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合作社职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6:16:40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1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职能;发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6—0066—02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在组织农户开展专业化、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品牌化经营,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参与市场竞争、推进基层民主管理、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组织载体作用,但在其组织系统内部及外部发展环境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加以规范管理和支持引导,将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对于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来自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十分关键。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强化引导示范、规范管理和健全市场环境等职能,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1.政府的职责

国际合作社联盟对合作社做出了这样的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通过共同所有和民主控制的组织,来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的自治组织。鉴于合作社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属性,国际合作社联盟倡导各国政府与合作社建立伙伴关系,在税收、反垄断政策和信贷方面给予合作社优惠。根据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政府对合作社的职能被明确界定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指导、扶持和服务”,并在第七章中以一整章的篇幅规定了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原则性扶持政策。

2.政府的作用。

理论上讲,政府在推动合作组织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维护合作事业的本质,不容被破坏和歪曲;二是增强合作社的服务能力,为社员与社会谋求福利;三是推行合作制度,促进合作经济组织参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在国际合作运动中,各国政府一般从财税、金融到教育培训,以及其它公共物品领域制定相关政策支持合作社发展。通行做法主要包括:政府为合作社提供法律保护,按照合作制原则,制定和执行合作社法,并采取步骤防止合作社官方化;支持建立一个自立、强大的合作社工作部门,作为政府和合作社之间对话的渠道;帮助合作社发展和建立各项合作基金,优先为合作社提供政策性信贷和政策性保险;支持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在各类学校和一般教育课程中加入合作社的内容;宣传和倡导合作社价值和精神,对于为合作社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授予适当荣誉和必要的奖励。

在发展实践中,合作社发展主要形成了自主联合型、社会改造型和政府推动型三种模式,不同国家政府对合作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支持与控制、以及支持与控制的程度不同,并在不同发展时期有所调整。从发展的趋势看,政府支持但不控制合作社是发展的主流。在同一国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可以选择适合的合作社发展模式。

3.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已登记农民合作社突破60万家,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民间传统手工编织等各个产业,入社农户4600多万户,约占农户总数的18.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已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和制约其健康发展的问题:一是缺乏系统的合作社支持政策体系。目前除各级政府财政扶持资金有一定体现外,其他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配套法规还不完善,合作社存在着资金紧缺、贷款难、公共服务缺位、技术供给不足等问题,特别是信贷、税收问题,已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壮大的瓶颈。政府已有的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资金绝大多数以示范项目为主,普惠制的支持偏少,绝大部分合作社缺乏发展后劲。二是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合作社社员普遍思想观念落后、合作意识淡薄、知识水平低下,加之有的合作社内部管理不规范,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产权残缺等问题,成员内部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约束机制,不能很好地维护成员利益。大部分合作社还处于合作的初级阶段,只能实行订单式购销服务,缺乏更为广泛、深入的联合与合作,无法形成规模化、品牌化的生产和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牵动作用还不够突出。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指导不规范。在扶持资金投向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对于社员的合作理念培养、合作社的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的“软件投资”普遍较为薄弱。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手段比较简单化,大部分采取直接拨款补助的方法,导致政府的很多资金支持缺乏效率。在组织引导上,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组建、轻运行的问题,在推动合作社的发展过程存在中硬性定指标、下任务的现象。各职能部门间尚未建立起联动有效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间协调性差,影响和限制了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四是管理、营销、技术等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大多数合作社管理层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创新意识与管理经营能力,缺少合作组织的知识和经验,而政府在此方面缺乏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人才问题成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政府推动,依靠政府财政、税收、金融及产业倾斜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大力扶持。

二、发达国家政府支持农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借鉴

在合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采取支持政策,为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总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对促进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从美国农业合作社180多年的发展历程看,美国政府不断的颁布有关法律支持农业合作的发展。1916年的联邦税法、1921年税法、1922年的《卡帕—沃尔斯坦德法》、1926年的合作社销售法、1929年的农业合作社销售法案、1933年的信贷法、1954年的国内税收法规和1990年的合作税则,都对合作社享有的税收优惠以及政府对合作社的指导、服务等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合作社和社员维护其正当权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2.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资金补贴。从国外的经验看,作为承担一定社会公益事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各国政府对其发展都给予了一定的财政支持。德国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财政补贴占到全部财政补贴额的12%,并规定,对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社5年内可享受创业资助,包括人工费用、办公设备和咨询费,最初资助比例为60%,然后逐年减少。

3.对合作社给予金融支持。世界各国几乎都通过立法允许合作社兴办合作社银行、信用合作社和保险合作社等金融事业。例如美国政府帮助建立了农业信贷合作社体系,向农场主与合作经济组织提供信贷支持。而日本农协实际上是以金融为主的合作组织。在意大利,一般企业必须向国家银行缴存相当于资本总额30%的储备金,而合作社可以免缴。

4.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日本是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构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过程中,日本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组织、政府、大学、研发机构、推广机构有机结合的推广体制和科技研发、推广普及、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加工各环节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支农格局,形成了既相互独立有密切合作的官民两大农业推广体系。

三、地方政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了在农业建设项目实施以及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和支持。这些规定都是原则性的,地方政府要尽快出台和细化具有操作性的支持合作社发展的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优惠措施。在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设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专项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培训、农产品质量标准与认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等活动,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要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当作政府政策实施的重要工具,对国家涉农项目,要优先委托各类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加以实施。有条件的省、市应尽快根据本地实际,及时制定出台有关地方性法规及相应的支持措施,保障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2.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在合作社发展初期,由企业、村干部、能人等牵头成立合作社是必要的,但从长远发展看,如果不进行规范,有可能异化。因此,要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指导原则,重点抓住民主决策程序、财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几个关键环节,大力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指导其建立和完善合作社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财务管理和会计桉算制度,统计报表制度、档案管理、利益分配和积累制度等,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台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规范的企业化经营机制。特别是要指导其制定有效的经营战略,推动其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要规范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具体组织指导行为,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切实做到扶持而不干预、引导而不强迫、参与而不包办、服务而不放松监管。

3.积极营造宽松的金融环境。要加快各类农村产权登记、评估、交易和流转平台建设,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配套机制。要以政府为主体,建立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担保公司,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投放。加快建立融资担保基金和贷款风险转移、分担、补偿机制。要探索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主体特点的信用评价方法体系,并实现在金融机构和政府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建立授信、利率定价、贷款投放等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的风险防控。要有序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通过提供启动资金、设立风险储备金和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开展信用合作。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2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社区教育;培育路径;新农村;制度设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农民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以说,没有新型职业农民,就没有新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笔者以荣县社区教育为例,对新形势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途径展开研究。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新发展和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民不再是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民,正在向现代社会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2013年视察山东省农科院时指出,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农业是新型的现代农业、农村是变化了的新农村,农民也要摆脱传统身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一)    新型职业农民的界定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国农业大学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给“职业农民”下了一个定义:职业农民就是以市场运作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以农业为稳定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农民。可以把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小型农业企业家等理解为职业农民。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破解农业生产现实难题的重要出路,重在一个“新”字,新在是现代农业的领头羊,当农业生产规模化后,新型职业农民是能手,是专家,更是企业家的摇篮。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在于一是从身份向职业转变,二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三是从传统小农业向社会化大生产转变。

(二)    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

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有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等为主的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有从事农业劳动,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有以农村信息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机手、代耕手、机防手、动物防疫员等为主的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还有具有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农科大中专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复转军人等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其中,大学生村官、科技特派员将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的精英分子。

二、社区教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与方法

(一)多部门合作共建“农民田间学校”

近年来,国务院以及农业部、财政部、教育部等连续多个政策文件关注新型职业农民,要求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数量与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培育新模式。农民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农技推广和农民培训方法,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农民田间学校参与式、互动式、启发式的农技推广模式,在调动农民主体参与、引导科技要素向农村聚集、提高农技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农技推广效能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优势。

荣县电大社区学校与荣县农广校合作共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在全县21个镇、6个乡、346个村培育了350名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农机手等加强技能培训,强化政策扶持,突出务农技能这个核心,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的全过程培训。荣县社区学校以“帮助农业增收,促进农业发展”为己任,始终坚持“技术先导、服务领先”的战略,以特色项目促培训,于2014年起开展了“小乡村,大课堂”的社区教育特色项目研究。服务范围覆盖留佳、望佳、过水、高山、赵家坝等21个镇,其中有10个镇挂牌成立农民田间学校培训中心,每个中心配备固定的培训场所和培训设备。“农民田间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活动,已累计为农民测土100多次,在当地建立示范田160块,培训农户超过五千人次。其中,2015年培训生产经营型农民137人,玉米生产100人,柑橘生产37人,培育对象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为主。培育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165人,培育对象以长期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农机服务人员、村级动物防疫员、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土地仲裁调解员、测土配方施肥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为主。

(二)创新培训模式

荣县电大社区学校充分利用电大的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培训,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在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培训课程,对各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分类指导、分类培训,做到“一班一案”,建立指导员制度,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教师不仅聘请有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科技特派员,也有县乡农技站工作人员,还有当地有经验的土专家,种养植能手。并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培训台账,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报送各种资料和报表。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教育和电大涉农专业的教育。

三、强化制度设计,规范职业认证

职业农民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我国职业农民教育弱势地位的形成,部分是由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缺位造成。因此,大力发展职业农民的教育,政府应发挥主导作作,履行相应职能。为培养精英农民,电大增设一村一名大学生及畜牧兽医专业,培养高端职业农民,并给高端职业农民一定的户籍指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为依托,突出地方农业特色,结合高产创建示范片,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以“招得来,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为培训落脚点。2015年,荣县经乡镇推荐、实地考核、专家评审、网站公示,最终确定高山镇、过水镇、双石镇等6个现代农业园区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建立实训基地,是荣县社区学校创新职业农民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载体,也为职业农民提供学习实践、锻炼成长的平台。高山柑橘专业合作社为柑橘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过水镇粮食专业合作社为玉米生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双石镇为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荣县社区学校对137名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15天,理论课时56;165名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7天,理论40课时;150名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16天,理论60课时。对培训合格的学员,跟踪考核,并发给新型职业农民证书。通过实训基地培育,夯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础,培育壮大了“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队伍。

四、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机制

荣县社区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关于“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的战略部署,推进社区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社区教育纳入了本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制定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初步形成了社区教育“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了社区教育三级机构,以社区学校为龙头,以街道(乡镇)社区学习中心为骨干,以居委会(行政村)为社区教育教学点的三级社区教育机构。有一支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为主体的社区教育管理者队伍和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和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经营主体的素质。

五、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有吃饭的问题解决了,农民的问题解决了,新农村建设才有可能实现。在山东农科院开座谈会时表示,粮食安全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再多的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端牢饭碗,稳妥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只有社区教育培育一大批扎根在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让这些农民经营农业有钱赚,在农村这块沃土上留得住,守得住,致得富,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军人物,新农村建设才能建成。当前也只有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让农村和谐稳定,让农民安居乐业,新农村建设才有望。多次说“小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有7亿农民,只有农民富了,有了红火的产业,有了美丽的家园,有了各项权益的保障,把农业当成体面的职业,才能在希望的田野上不断生长梦想、收获幸福!

参考文献

[1]扬志坚.张少刚.《中国社区教育发展报告》中央广博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7)

[2]李春兰.《加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7.(7)

[3]张荣敏.《把握4个关键、提高新型农民培训质量》[j].世界农业.2006.(9)

[4]徐浩斌.美、日社区教育法制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成人教育.2006(5)

[5]邓玉林.《中国农民培训模式与策略》2011.6

[6] 李平. 社区教育运行机制的选择和建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01)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3

陕西省西安市农广校在2010年着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的调研工作,通过3年的布点试验、区县推广,探索了“校社协作、教培互补、学训结合”的“西安模式”培育职业农民。

 

一、“西安模式”的核心及目标

核心:采取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负责,区县农广校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组织管理的培训推动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在合作社下建立“农民技术服务队”,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采取学历教育,农民职称与技能培训互相补充,课堂学习、书本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

 

目标:培育技术服务队中既有一定生产规模、又能服务更多农户的技术骨干。技术服务队成员通过边学习、边接受专业指导、边实践提高,实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服务广大农民的能力,逐步达到技术专业化、服务职业化。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科学筹划职业农民培育

西安市农广校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区县农广校签订职业农民培育合同,明确权责和分工;对试点合作社进行授牌,为合作社下的技术服务队的队员制作统一标识的蓝色服装,并配备了先进的农机具;结合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初中级农民技术职称的资料评审工作和高级农民技术职称的推荐申报工作。

 

(二)多层次开展职业农民培育

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组建了由国内外知名专家、省市知名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围绕整个生产周期通过三种途径开展职业农民培训:一是专业技术提升培训,即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针对技术服务队的不同专业组别(植保组、修剪组、技术咨询组、农机组),面向农业关键环节开展大型集中培训;二是专业技术普及培训,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聘请农民技术能人、土专家,组织开展技术服务队的日常培训;三是学历教育提升培训。推荐技术服务队中的部分优秀青年参加区县农广校的学历教育,由市农广校进行学费补贴,考核合格的使其拿到农广校的文凭。 

 

(三)多形式开展职业农民培育

1.通过集中授课、巡回指导、异地参观、实践操作等形式开展培训,技术服务队成员通过边接受专业指导、边实践提高,逐步达到技术专业化、服务职业化,既丰富了培训内容,又开阔了大家的眼界。

 

2.充分发挥远程培训的作用。一是利用省市农村广播的《农村致富大赢家》开展专题讲座;二是通过电话连线解答学员问题;三是通过西安教育培训惠农网远程农民培训平台培训视频、课件、通知等。

 

3.举办技能大赛。中心在试点合作社示范园组织开展职业农民果树修剪技能大赛。通过比赛竞技、观摩学习、现场辅导,既交流了实践经验,又解决了果农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主要成效

目前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采用该模式运转的两个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分别建立了周至富余果业专业合作社农民技术服务队和户县草庙葡萄协会农民技术服务队。这些身穿蓝色队服、活跃在农村生产技术第一线的职业农民先锋军,是农业培训惠农的实际典范,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辐射带动的作用,推动了农民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

 

(一)培养了一批科技致富带头人

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显著提高,学技术的热情高涨,涌现出一些依靠科技致富增收、示范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2010年8月30日《西安日报》“1亩地净赚3万元”报道了户县试点学员唐正发的事迹;2012年3月21日《西安日报》“婚礼上的培训很赞”报道了周至试点的职业农民武立朋的事迹。

 

(二)试点区域产业发展迅速

西安市农业培训中心结合两个试点区域的主要产业,编制了两个市级农业技术规程:《户太八号葡萄分级包装技术规程》和《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规程》。通过职业农民培育和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两个试点区域农业产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商品率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科技致富意识形成,产业区域影响明显增强。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4

3、保护的职能。作为弱势群体的代表,合作社必须成为农民利益的代表,为减轻农民的负担,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而努力。同时,合作社也要成为农民生活的空间—农村的利益的代表,发挥农民的联合体的作用,保护农村的环境,保护农村的资源,使我国的农业能够可持续的发展。

4、教育的职能。也可以称为培训的职能。合作社作为农民的联合体,必须为社员的素质的提高而努力。农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转化、技术的普及、生产经营与管理水准的提高,都离不开社员素质的提高。目前,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劳动力的40%,文盲和半文盲约占总劳动力的18%。这种现状,不适应今后农业的设施化、机械化、信息化和集约化的要求。

5、示范的职能。据1999年的一项统计:利益关系比较紧密,真正称得上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只有1万2千个左右,连接农户约2千万户,占全国农村总户数的9%。在21世纪,中国的农村合作社,必须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更多的合作社的成立,带动更多的农民的参加;并在实践中发展一批成功的、具有示范作用的样板社,带动更多的成功社的出现。

6、发展的职能。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学习发达国家合作社的成功的经验,更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与突破。合作制的内容非常广泛,合作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进行有机结合,有可能会创造出合作社的一种全新的模式。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5

一、教育培训制度

(一)加大统筹力度,形成“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行业配合、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

国家应加强农民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促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主动性。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市、县(区)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市、县区政府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市、县(区)政府分管领导召集,由农业、人社、教育、发改、财政、土地、科技和涉农部门负责人组成。联席会议日常业务由市、县(区)农业局牵头,相关部门配合。通过建立“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打造工作互动、平台互通、载体互融、资源共享的培训平台。

(二)健全完善体系,构建“一主多元”的培训网络

农广校是组织完整、体系健全、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经验丰富的农民教育培训队伍,要切实抓好《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巩固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地位,改善基本条件,完善教育教学手段,夯实实训条件。要按照“政府主导、行业管理、产业导向、需求牵引”的原则,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以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和农技推广服务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为补充,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加快建立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三)拓宽多元投入渠道,落实经费保障

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投入的经费,应当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倾斜。落实农广校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财政预算经费,优先安排农民教育培训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争取将农广校农民中专教育纳入免学费及国家助学政策。同时,为了促进产业、经济与教育的结合,涉农专业免学费及国家助学政策的组织部门应由教育部门变为农业部门,至少应由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共同实施。

(四)优化教育模式,创新培训载体

培育高素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产业是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空间和培育载体。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要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明确培训对象,优化培训内容,完善培训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明确培训对象。新型职业农民可分为现实型和潜在型,现实型新型职业农民是目前正在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服务的职业群体,如种养大户、农业工人、农村经纪人等,是现阶段培育的主要对象。潜在型职业农民是有可能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群体,如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等职业农民的后代,即农业后继者,以及农村务农青年;愿意从事农业的复转军人、返乡农民工、初高中毕业生、返乡大中专毕业生以及下岗工人、城镇居民等。要根据教育培训对象的特征与差异,按高等、中等职业教育、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分层分类因人施教。

2.优化培训内容。要以服务产业发展、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指向来设置专业、优化培训内容。同时,按照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的要求,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有职业道德的培养;不仅使受教育者有业,更要让受教育者主体性乐业和设计性创业。因此,专业设置和培训内容安排应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各领域,并涉及现念、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塑造,主要为作物生产、动物养殖、农产品深加工等专业技术知识,市场营销、土地规划、财务管理、农耕文化、现代农业文化等管理、经济、法律、投资方面知识。

3.创新培训载体。要坚持产业需求导向,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结合农民实际需求和特点,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教育培训。扎实推进“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专家课堂”、“趣味课堂”一体化建设,采取课堂讲授与示范基地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专家面授和媒体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针对现实型和潜在型不同群体,灵活选择培训形式,对不具备脱产学习条件的农业企业负责人、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以产业基地为纽带、以企业为依托开展定点培训;对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种养大户、农村经纪人等以强村大社为阵地,进村入门,送教上门。对农业后继者、初高中毕业生、复转军人等具备脱产学习条件的群体以涉农职业院校为主开展校园式集中培训。要坚持教育先行,培训常在,建立职业农民跟踪回访培训服务机制,为职业农民不断学习和提高提供继续教育条件。

二、认定管理制度

只有通过认定才能确认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更好地扶持新型职业农民,才能使宝贵的土地资源由高素质的农民经营。认定管理要建立激励、制约、保障机制,明确认定条件和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和相关责任,还要形成等级能上能下、资质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办法。现阶段,认定条件和标准要保证有人愿意当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基本效益为参数,再按照从业年龄、接受教育培训程度、能力素质、经营规模、产出效益、带动农户数等划定标准。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要测算不同产业的合理生产经营规模,以高于同期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水平,提出该产业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专业技能型与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以来自农业生产与农业生产服务的年收入高于当地从事非农简单劳动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提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认定主体应由政府负责、农业部门实施、委托专门机构具体承办,从现有条件和工作情况看,委托各地农广校承办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工作较为适宜。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6

职业技术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根据社会职业(职业岗位或职业群)在一定历史时期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以及人的生存发展对职业的需要、并以此为出发点,运用教育手段,培养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生产或工作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产生和发展的依据是职业,职业性是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

由于职业的社会内容的复杂性,决定了由此而产生的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的多重性。职业教育具有政治功能,是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具有经济功能,直接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通过促进就业,实现经济高效增长;具有文化功能,是社会文化富集、传递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对于社会弱势群体,职业技术教育具有社会福利的功能;在人的全面发展上,职业技术教育还具有审美功能,自由创造是人类最美、最宝贵的才能,职业技术教育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条件。

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人,使人职业化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通过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使受教育者达到职业资格的取得、保持或转变的质量要求。通过职业技术教育使各级人才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劳动人口形成一个知识结构合理的、高效率的智能群体,通过先培训后就业的政策,建立以机会平等为原则的,以自身条件为录用标准的就业格局,有助于形成社会开放型分层体系,减少社会不平等、冲突和磨擦,对社会起到整合作用,使每一个劳动者在就业前就能享受到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相适应的教育,在每一个劳动者需要的时候能够受到补充,提高其转业的教育,从而不断地提高和改善社会劳动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使之不断适应由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职业要求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促进充分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为实现人的价值和全面发展提供条件,为促进社会进步、安定提供技术,智力支持。

二、职业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蛋鸡效应”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于经济落后,社会发展滞后,而经济落后的原因又在于技术缺乏、人才缺乏和教育落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十分难解的死循环,农村经济发展要求教育优先发展:而落后的经济又不能给教育足够的支持,使教育落后,而落后的教育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更加落后。如果把经济比作蛋,教育比作鸡,就构成了类似中世纪经院哲学中的“蛋鸡”命题。

多少年来,教育与经济之间存在的“蛋鸡”效应一直困扰着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大大落后于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进程。近几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2001年占全国总人口73%的农村人口所依赖的第一产业创造的GDp只占整个国民经济的15.2%。当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农村人均纯收入有2366元。农业基础地位仍然很薄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技术落后,生产的社会组织化程度低,投入和产出水平低。解决目前农村中存在的困难的主要途径就是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是对传统农业的再造,是用新的产业置换农村落后的产业,对传统农业的生产要素实行重组升级,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资源支持。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传统农业社区的再造,它是在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基础上,通过利益驱动和政策导向促进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变农村社区为城市社区,变农民为城市居民,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为农业现代化提供空间和产业组织社会化的条件。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落后状况又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我国农村大多数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劳动技能原始而单一,大部分农村劳动力都以原始就业的方式进入农业生产过程,他们普遍面临发展无资金、无技术,接受教育也无条件的困境。根据湖北省财政厅有关专家测算,2002年湖北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县、市实行税费改革后,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来自财政预算内经费加上按规定两税新增部分。

按口径计算这两部分只能占当年教育支出测算需求的51.6%,加上正常的学杂费收入三项合计占其需求的74.9%,尚有25.1%的资金缺口。过去这些支出在义务教育紧缺的情况下,主要是依靠向农民摊派。农村税费改革后必须由政府承担。按目前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78%由乡镇负担,9%左右由县级财政负担,n%由省地负担,而中央负担仅有2%左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方财政都是“吃饭”财政,要负担农村税费改革后义务教育增加的资金缺口是非常困难的。以致大部分农村地方政府把教育当财政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如此,农村职业教育就更不好过,在资金、校舍、师资、生源、实验、实习场所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有的职业学校为了生存被迫转向普通教育和学历教育。其实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与教育”的两难局面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市场机制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如果都局限于部门本位的需要看问题,无论是教育部门还是经济部门都无法解开这个陈年已久的结。如果站在国民经济的整体的高度,农村经济发展与教育的发展又是同一矛盾统一体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最终着力点都在于中国农村的农民。农业现代化主要改变他们的赖以生活的产业结构,实现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村城镇化是对传统农村农民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把农民改造成为适应城市生活的城市居民。而职业教育正是促成农民适应这两大转变的关键环节。

职业教育发生作用的基本方式就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卜,职业教育通过职业技能的培养,把传统农业劳动者改造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和城镇二、三产业孺要的新型劳动者,在技能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也对农民施加道德、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引导他们成为适应都市生活的新型社会群众体,从而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双森。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解释,教育也是一项投资,它的功能就是通过对人进行以职业为中心的技能教育、培养,把人力资源改造成为适合市场投资需要的生产要素,促进充分就业,使劳动的供给者取得可以预期的高收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高效增长。所以教育的效益取决于教育投入所达到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农村经济薄弱的条件下,教育发展必须要自觉适应农村人力资源资本化的需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和智力支持,实现经济和教育的良性发展。

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普通教育的范围,对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进行从小学到中学的一贯制的职业技术教育,要彻底摒弃重视“升学”,轻视“就业”的错误观念,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合格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对于农村广大的青壮年农民,国家应以财政转移支付的形式,通过各种项目资金,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同时,国家也应以立法的形式,废除我国城镇社会经济管理政策法规中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和生活的种种不公平的规定,实行城乡一体的就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以提高农民自觉投资、自我提高职业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享受职业教育由政府推动变成每个农民自觉行为,成为农民全面发展地一个重要的部分。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它是彻底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举措,它不仅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常要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技术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多、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重大,但现有的文化程度状况使农村人口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需要。就全国范围的统计数字而言,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技术教育的只占3.4%,没有接受过技术培养的高达76.4%。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文盲、半文盲人数占从业人员的39.5%,比全国平均高8个百分点。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5岁以上的文盲仅在新疆、宁夏、青海、四川、重庆五省区就达到了1945.73万人。因而必须对农民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的教育培训,使他们真正成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建设者和受益者。

(二)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必然产生并形成新的职业岗位群

农业现代化是对农村传统产业的建设性的摧毁,它首先表现为用先进的生产力替代传统农业中落后的生产力,形成新的生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同时形成全新的农村产业结构,重新配置农业资源,使基于传统农业的农村职业逐渐消失,而代之以内容和技术标准要求都迥然不同的新职业,造就全新的农民,使农民职业专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职业的社会声望。农村城镇化是对农村社区组织的建设性的重构。它通过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和集中,实现农民从农村组织向城镇组织,从乡镇生活到都市生活的过渡。这种社会结构的转型必然形成对城市管理型、建设型、服务型人才岗位的巨大需求。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广大农民自觉提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现代农业和现代都市生活都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技能的取得和提高是实现和丰富人生价值的主要方面。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多·舒尔茨曾经指出“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困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则是贫困的关键”。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由于农业职业教育周期长,成本高,见效慢,农民对接受职业培养尚缺乏积极性。加之受“升学做官”思想的影响,农村职教发展状况不容乐观。199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2.2万所,经过调整,2001年有中等职业学校1.8万所,校均规模655人。200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n64万人,其中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335264人,只占整个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的2%,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吸引力不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状况,就必须依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它能够直接地以高收入和较高的社会职业声望的形式激发农民对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渴求,形成对职教的广泛认同。

(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为职业教育产业化和对外交流合作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

农业现代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使我国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的职业属性乃至职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部分人计划经济的陈旧观念少,没有或很少有城市居民所固有的“特权”等陈旧观念,容易接受市场的选择,因而是中国职业教育产业化数量最大,职业影响成本最低的基本人群。这个巨大的社会需求,单靠中国自己的职教力量是无法有效开发和运作的,必须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来实现中国职教的产业化、现代化,为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提供直接而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农业现代化和农布们成镇化对中国职教的挑战主要集中在职教要实现从单纯的培养人才转向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相结合,转向为我国就业大战略服务,要对传统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师资结构,办学条件进行全面改造重构,树立新的人才观、职业观和教育观,要改变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不幼民务只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专职能的观念,打破地区、部门、行业界限,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

四、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选择

农业现代化和猫寸城镇化对我国职教发展模式选择的影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根本上改变过去形成的以城市经济和城镇人口就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职教格局

我国教育资源,包括大部职业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城市,而城市人口只点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由于二无结构的阻隔,农民长期被排斥在职业教育体系之外,这也是我国职业学校规模偏小的原因。如果按第四次全国职教工作提出的规划“十五”期末,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年招生规模达到350万人,培训农村劳动力1.5亿人次,每年为800万需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施多种形式的转移前培训,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服务方向和结构调整。

(二)建立合理的教育成本分摊机制

我国职业教育实行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教育成本由受教育者、国家和地方财政负担,地方财政承担主要部分。对于继续教育,其成本主要由受教育者承担。但考虑到我国农村与城市,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国家在职业教育成本分摊问题上应区别对待。对于面向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为“三农”服务的职业教育,必须考虑农民收入和广大中西部地方财力薄弱的实际,实行针对性的财政补贴政策,对这些地区的职业教育进行扶持,以降低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经济负担,使广大农民切实享受教育、特别是享受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而在世界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下,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的补贴和支持也是最符合国家贸易公平原则的政府措施。政府应结合我国国情,利用政策机制,逐步改变我国教育中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在高等教育中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方向,并把投资重点转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为我国能承担精英教育的高收入家庭毕竟是少数,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精英型”人才也是少数。国家不应把只有少数家庭能承担,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的普通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

(三)把职业教育作为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从实用化、终身化入手,建立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职教体系

职业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职业教育应当以职业为中心,在不削弱职教政治功能的前提下对受教育者进行终身的职业教育。“终身教育”概念是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委员会根据其成员保尔·朗格朗的提案而确定的。1972年终身教育原则在以埃德·嘉·富尔为主席的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为标题出版的报告里,在国际范围内肯定下来,报告中提出我们建议终身教育应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今后教育方针的主要概念。受此影响,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提出职业前途教育(生计教育)的设想,认为生计教育将成为所有学生而不是职业学校学生的课程的一部分,应贯穿于从小学一年级直至大专院校,具体作法是在现有的普通课课程中,提供更多的有关劳动和经济的教材,在职业课程中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材料,为所有的学生和儿童开设讲授基础知识和职业知识的综合课程。美国的观点和作法是实现终身教育较为科学而务实的设想,终身教育的实质是职业教育与人不断适应社会环境需要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教育要不断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变化所引起的职业变化的要求。其基本内容是以职业前途教育为基础,以服务就业为目标,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贯通和融合,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密结合。

我国职教应该把对农民进行终身教育,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服务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农民特定领域知识、能力和综合领域的知识技能进行长期的培训,对农村教育的各个方面如资金、管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在保证重点的条件下,按终身教育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的运作,不可盲目求快求全,不能一墩而就。要不断引导农民对提高职业能力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自觉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把加强终身学习作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竞争的主要手段。结合农村终身教育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职业教育应在三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深入基层,深入经济发展第一线,以初级职业教育为依托,以扫除文盲、科盲教育为突破口,在实用技术的传授中渗透系统的科技理论知识。把当前的需要与将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把“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成为最受广大农民欢迎的社会事业。第二,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面向社会,为我国农村每年需要向城市转移的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提供多种形式的普通技术教育培训。第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紧跟时代技术发展的前沿,培养大批高素质、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这是我国劳动力密集产业将在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7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2C-0098-02

在新时期,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如何破解职业教育发展难题,创新办学模式,增强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特别指出,集团化办学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创新。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校企政联动的集团化办学模式,是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改革、形成行业职业教育办学优势的有益尝试。

一、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的功能与定位

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群众的合作经济组织,其宗旨是为民服务,拥有国家、省、市、县、乡五级的组织、网络和服务架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日益变化,供销合作社的功能从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变,从单纯购销业务向综合经营服务转变,从单一供销合作向多领域全面合作转变,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力量。

作为行业举办的职业教育,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办学历史悠久,与行业形成了长期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血脉渊源关系,基本形成了一个服务供销合作社的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平台。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院校以财经类为主,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以服务“三农”和供销合作社发展为主要任务,培养面向现代商贸和农村现代流通领域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有行业鲜明的办学特色。

二、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意义

(一)形成独具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和服务平台

推进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才能有效整合系统校企资源,打破“合作社校企不合作”、“联合社中高职不联合”的现状,形成供销合作社行业职业教育集团办学优势。以服务“三农”为纽带,通过校企政联动的实施方式,搭建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平台,创新办学机制,推进产教融合和多元办学,促进系统中高职有效衔接,沟通城乡流通协调发展,实现学校、企业、行业和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形成具有供销社行业特色、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人才培养和服务平台。

(二)整体提升系统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

推进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才能破解系统职业院校改革创新发展的难题。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校校联合、校企融合,协调行动,集团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系统职业教育体系,有效解决各自力量分散、难以形成优势和特色的窘境,有利于全面提高系统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在供销合作社系统难以增加大量投入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情况下,避免重复建设,形成集团化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做大做强,上规模,出效益,整体提升办学水平。

三、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校企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诉求

(一)职业院校的优势和诉求

1.职业院校的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1)系统院校数量多。全区共有职业院校8所,其中中职学校7所、高职学校1所,院校数量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名列前茅,集团化办学利于整体做大做强。(2)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系统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以商贸流通类专业为主体,服务“三农”和行业发展的定位明确、特色鲜明,是“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缺实用人才的主要培养和培训基地。(3)社会服务优势突出。系统职业院校发挥智力和设施资源优势,积极承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任务,积极参与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的研究、规划和实施,是“爱农、亲农、务农”的主力军。

2.职业院校的诉求表现在以下方面:(1)提升办学竞争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够深入,标志性教学成果不突出;中职学校面临招生竞争、资源缺乏、发展能力不足等现实压力;高职学校需要进一步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增强实力,形成品牌。(2)贯通系统中高职衔接。增强系统内合作办学意识,建立中高职衔接的运行机制,改变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各自为政”的现状,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3)整合教育资源。改变院校教育资源不均衡、力量分散、办学实力不突出的局面,在供销合作社经费投入极为有限的情况下,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行业企业的优势和诉求

1.行业企业的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策支持。近3年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系统职业教育发展。(2)供销合作社行业发展势头良好。供销合作社逐步摆脱历史包袱影响,依托“新网工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经营业绩逐年向好,对系统职业院校培养专门人才需求旺盛。(3)企业资源丰富。广西供销合作社所属企业有1000多家,经营农资、农副土特产等,经营模式多样、品种广、产业链长,有五级完整的农村现代流通组织、网络架构。

2.行业企业的诉求表现在以下方面:(1)树立行业职业教育品牌。促进系统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整体提升办学水平,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重塑行业良好形象。(2)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销合作社企业人才队伍老化、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短板”,急需通过吸引优秀人才,改变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创新能力落后的局面,提升竞争力。(3)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企业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也是企业追求的目标。

四、广西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建议

(一)准确把握集团办学的服务定位

供销社行业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只有把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和服务“三农”发展,集团化办学才能方向正确、主线明确、思路清晰。供销合作社行业、企业的传统服务领域是农村商贸流通,服务对象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在沟通和协调城乡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供销合作社系统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也是紧紧围绕农村商贸流通展开的。商贸流通体现了供销合作社行业的服务传承、文化内涵和价值追求,以商贸流通作为集团办学沟通与融合产业、行业、企业、学校的纽带,搭建人才培养、生产经营、服务社会的合作平台,联结校企合作,沟通城乡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既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又凸显了供销合作社行业集团办学的鲜明特色。

(二)构建校企政联动的运行机制

组建系统(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供销合作社应发挥其行政统筹、政策支持的影响力,充分调动系统中高职院校、企业、协会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在推动系统职业院校、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组和共享等方面,发挥核心指导作用。职业教育集团的运行,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院校核心”的校企政联动方式,系统高职院校作为龙头(牵头)单位,校校联合,校企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在职能上,明确责、权、利,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在功能上,发挥人才培养服务“三农”发展的核心辐射作用,发挥高职对中职的“传、帮、带”作用,发挥企业生产经营促进产教融合的作用,沟通城乡商贸流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企业增收、农村繁荣等多方共赢。

(三)重视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

合作、发展是集团办学的主题。在合作中,应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等要素处理好集团内部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对供销合作社行业来说,除了肩负指导行业职业教育发展的职责外,关心行业的形象和利益,职业教育集团要避免“轰轰烈烈成立,冷冷清清收场”,名不副实。对企业来说,离不开利益驱动,既考虑眼前的经济利益,也希望借助行业影响以及职业院校人才优势,突破企业文化建设和生产经营技术创新的难题,实现长远发展。对学校来说,无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学校,都面临招生竞争、生存发展、经费不足、资源缺乏等多重压力,要提升办学竞争力,就必须突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等职教难题,这些都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共享资源、互补优势、协调利益,形成一条共生共荣的生态链,有利于职业教育集团健康良性发展。

(四)采用灵活务实的合作方式

灵活务实且富有创新精神的合作方式,可以激发集团办学的活力,提高合作效益。基于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校政关系、校企关系、产教关系、工学关系、中高职衔接关系、城乡商贸流通关系等,针对集团成员之间松散性、利益性的多元化特征,可以在集团理事会的基础上,成立由企方、校方相关人员参与的相对灵活的管理机构,如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咨询服务、师资建设委员会等,制订合作载体化、内容项目化的务实工作方案,以项目为纽带开展单向或多向合作,落实职责,区分利益,促进常规工作的交流、开展和融合,实现高效对接。同时,可借鉴其他集团办学的成熟经验,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渠道,以更大效益提升职业教育集团的合作、发展水平。

【基金项目】2012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课题(GX1222)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高芳(1971-),女,河南台前县人,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农村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中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编号:11240045021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4-0012-02

农村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对农村广大预备就业的人员进行从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其根本任务是培养新一代劳动者,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增强农村吸收科学技术的能力,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农村青少年的职业准备教育、又包括农村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岗位技术培训和转业转岗培训的教育,是层次多重、内容丰富的教育。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今天,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成了一项重要而基础性的工作,如何加快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从新农村建设的形势中理解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利。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期实现农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愿望。

在此背景之下,农村职业教育以其基础特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因为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目标,无一离得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的目标,生产发展就成为第一要务,要获得农村生产发展,核心因素是农民,是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正是教育的本体功能的体现,同时,人作为劳动者的行为规范、劳动能力的提升、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善等,都与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农村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依然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在其中所发挥的推动作用,农村人居环境的优化、乡风的文明建设,都要以农民素质的提升、观念的改变为基础,而这些都离不了农村职业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因此,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迫切要求。

二、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寻找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性支撑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来的。他对“人力资本”概念作了如下描述:“体现在人身上的体力、知识、技能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综合能力和素质就叫人力资本”。其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资本、健康资本和迁移与流动资本。人力资本和其他非人力资本一样,都是一种生产要素,都是促进经济和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而将所有在人身上所进行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投资称之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作用和动力之源,进而强调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性。因此人力资本理论在政策上的核心主张就是必须加强教育投资,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本结构。

由此看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是提高生产率、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举措。具体说来,人力资本理论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理论贡献表现在:强调了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利益的提高;强调了必须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把农村的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把人看成是一种资本,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其价值,因此大众性应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特性,它排斥传统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农村职业教育的“人人成功”的目标。

三、从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获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借鉴和启迪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但由于连年的战争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当时农村的状况可以说是破败不堪。因此,农村问题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陶行知首当其冲,身体力行投入到乡村教育中,他认为乡村教育在于“培养农人和农人的小孩子,把乡村创造成一个合理的人间”,乡村教育要让“荒山成林,叫瘠地长出五谷”;晏阳初也一向认为,中国是以农业立国的国家,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一切问题解决都取决于农村。他认为对于中国问题的解决,唯有从平民教育入手,特别是把教育重点放在农村广大贫苦农民的教育上,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国民元气,改进国民生活,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国家的基础;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人类谋求生存和改革社会的根本手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社会赖以维系的根基。对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他认为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必须从治穷开始,由职业教育入手,使农民致富;梁漱溟认为中国原本就是一个农业社会,改造中国社会,只能靠“理性”,通过“乡治”即乡村建设的途径来实现。他所谓的乡村建设,是以乡村教育为中心,谋求乡村之自治与乡村社会之发达,完成民族之自学和乡村之文明。

这些现代教育家们正确地认识到,农村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真正发展,难以实现整个社会发展的目标,而农村的建设不是单项的、孤立的,而是一个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复杂的工程中,教育既是工具或手段,也是一个过程。这些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参照,对于推进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端正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的态度,把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紧迫而关键的问题来对待;其次,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要多形式,多规模,多层次,多渠道,机动灵活,办出特色,拿出先贤们胆略和勇气,探索和创造适合当今中国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农村职业教育。

四、从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现实价值挖掘中端正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认识

首先,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迫切需要大批有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人才,要求农民具有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这些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普通教育无法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只有将文化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在增进农民知识、品德和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农民某个领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传授,形成专业化人力资本,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农村各项建设中来。

其次,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农村人口文化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外出劳务人员人都集中于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接受过职业培训的人员相比不仅工资收入相对较低,同时职业岗位也缺乏稳定,难以实现深层次的转移。因此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以及创业能力,就成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体现。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在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过程中,作为知识和技术载体的农村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了现代农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而且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并为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普及提供平台,造就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农村和谐社会环境的构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进行先进思想的灌输与教育,将城市文明的社会生活方式传播到农村,能够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引导农民讲科学,讲文明,指导他们懂技术、懂经营,组织农民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文明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好处,从而革新他们的落后观念,改变农民的各种陈规陋习,这些都将有利于谐社会环境的打造。

五、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中寻找发展的着力点

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比如:办学定位有偏差、专业设置不合理、投入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将是获得农村职业教育突破性进展的重要举措。在办学定位的问题上,许多农村职业学校过分注重升学,偏离了培养具有特定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宗旨。因此,应由原来的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并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短期职业培训,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服务;在专业设置的问题上,由于政府部门对学校专业设置统筹不力,一些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内涵狭隘,交叉重复,缺乏地方特色和农村职业教育个性。由此应注重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适应,根据当地经济特点和实际需求,围绕当地农业及其他支柱产业开设合适专业,还要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市场进行专业设置,增强专业的适用性。针对投入不足的问题,可以积极建构“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系,拓宽投资渠道,从而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活力。鉴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情况,应尽快改变农村职业教育教师待遇与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差距较大的局面,吸引人才,同时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和学习深造,并建立教师社会实践制度,培养“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9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经验;安徽无为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只有农民富裕,国家才能走向富强。如何引导农民走出贫困,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科教兴农”战略的提出,使我国认识到发展农村教育,办好农村职业培训学校,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指导青年农民掌握必要的技能,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1]。农村职业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农村职业学校的普及使我国广大农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而且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迫切需要;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1无为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无为县农广校建校29年来,始终坚持“3个面向,4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充分利用广播、电话、互联网资源,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农村职业教育稳固发展。“六五”、“七五”期间,主要承担乡镇机关干部、农业系统未具备高中、中专学历干部职工的学历教育任务;“八五”、“九五”期间,主要完成农村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和科技示范户的中专学历教育任务;“十五”以来,主要承担农村劳动力的转岗教育任务,并组织和参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百万中专生计划”、“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20多年来共培养中等农业技术人才和农村管理干部4000多人,大学专科1500多人,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达2万人次,阳光工程培训1800多人,一村一名农技员培训500人,合作社社员200人。实践证明,其中一大批学员已经成为科技致富带头人和振兴地方经济的栋梁之才,为发展无为县农业、农村经济和农民致富,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实施,作出了巨大贡献。

2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经验

2.1明确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思路

今后10年是我国实施第三步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为新农村建设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仍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农业的中心工作,充分利用农广校自身优势,坚持以培养农业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各级农业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所需要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人才为主[2],兼顾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农村多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村所需其他人才的培养需求,从而进一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转移就业能力,着手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作贡献。

2.2抓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工作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在发展多种经营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在市场竞争中懂行情、会经营、能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在民营企业中所需要的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和熟练技术工人;能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干部等。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围绕这类重点人才的培养,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干部、民营、企业职工和农副业专门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并根据骨干人才的数量和知识技能结构,确定办学规模,调整专业设置,改革教学内容和培训方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认真制定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加强农村职业教育与中小学、农民文化教育基地的沟通与联系[3],努力为农业科研、开发、推广、经营和管理培养各类适用人才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农村、科学、教育相结合是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战略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教育要努力成为促进农村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桥梁。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优势,根据当地生产需要,加快实用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推广。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力求做到引进一批项目、培养一批骨干、致富一批农民、繁荣一方经济。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深化改革,积极参与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要特别重视实验实习和生产基地建设,并通过强化生产基地的专业建设带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农村职业学校既要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功能,也要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和重要阵地。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校德育工作,对学员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四有”新人,建设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同时要凭借学校的优势,围绕农民道德教育、农村卫生、环境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农村法制建设等,组织师生参与社区、行政村文化和地方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强科学文化的普及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农村的现代文明水平。

农村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于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质量第一”的原则,实现职业培训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岗位技能与文化素质共同提高。全面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力争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农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型、实用型、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现代管理水平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农民企业家和管理人员队伍;培养一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自主创新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参加一定时间的专业技术培训和学习;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岗敬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工人队伍,重点培养、培训一批经纪人和信息、营销、科技、生产等产业方向的骨干。进一步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率,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培训,组织开展农业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增强待业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与再就业的能力。

2.3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十五届三中全会曾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大强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健全面向全社会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央、省委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特别是近几年发出有关农村职业教育文件,也都对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培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作出了重大部署。

农村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仍在农村教育中处于劣势地位。各级财政对农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客观上存在重工轻农、重产轻教的现象,从而限制了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

据调查,农民普遍欢迎培训,渴求农村实用技术,而且受训地点是在本乡本村,读的是“田间学校”,期盼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接受“面对面”的授课和“手把手”的现场指导[4-5]。尤其是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需求量很大。

农村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一批真正“懂技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以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同时对农村多余劳动力要加强技能和就业指导法律法规等培训,加快他们的转移率和适应能力,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面向实际,时刻了解农村的迫切需要,为农村培养实用人才,使他们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致富骨干作用。

3农村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形势

农村职业教育要有超前意识,善于预测农村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需要。保持学员职业定向与社会劳动需求的紧密联系,以便随着实际的变化作出及时的调整。招收农业大户、农业企业人员到农广校学习,受教育的劳动者在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他们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带头、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农村致富奔小康的领路人。招收乡村干部到农广校学习,通过对已是乡村干部的优秀人员进行农村政策、文化知识、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其业务知识,提高其农业技能,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高乡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是加强农村“两委”领导班子建设,壮大村级经济的需要。这些基层干部可以更好地成为党和政府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各项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全面实现小康的直接组织者和带头人。

对农村多余劳动力进行“阳光工程”培训,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技能、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实现其稳定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重要途径[6-7]。

无为县农广校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中所获成效明显,全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更是一支庞大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拥有教育、科技、人才、设备和信息等资源优势,其在未来的农村职业教育中也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成功的经验看,我国的农村职业教育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新时期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现代农业发展发挥示范和技术支撑作用[8]。同时,职业教育的性质也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只有融入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农”,学校的师资队伍、科技开发、人才培养水平等方面才能得以提升和发展。

4参考文献

[1]朱亚梅.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20(3):80-82.

[2]吴刚.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粗浅认识[j].中国农村教育,2010(3):34-35.

[3]龚财枝.从国际视角探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3):82-83.

[4]郑春子.关于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j].长白学刊,2007(5):151-152.

[5]郜艳丽,李峰.农村职业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意义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34-835,900.

[6]胡建利.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分析[j].文艺生活,2009(5):90,94.

农业合作社职能篇10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必要性;构建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新技术成果,农村的建设需要高层次的农业职业技术人才。20世纪末,国家支持本科高校举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政策出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高校均依托优势专业创办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开始招收职高对口学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尽管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已成为地方农业高校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它还显得相对薄弱和不成熟,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在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上与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不相适应,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地方农业高校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利用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是促进其快速发展的一种有效尝试[1]。对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推进我国农村建设进程,满足农村发展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同时也是地方农业高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和促进自身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

1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1.1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中央连续7年将“三农”作为一号文件颁布,可以看出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农村的发展建设需要大量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投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2]。可见,发展高等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已逐步成为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从职业教育的经验来看,加强校企合作是加速人才培养进程、提升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必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农业高校作为我国区域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更应紧跟这一趋势,大力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1.2缓解地方农业高校就业压力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一直十分严峻。尤其是近几年,社会经济呈现下滑态势,加之我国正处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为突出。一些国内知名高校的毕业生尚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地方农业院校的职教类毕业生就业形势则更为严峻。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合作,可从农村社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调整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并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所侧重,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要[2]。同时,可以借助企业的生产基地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有针对性的加强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就能迅速融入社会、融入企业,直接为三农服务。这也是缓解地方农业高校职教类毕业生就业难的一条有效途径。

1.3实现地方农业高校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高校之间诸如招生生源、人才培养质量、就业等一系列竞争也日趋激烈。地方农业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依靠自身的质量、特色。因此,如何打造学校的办学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没有特色的地方农业院校,将难以生存和发展。然而,当前大多数的地方农业院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实习基地缺乏、教师二次培训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持续发展。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既可以整合校企双方的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又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2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

2.1营造文化氛围,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理念体系

在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实施校企合作,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支撑。目前在一些高职院校中诸如“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试验班、“3+1”培养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常见,但在大部分地方农业高校除了与企业之间有比较广泛的科研合作外,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并不深入。尤其是地方农业高校的职业教育,虽然存在于整个教育体系之中,但始终不是学校办学的主流,甚至有些用人单位、老师、学生对地方农业高校的职教类学生尚不太认可,就更谈不上有针对性的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这种观念的消除并不能完全依靠传统的教育活动,须营造有利于农村职业教育、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校园文化,通过文化的长期熏陶才能逐渐消除。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力度,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并在其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校企融合”,让学生从入校起就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中的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以及经营理念中的积极进取和竞争意识[3]。还可聘请知名的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定期为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以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

2.2结合社会需要,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课程体系

农村、企业人才需求的不同要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定位。课程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依托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均是依托于学校开设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办学,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没有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办学,不能真正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充分了解社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地方农业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计划,将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至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实习活动等各个教学模块中,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精神和企业氛围。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需通过“企业专业导学”、“业内就业指导”、“行业专家知识讲座”等方式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设置的内容。

2.3改革教育手段,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师资体系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要使教育达到目标,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具备竞争力,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就必然要求有一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作为保证。但就目前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的情况看,从理论知识的传授到实践的指导,均是由学校其他学院的教师兼任,还没有形成一套结构合理的师资体系,教师资源相当匮乏。因此,构建出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成为地方农业高校以校企合作的模式实施农村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同时,地方农业高校职教学院的办学特征决定其师资队伍的建设必然要走多元化路线。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的进修,借助企业的实践资源平台,鼓励教师进行各类相关的专业技术培训,打造一支既有学位学历,又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结合合作企业资源,聘请一些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农业科技部门的专业技术人才等作为兼职教师,以弥补师资的不足[4]。逐步构建出一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师资体系。同时,农村职业教育突出的是实践性,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其性质必然要求改革教育手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多采用探究活动教学,适当安排实习、参观、讨论等环节。在授课方式上,除课堂讲授之外,通过加大实验课比例、农村基层单位生产实践及企业顶岗实习等方式突出实践环节。

2.4锻炼学生技能,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实践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突出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作为基础,这也就决定实践教学模块在整个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地位。但就目前的情况看,大多数地方农业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跟全日制本科生培养一样,仅仅局限于课程实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没有针对性的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体系的构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合作企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内容,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教学过程中突显出来;二是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学生根据企业、农村的人才需求及个人的兴趣爱好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争取毕业时实现“多证”上岗;三是开拓合作企业范围,利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大量优质的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

2.5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的评价与监控体系

任何教育模式都应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保障。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问题产生,这就需要合理的评价与监控机制来发现问题,并将问题向实施者反馈,然后针对问题及时整改。在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上主要考虑以下3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外实习的管理。学生在外实习期间,因涉及实习基地比较多,分布广,难以集中管理;另外,学生实习期间的自由空间增大,容易放任自流,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办法进行约束。二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效果评价。因学生在外实习的自主性较强,再用传统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不太科学,需建立合理的学生绩效评价体系及相关的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三是校企合作培养的信息反馈系统。校企合作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培养计划须根据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由企业管理人员、实习指导老师、学生等组成的信息反馈系统,进行信息的交换与反馈,再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内容,以提高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3参考文献

[1]周燕,蒋国平.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颈与突破策略[j].高教论坛,2009(10):112-115.

[2]熊新山.对农业院校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广西高教研究,2001(6):35-37,50.