营销服务相结合,通过调整结构,争创品牌,开拓市场,组织营销,统一采购农资等形式,使服务领域从产中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从以单纯的科技纽带到以科技和经济两个纽带来凝聚广大会员,把单一农户的分散型经营与统一服务结合起来,提高了农村的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了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各级农技协也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搭建服务平台,通过联合和协作,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农技协的非盈利科技服务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欢迎,农技协的科普工作也一并得到农民朋友的信赖和接受。

2.与农村科普工作有着天然的联系

随着农技协的发展壮大,它与农村科普工作的天然联系逐渐显明出来,日益自发承担起农村科普工作任务,成为潜力很大的农村科普重要力量。推广普及适用技术等科技服务工作是农技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独特优势,但农技协的技术示范与技术辐射正是实际而有效的科普示范工作,农技协的专业培训也有大量的内容是科普教育的内容。农技协做科普工作还有个显著的特点:它既是新技术、新成果的最直接、最积极、最易见成效的实践者、受益者,又是新技术、新成果的示范者、传播者,对会员和周围农户的迅速辐射影响和带动作用非常大。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当今农村经济、农业生产无论从组织结构、生产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的农村科普工作,如“科普大集”、“三下乡”、科技培训等,虽也能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科普活动的随机性、科普手段的滞后性,已很难满足农村和农民的需求。加之基层科协、县级学会的经费和技术力量较薄弱,外请的专家在技术领域的针对性、连续性、及时性又相对较差,很难支撑农村科普工作大局。而农技协面对的是广大农村和基层农民群众,服务大局是如何适应和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工作重心是帮助农民又好又快科技致富,既促进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推动新农村建设。2007年山东省公众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在接受新技术、新产品或新品种时,高达56.3%的公众选择“看别人用的结果,如果大多数人都说好,我也接受”。对农民来说,眼见为实更为突出。农技协促进了生产的提高和生活的富裕,对周围农民更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不仅如此,农技协具体技术的推广更多的是在田间地头进行,技术能手当场做技术示范,农民学了之后在生产中就能用。[5]可见,农技协开展服务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紧紧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市场需求和会员需要,按生产门类、农时季节、生产全过程进行,把服务做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可以说,农技协开展科普工作所具有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对农民需求的适用性,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的实效性等优势,使它正在成为农村科普的生力军。 [科]

【参考文献】

[1]徐延豪.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2012-3-25.

[2]余祥贵.支持农技协加快发展的探索与思考[R].北京: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2009,9:2986-2989.

[3]王文光,于进喜.浅谈科协如何更好地支持农技协发展壮大[R].北京: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2009,9:2839-2844.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6

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冲击

资金组织难度加大,遭遇“空前阻力”。金融危机为农信社组织资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例如,某省农村信用社2009年7月份,全省7个市的存款余额下降;8月份,仍有6个市在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比较大。全省8月底的存款余额比6月底下降了16个亿,增幅低于2008年同期13.6个百分点。从完成情况看,存款净增额只完成了76.40%,低于2008年同期的59.17个百分点。从中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对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组织工作影响之深。同时,该省资源兼并重组整合,致使流失了一部分客户。例如,此次煤矿整合工作当中,某市367座煤矿被17家大型集团整合兼并,这17企业中仅有4家是该市本地民营企业,使农村信用社无形中流失300多家优质企业客户,严重的影响了全市农村信用社组织资金等各项工作。加之,在此次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地方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明显有利于四大商业银行的发展,把某市100亿元的煤炭保证金全部存入了工商银行。政府行为必然会引起“上行下效”,致使农村信用社的品牌劣势凸现,农村信用社在存款业务发展、优良客户拓展等各项工作上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盈利空间缩小,处于“内外交困”。在如此萧条的经济形势下,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为应对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增长,国家频频下调利率,存贷利差在缩小,存贷款业务盈利空间逐渐缩小。2008年9月,央行第一次降息后,一年期存贷基准年利率的利差为3.06%,比2007年3.33%降低了0.27个百分点。长期以来农信社盈利途径单一,存贷款业务是农信社主营业务,也是信用社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信社盈利水平的高低,往往是靠存、贷款市场占有“份额”和贷款利率的高低来决定,这就使得主要依靠存贷款盈利的农信社盈利空间缩小。同时,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又会使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难以大幅增长,如果营销不力的话,反而会缩水。这对于“以贷为本”、中间业务匮乏的农信社,将面临净息差收窄和资产质量恶化的“双重”压力,盈利能力将直面拷问。可见,面对金融危机信用社的盈利压力“空前高涨”,真可谓是“内外交困”,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市场竞争白热化升温,呈现“群雄逐鹿”。实践证明,越是困难时期,同业竞争就越激烈,在2009年复杂的经济环境下,各大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市场营销等方面出台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举措。例如,随着农村金融改革纵深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成立,跟进推出了各种小额农贷产品,农业银行重返基层农村市场,紧随推出“惠农卡”,加之金融危机的催化,农村信用社“一农支三农”的格局已被打破,农村金融市场群雄逐鹿,市场竞争“白热化”。同时,“国进民退”致使中小企业在大幅减少,以某些煤炭资源县为例,当地农村信用社在满足“三农”企业贷款需求的基础上,没有能力给予辖内国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且再无企业可贷,存贷比例均低于60%,出现贷款难以投放的现状,这样在竞争中必然会面临尴尬境遇。

资源兼并重组债务落实,已成“当务之急”。在全球化状态下,直面全国金融发展形势,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连续出台财政货币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其积极效应已日渐显现。在此背景下,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地区积极顺应国家形势发展要求,正在进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例如某市辖内就有367座煤矿正在进行煤矿整合工作。伴随着诸多煤矿的兼并重组,农信社的债务落实令人担忧,例如某市367座煤矿当中就有96家在信用社有贷款,金额达到17.53亿元;还有73家煤矿企业为300余家其他企业和个人做保在信用社贷款,担保金额达到16亿元。由于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造成担保企业主体已不存在,新企业不“理旧账”,农信社正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危险,谨防债务悬空已成当务之急,被列为经营日程中的第一课。

存量贷款风险加大,犹如“定时炸弹”。受金融危机影响,经营环境恶化,农副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销售渠道严重阻滞,农产品价格降低,销售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而且就业难度加大,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预期下降,农村中小企业则是面临市场疲软和经营成本上升,盈利空间受到挤压甚至亏损,还款资金来源难以保障,部分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导致不能按时还本付息,出现信用风险。截至2009年6月份,某市正常贷款向下迁徙3.6亿元,迁徙率2.77%;次级贷款向下迁徙1.24亿元,迁徙率6.9%。加上农业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信贷违约和行业贷款风险加大,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农村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的建议

危机中为保经济增长,国家连续出台经济刺激方案,尤其是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视。我认为当前,农村信用社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抓住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挖掘金融需求潜力,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化不利为有利、变无为为有为,转危为机,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各项业务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对金融危机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对于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山区型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金融危机的教育培训,教育员工对金融危机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必要时可以聘请金融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广大员工对本次金融危机有一个全面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并且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从而提高信用社应对危机的能力。

把握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根据中央“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工作会议精神,农村信用社一定要贯彻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趋利避害,抢抓机遇,在农村市场上下功夫,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取得自身长足发展。

要激活信贷,巩固农村阵地。一是加大对农民创业的支持。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农村青年创业的支持,对他们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简便手续等多种优惠。二是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助推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加大对城镇周边经商办企业的个体工商户的支持,突出商贸流通环节,将服务领域拓宽至农、工、商、科教、卫生等众多行业,将客户对象扩大到低、中、高不同层次客户。四是大力支持有规模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和涉农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从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五是大力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加大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信贷支持,改善信贷服务、简化审批手续、探索授信方式。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团结广大的农民,占有广大的农村市场,巩固与农民的关系,沟通与农民的往来,使之与农民在思想上贴近、生活上亲近、生产上靠近。六是把富裕资金通过社团贷款的方式支持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发展。

专业化经营,提升服务效能。信贷业务专业化经营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信贷服务范围,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重新布局,全面推行专业化经营。专门设立个人客户部和公司客户部对客户分类支持:个人客户部负责辖内小额信用贷款、保证贷款和商户贷款等个人贷款;公司客户部服务涉农中小企业和经济组织,服务对象为全县辖内涉农中小企业。这样以各自领域的专业化在联社的统一经营中形成一个整体,缓解同业竞争带来的压力,有效地防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在危机中为信用社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全方位、多层次营销客户,强化核心竞争力。客户是我们的上帝,拥有客户就拥有了坚强的后盾,就拥有了市场。因此,在工作中农村信用社要深挖自身的客户资源,争取不流失每一名客户,牢牢占领自己的市场。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推进文化营销。突出宣传农村信用社的性质、作用和办社宗旨、企业文化,以文化赢得客户,凝聚客户,扩大自身的客户群。二是深化优质服务,推进亲情营销。口碑是一个企业最珍贵的无形财富,然而一个良好的口碑是要靠广大员工无可挑剔的服务换来的,所以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缘优势,并不断优化自身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距离服务,从而赢得客户的信赖,培育更多忠实客户。三是加大自主设备投入和网络电子化建设,大力开展形象营销。企业形象至关重要,是一个企业实力的象征,是取得最初客户的法宝,农村信用社要不断优化自身形象,以客户为中心,尽全力满足客户的一切需求,靠优越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来争取客户。四是主动出击,公关营销。积极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利用国家各种支持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把涉农资金、教育资金以及预算外资金和国家投入的农业专项资金等吸收存入农村信用社。五是抓好系统性存款和财政存款的营销,获得省政府的支持。

强化风险管理,确保稳健经营。一是强化信贷管理。把好增量贷款的投放关,进一步明确、细化各岗位职责,严格按照职权范围、相关规定和程序发放贷款,切实提高调查、审查、审批、发放、贷后管理等各环节的独立性,并且对企业的信用、财务、风险状况、项目效益、重大事项等重点关注,健全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新发放贷款的“安全性”。在信贷调查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影像手段,通过拍摄图片、影像资料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及存档,确保信贷投放的可靠性、科学性。二是强化内控管理。牢固全员的防范案件意识,深化员工行为监测,狠抓内控管理,严控各类案件发生。三是合理调整贷款投放结构,严防政策型风险,吸取这次煤炭整合、环保治理等教训。

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强力提升信用社竞争力

如果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能够打破内部“小法人”之间的体制障碍,在经营和管理体制上用资本说话,用股权连接,用规则约束,建立起新的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方向。一是符合中央精神,稳定支农基础。在稳定县级法人基础上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符合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改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保持县(市)法人社地位稳定”精神。县级法人农信社可以适应各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各异,金融需求多样化和差异性的实际情况,继续发挥“船小好掉头”,经营模式灵活多样的优势,因地制宜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稳定支农基础。二是完善治理,服务“大三农”。通过建立和完善综合业务系统、信贷风险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科技手段,可以提升全省农信社服务水平;通过咨询、协调社团贷款、法律服务、资金调剂等手段,为部级省级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型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及跨区域的农村改革试点项目等“大三农”项目,提供更充足的资金支持。三是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整体盈利水平。组建省级农村商业银行,省农商行作为最大出资人,可以在系统内外选拔优秀管理人才,加强县级法人决策管理层,提升管理水平;通过建立风险总监制度,层层派驻风险总监,提高对市场风险预警、操作风险防控和信用风险识别能力,从而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通过引进专家和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加强对全省产业结构、行业信贷政策的分析与研究,提高全系统风险管理水平;通过系统营销、网上债券交易、跨区域资金协作、社团贷款、新产品联合开发等方式,提高富裕资金运用率和盈利水平,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也为省政府和县市政府提供了重要税收来源。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提升自身品牌效应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7

关键词:社会创业动机;农民合作社行为;江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提出了社会创业一词,它主要是指创业者或组织借助商业模式来化解社会问题,有利于同时实现组织发展和增加社会福利的目标。与商业维度同样具有“创业”维度,只不过社会创业重在“社会”维度,它不以私人创业利润最大化为核心,而是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它高度关注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机会寻找过程中都充满了创造社会价值的种种尝试,其机会利用体现在尽可能促进社会改变的最大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指的是“基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农产品的经营生产者或农业经营生产服务的利用者与提供者,是民主管理、自愿联合的互经济组织。”合作社也要遵循“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的原则,鉴于成员经济实力、文化素养、农业科技能力等的异质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挥互优势,聚焦服务成员,为全体成员谋求共同利益,进而实现自身社会价值和普惠属性。

一、社会创业动机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契合

(一)双重目标属性契合。农民合作社根植于广袤的乡村地区,本质上属于农村贫困群体之间的联合。农民合作社本身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它对内追求公平与普惠,对外应该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其双重属性与社会创业活动的“创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效契合。农民合作社的事业本身即为典型的社会创业活动,其社会创业活动的主要目标如下所示:经济目标要聚焦组织盈利,社会目标要聚焦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成员增产增收。(二)组织管理特性契合。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手段采取“一人一票”,而不是根据股份多少进行权力分配。它也吻合社会企业提倡的社会性特征,表明农民合作社事业具有典型的社会创业特征。团结力、凝聚力较强的农民合作社,能够“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合作社为实现自身基本目标,在社员组成、股权所有结构、二次返利等场域体现出显著计划性的本质规定,以促进普惠和互助特征。与此同时,它又要兼顾市场价值的实现和经济效益的获取,以促进自身基本目标的达成和内部治理合理性的提升。(三)双方发展模式契合。周应恒等(2015)认为,合作社企业家是特色鲜明的中国提法,他们利用商业模式来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社会创业理论同样强调利用而非抵触市场力量,以市场化方式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或化解社会问题。因此,合作社发展属于显而易见的社会创业行为,应该将合作社当作本土化特色鲜明的社会企业。当前农业合作社亟待稳步发展,以社会创业理论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空间非常广泛。

二、社会创业动机导向的江浙地区农民合作社行为分析

(一)盈余分配不公影响较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合作社年底时应把收支结算部分的纯盈余划归到“盈余分配”科目,并开展盈余分配。合作社运作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自身盈余,应切实体现“合理、公平”的普惠性分配特征。《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交易量返还比例不能少于可分配盈余的六成。然而事实上不少合作社去掉盈余分配核算与返还,存在盈余不够合规、比重相对较低的问题,与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不相符合。宋言东,张雪峰,蒋秀莲对江苏省85家农民合作社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达到盈余分配返还标准的仅有25家,58.1%的合作社仅依据核心成员的股金进行盈余分配。不少合作社制定的盈余分配流程和标准不够规范化、科学化。因为合作社中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分别以自身资本与劳动合作为主,不少合作社在盈余分配流程中,通过降低生产资料售价或提升产品价格向普通社员实施“一次返利”,年末时只向核心社员分配合作社盈余。盈余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性、不规范性拉大了成员之间的收益差距,无法充分体现合作社创业活动的社会属性与互助属性。(二)组织能力不强波及合作。《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企业可以入社。不少企业凭借20%的股权与若干农户组建合作社,并实施企业化管理模式。江苏、浙江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场域中,主要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企业领办合作社、农户结合企业组建合作社等形式。不少合作社处于创立初期、利润低、规模小、生产经营设备不足,缺乏应有的组织性与规范性,组织管理能力存在缺失。如此一来在双方业务合作场域,当地不少合作企业凭借着自身完善的管理制度、充足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等,对组织管理能力不强的农业合作社形成绝对或较强的控制权。它既违背了双方民主管理、平等协商的原则,又会对合作社的正当权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我国江浙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为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可厚非,会尽可能压缩自身生产经营成本,尽量依赖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但部分企业却未能针对农村群众综合素质不强、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未能合理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业务技能培训、技术推广引进、商标注册、信息搜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认定认证等领域。这些都与农民合作社“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形成冲突和矛盾。由此以来,它会影响合作社组织管理能力、生产经营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合作社强化盈利意识、市场竞争理念,进而影响双方业务合作和长远发展。(三)风险应对不力殃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和经济属性决定了其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二重性。其作为农村范围内的社会创业主体,要同时兼顾自身的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如今政府部门尚未帮助合作社建立完善有效应对风险扶持救助体系,政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监管工作不够到位,市场监管效能下降。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式和信贷审查对合作社旺盛的风险融资需求持排斥态度,农业保险运作机制难以有效帮助合作社分散风险。不能充分发挥抵御市场风险的功能,无法有效体现其社会属性。浙江台州地区若干县市果蔬合作社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规模比较小,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做好相应的农业保险,应对自然灾害、风险、农产品市场风险、资金挤兑风险、突发事件、意外事件等风险的能力明显偏弱。不少合作社融资困难、农业补贴比较薄弱、保险缺失、人才缺乏;再加上服务层次不高、规范化程度比较低,带动能力偏弱乃至于有名无实,以至于频频出现空壳化问题,无法真正发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作用。

三、社会创业动机导向下优化农民合作社行为的策略选择

(一)产权分配制度优化。1.应该积极学习、借鉴合作社发展水平更高的国家的先进经验、运作模式,进而在消化、创新的基础上调动社员投资合作社积极性。与此同时,循序渐进改进盈余分配制度和措施,年终盈余返还时向社员发放有价证券或部分现金等。针对合作社产权制度进行优化和改进,在鼓励社员入股的同时积极挖掘普通社员的劳动产品、土地、技术、管理、信息资源等,使其折合到合作社股份中,削减收益差距过大的现象。通过有序创新合作社产权分配制度,形成合理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产权制度。逐步降低股份差异化的程度,尽可能避免核心社员主导乃至操纵管理经营活动的问题,强化各位成员的参与热情。2.政府部门应该健全合作社收益分配监督制度,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社员合法权益不受到侵害。审计部门要细化合作社利益分配规范和细节,如合作社审计机制、监事会审计、监督合作社财务的状况;各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配合和密切关注审计工作,发挥内审工作的服务和监督职能;工商部门要严审合作社的资产损益表、负债表与盈余返还表等,坚决打击违规、不合法的盈余分配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创新、优化合作社收益分配监督措施、机制与工具,将不定期检查与定期审查结合起来。它有利于保障弱势社员从利益分配中获得必要的收益,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二)组织管理水平提升。首先,当地企业应该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管理存在缺失的客观情况,协助其制定与完善生产加工管理制度,使其形成与本区域农业发展相吻合的组织文化,使其为合作社大部分成员认同、接受和践行,能够生成目标感上下统一、互动性强的合作社价值体系。组织文化的形成与完善对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能够促进成员的效率意识、管理意识、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的提升。其次是实施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合作社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成员的需要、职责结合起来。根据生产经营完成情况的好坏进行针对性奖励或惩罚措施,以规范合作社成员的合作行为,使其为合作社管理组织水平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再次,相关部门应该引导农民合作社制定、完善合作社重大事务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相关制度,让社员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信赖的合作社领导者,主动了解和参与合作社重大事务及其决策,特别是盈余分配、资金使用、业务发展,强化对合作社管理经营者的信任与理解程度,使他们保持对合作社的较强凝聚力。当然,合作社也能够对各位成员设定相应的退出障碍,通过负向激励机制推动他们留在合作社中,以不断扩大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有力地为全体成员谋求更多共同利益。(三)增强风险抵抗能力。1.完善风险应对与保障体系。组建自然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保障体系,尽可能防范各种自然风险,减少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以高素质人才队伍规避决策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等。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通过统一化管理、规范化种养、农产品深加工等强化产品标准化水平,降低价格等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市场风险。2.政府要强化合作社风险管理的监管、引导职能。要指导监督其合规合法经营,为发展潜力大、经营态势好的合作社联系相关金融机构发放贷款,提供相应的贷款贴息,降低其违约风险。并且要实施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扶持,设置风险补偿基金,组建农业担保企业等,使金融机构帮助合作社减少发展中的诸多风险。最后,政府部门要强化市场监管、健全政策,让使农业保险切实分散合作社面临的各种风险。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保险与农业保险政策存在和实施的必要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应该拓展农业保险险种的范围,让农业保险能够覆盖全部的畜禽养殖、农作物品种。3.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面向合作社的扶持性信贷服务与产品。农村金融机构要改进贷款担保形式,探索扩增合作社与农户用于贷款抵押担保的权利范围与财产范畴,完善抵押品替代制度,如信贷保险、商业信用等。

四、案例分析

农村能人是才能突出的农村自然人、贩销大户、村干部、企业主、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的杰出经营管理者等。他们发起并主导发展的合作社又被称作“能人带动型合作社”,以经济利益为重要导向,市场能力比较突出。它以自身优势和社员互助为基础推动着当地农业产业化、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它以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家庭经营层面的制度性缺陷。台州海华果蔬合作社董事长梁某就是这样一位合作社企业家,与他人合作组建台州海华果蔬合作社时普通社员更注重生活稳定,在面临经营失利、收益不确定或面临风险的情况下,他们的出资积极性不高,出现了规避风险的偏好。但在多年努力拼搏中逐步形成较强经商能力的梁某并未因此而放弃,为带领广大社员脱贫致富,他自告奋勇为合作社出资二百万元,并以个人名义贷款一百多万元建成了现有的厂房。合作社刚开始运营时亏损数十万,合作社农产品腐烂比例达到了四成,农产品运输到销售地时客户出现了坐地降价的问题。梁某以一人之力担负着这些损失与成本。但其立志带领社员脱贫致富的成就动机和实现自身商业价值的愿望积极影响着合作社的社会创业导向,梁某选择了继续带动广大社员继续参与合作社生产经营。该合作社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通过构建和发挥自身的社会网络优势与持续提升合作社的组织管理努力,强化规范化经营与标准化生产,实现自身与外部市场的有效对接,畅通了内外部系统交换能量的渠道。它积极践行政府部门关于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政策,规范自身财务管理、盈余分配机制、内部控制制度等。在逐步经营管理过程中增强有效应对市场风险、自然灾害、风险、农产品市场风险、资金挤兑风险、突发事件、意外事件的能力和措施。它变革农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从客观上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普惠性和经济发展水平,这家合作社逐步实现了扭亏为盈,积极优化合作社的产权分配制度,有利于满足普通成员的经济利益诉求,增加合作社福利水平,从而实现它的社会功能。完成了社会价值和商业盈利的双重目标,社员福利与整体运行持续稳定下来。它渐进性地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统一,彰显了合作社社会创业双重价值目标的有机融合。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属性和互助属性与社会创业的商业属性和社会属性有机契合。当前江浙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诸多行为仍然不尽如人意。亟须当地政府与相关机构引导这些合作社坚持合作社的创立宗旨与指导原则,以社会创业动机导向来优化农民合作社的业务服务行为和经营管理举措,整合农民和社会的更多资源,实现劳动力就业转化和农民增产增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场域持续发挥合作社的更大作用,创造更大社会价值,充分助力乡村地区消除极端贫困和乡村凋敝。

参考文献

[1]宋言东,蒋秀莲,张雪峰.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益机制的建构——基于江苏省8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问卷调查[J].农村经济,2017,(10):121-124.

[2]陈汉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8(23):84-85.

[3]薛杨,张玉利.社会创业研究的理论模型构建及关键问题建议[J].天津大学学报,2019(5):45-49.

[4]伏红勇.公司领办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风险及防范机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04):201-202.

[5]张书军,张芳.社会创业导向与企业绩效[J].珞珈管理评论,2017:16.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8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83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79-05

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化,泰安市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建设、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及经营业务开展等方面已经演进到了何种局面?现实中尚存在哪些问题?今后的路将如何走?(基层)农信社主任作为信用社内部素质较高的一支集经营、管理、统筹、人事、财务等方面事务的参与、决策于一身的重要人物,其在此轮农信社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她)们对新一轮农信社改革作何评价?还有什么期望及要求?实际工作中尚存在什么问题?基于此种考量,笔者于2006年针对第一批试点改革省份之一的山东省(泰安市)基层农信社主任设计并发放了调研问卷,同时结合座谈会的方式,以期能够对当前基层农信社的改革状况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反映,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一个较为公正的判断,并对下一步基层农信社改革工作的推进提出几点有益的借鉴。

一、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股权设置与法人治理结构状况

(一)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股权设置状况

1.农信社股权结构及其构成分析。据调研数据显示,自改制以来,泰安市的基层农信社均进行过增资扩股,只不过频率略有差异:44.7%的农信社进行过1次;55.3%的农信社进行过2次增股扩股工作。从新募集股份的股东结构来看,资格股募集对象及其构成为:自然人(农户社员)股占比72.94%;个体工商户持股占比10.35%;其他占比16.71%。投资股募集对象及其构成为:本社职工持股占比48.01%;种养业大户持股占比10.47%;企业法人股占比20.34%;其他占比21.18%。其中自然人入股人数虽多但人均入股资金少,平均每个自然人的资格股股金为0.25万元,投资股股金也仅为0.7万元。企业股东的人数不到总股东数的2%,但所持有的股份高达15%-20%。[1]

目前农信社的股权结构仍较为分散,监督成本过高,分散的小股东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心理,往往缺乏关心和监督农村信用社经营的激励机制。在信用社改革的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的通常做法是通过由众多的小股东选举股东代表的方式行使股东的权利,增加了一层人成本,而实践的结果可能会出现权利过度集中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

2.社员入股动机及农信社利益激励机制分析。据调研显示,资格股股东入股的自愿程度尽管高达90.4%,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贷款服务和获得比存款更高的利率回报。投资股的股东尽管有获取收益的迫切愿望,但是能够参与信用社日常经营决策的比重也不高,仅占75.9%。这样一来,股东很难真正关心信用社的经营管理和长远发展。此外,部分农村信用社为达到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申请条件,采用分配任务、以贷入股、存款股金化等手段募集股金,在宣传上夸大入股收益,淡化风险提示,以利于完成增资扩股计划。最终导致的局面是:赢利的信用社不愿大股东加入,农户和个体工商户又不愿加入亏损的信用社,结果亏损农信社只能通过存款化股金达到人民银行专项票据兑付条件,最终强化了信用社的内部人控制,加剧“道德风险”。

3.农信社股金分红状况分析。在被调研农信社中,社员入股农信社的资金各年度都有分红的占65.2%,个别年度没有分红的情况占34.8%,这说明尽管在同一个市内,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在分红频率上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据调研显示,当前社员股金分红标准主要是由县联社统一规定的,占到调研对象的94.7%;由本社自己决定的仅为5.3%。分红的标准主要是参照本年度信用社的经营收益并略高于同期存款利息率。有94.8%的农信社执行“投资股5.4%、资格股2.7%”的分红标准,个别农信社执行的标准略有差异。据座谈反映,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各地经营状况的差异所致。

(二)改制前后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状况

1.“三会”设置状况的比较分析。对于农信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变化情况,认为改制后县联社“三会”职能与作用的发挥较之改制前差别很大的占到80.7%;略有差别的占19.3%。这与2001年的一组调研数据形成鲜明对比:以山东省被调查的138个农村信用社为例,94.2%的农村信用社有“三会”组织,建社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在其所在的农村信用社或部分有“三会”的137个被调查者中,占8.0%的人认为“三会”能够发挥其职能,仅有11个;占42.3%的人认为“三会”的职能只能得到“一般发挥”,有58个;占21.9%的人认为“很少发挥”,有30个;占27.7%的人认为是“没有发挥”,有38个。[2]

2.经营管理与决策机制的变化分析。改革信用社的经营、决策机制是完善其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是实现信用社高管人员责、权、利的统一。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改制后,县联社理事长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的占27.9%;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理事会通过的占69.7%;选择‘不知道’的占2.4%”。(2)“改制后,县联社监事长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由监事会选举产生的占35.7%;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监事会通过的占62.4%;选择‘不知道’的有1.9%”。(3)“改制后,县联社的主任(经理)是怎样产生的?”结果显示:“理事会聘任的占57.3%;上级主管部门事先确定,后经理事会通过的占42.7%”。这与调研组座谈的结果相符合:信用社的主任和理事长大都是由省联社任命的,股权投资者的长期利益无法得到制度保证,投资股的股东只追求短期的分红。由此可见,农信社体制架构上的“完整”终究摆脱不了过程上“流于形式”的桎梏,只追求治理结构的表面完整,而不注重其实质,更无法从根本上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这也是今后农信社改革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未来产权体制改革及组织模式变迁的趋向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基层农信社对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意愿,笔者设计了问题探询基层社主任对农信社今后的股权制度改革方向的预期,结果是:选择“集体积累股+股权私有化(资格股+投资股)结构下的股份合作制”的占24.6%;选择“股权私有化(资格股+投资股)结构下的股份制”的占73.1%;选择“合作制”的仅占2.3%。当问及“农村信用社今后的产权组织模式”时,有10.3%的基层社主任选择了“农村商业银行”;选择“农村合作银行”的占30.2%;选“县一级法人体制”的有14.6%;选择“信用合作制”的占2.2%;42.7%的基层社主任选择了“因地制宜,多种产权模式并存”的产权组织模式。

可见,不同地区的农信社主任对信用社今后的产权体制及其组织模式发展趋向持不同态度,这主要基于各地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但是选择“农村合作银行”的仍占绝对比重,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有的地区农信社发展的确能够达到合作银行的标准;二是调研中,个别信用社主任反映无论从农户的角度,还是从基层社员的角度都认为“合作银行”的称呼比“信用社”更正规、更可靠。农村合作银行的确是农信社产权制度变革中的创新,但是其真的就比农信社现行组织模式更适合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吗?一旦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国家现在给予信用社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可能不会再持续下去。

二、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制后经营管理的情况

(一)农信社现行组织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

为了解此次农信社改革的推动是源于基层社的实际愿望还是源于上级政府的强制性推动,笔者在对基层社主任发放的问卷中,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本次取消基层农信社一级法人资格,并入县联社统一核算,是否基于基层社的自愿?”调研结果显示:选择“自愿的”占89.3%;选择“不自愿的”占到9.1%;选择“不知道”的有1.6%。(2)“目前的农信社管理体制(省联社-市办事处(市联社)-县联社一级法人制)是否符合农信社自身发展的需要?”结果显示:选择“符合”的占到50.4%;选择“基本符合”的48.3%;仍有1.3%的社主任认为“不符合”基层的实际。

由此可以得出:一方面,此次改革中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体制以及实行省联社管理的组织模式,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可以发挥“集中、统一领导,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等优势;但另一方面,据座谈结果表明,上述改革模式的推行仍旧遵循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套路”,这种路径选择的直接后果是政府“花钱买机制”,替信用社“买单”。改革中有的信用社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一心利用政府给予的优惠条件,提升“资本充足率”,积极“增资、扩股”,满足“票据置换”等要求,从而达到“改制”的目的。

(二)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权限的变化情况

为了解改制后,基层农信社在经营管理权限以及贷款审批权限上较之改制之前发生的变化,笔者调查的结果见表1。

表1泰安市农信社经营管理权限及贷款审批权限变化(2006年8月)

数据来源: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调研问卷整理,2006。

总体上讲,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后,基层农信社在经营管理权限以及贷款审批权限上较之改制之前是缩小了。这符合本轮试点改革工作的初衷,即实现农信社管理权限的集中上移,减小改革的推行成本;上收贷款审批权限,降低基层信用风险,实现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改制后政府及主管部门对农信社经营的干预程度

改制前,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干预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而引发的信用社呆账坏账、道德风险等问题也时有发生。改制后,地方政府对农信社的干预程度是否发生了变化?联社及上级主管部门(银监局)对基层农信社的管理较之改制前又有何变化?调研结果见表2:

表2地方政府、上级主管部门对农信社经营的干预程度(2006年8月)

数据来源:据《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研究》调研问卷整理,2006。(2006年8月)。

由此可见,本次农信社产权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施加给农信社的干预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对农信社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干预程度大大降低了,这是本轮改革的成效之一。

三、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后民主管理情况

(一)农信社“激励-约束”机制的变化

改制之前,农信社的民主管理状况可以说是“有其名而无其实”,社员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改制后,信用社员工既是股东又是职工,他们认为自己是“投资股东(主人)”的占被调研对象的27.6%;认为自己“既是主人又是员工”的占69.7%;是“受聘职工”的占2.7%。值得指出的是,所有的有效问卷中员工工资的确定标准都是“基础工资+绩效”,体现了“效率优先、按劳付酬”的原则,随之带来的是农信社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问卷统计结果表明,认为员工工作积极性较之改制前“提高了”的占到97.8%;选择“没有变化”的仅有2.2%;没有人选择“下降”。对“现有的信用社员工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否符合基层实际?”问题的回答是:认为“符合”的占89%;认为“基本符合”的有11%。可见改制后,随着农信社新型薪酬管理办法及激励约束机制的实施,员工精神面貌及工作积极性有了实质性的改观,这是本轮改革的又一成效。

(二)产权制度创新――“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设计

1.产权制度设计的初衷及其运作机理。在调研座谈中,笔者发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为农信社设定了多元化改革目标与政策取向:一是“支农”重任不可推卸;二是经营利益必须确保;三是服从上级监督、主管部门指示及检查。由此可见,改革后的农信社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承担的责任与义务较之改革前有增无减。农信社内部管理人员及普通职工的工作压力和强度也随之增加,且内控机制对职工的要求进一步趋严,职工由于受“贷款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的约束,承担着巨大的信贷风险。而对管理人员的监督却大多“有名无实”,“寻租”与“经营和道德的双重风险”问题不可避免。基于此种考量,笔者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了建立一种新型的参与型经济组织模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设想,以期能够对农信社内部治理结构及其民主管理状况作出进一步的修整与完善。

所谓参与型经济组织模式,即在原有的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基础上,增设一个新的制衡与监督机构――职工代表大会。此种制度设计,主要基于当前整个管理体制设置和社会民主建设的现实状况,自上而下地全面实行机构改革和重组,强化民主管理成分尚欠制度基础,只能首先以基层民主建设为切入点,拾级而上,逐步健全与完善县级及其以上的民主管理体制。这不仅是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实现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方案设计初衷的现实之举,同时对于整个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具有深远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2.产权制度设计的调研分析。最初,为了解基层农信社主任对目前改善本社民主管理状况的现实想法,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题:(1)“改制后,您认为在基层社的经营管理方面应如何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备选答案及所占比率分别为:“依靠上级有关文件或管理办法,占8.4%;本社主任办公会研究的管理办法,占20.6%;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占60.7%;通过股东代表大会,占10.3%;”(2)“您认为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基层社在今后的经营管理中能否依靠‘职工大会’来代替基层社原有的‘社员代表大会’来改善本社的民主管理状况?”调研结果为:“肯定(即认为可行)”的比重占到96.7%;认为“不可行”的仅有3.3%。而且在提供给基层社主任的“依靠职工代表大会来改善本社民主管理状况的备选措施”:(可多选)“①贷款项目审批;②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③工资福利分配办法的制定;④本社日常大额业务费用开支的监督审查;⑤其他”中,选择①②③的比重达到64.4%;选择①④的占13.9%;选择②③的有12.7%;选择①②的占10%。

调研及座谈的结果表明:一方面,当前基层社的确存在着民主管理方面的“空档”,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另一方面,令人欣慰的是,基层社主任及员工已经认识到了此问题,并在积极地寻求解决途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基层的这一实际要求,并经调研印证是“符合民意”的。

四、泰安市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绩效评价

从根本上讲,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其自身的商业性可持续发展。因此,调研主要从现有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出发,并对其改革绩效作出了初步判断。

(一)农信社存贷业务、盈利水平及不良贷款状况分析

自2003年以来,随着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中央落实支农政策的到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一直在不断改善。据调研显示:自改革初始的2003年到2006年间,各农信社在存贷款业务开展、盈利状况、不良贷款下降等方面均有了较大改观,具体数据见表3-4。

表3泰安市农村信用社资金来源、运用状况表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6。

表4泰安市农村信用社损益状况表(部分)(2006年7月)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6。表中“+“为正、“-”为负。

上述表格充分显示:改制后农信社经营状况明显好转,资本收益显著提高,存、贷款数量大幅度上涨,同时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然而,进一步分析可见,这一部分盈利可能主要来自于农信社现行贷款利率的提高、中央“票据置换”的实施效果以及政府优惠政策的落实。如果剔除此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信社的整体状况可能会差强人意。

农信社账面不良贷款呈稳步下降趋势。但是,如果将已清收的不良贷款同时考虑在内,全部不良贷款的占比则远高于账面反映出的数值。现实中,通过清收的办法降低不良贷款率的可能性已经不大,采取的主要途径是利用盈利来核销不良贷款。

(二)农信社“支农”发展状况分析

用农村信用社2003年-2006年的农业贷款数量及结构数据来说明其支农发展状况:

表5泰安市农村信用社历年农业贷款结构情况表(各年度均取7月份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3-2006。

由表5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结构变化的数据可见,农村工商业的贷款规模迅速上升,而且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很显然是近年来农村个体工商户或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在信贷需求上的直观反映。随着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和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信社的贷款业务也在发生相应的变迁,使其一方面仍然要坚持支持农村发展的传统业务领域不变;另一方面也应积极适应整个农村经济发展态势的变化,将贷款领域适当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转移,这将是农信社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结论

1.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体制的农信社改革,总体上讲,利大于弊。通过改制,农信社在股权设置、法人治理结构、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

2.“花钱买机制”无疑是此轮农信社改革中金融制度的一大创新。然而,由于地区间的差异性和机制的灵活性,统一模式的推行,必然使改革措施有利于一部分地区而不利于另一部分地区。基于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进一步落实“因地、因社制宜”的基本原则,寻求适应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产权体制及运行组织模式。[3]

3.改制后各地农信社的盈利能力仍存在很大差别,中央银行票据兑付条件应当进一步具体化,不应一概而论。据谢平等人的调研(2006)显示,农信社主任认为央行的票据兑付条件过高的占到67%;认为不高的占33%。[4]全国各地信用社的情况千差万别,而国发[2003]15号文件对所有信用社均采用50%的资金支持力度。事实上,一些信用社按目前的盈利水平需要至少一二十年才能消化历史包袱,而一些信用社无须努力就可获得中央银行的资金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国家在出台设计方案时,除了应有的约束机制外,还应制定使信用社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否则,信用社在工作中就可能懈怠,或为获得优惠政策不惜采取欺骗手段,进而违背了政府“花钱买机制”的初衷。

4.农信社改革中普遍存在着地方政府资金扶持不到位的问题。中央银行置换了信用社资不抵债额的一半,还有一半需要地方政府和信用社共同化解。据调研座谈显示,地方政府在化解农信社的不良资产方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还有的信用社主任认为目前的税赋仍较重,在目前农信社普遍亏损,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的情况下,仍然征收营业税和所得税不利于鼓励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业务的开展。如何将税收减免与支持“三农”挂钩是亟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5.改制后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中障碍仍然较多。据调研显示,基层社主任大多将农信社目前的经营困境归结为某些外部因素,如历史包袱沉重、支持“三农”与商业性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矛盾;软、硬件经营设施及信用环境较差,上级主管部门监管过严等等。

上述问题的解决有待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和实践工作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泰安市农村信用社统计简报:2004、2005、2006年.

[2]王家传.农村信用社经营目标与发展模式再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3,(1).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9

关键词:遴选标准;农业政策;农业企业;企业社会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对农业产业、农村发展以及国计民生均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产业的低效性,农业企业的经营绩效不免受其影响。鉴于农业企业的特殊地位以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政府制定财政、税收以及信贷等多种优惠政策以扶持农业企业,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本应该享受农业政策扶持的企业不能享受,不应该享受的企业则享受,即出现所谓的“柠檬市场”。因此,如何设计遴选受惠企业标准,使得农业政策真正惠及有需要的农业企业,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尝试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遴选标准,以甄别受惠企业,为政府设计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参考,以提高政策效率。

二、理论基础

农业企业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Davis提出,并于1957年Davis和Goldberg在《农业企业概念》中将农业企业定义为,农业企业是农用品的制造与分配,农场生产营运,以及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与运销各项作业的总和。此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业企业进行界定,但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统一的定论。结合中国农业企业发展的实际,本文将农业企业定义为以现代化企业制度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直接从事农、林、牧、渔、副业的生产经营,或从事需求弹性较低的农副产品的加工,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经济组织。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所有利益相关者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是企业对市场和相关利益群体的一种良性反应,也是企业经营目标的综合指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还附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义务(Zutshi,2004)。作为经济组织的农业企业在实现自身盈利的同时,还肩负着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户增收、促进农村发展等多重使命,即农业企业需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构建农业政策受惠企业遴选标准,能够客观评价受惠农业企业的资质,促进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目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构建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按照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分类(例如:企业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等)构建评价体系;二是根据层级理论,按照不同层级的分类(例如: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构建评价体系。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评价体系虽然能够很好的反映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但往往出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的交叉和重叠,该评价体系的可比性和系统性不强,而基于层级理论的评价体系则能避免重叠、交叉的问题,并全面地反映企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为此,本文基于层级理论,试图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企业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公正且具有操作性的遴选标准。

三、遴选标准设计

(一)o计的原则

第一,代表性原则。农业企业在追求自身盈利的同时,应考虑公共利益,但是我国农业企业发展水平整体不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有限。因此,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设计遴选标准既要与农业政策制定的初衷匹配,又能体现农业企业的特性,指标的设计应具有代表性。

第二,可获得性原则。设计的指标应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并能从各种公开的统计资料获得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信息成本的最小化;对于有一定评价意义,但是客观上难以获得数据的指标不宜做为遴选标准。

第三,系统性原则。遴选标准的设计应系统全面地反映农业企业社会责任各方面的情况,即形成一个具有层次性的遴选体系,既能够体现指标间的独立性,又能够保持指标间的相对统一。

(二)指标的选取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层级理论,结合我国农业企业的特点,遴选标准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四个维度构成。

1.经济责任指标

经济责任是企业履行其它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作为经济组织,盈利是农业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盈利能力的高低反映了农业企业履行经济责任的水平。同时,农业企业肩负带动农户,促进农村发展的使命,这要求其不但要实现盈利,同时还需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政府给予农业企业以种种优惠政策的前提是预期农业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这可根据农业企业的运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判断。不难看出,农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具有多重性,评价其经济责任的指标有: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盈利能力测量农业企业能够实现的利润,其测量指标为: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每股收益;偿债能力测量的是企业的运营能力,运营能力高低决定企业偿债能力的高低,其测量指标为: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动负债率、流动比率;可持续发展能力反映的是农业企业持续盈利的潜力,这要求企业必须具有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竞争力,其测量指标为:企业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总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托宾Q值。

2.法律责任指标

法律责任要求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遵纪守法以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具体而言,包括照章纳税、提供合格的产品及服务、合法雇佣员工等方面。农业企业作为国家基础产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其生产经营活动应遵守法律法规,并依法纳税。农产品关乎国计民生,部分农业企业具有“保民生,保供给”的政治导向,这要求农业企业提供的产品必须具有质量认证和安全认证,且遵守相关的行业标准。此外,农业企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其员工中农民占较大的比重,鉴于农民维权意识不强,有部分不法企业并没有与农民签订劳动合同,诸如此类随意侵害员工的行为时有发生,这是企业不承担法律责任的表现,农业企业在履行法律责任的过程中需依法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农业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及维护员工利益。其中,依法纳税的测量指标为:资产纳税率、税款上缴率;合法经营测量的是企业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其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其度量指标为:企业信用等级、产品抽查合格率、是否通过iSo9000认证、是否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否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是否通过有机食品认证;维护员工利益的测量指标为:劳动合同签订率、工资支付率、职工伤亡率。

3.环境责任指标

环境责任是指企业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主动承担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环境保护成为人类面临的严峻问题。在环境污染问题上,企业是主要的制造者,因此,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农业企业也不例外,在提供合格农产品的过程中,也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农业企业的产业特性决定其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环境问题会对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农业企业承担环境责任势在必行,其环境责任包括节约能源、环境管理以及可持续生产模式三个维度。其中,节约能源的测量指标为:用电率、用水量;环境管理的测量指标为:环保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否通过iSo14000认证;可持续生产模式的测量指标为:是否发展循环农业。

4.社会责任指标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履行经济、法律、环境责任外需要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即企业除了需要对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外,还需要回馈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生产经营活动外,还需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农业企业发迹于农业,根植于农村,受益于农民,其经营发展与“三农”息息相关。农业企业在追求企业盈利的同时,必须把带动农村发展作为己任,包括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农户发展,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支持,对重大事件提供慈善捐赠等。因此,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创造就业机会,支持农村社区发展建设和参与社会慈善公益三个维度。其中,创造就业机会的测量指标为:吸纳农村就业人数、就业贡献率、带动农户数;支持农村社区发展建设的测量指标为:农村社区建设投入费用、农村社区发展经费支出;参与社会慈善公益的测量指标为:捐赠收入比率、社会积累率、社会贡献率。

根据以上分析,农业政策受惠企业遴选标准由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构成,具体如表1所示。

四、结论

鉴于农业企业的特殊地位以及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政府制定财政、税收以及信贷等多种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企业,以弥补农业企业比较利益较低的缺陷,而农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否主要取决于政策的设计与执行,其中构建一套系统的遴选受惠企业标准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所在。基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企业特性的基础上,构建一套由4项一级指标,12二级指标,36项三级指标组成的农业政策受惠企业遴选标准,以提高农业政策效率。限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于农业政策受惠企业遴选标准的研究仅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在今后的研究中可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证检验,逐步完善农业政策受惠企业遴选标准。

参考文献:

[1]肖维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动力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0(22).

[2]Carrolla.B.thepyramidof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towardthemoralmanagementoforganizationalStakeholder[J].BusinessHorizons,1991(04).

[3]Davis.J.m,Goldberg.R.a.aConceptofagribusiness[m].Boston:GraduateSchoolofBusinessadministrationHarvardUniversity,1957.

[4]Donaldsont,preston.L.e.theStakeholdertheoryoftheCorporation:Concepts,evidence,andimplications[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1995(01).

[5]Freeman.R.e.Strategicmanagement:aStakeholderapproach[m].Boston:pitman,1984.

[6]Zutshi.a.C.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whyBusinessShouldactResponsiblyandbeaccountable[J].australianaccountingReview,2004(03).

农村合作社如何盈利篇10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缺口分析;战略选择

农村信用社自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以来,资本约束问题长期被边缘化。2003年我国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随着各项资金扶持政策的逐步到位和经营机制的有效转换,农村信用社长期面临的资本约束问题日益突出,农村信用社如何在满足内部资本约束和外部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的重要意义

银行资本是金融机构已经拥有的或者必须持有的自有资金,目的在于防范头寸价值减少和商业损失等风险,从而保护存款者和一般债权人不受损失。银行资本约束是银行资本金规模和结构对其自身法人治理结构、风险覆盖能力、发展规模和速度以及资产质量与结构等形成的内在的或外在的约束。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确立了由合作制向股份制转变的战略思路,并将逐步与商业银行经营模式接轨。在此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也必然面临资本约束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监管和市场外部约束,这是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的外部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农村信用社自我约束,主要表现为股东资本约束和经营管理者的自我约束,即由理事会承担对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的最终责任,这是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的内部表现形式。农村信用社资本约束的重要意义有三个方面。

(一)资本约束有利于实现农村信用社改革目标。

国家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给予政策扶持,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谁投资、谁负责”、“花钱买机制”的效果。不管农村信用社采取哪种产权模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法人资本金的构成是否真正把股东与信用社凝成一个利益体,最终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否有效。资本数量和资本结构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机制及监管的有效性。

(二)资本约束有利于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抵御风险能力。

资本作为防范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具有降低银行业金融机构倒闭的可能性和破产清算功能。农村信用社的有限责任性质和明确的存款保证性,要求强化资本约束。监管的目标之一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在过去体制下,这个目标往往是依赖国家信用支撑的空洞口号,而且农村信用社对形成的金融风险大多处于无人负责的状态。这次改革最大的效应之一,就是农村信用社重新认识资本作为对抗金融风险缓冲器的价值,所有风险必须由资本覆盖。农村信用社必须按照资本抵御风险的能力决定其经营规模的大小,实现资本水平和风险水平的合理匹配,避免因盲目扩张形成风险损失,损害存款人的利益。

(三)资本约束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核心竞争力

资本的特性之一是稀缺性,资本的有限性决定了规模的有限性,资本金的充足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信用社资产规模的大小,更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强化农村信用社资本管理,使得我国农村信用社能够更快地融入市场经济体系中去,有利于推进农村信用社注重金融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逐步达到《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资本缺口分析

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着资本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低的问题。尽管农村信用社有关资本充足率数据由于保密难以查询,但是从这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有关扶持政策就可以略见一斑。2003年以来,国家发行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历年亏损挂账、呆账贷款和其他不良贷款的央行专项票据1688亿元。而央行专项票据是根据农村信用杜2002年底农村信用社资不抵债数额的50%发行的,也就是说全国农村信用社的资不抵债金额至少在3376亿元以上,资不抵债实际意味着资本充足率为负数。此外,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口径相比,当前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口径本身就存在严重高估,主要体现如下:(1)农村信用杜风险加权资产(资本充足率的分母)没有包括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公式中的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2)商业银行资本净额扣除了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未提足部分;而农村信用社目前虽然实行了贷款五级分类,但在专项央行票据兑付考核中没有扣除按贷款五级分类后的贷款损失准备部分,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资本总额实际上少扣减了很大一块实际贷款损失。如果农村信用社全面实施贷款五级分类后,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作为资本净额中的扣减项的贷款损失未提足部分将会凸现,很多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将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资本充足率为负数的现象。

这里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资本缺口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影响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增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1)2005年农村信用社申请专项央行票据置换呆账贷款、历年亏损挂账,将使资本净额增加G;(2)为达到申请和兑付专项央行票据,农村信用社普遍开展了增资扩股工作,使股本金增加S;(3)2005年后每年利润留成,用于增加盈余公积、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以及形成未分配利润,将使资本净额增加∑en;(4)假定农村信用社2008年开始按贷款五级分类口径提取专项准备,会导致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部分急剧增加,造成资本净额减少D。由于央行专项票据是一次发行拔付,实行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后的农村信用社股本金不会再随贷款增加而增加,贷款损失未提足部分也是由于贷款四级分类向五级分类转轨而一次性增加,因此C0、G、S、D均为常数。只有变量∑en年数n增加而增长。

则资本净额函数:C=C0+G+S-D+∑en。

随着资产业务的发展,农村信用社风险加权资产也会相应增长。假设风险加权资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a(可由前几年增长速度回归统计算出,并作为今后预测系数)。

则风险加权资产函数:ar=aox(1+a)n

根据监管规定,资本充足率至少应达到8%,即:C/ar≥8%。

因此,资本缺口函数为:

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之后的短时间内股本金不会再有大的增长,只有利润留成转增资本金的内部积累渠道,按照当前农村信用社较为粗放的经营模式,在没有建立有效的资本约束经营机制的情况下,今后资本缺口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很多农村信用社将面临严重的资本困境。

三、农村信用社应对资本约束的战略选择

(一)加快股权改造,夯实股金基础

股权结构影响着农村信用社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进而影响风险防控的水平和资本约束的效率,为此,必须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提升股东素质。在此过程中,应突出“引资”、“引智”、“引技”的有机结合,优先选择境内外合格的银行类金融机构持股。这样既可以提升股金质量,又能够吸收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技术手段和风险控制方法,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要重点引进那些实力雄厚、管理规范、具备较强参与意识的企业和个人作为战略投资者入股,有效降低以获得贷款支持、获取高额分红为目的的投资者的比重。要摒弃股金数量多多益善的错误认识,合理设定股金规模,构建动态的资本补充机制。首先,要根据业务发展和风险覆盖的实际需要,科学测算和设定股金规模,使股金总额与保持适当的资本充足率、有效消化历史包袱、满足股东的投资回报预期相适应。其次,要严格控制高比例现金分红,不断提高收益留存比例,加大利润转增股本的力度,构建以自我积累为主的可持续资本补充机制。特别是经营状况不佳、财务包袱较重的农村信用社,要实行转增股本的方式,严格限制现金分红,防止出现财务上的恶性循环。

(二)逐步提足拨备,有效补充资本

从增加资本净额,即资本充足率分子的角度分析,提高资本充足率主要有以下方式:(1)充分运用专项央行票据置换历年亏损挂账、呆账贷款和其他不良贷款,消化历史包袱,增加资本净额。对于其它中央和地方政府扶持政策产生的收益,也应明确要求用于弥补历史损失或补充资本净额。(2)及早着手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严格控制新增贷款损失。在贷款损失准备未提足前,资本充足率是毫无意义的。为此,在贷款五级分类实施后按照关注类贷款2%、次级类贷款25%、可疑类贷款50%和呆账贷款100%的比例提取贷款损失准备,一年无法提足的,要制定二年、五年或更长时间的提取计划并分年实施。(3)通过提高盈利水平增强资本内部积累能力。在当前和今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利润留成都将是农村信用社最为重要的资本补充渠道。为了更好地将利润用于补充资本缺口,农村信用社应按“核销呆账>提取专项准备>增加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股本会>现金分红”的顺序用好用活利润。由于今后增资扩股相当困难,对于剩余利润分配应尽量采取转增股本金方式,尽量避免现金分红流出。(4)增资扩股。在农村信用社短期内无法上市的情况下,可采取面向原股东定向增资扩股、面向社会增资扩股两种方式对外筹集资本。(5)积极争取农村信用社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次级债是目前商银行最为有效也是最常用的补充资本手段,混合资本债券则是2005年底银监会新出台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新融资手段,具有更强的补充资本能力。一些条件好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应积极争取早日通过发行次级债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资本。

(四)转变发展方式,减少资本占用

解决农村信用社资本困境问题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转变发展方式。目前农村信用社这种高风险积累、高资本消耗的业务经营模式如果无法得到根本转变,那么即使资本积累和补充力度再大,资本缺口也会不断加大。为此要引导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模式尽快向高质量、低风险、低资本占用率的内涵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1)树立经济资本理念。要引导农村信用社充分认识到任何业务产生的风险都将占用资本资源,转变过去不考虑资本成本、过于强调账面利润和不良资产率的经营误区。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质量规模、收益与风险都结合起来,逐步建立以RaR0C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这里所谓RaR0C是指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RiskaajustedReturnonCapita1),其计算公式为:RaRoC=(利润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收入一支出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RaRoC指标分子扣除了预期损失,由此计算的资本利润率指标既考察了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能促进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各类风险、各个层面和各种业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有利于变外部资本约束为内在资本占用考核,减少风险对资本的消耗。(2)积极调整资产结构。为降低总资产的平均风险度,农村信用社应调整和优化资产结构,提高低风险权数业务比重,压缩高风险权数业务比重,将有限的资源从效益较差且风险较高的业务释放出来没,为效益更好而风险可控的业务腾出空间。当前农村信用社应重点发展商品房抵押贷款、公务员授信贷款等低风险权数的个人零售业务,并大力拓展银行卡、poS业务、支付结算、保险、代客理财业务等低资本消耗的中间业务,积极创新资产证券化、转让业务、资产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资产负债表外业务,从而有效控制资产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

参考文献:

[1]巴塞尔委员会.统一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m].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翻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3]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